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热油(Therminol 50)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沈子婧[1](2016)在《混合盐溶液除湿剂物性测量及除湿性能强化效果探讨》文中提出基于溶液除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在节能降耗、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和调节热湿比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单组分除湿溶液的物性以及除湿/再生过程传热传质的特性研究已经很广泛和深入,而对于混合溶液的物性和除湿/再生的性能研究一直都只有一部分,尤其物性的测量研究很少。因此,本文进行了混合除湿溶液一些物性的测量,主要针对氯化钙与氯化锂的混合溶液,并且通过模拟程序,分析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的除湿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对于混和除湿溶液的溶解情况进行测量讨论,发现氯化锂和溴化锂的互溶情况较差,氯化钙与氯化锂/溴化锂的互溶情况较好,并且相同条件下,氯化钙中溶解的溴化锂更多,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两者没有相同离子的限制,同时还发现混合溶液的饱和质量分数随着基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次,设计并定制了测量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的平衡釜,因为这是直接表征溶液除湿能力的指标。通过实验测量不同混合溶液的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发现简单混合法则可以适用混合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的预测计算,基于此方法提出混合除湿溶液替代纯溶液的方案。同时,通过实验测量了除湿溶液的极限蒸气压,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混合除湿溶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这两个物性进行了测量,发现在氯化钙与氯化锂质量比为1:1时,混合溶液的粘度与表面张力值均最低,并根据测量结果得到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粘度与表面张力的拟合公式。同时在对纯溶液的粘度进行测量后,找出原有经验公式计算值完全不准确的原因,对其进行修正,方便今后进行更准确的研究运用。最后,介绍了原有的平板降膜实验平台,并对之前存在的实验结果编制模拟程序,可以通过模拟计算得出除湿器的出口参数。将不同浓度和配比的混合溶液进行除湿模拟计算,对得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实提出的替代方案切实可行,混合除湿溶液溶液能够达到与纯除湿溶液相同的效果,但是成本却大大降低。
袁明轩[2](2014)在《4-吗啉基丙腈的合成工艺与热力学性质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4-吗啉基丙腈因其独特的结构而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医药,农药的中间体。其加氢后得到的产物可以用来合成一种全新的抗抑郁药。本文从4-吗啉基丙腈的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热力学基础数据的测定和估算以及合成反应动力学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该反应的原料为吗啡啉和丙烯腈,经过反应之后生成了目标产物4-吗啉基丙腈;本文设计了一系列正交实验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总反应时间,滴加时间等影响因素对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单因素实验获得了相对较优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催化剂用量为0.020g左右(占原料质量的1.89‰),滴加时间15min,总反应时间60min,产物收率达到96%。其次本文还测定了4-吗啉基丙腈在温度为452.15K到507.15K范围内的蒸汽压数据,并通过软件拟合求得该温度范围内的Antoine方程,估算出该产物在沸点温度下的蒸发焓值,通过Waston公式扩展得到了标准状态下的蒸发焓值,与Vetere估算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设计了实验对标态下的蒸发焓值进行了验证。最后本文还对该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实验,根据初始速率法,确定了不同反应物的反应分级数,进而得出了反应速率常数,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所得到的动力学方程能较好的表征该反应的进程。本文工作为4-吗啉基丙腈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的物性数据。
李晓楠[3](2012)在《尿素醇解法合成HDU工艺及中间体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的合成工艺和中间体氨基甲酸正丁酯(BC)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正丁醇、尿素、己二胺为反应原料,三乙醇胺、二氧化钛和醋酸铅为催化剂经两步反应催化合成了HDU。采用一次回归正交确定了该合成反应的合适的工艺条件,产品收率达到81.8%。测定了BC在372.37K到479.27K温度范围内的饱和蒸汽压并用Antoine方程进行了关联。通过Virial方程和Vetere模型分别计算了气相的压缩因子和第二维里系数,从而估算了BC的蒸发焓。Othmer法被用来验证蒸发焓估算值的可靠性。采用绝热量热法测定了氨基甲酸丁酯在299.39K到453.21K的温度范围内的比热容实验数据,并获得了BC的Cp-T关联式。分别对B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熵进行了理论估算,并设计了一个热力学循环测定平衡常数来对其验证,结果证明估算是可靠的。
姜艳艳[4](2011)在《注入蒸汽在垂直井筒中的流动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稠油注蒸汽开采过程中井筒多相流体流动参数的确定问题,以气液两相流理论和水动力学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研究了注蒸汽过程中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的规律;进行了流动型态划分,建立了流型间的转变准则;依据动量守恒准则,得到了不同流型的压降梯度计算式,给出了相关参数确定方法;运用传热学知识,建立了井筒流体热损失的表达式,并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理论进一步得到了蒸汽干度等流体参数计算式以及压降等流动参数计算式;编制了配套计算程序,将新建立的模型、Beggs-Brill方法与胜利油田S56-11-15等井口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建立模型并分析了井口注入蒸汽干度、蒸汽压力和蒸汽质量流量的敏感性以及井口注蒸汽时间、蒸汽干度和蒸汽质量流量对井底参数的影响。
李金云[5](2010)在《催化裂化油浆净化及萃取精制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对于催化裂化油浆的性质及其组成做了一定的分析,对于催化剂粉末分离和糠醛萃取精制工艺路线展开了研究。对几种不同类型沉降助剂进行了静态试验考察,筛选出对胜利石化总厂粘稠重油催化裂化油浆具有良好助沉降效果的新型沉降助剂。通过实验选定的实验条件,能够达到86.47%的脱除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FCC油浆中含有的饱和烃和稠环芳烃,采用萃取精制的手段,利用糠醛作萃取剂精制油浆。本实验考察了在不同的操作条件,包括温度,剂油体积比,停留时间等对糠醛萃取油浆的效果。通过对精制油含量百分数的测定分析,确定最佳萃取条件。抽出油中的芳香烃含量高,可利用其为加工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的原料;精制油当中的饱和烃含量较高,且芳香烃大部分是易裂化的组分,可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使用。萃取精制的关键是溶剂的选择,以往萃取精制采用的是单一溶剂,本文同时开展了以糠醛为主的复合溶剂的芳烃萃取的实验。通过加入复合剂,改善糠醛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从而提高精制油收率,改善精制油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油浆经适宜条件的复合溶剂精制后,所得精制油质量明显改善,其饱和烃含量可由47.25%提高到59.37~67.97%,氢碳比提高到1.75~1.77,可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所得抽出油中芳烃含量高,且较单一溶剂萃取效果有明显改善。
袁光伟[6](2010)在《N-甲基吗啉合成工艺与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N-甲基吗啉主要用作溶剂、催化剂、腐蚀抑制剂,也用于橡胶硫化促进剂和聚氨酯塑料的发泡僵化剂、合成氟基苄青霉素和羧基苄青霉素的催化剂,效果特别显着。本文对N-甲基吗啉的合成工艺条件、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以吗啉、甲醛和甲酸为原料,经一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滴加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产物收率较文献值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在此基础上,系统测定了上述反应的动力学数据,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根据初始速率法,确定了反应速度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函数关系,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的验证表明,上述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该反应过程。此外还对目标产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饱和蒸汽压,回归得出Antoine方程,并估算出目标产物在沸点及标态下的蒸发焓值;本文工作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
张永明[7](2009)在《石油产品饱和蒸气压测定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石油产品饱和蒸气压常用测定方法,给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特别分析了蒸气压的现代测量方法(三级膨胀法、色谱法)和我国炼油厂中常用的雷德法的特点,得出应大力发展现代蒸气压测量技术,探索这些现代分析仪器对特定样品的适宜的操作条件。
朱莹[8](2008)在《多组分石油产品的挥发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油是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燃料,煤油不仅易燃,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当煤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后,还会发生爆炸。掌握煤油的挥发性能和挥发规律,是研究煤油蒸汽发生爆炸条件和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危险事故发生的基础。本文以5#煤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法、雷德法以及改进雷德法等方法和手段,研究5#煤油在10℃~80℃之间的饱和蒸汽压变化规律以及蒸汽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静态法测量5#煤油饱和蒸汽压,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波动很大,规律性不强,主要是因为油料气、液两相难以达到平衡,测量不稳定;参考国标GB/T8017的雷德法虽易于达到油料的气一液两相平衡,但每测一个温度点就要准备待测温度的空气室,然后进行空气室和煤油室的连接,温度越高,误差越大,曲线的线性关系不明显;采用改进雷德法(参比法)时,引入了空白弹实验,对不同温度下弹内空气分压标定,并作为油料饱和蒸汽压测量值的修正依据,结果发现5#煤油在10℃~80℃下测得的饱和蒸汽压值数据重现性和归一性好,拟合得到类似于纯组分的、线性关系较好的曲线。因此,参比法作为多组分油料饱和蒸汽压的测量方法较为合理。本文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所得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煤油组分复杂,不稳定,测量值对环境因素敏感。同时,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煤油液面上方蒸汽的体积浓度,即挥发性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到其挥发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与参比法得到的变化趋势一致,从实验方法和结果上肯定了,此气相色谱法对于研究多组分油料的挥发性问题是合理的。
张迅,刘林森,兰先秋,范新年,付超,宋航[9](2007)在《含FeCl3光学戊醇和异戊醇蒸汽压的测定和关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静态法,分别测定了质量分数在5.0%—9.6%范围中3种不同浓度FeCl3加入后光学戊醇和异戊醇在100—140℃范围内的饱和蒸汽压,发现随着盐质量分数的增大,2种戊醇的蒸汽压在相同温度下的降低有较明显差异。压力测量采用水银U型管压差计,误差为±0.07 kPa,温度测量采用精密温度计,误差为±0.01℃。实验结果进一步用Antoine方程进行了关联,得到Antoine方程的3个参数A,B,C,关联值与实验测定值吻合得很好(对于光学戊醇和异戊醇,其平均偏差均在1%以内)。这些数据的测得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加盐精馏分离2种戊醇提供了基础物性数据。
刘林森,范新年,沈姝婕,庞雪琴,宋航[10](2006)在《含盐(FeCl3)光学戊醇和异戊醇饱和蒸汽压的测定》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们对加盐精馏这一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增多,因为盐效应可较大地改变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还有可能消除恒沸。光学戊醇和异戊醇沸点差很近,相对挥发度很小,只有1.078, 分离很困难,如果加某种盐使它们的相对挥发度增大,则可使它们的分离变得容易,节约分离成本,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由于FeCl3在光学戊醇和异戊醇中都有较大的溶解度,并有较快的溶解速率,因此研究加入了氯化铁后光学戊醇和异戊醇饱和蒸汽压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采用静态法,
二、导热油(Therminol 50)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热油(Therminol 50)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盐溶液除湿剂物性测量及除湿性能强化效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现状及环境问题 |
1.1.2 传统空调缺陷 |
1.1.3 溶液除湿原理及优点 |
1.2 液体除湿剂物性研究现状 |
1.2.1 常用除湿剂简介 |
1.2.2 单一组分除湿剂的物性研究 |
1.2.3 多组分除湿剂物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合盐溶液除湿剂的溶解度及扩溶量 |
2.1 混合溶液溶解度的研究意义 |
2.2 实验系统简介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实验内容 |
2.2.3 实验步骤 |
2.3 饱和混合溶液溶解度测量 |
2.3.1 氯化锂与溴化锂的混合溶液 |
2.3.2 饱和氯化钙溶液+氯化锂/溴化锂 |
2.3.3 未饱和氯化钙溶液+氯化锂 |
2.4 混合溶液溶解度及扩溶量分析 |
2.4.1 氯化锂与溴化锂的混合溶液溶解情况及扩溶量分析 |
2.4.2 饱和氯化钙溶液+氯化锂/溴化锂溶解情况及扩溶量分析 |
2.4.3 未饱和氯化钙溶液+氯化锂的饱和混合溶液溶解极限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 |
3.1 蒸气压测量理论基础与方法 |
3.2 实验系统简介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方案与步骤 |
3.3 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测量 |
3.4 混合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预测方法 |
3.5 混合除湿剂替代单一除湿剂方案 |
3.6 混合溶液极限表面水蒸气分压力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粘度与表面张力 |
4.1 混合溶液粘度、表面张力的研究意义 |
4.2 实验简介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内容与步骤 |
4.3 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粘度、表面张力测量 |
4.3.1 氯化钙、氯化锂纯溶液的粘度值 |
4.3.2 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粘度值 |
4.3.3 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表面张力值 |
4.4 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粘度、表面张力分析 |
4.4.1 氯化钙、氯化锂纯溶液粘度分析及经验公式修正 |
4.4.2 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粘度测量值分析 |
4.4.3 氯化钙-氯化锂混合溶液表面张力测量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溶液除湿性能探讨 |
5.1 溶液除湿实验平台介绍 |
5.1.1 溶液除湿实验模块 |
5.1.2 空气处理模块 |
5.1.3 辅助装置 |
5.2 溶液除湿实验系统 |
5.3 基于NTU-Le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
5.4 纯溶液与混合溶液模拟除湿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4-吗啉基丙腈的合成工艺与热力学性质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吗啉及其衍生物的介绍 |
1.1.1 吗氯贝胺的介绍 |
1.1.2 盐酸吗啉胍 |
1.1.3 N-甲酰吗啉 |
1.1.4 N-丙烯酰吗啉 |
1.1.5 4-MPN的介绍 |
1.2 迈克尔加成反应 |
1.2.1 迈克尔加成反应简介 |
1.2.2 迈克尔反应的研究概况 |
1.3 迈克尔加成反应的应用 |
1.3.1 SiO_2负载AlCl_3催化剂参与的迈克尔加成反应 |
1.3.2 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大孔树脂催化氮杂迈克尔反应 |
1.4 本文的工作 |
第2章 4-MPN的合成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药品与设备 |
2.3 实验装置图 |
2.4 实验步骤 |
2.5 分析方法 |
2.6 正交实验设计 |
2.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7.1 催化剂用量对4-MPN收率的影响 |
2.7.2 反应温度对4-MPN收率的影响 |
2.7.3 滴加时间对4-MPN收率的影响 |
2.7.4 总反应时间对4-MPN收率的影响 |
2.7.5 合成工艺的稳定性考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4-MPN的饱和蒸汽压测定以及蒸发焓的计算 |
3.1 产物的提纯 |
3.2 实验装置与步骤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蒸馏水的饱和蒸汽压 |
3.3.2 4-MPN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
3.3.3 4-MPN在沸点下的蒸发焓 |
3.3.4 基团贡献法估算4-MPN在沸点下的蒸发焓 |
3.3.5 4-MPN的标准摩尔蒸发焓△_(vap)H°(298.15K) |
3.3.6 吗啉,丙烯腈,4-MPN标准摩尔生成焓△_fH°(298.15K)的估算 |
3.3.7 液态4-MPN的标准摩尔生成焓△_fH°(1,298.15K)值的估算 |
3.3.8 对液态4-MPN的标准摩尔生成焓△_fH°(1,298.15K)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4-MPN的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设备 |
4.1.3 实验步骤 |
4.2 反应物反应级数的确定 |
4.3 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尿素醇解法合成HDU工艺及中间体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合成方法 |
1.1.1 氯代甲酸酯胺解法 |
1.1.2 胺氧化羰化法 |
1.1.3 尿素醇解法 |
1.1.4 碳酸二甲酯胺解法 |
1.2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
1.2.1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1.2.2 氨基甲酸酯类的用途 |
1.3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热力学性质 |
1.3.1 研究进展 |
1.3.2 测定和估算方法 |
1.4 本文工作 |
第2章 氨基甲酸正丁酯的合成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1.3 原料配比 |
2.2 实验原理及装置 |
2.3 实验步骤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的合成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实验装置与步骤 |
3.2 正交实验设计 |
3.3 一次回归正交实验的计算 |
3.3.1 L_(16)(2~(15))正交表的变换 |
3.3.2 一次回归模型的建立 |
3.3.3 回归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3.3.4 一次回归模型的失拟性检验 |
3.4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氨基甲酸正丁酯饱和蒸气压和蒸发焓 |
4.1 饱和蒸汽压测定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装置及步骤 |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标准蒸发焓 |
4.4 标准蒸发焓的验证 |
4.4.1 热容 |
4.4.2 熔化焓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氨基甲酸正丁酯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熵的估算 |
5.1 气态标准生成焓和气态标准熵的估算 |
5.2 Δ_fH~0(cr,298.15K)和S~0(cr,298.15K)的验证 |
5.2.1 氨基甲酸正丁酯合成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注入蒸汽在垂直井筒中的流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两相流的研究现状 |
1.2.2 井筒温度场的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垂直圆管中气液两相流下降流动流型及转换准则 |
2.1 流动型态及特征描述 |
2.2 流型转变准则 |
2.2.1 泡流与段塞流间转变准则 |
2.2.2 段塞流与环流间转变准则 |
2.3 流型图 |
第三章 气液两相垂直向下流动的压降模型 |
3.1 压降模型 |
3.2 两相流动参数的确定 |
3.2.1 泡状流的两相流动参数确定 |
3.2.2 段塞流的两相流动参数确定 |
3.2.3 环状流的两相流动参数确定 |
第四章 注蒸汽垂直井筒模型 |
4.1 油管注蒸汽模型 |
4.1.1 井筒结构 |
4.1.2 假设条件 |
4.1.3 数学模型建立 |
4.1.4 辅助方程建立 |
4.2 环空注蒸汽两相流模型 |
4.2.1 流型间转变准则 |
4.2.2 压降模型 |
4.2.3 注蒸汽模型 |
第五章 算例及分析 |
5.1 程序设计 |
5.1.1 程序系统组成 |
5.1.2 程序流程图 |
5.1.3 程序设计步骤 |
5.2 软件简介 |
5.3 设计实例 |
5.4 井口注蒸汽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5.4.1 井口注蒸汽干度的敏感性分析 |
5.4.2 井口注蒸汽压力的敏感性分析 |
5.4.3 井口注蒸汽质量流量敏感性分析 |
5.5 井口注蒸汽参数对井底参数影响 |
5.5.1 注蒸汽时间对井底蒸汽参数影响 |
5.5.2 注蒸汽干度对井底蒸汽参数影响 |
5.5.3 注蒸汽质量流量对井底蒸汽参数影响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催化裂化油浆净化及萃取精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的简况 |
1.2.1 催化裂化油浆分离催化剂粉末的方法 |
1.2.2 FCC 油浆精制技术的发展 |
1.3 催化裂化油浆的综合利用 |
1.3.1 FCC 油浆回炼 |
1.3.2 蒸馏强化剂 |
1.3.3 作为焦化原料 |
1.3.4 生产炭黑 |
1.3.5 碳素纤维材料 |
1.3.6 生产重交道路沥青 |
1.3.7 溶剂脱沥青强化剂 |
1.3.8 橡胶软化剂和填充油 |
1.3.9 制取石油芳烃增塑剂 |
1.3.10 其它用途 |
1.4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溶剂的选择 |
1.5.3 萃取剂的选择 |
第二章 油浆中催化剂的脱除 |
2.1 准备 |
2.1.1 原料 |
2.1.2 主要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FCC 油浆催化剂粉末的分离 |
2.2.1 实验方案 |
2.2.2 实验内容 |
2.2.3 FCC 油浆灰分的测定 |
2.3 实验及结果 |
2.3.1 初步实验 |
2.3.2 复配剂A 的实验 |
2.3.3 复配剂B 的实验 |
2.3.4 小结 |
第三章 催化裂化油浆的纯糠醛精制 |
3.1 准备 |
3.1.1 原料油 |
3.1.2 溶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流程 |
3.3 实验结果 |
3.3.1 停留时间的影响 |
3.3.2 剂油比对萃取的影响 |
3.3.3 萃取温度的影响 |
3.4 实验结论 |
第四章 催化裂化油浆采用糠醛复配剂精制 |
4.1 准备 |
4.1.1 原料油 |
4.1.2 试剂 |
4.2 实验流程 |
4.3 实验设计 |
4.3.1 探索性实验 |
4.3.2 正交实验设计 |
4.4 实验所涉及的分析方法 |
4.4.1 标准分析方法 |
4.4.2 族组成实验方法 |
4.5 实验结果 |
4.5.1 萃取温度对萃取的影响 |
4.5.2 正交实验数据表 |
4.5.3 正交实验的验证 |
4.6 体系中单一条件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
4.6.1 萃取时间对萃取的影响 |
4.6.2 复配体积比对萃取的影响 |
4.7 确定萃取工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N-甲基吗啉合成工艺与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吗啉衍生物介绍及其发展现状 |
1.1.1 盐酸吗啉胍 |
1.1.2 N-甲酰吗啉 |
1.1.3 N-(2-氨乙基)吗啉与吗氯贝胺 |
1.1.4 N-丙烯酰吗啉 |
1.1.5 N-甲基氧化吗啉 |
1.2 N-烷基吗啉与N-甲基吗啉 |
1.2.1 N-甲基吗啉的性质和用途 |
1.2.2 N-甲基吗啉的国内现状 |
1.3 N-甲基吗啉的合成工艺路线 |
1.3.1 吗啉与甲醛、甲酸反应制备N-甲基吗啉 |
1.3.2 二乙二醇的甲胺环化法制备N-甲基吗啉 |
1.3.3 二乙二醇胺的甲基环化法制备N-甲基吗啉 |
1.3.4 二氯乙醚的甲胺环化法制备N-甲基吗啉 |
1.3.5 吗啉和多聚甲醛反应制备N-甲基吗啉 |
1.3.6 吗啉与一氯甲烷、氢氧化钠反应制备N-甲基吗啉 |
1.3.7 吗啉与碳酸二甲脂反应制备N-甲基吗啉 |
1.4 化学反应速率方程 |
1.5 饱和蒸汽压与气液平衡 |
1.5.1 饱和蒸汽压 |
1.5.2 气液平衡 |
1.6 本文工作 |
第2章 N-甲基吗啉的合成 |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原理 |
2.3 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步骤 |
2.4 分析方法 |
2.5 正交设计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1 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2.6.2 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2.6.3 原料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2.6.4 合成工艺稳定性考察 |
2.7 小结 |
第3章 N-甲基吗啉的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实验原料和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3 ESCHWEILER-CLARKE甲基化法合成N-甲基吗啉的动力学模型 |
3.3.1 初始速度法确定反应级数 |
3.3.2 反应级数的验证 |
3.4 小结 |
第4章 N-甲基吗啉的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及蒸发焓的估算 |
4.1 实验原料 |
4.2 分析方法 |
4.3 实验装置和步骤 |
4.3.1 实验装置 |
4.3.2 实验步骤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二次蒸馏水的饱和蒸气压 |
4.4.2 N-甲基吗啉的饱和蒸气压 |
4.4.3 N-甲基吗啉在沸点(390.19K)下的蒸发焓 |
4.4.4 N-甲基吗啉在常温下的标准蒸发焓的估算 |
4.4.5 N-甲基吗啉标在常温下标准蒸发焓的检验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石油产品饱和蒸气压测定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蒸气压测定方法:雷德法 |
1.1 GB/T 257《发动机燃料和蒸气压测定法 (雷德法) 》 |
1.2 GB/T 8017《试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 (雷德法) 》 |
2 现代蒸气压测量方法 |
2.1 三级膨胀法 |
2.2 色谱法 (GC) |
3 各种方法的比较和研究现状 |
(8)多组分石油产品的挥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挥发性的研究动态 |
1.3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
2 多组分石油产品的炼制、组成及其性能特征 |
2.1 煤油炼制 |
2.1.1 粗品煤油的炼制 |
2.1.2 粗品精制 |
2.2 煤油的组成及性能特征 |
3 液体饱和蒸汽压及其测量方法 |
3.1 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
3.2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一般测量方法 |
3.3 多组分油料饱和蒸汽压的测量方法 |
4 5~#煤油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静态法研究) |
4.1 5~#煤油的组成特征和部分物化性能 |
4.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4.3 实验步骤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小结 |
5 5~#煤油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雷德法法研究) |
5.1 雷德法概述 |
5.2 实验装置及条件 |
5.3 实验步骤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 5~#煤油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参比法研究) |
6.1 实验原理 |
6.2 实验装置 |
6.3 实验步骤 |
6.3.1 空白弹实验 |
6.3.2 实验装置的可靠性验证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 气液相平衡时煤油液面上方煤油蒸汽体积浓度的测量 |
7.1 测量原理和方法 |
7.2 标准曲线的测定 |
7.2.1 标准试样的准备 |
7.2.2 标准曲线 |
7.3 不同温度下5~#煤油液面上方蒸汽的体积浓度测量 |
7.3.1 测量仪器与设备 |
7.3.2 测量条件 |
7.3.3 测量步骤 |
7.3.4 5~#煤油液面上方燃料蒸汽的体积浓度测定结果与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含FeCl3光学戊醇和异戊醇蒸汽压的测定和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装置 |
1.4 实验步骤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100—140 ℃含FeCl3光学戊醇饱和蒸汽压 |
2.2 100—140 ℃含FeCl3的异戊醇饱和蒸汽压 |
3 结论 |
四、导热油(Therminol 50)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盐溶液除湿剂物性测量及除湿性能强化效果探讨[D]. 沈子婧. 东南大学, 2016(03)
- [2]4-吗啉基丙腈的合成工艺与热力学性质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D]. 袁明轩.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3]尿素醇解法合成HDU工艺及中间体热力学性质的研究[D]. 李晓楠.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4]注入蒸汽在垂直井筒中的流动规律研究[D]. 姜艳艳.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5]催化裂化油浆净化及萃取精制工艺研究[D]. 李金云.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 [6]N-甲基吗啉合成工艺与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D]. 袁光伟. 华东理工大学, 2010(11)
- [7]石油产品饱和蒸气压测定方法探讨[J]. 张永明. 广东化工, 2009(11)
- [8]多组分石油产品的挥发性研究[D]. 朱莹.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9]含FeCl3光学戊醇和异戊醇蒸汽压的测定和关联[J]. 张迅,刘林森,兰先秋,范新年,付超,宋航. 化学工程, 2007(10)
- [10]含盐(FeCl3)光学戊醇和异戊醇饱和蒸汽压的测定[A]. 刘林森,范新年,沈姝婕,庞雪琴,宋航. 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