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尼治疗高血压并TIA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范泸韵[1](2021)在《儿童大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及基于宏基因组学与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的大动脉炎患者肠道菌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儿童大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背景及目的: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的大动脉炎(儿童大动脉炎)是儿童或青少年人群中唯一的大血管炎。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尚不明确,目前仅在全球17个队列、共计445例儿童大动脉炎患者中报道,存在较高不良预后风险。本研究旨在构建中国人群儿童大动脉炎队列,描述其临床病程,随访疾病结局,评估结局相关预后因素;研究进一步聚焦于合并高血压住院及随访期间行介入治疗的特定亚群,分析其临床及预后特征,以期助力于儿童大动脉炎的早期诊断及有效临床管理。方法:研究连续入选了自2002年0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次住院的儿童大动脉炎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特征等资料。随访大动脉炎相关结局,包括再次住院及大动脉炎相关不良事件,后者定义为血管并发症、疾病再活动、或全因死亡;高血压相关结局,即血压控制达标;介入治疗相关结局,包括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与再次介入治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变量与血压控制或介入治疗的关联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大动脉炎相关结局与介入治疗结局的预后因素评估。结果:首先,研究共纳入101例患者(女性,76.2%),中位发病年龄为14岁(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range(IQR),12-16)。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高血压(70.3%)、血压不对称(55.4%)、血管杂音(51.5%)等,以肾动脉(62.4%)、腹主动脉(42.6%)、锁骨下动脉(43.6%)、颈动脉(42.6%)受累多见。主要治疗特征包括激素(78.2%)、抗血小板(72.3%)、再血管化治疗(57.4%)。随访2.4(IQR,0.7-6.1)年期间,三例患者死亡,不良事件和再次住院分别见于44.6%和37.6%的患者。三年无不良事件生存率和无再次入院生存率分别为55%(95%CI,44.3%-67.3%)和60.2%(95%CCI,49.9%-72.5%)。体重指数(风险比(hazardratio,HR)=0.4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0-0.81,p=0.005)、脑卒中(HR=7.37,95%CI2.35-23.1,p=0.001)、再血管化治疗(HR=0.51,95%CI 0.27-0.94,p=0.032)是不良事件的预后因素。年龄(HR=0.81)、肾动脉受累(HR=0.49)、C反应蛋白升高(HR=2.49)是再次住院的预后因素(p<0.05)。第二,共计71例(男性,28.2%)患者住院时合并高血压。相较于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该人群处于活动期、合并系统性症状、或出现间歇性运动障碍、晕厥等肢体或脏器缺血性症状的比例较低(p<0.05),而更多接受了再血管化治疗(66.2%vs.36.7%,p=0.006)。影像学分型以局限性腹主动脉和/或肾动脉受累的IⅣ型为主(50.7%vs.6.7%,p=0.001)。肾动脉受累(78.9%)是儿童大动脉炎合并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中位随访三年期间,血压控制达标和不良事件分别见于53%和39%。三年无不良事件生存率为63.0%(95%CI48.1%-74.7%),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人群(p=0.014)。介入治疗(比值比(odds ratio,OR)=3.46)、基线收缩压(OR=0.96)与血压控制独立相关(p<0.05)。最后,中位随访3.1年期间,共计69例患者(121个病变)接受了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6.7%。介入治疗与男性(OR=0.27,p=0.035)以及Ⅳ型受累(OR=17.92,p=0.001)相关。男性与再次介入治疗风险呈正相关趋势(HR=3.22,p=0.05)。提示介入治疗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继发于肾动脉(59.4%)或中段主动脉(14.5%)狭窄的高血压、心力衰竭(21.7%)、间歇性运动障碍(21.7%)。自介入治疗至末次随访中位2.88年期间,共计28例患者中36个病变出现术后并发症、17例患者中22个病变行再次介入治疗,以肾动脉或者中段主动脉为主。三年无术后并发症生存率和无再次介入治疗生存率分别为59.5%(95%CI,44.9%-71.5%)和75.4%(95%CI,60.5%-85.3%)。术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HR=0.31),合并外科手术治疗(HR=26.5),以及介入治疗失败(HR=3.65)是术后并发症的预后因素(p<0.05)。入院时继发于高血压的眼底病变(HR=3.41)和肺动脉高压(HR=3.64)是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大动脉炎死亡率可达3%,均在出院后第一年发生。近45%的患者三年内可能出现不良事件或再次住院。高血压,肾动脉受累,抗炎、抗血小板、再血管化治疗是儿童大动脉炎的核心临床、影像和治疗特征;其中肾动脉受累和再血管化治疗与预后改善相关;而体重指数降低、较年轻的入院年龄、合并脑卒中、C反应蛋白升高可提示不良预后风险。相较于不合并高血压的人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炎临床特征不典型,以局限性Ⅳ型受累为主,无不良事件生存更优。肾动脉狭窄是儿童大动脉炎导致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三年血压达标率约50%,介入治疗或有助于血压改善。超过2/3的儿童大动脉炎患者需行介入治疗,术后三年无并发症生存率为59.5%。男性、入院时出现眼底病变、肺动脉高压可提示术后并发症风险。中段主动脉和/或肾动脉狭窄是需要行介入治疗的主要病变,也是出现术后并发症或再次介入治疗的主要病变,需要密切监测。术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或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第二部分:肠道微生态与大动脉炎的关联分析背景及目的:大动脉炎是一类罕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血管炎,以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受累多见,常兼具心血管疾病与炎症免疫相关疾病的特征。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子,或可参与调节肿瘤、心血管疾病、系统性炎症性或自身免疫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特定菌种单独或联合代谢物(或脂质)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有效诊断并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临床亚型。本研究旨在鉴定大动脉炎特征性的肠道菌群、代谢物与脂质,分析上述特征与大动脉炎临床表型的关联,并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09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57例大动脉炎受试者和按照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以~1.5:1的比例进行匹配的来自体检人群的健康志愿者40例(阜外队列)。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比对分析其粪便样本的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特征。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和脂质组学分析鉴定大动脉炎血浆和粪便样本的代谢物与脂质特征,并且评估代谢物或脂质介导的肠道菌群特征与大动脉炎临床表型的关联。进一步纳入经混杂校正后、与大动脉炎临床表型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差异菌种,评估其诊断大动脉炎的效能,并在独立队列(山西队列,山西省人民医院,15例大动脉炎受试者,9例健康志愿者)中验证。结果:首先,研究基于Bray-Curtis距离进行β多样性检验可有效区分阜外队列大动脉炎患者与健康对照(Adonis分析,p=0.016)。采用回归函数envfit分析了大动脉炎临床特征与肠道菌群结构的关联,鉴定到白介素-2R和疾病病程与菌群结构存在显着相关(p<0.01)。基于Wilcoxon秩和检验的差异菌属或菌种,进一步采用MaAsLin2进行混杂校正后,鉴定到八个菌属与十六个菌种与大动脉炎显着相关。第二,菌群功能注释鉴定到34个大动脉炎关联通路,主要与能量供应,辅因子、载体、维生素合成,核苷和核苷酸合成,细胞壁合成,磷脂合成,含硫化合物代谢,以及4-氨基丁酸分解相关。第三,联合应用OPLS-DA模型、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临床表型关联分析筛选、随机森林模型鉴定到具有较高诊断效力的七个血浆代谢物集群与十一个血浆脂质集群,八个粪便代谢物集群与十五个粪便脂质集群,功能注释与甘油磷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精氨酸生物合成,鞘脂类代谢等通路相关。第四,采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筛选与包括疾病活动度或炎症评估、血管受累情况、预后评估及随访不良结局在内的大动脉炎临床表型直接相关,或通过差异代谢物集群或脂质集群介导而间接相关的差异肠道菌群特征。最后,根据上述筛选后的菌群特征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共计十个菌种包括未分类埃希氏菌(unclassified Escherichia),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小韦荣球菌(Veillonella parvula),副血链球菌(Streptococcups arasnanguinis),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产甲酸多尔氏菌(Dorea formicigenerans),青春双岐杆菌(Biifdobacterium adolescentis),毛螺科菌7 1 58FAA(Lachnospiraceae bacterium 7 1 58AA)和毛螺科菌 5163FAA(Lachnopiraceae bacterium 5163FAA),可有效诊断大动脉炎,以阜外队列为发现队列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2.1%和98%,以山西队列作为独立验证队列的曲线下面积可达94.8%。结论:本研究首次在鉴定到可有效诊断大动脉炎的十个差异菌种。上述菌种与疾病活动度或炎症评估、血管受累情况、预后评估及随访不良结局等大动脉炎临床表型直接相关、或通过代谢物或脂质介导而间接相关。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菌种和/或代谢物(或脂质)作为大动脉炎临床表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的可能,以及上述特征在大动脉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蔡淑满[2](2020)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1.在通督调神针刺法的基础上,通过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在针刺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提供临床思路。2.根据研究者本人的地域情况,在台湾地区开展研究,探讨通督调神针刺法在台湾地区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情况的适用性和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本研究在进行文献综述研究时着重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两个方面对本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和康复方法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研究进行理论铺垫。2.临床研究本研究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最新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9例来源于台湾地区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马偕纪念医院、嘉义长庚纪念医院、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高雄长庚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之后的失眠患者,本试验采用随机单盲法进行随机分组,西药组、基础干预组和通督调神干预组各43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和居家康复训练。基础干预组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针灸治疗学》中风穴位处方和失眠穴位处方:水沟、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照海、申脉、安眠。配穴:肝阳暴亢证配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证配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证配曲池、内庭、丰隆、天枢;气虚血瘀证配血海、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配肾俞、太冲;通督调神干预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取穴。主穴:百会、大椎、印堂、神庭、风府、身柱、神门。配穴:肝阳暴亢证配肝俞、期门;风痰阻络证配脾俞、肝俞、章门;痰热腑实证配曲池、内庭、丰隆、天枢;气虚血瘀证配关元、气海、膈俞;阴虚风动配肝俞、肾俞、三阴交、京门;西药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1mg/天/次,睡前口服。针刺组在临床针刺干预时,对患者均进行每两日1次针刺治疗,每次30min,持续8周,十二正经穴位采用双侧腧穴,督脉和任脉穴位为单穴。在针刺干预前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定患者的睡眠状态,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在针刺干预过程中每4周进行一次评估以了解睡眠状态、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在疗程结束后4个月,即从入组干预开始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1.基本资料本研究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没有显着差异。在辨证分型方面两组均以气虚血瘀型占比最多,其次为风痰阻络型和阴虚风动型。2.针刺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PSQI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PSQI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AI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AI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刺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着升高。在干预4周时,通督调神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针刺干预前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与干预前比较,ND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NDS评分显着降低。在同一时间点,基础干预组和通督调神组与艾司唑仑组比较,NDS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PSQI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PSQI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及基础干预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基础组PSQI评分较西药组PSQI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督调神组PSQI评分与西药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AI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AI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时,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干预8周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通督调神组AIS评分较西药组AI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干预组AIS评分与西药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生活评分显着升高。在干预4周时,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干预组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8周时,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与西药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基础干预组及通督调神组生活能力评分较西药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随访患者针刺干预前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随访病例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及艾司唑仑组的患者在干预4周、干预8周及6个月后随访时与干预前比较,NDS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比干预前NDS评分显着降低。在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随访病例中,基础干预组、通督调神组基础干预组NDS评分与西药组N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时,通督调神组NDS评分较西药组NDS评分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临床研究过程中各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本次研究纳入的129例患者共出现不良反应32例,分别为,基础干预组7例(5.43%),通督调神组3例(2.32%),艾司唑仑组22例(17.05%)。结论:1.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失眠患者以气虚血瘀证为主。2.通督调神针刺法和基础针刺法均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3.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评估睡眠质量的PSQI评分、AIS评分方面,通督调神针刺法效果优于基础针刺法和西药。4.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评估生活质量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NDS评分方面,通督调神针刺法效果优于基础针刺法和西药。5.通督调神针刺法在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方面行之有效且安全的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于泓[3](2019)在《基于meta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对降压中成药进行用药规律分析,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2.对降压中成药进行全面系统的定性评估,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为客观评价降压中成药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进一步对平肝潜阳的降压中成药进行系统评价,为中成药临床使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数据挖掘以“高血压”或“血压”为关键字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搜索明确标有高血压功能与主治或适应症的中成药,建立Excel数据集以及软件数据挖掘模型,以SPSS Clementine12.0中的Apriori算法对所纳入中成药配伍进行频数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分析高频药物及组合,总结其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2.Meta分析以“高血压”或“血压”为关键字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搜索明确标有高血压功能与主治或适应症的中成药,并以“高血压”和“中成药药名”为关键词在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NGC及CNKI、万方、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交叉检索,对检索到的降压中成药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s),应用RevMan 5.3软件对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将能够定量合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分别以森林图、漏斗图对结局指标及发表偏倚进行呈现。研究结果:1.数据挖掘结果筛选出降压中成药共计73个,共涉及组成中药230味,中药总使用频次为624次,其中使用频数≥次的中药有21味,共出现222次,占总频数的35.58%。通过关联分析得到符合条件的药物关联规则15条,产生规则的3味药组合数量最多,共11条,其次为2味药组合的规则,共4条。所有获得规则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药物为黄芩,关联规则有13条,而这些药对与药组主要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安神药的不同组合。2.Meta分析结果如下:2.1降压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干预效应meta分析:(1)松龄血脉康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49项RCTs,单独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14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使用松龄血脉康胶囊在降压有效率,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降压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35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在降压有效率,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天麻钩藤颗粒: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6项RCTs,单独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2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使用天麻钩藤颗粒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天麻钩藤颗粒联合降压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4项,其中2项研究对降压有效率进行了报告,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天麻钩藤颗粒的降压有效率与单纯降压西药治疗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项研究对治疗前后血压进行了报告,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天麻钩藤颗粒在降低S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牛黄降压片(丸、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3项RCTs。单独使用牛黄降压片(丸、胶囊)的4项研究报告了降压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牛黄降压片(丸、胶囊)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4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牛黄降压片(丸、胶囊)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牛黄降压片(丸、胶囊)联合降压西药治疗高血压病RCT研究共有6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牛黄降压片(丸、胶囊)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项研究对治疗前后血压进行了报告,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牛黄降压片(丸、胶囊)在降低S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安宫降压丸: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9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9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安宫降压丸联合西药治疗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24hSBP、24h DBP的研究有5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安宫降压丸在降低24hSBP、24h 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清肝降压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0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6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肝降压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8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肝降压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6)强力定眩片(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7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6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强力定眩片(胶囊)治疗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6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强力定眩片(胶囊)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7)心可舒片(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9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合心可舒(胶囊)治疗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9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合心可舒片(胶囊)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8)清脑降压片(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7项RCTs,有4项研究报道了降压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表明清脑降压片(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脑降压片(胶囊)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有4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脑降压片(胶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9)安脑丸: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7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5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安脑丸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安脑丸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0)脉君安片: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3项RCTs,其中1项研究对目标人群进行了分层研究;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2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脉君安片联合西药治疗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1)珍菊降压片: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25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2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珍菊降压片在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18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珍菊降压片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珍菊降压片联合降压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10项,5项研究报告了降压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珍菊降压片联合西药治疗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0项研究均对治疗前后血压进行了报告,珍菊降压片联合西药治疗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2)心脉通片(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9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8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心脉通片(胶囊)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8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心脉通片(胶囊)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3)山绿茶降压片(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4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4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山绿茶降压片(胶囊)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4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山绿茶降压片(胶囊)在降低S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DBP方面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4)复方罗布麻片: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10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8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复方罗布麻片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7项,meta分析结果降压西药联用复方罗布麻片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5)心血宁片(胶囊):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3项RCTs,报告降压有效率的研究有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心血宁片(胶囊)的降压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2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心血宁片(胶囊)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6)天舒胶囊(片):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4项RCTs,天舒胶囊(片)单独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2项对降压有效率进行了报告,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使用天舒胶囊(片)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天舒胶囊(片)联合降压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2项(N=160例),均对降压有效率进行了报告,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压西药联用天舒胶囊(片)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2平肝潜阳降压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干预效应meta分析:(1)平肝潜阳降压中成药单独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15项对降压有效率进行了报告,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使用平肝潜阳降压中成药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19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使用平肝潜阳降压中成药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西药联合平肝潜阳降压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RCT研究共有40项对降压有效率进行了报告,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西药使用平肝潜阳降压中成药在降压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报告SBP、DBP的研究有3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西药使用平肝潜阳降压中成药在降低SBP、DBP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通过对降压中成药的组方及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治则依次为平肝潜阳、活血化瘀、补肾平肝、通脉活络,其中平肝潜阳为主要治则;用药以清热药、平肝熄风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2.依据现有文献发现降压中成药具有一定的降压疗效,而其中降压西药联合使用平肝潜阳降压中成药可以进一步降低血压。但因研究的整体评分偏低、异质性较高,尚不能得出肯定结论。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4](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5](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研究表明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贾巍,张小林,冯东泽[6](2001)在《泰尼治疗高血压并TIA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
顾秋玲[7](2016)在《10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IA病因病机探讨与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病、TIA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而辨识该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其病因病机及证侯特点,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高血压及TIA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古今高血压病、TIA的相关文献,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TI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给予体质辨识,并运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危险因素及症状体征。结果:年老虚损、性别、饮食嗜好、不良生活习惯、感受压力大等是老年高血压与TIA的共同危险因素,其促使高血压病形成,高血压提前了TIA的发病年龄,导致该人群形成阳气虚损,痰瘀凝结的病机,以气虚、阳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单一体质患者占113例(76.87%),23例(15.65%)患者是2种体质类型相兼,11例(7.48%)患者是3种体质类型相兼。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是高危体质类型。结论:预防老年TIA应从防控高血压开始,同时避免各种危险因素对血脉的损伤。在治病防病上,要因人而异,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结果,辩体-辨病-辩证诊疗与西药有机灵活的相结合,使血脉通利,濡养脑络,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有效的防治老年“血脉病”。
张洪涛,张淑玲[8](2014)在《脉血康胶囊对糖尿病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对糖尿病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s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脉血康组40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脉血康胶囊,均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治疗6个月内TIA发作的症状、时间、次数;治疗6个月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结果:治疗6月后,脉血康组患者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χ2=4.266 6,P<0.05),脉血康组患者脑梗死发病率显着低于对照组(χ2=4.504 5,P<0.05);脉血康组患者的PT、APTT、T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着延长(P<0.05),Fib、PAR及hs-CRP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着下降(P<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138 8,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并TIA安全有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炎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夏迎春[9](2012)在《防风通络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防风通络丸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先兆证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予以防风通络丸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给药前后临床疗效及两组影像学头颅MR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7%,90d内中风发生率9.43%,以上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防风通络丸不仅能明显改善中风先兆证症状、有效控制中风发生,且明显减少头颅MRI缺血性梗死灶的发生率,其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
郑永亮[10](2012)在《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中风病(stroke)是指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嗜食厚味及饮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起病急、变化快,好发于中老年人,相当于西医的脑血管病或脑卒中。《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中报告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150万到200万新发脑卒,年脑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因此预防中风病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医疗卫生课题。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中风病防治方面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丰富的治疗方法,完善的治未病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临床财富。那么如何将其整理、归纳、分析、总结,运用到今天中风病的治未病当中去,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从《黄帝内经》开始,在中医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历代中医学家对中风病的防治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中医药在防治中风病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遗憾的是,临床上一直存在对中风病“重治疗而轻预防”的现象。中医虽然有很好的“治未病”理论,但针对中风病治未病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只言片语,散在于各种文献当中,纷繁散乱。为此,笔者搜集整理了从《内经》到当代在中风病防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着名医家的着作,对各位医家明确提出的预防中风发作或复发的原文,整理摘录出来,并借助现代的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古今对照的方式,对这些中风病防治思想和治未病的思路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当今中风病防治“跟着指南走”的时代特点,探讨了如何在指南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发挥中医文献的价值,走出一条中西医结合中风治未病之路。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发掘中医中风病防治的文献资源,探讨如何在目前医疗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中医治未病理论优势,开发中风治未病软件,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中风病综合预防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按照文献研究方法中“文献的收集、分析整理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确定中风病的文献查找范围我们参考了上海文献研究所出版的《中风病专辑》、《古今名医临证金鉴》等中风病中医文献专着,它们收集了部分先秦到民国的有关中风病的文献论述,但这两本文献专辑在唐代以后所收集的中风病文献并不全面,而且没有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很多内容与中风病无关,而是一些外感疾病、面神经炎或癫痫等其他内科疾病。鉴于此,本课题在参考两部专辑基础上,通过翻阅《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藏经》,《黄帝明堂灸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的通用着作、内科、针灸科、养生等方面的书目,《民国名医着作精华》,排除四部丛书中有关外科、妇科、儿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等与中风病无关的论述,最终确定了《黄帝内经》、张仲景、《中藏经》、巢元方、孙思邈、王焘、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王执中、罗天益、薛己、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龚廷贤、喻嘉言、姜天叙、李用粹、沈金鳌、陈修园、叶天士、王清任、张士骧、张山雷、张锡纯26为医家为古代研究对象,现代文献部分以2009年国家首次评选的30位国医大师、当代中风病中医名家王永炎、石学敏等团队所发表的中风病相关论文、专着、近些年发表的一些国家级重大中风病预防相关课题成果为对象。确定研究对象后,对古代医家的研究,以目前出版的医学全书为文献来源,比如陈修园,以《陈修园医学全书》为本,无医学全书的医家通过网络、图书馆和自己购书,尽量全面地研究其所有着作,现代医家除了研究其中风专着外,结合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全面搜集整理。2.建立中风病相关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本研究按照《中医大辞典》目录及具体词目介绍,制定如下主题词:“中风”、“风痱”、“风懿”、“类中风”、“内风”、“半身不遂”、“瘫”“痪”、“厥”、“偏枯”,在上述确定的研究文献范围内,严格按照本文提出的中风病定义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内容。第二步筛选是通过人工阅读,对文献中有关中风病发作之前的预防、延缓中风发作、发病之后预防病情加重、预防复发的理论和方法筛选出来,最终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预防和治疗都有涉及的文献只纳入有关预防部分,如果存在预防和治疗难以分开的文献,为了保证该研究的全面性,将其全部纳入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与中风病定义不符的内容,与中风病预防无关的内容,只涉及中风病治疗的内容,与前代医家论述重复的内容,以上内容予以排除。3.综合运用古汉语知识、中医脑病知识、西医神经内科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对目标文献的使用价值进行综合分析。4.结合时代特点,探讨如何在西医指南治疗基础上利用好古今中医文献有关中风治未病的方法和思路,制定一条规范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综合预防中风病之路。5.提出“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想,并进行和初步的设计和开发。研究内容:1.第1篇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我们按照上述研究方法,对确定的古今30多个研究对象的中风病防治理论、方法、临床医案等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将文献中明确提出中风治未病的内容进行了原文摘录,并以古今对照、前后互参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前人预防中风病理论和方法的可信性、可行性。2.第2篇中风治未病方法探讨第2篇在总结整理前人中风治未病文献的同时,不断反思中风病目前防治的现状。笔者认为,在靶向治疗、操作规范、循证医学证据丰富等方面西医存在优势,而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预防中则具有“更早干预”、“动态干预”、“手段多样”、“价廉效优”、“贴近生活”五方面优势。所以,中西医学各具优势,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在目前的预防中风病方面,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中风是主流方向。那么,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如何发挥中医药在中风病治未病中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是目前中医药防治中风病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本研究主要思考、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在总结前人防治中风病的各种文献基础上,提出中风病的治未病应该表述为:无病养生,危险干预,辨治先兆,截断病程,防止复发5各方面。在“中篇”笔者以上述五个方面为纲领,系统探讨了这五个治未病的不同阶段的确切定义,诊断方法,并将中医对中风病因、中风先兆的理论,和现代医学对中风病因、中风风险评估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Framingham危险评分、高血压分层分级评估、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评估、房颤评估四大模型合一,并结合其他危险因素,比如镰状细胞病、动脉炎、下肢静脉栓塞症、脑血管畸形、高凝状态等,比较全面的包含了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险评估方法。对评估结果,本研究沿用目前公认的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个层次分层方法,并将这种风险评估的“五阶段四层次”推广到大多数人群。我们认为预防中风病的最好方式是“恰当的风险评估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探讨了如何利用“上篇”总结归纳出的文献进行中风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发挥中医药中风治未病的优势。其中,西医的内容是根据目前我国发布的最新的国家级指南和部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外最新相关指南,中医部分采用的标准是:现代研究部分的证据原则上采用国家级课题的成果,古代部分采用标准是根据历代中医文献经过古今对比后广泛被后世认可的部分,部分有争议的内容采用后进行说明。我们的目标是为每位患者提供标准规范而又是目前证据最好的个体化中风治未病方案。3.第3篇“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在第3篇,考虑到中风病治未病的患者多数都是在医疗门诊或者在社区,我们为了更好的推广使用本研究提出的“恰当的风险评估和针对性的中西医综合预防方法”,我们提出了“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想,希望借助现代计算机软件科技手段,研发一种可以面向社会任何人群进行风险评估并给出个体化预防方案的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综合现代医学各种指南的证据,充分吸收中西医学各自优势,可以用于门诊和基层的中风病风险评估及治未病软件系统。它可以面向社会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和具有不同危险的人群进行中风病的危险评估,并给出个体化的预防建议,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中风病或心脑血管病的预防门诊服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目前门诊医生工作的现状和患者的需求,针对性的设计软件,使其具有操作简单、适用广泛、开放发展、方法全面、个体化治疗和医学教育六大特性,并进一步总结了软件辅助下,医生如何为患者提供中风风险评估和中西结合预防中风的综合性、个体化方案。研究结果:1.文献整理价值本研究是中风病中医文献研究中第一次针对预防中风病而非治疗中风病的一次文献整理,我们对所有最终确立的医家的着作进行了完整的搜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把这些医家明确提出预防中风的理论方法以文献摘录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其中的方剂、针灸、医案进行了整理,(方剂整理见附录:中风治未病方剂索引),这样我们对古今中医在中风病预防方面的文献就一目了然,是本研究的文献整理价值的集中体现。2.中风治未病方法本研究在对历代医家防治中风病的理论和方法总结基础上提出:中医治未病的五大优势是:更早干预、动态干预、手段多样、价廉效优、贴近生活;中风病的治未病应该表述为:无病养生,危险干预,辨治先兆,截断病程,防止复发5个阶段,并对这五个阶段进行了定义;提出了Framingham危险评分、高血压分层分级评估、血脂异常危险分层评估房颤评估四大模型合一的风险评估方法,它与五阶段理论相结合,可适合大多数人群的中风病风险评估;按照上述五个阶段和不同风险分层,以中西医结合方式探讨并制定了如何为患者提供标准规范的、综合性、个体化中风预防方案;最后,笔者探讨了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思路,为下一步开发软件奠定了基础,为更好的实现中风分阶段预防,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做好技术准备。研究结论:在国家脑卒中及其相关疾病防治指南指导下,借助于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深入挖掘中医在中风病防治方面2000多年积累下的文献资源,发挥中医在中风病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可以更好地预防中风病的发生和复发。
二、泰尼治疗高血压并TIA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尼治疗高血压并TIA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大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及基于宏基因组学与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的大动脉炎患者肠道菌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关键词) |
英文摘要(关键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儿童大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背景 |
研究方法 |
受试者入选 |
影像学检查 |
基线资料收集 |
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
随访与结局指标 |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 101例儿童大动脉炎的临床及预后特征分析 |
(二) 儿童大动脉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
(三) 儿童大动脉炎患者的介入治疗特征与预后分析 |
讨论 |
(一) 101例儿童大动脉炎的临床及预后特征分析 |
(二) 儿童大动脉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
(三) 儿童大动脉炎患者的介入治疗特征与预后分析 |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肠道微生态与大动脉炎的关联分析 |
背景 |
研究方法 |
研究人群和研究设计 |
研究队列临床资料收集 |
DNA提取与宏基因组测序 |
代谢组学及脂质组学分析 |
数据分析 |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大动脉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的临床特征 |
大动脉炎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 |
大动脉炎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与临床表型的关联 |
大动脉炎肠道菌群的功能特征 |
大动脉炎代谢物和脂质特征 |
大动脉炎肠道微生物结构特征与代谢物和脂质特征的关联 |
大动脉炎肠道菌群特征用以疾病诊断及验证 |
讨论 |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动脉炎研究进展 |
引言 |
流行病学特征 |
病因与发病机制 |
诊断与疾病活动度评估 |
治疗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脑卒中后失眠的中医研究概况 |
1.1.1 中医对睡眠的认识 |
1.1.2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1.1.3 脑卒中与脑卒后失眠的关系 |
1.1.4 脑卒中后失眠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
1.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研究概况 |
1.2.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
1.2.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发病机理的研究 |
1.2.3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概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资料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研究病例纳入标准 |
2.1.4 研究病例排除标准 |
2.1.5 研究中止、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2.2 临床研究 |
2.2.1 病例分组方法 |
2.2.2 基础治疗方案 |
2.2.3 分组干预方案 |
2.2.4 针刺干预治疗注意事项 |
2.2.5 观察指标 |
2.2.6 技术路线 |
2.2.7 统计分析 |
2.3 研究结果 |
2.3.1 基本资料 |
2.3.2 各组患者PSQI评分统计结果 |
2.3.3 各组患者AIS评分统计结果 |
2.3.4 各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
2.3.5 各组患者NDS评分统计结果 |
2.3.6 各组随访患者PSQI评分统计结果 |
2.3.7 各组随访患者AIS评分统计结果 |
2.3.8 各组随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
2.3.9 各组随访患者NDS评分统计结果 |
2.3.10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统计结果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理论依据 |
2.4.2 本研究使用评估量表的选择依据 |
2.4.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3)基于meta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血压病中成药组方配伍规律的研究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中成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
1.1 定义 |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
1.3 临床分型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CCB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替格瑞洛 |
2.2.4 β受体阻滞剂 |
2.2.5 他汀类药物 |
2.2.6 ACEI或ARB |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
3.1 定义 |
3.2 危险分层 |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3.1 诊断 |
3.3.2 鉴别诊断 |
3.4 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EMI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2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4.2. 4 抗心肌缺血 |
3.4.2. 5 调脂治疗 |
3.4.2. 6 其他治疗 |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
3.4.3. 1 一般治疗 |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
3.4.3. 4 抗凝治疗 |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4.2 病情评估 |
4.2.1 临床评估 |
4.2.2 负荷试验 |
4.2.3 左心室功能 |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
4.2.5 冠状动脉CTA |
4.2.6 冠状动脉造影 |
4.3 治疗原则 |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3.2 循证药物治疗 |
4.3.3 血运重建 |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定义 |
5.2 病因与机制 |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
5.2.2 炎性反应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临床表现 |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CCB |
5.5.3 硝酸酯类药物 |
5.5.4 ACEI |
5.5.5 他汀类药物 |
5.5.6 其他药物 |
5.6 非药物治疗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定义及分型 |
6.1.1 完全SMI |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
6.1.3 心绞痛伴SMI |
6.2 可能机制 |
6.3 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药物选择 |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2. 2 目标管理 |
7.1.2. 3 药物推荐 |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概述 |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4 NOAC |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
7.3.5 注意事项 |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4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流行病学 |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
7.5.4 一般治疗 |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
7.5.4.2降压治疗 |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
7.5.4.4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3长期抗凝治疗 |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7.3. 3 他汀类药物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PPI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2 药物治疗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
7.1 0.1.1 CKD的定义 |
7.1 0.1.2 CKD的分期 |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
7.1 0.2.1 抗栓治疗 |
7.1 0.2.2 他汀类药物 |
7.1 0.2.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7.1 1. 3 临床特点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7.1 2.2.1 流行病学 |
7.1 2.2.2 一般治疗 |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
7.1 2.3.1 流行病学 |
7.1 2.3.2 一般治疗 |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3.2药物治疗推荐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ACEI或ARB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CCB |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ACEI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
8.1.3 药物治疗 |
8.1.3. 2 大剂量IVIG |
8.1.3. 3 CAA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诊断 |
8.2.3 调脂药物治疗 |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
8.3.1.1疾病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疾病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疾病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7)10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IA病因病机探讨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
1.2.2 TIA诊断标准 |
1.2.3 中医体质九分法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两组年龄分析 |
2.2 A、B组危险因素比较 |
2.3 高血压病、脑卒中家族史比较 |
2.4 两组发病诱因的比较 |
2.5 两组症状的比较 |
2.6 两组TIA体质分型比较 |
2.7 舌脉比较 |
2.7.1 舌色、舌质比较 |
2.7.2 舌苔比较 |
2.7.3 脉象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危险因素分析 |
3.2 两组症状的分析 |
3.3 对两组中医体质分型结果的分析 |
3.4 舌脉分析如下 |
3.5 探析老年高血压病合并TIA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脉血康胶囊对糖尿病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1.1入选标准 |
1.1.2研究对象 |
1.2治疗方法 |
1.3观察指标 |
1.3.1疗效观察 |
1.3.2 IMT测定 |
1.3.3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测定 |
1.3.4血小板聚集率 |
1.3.5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 |
1.3.6安全性 |
1.4 疗效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凝血功能、PAR及hs-CRP |
2.3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10)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1篇 中医中风病治未病的发展历史 |
1.1 先秦至隋唐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1.1 《黄帝内经》 |
1.1.2 张仲景 |
1.1.3 《中藏经》 |
1.1.4 巢元方 |
1.1.5 孙思邈 |
1.1.6 王焘 |
1.2 宋、金、元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2.1 刘完素 |
1.2.2 李东垣 |
1.2.3 朱丹溪 |
1.2.4 王执中 |
1.2.5 罗天益 |
1.3 明清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3.1 薛己 |
1.3.2 张景岳 |
1.3.3 赵献可 |
1.3.4 李中梓 |
1.3.5 龚廷贤 |
1.3.6 喻嘉言 |
1.3.7 姜天叙 |
1.3.8 李用粹 |
1.3.9 沈金鳌 |
1.3.10 陈修园 |
1.3.11 叶天士 |
1.3.12 王清任 |
1.4 晚清民国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4.1 张士骧 |
1.4.2 张山雷 |
1.4.3 张锡纯 |
1.5 当代时期各医家的中风病防治理论观点 |
1.5.1 任继学 |
1.5.2 张学文 |
1.5.3 当代其他医家或团队的研究 |
1.6 小结 |
第2篇 中风病治未病方法探讨 |
2.1 无病养生 |
2.1.1 无病养生的概念 |
2.1.2 养生方法 |
2.2 风险干预 |
2.2.1 风险评估 |
2.2.2 危险因素分级干预 |
2.3 辨治先兆 |
2.3.1 中风先兆的概念 |
2.3.2 中风先兆的治疗 |
2.4 截断病程 |
2.5 防止复发 |
2.5.1 缺血性中风的预防复发 |
2.5.2 出血性中风的预防复发 |
第3篇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 |
3.1 中风治未病软件研发的基础和目的 |
3.2.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设计思路 |
3.2.1 软件特点 |
3.2.2 模板的设计 |
3.2.3 操作流程 |
3.2.4 《预防中风生活养生手册》的编写和使用 |
3.3 中风治未病软件系统的应用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风治未病方剂索引(第1篇文献辑录出的古今方剂)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泰尼治疗高血压并TIA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大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及基于宏基因组学与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分析的大动脉炎患者肠道菌群研究[D]. 范泸韵.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通督调神针刺法对台湾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D]. 蔡淑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基于meta分析和数据挖掘的中成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评价研究[D]. 于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12)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
- [6]泰尼治疗高血压并TIA的临床疗效观察[J]. 贾巍,张小林,冯东泽.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06)
- [7]10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IA病因病机探讨与临床分析[D]. 顾秋玲. 青岛大学, 2016(03)
- [8]脉血康胶囊对糖尿病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张洪涛,张淑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4)
- [9]防风通络丸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观察[J]. 夏迎春. 湖北中医杂志, 2012(10)
- [10]中风治未病理论的文献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D]. 郑永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