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生物学史上的“明星”摩尔根(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霜霞[1](2020)在《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的生物学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的科学哲学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其研究重点是女性主义科学思想、现代生物学哲学以及生物学历史。作为当代着名的科学哲学家,凯勒对生物学哲学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领域的分析。凯勒的生物学哲学思想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孟德尔、达尔文等生物学家所主张的基因是推动生物学革命的主要动力的思想,另一方面机械还原论、因果目的论等哲学思想所认为的生命现象是由生物的物质基础所固有的力量引起的观点。凯勒的生物学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第一是基因观,提出基因是什么,也就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生命的本质;第二个部分是探讨基因的内部功能,基因有何意义,基因功能含义,基因遗传性的稳定调节和基因在生物世界中最基本的动态变化,如何确保遗传的稳定性和遗传的可变性;第三就是基因的局限性以及如何让基因机制在正轨上发展,遗传程序的概念是什么,并将其与发育程序的概念进行了对比。此外,她还认为基因既没有表现出物理学所依赖的解释元素的稳定性,也没有表现出所期望的清晰度。从遗传数据构建发展的解释所涉及的许多理论工作都是语言学的——它依赖于富有成效地利用由多重意义、模糊性,更广泛地说,通过引入新的隐喻而产生的认知思维,因此凯勒还提出用“隐喻”看待生物学哲学,用科学隐喻改变认知主体,利用“语言”这一工具认知其世界本质;她批判早期的生物学以及遗传学过分地强调基因个体性,但凯勒指出遗传领域中特定基因型以及生物体特定表型之间的逻辑和实证距离,并认为生物学理解的增长取决于模型和解释。本文对凯勒生物学哲学思想的研究为该学科提供了更为成熟和合理的趋势,并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当然,凯勒的生物学哲学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凯勒对生物哲学实践的影响,没有从社会认识论的角度进行扩展,尤其是凯勒作为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此外,她没有从社会理论的视野关注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也未分析对比不同生物学家的观点差异。
王生团[2](2017)在《赫伯特·斯宾塞的思想对镀金时代美国社会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中的自由放任主义和社会不平等辩护的思想。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斯宾塞借用了达尔文的生物学概念,在政治经济学与功利主义等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上阐述了该思想。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种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辩护的思想意识,是达尔文主义和中产阶级价值观相结合的产物。在镀金时代,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非常盛行,渗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分为五章,拟以社会达尔文如何兴起,为什么能够在美国盛行及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那些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达尔文进化论引起了世界观的改变,对思想和文化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第一章中,笔者从达尔文科学革命的影响入手,讨论斯宾塞如何把达尔文进化论与古典经济学中的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思想结合起来,阐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内战后传入美国,受到了美国民众的欢迎,成为美国社会中最盛行的思想。在第二章中,笔者以达尔文科学观念在美国的广泛传播为前提,讨论美国知识分子如何引进和传播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论述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内战后盛行的表现与原因。自殖民地时代,自由放任主义一直是深受美国民众欢迎的思想。内战后,随着斯宾塞思想的盛行,社会达尔文主与自由放任主义结合在一起,并为其提供科学基础,使得美国社会思想中的自由放任主义的内涵发生了本质变化,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古典经济学中的商业理论,而是一个生物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混合体。自由放任思想在美国内战后的转变,反映了镀金时代工业化和科学观念对美国农业社会中的传统价值的重塑。在第三章中,笔者就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什么能与自由放任主义结合在一起展开论述。自由放任是美国镀金时代社会思想的主流。工业资本家和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借用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这种政策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使得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自由放任思想大行其道。然而,随着社会危机的加剧和劳资矛盾的尖锐,中产阶级和劳工阶层对这种保守的思想意识提出了坚决反对,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国家哲学成为他们的共同呼声。笔者在第四章主要讨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工业资本家、中产阶级和劳工阶层的不同影响。镀金时代的美国最高法院在审判案件时,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经常保护强者,压制弱者,造成“司法达尔文主义”的泛滥。第五章笔者拟以“司法达尔文主义”在美国的盛行的表现与原因展开论述。在结语中,笔者拟以进步观念为出发点,阐述科学和美国传统自由主义如何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盛行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张严[3](2017)在《基因专利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认为生物技术产业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基础与核心组成部分备受关注,各国纷纷采用专利的方式对基因技术进行保护。由于专利法不断延伸其所能够调整的客体范围,所以专利法的影响范围不断得到扩大,其所能够保护的课题范围也越来越大,于是,经分离纯化的基因序列也成为基因专利的客体。鉴于基因本身具有生命特性,对基因专利的行使过程可能影响到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造成生物医疗、转基因农作物等技术和产业上的垄断风险及其他社会问题。就现在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只有通过提升科技竞争力,通过科学和技术实现产业化,才能够真正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所以,在我国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应该特别重视科技创新这一环节,这也就意味着只有不断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才能够促进与基因序列相关的研究工作实现重大突破,才能够为基因专利产业化的发展扫清障碍。建立一个完善的专利法律体系对基因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对提高社会公共福利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基因专利权人如果滥用专利权封锁市场,排除、限制竞争,那么必将会带来基因专利垄断,不仅有害于基因产业的发展,还会带来较严重的社会影响。基因专利垄断不可小觑,如何用反垄断法来规制基因专利权利行使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垄断问题,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内容。与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相适应,生物经济运行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基因专利的产生和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市场变迁和运营状态的变化,除传统方式外又产生了新的运行模式。本文通过对基因专利垄断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界定,深入剖析了基因专利在新经济时代发展所需面临的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基因专利垄断的概念,并总结、提炼出了基因专利垄断的主要形态。首先,在基因开发阶段,基因序列专利的工具性特征可能会在创新市场中形成一种基因序列独有的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其次,当基因技术不断发展,在后续研发和生产交易中,基因技术专利在技术市场变成了可交易的商品,从而会出现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最后,随着对基因专利的深入开发与利用,逐渐形成基因专利产品和与其相关产品时,往往会影响到该基因产业的发展,这就有可能出现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以上三种主要形态的基因专利垄断分别对基因技术研发的创新市场的竞争、基因专利交易的技术市场的竞争和基因技术产业化之后的基因专利产品市场的竞争,产生不同形式的危害,需要采用不同方法有针对性的予以规制。在创新市场范围内,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制约基因基础研发;(2)限制基因序列探测领域的竞争;(3)限制基因下游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的,为规制其损害行为提出了三种规制的建议:(1)基因专利权人多级垄断的规制;(2)基因专利拒绝交易的规制;(3)基因专利垄断高价的规制。就技术市场而言,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的危害表现为:(1)增加专利获取成本;(2)集聚专利诉讼风险;(3)排除、限制技术市场的竞争。而对应的规制方法为:(1)基因专利集聚申报制度的确立与完善;(2)基因PAEs集聚的专利资产剥离;(3)基因专利非正常直接购买行为的反垄断审查。从产品市场来看,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的危害表现为:(1)基因专利增强产业的进入壁垒;(2)基因专利垄断控制一国的产业结构。由于基因的特质,随着基因专利在利用方面的深化,其产生的垄断效果会愈加强烈。对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提出的规制方法是:(1)限制基因专利产品的垄断高价;(2)对基因专利药品反向支付协议进行反垄断审查;(3)建立基因产业垄断风险防控体系。本研究以基因专利垄断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基因专利垄断的立法体系、法律规范的考察,分析我国基因技术专利在研发、交易以及转化为商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垄断问题,再通过与域外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和国际公约的对比,总结我国基因专利垄断法律规制的不足之处,为构建我国基因专利垄断规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初步结论是,基因专利垄断形式有着非常隐蔽的特性,隐匿于基因专利行使中的各个环节,其对破坏市场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就现在来看,我国应该从立法、执法和司法出发,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充分学习并借鉴国外科学、丰富的立法和执法经验,不断建立健全我国反垄断法中的关于规制基因专利垄断的制度。
于川[4](2017)在《实践哲学语境下的生态伦理研究 ——保罗·汤普森哲学思想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以当代美国哲学家保罗·汤普森(Paul B.Thompson)的农业主义思想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个有关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哲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框架。这个框架结构以人类的农业行为作为视角,并将农业及其实践视为一种人类生存行为,以及生存需求的现实、技术认知及思维表达。本论文的研究内核是保罗·汤普森的"耕种可以作为聚焦实践"的哲学观点,并以此作为立论核心展开本论文的逻辑建构与论述进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价值建构的"异体-同构-中心"哲学形态、生态多样性伦理和生命行为的固有价值、生存需求与生态伦理的容摄、生态伦理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四个部分。在逻辑上,它们体现着如下进路:首先,价值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形态;其次,生态多样性与物种身份是生态伦理认知-实践体系中无法回避的主要内容;再次,生态伦理的实践性表达应该符合人类的生存需求;最后,整个生态关系认知的主要实现方式是科学技术的相关表达及其实践。这样的逻辑进程反映了在科学技术哲学的语境之下,社会对于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认知势必要求生态价值的建构要与技术实践有所通构;在另一方面,这也是在试图揭示科学技术在生态维持中的位置及作用、社会对于科学技术及其实践的态度是否完全与理性认知有关,以及技术与生态维持之间的对立关系能否获得基于人类生存意义层面的消解。本论文尝试通过这样的研究来加深人与社会对于生态伦理相关表达与实践的认识,建构一个相对合适的关于生态-技术-社会的认知结构,以此获得生态伦理的哲学认知对于科学技术进化的交互性表达。在科学技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于生态关系的哲学认知的不断深化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化,最终都将汇聚在人类及其社会永续生存与发展这个主题。
杨勇[5](2016)在《“新派中的旧派”—变动时代下的知识人 ——以胡先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步入近世以来,屡起外患,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利逐步丧失殆尽。19世纪中叶后,国家危难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值此时局巨变之际,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以自身的知识及对中西关系的认识与判断,投身于国家自强图富的大业之中。在1895年-1925年的转型时代中,中国出现了两代启蒙者。第一代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他们虽以科举为基础,却积极接触西学,但新文化运动之际,这批引领潮流的启蒙者被后来居上之人视为保守,称之为“旧派中的新派”。而第二代启蒙者多是留学欧美的学衡派知识分子,他们接受了规范系统的学术训练,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认知深刻,在文化观上认同希腊的人文主义,鄙弃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机械主义与浪漫主义,称之为“新派中的旧派”。胡先骕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作为近代中国着名科学家与知识分子,他兼采中西教育之悠长,学问渊博而精深。其一生横跨晚清、民国及共和国三个大转变时代,是典型的巨变时代下的知识人。胡先骕早年求学于京师大学堂,学业有成,后公派赴美留学,专攻偏门的植物学,而非法政、经济、工科等热门专业,其本意就是希望以己所学为国效力,非苟图一时之温饱。在美国时,深感中国科学落后,为科技救国,参与中国科学社,积极撰文供稿,成为中国科学社的骨干,亦结识日后大批中国科技精英。自美归来后,胡先骕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后来的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就职,与秉志共同创办东南大学生物学系,成为一代科学大家。胡先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着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以发现“水杉”这一稀有物种而扬名国际。同时,他亦是我国近代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诗人与文学评论家,曾为南社与中国科学社成员,参与创办《学衡》杂志,与胡适等新文化派学人展开关于文化论战,开一时之风气。他曾履职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等学府,并出任了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更因其科学成绩显赫而担任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与学者。他的教育理念先进,旨在注重师资力量,强调德育与教育相结合,学贵专而更贵宏通。胡先骕先生治学成果显着,为学界公认。他与秉志等人共同创办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植物园等在20世纪中国科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科研机构,并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为我国植物学的研究与学习工作提供了宝贵而极具价值的基地。同时,他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采集研究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江浙赣一带的植物资源,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与良好的社会效应。胡先骕先生以其杰出的科学研究成就、典雅犀利的诗词文章与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近代中国史上铸就了一位学识渊博、品行高洁的大师形象,为中国近现代植物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学术成果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公认。而其本人高深的诗文造诣,也得到同时代大家的称许。作为集诗人、科学家、文艺评论家、学者、大学校长、教授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着名学人,胡先骗的学术成绩与思想的复杂性可见一斑,因而对胡先骗的学术成绩与思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借此理解其丰富的学术成果,继而传承弘扬;另一方面,更可以学习其兼通中西、忧国忧民、坚守真理的情怀与精神。胡先骗经历丰富,在中国科学社、《学衡》杂志及同光体派等学术共同体之中,着述广博而精深,成一代科学大家与文化名流。他以自己初中的文化创作成果及骄人的科学成就,为中国科学与文化的发展贡献良多。本文试图对“新派中的旧派”这一群体代表胡先骕进行深入分析,突出其作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内在特征与心路历程,了解“转型时代”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所产生的种种影响,进而分析其在科学上锐意进取,积极求新;而在文化上偏向保守,以维护传统、反对全盘西化这一这一悖论的原因所在。通过分析其生命历程,勾勒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大时代下为国为民的奋斗征程与个人命运的变迁轨迹。
田正贵[6](2014)在《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案例研究》文中提出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生物学起源于古代,是一门比较古老的学科,但它形成于近代,发展于科技发达的现代,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此,在不断探索、发现、继承和修正生物学学说、概念和原理等知识的历程中,生物技术和研究方法也在演进发展,同时蕴含着不同社会历史中生物科学家的争论、创新及活跃的思维品质。这些在生物学发展及人类思想发展中积淀的内容构筑了一部丰富的生物科学史,在科学教育和提高学生素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生物课程改革实施中,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列出了高中生物学一些包含科学史的内容和教学案例,同时提出应认真完成列出的生物科学史内容,应结合教学情况引用没有列出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存在一些不足,教学有待进一步改进。为优化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本教学研究从教师的教学出发,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科学史的实践、思考和感想,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法,从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等切入,探讨生物科学史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尝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分析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科学史教学案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实践,提出优化教学的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等。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主要解释生物科学史、教学案例的定义,论述有关教学理论。第三部分是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理论,制定生物科学史教学分析标准,论述生物科学史教学设计的要求。第四部分是依据分析标准评析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案例,这部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论述三方面内容:一是针对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目标不全面,研究从“三维目标”设计和教学实施选择案例,阐述生物科学史三维目标的实现;二是由于教学探究程度低,研究结合所选案例,论述生物科学史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培养,进行有效的课堂探究学习;三是以教师创造使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学生运用史实进行活动为例,讨论教学中合理运用生物科学史实。第五部分是实践研究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通过分析研究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案例和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获得以下结论,因为受师生史实储备不足、课时有限及高考等影响,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存在探究程度低、运用史实不合理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靳清[7](2013)在《技术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增长》文中指出萨谬尔·巴特勒(Samuel Butler)有句名言:鸡只是一个鸡蛋制造另一个鸡蛋的途径。生物的主要功能甚至不是生产出另一个生物,而是它的基因。人类社会也有它的“基因”,这就是生产技术。人世间的兴衰都不过是一片历史云烟,保存下来的只是技术遗产。从人类的最早记录起,到现在的时代为止,技术进步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支配现象。“没有技术,就没有经济。”长久以来,人们总把技术进步视为一种当然,因而缺少系统的、深度的研究。在技术领域,中国曾经领先世界,近代又落后于西方。技术落后的直接后果是百年的贫弱和屈辱。技术能够如此定向一个国家与社会,说明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性质。历史地看,技术有两大功能:经济功能和军事功能。目前对技术经济功能的研究还相对贫乏,对技术进步的机制研究也需要深入,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需要在批评的基础上发展。首先,历史地看,技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近代”(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技术的经济功能主要是“耦合”资本和劳动而成“企业”。本文首次提出企业起源的“技术耦合说”,并论证了技术是企业规模的控制变量。相关文章发表在《科学学研究》上。其二、在企业内部,或者在经济体内部,技术、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可能突破旧结构,形成新结构。本文使用“布鲁塞尔器”模型论证了经济结构实现“跃迁”的数理条件。这对新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理论意义。相关文章已发表在《技术经济》上。其三、技术进步如何反映在经济增长之中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难题。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数学推导了经济增长速度与技术步速的关系。并结合导师齐建国研究员提出的新技术扩散中生产者剩余递减、消费者剩余递增的原理,论证了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相关文章即将发表。由于传统的分析工具难以刻画技术现象,新分析工具的引入和新分析思路的确立还需要很多的工作,包括技术的计量等。不过,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力量,那么,技术经济学也必将随之繁荣起来。
孙咏萍[8](2012)在《弗朗西斯·克里克对遗传密码研究的历史贡献》文中指出弗朗西斯·克里克(F.H.C.Crick,1916-2004)是科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科研兴趣经历了从物理学转向生物学的重大转变。即使在生物学领域,克里克的科学研究也是多方面的,涉及细胞质、蛋白质、DNA、遗传密码和人类意识等多个方向。本文在研读克里克在遗传密码领域发表的原始论文和相关学术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和概念分析等方法,揭示克里克在密码研究中的理论观点的本质内容,力求构建克里克从事遗传密码研究的历史图景。具体地讲,文章以克里克的原始论文和相关学术研究文献等第一手资料为依托,再现克里克密码研究的理论成果。梳理了克里克在密码研究中提出的概念和假说的历史演变;初步探索克里克的密码研究的影响,说明了当今密码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且采用案例研究法揭示突变危险性理论的本质内容和深受克里克密码研究之重要观点:摆动假说和冻结偶然性理论影响的痕迹。本篇论文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全面解析克里克的科研人生,综合分析了克里克的个人学术选择及主要科学成就,概要地总结了克里克在所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揭示克里克审慎、执着和智慧的科研人生,认为在克里克诸多的探索领域中,遗传密码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克里克的此项研究建构在物理学思维与生物学研究对象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这个结合是克里克实现其初衷(涉入生物物理学领域)的一个富有成效的尝试。第二章梳理了遗传密码研究的早期发展。介绍了“遗传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变,澄清了遗传密码研究的发端问题,并重点提出四种早期的密码研究雏形:认为胚胎学家布拉舍(J.Brachet)首先发起了从DNA到蛋白质信息流向问题的研究,生物学家杜恩斯(A.L.Dounce)第一个提出了编码设想,物理学家伽莫夫(G.Gamow)最先从细节上重视编码问题,克里克在此基础上开始走上遗传密码的研究之路,提出多种编码方案,初期探索步履维艰,显示其坚定执着,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第三章基于对其科研论文、论着及个人通讯资料的研读,探究克里克密码思想形成的心路历程。提出有三点原因促使克里克走向密码研究之路,其一是自然选择思想,其二是洞察新问题的能力和物理学思想的影响,其三则是对科学研究全身心的投入。第四、五章是克里克密码研究思想的主体部分。论文首次将克里克的密码研究分成基础性研究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第四章探索了克里克对遗传密码的基础性研究,包括编码问题、论蛋白质的合成和三联体三部分内容。编码问题是密码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基于对克里克在编码问题中史实上的梳理和概念上的分析,认为克里克虽然不是第一个提出编码方案的人,但是是他首先意识到了编码问题的重要性,并为此付诸大量的思考和理论分析;在编码问题的研究处于“低谷”期间,克里克构建了蛋白质合成问题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序列假说和中心法则,彰显了假说的重要价值及经验出于错误的历史教训;克里克的密码研究突显循序渐进,追求实证的科研逻辑。随后他开创性地设计了遗传学实验,证实了密码子为“三联体”的本质。这一研究成果在全部密码子发现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克里克密码研究中一项承前启后的工作,首次阐明了密码的本质特征,并促使他进一步成为根植于实验的理论家。第五章是从内史角度揭示克里克对遗传密码的综合性研究。本章分析了克里克对遗传密码的性质、摆动假说、终止密码子、密码表的建立和密码起源与进化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克里克密码研究的五次综合,从实证方面展示其对密码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理论综合及完善的过程,体现了密码表建立过程中多国科学家的集体智慧以及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共同协作。基于对克里克两个层次的密码研究充分显示了其密码研究的主体特征:一般性、系统性、逻辑性和根本性;框架式的研究风格;大胆假设和开拓创新;根植于历史和实验。这一切又体现了克里克深厚的物理学知识基础和物理学思想的影响。第六章初步探讨了克里克密码研究的影响。分析了密码研究的一些焦点问题:密码的简并性和反常码、无义密码子的再编码、遗传密码的扩展和密码的起源与进化。然后,通过案例研究梳理了中国学者在遗传密码研究方面的成果——突变危险性理论,揭示其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本质内容。突变危险性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诸多关于密码起源与进化的理论观点中,突变危险性极小化理论从其基本假设的合理性、逻辑结构的明晰性和完整性以及解释实验资料的广泛性来看,是特别成功的。论文也从细节上首次研究了克里克的密码观对突变危险性理论的直接影响。
孙健[9](2009)在《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竞争已成为大多数社会组织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外部整体环境的演变,长期以来大学之间被忽略的竞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何应对外界的挑战,在竞争中求得持续发展,成为当代大学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问题。大学竞争优势研究并非主观设想,它是在竞争的环境中应时而生的。从竞争优势角度分析大学成长中的问题,可以帮助大学从特定视角对自身办学情况进行诊断,发现自己的优劣势,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升学校整体绩效。学术界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热点,研究成果丰富。但是,相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关于大学竞争优势的研究却不多见,将竞争优势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因此,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与对策分析的顺序,从大学竞争优势概念入手,反溯上去探索大学竞争优势形成根源与路径,力图理清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找到提升大学竞争优势的对策,这一研究思路在现有的同类研究中尚未发现,颇具新意。具体来讲,本文对下列三大主要问题展开了研究:(1)研究了大学竞争优势相关概念,包括大学竞争优势内涵、特性及载体。(2)研究了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包括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根源——核心能力、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阶段以及核心能力对大学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3)基于前文的分析,研究了如何提升大学竞争优势。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不仅进行了理论推演,并且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主要结论。通过对大学竞争优势形成机理及提升的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三个较有新意的结论:(1)大学竞争优势是大学在争夺利益相关者认可的过程中,相对于其它大学所表现出来的优越地位;大学竞争优势特性可以分为关键特性与一般特性,关键特性是指大学竞争优势的学术性,一般特性是指大学竞争优势的延展性、特色性、复杂性与持续性;大学绩效是大学竞争优势的载体,对大学竞争优势起到支撑作用。(2)大学竞争优势的根源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由获取资源能力、配置资源能力与转化资源能力组成的能力体系,核心能力本质是由制度与文化组成的惯例;大学竞争优势形成阶段可以分为竞争劣势、竞争均势与竞争优势三个阶段;核心能力体系中三个子能力通过各自路径,对大学竞争优势形成产生影响。(3)大学可以通过优化获取资源能力、配置资源能力与转化资源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竟争优势。
宋军威[10](2008)在《中国现代民族优化的思考 ——论潘光旦的民族优生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潘光旦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着名的优生学家,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他就致力于优生学的研究与传播,希望通过优生知识的应用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爬梳了先生的各种优生学着作,力图完整再现潘先生民族优生思想的全貌。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多个角度探究了民族优生思想的渊源;第二部分,以婚姻家庭为中心归纳了民族优生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通过其对民族优生的研究与宣传,来透视民族优生思想的社会影响;第四部分,对民族优生思想进行了学理上的分析与探讨。本文认为,潘光旦将社会学与生物学相结合,把个人优生上升到民族优生,提出了“优生强种”的主张。并且他立足传统,贯通中西,用西方的优生学理论,诠释中国的婚姻、家庭、生育及性道德,形成了“新母教”、“对民族行大孝”等观点,在学界成一家之言。为宣传民族优生,他首设优生学课程、最早创办优生刊物、着书立说、奔走呼号,在社会上形成很大影响。但由于缺乏同调与追随者,成为了中国近代社会史上独具特色的生物社会学派。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潘光旦在中国社会发展特殊时期的民族优生思想,来补充现代社会优生实践中对民族意义强调的不足。
二、现代生物学史上的“明星”摩尔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生物学史上的“明星”摩尔根(论文提纲范文)
(1)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的生物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综合分析法 |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1.5 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生平与身份 |
1.5.1 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生平 |
1.5.2 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的双重身份 |
第2章 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生物学哲学理论渊源 |
2.1 凯勒生物学哲学的生物学渊源 |
2.1.1 孟德尔遗传定律 |
2.1.2 新达尔文主义 |
2.2 凯勒生物学哲学的哲学渊源 |
2.2.1 机械还原论 |
2.2.2 因果论对凯勒生物哲学的影响 |
第3章 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生物学哲学主要内容 |
3.1 基因及其内部功能 |
3.1.1 “基因”的诞生 |
3.1.2 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调节功能 |
3.1.3 拼接与编辑功能 |
3.2 机制“隐喻”看待生物学哲学 |
3.2.1 生物学哲学需要“新的语言”解释基因 |
3.2.2 用隐喻解释基因扮演的角色 |
3.3 凯勒关于发育的解释 |
3.3.1 批判早期的遗传学 |
3.3.2 依赖于物理化学、数学模型解释发育 |
第4章 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生物学哲学思想评价 |
4.1 凯勒生物学哲学思想的贡献 |
4.1.1 凯勒生物学哲学思想对科学哲学的影响 |
4.1.2 凯勒生物学哲学思想对生物学的贡献 |
4.2 凯勒生物学哲学的不足 |
4.2.1 未从社会认识论出发 |
4.2.2 缺少多元论视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赫伯特·斯宾塞的思想对镀金时代美国社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涵 |
三、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一) 学界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概念的讨论 |
(二) 学界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本质的研究 |
(三) 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研究 |
四、国内学者研究状况 |
五、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内容安排与材料使用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三) 内容安排 |
(四) 材料使用 |
第一章 达尔文科学革命与斯宾塞思想的兴起 |
第一节 达尔文主义的问世 |
一、达尔文主义的起源 |
二、达尔文主义的内涵 |
第二节 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
一、对神学世界观的冲击 |
二、达尔文进化论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斯宾塞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兴起 |
一、斯宾塞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
二、斯宾塞思想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科学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的盛行 |
第一节 科学、社会意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 |
第二节 达尔文进化论在美国社会思想中的兴起 |
一、进化论与反进化论的思想交锋 |
二、达尔文进化论在思想交锋中的胜利 |
三、达尔文进化论与社会思想的结合 |
第三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镀金时代的盛行 |
一、斯宾塞思想在美国的传播 |
二、约翰·菲斯克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的盛行 |
三、“德尔尼莫斯晚宴”与美国社会精英对斯宾塞哲学的信奉 |
四、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美国盛行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美国自由放任思想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结合 |
第一节 美国内战前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想 |
―、自由放任主义思想在美国的兴起 |
二、自由放任主义在美国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内战后自由放任思想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结合 |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自由放任思想在内涵上的趋同 |
二、镀金时代的自由放任思想与社会达尔文主义之间的差异性 |
第三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美国镀金时代竞争观念的转变 |
一、美国镀金时代竞争观念的转变 |
二、威廉·萨姆纳对美国镀金时代竞争观念的重新阐释 |
三、极端放任式竞争对镀金时代美国社会的影响 |
第四章 镀金时代美国社会各阶层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应 |
第一节 工业资本家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盛行 |
一、美国工业资本家在内战后的崛起 |
二、工业资本家对斯宾塞哲学话语的引用 |
三、教会牧师对工业资本家的支持 |
第二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与中产阶级“自我造就”的个人主义观念变化 |
一、美国中产阶级与传统政治观念 |
二、“自我造就”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
三、从自由放任主义向国家保护的转变 |
第三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视域下的美国劳工问题 |
一、美国政府在内战后的主导性政策 |
二、美国的劳工问题 |
三、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劳工问题的消极解决 |
第五章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司法达尔文主义” |
第一节 “司法达尔文主义”在美国镀金时代的盛行 |
一、联邦最高法院对市场主导作用的形成 |
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达尔文主义” |
第二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联邦最高法院的保守主义 |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与镀金时代的法学理论 |
二、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联邦大法官的司法理念 |
三、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律师的司法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基因专利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与面临的挑战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体系 |
五 研究的方法 |
六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基因与基因专利问题探析 |
第一节 基因与基因技术相关概念的厘清 |
一 基因的概念和特征 |
二 基因技术的概念 |
三 基因技术的分类 |
第二节 基因专利及其引发的冲突 |
一 基因专利的起源与发展 |
二 基因专利的概念和特征 |
三 基因专利引发的冲突 |
第三节 基因专利的主题范围 |
一 基因的可专利主题 |
二 基因的不可专利主题 |
三 不同国家专利主题范围的比较 |
第四节 基因专利的实质性审查 |
一 基因专利的新颖性 |
二 基因专利的创造性 |
三 基因专利的实用性 |
第二章 基因专利垄断基本问题考察 |
第一节 基因专利垄断概述 |
一 专利垄断概念及其特征 |
二 基因专利垄断的概念界定 |
三 基因专利垄断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基因专利垄断的危害 |
一 阻碍竞争自由与基因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
二 阻碍基因技术研发与创新发展 |
三 阻碍基因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 |
第三节 基因专利垄断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一 基于基因的生物学特性 |
二 基于公共利益分配 |
三 基于降低社会成本 |
第三章 基因专利垄断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利益平衡理论 |
一 基因专利利益分享问题探析 |
二 基因专利引发的国家间利益的失衡 |
三 基因专利利益平衡机制探析 |
第二节 竞争理论 |
一 竞争的价值与功能 |
二 基因专利垄断损害竞争所导致的不利后果 |
三 竞争理论的演进及对反垄断法的影响 |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 |
一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 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工具 |
三 产业组织政策 |
第四章 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的规制 |
第一节 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的基本问题探析 |
一 基因专利的工具性功能 |
二 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的含义 |
三 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的分类 |
第二节 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的形成原因 |
一 基于基因序列专利覆盖性引发的基础垄断 |
二 基于基因资源稀缺性引发的源头垄断 |
三 基于基因序列本身的不可替代性引发的锁入垄断 |
第三节 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的危害 |
一 制约基因基础研发 |
二 限制基因序列探测领域的竞争 |
三 限制基因下游产业的发展 |
第四节 基因专利工具型垄断的规制方法 |
一 基因专利权人多级垄断的规制 |
二 基因专利拒绝交易的规制 |
三 基因专利垄断高价的规制 |
第五章 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的规制 |
第一节 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的基本问题探析 |
一 基因专利集聚的基本含义解读 |
二 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的定义 |
三 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的形成方式 |
第二节 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的形成原因 |
一 基因技术的链条效应产生专利集聚需求 |
二 基因技术的磁石效应产生专利集聚现象 |
第三节 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的危害 |
一 增加专利获取成本 |
二 集聚专利诉讼风险 |
三 排除、限制技术市场的竞争 |
第四节 基因专利集聚型垄断的规制方法 |
一 基因专利集聚申报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
二 基因PAEs集聚的专利资产剥离 |
三 基因专利非正常直接购买行为的反垄断审查 |
第六章 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的规制 |
第一节 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的基本问题探析 |
一 基因专利产业的基本含义解析 |
二 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的定义 |
三 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的形成原因 |
一 基因专利产品成本递减和收益递增 |
二 基因专利产品消费的专属性 |
第三节 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的危害 |
一 基因专利增强产业的进入壁垒 |
二 基因专利垄断控制一国的产业结构 |
第四节 基因专利产业型垄断的规制方法 |
一 限制基因专利产品的垄断高价 |
二 对基因专利药品反向支付协议进行反垄断审查 |
三 建立基因产业垄断风险防控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实践哲学语境下的生态伦理研究 ——保罗·汤普森哲学思想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的构思 |
1.3.1 理论渊源 |
1.3.2 逻辑进程 |
1.3.3 结构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1 以人类生存需求(农业)行为为视角 |
1.4.2 生态伦理与人类农业活动的容摄-观念、宗教(文化)、技术、范式、政策 |
1.4.3 生态伦理研究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相合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生态价值的"异体-同构-中心"建构 |
2.1 价值认知单向度困境及成因 |
2.1.1 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
2.1.2 人类思维的单向度进近 |
2.2 生态价值的支撑载体 |
2.2.1 科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学)作为一门伦理科学 |
2.2.2 功利主义价值存在 |
2.2.3 道德主义(平等主义)价值存在 |
2.3 人类生存行为与自然价值的链接(农业) |
2.3.1 生存需求(农业)能否维护自然价值 |
2.3.2 生存需求(农业)能否成为哲学 |
2.3.3 生存需求(农业)能否成为生态哲学范式 |
2.4 生存需求(农业)工业化下的价值对话 |
2.4.1 社会分工专业化与效率 |
2.4.2 生态关怀的回归——从人类生存开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中心)多样性伦理和生命行为的固有价值 |
3.1 生态伦理的物种边界能否被跨越 |
3.1.1 西方传统中的物种身份 |
3.1.2 生态(物种身份)的道德边界 |
3.2 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伦理暗示 |
3.2.1 生态伦理的认知偏离 |
3.2.2 生态伦理实践的悖论显现 |
3.2.3 物种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危机的暗示 |
3.3 土地伦理的多样性体验 |
3.3.1 利奥波德——土地是生态的缩影 |
3.3.2 汤普森——土地是生存的超越 |
3.3.3 生态伦理与人类生存行为(农业) |
3.4 生命行为的固有价值——动物伦理 |
3.4.1 动物伦理观的争论 |
3.4.2 生命行为的价值界限 |
3.4.3 动物伦理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进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存需求(农业行为)与生态伦理的容摄 |
4.1 主流生态伦理对农业行为的排斥 |
4.1.1 对杀虫剂的排斥 |
4.1.2 对生物技术的排斥 |
4.1.3 对生态伦理理解的影响 |
4.2 对农业行为认知的哲学基础 |
4.2.1 农业行为的哲学轮廓 |
4.2.2 农业行为的伦理内涵对生态伦理的互补作用 |
4.2.3 农业行为的道德内涵 |
4.2.4 农业行为的功利性(实用主义)是否得当 |
4.3 农业行为是一种"聚焦活动" |
4.3.1 对伯格曼技术哲学范式应用的拓展 |
4.3.2 农业行为能否被看作聚焦活动 |
4.3.3 工业化生活对聚焦范式的影响 |
4.4 后现代工业化对农业行为伦理学内涵的吸收 |
4.4.1 农业工业化与器具范式的相互作用 |
4.4.2 "餐桌"范式的淡出 |
4.5 农业行为的管理功能与生态伦理 |
4.5.1 农业行为的管理属性 |
4.5.2 农业行为管理属性的生态基础 |
4.5.3 农业行为管理功能的缺陷 |
4.5.4 农业行为管理功能与生态伦理进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伦理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
5.1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什么需要生态伦理(哲学) |
5.1.1 科学技术是生态伦理的进化路径 |
5.1.2 生态伦理思维对科学技术的主导作用 |
5.2 农业生物技术进化对人类认识的挑战 |
5.2.1 对生态进化的认知挑战 |
5.2.2 对语义逻辑的挑战 |
5.2.3 对感觉的挑战 |
5.3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陷入二难困境 |
5.3.1 技术原理解读困境 |
5.3.2 伦理选择困境 |
5.3.3 公众认知困境 |
5.4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风险的认知与判断 |
5.4.1 风险可比性的预设 |
5.4.2 风险可比性的认知缺陷及其成因 |
5.4.3 技术标准的选取 |
5.4.4 技术风险的认知归类 |
5.5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风险的认知与判断的哲学(伦理学)分析 |
5.5.1 科学的数据是否导致科学的认知结果 |
5.5.2 认知驱动中理性与感性的博弈 |
5.5.3 认知符合度(伦理边界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1.1 生态哲学未来的进化趋势:生态伦理与自然科学的进一步融合 |
6.1.2 生态伦理思考的新视角:人类的农业行为 |
6.1.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化趋势:科学技术的进化必将伴生于生态伦理的演变 |
6.2 对未来深入研究的展望 |
6.2.1 生态伦理对自然科学研究的主导作用 |
6.2.2 生态伦理思维(观念)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贡献及策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新派中的旧派”—变动时代下的知识人 ——以胡先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学术史回顾 |
第二节、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新派的旧派” |
第一节、家学渊源 |
第二节、师承关系 |
一、学业启蒙者——熊子干 |
二、治学引路人——沈曾植 |
三、求学之贵人——熊纯如 |
四、道德模范——陈三立 |
第三节、交友网络 |
一、荣辱与共:同光体诗人 |
二、志同道合:学衡派网络 |
三、强强联合:中国科学社网络 |
第二章、胡先骕的科学事业 |
第一节、胡先骕与中国科学社 |
第二节、科学精神与科学观 |
第三节、科学成就 |
一、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二、科学考察与采集 |
三、培育科学人才 |
第三章、胡先骕与中国近代文化 |
第一节、胡先骕与南社 |
第二节、学衡派的成立与活动 |
第三节、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学统的成立 |
第四节、新旧文化观的碰撞 |
第五节、诗学创作与评论 |
第四章、中国近代政治变局下的胡先骗 |
第一节、过从甚密:与国民党的紧密合作 |
第二节、融入的尝试:积极参与新中国建设 |
第三节、磨合与适应:知识分子思想改造 |
第四节、曲折的科学救国之路:“胡先骕事件” |
第五节、峰回路转:青岛遗传学会议 |
第六节、含冤而逝:动荡中巨星陨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教育改革潮流 |
1.1.2 当前生物科学发展 |
1.1.3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1.2 科学史教学概述 |
1.2.1 国外科学史教学概述 |
1.2.2 国内科学史教学概述 |
第2章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意义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研究法 |
2.1.2 案例研究法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意义 |
2.3.1 促进生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2.3.2 促进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 |
2.3.3 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
第3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3.1 概念的界定 |
3.1.1 生物科学史 |
3.1.2 教学案例 |
3.2 教学理论基础 |
3.2.1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理论 |
3.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4章 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分析标准和设计研究 |
4.1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基本原则 |
4.1.1 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
4.1.2 注重科学思维和方法教学 |
4.1.3 遵循认知规律和尊重史实 |
4.2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分析标准 |
4.2.1 生物科学史教学分析标准制定原则 |
4.2.2 制定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分析标准 |
4.3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设计 |
4.3.1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设计要求 |
4.3.2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设计环节 |
第5章 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案例研究分析 |
5.1 达成生物科学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
5.1.1 设计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 |
5.1.2 教学实施中达成教学目标 |
5.2 以探究为主的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 |
5.2.1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
5.2.2 进行有效的课堂探究学习 |
5.3 合理应用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资源 |
5.3.1 整合生物科学史教学资源 |
5.3.2 开展基于科学史的课堂活动 |
第6章 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实践研究案例 |
6.1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设计案例 |
6.2 体现“科学方法”的教学案例 |
6.3 运用科学史开发作业的案例 |
第7章 优化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的策略 |
7.1 树立以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科学史教学观 |
7.2 开展多种类型的基于生物科学史的探究活动 |
7.3 多种途径储备科学史知识并合理应用资源 |
第8章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技术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技术进步理论述评 |
一、 技术进步的 S 型曲线 |
二、 非 S 型曲线 |
三、 技术范式 |
四、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五、 技术—经济史中的发现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综述 |
一、 基本理论的主干线 |
二、 技术学习与增长收敛 |
三、 技术位于中央位置的模型 |
第三章 技术的耦合功能 |
第一节 技术的历史考察 |
一、 最早的工具技术与经济文明的诞生 |
二、 耕种技术与新型农业经济 |
三、 技术与古典文明、中世纪文明 |
第二节 企业的起源与规模 |
一、 关于企业起源理论的述评 |
二、 一个有关技术的解说 |
三、 耦合过程分析 |
四、 耦合系统的特征 |
第三节 经济组织的发育与技术的“中心细胞”作用 |
一、 一个生物学的例子 |
二、 经济组织的发育 |
第四章 技术的建制与走向 |
第一节 科学建制的兴起 |
一、 科学建制的兴起 |
二、 技术建制的兴起 |
三、 “勤劳革命”、“苏联制度”与中国的“向科学进军” |
四、 技术的走向与偏向 |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歧路点 |
一、 亚军——法国 |
二、 阿根廷的贝隆主义 |
三、 李约瑟之谜:中国科技早慧,为什么没能早成? |
四、 明治维新 |
第五章 技术进步及其耗散结构跃迁功能 |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宏观机制 |
一、 文化的融合 |
二、 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
三、 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
四、 作为一个社会过程的演进 |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微观机制 |
一、 技术进步的动力分解 |
二、 技术进步的“原子” |
三、 种子是怎样发芽的? |
第四节 技术变迁中的耗散结构跃迁 |
一、 数学分析的预处理 |
二、 模型分析 |
第六章 技术进步的事实与指标 |
第一节 作为整体的技术的指标 |
一、 作为整体的技术增长及增长的可能局限 |
二、 未来的技术变化指标 |
第二节 经验的技术增长曲线 |
一、 技术曲线的现象解释 |
二、 使用专利数据的局限 |
第三节 技术进步的非线性 |
一、 技术过程 |
二、 TRIZ 与 S 型曲线 |
三、 信息技术下的 S 型曲线 |
第四节 技术的进步或传播速率 |
一、 模型 |
二、 一个类生物学的技术进化模型 |
三、 TED O’DONOGHUE 等人的广度、专利寿命与技术进步的步速 |
第七章 内生性增长理论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一、 “斯密增长” |
二、 “索洛增长” |
三、 “熊彼特增长”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
一、 经济增长的解说 |
二、 规范型理论推导 |
三、 技术因子的内生化 |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理论思考 |
一、 战后经济增长的事实 |
二、 什么带来经济增长? |
三、 增长、贫困、就业和平等 |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轨道——一个西方版本 |
一、 单一技术轨道的基准模型 |
二、 选择轨道 |
三、 改变轨道 |
第八章 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第一节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批评 |
一、 生产能力端的缺陷 |
二、 需求端的缺陷 |
第二节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
一、 弗里德曼的增长模型 |
二、 吴易风的增长模型推算 |
第三节 一个新的数学推算 |
一、 技术与经济的历史统一性 |
二、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弗朗西斯·克里克对遗传密码研究的历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二 主要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案 |
四 本研究结果及创新点 |
第1章 弗朗西斯·克里克的科研人生 |
1.1 克里克审慎的人生选择 |
1.1.1 科研兴趣的转变 |
1.1.2 进入新课题途径的摸索 |
1.1.3 工作内容及工作地点的寻找 |
1.2 主要科学成就 |
1.2.1 克里克之细胞质研究 |
1.2.2 克里克之蛋白质研究 |
1.2.3 克里克之 DNA 研究 |
1.2.4 克里克之遗传密码研究 |
1.2.5 神经生物学领域 |
1.3 克里克之物理学与生物学观 |
1.4 小结 |
第2章 遗传密码研究的早期发展 |
2.1 遗传密码概念的历史演变 |
2.1.1 “基因”概念的提出 |
2.1.2 “基因”结构概念、功能概念和信息概念的探索 |
2.2 典型密码研究的早期雏形 |
2.2.1 物理学家薛定谔的基因观 |
2.2.2 胚胎细胞学家布拉舍的 RNA 与蛋白质关联研究 |
2.2.3 生物学家杜恩斯的密码阅读方案 |
2.2.4 物理学家伽莫夫的密码设想 |
2.3 小结 |
第3章 什么促使克里克转向遗传密码的长期研究 |
3.1 自然选择思想的反映 |
3.1.1 无神论 |
3.1.2 自然选择与 DNA |
3.1.3 自然选择与遗传密码 |
3.2 前科学研究中科学素养的积淀 |
3.2.1 洞察新问题与物理学思想 |
3.2.2 全身心投入 |
3.3 伽莫夫的启发 |
3.3.1 提出一个新问题 |
3.3.2 建立 RNA 领带俱乐部 |
3.3.3 激起克里克的思考 |
3.4 小结 |
第4章 克里克之遗传密码的基础性研究 |
4.1 编码问题 |
4.1.1 一份未公开发表的手稿 |
4.1.2 无逗号密码 |
4.1.3 编码问题的现状 |
4.1.4 小结 |
4.2 论蛋白质的合成 |
4.2.1 历史背景 |
4.2.2 本质内容 |
4.2.3 理论价值 |
4.3 三联体 |
4.3.1 本泽尔的“分子突变”理论 |
4.3.2 密码子三联体的实证 |
4.3.3 三联体实验的重要意义 |
第5章 克里克之遗传密码的综合性研究 |
5.1 遗传密码的性质 |
5.1.1 重述密码研究的一般性问题 |
5.1.2 蛋白质与核酸的一般性理论总结 |
5.1.3 密码的性质研究 |
5.2 摆动假说 |
5.2.1 理论背景 |
5.2.2 本质内容 |
5.2.3 小结 |
5.3 克里克之终止密码子研究 |
5.3.1 终止密码概念的历史演变 |
5.3.2 克里克在此项研究中的贡献 |
5.3.3 评述 |
5.3.4 终止密码研究的新进展 |
5.4 论遗传密码表的建立 |
5.4.1 尼伦伯格研究组的密码破译工作 |
5.4.2 霍拉纳的密码子破译实验 |
5.4.3 破译密码子的推测性研究 |
5.4.4 基因的信息化概念遗传密码的定义解析 |
5.5 克里克的密码起源理论 |
5.5.1 克里克密码起源思想的源起 |
5.5.2 克里克的前密码起源观 |
5.5.3 遗传密码的起源与进化 |
5.5.4 评述 |
5.6 小结 |
5.6.1 克里克遗传密码研究的特征 |
5.6.2 克里克在密码研究中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
第6章 克里克密码研究的影响 |
6.1 密码研究中的集中问题汇总 |
6.1.1 密码的简并性与反常码 |
6.1.2 无义密码子的再编码 |
6.1.3 遗传密码的扩展 |
6.1.4 生命密码的起源与进化 |
6.2 遗传密码的突变危险性理论 |
6.2.1 突变危险性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
6.2.2 突变危险性理论的本质内容 |
6.2.3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 |
2.1.1 竞争优势外生论 |
2.1.2 竞争优势内生论 |
2.2 大学竞争优势的研究 |
2.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现状的评述 |
3 大学竞争优势的基本分析 |
3.1 大学竞争优势的内涵 |
3.1.1 竞争的内涵 |
3.1.2 优势的内涵 |
3.1.3 企业竞争优势内涵 |
3.1.4 大学竞争优势内涵 |
3.2 大学竞争优势的特性 |
3.2.1 关键特性 |
3.2.2 一般特性 |
3.3 大学竞争优势的载体 |
3.3.1 大学绩效概念 |
3.3.2 大学绩效划分 |
3.3.3 大学绩效与大学竞争优势关系 |
4 大学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 |
4.1 大学竞争优势形成的根源——核心能力 |
4.1.1 大学核心能力内涵 |
4.1.2 大学核心能力结构 |
4.1.3 大学核心能力实质 |
4.2 大学竞争优势形成的阶段 |
4.2.1 大学组织演化过程 |
4.2.2 大学竞争优势形成阶段划分 |
4.2.3 大学竞争优势形成阶段特点 |
4.3 核心能力对大学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 |
4.3.1 获取资源能力对大学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 |
4.3.2 配置资源能力对大学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 |
4.3.3 转化资源能力对大学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 |
5 大学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的样本及方法 |
5.1.1 样本的确定 |
5.1.2 数据的选择 |
5.1.3 统计方法 |
5.2 变量的测量 |
5.2.1 变量测量的原则 |
5.2.2 核心能力的测量 |
5.2.3 大学竞争优势的测量 |
5.3 变量关系的分析 |
5.3.1 获取资源能力与大学竞争优势关系 |
5.3.2 配置资源能力与大学竞争优势关系 |
5.3.3 转化资源能力与大学竞争优势关系 |
5.3.4 核心能力整体与大学竞争优势关系 |
6 大学竞争优势的提升 |
6.1 基于获取资源能力的大学竞争优势提升 |
6.1.1 获取财力资源 |
6.1.2 引进优秀师资 |
6.2 基于配置资源能力的大学竞争优势提升 |
6.2.1 分配学科经费 |
6.2.2 组建学科团队 |
6.3 基于转化资源能力的大学竞争优势提升 |
6.3.1 优化学科平台 |
6.3.2 激励学科团队 |
7 总结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10)中国现代民族优化的思考 ——论潘光旦的民族优生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潘光旦民族优生思想溯源 |
(一) 求学生涯 |
1、家庭熏陶 |
2、求学清华 |
3、留学美国 |
(二) 寻求民族复兴之路 |
1、民族复兴话语 |
2、民族优生之路 |
二、潘光旦民族优生思想的内容 |
(一) 优生原理 |
1、性与养 |
2、本性难移 |
3、流品的不齐 |
4、自然选择 |
5、人文选择 |
(二) 婚姻家庭与民族优生 |
1、对民族行其大孝 |
2、折中家制 |
3、新母教 |
4、生育节制 |
5、优生——性道德的最大标准 |
三、潘光旦民族优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民族优生思想的传播 |
1、译着 |
2、宣传优生思想的刊物 |
3、首设优生学课程 |
4、学术演讲 |
(二) 民族优生思想的遭际 |
1、在学术界的影响 |
2、被冷落的救国思想 |
四、对潘光旦民族优生思想的评价 |
(一)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派 |
(二)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优生之道 |
(三) "未完成"的思想 |
(四) 民族优生再思考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现代生物学史上的“明星”摩尔根(论文参考文献)
- [1]伊夫琳·福克斯·凯勒的生物学哲学思想研究[D]. 欧阳霜霞. 湘潭大学, 2020(02)
- [2]赫伯特·斯宾塞的思想对镀金时代美国社会影响研究[D]. 王生团.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3]基因专利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D]. 张严. 郑州大学, 2017(05)
- [4]实践哲学语境下的生态伦理研究 ——保罗·汤普森哲学思想的启示[D]. 于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5]“新派中的旧派”—变动时代下的知识人 ——以胡先骕为例[D]. 杨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6]高中生物学中科学史教学案例研究[D]. 田正贵.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7]技术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增长[D]. 靳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8]弗朗西斯·克里克对遗传密码研究的历史贡献[D]. 孙咏萍.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9]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D]. 孙健. 浙江大学, 2009(08)
- [10]中国现代民族优化的思考 ——论潘光旦的民族优生思想[D]. 宋军威. 河北大学, 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