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だいたい”和“たいてい”的用法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孔雯娇[1](2021)在《翻译补偿视角下《轻松探源日本民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轻松探源日本民俗》是日本民俗学家樋口清之(1909-1997)的代表性学术着作之一。本书从历史视角出发,对日本礼仪及其起源、传统料理、服饰、丧葬婚嫁等日本民俗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深入挖掘了日本民俗文化的起源。于日本人而言,这是一部追溯本国民俗文化起源的着作;于中国人而言,通过阅读该书不仅可以了解到日本民俗文化的起源,还可以加深人们对于日本民俗文化的认识。本次翻译实践报告选用本书进行了日译汉翻译尝试,并梳理了翻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本次翻译实践报告选用的翻译理论是翻译补偿论。翻译补偿理论由威尔斯等人提出,其补偿了因各语言差异而产生的翻译损失,是在语际改变中保持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平衡的最佳手段。与翻译补偿理论相适应,出现了日汉翻译中常用的翻译补偿方法,主要有加注、增译、具体化、归化、概略化、视点转换、融合。本次报告就是在上述翻译补偿理论的支撑下,重点探讨了《轻松探源日本民俗》这本着作在日译汉过程中出现的翻译补偿问题,从理论、方法到具体实践,切实验证了翻译补偿的重要性,体会到翻译补偿对于呈现意义完整的翻译译文的必要性。本次报告首先简介了《轻松探源日本民俗》这本着作的十章基本内容、原文的语言特点和翻译价值,随后运用了代表性的翻译补偿理论,按照需求原则、相关原则、重点原则、就近原则、等功能原则、一致原则等各种原则,选用加注、视点转换、置换等具体的翻译补偿方法,解决了翻译过程中碰到的文化负载词的问题,并把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为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通过这些具体的翻译补偿理论的运用和翻译补偿方法的实践,体会到了翻译补偿对于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化负载词作为翻译中的常见现象,需要通过不同的补偿手段来再现原文意义,并且使之能被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这是保证翻译质量和翻译效果的必要手段,是体现译者水平和翻译能力的基本检验标准之一。因此,灵活运用翻译补偿以体现翻译效果是译者必须要追求的理想翻译的保障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续原作的生命,传达原作的精神思想。
刘杏[2](2021)在《云南省中国日语学习者关于「~ていく」「~てくる」习得的考察》文中提出「~ていく」「~てくる」是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比较早导入的一个语法项目。然而,「~ていく」「~てくる」的语义含有多种分类,并且跟中文的“~去/来”也不能完全对应,除此之外,这个语法还跟说话者的心理态度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这并不是容易习得的一个语法项目。本论文以云南省中国日语初级、中级和高级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从语料库中抽出「~ていく」「~てくる」的相关例句做成网上问卷进行横向研究。首先,通过分析问卷的正确率得出以下结果:(1)云南省的中国日语学习者对「~ていく」「~てくる」的习得状况并不乐观。换句话说,对于学习者来说,「~ていく」「~てくる」是不容易掌握的一个语法项目。(2)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ていく」「~てくる」的习得状况相应提高。(3)「~ていく」中习得状况最好的是表示“消失的过程”的用法,习得状况最差的是表示“动作的顺序”的用法。另一方面,「~てくる」中习得最好的是表示‘来’时的状态”的用法,习得最差的是表示“过程(动作作用)的开始”的用法。(4)比较「~ていく」「~てくる」这两种形式,「~てくる」比「~ていく」更容易习得。其次,通过分析问卷的误用种类及其误用率得出以下结果:(5)“脱落”的误用情况是:初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也就是说,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脱落”现象有所改善,但从整体数据来看,无论是初级、中级还是高级学习者都容易出现“脱落”的误用。(6)关于“附加”的误用情况,结果是:高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初级学习者。即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反而越容易出现“附加”的误用。(7)“混同”的误用情况的倾向为中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初级学习者。从数据上可以得知,中级学习者最容易出现“混同”的误用。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胡嫣[4](2020)在《《日本知识分子》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翻译目的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强调应该把“目的”这一概念纳入翻译活动实践中,凡行动皆有目的,而翻译恰好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根据翻译的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等值”“对等”的概念,将译者从原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拓了新的翻译视角。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将在德国功能学派目的论的指导下,以《日本知识分子》为翻译对象,探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恰当地选择和运用翻译技巧。报告共分为以下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该文本的内容、特征以及笔者选取文本的理由。《日本知识分子》是一部讲述日本知识分子现状及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作品,作为一部评论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文章具有目的性,连贯性和客观性。其中,该作品最首要的目的便是呼吁知识分子培养自身的大局观念,呼吁国家在今后应该要更加重视大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书中所提到的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法都可以为我们所借鉴,这也是笔者选择它作为翻译对象的理由。第二章阐释了翻译目的论的概念、三项原则以及翻译目的论对于该文本的适用性。翻译目的论的核心内容就是: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目的论的三项原则分别是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主张译文需要满足原文与原作者的目的,连贯原则主张译文需要保持句子结构的连贯性和逻辑的清晰性,使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主张译文需要与原文保持紧密联系,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的风格。三个原则中目的原则居于首位,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都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第三章例举了翻译实践中的案例,并结合了具体的翻译技巧,探讨目的论三项原则所强调的“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三要素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及指导作用。根据“目的性”要素,译者首先应该明确原文与原作者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原文与原作者的目的,可以对译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删减或加以注释,从而实现译文的“目的性”,因此常用的翻译方法有增译、减译、加注法等。根据“连贯”要素,译文应该保持逻辑的清晰性和结构的连贯性,由于中日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调整语序,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因此常用的翻译方法有调整语序、分译、合译法等。根据“忠实”要素,译文应该在满足前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的风格,这里所说的“忠实”,并不是指译文要与原文一一对应,而是力求保留原作风格,由于原作是日语作品,所以在翻译时,译者对于某些词句可以直接翻译,以保留其原有的风格,因此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音译法等。总而言之,在进行具体翻译工作之前,首先要全面把握原作者与原文的目的,根据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其次,在明确翻译目的的基础上,再对译文进行适当地修改,以保证译文的连贯性和忠实性。
郝洋[5](2020)在《“いつも+の+名词”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结合语料库和内省法,对「いつも」的语义连续性,「いつも+の+名词」结构的意义解释,以及结构的成立条件进行了考察。首先,通过考察,本论文认为「いつも+の+名词」结构属于「いつも」的连体修饰用法,此用法介于副词用法和名词用法之间,即「いつも」语义上所表示的“频度高的事态”和形式上与所修饰的成分之间的紧密性介于副词用法和名词用法之间。其次,连体修饰用法可进一步区分为限定功能下的连体修饰和非限定功能下的连体修饰。在结合具体文脉的前提下,所修饰名词的特征对两种功能和意义的区分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上位语易被唤起的被修饰名词而言,如在语境中可知其持有不同状态,则该结构表示某一发生频率较高的状态。如其持有的各种状态无法通过语境被唤起,则该结构只表示被修饰语发生的频率较高。对于下位语易被唤起的名词而言,该结构只表示以该名词为上位语的下位语集合中的某一高频率成员。对于上下位语皆容易被唤起的名词而言,需结合具体语境,下位语被唤起,则表示下位语集合中的某一高频率成员,上位语及非上下位关系的同级语被唤起,则只是对该名词出现的频率进行修饰。最后,通过对「いつも+の+名词」结构成立条件的考察,本研究发现该结构中省略的动词和该结构所在的句式中的谓语动词的关系对该结构的成立条件产生重要影响;省略动词和被修饰名词的格关系不影响该结构的成立。该结构的成立需省略动词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省略动词与谓语动词一致;2.省略动词是“典型行为”;3.省略动词为谓语动词或“典型行为”的“前提行为”。
苑梦哲[6](2020)在《关于情态表现形式的日中翻译研究》文中认为文末情态形式的表现是日语中常用的表达形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文末情态形式中,“ハズダ”、“ワケダ”又是其中经常被使用的语法表现,有很多关于它们意义及用法的研究。在将其翻译成中文时,中国学习者经常简单地将这两者和中文的“应该”相对应。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其它的形式。例如中文的“一定……”、“可能……”等。因此,对这两者在日语和中文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是有必要的。整理先行研究时发现,有关“ハズダ和“ワケダ”的意义用法的研究比较多,但很少有关于其翻译倾向的研究。从中日对照的角度研究“ハズダ”和“应该”对应关系的研究不少,但是很少有研究“ハズダ”整体翻译倾向的研究。关于“ワケダ”翻译倾向的研究也很少。从情态角度研究“ハズダ”“ワケダ”和“应该”对应关系的也很少。同时,两者的对比研究也很有限。因此,本论文以“ハズダ”、“ワケダ”为中心,从《中日对译语料库》中选取这两种情态形式文末表现相关的中日对译例句进行整理,将其分为共起表现和不共起表现两种分类,考察其翻译倾向。同时,在考察二者翻译倾向后发现,二者都存在与“应该”的对译关系,本文中也将探究“ハズダ”、“ワケダ”与其中文翻译“应该”所对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共起型“ハズダ”语例中,翻译为“应该”的倾向最为强烈,其翻译倾向受共起副词的影响。非共起型“ハズダ”语例中,“应该”的倾向最强,其次,还有“会”,“一定,“肯定”等对译形式。共起型“ワケダ”语例中,无标形式最多,其翻译倾向受共起副词及连词的影响。非共起型“ワケダ”语例中,无标的倾向最强。并且,在与“应该”的对译关系中,“ハズダ”和“ワケダ”有异同点。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对有关文末情态形式的先行研究进行叙述和总结。然后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ハズダ”和“ワケダ”的意义分类和用法进行归纳。在第二部分中,通过中日对译语料库,对“ハズダ”和“ワケダ”的译文进行分类,分别明确其翻译倾向。同时对“ハズダ”和“ワケダ”与“应该”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在第三部分中,对比“ハズダ”和“ワケダ”的相似用法,并考察其与“应该”的对应关系的异同。本论文通过使用中日对译语料库,提取含有“ハズダ”和“ワケダ”的例句,从而进行中日对照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两种语法与“应该”的对译关系。
侯晓玉[7](2020)在《日本轻小说在中国的传播》文中研究表明轻小说是一种通俗文学,它起源于日本。在写作中,轻小说作者多使用口语书写,内容轻浅易懂,青少年可轻松阅读。题材方面包罗万象,如校园、奇幻、推理等都在其中。轻小说娱乐性较强,使用动画或漫画风格的插画来提高故事传递给读者的效率。在日本,轻小说常被改编成动画、漫画、游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日本的轻小说最初引入中国是在2004年,这年的2月,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吸血鬼猎人D》成为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日本轻小说。2010年,随着角川出版社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天闻角川的成立,日本轻小说被大量翻译出版,轻小说这一新兴的文学体裁开始在我国传播开来。本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和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今后的课题。第一章,日本轻小说的发展历史追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日本已经开始出现轻小说体裁,那时的日本轻小说,主要以欧洲中世纪骑士时代作为时代背景进行创作;九十年代以后,轻小说的创作更加贴近生活,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刻画上。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日本轻小说不断发展和成熟,在进一步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在文中插入动漫风格的插图,成为这一时期日本轻小说的最大特点。因为其可读性高的特点,很受日本青少年欢迎。第二章,以《吸血鬼猎人D》的出版为起点,日本轻小说开始大量传入中国。特别是天闻角川成立后,中国出版的日本轻小说的数量明显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出版日本轻小说最多的出版社是天闻角川出版社,其出版的轻小说,在中国有很高的认可度。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日本轻小说的读者大多是2130岁的年轻人,以女性读者居多。他们大多选择在网络上阅读轻小说,通过阅读轻小说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通过对中国读者喜爱的作品《刀剑神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发现受年轻读者喜爱的原因,是读者可以与主人公的境遇、心理等产生共鸣,从而满足自身的情感和欲望。第四章,通过对比中日轻小说的异同点可以发现,中国原创轻小说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日本轻小说的创作及产业发展等成功经验,利用将轻小说原作改编成动画、游戏等媒体组合策略,在创作及产业方面均得到充分发展。总之,日本轻小说传到我国后,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度高,日本轻小说的传播对中国轻小说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启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轻小说的发展。
李月洁[8](2020)在《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汉日同形词的掌握情况》文中认为日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一个是黏着语,一个是孤立语,但众所周知,日语和汉语一样都使用汉字。所以在词汇的表记方法和意义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历史原因日语里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按照意思的同与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同形近义词(O)、同形异义词(D)、同形同义词(S)三类。同形词的存在给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很多时候受母语的影响,同形近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同义词在词性、语义等方面也会引起的困惑和错误。在语言学当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母语干扰。母语干扰现象常常会出现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而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讲在同形词的使用问题上尤为明显。中日同形词的研究在日语和汉语的语言教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日同形词偏误分析和教学对策的相关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有先行研究将同形近义词细分为O1、O2、O3,但在此基础上与同形异义词D的习得程度进行对比,并对与汉语中词性有异的同形同义词进行输出调查(填空题),并总结词性误用类型和比重的研究几乎没有。本稿基于先行研究从以上方面对中日同形词的误用情况来进行考察,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总结误用原因和倾向,并给出对策。本测试以误用例的收集、归纳和整理对比的结果为基础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受过中日同形词教育及学习日语两年以上的中国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的为南京师范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其中三年级20人,四年级20人,五年级18人,共58人。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们认为从母语干扰的角度学习同形词对同形近义词及同形异义词的辨析很有帮助,并且认为学好同形词是提高日语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一环。除了反复练习,加强与中文中同形词的对比之外,在课堂上教师也要强调中日同形词的概念和分类,使同学们在脑海中形成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同形异义词的类别划分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规避母语干扰的消极影响,避免产生误用,准确习得同形词。我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同形词的过程中常常发生误用。误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母语干扰和中日同形词误用的关联性很深。根据本论文的调查研究,我国很多的日语学习者虽然意识到母语干扰对日语学习的影响,但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方法规避母语干扰。这将不利于中日同形语的习得和日语能力的提高。虽然每个人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所异,发生误用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本论文从母语干扰的角度对同形词的误用类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出误用倾向,给我国的日语学习者们提供了借鉴。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以中日同形词的误用和母语干扰的关联性为重点进行探究,对比现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同形词,探索其相异性和规律性,并根据两国语言的不同研究母语干扰,通过问卷调查验证母语干扰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日语学习者的同形词学习提出了若干对策和方案。本论文如果能对我国日本学习者掌握中日同形词有些许帮助,笔者将欣慰不已。
陈琳[9](2019)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笔者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全文翻译了日本学者服部裕幸的《语言哲学入门》一书。本翻译报告在介绍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从术语和专有名词的翻译、长句的翻译、篇章衔接的翻译等角度,结合对翻译实例的分析,总结哲学类文本的针对性翻译方法。针对术语的翻译,笔者提出,要在识别术语的基础上,采用溯源法、音译结合法等方法对术语进行翻译,专有名词的翻译方面,笔者提出,要采用普遍的翻译方法和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翻译方法。在长句的翻译方面,笔者将该文本中出现的长句分为“含有复杂修饰语的长句”、“含有插入成分的长句”以及“句节之间关系复杂的长句”三个类别,针对性探讨其翻译方法。对于衔接性篇章的翻译,笔者重点针对指示衔接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翻译这类文本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补充、省略以及直译的翻译方法等。
周海洋[10](2019)在《关于接续词「でも」使用状况的实证研究 ——以日语母语者口语语料库的考察为中心》文中认为提到日语的接续词「でも」,通常我们想到的是,置于句首,表示逆接关系的“逆接型接续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でも」并非都如此。因此,为了明确日语口语中「でも」的实际使用情况,本论文以日语母语者口语语料库为研究资料对「でも」进行了考察。并调查了中国国内出版的有代表性的日语教科书,建议教科书中对「でも」的处理需要尽量接近日语口语中「でも」的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对口语语料库的考察得知,「でも」在日语口语的实际使用中具有很大灵活性。首先,从句法位置来看,「でも」不仅可以用于句首,还可以放在句中和句末来使用;其次,从词语搭配来看,「でも」常和「なんか」、「ね」搭配使用,这也是「でも」与其他“逆接型接续词”用法的区别之一;再次,从使用功能来看,「でも」的“非逆接用法”使用频率是“逆接用法”使用频率的九倍;最后,从性别差异来看,「でも」在使用中确实存在男女差异,女性使用频率高于男性,不过其差异程度根据说话人之间的亲疏关系而有所不同。性别差异体现最明显的是“普通朋友”之间,其次是“陌生人”之间,性别差异最小的是“关系亲近的朋友”之间。进而通过对日语教科书的考察得知,教科书中对「でも」的处理方式存在需要改善之处。对比口语语料库的考察结果可以发现,在词语搭配和使用功能方面,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口语语料库中「でも」的使用特征,但在句法位置方面,教科书对「でも」的呈现不够充分,和语料库考察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教科书对「でも」的解释中并未提到性别差异方面的内容。最后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本论文针对国内日语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以后的教材编写中能更加全面地解释接续词「でも」,并使用更加接近于自然口语的例句,从而更有利于日语学习者对「でも」的学习与掌握。当然,本论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论文此次考察的接续词「でも」仅限于日语母语者之间的“闲谈”场景,「でも」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应该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使用状况。因此,今后想进一步考察「でも」在其他场景下的使用特征,并继续深化接续词的相关研究。
二、“だいたい”和“たいてい”的用法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だいたい”和“たいてい”的用法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补偿视角下《轻松探源日本民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実践の绍介 |
1.1 背景と意义 |
1.2 着者の绍介 |
1.3 内容と言叶の特徴 |
第二章 翻訳プロセス |
2.1 事前准备 |
2.2 翻訳プロセス |
2.3 翻訳後の再検査 |
第三章 翻訳理论と翻訳方法 |
3.1 翻訳补偿理论 |
3.2 翻訳补助方法 |
第四章 事例分析 |
4.1 文化负荷语の翻訳 |
4.1.1 物质文化情报の文化负荷语 |
4.1.2 社会文化情报の文化负荷语 |
4.1.3 宗教文化情报の文化负荷语 |
4.1.4 言语文化情报の文化负荷语 |
4.2 タイトルの翻訳 |
4.3 古文の翻訳 |
第五章 まとめ |
参考文献 |
附録Ⅰ:原文 |
附録Ⅱ:訳文 |
谢辞 |
(2)云南省中国日语学习者关于「~ていく」「~てくる」习得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1.1 本论の研究目的と背景 |
1.2 本论の构成 |
第2章 先行研究とその问题点 |
2.1. 「~ていく」「~てくる」の文法分类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1.1 森田良行(1968) |
2.1.2 铃木重幸(1972) |
2.1.3 金田一春彦(1976) |
2.1.4 吉川武时(1976?1989) |
2.1.5 寺村秀夫(1984) |
2.1.6 今仁生美(1990) |
2.1.7 高桥太郎(2005) |
2.1.8 周欣芸(2014) |
2.2 「~ていく」「~てくる」の第二言语习得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2.1 市川保子(1997) |
2.2.2 菅谷奈津恵(2002) |
2.2.3 冷丽敏?孙艶艶(2010) |
2.2.4 黄金(2014) |
2.2.5 张雅缇(2014) |
2.2.6 李颖(2020) |
2.3 「~ていく」「~てくる」と中国语“~去/~来”との対照研究 |
2.3.1 彭広陆(2008) |
2.3.2 张国峰(2012) |
2.3.3 宋丽艶(2014) |
2.4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と本论の课题 |
2.4.1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 |
2.4.2 本论の课题 |
第3章 研究方法と分类基准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资料 |
3.2.1 使用するコーパスと例文について |
3.2.2 アンケートについて |
3.3 调査対象と対象者のグループ分けについて |
3.4 本论における「~ていく」「~てくる」の分类基准について |
第4章 调査结果 |
4.1 アンケートに见られる「~ていく」「~てくる」の使用実态 |
4.2 各角度から见る「~ていく」「~てくる」の习得実态 |
4.2.1 各レベルの「~ていく」「~てくる」の习得実态 |
4.2.2 「~ていく」「~てくる」の各用法の习得実态 |
第5章 误用分析 |
5.1 误用の种类 |
5.2 各学习レベルの误用状况 |
5.2.1 脱落 |
5.2.2 付加 |
5.2.3 混同 |
5.2.4 その他 |
第6章 结果分析 |
6.1 误用の原因 |
6.1.1 母语の影响 |
6.1.2 教科书の影响 |
6.1.3 多义性の影响 |
6.1.4 视点に関する知识の欠如 |
6.2 日本语教育へのアドバイス |
第7章 结论と今後の课题 |
7.1 本论のまとめ |
7.2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録 |
付録 1:云南省中国人日本语学习者に対するアアンケート调査内容 |
付録 2:例文の出所 |
付録 3:「~ていく」「~てくる」のある 30 文の汉訳 |
谢辞 |
论文発表 |
(4)《日本知识分子》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はじめに |
一、『日本の知识人』について |
1、テキストの内容 |
2、テキストの特徴 |
二、翻訳実践の理论的な枠组み |
1、スコポス理论の概念 |
2、スコポス理论の発展 |
3、スコポス理论の三大规则 |
4、スコポス理论の适用性 |
三、『日本の知识人』の中国语訳におけるスコポス理论の応用 |
1、「目的性」に基づいて选択した翻訳方法 |
2、「一贯性」に基づいて选択した翻訳方法 |
3、「忠実性」に基づいて选択した翻訳方法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付録 『日本の知识人』の原文と訳文 |
(5)“いつも+の+名词”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第1章 はじめに |
第2章 先行研究と研究方法 |
2.1 先行研究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いつも」の用法と意味特徴 |
3.1 「いつも」の用法の分类 |
3.2 「いつも」の副词的用法と名词的用法の意味特徴 |
3.3 「いつも」の连体修饰用法の意味特徴 |
3.3.1 连体修饰节の机能 |
3.3.2 「いつも」の限定机能 |
3.3.3 「いつも」の非限定机能 |
3.4 「いつも」の意味の连続性 |
第4章 「いつも+の+名词」构造の意味解釈 |
4.1 上位语が唤起されやすい场合 |
4.2 下位语が唤起されやすい场合 |
4.3 上位语も下位语も唤起されやすい场合 |
4.4 まとめ |
第5章 「いつも+の+名词」构造の成立条件 |
5.1 省略动词と述语动词との関系からの考察 |
5.1.1 一致している场合 |
5.1.2 一致しない场合 |
5.2 後続名词と省略された动词との関系からの考察 |
5.3 まとめ |
第6章 终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附録 |
表1「副词+の」构造で使用される副词 |
表2「副词+の+名词」についての统计 |
谢辞 |
(6)关于情态表现形式的日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1 序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2 先行研究 |
2.1 日本语のモダリティ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2 中国语のモダリティ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3 日中対照研究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 「ハズダ」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1 モダリティとしての「ハズダ」 |
2.4.2 「ハズダ」の日中翻訳 |
2.5 「ワケダ」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5.1 モダリティとしての「ワケダ」 |
2.5.2 「ワケダ」の日中翻訳 |
2.6 「ハズダ」と「ワケダ」の比较研究 |
2.7 先行研究のまとめ |
3 「ハズダ」の翻訳倾向分析 |
3.1 共起型の翻訳倾向 |
3.2 非共起型の翻訳倾向 |
3.3 「ハズダ」と中国语の対訳関系 |
4 「ワケダ」の翻訳倾向分析 |
4.1 共起型の翻訳倾向 |
4.2 非共起型の翻訳倾向 |
4.3 「ワケダ」と中国语の対訳関系 |
5 「ハズダ/ワケダ」翻訳形式の対比 |
6 结论 |
6.1 本研究の结论 |
6.2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録 翻訳コーパスについての説明 |
谢辞 |
(7)日本轻小说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一、研究の动机と意义 |
二、先行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における斩新さと今後の课题 |
第一章 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について |
第一节 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の歴史遡り |
第二节 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の特徴 |
第二章 中国における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の伝播 |
第一节 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の翻訳と出版 |
第二节 出版された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作品の特徴 |
第三章 中国の読者と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 |
第一节 アンケート调査及びその分析 |
第二节 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が爱読される要因――『ソードアート?オンライン』を中心に |
第四章 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伝播の问题点とその示唆 |
第一节 中国で出版された日本のライトノベルに対する问题点 |
第二节 我国のライトノベル海外伝播への示唆 |
结论 |
注釈 |
参考文献 |
附録 |
在学期间の研究成果 |
谢辞 |
(8)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汉日同形词的掌握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はじめに |
一、问题提起 |
二、先行研究 |
(一)日本语侧の先行研究 |
1.分类研究 |
2.误用研究 |
(二)中国语侧の先行研究 |
1.中日対比研究 |
2.母语迁移が日本语教育への示唆における研究 |
3.日中同形语の习得研究 |
三、研究の目的および意义 |
第一章 日中同形语の概観 |
第一节 日中同形语の定义と分类 |
一、同形同义语(S) |
二、同形类义语(O) |
三、同形异义语(D) |
第二节 母语干渉 |
第二章 习得状况についての考察 |
第一节 アンケート调査の方法 |
一、调査対象と期间 |
二、调査项目と手顺 |
(一)辞书の调べと误用例の収集 |
(二)调査表の作成 |
(三)调査対象に対する取材 |
(四)调査表の回収と整理 |
三、分析方法 |
第二节 调査による结果と分析 |
一、アンケート调査についての统计 |
二、结果の分析 |
(一)同形同义语(S)の误用状况 |
(二)同形类义语(O)の误用状况 |
(三)同形异义语(D)の误用状况 |
三、まとめ |
第三章 误用を避ける方法 |
第一节 学习者の立场 |
一、「母语干渉」と「日中同形语」の分类を认识したうえで |
二、独学でよい语感の养成 |
三、外部から有益なヒントの获得 |
第二节 教育者の立场 |
一、同形同义语(S)の扱い方 |
二、同形类义语(O)の扱い方 |
三、同形异义语(D)の扱い方 |
终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付録:日中同形语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调査表 |
谢辞 |
(9)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はじめに |
2.本プロジェクトについて |
2.1 『言语哲学入门』について |
2.2 『言语哲学入门』の特徴およびその翻訳における难点 |
2.3 本プロジェクトの意义 |
3.テキストについての分类とNewmarkの翻訳理论 |
4.翻訳の実例分析 |
4.1 専门用语と固有名词の翻訳 |
4.1.1 専门用语の翻訳 |
4.1.1.1 専门用语の识别 |
4.1.1.2 遡源法 |
4.1.1.3 音义结合法 |
4.1.2 固有名词の翻訳 |
4.2 长文の翻訳 |
4.2.1 复雑な修饰语が含まれる长文の翻訳 |
4.2.2 挿入成分が含まれる长文の翻訳 |
4.2.3 节间関系が复雑な长文の翻訳 |
4.3 结束构造を含むテキストの翻訳 |
5.まとめ |
参考文献 |
原文 |
第二章 意味と指示 |
第三章 记述の理论 |
第四章 固有名の问题 |
訳文 |
第二章 意义和指称 |
第三章 摹状词理论 |
第四章 专名的问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关于接续词「でも」使用状况的实证研究 ——以日语母语者口语语料库的考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1章 序论 |
1.1 问题提起 |
1.2 研究目的と意义 |
1.3 研究资料と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の构成 |
第2章 先行研究 |
2.1 「でも」に関する研究 |
2.1.1 统语位置について |
2.1.2 使用机能について |
2.1.3 性差について |
2.2 先行研究の问题点 |
第3章 日本语母语话者の话しことばコーパスに対する考察 |
3.1 コーパス调査の概要 |
3.1.1 データについて |
3.1.2 データの记述方法について |
3.2 结果と考察 |
3.2.1 「でも」の统语位置 |
3.2.1.1 统语位置の形式 |
3.2.1.2 统语位置の分布及び特徴 |
3.2.2 「でも」の共起语 |
3.2.3 「でも」の使用机能 |
3.2.3.1 逆接について |
3.2.3.2 逆接用法 |
3.2.3.2.1 推论的逆接 |
3.2.3.2.2 対立的逆接 |
3.2.3.2.3 対比的逆接 |
3.2.3.3 非逆接用法 |
3.2.3.3.1 情报追加 |
3.2.3.3.2 话题移行 |
3.2.3.3.3 感情表出 |
3.2.3.4 机能别使用倾向 |
3.2.4 「でも」の性差 |
3.3 まとめ |
第4章 日本语教科书における「でも」の扱いに対する考察 |
4.1 教科书调査の概要 |
4.2 结果と考察 |
4.2.1 文体 |
4.2.2 统语位置 |
4.2.3 意味的解説 |
4.3 コーパスの使用実态との比较 |
4.4 まとめ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及び新しい発见 |
5.2 教科书编集への示唆 |
5.3 问题点と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録 |
付録A 日本语教科书における「でも」の会话例 |
付録B コーパスの会话例における记号凡例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四、“だいたい”和“たいてい”的用法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补偿视角下《轻松探源日本民俗》(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孔雯娇.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云南省中国日语学习者关于「~ていく」「~てくる」习得的考察[D]. 刘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日本知识分子》翻译实践报告[D]. 胡嫣. 南京大学, 2020(04)
- [5]“いつも+の+名词”结构研究[D]. 郝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关于情态表现形式的日中翻译研究[D]. 苑梦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7]日本轻小说在中国的传播[D]. 侯晓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关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汉日同形词的掌握情况[D]. 李月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以《语言哲学入门》翻译项目为基础[D]. 陈琳.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10]关于接续词「でも」使用状况的实证研究 ——以日语母语者口语语料库的考察为中心[D]. 周海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