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T软件应用于高精度GPS定位解决方案

GAMIT软件应用于高精度GPS定位解决方案

一、应用GAMIT软件进行高精度GPS定位解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明[1](2020)在《高等级GNS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渐完善和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工程应用及基础设施建设对高精度基线解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AMIT软件以其高精度、高效率、代码开源等特点,在高精度GNSS基线解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GAMIT软件提供了 6种不同的基线解算类型以及多种类型的处理调节参数,为探究不同的解算策略以及参数设置对GNSS基线解算精度的影响机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验分析:(1)针对卫星截止高度角设置对解算结果的影响,采用香港CORS站连续观测数据,分别对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nrms)、基线重复性、基线中误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截止高度角的逐渐增大,nrms值逐渐减小,但均在0.2以内,而基线中误差逐渐增大;当截止高度角为15°时,基线中误差为0.42cm,截止高度角为20°时,基线中误差达到0.7cm。因此,截止高度角设置为10°~15°较为合适,在测站多路径效应较为严重时,可适当提高截止高度角,但不应超过20°。(2)针对测站先验坐标对解算结果的影响,利用GAMIT软件分别采用头文件读取、svpos模块单点定位以及svdiff模块差分定位的设置处理香港CORS站连续观测数据,结果表明三种方式均能解算成功且差别较小。在此基础上,对CORS站的高精度已知坐标施加±10m、±20m、±30m、±40m、±50m的误差,分析不同先验坐标精度对解算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先验坐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不同基线长度对近似坐标误差的敏感度不同,GAMIT软件在基线解算时近似坐标的精度在30m以内为佳。(3)针对测站约束值以及约束点个数对解算结果的影响,以某B级平面控制网为例开展实验分析,采用对所有已知起算点进行强约束方案下发生解算失败,表明在测站约束值精度较差时,无差别的对所有已知点进行强约束并不能提高解算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在约束方案中选择不同的测站约束点,对测站约束值的精度、数量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一定数量均匀分布在观测网中的高精度测站作为约束值是保证解算成功必要条件。(4)针对基线解算类型对解算结果的影响,GAMIT软件中推荐L1ONLY和L1,L2INDEPENDENT适用于短基线解算,LCHELP和LCAUTCLN适用于较长基线解算。以某跨海大桥控制网为例开展实验分析,为解决控制网中基线长度差别过大造成的基线解算精度降低问题,提出利用GMAIT软件对不同长度基线进行差别化处理,利用L1ONLY解算5km以内的基线,利用LCHELP解算大于5km的基线,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区分基线长度的解算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解算精度。(5)结合广东虎门二桥控制工程开展高精度GNSS网处理及稳定性分析,不同期的观测网均采用同一基线解算软件(GAMIT)进行处理,并采用高精度测距仪对部分基线进行检核测距和测距边联合平差,保证了 GNSS网处理结果的精度。采用限差检验法和t检验法进行了高等级GNSS控制网的多期稳定性分析,发现工程建设后期部分点位受到施工影响,因此对高精度GNSS控制网开展多期稳定性分析对于检验点位变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慕仁海,党亚民,许长辉[2](2020)在《国家GNSS基准站解算BDS/GPS精度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国家GNSS基准站的多系统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单系统单日解算数据为研究视角,通过高精度基线和精密单点定位两种解算方法,对BDS与GPS两大系统进行单系统数据解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双差高精度基线解算,GPS水平方向的精度可以达到mm级,高程方向的精度可以达到cm级,BDS在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都能达到cm级的精度;通过非差精密单点定位解算,GPS在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都能达到cm级的精度,BDS在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也能达到cm级的精度,但相对于GPS的定位精度表现略差。当前BDS不管采用哪种解算方式,相对于GPS的精度都略有差距,在具体改善BDS精度的问题上,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申靖宇[3](2020)在《高频GNSS精密定位方法在地震要素反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每年全球范围内都会爆发成千上万次地震,其中强震对人类的影响具有毁灭性,如:汶川5·12大地震、日本3·11大地震等,它们都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因此地震学一直是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长期以来,GNSS技术一直被作为一种获取地壳形变信息的主要监测手段。近年来,随着GNSS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国连续高频GNSS监测站的建立,其应用研究范围和程度不断加深,利用高频GNSS定位技术得到地震期间地壳瞬时形变信息获取GNSS位移信号,根据GNSS位移信号来获取地震波信号信息,然后进行地震相关要素的反演工作,已经成为GNSS地震学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传统获取地震地壳瞬时形变信息是通过地震仪来获取的,但其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利用高频GNSS定位技术获取地震瞬时地壳形变信息有很多优势,如:不需要积分、不受振幅和重力场限制等。因此,对高频GNSS观测数据进行高精度的定位解算,获取可靠的瞬时地壳形变信息是进行地震相关要素反演工作的先决条件。然而,高频GNSS定位技术在地震中的应用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1)动态定位结果精度对于分析厘米级的形变有所不足;2)解算的位移形变结果难以准确地获取地震波信号信息。本文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分析三种常用的精密动态定位方法,选取适合本文的PPP方法,利用PANDA软件的PPP模块进行高频GNSS数据解算,基于PANDA软件和高频数据处理特点,总结一套高频GNSS数据精密处理策略,确定本文所使用的系统组合、精密星历产品、精密钟差产品、参数配置和对流层投影的函数。(2)对高频GNSS动态定位结果进行恒星日滤波,然后采用改进S变换方法对滤波后的结果进行去噪,通过实例分析,改进S变换的去噪效果优于S变换,可以更准确的获取地震波到达信号。根据获取的高频GNSS位移信号和地震波信号特性,采用改进S变换结合趋势项去噪的方法对GNSS位移信号进行去噪,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结果证明该方法更能准确的提取地震波信号信息,但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研究了高频GNSS精密定位方法在地震要素反演中的应用。通过对解算的各GNSS观测站的动态定位结果进行滤波和去噪处理,削弱GNSS位移信号噪声,获得地震波到达各GNSS观测站的时间,根据以上信息,基于高频GNSS数据建立地震要素反演的数学模型及其程序实现,并通过该模型对地震震中位置和发震时刻等相关地震要素进行反演。利用智利地震、汶川地震和日本311地震期间的高频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反演出智利地震的发震时刻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时刻相差4秒,震中位置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位置相差27.4km;汶川地震反演的发震时刻与中国地震局发布时刻相差6秒、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时刻相差3秒,震中位置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震中位置相差12.5km;日本311地震反演出的地震时刻与日本GEO组织公布的时刻相差3秒,震中位置与日本GEO组织公布的位置相差26.1km。三个地震实例要素反演结果与国际各地震组织公布的结果相当,发震时刻误差为秒级,震中位置误差为二十公里左右,测站分布越均匀,反演精度越高。

代阳[4](2020)在《GNSS基线网的优化选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组合定位策略中,利用基线间的相关性,布设GNSS基线网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变形监测的诸多领域之中。目前,影响GNSS基线网平差精度的主要因素为:网型的布设,组成基线的精度以及卫星的组合策略。网型的布设技术现已趋于成熟,而如何针对后者进行改进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GNSS基线网解算中,由于卫星数据冗余与卫星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网平差解算中卫星组合不合理且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引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确定基线网中合理卫星组合,并进行改进;同时,针对基线解算中随机模型不精确的问题,采用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Helmert Variance Component Estimation)确定系统间的权比,为选星策略提供更加可靠精确的定位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本文分析了 GNSS基线网解算中时空基准统一、基线解算模型,自由网平差模型与精度评定这三个核心步骤。并着重分析针对GPS/GLONASS/BDS/Galileo四系统基线解算中随机模型不精确问题,采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确定系统间权比,提高基线精度、改善GNSS网平差结果。该方法属于验后方差,利用预平差后的残差改正数,实时估计出各个系统的载波相位观测值间的权比,优化随机模型。通过进行在系统内部均使用高度角定权,而系统间分别采用Helmert定权模型与等权模型的对比实验,验证该算法的精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等权模型相比,采用Helmert定权模型下的解算精度在X、Y、Z方向与点位误差上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更加具有可靠性。(2)针对GNSS基线网中卫星数据冗余、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卫星组合不合理、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采用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提供合理的卫星子集方案、以满足网内各个监测点整体精度最优。该算法属于智能优化算法,通过模仿“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法则,在“种群”中沿着进化方向,逐代保留优秀“个体”,多次迭代最终得到最优解。以GNSS网平差点位精度最小为进化方向,每组卫星组合作为“个体”,采用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为GNSS网提供最优的选星策略。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得到的选星组合,能够综合考虑多种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突破传统选星对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的依赖,与理论上 GDOP 值最优卫星组合的定位结果相比,定位精度更高更具有可靠性。(3)根据GNSS基线网平差原理与本文研究内容,编写了基于GNSS多系统组合的基线网解算软件。该软件有以下三个功能:①实现多系统单点定位、相对定位与自由网平差解算的功能;②在多系统解算模块,给出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确定的系统间的权比;③在GNSS基线网解算模块,采用NSGA-Ⅱ算法给出合理的选星方案。图[21]表[4]参[90]

朱鹏[5](2020)在《基于GAMIT/GLOBK的卫星高精度沉降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南方地区山川丘陵地势比较复杂,一些山体地面下方已经被完全采空,而在这些采空区域通常会建有许多大型建筑与设施,比如铁路、变电站以及蓄水站等。这些建筑是十分不安全的,若是人工定期巡视的成本会很大、周期会很长,所以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监测与预警。目前,通常利用GNSS以及地面参考站系统可以通过卫星接收机实现监测点坐标数据的获取,并以此作为是否发生沉降的依据。本论文阐述了PPP单点定位原理、RTK动态差分定位原理以及基线解算与后处理的基本方法,并分析了误差来源以及如何消除或减弱这些误差。之后着重研究了GAMIT/GLOBK高精度解算算法,最终可以得到时间域与空间域合并的固定解,其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最后,本论文以GAMIT/GLOBK算法为核心搭建了一个可以用于远程监测处于偏远山区内的大型变电设施设备的沉降坐标数据变化情况的高精度沉降预警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现场监测端、本地解算服务器端、云端数据转发服务器端以及客户端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现场监测端负责GNSS原始坐标数据的采集;本地解算服务器端负责坐标数据的基线解算及本地存储;云端数据转发服务器端负责精确坐标数据的转发;客户端负责最终数据的分析与展示。本论文搭建的沉降监测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集成一体化程度高;2)数据解算精度高(可以达到毫米级);3)实时传输坐标解算数据;4)解算坐标数据分布存储。

赵亮[6](2020)在《GNSS变形监测的虚拟基准方法》文中研究指明GNSS技术因其具有测量精度高、全天候作业、站间无需通视、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与地壳运动等变形监测领域。但GNSS受到空间相关误差的影响,基准站与监测站间距不可过长,且物理基准站在长期连续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产生变形,进而影响监测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增强参考站(ARS)的GNSS变形监测虚拟基准构建技术,利用三维位置不变的虚拟基准代替传统物理基准站进行变形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虚拟基准观测值的生成过程,阐述了虚拟基准构建过程中的误差来源及处理方法,并以西南交通大学卫星导航定位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增强参考站系统ARS/VENUS软件为基础来构建虚拟基准。提出根据监测需求将虚拟基准变形监测模式分为目标点监测模式和区域监测模式,进而确定一个或多个虚拟基准的三维构建位置,使得虚拟基准与各监测点组成超短基线进行变形监测。2、对虚拟基准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定量分析了虚拟基准构建过程中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星历误差等误差的建模精度及其残差大小。利用虚拟基准和实际测站的GNSS观测数据,以TEQC软件对其进行观测质量检验,结果表明:虚拟基准在信噪比、多路径效应、周跳情况上均优于实测站。建立虚拟基准进行了基线解算效果测试,实验表明使用虚拟基准进行变形监测可获得良好监测精度,能正确反映监测点的位移变化情况。3、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了影响虚拟基准解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虚拟基准基线解算精度与处理时长紧密相关,相同条件下解算时长越长解算精度越高,6h基线解算精度平面方向优于2mm、垂直方向优于7mm,24h基线解算精度平面方向1.10mm、垂直方向优于3mm。虚拟基准在北斗/GPS融合系统下的可见卫星数、PDOP值及定位精度均优于各单系统,单系统中北斗系统与GPS精度相当。CORS网型结构是影响网络RTK定位服务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构建虚拟基准时,参考站网型结构对其监测精度影响较小,具体表现为在参考站观测数据质量良好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网型结构所建立的虚拟基准可获得相当的监测精度。利用虚拟基准对网外监测用户进行变形监测时,对于外延距离较短的用户仍然可以正确得到位移变化情况,且与网内用户监测精度相当。4、对虚拟基准变形监测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利用成都区域CORS网络3个参考站2019年3月至4月的观测数据,组成监测网络构建虚拟基准对网内4个均匀分布的监测站进行变形监测,获得各监测站位移时间序列。结合GAMIT/GLOBK软件解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组位移数据变化趋势相同、精度相当,由虚拟基准监测方法所得各监测站基线重复精度(平面)在1.5mm以内,具有较高的监测灵敏度,均正确反映了各监测站的实际位移情况,将虚拟基准用于GNSS变形监测是可行的。基于虚拟基准的变形监测方法在监测网络中精度分布均匀,是一种高精度位置无关的GNSS变形监测方法,无论监测用户位于监测网络何处区域,均可获得高精度的变形监测服务。

王方超[7](2020)在《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区域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ystem)基准站的坐标时间序列,不但可以获得基准站的精确位置和运动速度以建立和维持动态地球参考框架,更有助于合理地解释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冰后回弹及海平面变化、火山及地震形变等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球物理学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围绕时间序列的获取、预处理、共模误差剔除与季节性信号提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推导了非差精密单点定位、双差相对定位的理论模型方程,详细介绍了基于双差网解的高精度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数据处理软件GAMIT的配置、处理流程、精度评定等内容,并以郑州CORS为例研究了基于GAIMT软件的时间序列获取过程。进而建立了一种全面的CORS网数据质量检验与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GAMIT、TEQC等软件,引入数据完整性、周跳比、多路径、静态和动态定位精度、系统可靠性、时间可用性、空间可用性等性能指标,分别进行服务端与用户端的性能测试。2.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粗差剔除方面。针对基于LS(Least Squares)的粗差探测方法不具有抗差性,获得用于粗差探测的残差时间序列不够“真实”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的时间序列粗差探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EMD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若干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与趋势项,然后基于相关系数识别模态混叠分量判断信号与噪声的分界,进而将分界后IMF分量重构得到时间序列的周期项,扣除周期项与趋势项即可得到更具抗差性的残差序列。基于LS、EMD所得残差序列,分别采用模拟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LS-3σ、LS-IQR、EMD-3σ、EMD-IQR四种方法的粗差探测效果,结果表明基于EMD的粗差探测新方法探测率更高,对于级别较小的粗差探测优势明显。3.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缺失点插补方面。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的Reg EM(Regularized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引入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数据插补中,分别采用不同比例连续缺失的模拟数据与实测含缺失数据,比较Reg EM与拉格朗日方法、三次样条方法、正交多项式方法的插值效果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模拟不同比例连续缺失的数据插值,Reg EM算法插值效果均优于传统方法,且在大量数据连续缺失的情况下效果最优;对于实测含缺失数据,Reg EM方法插值所得序列保留方差最大化效果最好。4.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共模误差剔除方面。针对区域堆栈滤波算法的共模误差剔除效果会受到区域网测站数量与空间尺度的影响,相关系数堆栈滤波算法也存在空间尺度阈值选取的问题。为了削弱空间尺度对区域叠加滤波的影响,引入距离反比因子与相关系数相结合,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代替原有的皮尔逊系数,设计了不同组合方案的区域堆栈滤波算法。选取实测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距离反比因子和相关系数相结合的区域堆栈滤波方法能更好地剔除共模误差,基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滤波方案与原有皮尔逊系数滤波算法效果相当。采用距离因子与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滤波算法进行共模误差剔除,使得时间序列残差在水平方向降低约40%,高程方向降低约33%,速度场精度水平方向提高约38%,高程方向提高约30%。5.GNSS坐标时间序列的季节性信号提取方面。针对最小二乘法只能得到固定振幅的季节性信号,采用半参数模型进行季节性信号提取时又存在最优平滑因子确定困难、迭代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赋相对权比的改进半参数模型,联合迭代更快速的黄金分割法与改进效率法确定最优平滑因子,结合时间序列的谐波函数模型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推导过程。通过模拟数据实验,分析了改进方法的可用性、计算效率与计算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最优平滑因子,且计算效率得到显着提升,计算精度较最小二乘法与半参数法均有提高,所得模型残差中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信号。选取SOPAC(Scripps Orbit and Permanent Array Center)提供的IGS站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对比了三种方法对于实测数据的季节性信号提取效果,改进方法提取的季节性信号更符合时间序列的实际运动趋势。

张霆浩[8](2020)在《基于GNSS的滑坡体监测与预报》文中认为将GNSS技术应用在滑坡稳定性监测系统中,主要流程是长期精确地测定滑坡体监测点的地表位移信息并将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实时准确地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经过数据处理中心的分析、对比,预测变化趋势,实现对滑坡体的预报预警。本文以兰州东某区域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考国内外典型滑坡案例,对GNSS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滑坡GNSS监测网点布设、滑坡体自动化监测与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GNSS技术进行高精度的定位,通常采用载波相位观测量,但通过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高精度定位时,由于周跳和整周模糊度的存在,又需要结合测码伪距观测值来加以解决。载波相位相对定位通常采用将相位观测值进行求差,常见的求差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单差法、双差法和三差法。单差法可以消除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的影响,双差法除了可以消除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还可以消除接收机钟误差的影响,三差法可以消除周跳的影响。因而将GNSS技术应用于滑坡体的变形监测与预报中需要采用的是载波相位相对定位双差法进行解算。本次针对兰州东某滑坡体的变形监测,在附近没有高精度基准点的情况下,将IGS基准站点BJFS、LHAZ、TWTF、CUSV四个站点一天24小时的观测数据,与三个基准点GP02、BX03、JZ02近六个小时的观测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基线解算。采用GAMIT/GLOBK软件对三个基准点进行坐标解算,并且与TBC软件解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GAMIT软件在进行长大基线基线解算过程中有其他商业软件无法替代的优势。为了验证GNSS技术在滑坡体稳定性监测方面的可行性,采用8台徕卡GS18GNS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滑坡体变形监测的基准点和监测点上,其中3台安置在基准点,5台安置在监测点,5个监测点分别位于滑坡体变形比较明显的区域。利用Infinity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并对解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该滑坡体监测网的基线解算精度,平面精度最大为0.39mm,高程精度最大为0.24mm,平面+高程精度最大为0.46mm。同时采用TBC软件进行对比解算,自由网平差结果其平差大地坐标高程误差都在1mm以内。平面网格坐标东误差、北误差都为0,高程误差都在1mm以内。为了验证GNSS滑坡变形监测网在高程变化(沉降观测)方面的可行性,该监测网在进行GNSS静态布设的同时,利用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对8个监测网点进行水准测量。水准监测网与GNSS监测网高程之差,最大值在BM11点是5mm。对比GNSS网基线解算与二等水准测量在每条基线上的高度增量,得到基线BM11-BM09为最大值9mm。从以上结果来看,可以将GNSS变形监测网应用在变形量在cm级的沉降观测中。(2)选用合适的基准点及基准网,监测点及监测网点对于滑坡变形监测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相关实例,依据滑坡体所处的地形、地质、滑坡规模、变性特征等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滑坡类型监测网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从而选用合适的监测网型用于本次滑坡监测。考虑兰州东某湿陷性黄土滑坡的大小、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发育机制、变形情况以及仪器设备等因素。在变形体外设置3个相互通视的基准点,可以利用传统的仪器进行监测,以验证三个基准点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共设置监测点8个,蠕滑-拉裂型滑坡的后缘是重点观测区域,因此在该滑坡体的后缘部分设置监测点3个,两侧设置了2个监测点。同时考虑该滑坡体具有传递作用,在该滑坡体中部设置监测点1个,前端设置监测点2个。(3)Trimble 4D滑坡体自动化预报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中心、地表位移实时监测、以太网实时数据传输三部分组成。安装有Trimble 4D Control Monitoring监测软件的数据处理中心包括软件的安装调试、GNSS软件的配置、全站仪软件的配置、以太网的配置、Excle自动下载数据库数据等组成。通过对GNSS接收机监测数据、全站仪监测数据的整理对比分析,预报滑坡体的变形趋势。利用Trimble Net R9 GNSS接收机及Trimble S9全站仪对滑坡体地表位移变形实时监测,能够实时采集滑坡体监测点的地表三维变形信息。以太网实时监测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为滑坡体的自动化监测与预报提供了通信保障。为了实现滑坡体自动化变形监测与预报,需要建立对应的滑坡体自动化监测指标。根据实际测量变形资料所建立的自动化监测指标更加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对2019年6月30日至2020年8月30日共计427天,兰州东某湿陷性黄土滑坡体顶部及两侧山脊线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对比分析。该滑坡体顶部三个监测点平均变形速率为0.20mm/d,两侧山脊线月平均变形速率0.14mm/d,前缘三个监测点平均变形速率为0.21mm/d,以变形速率为指标确定的滑坡等级划分,得出该滑坡体变形是安全的,预报等级为1级,变形缓慢且较为稳定。

蔡琅[9](2019)在《GPS在线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改进及系统实现》文中提出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旨在通过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高精度GPS数据自动解算服务,让用户在不需要掌握GPS原理与计算方法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高精度的解算结果。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机构纷纷尝试并建立起一系列的在线处理GPS数据服务,国外已有多个较成熟的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上线并提供服务,国内却迟迟未有相关服务正式上线。然而国内用户使用现有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时存在坐标框架与国内不一致、网络访问延时高、解算国内数据精度下降等问题。因此基于国内参考站数据搭建GPS在线数据处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江西省CORS网络观测站,设计了GPS在线数据处理服务系统,实现了GPS数据自动快速计算,改进了区域参考站的选取以及天宝接收机数据转换方法,提高了观测数据解算精度。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江西省CORS站点作参考站,搭建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对江西省内质量合格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在X、Y、Z三个方向上可分别达到3mm、6mm、4mm的精度。(2)针对江西省所处经纬度范围,采用基于Delaunay三角形的参考站点选取方法,比就近选站方法计算结果精度提高了1.8倍。(3)针对天宝接收机数据批量转换方法造成的数据丢失现象,提出新的RT-T转换方式,有效观测量转换率达到100%。研究表明该数据处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采用Delaunay构网的站点选取方式能够提高计算结果精度,在江西省区域内,GP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Auto-EGG所使用的数据转换方式能完整保留原始观测量。

陈伟[10](2018)在《基于CORS的GPS定位网络解算平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CORS系统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及计算机运行能力与网络通信能力的提高,使得基于CORS的相关应用技术得以发展。近年来高频GPS接收机技术,单历元快速解算整周模糊度技术的出现,让高精度GPS快速静态定位成为可能并为高精度快速定位解算平台的研究奠定基础。在高精度应用领域,由于高精度GPS静态解算是一项较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且基准站坐标及高频观测数据属于保密数据,普通测绘用户不易接触到,这使得CORS的高精度定位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采用C/S架构模式对基于CORS的GPS定位网解算平台进行设计。用户使用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进行解算时,通过客户端上传数据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对用户数据自动组织并进行解算,使得用户在不触保密数据的情况下自主进行GPS高精度定位解算。当用户使用GAMIT/GLOBK进行数据解算时,由于解算控制文件较多且每进行一次新的解算任务时需要重新配置,用户自行配置解算控制文件比较繁复。针对这些问题,实现了服务器端自动生成解算控制文件的功能。解算控制文件的自动生成让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自动解算成为可能,并有效地提高了平台的自动化程度,使得用户能够方便的进行GPS高精度定位解算。通过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进行数据解算实验,实验从时段长短、星历的选择、基准站数量、测站近似坐标精度这四个方面进行。实验结果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对基线解算结果进行分析,另一个方面对基线向量网平差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 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可向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其中有价值的分析结论可为平台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应用GAMIT软件进行高精度GPS定位解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GAMIT软件进行高精度GPS定位解算(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级GNS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高精度GNSS控制网数据处理软件介绍
    2.1 GNSS定位原理
    2.2 GAMIT基线数据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GAMIT软件解算策略及参数设置
    3.1 星历选择
    3.2 截止高度角设置
    3.3 测站先验坐标影响
    3.4 测站约束影
    3.5 基线解类型分析
    3.6 基线长度相差较大对解算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虎门二桥高精度GNSS网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4.1 基线解算
    4.2 GNSS控制网平差
    4.3 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国家GNSS基准站解算BDS/GPS精度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处理模型
2 算例分析
    2.1 高精度基线解算分析
    2.2 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分析
3 结 论

(3)高频GNSS精密定位方法在地震要素反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高频GNSS连续运行监测网络发展现状
        1.2.2 高频GNSS精密定位软件发展现状
        1.2.3 高频GNSS 单历元定位精度
        1.2.4 高频GNSS定位技术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高频GNSS精密定位方法与处理策略
    2.1 高频GNSS定位理论与方法
        2.1.1 精密单点定位
        2.1.2 非差网解定位
        2.1.3 差分定位
    2.2 GNSS定位误差源
        2.2.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2.2.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2.2.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2.2.4 其他误差
    2.3 三种高频GNSS精密定位方法的精度分析
    2.4 高频GNSS精密处理策略
        2.4.1 PANDA软件概述
        2.4.2 不同系统组合对动态定位精度的影响
        2.4.3 不同星历和钟差产品对解算结果精度分析
        2.4.4 参数估计和非差模糊度固定配置
        2.4.5 对流层延迟投影函数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高频GNSS位移信号去噪处理
    3.1 恒星日滤波法
        3.1.1 计算卫星轨道重复周期
        3.1.2 恒星日滤波计算方法
        3.1.3 算例分析
    3.2 改进S变换方法去噪
        3.2.1 改进S变换理论分析
        3.2.2 实验分析
    3.3 改进S变换结合趋势项去噪
        3.3.1 实验过程
        3.3.2 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高频GNSS定位方法在地震要素反演中的应用
    4.1 智利地震瞬时同震形变信息获取
        4.1.1 数据处理流程
        4.1.2 形变信息获取
    4.2 汶川地震瞬时同震形变信息获取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形变信息获取
    4.3 日本311地震瞬时同震形变信息获取
        4.3.1 研究区概况
        4.3.2 形变信息获取
    4.4 确定地震波到达时间
    4.5 基于高频GNSS数据的地震要素反演
        4.5.1 地震要素反演的数学模型及程序实现
        4.5.2 智利地震要素反演
        4.5.3 汶川地震要素反演
        4.5.4 日本311地震要素反演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GNSS基线网的优化选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基线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选星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GNSS基线网解算基本原理
    2.1 GNSS时空基准的统一
        2.1.1 GNSS时间基准
        2.1.2 GNSS空间基准
    2.2 GNSS基线解算函数模型
    2.3 GNSS基线解算随机模型
        2.3.1 高度角模型
        2.3.2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定权模型
        2.3.3 实验分析
    2.4 GNSS基线网解算模型
        2.4.1 GNSS自由网平差函数模型
        2.4.2 GNSS自由网平差随机模型
        2.4.3 精度评定
    2.5 本章小结
3 传统选星的原理与算法
    3.1 选星依据
        3.1.1 几何精度因子
        3.1.2 影响GDOP值的因素
    3.2 传统选星算法
        3.2.1 最大多面体体积法
        3.2.2 改进六星算法
        3.2.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选星算法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NSGA-Ⅱ算法的GNSS基线网的选星方案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NSGA-Ⅱ算法的GNSS基线网选星原理
        4.2.1 NSGA-Ⅱ算法描述
        4.2.2 实施步骤
    4.3 实验分析
        4.3.1 实验数据
        4.3.2 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GNSS基线网软件设计
    5.1 软件介绍
    5.2 软件系统模块
        5.2.1 预处理模块
        5.2.2 单点/相对定位模块
        5.2.3 GNSS基线网解算模块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基于GAMIT/GLOBK的卫星高精度沉降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当前沉降监测的现状
        1.1.2 沉降监测的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GNSS系统
        1.2.2 连续运行参考站
        1.2.3 流动参考站
        1.2.4 常用的数据后处理方法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精度卫星数据处理基本理论与算法
    2.1 GNSS定位原理
        2.1.1 PPP单点定位
        2.1.2 RTK差分解算
        2.1.3 基线解算与后处理
    2.2 GNSS定位误差分析
        2.2.1 GNSS误差来源
        2.2.2 如何减小误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精度卫星沉降数据处理与分析
    3.1 高精度解算算法概述
    3.2 原始数据获取与处理
        3.2.1 观测站原始数据获取
        3.2.2 Rinex数据格式转换
        3.2.3 TEQC数据质量分析
    3.3 GAMIT基线解算
        3.3.1 GAMIT处理流程
        3.3.2 表文件及卫星星历准备
        3.3.3 Shell批处理
        3.3.4 二次解算处理
    3.4 GLOBK平差处理
    3.5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3.5.1 静态测试结果分析
        3.5.2 动态测试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精度沉降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概述
    4.2 系统总体设计
    4.3 现场监测端设计
        4.3.1 参考站与监测站接收机终端设计:
        4.3.2 通信部分设计
    4.4 服务器端设计
        4.4.1 本地解算服务器设计
        4.4.2 云端转发服务器设计
    4.5 客户端设计
    4.6 系统运行与结果分析
        4.6.1 系统运行状况
        4.6.2 数据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工作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GNSS变形监测的虚拟基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变形监测研究现状
        1.2.2 基准点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与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结构
第2章 GNSS变形监测虚拟基准构建方法
    2.1 网络RTK系统概述
        2.1.1 网络RTK系统组成
        2.1.2 增强参考站技术
    2.2 虚拟基准误差来源及处理方法
        2.2.1 电离层延迟
        2.2.2 对流层延迟
        2.2.3 多路径效应
        2.2.4 星历误差
        2.2.5 其他误差
    2.3 虚拟基准位置构建方法
        2.3.1 监测区域位置信息获取
        2.3.2 目标点监测模式
        2.3.3 区域监测模式
    2.4 虚拟基准的ARS生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虚拟基准有效性检验
    3.1 虚拟基准观测质量分析
        3.1.1 电离层延迟区域内插模型
        3.1.2 对流层延迟区域内插模型
        3.1.3 星历误差分析
    3.2 TEQC虚拟观测值检验
        3.2.1 虚拟观测值信号组成
        3.2.2 观测值质量衡量指标
        3.2.3 TEQC数据质量检核
    3.3 基线解算效果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基准变形监测的精度分析
    4.1 精度评价指标
    4.2 观测时长对监测质量的影响
    4.3 北斗/GPS系统监测精度分析
    4.4 网型结构对监测精度的影响
    4.5 网外监测精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拟基准变形监测应用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数据处理策略
    5.3 监测结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时间序列的获取及预处理研究现状
        1.2.2 时间序列的空间滤波研究现状
        1.2.3 时间序列的季节性信号提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区域CORS数据处理与时间序列的获取
    2.1 GNSS定位的基本模型
        2.1.1 非差精密单点定位
        2.1.2 双差相对定位
    2.2 数据处理软件GAMIT
        2.2.1 软件介绍
        2.2.2 软件配置
        2.2.3 软件处理流程
        2.2.4 精度评定
    2.3 郑州CORS数据处理
        2.3.1 数据准备
        2.3.2 数据质量分析
        2.3.3 数据解算结果分析
        2.3.4 用户端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间序列的预处理
    3.1 粗差探测
        3.1.1 理论方法
        3.1.2 实验分析
    3.2 缺失点插补
        3.2.1 理论方法
        3.2.2 实验分析
    3.3 阶跃项探测
        3.3.1 理论方法
        3.3.2 实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间序列的共模误差剔除
    4.1 常用滤波算法
        4.1.1 区域堆栈滤波法
        4.1.2 相关加权堆栈滤波法
        4.1.3 主成分分析法
    4.2 改进算法
    4.3 实验分析
        4.3.1 数据选取
        4.3.2 残差RMS分析
        4.3.3 拟合残差分析
        4.3.4 速度场精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时间序列的季节性信号提取
    5.1 理论方法
        5.1.1 最小二乘法
        5.1.2 半参数方法
    5.2 改进算法
        5.2.1 改进半参数模型
        5.2.2 最优平滑因子确定
    5.3 实验分析
        5.3.1 模拟实验
        5.3.2 实测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基于GNSS的滑坡体监测与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GNSS技术在滑坡稳定性监测的发展现状
        1.2.1 GNSS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滑坡稳定性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2.3 滑坡自动化监测与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GNSS技术应用于滑坡稳定性监测的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GNSS在滑坡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
    2.1 GNSS定位原理及解算模式
        2.1.1 GNSS定位原理
        2.1.2 GNSS定位解算模式
    2.2 高精度GNSS定位
    2.3 RTX星站差分系统
        2.3.1 RTX工作原理
    2.4 GAMIT/GLOBK解算基准点坐标
    2.5 Infinity软件解算监测点坐标
    2.6 TBC软件解算监测点坐标
    2.7 GNSS高程测量与水准测量比较
3 滑坡GNSS监测网点布设
    3.1 高精度GNSS监测网的坐标系统与参考基准
        3.1.1 坐标系统
        3.1.2 参考基准
    3.2 滑坡GNSS监测点的布设
        3.2.1 滑坡GNSS监测基准点布设原则
    3.3 基于滑坡形态的监测网型
        3.3.1 滑坡GNSS监测网型的确定
        3.3.2 滑坡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3.4 蠕滑-拉裂型滑坡GNSS测点布设
    3.5 滑移-弯曲型滑坡GNSS测点布设
    3.6 滑移-拉裂型滑坡GNSS测点布设
    3.7 兰州东某滑坡GNSS基准点的布设
    3.8 兰州东某滑坡GNSS监测点的布设
4 滑坡体自动化监测与预报系统设计与应用
    4.1 系统总体结构
    4.2 系统组成
        4.2.1 监测单元
        4.2.2 以太网通信单元
        4.2.3 监控中心单元
    4.3 系统精度检校
        4.3.1 校验仪器
        4.3.2 校验方法和要求
        4.3.3 设备校验结果
    4.4 GNSS变形监测系统设计
        4.4.1 Trimble Net R9 GNSS接收机的安置
        4.4.2 以太网通讯系统配置
    4.5 变形监测指标的建立
    4.6 滑坡体自动化预报系统的构建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GPS在线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改进及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PS在线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1.2.2 参考站选取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2.1 在线处理系统需求分析
        2.1.1 功能需求
        2.1.2 系统优点
    2.2 在线处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2.2.1 技术可行性
        2.2.2 操作可行性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功能设计
    3.1 构架设计
        3.1.1 设计原则
        3.1.2 总体构架
    3.2 功能设计
        3.2.1 界面交互设计
        3.2.2 数据库设计
        3.2.3 数据批处理设计
        3.2.4 文件下载模块设计
        3.2.5 数据处理方法设计
        3.2.6 数据传输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实现与相关技术改进
    4.1 系统实现
        4.1.1 系统交互界面
        4.1.2 数据库搭建
        4.1.3 数据批处理
        4.1.4 准备文件下载
        4.1.5 数据解算服务
        4.1.6 数据传输服务
    4.2 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改进
        4.2.1 参考站选取方法的改进
        4.2.2 批量转换方法的改进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可靠性测试与精度评定
    5.1 测试环境
    5.2 参考站更新测试
    5.3 在线处理服务测试及精度评定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CORS的GPS定位网络解算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发展现状
        1.2.1 Auto-Bernese系统
        1.2.2 区域CORS在线定位服务系统
    1.3 国外发展现状
        1.3.1 OPUS系统
        1.3.2 SCOUT系统
        1.3.3 AUSPOS系统
    1.4 基于CORS的GPS定位网络解算平台实现基础
    1.5 基于CORS的GPS定位应用
        1.5.1 CORS在大地测量中的优势
        1.5.2 基于CORS的GPS在线定位应用优势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CORS的GPS定位网络解算平台
    2.1 基本功能设计
        2.1.1 用户数据上传功能模块
        2.1.2 数据预处理功能模块
        2.1.3 数据解算处理模块
        2.1.4 用户管理模块
        2.1.5 服务通信模块
    2.2 系统结构设计
        2.2.1 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系统构架
        2.2.2 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多线程并发通信
    2.3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开发
        2.3.1 NetSolution服务器端
        2.3.2 NetSolution客户端
        2.3.3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协作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解算控制文件自动生成
    3.1 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数据解算影响因素
        3.1.1 数据预处理
        3.1.2 模型和控制参数
        3.1.3 坐标框架和历元
        3.1.4 卫星轨道和起算坐标精度
    3.2 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解算数据准备
        3.2.1 观测数据与星历文件
        3.2.2 需更新的表文件
    3.3 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解算控制文件生成
        3.3.1 测站列表文件(sites.default)
        3.3.2 测站信息文件(station.info)
        3.3.3 测站近似坐标文件(lfile.)
        3.3.4 测站约束文件(sitbl.)
        3.3.5 时段控制文件(sestbl.)
        3.3.6 处理结构文件(process.default)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RS-GPS网络解算平台数据解算
    4.1 GAMIT/GLOBK数据处理流程
        4.1.1 GAMIT组成
        4.1.2 服务器端数据目录结构
        4.1.3 GAMIT数据处理流程
    4.2 基线解算质量指标
        4.2.1 标准化均方根误差
        4.2.2 基线重复率
    4.3 数据准备
        4.3.1 实验测站选择条件
        4.3.2 实验测站选择
        4.3.3 GPS数据预处理
    4.4 不同解算条件对CORS-GPS平台数据解算精度影响分析
        4.4.1 观测时间对数据解算精度影响分析
        4.4.2 不同IGS精密星历对数据解算精度影响分析
        4.4.3 测站点近似坐标精度对数据解算精度影响分析
        4.4.4 参与解算的基准站数量对数据解算精度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附录B 硕士期间参研项目

四、应用GAMIT软件进行高精度GPS定位解算(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级GNS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及稳定性分析[D]. 王晓明.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1)
  • [2]国家GNSS基准站解算BDS/GPS精度对比分析[J]. 慕仁海,党亚民,许长辉. 测绘工程, 2020(05)
  • [3]高频GNSS精密定位方法在地震要素反演中的应用[D]. 申靖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GNSS基线网的优化选星方法研究[D]. 代阳.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GAMIT/GLOBK的卫星高精度沉降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朱鹏. 南京大学, 2020(02)
  • [6]GNSS变形监测的虚拟基准方法[D]. 赵亮.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区域COR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研究[D]. 王方超.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8)
  • [8]基于GNSS的滑坡体监测与预报[D]. 张霆浩.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9]GPS在线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改进及系统实现[D]. 蔡琅.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CORS的GPS定位网络解算平台研究[D]. 陈伟.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GAMIT软件应用于高精度GPS定位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