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醛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镇雷[1](2021)在《7,8-二羟基黄酮干预雌鼠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7,8-二羟基黄酮(7,8-DHF)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结构较为罕见的黄酮类化合物,它可以模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特异性地结合并激活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触发BDNF/TrkB信号级联,发挥相应的生理调节功能。目前有关7,8-DHF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干预及机制研究上,对其在外周组织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7,8-DHF可通过激活骨骼肌的BDNF/TrkB信号通路,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且在雌性小鼠中效果显着,但是这种性别依赖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大数据分析显示,相比同龄男性,女性步入绝经期后,代谢综合征(MetS)等慢性病高发,这与女性绝经后性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及其雌激素相关受体的变化有着密切关联。为了明确7,8-DHF在雌性小鼠衰老过程中对MetS发生的干预作用及其存在性别差异性的原因,本论文分别采用整体动物试验和体外细胞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7,8-DHF长期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雌性小鼠因高脂膳食(HFD)和提前绝经导致的MetS发生。7,8-DHF在不抑制小鼠食欲的情况下,可有效抑制HFD诱导的体重过度增长和内脏脂肪堆积,并可同时改善低脂(LFD)膳食和HFD模式下小鼠的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骨量丢失。(2)通过对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储备等相关指标的分析测试,进一步评估了7,8-DHF对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的调控和保护作用。结果显示,7,8-DHF长期干预可有效调节小鼠HPO轴功能:保护卵巢储备功能,预防提前绝经,并维持主要性激素水平的稳定;无论是LFD还是HFD膳食模式,7,8-DHF干预均能有效预防卵泡闭锁凋亡,保护卵巢中健康卵母细胞的发育;同时增加外周循环中血清雌二醇(E2)的水平,并降低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根据血清脂多糖(LPS)、炎症因子和血清素(5-HT)等监测指标的分析结果推测,7,8-DHF对HPO轴卵巢储备功能保护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降低肠道微生物介导的全身炎症实现的。(3)7,8-DHF干预能影响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能促进有益菌种在肠道中的定植、减少潜在致病菌在肠道中的丰度,并作用于MetS的改善,但是在不同膳食模式下差异较大。在LFD膳食模式下,7,8-DHF虽然显着降低了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却显着上调了以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Bacteroides plebeius和Blautia producta为代表的6种产丁酸、抑制炎症的有益菌群,并下调与糖尿病有关的Allobaculum等菌群,间接作用于MetS相关表型的改善。在HFD模式下,7,8-DHF能显着增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增加了Oscillospira、Mucispirillum schaedleri和Dehalobacterium等与产丁酸、抗炎有关的有益菌群。此外,7,8-DHF对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CFAs)、特别是丁酸的生成有显着的促进作用。(4)本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ERα的激活和BDNF/TrkB信号通路的激活一样,对骨骼肌能量代谢都是不可或缺的。动物试验结果表明,7,8-DHF能够维持小鼠骨骼肌中ERα蛋白的水平。进一步地,在体外C2C12肌管细胞试验研究中,发现7,8-DHF可分别通过与BDNF/TrkB信号通路相关联的细胞外调节激酶(ERK)和酪氨酸家族激酶(Src)信号分子的激活,反式激活ERα在AF-1功能域的丝氨酸Ser118(S118)和AF-2功能域的酪氨酸Tyr 573(Y537);并且发现k252a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的激活后,7,8-DHF对ERαY537的反式激活失效;反过来,ERα的敲除,也可以阻断BDNF/TrkB及下游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同时降低骨骼肌线粒体中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结果表明,ERα和BDNF/TrkB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串扰,并且Src家族激酶在其中起核心作用,二者协同作用于骨骼肌中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综上所述,本文以BDNF的天然小分子模拟物—7,8-DHF为研究对象,从对肠道菌群的有益影响、HPO轴功能的调控及骨骼肌中ERa和BDNF/TrkB信号串扰三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了7,8-DHF对雌性小鼠因衰老绝经和HFD膳食导致的MetS的改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维持或提升骨骼肌中ERa活性,对于缓解雌性动物年龄相关的代谢紊乱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为7,8-DHF性别差异地干预MetS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为女性MetS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新策略。
陈璐[2](2021)在《肝脏HRD1通过FGF21调控能量代谢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不孕不育已成为目前社会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对于不孕不育的分子机制探究迫在眉睫。能量代谢会影响女性生殖功能,肝脏在能量代谢中处于重要地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基因1(HMG-CoA reductase degradation 1,HRD1)作为主要在肝脏表达的泛素连接酶,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尚未见在生殖功能方面的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肝脏HRD1-FGF21信号通路建立能量代谢和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分子连接。基于实验室所有的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对小鼠的代谢情况和生殖功能进行探究,明确肝脏能量代谢的改变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并在分子水平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这在一方面丰富了泛素连接酶HRD1的生物学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揭示不孕不育的分子机制,为未来对不孕不育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首先,观察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型小鼠的生殖功能及能量代谢情况,并检测小鼠FGF21的水平。明确HRD1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对FGF21的影响。其次,验证调控FGF21的PERK-ATF4-CHOP和PPARα/CREBH信号通路,进一步检测HRD1和CREBH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阐明HRD1调控FGF21的分子机制。最后,对小鼠进行能量补充后观察生殖功能变化。探究能量代谢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1.肝脏HRD1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HRD1 KO小鼠在6周龄后平均体重和身长落后(19.5±0.3 g vs 16.5±0.3 g,10.15±1.62 cm vs 8.13±0.79 cm),雌性不能生育,出现性成熟延迟和动情间期延长,同时能量消耗显着上升。为进一步研究HRD1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从小鼠6周龄开始喂食高脂饮食14周。发现KO小鼠的体重依然落后,同时保护肝脏免于脂肪变性。KO小鼠的能量消耗依然增加,体脂率下降约三分之一,并出现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现象。检测FGF21的mRNA和循环水平发现其在KO小鼠中显着上升。说明肝脏中HRD1与FGF21密切相关,HRD1基因敲除后会引起小鼠发生与FGF21过表达相似的现象。2.肝脏HRD1调控FGF21的分子机制研究FGF21在转录水平上受PERK-ATF4-CHOP和CREBH/PPARα调控,首先对PERK-ATF4-CHOP通路相关的转录因子进行检测发现PERK的表达水平与HRD1无关,说明HDR1并非通过PERK-ATF4-CHOP通路调控FGF21的水平。对CREBH和PPARα进行验证,发现HRD1是与CREBH而非PPARα结合发挥作用。接下来我们在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HRD1通过调控CREBH的泛素化参与CREBH的蛋白降解。说明肝脏中HRD1通过HRD1-CREBH-FGF21信号通路调控FGF21的表达。3.能量代谢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研究进行高脂饮食补充能量后,KO小鼠恢复生殖功能,同时血清LH和FSH水平、卵巢功能、卵巢细胞凋亡因子都能恢复。这说明雌性小鼠的生殖功能与能量代谢直接相关。研究结论:1.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缺失会导致雌性小鼠生殖功能障碍,体脂下降和体重减轻,能量消耗增加。2.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缺失会引起FGF21在蛋白和转录水平显着增加,小鼠发生FGF21过表达现象。3.通过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检测验证HRD1并非通过PERK-ATF4-CHOP 通路和 PPARα调节 FGF21。4.蛋白质组学和免疫共沉淀分析表明HRD1与CREBH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HRD1能调控CREBH的泛素化使其发生降解。HRD1通过HRD1-CREBH-FGF21信号通路调控FGF21的表达。5.补充能量后能纠正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缺失引起的生殖障碍,说明能量代谢是HRD1调控生殖功能的主要因素。
黄荣凤[3](2020)在《母代高脂饮食联合双酚A暴露致雌性后代生殖功能紊乱》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环境污染物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s compounds,EDCs),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易暴露于人群并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 gonadal,HPG)导致生殖功能紊乱。研究表明肥胖也会对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尽管环境污染物或营养失衡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已有广泛研究,但结合当今生活方式与习惯,母代高能量饮食诱导发生肥胖并同时暴露环境污染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却鲜有报道,尤其对雌性子一代、子二代甚至多代成年后的影响更值得关注。母代高脂饮食和暴露于不利环境因素都是影响后代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探讨母代高脂饮食联合环境污染物BPA暴露对雌性后代生殖功能和关键作用分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ICR雌性小鼠作为母代(F0),分别建立以低脂饮食(Low-fat diet,LFD)和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喂养并同时通过灌胃给予BPA或溶媒的动物模型,通过与正常适龄雄性小鼠交配得到子一代(F1),雌性子一代成年后与正常适龄的雄性小鼠交配得到子二代(F2),F1、F2均正常喂养直至成年。观察母代高脂饮食合并BPA暴露的生殖特征及其对雌性后代F1、F2生殖功能的影响,探讨母代复合多种不利因素暴露引起雌性后代生殖功能异常的关键作用分子,以期深入了解其复杂的作用途径。方法:选取6周龄雌性ICR小鼠适应一周后转入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动物房,分别喂以低脂(10%fat,LFD)和高脂饲料(60%fat,HFD)并同时灌胃给予BPA(500μg/kg body weight/day)或溶媒,BPA溶于含0.02%无水乙醇的PBS溶液(即溶媒)且每天新鲜配制,连续干预16周(孕前10周+孕期3周+哺乳期3周),建立母代F0高脂饮食复合BPA暴露的小鼠模型。F0代小鼠分别标示为:LFD(正常组,低脂饮食+溶媒)、BPA(低脂饮食+BPA暴露)、HFD(高脂饮食+溶媒)、HFD+BPA(高脂饮食+BPA暴露),分别与适龄健康雄性小鼠交配,检查到阴栓或阴道液涂片有精子,则记录为妊娠第0.5天,相应的雌性子一代(F1)标示为:O1-LFD(F0代为正常组)、O1-BPA(F0代为BPA暴露组)、O1-HFD(F0代为高脂组)、O1-HFD+BPA(F0代为高脂复合BPA暴露组)。子一代出生后21天(Postnatal day 21,PND21)离乳,离乳后持续给以正常饲料喂养。雌性子一代在12周龄时与适龄健康雄鼠交配,得到相应的雌性子二代(F2),分别标示为:O2-LFD(F0代为正常组)、O2-BPA(F0代为BPA暴露组)、O2-HFD(F0代为高脂组)、O2-HFD+BPA(F0代为高脂复合BPA暴露组)。雌性子二代同样给以正常饲料喂养直至实验最后。结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结果显示,母代直接暴露双酚A的BPA组(1.923±0.569μg/ml)、HFD+BPA组(2.493±1.151μg/ml)小鼠尿液BPA浓度明显高于未直接暴露双酚A的LFD组(0.474±0.147μg/ml)、HFD组(0.544±0.133μg/ml)小鼠;且母代高脂饮食联合双酚A暴露显着增加雌性F1、F2代小鼠尿液BPA浓度:O1-HFD+BPA组(39.888±20.236ng/ml)>O1-HFD组(20.183±6.683ng/ml)>O1-BPA组(1.799±3.659ng/ml)>O1-LFD组(0.047±0 ng/ml);O2-HFD+BPA组(59.328±15.921ng/ml)>O2-HFD组(23.215±21.714ng/ml)>O2-BPA组(9.328±11.733ng/ml)>O2-LFD组(1.949±2.536 ng/ml)。母代高脂饮食联合双酚A暴露的小鼠孕期明显延长,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窝数增加,且增加新生儿F1代出生体重,而仅双酚A暴露的小鼠表现出新生儿F1代数量减少;当雌性F1代O1-HFD+BPA组、O1-HFD组小鼠成年后作为母代时也表现出难产的现象,但对新生儿F2代的出生体重和产子数量没有差异。母代高脂饮食联合BPA暴露的雌性F1、F2代小鼠离乳后阴道开口时间提前,即青春期提前;性成熟后动情周期紊乱,尤其间期显着延长;发育期卵泡数量减少而黄体数量增加;血清FSH水平显着降低。同时发现O1-HFD+BPA小鼠卵巢组织Esr1表达水平增加而O2-HFD+BPA小鼠卵巢组织Esr2表达水平增加;O1-HFD+BPA小鼠下丘脑组织Kiss1表达水平降低而O2-HFD+BPA小鼠下丘脑组织Kiss1表达水平增加,并伴随雌性F1代下丘脑Kiss1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而雌性F2代下丘脑Kiss1基因甲基化水平升高。结论:母代高脂饮食增加雌性后代体内的BPA浓度,并且母代高脂饮食联合BPA暴露对至少两代雌性后代的生殖健康产生更多不利影响,下丘脑Kiss1甲基化可能是产生代际效应的潜在分子机制之一。
李小龙[4](2020)在《持续光照影响雌性小鼠黄体形成和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逐渐改变,熬夜等不规律生活的育龄夫妇增多,生育功能下降,流产率增加,因此,熬夜是否影响女性生殖功能需要研究。持续光照雌性小鼠因其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褪黑素的分泌也相应出现紊乱,其卵巢表现为不排卵,可呈现多囊样改变。黄体功能不全(LPD)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流产的常见病因之一,患病率约5%,主要表现为黄体形成障碍及孕酮分泌不足,常导致月经周期紊乱、不孕症等。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改善黄体功能。然而,目前对于持续光照是否影响雌性小鼠黄体形成和功能,褪黑素对持续光照雌性小鼠黄体功能有何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目的:探究持续光照对雌性小鼠黄体形成及功能的影响,并探索褪黑素对持续光照雌性小鼠黄体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持续光照雌性小鼠模拟熬夜,通过HE观察小鼠卵巢组织的改变,然后进一步通过q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等实验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正常光照组、持续光照组、褪黑素1 mg/kg组、褪黑素3 mg/kg组,从造模第15天开始按剂量腹腔注射相应的褪黑素,持续至42天。造模成功后,首先研究了持续光照对雌性小鼠黄体形成及功能的影响;其次研究持续光照对雌性小鼠黄体形成和功能影响的机制;最后研究了褪黑素对持续光照雌性小鼠黄体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与正常光照组相比,持续光照组雌性小鼠黄体维持时间显着缩短(P<0.05);血清中孕酮(P)水平显着降低(P<0.001);卵巢中黄体数量显着减少(P<0.01);与黄体形成相关基因(Lhcgr、Star、Ptgfr及Runx2)表达显着下调(P<0.05);与黄体形成相关蛋白(CYP11A1及SFRP4)水平显着降低;节律基因(Clock及Per1)表达显着下调(P<0.05);Mt1表达显着下调(P<0.05);MT1蛋白水平显着降低;腹腔注射hCG 2小时后,卵巢中pERK蛋白水平显着降低。与持续光照组相比,褪黑素3 mg/kg组雌性小鼠黄体维持时间显着延长(P<0.05);血清中P水平显着升高(P<0.001);卵巢中黄体数量显着增多(P<0.05);与黄体形成相关基因(Lhcgr、Star、Ptgfr及Runx2)表达显着上调(P<0.05);与黄体形成相关蛋白(CYP11A1及SFRP4)水平显着升高;节律基因(Clock及Per1)表达上调(P<0.05);Mt1表达上调(P<0.01);MT1蛋白水平显着升高;腹腔注射hCG 2小时后,卵巢中pERK蛋白水平显着升高。结论:持续光照可导致雌性小鼠黄体维持时间缩短、黄体形成数量减少,孕酮分泌降低;持续光照可下调雌性小鼠卵巢中Lhcgr、Star、Ptgfr、Runx2等基因表达,抑制黄体形成、孕酮分泌减少;持续光照可能通过下调雌性小鼠卵巢中节律基因Clock、Per1的表达,并下调Mt1的表达,抑制ERK激活,从而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减少黄体形成;褪黑素可能通过上调Mt1表达,直接或间接激活ERK,从而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促进颗粒细胞黄素化,改善节律紊乱导致的黄体功能不全。
韩洁[5](2020)在《心理应激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女运动员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训练中,并且受到赛前赛后心理应激的冲击,往往会出现运动性月经失调。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躯体和心理应激均能在HPO轴多水平抑制或损害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女性出现亚健康状态、临床妇科疾病和女性早衰等症状。本文通过建立不同时间段的心理应激模型,研究心理应激对雌鼠动情周期的影响及HPO轴相关的作用机制,以期望对其进行改善。方法:选取具有两个连续动情周期的80只雌鼠纳入实验。将8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对照组(0.5、1、2、3个月)和心理应激组(0.5、1、2、3个月),每组10只,实验组每天置于束缚器内制动应激一次(9点到15点),每天6个小时,每周称体重,每日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雌鼠动情周期。束缚应激后于动情间期经3%戊巴比妥钠按40mg/kg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取血,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白细胞,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各项指标,采用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性激素、应激激素、神经递质和与卵巢储备功能相关的激素。取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组织,称取卵巢和子宫重量计算脏器系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GnRH激素,卵巢和子宫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计算子宫内膜厚度,采用ELISA检测组织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采用PCR测定下丘脑GnRH、Kiss-1和GPR54 mRNA;垂体GnRHR、FSH和LH mRNA;卵巢FSHR、LHR和ERαmRNA;子宫GnRHR和ERα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利用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心理应激对卵巢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影响,筛选出心理应激四个时段共同上下调的mRNA和蛋白质,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B和ELISA方法进行表达验证。结果:1.心理应激对体重和动情周期的影响。大鼠从束缚1周开始体重增长变缓(P<0.01);束缚2周后出现动情周期紊乱,紊乱率随着束缚应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主要表现为动情间期延长。2.心理应激致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0.5和1个月束缚导致中性粒细胞下降,单核细胞升高(均为P<0.05);束缚2个月时出现ALT、AST和ALP活性显着上升(均为P<0.01),提示肝功能异常;束缚0.5个月时LDL显着下降(P<0.05),束缚2个月时CHO和HDL含量显着下降(均为P<0.01);心理应激导致血清IL-1β、TNF-α、IL-6和MDA水平显着上升(均为P<0.01)。3.心理应激致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下丘脑中GnRH激素水平显着下降(P<0.01);血液中神经递质ACH和DA水平显着下降(均为P<0.01),5-HT和Gly水平显着上升(均为P<0.01);血液中CORT、NE、ACTH、FSH水平显着上升、而LH、T、P、E2和PRL水平显着下降(均为P<0.01)。4.心理应激对卵巢和子宫的影响。病理检查显示,心理应激可导致卵巢组织髓质结构疏松,明显充血,各级卵泡减少,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子宫组织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AMH和INHB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显着下降(均为P<0.01)。卵巢组织和子宫组织中IL-1β、TNF-α、MDA水平显着上升,而SOD和GSH水平显着下降。5.心理应激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重要基因的影响。下丘脑GnRH、GPR54和Kiss-1 mRNA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垂体GnRHR和FSH mRNA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LH mRNA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卵巢FSHR和LHR mRNA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ERαmRNA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子宫GnRHR和ERαmRNA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6.心理应激致卵巢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发生变化。筛选到170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在小分子分解代谢过程、线粒体基质和辅酶结合等方面发挥功能,参与脂肪酸代谢、支链-链氨基酸分解代谢、类固醇激素代谢和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等途径。1216个差异mRNA主要在发育过程,生物过程的正向调节和磷代谢过程等方面发挥作用,参与新陈代谢、卵巢类固醇合成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通路。联合分析发现,Fabp6、Acat1、Igh-6和Nt5e的mRNA和蛋白质在不同应激组中都发生差异表达。结论:1.心理应激可使雌性大鼠体重下降,动情周期尤其是动情间期延长。2.心理应激可导致HPA轴各指标发生变化,幷使HPO轴各项激素指标发生变化,其可能通过干扰HPA轴和HPO轴的内分泌调节作用,使动情周期紊乱。3.心理应激可导致雌性大鼠卵巢和子宫脏器系数发生变化,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卵巢和子宫是其靶器官。4.心理应激导致青春期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GnRH、Kiss-1、GPR54、GnRHR、FSH、LH、FSHR、LHR及ERα的mRNA表达发生变化。提示心理应激可能是通过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调节作用,从而对性腺的发育和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也可通过影响子宫ERα和GnRHR的表达而影响其生殖功能。5.心理应激导致卵巢mRNA和蛋白质表达谱改变,Fabp6、Acat1、Igh-6和Nt5e可能在心理应激致卵巢损伤中发挥作用。
赵海[6](2020)在《4℃暴露对雌性C57BL/6小鼠一般生长情况、动情周期及子宫蛋白质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4℃暴露对雌性C57BL/6小鼠生长、动情周期(Estrous Cycle)及子宫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预防寒冷带来的生殖伤害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8周龄SPF级雌性C57BL/6小鼠20只,体重(17~20)g,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和实验组(Cold Group)各10只。实验组小鼠每笼两只置于4℃无风的医学低温舱中,每日4 h,连续冷暴露14天,将对照组小鼠置于常温动物房饲养,每2天称量体重并记录饲料剩余量与投放量。2.各组小鼠每天进行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每天所处的动情周期。14天后,全部小鼠腹腔注射麻醉,心脏采血,摘取子宫与卵巢。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性激素、白细胞介素水平,检测子宫组织氧化应激状态。子宫和卵巢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3.选取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各3个子宫组织样本,经胰蛋白酶水解后,得到的肽段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鉴定与分析,用Max Quant软件筛选和定量差异蛋白,用R包cluster Profiler进行基因注释(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用String数据库整理归纳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结果1.与对照组小鼠相比,4℃暴露对小鼠一般生长情况有影响,如尿液和粪便增多,个别小鼠出现轻微脱毛现象,但未见明显伤害,无小鼠死亡的情况。2.整个实验期,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体重较重,在第4、6、8、10天有统计学差异(P(27)0.05),但不影响食物利用率。实验组子宫湿重及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P(27)0.01)。3.与对照组小鼠动情间期相比,实验组动情间期为(5.83?1.72)天,显着延长(P(27)0.01)。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血清FSH水平明显较高(P(27)0.01),为(6.58?0.21)m IU/ml,血清PRL和Prog水平明显较低(P(27)0.01),分别为(399.87?12.23)pg/ml和(5.15?2.52)ng/ml,血清E2、LH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29)0.05)。5.实验组小鼠子宫腺管扩张,卵巢卵泡数量明显减少。实验组子宫SOD水平明显较低(P(27)0.01),为(6.79?0.76)ng/ml,MDA和CRP水平明显较高(P(27)0.01),分别为(22.80?0.83)nmol/ml和(245.31?13.45)ng/ml。6.经数据清洗,研究选取的子宫组织共筛选出7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39个表达上调,其中32个表达下调。基因注释富集分析结果,生物过程分类中,上调差异蛋白主要富集至氧化应激和突触囊泡介导转运过程,下调差异蛋白主要富集至二羧酸代谢过程。所处细胞位置分类中,上调差异蛋白多富集至囊泡、转运囊泡和突触囊泡,下调差异蛋白主要富集至多核糖体和胞质核糖体。分子功能分类中,上调差异蛋白主要富集至多聚泛素修饰依赖蛋白结合、修饰依赖蛋白结合等,下调差异蛋白主要富集至核糖核苷酸结合、嘌呤核糖核苷结合和嘌呤核苷结合等。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果显示4℃暴露引起的差异蛋白可影响内质网信号肽转运。结论1.4℃暴露可以使雌性C57小鼠体重在短期内升高,但对摄食量和食物利用率影响不明显;可使动情间期延长,从而延长动情周期;还使小鼠血清FSH水平升高,PRL和Prog水平降低。2.4℃暴露使小鼠子宫组织部分蛋白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差异蛋白主要与氧化应激、二羧酸代谢、突触囊泡和内质网信号肽转运有关。
刘昕[7](2019)在《胎儿和新生儿期大豆异黄酮暴露对F1小鼠生殖发育的影响》文中提出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ISO),包括染料木素、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及其衍生物,由于其结构类似于17-β-雌二醇,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模拟或拮抗内源性雌激素的效应。大豆配方婴儿奶粉(Soy based infant formula,SBIF)作为特殊需求婴儿的主要食物来源,富含ISO,这使得食用SBIF婴儿的ISO摄入量远高于母乳或牛奶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研究表明,ISO对雌激素敏感的靶器官可能会产生不良效应。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从妊娠期(Gestation Day,GD)0到出生后(Postnatal Day,PND)80天期间ISO暴露F1小鼠模型,评估了25mg/kg·b.w./day的染料木素(GEN)、20 mg/kg·b.w./day的大豆苷元(DAI)、50mg/kg·b.w./day的ISO提取物(SIEXT)和50 mg/kg·b.w./day纯品混合物(PCMIX)在婴幼儿期暴露对F1小鼠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并获得了以下结果。1.在GD 0PND 80期间,50 mg/kg·b.w./day的ISO暴露可加速F1雌性小鼠阴门的开启,延长动情周期,扰乱性激素平衡和卵巢卵泡的发育,增加小鼠卵巢基质中次级间质腺,上调卵巢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beta,ERβ),黄体生成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和卵泡刺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的mRNA表达,下调卵巢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α)的mRNA表达。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组ISO对小鼠生殖发育的影响,发现:ISO提取物发挥雌激素效应的综合作用强于几种单一ISO化合物的加和效应,表明除了染料木素等ISO有雌激素效应外,大豆基质有促进ISO发挥雌激素效应的作用。2.对F1雄性小鼠而言,在胎儿和新生儿期所选ISO剂量的暴露,对其出生体重、体重增长和性发育开启时间如睾丸下降时间和包皮分离时间等相关参数没有显着性影响;在肾上腺绝对重量和肝脏绝对重量上,不同时间点中组内表现不一,但在睾丸的绝对重量没有显着性影响,而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间,F1雄性小鼠的睾丸相对重量,肾上腺相对重量和肝脏相对重量均无明显差异;在PND 21时,DAI组中,小鼠精子细胞分化稍有滞后,但在PND42、PND 80时,各组别均未再出现ISO显着性干扰F1雄性小鼠睾丸组织结构形成和精子细胞分化、成熟的现象。在胎儿和新生儿期所选ISO剂量的暴露,会抑制F1雄性小鼠幼年期及青春期睾酮的分泌,同时促进雌二醇的分泌,在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方面影响性不大,而在成年期会出现抑制黄体生成素分泌的现象;上调睾丸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ERα,FSHR和LHR的mRNA表达,特别是DAI和SIEXT组的小鼠。3.在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基于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检测ISO的分析方法后,对F1小鼠的血清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各组所选用的ISO种类和剂量在F1小鼠体内均有代谢;在F1雌性小鼠体内代谢18 h后血清中ISO浓度保持在238.0 nM2792.0 nM,各检测物的苷元原型占总ISO的5.0%42.5%;在F1雄性小鼠体内代谢18 h后血清中ISO浓度在628.0 nM9371.0 nM,各检测物的苷元原型占总ISO的12.0%38.0%。4.为了进一步评估ISO对雌性动物成年后肥胖状况下生殖系统的长期风险,本文还建立了一个雌性小鼠幼年暴露于染料木素后,成年诱导成肥胖动物的模型,并对其相应的生殖系统发育进行了评估。实验发现:在胎儿和新生儿期暴露于25mg/kg·b.w./day染料木素的小鼠,断奶后用高脂饮食诱导成肥胖小鼠后,其动情周期会进一步延长,性激素紊乱加重,同时卵泡的分化发育也受到了影响。此外,染料木素还明显上调了肥胖小鼠卵巢中ERβ的mRNA表达。而高脂饮食会影响小鼠卵巢中ERα,FSHR和LHR的mRNA表达。综上所述,胎儿期ISO暴露会增加雌性小鼠成年后患生殖疾病的风险,会影响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早期发育进程;在健康与疾病发展方面,婴幼儿期暴露于染料木素的雌性小鼠会增加成年后肥胖伴生的生殖系统患病风险。因此,我们建议要提升对SBIF婴儿喂养模式的长期风险评估等级,加强对用食用SBIF女婴生殖发育的远期健康监控。
袁昕[8](2019)在《维生素D缺乏对雌性大鼠糖脂代谢及卵巢形态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维生素D缺乏对雌性大鼠糖、脂代谢及卵巢形态功能的影响。[方法]48只3周龄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维生素D缺乏组(n=24),分别用标准饲料、维生素D缺乏饲料饲养。第6、14、22周每组随机选取8只,行阴道涂片观察动情周期2周后,于第8、16、24周处死并留取血清和卵巢组织。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血钙、血磷、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睾酮、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H/FSH 比值,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学改变。[结果]第16、24周,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LH/FSH 比值、抗苗勒管激素均显着升高(t=-4.02~3.87,P均<0.05),第24周,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FSH水平降低(t=2.35,P<0.05),卵巢出现多囊性改变。两组总胆固醇、睾酮、雌二醇、孕酮、动情周期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雌性大鼠的糖、脂代谢以及卵巢形态和功能。
郭婧怡[9](2019)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暴露的生殖效应及遗传损伤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继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后的一类重要的新型杀虫剂,吡虫啉(imidacloprid,IMI)是市面上推出最早、销售量最大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目前吡虫啉在农作物中残留普遍,且个别检出值超出残留限值,关于吡虫啉及其代谢物在人群中暴露水平的报道较少,有研究提示其可能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出生队列,通过检测孕妇尿液吡虫啉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常见代谢产物6-氯烟酸(6-chloronicotinic acid,6-ClNA)浓度,分析母亲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对其生殖效应和遗传学损伤的影响,并运用TK6细胞实验及雌性ICR小鼠动物实验探讨其机制。方法:人群研究部分依托课题组前期已建立的山东莱州湾出生队列,以队列早期收集的问卷信息、病历记录及生物样本为基础开展研究。(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296份孕妇尿液吡虫啉和6-氯烟酸浓度水平。(2)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孕期吡虫啉和6-氯烟酸水平与问卷和医疗记录中孕妇的月经史、孕产史、本次妊娠结局的关系。(3)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孕妇尿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尿液中吡虫啉和6-氯烟酸水平与8-OHdG的关系。在实验研究部分选用7周龄雌性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6 mg/kg/d(低剂量)、12 mg/kg/d(中剂量)和24 mg/kg/d(高剂量组),连续灌胃染毒30天。通过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小鼠动情周期。末次染毒24小时后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分离小鼠卵巢、子宫、脑、肝脏、肾脏、脾脏称重计算脏器系数。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和雌二醇(estradiol,E2)的浓度。制备卵巢和子宫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并运用TUNEL实验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探索吡虫啉生殖效应及机制。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8-OHdG水平,并采用体内ICR小鼠肝细胞微核实验、彗星实验及体外TK6细胞TK基因突变实验评价吡虫啉所致遗传损伤类型及其机制。结果:(1)孕妇尿液中吡虫啉检出率为98.3%,中位数浓度为0.07μg/L(肌酐校正前)、0.15μg/g(肌酐校正后);6-氯烟酸检出率为98.0%,中位数浓度为5.03μg/L(肌酐校正前)、9.58μg/g(肌酐校正后)。(2)母亲尿液6-氯烟酸浓度与经期(出血天数)、痛经发生风险存在显着的负相关。(3)母亲尿液吡虫啉暴露水平与8-OHdG浓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4)吡虫啉染毒的雌性ICR小鼠中、高剂量组卵巢病理切片中黄体细胞明显增大,高剂量组小鼠子宫病理切片可见组织疏散、水肿,TUNEL实验观察到低、中、高剂量组卵巢可见少量颗粒细胞凋亡。(5)TK基因突变实验中,当吡虫啉染毒浓度达0.1μg/mL时,TK基因突变频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1)研究地区孕妇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暴露普遍。孕妇新烟碱类杀虫剂代谢物6-氯烟酸水平与经期长短及痛经有关,与孕产史及本次妊娠结局无显着关联。孕妇吡虫啉暴露与其氧化性遗传损伤有关。(2)吡虫啉染毒可致雌性小鼠卵巢、子宫组织损伤。(3)吡虫啉对TK6细胞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
刘欣[10](2019)在《蜂王浆主蛋白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在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急速增加,女性的生殖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蜂王浆(RJ)是国内外备受欢迎的天然保健食品,拥有抗疲劳、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效。多年来,虽然有关蜂王浆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和促进生殖功能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其关键活性成分—王浆主蛋白(Major royal jelly proteins,MRJPs)对生殖功能和内分泌调节作用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MRJPs冻干粉为研究对象,以雌性ICR小鼠为动物模型,针对雌性围绝经期和青春期两个生殖内分泌的关键时期,分别进行了MRJPs对小鼠生殖内分泌调节作用及分子机理的研究:1、MRJPs对围绝经期雌性小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选取1113月龄的自然衰老雌性ICR小鼠模拟女性更年期的生理状态,建立围绝经期动物模型开展试验。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MRJPs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125、250和500 mg/kg,以下分别简称M125、M250和M500),酪蛋白阳性对照组(125 mg/kg,Casein)和老年模型对照组,另取5月龄雌性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全部小鼠每天灌胃1次,持续7周,每周测定并记录小鼠的体重。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解剖,计算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组织切片观察卵巢和子宫的形态;测定子宫内膜厚度,评估MRJPs的类雌激素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125,M250和M500卵巢指数较老年对照分别提高了4.19%、7.53%和9.35%;M125,M250和M500子宫指数较老年对照分别提高4.21%、4.96%和6.85%;M125,M250和M500血清雌二醇E2的水平较老年对照显着提高15.84%、28.34%和34.7%,孕酮水平也有显着性提高;FSH和LH含量则显着下降;M125,M250和M500处理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较老年对照分别增加了3.2%、3.54%和3.58%;激素受体ERα、ERβ和PR mRNA的表达显着上调;卵巢形态和卵泡发育与老年模型组相比得到明显的改善。以上结果表明,MRJPs具有类雌激素效应,对围绝经期小鼠具有生殖保护的作用。本研究为蜂王浆和MRJPs作为安全有效的激素替代物应用于预防和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客观认识RJ和MRJPs的雌激素样活性而非直接雌激素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寻找安全有效的激素替代物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2、MRJPs对未成熟雌性小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选取新生的雌性ICR小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MRJPs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简称M125,M250和M500),空白对照组(Control blank,CK),连续灌胃45 d。饲养期间,采用阴道涂片检查法监测小鼠的阴门开放情况和动情周期,每隔2 d记录小鼠体重。最后处死小鼠,计算小鼠的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清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组织学检查评估卵泡发育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激素受体表达,并且测定卵巢组织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125、M250和M500小鼠的阴道开放时间分别提前11%、15.71%和9.93%,提示MRJPs具有加速青春期启动的作用。M125和M250卵巢指数比空白组分别增加了26.79%和32.14%,M250子宫指数比空白组增加了13.12%;M125、M250和M500小鼠的血清雌二醇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7.13%、64.85%和31.11%;M250孕酮水平较对照显着上升114.02%;与对照组比较,M125和M250小鼠卵巢次级卵泡数量分别增加了50.7%和78.8%,成熟卵泡数量分别显着增加了600.0%和776.0%;激素受体ER mRNA的表达显着上调;M125和M250的卵巢组织MDA含量与空白组对比分别显着下降了24.60%和26.74%,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1.33%和18.14%,GSH-PX活性分别显着提高了19.19%和19.60%。结果表明,MRJPs可促进小鼠卵巢雌激素的分泌,加速未成熟小鼠的青春期启动,并且促进小鼠的卵泡发育。
二、甲醛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醛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7,8-二羟基黄酮干预雌鼠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代谢综合征概述 |
1.1.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及流行现状 |
1.1.2 罹患代谢综合征的性别差异 |
1.1.3 女性绝经后的代谢综合征高发 |
1.1.4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
1.2 类黄酮与代谢综合征 |
1.2.1 黄酮类化合物 |
1.2.2 类黄酮的体内代谢途径 |
1.2.3 类黄酮抗代谢综合征可能的作用机制 |
1.2.4 7,8-二羟基黄酮概述 |
1.3 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综合征 |
1.3.1 肠道微生物概述 |
1.3.2 微生物—肠—脑轴(MGB axis) |
1.3.3 类黄酮与肠道微生物的交互作用 |
1.4 骨骼肌调控能量代谢的相关分子机制 |
1.4.1 雌激素受体 |
1.4.2 BDNF/TrkB相关信号通路 |
1.4.3 线粒体功能 |
1.5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7,8-DHF对小鼠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动物 |
2.3 试验方法 |
2.3.1 动物试验设计 |
2.3.2 血清及组织样本采集 |
2.3.3 葡萄糖和胰岛素耐受试验 |
2.3.4 血液生化指标测试分析 |
2.3.5 基于Micro-CT的脂肪和骨密度分析 |
2.3.6 组织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
2.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7,8-DHF能有效抑制高脂膳食小鼠体重的过度增长 |
2.4.2 7,8-DHF降低高脂膳食小鼠体内脂肪的堆积 |
2.4.3 7,8-DHF改善小鼠脂代谢及血脂水平异常 |
2.4.4 7,8-DHF干预对小鼠骨密度的影响 |
2.4.5 7,8-DHF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7,8-DHF对小鼠生殖轴功能的调节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动物 |
3.3 试验方法 |
3.3.1 小鼠动情周期检测方法 |
3.3.2 卵巢组织学和卵泡计数 |
3.3.3 不同阶段卵泡分类方法 |
3.3.4 子宫指数计算 |
3.3.5 其他相关生化指标的分析测试 |
3.4 结果 |
3.4.1 7,8-DHF有助于维持小鼠正常动情周期 |
3.4.2 7,8-DHF有助于维持HPO轴相关性激素水平的稳定 |
3.4.3 7,8-DHF保护了雌鼠的卵巢储备功能 |
3.4.4 7,8-DHF缓解了小鼠的全身炎症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7,8-DHF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动物 |
4.2.2 试验试剂与耗材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小鼠粪便采集 |
4.3.2 菌群DNA提取及PCR扩增 |
4.3.3 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 |
4.3.4 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 |
4.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4 结果 |
4.4.1 测序所得序列的数据统计 |
4.4.2 7,8-DHF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的多样性 |
4.4.3 7,8-DHF调控肠道菌群构成 |
4.4.4 7,8-DHF干预对MetS相关关键菌群的影响 |
4.4.5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结果 |
4.4.6 7,8-DHF介导的肠道菌群变化与MetS相关指标的关联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7,8-DHF调控骨骼肌能量代谢的相关分子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试剂与设备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试剂与耗材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C2C12细胞培养和分化 |
5.3.2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
5.3.3 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模型的构建 |
5.3.4 葡萄糖消耗试验 |
5.3.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
5.3.6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
5.3.7 免疫荧光检测 |
5.3.8 慢病毒小发卡RNA(shRNA)转染靶向沉默Esr1基因 |
5.3.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4 结果 |
5.4.1 7,8-DHF诱导骨骼肌ERα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增加 |
5.4.2 ERa和TrkB调控7,8-DHF介导的C2C12肌管葡萄糖消耗 |
5.4.3 7,8-DHF激活ERa的相关分子机制 |
5.4.4 ERa敲除可阻断TrkB及下游能量代谢相关信号分子的激活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2)肝脏HRD1通过FGF21调控能量代谢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述评 |
1. 女性生殖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
2. 能量代谢与女性生殖功能 |
3. 肝脏泛素连接酶HRD1能够参与能量代谢 |
4. FGF21在生殖中的作用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1. 肝脏HRD1基因敲除雌性小鼠的能量代谢和生殖功能有何变化? |
2. HRD1基因是通过何种机制调控FGF21水平? |
3. 给予小鼠补充能量后,小鼠生殖功能是否能够得到恢复? |
四、研究内容 |
1. 揭示HRD1对雌性小鼠能量代谢、生殖功能及FGF21水平的影响 |
2. 探索HRD1-CREBH-FGF21通路,阐明肝脏HRD1调控FGF21的分子机制 |
3. 阐述能量代谢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
五、研究方法 |
1. 肝脏HRD1对雌性小鼠能量代谢和生殖功能的影响研究 |
2. 肝脏HRD1调控FGF21的分子机制研究 |
3. 能量代谢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研究 |
六、研究思路 |
七、技术路线 |
1. 肝脏HRD1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研究 |
2. 肝脏HRD1调控FGF21的分子机制研究 |
3. 能量代谢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研究 |
八、本研究的创新性 |
九、论文结构 |
第一部分 肝脏HRD1通过调控FGF21影响小鼠的能量代谢和生殖功能 |
一、研究背景 |
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小鼠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时荧光定量 PCR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引物序列 |
2. 实验方法 |
2.1 小鼠基因型鉴定 |
2.2 小鼠分组及记录 |
2.3 小鼠呼吸代谢监测 |
2.4 小鼠月经周期检测 |
2.5 解剖小鼠取材 |
2.6 组织学检测 |
2.7 小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2.8 组织RNA提取 |
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10 统计学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1. 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小鼠的一般情况 |
2. 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抑制小鼠的生殖功能 |
3. 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小鼠能量消耗增加 |
4. 肝脏特异性HRD1缺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具有保护作用 |
5. 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小鼠的能量代谢 |
6. 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缺失导致白色脂肪棕色化 |
7. 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小鼠血清FGF21表达水平上调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肝脏HRD1通过调控CREBH-FGF21信号通路影响小鼠的生殖功能 |
一、研究背景 |
二、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实验仪器 |
1.4 质粒和抗体 |
1.5 细胞系 |
1.6 菌株和载体 |
2. 实验方法 |
2.1 小鼠基因型鉴定 |
2.2 小鼠分组及取材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 细胞的复苏、培养和传代及冻存 |
2.5 小鼠肝细胞原代培养 |
2.6 质粒构建、转化和提取 |
2.7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8 免疫共沉淀(CO-IP) |
2.9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2.10 统计学分析 |
三、结果 |
1. HRD1并非通过PERK-ATF4-CHOP通路调控FGF21的水平 |
2. HRD1是通过CREBH调控FGF21的水平 |
3. HRD1通过与CREBH相互作用而降低其稳定性 |
4. 肝脏中的HRD1参与CREBH泛素化的调控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肝脏HRD1通过调控能量平衡影响小鼠的生殖功能 |
一、研究背景 |
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小鼠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引物序列 |
2. 实验方法 |
2.1 小鼠基因型鉴定 |
2.2 小鼠分组及解剖取材 |
2.3 小鼠月经周期检测 |
2.4 小鼠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
2.5 组织RNA提取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7 统计学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1. 能量补充能够恢复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小鼠的生殖功能 |
2. 能量补充能够恢复肝脏特异性HRD1基因敲除小鼠的卵巢功能 |
四、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女性生殖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母代高脂饮食联合双酚A暴露致雌性后代生殖功能紊乱(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重要学术会议 |
(4)持续光照影响雌性小鼠黄体形成和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黄体 |
1.1.1 黄体的形成 |
1.1.2 黄体形成的机制 |
1.1.3 黄体功能不全 |
1.2 节律对生殖的影响 |
1.2.1 节律对卵巢的影响 |
1.2.2 节律与妊娠 |
1.2.3 节律与生殖医学 |
1.3 褪黑素与生殖 |
1.3.1 褪黑素合成及作用途径 |
1.3.2 褪黑素对排卵的影响 |
1.3.3 褪黑素对颗粒细胞内分泌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设备 |
2.2.3 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造模方案及处理 |
2.3.2 动情周期的检测 |
2.3.3 小鼠血清的提取 |
2.3.4 小鼠卵巢的留取 |
2.3.5 小鼠血清P、LH及E_2的测定 |
2.3.6 卵巢组织的固定、包埋及切片 |
2.3.7 卵巢组织的HE染色 |
2.3.8 卵巢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
2.3.9 卵巢组织RNA提取 |
2.3.10 RNA反转录cDNA |
2.3.11 定量PCR检测 |
2.3.12 卵巢组织蛋白提取 |
2.3.13 卵巢组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2.3.14 颗粒细胞的获取 |
2.3.15 颗粒细胞的RNA提取 |
2.3.16 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持续光照对雌性小鼠黄体功能的影响 |
3.1.1 持续光照对雌性小鼠黄体维持时间的影响 |
3.1.2 持续光照对雌性小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
3.1.3 持续光照对雌性小鼠卵巢黄体数量的影响 |
3.1.4 持续光照对雌性小鼠黄体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2 持续光照对黄体形成和功能影响的机制 |
3.2.1 持续光照可能通过改变卵巢组织节律基因破坏黄体功能 |
3.2.2 持续光照下调卵巢组织中褪黑素受体1(MT1)的表达 |
3.2.3 持续光照可能通过抑制卵巢组织中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小鼠黄体功能 |
3.3 褪黑素对持续光照雌性小鼠黄体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
3.3.1 褪黑素恢复持续光照雌性小鼠黄体维持时间 |
3.3.2 褪黑素增加持续光照雌性小鼠血清中P水平 |
3.3.3 褪黑素增加持续光照雌性小鼠卵巢黄体数量 |
3.3.4 褪黑素上调持续光照雌性小鼠黄体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3.3.5 褪黑素改善持续光照雌性小鼠卵巢中节律基因的表达 |
3.3.6 褪黑素上调持续光照雌性小鼠卵巢中MT1的表达 |
3.3.7 褪黑素可能通过上调MT1的表达激活小鼠卵巢中MAPK/ERK信号通路 |
3.3.8 褪黑素可能通过激活持续光照雌性小鼠MAPK/ERK信号通路改善其黄体功能 |
第四章 讨论 |
4.1 持续光照影响黄体形成和功能 |
4.2 持续光照影响对黄体形成和功能的机制 |
4.2.1 持续光照通过改变生物节律影响黄体形成及功能 |
4.2.2 持续光照可能通过下调MT1受体,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影响黄体形成 |
4.3 褪黑素改善黄体功能及其机制 |
4.3.1 褪黑素可能通过纠正持续光照对生物节律的影响,改善黄体形成及功能 |
4.3.2 褪黑素可能上调MT1受体,激活MAPK/ERK通路改善黄体形成和功能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略缩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心理应激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心理应激的概念 |
1.2.2 心理应激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
1.2.3 心理应激影响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机制 |
1.2.4 小结 |
1.3 目的与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 主要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心理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 |
2.3.2 动情周期观察 |
2.3.3 组织样本收集及处理 |
2.3.4 血液相关指标检测 |
2.3.5 激素相关指标的变化 |
2.3.6 卵巢子宫相关指标检测 |
2.3.7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重要基因检测 |
2.3.8 卵巢蛋白质组学分析 |
2.3.9 卵巢转录组学分析 |
2.3.10 蛋白质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及表达验证 |
2.3.11 统计分析 |
2.3.12 技术路线 |
3 实验结果 |
3.1 心理应激对雌鼠体重的影响 |
3.2 心理应激对动情周期的影响 |
3.3 心理应激致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
3.3.1 血液白细胞变化 |
3.3.2 血生化各项指标变化 |
3.3.3 血清炎症因子变化 |
3.3.4 血清氧化应激变化 |
3.4 心理应激致神经递质及激素水平的变化 |
3.4.1 神经递质水平变化 |
3.4.2 血清应激激素水平变化 |
3.4.3 下丘脑GnRH水平变化 |
3.4.4 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 |
3.5 心理应激致卵巢和子宫相关指标变化 |
3.5.1 卵巢和子宫脏器系数的变化 |
3.5.2 卵巢和子宫病理学变化 |
3.5.3 卵巢储备功能指标变化 |
3.5.4 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
3.5.5 卵巢和子宫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
3.5.6 卵巢和子宫氧化应激水平变化 |
3.6 心理应激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重要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1 下丘脑mRNA表达水平 |
3.6.2 垂体m RNA表达水平 |
3.6.3 卵巢m RNA表达水平 |
3.6.4 子宫m RNA表达水平 |
3.7 心理应激对卵巢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
3.7.1 差异表达蛋白质 |
3.7.2 GO富集分析 |
3.7.3 Pathway富集分析 |
3.8 心理应激对卵巢mRNA表达谱的影响 |
3.8.1 差异表达mRNA |
3.8.2 GO富集分析 |
3.8.3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9 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结果的联合分析 |
3.9.1 差异表达的mRNA和蛋白质联合分析 |
3.9.2 应激不同时间组共同差异表达m RNA和蛋白质的验证 |
4 讨论 |
4.1 心理应激对雌性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心理应激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 |
4.3 心理应激对雌性大鼠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
4.4 心理应激对相关激素的影响 |
4.5 心理应激对卵巢和子宫的影响 |
4.6 心理应激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关基因的影响 |
4.7 心理应激对卵巢差异蛋白和基因的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6)4℃暴露对雌性C57BL/6小鼠一般生长情况、动情周期及子宫蛋白质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寒冷的定义 |
1.2 寒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概述 |
1.3 寒冷对人体生殖功能的影响 |
1.3.1 寒冷对雄性生殖系统及其功能的影响 |
1.3.2 寒冷对雌性生殖系统及其功能的影响 |
1.4 卵巢的周期性调控 |
1.4.1 下丘脑-垂体对卵巢周期的调控 |
1.4.2 输卵管和子宫对卵巢周期的调控 |
1.5 寒冷影响生殖系统健康与寒冷影响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 |
1.6 外环境因素对机体生殖功能损伤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概述 |
1.6.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6.2 质谱分析 |
1.6.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6.4 冷暴露对生殖伤害研究的应用 |
第二章 研究设计思路、目的意义及技术方案的确定 |
2.1 研究设计思路及立题依据 |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3 实验动物的选择 |
2.4 冷暴露条件设置及实验周期确定 |
2.5 研究技术路线及观察指标确定 |
2.6 主要质量控制环节及措施 |
第三章 4℃暴露对雌性C57BL/6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动物的造模与饲养 |
3.1.3 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
3.1.4 组织匀浆制备 |
3.1.5 相关指标的检测 |
3.1.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3.1.7 质量控制措施 |
3.1.8 伦理学审查 |
3.1.9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低温对小鼠的一般影响 |
3.2.2 低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2.3 低温对小鼠摄食量及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
3.2.4 低温对小鼠子宫湿重及其脏器系数的影响 |
3.2.5 低温对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 |
3.2.6 低温对小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3.2.7 低温对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
3.2.8 低温对小鼠子宫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3.2.9 低温对小鼠子宫和卵巢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低温对一般生长情况、体重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3.3.2 低温对动情周期的影响 |
3.3.3 低温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3.3.4 低温对子宫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4℃暴露对雌性C57小鼠子宫蛋白质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子宫蛋白质组学测定 |
4.1.3 样本间平行性的控制 |
4.2 结果 |
4.2.1 组内样品相关性 |
4.2.2 蛋白定量分析 |
4.2.3 基因注释分析 |
4.2.4 String交互作用分析 |
4.3 讨论 |
4.3.1 蛋白定量分析 |
4.3.2 蛋白功能基因注释分析 |
4.3.3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胎儿和新生儿期大豆异黄酮暴露对F1小鼠生殖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大豆异黄酮 |
1.1.1 大豆与大豆异黄酮 |
1.1.2 ISO 的生物效应 |
1.1.3 ISO的食物来源与人群摄入量 |
1.1.4 ISO的代谢 |
1.2 环境因素对婴幼儿生殖发育干扰的理论依据 |
1.2.1 关于“健康与疾病发育的起源”假说 |
1.2.2 婴幼儿生殖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 |
1.3 肥胖与生殖 |
1.4 课题来源、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胎儿和新生儿期ISO暴露对F1雌性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主要仪器 |
2.2.2 药品与试剂 |
2.2.3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设计 |
2.3.2 对小鼠阴道开启及动情周期评估 |
2.3.3 样品的收集和处理 |
2.3.4 卵巢形态学观察 |
2.3.5 性激素水平的分析 |
2.3.6 总RNA的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2.3.7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ISO对F1雌性小鼠出生及体重等的影响 |
2.4.2 ISO对F1雌性小鼠阴门开启和动情周期的影响 |
2.4.3 ISO对F1雌性小鼠器官重量的影响 |
2.4.4 ISO对F1雌性小鼠卵巢形态的影响 |
2.4.5 ISO对F1雌性小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2.4.6 ISO对F1雌性小鼠卵巢中性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胎儿和新生儿期ISO暴露对F1雄性小鼠睾丸发育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主要仪器 |
3.2.2 药品与试剂 |
3.2.3 实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设计 |
3.3.2 样品的收集和处理 |
3.3.3 睾丸形态学观察 |
3.3.4 性激素水平分析 |
3.3.5 总RNA的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3.3.6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ISO对F1雄性小鼠出生及体重等的影响 |
3.4.2 ISO对F1雄性小鼠器官重量的影响 |
3.4.3 ISO对F1雄性小鼠睾丸形态的影响 |
3.4.4 ISO对F1雄性小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3.4.5 ISO对F1雄性小鼠睾丸中性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检测F1小鼠血清中ISO的含量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主要仪器 |
4.2.2 药品与试剂 |
4.2.3 溶液配制 |
4.2.4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建立用LC-MS-MS法检测ISO的定量分析方法 |
4.3.2 样品处理 |
4.3.3 基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4 定量限的确定 |
4.3.5 精密度和准确度 |
4.3.6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确立LC-MS-MS同时检测多种ISO的条件 |
4.4.2 标准曲线和定量限的确定 |
4.4.3 萃取剂的优化 |
4.4.4 对检测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确定 |
4.4.5 不同时期F1雌性小鼠血清中ISO的含量 |
4.4.6 不同时期F1雄性小鼠血清中ISO的含量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胎儿和新生儿期染料木素暴露对高脂饮食诱导的F1肥胖雌性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1 主要仪器 |
5.2.2 药品与试剂 |
5.2.3 .实验动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实验设计 |
5.3.2 对F1雌性小鼠动情周期的评估 |
5.3.3 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
5.3.4 血清中染料木素浓度的检测 |
5.3.5 卵巢形态学观察 |
5.3.6 对F1雌性小鼠性激素和血脂的分析 |
5.3.7 总RNA的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5.3.8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染料木素对F1肥胖雌性小鼠体重和器官重量的影响 |
5.4.2 F1肥胖雌性小鼠体内染料木素的含量 |
5.4.3 染料木素对F1肥胖雌性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5.4.4 染料木素对F1肥胖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和卵巢形态的影响 |
5.4.5 染料木素对F1肥胖雌性小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5.4.6 染料木素对F1肥胖雌性小鼠卵巢中性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维生素D缺乏对雌性大鼠糖脂代谢及卵巢形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大鼠血清25 (OH)D、血钙、磷的比较 |
2. 大鼠体重及血脂、血糖、胰岛素、HOMA-IR的比较 |
3. 大鼠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
4. 大鼠血清AMH水平的比较 |
5. 动情周期 |
6. 卵巢形态 |
7. 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维生素D缺乏大鼠模型的建立 |
2、维生素D缺乏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
3、维生素D缺乏与性激素的关系 |
4、维生素D缺乏与AMH的关系 |
5、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暴露的生殖效应及遗传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说明 |
绪论 |
第一部分 孕期女性吡虫啉和6-氯烟酸水平及其对生殖效应及遗传损伤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2.1 问卷调查及医疗病史摘抄 |
2.2 生物样本收集 |
2.3 尿液吡虫啉及6-氯烟酸检测 |
2.4 尿肌酐检测 |
2.5 尿8-羟基氧鸟苷(8-OHdG)检测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人群的人口学信息 |
3.2 研究人群尿液中吡虫啉及6-氯烟酸水平 |
3.3 孕妇的生殖功能与妊娠结局 |
3.4 母亲吡虫啉和6-氯烟酸水平与其生殖功能、妊娠结局的关系 |
3.5 母亲尿液中吡虫啉及6-氯烟酸浓度与8-OHdG的关系 |
4 讨论 |
4.1 孕妇日常吡虫啉暴露水平 |
4.2 母亲吡虫啉和6-氯烟酸水平与其生殖功能、妊娠结局的关系 |
4.3 母亲尿液中吡虫啉及6-氯烟酸浓度与8-OHdG的关系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吡虫啉暴露对雌性小鼠生殖毒性及其遗传毒性研究 |
第一节 吡虫啉暴露对雌性小鼠生殖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1.4 动情周期观察 |
1.5 病理解剖学观察 |
1.6 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测定 |
1.7 卵巢、子宫组织病理学检查 |
1.8 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的检测 |
1.9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动物基本情况 |
2.2 吡虫啉染毒对雌性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2.3 吡虫啉染毒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 |
2.4 吡虫啉染毒对雌性小鼠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
2.5 吡虫啉染毒对雌性小鼠卵巢、子宫组织结构的影响 |
2.6 吡虫啉染毒对雌性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吡虫啉对雌性ICR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3.2 吡虫啉对雌性ICR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 |
3.3 吡虫啉对雌性ICR小鼠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
3.4 吡虫啉对雌性ICR小鼠卵巢、子宫组织结构的影响 |
3.5 吡虫啉对雌性ICR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节 吡虫啉暴露的遗传毒性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3 TK基因突变实验 |
1.4 TK6 细胞活性氧生成检测 |
1.5 实验动物的处理 |
1.6小鼠肝细胞微核实验 |
1.7小鼠肝细胞彗星实验 |
1.8 小鼠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检测 |
1.9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TK基因突变实验 |
2.2 TK6 细胞内ROS生成水平 |
2.3 吡虫啉染毒对小鼠肝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2.4 吡虫啉染毒小鼠肝细胞彗星实验结果 |
2.5 吡虫啉染毒对小鼠氧化性遗传损伤指标8-OHdG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吡虫啉对TK6 细胞TK基因突变的影响 |
3.2 吡虫啉对ICR小鼠肝细胞遗传物质及血清氧化性遗传损伤指标8-OHdG的影响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蜂王浆主蛋白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蜂王浆概述 |
1.1 蜂王浆及其化学组分 |
1.2 蜂王浆的功能特性 |
2.MRJPs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
2.1 MRJPs家族成员及结构 |
2.2 蜜蜂级型分化的关键因子 |
2.3 MRJPs的生理活性 |
2.4 蜂王浆中MRJPs的制备 |
3.围绝经期综合征 |
3.1 围绝经期综合征概述 |
3.2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知 |
4.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王浆主蛋白(MRJPs)对围绝经期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建立 |
2.3.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3 小鼠体重 |
2.3.4 子宫、卵巢指数 |
2.3.5 血清激素测定 |
2.3.6 石蜡组织切片和HE染色 |
2.3.7 子宫内膜平均厚度 |
2.3.8 卵巢组织及子宫组织的形态学观察 |
2.3.9 q-PCR检测小鼠卵巢组织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小鼠体重和生存状态 |
2.5.2 MRJPs对小鼠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的影响 |
2.5.3 MRJPs对小鼠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 |
2.5.4 MRJPs对小鼠子宫内膜平均厚度的影响 |
2.5.5 卵巢组织形态学分析MRJPs对小鼠卵巢和子宫的影响 |
2.5.6 MRJPs对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2.6 讨论 |
第三章 王浆主蛋白(MRJPs)对未成熟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动物实验 |
3.3.2 小鼠体重 |
3.3.3 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 |
3.3.4 血清激素水平测定 |
3.3.5 阴门开放及动情周期的观察 |
3.3.6 小鼠卵巢形态学观察和各级卵泡计数 |
3.3.7 q-PCR检测小鼠卵巢组织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 |
3.3.8 卵巢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检测 |
3.3.9 数据统计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MRJPs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4.2 MRJPs对小鼠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的影响 |
3.4.3 MRJPs对小鼠血清激素的影响 |
3.4.4 MRJPs对小鼠阴道开放的影响 |
3.4.5 MRJPs对小鼠动情周期的影响 |
3.4.6 MRJPs对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 |
3.4.7 MRJPs对小鼠雌激素受体表达量的影响 |
3.4.8 MRJPs对小鼠卵巢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1 作者简介 |
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甲醛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卵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7,8-二羟基黄酮干预雌鼠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D]. 赵镇雷. 浙江大学, 2021(01)
- [2]肝脏HRD1通过FGF21调控能量代谢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母代高脂饮食联合双酚A暴露致雌性后代生殖功能紊乱[D]. 黄荣凤.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持续光照影响雌性小鼠黄体形成和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小龙.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心理应激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韩洁.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6]4℃暴露对雌性C57BL/6小鼠一般生长情况、动情周期及子宫蛋白质组的影响研究[D]. 赵海. 兰州大学, 2020(04)
- [7]胎儿和新生儿期大豆异黄酮暴露对F1小鼠生殖发育的影响[D]. 刘昕. 南昌大学, 2019(01)
- [8]维生素D缺乏对雌性大鼠糖脂代谢及卵巢形态功能的影响[D]. 袁昕. 苏州大学, 2019(04)
- [9]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暴露的生殖效应及遗传损伤研究[D]. 郭婧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蜂王浆主蛋白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刘欣. 浙江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