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十年来《水书》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范丹凝[1](2021)在《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汝纶是晚清着名学者、古文家和教育家。然而迄今为止学界对于这位“桐城派最后宗师”尚未有过系统的讨论,也未曾出现以吴汝纶作为研究对象专着。古文是吴汝纶不朽的功业,也是他一生学行的基础,所以研究吴汝纶的思想和创作,须从其文学活动入手,深入研摩文本,了解其继往开新古文理论和创作,才能全面把握吴汝纶生平学行大旨及其他方面的思想。本文以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古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再次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吴汝纶以古文说经、以古文设教方面的内容。介于目前尚无对于吴汝纶生平经历的系统的梳理,故而本文第一章用了较长的篇幅考论吴汝纶的一生行迹,尤其是他早年幕府经历和为官经历。通过考察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点、价值祈向和学术追求,为进一步阐述其学术思想和古文理论、创作观念奠定基础。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着重吴汝纶的古文理论和创作。其中第二章为全文重点,探明吴汝纶古文思想的两个核心主张:道因文存和以文求道。这两个观念也是吴汝纶一切古文思想的起点,也是勾通他对于桐城古文之学理念和经世致用价值观的核心思想。结合目前文本资料来看,吴汝纶关于古文创作的理论大多来自桐城派经典文论,故而本文第三章主要论述吴汝纶古文创作中承袭自桐城派的一面。包括他对于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对桐城派创作方法和与之相应的古文风格的继承。吴汝纶着籍桐城,又从学曾国藩,既是桐城的后学晚生,又是“湘乡派”的中坚力量,他的古文理论自桐城派中来,在创作中又融合了湘乡派之气派。故而其创作理论和行文之习尚未背离桐城法度,但文章主题与审美取向却又与之异趣。故而文章第四章重点结合吴汝纶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分析他在古文创作主题、形式、审美趋向方面的具体观念,力图较全面地展示吴汝纶在古文内容选择和风格取向上偏于湘乡派的一面。第五章涉及了吴汝纶“以文求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经学研究。这是一个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事实上,桐城派大部分作家都有经学研究的经验,但并无独树一帜的经学研究方法。吴汝纶继承了姚鼐以来经学研究的成果,并将其落实在《尚书故》《易说》的写作方面。而究其“因文求意”的说经方法,亦与其“以文求道”的古文理论有关。第六章专门讨论吴汝纶“以文设教”的理论。吴汝纶关于以古文养育人才以及在清末新政中“以文设教”的一系列观点。这部分观念也是他“以文求道”古文观念的延续。在莲池书院时,他教导弟子学习古文是以“通达世变”为目的的;而经历了日本考察之后,他对于古文设教抱以传承国民精神的希望。事实上,吴汝纶当时提出的关于新式课堂中学设置的观点,成为后世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主题纲领。同时,从桐城古文存亡的角度,吴汝纶在新式教育中“以文设教”观念最终动摇了古文这一经典文体存在的基础,间接加速了桐城古文走向衰亡。无论从古文理论或是创作上看,吴汝纶的古文思想与其持守的经世致用精神密不可分。在他积极探求以文弼世的道路上,除了赋予古文实用性的功能以外,也强化了以古文讲求经世之务的作用。吴汝纶希望加强文法的作用以发挥古文在描述新时期新事物时的重要作用,同时彰显古文之体作为“中学精髓”在文学艺术层面的优越性。在他的努力之下,古文艺术性和实用性皆得以发挥作用,既具备古典文言散文的形式,又在清末相当一段时间充当了新学思想的载体。后世新文学的倡导者尽管强烈批判桐城派,却也承认正是由于吴汝纶等人对于古文的改造使得桐城古文在晚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新思想和新文学的领路人。
张孟垚[2](2020)在《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近百年前的日本作家宫泽贤治以超越时代的独特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人类不断与自然为敌,自然也以其特有的方式惩罚着人们的画面。虽然他超前的“共生思想”未被社会接受,但是他依然不停地进行创作,作品中充满着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和《法华经》相遇的宫泽贤治,在后来的人生中以他独特的方法诠释着《法华经》的“共生思想”,将共生融进内心并诉诸笔端,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人类谋求着未来。共生是全球化历程中文明的一种存在方式,是当今世界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鉴于此本论文以宫泽贤治“共生思想”为研究对象,援用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文本分析、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其“共生思想”产生的原因、内涵及其来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研究。笔者对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研究分为四个方面:一、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产生背景:立足于《注文の多い料理店》(《要求繁多的餐厅》)中宫泽贤治对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人类与自然关系割裂的批判,及《オツベルと象》(《奥茨柏鲁与大象》)中暗含的对资本主义文明下不平等生产关系的批判,并结合时代背景阐明宫泽贤治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担忧及解读——人类中心主义视域下人类与自然的不平等关系所导致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文明下不平等的生产关系导致社会阶级分化的矛盾以及进而产生的社会问题。揭示生态危机与社会危机交织产生的人类生存危机是宫泽贤治共生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二、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内涵:主要为《セロ弾きのゴーシュ》(《拉大提琴的高修》)中展现的人类与自然界动物共生及《狼森と笊森、盗森》(《狼森林和笊篱森林、盗贼森林》)中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异类共生的内容,阐释宫泽贤治描绘的人类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与自然界万物共生的图景;《虔十公园林》(《虔十林公园》)中描写的人类与社会中异类的共生,揭示宫泽贤治“共生思想”不只局限在自然界,他还将独特的视角对准“正常”人类与“非常态”异类群体,探讨社会中人与人的共生问题。三、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践行路径:以宫泽贤治与农民以及农业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为切入点,阐释其在现实世界进行的“共生思想”实践;分析《グスコーブドリの伝记》(《古斯科卜多力传记》)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实现农民与科学技术的共生内容,探讨宫泽贤治“共生思想”在虚构世界中的实现。四、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源泉:从《法华经》对宫泽贤治的深刻影响入手,挖掘《法华经》中蕴含的“共生思想”,得出结论:整体论是《法华经》“共生思想”的基础、尊重差异是特征、实质是平等,这与宫泽贤治的“共生思想”如出一辙,即宫泽贤治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与社会中的一部分,虽有差异但实质上所有生物都是平等共生的关系。
金永春[3](2020)在《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文中认为异体字是汉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体构造表现出人们不同的认知视角和认知习惯,对汉字本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符号学理论,从异体字的本质、规则和传播三大方面分析异体字的特点,总结其变化规律,并反思符号学理论在解释异体字现象上的得失。异体字是能指不同,但在某一时期被人们共同承认或使用的所指相同的字,具有理据性大於任意性和双向遮蔽性的特点。在字际关系上,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区别度>假借字与异体字>古今字与异体字。异体字有一套自己的编码模式和解码规则。异体字的编码可分全同异体字和非全同异体字两类讨论,每类下都有各自的形体结构组合规则。异体字的解码则强调人在汉字认知中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正面作用体现爲人们可以通过原型推导来识读异体字,反面作用则表现爲可能出现过度解释和不足解释等情况。而异体字的解码不仅可以指向意义释读,还可以指向美学释读、文化释读、意识形态释读等不同方向。分类、原因和来源是研究异体字的三个不同角度。从分类上讲,可以按编码功能将异体字分爲认知编码、科学逻1编码和美学编码三类。从存在原因上讲,实用性是异体字得以传播的本质原因。从来源上讲,诞生阶段,人类认知的多样性和认知的转变爲异体字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发展阶段,内、外因双重因素影响了异体字的産生。利用符号学来研究异体字的优势体现在,符号学能帮助解决异体字的概念内涵等基础问题,指出其意义所在,提升异体字在汉字研究中的地位,爲汉字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可操作平台。不足之处表现爲符号学难以描写汉字系统的细节内容,横面研究扩展不开,纵向分析不够深入,研究理论的零散性大於系统性。研究异体字是推动汉字符号学发展的需要。对其内部现象的全面分析,有利於深入探索汉字符号学理论,不仅对国内符号学的实践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能促进传统汉字学研究与西方先进科学的交流与有机融合。
耿锐[4](2019)在《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卢见曾是继王士禛之后,又一位主盟江南文坛的山左诗人,其文学成就虽并不十分突出,却凭借其两淮盐运使的政治身份和爱才好客的通达个性聚集起大批文人学士,极大地带动了山左和江南两地诗文、学术、戏曲、书画的发展,在清代文化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主持编纂的《国朝山左诗钞》是清代第一部山东通省诗歌总集,选录清初至乾隆初年山左文学最为活跃的一段时期里的627位诗人的五千九百余首作品,附以小传、诗话和案语,客观而翔实地展现了清前期山左文坛的诗歌面貌和艺术成就,是地域性清诗总集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本文以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卢见曾的生平经历对《国朝山左诗钞》诞生的多方面影响和《国朝山左诗钞》的成书过程、版本流变、诗学旨趣、文献价值、文学意义等几方面的内容,揭示了地域性诗歌总集在地域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共分五个章节,另有五则附录。第一章主要考察卢见曾的家世、生平和着述情况。卢氏家族历跨明清两朝,其兴衰沿革的基本历程中,“读书”和“科举”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军户起家的卢氏家族正是通过科举制度转型成为文学世家,并且代有闻人。卢见曾是卢氏家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承继了卢氏家族几世积淀的文化传统和政治资源,通过自身举业和仕途的成功将卢氏家族推向辉煌,同时又因为牵涉两淮盐引案而险致家族覆灭,他的身上带着鲜明的卢氏烙印,其修建书院、奖掖诸生、刊刻经籍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与其曾叔祖卢世(?)、父亲卢道悦一脉相承。被诬遣戍伊犁的经历则是卢见曾仕宦心态的转折点,赐环后,其仕途逐渐稳固,政绩虽佳,却逐渐与浮华官场合流,最终导致其在致仕十年之后,被逮下狱,病死扬州。卢见曾在仕途经历上确有污点,然其文化贡献亦不容忽视,他不但创造了数量颇丰的诗文作品,更编纂了乡邦诗歌总集《国朝山左诗钞》,并为王士禛《感旧集》补传,此外还资助刊刻了《雅雨堂丛书》十三种以及单行着作十余种,在保存文献、推动乾嘉学术的发展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二章主要考察卢见曾的交游网络以及其文学交游与《国朝山左诗钞》编纂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一节主要梳理了卢见曾的文学交游网络。卢见曾交游网络的建构经历了一个以乡邦文人为基础、继而通过科举同年与仕宦所遇不断将之扩大的过程。少年时期与王士禛的接触为卢见曾树立了一位文学榜样,而田霡“左袖右取”的诗学观,则为卢见曾诗学的融通性打下基础。科举中第之后,卢见曾留京三年,与众同年往来甚密,结识钱陈群、沈起元等人,社交圈子进一步扩大,及其到两淮盐运使任上,建立起卢氏幕府,广交各类人才,进一步拓展了其交游网络,为此后陆续举办的大规模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助力。得益于广泛的社会交往,卢见曾在扬州时期才能够举办大型的文学宴集——平山堂雅集和红桥修禊,而关于这几次雅集的举行时间、与会成员却有含混不清之处。根据高凤翰手订《南阜山人诗集类稿》明确考定出平山堂雅集的时间在乾隆二年(1737),对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红桥修禊则重点考察了其与会成员,纠正了现有研究成果中将平山堂雅集定于乾隆元年以及将卢氏幕府成员或乾隆二十二年(1737)五月的红桥宴集与会成员等同于红桥修禊与会成员的错误。卢见曾庞大的社交网络为《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提供充分的可能。参与《国朝山左诗钞》编纂的十七位成员均是卢见曾交游网络中关系紧密的成员,他们彼此之间通过乡缘、学缘甚至亲缘的关系,凝聚成一个紧密的群体,更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相似的文学旨趣,各自分工,共同推动了《国朝山左诗钞》的诞生。第三章主要考察《国朝山左诗钞》的成书、体例、版本以及收录诗人的区域分布问题。《国朝山左诗钞》的诞生建立在清前期山左诗坛卓着的创作成就之上,同时还得益于清诗总集蓬勃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印刷技术。而其中采录之文献则主要源于诗人之诗歌别集以及部分诗歌总集、少量志书和诗话着作,涉及文献一百三十余种,其中部分着作已淹没无闻,借《国朝山左诗钞》之辑录得以保存部分残篇。《国朝山左诗钞》在体例上以承继为主,创新不多,正因为如此,其能博采众长,体例较为成熟完备,成为了《国朝山左诗续钞》《国朝山左诗补钞》等几部总集的直接参考依据。在版本问题上,《国朝山左诗钞》情况亦颇为复杂。《国朝山左诗钞》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初刻本诞生之后旋即进行了重校重印,仅钤“己卯重校定”本而内容不同者即有两种,本文以表格对比的方式对照了几种版本内容之差异并探究了其重校重印之原因,发现目前所见至少有乾隆戊寅初刻本、乾隆己卯重校定本甲本、乾隆己卯重校定本乙本以及铲版重刻本四种版本,而重校重印的过程也是卢见曾编辑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本章第四节对《国朝山左诗钞》所收录的627位作家的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诗人区域分布态势能够直接反应各地域的文学创作成就之差异,通过对《国朝山左诗钞》诗人区域分布状况的数据分析,笔者发现清前期山左诗人的区域分布呈现出以省府济南府为中心,旧齐国属地鲁东半岛诗人数量多,旧鲁国属地鲁西南地区诗人数量少,且地区之间诗人数量落差较大的整体态势,而这种分布态势又与山左地区政治因素的变革、文学世家和文人团体的分布状况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重心分区有着紧密的联系。第四章主要探讨《国朝山左诗钞》的诗学旨趣,作为地域性诗歌选本,一般研究者对《国朝山左诗钞》的关注视点多集中在其史料价值上,而《国朝山左诗钞》在辑录诗歌、诗话的同时,也是卢见曾及其编纂团队诗学评价体系的展现。本章第一节首先考察了卢见曾的诗歌创作成就,尤其是潇洒健拔、骨力深厚的《雅雨山人出塞集》,在诗学思想上,卢见曾则并未有太多突破,而是坚持“诗以道性情”与“才与学之不可偏废”的诗学取向,主张诗歌应该书写真情挚性,同时应该以学问滋养性情。第二节则从清代不可回避的唐宋诗之争的角度对《国朝山左诗钞》的选诗旨趣进行了考察,根据对《国朝山左诗钞》诗话的分析,《国朝山左诗钞》直接点明诗学宗尚的作家共计44位,其中宗唐为主的作家30位,由学明进而宗唐的作家有6位,宗宋作家3位,转益多师、兼而取之之作家5位,既带有鲜明的宗唐倾向又展现出融通的态度。在诸诗人中,又以王士禛为核心,不但在选诗数量上以王士禛居冠,还广泛从王士禛所编诗歌选本中辑录诗歌、大量引用王士禛之诗歌评点,充分展现了对王士禛清空淡远诗风的肯定。而此种诗学取向产生的原因,一方面与卢见曾本人的诗学旨趣相通,另一方面则受到康乾时期为展现“千秋风雅之正则”而推尊唐风的官方诗学思想的影响,是主客观共同作用的产物。第三节则是对《国朝山左诗钞》选录诗歌的思想价值的考察,《国朝山左诗钞》虽推尊王士禛,但并未陷入后期神韵论的空泛理论之中,反而颇为重视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价值,对重大历史事件、人民生活疾苦以及诗人心路历程均有所反映,这种选诗倾向与卢见曾“备一代之诗史”的初衷是统一的。第五章主要探讨《国朝山左诗钞》的文献价值。除收录诗人别集中本身收录的作品之外,《国朝山左诗钞》还对诗人作品进行了补遗,同时附录了他省诗人与集中山左诗人的唱和之作,这些诗歌多为集外之作,成为考察诗人某些时段中的经历、思想或是诗歌风格的重要依据,实现了卢见曾“增广见闻”的目的,同时也使《国朝山左诗钞》具备了文献辑佚的价值。卢见曾喜研《易》学,与乾嘉学人往来密切,深受考据之风的浸染,《国朝山左诗钞》中亦十分重视对乡园名物、遗闻僻典以及声律平仄的考辨,本节对集中的考辨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考证,整合了其考据内容在乡土文化史和古典声律学上的贡献。此外,还对《国朝山左诗钞》中着录有误之处进行考辨,订正诗人姓名字号、里籍仕宦之误11则,并对部分诗作之误载或脱漏现象进行了订误。《国朝山左诗钞》自成书之后,不断为后世着作的编写提供史料,许多志乘、诗歌选本以及当时和后世研究着作中均有援引《国朝山左诗钞》的论断以进行诗人和诗歌评价的现象,展现了其在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意义与价值。文章附录共五则,其一是德州卢氏世系图(仅附卢氏始祖卢子兴至卢氏第十四氏德州支成员),其二是卢见曾佚诗、佚文整理,其三是卢见曾交游表,其四是《国朝山左诗钞》版本对照表,其五是《国朝山左诗钞》诗人区域分布表。
赵爱学[5](2018)在《善斋甲骨来源考》文中指出根据相关论着记载以及善斋甲骨着録、缀合等各种綫索,可知善斋甲骨主要来源于19世纪20年代後期古董商所售殷墟新出土甲骨、罗振玉旧藏小片甲骨,部分来源于徐坊、徐乃昌等藏家,善斋是否入藏民国以前早期出土甲骨和抗战期间及战後新出土甲骨有待进一步探讨。
王萱[6](2018)在《明中后期通俗文献类型研究》文中提出
梁艳[7](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彭甫辉[8](2017)在《柳永词在韩国古典文学中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柳永作为中国词坛占有重要地位的词人开创了慢词的创作,革新了宋词的形式,对词文学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研究柳永词在韩国的接受情况有利于扩大柳永词的研究领域,在词文学域外情况的研究方面也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韩国古典文学中柳永词的接受情况。为此,根据《韩国文集丛刊》、《东文选》、《芝峰类说》等韩国文献资料收集了有关柳永词的内容,将其整理为对柳永的评价以及对柳永词的次韵借用,并分析了其接受特点。到目前为止,有关韩国古典文学中柳永词接受情况的研究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对于先行研究中提到的柳永词的接受方式进行了再探讨。特别将韩国古典文学中提到的柳永词接受情况进行分类,并整理为对柳永及其词作的评价和次韵借用两大类。另外对于柳永词在高丽和朝鲜时期不同的接受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是词文学音乐性,高丽、朝鲜文人对于词文学的态度,柳永词在中国的接受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这些整理和分析阐明了柳永词在韩国的接受情况。再次,对于柳永的《望海潮》词在韩国的接受情况进行了探讨。特别是《望海潮》词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成为典故,在韩国古典文学中广泛引用,对此分析了其原因。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这首词被韩国文人广泛熟知。最后探讨了韩国文人对柳永形象的认识。主要整理了韩国古典文学中有关《雨霖铃》词的内容,整理并分析了其中的柳永形象。并且将这些内容与中国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柳永形象进行对比,阐明其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如上所述,本文详细的考察了韩国古典文学中柳永词的接受特点并详细的反映了其接受情况。这样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更好的理解韩国古典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对于词文学在海外的接受情况研究也有一定的帮助。
吴才茂[9](2017)在《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是历代中央王朝经营的重点区域之一,尤其是明清两朝,不但倾力开拓西南,而且也注重推动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此历史背景之下,贵州不仅从“无”到“有”,且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其他区域有别的是,明清以来贵州社会经济的进步,基本上是在王朝制度的强力推行下而实现的。贵州能称之为一个地区,亦需从其成为一个省级建置开始说起,而贵州都司的设置,正是贵州地方行政区划得以形成的基础。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革,是引发贵州逐渐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从明代卫所制度推行及其变动下的政区、城镇、文化区域以及人群移动与民族分布等方面,论述贵州地域社会在明清时期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明初在贵州广置卫所,贵州大部分疆土被纳入明王朝直接管理之下,卫所成为管理疆土的主要机构。在此基础上,永乐十一年设置贵州省,从此结束了以羁縻统治为主流的历史,取而代之者,是卫所与州县两套疆域管理系统并行的经营模式,其中又以卫所为主,直至清初卫所彻底郡县化之后,这一局面才得以彻底改变。然值得注意的是,卫所从明初落地贵州开始,即明显带有因地制宜的变通性,换言之,就是卫所具备着可调整性。具体而言,是一些卫所在经营贵州的过程中,出于地方具体实际与需要而改置为军民卫所,这一转变,从制度上给予了卫所管“军”又管“民”的权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军管型政区”,迨其“熟化”到一定程度之时,这些军民卫所逐渐以分割辖地而设置州县的方式,步入了郡县化的历程,时至晚明,贵州的军民卫基本完成了这一过程。而清初大规模裁撤卫所,以之设置或归并州县,贵州府、州、县三级地方政区管理系统配套基本完成,至雍正时期,湖广都司绣错于黔东南一线的卫所裁撤完毕,设置新县,进而调整省界,贵州地方政区格局藉此得以最终形成。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伴随着卫所城的筑建,城对于地域社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它不仅是一个地区繁荣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明代之前的贵州,除了一些寨堡之外,并无城可言。卫所城的大规模修建,由于其具有鲜明的军事功能,城墙高耸,成为名副其实的城,这与一般由商而兴的城市,是有区别的。然而,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社会变乱频发,卫所护卫州县的职责极为繁重,为应对这一问题,府、州、县寄寓于卫城,形成了“州卫同城”的特殊现象,这使以军事功能为主的卫所城,也具备了州县城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卫所军户移民的持续迁入,外来人口逐渐增多,他们聚居于卫所城的周围,从事社会生产或商业活动,使卫所城逐渐又具备了商业职能。于是,卫所城逐渐发展成为集军事、政治、商业、文化中心为一体的城市,亦因如此,当日后裁撤卫所设置州县或归并州县之时,这些卫所城直接转换成了州县城,由此构成了日后贵州城市的基础。此外,在卫所城墙之外,还修筑了大量的关隘、铺、堡、屯、寨等军事防御堡垒,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成为集镇的前身。这些卫所城与城墙之外的堡垒一道,逐渐形成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城镇体系。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贵州卫所城“一线路”上的分布特点,导致了贵州城镇亦呈出分布交通线上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不利于贵州地域社会的全面发展,远离交通线的地区,城镇分布稀少,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亦正因这样的分布特点,型构出了贵州内部的文化多样性、经济模式的丰富性和民族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的地域特色。学校教育是明代统治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与道理、政教、人才培育及正风俗,均有重要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有明一代,陆续地修建各类名称不一的学校,以达“善治”天下的目标。贵州“遍地皆夷”,是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区之一,学校教育成为明王朝治黔的重要方略之一,藉此实施教化,变左衽而右衽,亦成为宦黔士人的政治理想之一。然明代贵州的学校,卫学数量多达22所,成为全国最多为卫学的地区,在贵州教育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由于其教育的对象,多为卫所移民子弟,这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卫籍人员,在科举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表现为远离卫所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文化教育上的“沙漠地区”。因此,虽然明王朝在贵州设置了各类学校,其意虽善,用力亦勤,但由于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并不尽同,其效果亦不能一概而论,由此导致的地区差异与人群所受教育的多寡,直接影响到文化核心区与不同风俗区的逐渐形成。明代卫所制度而引发的人群移动,对地域社会的塑造影响最大,地域社会的形成,“人”的活动显然极为重要。明代以前的贵州,可谓“异域”,但其具体情形,因史料匮乏,大抵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是一个处于羁縻统治而少数民族众多的社会。而明代卫所制度的推行,卫所移民连续性地不断迁入,不仅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而且成为贵州多元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户,分布在卫所里,不仅肩负着戍卫着边疆的重任,而且也从事着各类社会生产活动。在历史的演变进程中,这些卫所官军后裔大致有两大去向:一是世代聚居在卫所驻地,坚守着汉人的身份与文化传统,形成了点状分布的“屯堡”村落。二是随着军户人口的增长,卫所有限的辖地并未能养活越来越多的人们,于是,卫所之中未能袭替武官的军余与舍丁等群体,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之中,与其他人群一道,型塑出了形态不一的村落社会。这些村落,虽然在后世的民族识别中被认定为少数民族村寨(如苗寨或侗寨等),但“汉”的因素极多,许多村落带有明显的卫所痕迹,呈现出“亦汉亦苗”或“亦苗亦汉”的文化景观。综上,本文的结论是:明清时期贵州地域社会的形成,与明代卫所制度有直接和紧密的联系,正是卫所制度的推行及其变动,造就了贵州文化多元并存的基础。实土卫所逐渐向州县系统演进;卫所城址逐渐由军事功能转变为兼具政治、文化、经济、教育中心的城镇;卫学教育开启民智,推行教化,逐渐形成了贵州的文化区域中心,并加速了风俗分区的形成;卫所移民的持续迁入而逐渐形成的军户群体,在历史变迁的长河中,他们不仅卫戍边疆,而且与少数民族人群一道,逐渐开拓出了贵州地域社会中的多样性景观,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的多元文化形态。
李浴洋[10](2016)在《胡适“科学方法”视野中的“学术范式”更替》文中指出在1917年至1927年间,由胡适主导完成的一轮从章太炎到王国维的"范式"更替,对于中国现代学术的展开影响深远。胡适通过历史叙述的方式,以章太炎为节点,成功建立了他推崇的"科学方法"与清代学术经验的内在关联,并在这一过程中解决了自家学术形态在本土语境中的合法性问题。他经由舍章而取王,在一种"世界学术"的视野中,认为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代表了现代学术的方向。这轮"范式"更替既是胡适选择的结果,又与新的学术观念、学术制度以及对于学术史的叙述方式的建立直接相关。
二、五十年来《水书》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十年来《水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吴汝纶的生平 |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人格培养与古文教育背景 |
第二节 曾氏幕府中的历练与文缘 |
第三节 从“三十专城”到“志在吏隐” |
第四节 莲池十年与扶桑四月 |
第二章 吴汝纶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认识与发明 |
第一节 吴汝纶对姚鼐“古文之学”的理解 |
第二节 文道观念的重塑 |
第三节 重视文法与桐城文论的新变 |
第三章 吴汝纶对桐城古文创作理论的实践 |
第一节 学为文用:吴汝纶的古文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以气行辞:“因声求气”说在古文创作中的运用 |
第三节 高邈古雅:吴汝纶承于桐城的古文风格 |
第四章 吴汝纶古文创作的湘乡派特征 |
第一节 能济时变的“有为之作” |
第二节 文气“厚集”与“行气之法” |
第三节 雄奇谲宕与坚直劲健 |
第五章 “因文求意”与吴汝纶的古文说经方法 |
第一节 “因文求意”的由来、运用及特征 |
第二节 《易说》“因文求意”的实际应用 |
第三节 《尚书故》中的综合性说经实践 |
第六章 古文之学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改良 |
第一节 莲池书院时期的“以文设教” |
第二节 “以文设教”在晚清教育改革中的提出与运用 |
第三节 “以文设教”与“国民精神”的养成 |
第四节 贺涛对“以文设教”观念的继承与保定文学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确立与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先行研究与述评 |
一、 先行研究概况 |
(一) 日本学者的研究 |
(二) 中国学者的研究 |
二、 先行研究的遗留问题与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一、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应用 |
(一) 共生 |
(二) 异类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自然危机——批判人类中心主义 |
第二节 社会危机——批判资本主义文明 |
第三节 自然危机与社会危机的交织 |
第二章 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内涵 |
第一节 自然界的共生 |
一、 人类与动物共生 |
二、 人类与自然界异类共生 |
第二节 社会中的共生 |
一、 人类与社会中异类共生 |
第三章 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践行路径 |
第一节 现实中实践共生思想 |
一、 宫泽贤治对农民的观照 |
二、 农业学校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的掌握 |
三、 农业学校教师——农业技术知识的传授 |
四、 实践农民与科学技术共生的阵地——罗须地人协会 |
第二节 童话中实现共生思想 |
一、 依哈托布与岩手县关系 |
二、 农民与科学技术共生 |
三、 农民与科学技术共生的途径及导向 |
第四章 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源泉 |
第一节 宫泽贤治与《法华经》的渊源 |
第二节 《法华经》共生思想的体现 |
一、 整体论——共生思想的基础 |
二、 尊重差异——共生思想的特征 |
三、 平等——共生思想的实质 |
结论 |
一、 宫泽贤治“共生思想”产生的背景 |
二、 宫泽贤治“共生思想”内涵 |
三、 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践行路径 |
四、 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的源泉 |
参考文献 |
日文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异体字与符号学 |
二、近代以来异体字研究概况 |
三、符号学与汉字符号学的发展情况 |
四、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异体字的符号学内涵 |
第一节 汉字与异体字的符号学定义 |
第二节 异体字的符号学特点 |
第三节 字际关系的符号学阐释 |
第二章 异体字的编码与解码 |
第一节 异体字的编码类型 |
第二节 异体字的符号学分类 |
第三节 异体字的解码规则 |
第三章 异体字存在的符号学阐释 |
第一节 异体字存在的理据 |
第二节 异体字的来源 |
第三节 异体字的传播 |
第四章 异体字符号学研究的反思 |
第一节 符号学研究异体字的优势 |
第二节 符号学阐释异体字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卢见曾的家世、生平与着述 |
第一节 卢氏家族的兴衰沿革 |
一、军户起家 |
二、科举连捷,姻族日盛 |
三、两淮盐引案后的重兴 |
第二节 卢见曾生平与仕宦 |
一、读书入仕 |
二、仕途经历 |
三、两淮盐引案与卢见曾心态 |
第三节 卢见曾着述、刊刻活动考略 |
一、着述情况 |
二、刊刻活动 |
第二章 卢见曾的文学交游与《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 |
第一节 卢见曾的文学交游网络 |
一、乡前辈与文学思想的启蒙 |
二、同年友与社交圈的扩大 |
三、卢氏幕府与扬州文化的繁荣 |
第二节 扬州时期的文学雅集 |
一、平山堂雅集 |
二、红桥修禊 |
第三节 交游网络与《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队伍 |
一、《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队伍 |
二、交游网络与《国朝山左诗钞》的编纂 |
第三章 《国朝山左诗钞》的成书、体例、版本与诗人区域分布 |
第一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成书背景与文献来源 |
一、成书背景 |
二、诗歌文献来源 |
三、诗话文献来源 |
第二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编选体例 |
一、以人系诗 |
二、“以名家为纲”“以科第为断” |
三、“选诗有传”“各系诗话” |
四、诗歌排布,“各从其旧” |
第三节 《国朝山左诗钞》版本源流考 |
一、乾隆己卯重校定本甲本 |
二、乾隆己卯重校定本乙本 |
三、铲版重刻本 |
四、校定因由探析 |
第四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诗人区域分布 |
一、《国朝山左诗钞》中的山左行政区划 |
二、诗人区域分布格局与重心 |
三、区域分布特征的成因 |
第四章 《国朝山左诗钞》的诗学旨趣 |
第一节 卢见曾的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 |
一、诗歌创作 |
二、诗学思想 |
第二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唐诗学本位观 |
一、偏好唐风,兼取宋调 |
二、尤主渔洋 |
三、唐诗学本位倾向的成因 |
第三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备史”意识 |
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 |
二、反映民生疾苦 |
三、反映诗人的心路历程 |
第五章 《国朝山左诗钞》的文献价值与文学影响 |
第一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辑佚价值 |
一、正文中的补遗之作 |
二、正文中的他人唱和 |
三、诗话中的附诗 |
第二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考据价值 |
一、乡园名物、遗闻僻典考辨 |
二、声律平仄考辨 |
三、诗人、诗作订误 |
第三节 《国朝山左诗钞》的影响 |
一、志乘及其他诗歌选本对《国朝山左诗钞》的采用 |
二、时人着述与后世研究中对《国朝山左诗钞》的使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德州卢氏世系图(部分) |
附录2 卢见曾佚诗佚文 |
附录3 卢见曾交游表 |
附录4 《国朝山左诗钞》版本对照表 |
附录5 《国朝山左诗钞》诗人区域分布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善斋甲骨来源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以前殷墟早期出土甲骨 |
二、徐乃昌(随庵)旧藏甲骨 |
三、民国以後至1928年善斋购买村中出土甲骨 |
四、徐坊旧藏甲骨 |
五、罗振玉旧藏甲骨 |
六、通古斋旧藏甲骨 |
七、原河南博物馆发掘甲骨 |
八、刘鹗旧藏 |
九、疑叶叔重所得抗战期间出土甲骨 |
(7)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
一、天一生水 |
二、人水合一 |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
二、"施暴者"形象 |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
三、荒原是"谜" |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柳永词在韩国古典文学中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与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
四、资料运用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明初贵州边疆形势与卫所设置 |
一、土官的归附及其对策 |
二、云南战略中的贵州建设 |
三、少数民族变乱与卫所设置 |
四、结语 |
第二章 卫所变革与贵州政区格局的演进及形成 |
一、卫所在明代的变革 |
二、卫所在清代的变革 |
三、卫所变动与政区演变 |
四、结语 |
第三章 卫所城址的筑建、演变与贵州城镇的形成 |
一、卫所城的选址 |
二、卫所城的分布 |
三、卫所城的形制与功能 |
四、卫所城的演变与城镇的形成 |
五、结语 |
第四章 卫学教育与贵州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
一、卫学设置及其特点 |
二、卫学之目的与偃武修文思想之兴起 |
三、卫籍人员的科举竞争力 |
四、科举竞争力的地域差异 |
五、文化区域的初步形成 |
六、结语 |
第五章 卫所官军的籍贯及其对贵州民族分布的影响 |
一、平越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二、威清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三、安南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四、清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五、平溪卫官军的籍贯与升迁 |
六、卫所后裔之去向及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
七、结语 |
第六章 卫所屯军后裔的身份坚守与“屯堡”的形成——以隆里千户所为例 |
一、卫军屯军后裔:隆里所人的身份记忆与歌谣传唱 |
二、追寻“状元”的轨迹:王昌龄在隆里所人身份坚守中的整合作用 |
三、互动的边界:隆里所人与土司及周边民族的交往 |
四、结语 |
第七章 卫所武官后裔的身份变迁与村落形成——以铜鼓卫刘氏指挥使为例 |
一、铜鼓卫的筑建与“苗境”控制 |
二、铜鼓卫武官的来源与袭替 |
三、刘氏指挥使后裔的身份变迁 |
四、刘氏与三门塘村落的形成 |
五、结语 |
余论 |
征引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10)胡适“科学方法”视野中的“学术范式”更替(论文提纲范文)
一 “范式”视野与学术史的构造 |
二 “对于近人,我最感谢章太炎先生” |
三 “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 |
四 “范式更替”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展开 |
四、五十年来《水书》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古文理论与创作研究[D]. 范丹凝. 山东大学, 2021(11)
- [2]宫泽贤治共生思想研究[D]. 张孟垚.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3]符号学视域下的异体字研究[D]. 金永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卢见曾与《国朝山左诗钞》研究[D]. 耿锐. 山东大学, 2019(09)
- [5]善斋甲骨来源考[J]. 赵爱学. 文津学志, 2018(00)
- [6]明中后期通俗文献类型研究[D]. 王萱. 南京大学, 2018
- [7]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8]柳永词在韩国古典文学中的接受研究[D]. 彭甫辉. 南京大学, 2017(05)
- [9]明代卫所制度与贵州地域社会形成研究[D]. 吴才茂. 西南大学, 2017(10)
- [10]胡适“科学方法”视野中的“学术范式”更替[J]. 李浴洋.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