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汉民族肚兜纹饰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沁[1](2020)在《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服饰是身体的服饰,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离开了人的身体而存在的服饰是空洞静止的,只有被人的身体所穿着才能完整体现服饰的意义价值,那么研究服饰与服饰之下身体的关系应该比研究服饰本身更为重要。但是,长久以来在学术研究中,不管是从身体的角度研究服饰,还是以服饰为视角研究身体的社会性都是缺失的状态。随着理论界的“身体转向”,服饰与身体的天然联系逐渐开始受到关注,而引入身体视角重构服饰文化体系应该是服饰研究的重要方向。尤其在女性服饰的研究领域,传统女性受礼制的规训长久以来都处于“失语”的状态,通过身体的视角研究传统女性服饰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的问题,并通过服饰与身体的关系探究当时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显着提高,但是身体问题仍然突出,大众媒体关于女性身体的减肥塑身、美容整形、时尚消费等内容的传播不断构建女性对自我身体的认识与要求,出现了许多有损健康的不理智现象,并且反映在服饰的穿着上。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解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追溯历史,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在“女性身体问题”上却具有本质的共通性。本文从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视角,以近代我国女性服饰为研究对象,围绕服饰变迁体系的构建与量化的趋势分析,有助于从身体的角度更深入挖掘近代女性服饰变迁的文化内涵以及推进当今女性关怀的需要。首先,厘清身体解放运动由反缠足运动、剪发运动、天乳运动所组成,是近代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妇女解放思想所引领,通过大量近代文献梳理归纳启蒙、兴起、高潮各阶段的妇女解放思想以及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以思想与实践为依据,总结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情况,形成相对完整的近代女性身体解放运动下女性身体观变化的理论架构。其次,在大量近代文本与图像资料的基础上,还原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概貌。反缠足运动作为服饰革命的第一步,足服形象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服饰形制的稳定系统,而女性开始以趋新求变的形象参与社会生活。剪发运动从平权、革命的象征到审美的回归,新女性的短发形象成为时尚的潮流。天乳运动批判了新女性的平胸形象,重塑了女性自然的身体曲线形象。随着身体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女性服饰形象直观展示了身体解放运动的成效与功绩。再次,立足实物分析与田野考察,从造型角度考证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服饰品的造型变化特征。上衣的造型从宽大变为紧窄、从平直变为曲线,而下装造型逐渐缩短以轻便为主导。并且身体解放运动主要围绕传统装饰实践的废除所开展,足服经历缠足弓鞋、放足鞋再到天足鞋的转变,造型上由弓弯变为平直,女子发型由束发盘髻转而剪发烫发,内衣造型由束胸到突显胸部转变。同时,从身体解放运动的角度,研究近代女性服饰实物的色彩、材质与工艺。服饰色彩审美逐渐脱离等级化的“五行五色”体系,以个人审美为导向进行搭配,服色搭配在整体风格上由艳丽转为素雅,缘边辅色也以同色或近似色为主流,上衣下裳的配色流行衣裙(裤)同色,并且多用复色,色彩典雅和谐没有等级之分。服饰材质流行以性感裸露与实用朴素为风格导向,不过以实用为主导的棉织物才是消费的主流。服饰工艺上,裁剪结构工艺开始由平面向立体转变,开始在结构设计中突显女性的身体特征;装饰工艺也从繁复趋于简洁,以突显服饰的立体结构。最后,总结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女性服饰的变迁规律,其承载了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显示了由遮蔽到裸露的变迁特征,呈现出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同时基于变迁规律,定义近代女装开放度的概念,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以感性工学为量化手段,通过相关性分析关联服装开放度与廓形、颜色、装饰、材质四大关键要素,得出与服装开放度相关性最高的为廓形合体度与裸露度。在此基础上,以回归分析的方式,建立了以服装尺寸为自变量的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模型与裸露度模型。随后,运用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对十九世纪末至1940年代女装廓形进行识别,并获取尺寸数据。可以得出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变化趋势:在身体解放运动的影响下,近代女装合体度及裸露度均有明显上升趋势,说明其正由保守走向开放。同时不同人群对女装廓形变化接受程度差异较大,且普遍对服装合体化趋势接受程度高于裸露化趋势。该结果有力的支撑了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体系,同时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刘思露[2](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形态构成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中华传统汉民族服饰“云肩”在现代文化生活当中的日益衰颓,云肩逐渐消失在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仅在汉服、戏服和影视剧服饰中偶有出现。众多学者研究了云肩的纹饰、文化和形制等感性语义,而理性客观的形态构成鲜有讨论。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对现存的云肩样式进行再探究,以广泛收集的云肩素材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分形艺术图形和云肩平面图形在艺术美学和数理逻辑上的相似点,从而构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分类判断模型。本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检索、田野调研、观察法、类比法、定量分析法和模拟法等,并将理论成果运用于博物馆云肩科普交互系统的设计。论文包括:(1)对研究对象(云肩)的简考,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现状;(2)对分形理论的整体认识及其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概况;(3)结合分形艺术图形与云肩平面图形的相似性,收集一定数量的云肩素材样本进行形态构成原理分析,推导出云肩的分类判断模型;(4)使用李克特量表对模型进行定性验证,以及感知哈希算法中的汉明距离对模型进行定量验证,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探究实际应用方向;(5)根据研究的理论成果完成云肩DIY图形交互系统的设计。
李俞霏[3](2020)在《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礼仪服饰是一种象征意义远大于审美意义,具有规范化功能且集中反应社会价值观的服饰,比日常服饰更具稳定性。它强调某种礼仪的重要意义,标识着个人生活及社会关系的变化。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生裂变的时期,也是我国传统服饰尤其是礼仪服饰重回华夏传统、融合复兴并走向新生的重要时期。在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山东,礼文化由思想到物质,由观念到服饰均产生深远影响。以婚、丧、祭为代表的礼仪服饰集地域民俗、礼制、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于一身。折射出明清山东民众对“礼”的尊崇及“俗”的融合,体现了人们的造物精神、审美意蕴和时代脉动。通过研究社会文明进程中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拓展了古代礼仪服饰的研究领域,为礼仪制度和服饰文化研究提供史料。对于进一步传承独具特色的地域服饰文化具有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深度发掘和秉持山东地域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文化性以及服饰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从而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明清为时间主线,以山东为地域范畴,以礼仪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东省博物馆、孔子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山东各地民俗馆中服饰实物,私人收藏家的传世服饰藏品以及墓葬出土的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品进行研究。运用数据统计法、聚类分割与智能提取法、色度测量技术对礼仪服饰进行实物分析结合地方史志、着作、论文等文献资料考证。理论揭示明清山东社会进程中以婚礼、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为代表的礼仪服饰嬗变,剖析时代的世风民俗与礼俗互动,构建出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的整体面貌与系统布局。同时结合数据分析,采用现代造型法则对传统元素及图形进行符号化提取,对款式图、结构图、尺寸、材质、纹样、构图形式、制作工艺进行梳理归纳,探寻差异性和规律性,建构出明清山东礼仪服饰研究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明清山东礼仪文化发展呈现出礼文化与地域民俗之间的渐进关系。婚丧礼仪经历了明初的去蒙古化、复兴传统礼仪从而使传统仪程留存完整。明中期至清中期的世俗化特征明显,传统观念淡化,阶级壁垒打破。清末由传统、繁琐走向新式、简约。祭孔礼仪在明代至清代更迭中日渐加隆,对祭祀礼仪的重视深入人心。(2)明清山东以婚、丧、葬、祭为代表的礼仪服饰具有尊重传统,保守持重的类型特征和鲜明的时代性。明清山东礼仪服饰习俗与信仰保留完整,服饰款式稳定。在穿着方式上沿用唐宋之制,采用上衣下裳的搭配方式。明代婚服品官严格按照服制穿搭,庶民根据自身经济能力的差异在款式、面料、饰品的选择方面有所不同。清代山东婚服在保留明代穿着方式和服装款式的同时呈现出部分满汉交融背景下的服饰的特征。丧服,表现出辨亲疏、讲孝道、重伦理传统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具有逐步简化、平民化的特征。葬服多为同时代华丽、鲜艳的棉礼服并饰有宗教色彩的纹样,以期在阴间的温暖、富足、护佑后代。阙里祭孔在明清已上升为国之重典,祭孔服饰具有官方定制的特殊性,穿搭方式不得随意更改。服饰“礼乐”教化为目的,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3)明清山东礼仪服饰遵循儒家天人合一的形制特征与五行五色的服饰色彩观。其形制的“十字型”平面结构,呈现出均衡、对称的特征。这与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互相依存。通过HSV颜色模型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织物纹样图像分割与智能提取,有效获取了礼仪服饰色彩和图案的总体特征。认为明清山东婚、葬、祭服均恪守五行五色审美思想,色彩饱和艳丽。婚服崇尚红色,图案色与底色之间的明度对比关系中明代比清代对比强烈。丧服尚白,展现出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和敬畏之情以及儒家思想在山东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葬服多以饱和的冷色为底色。明代葬服用色简约浓艳、对比强烈;清代葬服色彩多元、明度较高、色彩对比弱。祭服色彩相对单一,选用无图案或图案色占比极少,体现出慎终追远、庄严肃穆的人文情感。(4)明清山东礼仪服饰面料、图案与工艺技法集地域性、艺术性和民俗性于一体。由于棉花在山东大面积种植,使得棉织物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丝织物出现在礼服当中,打破了服饰领域的阶级界限。同时,山东礼仪服饰图案具有典型的汉民族特色,图案布局讲求对称、均衡,繁简相宜。明代礼仪服饰图案造型较为粗犷、色彩稍显浓重。清代继承了明代图案的主题内容题材和构图进一步充实,整体图案更加细腻。图案具有丰富的吉祥寓意,是山东地域独特民俗风貌的写照。鲁绣是明清山东礼仪服饰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技法。选用棉线做绣线,纹路苍劲,注重装饰性,具有北方地域的粗犷风格,是山东地域民俗思想的有力表达。(5)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明清山东礼仪服饰产生由表及里的影响。明清山东气候寒冷,极端天气频繁,使得婚葬服饰四季均以棉服为主,寓意温暖、富足。政治,对服饰制度起着主导作用,山东礼仪服饰在严谨的服制与地域民俗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礼俗互动特征。经济,为礼仪服饰流变提供了物质基础。棉纺织业和丝织业的发展加速了山东商业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着装观念由传统质朴转为奢华相向,以棉布为礼仪之衣是社会的进步。教育的重视造就了礼仪之邦依礼而行的思想氛围,祭孔服饰在道德规范中展现出丰富的礼文化的意蕴。
曹英才[4](2020)在《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文化整体视角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个案研究,从服饰发生的生态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背景、生产方式等方面作了综合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析对特定地域环境的服饰风格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层次关系。由于舟曲藏族生活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在长期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中,创造出与舟曲地域相适应的服饰着装。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受众多文化因素和影响是服饰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而这些基础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由此特定地域空间和人群及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套本土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空间视阈下,舟曲藏族服饰文化作为藏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其类型丰富,风格独特,总体构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格局。由于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对封闭落后,居于这种环境氛围下,总体服饰文化保留相对完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各种文化不断被涌入,潜移默化地对服饰生产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去传统服饰逐渐都已失传,而现代大众化服饰占领主导趋势,基于这种社会语境下,研究本地域服饰文化具有迫切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即体现该民族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外显展示。同样它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经过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中,形成了舟曲藏族特有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不仅包涵了舟曲藏族的语言形态和居住形式及民俗习俗,保留了传统的服饰文化基因。服饰文化内涵在装束质料、工艺、构造、色泽、审美、纹样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从而使舟曲藏族历史渊源、着装习俗、装束风格、制作工艺、色彩配置及审美理念均方面得以表达,使服饰文化在各自的生产生活和地域空间里,形成为地域性传承延续的活态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过去在封闭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将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原汁原味地生存和保留下来。舟曲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等各方面受到所在地域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等的影响。而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是舟曲藏族着装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这些基础因素为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在服饰穿戴习俗上体现其深刻的地域特性,舟曲着装生根于传统的自然村落和民间生产生活,同样在舟曲藏族同一地域文化圈内,不同的服饰风格和艺术审美自成体系,从中透视出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色彩审美及文化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完整地表达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和艺术理念。服饰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中扮演其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这种文化语境,服饰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更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舟曲藏族社会生产和民间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本文选择舟曲藏族传统自然村落为田野点,通过舟曲藏族民间考察和实地调研及访谈相结合基础上,对舟曲藏族服饰发生的社会历史、生态环境、传统技艺、民间习俗、装束惯习、文化变迁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阐述。其一,从舟曲藏族源流和地域分布格局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其二,从舟曲藏族服饰的传统纺织(纺织、制作、染色)、制作技艺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三,对舟曲藏族服饰依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变迁方面做了分析论述;其四,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形制要素、构造特质方面做了详细总结;其五,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蕴涵的民俗特性、禁忌事项、文化载体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其六,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形态美学、艺术特质、审美意蕴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其七,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符号、文化寓意、语义特性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其八,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社会角色、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九,对舟曲传统服饰的生存现状、社会语境、保护空间等方面做了全面论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均与舟曲藏族所生存的环境、生活、宗教、思维方式及价值等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服饰生产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均不断在发生变迁,促使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消失或失传的尴尬境地。当下如何传承和保护服饰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随时代不断发生变迁,与此服饰文化同样发生了变化,基于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下,探讨传统藏族服饰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解决路径。在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发展中求生存,营造让服饰文化永续生存的文化空间。而本文研究能够对舟曲藏族文化保护有所借鉴或启发意义,让舟曲藏族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让本土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生存境遇,更多地为传统藏族服饰生存、发展及延续。本文研究和探讨,为整个藏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思路。
邓海娟[5](2020)在《近代民间肚兜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肚兜作为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本文通过对肚兜实物进行考察与分析,总结近代汉族民间肚兜丰富的形制和多样的功能性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肚兜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路径,对传承传统服饰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刘姣姣[6](2019)在《基于色度测量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服饰色彩是穿在身上的文化,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服色”在朝代更迭、等级制度、社会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一方面,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过剩纺织品向我国大量倾销,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纺织经济解体,植物染色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分崩瓦解,服饰色彩审美从传统的浓艳繁复转向现代的浅淡素雅。另一方面,儒、释、道三教并存的传统文化遭遇了社会新阶层和外来文化的双重挑战,政权的更替弱化了传统色彩等级观念,原有以礼为美的色彩审美逐渐转向彰显个性的现代服饰色彩审美。近代东西方色彩文化交流中,中国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和改变的境地,本土设计师一味地追随西方色彩流行体系,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色彩文化。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在把握传统色彩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出符合现代国人审美的色彩语言,传承传统服饰色彩文化,为提升传统色彩在现代服装品牌中的软实力提供一种理论参照,寻求本民族消费者色彩心理的共鸣,实现传统色彩文化的当代经济价值。本文以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体系为研究对象,交叉色度学、设计艺术学、纺织科学、地理学和民俗学,借助色度测量技术,通过文献与图像、实物与文字的相互印证,研究了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体系的传统色名、设色规律、呈色工艺、地域差异及民俗文化,主要研究内容的结论如下:(1)基于色度测量技术,规范和量化了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传统色名,构建了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数据库。针对近代服饰色彩的保存现状,提出了一种近代民间服饰的色度测量方法,运用Datacolor650测色仪完成了323件民间服饰的主色、辅色色度测量,获取了734个有效色彩数据;根据服饰色彩测量的基础数据,采用实物与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对《中国传统色色名及色度特性》2015年国家标准,确立了88个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名,运用MySQL系统构建了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数据库。(2)根据色度测量的客观数据归纳了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设色规律。在客观色彩实物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故宫博物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以清末民初文献、小说、摄影、年画、粉彩等图像资料为旁证,归纳了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设色规律。晚清时期基本延续了“五行五色”传统色彩观念,民间各阶层服饰恪守正间色的等级观念,在服色禁忌的限制下模仿宫廷服饰的极致繁复配色;民国时期新旧政权更迭下,推翻了服饰色彩的等级制度,日趋现代化和平等化;随着服饰形制的结构简化,缘饰减弱,趋向紧身合体,服饰色彩趋向平面简洁化,打破了传统服饰上衣下裳,表布里料的配色习惯;梳理了常用色彩中红、青、绿、蓝、紫及五彩的典型配色,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主体上追求单色、纯色对比以及多彩聚合的色彩审美偏好。(3)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的呈现工艺主要是织造、印染和刺绣技艺。西方先进的机器织造技术推动了我国传统手工织造技术的变革,新兴的丝棉麻布在色名、纹样融合了西方色彩审美,为民间提供了质优价廉且多元化的服饰面料,女性服饰色彩审美由“浓艳繁复”转向“浅淡素雅”;近代民间服饰主要的染色技艺是植物印染,外来的合成染料冲击了植物印染主导下的传统色彩审美,印花面料成为城市女性服饰色彩的主导;鉴于博物馆民间服饰色彩保藏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损技术鉴定近代服饰染料的方法,以期展开植物染料服饰保藏的针对性措施;晚清民间服饰刺绣的商品化程度高,刺绣的纹样布局、绣线与绣地、绣线与绣线的配色影响服饰整体色彩风格,民国以后日常服饰刺绣使用减少,配色趋向简单程式化。(4)基于地域服饰色彩数据归纳典型区域的色彩特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造成色彩差异的原因。结合三个地域的近代民间服饰色彩的分布点状图及用色比例,归纳出中原服饰色彩尊黑尚红、以礼为美,江南服饰色彩素朴淡雅、功用为美,闽南服饰色彩尚浅淡色、明艳亮丽的地域特征;服饰色彩的选择是地域内人们适应长期稳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的结果,影响服饰色彩最为密切的因素是地理位置、日照强度和染色植物;人文地理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对服饰色彩审美起到了影响作用,地方文化是地域服饰色彩审美形成的文化基础,纺织经济为服饰色彩地域文化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地方绣种是构成服饰色彩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色彩民俗基本保持了主流的尚色文化,沿海和内陆大城市呈现出中西杂糅的流变特征。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的民俗主体上延续了明清时期的尚色系统,具体表现在诞生、婚嫁、丧葬礼俗服饰中,礼俗服饰色彩表达了民间百姓在物质条件匮乏下向往质朴生活的世俗愿望。近代汉族民间礼俗服饰色彩在局部地区呈现出中西杂糅的局面,沿海商埠中的社会新兴阶层成为西方色彩习俗的倡导者,内陆城市市民阶级和农村地区逐渐追逐效仿;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政治体制是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民俗流变的最主要因素,生活方式的转变是色彩民俗西化的主导原因,宗教信仰的传播是传统服饰色彩习俗面临的外在挑战,政治体制的变革为服饰色彩民俗的流变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侯雨薇,梁惠娥,王中杰[7](2018)在《近代汉民族服饰品中鹿纹审美形态及功能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鹿纹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常被运用在服饰品中,不仅体现出吉祥福禄的美好意蕴,还能满足穿戴者日常使用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然而,在已经进行创新设计的传统动物纹中,鹿纹却出现较少。文章基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实物,选取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的云肩、肚兜、荷包等为研究载体,运用美学原理从鹿纹的造型、色彩、组合搭配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析传统服饰品中鹿纹的装饰功能与社会精神功能,揭示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鹿纹的审美价值,为传统鹿纹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梳理完善传统服饰品中动物纹的使用体系研究。
赖晓玲[8](2017)在《陕西与岭南地区肚兜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演变沿着迥异于西方的思路而独具神秘的东方魅力。其中,肚兜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一种内衣型制,它寄托了古代女性的生存价值、生活理念、审美情趣及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种载体。肚兜之物虽微,却受社会变革与文化所系,其作为民俗服饰的一部分保留并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对肚兜文化的重新思考和审视,有助于对当代肚兜的艺术形态和创作现状进行深层研究。柳宗悦先生说:“我们要注意到富于地域性的那些吉祥图案,也就是既要理解其‘全民性’,也要理解其‘地方性’”。不同的土壤孕育不同的艺术风格,对“地域性”的艺术特征的探讨尤为重要。通过对肚兜的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地域文化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对丰富服装设计理论及应用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肚兜的地域性文化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针对这一空缺,以陕西与岭南两个地区的肚兜为研究对象,通过已收集的陕西与岭南肚兜的图片进行数据分析与图表的方式,从结构特征、色彩特征、材质特征、图案特征及寄寓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并将陕西与岭南肚兜的艺术特征置于地域文化背景下,通过两者相互对比产生碰撞,探索地域文化下肚兜的艺术特征、民间习俗、寓意文化,探寻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深入挖掘影响肚兜地域性特征的深层原因。此外,通过岭南与陕西肚兜的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总结陕西与岭南肚兜的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所总结的设计原则对其肚兜创作进行理论指导,通过设计案例验证设计原则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寻肚兜的合理设计方法,既有助于传统服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能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并具有实用价值的肚兜设计作品。本文对陕西与岭南地区肚兜的比较研究填补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为肚兜相关的理论研究、地域性文化对比分析及其设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对肚兜服饰及其文化内涵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晓予[9](2017)在《基于中原文化地域的汉族服饰图案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研究》文中提出服装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同步进行,汉族服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变迁的忠实反映。图案作为服饰上最为瞩目的视觉符号,不仅严密切合服装的形制与功能、起到装饰美化衣衫的作用,更具有明确的表征意义。丰富的图案题材、造型、色彩、制作工艺以及材料的应用不仅是衣者身份地位与思想情感的直观反映,而且也透射出所属时代的社会特征与所在区域的民俗文化内涵。对服饰图案的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考古学、艺术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辅助手段。中原文化地域是汉族服饰最主要的存在区,对这个区域的汉族服饰及图案进行多层次研究不仅可以从历史的角度佐证华夏民族的发展演变历史,而且还能从人文、民俗的角度深刻了解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论文共分八章,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是对课题的研究缘起和研究主体的详尽阐述,包括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等。第二部分即论文第二章,是对汉族服饰图案发展脉络与特点演变的研究。在这一部分用到了大量的考古报告作为研究素材,结合文献分析、图表归类与图像分析方法,按照时间轨迹,对汉族服饰图案,特别是中原地域的汉族服饰图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与前后代进行比较,发现汉族服饰图案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和不同于少数民族图案的独有特点,即从原始时期对蒙昧美的追求,到成为权力地位的象征,并最终定格在对于民族文化与地域民俗的反映。第三部分包括从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对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进行分门别类、由表及里的剖析与研究。作者按照汉族服饰图案的不同寓意将研究主体分为情爱主题图案、祈福主题图案、生命主题图案和综合主题图案四大类,即四章。从图案的艺术表征入手,着力挖掘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特征与民俗内涵。80%的研究素材是作者田野调研的一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地域汉族服饰图案寓意深刻、内涵广泛,体现出典型的中原文化根性特征与主体文化地域特征,具有明显的平原地区农耕生活特色。并总结出异形同义、同形异义与同形同名异义三种特殊的图案类型。第四部分即论文第七章,是关于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中的女红技艺与服饰图案保护传承方面的思考。在对汉族服饰图案技术层面的研究中,作者首先对中原文化地域宋绣工艺的历史发展轨迹与特色进行文献方面的挖掘梳理;继而从本质上对图案的视觉表象进行研究,即通过对大量传世品中女红工艺的分解,总结出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的代表工艺类型及其针法。不同针法的视觉效果不同,分别适合表现不同的图案形象。在关于服饰图案的保护传承一节,作者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研究主体保护传承的意义讨论层面,而是探索具有实操性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国家大力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理论基础,提出建立数据库这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五部分即论文第八章结论与展望,首先对课题的研究做出总结,依据研究结果,将服饰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之间的关系归纳为异形同义、同形异义和同形同名异义三类,并逐一举例说明;其次对课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一是以技术手段对服饰图案进行科学的色彩分析和保护,二是抢救挖掘更加纯粹的民俗信息,这是将汉族服饰图案研究持续进行下去的前提与基础。
金冰依[10](2017)在《近代肚兜在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内衣文化的历史跌进与演绎,纵观整个内衣文化的发展,绚烂而多彩,是对美、情以及身体表现的企望。内衣的演绎在肚兜以其形式出现时达到高潮,将内衣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传统肚兜最大的功能在于对身体的呵护,在发挥其功能的同时含羞而内敛的抒发情感,被寄予了人文精神。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对古代内衣中具有代表性的肚兜进行深入了解和挖掘,主要对其形制的结构形式、色彩的运用手法与图案纹样的表达特征、材质与技艺采取分析、归纳、总结。诠释了肚兜这一传统内衣服饰的意识形态和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通过对新旧肚兜文化演变的了解和总结,并进一步将其形制、色彩、纹饰等传统特征提炼成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当中,探索其运用的设计方法与途径,在发扬传统内衣文化的同时,探讨符合现代时尚理念的服装创新设计,使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在现代服装中迸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近代汉民族肚兜纹饰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汉民族肚兜纹饰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与意义 |
1.2 概念厘清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 |
2.1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 |
2.1.1 启蒙:维新变法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1.2 兴起: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1.3 高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
2.2 女性身体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1 反缠足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2 剪发运动的历史进程 |
2.2.3 天乳运动的历史进程 |
2.3 近代女性身体观的演变 |
2.3.1 传统女性身体观 |
2.3.2 近代女性身体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1 反缠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1.1 放足的服饰困惑 |
3.1.2 服饰形象的混乱 |
3.2 剪发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2.1 断发的平权想象 |
3.2.2 时尚的“新女性”形象 |
3.3 天乳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的服饰形象 |
3.3.1 “新女性”的平胸形象 |
3.3.2 曲线重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造型与特征 |
4.1 近代我国女性服饰种类与形制概况 |
4.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造型与特征 |
4.2.1 从宽大到紧窄的上衣造型 |
4.2.2 一短再短的下装造型 |
4.2.3 从平直到曲线的袍服造型 |
4.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装配饰造型与特征 |
4.3.1 从弓弯到自然的足服造型 |
4.3.2 从束发到剪发的发型及配饰 |
4.3.3 从遮到显的内衣造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材质与工艺 |
5.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色彩 |
5.1.1 从“以礼为美”到“自由平等”的色彩审美 |
5.1.2 从艳丽到素雅的色彩搭配 |
5.2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材质 |
5.2.1 以性感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
5.2.2 以实用为导向的服饰材质 |
5.3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制作工艺 |
5.3.1 从平面到立体的裁剪工艺 |
5.3.2 化繁为简的装饰工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装变迁规律的量化分析 |
6.1 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近代女性服饰变迁规律概述 |
6.1.1 由压迫到解放的变迁历程 |
6.1.2 由遮蔽到部分裸露的变迁特征 |
6.1.3 由保守到开放的变迁趋势 |
6.2 近代女装开放度分析 |
6.2.1 实验过程与方法 |
6.2.2 开放度相关性分析 |
6.2.3 服装廓形回归分析 |
6.3 基于机器视觉的近代女装廓形提取与尺寸采集 |
6.3.1 近代女装廓形提取 |
6.3.2 服装特征点提取 |
6.3.3 服装尺寸测量与精度 |
6.3.4 FCM聚类类别数C的优选 |
6.4 近代女装廓形变化规律的量化研究 |
6.4.1 近代女装廓形合体度变化趋势分析 |
6.4.2 近代女装廓形裸露度变化趋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研究成果 |
附录B:近代女性服饰实物资料表 |
附录C:近代女装尺寸数据明细表 |
(2)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形态构成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理论意义 |
1.2.3 实际应用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云肩简考 |
2.1 云肩的定义 |
2.2 云肩的起源及演变 |
2.2.1 云肩的起源 |
2.2.2 云肩的发展及成熟 |
2.3 云肩的分类 |
2.3.1 外观形态类型 |
2.3.2 审美意趣类型 |
2.3.3 形制手法类型 |
2.4 云肩的艺术美学 |
2.4.1 装饰美学 |
2.4.2 构成美学 |
2.4.3 文化美学 |
2.5 云肩的应用现状 |
2.5.1 服饰应用 |
2.5.2 首饰应用 |
2.5.3 文博展览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形理论的整体认识及艺术应用 |
3.1 分形理论概览 |
3.1.1 理论来源 |
3.1.2 分形理论用于艺术创作 |
3.2 分形艺术 |
3.2.1 分形艺术的定义 |
3.2.2 分形艺术的美学规律 |
3.3 分形艺术图形 |
3.3.1 分形艺术图形的视觉特征 |
3.3.2 分形艺术图形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肩的分形思想探讨 |
4.1 云肩素材样本的收集 |
4.1.1 收集来源 |
4.1.2 收集汇总 |
4.2 素材的分类整理 |
4.2.1 视觉化分类 |
4.2.2 素材汇总整理 |
4.3 素材样式的提取和整理 |
4.3.1 形态提取过程 |
4.3.2 色彩搭配规律 |
4.3.3 纹饰归类 |
4.4 云肩平面图形与分形艺术图形性质的相似性 |
4.4.1 设计原理的比较分析 |
4.4.2 视觉构图的比较分析 |
4.4.3 经典图形案例的比较分析 |
4.5 基于分形理论探究云肩的形态构成 |
4.5.1 云肩形态中的分形原理 |
4.5.2 基于分形原理的云肩形态判断流程图 |
4.5.3 云肩分类模型的表格整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分类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
5.1 模型验证分析 |
5.1.1 模型验证框架 |
5.1.2 基于模型设计样本图形 |
5.1.3 定性对比分析 |
5.1.4 定量对比分析 |
5.1.5 分析结论 |
5.2 分类模型的意义 |
5.2.1 理论意义 |
5.2.2 实践意义 |
5.3 分类模型的局限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用设计案例-博物馆DIY云肩图形交互设计 |
6.1 博物馆云肩展览及科普方式 |
6.1.1 云肩的展览形式 |
6.1.2 云肩的科普方式 |
6.2 云肩DIY交互系统设计概述 |
6.3 交互系统的设计内容及思路 |
6.4 交互系统的具体设计说明 |
6.4.1 交互系统功能设计说明 |
6.4.2 交互系统原型设计说明 |
6.4.3 交互系统UI界面设计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关于传统服饰云肩的平面图形调查问卷 |
附录2: 汉明距离定量分析图片相似度的源代码 |
(3)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明清山东礼仪文化的演变 |
2.1 明初山东礼仪文化 |
2.1.1 明初山东婚礼的特征 |
2.1.2 明初丧葬礼仪 |
2.2 明中期至清中期山东礼仪文化 |
2.2.1 明中期至清中期山东婚礼仪 |
2.2.2 明中期至清中期山东丧葬礼仪 |
2.3 清末山东礼仪文化 |
2.3.1 清末山东婚礼仪 |
2.3.2 清末山东丧葬礼仪 |
2.4 明清山东祭孔礼仪文化 |
2.4.1 祭孔人员的组成与来源 |
2.4.2 祭孔规模加隆 |
2.4.3 从祀有序增删 |
2.4.4 乐舞传承中创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类型与搭配 |
3.1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划分依据及服饰类型 |
3.2 明代山东婚服特征 |
3.2.1 明代山东女子婚服特征与搭配方式 |
3.2.2 明代山东男子婚服特征与搭配方式 |
3.3 清代山东婚服特征 |
3.3.1 清代山东女子婚服特征与搭配方式 |
3.3.2 清代山东男子婚服特征与搭配方式 |
3.4 明清山东丧葬礼仪服饰特征 |
3.4.1 明清丧服制度 |
3.4.2 明清山东丧服特征 |
3.4.3 明代山东葬服特征 |
3.4.4 清代山东葬服特征 |
3.5 明清山东祭孔礼仪服饰特征 |
3.5.1 明代山东祭孔礼仪服饰特征与搭配方式 |
3.5.2 清代山东祭孔礼仪服饰特征与搭配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形制特征 |
4.1 明清山东婚服形制 |
4.1.1 明代山东婚服形制 |
4.1.2 清代山东婚服形制 |
4.2 明清山东丧服形制 |
4.2.1 明代山东丧服形制 |
4.2.2 清代山东丧服形制 |
4.3 明清山东葬服形制 |
4.3.1 明代山东葬服形制 |
4.3.2 清代山东葬服形制 |
4.4 明清山东祭孔服饰形制 |
4.4.1 明代山东祭孔服饰形制 |
4.4.2 清代山东祭孔服饰形制 |
4.5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局部造型特征 |
4.5.1 崇儒家彰礼乐的领襟与弓鞋造型变化 |
4.5.2 内省与扩散下的袖型变化 |
4.5.3 以造型为导向的装饰结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色彩 |
5.1 礼仪服饰色彩模型构建 |
5.2 明清山东婚服色彩特征及构成 |
5.2.1 明代山东婚服色彩 |
5.2.2 清代山东婚服色彩 |
5.3 明清山东丧葬服装色彩特征与构成 |
5.3.1 明代山东葬服色彩 |
5.3.2 清代山东葬服色彩 |
5.4 明清山东祭孔服装色彩特征与构成 |
5.4.1 明代山东祭服色彩 |
5.4.2 清代山东祭服色彩 |
5.5 明清山东礼服的色彩差异与图像分析 |
5.5.1 明清山东礼服的色彩差异 |
5.5.2 明清山东礼服图案图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面料与工艺技法 |
6.1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 |
6.1.1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的装饰特征 |
6.1.2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题材 |
6.1.3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
6.1.4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的装饰形式 |
6.2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面料与工艺技法 |
6.2.1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面料 |
6.2.2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的工艺技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影响因素 |
7.1 明清山东地理及气候因素 |
7.1.1 山东地理地貌特征 |
7.1.2 自然环境与气候 |
7.2 明清山东政治影响 |
7.2.1 扩大移民,习俗互通 |
7.2.2 恢复礼制,重易华服 |
7.3 明清山东经济发展 |
7.3.1 明清山东棉纺织业 |
7.3.2 明清山东丝织业 |
7.4 明清山东教育与文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实物明细表 |
附录 C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色彩实验数据表 |
(4)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回顾 |
三、整体研究设计 |
四、相关概念及界定 |
五、研究视角 |
六、研究的重难点 |
七、研究尝试点 |
八、相关运用材料 |
第一章 舟曲藏族源流及区域分布格局 |
第一节 舟曲藏族县域情况及相关概述 |
一、区域概况 |
二、行政区划 |
三、人口分布 |
四、气候类型 |
五、自然资源 |
第二节 舟曲藏族社会历史及部落分布情况 |
一、建制沿革 |
二、地方部落 |
第三节 舟曲藏族地域民俗及文化形态 |
一、人文景观 |
二、民俗风情 |
三、宗教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舟曲藏族服饰制作要素及传统技艺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纺织技艺 |
一、传统纺织原料 |
二、传统纺织工具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织作技艺 |
一、纺线 |
二、缠线 |
三、煮线 |
四、洗捶 |
五、理线 |
六、织作 |
七、银饰加工 |
八、传统手工制鞋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染色技艺 |
一、传统服饰的基本颜料 |
二、传统服饰的染色工艺 |
小结 |
第三章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生态 |
一、服饰艺术生态 |
二、服饰艺术阐释 |
三、服饰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
一、地域性 |
二、历史性 |
三、变异性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一、服饰生态环境 |
二、服饰文化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及造型风格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 |
一、坪定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二、江盘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三、插岗型服饰着装要素 |
四、八楞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五、大年型服饰着装要素 |
六、博峪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七、共同佩戴的着装衣(饰)物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 |
一、坪定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二、江盘型传统服饰形制 |
三、插岗型传统服饰形制 |
四、八楞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五、大年型传统服饰形制 |
六、博峪型传统服饰形制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构造特质 |
一、上衣下裤式构造类型 |
二、上袍下裤式构造类型 |
三、衣裙下裤式构造类型 |
小结 |
第五章 舟曲藏族服饰民俗惯制及礼仪蕴涵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民俗特性 |
一、服饰民俗历史性 |
二、服饰民俗地域性 |
三、服饰民俗自觉性 |
四、服饰民俗变异性 |
五、服饰民俗传承性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禁忌事项 |
一、服饰日常禁忌 |
二、服饰节日禁忌 |
三、服饰礼仪禁忌 |
四、服饰色彩禁忌 |
五、服饰身份禁忌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仪礼蕴涵 |
一、诞生礼时期的服饰 |
二、成年礼时期的服饰 |
三、嫁娶礼时期的服饰 |
四、丧葬礼时期的服饰 |
小结 |
第六章 舟曲藏族服饰审美形态及美学探析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造型呈现的形态美学 |
一、服饰形式美特质 |
二、服饰自然美特质 |
三、服饰艺术美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艺术蕴含 |
一、服饰形态蕴含的特色美 |
二、服饰构图折射的和谐美 |
三、服饰生态显现的自然美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折射的审美意蕴 |
一、式样独具的实用美感与造型美感 |
二、多彩丰富的意境情趣与图纹美蕴 |
三、视觉多样的审美意境与色彩情趣 |
小结 |
第七章 舟曲藏族服饰着装符号表现及象征意义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符号表现 |
一、服饰图像性符号表现 |
二、服饰指示性符号表现 |
三、服饰象征性符号表现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符号寓意 |
一、服饰符号语义形成的基本要素 |
二、服饰符号的象征表达 |
三、服饰符号的文化意义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审美符号及语义特性 |
一、传统服饰的审美符号表达 |
二、传统服饰的形态符号表达 |
三、传统服饰的情感符号表达 |
小结 |
第八章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意蕴及深层透视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蕴涵透视 |
一、传统服饰的族徽文化特质 |
二、传统服饰的身份文化特质 |
三、传统服饰的礼俗文化特质 |
四、传统服饰的祈福文化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社会功能阐释 |
一、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涵义 |
二、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功能及表现意义 |
三、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特质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认同及文化表达 |
一、传统服饰与地域内部认同 |
二、不同服饰与地域之间的互动认同 |
三、人类学视阈下服饰符号及地域文化表达 |
小结 |
第九章 舟曲藏族服饰承接空间及延续路径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存现状及社会境遇 |
一、传统服饰当下面临的窘境 |
二、服饰文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三、服饰文化受地域环境的因素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保护路径及传承措施 |
一、服饰保护与传承现状 |
二、服饰保护与传承路径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及保护空间 |
一、传统服饰文化空间及生存现状 |
二、传统服饰文化空间的保护形式 |
三、传统服饰文化的空间再生 |
小结 |
结论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5)近代民间肚兜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肚兜的形制 |
(一)造型结构 |
(二)材料 |
(三)色彩 |
(四)图案 |
(五)工艺 |
二、肚兜的功能 |
(一)遮羞保暖 |
(二)存物 |
(三)寄情 |
三、近代民间肚兜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
(一)对现代童装设计的启示 |
(二)对现代女装设计的启示 |
(三)对现代男装设计的启示 |
四、肚兜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创新应用路径 |
五、结语 |
(6)基于色度测量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厘清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色度测量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数据库的构建 |
2.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体系的构成 |
2.1.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体系的构成要素 |
2.1.2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体系的研究基础 |
2.2 基于色度测量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传统色名 |
2.2.1 色度测量的原理及方法 |
2.2.2 色彩数据与传统色名的转换 |
2.2.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传统色名 |
2.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数据库的构建 |
2.3.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资源的特征分析 |
2.3.2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数据库的核心功能和分级体系 |
2.3.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数据库的信息分类查询系统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设色规律 |
3.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设色观念 |
3.1.1 五行五色支配下等级观念的延续 |
3.1.2 新旧政权更迭下色彩观念的革新 |
3.2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与形制 |
3.2.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整体色彩风格 |
3.2.2 近代汉族民间女子服饰色彩与形制 |
3.2.3 近代汉族民间男子服饰色彩与形制 |
3.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经典配色 |
3.3.1 红的典型配色 |
3.3.2 青的典型配色 |
3.3.3 蓝的典型配色 |
3.3.4 紫的典型配色 |
3.3.5 五彩聚合配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呈色工艺 |
4.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织造工艺 |
4.1.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丝织品的色彩 |
4.1.2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棉麻布的色彩 |
4.1.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色彩审美嬗变 |
4.2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染色工艺 |
4.2.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植物染色 |
4.2.2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化学染色 |
4.2.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染料鉴别 |
4.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刺绣工艺 |
4.3.1 服饰刺绣配色法则 |
4.3.2 纹样和绣地的配色 |
4.3.3 绣线与绣线的配色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的地域差异 |
5.1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的地域特征 |
5.1.1 尊黑尚红、以礼为美的中原服饰色彩 |
5.1.2 素朴淡雅、功用为美的江南服饰色彩 |
5.1.3 尚浅淡色、明艳亮丽的闽南服饰色彩 |
5.2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与自然地理环境 |
5.2.1 地理位置 |
5.2.2 日照强度 |
5.2.3 植物染料 |
5.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与人文地理环境 |
5.3.1 地方文化 |
5.3.2 纺织贸易 |
5.3.3 地方绣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的民俗文化 |
6.1 近代汉族民间礼俗服饰的色彩 |
6.1.1 诞生礼俗尚色 |
6.1.2 婚嫁礼俗尚色 |
6.1.3 丧葬礼俗尚色 |
6.2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民俗的特征 |
6.2.1 一元与多元并存的双重性 |
6.2.2 象征和情感并重的表达性 |
6.2.3 地方和体系脉络的统一性 |
6.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民俗流变的原因 |
6.3.1 生活方式的主导作用 |
6.3.2 宗教信仰的外在挑战 |
6.3.3 政治制度的引领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研究成果 |
附录 B: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民间服饰色彩数据(部分) |
附录 C:近代汉族民间服饰的传统色名及案例 |
附录 D:晚清小说服饰色彩描写统计表 |
(7)近代汉民族服饰品中鹿纹审美形态及功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鹿纹概述 |
1.1 鹿纹的起源及发展 |
2 传统服饰品中的鹿纹表现形式 |
2.1 鹿纹的造型 |
2.2 鹿纹的色彩特征 |
2.3 鹿纹的组合与搭配 |
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鹿纹的审美功能 |
3.1 鹿纹的装饰功能 |
3.2 鹿纹的社会精神功能 |
4 结语 |
(8)陕西与岭南地区肚兜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充实肚兜的地域性比较研究 |
1.2.2 指导肚兜设计的艺术再创作 |
1.2.3 促进中国的内衣文化的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海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术语的界定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陕西肚兜的艺术特征 |
2.1 陕西文化的概述 |
2.2 陕西肚兜的艺术特征 |
2.2.1 结构的艺术特征 |
2.2.2 色彩的艺术特征 |
2.2.3 材质的艺术特征 |
2.2.4 图案的艺术特征 |
2.3 陕西肚兜的寓意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肚兜的艺术特征 |
3.1 岭南文化的概述 |
3.2 岭南肚兜的历史概述 |
3.2.1 外销画中见证岭南肚兜的历史形象 |
3.2.2 陈家祠建筑中肚兜的形象 |
3.2.3 70 年代-80 年代间岭南肚兜的形象 |
3.3 岭南肚兜的艺术特征 |
3.3.1 结构的艺术特征 |
3.3.2 色彩的艺术特征 |
3.3.3 材质的艺术特征 |
3.3.4 图案的艺术特征 |
3.4 岭南肚兜的寓意文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与岭南地区肚兜艺术特征的比较 |
4.1 陕西与岭南肚兜艺术特征的比较 |
4.1.1 结构艺术特征的比较 |
4.1.2 色彩艺术特征的比较 |
4.1.3 材质艺术特征的比较 |
4.1.4 图案艺术特征的比较 |
4.2 陕西与岭南地区肚兜的寄寓文化比较 |
4.3 陕西与岭南地区艺术特征比较的总结 |
4.4 陕西与岭南肚兜地区艺术特征的差异原因分析 |
4.4.1 地理环境的差异 |
4.4.2 气候环境的差异 |
4.4.3 历史文化的差异 |
4.4.4 性格差异 |
4.4.5 审美意识的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西与岭南肚兜的设计实践 |
5.1 陕西与岭南肚兜的设计原则 |
5.2 肚兜设计的立足点 |
5.3 肚兜设计的方法 |
5.4 肚兜设计的展示 |
结论 |
1 本文结论 |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9)基于中原文化地域的汉族服饰图案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缘起 |
1.2 课题的概念界定 |
1.2.1 汉族服饰的概念界定 |
1.2.2 中原文化地域的概念界定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4.1 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实物分析法 |
1.5.4 经验总结法 |
1.6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汉族服饰图案特点演变研究 |
2.1 服饰图案概述 |
2.1.1“图案”溯源 |
2.1.2 图案的造型与意象 |
2.1.3 服饰图案的演变轨迹 |
2.2 先秦时期服饰图案的发展轨迹 |
2.2.1 原始社会纹样搭建了现代图案的基础 |
2.2.2 夏商周时期是服饰图案的开端 |
2.2.3 先秦时期服饰图案的考古发现 |
2.2.4 先秦时期服饰图案的特点分析 |
2.3 秦汉时期服饰图案特点 |
2.3.1 两汉时期服饰图案的考古发现 |
2.3.2 秦汉时期服饰图案的特点分析 |
2.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服用图案特点 |
2.4.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图案的考古发现 |
2.4.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图案的特点分析 |
2.5 隋唐时期服饰图案特点 |
2.5.1 隋唐时期服饰图案的考古发现 |
2.5.2 隋唐时期服饰图案的特点分析 |
2.6 宋元服饰图案特点 |
2.6.1 宋元时期服饰图案的考古发现 |
2.6.2 宋元时期服饰图案的特点分析 |
2.7 明清服饰图案特点 |
2.7.1 明清时期织物纹样类别及内容 |
2.7.2 明清时期服饰图案的特点分析 |
2.8 民国时期服饰图案特点 |
2.8.1 封建社会衣冠制度被废除 |
2.8.2 民国时期服饰图案突出民俗意义 |
2.8.3 民国时期服饰图案是等级身份的标记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中的情爱主题 |
3.1 情爱主题图案的产生背景 |
3.2 爱恋繁衍交融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2.1“鱼莲”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2.2“凤戏牡丹”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3 爱恋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3.1“鹊梅”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3.2“蝶恋花”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4 祈子繁衍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4.1“麒麟送子”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4.2“石榴、瓜果”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4.3“绣球、花篮”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中的祈福主题 |
4.1 祈富求名类图案的产生背景 |
4.1.1“冠上加冠”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4.1.2“一路连科”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4.1.3“吉兽”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4.1.4“指(子)日高升”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4.1.5“独占鳌头”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4.2 驱灾辟邪类图案的产生背景 |
4.2.1“瑞兽护子”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4.2.2“五毒”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4.3 汉族服饰中体现的驱灾辟邪禁忌与祈愿福运的民俗信仰 |
4.3.1 成人服饰中的禁忌与民俗内涵 |
4.3.2 儿童服饰中的禁忌与民俗内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中的生命主题 |
5.1 长寿类图案的产生背景 |
5.2 福寿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5.2.1“福在眼前”与“五福捧寿”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5.2.2“富贵耄耋”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5.2.3“佛手瓜”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5.2.4“三多”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5.3 送老永生类图案的产生背景 |
5.4 送老永生类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中的综合主题 |
6.1 场景主题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6.1.1 生活场景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6.1.2 戏曲场景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6.2 云肩及其综合主题图案的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 |
6.3 中原文化地域婚俗主题图案的民俗内涵 |
6.4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女红中蕴含的民俗内涵 |
6.4.1 女红中体现的遵礼重情 |
6.4.2 女红中体现的遵规宿命 |
6.4.3 女红中体现的节庆民俗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工艺及保护传承 |
7.1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工艺发展轨迹 |
7.1.1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工艺溯源 |
7.1.2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图案工艺的衰落与重生 |
7.2 中原文化地域的汉族服饰图案工艺 |
7.2.1 刺绣工艺 |
7.2.2 贴补绣(贴布绣)工艺 |
7.2.3 其他辅助工艺 |
7.3 中原文化地域汉族服饰传统着色工艺及色彩内涵 |
7.4 汉族服饰图案的保护与传承 |
7.5 汉族服饰图案保护路径的构想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1: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附录 2:原始社会各主要文化类型纹样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10)近代肚兜在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肚兜服饰的概述 |
2.1 肚兜服饰的概述 |
2.2 肚兜服饰的演变历程 |
第3章 近代肚兜的分析 |
3.1 肚兜的形制 |
3.1.1 造型的分割布局 |
3.1.2 结构形式的特征 |
3.1.3 穿着方式 |
3.2 肚兜的色彩 |
3.2.1 色系运用手法 |
3.2.2 色彩设定的价值取向 |
3.3 肚兜的材质与工艺 |
第4章 情感寓意在肚兜服饰纹样中的体现 |
4.1 纹饰的表达特征 |
4.1.1 寓意传达 |
4.1.2 布局安排 |
4.2 纹饰的题材 |
第5章 肚兜的传统元素在女装上的创新运用 |
5.1 新旧肚兜文化 |
5.2 肚兜传统元素在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
5.2.1 肚兜形制在女装造型的运用创新 |
5.2.2 肚兜色彩在女装上的延用与提炼 |
5.2.3 肚兜传统图案在女装上的创新运用手法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近代汉民族肚兜纹饰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身体解放运动影响下我国女性服饰变迁研究[D]. 张佳沁. 江南大学, 2020(03)
- [2]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形态构成研究与应用[D]. 刘思露.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研究[D]. 李俞霏. 江南大学, 2020(01)
- [4]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 曹英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5]近代民间肚兜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 邓海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01)
- [6]基于色度测量的近代汉族民间服饰色彩体系研究[D]. 刘姣姣. 江南大学, 2019(11)
- [7]近代汉民族服饰品中鹿纹审美形态及功能探析[J]. 侯雨薇,梁惠娥,王中杰. 丝绸, 2018(06)
- [8]陕西与岭南地区肚兜艺术特征的比较研究[D]. 赖晓玲.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2)
- [9]基于中原文化地域的汉族服饰图案艺术表征与民俗内涵研究[D]. 王晓予. 江南大学, 2017(12)
- [10]近代肚兜在女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D]. 金冰依. 北京服装学院,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