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饭店的一角感受历史的脉搏

在北京饭店的一角感受历史的脉搏

一、在北京饭店一隅感受历史脉搏(论文文献综述)

何晓清[1](2020)在《少数民族高级干部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的贡献研究 ——以包尔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党初建之时就提出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关纲领性政策,在红军长征时期探索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在抗日战争时期进一步强化,在解放战争时期系统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断充实和完善。历史事实证明,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工作中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其中,少数民族高级干部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治理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他们的研究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尔汉(全名包尔汉·沙希迪)作为新疆维吾尔族人中最早投身于新疆解放事业的少数民族党员之一,作为我党在新疆最早培养和使用的少数民族高级干部之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建设性政治实践中最为经典和代表性阶段的民族工作,包括从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到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到在新疆建党建政、肃特剿匪、开展民主改革,再到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包尔汉作为首任新疆省人民政府主席,不仅是上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同时也是重要领导者之一。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二、三届会长,包尔汉也为我国的宗教工作,为促进我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广泛团结和友好交往做出了积极贡献。包尔汉的工作实践,得到了新中国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与肯定,也得到了历届国家领导人和许多国家高级领导干部的高度肯定。研究包尔汉作为少数民族高级干部的实践和贡献,一方面进一步说明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和重要因素,包尔汉也因此成长为少数民族干部的杰出代表。另一方面,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下的新疆的社会变革、发展和进步与包尔汉的具体工作实践联系起来研究,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成功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本文结合民族学、民族政治学、政治心理学、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客观、系统研究包尔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高级干部的领导作用,在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对外友好交往工作中的实践,梳理他如何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党的执政理念相结合,同贯彻党的各项政策相结合,同新疆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相结合,并最终为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与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卓越贡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论是政治生活的大风大浪,还是个人遭遇的大起大落,包尔汉始终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表现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必备的政治品格。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上,伊丽苏娅手捧父亲包尔汉的照片光荣牌与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共同出现在“致敬方阵”礼宾车上,这既是党和人民对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礼赞,也寄予了党对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模范后代的期望。包尔汉一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他把人生追求融入到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利益中,铸造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包尔汉留下的精神财富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继承和发扬。

荀羽琨[2](2019)在《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文中提出“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为从古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诞生于现代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丝路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丝路人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本文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入手,系统的梳理了现代以来这一地理文化空间中文学演变的内在脉络,使这一文学形态独特的文化蕴涵和美学精神得以准确而全面的呈现。第一章,回顾古代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学的历史。丝绸之路的产生来自于军事外交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它不仅是中西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中西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路文化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使者、宗教求法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在丝绸之路上诞生的神话、诗歌、游记等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二章,梳理了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丝路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丝路文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品质。共和国时期的丝路文学和新中国的创业实践同声共振,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成为表征革命精神的一个巨大的构型空间。新时期的丝路文学则经历了从地方意识到丝路文化的自觉,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第三章,梳理西行文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民族国家危机语境中,外国探险家、文人学者、中外记者共同创造了丝路游记的繁荣。建国后西进热潮中的出现的“牧歌”与“战歌”,把异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歌颂新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新时期丝路上的流寓作家则通过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表达了他们的在地经验,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人文丝路形象。第四章,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中丝路文学的文化主题。乡土守成构成了丝路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价值立场,推动作家穿透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的表层书写,不断抵进文化心理的深度呈现。丝绸之路上丰富的宗教元素为张承志、石舒清、雪漠这些拥有宗教背景的作家提供了理解文学和生命的价值根基。红柯的小说则试图把游牧文化的刚健之气灌注到关中文化之中,实现儒家文化的更新和重建。第五章,概括了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创造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作家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丝路民众在建设新国家和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量。丝路文学中所体现的苦质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内质,苦行僧式的写作观念和对苦难的超越成就了丝路文学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西北丝路文学携带着丝路文化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文化重建的时代命题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丝路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不仅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史煜[3](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游红霞[4](2018)在《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朝圣旅游是基于某种信仰(宗教的或非宗教的),或对某个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发生的旅游行为,是信仰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类型。本文以本土化的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主要的研究范围,讨论如何将神圣层面的信仰推向世俗层面的旅游,论述朝圣旅游中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互动交织、相互裹挟的关系。朝圣旅游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由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承载。朝圣旅游客体指圣地及其旅游景观,景观生产是旅游行为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朝圣旅游的关键环节。作为记忆之场和传承之场的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过去传统的文化记忆,也推动着民俗文化的传承。景观的生产和叙事兼具信仰性和旅游性的双重特征,是政界、佛教界、旅游界乃至受众群体等各方面合力推动的结果。朝圣旅游的主体主要由三大阵营构成。第一是朝圣旅游的建构主体。朝圣旅游是以社会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被利用、加工和重构为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化”的过程。普陀山的现代朝圣旅游是由国家及地方的行政管理部门、民俗文化精英、商业力量、旅游地的地域社会等方面合力建构的,他们的叙事话语代表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又形成了一个话语结构的复合体,共同将传统信仰推向现代旅游。第二是朝圣旅游的受众群体,即朝圣旅游者。朝圣旅游者被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所调动,兼具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可以分析他们对于朝圣旅游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朝圣旅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也传播和强化了信仰传统,从而促进了朝圣旅游的发展。朝圣旅游者是传统民俗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成为朝圣旅游的有力推手。第三是朝圣旅游的组织者,也就是朝圣旅游的中间人。导游是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他们通过现场叙事直接对游客产生影响。导游的叙事话语代表旅游的立场,与信仰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和冲突。只有当信仰与旅游两股力量达成统一和和谐时,才能有效地促成朝圣旅游的发展。以导游为代表的旅游界人士要进行自我约束和妥协,从客观上促进了信仰的发展;信仰界人士也对导游的合理行为表示了包容的态度,甚至参与到朝圣旅游之中,推动旅游的实现,两股力量实现了联合。在朝圣旅游中,从景观的生产到朝圣旅游的建构和运营,都呈现了信仰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裹挟着信仰与旅游、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朝圣旅游的审视,可以探讨旅游民俗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民俗旅游景观的生产;第二,景观叙事与文化记忆、民俗传承以及民俗旅游的关系;第三,民俗旅游的主体建构;第四,民俗旅游与多元主体的互动关系;等等。

谭红梅[5](2015)在《吴冠中油画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冠中是中国当代着名的画家,他在林风眠中西融合观的基础上致力于油画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的研究。他深知中国画的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得力于笔墨技法的精进,对色彩的高度概括和对经营位置虚实关系的讲究,“笔随心运”,渗虚透白的笔情墨趣,乃是画家内心轨迹的外化。他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趣味、黑白色彩、构图等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语言形式结合起来,在油画艺术中营造东方的意境、意韵。在中西艺术融合中追求画面的形式美与意境美的统一,他强调形式美,但形式美是为意境服务的。他既丰富了油画艺术的内涵和深度,又保持了油画艺术本体语言的视觉张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油画艺术语言。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吴冠中油画艺术展开分析探讨:首先对吴冠中的艺术生平进行了简略的概述,进而对其油画艺术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梳理他的艺术发展脉络,归纳他在每个阶段的绘画语言变化。在对他的油画艺术发展脉络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其艺术的个性之美。吴冠中的油画艺术不同于其他进行中西融合研究的画家之作,他特别强调形式美,用中国画的意境去深化西方油画语言。他为了形式美而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进行画面语言形式的追求,把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引进油画,在视觉语言的融合中体现出中国神韵和中国精神。文章在对吴冠中油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油画艺术形成的深层原因以及他的油画艺术给当代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启发与思考。可以说,吴冠中的油画艺术是他在深入研究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中西融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个性语言,他是中西艺术融合的又一成功案例。

徐钢[6](2015)在《亚明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亚明为个案研究,着意于绘画作品艺术本体语言分析,探究其艺术语言、风格以及题材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个人艺术追求之间的关系。亚明作为新金陵画派中重要的画家、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其艺术经历和艺术创作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画创作,并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揭示其在保有中国画的形式语言特点下,提出“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的创作理念,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如何延续中国画传统等根本性的问题上做出了可贵的实践。研究学习其创作思想及其艺术创作历程,无疑可以在这离我们最近的“传统”身上找到中国画发展的路径。

张晓欧[7](2015)在《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文中认为历来对中国现代戏剧史的研究,大多侧重文本,忽略舞台演出方面的关照,近年戏剧研究有所转向,开始从作家作品转为对戏剧思潮、演出活动的探讨,而戏剧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亦为人所接受。演员文化研究是戏剧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戏剧学整体构架下把视角集中在对演员的身份、文化背景对其表演风格的形成,演技与演剧体制、戏剧思潮的关系,表演者与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城市文化的互动,观众群体对演员文化的接受与传播等诸多方面。对演员文化的研究将更加真实地揭示戏剧活动的奥秘,还原话剧在不同历史阶段富于动态的真实面貌,呈现更加丰富、立体的戏剧史景观,使戏剧学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具体,从而对戏剧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对认识社会起到辅助作用。从1907年话剧诞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间,话剧演员文化的演进可谓摇曳多姿,这其中,既有作为一门艺术样式本身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有社会、政治变迁造成的影响。这期间,杰出的演员不乏其例,可谓星汉灿烂,但在传统的话剧史书写里,他们却常常被遮蔽,一方面因为演员的工作成果的不容易保存,另一方面,也由于传统研究范式对这一群体文化特征的束手无策。现代话剧演员文化的价值无疑值得深入研究,这将有助于话剧史研究的丰富性,寻找回被省略、被删减的东西,尽可能接近历史的原貌。本论文力图从戏剧文化学的角度对演员文化进行创新性研究,同时结合戏剧学、人类表演学、社会学、传播学、大众文化理论、消费文化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等多学科的交叉方法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地还原半个世纪的演员文化起源、成熟与局限,以期将对今后的中国话剧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和途径。

刘琼琳[8](2015)在《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商贸建筑是广州这个具有典型商贸特质的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广州实现“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之置于世界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广大背景中,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缺乏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本论文尝试深层挖掘这类建筑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也尝试依据体系之特性建立适用的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促进保护走向整体化和科学化。本文以近代广州为时空背景,以《巴拉宪章》之“广义整体”的概念确定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体系。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百年内以先后、主次的特点发展演变。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各时期世界主导的商贸业态,以经济学增长极概念和经济数据确定各阶段的主导型建筑类型:清末时期的海关类建筑、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和民国中期的酒店类建筑。再以英国建筑师戴维·史密斯·卡彭先生的建筑六项范畴分析模式分析这些主导型建筑的特征演变,进而提出了殖民时代之新古典主义的粤海关、大消费时代之折衷主义带芝加哥学派风格的城外大新、大饭店时代之装饰艺术风格的爱群大厦等三个典型案例,作为1840-1949年间广州商贸建筑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形成文化发展和实体空间对比研究的框架体系,将此体系建筑与西方建筑原型、上海近代的同类建筑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总体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及内容组织进行了阐述,研究思路遵循时空关系中自上而下、自宏观而微观、层层深入;第二章回溯了广州历代商贸建筑和商贸区的发展,提出研究对象的重点区域是沙面岛、长堤商贸区,同时将研究划分为分别以海关类、百货类和酒店类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第三、四、五章分别探讨了近代的三个主要时期的主导型商贸建筑的发展演变特征,重点运用六项范畴模式进行各阶段建筑特征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三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广州近代商贸建筑进行特征总结,并展示了论文的分析模式和结论在近代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关心[9](2014)在《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音乐会,是近代社会伴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一种音乐表现方式。民国之后,音乐会成为人们从事音乐艺术和休闲娱乐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早期的音乐会主要出现在部分大城市,后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社会生活变迁,才逐步在国内较多城市传播,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一项鲜明标志。音乐会的兴起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中西音乐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生活的演进与变化。对于民国时期音乐会发展情况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从音乐文化层面加深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了解,揭示这一新的文化事象在近代生活方式和近代文明建构中的作用,对深刻认识音乐文化与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代中国的学校教师与青年学生,多是除旧布新的重要社会力量。也正因如此,20世纪初期,特别是民国之后学校举行的音乐会,成为了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中国社会的重要渠道之一。学校中知识分子聚集,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反应特点,以及音乐会在中国的演进轨迹,都能在学校音乐会的演变和发展中得到较为集中的反映。从目前学术界对音乐会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成果数量还不多,很少有专文对这一事象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也更缺乏对音乐会历史作出跨区域、综合性的深度关注。正因为对于音乐会活动及其历史面貌,人们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存在着许多研究空白,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探讨的空间。本文以音乐会在民国社会生活中的发展演变及其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和影响为中心,讨论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问题。在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的大潮中,中国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发生深刻的转型,近代城市逐步形成与扩展,新的社会阶层相继出现,加之外国侨民文化生活的示范性影响,西方音乐会形式传入中国的条件已经形成。随着近代学校的兴办,音乐教育得以产生和兴起,使近代音乐发展在中国步入新的阶段。留学生群体对西乐的引进和推广,进一步为音乐会传入中国起了积极的宣传与推动作用。民国时期学校音乐会的兴起产生了多重效应。一方面音乐会作为教学活动不仅改进了教学,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还以新型音乐活动方式丰富了校园文化,以文明的欣赏方式陶冶了青年情操;另一方面学校音乐会还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融汇中外艺术,促进各地交流,使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世俗化、本土化走向,也使其举行的音乐会从形式到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过程中,民族音乐得到了新的发展。西方音乐的猛烈冲击使民族音乐面临着严峻的道路选择问题,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碰撞中借鉴,在抗争中嬗变,在交流中发展,走出了传承传统文化,吸纳外来营养,融汇中西艺术,不断更新发展的道路。社会民众与音乐人对西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经历了“新奇—认同—借鉴”的演进过程。近代社会重新建构的社会生活方式,促使新式音乐家群体逐步形成,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道路及其生存状态,反映了音乐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与此相关的某些时代特征(如动荡的社会局面、民族反侵略战争等都会作用于音乐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民国音乐人群体由其独特的社会角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着特有的作用,他们不懈的艺术追求与艰辛中的奋斗,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音乐会的发展和演变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一定的关联。近代城市的形成、城市生活的出现、居民消费方式的演变等,使城市民众的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需要。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官吏阶层、工商业阶层,以及思想活跃、开放意识强烈的知识阶层,从不同的文化观、价值观、社会心理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音乐会形式的热情,推进了音乐会在城市文化领域中地位、功能与作用的提升。音乐会是近代文明在音乐文化的诉求和发展趋向上,具有自己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的产物。人们通过音乐会活动,传播着新的社会文化意识,音乐会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发挥着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显示出其推进文明与进步的积极作用。

黄洋[10](2014)在《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笔者从2011年以来新发现的李桦遗存物品(简称李桦文献)的整理工作入手,以李桦笔记、手稿等原始资料为依据,完善并订正了现有的“李桦年表”,同时整理出“李桦写作年表”和“李桦作品年表”。本文以这三大年表为线索,按照人物生平年代顺序,对李桦任教北平艺专之前(1907-1947)的艺术与教育历程进行了梳理。具体内容如下:一、分析了李桦早年的家庭生活情况对其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民国时期广州新艺术运动的先驱胡根天、冯钢百等人与李桦的师承关系;二、面对社会与个人生活所遭受的重大变故,李桦在自觉利用木刻这一新兴艺术帮助自己走出内心阴霾的同时,也企图以现代版画会为传播平台,将木刻升级为实现国民精神改造的社会教育利器。在此过程中,鲁迅的指导不仅左右着现代版画会的创作和出版活动,还使李桦对木刻的独立艺术文化身份加强了认识;三、为了实现鲁迅“走出书斋”的嘱咐,李桦带领现代版画会,将木刻的受众从智识阶层扩大到底层民众;李桦甚至不惜转换角色,以军人身份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军旅生涯中,因地制宜地开启了水墨画和战地写生画的艺术新实践。另一方面,李桦继续发挥新兴木刻的工具优势,使其木刻大众化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作为纸媒印刷替代品的木刻工艺手法之间产生了必然关联。由于李桦在创作实践和理论写作上的同一性,笔者也希望藉由李桦的个案分析,对新兴木刻理论中的基础概念进行复原与辨析。

二、在北京饭店一隅感受历史脉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北京饭店一隅感受历史脉搏(论文提纲范文)

(1)少数民族高级干部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的贡献研究 ——以包尔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和难点
    四、理论与方法
    五、本文基本概念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历史与社会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的地理与人文概况
        一、新疆地理及资源概况
        二、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并存的新疆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新疆社会概况
        一、民国时期的新疆治理概况
        二、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在新疆的渗透和蔓延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新疆的传播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早期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包尔汉的政治成长历程
    第一节 包尔汉思想中形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一、包尔汉生平概述
        二、包尔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三、包尔汉成为少数民族高级干部的个人素养
    第二节 在党的培养下走上主政新疆的重要岗位
        一、在新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高级干部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包尔汉的充分信任和培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包尔汉在新疆的工作实践
    第一节 包尔汉与新疆和平解放和人民政权在新疆的建立
        一、包尔汉与新疆和平解放
        二、新旧政权转换并主政新疆
    第二节 包尔汉与新疆社会变革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建立
        一、开辟新疆工作中的社会变革和民主改革
        二、包尔汉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尔汉在宗教工作和对外友好工作中的实践
    第一节 贯彻和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二、提倡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
    第二节 包尔汉在对外友好工作中的实践
        一、中东地区的破冰之旅
        二、为我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贡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包尔汉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贡献
    第一节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一、始终如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对人民解放军的拥戴
        三、爱国主义家风的传承
    第二节 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一、旗帜鲜明的反对分裂主义
        二、民族教育必须以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为基础
    第三节 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学术研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丝路文学的研究现状
    二、现当代丝路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历史呈现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发生
        二、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
        三、丝路文学的内涵
    第二节 从物质走向精神:丝路文艺
        一、民族迁徙与丝路文艺
        二、文化使者与丝路文艺
        三、宗教求法与丝路文艺
    第三节 西游东来的古代丝路文学
        一、先秦时期的丝路文学
        二、汉唐时期的丝路文学
        三、宋元之后的丝路文学
第二章 丝路文学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丝路文学
        一、旧瓶装新酒:旧体诗与易俗社
        二、唐祈的边缘诗学
        三、“花儿”的发现与再造
    第二节 丝路文学与新中国的创业实践
        一、西北丝路上的创业颂歌
        二、英雄人物的重塑
        三、景观书写的政治化
    第三节 新时期丝路文学的文化自觉
        一、游牧经验与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二、从本土文化到丝路文化的自觉
第三章 西行与丝路文学
    第一节 西行与丝路游记的繁荣
        一、西方探险家与丝路游记
        二、文人学者与丝路游记
        三、中外记者与丝路游记
    第二节 西进热潮中的“牧歌”与“战歌”
        一、闻捷的边疆“牧歌”
        二、边疆“战歌”
    第三节 丝路小说:流寓作家的在地经验
        一、流寓作家类型
        二、丝路书写在地化
        三、民间文化的内在认同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丝路文学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与乡土书写
        一、刘亮程:边地乡土的诗性建构
        二、郭文斌:民俗事相中的文化退守
        三、李学辉:乡土精神的重构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丝路文学
        一、清洁的精神:张承志的宗教书写
        二、石舒清:西海固回民世界的诗意书写
        三、雪漠小说与佛教文化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一、红柯:丝路古道上的文学骑手
        二、请给我以火——儒家文化的重建
第五章 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
    第一节 创造: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
        一、创业叙事与丝路文学的创造之美
        二、创业英雄的精神之美
    第二节 苦难:丝路文学的精神内质
        一、游牧文化与路遥的苦难意识
        二、苦难的朝圣与精神的超越
    第三节 崇高:丝路文学的精神高地
        一、昌耀:崇高精神的坚守
        二、丝路意象的崇高美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现状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2.5 小结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3.5 小结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4.5 小结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5.4 小结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6.6 小结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7.3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问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对“朝圣”内涵的研究
        二、“朝圣旅游”研究的多学科维度
        三、关于“朝圣旅游”的其他问题及个案研究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
第二章 本土化观音信仰及其圣地的形成
    第一节 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成
    第二节 观音的灵验叙事与信仰符号
        一、本土化观音信仰的灵验叙事
        二、观音菩萨的主要神职
    第三节 普陀山观音朝圣中心的形成
        一、妙善传说与观音圣地的多地化分布
        二、南海观音体系与妙善传说的勾连
        三、作为观音朝圣中心的普陀山
    小结
第三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景观生产
    第一节 “南海观音”:从符号到景观
    第二节 灵验叙事:景观灵力的生产
    第三节 景观价值:旅游标示物的生产
    第四节 现代节庆与表演景观的生产
        一、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节庆景观的生产
        二、佛教盛典《观世音》:表演景观的生产
    小结
第四章 普陀山朝圣旅游的多元建构
    第一节 国家及地方的行政力量
        一、行政力量对本土化观音信仰的形塑和重构
        二、行政力量对朝圣旅游的策划和组织
    第二节 普陀山观音信仰的民俗文化精英
        一、普陀山的僧侣团体
        二、舟山地区的地方文人和非遗传承人
        三、从事普陀山观音信仰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
    第三节 朝圣旅游的商业力量
        一、朝圣旅游的认同性经济本质
        二、朝圣旅游企业——广州CYQ国际旅行社的案例
    第四节 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居民
        一、普陀山地域社会的地方文化认同
        二、普陀山居民对朝圣旅游的参与和建构
    小结
第五章 朝圣旅游者:在信仰与旅游之间
    第一节 朝圣旅游者的类型
        一、源于宗教传统和民间习俗的朝圣旅游者
        二、“寻根问祖”的朝圣旅游者
        三、祈祷灵验的朝圣旅游者
        四、观光体验的朝圣旅游者
    第二节 朝圣旅游者的行为
        一、朝圣旅游者与神灵的“交流”行为
        二、朝圣旅游者的景观实践
    第三节 朝圣旅游者的体验叙事
    小结
第六章 朝圣旅游的中间人:信仰与旅游的博弈与联合
    第一节 导游:朝圣旅游的职业中间人
        一、导游的叙事话语:从信仰到旅游
        二、导游的叙事话语对朝圣旅游者的影响
        三、导游的叙事话语与信仰话语的博弈
    第二节 旅游力量与信仰力量的联合
        一、旅游界人士的自我约束与妥协
        二、信仰界人士担当朝圣旅游的中间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文译着
    三、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田野调查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附录二:图片选录
    附录三:观音灵感事迹文献目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完成的工作
后记

(5)吴冠中油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吴冠中的艺术生平
    第一节 家境与画缘
    第二节 留学与抉择
    第三节 探索与创作
    小结
第二章 吴冠中油画艺术的演变
    第一节 吸收学习(30-40年代)
    第二节 融合初探
    第三节 风格成熟
    第四节 写意升华(90年代-2010年)
    小结
第三章 吴冠中油画艺术的特征
    第一节 中西融合
        一、观念形成
        二、语言表现
    第二节 形式美追求
        一、不拘泥于透视法构图
        二、灵动变化的线条
        三、简洁明快的色彩
        四、无法而法的用笔
    第三节 意境营造
        一、博大深远
        二、空灵静谧
        三、清新典雅
        四、托物言志
    小结
第四章 吴冠中油画艺术形成的深层原因
    第一节 林风眠教学体系的影响
        一、中西艺术启蒙
        二、中西融合观
    第二节 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希腊古典艺术
        二、西方现代绘画艺术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折射
        一、中国传统书画
        二、鲁迅思想
    第四节 吴冠中绘画观念的体现
        一、形式美与抽象美
        二、“风筝不断线”
    小结
第五章 吴冠中油画艺术的意义与启示
    第一节 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
    第二节 传统与创新
    第三节 艺术与自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吴冠中年表
图录索引
吴冠中油画作品年表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亚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身世革命中国画
    一、童年和洋画片
    二、投身革命抗日从戎
    三、初识中国画
第二章 从战士到画人
    一、改良中国画
    二、改造中国画
    三、为中国画辩护
    四、访苏后的抉择
    五、研习中国画
    六、《货郎图》《石壕吏》
第三章“新金陵画派”推手
    一、“写生”的变迁
    二、发起二万三千里长途写生
    三、写生路线
    四、写生途中的创作与研讨
    五、写生途中与各地画家的交流
    六、《出院》《川江夜色》
    七、山河新貌展
第四章 笔墨当随时代
    一、新题材 新意境
    二、工业题材《钢铁捃拾集》
    三、异域写生
第五章 退隐东山
    一、居太湖
    二、长江万里图
    三、近水山庄壁画
第六章 画学思想研究
    一、民族性
    二、笔墨
    三、生活
    四、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7)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现代演员文化的生成与演进
    第一节 演员地位的提升
    第二节 新思潮下的发展与转向
    第三节 职业化带来新空间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之间
第二章 演员身份与性别表演
    第一节 身份的自我建构
        一、新剧演员的自我定位
        二、类型化演员时期
    第二节 春柳社的滑铁卢
        一、从文人到伶人
        二、悲剧美学的失败
    第三节 男女合演:审美趣味的新起点
        一、“男女合演”的滥觞
        二、女演员的粉墨登场
    第四节 合流时代:一个红色的“他者”
        一、革命的艺术家
        二、进步的焦虑
第三章 演员的审美理想与追求
    第一节 “波希米亚人”的“象牙塔”
        一、南国剧人的主体倾向
        二、“集体创作”中的演员
    第二节 辛酉剧社:“桃花源””里“千面人”
        一、沙龙里的“都市绅士”
        二、袁牧之的千面人生
        三、从布尔乔亚到革命演剧
    第三节 “完美的演出”:石挥的期许
        一、中国化的表演
        二、《秋海棠》与“话剧皇帝”
第四章 消费主义的时尚哲学
    第一节 职业化演剧与演员生存
        一、演员作为一种职业
        二、演员收入与消费
    第二节 越轨者:新生活的偶像
        一、欲望的浪潮:报刊、演员和观众的共谋
        二、明星与观众
    第三节 社会圈子与演员社群的构成与解体
        一、演员交游活动与社交圈
        二、中旅演员交游考
第五章 女演员的文化取向
    第一节 要么皇后,要么戏子:唐若青之魅惑
        一、戏缘天注定
        二、明星制下的自我定位
        三、公共空间里的越轨者
    第二节 摩登新女性:王莹的传奇
        一、“王莹型”:游走在作家与明星之间
        二、《赛金花》争角事件的社会性
        三、成为“新女性”
    第三节 重庆迷雾中的“四大名旦”
        一、游走在国共两党的戏剧舞台上
        二、“近朱近墨”的政治命运
结论 历史的投影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话剧演员活动大事记(1907-194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专着、论文及获奖
社会实践
致谢
附件

(8)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时间界定
        1.2.2 空间界定
        1.2.3 内容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西方研究综述
        1.3.2 中国研究综述
        1.3.3 广州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工具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和分类
    2.1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基本概念
        2.1.1 `商贸_的涵义
        2.1.2 "商贸建筑"的涵义
        2.1.3 `商贸建筑_与`市_的关系
    2.2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
        2.2.1 广州商贸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2.2.2 广州历代着名商贸建筑和商贸区
        2.2.3 广州近代商贸区发展概况
    2.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类型
        2.3.1 商贸建筑的分类依据
        2.3.2 广州近代商贸类建筑分类
        2.3.3 世界经济背景的广州商贸类建筑发展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海关类为代表的清末时期广州商贸建筑
    3.1 殖民扩张时代的发展背景
        3.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3.1.2 广州清末时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3.1.3 广州清末时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3.2 海关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3.2.1 海关类建筑范围和种类
        3.2.2 西方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2.3 中国海关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2.4 广州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3.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特征分析
        3.3.1 建筑形式
        3.3.2 建筑功能
        3.3.3 建筑意义
        3.3.4 建筑形态
        3.3.5 建筑文脉
        3.3.6 建筑意志
        3.3.7 建筑特征总结
    3.4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3.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3.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3.4.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3.4.4 海关制度更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百货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初期商贸建筑
    4.1 大消费时代的发展背景
        4.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4.1.2 广州民国初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4.1.3 广州民国初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述
    4.2 百货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4.2.1 百货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4.2.2 西方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4.2.3 中国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4.2.4 广州百货类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特征分析
        4.3.1 建筑形式
        4.3.2 建筑功能
        4.3.3 建筑意义
        4.3.4 建筑形态
        4.3.5 建筑文脉
        4.3.6 建筑意志
        4.3.7 特征总结
    4.4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4.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4.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4.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酒店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中期商贸建筑
    5.1 大饭店时代的发展背景
        5.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5.1.2 广州民国中期重要建设项目慨况
        5.1.3 广州民国中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5.2 酒店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5.2.1 酒店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5.2.2 西方酒店建筑发展概况
        5.2.3 中国酒店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5.2.4 广州酒店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5.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建筑特征分析
        5.3.1 建筑形式
        5.3.2 建筑功能
        5.3.3 建筑意义
        5.3.4 建筑形态
        5.3.5 建筑文脉
        5.3.6 建筑意志
        5.3.7 特征总结
    5.4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特征和影响
        5.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5.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5.4.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特征总结
    6.1 特征分析
        6.1.1 建筑形式
        6.1.2 建筑功能
        6.1.3 建筑意义
        6.1.4 建筑形态
        6.1.5 建筑文脉
        6.1.6 建筑意志
    6.2 特征总结
    6.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主要内因
        6.3.1 商业传统
        6.3.2 `商战_思想
        6.3.3 近代商人阶层的形成
        6.3.4 专业建筑师的介入
    6.4 实例讨论
        6.4.1 广州海关红楼建筑
        6.4.2 广州民间金融街
    6.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存在问题、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一、古籍与方志
    二、着作
    三、翻译文献
    四、图册
    五、外文文献
    六、学位论文
    七、期刊杂志
附录目录
附录1
附录2:建筑研究之六项范畴
附录3:广州近代洋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4:广州近代外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5:广州近代华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6:广州近代映画院类建筑一览表
附录7:广州近代酒店建筑发展列表
附录8:1927年广州市政厅之《旅馆章程案》
附录9:民国三十四年申请旅业执照图
附录10:酒店分类标准
附录11:外国文献详细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五、文献说明
第一章 传入与引进——音乐会在中国的出现
    第一节 西风东渐: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文化
        一、近代城市孕育新音乐文化萌生
        二、外侨文化传导西方人生活方式
    第二节 激情传播:留学生对西乐的引进
        一、介绍西洋音乐艺术
        二、推广音乐教学活动
        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四、探索音乐发展新路
    第三节 兴教办学:音乐教育的产生与兴起
        一、近代音乐教育逐步兴起
        二、教会学校最早开设音乐教育
        三、游艺活动调节学生课余生活
    小结
第二章 驻足与推开——学校音乐会的多彩效应
    第一节 育人铸材:音乐会提高办学成效
        一、学练结合提升学生才艺
        二、新型艺术丰富校园文化
        三、文明观赏陶冶青年情操
    第二节 文化兼容:艺术荟萃推进学校教育
        一、中西音乐各领风骚
        二、南北艺术平分秋色
        三、他山之石借以攻玉
    第三节 革新教学: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在发展
        一、音乐课遍及教会学校
        二、世俗化走向提升了教育效果
        三、“本土化”推动音乐活动发展
    小结
第三章 碰撞与融合——音乐会折射出的文化博弈
    第一节 新奇中的认同:悄然变化的文化生活
        一、青年学生对西洋艺术的钟爱
        二、中产阶级对西方音乐的欣赏
        三、富裕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吸纳
    第二节 抗争中的嬗变:民族音乐的继续发展
        一、对传统音乐的坚守与反思
        二、中西艺术的交融与互补
        三、学习西洋技法改进民族乐器
    第三节 探索中的推进:融汇中西的道路选择
        一、吸纳西乐发展音乐艺术
        二、唱响校歌彰示学校文化
        三、走出国门传播民族音乐
第四章 呐喊与践行——音乐人的艺术追求与人生
    第一节 “兴我音乐”:音乐教育家的艺术志向
        一、借鉴中发展的作品音乐会
        二、赈灾扶困的慈善音乐会
        三、创建民族乐派的思考与实践
    第二节 与时代同行:音乐教育家的社会角色
        一、艺术道路与目标选择
        二、生活经历与成败得失
        三、社会地位与功过是非
    第三节 亦苦亦甜:音乐人的生存状态
        一、收入水平与酬劳差别
        二、工作内容与价值体现
    小结
第五章 音乐与社会——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
    第一节 动因与趋向:城市文化生活的效应
        一、居民休闲方式的演变
        二、政府的倡导与管理
        三、音乐会向更多城市扩展
    第二节 音乐与风尚:不同阶层的文化追求
        一、市民眼中的高雅娱乐
        二、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
        三、新型音乐群体与社会责任
    第三节 进步与文明:音乐会社会功用的彰显
        一、制度层面的除旧布新
        二、生活方式的步步改变
        三、民族解放的时代强音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档案史料与史料集
    二、民国报刊及各类学校校刊
    三、着作
    四、译着与外文资料
    五、文集与传记
    六、史志及校史资料
    七、相关论文
    八、学位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关于新见李桦文献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课题研究特点
第一章 艺术启蒙(1907-1926)
    第一节 家庭与蒙学
        一、《忘怀篇》考证
        二、李桦童年掠影
    第二节 早期艺术教育
        一、现代美术的触动
        二、接受专业美术教育
    第三节 艺术精神的自觉
        一、艺术结社经验的形成
        二、青年艺术社的实践
第二章 捏刀向木(1926-1934)
    第一节 根本的转变
        一、被中断的留学生活
        二、心理需求与木刻创作
        三、第一次个人版画展览
    第二节 现代版画会
        一、社团活动与社会教育
        二、作为独立艺术的“创作木刻”
    第三节 与鲁迅通信
        一、木刻的手印/机印问题
        二、复制版画与新兴木刻
        三、民族形式与传统雕版技术
第三章 走出书斋(1934-1947)
    第一节 新兴木刻运动的实践
        一、尝试木刻连环画
        二、木刻在纸媒中的传播
        三、首创“木刻流动展”
    第二节 烽烟中的艺术拓展
        一、军旅生涯掠影
        二、《开明日报》木刻副刊
        三、战地水墨写生新成就
    第三节 新兴木刻运动的深化
        一、木刻作为新绘画的前哨
        二、制版替代品与木刻宣传
        三、日趋成熟的大众化风格
结语
图例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李桦年表
    附表二:李桦作品年表
    附表三:李桦着作年表
    附表四:李桦写作年表
致谢

四、在北京饭店一隅感受历史脉搏(论文参考文献)

  • [1]少数民族高级干部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的贡献研究 ——以包尔汉为例[D]. 何晓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D]. 荀羽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 ——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D]. 游红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5]吴冠中油画艺术研究[D]. 谭红梅. 南京艺术学院, 2015(10)
  • [6]亚明研究[D]. 徐钢. 南京艺术学院, 2015(05)
  • [7]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D]. 张晓欧. 上海戏剧学院, 2015(12)
  • [8]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D]. 刘琼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7)
  • [9]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D]. 关心. 南开大学, 2014(04)
  • [10]李桦艺术与教育研究 ——以新见李桦文献为基础[D]. 黄洋.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标签:;  ;  ;  ;  ;  

在北京饭店的一角感受历史的脉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