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产奶牛血清和乳汁中矿物元素含量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辉芳[1](2021)在《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乳成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驴乳具有高乳糖、低乳脂的特点,营养价值与人乳接近,并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因此逐渐引起消费者的重视。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乳糖、乳脂肪、乳蛋白和乳总固形物及非脂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研究了血浆和乳中氨基酸与矿物质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妊娠母驴日粮能量水平的合理确定、驴乳的优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年龄、体重及预产天数相近的德州驴24头,因素一为产前日粮能量水平(DEL),分为高能量(HE)、中能量(ME)和低能量(LE)三个水平,每水平组8头,每头1个重复;产前60d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10.95%(HE)、10.53%(ME)和9.98%(LE)MJ/Kg日粮至母驴分娩,产驹后30d统一饲喂相同的泌乳日粮,试验期共90 d。因素二为产后时间(PT),设0h、6h、12h、24h、48h、3d、5d、7d、14d、21d和28d共11个时间点进行血样与乳样的采集。试验分为三个部分。试验一探究了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血清生化指标与乳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LE组和ME组的产后乳蛋白、乳糖、乳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含量显着高于HE组(P<0.05)。HE组的乳脂肪含量显着高于LE组和ME组(P<0.05)。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和产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乳成分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初乳,即妊娠后期饲喂低、中能量水平的日粮,可提高产后初乳中乳蛋白、乳糖、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的浓度,尤以低能量水平的提高作用更大。母驴产后7d内的初乳中蛋白、脂肪、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含量高于产后14d~28d的常乳,产后6h内更高,尤以产后0h最高,之后均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显着降低;乳糖含量呈相反变化,0h最低;各种乳成分于产后14d~21d趋于稳定。本论文得出,产后6h内初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总固形物及非脂固形物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64%~12.54%、1.64%~2.03%、3.01%~5.62%、15.02%~19.70%、13.17%~17.79%;产后14~28 d的常乳分别为2.0%~2.43%、0.19%~0.31%、6.36%~7.02%、9.25%~9.88%、8.94%~9.99%。与HE组相比,ME组、LE组的母驴产后血清ALT、AST、ALP、CRE、CHO、TG、LDL-C、BHBA、GN、INS、PRG及NEFA含量降低,TP、ALB、GLU、LEP、FSH和PRL含量升高。与ME组相比,LE组的母驴血清CRE含量降低,ALT、AST、ALP活性和UREA、HDL-C、GN及INS含量升高。随产后时间延长,血清蛋白质、脂类、糖类代谢和繁殖性能有关的激素浓度以产后0h的较高,之后均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降低。试验二主要探究了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血浆和乳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LE组和ME组中血浆和乳中多数单一AA以及BCAA、LAA、DAA、FAA和TAA含量显着高于HE组(P<0.05)。HE组中血浆和乳中EAA/TAA和EAA/NEAA显着高于LE组和ME组(P<0.05)。随泌乳时间延长,母驴产后不同时间血浆和乳中17种单一AA含量呈下降趋势,以产后0h时含量较高,产后6~12h迅速下降,多数以产后21d趋于稳定。血浆和乳中EAA/TAA和EAA/NEAA随产后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与产后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血浆和乳中AA的含量与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初乳方面,对产后14d~28d的常乳的影响较小。试验三主要探究了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血浆和乳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HE组驴乳Ca、Mg、Fe和Zn含量显着高于LE组(P<0.05);ME组驴乳P和Zn含量显着高于LE组(P<0.05);HE组和ME组的驴乳Se含量显着低于LE组(P<0.05)。ME组的驴血浆Ca、Mg和Se含量显着高于LE组(P<0.05);LE组的血浆K、Mg和Mn含量显着高于HE组(P<0.05);HE组血浆Se、Mo含量显着高于LE组(P<0.05)。产后7d内血浆与乳中Ca、K、Mg、P、Fe、Cu、Mn、Co、Se、Zn和Mo浓度高于产后14d~28d。综上,妊娠后期饲喂中、低日粮能量水平的日粮对产后乳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初乳方面,可以提高驴初乳中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乳蛋白、乳糖和多数AA的含量,提高初乳中Ca、K、Mg、P、Fe、Cu、Mn、Co、Se、Zn和Mo含量;饲喂高能量水平的日粮,可以改善驴初乳蛋白的氨基酸平衡性。初乳中的乳脂肪、乳蛋白、AA和矿物元素含量均高于常乳,尤以产后6h内的含量更高,产后12~24h快速降低;乳糖含量的变化正好相反。
梁晓帅[2](2021)在《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文中指出日粮碳水化合物结构和比例是影响乳畜产乳性能和乳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泌乳驴在该领域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论文研究了日粮NDF(中性洗涤纤维)/NFC(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对泌乳驴产乳性能的影响,并且从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和乳中氨基酸(AA)、脂肪酸(FA)组成及矿物元素含量的角度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理,为泌乳驴日粮中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合理搭配和驴乳成分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6头年龄(6.73±1.16岁)、体重(250.84±27.21 kg)、胎次(3.25±1.12胎)和泌乳天数(40±4天)相近的带驹德州驴分为对照组(CON)和试验组(TRM),每组8头,其中CON组饲喂精粗比30:70(NDF/NFC为1.65)的日粮,TRM组饲喂精粗比为40:60(NDF/NFC为1.48)的日粮,两组日粮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相同。试验期8周。在试验期内,每日将母驴与驴驹隔离开2次,每次隔离时间3h,全天共隔离6h;每天逐头记录挤奶量;每周测定乳成分;每两周在晨饲前对母驴进行空腹称重,试验最后一天对母驴进行空腹采血。本论文包括3个试验。试验一研究了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饲喂高精料(日粮NDF/NFC=1.48)日粮相比,低精料(日粮NDF/NFC=1.65)日粮可以显着提高母驴的挤奶量、估计产奶量、产奶效率和乳蛋白合成效率(P<0.05);提高乳蛋白、无脂固形物及总固形物产量,并且提高了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钙的消化率、能量利用率以及氮代谢率,但对乳成分含量无显着影响。试验二研究了日粮NDF/NFC对泌乳驴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激素浓度以及血清和乳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等能等氮的条件下,与NDF/NFC=1.48的日粮相比,NDF/NFC=1.65的日粮组泌乳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催乳素和氢化可的松的浓度显着升高(P<0.05),表皮生长因子的浓度有升高的趋势(P=0.092);血清胆固醇、胰高血糖素和促卵泡激素的浓度显着降低(P<0.05),尿素氮和β-羟丁酸的浓度呈降低趋势(P=0.08和P=0.08),血清和乳中钙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血中铁元素和乳中铜元素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8和P=0.06)。试验三研究了日粮NDF/NFC对驴乳和血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NDF/NFC从1.48提高到1.65时,可以提高泌乳驴血浆中Thr、Met、His、Lys、Pro、支链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LAA)的含量以及驴乳中Thr、Phe、His、Lys、Pro和LAA的比例(P<0.05);增加驴乳中多数单一AA(除Ser和Val)及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LAA的产量(P<0.05),改善了驴乳AA的平衡性。提高泌乳驴日粮NDF/NFC,血浆中链脂肪酸(MCFA)、长链脂肪酸(LC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 LCPUFA)和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6 LCPUFA)的组成及其进食量,以及乳中C18:3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 PUFA的比例显着升高(P<0.05);驴乳中多数单一FA及MCFA、LCFA、PUFA、n-3PUFA、n-6 PUFA、n-3 LCPUFA和n-6 LCPUFA及C20:5n3和C22:6n3的产量增加(P<0.05),提升了驴乳FA品质。综上所述,在等能等氮日粮条件下,适当增加日粮优质粗饲料比例,日粮NDF/NFC由1.48提高到1.65,可以促进泌乳驴对能量和蛋白质的代谢,提高其产奶效率、乳蛋白合成效率和乳AA和FA产量,提高产乳性能;并且优化驴乳的AA与FA组成,提高了驴乳AA中LAA的比例以及乳FA中C18:3n3、PUFA和n-3 PUFA的比例,提高了乳品质。
汪雅哲[3](2020)在《围产期健康奶牛和脂肪肝奶牛血液代谢谱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脂肪肝是奶牛围产期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围产期奶牛经历严重的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机体动员脂肪组织以满足能量需求。这种动员常常导致血液中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浓度增加,NEFA被肝脏吸收、再酯化为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并在肝脏中积累,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多发生于泌乳初期的高产奶牛,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并诱发其他疾病,造成奶牛过早淘汰甚至死亡,严重制约了我国奶牛业发展。目前确诊奶牛脂肪肝唯一可靠的方法是肝活检,但该方法对操作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且会损害奶牛肝脏,存在高概率的感染风险。监测尿液、乳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用以评价畜群、个体的营养状态,进而预警营养代谢性疾病的方法已得到广泛认可,即“凯谱顿代谢谱”。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与分析健康奶牛和脂肪肝奶牛血液中能量代谢相关指标、肝功能及肾功能相关指标、免疫学相关指标以及矿物元素和骨胶原代谢相关指标,寻找便于诊断奶牛脂肪肝的关键指标,并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确定Cut-point值,以期有效早期预警奶牛脂肪肝的发生。本研究以30头健康奶牛和30头脂肪肝奶牛为实验对象,评价其血液代谢谱的变化。检测血液中载脂蛋白B100(Apolipoprotein B100,ApoB100)、胰高血糖素(Glucagon,GC)和葡萄糖(Glucose,Glu)等11个能量代谢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等13个肝功能及肾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11个免疫学相关指标;Ca、Mg和Zn等5个矿物元素指标以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rin,OPG)、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和降钙素(Calcitonin,CT)等5个骨胶原代谢相关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各指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sensitivity,Se)和特异度(specificity,Sp)及相对应检测指标的Cut-point值,以此比较相关指标在诊断奶牛脂肪肝中的效用,筛选出可有效用于早期预警奶牛脂肪肝的指标。结果表明,脂肪肝奶牛普遍存在NEB和Ca2+负平衡,胰岛素(Insulin,INS)敏感性降低,胆红素代谢障碍,以及严重的炎症反应和肝损伤。利用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B100(AUC=0.993,Se=0.97,Sp=0.97,Cut-point=353(μg/mL))、GC(AUC=0.979,Se=0.97,Sp=0.90,Cut-point=47.92(ng/mL))、ALT(AUC=0.978,Se=0.97,Sp=0.90,Cut-point=22.1(U/L))、GGT(AUC=0.976,Se=0.90,Sp=0.97,Cut-point=38.2(U/L))、IL-1(AUC=0.976,Se=0.93,Sp=0.93,Cut-point=99(ng/L))、IL-6(AUC=0.975,Se=0.90,Sp=0.97,Cut-point=12.9(ng/L))和IL-8(AUC=0.986,Se=0.93,Sp=0.93,Cut-point=414(ng/L))可作为诊断以及早期预警奶牛脂肪肝的首选指标。TA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等可作为诊断及早期预警奶牛脂肪肝的辅助指标。这些奶牛脂肪肝早期群体预警首选指标和辅助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阈值的确定,为研发基于“互联网+”的奶牛脂肪肝预警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郑梦莉[4](2019)在《不同锌源对妊娠后期母羊和羔羊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湘东黑山羊作为实验动物,在产前42天进行不同锌源(硫酸锌ZnSO4、蛋氨酸螯合锌Zn-Met、甘氨酸螯合锌Zn-Gly)处理,测定不同锌源对母羊生产性能、产奶性能、免疫指标和矿物质代谢指标以及羔羊生长性能、先天性免疫、矿物质代谢指标和羔羊组织中TLR2-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以筛选出提高妊娠山羊及子代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最佳锌制剂。试验结果如下:1.母羊生产性能和产奶性能:湘东黑山羊妊娠后期饲喂Zn-Met和Zn-Gly可显着性增加母羊的平均日增重(P<0.05);饲喂Zn-Met可显着性增加羊奶中的总干物质含量(P<0.05),并显着性增加羊奶中的正己酸、辛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饲喂Zn-Gly可显着性增加羊奶中的γ-亚麻酸含量(P<0.05);饲喂Zn-Met和Zn-Gly对羊奶中的氨基酸含量无影响(P>0.05)。2.羔羊生长性能:饲喂Zn-Met和Zn-Gly可显着增加后代的初生重(P<0.05),Zn-Gly组的优势持续到30d,而对羔羊体尺均无影响(P>0.05)。3.母羊免疫性能:饲喂Zn-Gly可显着增加母羊产前10天血液中的IL-6和IL-8含量(P<0.05);饲喂Zn-Met可显着增加母羊血液中的IL-22和溶菌酶含量(P<0.05)。但是,饲喂有机锌不改变母羊血液中的AKP活力以及CER含量(P>0.05)。4.羔羊免疫性能:饲喂Zn-Gly显着增加子代60d血液中IgG含量(P<0.05);饲喂Zn-Met显着增加子代60d血液中的IL-4、IL-6和IL-22含量(P<0.05);饲喂Zn-Met和Zn-Gly显着增加子代血液中溶菌酶的含量(P<0.05)。但是,饲喂有机锌不改变子代血液中的AKP活力以及CER含量(P>0.05)。5.母羊矿物质代谢:饲喂Zn-Met显着减少母羊粪便中P的含量(P<0.05);母羊妊娠后期饲喂Zn-Gly显着增加母体尿沉渣中的K含量(P<0.05),但是,显着降低了Ca和Zn含量(P<0.05);饲喂有机锌不改变妊娠母羊血液中的矿物质含量(P>0.05)。6.羔羊矿物质代谢:母羊妊娠后期饲喂Zn-Met显着增加子代羔羊100d血液中的K含量(P<0.05);饲喂Zn-Gly显着增加子代羔羊30d和60d血液中的Zn含量和肝脏中的Zn沉积(P<0.05),但是,显着降低子代羔羊30d血液中的Cu含量(P<0.05)。7.TLR2-MyD88信号通路:饲喂有机锌显着下调子代肝脏中TLR2的mRNA表达量(P<0.05);Zn-Met显着上调子代脾脏中NFKB1的mRNA表达量(P<0.05);饲喂Zn-Gly显着下调肝脏中的MyD88和脾脏中的TLR2 mRNA表达量(P<0.05);饲喂有机锌不影响子代淋巴结中TLR2-NFKB1信号通路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通过以上试验发现,在湘东黑山羊妊娠后期饲喂有机锌可可改善母羊和羔羊生长性能并改变羊奶品质;可提高羔羊和母羊的免疫性能并增加羔羊肝脏中锌的沉积。本研究明确了妊娠后期饲喂微量元素锌对母羊及其后代生长发育和免疫性能的影响的潜在机制,并对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相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索。
王天珍[5](2018)在《四川圈养大熊猫微量元素背景值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为调查四川圈养大熊猫血清和被毛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现场采样和样品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获得97只健康大熊猫血清样品97份,40只大熊猫被毛样品80份(其中黑、白被毛各40份);其中有28只大熊猫同时采集了血清样品和被毛样品。另收集了9只患病大熊猫血清样品9份。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熊猫血清和被毛中Fe、Cu、Zn、Mn、Cr、Co、Ni、Pb和Cd的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性别和年龄段对健康大熊猫血清和被毛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建立了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和被毛中Fe、Cu、Zn、Mn、Cr、Co、Ni、Pb和Cd含量的背景值,分析了部分疾病大熊猫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具体结果如下:(1)97只四川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中Fe、Cu、Zn、Mn、Cr、Co、Ni、Pb和Cd的测定均值分别为4.83mg/L、1.00mg/L、3.22mg/L、38.37μg/L、4.79μg/L、23.49μg/L、4.76μg/L、3.02μg/L、1.47μg/L。以95%的置信区间确定参考值范围,Fe:2.796.87mg/L,Cu:0.551.45mg/L,Zn:1.754.69mg/L,Mn:30.3946.35μg/L,Cr:2.716.87μg/L,Co:13.4533.53μg/L,Ni:3.715.81μg/L,Pb:05.78μg/L,Cd:02.49μg/L。雌性和雄性大熊猫比较,血清中的Fe、Cu、Zn、Mn、Cr、Co、Ni、Pb和Cd等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幼年、亚成年、成年及老年大熊猫比较,血清中的Fe、Cu、Zn、Mn、Cr、Co、Ni、Pb和Cd的含量也无显着变化(P>0.05);但随大熊猫年龄增长,血清中Cu、Cd和Pb含量有增加趋势,且与年龄段呈显着正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212、0.214、0.215。(2)40只四川健康圈养大熊猫被毛中Fe、Cu、Zn、Mn、Cr、Co、Ni、Pb和Cd的测定值分别为44.46mg/kg、18.28mg/kg、145.72mg/kg、3.20mg/kg、0.64mg/kg、0.32mg/kg、0.54mg/kg、0.52mg/kg、0.27mg/kg。以95%的置信区间确定参考值范围,Fe:36.7852.14mg/kg,Cu:12.9523.61mg/kg,Zn:131.67159.77 mg/kg,Mn:2.284.12mg/kg,Cr:0.440.84 mg/kg,Co:0.220.41 mg/kg,Ni:0.420.66 mg/kg,Pb:00.64mg/kg,Cd:00.39 mg/kg。40只大熊猫的肩胛部黑毛中的Fe、Cu、Zn、Mn、Cr、Co、Ni、Pb和Cd含量与相邻颈部白毛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大熊猫被毛中的Fe、Cu、Zn、Mn、Cr、Co、Ni、Pb和Cd含量,雌性与雄性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幼年、亚成年、成年和老年大熊猫被毛的Zn、Mn、Cr、Co、Ni和Pb含量比较,没有显着变化(P>0.05);但幼年大熊猫被毛中的Cu和Cd显着低于成年和老年大熊猫(P<0.01),Fe含量高于亚成年、成年和老年大熊猫(P<0.01)。大熊猫被毛中的Cu和Cd含量随年龄增长而显着增高(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5和0.976。(3)28只四川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与被毛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除Fe、Cu在血清与被毛中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外(P<0.05),其他元素如Zn、Mn、Cr、Co、Ni、Pb和Cd等血清与被毛中的含量不相关(P>0.05),这可能与圈养大熊猫的食性多样化以及在各个养殖基地(大熊猫保护区)间不停迁徙,生景不断改变有关。(4)9只患病大熊猫中,贫血大熊猫(1只)血清中Fe、Cu、Zn、Mn的含量较低于背景值;白内障大熊猫(2只)血清中Fe、Zn、Cr的含量较低,Cu和Co含量较高;肛周鳞状细胞癌大熊猫(1只)血清中Zn、Mn、Fe、Cu的含量较低,Co含量较高;肠梗阻大熊猫(2只)血清中Zn、Fe的含量较低;体重轻、胃肠道功能较弱大熊猫(2只)血清中Cr、Zn、Fe的含量较低;癫痫大熊猫(1只)血清中Fe、Mn、Zn、Cu的含量较低,Pb含量较高。结论:(1)建立了97只四川圈养大熊猫血清中微量元素Fe、Cu、Zn、Mn、Cr、Co、Ni、Pb和Cd的含量参考范围;大熊猫血清中这9种微量元素含量相对恒定且无性别和年龄差异,但随年龄增长Cu、Cd和Pb的含量有蓄积增加的趋势。(2)建立了40只四川健康圈养大熊猫被毛中微量元素Fe、Cu、Zn、Mn、Cr、Co、Ni、Pb和Cd的含量参考范围;大熊猫被毛中这9种微量元素含量相对恒定,无性别差异。幼年大熊猫血清中Fe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年龄段,Cu和Cd的含量显着低于成年和老年大熊猫。大熊猫肩胛部黑毛与相邻颈部白毛的微量元素含量一致,均可作为微量元素检测的被毛样本。(3)四川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和被毛中的微量元素相关性比较,仅有Fe和Cu两种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可用被毛中Fe和Cu含量反应大熊猫血清中Fe和Cu的含量水平。(4)与健康大熊猫参考范围比较,9只患病大熊猫血清中Fe和Zn的含量低于正常值;1只贫血大熊猫、1只癫痫大熊猫和1只肛周鳞状细胞癌大熊猫血清中Cu和Mn的含量低于正常值;2只白内障大熊猫和2只体重偏轻、胃肠道功能较弱的大熊猫血清中Cr的含量低于正常值;2只白内障大熊猫血清中Cu和Co元素高于正常值;1只肛周鳞状细胞癌大熊猫血清中Co的含量高于正常值;1只癫痫大熊猫血清中Pb的含量高于正常值。
李楠,许利军,刘金镯,李玉文,程艳菊,马玉忠[6](2017)在《涿州市奶牛腐蹄病与矿物元素的关系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腐蹄病是奶牛常见的肢蹄病,对奶牛养殖业影响巨大。本文随机抽取涿州市5个奶牛场的腐蹄病奶牛50头,并选取50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分别对其蹄角质和血清中的主要矿物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腐蹄病患牛血清中Zn的含量升高,Co、Cd的含量降低;Cr的含量升高,蹄角质中Fe的含量降低。患病组奶牛血清和蹄角质中Ca、P含量降低,钙磷平均比值降低。说明奶牛腐蹄病的发生与体内矿物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这为该地区奶牛腐蹄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秦敏[7](2017)在《奶牛营养状况与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及其多元回归分析》文中指出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泌乳阶段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科学评价奶牛营养状况、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和保障机体健康提供了参考依据。论文共分为三个试验。试验一和试验二研究了不同泌乳阶段与产奶量对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及抗氧化参数的影响。采用2×6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0头体重、胎次(2.08±0.465)相近,且体况、饲养管理相似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12组,每组20个重复。其中,因素一为产奶量,设高产和低产两种;因素二为泌乳阶段,分为围产前期、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营养状况检测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葡萄糖(GLU)、游离脂肪酸(NEFA)、β-羟丁酸、维生素A(VA)、维生素E(VE)、常量元素(钙(Ca)、钾(K)、镁(Mg)、磷(P))与微量元素(铜(Cu)、铁(Fe)、锰(Mn)、硒(Se)、锌(Zn)、镉(Cd)、钴(Co)、铬(Cr)、钼(Mo)、铅(Pb));抗氧化指标包括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试验三在试验一和试验二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阶段奶牛血清NEFA、β-羟丁酸、VA、VE、Se、Zn、Cu含量与抗氧化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不同阶段影响抗氧化参数的主要营养指标,建立了估计抗氧化能力的"最优回归方程"。在本试验条件下,初步得出以下结果:(1)高产奶牛血清BUN、β-羟丁酸、VA含量及CAT活性显着高于低产奶牛,而血清AKP、GLU、NEFA、VE、矿物元素、MDA含量及T-AOC、T-SOD、GSH-Px、TrxR活性在高低产奶牛间无显着差异。(2)围产前期奶牛血清中Cu、Mn、Zn、Co、Mo、VE含量及TrxR活性较低,Ca、K、Pb含量及CAT、T-SOD、GSH-Px活性较高;围产后期奶牛血清中 AKP、GLU、Ca、Se、Co、VA、VE 含量及 T-SOD、GSH-Px 活性较低,NEFA、β-羟丁酸、Cr、MDA含量及CAT活性较高;泌乳前期血清GLU、Cu、Se、VA 浓度及 CAT、T-SOD、GSH-Px 活性较低,BUN、Ca、Mg、P、Fe、Cr、MDA浓度较高;泌乳中期血清Se浓度较低,AKP、BUN、Ca、P、Zn浓度较高;泌乳后期血清AKP、Fe、Se、Zn、MDA浓度较低,GLU、Mg、P浓度及TrxR活性较高;干奶期奶牛血清中AKP、BUN、NEFA、Zn、Mo含量较低,GLU含量及GSH-Px活性较高。(3)不同泌乳阶段与产奶量对奶牛血清BUN、Ca、K、Se、Zn含量及T-AOC、GSH-Px、TrxR活性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4)在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抗氧化参数MDA与营养指标NEFA及β-羟丁酸含量的多元回归关系呈显着正相关,与VA、VE、Se、Zn、Cu含量的多元回归关系呈显着负相关,其它抗氧化参数T-AOC、T-SOD及GSH-Px活性与上述营养指标间的多元回归关系与MDA相反,而抗氧化参数CAT、TrxR活性与营养指标的多元回归关系不显着。综上,奶牛的营养状况检测指标受到泌乳阶段与产奶量的显着影响,但抗氧化参数主要受到泌乳阶段的影响;在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血清NEFA、β-羟丁酸、VA、VE、Se、Zn、Cu等营养状况指标与抗氧化参数T-AOC、T-SOD、GSH-Px活性及MDA浓度存在显着的多元回归关系。
张辉[8](2016)在《不同泌乳阶段的奶牛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探讨了泌乳阶段和产奶量对奶牛血清矿物元素、维生素A与E、NEFA等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影响,并分析了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为科学评价奶牛营养状况与健康状况、合理配合奶牛日粮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分为两部分:试验1研究了不同泌乳阶段与产奶量对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及抗氧化参数的影响。采用2×5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因素一为产奶量,按其泌乳量大小分为高产与低产,因素二为泌乳阶段,根据其所处阶段,分为围产前期、围产后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分析产奶量与泌乳阶段对血清中营养状况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主要包括碱性磷酸酶(AKP)、尿素氮(BUN)、游离脂肪酸(NEFA)、葡萄糖(GLU)、β-羟丁酸、维生素A、维生素E、血清中常量与微量矿质元素;抗氧化指标包括丙二醛(MDA)、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验2主要分析了奶牛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相关性,主要包括奶牛血清微量元素浓度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奶牛血清维生素A、E浓度、NEFA、β-羟丁酸、BUN、GLU含量及AKP活性与抗氧化指标相关性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果:高产奶牛血清中BUN、NEFA、β-羟丁酸的含量及AKP活性显着或趋于显着地高于低产奶牛(P<0.05,0.05<P<0.10)。血清中AKP活性和BUN含量以泌乳中期较高,以围产后期较低;NEFA含量以围产后期和泌乳后期较高,围产前期最低;β-羟丁酸含量以围产后期较高,其它各阶段均较低;血清GLU含量以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较高,其它阶段较低。泌乳阶段和产奶量对奶牛血清中NEFAβ-羟丁酸浓度的影响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P=0.005)。血清中NEFA的含量以围产后期的高产与低产牛、泌乳后期的高产与低产牛较高,以围产前期的高产与低产牛及泌乳前期和中期的低产牛较低。围产后期的高产与低产牛β-羟丁酸含量较高,其它牛均较低。不同泌乳阶段的奶牛血清抗氧化指标存在显着差异,CAT活性以围产后期较高,泌乳中期较低;MDA含量以泌乳前期和泌乳后期血清较高,围产后期次之,围产前期最低。T-AOC以泌乳前期最高,其次为泌乳后期,以围产后期较低。T-SOD活性以泌乳后期最高,其次为围产前期,其它各阶段均较低。血清GSH-PX活性以围产前期最高,泌乳中期最低。血清TrxR活性以泌乳后期最高,以围产前期最低。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量对奶牛血清中CAT、GSH-PX、TrxR活力、MDA浓度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血清Ca浓度以泌乳后期最高,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较低;血清P水平以泌乳中期较高,围产后期和泌乳后期较低;血清K浓度以围产前期较高,泌乳前期和后期较低;血清Mg浓度以泌乳前期和中期较高,围产前期较低。血清Cd含量以泌乳中期奶牛较高,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较低;血清Co含量以围产后期较低,其它各阶段较高;血清Cr含量以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较高,其它各阶段较低;血清中Mo、Pb含量以泌乳后期较高,其它各阶段均较低,尤其是围产前期和泌乳中期的Mo浓度及泌乳前期的血清Pb浓度很低。血清Cu、Mn含量以泌乳后期较高,其它阶段均较低;血清Se含量以泌乳后期较高,围产后期与泌乳前期均很低;血清Fe含量以泌乳中期和泌乳前期较低;血清Zn含量以围产前期较低,其它阶段较高。围产后期的血清VA与VE含量较低;高产奶牛血液中VA含量高于低产牛。血清Cu、Se含量与CAT、TrxR、T-SOD的活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血清Mn、Zn含量与TrxR、T-AOC、T-SOD、GSH-PX活性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血清Fe含量与CAT、T-AOC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血清Co含量与CAT、T-AOC、 T-SOD活性和MDA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血清VA含量与T-AOC、T-SOD呈趋于显着或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血清VE含量与TrxR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血清NEFA含量与MDA含量、CAT、TrxR、T-SOD活性呈趋于或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血清β-羟丁酸含量与T-SOD、TrxR、T-AOC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血清AKP含量与TrxR活性、T-SOD活性呈趋于显着或显着正相关关系;血清BUN含量与奶牛血清CAT、T-SOD、GSH-PX活性呈显着负相关关系;GLU含量与CAT、TrxR活性和MD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李楠,安锡忠,秦建华,马玉忠[9](2015)在《保定地区奶牛蹄叶炎与体内矿物元素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蹄叶炎是奶牛常见的肢蹄病,是每个奶牛场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为了揭示保定地区奶牛蹄叶炎的发病原因,从而为该地区奶牛蹄叶炎病的预防、治疗提供技术支持,随机抽取保定地区五个县(区)的200头奶牛,对其血清及蹄角质中主要微量元素、常量元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蹄叶炎奶牛血清中Fe的含量升高,Zn、Cu、Mn的含量降低;Ca、P的含量显着降低,钙磷比值降低。蹄角质中Fe含量升高,Zn、Cu含量降低,Ca、P含量降低,钙磷比值降低。说明蹄叶炎的发生与体内主要矿物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
赵雪军[10](2015)在《蛋氨酸螯合锌、铜、锰对奶牛免疫状态及肢蹄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螯合锌、铜、锰对泌乳奶牛免疫状态及肢蹄健康的影响。根据5分制步态评分标准,在青岛某牧场随机选择48头泌乳初期奶牛分为2组:1)对照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千克干物质添加硫酸盐形式的锌50 mg、铜12 mg、锰20mg;2)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千克干物质添加蛋氨酸螯合锌50 mg、铜12 mg、锰20 mg;其中,每组含12头肢蹄病患牛和12头健康牛。试验周期180 d,每15 d检测一次生产性能。在试验第90 d注射口蹄疫疫苗,在试验第90、120、150、180 d,采血检测口蹄疫抗体水平。在试验第0、90、180 d,采集血样检测抗氧化指标、关节损伤生物标志物、免疫指标和矿物元素含量,采集全乳检测乳中矿物元素含量,采集蹄角质观察蹄角质组织学结构并检测蹄硬度、矿物元素含量,采集被毛检测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健康牛和肢蹄病患牛的生产性能无显着性差异(P>0.05);饲喂螯合微量元素后,乳脂率降低(P<0.05),但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健康牛相比,肢蹄病患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降低(P<0.05),丙二醛含量显着升高(P<0.05);饲喂螯合微量元素后,奶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极显着升高(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金属硫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丙二醛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健康牛相比,肢蹄病患牛血清中三种关节损伤生物标志物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奶牛饲喂螯合微量元素后,血清中IIA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I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含量显着降低(P<0.05)。健康牛和肢蹄病患牛血清中所测免疫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饲喂螯合微量元素后,免疫球蛋白A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口蹄疫O型抗体滴度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健康奶牛相比,肢蹄病患牛血清中Zn和Mn含量、蹄角质中P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被毛中Cu和Mg含量显着降低(P<0.05);饲喂螯合微量元素后,蹄角质和被毛中Zn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Zn、Cu、Mn含量和被毛中Cu、Mn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健康牛相比,肢蹄病患牛蹄角质硬度显着降低(P<0.05)。饲喂螯合微量元素后,蹄硬度在第90 d有升高趋势(P<0.1),在第180 d极显着升高(P<0.01)。肢蹄病患牛蹄底部角质结构中角蛋白排列稀疏且断裂严重。饲喂螯合微量元素后,奶牛蹄角质结构的角蛋白排列紧密。综上所述,本试验中肢蹄病患牛蹄角质组织结构存在病理学损伤而使其硬度降低,这可能与其体内矿物元素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相关。因螯合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高于无机微量元素,饲喂螯合微量元素的奶牛机体中锌、铜、锰的含量升高,从而增强机体的抗氧化水平,最终导致机体免疫水平的提高和肢蹄的健康发育。
二、高产奶牛血清和乳汁中矿物元素含量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奶牛血清和乳汁中矿物元素含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乳成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驴产业概况 |
1.1.1 驴的品种 |
1.1.2 驴的存栏量 |
1.1.3 驴的经济价值 |
1.2 驴乳的营养价值与生物学活性 |
1.2.1 驴乳的常规营养成分 |
1.2.2 驴乳氨基酸 |
1.2.3 驴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
1.2.4 驴乳的生物学活性 |
1.3 初乳与常乳营养成分的比较 |
1.4 妊娠后期日粮营养水平对乳畜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5 日粮营养与泌乳阶段对乳畜产奶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6 日粮营养与泌乳阶段对乳畜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
1.6.1 日粮营养对乳畜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
1.6.2 泌乳阶段对乳畜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
1.7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1.7.1 论文整体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试验研究 |
2.1 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血清生化指标与乳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2.1.1 引言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1.5 小结 |
2.2 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血浆和乳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2.1 引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血浆和乳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
2.3.1 引言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3 结果 |
2.3.4 讨论 |
2.3.5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1.1 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初乳成分的影响大于对常乳的影响 |
3.1.2 母驴初乳与常乳营养成分的比较 |
3.2 总体结论 |
3.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领域 |
3.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产乳性能的影响 |
1.1.1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采食量的影响 |
1.1.2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
1.1.3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产奶量的影响 |
1.1.4 日粮精粗比对草食动物乳成分的影响 |
1.2 驴乳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 |
1.2.1 驴乳的营养成分 |
1.2.2 影响驴乳营养成分的因素 |
1.3 驴乳的保健功能 |
1.3.1 驴乳的消炎、镇痛功能 |
1.3.2 驴乳的抗菌功能 |
1.3.3 驴乳的免疫功能 |
1.3.4 驴乳的防癌功能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试验研究 |
2.1 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
2.1.1 引言 |
2.1.2 材料和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1.5 小结 |
2.2 日粮NDF/NFC对泌乳驴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和乳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2.2.1 引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日粮NDF/NFC对泌乳驴血浆和乳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3.1 引言 |
2.3.2 材料和方法 |
2.3.3 结果 |
2.3.4 讨论 |
2.3.5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论文总体讨论 |
3.1.1 日粮NDF/NFC影响泌乳驴产乳性能和乳蛋白合成的可能机理 |
3.1.2 驴乳的常规乳成分及AA和FA组成特点 |
3.2 论文总体结论 |
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围产期健康奶牛和脂肪肝奶牛血液代谢谱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奶牛脂肪肝 |
1.1 奶牛脂肪肝分类 |
1.2 奶牛脂肪肝发病原因 |
1.3 奶牛脂肪肝发病机制 |
1.4 奶牛脂肪肝病理学特征 |
1.5 奶牛脂肪肝危害 |
1.6 奶牛脂肪肝的症状及诊断 |
1.7 奶牛脂肪肝的防治 |
第2章 奶牛脂肪肝群体营养代谢监测 |
2.1 能量平衡的监测 |
2.2 蛋白质营养状态的监测 |
2.3 矿物元素营养状态的评价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脂肪肝奶牛血液中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脂肪肝奶牛血液中肝功、肾功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脂肪肝奶牛血液中免疫学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脂肪肝奶牛血液中矿物元素及骨胶原代谢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不同锌源对妊娠后期母羊和羔羊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锌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分布、吸收和代谢 |
1.2.1 锌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 |
1.2.2 锌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和代谢 |
1.3 锌的营养生理作用 |
1.3.1 参与体内酶组成 |
1.3.2 生物膜的结构稳定性与抗氧化作用 |
1.3.3 调节生长发育,提高繁殖力 |
1.3.4 提高免疫功能 |
1.4 锌缺乏与过量 |
1.5 锌添加剂的种类及应用状况 |
1.6 锌对先天性免疫的调控机制 |
1.6.1 锌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 |
1.6.2 锌调控基因表达的途径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锌源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2.1.2 试验日粮和饲养管理 |
2.2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1 测定山羊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
2.2.2 测定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体重和体尺 |
2.2.3 测定山羊奶样中的乳成分相关指标 |
2.2.4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3.1 母羊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母羊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羊奶成分的影响 |
2.3.3 母羊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羊奶氨基酸的影响 |
2.3.4 母羊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羊奶脂肪酸的影响 |
2.3.5 母羊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羔羊体尺的影响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母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2.4.2 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母羊产奶性能的影响 |
2.4.3 不同锌源对羊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4.4 不同锌源对羊奶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2.4.5 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锌源对山羊免疫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3.1.2 试验日粮和饲养管理 |
3.2 指标及测定方法 |
3.2.1 测定山羊血液中的免疫相关指标 |
3.2.2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不同锌源对母羊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3.3.2 不同锌源对羔羊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3.3.3 不同锌源对母羊血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4 不同锌源对羔羊血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5 不同锌源对母羊血液中蛋白酶的影响 |
3.3.6 不同锌源对羔羊血液中蛋白酶的影响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不同锌源对母羊免疫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锌源对羔羊免疫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锌源对山羊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4.1.2 试验日粮和饲养管理 |
4.2 指标及测定方法 |
4.2.1 测定山羊饲料、血浆、尿液和组织中矿物元素 |
4.2.2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母羊妊娠后期饲喂不同锌源对母羊粪便中矿物元素的影响 |
4.3.2 不同锌源对母羊尿沉渣中矿物元素的影响 |
4.3.3 不同锌源对母羊血浆中矿物元素的影响 |
4.3.4 不同锌源对羔羊血浆中矿物元素的影响 |
4.3.5 不同锌源对羔羊肝脏中矿物元素的影响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不同锌源对母羊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 |
4.4.2 不同锌源对羔羊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锌源对羔羊组织TLR2-MYD88 信号通路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
5.1.2 试验日粮和饲养管理 |
5.2 指标及测定方法 |
5.2.1 测定山羊肝脏、脾脏和淋巴结中的mRNA表达量 |
5.2.2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
5.3 试验结果 |
5.3.1 不同锌源对羔羊肝脏TLR2-My D88 信号通路的影响 |
5.3.2 不同锌源对羔羊脾脏TLR2-My D88 信号通路的影响 |
5.3.3 不同锌源对羔羊淋巴结TLR2-My D88 信号通路的影响 |
5.4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6.1 全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1 |
(5)四川圈养大熊猫微量元素背景值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动物微量元素背景值检测样品的选择 |
1.1.1 组织器官样本 |
1.1.2 血清样本 |
1.1.3 被毛样本 |
1.1.4 其他样本 |
1.2 大熊猫体内微量元素背景值的研究现状 |
1.2.1 大熊猫血清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 |
1.2.2 大熊猫被毛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 |
1.2.3 大熊猫微量元素参考值范围的研究现状 |
1.3 大熊猫微量元素含量失调与疾病的关系 |
1.4 小结 |
第二章 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中微量元素的调查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地点 |
2.1.2 调查动物 |
2.1.3 血液样本的采集 |
2.1.4 试剂、仪器及测定方法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2.1 血清Fe检测结果 |
2.2.2 血清Cu检测结果 |
2.2.3 血清Zn检测结果 |
2.2.4 血清Mn检测结果 |
2.2.5 血清Cr检测结果 |
2.2.6 血清Co检测结果 |
2.2.7 血清Ni检测结果 |
2.2.8 血清Pb检测结果 |
2.2.9 血清Cd检测结果 |
2.2.10 血清中微量元素指标参考范围 |
2.3 讨论 |
2.3.1 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性别差异 |
2.3.2 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年龄差异 |
2.3.3 四川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中微量元素指标参考范围的制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健康圈养大熊猫被毛中微量元素的调查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动物 |
3.1.2 被毛样本的采集 |
3.1.3 仪器及测定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黑毛和白毛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
3.2.2 被毛Fe检测结果 |
3.2.3 被毛Zn检测结果 |
3.2.4 被毛Mn检测结果 |
3.2.5 被毛Cu检测结果 |
3.2.6 被毛Cr检测结果 |
3.2.7 被毛Ni检测结果 |
3.2.8 被毛Co检测结果 |
3.2.9 被毛Pb检测结果 |
3.2.10 被毛Cd检测结果 |
3.2.11 血清与被毛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
3.2.12 被毛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参考值范围 |
3.3 讨论 |
3.3.1 健康圈养大熊猫不同颜色被毛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
3.3.2 健康圈养大熊猫被毛中微量元素的性别差异 |
3.3.3 健康圈养大熊猫被毛中微量元素的年龄差异 |
3.3.4 四川健康圈养大熊猫被毛中微量元素指标参考值范围 |
3.3.5 健康圈养大熊猫血清与被毛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患病与健康大熊猫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比较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调查动物 |
4.1.2 仪器及测定方法 |
4.1.3 数据统计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3.1 贫血大熊猫患体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 |
4.3.2 肛周鳞状细胞癌大熊猫患体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 |
4.3.3 白内障大熊猫患体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 |
4.3.4 患有消化道系统疾病的大熊猫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 |
4.3.5 癫痫大熊猫患体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奶牛营养状况与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及其多元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
1.1.1 围产前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
1.1.2 围产后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
1.1.3 泌乳前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
1.1.4 泌乳中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
1.1.5 泌乳后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
1.1.6 干奶期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
1.2 奶牛营养状况的相关生化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
1.2.1 反映奶牛营养状况的相关生化指标 |
1.2.2 奶牛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
1.3 奶牛的抗氧化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
1.3.1 奶牛的抗氧化参数 |
1.3.2 奶牛抗氧化参数的影响因素 |
1.4 论文整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整体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研究 |
2.1 不同泌乳阶段的高低产奶牛血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不同泌乳阶段的高低产奶牛血清抗氧化参数的变化规律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2.3 奶牛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 |
2.3.4 小结 |
3 总体讨论和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1.1 反映奶牛营养状况的指标及其与抗氧化参数的相关性 |
3.1.2 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异范围及其对奶牛生产的指导作用 |
3.2 结论 |
3.3 本文的创新点 |
3.4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不同泌乳阶段的奶牛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理特点及营养特性 |
1.2 氧化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1.2.1 氧化应激及其对奶牛健康的危害 |
1.2.2 引起氧化应激的氧化剂 |
1.2.3 奶牛体内的抗氧化体系 |
1.3 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奶牛的生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
1.3.1 碱性磷酸酶 |
1.3.2 尿素氮 |
1.3.3 游离脂肪酸 |
1.3.4 β-羟丁酸 |
1.3.5 葡萄糖 |
1.3.6 常量元素 |
1.3.7 微量元素 |
1.3.8 维生素A、E对奶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1.4 论文整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整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研究 |
2.1 泌乳阶段与产奶量对奶牛营养状况检测指标及抗氧化参数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奶牛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3 总体讨论和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2 结论 |
3.3 本文的创新点 |
3.4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保定地区奶牛蹄叶炎与体内矿物元素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 1 试验动物 |
1. 2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 1 采样与样品处理 |
2. 2 样品的消化 |
2. 3 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 |
2. 4 数据的分析处理 |
3 结果 |
3. 1奶牛血清中微量元素Fe、Zn、Mn和Cu的含量( 见表1) |
3. 2 奶牛血清中常量元素Ca、P和Mg的含量及钙磷比值( 见表2) |
3. 3奶牛蹄角质中微量元素Fe、Zn、Mn和Cu的含量( 见表3) |
3. 4 奶牛蹄角质中Ca、P和Mg的含量及钙磷比值( 见表4) |
4 讨论 |
4. 1 矿物元素与奶牛蹄叶炎的关系 |
4. 2 奶牛蹄叶炎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
4. 3 奶牛蹄叶炎与常量元素的关系 |
(10)蛋氨酸螯合锌、铜、锰对奶牛免疫状态及肢蹄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肢蹄病 |
1.2 关节损伤标志物 |
1.2.1 I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I) |
1.2.2 IIA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IANP) |
1.2.3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 |
1.3 氧化应激理论 |
1.3.1 氧化应激的产生 |
1.3.2 氧化应激对机体的危害作用 |
1.3.3 自由基的清除机制 |
1.4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
1.4.1 微量元素营养与肢蹄病 |
1.4.2 微量元素营养与氧化应激 |
1.4.3 微量元素营养与免疫力功能 |
1.5 微量元素添加剂 |
1.5.1 第一代微量元素添加剂 |
1.5.2 第二代微量元素添加剂 |
1.5.3 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试剂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主要试剂配制 |
2.4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4.1 血清采集 |
2.4.2 奶样采集 |
2.4.3 被毛采集 |
2.4.4 蹄角质采集 |
2.4.5 样品消化 |
2.5 检测项目与方法 |
2.5.1 乳成分的测定 |
2.5.2 蹄底角质发育状况的检测 |
2.5.3 血清中抗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 |
2.5.4 血清中骨关节损伤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 |
2.5.5 免疫指标的检测 |
2.5.6 矿物元素的检测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产奶量的影响 |
3.1.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乳成分的影响 |
3.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
3.3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关节损伤的影响 |
3.4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免疫状态的影响 |
3.5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3.5.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血清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3.5.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全乳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3.5.3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蹄角质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3.5.4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被毛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3.6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蹄角质发育状况的影响 |
3.6.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蹄角质硬度的影响 |
3.6.2 复合微量元素对蹄角质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
4.3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关节损伤的影响 |
4.4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免疫状态的影响 |
4.5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牛机体不同组织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4.5.1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牛血清中矿物元素的含量的影响 |
4.5.2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牛乳中矿物元素的含量的影响 |
4.5.3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牛蹄角质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 |
4.5.4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奶牛被毛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4.6 复合有机微量元素对蹄角质发育状况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高产奶牛血清和乳汁中矿物元素含量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后期日粮能量水平对母驴产后不同时间乳成分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 辉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日粮NDF/NFC对泌乳驴产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乳中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梁晓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围产期健康奶牛和脂肪肝奶牛血液代谢谱的比较分析[D]. 汪雅哲.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不同锌源对妊娠后期母羊和羔羊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D]. 郑梦莉.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5]四川圈养大熊猫微量元素背景值的调查分析[D]. 王天珍.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涿州市奶牛腐蹄病与矿物元素的关系调查[J]. 李楠,许利军,刘金镯,李玉文,程艳菊,马玉忠. 畜牧与兽医, 2017(10)
- [7]奶牛营养状况与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及其多元回归分析[D]. 秦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8]不同泌乳阶段的奶牛营养状况检测指标与抗氧化参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D]. 张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9]保定地区奶牛蹄叶炎与体内矿物元素的关系研究[J]. 李楠,安锡忠,秦建华,马玉忠.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24)
- [10]蛋氨酸螯合锌、铜、锰对奶牛免疫状态及肢蹄健康的影响[D]. 赵雪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