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展Win 98和ME的媒体预览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宋奇[1](2019)在《微软发布《Edge浏览器》预览版 之前这么多代IE你都用过吗》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4月9日,微软发布了新版《Edge浏览器》预览版,之所以倍受关注,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新版不再使用Edge HTML内核,转而采用全新的Chromium内核。换句话说,微软正式弃用了自己沿用24年之久的IE,转而拜倒在谷歌的"石榴裙下"。
张海芳[2](2016)在《电子产品网页汉译英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网络购物盛行的时代,不少中国企业纷纷抓住机遇建立海外官网。它成为国外买家深入了解中国产品的首要信息来源,也是中国企业对外宣传、开发海外市场、促进海外消费的重要途径。海外官网在产品海外推广以及建立良好品牌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国际企业为世界上不同地域的客户设置不同语言的官网,比如联想、华为等,中小型企业则一般设置英语官网。因此,产品网站成为中国公司和国外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一个高质量翻译版本的产品网站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带动消费,提升企业形象等;反之,则百害而无一利。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中国电子行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从最初的20世纪二十年代到现在,电子行业广泛渗入国防、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电子产品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因此,电子产品公司网站及其英译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一篇以笔者参与的电子产品网页中译英项目-The Translation Project of Electronic Product Pages为研究对象的翻译项目实践报告。本文以彼得·纽马克所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和文本类型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交际翻译理论强调的是对目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应;通过文本类型理论分析源文本,该项目的文本类型强调的是“目标读者第一”的翻译原则。本文旨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对电子产品网页中译英过程中各种问题进行阐述并分析,以期验证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指导电子产品网页翻译上的应用价值,并为从事这方面翻译的同行提供参考。
张莉莉[3](2013)在《酒店预订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高节奏生活的今天,随着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宾馆和酒店等服务行业的信息量和工作量日益增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酒店开始采用B/S系统的酒店预订系统。但在开源手机安卓系统发展势头很足的今天,C/S结构中独立的客户端凸显出独特的魅力。本次系统设计采用C/S与B/S结构混合的系统,后台管理采用B/S结构的WEB应用系统,使用JSP作为开发工具,本次研究除对酒店预订系统整体结构及服务端做出论述外,重点论述了基于Andriod平台的手机用户如何实现酒店预订功能的设计分析,也就是基于Andriod平台的手机用户作为客户端,如何实现酒店预订的功能分析,由MYSQL作为数据库平台,与原有的B/S系统进行无缝连接,适当地增加了客户端的独立登录应用,使得能保持在原来的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真正实现酒店的无纸化,电子信息化、无距离限制的进行客房信息的预订。基于以上所有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实验结果和实验性能参数。在文章的末尾,对系统进行了总结,指出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章晓刚[4](2010)在《绍兴联通WCDMA无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严重影响许多大中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许多大中城市政府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改善和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以及车辆安全监管的问题。绍兴市公交总公司为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对营运车辆的定位及实时监控能力,要求中国联通绍兴分司提供一套完善的无线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协助解解决问题。针对以上需求,中国联通绍兴分公司采用先进的WCDMA码分多址复用方法的宽带扩频3G移动通讯技术,设计研发了无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目前的社会需要。本系统的的构成分为前端硬件、中间层网络传输及后台控制软件系统三大部分。其中前台硬件由国内监控行业某知名企业设计生产,中间网络传输部分由中国联通绍兴分公司的WCDMA网络进行承载,后端控制软件系统由绍兴联通与厂家联合设计研发。本文主要论述了该无线监控系统的构成、应用软件中每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以及系统采用的一些先进特色技术作了介绍,其中本人重点对控制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实现进行研究。本系统的研制成果既解决了目前绍兴市公交总公司的管理问题,又为城市执法、数字工地、工商现场处理等相类似的需求作出解决方案的借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该成果进行完善和优化,争取解决更多的社会管理需求,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作出贡献。
高建领[5](2010)在《数码相机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今天是以数字和信息为主导的时代,数字信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我们从以阅读纯文本的时代跨越到图文并茂的时代,从胶卷电影时代迈向HD、3D、四维影院时代。摄影技术及图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更加智能化。相机的发展由此也由以胶片为主角到今天的数码相机。生活周围到处都有着数码相机的影子,从宴会到各种招待会,从家庭生活到旅游玩乐,从交通录像监控到航天卫星拍下的照片,从新闻现场到国际大事记等等,数码相机及时准确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感官印象。无论你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数码相机都如影随形让人爱不释手,数码相机已完全经融入我们生活。基于数码相机广泛应用性,考虑到经济成本和人们的感官使用习惯而设计实现的一款经济适用的数码相机。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数码相机的开发背景、开发目的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节则针对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提出有关图像质量的三个关键技术,自动白平衡、自动曝光、自动对焦。提出了各自实现的原理及算法。第三章节对硬件平台的配置和电路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数码相机实现的硬件平台配置是关系到性价比的关键因素。不同的数码相机都有各自的配置,既要考虑到配置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尤其要考虑其合理性,即要满足客户需求,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生产造价。第四章节是系统功能实现的软体方面,整个章节主要介绍了数码相机的预览模式、拍照模式、录像模式、浏览模式、USB模式、打印机模式及各个模式下的菜单模式的设计实现。具体介绍了每种模式下相关的OSD(On Screen Display)层的设计实现和拍照流程的实现。第五章是针对图像质量IQ(Image Quality)作具体的测试用例设计及实现分析。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提出了项目总结与下一步的工作展望。基于以上的介绍,采用先进的制作工艺,此款五百万像素数码相机最终量产五万台,目前主要销售于欧国家,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庞国明[6](2010)在《基于J2EE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现在,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大厦监控、工业监控和安全警卫等领域。随着计算机网络、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流媒体技术的发展及相关协议标准的成熟,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正成为蓬勃发展的一种新的网络多媒体典型应用。采用基于J2EE技术及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视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控制的智能化等特点,是现代流媒体传输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的有机结合。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J2EE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平台的构建。论文首先分析了视频监控技术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对基于J2EE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平台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了视频监控的功能业务及系统的开发模式。在视频监控系统中整合了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的SSH框架。其次分析了视频监控平台的ActiveX视频播放控件,详细讲解了视频监控系统ActiveX播放控件的设计及开发。最后介绍了基于J2EE的视频监控系统功能点的详细架构、工作流程及实现方式。设计及实现了一套基于J2EE技术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实际应用表明:本文的研究与设计是有效的,目前开发的视频监控平台已经成功应用到某移动公司营业厅视频监控系统中。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张扬[7](2008)在《多种数字图像编码设备集中监控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文中提出本文结合北京电力公司奥运保电工程辅助项目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的实际,针对系统项目中存在多种类型图像编码设备集中统一监控技术应用的难点,在充分考虑多种编码设备的特点及各厂家对变电站视频监控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设计方法、成熟的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开发工具,进行了多种设备下的统一接口规范标准的制定及基于此规范的图像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论文对北京电力公司奥运保电变电站图像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做了需求分析,设计了系统功能结构和各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对主要功能模块子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数字图像编码设备是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编码设备的技术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数字图像编码设备经历了从数字编码器、工控硬盘录像机、嵌入式硬盘录像机、视频服务器等几个阶段。这些编码设备虽然采用的硬件结构、编码算法都大不相同,但是它们在功能特点上却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文中对不同种类的编码设备进行了分析比较。集中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对多种数字图像编码设备的集中接入。它采取统一接口的方法来规范不同的编码设备接口功能。文中详细描述了接口规范的定义过程。基于统一接口规范,文中详细分析设计了针对集控站的图像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并对其中的主界面模块、流媒体服务模块、数据库配置模块的做了详细的概要分析设计。
商威威[8](2006)在《网络视频群测监控系统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中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在制造业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中,安全监控及管理特别受到重视,为了保证企业的高速发展,特别需要有与现代化生产线相适应的现代化监测控制系统来对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活动进行随时随地的安全监控及管理。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原理、功能、组成及分类,阐述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并说明了现场总线系统的工作模式,即轮叫轮询、传递轮询、ALOHA、CSMA和CSMA/CD。针对青岛圣戈班韩洛玻玻璃有限公司现代化浮法玻璃生产线安全管理的特点,提出了网络视频群测监控系统的结构模型,同时将有限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应用于现场安全智能决策中,并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研究和设计的相关技术做了阐述。根据论文研究的内容,对网络视频群测监控系统的视频传输控制部分及视频服务器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进行了关键部分的设计开发。论文对实现视频服务器(DVS)、视频录像机(DVR)和视频控制部分(DVC)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张童舟[9](2006)在《基于H.323协议的NVCAS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文章首先分析了NVCAS (Network Video Conferencing Application System)系统的应用需求与实际意义,给出了课题的设计目标和任务;然后对系统进行了总体分析,针对广泛应用的需求和现有的软硬件环境提出优化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系统总体架构的设计及相关技术、开发系统所需要的软硬件平台,对系统实现的几个关键技术和模块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讨论了在穿透NAT方面所做的工作。最后对系统进行了部分功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本设计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视频会议应用系统,在Windows2000/XP系统下采用Visual C++6.0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吸取了H.323协议的思想,使用媒体通信控制协议H.245来控制通信信道的建立、维护和释放。H.245控制功能采用H.245控制通路交换端到端的控制信息,从而实现H.323实体的操作,包括能力交换、打开/关闭逻辑通路的选择、流控消息等。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吸取了一些先进的开发技术,使系统的稳定性与效率得到了有效保证。系统响应速度快,经网络测试,性能稳定。由于双向视频会议可以跨越空间距离、灵活多样的面对面交互,适应现代社会的方便、快捷、高效、快节奏,它为用户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的使用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的探索对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者可以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和启发。
韩玮[10](2006)在《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system,缩写为VSCS)是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而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是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监控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各种音视频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显示、存储和回放等功能,并进一步通过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连接,将数据、语音和图像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在理念和方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数字化的监控信息传送到网络上,与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融为一体,使网络中的每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上均可实现对监控信息的管理和调用,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出现已经超出了传统监控系统的范畴,在其基础上增加了管理的概念。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作为数字化安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事实上已经成为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有力工具。本文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现状和最新应用需要及市场需求出发,引出了新一代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项目的技术路径和创新点,并对整个项目中可能用到的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领域的一些最新的核心技术做了归纳和总结。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监控系统领域的项目实践,进一步探讨了新一代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项目中所涉及的各种主机的硬件设计及配置,并对各种主机上所需开发的软件的设计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同时对这些主机系统协同工作的网络平台的设计也提出了相应的方法。最后,对新一代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较传统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势、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特点做了一个完整的总结,并对系统存在的局限性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二、扩展Win 98和ME的媒体预览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展Win 98和ME的媒体预览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微软发布《Edge浏览器》预览版 之前这么多代IE你都用过吗(论文提纲范文)
1. Internet Explorer 1 (1995年) |
2. Internet Explorer 2 (1995年) |
3. Internet Explorer 3 (1996年) |
4. Internet Explorer 4 (1997年) |
5. Internet Explorer 5 (1999年) |
6. Internet Explorer 6 (2001年) |
7. Internet Explorer 7 (2005年) |
8. Internet Explorer 8 (2009年) |
9. Internet Explorer 9 (2011年) |
1 0. Internet Explorer 1 0 (2012年) |
1 1. Internet Explorer 1 1 (2013年) |
1 2. Microsoft Edge (2015年) |
1 3. 未来 (2019年) |
(2)电子产品网页汉译英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Ⅰ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 The Nature of the Text |
1.2 The Features of the ST |
1.3 The Features of the TT |
Chapter Ⅱ Peter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
2.1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2.2 Peter Newmark's Categorization of Text Types |
Chapter Ⅲ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
3.2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3.3 Post-translation Matters |
Chapter Ⅳ Case Analysis |
4.1 The Analyses of the ST |
4.2 At Lexical Level |
4.2.1 Omission |
4.2.2 Amplification |
4.3 At Syntactic Level |
4.3.1 Restructuring |
4.3.2 Dividing |
Chapter Ⅴ Conclusion |
5.1 Reflections on the Project |
5.2 Major Finding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3)酒店预订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酒店预订现状 |
1.2.2 国外酒店预订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 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 |
2.1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2.1.1 安卓平台 |
2.1.2 JSP |
2.1.3 Eclipse编程软件 |
2.1.4 TOMCAT |
2.2 数据库技术 |
2.3 系统设计要求设计方案 |
2.3.1 宾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
2.3.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2.4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4.1 系统组织结构的分析 |
2.4.2 系统管理上的需求分析 |
2.4.3 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数据库设计 |
3.1 数据库表设计 |
3.2 表的创建和测试数据的插入 |
3.3 数据源的配置 |
3.4 服务器端的部署 |
4 系统功能预览及总体架构 |
4.1 系统功能结构的设计 |
4.1.1 系统目标 |
4.1.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1.3 项目E-R图 |
4.2 系统功能预览及总体架构 |
4.2.1 服务器端预览 |
4.2.2 客户端功能预览 |
4.3 系统服务器端总框架 |
4.4 系统Android端目录结构 |
5 系统功能实现 |
5.1 Web端开发及实现 |
5.1.1 管理员登录功能的开发 |
5.1.2 分组功能的开发 |
5.1.3 资源管理功能的开发 |
5.1.4 订单管理功能的开发 |
5.2 Andriod端的准备工作 |
5.2.1 图片资源的准备 |
5.2.2 xml资源文件的准备 |
5.3 客户端登录注册模块的实现 |
5.3.1 客户端登录注册模块的实现 |
5.3.2 显示及修改用户信息功能的开发 |
5.4 客户端显示资源模块的实现 |
5.4.1 显示全部资源信息功能的开发 |
5.4.2 显示分组资源信息功能的开发 |
5.5 客户端订单模块的实现 |
5.5.1 订单列表功能的开发 |
5.5.2 订单细明功能的开发 |
5.5.3 订单删除功能的开发 |
6 系统测试 |
6.1 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
6.1.1 下载和安装Android SDK |
6.1.2 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的搭建 |
6.1.3 模拟器的创建和运行 |
6.1.4 DDMS |
6.2 测试简介 |
6.3 功能测试 |
6.3.1 测试内容 |
6.3.2 部分测试用例 |
6.3.3 测试结果 |
6.3.4 结果分析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的工作总结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绍兴联通WCDMA无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需求的提出 |
1.2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
1.3 视频监控技术在国内近几年的发展趋势 |
1.4 国外视频监控业务的发展方向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无线传输技术介绍 |
2.1 相关无线传输技术介绍 |
2.1.1 无线局域网WLAN |
2.1.2 蓝牙技术 |
2.1.3 WiMAX 技术 |
2.1.4 GPRS 技术 |
2.1.5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3G) |
2.1.6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 |
2.2 基于不同网络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及特点 |
2.2.1 基于2.5G 技术的公众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
2.2.2 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应用 |
2.2.3 基于 WIMAX 无线城域网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应用 |
2.2.4 基于3G 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架构设计 |
3.1 系统总体架构 |
3.2 系统硬件结构 |
3.2.1 前端信号采集系统 |
3.2.2 无线网络传输平台 |
3.2.3 指挥中心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
3.3 系统软件结构 |
3.3.1 前端信号采集原理 |
3.3.2 无线网络传输平台编程模型 |
3.3.3 指挥中心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功能的设计实现 |
4.1 系统环境设计 |
4.2 软件系统各模块功能概述 |
4.3 软件各功能模块结构 |
4.4 各模块功能设计 |
4.4.1 平台登录 |
4.4.2 视频预览 |
4.4.3 录像管理 |
4.4.4 电子地图功能 |
4.4.5 车辆的轨迹回放 |
4.4.6 配置设置 |
4.4.7 日志搜索功能 |
4.5 管理系统主要表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软件测试的目的 |
5.2 软件测试的基本过程 |
5.3 软件测试方法 |
5.3.1 黑盒测试 |
5.3.2 白盒测试 |
5.4 本次软件所采用的测试方式 |
5.5 测试结果及改进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小结 |
6.2 系统特色技术总结 |
6.2.1 硬盘减振加固技术 |
6.2.2 流媒体转发技术 |
6.2.3 独特的双码流技术 |
6.2.4 优秀的磁盘管理技术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视频播放功能实现代码》 |
(5)数码相机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开发背景 |
1.2 开发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工作 |
2 数码相机关键技术 |
2.1 自动白平衡AWB |
2.2 自动曝光AE |
2.3 自动对焦AF |
2.4 本章小结 |
3 数码相机硬件结构及电路设计 |
3.1 基本原理 |
3.2 硬件配置 |
3.3 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数码相机各操作模式设计实现 |
4.1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4.2 数码相机各模式功能设计 |
4.3 预览模式设计与实现 |
4.4 录像模式设计与实现 |
4.5 回放模式 |
4.6 设置菜单模式 |
4.7 打印机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数码相机IQ 测试 |
5.1 AWB 测试分析数据—灯箱测试场景 |
5.2 AWB 测试分析数据—光源特定测试场景 |
5.3 光源亮度测试—人工设置亮度测试分析 |
5.4 光源亮度测试—模拟外界亮度据测试分析 |
5.5 曝光测试分析 |
5.6 室外IQ 测试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J2EE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J2EE技术分析 |
2.1 STRUTS框架 |
2.2 SPRING框架 |
2.3 HIBERNATE框架 |
2.4 基于SSH的Web开发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视频监控平台的总体设计 |
3.1 设计目标 |
3.2 网络结构 |
3.3 软件体系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J2EE的管理中心的设计 |
4.1 管理中心与其他监控平台服务器之间的关系 |
4.2 功能设计 |
4.3 管理中心架构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通信协议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理中心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设备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 视频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 报警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5.4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5.5 日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 |
6.1 软件测试环境 |
6.2 软件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论文总结及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多种数字图像编码设备集中监控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种数字图像编码设备概述 |
2.1 数字图像编码设备综述 |
2.1.1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构成框架 |
2.1.2 数字图像编码设备的演变 |
2.1.3 数字图像编码设备的作用 |
2.2 数字图像编码设备的技术特点 |
2.3 数字图像编码设备的分类 |
2.3.1 根据编码算法分类 |
2.3.2 根据设备系统结构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图像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 |
3.1 软件体系结构的选择 |
3.1.1 两种体系结构的比较 |
3.1.2 本系统体系结构的选择 |
3.2 前端开发工具平台相关技术介绍 |
3.2.1 .NET平台简介 |
3.2.2 XML |
3.2.3 ASP.NET |
3.2.4 ADO.NET |
3.2.5 SmartClient智能客户端 |
3.3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统一接口规范的集中监控系统分析设计 |
4.1 统一接口规范的定义 |
4.2 集中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4.2.1 功能需求分析 |
4.2.2 运行环境需求分析 |
4.2.3 软件平台需求分析 |
4.3 系统设计总体原则 |
4.3.1 网络架构 |
4.3.2 软件模块 |
4.4 系统功能要求 |
4.5 系统性能要求 |
4.6 系统特点 |
4.7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7.1 工作站主界面软件WsMMi |
4.7.2 流媒体服务模块StreamMediaServer |
4.7.3 数据库配置工具DBConfiguration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网络视频群测监控系统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
AFFIRM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矿企业安全现状 |
1.2 安全监控系统现状 |
1.3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及现状 |
1.4 现今应用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
2 计算机监控系统 |
2.1 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 |
2.2 现场总线系统的原理与构成 |
2.3 现场总线的工作方式 |
3 安全监控模式及智能决策 |
3.1 安全监控模式 |
3.2 智能监控常用技术 |
3.3 安全对策 |
4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研究和设计的相关技术 |
4.1 数字视频信息编码与压缩 |
4.2 数字视频的传输 |
4.3 视频采集卡选用与安装 |
4.4 视频压缩卡选型与安装 |
5 网络视频群测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5.1 网络视频群测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功能 |
5.2 数字硬盘录像系统(DVR)原理与实现 |
5.3 数字视频控制系统(DVC)的实现 |
5.4 数字视频服务器(DVS)的构想与实现 |
5.5 数字视频控制与远程传输编程 |
6 主要研究结论及努力方向 |
6.1 主要结论 |
6.2 今后方向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9)基于H.323协议的NVCAS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视频会议应用系统开发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于视频会议系统的调查综述 |
1.2.1 国内常用视频会议系统的调查综述 |
1.2.2 国外常用视频会议系统的调查综述 |
1.3 NVCAS 系统的设计目标 |
1.4 论文结构体系 |
第二章 视频会议系统技术背景分析 |
2.1 Pwlib 的分析 |
2.1.1 Pwlib 的概况介绍 |
2.1.2 Pwlib 的总体结构 |
2.2 Openh323 的分析 |
2.2.1 H.323 协议简介 |
2.2.2 Openh323 概述 |
2.2.3 Openh323 总体结构 |
2.2.4 协议栈主类间的拓扑结构 |
2.2.5 Openh323 的主要协议过程 |
2.3 Myphone 系统的分析 |
2.3.1 Myphone 概述 |
2.3.2 Myphone 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视频会议应用系统NVCAS 的设计 |
3.1 开发平台介绍 |
3.1.1 H.323 系统及终端结构 |
3.2 NVCAS 终端实现方法 |
3.2.1 API 及应用程序结构 |
3.2.2 终端实例 |
3.3 NVCAS 系统架构设计 |
3.3.1 NVCAS 终端架构 |
3.3.2 网守部分架构 |
3.4 NVCAS 系统基本视音频通信功能实现 |
3.5 NVCAS 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3.5.1 选择合适的编解码器 |
3.5.2 网守级联及密码认证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形缩放功能的设计实现 |
4.1 设计思路 |
4.2 技术要点实现 |
4.2.1 RGB 和 YUV 的格式转换 |
4.2.2 QCIF 和 CIF 的互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字幕添加功能的设计实现 |
5.1 设计思路 |
5.2 字幕添加流程分析 |
5.2.1 文本传送的流程简介 |
5.2.2 视频、文本信息的传输 |
5.3 技术要点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录音录像功能的设计实现 |
6.1 录音功能的设计实现 |
6.2 录像功能的设计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穿透NAT 功能的设计实现 |
7.1 P2P 时UDP 穿透NAT 功能的设计实现 |
7.2 Stun 方式穿透NAT 功能的设计实现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系统测试 |
8.1 系统测试环境介绍 |
8.2 在2Mb/s 局域网内的运行测试 |
8.3 穿透NAT 的测试 |
8.4 录音录像功能的测试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9.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概述 |
一、技术发展背景 |
二、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三、本文技术路径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理论基础 |
一、视频编解码技术 |
二、视频压缩芯片技术 |
三、音频编解码技术 |
四、数字水印技术 |
五、D1 技术 |
六、网络传输技术 |
第三章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 |
一、系统组成 |
二、系统的硬件设计 |
三、系统的软件设计 |
四、系统的网络设计 |
五、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
第四章 结果与展望 |
一、结果 |
二、技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扩展Win 98和ME的媒体预览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微软发布《Edge浏览器》预览版 之前这么多代IE你都用过吗[J]. 宋奇. 计算机与网络, 2019(10)
- [2]电子产品网页汉译英实践报告[D]. 张海芳.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3]酒店预订系统研究与实现[D]. 张莉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4]绍兴联通WCDMA无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D]. 章晓刚.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5]数码相机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D]. 高建领.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6]基于J2EE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庞国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7]多种数字图像编码设备集中监控技术的开发及应用[D]. 张扬. 山东大学, 2008(05)
- [8]网络视频群测监控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 商威威. 山东科技大学, 2006(02)
- [9]基于H.323协议的NVCAS的设计与实现[D]. 张童舟. 苏州大学, 2006(12)
- [10]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研究[D]. 韩玮.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