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MR智能阻尼器结构研究现状

ER/MR智能阻尼器结构研究现状

一、ER/MR智能阻尼器结构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余克兴[1](2020)在《调质阻尼器在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前,带裙房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底盘大的高层建筑可以使用于人口密集区,符合人类生活需求。而带裙房高层建筑也可理解为竖向收进建筑,结构竖向收进将存在刚度异常,抗震性较差等弊端。为此,提出基于调质阻尼器的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方法。先构建ER/MR智能杆件的力学模型,分析ER/MR智能杆件的力学特征,之后通过ER/MR智能阻尼器的"开关-耗能"半主动控制策略,实现基于调质阻尼器的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实验结果表示:该方法控制下,ER/MR智能杆件径向设定时,减震效果较佳;该方法减震性、实时性、可靠性、可操作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的满意率均大于0.97。

高新科[2](2015)在《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双层隔振系统是一种旨在通过双层结构,实现逐级减振的隔振系统。大量的工程减振系统可以利用该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该减振系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用于潜艇上的浮筏隔振系统,用于汽车悬架的减振系统等。同时,按照其减振对象来分还可以分为力隔振和位移隔振等。在振动控制领域,根据外部对隔振装置输入能量的大小,振动控制分为被动、主动和半主动三种。目前应用中的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装置的中间隔振元件主要是由阻尼特性固定不变的被动元件组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使其只能对某一段频域范围内的激励信号有着好的隔振效果,而对于其他频域范围内的激励信号隔振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了。研制出阻尼特性可以改变的阻尼器件来安装在隔振装置上及设计控制仿真算法,使系统在所受到的外界信号激励下,能够按照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来调整阻尼器可控屈服阻尼力的大小,使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电流变器件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度来调节输出阻尼力,因此可以充当智能机电控制系统中连接电气单元和机械单元的良好媒介。隔振试验台和控制系统是实现控制方法和检验电流变器件性能的关键设备。双层隔振系统中,电流变智能阻尼器是一个非线性环节。由于构成系统的各种元器件都要受到最大能力的限制,各种部件都会出现饱和现象,执行器的饱和非线性是半主动双层隔振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器也受到阻尼大小范围的约束。在半主动阻尼控制研究方面,前人解决了线性建模问题最优解的搜索问题,但是,对于双线性系统的模型并没有进行最优解的搜索工作。因此,对双线性系统的研究前景诱人。本项目研究成果在潜艇、其他舰船、汽车、高端机床、抗震建筑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军事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不同的控制策略对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带有智能阻尼器的双线性隔振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达到期望的隔振效果。创新点有:第一、针对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阻尼曲线存在无法求解的缺陷,提出综合利用推广变分法原理,引入脉冲函数,使用最速下降法求解减振性能指标泛函的变分导数,获得了工程实际中不可导曲线的最优解。第二、提出了基于最优控制和半主动控制的最优阻尼半主动联合控制方法,使用该方法来调整智能阻尼器可控屈服阻尼力的大小,使减振装置的低频段减振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本文研究在(单频、双频、多频、高频)正弦信号、随机信号、冲击信号、混合信号激励下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隔振效果。主要针对五种不同的控制方法,包括: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最优被动阻尼控制、最大被动阻尼和最小被动阻尼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对冲击信号的减振效果优于对随机信号的减振。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在上述五种控制方法中效果最好。第三、提出基于双线性阻尼控制系统模型的智能减振控制策略来适应不同频段外部激励频率的变化,扩大了减振频率范围。最后,结合力隔振试验平台和控制系统,运用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律控制隔振器的阻尼力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可以有效改善力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

杨明飞,徐赵东,黄兴淮[3](2012)在《铅挤压阻尼器对网壳结构的减振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具有良好耗能特性的铅挤压阻尼器加设到大跨空间网壳结构中,通过LS-DYNA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减振效果分析.以施威德勒球壳为例,分析了铅挤压阻尼器不同布置位置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其中阻尼器的布置分别为交叉支撑布置、斜撑布置和混合支撑布置,综合分析表明,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最佳,结构顶点位移被降低60.0%.同样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通过使用IDA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减振系统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倒塌临界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倒塌临界荷载提高了0.33倍.

戴纳新[4](2012)在《基于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构振动控制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减震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而近年来将磁流变(MR)、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压电陶瓷(PZT)等智能材料引入其中,为建造大震不倒的结构提供了光辉灿烂的前景,也为振动控制的研究平添了无穷的活力。目前对MR阻尼器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和成熟,故有必要加强对其它半主动控制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本文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压电陶瓷(PZT)两种智能材料的特点,提出了三种压电复合变摩擦阻尼器,它们充分利用PZT的正、逆压电效应和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以及SMA丝出力大、性能稳定的特性,结合摩擦阻尼器的简单构造,改善了现有压电阻尼器的性能,力图推进压电阻尼器的实用化进程。在电场作用下,变形被约束的叠层压电陶瓷驱动器能够瞬间提供可控的驱动力(即逆压电效应),而且控制系统简单可靠,这些特点为其实用化提供了方便。利用这个特点,分别研发了水平面内无方向性的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和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与圆形隔震橡胶支座协调工作,能够在水平各个方向提供可控的摩擦阻尼。对安装有新型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压电自发电的智能隔震系统的理论构想。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新型的压电阻尼器和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制作了其实验室比例的模型。分别进行了压电陶瓷出力性能试验、SMA丝材料性能试验和两种新型阻尼器的动力性能试验:压电驱动器出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开始阶段预压力的增加能提高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出力,但随着约束钢架被预压得越来越紧密,压电驱动器出力趋于稳定。阻尼器性能试验主要研究其动力特性,研究了施加固定预压力(对应于“被动关”状态)和同时施加预压力和变电压下阻尼力(对应于半主动控制状态)的特性,特别是研究了双向滑动时压电摩擦阻尼器的动力特性,还测试了大行程下SMA丝提供的阻尼力特性。结果表明,SMA丝能够在隔震层位移较大时,提供很好的复位力。智能阻尼器半主动和被动状态下的可控阻尼力稳定,滞回性能在低频段基本不随加载频率的变化而改变。双向滑动时,起滑阶段x、y方向初始刚度相差较大,滑移稳定后双向的动力特性稳定。(2)由于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构造复杂,而且两种智能材料(叠层压电驱动器和SMA丝)都在贡献阻尼力时导致阻尼器变形,而目前研究中基于单向胡克定律的压电可调正压力计算公式已经不再适用。所以,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智能阻尼器可调阻尼力计算模型和带电压参数的形状系数计算公式。通过Ansys分析还证明了长行程的压电复合阻尼器中,压电正压力偏心,对可调阻尼力的影响非常小,并推导了可调阻尼力偏心影响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还优化了复合智能阻尼器的刚度参数。(3)对基于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高位层间隔震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以一14层的高位(第9层)层间隔震实际工程为算例,进行了限幅最优半主动控制和被动开、关控制以及最优电压控制的比较分析,首先确定了加层隔震抗震加固的智能隔震结构的控制效果评价指标,应用限幅最优控制策略和最优电压被动控制策略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电压被动控制能取得半主动控制非常接近的控制效果,有效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别是隔震层的层间位移)。(4)进行了安装压电-SMA摩擦阻尼器的钢框架隔震模型结构(包括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智能阻尼器的主要构件(压电套筒、约束钢架和SMA丝调节阀)都能在隔震层与圆形隔震垫协调工作,提供水平任一方向的可控阻尼力。比较分析了不同地震波输入下压电摩擦阻尼器的控制效果,特别是研究了隔震层位置不同时(基础隔震、首层隔震),智能隔震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和相应的控制策略都是非常有效的:被动开、关控制和最优电压控制均能减小结构的响应,最优电压控制不仅费效比是最好的,而且能充分发挥压电-SMA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获得很好的控制效果,特别是大幅减少了隔震层的位移,对层间隔震结构而言,不仅仅提高了隔震结构性能,而且也减少了P-Δ效应引起的弯矩和剪力,提高了层间隔震系统的可靠性。(5)对于偶然偏心作用导致结构的地震扭转响应,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中的SMA丝能够提供抗扭拉力和阻尼,抵抗偶然偏心的作用。数值分析和振动台实验都证明,当压电-SMA复合阻尼器安装在结构平面位置的中心时,偶然偏心不会导致结构有明显的扭转振动。而一般的智能阻尼器都要求布置在结构平面位置的四周来抗扭,以牺牲半主动控制力为代价。(6)提出了一种压电自发电的变摩擦阻尼器和相应的智能层间隔震系统的理论构想。以隔震层地震波输出激励为发电激振力,设计了强制式叠层压电发电装置,推导了地震激励下发电装置发电能力的计算公式,并对两质点层间隔震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理论证明了压电自发电智能隔震系统的可行性

李春阳[5](2011)在《MR阻尼器力学性能与减震效果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减振措施,MR阻尼器具有出力大、耗能小、可调范围宽、温度适应性强、反应迅速等特点,能有效地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本文对MR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和减震效果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RD-1097型MR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不同电流、不同频率、不同振幅激励下的阻尼力与位移、阻尼力与速度的关系曲线;以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为原理,利用Matlab编写程序,实现了对几种比较常见的MR阻尼器力学模型的参数识别。(2)提出了一种新的MR阻尼器力学模型,该模型参数少、物理概念清晰、易于程序化,并且精度高;通过参数识别,将得到的拟合曲线与其他几种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误差均方根对比,证明了该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3)以自锚式悬索桥——平胜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其纵飘等效单自由度模型,开展了基于MR阻尼器的地震台模拟减震试验,验证了MR阻尼器的减震效果。(4)编制了基于MR阻尼器的减震仿真程序,通过平胜大桥实桥地震波、Taft波、El-Centro波激励下的试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MR阻尼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和仿真程序的可靠性。

逯静洲,李庆斌[6](2010)在《电流变体在结构工程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电流变体是智能材料系统中重要的驱动器材料之一.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电流变体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现状,对含电流变体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并系统分析了电流变体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应用的2种类型:即电流变体阻尼器和将电流变体直接埋置到基体砂浆中做成复合构件.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利用电流变体作为驱动元件与基体砂浆材料结合制成智能悬臂梁结构的试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包括:电流变体复合于砂浆材料中的可行性和工艺,采用瞬态激振法测定智能复合梁结构频率随电场强度的演化规律,利用分析裂纹梁动态响应的方法对含电流变体的砂浆悬臂梁振动模型的模拟,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张路[7](2010)在《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流变(MR)阻尼器作为一种半主动控制装置,兼具被动控制装置的稳定性和主动控制装置的适应性,被认为是可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控制最具前景的耗能减震装置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研究新型MR阻尼器的结构设计、原理改进、性能测试、力学模型以及基于新型MR阻尼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体系,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剪切阀式MR阻尼器的简化设计方法。以磁路优化原则为基础,将磁路设计与结构设计合为一体,在得到阻尼器最优设计参数的同时简化了阻尼器的设计过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简化设计方法简便、有效、可靠,可作为剪切阀式MR阻尼器工程设计的一种实用方法。(2)研制了两种新型MR阻尼器并建立了其阻尼力预估模型。改进传统结构形式,设计制作了阻尼力双向调节和全通道有效两种新型MR阻尼器,通过阻尼通道处磁场分布测试及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结构参数及磁场分布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磁路有限元分析并结合试验数据,建立了阻尼器阻尼力预估模型。研究表明,两种新型MR阻尼器均很好地实现了设计意图,阻尼力双向调节MR阻尼器在零电流状态下能实现中等出力,有效保证了其故障安全性能;全通道有效MR阻尼器的最大阻尼力提高一倍以上,阻尼力调节系数提高70%以上;所建立的阻尼力预估模型能较准确地预估阻尼器的实际阻尼力。(3)建立了新型MR阻尼器的动力滞回模型。基于Logistic函数和Gompertz函数,建立了新型MR阻尼器的两种动力滞回模型,识别了所研制的两种新型MR阻尼器的模型参数。研究表明,所建立的两种动力滞回模型的函数形式简单,且对新型MR阻尼器力学性能的识别精度较高。(4)建立了基于新型MR阻尼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体系。针对一体育馆屋盖结构,建立了应用阻尼力双向调节MR阻尼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体系,基于阻尼器的三状态出力特性,提出了改进的半主动中级开关控制算法和半主动三级控制算法以及修正的Clipped-optimal半主动开关控制算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半主动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半主动控制算法有效提高了对受控结构的控制效果。

朱永凯[8](2010)在《磁流变阻尼器在船舶减振降噪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船舶上常用的减振设备由于其结构参数是在某一特定环境而设定的,而该参数一经设定就无法改变,缺乏控制上的灵活性,难以发挥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将新型智能减振设备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船舶减振降噪中,船用传统减振元件与磁流变阻尼器并联使用,研制适用于船舶动力装置的船舶智能减振系统,达到对船体振动优化控制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介绍磁流变材料的组成并对磁流变材料特性进行比较,对磁流变液阻尼器和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磁流变阻尼器在船舶工程中的应用前景。2.根据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特性,参照现有磁流变弹性体器件的设计,研制一种新型的船用磁流变弹性体智能阻尼器。应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所设计的船用智能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所设计的阻尼器相对现有磁流变弹性体设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此同时,本文为磁流变弹性体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方法。3.首先在传统减振元件基础上并联磁流变阻尼器构成了新型船舶智能减振系统,详细介绍了此智能减振系统的减振原理,并根据其特定工作环境对其在实船中的链接形式进行设计。其次,通过数值分析结果与减振理论分析趋势的对比,验证了数值仿真方法在船舶减振设计领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4.对磁流变阻尼器在船舶减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针对船舶典型舱段,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得出了在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磁流变阻尼器处于不同恒定电流状态时船舶智能减振系统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船舶减振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5.从船体结构形式角度出发,通过改变结构刚度和阻尼探讨解决第四章中肋板在频率100-150Hz范围剧烈振动的方法。同时,分析改变板厚、安装加强筋和敷设阻尼层对肋板振动的消减作用。

姜天华[9](2009)在《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大跨度桥梁作为交通枢纽和生命线工程,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和建设方兴未艾,然而大跨度桥梁由于具有轻柔的特点,在强烈外荷载的作用下动力响应剧烈。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抑制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振动响应,并确保其在长期服役下的安全性、适用性及其耐久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也是广大工程师与科研工作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对于桥梁结构振动响应的控制研究,目前多集中于地震和风振响应控制。本文主要研究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控制。风致振动控制的措施主要有气动措施、结构措施和机械措施三种。自1940年美国旧Tacoma桥因风致振动失稳倒塌以来,利用控制措施改善桥梁气动稳定性的研究已引起极大的关注,而出于经济、方便与美观的考虑,在主梁上安装一些气动措施,是振动控制研究的重点。随机脉动风场的模拟是大跨度桥梁颤抖振时域分析的前提。谐波合成法和线性滤波器法是随机过程的Monte Carlo模拟中的传统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小波分析方法是Fourier分析思想的发展与延拓,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样本的局部谱密度特征,所以它是本文研究随机风场模拟的主要内容。天兴洲长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四线铁路桥梁,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这种漂浮体系铁路桥梁在强风作用下主梁会产生大幅侧向振动,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如何使用经济有效的减振措施来降低其风致振动幅值成为桥梁工程的主要问题之一。国内外关于桥梁竖向抖振研究的文献较多,而有关侧向抖振的研究较少,所以以天兴洲大桥作为研究背景,系统地研究该桥主梁侧向抖振响应控制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阐述了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了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的几种方法,总结了针对主梁断面的几种有效的气动控制措施,证明了气动控制措施对颤振控制的有效性。(2)对苏通长江大桥闭口箱梁进行了CFD分析,提取了不同攻角下的静力三分力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流场的速度分布图探讨其三分力系数变化的原因。(3)全面分析了不同断面型式对静力三分力系数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46种不同宽度风嘴、不同宽度导流板、不同中央开槽宽度、不同宽高比、不同透空率栏杆的某悬索桥主梁断面,利用CFD方法分析了风嘴宽度、导流板宽度、中央开槽宽度、主梁宽高比、栏杆透空率对静力三分力系数的影响。通过各种断面对比分析,总结出了采取气动措施对大跨度桥梁静力风荷载的影响,并给出在本文设计中比较合理的断面型式。(4)将小波分析方法应用到随机风场的模拟中,实现了桥址处脉动风场的有效模拟。该方法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思想和Meyer正交小波基,推导了小波系数与功率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利用Log-Poisson湍流模型,由已知的功率谱密度函数随机生成各尺度上的小波系数,在拟合目标风速谱的同时引入湍流间歇性,进而由生成的小波系数通过逆变换生成平稳风速时程。(5)建立了天兴洲大桥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MR阻尼器和流体阻尼器对漂浮体系铁路斜拉桥主梁侧向抖振响应的混合控制。建立了MR阻尼器和流体阻尼器混合控制系统对漂浮体系公铁两用斜拉桥侧向抖振响应的模糊混合控制的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天兴洲大桥的主梁侧向抖振响应的控制中。

邓忠超[10](2009)在《基于MR阻尼器的船舶减振基座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振性能是体现船舶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围绕该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舰船研究领域内的热点。目前我国使用的舰船减振元件多为被动式减振元件,如:橡胶减振器、金属减振器等。这些减振器的力学特性是固定不变的,对具体设备而言只在某些特定的频带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船舶设备的工作频率是不断变化的,为达到最佳减振效果要求减振基座的特性有能力随着设备工作特性的改变作出一些调整,这是传统减振基座无法做到的。本文提出了将可控阻尼元件与传统减振基座相并联进行减振基座系统设计的思想,应用现有较成熟的减振元件钢丝绳弹簧和可控阻尼元件MR阻尼器设计了减振基座,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和模型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减振基座在各个频段都有较好的减振性能,尤其是在低频段,减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减振元件。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基于将MR阻尼器与钢丝绳弹簧相并联的思想,以船舶主机为保护对象,进行了减振基座模型系统的设计,根据国内现有的MR阻尼器的形状特性对传统的舰船基座结构进行了合理改造;(2)对钢丝绳减振器和MR阻尼器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MR阻尼器活塞与缸体间隙变化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几何参数变化对钢丝绳减振器等效刚度的影响。并针对试验要求确定了MR阻尼器和钢丝绳减振器的关键参数;(3)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基座系统的振动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座系统对在低频减振方面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4)基于MTS多点加载系统和LMS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了振动模型试验设计。通过对模型激振频率、激振力幅、控制质量和MR阻尼器电流的调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并采用PID控制方法对振动响应进行了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减振基座系统在控制结构振动方面效果明显,尤其体现在低频减振方面;(5)基于试验中MR阻尼器的出力特点,在现有MR阻尼器力学模型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改进的Sigmoid模型。该模型表达式简练,参数较少,物理意义清晰,具有较高精度。

二、ER/MR智能阻尼器结构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R/MR智能阻尼器结构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调质阻尼器在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方法
    1.1 ER/MR智能杆件的力学模型
    1.2 带裙房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策略
        1.2.1 ER/MR调质阻尼器的最佳主动控制位移
        1.2.2 ER/MR智能阻尼器的“开关-耗能”半主动控制策略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设置
    2.2 ER/MR智能杆件的设定对半主动控制效果的干扰
    2.3 半主动控制和非主动控制效果对比
3 结论

(2)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双层隔振
        1.2.2 隔振控制
        1.2.3 半主动控制
        1.2.4 双线性系统
        1.2.5 最优阻尼
        1.2.6 饱和非线性
    1.3 文献总结
    1.4 主要工作与总体框架
第二章 智能阻尼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
    2.1 引言
    2.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 参数优化
    2.4 系统频域响应
    2.5 系统时域响应
        2.5.1 随机信号隔振效果
        2.5.2 冲击信号隔振效果
    2.6 智能阻尼器
        2.6.1 智能阻尼器控制电压的推导
        2.6.2 隔振系统非线性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最优阻尼半主动联合控制
    3.1 引言
    3.2 隔振效果目标函数
    3.3 双线性系统
    3.4 半主动控制约束
    3.5 智能阻尼最优控制理论的应用
        3.5.1 在双线性模型上运用推广的变分法原理
        3.5.2 数值求解
    3.6 间断算法探讨
        3.6.1 非实时间断处理算法
        3.6.2 实时间断处理算法
    3.7 不可导、不连续、间断点情况下极大值原理的应用
        3.7.1 泛函分析
        3.7.2 泛函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程问题的求解
        3.7.3 最优控制中不可导、不连续、间断点问题探讨
    3.8 在双线性模型上应用半主动控制策略
        3.8.1 天棚阻尼控制
        3.8.2 单频激励下半主动阻尼控制策略的比较
    3.9 利用凸包技术对非线性饱和项进行线性化处理
        3.9.1 凸包技术
        3.9.2 对非线性饱和项进行线性化处理
    3.10 利用Lyapunov函数稳定性理论,求解LMI凸优化问题最优解
        3.10.1 反馈控制器设计和吸引分析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隔振效果研究及分析
    4.1 引言
    4.2 单一频率正弦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4.2.1 单频激励下力传递率分析
        4.2.2 单频激励下频域分析
        4.2.3 单频激励下时域分析
    4.3 双频正弦信号输入下隔振效果
    4.4 多频正弦信号输入下隔振效果
    4.5 冲击信号输入下五种阻尼控制隔振效果研究
    4.6 双线性系统减振效果分析
        4.6.1 随机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4.6.2 冲击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4.7 混合信号激励下的隔振效果研究
        4.7.1 冲击和正弦混合信号激励下隔振效果研究
        4.7.2 随机和正弦混合输入信号下隔振效果研究
        4.7.3 随机和冲击混合信号激励下隔振效果研究
    4.8 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策略在参数摄动时的鲁棒性
    4.9 非线性阻尼隔振控制GUI系统开发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实验研究
    5.1 实验设备
        5.1.1 电流变液阻尼器
        5.1.2 力隔振试验台
    5.2 试验台测量系统
        5.2.1 传递率测量原理
        5.2.2 测量系统结构
    5.3 无隔振器状态下传递率测量试验与结果分析
    5.4 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单阻尼孔阻尼器实验
    5.5 双阻尼孔阻尼器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特性实验研究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完成的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发明专利情况
致谢

(3)铅挤压阻尼器对网壳结构的减振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铅挤压阻尼器试验
2 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振计算模型
3 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振算例
    3.1 LS-DYNA软件参数
    3.2 铅挤压阻尼器布置位置及减振效果分析
    3.3 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倒塌的影响
4 结论

(4)基于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减震控制的研究进展
        1.2.1 被动控制系统
        1.2.2 主动控制系统
        1.2.3 半主动控制系统
        1.2.4 智能控制系统
        1.2.5 混合控制系统
    1.3 隔震研究概况
        1.3.1 基础隔震
        1.3.2 层间隔震
    1.4 智能材料与智能隔震
        1.4.1 智能传感材料
        1.4.2 智能驱动材料
        1.4.3 智能结构与智能隔震
    1.5 压电材料
        1.5.1 压电效应
        1.5.2 压电陶瓷的主要特性
        1.5.3 压电发电
    1.6 压电智能控制
        1.6.1 压电智能主动控制
        1.6.2 压电智能混合控制
        1.6.3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
        1.6.4 压电摩擦阻尼器的优点
    1.7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研发与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叠层压电驱动器的力学性能
        2.2.1 叠层压电陶瓷本构关系
        2.2.2 叠层压电驱动器
    2.3 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设计
        2.3.1 工作原理与构造
        2.3.2 压电套筒的构造
        2.3.3 阻尼器机械系统
    2.4 压电阻尼器变形的初步分析
        2.4.1 变形计算
        2.4.2 压电阻尼器的紧固力与阻尼力
    2.5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试验研究
        2.5.1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
        2.5.2 叠层压电驱动器的出力性能试验
        2.5.3 摩擦材料变形对可调正压力的影响
        2.5.4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2.5.5 双向滑动时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的设计分析和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SMA阻尼器的研究概况
    3.3 复合阻尼器的整体设计
        3.3.1 复合阻尼器工作原理
        3.3.2 协同工作设计要求
    3.4 SMA材料性能试验
        3.4.1 SMA丝的选用
        3.4.2 SMA丝的超弹性性能训练
    3.5 SMA复合阻尼器的设计
        3.5.1 SMA丝数量的确定
        3.5.2 SMA丝的安装
        3.5.3 SMA丝调节阀与夹紧装置
    3.6 复合阻尼器的有限元分析
        3.6.1 复合阻尼器的有限元建模
        3.6.2 阻尼器不同行程下的变形分析
        3.6.3 复合阻尼器几何参数优化
        3.6.4 压电驱动器可调正压力计算
        3.6.5 复合阻尼器形状系数
        3.6.6 有限元变形分析的试验验证
    3.7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的性能试验
        3.7.1 预压力的施加与计算
        3.7.2 试验夹具与阻尼器的安装
        3.7.3 压电-SMA智能阻尼器性能试验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
    4.1 引言
    4.2 半主动装置阻尼力计算模型
        4.2.1 成熟的半主动控制装置的阻尼力计算模型
        4.2.2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力
    4.3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力计算模型
        4.3.1 压电摩擦阻尼器单向摩擦力模型
        4.3.2 双向耦合摩擦力模型
        4.3.3 压电-SMA复合变摩擦阻尼器阻尼力模型
    4.4 智能隔震运动方程
        4.4.1 多质点平动体系结构动力分析模型
        4.4.2 基础隔震结构运动方程
        4.4.3 层间隔震结构运动方程
        4.4.4 结构阻尼矩阵
        4.4.5 智能隔震系统的状态空间法
    4.5 智能隔震控制策略
        4.5.1 智能隔震控制效果评价指标
        4.5.2 主动控制器的设计
        4.5.3 半主动控制策略
        4.5.4 最优电压控制策略
    4.6 高位层间隔震的设计与智能隔震仿真分析
        4.6.1 高位层间隔震工程实例
        4.6.2 大吨位压电智能阻尼器的模拟与隔震层的布置
        4.6.3 普通结构与隔震比较和仿真参数的确定
        4.6.4 半主动控制仿真分析
        4.6.5 压电阻尼器有、无SMA丝分析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压电-SMA阻尼器的模型结构智能隔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与分析
    5.1 试验的建立
        5.1.1 模型结构的设计
        5.1.2 振动台与传感器
        5.1.3 阻尼器的安装与调试
    5.2 试验研究的内容
    5.3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结构的动力参数
        5.3.2 白噪声试验在对阻尼器刚度的分析
        53 .3 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试验结果
    5.4 基础隔震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电压下结构动力特性
        5.4.2 X方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
        5.4.3 在45°方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
    5.5 模型结构首层隔震试验结果与分析
        5.5.1 在45°方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与分析
        5.5.2 在x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的动力反应与分析
        5.5.3 阻尼器不同电压下的频域分析
    5.6 试验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自供电压电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层间隔震系统的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压电能量收集技术
        6.2.1 压电能量收集的基本原理
        6.2.2 压电发电的研究进展
        6.2.3 压电发电的主要性能参数
        6.2.4 大功率压电发电
    6.3 单片压电陶瓷能量收集系统
        6.3.1 单片压电陶瓷发电系统
        6.3.2 单片压电陶瓷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
    6.4 叠层压电陶瓷能量收集系统
        6.4.1 叠层压电陶瓷堆发电装置
        6.4.2 叠层压电堆式发电装置机电耦合数学模型
        6.4.3 自发电装置参数分析
    6.5 基于自供电压电阻尼器的智能层间隔震系统
    6.6 智能层间隔震控制仿真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主要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农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的科研)

(5)MR阻尼器力学性能与减震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磁流变液研究现状
        1.3.2 MR阻尼器结构的研究现状
        1.3.3 MR阻尼器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1.3.4 基于MR阻尼器的减震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MR阻尼器的基本原理与力学模型
    2.1 磁流变液的基本理论
        2.1.1 磁流变液的流变原理
        2.1.2 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
        2.1.3 磁流变液的工程应用
    2.2 MR阻尼器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原理
    2.3 MR阻尼器的既有力学模型
        2.3.1 Bingham模型
        2.3.2 粘弹塑性模型
        2.3.3 非线性双粘性模型(非线性磁滞biviscous模型)
        2.3.4 Bouc-Wen模型
        2.3.5 现象模型(改进的Bouc-Wen模型)
        2.3.6 改进的现象模型
        2.3.7 修正的Bingham模型
        2.3.8 修正的Dahl模型
        2.3.9 Sigmoid模型
        2.3.10 双Sigmoid模型
        2.3.11 非线性滞环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R阻尼器的力学性能研究
    3.1 MR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
        3.1.1 测试装置
        3.1.2 试验结果
    3.2 非线性最小二乘识别法
    3.3 基于几种力学模型的参数识别
    3.4 MR阻尼器新型力学模型
        3.4.1 模型的提出
        3.4.2 模型的验证
        3.4.3 误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R阻尼器的减震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MR阻尼器作用下的桥梁减震理论
        4.2.1 动力方程与有限元分析基本元素
        4.2.2 动力数值分析方法
        4.2.3 仿真流程
    4.3 减震试验
        4.3.1 平胜大桥概况
        4.3.2 有限元模型及动力分析
        4.3.3 试验模型
        4.3.4 输入地震波与试验工况
    4.4 MR阻尼器减震效果研究
        4.4.1 平胜大桥实桥地震波
        4.4.2 Taft地震波
        4.4.3 El-Centro地震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7)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MR阻尼器研究概况
        1.2.1 MR阻尼器设计与应用国际研究现状
        1.2.2 MR阻尼器设计与应用国内研究现状
        1.2.3 MR阻尼器的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1.3 大跨度空间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现状
        1.3.1 TMD在空间网格结构中的应用
        1.3.2 被动耗能阻尼器在大跨度空间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1.3.3 ER/MR阻尼器在网壳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MR阻尼器理论基础与简化设计方法
    2.1 MR阻尼器的工作原理
        2.1.1 基本工作模式
        2.1.2 主要类型
        2.1.3 阻尼力调节原理
    2.2 MR阻尼器的制作材料
        2.2.1 磁流变液
        2.2.2 结构部分制作材料
    2.3 MR阻尼器的设计方法
        2.3.1 基于磁路欧姆定律的传统设计方法
        2.3.2 基于磁场有限元分析的试算方法
    2.4 MR阻尼器的局部结构设计
        2.4.1 密封设计
        2.4.2 结构强度验算
    2.5 剪切阀式MR阻尼器的简化设计方法
        2.5.1 设计原理
        2.5.2 数值模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MR阻尼器的结构设计、性能测试及阻尼力预估模型
    3.1 阻尼力双向调节阻尼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
        3.1.1 新型复合磁路结构
        3.1.2 结构设计
        3.1.3 磁场测量与分析
        3.1.4 动力性能测试与分析
    3.2 全通道有效MR阻尼器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
        3.2.1 全通道有效磁路结构
        3.2.2 磁路有限元分析
        3.2.3 两方案性能比较
        3.2.4 基于磁通均衡理论的设计方法
        3.2.5 阻尼器方案
        3.2.6 磁场测量与分析
        3.2.7 动力性能测试与分析
        3.2.8 动力滞回曲线
    3.3 MR-J阻尼器的性能测试与阻尼力预估模型
        3.3.1 阻尼器结构设计
        3.3.2 阻尼器性能测试与分析
        3.3.3 阻尼力预估模型
        3.3.4 动力滞回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R阻尼器的动力滞回模型
    4.1 Logistic分段模型
        4.1.1 模型函数形式
        4.1.2 分段参数识别
        4.1.3 识别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4.2 Gompertz模型
        4.2.1 模型函数形式
        4.2.2 输入电流相关参数识别
        4.2.3 峰值速度相关参数识别
        4.2.4 Gompertz模型
        4.2.5 模型识别效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新型MR阻尼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系统
    5.1 阻尼器力学模型
    5.2 受控结构与控制效果定义
    5.3 基于阻尼力双向调节MR阻尼器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系统
        5.3.1 权系数及主动最优控制力峰值确定
        5.3.2 MR阻尼器阻尼力峰值确定
        5.3.3 MR阻尼器安装角度分析
        5.3.4 被动最优控制力状态选取
    5.4 基于阻尼力双向调节MR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算法修订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磁流变阻尼器在船舶减振降噪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磁流变材料概述
        1.2.2 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1.2.3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任务
第2章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设计技术
    2.1 磁流变液阻尼器
        2.1.1 工作模式及工作原理
        2.1.2 磁流变液阻尼器性能分析
    2.2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的设计
        2.2.1 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特性
        2.2.2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设计的基本原理
        2.2.3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的设计
        2.2.4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模型及仿真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磁流变阻尼器实船应用研究
    3.1 磁流变液阻尼器与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性能比较
    3.2 磁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的减振原理
        3.2.1 单层减振系统
        3.2.2 磁流变阻尼器的减振原理
    3.3 磁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设计技术
        3.3.1 设计的基本依据
        3.3.2 磁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设计步骤
        3.3.3 磁流变阻尼器的选择与布置原则
    3.4 磁流变阻尼器实船连接形式设计
    3.5 磁流变阻尼器构成的船舶减振系统减振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流变阻尼器实船应用减振效果评估
    4.1 隔振效果评估指标
    4.2 减振系统参数识别
    4.3 磁流变液阻尼器减振效果评估
        4.3.1 工况设计
        4.3.2 磁流变液阻尼器并联橡胶减振器减振效果分析
        4.3.3 磁流变液阻尼器并联钢丝绳减振器减振效果分析
    4.4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减振效果评估
        4.4.1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并联橡胶减振器减振效果分析
        4.4.2 磁流变弹性体阻尼器并联钢丝绳减振器减振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构形式对船体振动的影响分析
    5.1 结构板厚对船体振动的影响
        5.1.1 改变结构刚度减振原理
        5.1.2 改变结构板厚工况设计
        5.1.3 改变板厚仿真结果分析
    5.2 安装加强筋对船体振动的影响
        5.2.1 安装加强筋工况设计
        5.2.2 安装加强筋仿真结果分析
    5.3 敷设阻尼层对船体振动的影响
        5.3.1 设置阻尼层隔振
        5.3.2 设置阻尼层工况设计
        5.3.3 敷设阻尼层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
        1.2.1 桥梁风致静力失稳
        1.2.2 风对桥梁的动力作用
        1.2.3 静风与颤抖振响应的相互影响
    1.3 计算流体力学的兴起
    1.4 断面形式对气动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研究回顾
    2.1 空气动力学措施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常见的空气动力学措施
    2.2 机械减振措施
        2.2.1 隔震技术
        2.2.2 被动耗能减震
        2.2.3 主动、半主动和智能控制
    2.3 结构措施
        2.3.1 缆索体系结构措施
        2.3.2 辅助拉索系统结构措施
        2.3.3 其它结构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斜拉桥闭口箱梁三分力系数数值识别
    3.1 计算流体力学的形成和发展
    3.2 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过程
    3.3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3.3.1 质量守恒方程
        3.3.2 动量守恒方程
        3.3.3 能量守恒方程
    3.4 计算流体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4.1 数学建模
        3.4.2 斜拉桥闭口箱梁三分力系数数值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闭口箱梁气动措施的CFD分析
    4.1 引言
    4.2 边缘风嘴措施
        4.2.1 基本断面设计
        4.2.2 断面分析
    4.3 导流板措施
        4.3.1 导流板断面设计
        4.3.2 导流板措施的横向对比分析
        4.3.3 导流板措施的纵向对比分析
    4.4 中央开槽措施
        4.4.1 开槽断面设计
        4.4.2 每种开槽措施的横向对比分析
        4.4.3 开槽措施前后各断面纵向对比分析
    4.5 主梁宽高比的影响
        4.5.1 断面设计
        4.5.2 主梁宽高比影响对比分析
    4.6 栏杆透空率的影响
        4.6.1 断面设计
        4.6.2 栏杆透空率影响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小波分析的随机风场模拟
    5.1 随机风场模型
        5.1.1 平均风速沿高度的变化规律
        5.1.2 脉动风的主要特性
    5.2 随机风场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
        5.2.1 Monte Carlo模拟的数学背景
        5.2.2 谐波合成法
        5.2.3 线性滤波器法
    5.3 小波分析法
        5.3.1 小波分析在风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5.3.2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5.3.3 基于小波分析的随机风场模拟
    5.4 与传统方法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跨度桥梁侧向抖振的智能混合控制
    6.1 引言
    6.2 天兴洲大桥有限元模型与动力特性
        6.2.1 天兴洲大桥概况
        6.2.2 有限元模型概况
        6.2.3 结构动力特性
    6.3 风荷载的计算
        6.3.1 静阵风荷载的计算
        6.3.2 主梁风场模拟
        6.3.3 抖振惯性力的计算
    6.4 主梁侧向抖振响应智能混合控制
        6.4.1 混合控制方案
        6.4.2 风致抖振响应混合控制方程
        6.4.3 半主动控制策略
        6.4.4 主梁侧向抖振反应控制效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10)基于MR阻尼器的船舶减振基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
        1.2.2 磁流变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基座的设计思想及主要元件力学特性
    2.1 引言
    2.2 减振基座设计思想
    2.3 减振基座的结构
    2.4 MR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建模
        2.4.1 磁流变液材料的组成及其流变机理
        2.4.2 MR阻尼器的工作原理
        2.4.3 参数变化对MR阻尼器性能的影响
    2.5 钢丝绳减振器特性仿真研究
        2.5.1 钢丝绳减振器的力学模型分析
        2.5.2 钢丝绳减振器特性仿真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减振基座数值试验
    3.1 引言
    3.2 有限元模型及其模态特性
    3.3 振动响应仿真计算
        3.3.1 力的传递率变化规律
        3.3.2 振幅放大因子的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减振基座主要元件特性及模态测试
    4.1 引言
    4.2 试验主要元件性能测定
        4.2.1 钢丝绳弹簧性能测定
        4.2.2 MR阻尼器性能测定
    4.3 模态测试方案及实现手段
        4.3.1 测试方法
        4.3.2 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
    4.4 模态试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减振基座振动试验
    5.1 引言
    5.2 振动试验方案
        5.2.1 边界条件的处理
        5.2.2 激振力的加载方式
        5.2.3 传感器布置
        5.2.4 试验工况设定
    5.3 恒定阻尼器电流试验结果分析
        5.3.1 试验现象概述
        5.3.2 参数定义
        5.3.3 实验结果分析
        5.3.4 数值仿真和物理实验的对比分析
    5.4 PID振动控制试验结果分析
        5.4.1 PID控制原理
        5.4.2 控制思路
        5.4.3 PID控制软件简介
        5.4.4 试验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减振元件中MR阻尼器力学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MR阻尼器的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6.2.1 伪静力模型
        6.2.2 参数化动态模型
        6.2.3 非参数化动态模型
    6.3 修正的Sigmoid力学模型
        6.3.1 MR阻尼器力的特性
        6.3.2 Sigmoid函数的基本特性
        6.3.3 修正的sigmoid模型
        6.3.4 模型参数的确定
        6.3.5 模型的验证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四、ER/MR智能阻尼器结构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调质阻尼器在带裙房高层建筑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中的应用[J]. 余克兴. 华南地震, 2020(03)
  • [2]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D]. 高新科.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3]铅挤压阻尼器对网壳结构的减振控制[J]. 杨明飞,徐赵东,黄兴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4]基于压电-SMA变摩擦阻尼器的智能隔震系统试验与理论研究[D]. 戴纳新. 湖南大学, 2012(05)
  • [5]MR阻尼器力学性能与减震效果研究[D]. 李春阳. 中南大学, 2011(12)
  • [6]电流变体在结构工程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逯静洲,李庆斌.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0(03)
  • [7]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半主动控制体系研究[D]. 张路. 天津大学, 2010(07)
  • [8]磁流变阻尼器在船舶减振降噪中的应用[D]. 朱永凯.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6)
  • [9]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研究[D]. 姜天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09(12)
  • [10]基于MR阻尼器的船舶减振基座试验研究[D]. 邓忠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ER/MR智能阻尼器结构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