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隐睾手术治疗分析

58例隐睾手术治疗分析

一、隐睾58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园园,赛米·赛麦提,李赞林,李义亮,赵从[1](2021)在《不同术式对成人腹股沟疝合并隐睾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总结成人腹股沟疝合并隐睾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成人腹股沟疝合并隐睾患者38例。按照术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下隐睾切除联合腹股沟疝修补术(27例),开放组给予行开放Lichtenstein术式联合隐睾切除(10例)和隐睾下降固定术(1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睾丸切除率。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8.45±11.71)min、术中出血量(7.11±2.11)ml、术后住院时间(4.09±1.11)d,开放组手术时间(57.83±8.91)min、术中出血量(7.25±1.11)ml、术后住院时间(4.99±1.08)d。2组患者在术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睾丸切除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阴囊血清肿,无其他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48.9±13.1)个月,未见疝复发。结论成人腹股沟疝合并隐睾并不常见,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合并隐睾各具优势,均可取得较好效果,应在术前明确诊断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手术方案。

余成军[2](2021)在《Fowler-Stephens睾丸固定术对腹腔内高位隐睾治疗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对腹腔内高位隐睾患者治疗的最佳手术策略,目前尚无共识。本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评估比较了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一期及分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资料和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Russian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 ELO Citation Index、CNKI、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CBM)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章。结果:60项原始研究包括1991例下降睾丸纳入最终研究分析。一期与分期FS睾丸下降固定术总体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5%和87%,术后睾丸萎缩率为10%。一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整体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3%和87%,睾丸萎缩率为12%和8%。分期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整体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1%和89%,睾丸萎缩率为17%和8%。比值比分析结果表明,分期手术明显优于一期手术(OR:1.71,95%CI:1.08-2.73;P=0.02;I2=17%),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放手术(OR:1.72,95%CI:1.05-2.81;P=0.03;I2=11%)。随着时间的推移,腹腔镜FS睾丸下降固定术的整体成功率在2000年之前、2000年到2010年以及2010年之后分别为85%、89%和88%,萎缩率分别为15%、9%和6%。研究间异质性不明显,漏斗图表明没有发表偏倚。结论:四种FS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腹腔内高位隐睾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成功率介于81%到89%之间。考虑到最高手术成功率及最低术后睾丸萎缩率,分期腹腔镜FS睾丸下降固定术应作为腹腔内高位隐睾首选术式。

黄一天[3](2021)在《儿童隐睾症二次手术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隐睾二次手术疗效评价及探讨隐睾二次手术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0年4月共53例次隐睾术后睾丸未降至正常位置或术后复发的患儿。将有无进行再次手术分为再手术组39例及观察组(未行二次手术,仅门诊随访)14例,总结两组患儿随访过程中睾丸位置、有无并发症、恶变等指标,同时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幼儿及青少年两个亚组,随访睾丸发育情况,评价隐睾再次手术疗效。结果:再手术组全部患儿术后睾丸均降至阴囊内,术中发现30例鞘状突未闭,2例睾丸发生囊皮样改变。随访过程中1例出现睾丸血供减少,2例睾丸未再发育。观察组患儿中有2例睾丸位置发生变化,3例睾丸未再发育,1例出现血供减少。再手术组患儿睾丸发育情况优于观察组(P<0.05),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无睾丸恶变。结论:隐睾二次手术成功率高,术后睾丸发育情况优于观察组,并且在术中可以发现前次手术的不足之处,故对于有经验的医生,隐睾二次手术值得推荐。

杨志林[4](2021)在《儿童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提出目的隐睾是儿童常见疾病,首选的治疗为手术。睾丸萎缩是隐睾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但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隐睾患儿行睾丸固定术后发生睾丸萎缩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睾丸萎缩的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隐睾并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的病例。纳入标准为:1、年龄<14岁的隐睾患儿,行睾丸下降固定术;2、有完整的临床病历记录、手术记录,及术前睾丸超声结果;3、随访超过1年且有睾丸超声结果。排除标准:1、合并染色体或性腺畸形的性发育障碍患儿(DSD);2、患者资料不齐全;3、术中探查时发现是残留的睾丸结节并同时手术切除。研究的指标包括:手术年龄、左右侧、睾丸位置、术前睾丸体积比、输精管附睾畸形、激素治疗、合并其他畸形、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手术结果(有无睾丸萎缩)。睾丸萎缩定义:睾丸体积比对侧正常睾丸小50%以上。采取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睾丸萎缩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睾丸萎缩的回归方程模型和列线图。另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至12月诊断为隐睾并行睾丸下降固定术的病例,作为验证队列,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为了测量正常睾丸的体积,作为睾丸萎缩的参考标准,本研究还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行睾丸超声检查的睾丸正常的0-14岁的男性儿童,计算各年龄组的睾丸体积的均数、标准差及中位数。结果从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集1608例行睾丸固定术的患儿,中位年龄为2.8岁(0.5~11.3岁);低位隐睾373例,中位隐睾1041例,高位隐睾194例。共有228例(14.2%)出现睾丸萎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睾丸萎缩的独立风险因素有术前睾丸体积比(OR 0.001,p=0.001),睾丸位置(OR 1.903,p=0.008),附睾输精管畸形(OR 6.470,p=0.008),行分期 Fowler-Stephens 手术(OR 2.613,p=0.045)。其他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我们利用这四个风险因素构建了睾丸萎缩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和列线图。把验证队列的534例患者资料代入预测模型,制作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敏感性为78.1%,特异性为77.5%,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正常睾丸的男童共测量1607例,得到各年龄组的睾丸体积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中位数。0岁到8岁睾丸体积增大缓慢(0.372~0.678ml),9岁以后睾丸开始加速增长(1.040~4.600ml)。结论引起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风险因素有术前睾丸体积比降低、睾丸位置高、合并附睾输精管畸形、行分期Fowler-Stephens手术。本预测模型为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依据,并预测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发生率。

郭冠飞,田凯,柳其中,王宜林,张跃曦,姚大强[5](2021)在《腹腔镜下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小儿隐睾为常见先天性疾病,激素治疗无效者,应行睾丸固定术。本研究探究腹腔镜下睾丸固定术治疗隐睾短、中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7-03-01-2019-01-01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睾丸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睾丸发育良好率、睾丸容积、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5.32±1.15)mL,低于对照组的(16.03±4.06)mL,t=17.214,P<0.001;手术时间为(46.82±5.58)min,短于对照组的(58.63±8.14)min,t=8.116,P<0.001;下床活动时间为(3.52±0.51)d,短于对照组的(5.83±0.72)d,t=17.757,P<0.001;切口疼痛时间为(5.10±0.61)d,短于对照组的(8.31±0.39)d,t=30.070,P<0.001;住院时间为(6.68±0.60)d,短于对照组的(9.41±1.42)d,t=12.011,P<0.001。术后6个月,两组睾丸容积、血清FSH、E2和T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P=0.035。结论隐睾患儿采用腹腔镜下睾丸固定术及开放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作为此类患儿治疗的首选术式。

苏义林,吕文强[6](2021)在《腹腔镜和经腹股沟开放手术治疗腹股沟型隐睾疗效的对比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腹股沟型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型隐睾病人80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评估两组病人手术效果及预后。结果两组手术病人均将睾丸下降至阴囊内,经过一年随访,两组比较,睾丸位置、睾丸血供、是否发生萎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手术出血更少(5.42±1.32)比(10.67±3.74)mL,切口总长度更短(10.13±2.17)比(34.78±4.52)mm,病人家长对手术满意评价更好(4.38±0.33)比(3.94±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型隐睾均安全有效,而腹腔镜手术出血更少,更美观,家长接受度更高。

宋晋秋,白东升,郝春生,王弘扬,邱颖,牛志尚,张晨捷,刘晓萌[7](2020)在《经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患儿高位隐睾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效果,并与未离断精索血管进行腹腔镜睾丸固定术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采用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的20例高位隐睾患儿(简称F-S组);同时选取同年龄组未离断精索血管进行腹腔镜睾丸固定的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F-S组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3.5个月;左侧7例,右侧13例;对照组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2.5个月;左侧6例,右侧14例。F-S组患儿符合Fowler-Stephens手术指征,Fowler-stephens一期手术采用3孔腹腔镜技术。术后6个月二期手术经腹股沟开放完成。对照组患儿精索发育良好,不符合Fowler-Stephens手术指征,采用3孔腹腔镜技术一次手术完成睾丸固定。两组随访至术后6个月,测量术后两组患儿睾丸容积及性激素指标。F-S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术前、术后的超声测量的睾丸体积及性激素分别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两组患儿之间进行激素对比研究。结果 F-S组、对照组手术均顺利将睾丸无张力固定于阴囊内,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复查20例睾丸位置无回缩。F-S组睾丸体积2例较术前有减少,术前容积(0.34±0.16) ml,术后容积(0.38±0.13) ml,P=0.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例睾丸体积较术前减少,术前容积(0.40±0.14) ml,术后容积(0.40±0.15) ml,P=0.9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激素复查:两组手术前后睾酮均<0.087 nmol/L,雌二醇均<18.35 pmol/L,促黄体生成素(LH)均<0.1 U/L,无明显变化,F-S组术前催乳素(PRL)中位数为13.44 μg/L,术后中位数为12.3 μg/L,对照组术前催乳素中位数为15.45 μg/L,术后为10.34 μg/L,比较手术前后变化,P=0.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术前中位数为1.18 U/L,术后为1.61 U/L;对照组FSH术前中位数为1.21 U/L,术后1.10 U/L,两组比较,F-S组术后较术前增高,P=0.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组孕酮术前中位数为0.25 nmol/L,术后为0.17 nmol/L;对照组术前孕酮中位数为0.56 nmol/L,术后为0.24 nmol/L,比较两组,术后较术前降低,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是治疗精索长度不足以将睾丸降至阴囊的特殊高位隐睾患儿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但精索血管离断对激素变化确有影响,选择此术式需谨慎及充分评估。

颜景灏,周新,李水学,和军,周玲[8](2020)在《影响新疆地区隐睾患儿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新疆地区隐睾患儿临床病例特点变化趋势及影响其手术时机选择的多种因素,为其手术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的456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隐睾患儿的10个影响因素,先通过对单因素的t检验分析,得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再对影响新疆隐睾患儿手术月龄的多因素进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有167例隐睾患儿病例资料相关信息完整,其中单侧隐睾133例(79.6%),合并阴茎发育异常的患儿17例(10.1%),手术年龄(46.0±10.3)个月,12个月龄之前完成睾丸下降的占11.8%(55例),12~24个月龄前完成睾丸下降的占49.0%(225例),36个月龄以后完成睾丸下降的占38.0%(176例)。不同地域、隐睾解剖类型、合并阴茎畸形、家庭年收入、首次小儿外科就诊年龄、医疗保险情况对隐睾患儿手术时机选择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地域、隐睾解剖类型、合并阴茎畸形、家庭年收入、首次小儿外科就诊年龄、医疗保险情况对患儿的手术时机选择均有影响,为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南疆地区经济条件较差且无医疗保险的阴茎根部型隐睾患儿家长以及基层医务工作者应加强隐睾手术时机选择选择的相关知识教育,及时、有效地掌控新疆地区隐睾患儿睾丸下降固定术手术时机。

李金东[9](2020)在《青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治疗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本论文对青年腹股沟疝年龄划分的依据;探讨青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青年患者中的术式、补片选择等治疗策略以及治疗效果;探讨复杂青年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操作方法。【方法】按每5年一个年龄段分组,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6220例(7415侧)患者资料,总结例数、性别比、疝类型、疝分型、手术方式、补片类型等临床资料在各年龄段的分布趋势。根据不同年龄分布特点,结合WHO对年龄的定义,将6220例患者分为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64岁)和老年组(≥65岁)三组(下同),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三组临床资料(单/双侧比、性别比、病程、疝类型、疝分型等)、治疗策略(术式选择、补片选择等)以及治疗效果(复发、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对复杂性青年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操作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年龄分布趋势随着年龄增加,各年龄段腹股沟疝比例呈上升趋势,65-69岁年龄段达到顶峰(17.7%)后出现下降。男女比例呈上升趋势。斜疝比例随年龄增大呈下降趋势。疝分型以II型和III型为主,II型比例下降,III型比例上升。TAPP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高龄患者比例上升增高。轻量补片比例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重量补片呈上升趋势。从例数、性别比、疝类型、疝分型、术式选择、补片选择在各年龄段分布看,各趋势线在45岁呈改变状态。2.临床资料青年组女性比例为19.3%,高于中年组(8.4%)和老年组(4.4%),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青年组双侧疝比例为7.0%,低于中年组(17.6%)和老年组(23.0%),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青年组病程时间为157.9±161.9月,高于中年组(50.1±120.4月)和老年组(36.2±93.8月),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青年组BMI为22.8±3.3 kg/m2,低于中年组(23.4±2.6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22.8±2.8 kg/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青年组以斜疝为主,比例为84.7%,高于中年组(61.5%)和老年组(54.9%),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II型疝比例为45.8%,低于中年组(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型疝比例为45.2%,高于中年组(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4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情况青年组腹腔镜术式选择以TAPP为主(81.3%),高于中年组(39.4%)和老年组(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补片选择以轻量补片为主(83.6%),高于中年组(48.3%)和老年组(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情况手术时间,青年组单侧疝手术时间为29.2±8.5分钟,高于中年组(26.6±7.7分钟)和老年组(27.2±8.7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双侧疝手术时间为45.9±9.2分钟,高于中年组(41.1±9.5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老年组(44.1±11.2分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术后出院时间为1.29±1.05天,低于老年组(1.38±1.0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年组(1.23±0.8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VAS方面(2018年609例患者),三组分别为2.49±0.9、2.31±0.9和2.37±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3)。三组复发侧数分别为1侧(0.1%)、1侧(0.1%)和12侧(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肿例数分别40例(4.7%)、107例(4.6%)、196例(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8)。青年组尿潴留为4例(0.5%),与中年组19例(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老年组69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例数分别3例(0.4)、8例(0.4%)、19例(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青年组无术后严重并发症。中老年组有术后严重并发症6例:补片感染3例、戳孔疝1例、肠管损伤1例、机械性肠梗阻1例,均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1.青年腹股沟疝类型以斜疝为主,疝分型以II、III型为主。女性比例高,双侧疝比例低,病程时间长。病因以先天性因素为主。2.LIHR对于青年腹股沟疝是合理的术式选择。术式选择以TAPP为主,可探查并明确诊断,同时处理合并症。补片选择以轻量补片为主。3.青年腹股沟疝患者选择LIHR是安全有效的。在术后恢复、术后疼痛等方面略有优势。4.青年男性腹股沟疝多可合并隐睾、网膜卡顿、鞘膜积液和精索静脉曲张等复杂性疾病。青年女性患者可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可采用个体化治疗以获得最佳的临床和卫生经济学效益。

支秀芳[10](2020)在《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2008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24日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复习国内外中英文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预后等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08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24日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的病历资料,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中文报道病例、通过检索Pub Med数据库收集英文报道病例,回顾从199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国内外中、英文报道的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汇总并总结该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病例中,4例患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2例寄生于腹部,2例寄生于脊柱,1例为胎中胎。5例患者中其中1例为弃婴,其余4例中,仅1例(胎中胎)于母亲孕25周时于产前超声检查中诊断,余均于生后发现。5例患者均接受了分离手术,手术时患儿年龄为9天-6月,5例患儿均通过一期手术成功分离寄生胎。5例患者切除寄生胎全部送检病理,病理结果均证实为非对称性联体双胎。术后恢复中,除1例伤口发生感染积极对症处理后恢复外,其余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均恢复顺利,情况良好。非对称性联体双胎分为外生性寄生胎和内生性寄生胎,中文外生性寄生胎的报道病例共18例,加上本文报道的外生性寄生胎4例,共22例,英文外生性寄生胎共83例,中英文报道的外生性寄生胎合计105例。中文内生性寄生胎的报道病例共73例,加上本文报道的内生性寄生胎1例,共74例,英文内生性寄生胎报道病例共126例,中英文报道的内生性寄生胎合计200例。文献复习中,非对称性联体双胎国外报道病例最多的国家是印度。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中男性较女性占优势,外生性寄生胎寄生部位最常见的是腹部和脊柱,寄生胎最常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镰状韧带血管,最常见的主胎合并畸形为腹壁相关畸形,尤其是脐膨出。外生性寄生胎中寄生胎最常见结构为肢体,其次为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绝大部分接受分离手术治疗,17例术后恢复不畅,12例随访中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或异常。内生性寄生胎最常见寄生部位为腹膜后,寄生胎最常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主动脉和肠系膜血管,主胎合并畸形较少见。寄生胎数量多为1个,最常见结构为肢体。内生性寄生胎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1例术中死亡,13例术后恢复不畅,4例随访中遗留不同程度畸形。结论1.非对称性联体双胎非常罕见,分为外生性寄生胎和内生性寄生胎,男性占优势,内生性寄生胎较外生性寄生胎多见。2.孕期超声检查无创、安全、可重复操作,是目前诊断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主要方法,早期发现双胎畸形对优生优育及孕母健康非常重要,临床要提高对孕早期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不同类型超声表现的认识。3.术前完善CT、MRI等检查辅助了解联体双胎之间连接部位的局部解剖并提示两者之间的血管沟通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4.较对称性联体双胎而言,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主胎合并畸形较少,双胎间器官融合较少见且更轻微。最常见合并畸形为包括脐膨出在内的腹壁发育畸形,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畸形。5.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一经发现必须手术分离寄生胎,最佳分离时间为生后1周到1岁。若出现危及主胎生命的情况,如主胎呼吸窘迫、肠坏死、寄生胎活动性出血等,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寄生胎最常见的结构为肢体,其血供来源方面,外生性寄生胎最常见的为镰状韧带血管,内生性寄生胎为主动脉。6.非对称性联体双胎预后与双胎之间连接范围、器官融合程度、主胎并发畸形有关,一般成功施行分离手术后,预后良好。但亦有术后恶性复发病例报道,仍需定期随访。7.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治疗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知识,需要组建多学科团队共同诊疗。

二、隐睾58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睾58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术式对成人腹股沟疝合并隐睾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手术相关指标
    二、随访结果
讨论

(2)Fowler-Stephens睾丸固定术对腹腔内高位隐睾治疗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和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纳入研究的选择及数据提取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一期与分期,开放与腹腔镜FS睾丸固定术在总体加权成功率、萎缩率方面比较
    2.2 总体分期与一期FS睾丸固定术
    2.3 分期与一期腹腔镜FS睾丸固定术
    2.4 腹腔镜与开放FS睾丸固定术
    2.5 分期与一期开放FS睾丸固定术
    2.6 腹腔镜FS睾丸固定术在不同年份间的结果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腹腔内高位隐睾治疗策略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文章

(3)儿童隐睾症二次手术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隐睾对生育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文章

(4)儿童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隐睾的危害与后果
    1.2 隐睾的治疗
    1.3 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指标
    2.3 手术方式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患儿的基本资料
    3.2 各变量组的分层比较
    3.3 单因素分析的结果
    3.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
    3.5 验证队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测模型的验证
第四章 讨论
    4.1 睾丸萎缩的危害
    4.2 睾丸萎缩的发生机制
    4.3 睾丸位置对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
    4.4 术前睾丸体积比对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
    4.5 输精管附睾畸形对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
    4.6 手术方式对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
    4.7 手术年龄对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
    4.8 睾丸扭转对睾丸萎缩的影响
    4.9 睾丸萎缩的定义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隐睾的治疗及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缩写词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腹腔镜下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2.2 睾丸发育状况
    2.3 性激素
    2.4 并发症
3 讨论

(6)腹腔镜和经腹股沟开放手术治疗腹股沟型隐睾疗效的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腹腔镜手术
        1.2.2 经腹股沟开放手术
    1.3 随访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和并发症的比较
    2.2 两组病人手术疗效的对比
    2.3 两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
3 讨论

(9)青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治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写表
前言
    一 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历史和现状
    二 青年腹股沟疝的现状
    三 青年腹股沟疝需关注的问题
        1 青年腹股沟疝的年龄划分
        2 青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
        3 青年腹股沟疝的术式选择
        4 青年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术式选择
        5 青年腹股沟疝的补片选择
        6 青年腹股沟疝的腹腔镜疗效
        7 复杂青年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操作方法
    四 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 青年腹股沟疝群体的年龄划分
    引言
    资料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临床资料
        三 设计方案
        四 手术方法
        五 质量控制
        六 术中术后评价指标
        七 随访
        八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青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引言
    资料和方法
        一 临床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措施
        四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腹股沟疝类型
        3.腹股沟疝分型
        4.手术方式
        5.补片类型
        6.手术评价指标
    讨论
        1.青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
        2.青年腹股沟疝的术式选择
        3.青年腹股沟疝LIHR术式选择
        4.青年腹股沟疝补片选择
        5.青年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治疗效果
第三部分 复杂性青年腹股沟疝腹腔镜操作方法
    引言
    复杂性青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的腹腔镜操作方法
    复杂性青年女性腹股沟疝患者的腹腔镜操作方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报道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
        1.2.2 外生性寄生胎
        1.2.3 内生性寄生胎
    1.3 讨论
        1.3.1 概述
        1.3.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3 临床特征
        1.3.4 术前诊断
        1.3.5 鉴别诊断
        1.3.6 治疗
        1.3.7 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隐睾58例手术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术式对成人腹股沟疝合并隐睾的疗效比较[J]. 刘园园,赛米·赛麦提,李赞林,李义亮,赵从.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06)
  • [2]Fowler-Stephens睾丸固定术对腹腔内高位隐睾治疗疗效评价[D]. 余成军.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儿童隐睾症二次手术疗效分析[D]. 黄一天.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儿童隐睾术后睾丸萎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D]. 杨志林.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5]腹腔镜下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临床观察[J]. 郭冠飞,田凯,柳其中,王宜林,张跃曦,姚大强. 社区医学杂志, 2021(02)
  • [6]腹腔镜和经腹股沟开放手术治疗腹股沟型隐睾疗效的对比观察[J]. 苏义林,吕文强. 安徽医药, 2021(01)
  • [7]经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患儿高位隐睾的临床观察[J]. 宋晋秋,白东升,郝春生,王弘扬,邱颖,牛志尚,张晨捷,刘晓萌. 中华医学杂志, 2020(44)
  • [8]影响新疆地区隐睾患儿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J]. 颜景灏,周新,李水学,和军,周玲.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0(05)
  • [9]青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和腹腔镜治疗策略[D]. 李金东.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 支秀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58例隐睾手术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