血小板型磷脂酶A_2与肿瘤的关系

血小板型磷脂酶A_2与肿瘤的关系

一、血小板型磷脂酶A_2与肿瘤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罗景华[1](2020)在《分泌型磷脂酶A2阻断剂通过减少肺表面活性剂降解对脂多糖致新生大鼠ARDS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2017年国际上首次制定新生儿ARDS标准(蒙特勒标准)。由于新生儿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特殊性,其发病机制仍不明。我们前期收集2014年1月1日~2017年7月30日925例呼吸窘迫早产儿临床资料,基于新生儿ARDS标准进行分组,发现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相比,ARDS新生儿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剂后氧合改善、临床症状好转,但很快病情反复,需要多次肺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我们推测ARDS患儿体内存在使肺表面活性剂快速灭活的成份,阻断此活性成份,可有效改善ARDS患儿临床症状。研究表明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能够改变肺表面活性剂磷脂的组成、降低肺泡稳定性,且为多种炎性介质的限速酶。另外研究显示ARDS时炎症反应的失控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及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密切相关。故本研究将通过体内外实验观察分泌型磷脂酶A2阻断剂(Varespladib)对ARDS新生大鼠肺表面活性剂中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等表达的影响,探讨Varespladib对新生大鼠ARDS肺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LPS构建新生儿ARDS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38 只)、LPS 组(41 只)、LPS+sPLA2 阻断剂组(Varespladib)(40 只)。HPLC检测肺组织中DPPC含量;电子天平称量肺组织湿重,称重后干燥48h,称量干重,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例;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及计算肺组织损伤评分: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SP-A、IL-1、IL-4、TNF-a、sPLA2及肺泡灌洗液中SP-A表达。RT-PCR、WB检测肺组织中sPLA2、p38 MAPK及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p38 MAPK、p-p38 MAPK,NF-κB p65、p-NF-κB p65)表达;体外LPS干预肺Ⅱ上皮细胞(A549),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LPS组、LPS+Varespladib 组、LPS+Varespladib 组+p38 MAPK 激动剂(Anisomycin)组、LPS+Varespladib 组+NF-κB p65 激动剂(Betulinic acid)。通过 CCK8 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RT-PCR检测p38 MAPK、NF-κB p65mRNA的表达,WB检测p38 MAPK、p-p38MAPK(Thr180+Tyr182),NF-κB p65,p-NF-κB p65(Ser536)蛋白表达。结果:LPS可减少新生大鼠肺组织中DPPC、SP-A表达及促进IL-1、IL-4、TNF-a、sPLA2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导致肺损伤;Varespladib可上调DPPC、SP-A的表达,抑制IL-1、IL-4、TNF-a、sPLA2炎性因子的表达,减轻肺损伤、降低死亡率(P<0.05);LPS可显着上调新生大鼠肺组织中P38 MAPKmRNA、NF-κB P65mRNA表达和磷酸化蛋白/总蛋白比值(p-p38MAPK/p38MAPK、p-NF-κB p65/NF-κB p65)(P<0.05),促进其磷酸化(P<0.05)。Varespladib 可下调新生大鼠肺组织中P38 MAPK、NF-κB P65mRNA表达和磷酸化蛋白/总蛋白比值(P<0.05),抑制 P38 MAPK 及 NF-κB P65 磷酸化(P<0.05)。LPS 促进肺 Ⅱ型上皮细胞系(A549)的贴壁生长、促进细胞异常增殖;LPS促进A549细胞中P38 MAPKmRNA、NF-κB P65mRNA和磷酸化蛋白/总蛋白比值增加(P<0.05),促进其磷酸化(P<0.05);Varespladib抑制肺Ⅱ型上皮细胞(A549)异常增殖、下调A549细胞中P38 MAPKmRNA、NF-κB P65mRNA和磷酸化蛋白/总蛋白比值(P<0.05),抑制 P38 MAPK 及 NF-κB P65 磷酸化(P<0.05)。结论:sPLA2阻断剂通过减少肺表面活性物的降解,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对ARDS新生大鼠肺起保护作用;sPLA2阻断剂可能通过阻断P38MAPK/NF-κB p65信号通路减少ARDS新生大鼠肺损伤。

白玲[2](2020)在《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Ig G4及补体I因子(CFI)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估;2)分析不同水平血清PLA2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疗效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3)研究血清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水平与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及补体激活在IMN患儿肾损伤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的相互关系,了解补体系统与IMN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2013年8月2018年4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IMN患儿4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儿38例,微小病变肾病(MCD)36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比较各组血清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水平。分析IMN患儿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 T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G)、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血清学指标的差异及治疗6个月的缓解率和预后情况;2)选取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及乌鲁木齐市儿童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4月确诊的114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PLA2R水平,将IMN患儿分为阳性组(PLA2R表达阳性)、阴性组(PLA2R表达阴性),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期间的24h尿蛋白(24h-U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变化,计算总有效率并绘制两组有效患者的缓解时间曲线。绘制血清抗PLA2R抗体与Alb、Scr、24h UP变化量的散点图,并分析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LA2R水平对IMN患儿12个月缓解事件的预测价值;3)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儿科确诊的IMN患儿86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患儿肾组织PLA2R抗原,Ig G,Ig G1,Ig G4,C1q,C3,C4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同时留取血标本检测患儿血清白蛋白(Alb)、24h尿蛋白(24h TP)、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G)、肾小球滤过率(e GFR)等血清学指标。结果:1)154例研究对象中,36例(23.4%)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全部为IMN组的患儿;36例(23.4%)血清Ig G4阳性,IMN组患儿占34例(85.0%);38例(24.7%)血清CFI阳性,IMN组患儿占33例(82.5%)。IMN患儿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血清白蛋白、尿蛋白、治疗6个月的缓解率及发生终点事件等方面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Ig G4与CF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对比结果与抗PLA2R抗体相似;2)114例IMN患儿中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67.54%,阳性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4h UP高于阴性组,Alb白低于阴性组,PLA2R不同滴度患儿24h-UP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整体疗效优于阳性组(P<0.001)。阴性组总有效率为100%,显着高于阳性组71.43%(P<0.001)。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血清Alb变化量(r=-0.853,P<0.001)、24h UP变化量(r=-0.769,P<0.001)均呈明显负线性相关,与血清Scr变化量(r=0.132,P=0.162)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血清PLA2R抗体滴度水平预测IMN患者1年内发生缓解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血清PLA2R抗体抗体滴度为1:32时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7%、58.3%。而ROC曲线分析显示,PLA2R抗体测IMN患者缓解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截断值为65.57RU/m L,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0.700、0.881、0.794;3)在86例研究对象中,63例(73.25%)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80例(93.02%)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及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与阴性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24h-UP水平变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滴度的血清PLA2R水平与肾组织的PLA2R抗原阳性率、Ig G4阳性率、C1q阳性及其病理分期和节段硬化的比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肾组织中C1q,C3,C4的表达,提示补体活化可能参与IMN的致病,经典途径,MBL途径及旁路途径的激活均可能参与IMN的致病。结论:1)血清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检测在IMN的鉴别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抗PLA2R抗体、Ig G4及CFI阴性的IMN患者的治疗缓解率及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比例较高;2)血清PLA2R抗体水平对IMN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阴性患者的血清Alb与24h UP恢复幅度更大,且与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呈线性负相关,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可将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作为IMN患儿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指标;3)血清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对于IMN的诊断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肾组织PLA2R抗原在IMN诊断方面更为敏感,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相互结合将很大程度提高IMN的诊断率,对于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均为阴性的IMN患儿,肾组织Ig G4表达,也是IMN诊断的补充。血清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都能有效的反映IMN患儿临床的严重程度。肾组织PLA2R抗原水平也能反应疾病临床的严重程度及活动性,但其与肾脏病理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N肾组织活检中可以检出Ig G,Ig G1,Ig G4,C1q,C3,C4表达,提示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可能均参与了IMN的致病过程。

王宇航[3](2020)在《猪链球菌与ⅡA型磷脂酶A2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是一种新发的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依据荚膜多糖的抗原性,猪链球菌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型和1/2型),其中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是毒力最强,分布最广的血清型。人和猪感染后会导致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甚至导致急性死亡等。1998年和2005年分别两次在江苏省和四川省引起大规模感染,其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近些年的研究发现,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 released protein,MRP)、胞外因子(Extracellular factor protein,EF)、溶血素(Suilysin,SLY)等物质是猪链球菌致病的主要毒力因子。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是一种催化磷脂在sn-2位置水解的酶,可产生溶血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哺乳动物PLA2可分为分泌型(s PLA2)、胞浆型(c PLA2)和非钙离子依赖型(i PLA2)。其中ⅡA型PLA2(PLA2G2A)是分泌型PLA2中研究最多的酶。PLA2G2A能单独或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协同作用结合并穿透细菌细胞壁,水解细胞膜磷脂,使细菌细胞膜受损、破裂而杀死细菌。当宿主某部位有炎症或细菌感染时,PLA2G2A在该部位的浓度迅速增加,在此浓度下PLA2G2A能够有效的杀死感染的细菌,其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固有免疫的一部分。目前,关于PLA2G2A的确切作用还不完善,对猪链球菌和PLA2G2A作用的研究也相对空白,因此研究猪链球菌与PLA2G2A之间的作用有助于完善猪链球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体外实验证实PLA2G2A对猪链球菌的杀菌作用。在第一章的研究中,我们首先比较PLA2G2A对不同病原菌菌株的杀菌活性。PLA2G2A对革兰氏阴性病原菌没有明显的杀菌活性,与之相比,革兰氏阳性病原菌猪链球菌能够被其所杀灭,其存活率随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另外两种革兰氏阳性病原菌化脓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对PLA2G2A更加敏感。证明猪链球菌可以被PLA2G2A有效杀伤,但需要较高的浓度。2148hk/rr基因是猪链球菌中的一个二元调控系统,与猪链球菌2型05ZYH33菌株和261菌株相比,突变株Δ2148hk/rr对PLA2G2A更敏感。另外比较了PLA2G2A对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杀菌作用,结果表明四种血清型的猪链球菌对PLA2G2A的作用表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以及不同的敏感性,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S7>S2>S9>S1,结合透射电镜观察相应菌株的形态,初步推断猪链球菌的荚膜影响PLA2G2A的杀菌作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测量结果显示,猪链球菌与PLA2G2A作用后,其表面电势改变,推测二者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特异性抑制剂和二价金属阳离子的作用结果,证明PLA2G2A依赖自身的磷脂酶酶活性发挥对猪链球菌的杀菌作用,其中二价金属阳离子起到重要作用。荚膜多糖是猪链球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在抵抗宿主免疫吞噬细胞吞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猪链球菌荚膜对PLA2G2A杀菌作用的影响,在第二章的研究中,我们首先构建了猪链球菌2型CPS基因簇缺失突变株ΔCPS,结合PCR鉴定和透射电镜观察形态证明构建成功,与野生株相比其表面荚膜缺失。Balb/c小鼠攻毒实验证明,突变株ΔCPS毒力下降。血中存活实验表明,突变株ΔCPS在血中存活能力减弱,更容易被清除,但在全血中加入PLA2G2A后,与未加相比,野生株05ZYH33的存活率降低,而突变株ΔCPS存活率无明显变化。体外杀菌实验表明突变株ΔCPS要达到与野生株05ZYH33相同的杀菌率,需要更高的PLA2G2A浓度,更长的作用时间。荚膜菌株比荚膜缺失菌株更敏感,我们推断是由于带负电的荚膜与带正电的碱性蛋白PLA2G2A亲和力更高,更容易结合。BLI实验证明,PLA2G2A和荚膜菌株具有更强的亲和力。本章的研究证明猪链球菌荚膜对PLA2G2A杀菌作用有正向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与PLA2G2A的作用,在第三章我们研究猪链球菌对宿主PLA2G2A表达的影响。猪链球菌刺激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在转录水平Ⅰ、Ⅲ、Ⅳ型PLA2有所表达,但检测不到PLA2G2A的表达。ELISA实验证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系RAW 264.7 PLA2G2A表达水平低。同时Dot-Blot实验证明C3H/He N小鼠受到细菌感染后,循环中的PLA2G2A含量同样较低。因此我们选用已被应用于研究细菌与宿主PLA2G2A作用的豚鼠肺泡巨噬细胞(AMs)来进一步研究猪链球菌对宿主PLA2G2A表达的影响。猪链球菌与肺泡巨噬细胞作用后,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猪链球菌能引起PLA2G2A表达的上调。但与野生株05ZYH33和互补株CΔSLY相比,突变株ΔSLY诱导AMs表达更高水平的PLA2G2A。重组猪链球菌溶血素r SLY单独和AMs作用,PLA2G2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LPS可引起PLA2G2A表达的上调,将LPS和r SLY共同与AMs孵育,结果显示随着r SLY浓度的增加,PLA2G2A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说明SLY对PLA2G2A的表达的有负向影响。另外猪链球菌2型腺苷合成酶缺失突变株ΔSsads和ΔSLY的效果类似。综上所述,本研究展示了PLA2G2A对猪链球菌的杀菌作用,表明了猪链球菌表面的荚膜对PLA2G2A杀菌作用的正向影响,证明了猪链球菌能够诱导宿主表达PLA2G2A,其相关毒力因子能限制PLA2G2A的表达,结果显示了猪链球菌与PLA2G2A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王钦[4](2019)在《鲤鱼Group Ⅲ分泌型磷脂酶A2的原核表达及磷脂酶活性测定》文中提出Group Ⅲ 分泌型磷脂酶 A2(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 Group Ⅲ,PLA2g3)是能水解磷脂二位酰基(sn-2)释放脂肪酸和溶血磷脂的酶,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神经分泌、细胞增殖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脊椎动物PLA2g3除具有催化功能区(PBVR),还包括较长的N-和C-端。目前,对PLA2g3的N-和C-端的酶活性方面研究鲜有报道。鲤鱼作为世界性养殖鱼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鲤鱼为研究对象,构建了 PLA2g3的全长、催化功能区、N-和C-端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获得了有活性的可溶性蛋白,测定了原核表达蛋白的磷脂酶活性。原核表达能得到大量的蛋白,从而可以对蛋白进行功能分析,但由于原核细胞缺乏真核蛋白准确折叠所需的酶或辅助因子,因此如何获得可溶重组蛋白是原核表达体系需要解决的瓶颈。通过与标签蛋白融合表达,来筛选能促进目的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标签蛋白。本实验比较不同标签蛋白对鲤鱼(Cyprinus carpio)Group Ⅲ磷脂酶A2(PLA2g3a1)催化功能区(PBVR)原核重组蛋白的促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促溶作用最高的是标签蛋白NusA,可溶重组蛋白占总蛋白的95%,其次是MBP和TrxA,分别占87%和47%,兼顾单位菌中重组蛋白表达量,每克菌获得可溶表达重组蛋白最高的是MBP融合蛋白。使用镍柱纯化原核重组表达蛋白,与BSA蛋白标准品电泳比对得到纯化后蛋白的浓度,结果1g总菌获得MBP-PBVR、NusA-PBVR和TrxA-PBVR可溶蛋白分别为0.43 mg、0.38mg、0.21 mg。采用偶联脂氧合酶法测定该蛋白的磷脂酶活性,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蛋白MBP-PBVR(13.68±0.12 μmol/(min.μmol))的磷脂酶活性显着高于 TrxA-PBVR(0.94±0.01 μmol/(min·μmol))、NusA-PBVR(0.93±0.04 μmol/(min·μmol)),MBP-PBVR酶促反应最适pH为7.5;在鲤鱼适宜生长温度内酶活性没显着差异;微量Ca2+即能显着提高磷脂酶活性,kd为0.0153(mmol/L)-1;MBP-PBVR酶促反应米氏方程的Vm=2.2μmol/L/min,km=31.9(μmol/L)-1。本实验结果表明MBP具有很好的促溶效果,纯化的MBP-PBVR原核表达蛋白具有MBP-PBVR磷脂酶活性。为了探究PLA2g3的N-和C-端对该蛋白的磷脂酶活性影响,本实验构建了 pMAL-c2X-N-PBVR和pMAL-c2X-PBVR-C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可溶的原核重组蛋白,测定了该蛋白的磷脂酶活性。结果显示:1g总菌获得MBP-N-PBVR、MBP-PBVR-C可溶蛋白分别为0.375 mg、0.125 mg。采用偶联脂氧合酶法测定该蛋白的磷脂酶活性,MBP-N-PBVR(4.86±0.06μmol/(min·μmol))磷脂酶活性低于 PBVR(13.68±0.12 μmol/(min·μmol))(P<0.05),而 MBP-PBVR-C(16.46±0.4μmol/(min·μmol))磷脂酶活性高于PBVR(13.68±0.12μmol/(min·μmol))但不显着(P>0.05),表明PLA2g3的N-端存在时会降低该蛋白的磷脂酶活性,PLA2g3的C-端存在时不会影响磷脂酶活性。MBP-N-PBVR、MBP-PBVR-C 的酶促反应最适 pH 与 MBP-PBVR 相同,均为 7.5。10mmol/L Ca2+能显着提高MBP-N-PBVR和MBP-PBVR-C磷脂酶活性,这与Ca2+对MBP-PBVR磷脂酶活性促进趋势不同,显示出N-和C-端存在时会延缓Ca2+激活磷脂酶活性。本实验结果表明PLA2g3的N-端存在时会降低该蛋白的磷脂酶活性和延缓Ca2+激活作用,C-端存在时不会影响磷脂酶活性,但会延缓Ca2+激活磷脂酶活性。

沙文刚[5](2018)在《沉默CXCL12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膜性肾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20-35%,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尽管在一部分病例中膜性肾病是一种发展温和、能够自发缓解的疾病,然而,仍然有40%的膜性肾病病人最终会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膜性肾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足细胞损伤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基底膜增厚。足细胞是肾小球基底膜外的一层终末分化细胞,它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以及非免疫因素引起的肾脏损伤的靶点。尽管膜性肾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但通常认为它是自身抗体与靶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上皮下,继而激活补体,引起足细胞损伤和蛋白尿。CXCL12(C-X-C趋化因子配体12)是趋化因子家族成员,通过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趋化因子受体4)发挥生物学作用。文献报道,CXCL12在肾脏相关疾病中发挥作用。Sayyed等发现,阻断CXCL12能够抑制糖尿病肾病的巨噬细胞聚集。Balabanian等发现CXCL12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进展,并且抗CXCL12能够抑制肾小球肾炎的进展。虽然CXCL12在足细胞中也有表达,但它在膜性肾病发展进程中的可能的生物学作用目前尚未有报道。STAT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是一个信号转导因子,是转录蛋白家族的一个激活剂。它的生物学功能多种多样,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存活以及血管的发生。STAT3能够被很多细胞因子激活,比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据报道,STAT3信号通路在大鼠和人类的肾小球肾炎中是被激活的。在HIV感染引起的塌陷性肾小球疾病中,激活的STAT3能够促使足细胞增生和去分化。除此以外,当CXCL12发生变化时,相应地CXCR4能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在CXCL12处理过的乳腺癌细胞中,P-STAT3表达明显增加,这表明P-STAT3可能是CXCL12的下游因子。C5b-9是一种高分子膜攻击复合物。C5b-6与C7、C8和C9共同形成C5b-9复合物,它能够插入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层,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或者漏孔,导致无核细胞死亡,有核细胞比如足细胞则引起细胞损伤。C5b-9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或者(活性氧)ROS攻击足细胞引起足细胞损伤,并进而引起膜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ELISA方法检测,观察到膜性肾病病人的血清和尿液中CXCL12的水平增高,这意味着,在膜性肾病中,CXCL12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诊断性生物学标志物。接下来我们用三种不同浓度的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通过细胞活性检测发现,C5b-9抑制足细胞增殖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因此,最终我们选定0.4 μg/mL的C5b-9来诱导足细胞损伤。在这个足细胞损伤的模型中,我们观察到CXCL12 SiRNA抑制CXCL12能够减少细胞凋亡,同时CXCR4/P-STAT3/半胱天冬酶3和TNF-α/IL-6也下降。除此以外,STAT3磷酸化抑制剂AG490和CXCL12的拮抗剂berberine对CXCL12处理过的足细胞也有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得出结论,CXCL12在膜性肾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诊断性靶点,甚至用来治疗肾脏相关的疾病。第一部分特发性膜性肾病病人血、尿的CXCL12检测目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病人的血、尿CXCL12的水平。方法:1收集9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和9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和尿液标本;2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尿CXCL12的浓度。结果:相对于健康对照组,膜性肾病病人血和尿的CXCL12的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CXCL12可能参与了膜性肾病的发生发展。第二部分C5b-9复合物诱发足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和它对CXCL12/CXCR4及下游因子的影响目的:1用C5b-9复合物建立足细胞损伤模型;2寻找最适合的C5b-9复合物浓度;3观察在足细胞中C5b-9复合物对CXCL12/CXCR4及下游因子的影响。方法:1足细胞培养2培养的足细胞分组:空白组0.05μg/mL C5b-9 组0.1g/mL C5b-9 组0.2μg/mL C5b-9 组0.4μg/mL C5b-9 组3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4 用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CXCL12、CXCR4、STAT3、P-STAT3 的表达。结果:1通过CCK8检测,C5b-9复合物作用足细胞后,足细胞增殖活性降低;2C5b-9复合物对足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随C5b-9浓度增高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3C5b-9复合物处理细胞后,CXCL12、CXCR4、P-STAT3的表达明显增加,而STAT3不变。结论:1成功建立C5b-9复合物诱发足细胞损伤模型;2选定0.4 μ g/mL作为C5b-9复合物诱发足细胞损伤模型的浓度;3CXCL12、CXCR4、P-STAT3可能参与了 C5b-9复合物诱发的足细胞损伤。第三部分CXCL12对足细胞的损伤是通过激活CXCL12/p-STAT3信号通路目的:通过应用p-STAT3阻断剂和CXCL12的拮抗剂进一步研究CXCL12/STAT3信号通路。方法:1足细胞分组:空白组CXCL12 组CXCL12+AG490 组CXCL12+berberine 组2流式细胞检测足细胞凋亡;3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CXCL12、CXCR4、STAT3、P-STAT3、caspases3 的表达。结果1加入CXCL12的足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s3的表达增加;2 CXCL12处理足细胞后,CXCR4、P-STAT3的表达明显增加;3 AG490明显抑制CXCL12引起的足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s3的表达;4 AG490明显抑制CXCL12引起的足细胞CXCL12、CXCR4、P-STAT3的表达;5 berberine明显抑制CXCL12引起的足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s3的表达;6 berberine明显抑制CXCL12引起的足细胞CXCL12、CXCR4、P-STAT3的表达。结论:CXCL12对足细胞的损伤是通过激活CXCL12/p-STAT3信号通路。第四部分SiRNA序列的选择及它对足细胞CXCL12的影响目的:1观察SiRNA转染后,对足细胞CXCL12的作用;2选择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方法:1根据CXCL12 mRNA,设计三种SiRNA,同时一种乱码的SiRNA做阴性对照;2脂质体介导SiRNA转染;3足细胞分组:空白组乱码SiRNA组SiCXCL12-1 组SiCXCL12-2 组SiCXCL12-3 组4通过RT-PCR方法检测CXCL12 mRNA水平;5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XCL12的表达。结果:1SiRNA转染后,CXCL12 mR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2SiRNA转染后,CXCL12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根据对CXCL12的抑制效率,选择第三种序列作为后续使用。第五部分CXCL12 SiRNA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目的:1观察CXCL12 SiRNA转染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的作用;2探讨CXCL12 SiRNA转染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足细胞分组:C5b-9组C5b-9+乱码 SiRNA 组C5b-9+CXCL12 SiRNA组2 CCK8检测足细胞增殖活性;3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4 用 ELISA 方法检测 CXCL12、TNF-α、IL-6;5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CXCL12、CXCR4、STAT3、P-STAT3、caspases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CXCL12 SiRNA明显促进细胞增殖;2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CXCL12 SiRNA明显抑制细胞凋亡;3CXCL12 SiRNA减少细胞上清液中CXCL12、TNF-α、IL-6的含量;4CXCL12 SiRNA 减少 CXCL12、CXCR4、P-STAT3、caspases3 的表达。结论:1CXCL12 SiRNA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2CXCL12 SiRNA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CXCL12/CXCR4/P-STAT3 实现的。

李永杰[6](2017)在《人磷脂酶A2氨基端衍生肽杀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人Ⅰ型和Ⅱ型磷脂酶A2氨基(N)端衍生肽在体外对革兰阳性(Gram positive,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Gram negative,G-)菌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并探讨人Ⅰ和Ⅱ型磷脂酶A2N端衍生肽的分子结构与杀菌活性的关系。方法:(1)衍生肽的合成:(1)以人Ⅰ型磷脂酶A2N端肽(Ⅰ-A12)为模板,通过氨基酸替换,合成衍生肽Ⅰ-A1N(疏水性减弱)、Ⅰ-Q4R(碱性增强)、Ⅰ-Q4D(碱性减弱)、Ⅰ-C11R(碱性增强)和Ⅰ-Q4R-C11R(碱性增强);(2)以人Ⅱ型磷脂酶A2N端肽(Ⅱ-N15)为模板,合成衍生肽Ⅱ-H6R(弱碱变强碱)、Ⅱ-N1A-H6R-T12L(疏水性增强)、Ⅱ-N4R-H6R(碱性增强)、Ⅱ-H6R-T12R(碱性增强)、Ⅱ-H6R-T12V(疏水性增强)和Ⅱ-N4R-H6R-T13R(碱性增强);(2)实验第一部分:衍生肽杀菌活性的测定:将不同浓度的衍生肽分别与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G-菌大肠杆菌在37℃的恒温水浴箱中培养2h,然后用琼脂铺板并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块板上的菌落数,并计算衍生肽作用后的杀菌率;(3)实验第二部分:衍生肽Ⅱ-H6R-T12V与抗菌药物合用:将衍生肽Ⅱ-H6R-T12V与头孢唑啉共同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衍生肽Ⅱ-H6R-T12V与头孢地嗪共同作用于大肠杆菌,然后同样用琼脂铺板计数法计算杀菌率。结果:(1)人Ⅰ型磷脂酶A2N端肽(Ⅰ-A12)及其衍生肽Ⅰ-A1N、Ⅰ-Q4R、Ⅰ-Q4D、Ⅰ-C11R和Ⅰ-Q4R-C11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活性,其中最强的是多肽Ⅰ-A12,最弱的是衍生肽Ⅰ-Q4D;对于大肠杆菌,最强杀菌活性的是多肽Ⅰ-A12,最弱的是衍生肽Ⅰ-Q4D和Ⅰ-C11R,它们对大肠杆菌无杀菌活性;(2)人Ⅱ型磷脂酶A2N端肽(Ⅱ-N15)及其衍生肽Ⅱ-H6R、Ⅱ-N1A-H6R-T12L、Ⅱ-N4R-H6R、Ⅱ-H6R-T12R、Ⅱ-H6R-T12V和Ⅱ-N4R-H6R-T13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杀菌活性,其中最强的是衍生肽Ⅱ-H6R-T12V,最弱的是多肽Ⅱ-N15;对大肠杆菌也有杀菌活性,其中最强的是Ⅱ-N1A-H6R-T12L,最弱的是多肽Ⅱ-N15;(3)衍生肽Ⅱ-H6R-T12V与头孢唑啉共同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比单药作用时强;衍生肽Ⅱ-H6R-T12V与头孢地嗪共同作用于大肠杆菌,杀菌率比单药作用时强。结论:(1)Ⅰ型磷脂酶A2N端肽(Ⅰ-A12)中第4、11位上的氨基酸对其杀菌活性极其重要,被替换成酸性氨基酸或者碱性氨基酸都会使杀菌活性明显降低;第1位上的疏水性氨基酸被替换成中性氨基酸,杀菌活性也会降低。(2)Ⅱ型磷脂酶A2N端肽(Ⅱ-N15)中碱性氨基酸增加有助于增强杀菌活性;当第12位的氨基酸被替换成疏水性氨基酸时,杀菌活性明显增强。(3)衍生肽Ⅱ-H6R-T12V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有相加的杀菌作用。(4)磷脂酶A2N端肽及其衍生肽的杀菌活性和其所携带的正电荷、疏水性有一定关系,还可能与肽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不同细菌细胞膜的差异有关。

谌娟[7](2017)在《靶向磷脂酶sPLA2-ⅡA的肿瘤细胞迁移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分泌型磷脂酶A2-ⅡA(Secretory phospholipase A2 group ⅡA,sPLA2-ⅡA)是参与磷脂代谢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酶,它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相关。近期研究表明,sPLA2-ⅡA与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整合素αvβ3结合而诱导肿瘤细胞迁移,而由苯环-噻唑-吡唑-AWD*I组成的拟肽分子却可以拮抗此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而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基于此研究结果,我们设计与合成了此活性分子新的系列类似物,并研究了它们的肿瘤细胞迁移抑制活性规律及细胞毒。在合成方面,通过噻唑成环、苯甲酸酰胺化、克莱森缩合、吡唑成环及酯水解多步反应合成出在苯环对位上带不同取代基团的有机酸(取代基=H、CH3、OCH3、F、Cl、Br),然后通过固相合成将有机酸与四肽AWD*I共聚,从而获得苯环上对位有不同取代基的系列拟肽化合物,使用核磁对有机酸及其中间体进行了结构鉴定,使用质谱对拟肽目标分子进行鉴定及确认。在生物活性研究方面,采用划痕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了抗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取代基为-H、OCH3、Cl和Br时,拟肽分子在上述实验中均表现出抑制细胞迁移的效果。当取代基为Br时,其抑制效果最好(化合物浓度为10μM时,划痕实验中的迁移抑制系数为5.17,Transwell实验中迁移抑制率为50.17%),并且其迁移抑制活性比前期筛选的活性分子更好。另外,CCK-8细胞毒检测显示取代基为Br的拟肽化合物其对细胞(肺癌细胞A549)几乎没有毒性。因此,拟肽分子苯环对位上的取代基为Br时,其抗迁移活性好且无明显细胞毒,可以作为进一步相关药物研究的先导化合物。本论文为开发抗肿瘤转移药物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闫寒,张畅斌,李沧海,姜廷良[8](2013)在《磷脂酶A2及其相关中药活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磷脂酶A2是催化水解磷脂甘油二位酰基释放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的限速酶,其下游产物参与了基因表达、能量代谢、质膜重构、信号转导以及炎症、损伤等多种基本生理病理过程,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介绍了磷脂酶A2超家族成员及其功能,并对近150篇文献所涉约100余种中草药或其配方及其化学成分对磷脂酶A2活性和(或)含量影响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对中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淳于柳爽[9](2013)在《人ⅡA型磷脂酶A2衍生多肽杀菌活性研究及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多条人ⅡA型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PLA2)保守区域衍生多肽的杀菌活性进行研究和比较,了解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以人ⅡA型PLA2保守区域(HDCCYKRLEKRGCGTKFLSYKFSN)24个氨基酸残基为模板,人工合成6条不同长度衍生多肽(P47-70、P51-70、P51-67、P54-70、P51-63、 P58-70)。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多肽的杀菌活性,将不同浓度的6条衍生多肽分别与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G-菌(大肠杆菌)在37℃孵育2.5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形成数(CFU),计算多肽作用后的杀菌率,并对衍生多肽的杀菌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6条人ⅡA型PLA2衍生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杀菌活性。(2)6条人ⅡA型PLA2衍生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P51-67>P51-70>P47-70>P54-70>P58-70;6条人ⅡA型PLA2衍生多肽对大肠杆菌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P51-67>P51-70>P47-70>P54-70>P51-63>P58-70。(3)杀菌活性较强的衍生肽带较多的净碱性氨基酸比,如P51-67、P51-70。结论6条衍生多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不同,其杀菌强度与所带净正电荷数、净碱性氨基酸所占比、两亲性等因素有关。目的研究人ⅡA型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PLA2)衍生多肽P51-67的抗菌谱,为P51-67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人Ⅱ A型PLA2保守区域(HDCCYKRLEKRGCGTKFLSYKFSN)24个氨基酸残基为模板,人工合成衍生多肽P51-67(YKRLEKRGCGTKFLSYK)分子,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杀菌活性,将不同浓度衍生肽分别与G+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G-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在37℃孵育2.5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形成数(CFU),并计算分析多肽作用后的杀菌率。结果衍生肽P51-67对G+菌和G-菌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当浓度为1mg/ml时,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的杀菌活性分别为100%、97.68%、92.75%;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杀菌活性分别为97.80%、91.08%、95.35%。其净碱性氨基酸所占比为29.41%,疏水性/亲水性氨基酸比为41.67%。结论PLA2衍生多肽P51-67对G+菌和G-菌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可能与这一分子的净碱性氨基酸所占比高、疏水性/亲水性氨基酸比恰当有关。目的研究和比较人ⅡA型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PLA2)衍生多肽P51-67、P26和N1-11对不同细菌在体外的杀菌效应,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根据人Ⅱ A型PLA2氨基酸顺序分别设计合成三个肽分子P51-67(P51-67)、P26(p99-124)、N1-11(P1-11)。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杀菌活性,将不同浓度衍生肽分别与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G-菌(大肠杆菌)在37℃孵育2.5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形成数(CFU),计算并比较多肽作用后的杀菌率。结果在1mg/ml时,衍生肽P51-67、N1-11和P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活性分别为97.68%、95.37%、80.23%;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活性分别为97.80%、67.41%、80.26%。衍生肽P51-6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而N1-11和P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杀菌活性,但对大肠杆菌杀菌活性较弱。结论衍生自人Ⅱ A型PLA2保守区域17个氨基酸残基的肽P51-67对G+菌和G-均有较强的杀菌活性,这可能与P51-67肽分子更易于与细菌结合并发挥作用有关。

何睿林[10](2011)在《人ⅡA型磷脂酶A2的进化和衍生多肽抗菌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亲缘关系密切,但又分属不同种类的灵长类生物ⅡA型磷脂酶A2基因的相关情况,了解ⅡA型磷脂酶A2分子进化的一些特点。方法:收集已知的灵长类生物人(Homo sapiens)、猩猩(Pan troglodytes)和猴(Macaca mulatta)的ⅠB型和ⅡA型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k2,PLA2)的基因和mRNA顺序资料,对两型PLA2进行碱基替代的相关分析,包括转换和颠换、颠换/转换比;碱基替代发生在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的情况;以及替代发生在密码子Ⅰ、Ⅱ、Ⅲ位上的情况等。结果:灵长生物PLA2编码区基因发生碱基替代时,ⅠB型和ⅡA型PLA2碱基总替代数在发生人和猩猩之间最少,而人和猴、猴和猩猩之间则碱基替代明显增多,约为前者的5倍和3倍多;ⅠB型PLA2碱基替代在人和猩猩之间以密码子Ⅰ、Ⅲ位最多,各占40%,第Ⅱ位者最少占20%;而在人和猴、猴和猩猩之间按替代频率高低依次为Ⅲ>Ⅱ>Ⅰ位,发生于第Ⅰ、Ⅱ位的总碱基替代百分率为48%-50%,低于发生于第Ⅲ位的50%-52%;人和猴、猴和猩猩之间碱基转换和颠换的比值>1,而人和猩猩之间比值<1。与ⅠB型PLA2相比,ⅡA型PLA2在三种灵长生物之间的碱基总替代数更多(62 vs 54),碱基替代在密码子中所占的比例也更高;人、猴和猩猩三者之间的碱基替代均以密码子第Ⅲ位最多,占40.7%-50%,发生于Ⅰ、Ⅱ位者在25.9%-33.3%之间,但Ⅰ、Ⅱ位两个位点总的碱基替代率达55.5%-59.2%,明显高于发生于第Ⅲ位者;突变的性质方面,人和猩猩、猴和猩猩之间碱基转换多于颠换,而人和猴之间则相反,颠换略多于转换。在非编码区5’端在人和猩猩间ⅠB型PLA2没有碱基替代,而工ⅡA型PLA2则有2处转换,且人和猴、猴和猩猩之间总替代数达60多次,其中颠换明显多于转换,人和猴、猩猩三者之间的碱基总替代以及转换和颠换占5’端碱基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ⅠB型。在非编码区3’端,ⅠB型PLA2在三种灵长生物之间均有1次颠换,人和猩猩之间无碱基转换,而人和猴、猴和猩猩之间各有4次和5次转换,且碱基转换无论数目还是比例都多于颠换。ⅡA型PLA2在三种灵长生物之间的碱基总替代数高于ⅠB型,并且人和猩猩、人和猴之间总替代数及颠换数占3’端碱基数的百分比也明显高于ⅠB型。结论:1.ⅡA型PLA2分子具有较快的进化速度,存在加速进化现象;2.ⅡA型PLA:加速进化可能与协同进化有关。目的:研究中国人不同个体间ⅡA型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PLA2) cDNA和氨基酸顺序的情况,并与已知外国人种的ⅡA型PLA2进行比较,了解人ⅡA型PLA2分子的进化特点。方法:12名因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施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取其手术切除的阑尾炎症组织50-100mg,以Trizol试剂法匀浆提取总RNA,利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其ⅡA型PLA2 cDNA,经电泳确认条带清晰的PCR产物送专业测序公司行DNA双向测序,分析测序所获得的DNA及由其推导的氨基酸顺序,并与已知外国人种ⅡA型PLA2的进行比较,观察碱基和氨基酸取代情况,结合测序图谱,分析其分子进化的特点。结果:从12名不同中国人个体的阑尾炎症组织顺利扩增得到ⅡA型PLA2cDNA,并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顺序,与已知外国人种的相比较,发现:①扩增得到的ⅡA型PLA2 cDNA顺序与已知外国人种的基本一致;但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对测序图谱的分析发现,在12例样本中有2例可见突变的单等位基因SNPs位点,分别位于密码子32位和44位,且都发生在突变热点CpG二核苷酸位点上,并存在杂合(CG&CT)和纯合现象。②由ⅡA型PLA2 cDNA推导的氨基酸顺序与已知外国人种的完全一致。结论:①中国人不同个体间ⅡA型磷脂酶A2的cDNA顺序高度保留,与已知其他人种也一样。多态性位点发生在密码子32和44位上,且都发生在突变热点CpG二核苷酸位点上;②中国人种ⅡA型磷脂酶A2分子一级结构与其他人种完全一致,说明这一在宿主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在不同人种间高度保留。目的:了解人ⅡA型磷脂酶A2 cDNA片段和婴儿利什曼原虫DNA相似性的情况和原因。方法:搜索NCBI网站基因库并获取人ⅡA型磷脂酶cDNA资料,然后利用BLAST软件,以人ⅡA型磷脂酶cDNA顺序中的片段以每相邻20个碱基(bp)为一组(如1-20;10-30;20-40…,以此类推直至结尾),作为查询序列与核酸数据库进行逐一比对,将获得的一致性片段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汇总利什曼原虫DNA的相关信息。结果:发现当DNA片段长度≥17bp,人ⅡA型磷脂酶A2 cDNA与婴儿利什曼原虫DNA之间仅有4个片段一致;而在片段长度≥16bp时,则两者之间有9个片段完全相同,并且这些序列集中分布于婴儿利什曼原虫36条染色体的29、30号染色体上。结论:人ⅡA型磷脂酶cDNA片段与婴儿利什曼原虫DNA片段之间具有一致性,可能与基因由原虫向人的横向传递有关。目的:了解灵长生物的抗菌蛋白ⅡA型磷脂酶A2氨基酸取代的特点及其与分子进化的关系。方法:对人、猩猩和猴3种哺乳类灵长生物的ⅡA型磷脂酶A2的氨基酸顺序进行两两比较,并与ⅠB型磷脂酶A2的相对照,分析它们之间相互取代的位点、频率和性质(极性、非极性;酸性、中性、碱性),利用软件Cn3D4.1构建其蛋白分子的三维晶体结构,了解灵长类(人、猩猩、猴)ⅡA型磷脂酶A2晶体结构中发生氨基酸取代(碱基非同义取代)的位置和区域,总结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并与杀菌功能相联系。结果:(1)人和猩猩、人和猴、猩猩和猴之间ⅡA型磷脂酶A2蛋白分子分别有4、12、12个氨基酸残基发生取代,且主要发生在带电荷的氨基酸;而在发生的氨基酸取代中,又以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碱性氨基酸)为主;(2)氨基酸取代主要集中在有限的4个区域,且为功能重要的区域。结论:哺乳类灵长生物ⅡA型磷脂酶A2的蛋白质分子进化较快,这可能是它能够具有杀菌活性的原因。目的:观察衍生自人ⅡA型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A2 ,ⅡA型PLA2)碳末端(C-terminal)2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对不同细菌在体外的杀菌效应,并探讨其杀菌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人ⅡA型PLA2C末端26个氨基酸残基的顺序,合成为肽P26。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将不同浓度的多肽分别与6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在37℃孵育2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生成数(CFU),计算出多肽作用后对细菌的杀灭百分率。结果:肽P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革兰阳性(G+)菌的杀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革兰阴性(G-)菌的杀菌作用较弱。结论:衍生自人ⅡA型PLA2C末端2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有杀菌作用,推测其具有和ⅡA型PLA2及其他抗菌多肽相似的杀菌机制。目的:研究人ⅡA型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A2,ⅡA型PLA2)C末端衍生多肽P26经修饰和改造后对不同细菌的杀菌效应,分析其作用差异及机制。方法:以人ⅡA型PLA2氨基酸顺序C末端26个氨基酸残基为模板,合成线性多肽P26,然后对此线性多肽分别进行修饰和改造,一是将其环化得到环状多肽,二是将其中的4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分别替换为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和极性中性氨基酸得到一条新的重组多肽。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将不同浓度的三种多肽分别与6种细菌(G+菌的枯草杆菌、炭疽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G-菌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在37℃孵育2h,然后铺板并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数(CFU),并计算多肽作用后的杀菌率。结果:直链肽和环肽P26对G+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有较强的杀菌活性,但环肽的作用更强;对G-菌(包括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杀菌作用较弱,而环肽的作用更弱;改造后的重组肽P26对G+菌的杀菌活性明显下降,对G-菌则几乎不起作用。结论:衍生自人ⅡA型PLA2C末端的直链肽和环肽P26对G+菌有较强的杀菌活性,环肽作用更强,推测与其环状结构形成有关;但将其中的4个碱性氨基酸残基替换改造为非碱性氨基酸后的重组肽P26对G+菌的杀菌活性明显下降。

二、血小板型磷脂酶A_2与肿瘤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小板型磷脂酶A_2与肿瘤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分泌型磷脂酶A2阻断剂通过减少肺表面活性剂降解对脂多糖致新生大鼠ARDS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剂在新生儿ARDS中的疗效观察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分泌型磷脂酶A2阻断剂对新生大鼠ARDS肺损伤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分泌型磷脂酶A2阻断剂在新生大鼠ARDS肺损伤中保护作用的体外实验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分泌型磷脂酶A2及其在ARDS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简要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2)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PLA2R抗体、IGG4及CFI检测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评估及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实验方法
        1.6 结果判定
        1.7 随访及观察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及预后检测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血清抗PLA2R抗体与肾组织PLA2R抗原及补体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
        1.5 实验方法
        1.6 结果判定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病因和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猪链球菌与ⅡA型磷脂酶A2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磷脂酶A2对猪链球菌的杀菌作用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1.2.2 方法
    1.3 结果
        1.3.1 PLA_2G2A对不同细菌的杀伤作用
        1.3.2 PLA_2G2A对不同血清型猪链球菌的杀伤作用
        1.3.3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分析
        1.3.4 PLA_2G2A作用后猪链球菌表面电势改变
        1.3.5 PLA_2G2A依靠磷脂酶活性发挥杀菌活性
        1.3.6 二价金属阳离子在PLA_2G2A发挥杀菌活性中的作用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猪链球菌荚膜对磷脂酶A2杀菌作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成功构建猪链球菌CPS基因簇缺失突变株ΔCPS
        2.3.2 PLA_2G2A作用下荚膜对猪链球菌存活的影响
        2.3.3 荚膜和PLA_2G2A对猪链球菌血中存活的影响
        2.3.4 攻毒实验证明荚膜缺失猪链球菌毒力降低
        2.3.5 荚膜对猪链球菌与PLA_2G2A亲和力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猪链球菌对宿主磷脂酶A2表达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
        3.3.1 猪链球菌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不同型磷脂酶A2表达的影响
        3.3.2 猪链球菌对不同细胞系PLA_2G2A表达的影响
        3.3.3 C3H/HeN小鼠血清中PLA_2G2A
        3.3.4 猪链球菌对豚鼠肺泡巨噬细胞PLA_2G2A表达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4)鲤鱼Group Ⅲ分泌型磷脂酶A2的原核表达及磷脂酶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 前言
    2 Group Ⅲ分泌型磷脂酶A_2研究进展
        2.1 Group Ⅲ分泌型磷脂酶A_2的发现
        2.2 Group Ⅲ分泌型磷脂酶A_2的结构和性质
        2.3 Group Ⅲ分泌型磷脂酶A_2的功能
        2.4 磷脂酶A_2活性测定方法
    3 重组蛋白可溶性原核表达的研究进展
        3.1 选择合适的宿主菌
        3.2 使用分子伴侣或折叠酶共表达
        3.3 融合标签技术
        3.4 表达条件的优化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鲤鱼PLA2g3功能区可溶性原核蛋白的获得及酶活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1.3 序列分析
        1.4 原核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原核表达蛋白的诱导和纯化
        1.6 磷脂酶A_2活性的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序列分析
        2.2 原核蛋白的诱导和纯化
        2.3 重组蛋白磷脂酶活性特性
    3 讨论
第三章 鲤鱼Group Ⅲ分泌型磷脂酶A_2的N-端和C-端对磷脂酶活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1.2 鲤鱼PLA2g3序列分析及三维结构预测
        1.3 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
        1.4 原核表达蛋白的诱导和纯化
        1.5 磷脂酶A_2活性的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鲤鱼PLA2g3a1序列及其结构分析
        2.2 原核蛋白的诱导和纯化
        2.3 重组蛋白磷脂酶酶活特性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情况

(5)沉默CXCL12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博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人磷脂酶A2氨基端衍生肽杀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步骤
(四)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和展望
(七)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7)靶向磷脂酶sPLA2-ⅡA的肿瘤细胞迁移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综述
    1.1 肿瘤的医学定义
    1.2 肿瘤的病理机制
        1.2.1 肿瘤细胞的转移机制
        1.2.2 抗肿瘤细胞迁移治疗策略
        1.2.3 整合素简介
    1.3 sPLA_2-ⅡA简介
    1.4 sPLA_2-ⅡA与肿瘤的相关性
    1.5 sPLA_2-ⅡA抑制剂-潜在抗癌试剂的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思路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6.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2章 肿瘤细胞迁移抑制剂的合成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合成路线
        2.2.1 有机酸的合成路线
        2.2.2 噻唑环合成反应
        2.2.3 酰胺化反应
        2.2.4 Claisen缩合反应
        2.2.5 吡唑环合成反应
        2.2.6 氨基酸四肽的合成路线
    2.3 具体合成步骤
        2.3.1 1-(2-氨基-4-甲基-5-乙酮基)噻唑盐酸盐的合成
        2.3.2 N-(5-乙酰基-4-甲基噻唑-2-乙酮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2.3.3 (4-甲基-2-苯甲酰胺基噻唑-5-乙酮基)-2,4-氧代丁酸乙酯的合成
        2.3.4 (4-甲基-2苯甲酰胺噻唑-5-乙酮基)-1H-吡唑-5-羧酸乙酯的合成
        2.3.5 (4-甲基-2苯甲酰胺噻唑-5-乙酮基)-1H-吡唑-5-羧酸的合成
        2.3.6 四肽的合成
        2.3.7 有机酸与多肽的缩合反应
        2.3.8 切割树脂小球
        2.3.9 目标产物的质谱表征
    2.4 肿瘤细胞迁移抑制剂的合成小结
第3章 肿瘤细胞迁移抑制剂生物活性研究
    3.1 实验试剂及设备
        3.1.1 主要材料及试剂
        3.1.2 主要实验设备
        3.1.3 相关溶液的配制
        3.1.4 细胞株的培养
    3.2 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检测实验
        3.2.1 CCK-8试剂检测细胞毒性的原理
        3.2.2 CCK-8试剂检测的具体流程及检测结果
        3.2.3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抗肿瘤细胞迁移迁移实验
        3.3.1 抗肿瘤细胞迁移模型原理
        3.3.2 细胞划痕实验操作流程
        3.3.3 细胞划痕实验结果与讨论
        3.3.4 Transwell实验操作流程
        3.3.5 Transwell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抗肿瘤细胞迁移活性研究小结
第4章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一部分化合物的1H-NRM图谱
附图二目标化合物质谱图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磷脂酶A2及其相关中药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磷脂酶A2的亚家族
2磷脂酶A2的主要功能
3中药对磷脂酶的作用
    3.1对分泌型PLA2(s PLA2)及其家族成员s PLA2-IIA的作用
    3.2对胞液型PLA2(c PLA2)的作用
    3.3对钙非依赖型PLA2(i PLA2)的作用
    3.4对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型磷脂酶A2(PAF-AH)的作用
    3.5对PLA2家族(未分型)总体活性的作用
4小结

(9)人ⅡA型磷脂酶A2衍生多肽杀菌活性研究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人ⅡA型磷脂酶A_2保守区域衍生多肽杀菌活性的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试验条件
    3 试验步骤
    4.实验结果
    5 讨论
第二部分 人ⅡA型磷脂酶A_2衍生多肽分子P_(51-67)抗菌谱的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多肽的制备
    3 试验步骤
    4 试验结果
    5 讨论
第三部分 人ⅡA型磷脂酶A_2多肽分子N_(1-11)、P26、P_(51-67)结构与杀菌活性比较
    1 仪器与试剂
    2 多肽的制备
    3 试验步骤
    4 结果
    5.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人ⅡA型磷脂酶A2的进化和衍生多肽抗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文缩略词表
二、前言
    参考文献
三、实验部分
    第一节 不同生物ⅡA型磷脂酶A_2的分子进化
        实验一 灵长类生物ⅡA型磷脂酶A_2分子进化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中国人不同个体间ⅡA型磷脂酶A_2 cDNA扩增和顺序分析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人ⅡA型磷脂酶A_2的cDNA片段与婴儿利什曼原虫DNA相似性分析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ⅡA型磷脂酶A_2氨基酸替换与分子进化的关系
        实验一 灵长生物抗菌蛋白ⅡA型磷脂酶A_2氨基酸取代与分子进化的关系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人ⅡA型磷脂酶A_2衍生多肽的抗菌作用研究
        实验一衍生自人ⅡA型磷脂酶A2 C末端的多肽杀菌活性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衍生自人ⅡA型磷脂酶A2 C末端的多肽P26修饰和改造的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四、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血小板型磷脂酶A_2与肿瘤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泌型磷脂酶A2阻断剂通过减少肺表面活性剂降解对脂多糖致新生大鼠ARDS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 罗景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2]PLA2R抗原抗体水平在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治及预后的研究[D]. 白玲.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3]猪链球菌与ⅡA型磷脂酶A2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 王宇航.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4]鲤鱼Group Ⅲ分泌型磷脂酶A2的原核表达及磷脂酶活性测定[D]. 王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沉默CXCL12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D]. 沙文刚. 苏州大学, 2018(04)
  • [6]人磷脂酶A2氨基端衍生肽杀菌活性的研究[D]. 李永杰.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1)
  • [7]靶向磷脂酶sPLA2-ⅡA的肿瘤细胞迁移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谌娟.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8]磷脂酶A2及其相关中药活性研究进展[J]. 闫寒,张畅斌,李沧海,姜廷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7)
  • [9]人ⅡA型磷脂酶A2衍生多肽杀菌活性研究及比较[D]. 淳于柳爽.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10]人ⅡA型磷脂酶A2的进化和衍生多肽抗菌作用的研究[D]. 何睿林.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血小板型磷脂酶A_2与肿瘤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