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昭平台水库溢洪道闸墩裂缝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易鑫,王伟,李刚[1](2022)在《某水电厂第二溢洪道闸墩裂缝影响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对某水电厂第二溢洪道各闸墩中部裂缝选取典型代表性闸墩(3号中闸墩)进行有限元分析,主要研究原闸墩在开裂前后的受力性能以及对溢洪道后期正常运行的影响。结论如下:闸墩原结构(未开裂前)裂缝周边应力均较小,最大拉应力为0.25×103 kPa,均远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根据计算成果分析对比表和闸墩应力云图,表明闸墩在开裂后裂缝周边应力得到释放,裂缝周边主拉压应力均变小,裂缝已趋向稳定;后期应做好裂缝的封闭防护,防止裂缝碳化钢筋锈蚀等情况继续发展,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陈振强[2](2009)在《基于混合编程的大坝安全监测评价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利行业越来越重视大坝的安全监测,随着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系统也应运而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大坝的运行状态,同时分析已有观测数据以评价大坝性态。而编制大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系统,涉及到许多复杂控制算法,这些算法若用高级语言编写,开发周期会因此而大大增长,且对开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atlab作为一款优秀的科学计算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世界级的专家将他们的算法或优秀技术加入到各种ToolBox中供人们使用。对使用者来说,这是一笔不菲的馈赠。如果在编程中能够用到这些成果,则会使系统的开发事半功倍。本文利用matlab提供的与vb.net的接口,采用新的混合编程技术对大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系统进行研究开发。文中对混合编程技术、监测分析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库构成、关键技术的实现以及遗传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神经网络渗流模型、沉降模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陆浑水库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基于混合编程的陆浑水库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系统。具体内容如下:1、明确系统的开发目标、设计原则、开发工具和采用技术,对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确定系统实现功能。2、详细阐述了监测系统的技术实现,包括新版本的matlab与vb.net混合编程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报表制作技术、动态过程线制作技术。3、介绍了结合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的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的原理,并介绍如何利用vb.net与新版本的matlab混合编程实现该算法,建立大坝的渗流、沉降模型,实现模型的计算、分析、预测。并根据资料的分析结果及巡视检查的结果,编制基于混合编程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程序对大坝的实测性态进行综合评价。4、与以往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模结果进行对比,显示出遗传神经网络、粒子群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更加精确,基于混合编程的系统开发效率高,系统运行良好,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朱秋菊[3](2005)在《闸墩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分析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闸墩,体积较大,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热传导性能差,温度变形受到约束,常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破坏闸墩结构的整体性,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国内外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和防裂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坝的温控和防裂上,大量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像闸墩一类的块体混凝土结构却缺乏研究,闸墩裂缝频频发生却难以防止。到目前为止,闸墩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问题仍是水利与土木等工程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和应变等力学性能是影响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昭平台水库杨家岭非常溢洪道闸墩再浇筑施工中发现,几乎所有己浇的闸墩在龄期7到28天内均发现不同程度的混凝土温度裂缝。闸墩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或混凝土的温度应变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 本文通过对昭平台水库杨家岭非常溢洪道闸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得到随龄期变化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等物理力学参数值;通过对有关实测温度资料进行分析,得到气温变化曲线和闸墩内典型点随龄期变化的温度过程曲线;利用ANSYS软件三维有限元法进行了闸墩施工期的瞬念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仿真分析中考虑了外界气温条件、水泥水化热、弹模、徐变等热力学和物理力学参数以及分层浇筑对闸墩温度应力的影响,并把仿真结果与实际测温资料作对比,分析出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作用温升温降过快和气温骤降是导致实际工程中闸墩出现温度裂缝的两个根本原因。 文中用断裂力学方法对已建闸墩混凝土开裂后裂缝发展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探讨,预测了裂缝的可能发展趋势,并对其危害性进行了评估;最后考虑闸墩混凝土温度裂缝影响因素,从控制温度、改善约束条件和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三方面给出了防止闸墩混凝土开裂、减小温度应力的措施,对闸墩混凝土温度裂缝提出了限制与修补加固措施。
江怀雁[4](2005)在《溢流坝闸墩裂缝分析及加固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合面狮水电站大坝的溢流坝闸墩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现有的少量资料出发,建立线弹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闸墩裂缝产生的原因。计算表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工作应力不致使闸墩产生裂缝,浇筑时的温度应力及混凝土施工质量是闸墩裂缝产生的最可能的原因。 接着,从现有的裂缝出发,建立了三维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工作应力,从强度角度考察是否对有裂缝的闸墩进行加固的必要性。在非线性计算中,根据W-W的五参数混凝土破坏理论,建立混凝土的开裂准则。塑性区范围的扩大表明,现存裂缝对坝体安全性是有影响的,有必要对闸墩进行加固。 最后,加固方案的研究是本课题的重点。加固方案拟定为两种。方案一是裂缝灌浆和闸墩锚索加固,计算给出了闸墩各部位在四种锚索布置方案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图。经分析比较,在闸墩下游侧▽85.0m高程上施加水平锚索的布置方案产生的预应力效果最好。方案二是裂缝灌浆和粘贴钢板加固,此方案是考虑到上述方案施工上可能有困难而设计的,计算给出了相应的应力分布图。 加固后的效果分析表明,通过采取以上各种加固措施可有效地将裂缝造成的危险程度减小到最低,保证了合面狮大坝的安全正常运行。
张同德,胡良明,周鸿钧[5](2001)在《昭平台水库溢洪道闸墩裂缝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昭平台水库溢洪道建成于 1 970年 ,在运行过程中 ,溢洪道闸墩支座梁附近产生了贯穿性裂缝 .溢洪道作为水利枢纽中的主要建筑物 ,其本身的可靠性是枢纽安全的重要保证 ,因此有必要找出溢洪道闸墩裂缝的成因 ,并分析带裂缝运行的闸墩是否安全、稳定 .对昭平台水库溢洪道闸墩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成功地模拟了裂缝扩展 ,探讨了闸墩支座梁附近混凝土开裂的原因 ,提出了改进措施 .计算分析成果已为工程所采用
二、昭平台水库溢洪道闸墩裂缝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昭平台水库溢洪道闸墩裂缝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水电厂第二溢洪道闸墩裂缝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分析 |
2.1 计算参数 |
2.2 计算荷载及工况 |
2.2.1 静水压力 |
2.2.2 扬压力 |
2.2.3 泥沙压力 |
2.2.4 动水压力 |
2.2.5 其他荷载 |
2.3 模型建立 |
2.4 地基地应力平衡下沉降分析 |
2.5 相关计算结果及分析 |
2.5.1 工况1:设计洪水位(闸门关闭) |
2.5.2 工况2:设计洪水位(闸门全开) |
2.5.3 工况3:校核洪水位(闸门关闭) |
2.5.4 工况4: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 |
2.5.5 工况5:闸墩开裂设计洪水位(闸门关闭) |
2.5.6 工况6:闸墩开裂设计洪水位(闸门全开) |
2.5.7 工况7:闸墩开裂校核洪水位(闸门关闭) |
2.5.8 工况8:闸墩开裂校核洪水位(闸门全开) |
3 裂缝受力特性分析 |
4 结语 |
(2)基于混合编程的大坝安全监测评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2.2 系统主要模块及其实现方法 |
第三章 基于混合编程的遗传神经网络在系统中的实现 |
3.1 监测分析模型的选择 |
3.2 神经网络概述 |
3.3 遗传算法概述 |
3.4 遗传神经网络监测模型在matlab中的实现 |
3.5 遗传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在matlab中的实现 |
3.6 遗传神经网络监测及评价模型混合编程的实现 |
第四章 基于混合编程的粒子群神经网络在系统中的实现 |
4.1 粒子群算法概述 |
4.2 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应用 |
4.3 粒子群神经网络监测模型在matlab中的实现 |
4.4 粒子群神经网络监测及评价模型混合编程实现 |
第五章 工程实例运用 |
5.1 陆浑水库简介 |
5.2 安全监测内容 |
5.3 模型分析评价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 |
致谢 |
(3)闸墩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分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闸墩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前言 |
§2.2 闸墩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设计 |
§2.3 闸墩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闸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原型观测 |
§3.1 前言 |
§3.2 闸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原型观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闸墩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4.1 前言 |
§4.2 温度场及徐变应力场仿真计算原理 |
§4.3 ANSYS软件主要功能简介 |
§4.4 闸墩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力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选取 |
§4.5 边界条件选取 |
§4.6 闸墩混凝土施工期仿真分析计算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闸墩混凝土施工期裂缝稳定性分析与防裂措施 |
§5.1 前言 |
§5.2 混凝土断裂破坏机理 |
§5.3 闸墩混凝土裂缝稳定性分析 |
§5.4 混凝土骑缝钢筋限裂作用的断裂力学分析 |
§5.5 闸墩混凝土温控和防裂措施 |
§5.6 闸墩混凝土温度裂缝限制与修补加固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溢流坝闸墩裂缝分析及加固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课题背景 |
1.3 坝体裂缝加固问题研究概况 |
1.3.1 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2 裂缝加固问题计算方法 |
1.4 本课题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2.1.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矩阵形式 |
2.1.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过程 |
2.2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2.2.2 混凝土的破坏理论 |
2.2.3 钢筋混凝土裂缝单元 |
2.2.4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数值实现 |
第三章 闸墩在无裂缝存在时的弹性分析 |
3.1 计算模型与工况 |
3.1.1 几何模型和范围 |
3.1.2 荷载组合 |
3.1.3 计算软件与单元剖分 |
3.1.4 基本参数 |
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2.1 工况一 |
3.2.2 工况二 |
第四章 含裂缝闸墩的强度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 |
4.1.2 基本参数 |
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2.1 工况一 |
4.2.2 工况二 |
第五章 加固方案的比较选择 |
5.1 灌浆与预应力锚固加固方案 |
5.1.1 灌浆压力分析 |
5.1.2 锚索的布置 |
5.1.3 四种锚固方案的比较选择 |
5.2 灌浆与粘贴钢板加固方案 |
5.2.1 钢板的位置和施工过程 |
5.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昭平台水库溢洪道闸墩裂缝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闸墩模型建立及有限元离散 |
1.1 模型建立 |
1.2 有限元离散化 |
2 闸墩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 |
2.1 材料本构关系 |
2.2 计算结果分析 |
3 结论 |
四、昭平台水库溢洪道闸墩裂缝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水电厂第二溢洪道闸墩裂缝影响分析[J]. 易鑫,王伟,李刚. 山西建筑, 2022(01)
- [2]基于混合编程的大坝安全监测评价系统研究[D]. 陈振强. 郑州大学, 2009(S1)
- [3]闸墩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分析及其应用[D]. 朱秋菊. 郑州大学, 2005(08)
- [4]溢流坝闸墩裂缝分析及加固措施[D]. 江怀雁. 广西大学, 2005(05)
- [5]昭平台水库溢洪道闸墩裂缝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张同德,胡良明,周鸿钧.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