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沿袭品牌形象 有效优化产品成本 “福乐灯”以质取胜照亮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王晋丽[1](2020)在《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任何商业辉煌都离不开商业伦理,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商业伦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强调个人修养、重视团结合作,强调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诚信经营、正确的义利观等观点使中国商人深受影响,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商业精神,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即是典型代表。晋商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执商界之牛耳”,在明清商业文明史上独放异彩,完全可以与世界着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徽商与晋商齐名,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曾活跃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外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无徽不成商叫遍天下。晋商与徽商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并享誉海外,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晋商与徽商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其伦理方面的建树及对后世的影响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特别是其中渗透的儒商精神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企业家精神不谋而合,显示出国人的大智慧。本文拟梳理两者在商业领域所表现出的伦理异同,通过深刻阐释晋商与徽商的管理伦理、义利观、诚信观及教育伦理观及其所蕴含的丰富儒商精神,以期揭示我国现代商业发展的伦理规范机制和道德价值体系。本文内容由绪论、七章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晋商与徽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一步明晰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本文研究难点与创新。第一章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形成基础。主要从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背景集中体现----“开中折色制”分析了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了晋商与徽商贾儒互动的价值取向;从地域环境相同点---地少人多分析了晋商与徽商自强不息的共同伦理基础,而地处边境使晋商从一开始就具备精明朴实的伦理特征,徽商四面环山,相对闭塞造就了其保守灵动的伦理底色;传统儒家文化是晋商与徽商的伦理基石,而“关公文化”是晋商伦理“义”的基础,“程朱理学”则是徽商伦理“儒”的根基;晋商个性特征表现出的外向明事使晋商伦理具有开拓进取的表征,徽商内敛明理的个性特征塑就了其自守向儒的伦理特点,而中华民族特有的重群体的精神使晋商与徽商伦理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第二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的贾儒观异同。贾儒互动是晋商与徽商官商关系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晋商与徽商各有特色。晋商一心以商为职业,奉行“优则商”的贾儒观,徽商虽然是商人,但这是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商只是其“齐家”的手段,实质上还是奉行“优则仕”信条。两者在官商关系选择上的异同,对现今企业有很大的启示。作为商人和政府,怎样处理好官商关系,关系着商业是否能长久发展。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构建“亲清”和谐政商关系完美诠释了政商间应有的格局。贾儒相通,政商良性互动,商人应具备独立人格,健全制度,政商“亲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商畸形发展现象。第三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管理伦理的异同。总体上两者都奉行“情义结合”团结商帮的伦理规范,在人才选拔、商业激励及具体管理实践中践行仁爱信达、重德公正、情义并重的伦理表征,体现了管理中的人文气息。受传统影响,晋商以“地缘义”团结商帮,其人才激励机制中体现了同心同德,晋商独创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践行了其“信和合一”伦理,创新意识强。而徽商则以“血缘情”聚集同宗同族进行商业活动,宗族管理体制也移植到商业管理,自然宗族伦理特征在徽商商业管理中比较浓厚。徽商管理中突出体现了责任意识及向仁重礼的特征。晋商与徽商重视人才、管理中激励机制体现的人才价值观及重视人文关怀等伦理思想对现代企业深层次发展有借鉴意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而在现代企业如何处理好管理中人的能动性等,势必需要伦理道德规范参与其间,发挥作用。晋商与徽商不囿于传统,实事求是,特别是晋商伦理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值得现代企业借鉴,晋商与徽商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才激励、凝聚向上等伦理内核是企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第四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义利观的异同。见义思利是晋商与徽商在义利观上共同的态度。介于两者在义利重心及求义追利态度方式上的不同,晋商与徽商秉持了不同的义利观。晋商遵循“利以义制”,“义以为上,以义制利,利而不污”贯穿于整个晋商义利实践;而徽商则是“义中取利”,“义利相通,以义取利,利而通德”是徽商义利实践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商业发展不追求利,商业无法存续,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晋商与徽商在追利的道路上采取不同方式,其中渗透的伦理内涵使两者在商界造成不同印象,对现代商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归根结底,以义通利才是现代商业发展的双赢之路,在商业发展道路上如何平衡义与利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商业发展成败与企业声誉。晋商与徽商特别是晋商将“义”作为获利必须遵循的原则,符合中华民族传统义利观,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也是现代企业获利过程中必须考量的道德准则之一。第五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诚信观的异同。诚信是商业发展中的无形资本,晋商与徽商把诚实守信作为了双方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徽商的诚信较晋商更是一种自律理性和道德精神。遵循信誉第一,以信立足,以诚取胜,晋商把诚信作为了信用卡来获取商业利益,诚实不虚是晋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而诚实不欺则是徽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信实等价,诚恳不欺,至诚无私,徽商真正把诚信深入人心。在现代社会,应然之诚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商业发展还是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基于自律理性的诚信观是当前和谐社会追求的道德实践。第六章论述了晋商与徽商的教育伦理。晋商与徽商虽然不是教育家,但晋商与徽商中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注重教育,有的直接办教育,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家庭成员的教育,折射出教育伦理。受传统文化影响,尊师重道、务实求真是晋商与徽商教育活动中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但晋商教育遵循注重实用的工具导向,与“学而优则商”具有高度一致性,徽商教育中秉持本真向儒的价值导向,同样与“学而优则仕”一致。晋商与徽商教育伦理中遵循本真发展,同样不失为当前教育典范。第七章承接晋商与徽商伦理异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论述了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当代启示。晋商与徽商伦理贾儒观印证了亲清和谐政商关系的正确合理性;晋商与徽商管理伦理中的重“人”规“制”仍是现代商业发展应遵循的伦理原则;晋商与徽商伦理中义利通德价值导向是现代商业长久发展的法宝;而晋商与徽商伦理中蕴含的“德性-契约”诚信伦理是现代商业生存发展之根基;晋商与徽商教育伦理中体现的本真发展使人为人,不失为现代社会教育之价值追求。结语部分进一步概括了晋商与徽商伦理异同之缘由,凝练其伦理精华,揭示其局限性,特别对其殊途同归---最终都未能逃脱商业衰败的原因进行再反思,以期为现代商业发展所借鉴。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市井画卷中浓墨重彩书华章。贾儒观异同成为其管理伦理、义利观、诚信观及教育伦理异同的底色,形成了各自具有鲜亮文化特色的商业伦理,成为明清时期商界最有历史意义的主流力量。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几乎同起同落的经商历程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除了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外,其伦理虽各有千秋,但最终殊途同归,这也许是晋商与徽商兴衰的深层次原因,对当代商业发展有深刻的启示。
张瑞荣[2](2019)在《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劳动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不能忽视的思想问题。在“劳动”要达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细致需求这一时代要求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应运而起。它不仅是为了新时代青年能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从更深意义上是让个人的生命潜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面对新呼吁,青年劳动观教育应从全新的时代根据、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积极借鉴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历史经验,主动吸纳国内外有益思想资源,协同打造促使其有效发展的教育格局,以致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更加充足的活力。首先,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要立足新方位确立的青年前进新坐标、要着眼新思想指引的青年奋进新方向,要彰显新目标赋予的青年光荣新使命,要解决新矛盾映照的青年美好新期待。其次,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也面临独特的现实挑战,即青年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难以理解新要求,受大众传播负面冲击难以认可新目标,因就业贡献与报酬不成比例难以认清新形势,因“壮志难酬”模糊了奋斗色彩难以担当新任务,因“养尊处优”软化了劳动意志难以把握新机遇。再次,中国青年劳动教育业已形成的历史经验,既是过去实践的概括,又是今后实践的原则,即充分认识劳动观教育的重要性,深入体现劳动观教育的时代性,拓展提升劳动观教育的内涵,以及共同构筑多元综合的教育模式。复次,古今中外优良的劳动观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思想资源,给予它合理性支撑。又次,主要依托敬业奉献意识教育、精益求精态度教育、艰苦朴素精神教育与创新创业观念教育来建构其主要内容,传递新时代的劳动品格,引导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所构造的劳动精神承接面迈向认同、实现跃迁。最后,要从合理分类开展青年劳动观教育、实施国家战略中体现青年劳动观教育和创新方法和载体中推动青年劳动观教育这三大方面,着力推进青年劳动观教育理念与实践层面的持续革新,以利用如今各方面新优势来增强劳动观教育的灵活性,并加快完善劳动观教育新体系。
占炜[3](2016)在《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文中提出目前,学界对中国近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有一定的重视,在设计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领域的探讨甚为活跃,也出现了一些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着。但从国内检索出该领域文献的数量和质量、专题研究的深入程度等状况可以看出,学界对以工业产品为中心的近代设计研究不足,近代设计史相关研究着作中对工业设计的论述也偏少,关于我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历史的研究还是零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中国近代工业是在西方国家影响下发生的,其发展经历了由沿海到内陆不断深化、加剧的过程。中国近代工业并不是依靠自身技术变革或产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主动调整,而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侵入的被动回应。中国近代工业设计与近代工业是共时发展的,中国近代工业“被动”发生下的“主观性”和“跳跃性”模式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影响颇深,总体上说,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呈现出一种失衡性、依附性和被动性的发展特征。根据近代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特点,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和停滞期。技术、商业和人文恰是设计本体中需要思考的三种关键要素,本文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界定为三条:技术进步、商业利权和人文启蒙。这也可以理解为从三个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并不是平行对等的,三者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技术进步在工业设计发展之初的作用显着,其关键作用贯穿于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全过程;商业利权是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得以广泛重视,有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繁荣;作为一种修正力量,人文思想则是工业设计反思层面的考量,这种考量使工业设计发展逐渐迈向成熟。技术是工业设计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国家政策和企业行为都以实现技术的进步为目标,这期间未有完全独立的设计现象,设计师也没有成为独立的职业。在近代,作为后进国家的中国一直将技术当成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技术发展是关键。本文将技术进步界定为“主干线”,该线索的论述更多是关注工业设计实践领域的事件和问题,是以一种微观视角对工业设计现象和行为进行考察。技术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基础,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行为以“功效”为逻辑,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生存需求。本文技术进步线索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广泛考察了国家战略性工业和民用工业。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包括产品标准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在中国近代,商业作为一种启蒙思想是伴随技术进步一起发展的。近代早期国家战略工业的发展,对技术引进和企业运作的商业化思考不足,这也使得相关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才有所改观。因近代商业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程度较技术的低,笔者将商业利权线索界定为“辅助线”,但这种界定并不否认近代商业线索的重要性。商业利权下的相关论述更关注工业设计发展中的策略问题,是以中观视角对工业设计发展的考察。商业竞争是工业设计发展繁荣的刺激因素,在此逻辑下,国家以促成利权、企业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本文商业利权线索的近代工业设计考察从政府、企业和相关中间组织三个层面展开。政府举办博览会、发起国货运动旨在促进本土工业产品的发展;国家战略工业企业在商业利权思想下改革重组,在华的外国企业重视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在此压力下,民营企业开始利用民族情感进行产品品牌建设和视觉推广;行会、同业公会和商会等相关中间组织也为抵制洋货,促进本土产品发展做出积极努力。工业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近代以来,政府颁布多部法律激励产品设计创新和规范品牌商标制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工业设计发展共时演进。人文思想对工业设计实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因工业设计物(洋货)深度介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其传播和使用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扩展了民众的视野,促进民众思想上的开明、开化,这使得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思想启蒙有反向作用。该线索是将工业设计发展投射至人文社会中的宏观考察,因此,本文将人文启蒙线索界定为“投影线”。人文性思考是对工业设计整体发展的一种反思,其中夹带着对工业设计多层面的理想和期许,是使工业设计自我修复、迈向成熟的力量。人文思想在近代工业设计实践中有若干表征:理性思想启蒙下近代工业产品的实用主义倾向,民众审美观念变化下产品风格的变迁,文化碰撞下中西产品风格的融合;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维的形成,外来器物广泛使用促进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城市公共交通等为大众的设计促进社会的民主意识,自行车、缝纫机等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从产品(技术)引进、仿制到融合、创新,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走出了特殊路径。近代早期产品技术引进运行效率低下和缺乏持续性,近代社会机制中缺乏“再创造”的动力,这些因素使得近代技术进步下的工业设计发展大打折扣;随着商业利权思想的深入,设计实践开始从“重商”发展到“重调查”,设计战略从政府政策扶持走向企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些都映射出工业设计的某些进步。在“效益”的追求下,技术进步和商业利权两条线索在工业设计发展中走向结合是必然的;由于近代特殊的国情,民族情感对工业设计的利权行为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在商业利权思想下,当时前卫的艺术和美学思想(形式)得以在设计中广泛传播。技术、商业、人文在工业设计发展初期以一种独立线索形式加以考量是为了理清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问题根源,其对当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借鉴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工业设计被认为是融合技术、商业、人文(美学)的一种重要介质,是人类走向诗意生活的推动力,此时,技术、商业、人文线索(逻辑)或将走向统一。
张春[4](2014)在《中国电影短片研究》文中指出电影起源于视镜,发展于短片。关注电影发展,自然离不开电影短片。电影短片不以长度占优势,却以实验探索特性自成一脉。从国外来说,奥斯卡金像奖和三大国际电影节等都设有短片单元,百余年的短片发展成绩明显;中国短片从《定军山》开始,一个世纪以来也渐成风景,特别是新时期后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投拍机制的变化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一股被称之为“短片”、“小电影”、“微电影”的电影短片浪潮正在中国两岸三地风起云涌:知名导演创作此起彼伏,底层大众尝试方兴未艾,各类原创大赛层出不穷,主流媒体和视频网站推波助澜。电影短片正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关注中国文艺发展,就不能漠视电影短片浪潮的蓬勃态势于不顾;关注中国电影短片,就应当进行整体式的研究,而非散片式的解读。为此,本文将中国电影短片置于全球电影和中国社会发展视阈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电影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中国电影短片进行艺术表征、发展脉络、创作机制、叙事策略、传播图景、发展得失等多角度、全景式的研究,努力挖掘出中国电影短片所具有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文化意义,切实强化电影批评的现实力量,弥补短片整体式研究的缺失,进而为中国电影短片研究和发展提供镜鉴与参考。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主要构架如下:第一章是“穿上短小外衣的电影”。这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电影短片的定义、特征、界定及分类,并介绍电影短片研究的现状与意义,同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理论选择和创新之处进行说明。第二章是“三朵奇葩的成长之旅”。主要从发展历程的角度,对中国电影中的故事短片、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进行由点涉面的梳理,呈现电影短片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条件,奠定基础。第三章是“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曾让无数人止步于现实的电影“导”“演”梦,在短片这里获得了实现的可能。这与法国新浪潮提出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和演员”异曲同工。本章包括“新世纪前:专业作者语境中的民间创作”、“新世纪后:底层大众影像时代已经来临”、“大时代与小成本:大众电影梦实现的原因”三个方面。第四章是“叙事探索从短片开始”。电影探索主要见于叙事的探索。本章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对电影短片的“时间”、“空间”和“视角”等叙事话语中的探索实验,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考量,藉此发现电影叙事发展的源泉和趋向,同时为结论部分的短片价值呈现打好伏笔。第五章是“零票房下的传播图景”。文化产业时代,票房高低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电影短片却因自身的形制短小,逐渐被院线所抛弃,呈现出微票房和零票房的现象。但电影短片的传播却表现出了新的特质。基于此,对其普适大众的传播内容、被院线抛弃到主动抛弃院线呈现分众传播的形态,以及传播效果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大众参与度较高的电影短片也是对“以票房论英雄”现象的一种反拨。第六章是“短片个案的延展分析”。主要从三种类型的短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由点到面的升华。当然,个案是类型发展的一个视点,通过个案分析延伸出故事短片、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的艺术呈现,有助于深化并实现论文研究点与面的结合、纵与横的覆盖。第七章是结论部分。主要对中国电影短片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藉此指出电影短片的努力方向。此外,还对本文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有待继续深入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比如建构中国电影短片发展史、建设中国电影短片数据库和发布中国电影短片年度发展报告等。最后附录有整理的中国电影短片国际主要获奖情况、近两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入围名单,以及研究过程中制订的《中国电影短片调查问卷》及其数据分析,便于形成研究总况。
崔琬茹[5](2014)在《基于品牌战略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文化是大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而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学术风气、价值观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凝聚力、生命力和感召力。大学品牌是大学激烈竞争的产物,也是大学自身的一种战略选择。大学品牌是大学文化的浓缩和结晶,为大学文化的建设提供氛围和支持,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法宝。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和文化概念的深入人心,实施大学品牌战略成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有益举措。本文在市场营销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大学德育的指导下,对大学品牌和大学文化的内涵作出了解释和界定,并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挑战,以此推论出现代大学呼吁建构品牌的必要性,以品牌战略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为基础,分析了塑造品牌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角度提出了基于品牌战略的大学文化建设的举措。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与时俱进精神和务实求真精神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网上资料搜集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在调查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基础上分析与论证,探求将品牌战略应用到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道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品牌战略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把市场营销学与高等教育学相连接,通过品牌战略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这一崭新的视角,来处理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大学品牌形象的建立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与价值。
王飞[6](2013)在《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校长作为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治校主体,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变迁与大学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最重要又是最稀缺的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发展的最理想发展状态是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其主体性发展状况,不仅能促使自身的职业发展走向卓越,而且影响着大学职能的发展和实现,进而更深层次地影响着社会公民的培育及其发展。但随着不同社会体制的转型与历史演进,这种主体性发展被置于一种“官场主体性”之下,导致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陷入了困境,这是长期无视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的结果。主体性既是一个用以描述卓越性大学校长的概念,也是与“教育家型大学校长”的内涵紧密相扣的,在高扬教育家办学价值的今天,探讨“具有卓越性的大学校长是为何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大学校长的、尤其从主体性发展的角度思考大学校长是为何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大学校长”的问题,对推动教育家型大学校长办学治校体制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主体性哲学理论、主体教育管理理论为理论工具,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分析法与系统研究法,建构以大学校长主体性办学治校活动为表征的职业化发展范式,揭示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内在性生成机制,促进大学校长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大学校长职业发展质量,焕发大学校长职业的生命光彩。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基本内容与结构如下:第一章,从整体层面明晰了研究背景、问题认定、研究范畴、研究基础、研究方法、研宄思路以及核心概念,进而架构起研究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轮廓。第二章,阐释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本质。探析大学校长的概念与历史、大学校长职业的概念与意义、大学校长职业的发展趋势,支撑这种“职业发展趋势”的内在动力是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内涵体系: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源,即大学校长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属性、作为引领主体的本质属性;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据,即大学校长的管理行为系统、社会交往系统与语言符号系统;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范畴,即大学校长主体性的过程规定性维度、目的规定性维度与关系规定性维度;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涵义,即大学校长主体性的三层基本含义、三大主体关系、三种基本表现与三个发展阶梯。这种主体性内涵体系可从中外大学校长职业发展史的国外镜鉴与本土追索中得到感知并证伪。在西方,某些国家历经中世纪以来诸多的变革,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最根本前提在于有良好的制度平台与社会环境,其学术自由与独立理念、大学校长遴选的制度设计、大学校长的卓越性发展等因素在催生其主体性发展中,成为人们普遍的教育信念。随着这种信念的东渐传播,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发展都是卓有成效的,不仅跟随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而且作为办学治校主体的大学校长在大学场域存在着健康的主体性,进而成为卓越的教育家型大学校长。而这种主体性的发展凸显了这个时期大学校长职业发展的升华,彰显了富有张力的主体性意蕴,达成了卓着的主体性业绩。一种体现大学校长主体性实质的“学场主体性”遵循其主体性发展的原理得以正常运转,使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学术化、专家化、职业化等主体性得以发展。第三章,诊断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问题。从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异化、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危害、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诊断三大方面展开解读,认为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有着自身特有的历史境遇。尽管西方具有普适性的大学校长主体性早已东渐输入并扎根,但政治意识形态、历史文化情结、经济法制薄弱使大学校长主体性在中国的展开面临与新老传统或制度文化领域的严重冲突,导致在当下中国的大学校长主体性仍是实质的“不在场”或尚未真正发展,未化为人们普遍的文化—心理结构或大学的文化精神,构筑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并未成为普遍的教育信念,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充其量还只是中国大学教育价值空间的一种“悬浮物”,主要被“官场主体性”所遮蔽,表现为大学校长主体性的政治化、官僚化、职务化与媚俗化,对中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宏观危害与微观危害,导致了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第四章,构筑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路径。大学校长主体性的构筑不仅具有中外大学文明历史发展实践中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整体的合理性,而且具有教育家办学需要的合理性。以支撑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核心——“主体性”为标底,本论文吁求大学校长发展中构筑主体性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属性特有的组织基础、人在发展中特有的人性基础、大学共同体中特有的理性基础与大学自治所需的权力基础,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功能或价值具体表现在其主体性发展的根本价值、基本价值与重要价值。借此,要回应问题、重塑卓越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形象或职业形象,必须遵循从政府到大学这条由外到内的轨道有效建立起“宏观路径”、“中观路径”与“微观路径”的逻辑路向。“宏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政治环境治理、经济环境治理、社会环境治理、文化环境治理与法律环境治理五方面进行。“中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产生机制的改进与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与完善两方面进行。“微观路径”要求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自我认识机制、自我定位机制、自我调控机制与自我实现机制四方面进行。三大路径共同构筑起大学校长主体性地办学治校制度,进而还原卓越性大学校长的本来面目,构建大学校长健康卓越的职业发展状态。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一: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性取向是一种吻合大学组织特性的“学场主体性”;第二:大学校长在职业生活与办学治校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根据大学这个学场的特性来定义的;第三:当大学校长的主体性镶嵌于官场主体性中且尚不独立,精神远未自由时,便无以成“家”;第四:大学校长的官场主体性是中国大学发展进程中一个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产生和延续的机理不被现代大学制度理论认同;第五:学场与官场的含混一元制是大学校长官场主体性产生和延续最本质的因素,不合理制度供给导致了其官场主体性的蔓延,这是中国政府在既有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制约下,希望获得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收益、希望降低大学管理成本的制度设计、希望获取大学发展进程中办学收益的制度设计,是损坏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制度设计;第六:大学校长的学场主体性是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的共性因素,其产生和延续的机理是被现代大学制度理论所认同的;第七:学场与官场的清晰二元边界是大学校长学场主体性产生和延续最本质的因素,政府在合理制度框架下对大学进行干预的目的是保护大学的学术自由,大学校长在这样的体制里进而形成学场主体性的本质属性,而中国大学校长这种学场主体性是在官场主体性遮蔽下异化的主体性,带着这种异化的主体性行走了60多年的中国大学校长,已在既有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制约下,完成了其职务使命;第八: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发展只有遵循“厘清应然问题(历史养分与他山之石)+正视实然问题(官场主体性及其危害)+立足本然问题(现实建构与制度设计)”的理路,才能抓住关键;第九:国家和社会只有创建良好的大学校长办学治校的政治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与法治空间,全方位勾勒并落实大学校长主体运作的多元图景,从大学组织外部撬动大学体制局限与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局限,才能促使大学校长主体性优化并向教育家成功转型;第十:大学校长只有以“学场主体性”作为办学治校的行动哲学才能使自身进行职业化改造而走向卓越发展。总之,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要扎根于在个人、大学、社会、国家这个复合系统里的职场实践中,在实践中进行全方位构筑。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其拓宽了大学校长研究的视角,充实了大学校长发展的理论,提供了大学校长发展的新思路,引发大学校长的反思,提升大学校长主体意识,提醒社会关注并给予大学校长发展的良性空间。大学校长主体性不断优化,主体性伴随大学校长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所要走的路还很长,大学校长主体性行走在路上。
刘庶[7](2011)在《中国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间的竞争由经济硬实力转向了对城市软实力的竞争,城市开始注重作为城市软实力的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高。城市宣传片作为城市形象营销的手段之一,逐渐成为各个城市竞相模仿的形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宣传片的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城市宣传片传播者的官方性和拍摄投资费用高等特点,城市宣传片作为城市形象的传播活动,足以引起我们对它的重视。通过对相关城市宣传片的研究理论进行整理发现,目前学界认为城市宣传片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容同质化、表现形式缺乏创意、媒体选择不当等方面,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殊不知,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城市宣传片的创意把握不准确,以及没有把城市宣传片放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其传播方法。因此,本文以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谋略为核心,主要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第一章从城市宣传片的主要类型和作用,传播机制和传播特点方面开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宣传片的发展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第二章从城市宣传片的创意追求角度进行研究,城市宣传片的创意来源于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体现。首先,城市宣传片本身就是一部城市文化的缩影,浓缩了城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文化艺术和生存状态。其次,城市宣传片还是对城市精神的浓缩,主要体现在对城市文化灵魂和时代精神的张扬。另外,城市宣传片的创意还体现在城市宣传片对受众的艺术召唤。通过召唤结构,使受众的审美期望与城市宣传片所体现的城市美相融合,让受众体会到城市所散发的城市精神和魅力。第三章提出了城市宣传片的传播谋略。首先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题提炼要以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为依据,挖掘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的主题文化品牌。其次,城市宣传片的传播渠道要根据传播诉求以及媒介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决定了在传播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媒介的优化组合以及对传播渠道的整合。另外,城市宣传片传播过程的阶段化和连续化,有利于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结语:对论文研究方向进行总结。本文融合了传播学、城市营销学、文艺心理学、美学、广告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借鉴,对城市宣传片的基本概况、发展现状、问题瓶颈、创意追求、传播谋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运用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进行研究。
二、全面沿袭品牌形象 有效优化产品成本 “福乐灯”以质取胜照亮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沿袭品牌形象 有效优化产品成本 “福乐灯”以质取胜照亮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评析 |
三、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形成基础 |
1.1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社会政治背景 |
1.2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地域环境 |
1.2.1 自强不息:晋商与徽商地少人多孕育的伦理实质 |
1.2.2 进取果敢:晋商地处边境在边贸中折射出的伦理特征 |
1.2.3 保守向儒:徽商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沉淀出的伦理特色 |
1.3 晋商与徽商伦理形成的文化根基 |
1.3.1 儒家传统文化: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基石 |
1.3.2 关公文化:晋商伦理中“义勇”的基石 |
1.3.3 朱子之理:徽商伦理“儒礼”特色之根基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贾儒观 |
2.1 贾儒互动:晋商与徽商共同的价值指向 |
2.1.1 向儒通仕:贾儒互动的利益轴心 |
2.1.2 向儒用仕:贾儒互动的利益实现 |
2.1.3 向儒依仕:贾儒互动的利益保障 |
2.2 优则商:晋商的价值诉求 |
2.2.1 重义向仁:晋商官商结合主要方式 |
2.2.2 贾儒分明:晋商官商关系中“清”的萌芽 |
2.2.3 “优则商”:晋商官商关系折射的价值观 |
2.3 优则仕:徽商的价值诉求 |
2.3.1 诚恳向儒:徽商官商结合主要方式 |
2.3.2 贾儒互济:徽商官商互动主要特点 |
2.3.3 “优则仕”:徽商官商关系折射的价值观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管理伦理 |
3.1 情义股:晋商与徽商管理机制的软实力 |
3.1.1 仁爱信达:晋商与徽商人才选拔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伦理实质 |
3.1.2 重徳公正:晋商与徽商管理中商业激励伦理的主要特征 |
3.1.3 情义并重:晋商与徽商管理实践中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 |
3.2 地缘“义”:晋商经营管理的道德架构 |
3.2.1 地缘关公“义”:历史大迁徙促成的晋商管理伦理特色 |
3.2.2 同心同德:晋商管理中选人、用人、交人的伦理原则 |
3.2.3 信和合一:晋商管理制度伦理内生出的创新激励源头 |
3.3 血缘“情”:徽商经营管理的道德框约 |
3.3.1 血缘同宗情:相对封闭的徽商管理伦理特色 |
3.3.2 向仁重礼:徽商传统宗族制中管理伦理的集中体现 |
3.3.3 责任意识:隐性契约制在徽商宗族管理中的伦理体现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义利观 |
4.1 见利思义:晋商与徽商在义利观上的共同特质 |
4.1.1 义缘利取:明清时期有关义利观的思想引领 |
4.1.2 见利思义:晋商与徽商义利观的一致态度 |
4.1.3 义利并举:晋商与徽商共同的社会道德认同 |
4.2 “利以义制”:晋商的义利观 |
4.2.1 义以为上:晋商义利价值导向 |
4.2.2 以义制利:晋商践行义利的行为理念 |
4.2.3 利而不污:晋商之于义利的修养信条 |
4.3 “义中取利”:徽商的义利观 |
4.3.1 义利相通:徽商义利价值导向 |
4.3.2 以义取利:徽商践行义利的行为理念 |
4.3.3 利而通德:徽商之于义利的修养信条 |
第五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诚信观 |
5.1 诚实守信:晋商与徽商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 |
5.1.1 诚信传统:晋商与徽商诚实守信之根基 |
5.1.2 诚信为本:晋商与徽商安身立命之道德本源 |
5.1.3 道法则:晋商与徽商诚实守信的三境界 |
5.2 诚信如介石:晋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 |
5.2.1 信誉第一:晋商诚信之客商关系 |
5.2.2 诚信立足:晋商诚信之同行关系 |
5.2.3 诚实不虚:晋商诚信之自我剖析 |
5.3 诚实戒欺:徽商诚信观的集中体现 |
5.3.1 信实等价:徽商诚信之客商关系 |
5.3.2 诚恳合作:徽商诚信之同行关系 |
5.3.3 至诚无私:徽商诚信之社会关系 |
第六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的教育伦理 |
6.1 尊师重道:晋商与徽商教育活动中共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
6.1.1 以教促长:通过教育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
6.1.2 尊师重教:重教育、报社会之价值取向义举 |
6.1.3 德智并重:传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
6.2 崇实拙华:晋商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6.2.1 重实用:提倡实用之学,为商所用 |
6.2.2 学而优则商:晋商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突破 |
6.2.3 器与不器:晋商对传统人才观的颠覆 |
6.3 内圣外王:徽商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6.3.1 圣贤之学:徽商教育重儒学经典,为入仕做铺垫 |
6.3.2 学而优则仕:徽商教育价值观归宿 |
6.3.3 内圣外王:徽商教育人才观的集中体现 |
第七章 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的当代启示 |
7.1 亲清和谐:政商关系的当代启示 |
7.1.1 健全制度,摒弃官商不分之土壤 |
7.1.2 崇尚企业家精神,独立人格,开拓创新 |
7.1.3 贾儒互通,政商“亲清”,良性互动 |
7.2 重“人”规“制”:商业管理的当代启示 |
7.2.1 立足实际:商业经营管理的关键 |
7.2.2 创新发展:商业发展的核心 |
7.2.3 以人为本:现代管理的催化剂 |
7.3 大义通利:商业发展义利观的当代启示 |
7.3.1 义利统一:正确价值导向促进商业发展 |
7.3.2 义利相济:商业健康有序运行的道德规约 |
7.3.3 义利通德:商业长久发展的法宝 |
7.4 德性-契约:商业社会诚信的当代启示 |
7.4.1 诚保发展:商业生存之根基 |
7.4.2 契约信用:商业何以诚信之思考 |
7.4.3 应然之诚:商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
7.5 本真发展:社会教育的当代启示 |
7.5.1 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功能观 |
7.5.2 德能并重:现代企业教育人才观 |
7.5.3 使人为人:现代企业教育价值观之追求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特定背景 |
一、新方位确立的青年前进新坐标 |
(一)立足于青年要为国家未来接力奋斗的新历史方位 |
(二)立足于青年要向世界彰显中国形象的新时代坐标 |
二、新思想指引的青年奋进新方向 |
(一)着眼于青年应向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前进 |
(二)着眼于青年应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向努力 |
三、新目标赋予的青年光荣新使命 |
(一)彰显青年为提升综合国力献力的新使命 |
(二)彰显青年为增强国际影响力尽责的新使命 |
四、新矛盾映照的青年美好新期待 |
(一)要着力实现青年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广泛需要 |
(二)要积极满足青年向往更丰盈生命的发展要求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现实挑战 |
一、青年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难以理解新要求 |
(一)父母传统就业观的影响 |
(二)青年固化就业观的限制 |
二、青年受大众传播负面冲击难以认可新目标 |
(一)新媒体冲击下被标签化 |
(二)热门舆论负面信息的误导 |
三、青年因就业贡献与报酬不成比例难以认清新形势 |
(一)青年高材生在“急于求成”中易迷惑 |
(二)青年劳动者在“高低不就”中易迷失 |
四、青年因“壮志难酬”模糊了奋斗色彩难以担当新任务 |
(一)在“多劳少获”中丧失工作激情 |
(二)在“怀才不遇”中助长偎慵堕懒 |
五、青年因“养尊处优”软化了劳动意志难以把握新机遇 |
(一)沉湎于父母宠溺的家庭环境 |
(二)沉沦于意懒心灰的职场环境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经验借鉴 |
一、充分认识青年劳动观教育的重要性 |
(一)契合了党的教育方针 |
(二)弘扬了中华民族劳动精神 |
(三)蕴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 |
(四)强化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引擎功能 |
二、深入体现青年劳动观教育的时代性 |
(一)经济新常态要求关注“个性化” |
(二)生活科技化要求实现“智能化” |
(三)追求美好生活要求提升“幸福感” |
三、拓展提升青年劳动观教育的内涵 |
(一)提倡“劳之有度” |
(二)鼓励“独具匠心” |
(三)主张“追寻意义” |
四、共同构筑青年劳动观教育多元综合的教育模式 |
(一)家庭做好启蒙教育 |
(二)学校做好全方位培育 |
(三)政府做好全局性领导 |
(四)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劳动思想 |
(二)列宁关于劳动的基本观点 |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劳动的理论和政策 |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 |
(一)讴歌劳动的神话传说 |
(二)推崇劳动的百家思想 |
(三)吟颂劳动的中华诗歌 |
三、国外劳动教育相关理论 |
(一)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三)安德烈·高兹的劳动观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
一、敬业奉献意识教育 |
(一)教育青年忠于职守 |
(二)教育青年乐于奉献 |
二、精益求精态度教育 |
(一)教育青年执着耐心 |
(二)教育青年专注品质 |
三、艰苦朴素精神教育 |
(一)教育青年艰苦奋斗 |
(二)教育青年淡泊名利 |
四、创新创业观念教育 |
(一)教育青年守正创新 |
(二)教育青年追梦创业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的创新发展 |
一、合理分类开展青年劳动观教育 |
(一)引导中学中职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志向 |
(二)培养大学生的坚定劳动信念 |
(三)激励企业青年岗位建功 |
(四)教育进城务工青年与时俱进无悔奋斗 |
(五)鼓励农村青年敢想敢干努力拓新 |
二、实施国家战略中体现青年劳动观教育 |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青年劳动观教育 |
(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体现青年劳动观教育 |
(三)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体现青年劳动观教育 |
(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体现青年劳动观教育 |
三、创新方法和载体中推动青年劳动观教育 |
(一)塑造创业新生态拓宽教育平台 |
(二)打造文化新样态发掘劳动价值 |
(三)搭建网络新平台推进自主学习 |
(四)探索活动新载体实现以学促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题的界定和说明 |
1.3.1 地域与时间的界定 |
1.3.2 工业设计概念的界定 |
1.3.3 本文考察的重点领域 |
1.3.4 研究视角的界定 |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4.1 同类研究 |
1.4.2 相关研究 |
1.5 本文的史料来源 |
1.5.1 基本史料来源 |
1.5.2 相关史料来源 |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难点 |
1.7.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概况及线索界定 |
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 |
2.1.1 中国近代工业发生的地域分布及演变 |
2.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典型特征 |
2.1.3 中国近代社会消费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
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特点 |
2.2.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失衡性发展 |
2.2.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依附性发展 |
2.2.3 中国近代工业和设计的被动性发展 |
2.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史学地位及阶段划分 |
2.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史在中国设计史中的地位 |
2.3.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划分依据 |
2.3.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四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
2.4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线索及结构 |
2.4.1 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 |
2.4.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条线索及结构关系 |
2.4.3 线索的定位及关键信息界定 |
第3章 主干线——技术进步线索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
3.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技术逻辑与技术力量 |
3.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逻辑关系 |
3.1.2 影响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技术背景及技术形态 |
3.1.3 促进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两股技术力量 |
3.2 国家战略性工业技术进步下的产品研制和创新 |
3.2.1 制造、化学等技术进步下的枪炮研制 |
3.2.2 造船技术进步驱动下的现代轮船设计 |
3.2.3 技术进步下近代陆空交通工具的发展 |
3.3 民用工业技术进步驱动下的产品研制与创新 |
3.3.1 木材加工技术进步下家具设计 |
3.3.2 民营机器技术进步及产品设计 |
3.3.3 技术进步下纺织、服装的设计和创新 |
3.4 技术驱动下工业设计发展的关键问题 |
3.4.1 产品生产制造中的标准化 |
3.4.2 技术和创新人才需求的解决对策 |
第4章 辅助线——商业利权思想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发展 |
4.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商业逻辑和行为层次 |
4.1.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商业利权逻辑 |
4.1.2 中国近代的商业观念转变与商业环境 |
4.1.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层次行为 |
4.2 政府行为——从博览会到国货运动 |
4.2.1 清末政府为推销国产商品举办的商业展会 |
4.2.2 民国时期政府主导的国货运动 |
4.3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企业行为 |
4.3.1 利权思想下国家战略性工业的改革 |
4.3.2 新产品的引入与本土化发展 |
4.3.3 企业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 |
4.3.4 中国近代民族品牌创立及其视觉化策略 |
4.4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中间组织行为 |
4.4.1 行会行为——中间组织的初始形态 |
4.4.2 同业公会——企业与市场间的桥梁 |
4.4.3 商会——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 |
4.5 商业利权下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产业政策 |
4.5.1 政府的设计创新激励机制 |
4.5.2 政府的产品商标制度 |
第5章 投影线——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交织演进 |
5.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人文线索的界定及两者关系 |
5.1.1 西方工业设计史中的人文思想视角 |
5.1.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思想启蒙和人文环境 |
5.1.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与人文启蒙的相互促进 |
5.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中人文思想的若干表征 |
5.2.1 理性思想启蒙与实用性产品设计 |
5.2.2 审美观念改变下设计形式的变迁 |
5.2.3 中西文化碰撞下产品风格的融合 |
5.2.4 艺术自由沁入设计之中 |
5.2.5 基于民族情感的传统符号再生 |
5.3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对近代人文启蒙的积极影响 |
5.3.1 工业产品创新实践促进理性思想启蒙 |
5.3.2 外来器物促进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 |
5.3.3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促进社会民主意识 |
5.3.4 设计物的传播和使用促进社会公平 |
第6章 余论 |
6.1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各线索的关键问题剖析 |
6.1.1 从引进、仿制到改良、创新——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基本路径 |
6.1.2 早期技术进步下产品研制和创新的局限 |
6.1.3 中国社会机制缺乏“再创造”的动力——以西方为参照 |
6.2 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的互动 |
6.2.1 技术逻辑与商业逻辑在工业设计中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
6.2.2 三条线索走向统一——亦或是一种思考 |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电影短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穿上短小外衣的电影 |
第一节 短片的定义、特征、界定及分类 |
第二节 短片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理论选择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朵奇葩的成长之旅 |
第一节 故事短片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动画短片的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纪录短片的百年回眸 |
第三章 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 |
第一节 新世纪前:专业作者语境中的民间创作 |
第二节 新世纪后:底层大众影像时代已经来临 |
第三节 大时代与小成本:大众电影梦实现的原因 |
第四章 叙事探索从短片开始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从因果线性到逻辑繁复 |
第二节 从相对固定到变幻移转的叙事空间 |
第三节 叙事视角呈现从全知全能到限制叙事 |
第五章 零票房下的传播图景 |
第一节 传播内容:中国短片能够承受之重 |
第二节 分众传播:渐离院线的生存之道 |
第三节 短片传播效果的闪回与解读 |
第六章 短片个案的延展分析 |
第一节 《老男孩》及其他故事短片的“情感”凸显 |
第二节 从《小蝌蚪找妈妈》看“画面”与“民族风” |
第三节 《颍州的孩子》之厚重与纪录短片的“真实”问题 |
第七章 结语:发展得失与努力方向 |
附录一 中国短片国际主要获奖一览 |
附录二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入围单(2012-2013) |
附录三 《中国电影短片调查问卷》及其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5)基于品牌战略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品牌的概念 |
2.1.2 大学品牌的概念 |
2.1.3 大学文化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市场营销理论 |
2.2.2 高校战略管理理论 |
2.2.3 大学德育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品牌战略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及问题研究 |
3.1 新环境下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3.1.1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
3.1.2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出新要求 |
3.1.3 现代大学发展的促成 |
3.1.4 市场需求的驱动 |
3.2 品牌战略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
3.2.1 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弘扬大学精神文化 |
3.2.2 品牌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大学制度文化 |
3.2.3 品牌战略的提升与提升大学物质文化 |
3.2.4 品牌管理的维护与发展大学行为文化 |
3.3 塑造大学品牌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品牌意识淡薄,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 |
3.3.2 品牌定位不准,未能形成制度文化体系 |
3.3.3 品牌推广不当,与物质文化现状相脱节 |
3.3.4 品牌管理不力,尚未有效发展行为文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品牌战略的大学文化建设的举措 |
4.1 树立大学品牌意识 |
4.1.1 提高对大学品牌重要性的认识 |
4.1.2 注重顶层设计 |
4.1.3 发展大学特色文化 |
4.2 准确定位大学品牌 |
4.2.1 确立办学特色 |
4.2.2 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
4.3 注重推广大学品牌 |
4.3.1 拓宽高校品牌推广途径 |
4.3.2 强化教育质量和教学设施 |
4.3.3 建立高校形象识别系统 |
4.4 保护大学品牌形象 |
4.4.1 注重品牌的维护管理 |
4.4.2 加强“三风”建设 |
4.4.3 培育师资品牌、学生品牌、学术品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主体性发展的视角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切入视角 |
一. 问题提出 |
二. 切入视角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暨文献综述 |
一. 文献列举 |
二. 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工具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架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逻辑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然论:主体性发展的本质 |
第一节 大学校长及其职业渊源 |
一. 大学校长的概念与历史 |
二. 大学校长职业的概念与意义 |
三. 大学校长的职业发展 |
第二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内涵体系 |
一.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根源 |
二.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载体 |
三.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范畴 |
四. 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含义 |
第三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国外镜鉴 |
一. 美国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 |
二. 英国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 |
三. 中英美大学校长主体性比照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本土追索 |
一.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脉络 |
二.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根基 |
三.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阶段 |
四.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张力 |
五.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绩效 |
第五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基本表现及发挥 |
一. 近代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基本表现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力量的发挥原理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实质的基本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然论:主体性发展的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的异化 |
一. 异化理论与概念的哲学解读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实质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表现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危害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宏观危害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微观危害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的诊断 |
一. 当代大学校长的主体形象调查 |
二. 当代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探析 |
三. 当代大学校长的职业困境差异 |
四. 当代大学校长主体性异化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本然论:主体性发展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基础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组织基础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人性基础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理性基础 |
四.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权力基础 |
第二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价值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根本价值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基本价值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重要价值 |
第三节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路径 |
一.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宏观路径 |
二.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中观路径 |
三. 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的微观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主体性发展的本相 |
第一节 对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研究的一点再思量 |
第二节 对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研究的个人价值观 |
附录 |
附录1:大学校长主体性对办学治校重要程度的评估问卷 |
附录2:大学校长问卷调查对象一览表 |
附录3:大学校长主体形象他者认知访谈问题 |
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6: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读图时代的城市“新名片” |
一、城市宣传片的主要类型和作用 |
(一) 城市宣传片的涵义 |
(二) 城市宣传片的类型 |
(三) 城市宣传片的功能 |
二、城市宣传片的传播机制和特点 |
(一)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机制 |
(二)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特点 |
三、城市宣传片的发展现状和瓶颈 |
(一) 城市宣传片发展的现状 |
(二) 城市宣传片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城市宣传片的创意追求 |
一、城市宣传片是城市文化的缩影 |
(一) 独特的自然环境 |
(二) 独特的历史足迹 |
(三) 独特的文化艺术 |
(四) 独特的生存状态 |
二、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精神的张扬 |
(一) 城市宣传片的文化灵魂 |
(二) 城市宣传片的时代精神 |
三、城市宣传片是新鲜美丽的艺术召唤 |
(一) 含而不露的召唤结构 |
(二) 陌生化的艺术召唤 |
(三) 审美化的文化召唤 |
第三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谋略 |
一、传播主题的艺术提炼 |
(一) 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 |
(二) 挖掘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 |
(三) 打造城市主题文化品牌 |
二、传播渠道的优化配置 |
(一) 媒介选择的目标化 |
(二) 媒介选择的优化组合 |
(三) 整合传播渠道 |
三、传播效果的阶段化和连续化 |
(一) 传播效果的阶段性 |
(二) 传播效果的连续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影像参考资料 |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全面沿袭品牌形象 有效优化产品成本 “福乐灯”以质取胜照亮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伦理比较研究[D]. 王晋丽. 山西大学, 2020(12)
- [2]新时代中国青年劳动观教育研究[D]. 张瑞荣. 兰州大学, 2019(08)
- [3]中国近代工业设计发展线索研究 ——基于技术进步、商业利权、人文启蒙的三重视角[D]. 占炜.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4]中国电影短片研究[D]. 张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基于品牌战略的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 崔琬茹.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7)
- [6]试论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发展[D]. 王飞. 南京大学, 2013(08)
- [7]中国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研究[D]. 刘庶.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