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valuation of Heart State Variation and Neural Control Parameters with Animal Models(论文文献综述)
张醒海[1](2021)在《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流感病毒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人畜共患病原体之一,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家禽及候鸟等自然宿主中,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对国家生物安全、产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该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季节性流感、流感大流行和人感染动物流感等。候鸟是H3N8、H9N2和H5N8等众多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库,且这些病毒持续在我国候鸟中流行传播。近年来它们又出现新的生物表型或基因特性,如水禽不仅呈现无症状携带流感病毒,也出现了感染甚至致死的现象;部分候鸟来源的病毒,可发生水禽-陆禽的传播;出现禽源H9N2、H5N8感染人的现象。这些亚型病毒在中国候鸟中的流行、进化及引发公共卫生风险等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以监测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流行动态为切入点,研究内容包括发现候鸟禽流感病毒的亚洲-北美地区跨洲际传播的证据,揭示候鸟禽流感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的遗传变异规律,提供禽流感病毒家禽-野禽间跨物种感染的证据,评估候鸟源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能力以及识别决定禽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人的分子特征。第一部分:中国东部地区候鸟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在全球候鸟迁徙背景下,选取途经我国东部的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候鸟停歇与聚集地(湖南东洞庭湖、环渤海湾湿地、内蒙古图牧吉、上海崇明东滩)开展了2016-2019年为期四年的主动预警监测,分离跨洲际传播或新型重配候鸟源禽流感病毒株,并测定其全基因序列。监测过程中本研究共采集了来自96种不同鸟类的35604份样本,分离得到88株病毒,候鸟禽流感病毒携带率约为0.247%。亚型多样性分析表明分离毒株涵盖12种HA和9种NA组成的23种不同亚型。其中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3、H6、H9亚型为优势流行毒株。病原学及血清学数据证明H9N2禽流感病毒在候鸟内广泛流行,H9N2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包括纵纹腹小鸮、红隼、苍鹰和雉鸡多种野生鸟类,在小型多宿主生态系统中H9N2可以发生有效的种间传播。自2020年10月底以来,H5N8病毒中国中东部候鸟中引发疫情。本研究证实了H5N8对大天鹅、尤鼻天鹅等候鸟的感染,确定2020 HPAIV H5N8为2.3.4.4b谱系。抗原性分析发现,由于抗原漂移,当前家禽H5疫苗株对2020年HPAIV H5N8病毒保护力下降,病毒传入家禽并大面积流行的风险极大,需要及时更新家禽候选疫苗株,并进一步加强监测和实施预防措施。第二部分: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本研究进而对禽流感病毒各基因片段在天然宿主中的进化速率及基因片段溯源分析:基于不同时间点分离的病毒之间遗传差异和时间分布,采用贝叶斯MCMC方法,估算各个基因片段进化变异的总体速率并推断其最近共同祖先(t MRCA)的年代。重点关注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候鸟禽流感病毒的洲际联系:利用病原基因组序列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候鸟迁徙数据,分析病毒基因片段转移的方向性,通过各基因片段的地理溯源来确定亚洲和北美洲之间候鸟禽流感病毒的洲际联系,确定可能的病毒引入途径,解析候鸟在大陆之间和大陆内部的禽流感病毒流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系统发育分析揭示部分亚型AIVs基因片段存在洲际间的沟通与传播。遗传变异分析发现中国东部候鸟AIVs基因片段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亚型及不同鸟种间出现基因节段流通与传播。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候鸟中广泛流行,且基因型十分丰富,分离到的8株H3N8禽流感病毒可以分为7个基因型。H13、H3N8亚型内部基因节段存在洲际间的沟通与传播。系统发生及基因型分析研究发现H9N2禽流感病毒存在由家禽向野禽溢出的现象。对2020 HPAIV H5N8进行各基因节段溯源,结合系统发生地理学及候鸟迁徙路线证明了2020年中国候鸟中流行的H5N8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毒株,随候鸟迁徙由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引入我国,明确了新型重排H5N8流感病毒各基因片段的进化地位和起源,揭示了H5N8禽流感病毒株在欧亚大陆内的洲内传播及非洲-欧亚大陆的洲际间传播的现象。第三部分:候鸟禽流感病毒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在遗传变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展候鸟禽流感病毒新型重配病毒受体结合特性及其在非天然宿主中的致病与传播能力评估。针对首次出现感染人的2020 HPAIV 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采用哺乳动物模型评估其在不同宿主上的致病性及传播能力,评估其公共卫生风险;针对由家禽溢出到野鸟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我们结合病毒基因组变异分析,受体结合偏好性与哺乳动物致病性及传播能力分析,系统评估其公共卫生风险;针对在候鸟中广泛流行的多个基因型的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我们评估其受体结合能力,利用小鼠、豚鼠、雪貂等动物模型检测其在哺乳动物致病性及传播能力,分析研判H3N8亚型人群间传播的潜在风险。生物学特性评估发现H5N8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风险仍然很低,此判断基于H5N8禽流感病毒偏好与禽类受体结合,而且在豚鼠中不具备传播能力的研究数据。尽管近来首次出现2020 HPAIV H5N8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状况,本研究证实H5N8禽流感病毒尚不具备在人际间流行的潜力,提示其产生的公共卫生威胁有限。由家禽溢出到候鸟的H9N2毒株结合人样受体后,可以在豚鼠及雪貂模型间通过直接接触及呼吸道飞沫途径进行高效传播,这些结果强调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存在能够引发人际间流行的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受体结合检测证实H3N8毒株普遍具有结合人样受体的能力,在豚鼠模型中具备高效的接触传播及呼吸道飞沫传播能力。候鸟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感染人类并在人群中传播的潜在风险。第四部分:候鸟源H3N8禽流感病毒在哺乳间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在候鸟源H3N8禽流感病毒的哺乳间传播评估过程中,本研究发现T222毒株不能在雪貂模型中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T222豚鼠适应1代毒株可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我们选择传播能力差异明显但遗传背景相似的以上两株H3N8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结合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了PB1-S524G突变质粒并拯救r T222-S524G突变体。采用体外聚合酶活性检测,我们证实PB1-S524G突变增强了病毒聚合酶活性。进一步利用小鼠、豚鼠和雪貂等动物模型,发掘决定H3N8亚型哺乳动物间传播的关键分子标记。本研究证实PB1-S524G突变可以赋予H3N8在雪貂间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的能力。PB1-S524G突变增强了病毒体内外复制能力,提高病毒在小鼠及雪貂上呼吸道的病毒复制滴度,加剧了由病毒导致的雪貂肺脏的病理损伤。研究结果表明PB1-S524G是影响候鸟H3N8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宿主上致病及传播能力的关键分子标记。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持续加强对候鸟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及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进行评估,进一步加强候鸟禽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禽流感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陈佳明[2](2021)在《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感染模型和疫苗评价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是双链RNA病毒,隶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能够引起草鱼患上高度传染性草鱼出血病(grass carp haemorrhagic disease,GCHD),造成草鱼的大规模死亡,严重威胁了草鱼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基因Ⅱ型GCRV(GCRV-Ⅱ)是导致GCHD爆发的主要病原。疫苗防控是成功发展草鱼集约化养殖业和解决GCRV-Ⅱ的重要途径。草鱼养殖条件差异大、遗传背景不清楚,实验结果可信度较低。此外,草鱼易受到潜伏感染的影响,这进一步阻碍了GCHD的有效防控。稀有鮈鲫是一种小型实验鱼,已证明对GCRV高度敏感,其体型小、饲养简便、卵膜透明、可周年产卵,符合水生模式生物培养对象的必要条件。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稀有鮈鲫腹腔注射GCRV-Ⅱ后的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研究分析建立了GCRV-Ⅱ稀有鮈鲫疾病感染模型,并分别用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草鱼和稀有鮈鲫,评价其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建立GCRV-Ⅱ稀有鮈鲫疫苗评价模型。为GCRV-Ⅱ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开发奠定基础。全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1、GCRV-Ⅱ稀有鮈鲫疾病感染模型构建:本实验将实验组稀有鮈鲫腹腔注射20μL浓度为10 LD50的Hu Nan1307,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M199培养基。对感染GCRV-Ⅱ后稀有鮈鲫的临床特征、病毒载量变化、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及肾组织超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RV-Ⅱ可在稀有鮈鲫体内增殖,诱导鱼体出血,死亡率为100%,病毒载量在第7天达到峰值。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病毒具有双层蛋白质衣壳,形态和大小与感染草鱼的GCRV-Ⅱ病毒颗粒相似。稀有鮈鲫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多器官血管扩张和充血,细胞变性和坏死。以及脾脏、肾脏、大脑和心脏组织疏松。稀有鮈鲫IL-8、Mx、TLR5、Ig M、IFN2等免疫相关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在肝脏和脾脏中上调较为显着。与感染GCRV-Ⅱ的草鱼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以上研究表明,稀有鮈鲫可以作为GCRV-Ⅱ的疾病感染模型。2、GCRV-Ⅱ稀有鮈鲫疫苗评价模型构建:本实验以草鱼作为平行对照,实验组稀有鮈鲫和草鱼分别注射20μL和200μL浓度为1×103copy/μL的减毒疫苗和浓度为5×103copy/μL的灭活疫苗,空白对照组实验鱼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M199培养基,佐剂对照组中腹腔注射同等剂量M199培养基和佐剂质量比为1:1的混合液。比较免疫后草鱼和稀有鮈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和腹腔内佐剂残留情况。各组免疫后28天,注射浓度为10 LD50的Hu Nan1307,比较各组病毒载量变化和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后TLR3、TLR5和My D88等免疫相关基因在脾脏组织中均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上调,血清抗体效价持续升高,草鱼和稀有鮈鲫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两种实验鱼注射佐剂灭活疫苗后均未发现佐剂残留。攻毒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稀有鮈鲫和草鱼的病毒载量结果基本一致,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减毒疫苗对草鱼和稀有鮈鲫的保护率分别为95.8%和92.6%,佐剂灭活疫苗对草鱼和稀有鮈鲫的保护率分别为81.4%和77.7%。以上研究表明,稀有鮈鲫可以作为GCRV-Ⅱ的疫苗评价模型。本文成功构建了GCRV-Ⅱ稀有鮈鲫疾病感染模型,并通过比较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免疫草鱼和稀有鮈鲫后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率,成功构建GCRV-Ⅱ稀有鮈鲫疫苗评价模型,为后续GCRV-Ⅱ疫苗研发奠定基础,也为其它水生动物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韩梦雨[3](2021)在《中西医协同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MO-O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针药联合改善NMO所致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72例以ON为首发临床表现的NMO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包括一般资料、发病特点、病程进展、合并疾病、免疫学检验、治疗反应及预后等。结果:1.一般资料:72例NMO-ON患者,发病年龄中位数33岁;女性61例(84.72%),男女比约为1:5.54;病程中位数67月,病程以“复发-缓解”为主,单相与复发比约1:5.8。2.临床特点:66例(91.67%)单独ON起病,ON累及单眼者59例(81.94%);主要症状为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下降,可伴转动痛、视野缺损及色觉异常等;14例(19.44%)伴诱因,最常见为上呼吸道感染;11例(15.28%)伴系统性免疫性病,最常伴发干燥综合征及甲状腺疾病;59眼(75.64%)首发视力小于0.1,AQP4-IgG状态(P=0.032,OR=2.55)和发病年龄(P=0.037,OR=3.93)是影响患者首发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整个病程中,44例(61.11%)双眼先后累及,ON发病次数中位数为2次,ON二次发作时间中位数是3月;1年、3年复发率分别约0.56(40/72)和0.74(53/72);至末次随访时间,单侧致盲率约48.61%,致患者单侧致盲ON发作中位数为2次;53例(73.61%)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的累及,脊髓(61.1 1%)是最常见的复发部位。3.实验室结果:80%(48/60)患者血清AQP4-IgG抗体阳性;25%(3/12)患者MOG-IgG阳性;18例(25%)伴其他系统性免疫性抗体,最常见伴ANA抗体阳性;4.影像学特点:NMO-ON多累及后视路,病变长度>1/2视神经;45例(84.91%)脊髓MRI病变≥3个锥体;47.17%(25/53)患者同时或相继发生颈髓和胸髓病变。5.针药联合改善NMO所致视神经萎缩:24眼治疗4周有8只眼视力提高≥2行,总有效率91.67%;动态视野平均缺损度(MD)及平均敏感度(MS)较前改善,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有12眼视力提高≥2行,总有效率100%;视野MD显着下降(P<0.05),MS明显提高(P<0.05)。结论:1.NMO-ON患者首次发病多ON单独起病,单侧累及,女性中青年高发,AQP4-IgG阴性患者更趋年轻化,急性期对患者视功能威胁巨大,恢复期多遗留较差的视力预后;最常见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漫长的病程多见双侧视神经受累及多次复发,脊髓是除视神经外最常见的复发部位;AQP4-IgG状态和发病年龄是影响NMO患者首次发病视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2.大多数(80%)NMO-ON患者AQP4-IgG血清阳性,部分患者伴发以干燥综合征和甲状腺疾病为代表的系统性免疫性疾病,最常见伴有的血清学免疫性抗体是抗ANA抗体;3.NMO-ON患者视神经多累及后视路,病变长度>1/2视神经,脊髓损伤多为连续长节段,约一半患者同时或相继发生颈髓和胸髓病变;4.针药联合可显着提高NMO所致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功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和动态视野MS,降低患者MD。(二)视神经脊髓炎相关视神经炎(NMO-ON)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目的:通过将患者AQP4-IgG强阳性血清显微注射至大鼠视神经周围蛛网膜下腔,诱导视神经NMO样病变,从活体与病理、视神经及脊髓、大脑等多维度评价该模型,为探究药物防治NMO-ON提供模型基础。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根据血清样本类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上结膜入路暴露视神经后选择球后2mm处分别将AQP4-IgG强阳性血清和健康人血清缓慢注射到蛛网膜下腔。术后第3天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神经AQP4-IgG表达;术前1天(第0天)、术后第7、14天分别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瞳孔对光反射(PLR)检测;术后第14天分别处死两组大鼠行视网膜、视神经、大脑及脊髓等组织制片和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第3天模型组视神经AQP4-IgG强表达,假手术组未见表达(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AQP4-IgG沉积区域表达也显着降低(P<0.001);模型组N1-P1波振幅和PLR第7天、14天均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织病理学观察: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视神经HE染色肿胀水肿、着色明显加深,轴突数量显着减少伴有不规则空洞化,其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RGCs水肿显着,数量明显减少,且大小不一,核仁不清晰;视神经LFB髓鞘染色,模型组可见到蓝色区域显着减少;模型组大鼠视神经电镜则可见到轴突数量明显减少且排列紊乱、横断面形态不规则,微管微丝大量溶解,髓鞘严重分层、结构不完整,且大多数髓鞘松解或者脱失、塌陷,甚至无髓鞘;免疫荧光染色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丝蛋白L(NFL)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1)及CD68表达显着升高(P<0.001);脊髓组织HE发现,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未见到脊髓白质炎症浸润、轴突及髓鞘损伤等病理变化;脊髓组织LFB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髓鞘染色成蓝色且均匀一致,未见到染色区域减少及白色未着色区等。大脑组织HE和LFB染色也未发现炎症浸润及脱髓鞘等病理损伤;结论:1.我们通过在大鼠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显微注射人类AQP4-IgG阳性血清成功构建了NMO-ON大鼠模型,该模型显示NMO-ON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包括星形胶质细胞破坏、炎症浸润、轴突损伤及脱髓鞘等;2.大鼠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显微注射人类AQP4-IgG阳性血清构建NMO-ON模型,仅能启动局部视神经周围免疫,对脊髓及大脑等其他神经系统未产生病理损伤。(三)调肝活络法防治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MO-ON)的疗效及机制探究目的:通过动物模型的体内研究,观察调肝活络法的干预效果,并深入挖掘方药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为NMO-ON的临床治疗提供中西医协同的解决方案。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激素组、中药+激素组,显微注射法构建NMO-ON大鼠模型,分别给予无菌蒸馏水、中药、激素及中药+激素等灌胃干预21天,术前1天(第0天)、术后7天、14天及21天分别行F-VEP、PLR检测;第21天处死所有大鼠,制备视网膜、视神经切片,进行HE染色及超微电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GCs中Brn3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AP、NFL、髓鞘碱性蛋白(MBP)和CD68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视神经IL-6、IL-10、TNF-α、p-NF-κB p65 蛋白表达。结果:1.视神经功能学评价:与同时间点模型组和激素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激素组在第7、14和21天均可显着提高视神经F-VEP的N1P1振幅(P<0.001);在第21天,中药组、中药+激素组与模型组和激素组相比,PLR收缩程度也显着增加(P<0.001);2.组织病理学评价:与模型组和激素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激素组视神经HE染色均可见轴突损伤减轻、视神经水肿消退及未见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电镜发现中药组轴突数量明显增加,神经纤维束状形态可循,可见微丝微管结构,髓鞘损伤也较之减轻;与激素组相比,中药+激素组见到更完整的神经轴突、髓鞘结构;免疫组化发现,与模型组和激素组相比,中药组和中药联合激素组RGCs的Brn3a表达量较之均显着升高(P<0.001);视神经免疫荧光提示中药组及中药+激素组GFAP、MBP和NFL表达量较模型组表达量升高(P<0.001)。CD68视神经染色也发现,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及中药+激素组可见到CD68表达显着降低(P<0.001);3.Western Blotting: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神经内p-NF-κB p65、TNF-α和IL-6显着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激素及中药+激素组均可见到p-NF-κB p65、TNF-α和IL-6降低(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神经内IL-10显着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激素及中药+激素组均可见到 IL-10 升高(P<0.001)。结论:1.调肝活络复方中药可以减轻NMO-ON大鼠模型视神经轴突丢失、髓鞘损伤及炎症浸润,进而提升和改善视觉诱发电位N1P1振幅及瞳孔对光反射收缩能力。2.调肝活络复方中药对NMO-ON视神经及视网膜发挥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视神经内NF-κB蛋白磷酸化及调控相关炎症介质(IL-6、TNF-α及IL-10)的产生有关。
王宇[4](2021)在《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双心医学”概念的提出,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日益受到关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业已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联系,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尚无统一公认的诊疗方案。本研究从文献整理、临床评价、网络药理学预测、动物实验验证四个方面对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指出一个新的方向。目的1.对古代文献中,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思路和经验进行整理,梳理其病机和治法,为“益气活血解郁”法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临床试验初步评价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3.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动物实验对其进行验证。方法1 古代文献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馆藏为主,结合“超星阅读器”以及网络数据库“国学大师”,对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检索,以“胸痹”“郁证”为主题词,并制定相关限制词。将检索得到的相关古籍原文按照中医文献学整理方法,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结合文献体例进行整理。2随机对照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将6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中度抑郁症的患者区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指南推荐的最佳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4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SAQ积分)、抑郁状态(HAMD积分、PHQ-9积分)、中医证侯积分以及安全性指标。3网络药理学研究获取五龙通络解郁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疾病靶点,把两者对接得到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可能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蛋白作用网络,并对潜在的治疗靶点进行筛选,选取关键的作用靶点,通过动物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4实验研究4.1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Ⅱ,VRI)诱导,建立斑马鱼血管内皮损伤模型,并通过斑马鱼行为分析仪采集斑马鱼的游行轨迹、游行距离、游行速度以及活跃时间等,观察不同浓度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4.2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通过VRI诱导,建立斑马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模型,通过计算节间血管指数,评价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4.3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通过切尾建立斑马鱼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模型,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五龙通络解郁方在不同浓度下对巨噬细胞迁移及聚集的影响。结果1文献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诊疗思路进行整理,发现古代医家多认为心气不足是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重要病机,气滞是关键因素。通过对古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整理发现,益气温阳药物所占比例最大,出现频次也最多;其次为理气类药物。活血类药物的药味虽然少,但是其出现的频次仅次于益气类药物和理气类药物之后。本次研究还发现古代医家在治疗胸痹合并情志疾病时,还运用了一定比例的祛风药物,如防风、蔓荆实、麻黄等。2随机对照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SAQ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SAQ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AS、AF、TS、DP四个维度,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PL维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AMD方面,治疗后两组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阻滞状态、睡眠障碍、焦虑躯体化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认知障碍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HQ-9方面,治疗后两组PHQ-9总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侯积分方面,包括总分、主症和次症,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未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如心率增快、PR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QTc间期延长等)、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3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作用于VEGFA、IL6、STAT3、AKT1、MAPK1、APP、EGFR、MMP9、CTNNB1、IL-1β等97个作用靶点。选取重要程度排名前两位的VEGFA、IL6为作用靶点,预测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4实验研究4.1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在游行距离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游行距离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可增加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游行距离,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游行速度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游行速度明显减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提高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游行速度,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跃时间方面,模型组斑马鱼活跃时间明显缩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延长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活跃时间,其中VRI+100 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RI+30 μg/mL、VRI+300μg/mL、VRI+1000μg/mL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游行轨迹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斑马鱼游行轨迹明显稀疏。与模型组相比,五龙通络解郁方不同浓度组均可增加斑马鱼的游行线路,其中以VRI+100μg/mL组最明显。4.2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斑马鱼背部节间血管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五龙通络解郁方均可促进斑马鱼血管新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RI+30 μg/mL(P<0.001)、VRI+100 μg/mL(P<0.001)、VRI+300 μg/mL(P<0.001)、VRI+1000μg/mL(P<0.001)]。4.3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斑马鱼尾部出现明显地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浓度的五龙通络解郁方均可减少斑马鱼尾部巨噬细胞的迁移和聚集。其中300 μg/mL组与1000 μg/mL组分别抑制了26%和31%的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0 μg/mL组与100 μg/mL组分别抑制了 7.8%和8.7%的巨噬细胞迁移和聚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阳(气)不足是胸痹合并情志疾病的根本原因,而气郁(滞)是关键因素,病位主要在心、肝、脾。治疗以益气温阳为主,兼之以解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风药进行治疗。2.五龙通络解郁方可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气虚血瘀,肝郁气滞证)的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抑郁状态,且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3.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结果,五龙通络解郁方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基于“络风内动-络损神伤”理论的“益气活血解郁、祛风通络止痛”法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蒋章颉[5](2021)在《导尿管置入后小鼠呼吸及谵妄样行为改变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谵妄是一种常见、严重且致命的疾病,而谵妄的神经发病机制仍是未知的,该领域的机理研究有限,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预防或治疗谵妄。目前只有少数几种动物模型可以用于谵妄研究,推进谵妄机制研究的障碍之一就是缺乏动物模型。因此建立谵妄的动物模型,从而进行谵妄的机制研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柳叶刀以及其他多篇文献均证实,住院患者及疗养院人群中留置导尿与谵妄的发生存在显着相关性,而且留置尿管的患者麻醉手术后苏醒期谵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这也是长久以来困扰麻醉医生的问题之一。葡萄糖是生物最重要、最基本的能量来源,目前谵妄的机制研究多集中在神经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方面,与葡萄糖代谢是否有相关性,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本课题以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导尿管置入对小鼠谵妄样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为谵妄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治疗方案。第一部分导尿管置入谵妄动物模型的建立,导尿管置入对小鼠呼吸以及谵妄样行为的影响目的:探讨导尿管置入后引起的小鼠呼吸及行为学变化。方法:1.将18只小鼠16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Control组lsoflurane组与Catheter组),每组6只。使Control组小鼠接受60%氧气+50mg/kg戊巴比妥腹腔注射,lsoflurane组小鼠接受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Catheter组小鼠在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下接受导尿管置入术,维持时间均控制在10min,尿管置入操作结束后经颈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用以研究尿管置入操作及麻醉对小鼠呼吸功能的影响。2.将24只16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Control组与Catheter组),每组12只。每组小鼠在术前24h行一系列行为测试(觅食实验,旷场实验和Y迷宫实验),记录行为学指标基础值。第二日使Control组小鼠接受60%氧气+1.4%异氟醚麻醉,维持时间10min,Catheter组小鼠在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下接受导尿管置入术,操作时间控制在10min。术后第3,6,9,24小时使每只鼠再次进行这些测试(觅食实验,旷场实验和Y迷宫实验),用以研究导尿管置入谵妄动物模型小鼠急性、波动性的行为改变。为每只小鼠计算了一个综合Z评分,以表示这些行为的总和的变化[用对照组的成绩进行标准化],用来评估每只小鼠行为变化的严重程度,类似于人类使用CAM量表评估谵妄的严重程度。进而验证导尿管置入动物模型能否作为谵妄模型进行下一步研究。结果:1.尿管置入及异氟醚麻醉对小鼠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未见明显影响。2.导尿管置入选择性地损害了小鼠行为的某些组成部分:觅食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导尿管置入后6小时,小鼠寻找食物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3.旷场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导尿管置入后6小时,小鼠到达中心的潜伏期延长(P<0.05),导尿管置入后9小时,小鼠在中心花费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4.在Y迷宫测试中,与对照组相比,尿管置入组小鼠6小时新颖手臂的进入次数减少(P<0.05),尿管置入组小鼠9小时新颖手臂的进入次数及新臂探索时间均减少(P<0.05);5.导尿管置入后第3、6、9小时小鼠复合Z评分明显增高,导尿管置入后24小时小鼠复合Z评分并没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说明,与对照条件相比,导尿管置入可能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引起小鼠明显的行为障碍。结论:导尿管置入及麻醉对小鼠呼吸及血气分析结果未产生明显影响,导尿管置入以时间依赖性方式损害了小鼠的自然(觅食实验和旷场实验)及小鼠的学习行为(Y迷宫测试)。第二部分导尿管置入引起小鼠大脑葡萄糖代谢功能异常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导尿管置入后小鼠脑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及细胞外间质液间质液(interstitial fluid,ISF)葡萄糖水平变化。方法:1.将30只16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Control组与Catheter组),每组15只。使Control组小鼠接受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持续时间为10分钟。Catheter组小鼠在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下行导尿管置入术,操作时间控制在10分钟。导尿管置入后6小时,取小鼠大脑皮质组织行蛋白质印迹分析以及ATP测定(n=6)、提取RNA用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n=3),小鼠经PBS及4%多聚甲醛行心脏灌注后,取脑组织行免疫荧光分析(n=6)。2.将12只16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Control组与Catheter组),每组6只。导尿管置入前2天,使两组小鼠在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下置入微透析探针。导尿管置入当天使Control组小鼠接受1.4%异氟烷麻醉,持续时间为10分钟。Catheter组小鼠在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下行导尿管置入术,操作时间控制在10分钟。收集小鼠导尿管置入后第1-6小时的ISF,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ISF葡萄糖浓度,同时每小时监测小鼠血糖一次(经尾缘静脉采血)。结果:1.导尿管置入降低了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Slc2a1及GLUT1水平(P<0.05);2.导尿管置入减少了小鼠大脑葡萄糖转运,使得小鼠脑组织ISF中葡萄糖水平降低(P<0.05);3.导尿管置入减少了小鼠大脑组织中ATP水平(P<0.05);4.导尿管置入对小鼠血糖浓度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导尿管置入减少了小鼠大脑GLUT1水平,从而引起小鼠ISF葡萄糖浓度降低及脑组织中ATP含量减少。第三部分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挽救由导尿管置入引起的小鼠谵妄样行为改变目的:探讨重组VEGF蛋白对导尿管置入后小鼠谵妄样行为改变的挽救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48只16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Control+NS组,Catheter+NS组,Control+VEGF组,Catheter+VEGF组),每组12只。在导尿管置入前四天开始,使Control+NS组及Catheter+NS组小鼠经尾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0ul,连续注射三日,每日一次。Control+VEGF组及Catheter+VEGF组小鼠经尾缘静脉注射重组VEGF蛋白(0.02 mg/kg溶于100 ul生理盐水),连续注射三日,每日一次。导尿管置入当日,使Control+NS组及Control+VEGF组小鼠接受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持续时间为10分钟。Catheter+NS组及Catheter+VEGF组小鼠在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下行导尿管置入术,操作时间控制在10分钟。每组小鼠在术前24h及术后6h行一系列行为测试(觅食实验,野外测试和Y迷宫测试)。接着为每只小鼠计算综合Z评分,以表示这些行为的总和的变化[用对照组的成绩进行标准化],用来评估每只小鼠行为变化的严重程度。行为学结束后取小鼠大脑皮质组织行取小鼠大脑皮质组织行蛋白质印迹分析及ATP测定(n=6)、提取RNA用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n=6),小鼠经4%多聚甲醛及PBS行心脏灌注后,提取脑组织行免疫荧光分析(n=6)。2.将24只16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Control+NS组,Catheter+NS组,Control+VEGF组,Catheter+VEGF组),每组6只。在导尿管置入前四天开始,使Control+NS组及Catheter+NS组小鼠经尾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0ul,连续注射三日,每日一次。Control+VEGF组及Catheter+VEGF组小鼠经尾缘静脉注射重组VEGF蛋白(0.02 mg/kg溶于100 ul生理盐水),连续注射三日,每日一次。导尿管置入前2天,使两组小鼠在1.4%异氟烷麻醉下置入微透析探针。行导尿管置入术当日,使Control+NS组及Control+VEGF组小鼠接受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持续时间为10分钟。Catheter+NS组及Catheter+VEGF组小鼠在60%氧气+1.4%异氟烷麻醉下行导尿管置入术,操作时间控制在10分钟。收集小鼠导尿管置入后第1-6小时的ISF,用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检测小鼠脑ISF葡萄糖浓度,同时每小时监测小鼠血糖一次(经尾缘静脉采血)。结果:1.重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减轻了导尿管置入引起的小鼠谵妄样行为改变,在觅食实验中缩短了寻种食物潜伏期,旷场实验中缩短了去往中心区域潜伏期(P<0.05)。2.重组VEGF蛋白缓解了导尿管置入引起的小鼠大脑组织中Scl2a1、GLUT1、ATP含量的减少(P<0.05)。3.重组VEGF蛋白缓解了导尿管置入引起小鼠脑组织ISF中葡萄糖水平的降低。对小鼠血糖未见明显影响(P<0.05)。结论:重组VEGF蛋白提高了导尿管置入引起的小鼠大脑GLUT1含量降低,使得小鼠脑组织ISF葡萄糖浓度及ATP含量增加,并且选择性地挽救了导尿管置入引起的小鼠行为改变。
郭丽君[6](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西医标准化治疗降低了心力衰竭的全因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处于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中,因此有必要应用更广泛的方法来降低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和良好的安全性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等复杂疾病的安全有效药物。参附强心丸是治疗心力衰竭的代表性中成药之一,但目前关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单一,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理。网络药理学可以通过整个网络系统来预测药物成分和疾病靶点,是发现药物与疾病联锁的关键技术;代谢组学是组学研究的终端,可用于研究中药复方引起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这两种研究方法与中医“整体观念”的理念相近。因此本课题拟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角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然而,网络药理学只是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机制,代谢组学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因此后续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实验+细胞实验)进行验证,并在细胞层面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学研究目的:评价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疗效。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周后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培哚普利叔丁胺)组、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灌胃4周,利用超声评估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参附强心丸对大鼠血清中心力衰竭标志物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采用 HE 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治疗4周后可提高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P<0.05),降低 ANP和BNP水平(P<0.01)。HE染色模型组心肌纤维结构紊乱、肌纤维变粗,呈波浪状改变;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模型组清晰,心肌细胞束间隙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Masson染色模型组可见明显蓝色胶原纤维分布;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心肌细胞间蓝色胶原纤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提高LVEF和LVFS),降低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ANP和BNP的水平,延缓心室重塑。第二部分整合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探讨参附强心丸调控心力衰竭的关键靶点及代谢通路,并进行靶向代谢组学定量分析,综合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应用BATMAN-TCM数据库,筛查参附强心丸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DisGeNet、OMIM、TTD数据库综合筛选心力衰竭相关靶点。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二者交集的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并在Cytoscape 3.8.0软件中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标-疾病”可视化网络。使用DAVID工具对共同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潜在靶标的作用机制。结果:从参附强心丸中筛选出215个有效成分,涉及治疗心力衰竭的497个靶点。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富集的通路主要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鞘脂类信号通路、细胞凋亡、AMPK信号通路等。2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选择药效学研究中效果最佳的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作为参附强心丸组。以大鼠血清为研究对象,基于液质联用分析技术,获得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参附强心丸组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分析不同组别代谢物的变化及参附强心丸影响的代谢途径。同时将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整合,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核心靶点。结果:参附强心丸可以通过调节脯氨酸、胞嘧啶核苷、5-甲基胞苷、哌可酸、胞嘧啶和神经鞘氨醇等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这些代谢物与鞘脂代谢、嘧啶代谢、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氮素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通路密切相关。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筛选出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靶点为AKT1、MAPK1/3(ERK1/2)、TP53,这些靶点与自噬和凋亡密切相关。3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结果,发现重合的代谢通路大部分与氨基酸代谢有关,因此基于已建立的靶向代谢组学平台,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模型组大鼠、假手术组大鼠、参附强心丸组大鼠血清样本进行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调控的氨基酸代谢物。结果:和假手术组相比,心力衰竭大鼠血清中组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瓜氨酸、亚牛磺酸、鸟氨酸、色氨酸、犬尿氨酸水平升高。其中参附强心丸可以回调苯丙氨酸、瓜氨酸、色氨酸、犬尿氨酸浓度。结论:网络药理学结合代谢组学研究是探索参附强心丸作用机制的有效工具,参附强心丸可能通过调控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第三部分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步预测结果表明参附强心丸可能通过调节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细胞自噬和凋亡之间又存在交互对话(crosstalk),那么参附强心丸是否影响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可能通过何种crosstalk形式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通路是什么?因此选用与自噬和凋亡密切相关的经典分子,通过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验证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且影响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作用通路。1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目的:明确参附强心丸通过调控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周后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4周后对各组大鼠心肌组织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与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Bcl-2、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以及与自噬密切相关的蛋白LC3-Ⅱ、Beclin 1和SQSTM1/p62的表达。结果:TUNEL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TUNEL染色标记的绿色荧光点明显减少,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免疫荧光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ax荧光表达明显减弱,Bcl-2荧光表达明显增强。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Cleaved-caspase3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ax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Bax/B cl-2降低(P<0.05);参附强心丸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组Bcl-2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剂量组LC3-Ⅱ表达量升高(P<0.05);阳性药组和参附强心丸高、中、低剂量组Beclin 1表达量升高(P<0.05);各组SQSTM1表达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降低凋亡指数,减少Bax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还可以上调LC3-Ⅱ和Beclin 1的表达促进心肌细胞自噬。2参附强心丸对氧糖剥夺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crosstalk的研究背景:既往研究表明参附强心丸的作用机制与MAPK(JNK、ERK1/2、p38)信号通路相关,其中MST1是MAPK信号通路的上游,JNK是MAPK信号通路的开关,MST1和JNK均可以在自噬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且MST1/JNK信号通路在心力衰竭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参附强心丸是否可以调控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crosstalk,及与MST1/JNK通路是否相关。方法: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进行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构建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通过CCK-8法及乳酸脱氢酶法筛选OGD的最佳干预时间及参附强心丸的最佳给药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参附强心丸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B检测参附强心丸对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eclin 1)的影响。予以雷帕霉素及3-甲基腺嘌呤处理研究参附强心丸是否调控自噬和凋亡之间的crosstalk,同时WB检测MST1、JNK、p-JNK的表达以研究参附强心丸调节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与MST1/JNK通路是否相关。结果:流式细胞术表明参附强心丸可以降低OGD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P<0.05),WB检测表明参附强心丸可以下调Caspase-3的表达量(P<0.05),上调Beclin 1(P<0.05)的表达量。与单独应用参附强心丸相比,3-MA减弱了参附强心丸促自噬和抗凋亡作用;雷帕霉素并没有进一步增强参附强心丸促自噬和抗凋亡作用。同时参附强心丸可以抑制自噬和凋亡交互作用的关键蛋白MST1的表达(P<0.05),抑制JNK的磷酸化(P<0.01)。结论:参附强心丸可以通过上调自噬活性抑制OGD诱导的凋亡发挥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其作用通路可能与MST1/JNK相关。
吴磊[7](2021)在《应激与光遗传刺激海马齿状回后脑心失调及理气抗躯体化治疗氧化炎性机制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及意义抑郁症的形成被躯体化症状所驱动,除了情绪低落、快感缺失核心表现,患者常常伴有多种躯体化症状甚至以此为主诉。在躯体化症状中,抑郁伴随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人口最主要的死因,两者共病率达到20%-50%,共病后彼此加重约3倍。抑郁症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其发生、发展和预后。传统中药枳壳治疗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已早有报道,然而其治疗抑郁症伴随心血管共病的研究相当缺乏,其机理更是不清楚。本文首次研究了枳壳及其吸收成分水合橙皮内酯心脏保护快速抗抑郁作用,为后续研制靶向性防治抑郁症伴随心血管共病的中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和结果1.采用LC-MS/MS法测定枳壳提取物中柚皮苷、芸香柚皮苷、水合橙皮内酯、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的含量,绘制各成分的标准曲线,并对其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等指标进行了考察。方法学结果均符合要求,三批枳壳有效吸收成分及提取方法均相对稳定。6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橙皮苷10.74 mg/g,新橙皮苷86.03 mg/g,柚皮苷165.98 mg/g,芸香柚皮苷29.64 mg/g,川陈皮素 10.67 mg/g,MH 3.73 mg/g。2.选择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小鼠,采用蔗糖偏好试验检测小鼠蔗糖偏好率,进行强迫游泳和悬尾试验检测小鼠自发活动和不动时间,通过新奇环境抑制摄食测试检测小鼠进食延迟时间和食物消耗量。用ELISA试剂盒测量血清中IL-6、iNOS、TNF-α的表达,取各组小鼠海马或心脏组织样本,用Western-blot检测小鼠心脏中CK-MB、eNOS、IL-6、IL-10、INF-γ、iNOS、TNF-α、pPI3K、pAKT、pNF-κB 的表达,检测小鼠海马中PKA、PSD95、pCREB、BDNF、Synapsin1的表达。结果表明,CUMS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的抑郁样行为。而枳壳和MH处理后均可以治疗,同时降低血清中的IL-6、iNOS、TNF-α表达。在心脏方面,枳壳和MH处理后下调了 CK-MB、IL-6、INF-γ、iNOS、TNF-α、pPI3K、pAKT、pNF-KB 的表达,上调了 eNOS 和 IL-10 的表达。在海马部位,上调了 PKA、PSD95、pCREB、BDNF、Synapsin1 的表达。3.选择GluR-CRE小鼠,双侧海马微注射AAV-Ef1α-DIO-eNpHR3.0-mCherry病毒,光遗传技术瞬时抑制海马中GluR神经元的活性后给予枳壳和MH,采用蔗糖偏好试验检测小鼠蔗糖偏好率,进行强迫游泳和悬尾试验检测小鼠自发活动和不动时间。取各组小鼠海马或心脏组织样本,用Western-blot检测小鼠心脏中炎症指标NF-KB和氧化应激指标eNOS的表达,检测海马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PKA、PSD95、GluR1、Synapsin1的表达。结果表明,瞬时抑制海马中GluR神经元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学改变。而给药枳壳和MH后,抑郁样行为被改善,心脏部位eNOS、pNF-KB的表达下降,海马部位PKA、PSD95、GluR1、Synapsin1的表达上调。4.选择习得性无助(LH)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模型来揭示枳壳的快速抗抑郁作用,通过检测小鼠海马中 pCREB、CREB、PKA、BDNF、PSD95、synapsin1、GluR1、GAD67和NR1的表达,测试其海马区突触蛋白分子的水平及潜在的抗抑郁分子机制。结果显示,枳壳就像氯胺酮一样,给药1天后可以逆转LPS和LH模型小鼠的抑郁行为。此外,枳壳还能增加海马中PKA/CREB/BDNF信号的表达,上调LPS和LH模型小鼠海马GABA受体GAD67和谷氨酸能GluR1的表达,单剂量给药枳壳还可以上调突触蛋白如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和synapsin1。美他多辛(CREB的拮抗剂)在LPS诱导模型小鼠的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中抑制枳壳的抗抑郁作用,同时阻断CREB磷酸化和神经递质、突触蛋白的表达。5.MH是枳壳的重要入血吸收成分,已被证实具有抗抑郁作用。我们选择LPS诱导的小鼠模型来揭示MH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发现单次给药MH 1天后可逆转LPS诱导小鼠的抑郁行为。此外,MH可逆转LPS诱导小鼠模型海马中nNOS的表达,使用NO信号传导激动剂L-精氨酸会减弱MH的抗抑郁作用,相反,NO信号拮抗剂7-硝基吲唑的治疗增强了次有效剂量MH的抗抑郁作用。这些结果表明NO在MH的抗抑郁类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随后,我们测量了 NO下游ERK/NF-κB和ERK/CREB/BDNF信号,结果显示,MH只逆转了 LPS诱导小鼠海马中ERK和NF-κB的表达,而CREB和BDNF的表达没有改变。NF-κB激动剂(Asatone)能够抑制MH的抗抑郁类作用,而PKA/CREB拮抗剂H89却对其没有影响。同时,MH对海马齿状回中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及血清中IL-1β、IL-10、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均有改善作用。6.神经可塑性和神经新生已被证实有助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枳壳可以快速缓解小鼠的抑郁症状。然而,枳壳抗抑郁作用的潜在机制研究仍不深入,特别是与脑区神经元和突触的关系。本章我们评估了 CUMS模型中枳壳的抗抑郁效果。证实了枳壳对于CUMS小鼠的抗抑郁作用与神经新生和突触可塑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枳壳在长期治疗中具有抗抑郁作用,枳壳逆转了 CUMS小鼠海马PKA信号、突触蛋白、神经新生和突触可塑性的下调表达。我们通过药物干预来测试PKA在枳壳抗抑郁作用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使用PKA拮抗剂(H89)预处理后,枳壳的抗抑郁作用减弱,突触蛋白和新的神经元标志物Brdu的表达被抑制。区别于艾司西酞普兰,枳壳对成熟的神经元标记物Ki67并没有改变。以上结果表明,枳壳通过激活PKA信号,随后增加新生神经元和突触可塑性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本研究采用LC-MS/MS技术建立了枳壳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3批枳壳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提取方法相对稳定,质量可控。在确定枳壳的质量后我们阐明了枳壳及其吸收成分MH抗心肌凋亡和改善抑郁行为的作用,炎症、氧化应激和突触可塑性参与了整个过程。基于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基础,我们综合运用光遗传,药理学技术等新研究手段,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枳壳治疗心脑共病的分子机制,发现枳壳及其吸收成分MH能够改善光遗传刺激小鼠模型的抑郁表型,同时能够改善下游的PKA/NF-κB炎症通路以及突触蛋白(PSD95、Synapsin1)的表达产生抗心肌凋亡作用。在快速抗抑郁研究中,枳壳依赖于PKA/CREB/BDNF通路,随后调控下游突触传递,促进海马神经元新生。而其吸收成分MH则依赖于抑制一氧化氮介导的下游ERK/NF-κB通路,与PKA/CREB/BDNF通路无关。
薛倩[8](2020)在《超声介导的基因转染靶向下调颈动脉体P2X3受体治疗高血压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阳离子脂质微泡的制备及物理性能检测目的:制备表面电位为正电荷的阳离子脂质微泡(CMB),检测其外观形态、稳定性、分散度、粒径、表面电位等基本物理特征,通过评价CMBs体内、外显影的能力及超声敏感性,探寻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的适宜工作参数,为制备载质粒的阳离子微泡及超声介导的基因转染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使用薄膜水化-机械振荡法,用DPPC和SPEG-PEG2000加入DC-Chol制备阳离子脂质微泡,用C3F8气体替换微泡空气内核,同时制备DIO标记的阳离子脂质微泡用以更清晰观察微泡的表面物理特征。分别用光镜、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泡的外观形态及分散性,用细胞计数板检测微泡浓度,马尔文仪器检测微泡的粒径和Zeta表面电位。制备3%琼脂糖凝胶,检测阳离子脂质微泡的体外显影能力,使用LIFU在不同工作参数及辐照时间观察微泡被完全击破的时间,探索LIFU的最适应工作条件。使用百盛超声仪的高频探头定位颈动脉体的位置,并静脉注射CMBs,通过观察颈总动脉增强超声影像评价其体内显影能力。结果:CMBs由脂质外壳、内含C3F8气体构成,外观呈高密度乳白色,形态稳定。光学显微镜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MBs显示大小均一,分布均匀,TEM显示CMBs呈外壳光滑的球形。CMBs浓度为6.3±0.8*108/ml,粒径926.6±24.5nm,Zeta表面电位28.2±3.2mv。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体区域距离体表平均深度为2.95±0.17cm,CMBs可增强显示颈总动脉的超声影像。LIFU有效破裂3cm靶位点的声学参数及辐照时间分别是:焦距2.8±15%cm,功率6W/cm2,焦域3.30×2.59×10.58 mm3,占空比50%,辐照时间2min。结论:CMBs的物理性能良好,其阳离子电位及稳定性使其可结合质粒并防止质粒在体内被核酸酶降解,均一性及适宜大小使其具有良好的体内显影能力,为超声介导的靶向基因转染提供实验基础。第二部分低强度聚焦超声介导的基因转染靶向下调犬颈动脉体P2X3受体目的:探索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介导的载P2X3-g RNA阳离子微泡靶向转染颈动脉体(CB)下调P2X3受体表达的可行性,为无创调控CB活性治疗高血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使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P2X3-g RNA质粒,制备载P2X3-g RNA微泡,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阳离子微泡载质粒情况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微泡与质粒结合的效率。采用经股动脉插管测量实验动物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 Hg纳入实验,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Treatment组(n=14),Negative control组(n=10),LIFU+CMBs组(n=4),LIFU组(n=4)。静脉注射载P2X3-g RNA微泡,使用LIFU介导基因递送,6w/cm2辐照CB区域释放质粒及促进转染,百盛超声仪的LA523探头定位CB区域及实时监控微泡在颈总动脉内的循环,当增强显影消失则停止LIFU辐照。转染后72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B细胞的GFP阳性细胞率,T7EI酶切法检测基因插入/缺失效率,Sanger测序检测突变位点,RT-q PCR检测P2X3受体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2X3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共聚焦显微镜显示P2X3-g RNA质粒能通过电荷形成复合物,流式结果示质粒与微泡的结合率为74.99%。使用高频超声探头能准确定位CB区域且协助LIFU介导的基因递送及基因转染,4ml浓度为1*108/ml微泡在颈总动脉血管可持续增强显影约2min。流式结果示CB细胞的GFP阳性率为33.15%,T7EI酶切法示基因的插入/缺失率为8.3%,Sanger测序检测出基因的突变位点。高血组犬与非高血压犬P2X3受体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Treatment组,RT-q PCR示P2X3受体的m RNA表达水平较Negative control组下降56.31%(P<0.05),Western blot示P2X3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45.1%,与LIFU组,LIFU+CMBs组及Negative control组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犬CB的P2X3受体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非高血压犬,与CB活性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调控CB治疗高血压的靶点。LIFU介导的载P2X3-g RNA质粒阳离子微泡靶向转染CB下调P2X3受体表达是一种无创的调控方式,具有可行性。第三部分低强度聚焦超声介导P2X3-g RNA转染犬颈动脉体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目的:探索使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介导的载P2X3-g RNA阳离子微泡靶向转染颈动脉体(CB)下调P2X3受体表达对CB活性的影响,评价其对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实验动物,采用经股动脉插管测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 Hg的动物纳入实验,并随机分为4组:Treatment组(n=8),Negative control组(n=4),LIFU+CMBs组(n=4),LIFU组(n=4)。分别采用以下干预手段:LIFU介导的载P2X3-g RNA阳离子微泡靶向转染CB,LIFU介导的载阴性对照质粒微泡靶向转染CB,LIFU辐照CB联合静脉注射阳离子微泡,仅LIFU辐照。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及第14天使用多道电生理记录仪记录实验动物的血压及心电波形,根据血压波形分析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使用频域法分析心率变异性的LF,HF及LF/HF。使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P2X3受体的表达。采集静脉血化验生化及血常规评估微泡对肝功、肾功及心脏是否产生不良影响,是否会产生系统炎症反应。取CB标本用HE染色判断组织结构是否有明显的热损伤。结果:LIFU组,LIFU+CMBs组,negative-control组及treatment组的基线血压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与基线血压相比,treatment组第14天的平均收缩压由152.5±3.0mm Hg降至138.0±2.9mm Hg(P=0.003),平均舒张压由97.8±1.5降至87.2±2.3 mm Hg(P=0.002),LF/HF由3.3±0.1降至1.7±0.1(P<0.001),LF由71.8±1.4 nu降至57.0±2.4nu(P<0.001),HF由22.4±1.2 nu升至34.5±1.9 nu(P<0.001),心率较基线水平下降(P<0.05)。其他三组的血压、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和基线水平比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示P2X3受体表达水平较干预前下降。生化及血常规均正常。CB的HE染色示组织及邻近血管无显着损伤。结论:使用LIFU介导的靶向基因转染CB既能下调CB活性又不破坏其结构,该策略用于治疗高血压具有效性及安全性。
吴冬[9](2020)在《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且上述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这些慢行消化不良症状原因的一种疾病。本课题组根据耳穴区特定的解剖部位,多年来一直开展耳甲电针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评价耳甲电针对FD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各45例。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外耳缘中部,即上耳舟部。使用华佗牌SDZ-ⅡB电子针疗仪进行治疗,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8-20 mA,患者每周治疗5次,每次30 min,临床试验疗程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主要症状评分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FDDQ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制定的疗效评估方法,对比分析耳甲电针组与对照刺激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31只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各组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本研究采用夹尾刺激法对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进行FD模型复制。造模结束后,空白组、模型组动物自由摄食摄水,不予任何处理;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FD模型大鼠麻醉后,采用华佗牌SDZ-ⅡB型电子针疗仪进行干预,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缘,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4 mA,每天干预30 min,连续14天。分别于造模后和干预后,使用一般情况评分、体重、3h进食量、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以评估各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行为。结束干预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取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与十二指肠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FD模型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炎症因子、脑肠肽的影响。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和十二指肠的p38 MAPK、IκB-α、p65 NF-κB蛋白表达水平,探讨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耳甲电针治疗FD的效应机制.结果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基线方面耳甲电针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方面,较对照刺激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耳甲电针组在主要症状评分表、FDDQL、HAMA、HAMD、SDS、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较对照刺激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耳甲电针组治疗有效率是91.11%,高于对照刺激组治疗有效率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甲电针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有效率91.11%,对照刺激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9例,有效率 68.89%。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造模后大鼠呈现毛发粗糙、枯黄,便溏,进食量、饮水量减少,活动度、灵敏度降低,静卧扎堆乃至蜷缩于鼠笼角落,情志抑郁不安,易受惊。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一般情况评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体重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体重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3h进食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3h进食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3h进食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降低(P<0.05);耳甲电针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HE染色胃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微损伤和脱落、排列无序,腺体明显水肿、排列不规则,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损伤,腺体结构完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模型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紊乱,高矮不一,部分倒伏、融合,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较整齐,部分绒毛尖端破溃,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ACh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大鼠血清ACh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ACh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2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2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5-HT含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VIP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结论1、耳甲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耳甲电针可影响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和组织形态。3、耳甲电针具有抗炎、调控脑肠肽的效应。4、耳甲电针可以下调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即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曹乃龙[10](2020)在《神经源性尿道功能损害的5-羟色胺治疗靶点与一氧化氮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大多数腰骶髓节段以上的急性脊髓损伤和糖尿病引起的慢性神经损伤,都能干扰正常的排尿神经控制导致神经源性的膀胱和尿道功能损害。前期研究发现静脉给予5-羟色胺2A和2C受体激动剂DOI可能通过加强脊髓损伤和糖尿病大鼠尿道外括约肌活动进而提高排尿效率,但药物作用的具体靶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此外,利用低剂量胰岛素建立一种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介导尿道松弛机制在糖尿病尿道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8周后在大鼠腰骶髓髓腔内给予不同浓度的DOI后检测尿动力学参数改变,并取大鼠腰骶髓切片组织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建立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取糖尿病大鼠腰骶髓切片组织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并取膀胱和尿道组织做5-羟色胺亚神经元的免疫组化染色。使用低剂量胰岛素(~2u,24h)将I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控制在200-300mg/d L,即为造模成功。第一步:检测不同时间点糖尿病大鼠尿道功能改变。第二步:分成正常大鼠(A组)、8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大鼠(B组)和8周糖尿病大鼠(C组)三组,静脉给予L-精氨酸(100mg/kg)和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50mg/kg)检测给药前后尿道压改变。体外实验记录给予L-NAME前后尿道松弛幅度改变。结果腰骶髓髓腔内给予DOI可以加强尿道外括约肌活动,提高脊髓损伤大鼠的排尿效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发现脊髓损伤大鼠腰骶髓运动神经元中5-羟色胺2A和2C受体数量明显增多。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发现8周糖尿病大鼠腰骶髓运动神经元中5-羟色胺2A和2C受体明显增多、尿道5-羟色胺亚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低剂量胰岛素可以改善8周糖尿病大鼠的尿道松弛功能障碍。静脉给予L-精氨酸后,A组和B组的尿道压最低点明显降低,C组未见明显变化。静脉给予L-NAME后,三组尿道压变化值都明显减小,而给药前后尿道压松弛幅度差值C组小于其它两组。体外浴漕实验发现,给予L-NAME前后电刺激诱导的尿道松弛幅度差值和给予L-NAME前尿道松弛幅度的比值,C组明显低于其它两组。结论DOI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和糖尿病大鼠的排尿功能障碍,推测药物作用的靶点位于腰骶髓运动神经元,即DOI和腰骶髓增多的5-羟色胺2A和2C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加强大鼠尿道外括约肌的活动进而提高排尿效率。低剂量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可以用于模拟自然病程下糖尿病病人的排尿功能障碍,而一氧化氮介导尿道松弛机制损害在8周糖尿病大鼠尿道平滑肌功能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二、Evaluation of Heart State Variation and Neural Control Parameters with Animal Model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valuation of Heart State Variation and Neural Control Parameters with Animal Models(论文提纲范文)
(1)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流感病毒病原学 |
1.1 流感病毒概述 |
1.2 流感病毒病原生态学特点 |
第二章 流感病毒受体 |
2.1 流感病毒受体概述 |
2.2 唾液酸的结构及种类 |
2.3 不同动物唾液酸受体的异质性 |
2.4 不同物种间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的分布 |
2.5 病毒结合不同唾液酸受体的分子机制 |
2.6 流感病毒唾液酸受体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 |
3.1 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发生 |
3.2 影响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病原因素-基因突变 |
3.3 影响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的病原因素-基因重组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中国东部地区候鸟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用鸡胚和细胞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样品采集 |
1.1.5 禽流感病毒分离 |
1.1.6 禽流感病毒RNA的提取 |
1.1.7 禽流感病毒高通量测序 |
1.1.8 候鸟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 |
1.2 结果 |
1.2.1 样品采集及毒株分离情况 |
1.2.2 候鸟AIVs亚型多样性和宿主特异性 |
1.2.3 H9N2 禽流感病毒在候鸟中流行的血清学调查 |
1.2.4 2020 年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检测及抗原性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用毒株 |
2.1.2 候鸟源禽流感病毒基因组收集及比对 |
2.1.3 系统发生分析 |
2.1.4 进化动力学的空间系统发育重建 |
2.2 结果 |
2.2.1 候鸟源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
2.2.2 候鸟源H9N2 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
2.2.3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 |
2.2.4 候鸟源H13 亚型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
2.2.5 候鸟源H5N8 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东部候鸟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受体结合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用毒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红细胞法检测禽流感病毒受体 |
3.1.5 糖芯片法检测禽流感病毒受体 |
3.2 结果 |
3.2.1 候鸟禽流感病毒红细胞法受体测定 |
3.2.2 候鸟禽流感病毒糖芯片法受体测定 |
3.2.3 候鸟禽流感病毒结合聚糖结构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候鸟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间跨种传播能力评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用毒株 |
4.1.2 实验用动物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 |
4.1.5 小鼠致病性实验 |
4.1.6 豚鼠间传播实验 |
4.1.7 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实验 |
4.2 结果 |
4.2.1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 |
4.2.2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
4.2.3 候鸟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雪貂间传播 |
4.2.4 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小鼠致病性 |
4.2.5 候鸟H5N8 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
4.2.6 候鸟H3 亚型禽流感病毒豚鼠间传播 |
4.2.7 候鸟T222 分离株及豚鼠适应一代毒株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在哺乳间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用毒株、细胞及载体 |
5.1.2 实验用动物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1.5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RNA提取 |
5.1.6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c DNA制备 |
5.1.7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全基因组及载体扩增 |
5.1.8 候鸟源H3N8 流感病毒野毒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
5.1.9 候鸟源H3N8 禽流感病毒及其突变株的体外拯救 |
5.1.10 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检测 |
5.1.11 病毒滴定和复制动力学测定 |
5.1.12 动物实验 |
5.1.13 雪貂适应1 代毒株测序 |
5.1.14 雪貂适应1 代毒及受体结合能力检测 |
5.1.15 病理及组化 |
5.1.16 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T222 毒株及T222-G1 毒株氨基酸差异比对 |
5.2.2 rT222-wild及 rT222-S524G突变株拯救 |
5.2.3 rT222-wild及 rT222-S524G豚鼠间传播 |
5.2.4 rT222-wild及 rT222-S524G雪貂间呼吸道飞沫传播 |
5.2.5 rT222-wild及 rT222-S524G雪貂间传播变异分析 |
5.2.6 雪貂适应1 代毒株受体结合检测 |
5.2.7 PB1-S524G增强了病毒聚合酶活性 |
5.2.8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的体外复制能力 |
5.2.9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的体内复制能力 |
5.2.10 PB1-S524G增强了H3N8 禽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 |
5.2.11 PB1-S524G增加了H3N8 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感染模型和疫苗评价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水产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在病害防控上的研究进展 |
1.1 水产动物模型概况 |
1.2 水产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1.2.1 模型动物的选择 |
1.2.2 建立水产动物模型的原则 |
1.2.3 建立模型动物的方法 |
1.3 水产动物模型在鱼类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
1.3.1 水产动物模型在鱼类疾病病原分析中的应用 |
1.3.2 水产动物模型在水产疫苗开发中的应用 |
1.3.3 水产动物模型在水质监测方面的应用 |
1.4 水产动物模型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意义 |
第2章 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感染模型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临床症状表现 |
2.2.2 病毒载量检测 |
2.2.3 免疫相关表达基因检测 |
2.2.4 组织病理变化 |
2.2.5 肾组织超微观察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II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疫苗评价模型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免疫相关基因检测 |
3.2.2 抗体效价检测 |
3.2.3 佐剂残留检测 |
3.2.4 病毒载量测定 |
3.2.5 相对免疫保护率测定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3)中西医协同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动物实验模型 |
3 离体组织实验模型 |
4 细胞实验模型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相关抗体的研究进展 |
1 NMO概述 |
2 AQP4-IgG |
3 MOG-IgG |
4 GFAP抗体 |
5 AQP1-IgG |
6 其他相关性抗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细胞因子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
1 前言 |
2 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 |
3 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
4 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
5 其他细胞因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非侵入性电刺激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
1 前言 |
2 经角膜电刺激 |
3 经眼眶电刺激 |
4 经眼睑电刺激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患者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
研究背景 |
(一)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临床评估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特点 |
2.3 实验室检查 |
2.4 影像学特点 |
(二)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NMO所致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 |
1 临床资料 |
1.1 视神经萎缩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案 |
3 疗效指标 |
3.1 最佳矫正视力 |
3.2 动态视野 |
3.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NMO视神经萎缩患者一般资料 |
4.2 临床表现 |
4.3 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
4.4 针刺治疗前后动态视野变化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视神经炎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研究背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动物及患者血清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案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模型诱导后视神经内AQP4-IgG的沉积 |
2.2 大鼠视神经功能学变化 |
2.3 视神经光镜观察结果 |
2.4 视神经LFB染色结果 |
2.5 脊髓光镜观察结果 |
2.6 脊髓组织形态LFB染色结果 |
2.7 大脑光镜及HE染色观察结果 |
2.8 视网膜的光镜观察结果 |
2.9 视神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
2.10 视神经NFL免疫荧光结果 |
2.11 视神经内CD68免疫荧光结果 |
3 讨论 |
3.1 NMO-ON动物模型构建国内外进展 |
3.2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未来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调肝活络法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的疗效及机制探究 |
研究背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用动物及血清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大鼠视神经F-VEP变化 |
2.2 大鼠视神经PLR变化 |
2.3 大鼠视网膜Brn3a变化 |
2.4 大鼠视神经形态学变化(HE染色) |
2.5 大鼠视神经超微结构变化(电镜) |
2.6 大鼠视神经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
2.7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视神经内目标蛋白阳性表达结果 |
3 讨论 |
3.1 NMO-ON的中西医防治现状 |
3.2 NMO-ON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3.3 调肝活络防治NMO-ON的疗效及潜在机制 |
4 结论 |
5 本研究主要创新、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潜在发病机制 |
3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认识 |
2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辨证分型 |
3 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胸痹合并情志病症的古代文献整理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范围 |
2.2 检索工具及方法 |
2.3 检索策略 |
3 检索结果 |
4 行文体例 |
5 文本类型 |
6 原文整理 |
6.1 方药治疗类 |
6.2 针灸治疗类 |
7 数据统计 |
7.1 药物种类分析 |
7.2 药物属性分析 |
7.3 药物气味分析 |
8 总结分析 |
8.1 病因病机 |
8.2 治疗方法 |
9 结论 |
10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小样本探索性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纳入病例基线比较 |
2 疗效分析 |
3 安全性观察 |
4 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作用靶点预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相关平台、工具 |
2.2 五龙通络解郁方中化合物及其潜在靶点预测 |
2.3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靶点预测 |
2.4 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靶点预测 |
2.5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
2.6 基因富集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成分及作用靶点 |
3.2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疾病靶点 |
3.3 五龙通络解郁方-有效活性成分-有效靶点关系图 |
3.4 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
3.5 五龙通络解郁方主要单味药物的成分及作用靶点 |
3.6 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作用靶点的GO分析 |
3.7 五龙通络解郁方潜在作用靶点的KEGG分析 |
4 讨论 |
4.1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主要作用靶点 |
4.2 五龙通络解郁方的主要作用通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生存率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结论 |
实验二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观察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实验三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观察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实验四 五龙通络解郁方对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观察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5 结论 |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5)导尿管置入后小鼠呼吸及谵妄样行为改变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导尿管置入谵妄动物模型建立,导尿管置入引起小鼠谵妄样行为学变化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验步骤 |
2.2.1 实验动物 |
2.2.2 血气分析 |
2.2.3 麻醉与导尿管置入 |
2.2.4 行为测试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异氟烷麻醉及导尿管置入对小鼠呼吸及血气分析结果未见明显影响。 |
3.2 导尿管置入时间依赖性地影响小鼠寻找食物潜伏期。 |
3.3 旷场实验,导尿管置入时间依赖性地影响小鼠行为变化。 |
3.4 Y迷宫测试,导尿管置入时间依赖性地影响小鼠行为变化。 |
3.5 导尿管置入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
3.6 小鼠复合Z评分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二部分 导尿管置入引起小鼠大脑葡萄糖代谢功能异常的机制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步骤 |
2.2.1 脑组织提取 |
2.2.2 蛋白质印迹分析 |
2.2.3 小鼠脑间质液(Brain Interstitial Fluid,ISF)ATP及 Glucose检测 |
2.2.4 实时定量PCR分析 |
2.2.5 免疫组织荧光 |
2.2.6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导尿管置入降低了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SLC2A1及GLUT1 水平。 |
3.2 导尿管置入减少了小鼠大脑葡萄糖转运,使得小鼠脑间质液中葡萄糖水平降低 |
3.3 导尿管置入减少了小鼠大脑组织中ATP水平。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三部分 重组VEGF蛋白挽救由导尿管置入引起的小鼠谵妄样行为改变 |
第一章 前言 |
1.1 VEGF对神经元保护作用 |
1.2 VEGF在脑缺血中的应用 |
1.3 VEGF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步骤 |
2.2.1 实验分组及处理 |
2.2.2 行为学测试 |
2.2.3 蛋白质印迹分析 |
2.2.4 免疫组织荧光 |
2.2.5 实时定量PCR分析 |
2.2.6 小鼠脑间质液(Brain Interstitial Fluid,ISF)ATP及 Glucose检测 |
2.2.7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重组VEGF蛋白选择性改善了导尿管置入引起的小鼠行为改变。 |
3.2 重组VEGF蛋白挽救了导尿管置入引起的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SLC2A1 及GLUT1 水平降低 |
3.3 重组VEGF蛋白挽救了导尿管置入引起小鼠大脑葡萄糖转运减少,使得小鼠脑间质液中葡萄糖水平增高。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老年人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凋亡和自噬及其交互作用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1 细胞凋亡 |
2 细胞自噬 |
3 自噬与凋亡的crosstalk |
4 目前存在的挑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于文献分析参附强心丸的研究进展 |
1 参附强心丸文献分析 |
2 参附强心丸的药物分析 |
3 参附强心丸的基础研究 |
4 参附强心丸的临床研究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参附强心丸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整合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预测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
引言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氨基酸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一节 参附强心丸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参附强心丸对氧糖剥夺诱导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和凋亡CROSSTALK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应激与光遗传刺激海马齿状回后脑心失调及理气抗躯体化治疗氧化炎性机制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躯体化症状研究进展 |
1.1 躯体化症状的概念 |
1.2 躯体化症状的假说 |
1.3 躯体化常表现出的系统核心症状 |
1.4 抑郁伴随的躯体化症状的临床治疗 |
2 抑郁症伴随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2.1 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 |
2.2 光遗传在抑郁和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 |
3 中医药对抑郁伴随心血管共病的治疗的优势 |
3.1 中医对抑郁伴随心血管共病的认识 |
3.2 枳壳治疗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4 快速抗抑郁研究进展 |
4.1 抑郁症治疗现状 |
4.2 快速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章 中药枳壳的质量控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1.3 枳壳提取物冻干粉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色谱与质谱条件 |
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2.3 内标溶液的配制 |
2.4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 |
3.2 样品含量测定 |
4 讨论 |
第三章 枳壳及其吸收成分水合橙皮内酯治疗抑郁伴随心血管共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枳壳提取物冻干粉制备 |
2.2 动物分组与模型 |
2.3 行为学测试 |
2.4 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或心脏相关蛋白表达 |
2.5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6、iNOS、TNF-α水平 |
2.6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枳壳对CUMS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3.2 枳壳及其吸收成分MH对CUMS小鼠血清中IL-6、iNOS、TNF-α水平的影响 |
3.3 枳壳及其吸收成分MH对CUMS小鼠心脏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枳壳及其吸收成分MH对CUMS小鼠海马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光遗传技术研究枳壳及其吸收成分水合橙皮内酯治疗抑郁伴随心血管共病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 实验方法 |
2.1 光遗传学技术 |
2.2 行为学测试 |
2.3 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或心脏相关蛋白表达 |
2.4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光遗传瞬时抑制海马GluR神经元和枳壳、MH治疗后对小鼠行为学试验的影响 |
3.2 光遗传瞬时抑制海马GluR神经元和枳壳、MH治疗后对小鼠海马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光遗传瞬时抑制海马GluR神经元和枳壳、MH治疗后对小鼠心脏中心肌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五章 枳壳快速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和耗材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枳壳提取物冻干粉的制备 |
2.2 动物模型 |
2.3 行为学实验 |
2.4 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相关蛋白表达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枳壳单次给药1天后小鼠发挥快速抗抑郁潜力的有效剂量筛选 |
3.2 枳壳单次给药1天后LH模型小鼠的行为学测试 |
3.3 CREB信号通路及神经递质在LH模型小鼠海马中的表达 |
3.4 枳壳对LPS诱导小鼠模型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
3.5 CREB拮抗剂对枳壳快速抗抑郁作用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六章 水合橙皮内酯快速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 |
2.2 行为学试验 |
2.3 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相关蛋白表达 |
2.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2.5 小鼠大脑切片免疫荧光染色 |
2.6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MH单次给药1天后发挥快速抗抑郁作用的有效剂量筛选 |
3.2 MH抗抑郁行为学测试 |
3.3 MH对LPS诱导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 NO信号通路对MH抗抑郁活性的影响 |
3.5 NO信号的上下游通路对MH快速抗抑郁作用的影响 |
3.6 CREB拮抗剂和NF-κB激动剂对MH快速抗抑郁作用的影响 |
3.7 MH对小鼠海马齿状回GFAP和IB-1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七章 枳壳通过PKA改善神经可塑性和新生神经元发挥抗抑郁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 |
2.2 行为学实验 |
2.3 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相关蛋白表达 |
2.4 免疫组织化学 |
2.5 高尔基染色 |
2.6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枳壳治疗后CUMS小鼠的行为学测试 |
3.2 枳壳治疗后对CUMS小鼠海马CREB相关通路和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枳壳治疗后对CUMS小鼠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生长的影响 |
3.4 PKA阻断剂对枳壳抗抑郁作用的影响 |
3.5 PKA相关通路阻断后给药枳壳对神经元的影响 |
4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超声介导的基因转染靶向下调颈动脉体P2X3受体治疗高血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阳离子脂质微泡的制备及物理性能检测 |
前言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低强度聚焦超声介导的基因转染靶向下调犬颈动脉体P2X3受体 |
前言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低强度聚焦超声介导P2X3-gRNA转染犬颈动脉体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
前言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颈动脉体的功能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9)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部分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念与诊断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炎症的关系 |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的关系 |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现状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2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3 小结 |
4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针灸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2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3 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4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耳迷走神经刺激的研究现状 |
1 耳迷走神经刺激与耳穴的关系 |
2 迷走神经的概念 |
3 耳迷走神经的概念 |
4 迷走神经刺激的分类 |
5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疾病的治疗 |
6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炎症的治疗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部分 |
研究一 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
1 研究方案与设计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1 临床试验研究随机数字表 |
附录2 伦理审批件 |
附录3 病例报告表和知情同意书 |
(10)神经源性尿道功能损害的5-羟色胺治疗靶点与一氧化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词表 |
绪论 |
1 脊髓损伤导致排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以及5-羟色胺的治疗作用 |
2 糖尿病导致排尿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以及5-羟色胺的治疗作用 |
3 糖尿病导致尿道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以及一氧化氮机制改变 |
第一部分 5-羟色胺2A/2C受体激动剂DOI改善脊髓损伤大鼠排尿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脊髓损伤引起神经可塑性改变理论 |
1.2 药物-靶点结合理论(药物-受体特异性结合理论) |
1.3 神经-肌肉靶向调控理论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造 |
2.2.2 髓腔内置管 |
2.2.3 膀胱内置管 |
2.2.4 髓腔内给药记录尿动力学参数改变 |
2.2.5 腰骶髓运动神经元中5-羟色胺2A和2C受体免疫荧光染色 |
2.2.6 腰骶髓腹侧角5-羟色胺2A和2C受体的Western Blot检测 |
2.3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脊髓损伤大鼠膀胱组织学改变 |
3.2 腰骶髓髓腔内给药后尿动力参数改变 |
3.3 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4.讨论 |
第二部分 5-羟色胺2A/2C受体激动剂DOI改善糖尿病大鼠排尿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糖尿病引起神经可塑性改变理论 |
1.2 5-HT类物质在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糖尿病大鼠膀胱和尿道组织学染色 |
2.2.2 腰骶髓运动神经元中5-羟色胺2A和2C受体免疫荧光检测 |
2.2.3 腰骶髓运动神经元中5-羟色胺2A和2C受体的Western blot检测 |
2.2.4 膀胱和尿道5-羟色胺亚神经元的免疫荧光检测 |
2.3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糖尿病导致膀胱和尿道的组织学改变 |
3.2 糖尿病大鼠腰骶髓运动神经元中5-羟色胺受体数量改变 |
3.3 糖尿病大鼠尿道的5-羟色胺亚神经元数量改变 |
4.讨论 |
第三部分 低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大鼠尿道功能损害和一氧化氮机制改变 |
1.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高血糖诱导渗透性利尿 |
1.2 糖尿病诱导氧化应激损害 |
1.3 糖尿病导致下尿路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机制改变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代谢笼检测 |
2.2.2 膀胱等容收缩条件下的尿道灌注压检测 |
2.2.3 浴漕实验检测尿道肌肉特性 |
2.2.4 静脉给予L-精氨酸和L-NAME后尿道灌注压检测 |
2.2.5 给予L-NAME前后体外浴漕实验检测尿道肌肉特性 |
2.3 统计学方法 |
3.实验结果 |
3.1 不同糖尿病病程大鼠排尿参数的改变 |
3.2 不同糖尿病病程大鼠尿道灌注压参数的改变 |
3.3 不同糖尿病病程大鼠尿道对EFS和 KCL收缩反应特性改变 |
3.4 静脉给予L-精氨酸和L-NAME后大鼠尿道灌注压改变 |
3.5 给予L-NAME前后电场力诱导大鼠尿道肌肉松弛幅度改变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四、Evaluation of Heart State Variation and Neural Control Parameters with Animal Models(论文参考文献)
- [1]候鸟禽流感病毒遗传变异规律分析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机制研究[D]. 张醒海. 吉林大学, 2021
- [2]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稀有鮈鲫感染模型和疫苗评价模型的建立[D]. 陈佳明.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中西医协同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的应用研究[D]. 韩梦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五龙通络解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研究[D]. 王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导尿管置入后小鼠呼吸及谵妄样行为改变及其机制研究[D]. 蒋章颉. 南昌大学, 2021(01)
- [6]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研究参附强心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D]. 郭丽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应激与光遗传刺激海马齿状回后脑心失调及理气抗躯体化治疗氧化炎性机制的变化[D]. 吴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8]超声介导的基因转染靶向下调颈动脉体P2X3受体治疗高血压的实验研究[D]. 薛倩.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9]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 吴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10]神经源性尿道功能损害的5-羟色胺治疗靶点与一氧化氮机制研究[D]. 曹乃龙. 上海交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