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家垭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薛德敏[1](2021)在《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线路工程、机场、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向更为复杂的艰险山区不断拓展,工程滑坡灾害频发,处治滑坡的抗滑桩工程屡见不鲜。一般而言,滑坡的变形破坏具有渐进破坏特征,这一过程与整治滑坡的抗滑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当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渐进破坏滑坡机理和桩土相互作用,而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仍在不断探索中,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概化离心模型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理论方法建立和理论公式推导→理论与试验结果检验分析→典型工程案例应用分析”为研究思路,以未加桩和加桩黏性土滑坡为研究对象,以离心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手段,对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和桩土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黏性土滑坡的离心模型试验,再现了破裂面的初始形成、发展至贯通全过程,揭示出空间上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随剪应变差异性弱化是滑坡渐进变形破坏的根本原因。据此试验现象,利用剪切位移与抗剪强度参数的“三段式”线性关系,基于变形协调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位移与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关系的滑坡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即修正传递系数显示解法。该方法中确立了残余强度和残值剪切位移的计算公式,获得了滑坡渐进变形破坏全过程中破裂面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化特征,使得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更加明确,而且更加符合实际,从而有助于提高滑坡监测预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考虑桩后坡面倾角的影响,依据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建立了黏性土滑坡内抗滑桩桩后线性破裂面倾角计算公式;依据最大主应力旋转理论,采用莫尔圆坐标平移方法,推导和建立了基于竖向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和桩间主动土压力解析式,然后以桩间主动土压力为边界条件修正了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Ito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与离心试验实测结果和前人结果相比,本文理论解更接近于离心试验实测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解的正确性。本文计算方法可为单排桩桩后推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参数分析表明:抗滑桩桩后侧向土压力随桩间距增大而减小,随桩宽增大而增大,随桩后坡面倾角增大而显着增大,随桩土界面粗糙度增大而增大,由此建议了在抗滑桩工程设计中1)应在滑坡中心剖面附近采用较小桩间距,而在坡体两侧采用较大桩间距;2)可以适当加大桩宽,减少桩数;3)应适当放缓桩后坡面坡度;4)可以适当增大桩土界面的粗糙度。(3)建立了有限桩排间距和半无限桩排间距两种情况下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受力分析模型。考虑了排间土体抗力的影响,结合修正的Ito塑性理论、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和土体强度理论,推导和建立了有限桩排间距下基于竖向土拱效应的前后两排桩桩间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系数和桩间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解析式;然后建立了基于桩后竖向土拱效应和水平土拱效应的前后两排桩桩后非极限侧向土压力解析式。半无限桩排间距下前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和单排桩一致。本文理论解与离心试验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土压力分布形式较为相似,数值误差为1.08%~12.2%,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文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理论计算方法可以为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桩后滑坡推力的合理分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考虑桩-桩的变形和受力协调,提出了通过设定前排与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比、桩身位移比、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和与单桩桩后极限侧向土压力比、滑坡安全系数Fs四个指标的阈值来综合确定桩顶无连梁的双排桩合理桩排间距的方法。该方法以滑坡安全系数Fs大于1.0为充分必要条件,通过图解方式获得了离心模型对应的原型土坡中双排桩合理桩排间距为6~22 m。(5)考虑变形和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本文提出的修正传递系数显示解法,建立了单排或桩顶无连梁的多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方法。典型抗滑桩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前、中、后三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担比为1:0.26:2.96,桩排受力差异大,彼此协同抗滑能力差,单桩受力远大于设计值,在滑坡蠕滑变形→匀速变形→加速变形→临界变形演化过程中滑坡安全系数Fs逐渐减小;八渡次级滑坡第一、第二、第三排抗滑桩滑坡推力分担比为1:1.18:1.09,桩排受力较为一致,单桩受力小于设计值,考虑抗滑桩设计抗力贡献的次级滑坡安全系数Fs为1.105,与设计安全系数1.1基本一致。上述两个案例分析结果与现场情况一致,说明运用本文方法检验单排或桩顶无连梁的多排抗滑桩桩后设计滑坡推力的合理性以及量化加桩后的滑坡动态稳定性是可行的。
石雅清[2](2018)在《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贵州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现场监测对抗滑桩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对圆形抗滑桩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同时结合大型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在不同桩间距、桩径和锚固深度等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分析研究大直径圆形抗滑桩的最优设计参数,为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在边坡治理工程的应用提供工程经验,也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参考。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通过对比分析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成孔桩,可以发现采用机械成孔的圆形抗滑桩不仅在施工速率、安全、经济和便捷性能上要优于矩形人工挖孔桩,同时由于机械设备的发展,圆形桩的截面尺寸得到较大提高,可以满足大型边坡的治理需求。(2)利用现场监测技术,对坡体和大直径圆形抗滑桩进行监测分析,依据桩身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对桩身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现场监测值同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造成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为后续工程应用和桩身设计参数优化提供借鉴。(3)通过对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加固边坡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单因素法对桩间距、桩径和锚固深度进行分析,探讨随着桩身参数发生改变时,桩身变形和应力变化特点,同时提出桩间距、锚固深度和桩径的最优取值范围。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优化后抗滑桩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将优化后设计方案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抗滑桩设计方案。
杜鸿[3](2017)在《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工程应用研究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贵州省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推进,边坡治理工程中呈现出的工期紧、项目多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边坡治理的重要因素,因而如何快速、高效的处治边坡稳定性问题,已成为贵州省目前边坡治理工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由于贵州省山区较多,地形复杂,采用传统人工挖孔桩,虽然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但是由于其施工工期长、对坡体扰动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等缺点,导致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常常出现边坡失稳等险情,给人民群众的安全及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因而,如何快速、高效、安全、经济的对边坡进行支护是贵州山区边坡治理工程的一个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圆形抗滑桩随着近年来机械化的发展,在抗滑性能上面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同时圆形桩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设置支撑、施工方便、速度快、不需要对工作面进行支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桩基等工程。但是目前对于圆形抗滑桩受力变形特征的研究比较欠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贵州某高速公路边坡治理工程为背景,通过理论计算、现场监测对抗滑桩的受力特征进行分析,对圆形抗滑桩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同时结合大型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在不同桩间距、桩径和锚固深度等情况进行建模分析,分析研究大直径圆形抗滑桩的最优设计参数,为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在贵州省边坡治理工程的应用提供工程经验,也为后续的设计提供参考。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通过对比分析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成孔桩,可以发现采用机械成孔的圆形抗滑桩不仅在施工速率、安全、经济和便捷性能上要优于矩形人工挖孔桩,同时由于机械设备的发展,圆形桩的截面尺寸得到较大提高,可以满足大型边坡的治理需求。(2)利用现场监测技术,对坡体和大直径圆形抗滑桩进行监测分析,依据桩身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对桩身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将现场监测值同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造成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为后续工程应用和桩身设计参数优化,提供借鉴。(3)通过对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加固边坡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单因素法对桩间距、桩径和锚固深度进行分析,探讨随着桩身参数发生改变时,桩身变形和应力变化特点,同时提出桩间距、锚固深度和桩径的最优取值范围。(3)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优化后抗滑桩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将优化后设计方案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抗滑桩设计方案。
苏先科,岳敏[4](2011)在《钢轨抗滑桩在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公路边坡滑坡问题在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期和营运维护期逐渐成为焦点问题。对于正在发生蠕变滑动的边坡,常规人工挖孔抗滑桩、修建挡墙均存在加速滑坡变形、工期长的不足;钢管桩工期短但截面抗剪强度差;钢轨桩的应用正好能弥补这些缺点,能快速、有效达到防治滑坡的目的。
任伟中,陈浩,唐新建,白世伟,范建海,方晓睿[5](2008)在《运用钻孔测斜仪监测滑坡抗滑桩变形受力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在大截面钢筋混凝土和钢轨抗滑桩身埋设钻孔测斜管,监测得二类抗滑桩的水平侧向位移。对于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抗滑桩,视为埋于土内的弹性地基梁,求得其弹性曲线微分方程,进而得出桩身转角、弯矩、剪力、桩前抗力等;对于钢轨抗滑桩,把测斜仪所测横向变形当作钢轨桩的弯曲变形,然后再反算出钢轨桩的弯矩、正应力和抗滑力。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高速公路韩家垭、0509工点滑坡的抗滑桩变形受力监测,效果良好。
任建军[6](2002)在《韩家垭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襄十高速公路中的一项重点工程韩家垭滑坡治理工程中的抗滑桩施工流程及技术方案 ,总结了工程管理中安全、技术等经验 ,特殊情况处理的方案及效果。
二、韩家垭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家垭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渐进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2 渐进式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当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滑坡渐进破坏机理离心模拟研究 |
2.1 引言 |
2.2 滑坡渐进破坏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试验设备及技术指标 |
2.2.2 模型设计及相似比 |
2.2.3 量测仪器布置 |
2.2.4 试验加载方式 |
2.3 滑坡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2.3.1 滑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2.3.2 位移和应变分析 |
2.3.3 土压力分析 |
2.3.4 土压力集中效应分析 |
2.3.5 土体强度应变弱化效应分析 |
2.4 考虑位移发展的滑坡动态稳定性评价 |
2.4.1 改进的传递系数显示解法 |
2.4.2 离心机土坡模型动态稳定性评价 |
2.5 离心机土坡模型渐进破坏机理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排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3.2.1 模型尺寸及材料 |
3.2.2 量测仪器布置 |
3.2.3 试验加载方式 |
3.3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滑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3.3.2 位移和应变分析 |
3.3.3 土压力分析 |
3.3.4 土拱效应分析 |
3.3.5 桩身变形及受力分析 |
3.4 单排抗滑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计算 |
3.4.1 桩后土拱效应存在区域的确定 |
3.4.2 考虑竖向土拱效应的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公式推导 |
3.4.3 考虑竖向土拱效应的桩间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 |
3.4.4 考虑水平土拱效应的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 |
3.4.5 单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
3.4.6 抗滑桩桩后设计滑坡推力计算 |
3.4.7 桩后侧向土压力参数影响简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排抗滑桩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4.2.1 模型尺寸及材料 |
4.2.2 量测仪器布置 |
4.2.3 试验加载方式 |
4.3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桩土坡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4.3.2 桩排侧向土压力规律分析 |
4.3.3 土拱效应和合理桩排间距分析 |
4.4 双排桩桩后推力分配理论研究 |
4.4.1 双排桩受力分析模型 |
4.4.2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间主动土压力系数公式推导 |
4.4.3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间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4 有限桩排间距下前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解析式 |
4.4.5 有限桩排间距下后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6 半无限桩排间距下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公式推导 |
4.4.7 双排桩桩后侧向土压力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
4.4.8 双排桩室内大比例尺模型试验验证 |
4.5 合理桩排间距值的确定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1 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方法 |
5.2 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2.1 攀枝花机场填筑体滑坡特征概述 |
5.2.2 地表位移监测结果 |
5.2.3 单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2.4 多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 八渡滑坡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1 八渡滑坡复活特征概述 |
5.3.2 开挖后预加固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3.3 开挖后三排抗滑桩工程后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抗滑桩加固边坡受力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加固受力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抗滑桩设计理论 |
2.1 抗滑桩分类 |
2.2 抗滑桩的设计 |
2.2.1 抗滑桩的布设要素 |
2.2.2 抗滑桩的内力和位变计算 |
2.2.3 抗滑桩的配筋设计与构造设计 |
2.3 桩身板配筋结构和对桩坑承载力影响的分析 |
2.3.1 打入式预制桩构造要求 |
2.3.2 板配筋结构桩身受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抗滑桩工程特点分析 |
3.1 引言 |
3.2 人工挖孔矩形桩和机械成孔圆形桩工程特点对比分析 |
3.2.1 不同截面形式抗滑桩工程特点分析 |
3.2.2 两种截面形式抗滑桩综合分析 |
3.3 圆形截面抗滑桩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方法 |
3.3.1 圆形截面抗滑桩施工要点 |
3.3.2 圆形截面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4 某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中抗滑桩设计及现场监测 |
4.1 工程概况 |
4.1.1 前言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4.1.3 边坡变形特征 |
4.2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
4.2.1 滑坡稳定性及滑坡推力计算 |
4.2.2 地基侧向应力复核 |
4.3 现场监测 |
4.3.1 监测目的 |
4.3.2 现场监测设备及工作原理 |
4.3.3 现场监测具体方案 |
4.3.4 原设计计算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某边坡工程中抗滑桩设计数值模拟 |
5.1 FLAC3D数值分析方法介绍 |
5.1.1 FALC3D软件介绍 |
5.1.2 FLAC3D计算原理 |
5.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1 计算模型的尺寸 |
5.2.2 模型的物理参数 |
5.2.3 模型的网格划分 |
5.3 不同桩间距下抗滑桩受力变形分析 |
5.3.1 不同桩间距下桩身位移分析 |
5.3.2 不同桩间距下抗滑桩桩身内力分析 |
5.3.3 监测值与设计值的对比 |
5.4 不同桩径下抗滑桩受力变形分析 |
5.4.1 不同桩径大小下桩身位移分析 |
5.4.2 不同桩径下桩身受力变形特征 |
5.5 优化设计与原设计对比分析 |
5.5.1 优化后抗滑桩加固边坡效果分析 |
5.5.2 优化设计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结构设计对比分析 |
5.5.3 优化后设计方案抗滑桩的结构设计 |
5.5.4 原设计方案抗滑桩结构设计 |
5.5.5 不同方案经济性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工程应用研究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抗滑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抗滑桩加固边坡受力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加固受力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截面形式抗滑桩工程特点分析 |
2.1 引言 |
2.2 人工挖孔矩形桩和机械成孔圆形桩工程特点对比分析 |
2.2.1 不同截面形式抗滑桩工程特点分析 |
2.2.2 两种截面形式抗滑桩综合分析 |
2.3 圆形截面抗滑桩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方法 |
2.3.1 圆形截面抗滑桩施工要点 |
2.3.2 圆形截面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州省某高速公路边坡抢险工程概况 |
3.1 前言 |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3 边坡变形特征 |
3.3.1 边坡的规模及其形态 |
3.3.2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
3.3.3 滑坡的形成原因 |
3.4 滑坡参数及滑坡推力的计算 |
3.5 大直径圆形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 |
3.6 地基侧向应力复核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监测及其结果分析 |
4.1 监测目的 |
4.2 现场监测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
4.2.1 全自动地表监测系统 |
4.2.2 测斜仪 |
4.2.3 分布式光纤监测 |
4.3 现场监测具体方案 |
4.3.1 第一阶段监测方案 |
4.3.2 第二阶段监测方案 |
4.4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4.4.1 第一阶段监测分析 |
4.4.2 第二阶段监测分析 |
4.5 原设计计算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直径圆形抗滑桩的优化数值分析 |
5.1 引言 |
5.2 FLAC~(3D)数值分析方法介绍 |
5.2.1 FALC~(3D)软件介绍 |
5.2.2 FLAC~(3D)计算原理 |
5.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1 计算模型的尺寸 |
5.3.2 模型的物理参数 |
5.3.3 模型建立方法 |
5.4 不同桩间距下抗滑桩受力变形分析 |
5.4.1 不同桩间距下桩身位移分析 |
5.4.2 不同桩间距下土拱作用 |
5.4.3 不同桩间距下抗滑桩桩身内力分析 |
5.4.4 数值分析与实际监测值对比分析 |
5.5 不同锚固深度抗滑桩受力变形分析 |
5.5.1 不同锚固深度下桩身位移分析 |
5.5.2 不同锚固深度下桩身受力变形特征 |
5.6 不同桩径下抗滑桩受力变形分析 |
5.6.1 不同桩径大小下桩身位移分析 |
5.6.2 不同桩径下桩身受力变形特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优化值与原设计对比分析 |
6.1 引言 |
6.2 优化后抗滑桩加固边坡效果分析 |
6.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6.2.2 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6.3 优化设计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结构设计对比分析 |
6.3.1 优化后设计方案抗滑作结构设计 |
6.3.2 原设计方案抗滑桩结构设计 |
6.3.3 不同方案经济性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钢轨抗滑桩在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形态及现状 |
2 滑坡体地层岩性及结构特征 |
2.1 地层岩性 |
2.2 结构特征 |
3 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
4 钢轨抗滑桩设计 |
4.1 设计推力 |
4.2 钢轨单轨抗滑力计算 |
4.3 Ⅰ区钢轨抗滑桩设计 |
(1) 桩型布置设计: |
(2) 基本参数: |
(3) 每延米钢轨根数: |
(4) 钢轨应力验算: |
(5) 锚固段深度判断: |
5 钢轨桩施工方法及工序 |
5.1 施工工序 |
(1) 施工准备: |
(2) 桩孔采用不带水机钻成孔, 并按下列原则进行: |
(3) 钢轨焊接及吊装: |
(4) 填料压浆成桩: |
(5) 桩顶锁口梁施工: |
5.2 施工质量控制 |
(1) 钢轨桩体质量控制: |
(2) 成孔质量控制: |
(3) 钢轨吊装质量控制: |
(4) 填料压浆质量控制: |
6 小结 |
(5)运用钻孔测斜仪监测滑坡抗滑桩变形受力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3 基本原理 |
3.1 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抗滑桩 |
3.2 钢轨抗滑桩 |
4 监测结果分析 |
4.1 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抗滑桩 |
4.2 钢轨抗滑桩 |
5 结论 |
四、韩家垭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黏性土滑坡渐进破坏机理与桩土相互作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D]. 薛德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的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 石雅清.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3]大直径圆形抗滑桩工程应用研究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为例[D]. 杜鸿. 贵州大学, 2017(03)
- [4]钢轨抗滑桩在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 苏先科,岳敏. 西部探矿工程, 2011(07)
- [5]运用钻孔测斜仪监测滑坡抗滑桩变形受力状态研究[J]. 任伟中,陈浩,唐新建,白世伟,范建海,方晓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S2)
- [6]韩家垭滑坡治理工程大截面抗滑桩施工技术[J]. 任建军.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