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林业概述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李想[1](2020)在《北京市城市林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是建设宜居城市、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保障。城市林业作为城市资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在梳理北京市城市林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尺度出发,在时序变迁的层面上对北京市城市林业与城市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就北京市各生态系统的空间构成变化、演进及转换特征而言,森林生态系统在北京市生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扩张空间不大,且其他类型生态系统在近年开始呈现出向森林生态系统转换的趋势,转换幅度还有待提升。(2)北京城市林业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程度测算结果表明,2001年起城市林业系统与城市系统的耦合程度均为优质耦合,二者实现了关系紧密的交互作用与共生发展;北京城市林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2000-2015年呈波动中上升趋势,在2016-2018年连续3年呈现了稳定的上升趋势;北京市城市林业与城市发展正在逐步协调,城市林业建设已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3)基于市民对城市林业的利用和需求的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北京市民对绿色空间的利用频率较高,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需求逐渐提升,而对基础和特定设施的价值偏好降低,反映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民更加渴望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原生态需求。基于此,研究提出了北京市城市林业发展的优化建议,包括: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持续增加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小微绿地等多样化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以市民的需求为导向,建设生物种群丰富、配置多样化的近自然森林;进一步扩大生态宣传和提升环境教育,促使市民在享受绿色空间带来的各项生态福利的同时对其价值有充分的认知等。
张朕铭[2](2020)在《北上广市民对城市林业需求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前,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世界各国都从市民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我国城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要满足市民的合理需要。所以说城市林业的发展也要满足市民的合理需要。城市林业作为城市中最大的生态系统,不仅仅能满足市民在物质上的需求,同样能够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促进市民的身体健康。城市林业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同样可以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教育文化等场所。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其发展水平走在中国城市前列,其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更为严重,北京、上海、广州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三大中心城市,不仅仅要打造经济之都,其更重要的是打造宜居之都,打造出适合市民的长久生存的环境。所以城市林业的发展不仅仅只注重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同样要发挥城市林业的多种作用,满足市民对城市林业的多种需求。本研究重点针对北京市、上海市和广州市展开了深入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本研究主要研究的具体内容:第一,全面系统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情况,全面系统梳理上广城市林业发展情况现状;对北上广城市林业发展情况做比较分析,从城市林业总面积、人均面积、投入和每年城市公园数量变化,从而综合得出了北上广城市林业的发展情况。第二,基于市民的视角对对城市林业的需求进行分类,首先依靠城市林业的社会属性将市民对城市林业的需求分成健康需求、教育文化需求、休憩娱乐需求,然后依据相关文献构建出北上广市民对城市林业需求的评价指标的体系,先用熵值法算出权重来对市民对各需求的需求程度进行讨论,然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和打分。第三,在城市林业需求指数的基础上,分别从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五个方面分别对北上广市民对城市林业的需求进行差异性分析。第四,在城市林业需求指数的基础上,运用logit回归对市民的支付意愿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分析出影响因素。从而了解北上广城市林业的优化办法。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林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相比于北京来说,广州和上海城市林业投入相对较少,第二,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分析,北京市城市林业的建设不能满足的北京市民的休憩娱乐需求。上海市城市林业建设不能满足上海市民的教育文化需求。广州市城市林业的建设不能满足于市民的教育文化需求。第三,北上广市民的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健康状况与城市林业需求存在差异性,第四,北上广城市林业的需求会对其支付意愿产生影响,市民对城市林业需求程度越高,支付意愿程度越高,市民对城市林业认知越高,对其支付意愿程度越高,北京市民年龄、学历、月收入会影响市民的支付意愿。上海市民性别、年龄、学历、健康状况会影响市民的支付意愿。广州市民的学历、月收入会影响市民的支付意愿。
赵正[3](2018)在《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被誉为“城市世纪”,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各级政府也给予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更高的定位。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实现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现代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城市森林在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当前市民不断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与城市森林提供生态环境服务的能力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前城市森林的各项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何通过提高城市森林的功能水平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满足市民的生态环境需求,成为了一个客观存在并且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此同时,市民视角下的城市森林功能的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市民主体的反馈和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基础性的分析视角,市民的感知、利用行为及偏好需求等都属于城市森林功能研究的范畴。在新的城市发展需要下,相关研究也在努力将研究视野从偏重于“物”转向重视于“人”,研究对象已经从宏观的城市发展分析转向微观的市民主体分析,研究成果的服务对象也已经从偏重于政府机构与企业转向关注市民个体。基于此,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北京城市森林的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及分析,并据此提出完善城市森林功能的对策建议。在相关研究课题的支持下,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市的六个主城区(即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作为研究区域,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市民问卷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975份。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及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按照研究思路及内容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并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北京市实际情况提炼出四个典型的城市森林功能类型,采用熵值法对各项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讨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功能的总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就不同市民特征下各项功能的差异性进行探讨;(2)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多维感知情况进行分析,采用语义差别法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评价及差异进行进一步探讨;(3)就市民对城市森林的利用方式、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探究市民感知价值对其意愿的中介影响机理,以及市民意愿向实际行为转换的内在机理;(4)就市民的城市森林功能偏好及需求进行分析,分别采用条件价值评价法、选择实验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就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总体偏好需求、属性偏好需求和格局偏好需求进行分析;(5)对现行城市森林相关法律、政策及制度进行系统梳理,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方法,基于市民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政策中的感知及参与行为,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情况进行分析;(6)根据本研究的结论,从调整、完善、创新、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城市森林功能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就城市森林的功能水平而言,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尤其是教育文化功能水平相对较低。基于此,需要一方面调整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和发展方式,缓解人口稠密的市区对城市森林功能发挥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突出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特点,提升诸如教育文化功能等城市森林功能的水平。第二,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多维感知而言,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感知主要集中于锻炼身体和休憩娱乐等方面,而违规触摸和践踏草坪等负面感知也普遍存在。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主要体现在安全感高、布局有序和色调明朗等方面,且对城市森林的空间感、有序性和绿化设施等的感知最为深刻。市民感知也因性别、年龄和学历层次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性,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需要对上述情况加以重视。第三,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利用而言,北京城市森林的市民利用方式逐步多样化、可达性逐步增较强,但使用频率不高,市民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此外,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积极感知判断可以提升其行动意愿,但市民意愿向实际行为转换的幅度还不够高。下一步需要做好城市森林功能相关的宣教和普及工作,使之明确城市森林的多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目的,进而提升市民意愿,增进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第四,就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偏好需求而言,需要从市民偏好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来规划城市森林功能结构、创新城市森林功能内容。比如,以实现城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耦合为目标进行城市森林建设,在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纳入自然元素;又如,建立一种“外在自然、内在现代”的城市森林布局形式以满足市民需求、促使城市森林功能更好地发挥。第五,就城市森林相关的政策而言,我国国家和地方颁布的与城市森林相关的法律及政策都为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有利支持,相关政策也会通过市民感知和利用情况对其功能的发挥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未来需要继续完善现有的政策及制度体系,重点关注城市森林在管理、公众参与及监督、违法责任及惩处等方面的问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城市森林的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和系统性分析,为相关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同时也是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环境公共物品理论以及公众参与理论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和探索;同时,本研究将一般性分析方法与基于实证分析的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相结合,丰富了已有研究的实证分析环节,增强了研究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另一方面,本研究从市民视角出发对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分析,提出了促进城市森林功能完善的对策建议,迎合了当前北京市和区域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城市和区域的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曹安[4](2018)在《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要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活环境的需要。林业承担着多种战略任务,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尤为重要。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以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主要目的。第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林业和社会林业的相关概念及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城市社会林业的概念;第二,建立了以逻辑模型为原型的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框架,在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包含3个维度共2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打破了前人侧重研究林业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局面,转而从林业所需的生产资料投入、带来的产出、产生的效果三个维度进行指标体系构建;第三,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家或行业标准,确定了指标参考标准;第四,结合指标参考标准,运用可拓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实证,探究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以期能够将其普及推广。通过对雅玛里克山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得出雅玛里克山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且各子维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显着。具体表现为:投入维度处于非可持续发展阶段,产出维度处于强可持续发展阶段,效果维度处于弱可持续发展阶段。投入维度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合理、人均管理面积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产出维度中,树种结构和龄级结构不合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水源充足、森林健康程度和覆盖率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效果维度中,固碳能力低、林业产值和非林业产值不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就业人数多、民众支持度高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李睿[5](2018)在《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渐渐失去了平衡。研究表明,建设森林城市能较好地处理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开展城市林业规划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林业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分析,优化现有的森林格局,探索使城市林业更好的服务于生态环境的方式,并归纳总结出一套完整科学的城市林业规划方法理论来指导森林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学、植物造景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基础调查与查阅文献的方法、SWOT分析法结合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的普遍性与实践的特殊性相结合,根据辽宁省辽阳市的自然状况、地域特点、森林城市建设现状及其发展需求等,针对辽阳市创建森林城市中遇到具体问题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对辽阳市域范围内城市林业的配置、景观结构的布局进行规划,研究城市林业规划的方法、步骤、布局依据及森林功能效益的落实与应用,为其他即将建设森林城市的现代城市提供借鉴和指导。经过研究得知,城市林业规划应注重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高度可行性等原则,配置植物及生态工程规划时要充分结合生态多样性、景观异质性等多学科理论,协调城市森林内部的关系。在辽阳市森林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为辽宁省辽阳市规划了“一主三副,一轴两环,一带三区,三网多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和“一带一屏,两环四区”的中心城区布局并根据指标规划了生态、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支撑保障体系的工程。同时,规划研究中发现,建设森林城市不光需要林业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居民的大力支持,来满足在资金投入、城市林业管理的方面的需求。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公众的生态意识,提高公众的创森参与度,发挥城市森林更大的效益。
赵正,韩锋,冯骥,温亚利[6](2017)在《2000-2014年北京市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以及发展协调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化和城市林业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分别在2004-2005和2003-200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者的发展水平指数在2004年后保持了逐步协调的趋势;北京市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总体呈现不断优化的过程,先后经历了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以及优质协调等环节,可划分为相对波动阶段(2000-2005年)和相对稳定阶段(2005-2014年)。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城市林业法制化和信息化建设,注重增强城市林业的公众参与深度和广度,同时做好城市林业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对接工作;在后续的研究中注意时间和空间上的全面分析,加深对二者协调发展的科学认知。
张林娟,何东进,洪伟,游巍斌,曹彦,连素兰[7](2016)在《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在对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林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剖析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建议与举措,以期把福州城市林业建设成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生态体系,并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提供参考。
王晓娜[8](2016)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林业内涵丰富,它以城市为载体,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化为目的,以人为本,肩负着结合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促进城市、城市居民及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以生态文明视角研究城市林业法律制度,既能传递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顺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又能为我国城市林业法制建设提供指导思想,解决现阶段我国城市林业法制建设中立法规划缺失、执法尺度不一、地方特色模糊等问题,增强城市林业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有效发挥城市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际作用。我国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对城市林业法制建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在国家层面对城市林业相关内容做出了规定。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方省市也分别出台《北京市绿化补偿费缴纳办法》、《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哈尔滨环城林带管理办法》等为城市林业法制建设积累了经验。在城市林业法制建设的过程当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目前我国的城市林业立法仍习惯“先实践后立法”,缺乏对城市林业发展趋势的全方位预测分析,立法规划缺失。在执法体系上,建设部门、林业部门权限交叉,导致执法效率低下,重复执法现象时有发生。纵观世界,美国中央地方上下联动的林务局—林务员模式,英国的城市绿带政策,日本的城市居民参与缔结绿化协议等方面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当中的制定主体、规范范围、公众参与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综合我国立法实践和域外经验,应当明确我国城市林业凸显环境效益的立法理念,确定以国家层面的城市林业法律法规为指导,地方层面因地制宜的立法模式。实行大部制改革,实现林业、园林、城建多部门统一管理,鼓励公众参与。
张林娟[9](2016)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继前三个文明之后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它是人类在面对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工业文明及其发展道路反思的结果,它是人类在面对全球化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就自己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所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要求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人类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更要自觉的尊重客观规律。城市林业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己成为时代的呼唤。自2004年创建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截止到2014年,我国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75个。福州市作为连续36年森林覆盖率位居首位的省会城市,曾在2014年提出2017年达成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目标,其城市林业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福州市民的绿色福祉,更关系到美丽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从生态文明角度来看待城市林业建设,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归纳了城市林业的内涵及其发展概况,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发展概况以及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林业建设的内涵、基本特征,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的辩证关系。运用灰色关联方法探讨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州城市林业建设发展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各影响因素对其城市林业建设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得出其重要影响因素,从而为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文明角度建立了一套符合福州地域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的现状及成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得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综合评价指数为0.8898,福州城市林业建设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了让福州城市林业建设更好的发展,也为了让其更好的服务于福州市民,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市民对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的成效评价,并针对公众对城市林业建设的认知与具体措施偏好进行调查与分析。城市林业建设是一个宏伟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研究过程中结合福州市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运用SWOT方法对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进行分析,从生态文明角度对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并基于所得结论为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在2017年达成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目标,也为促进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健康和谐发展和建设“美丽福州、生态福州、文明福州”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参考依据。
蔡浩,金志农[10](2014)在《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林业发展协调性分析》文中提出构建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指数,并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模型计算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的协调度。结果表明:1)2002—2012年,南昌市城市化呈快速发展趋势,城市林业的发展可以分为较快发展(2002—2007年)、平缓稳定发展(2007—2009年)、快速发展(2009—2012年)三个阶段;2)城市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状态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城市化略滞后于城市林业阶段(2002—2005年,2010—2012年)、城市化与城市林业波动发展阶段(2005—2007年)、城市林业滞后于城市化阶段(2007—2009年);3)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协调度总的为优良协调,协调度较高,城市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速度比较一致,但城市林业质量是否符合了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城市林业概述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林业概述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城市林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生态系统 |
2.1.2 城市林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学理论 |
2.2.2 发展社会学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城市生态建设及城市林业功能研究综述 |
2.3.2 生态-城市化与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研究综述 |
2.3.3 城市林业对市民福利影响研究综述 |
2.3.4 文献研究评述 |
3 北京市城市林业与北京市发展概况 |
3.1 北京市发展概况 |
3.2 北京城市林业发展状况 |
3.3 北京市生态系统间的关联及演进关系 |
3.3.1 研究方法 |
3.3.2 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构成及演进分析 |
3.3.3 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转换强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城市林业与北京市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综合评价方法及相对发展类型评价标准 |
4.1.2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计算方法及评价标准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北京市林业与北京市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
4.4 北京市林业系统与北京市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发展背景下城市林业与市民需求的协调分析 |
5.1 样本选取与调查数据概况 |
5.1.1 调查研究方式 |
5.1.2 样本描述统计 |
5.2 市民对城市绿色空间利用情况分析 |
5.2.1 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及分类 |
5.2.2 市民对城市绿色空间利用情况及差异性评价 |
5.3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市民对绿色空间需求分析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市民需求偏好及需求偏好的变化分析 |
5.3.3 属性边际价值统计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1 北京市城市林业与城市发展正在逐步协调 |
6.1.2 北京市城市林业建设从数量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
6.1.3 北京市城市林业建设存在完善和发展的空间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北京市城市林业功能利用与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北上广市民对城市林业需求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林业 |
2.1.2 城市林业需求 |
2.1.3 支付意愿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3 效用价值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城市林业研究综述 |
2.3.2 城市林业需求研究综述 |
2.3.3 城市林业支付意愿研究综述 |
2.3.4 城市林业需求对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2.4 研究综合评述 |
2.4.1 研究内容和视角方面 |
2.4.2 研究区域和层次方面 |
2.4.3 研究理论的应用方面 |
2.4.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5 已有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借鉴 |
3 北上广城市林业发展情况及比较分析 |
3.1 北上广城市林业概况 |
3.1.1 北上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 |
3.1.2 北上广的城市林业建设现状 |
3.2 北上广城市林业发展情况比较 |
3.2.1 北上广城市林业面积比较分析 |
3.2.2 北上广城市林业投资额比较分析 |
3.2.3 北上广城市公园数量面积比较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北上广市民城市林业需求指数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
4.1 市民对城市林业需求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指标的选取 |
4.2 北上广市民城市林业需求的重要性评价 |
4.2.1 熵值法设计 |
4.2.2 北上广市民城市林业需求的重要性评价结果 |
4.3 北上广城市林业需求的综合评价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
4.3.2 北上广市民市民城市林业需求的综合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北上广市民对城市林业需求差异性分析 |
5.1 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介绍 |
5.2 北京市城市林业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5.3 上海市城市林业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5.4 广州市城市林业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北上广市民城市林业需求对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6.1 问卷设计及样本特征 |
6.2 研究方法和模型设定 |
6.2.1 logistic回归模型 |
6.2.2 多元有序选择模型 |
6.3 变量选取及描述统计 |
6.3.1 北京市变量选取及描述统计 |
6.3.2 上海市变量选取及描述统计 |
6.3.3 广州市变量选取及描述统计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北京市结果与分析 |
6.4.2 上海市结果与分析 |
6.4.3 广州市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8 创新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北上广市民对城市林业需求、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研究理论 |
2.1.1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1.2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
2.1.3 公众参与理论 |
2.2 基本概念 |
2.2.1 城市森林 |
2.2.2 城市森林功能 |
2.2.3 城市居民 |
2.3 文献综述 |
2.3.1 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及评价研究综述 |
2.3.2 城市森林功能的市民感知行为研究综述 |
2.3.3 城市森林功能的相关政策研究综述 |
2.3.4 文献研究评述 |
3 研究区域和样本概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社会经济概况 |
3.1.2 城市森林概况 |
3.2 调查研究方式 |
3.2.1 调研区域选择 |
3.2.2 调查问卷设计 |
3.2.3 调查方式设计 |
3.3 调查数据概况 |
3.3.1 数据收集情况 |
3.3.2 样本描述统计 |
4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及评价 |
4.1 城市森林功能的类型划分 |
4.1.1 城市森林的功能体系 |
4.1.2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分类 |
4.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重要性评价 |
4.2.1 熵值模型设计 |
4.2.2 熵值法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4.3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综合评价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 |
4.3.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3.3 差异性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多维感知分析 |
5.1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感知概况 |
5.1.1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总体性感知 |
5.1.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正负面感知 |
5.2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评价 |
5.2.1 语义差别模型(SD)设计 |
5.2.2 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总体感知评价 |
5.2.3 城市森林功能要素的感知差异分析 |
5.3 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感知差异分析 |
5.3.1 基于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感知评价 |
5.3.2 基于不同市民群体的感知评价 |
5.3.3 市民感知与市民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利用分析 |
6.1 市民利用的基本情况 |
6.1.1 市民利用的方式及程度 |
6.1.2 市民利用的差异性分析 |
6.1.3 市民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市民利用的意愿分析 |
6.2.1 结构方程模型(SEM)简介 |
6.2.2 基于CBT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
6.2.3 SEM模型检验及计算结果分析 |
6.3 市民利用的行为分析 |
6.3.1 基于TPB的结构方程模型设计 |
6.3.2 SEM模型检验及计算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北京市民对城市森林功能的偏好及需求分析 |
7.1 市民的总体偏好及需求分析 |
7.1.1 改进的条件价值评价法(CVM)设计 |
7.1.2 市民偏好及需求的概率分析 |
7.1.3 市民偏好及需求的数量分析 |
7.2 市民的属性偏好及需求分析 |
7.2.1 选择实验模型(CEM)设计 |
7.2.2 城市森林功能的单项属性需求分析 |
7.2.3 城市森林功能的属性组合需求分析 |
7.3 市民的格局偏好及需求分析 |
7.3.1 多元LOGIT选择模型设计 |
7.3.2 多元LOGIT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
8.1 城市森林现行相关政策讨论 |
8.1.1 国家层面的城市森林相关政策 |
8.1.2 北京市的城市森林相关政策 |
8.2 城市森林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
8.2.1 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设计 |
8.2.2 城市森林总体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
8.2.3 城市森林各类功能的政策影响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市民视角下北京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对策分析 |
9.1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评价结果 |
9.1.1 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
9.1.2 城市森林功能在市民多维感知方面存在差异性 |
9.1.3 城市森林功能在市民利用方面存在内在关联性 |
9.1.4 城市森林功能因市民偏好需求体现出新的特点 |
9.1.5 城市森林相关政策存在完善和提升空间 |
9.2 市民视角下城市森林功能的完善对策 |
9.2.1 城市森林功能的调整对策 |
9.2.2 城市森林功能的改善对策 |
9.2.3 城市森林功能的创新对策 |
9.2.4 城市森林功能的保障对策 |
9.3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创新点 |
10.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林业 |
2.1.2 社会林业 |
2.1.3 城市社会林业 |
2.2 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研究述评 |
第3章 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选择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基于“流程逻辑”的评价框架构建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3 指标的筛选 |
3.1.4 指标内涵及参考标准确定 |
3.2 评价方法选择 |
3.2.1 可拓学简介 |
3.2.2 可拓理论 |
3.2.3 可拓模型构建 |
3.3 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4章 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实证 |
4.1 雅玛里克山及其林业发展概况 |
4.1.1 林业建设条件 |
4.1.2 林业建设历程 |
4.1.3 林业建设现状 |
4.2 雅玛里克山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4.2.3 确定经典域物元、节域物元、待评价物元 |
4.2.4 确定指标权重 |
4.2.5 计算关联函数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3.1 综合维度 |
4.3.2 投入维度 |
4.3.3 产出维度 |
4.3.4 效果维度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林业概述 |
1.2.1 国内外城市林业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外城市林业发展趋势 |
1.2.3 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指标计算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森林城市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生物多样性理论 |
2.3 森林美学 |
2.4 生态学理论 |
2.4.1 森林生态学 |
2.4.2 城市生态学 |
2.4.3 景观生态学 |
2.5 植物造景理论 |
3 城市林业规划研究 |
3.1 城市林业的功能 |
3.1.1 生态功能 |
3.1.2 社会服务功能 |
3.1.3 经济功能 |
3.2 城市林业规划原则 |
3.2.1 生态安全原则 |
3.2.2 以人为本原则 |
3.2.3 因地制宜原则 |
3.2.4 高度可行性原则 |
3.2.5 重视效益发展原则 |
3.3 城市林业规划内容框架 |
3.4 城市林业规划时的考虑因素 |
3.4.1 自然因素 |
3.4.2 布局因素 |
3.4.3 经济因素 |
3.4.4 文化因素 |
3.5 城市林业规划的布局和规划指标 |
3.5.1 布局 |
3.5.2 规划指标 |
4 案例——辽阳市 |
4.1 基本概况 |
4.1.1 自然状况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4.2 生态环境状况 |
4.2.1 空气环境 |
4.2.2 水环境 |
4.2.3 声环境 |
4.2.4 固体废物 |
4.2.5 土壤环境 |
4.2.6 矿区环境 |
4.2.7 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 |
4.2.8 农村生态环境 |
4.3 森林与绿地资源现状 |
4.3.1 森林资源现状 |
4.3.2 绿地资源现状 |
4.4 SWOT及对策分析 |
4.4.1 分析 |
4.4.2 对比 |
4.5 辽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达标情况分析表 |
4.6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及总体布局 |
4.6.1 指导思想 |
4.6.2 建设愿景 |
4.6.3 建设目标 |
4.6.4 规划期限 |
4.6.5 总体布局 |
4.7 森林生态体系建设 |
4.7.1 人居环境绿色福利空间建设与提升工程 |
4.7.2 森林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工程 |
4.7.3 森林生态屏障建设与质量提升工程 |
4.7.4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
4.7.5 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工程 |
4.8 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
4.8.1 名优特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 |
4.8.2 林下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
4.8.3 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
4.8.4 苗木花卉产业升级建设工程 |
4.8.5 生态休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
4.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4.9.1 建设现状 |
4.9.2 建设目标 |
4.9.3 建设内容 |
4.10 森林支撑体系建设 |
4.10.1 林火防护体系建设 |
4.10.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 |
4.10.3 林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
4.10.4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5 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现状分析 |
2.1 城市林业建设现状 |
2.2 城市林业建设的构成要素特色 |
3 福州城市林业建设基础分析 |
3.1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3.2 科学规划与持续投入 |
3.3 经济效益持续增加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
4 福州城市林业建设存在问题 |
4.1 城市森林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
4.2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较为粗放 |
4.3 城市林业建设可持续能力不强 |
4.4 城市林业建设地域特色不明显 |
5 福州城市林业的发展对策 |
5.1 配置结构合理的城市森林 |
5.2 完善城市林业管理机制 |
5.3 提升城市林业管理水平 |
5.4 凸显城市林业的地域特色 |
(8)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2 城市林业法律制度概述 |
2.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林业 |
2.2 城市林业理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2.3 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征 |
2.3.1 城市林业法律关系的主体 |
2.3.2 城市林业法律关系的客体 |
2.3.3 城市林业法律关系的内容 |
2.3.4 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特征 |
3 国外城市林业法制建设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的城市林业法制建设 |
3.2 英国的城市林业法制建设 |
3.3 日本的城市林业法制建设 |
3.4 各国城市林业法制建设的启示 |
4 我国的城市林业法制建设实践 |
4.1 我国城市林业法制建设概况 |
4.2 我国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
4.3 我国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缺陷 |
4.3.1 立法规划缺失 |
4.3.2 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
4.3.3 管理体制落后 |
4.3.4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
4.3.5 地方立法不凸显地方特点 |
5 生态文明理念下城市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
5.1 城市林业立法理念 |
5.2 中央—地方双层立法模式 |
5.2.1 中央层面立法 |
5.2.2 地方层面立法 |
5.3 城市林业管理体制 |
5.4 城市林业规划制度 |
5.5 公众参与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态文明研究概况 |
1.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1.1.2 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
1.2 城市林业研究概况 |
1.2.1 城市林业内涵 |
1.2.2 城市林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
1.2.3 国内外城市林业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福州市自然资源概况 |
2.2 福州市经济概况 |
2.3 福州市人口概况 |
2.4 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概况 |
2.4.1 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现状 |
2.4.2 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经济效益分析 |
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林业建设 |
3.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林业建设内涵 |
3.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林业建设的基本特征 |
3.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林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
3.3.1 森林生态学 |
3.3.2 景观生态学 |
3.3.3 城市生态学 |
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5 生物多样性理论 |
3.4 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
3.4.1 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之间的统一性 |
3.4.2 生态文明与城市林业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
3.4.3 小结 |
4 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州城市林业发展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
4.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4.2 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的灰关联分析 |
4.2.1 变量的选取 |
4.2.2 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灰色关联模型 |
4.2.3 福州城市林业建设影响因素变化 |
4.3 关联度分析 |
4.3.1 福州城市林业产值与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2 福州市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与其影响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5 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5.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1 系统性原则 |
5.2.2 科学性原则 |
5.2.3 代表性原则 |
5.2.4 可操作性原则 |
5.2.5 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
5.2.6 区域性原则 |
5.3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构建 |
5.4 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
5.4.1 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
5.4.2 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 |
5.5 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
5.5.1 层次分析法 |
5.5.2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5.6 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
5.6.1 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综合评价指标值的计算 |
5.6.2 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综合评价 |
6 公众对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的认知与建设成效感知 |
6.1 研究方法与样本数量 |
6.1.1 问卷的设计 |
6.1.2 数据分析方法 |
6.1.3 样本选择 |
6.1.4 调查者的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分析 |
6.2 福州市民对其城市林业建设评价的社会调查 |
6.2.1 市民对城市林业建设综合评价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分析 |
6.2.2 居民对城市林业建设评价的调查结果 |
6.3 城市林业建设的公众认知调查 |
6.3.1 城市林业建设的公众认知调查分析 |
6.3.2 城市林业建设的措施偏好调查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州城市林业建设发展分析(SWOT) |
7.1 SWOT分析法 |
7.2 SWOT分析 |
7.2.1 优势分析 |
7.2.2 劣势分析 |
7.2.3 机遇分析 |
7.2.4 挑战分析 |
7.3 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对策与建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与附录 |
致谢 |
附录 |
(10)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林业发展协调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 相关分析方法 |
2.3.1 主成分分析 |
2.3.2 隶属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综合指数 |
3.2 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协调度 |
4 结论 |
5 讨论 |
四、城市林业概述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城市林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D]. 李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北上广市民对城市林业需求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朕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市民视角的北京城市森林功能评价及完善对策研究[D]. 赵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城市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为例[D]. 曹安.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5]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以辽阳市为例[D]. 李睿.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2000-2014年北京市城镇化与城市林业发展水平的协调性分析[J]. 赵正,韩锋,冯骥,温亚利. 生态经济, 2017(02)
- [7]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 张林娟,何东进,洪伟,游巍斌,曹彦,连素兰. 福建林业科技, 2016(03)
- [8]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城市林业法律制度创新研究[D]. 王晓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9]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研究[D]. 张林娟.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10]南昌市城市化进程与城市林业发展协调性分析[J]. 蔡浩,金志农. 林业资源管理,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