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掷标枪最后用力的动力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靳成涛[1](2021)在《“摆转训练”对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快速力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闫英磊[2](2020)在《多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对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虽然在田径投掷项目中标枪是最轻的器械,但是想要取得优秀的成绩却并不容易,因为掷标枪的过程不仅要求运动员力量要大,更重要的是运动员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所以标枪技术也是投掷项目中最难掌握的。标枪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员不仅要控制出枪的角度和高度,还要保证最后用力的方向尽可能与标枪的纵轴一致,这样才能使标枪获得更大的出手速度和滑行动量,所以最后用力技术效果的优劣将会决定运动员的投掷成绩。因此,如何提高最后用力技术效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最后用力阶段投掷臂肌肉工作的原理——肌肉超等长收缩为理论基础,提出多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法,为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训练手段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山东体育学院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学院2017、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标枪专选的18名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验等研究方法,对标枪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实验研究。运用独立样T检验分析两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掷标枪成绩和技评成绩,把18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实验前两组各项水平不具有显着性差异。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确定了实验组多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的拉引角分别为60°、90°和120°,对照组单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的拉引角为90°。实验时间是30个课时,每周两次训练课,在准备活动结束后牵拉橡皮带进行原地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练习,两组的训练时间、地点、方法和负荷都保持一致。实验结束后对所有运动员进行因变量指标测试,并运用独立样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果:1.多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的角度选取比较合理,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2.投掷成绩指标和技评指标可以有效地反映运动员训练的效果,实验后实验组的顺风和逆风完整技术掷标枪成绩优于对照组。3.实验前后实验组的原地技术、顺风和逆风技术掷标枪成绩都具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仅有原地掷标枪技成绩具有显着性差异。4.实验后实验组的交叉步掷标枪、完整技术掷标枪技评成绩都优于对照组,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原地掷标枪技评成绩都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的交叉步掷标枪、完整技术掷标枪技评成绩具有显着性,而对照组这两项不具有显着性差异。5.多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对标枪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效果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单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标枪运动员掷标枪动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余健[3](2020)在《中外优秀大学生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与成绩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标枪运动员多次打破亚洲纪录,标识着我国标枪运动正在崛起,身为我国标枪项目的后备军(大学生标枪运动员),同样也需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本篇文章以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决赛前八名运动员、201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标枪决赛前八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我国大学生运动员与世界大学生运动员的成绩及相关数据。利用高速摄像机对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助跑后程及最后用力技术阶段的动作技术进行不间断拍摄,获取运动员在交叉步中的踝关节与膝关节、在最后用力前运动员在交叉步中身体重心运动轨迹与水平速度的变化、最后用力阶段等重要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影像测量法、影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优秀大学生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大学生运动员进行技术特征对比,找出我国大学生与世界大学生标枪运动员存在的规律及特点,为以后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使我国大学生标枪项目整体水平得到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决赛和2019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标枪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运动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交叉步的步长、步时、平均速度等数据与世界大学生运动员的均值相差0.38M和0.07S。由于步长步时较短,导致在左侧支撑时,下肢支撑的完成度不够,最后一步时躯干形成的“满弓”的身体姿态不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技术动作。从而在节奏上表现为“哒-哒-哒-哒”,所以这也是影响我国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成绩问题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运动员的重心水平速度为5.45M/S,比世界大学生运动员慢了2.35M/S,我国大学生运动员在交叉步过程中身体重心起伏过大,在交叉步过程中出现屈膝抬腿,导致减小了右腿的摆动半径、减弱向前的动力,而且手臂和下肢没有伸展开,下肢摆动的幅度过高,就会使运动员在交叉步过程中的速度降低,从而影响了标枪出手时的连贯性。我国运动员在最后用力瞬间的技术动作,只有躯干后倾角20.5°,基本达到合理的角度。左侧支撑角为34.84°、握点到左侧支撑点距离为1.86M与世界大学生的差距较大,部分运动员出现在交叉步倒数第二步有意识拉大步伐,导致助跑速度从高速状态转为中低速。我国大学生运动员在手速度为22.84M/S、出手角度41.3。与世界大学生运动员相比出手速度慢了3.82M/S、出手高度高出3.4°,过高的出手高度和较慢的出手速度是影响我国大学生运动员与世界大学生运动员的重要因素。
汪瑞瑞[4](2019)在《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女子标枪成绩突飞猛进,多次突破原有的成绩,创立新的亚洲记录,在世界水平中也快速发展,在世界排名中名次靠前,因而对于我国标枪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研究在前期学者对于标枪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的现有技术共性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完善技术动作,缩小与世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在差异中寻求差距,促进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更上一个台阶,在国际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国内各个层次的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8年全国冠军赛女子标枪项目比赛的前五名运动员的投掷步阶段及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从而找出她们各自的投掷特点以及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指导训练实践参考。通过对冠军赛前五名运动员各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我国五名女子标枪运动员各项运动参数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动作技术,但仍存在细微上的变化,普遍存在投掷步躯干后倾角度偏小与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大的数值上相对于世界级运动员偏低,其中余玉珍、苏玲丹两名技术欠缺稳定。-(2)我国五名运动员在投掷步中除了吕会会、刘诗颖外其他三名运动员均未符合后四步步长“小、大、最大、小”的步长规律,且张莉由于步长短,致使身体重心过高,余玉珍在整个投掷步过程中助跑频率慢,我国优秀运动员在投掷步方面还存在着不足。(3)吕会会、刘诗颖、苏玲丹三名运动员的重心高度与世界平均值无显着差异,身体重心上下起伏的不明显,均趋于稳定;除张莉在倒数第二步右脚着地瞬间重心较低,没有很好的完成交叉步腾空的动作,其他四名运动员在重心高度环节方面完成的较好。(4)五名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出手速度及出手角度高于世界均值24.8m/s和37.6°,只有苏玲丹的出手速度较世界均值较低,差值达到了3.6m/s,且五名运动员的出手高度系数均与合理系数0.89相差较大,这与我国运动员的身高以及技术特点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上文研究中指出,过大的出手角度影响标枪飞行时的水平速度,因而无形中降低了我国运动员水平的速度。
王敏[5](2019)在《针对学生身体素质采用分类补缺教学的实验研究 ——以西安体院掷标枪普修课教学为例》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在体育学院田径普修课中,掷标枪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田径运动项目。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当前,掷标枪的课时缩短到只有十几个课时,要让学生在较少的上课时数内掌握掷标枪技术并取得一定的达标成绩,具有较大的困难。现在的普修课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掷标枪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渐渐地适应不了新的教学需求,为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更好的掌握掷标枪这一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分类补缺的教学方法引用到掷标枪的教学课堂中,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研究,验证运用“分类补缺”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效果是否有所提高,从而达到优化掷标枪课堂教学的目的。期望为田径掷标枪普修课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法,为其他田径课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西安体育学院本科运动训练专业掷标枪普修课2016级9班和11班各随机抽取20名同学作为实验对象、以针对学生身体素质采用分类补缺教学的效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前,请专家筛选出决定掷标枪成绩的身体素质指标中的具体指标,用专家筛选出的身体素质指标(速度类因子:30m加速跑;爆发力因子:30s快挺、立定跳远;柔韧因子:握枪直臂绕肩;协调因子:单手投网球、双手正而抛实心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根据实验前指标测试数据,对实验组采用标准百分法制定单项指标评分表,参照评分表对其各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评分,将个人评分最低项目认为是他的身体素质短板;为了保证短板选取更加严密,又设计了一份《学生身体素质短板自我评价表》,同项最低的归为一类。根据专家学者关于掷标枪身体素质训练研究的文献资料,以掷标枪运动特点为依据,归纳总结相关身体素质训练理论、方法和手段,向专家进行访问,整理出提高掷标枪身体素质短板的练习手段,其技术动作与练习外形结构和发力顺序都与掷标枪的技术动作相接近,将其穿插到课堂中包括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以及基本部分中等待练习的时间,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短板的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进度等其他教学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由同一教师进行16课时的教学实验,在实验后,对两个组别分别进行专家所筛选的身体素质指标和技评、达标测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实验结束后,对两个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在标枪的达标成绩和技评成绩的平均值上,其P值都小于0.05,两组存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学生在达标成绩和技术的掌握上都好于对照组。(2)两组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指标实验前后对比,差异性结果显示: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除30m加速跑指标外其余各指标具有显着性的提高,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提高不具有显着性。(3)将两组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前,两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总体上比对照组的学生要好。经过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采用分类补缺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影响具有显着性差异:分析两组实验对象的指标测试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单手投网球、30s快挺、双手正而抛实心球、握棍直臂绕肩、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在实验后均有所提高,并通过T检验得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2)在标枪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短板”进行分类补缺教学,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在标枪的技评和达标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着显着性差异,运用分类补缺教学法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法更加能够使学生在技评和达标上取得好成绩。(3)分类补缺教学法在学生的个性发展层而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分类补缺教学法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对存有共性不足的学生进行分类施教,提高不同类别的学生身体素质,有效的提高标枪技评和达标成绩,从而提高标枪教学效果。
马国才[6](2019)在《我国高水平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学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外优秀学者对标枪技术的研究主要围绕标枪交叉步和最后用力两大技术环节进行分析研究,而对于小环节的技术研究分析略为欠缺,因而对标枪阶段性技术的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水平女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阶段支撑技术上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与世界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找出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在阶段性技术环节上的不足,以及针对存在的不足找出提出建议,从而有效地提升中国女子标枪领域的技术水平,使其运动员在投掷技术上尽可能的平行于世界水平。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参加2018年3月30日—4月1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投掷项群赛第二站比赛,选取6名女子标枪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使用PEAK辐射式三维标定框架定点进行数据采集,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录像解析法,通过视讯分析软件对其支撑阶段进行解析研究,求得支撑阶段动作的运动学技术参数。结果:1、在单支撑阶段,6名研究对象在右脚着地瞬间,支撑不稳定导致过分的右腿制动,从而降低了重心高度,也损失了很大的水平速度。因为腿部力量的欠缺和承受的负荷能力较弱,从而以惯性速度蹬伸至双支撑阶段,导致躯干后倾角的变化,影响“满弓”的形成,躯干后倾角便有过早的躯干前移,导致最后用力工作距离的减小。也造成了枪臂角的过大,对最后用力阶段身体形成“满弓”对动作造成影响。2、在双支撑阶段,6名研究对象在受到巨大冲击力是被迫屈膝角度过大,从而影响了蹬伸阶段的用力过程,也导致上肢环节前移过大,造成躯干后倾角和枪臂角的变化,导致在最后的出手上出现“拉枪”的嫌疑。3、在最后用力阶段,由于下肢环节动作的不合理,对上肢动作环节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影响了最后用力阶段“满弓”的形成,也对最后的“鞭打”动作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错误。
王立冬[7](2018)在《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掷标枪是运动员在快速运动下有节奏的将多关节肌群在最短时间内,以精准的协调、控制能力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投掷项目。为构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体系,达到借助运动学手段提高运动员表现的目的。本研究以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为研究对象,以国内优秀运动员比赛录像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比赛录像与解析获取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参数。运用文献资料法、跟踪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确立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标枪技术评价与诊断理论基础上确立了以运动员最后3步作为研究范围,研究范围共分为助跑阶段、转换阶段以及最后用力阶段,3个技术阶段共包含7个技术特征时刻。2)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运动学指标体系由3个技术阶段下的22项具体技术运动学指标所构成。其中助跑阶段包含4项运动学指标;转换阶段包含8项运动学指标;最后用力阶段包含10项运动学指标。三个阶段权重分别为:助跑阶段(0.13)、转换阶段(0.16)以及最后用力阶段(0.71)。3)采用百分位法建立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标准,并运用于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实际比赛中,总体来讲运动成绩越高,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表现越好。4)标枪运动员技术诊断方法为态势诊断和特征画面诊断。在态势诊断基础上得出,张莉主要在助跑阶段和转换阶段距“优势值”有一定差距,具体指标为:“冲量步步长”、“重心移动距离C-D”、“右脚着地时刻躯干倾角”以及“最后一步的步长”;吕会会主要在转换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距“优势值”有一定差距,具体指标为:“右脚着地时刻的躯干倾角”、“肩-髋轴夹角E”、“肩-髋轴夹角F”以及“右肩关节速度F”。5)特征画面诊断表明张莉和吕会会需要改善以下几个方面,张莉:躯干后倾角度、上肢“延缓”能力、持枪稳定性、下肢主动加速能力;吕会会:躯干后倾角度、冲量步右脚着地快速过渡能力、上肢延缓能力。6)对张莉和吕会会两名运动员技术诊断结果予以反馈,各自教练员分别对技术存在主要问题实施针对性调整,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文晓叶[8](2014)在《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两弓用力”特征的三维运动学研究》文中提出标枪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项目,是体能加技能,集力量、速度、技术完美组合的项目。掷标枪的技术动作具有由周期性动作向非周期性动作转换的特点,其完整技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按照投掷顺序可划分为持枪助跑、交叉步引枪、最后用力和标枪出手后维持身体平衡四个部分。现代标枪技术要求在保证助跑速度和交叉步阶段技术质量基础上,提高最后用力阶段的出手速度,结合个人风格追求整体技术的最佳效果。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掷标枪的最后用力动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查阅文献资料却发现并没有针对最后用力阶段横弓形用力技术和反弓形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最后用力技术,我们将它分成三阶段:横弓阶段、反弓阶段和放弓鞭打阶段;五时相:右脚着地瞬间、重心移过支撑点瞬间、左脚着地瞬间、最大反弓瞬间和标枪出手瞬间。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5月全国田径大奖赛天津站的7名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掷标枪过程中最后用力阶段横弓形用力技术和反弓形用力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明确提出了最后用力阶段应形成两个弓形:侧向横弓形和正向反弓形。侧向横弓形形成的标志是肩横轴与投掷臂横向拉开在胸前形成弓,并与髋横轴扭紧。正向反弓形形成的标志是肩横轴几乎平行于髋横轴。2.从各角度分析两弓形用力,表明形成横弓形和反弓形能最大限度地拉长肌肉的初长度,提高肌肉兴奋性,能获得更大的肌力,且能延长肌力的作用力距离。3.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的用时过长,比例不合理。横弓阶段右脚着地时身体姿势不佳,导致单支撑缓冲阶段用时长,影响横弓形的效果。4.我国大部分运动员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右肘弯屈过大和提前用力,过早开始拉枪翻臂,导致右肩角变化较大,标枪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最大反弓形成得不充分,对力量的传递产生不利的影响,也缩短了标枪的加速距离。5.躯干的扭紧程度尚需进一步提高,使超越器械的动作完成得更充分。6.我国运动员在最后用力阶段大多存在右髋和右肩加速时机较早的问题,在形成反弓形之前,没有延缓投掷臂加大横弓形,破坏了横弓形的弹性势能向反弓形用力转换的节奏,导致最后用力效果大大减弱。放弓鞭打时多数运动员的投掷臂用力顺序是不合理的,存在着下一环节的速度高于上一环节速度,末端环节提前用力现象。
任祥钰[9](2012)在《陕西省高校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高速摄像机、遥测肌电仪和三维测力台三机同步测试法(目前尚未见到对此项目的文献报道),对2名相同级别男子标枪运动员从交叉步结束到最后出手时刻运用专门分析软件并结合人体解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分别对其数据进行了运动学、表面肌电及动力学的解析处理。对比发现他们在最后用力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其进行技术诊断,为以后训练成绩的提高做理论上的支撑,同时对部分教学理论加以完善。研究结果如下:(一)运动学方面:1.通过对缓冲阶段的分析来看,周**在缓冲阶段所用时间比蔺**长,对缓冲技术的掌握上仍需多加练习,在充分掌握缓冲技术的前提下要主动积极发力减少缓冲时间,方能更好地提高运动成绩。蔺**的缓冲时间虽比周**短,但对缓冲阶段的有效利用上应多做相关训练,如在缓冲阶段中的主动发力与更好的超越器械等;2.标枪运动员在蹬伸、支撑阶段时后脚的蹬伸要充分,前脚的支撑要尽量大,这样可使其髋角打开更加充分,为下一步最大“满弓”的形成做准备,有利于最后出手时更好的获得初始阶段形成的预加速度;3.在掷标枪交叉步结束到最后出手过程中人体左侧各关节的速度区间由大到小,右侧各关节则由小变大。说明在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从交叉步结束,人体左侧各关节从最初助跑到最大值后由主动发力变为主动缓冲,从而为右侧各关节在超越器械即最大“满弓”做必要的速度储备。左侧各关节动量的逐渐减少,将由右侧各关节动量的逐渐增加形式表现。运动员上肢的速度来自下肢主动发力后的作用力,动量由下肢依次向上传递,在最后出手时速度叠加至最大值;(二)肌肉力学方面:1.随着右侧下肢腓肠肌中段的肌电值逐渐减小,从左侧腹外斜肌首次出现肌电信号开始,肌肉表面肌电依次向上激活,说明此时上肢的力量来自腰部腹肌主动发力;2.在周**蹬伸、支撑阶段右侧腓肠肌经历从缓冲阶段失活到再次被激活再到支撑形成后失活的过程,依次由股四头肌完成缓冲后力量也逐渐减弱;3.从整段过程中表面肌肉积分肌电值直观图可看出,第2通道右侧三角肌中部与第8通道右侧股四头肌的贡献率皆为19%,这也是在标枪运动中上肢肌群跟下肢肌群中主要发力肌,在今后训练中不仅要继续加强这两部分肌肉练习,还要注意对整体参与肌群的训练,共同提高;(三)动力学方面:1.在最后用力阶段右脚动力学分析中由周**的曲线图分析可知,无论在前后方向还是垂直方向受力,其第三阶段用力较为充分,利于出手发挥,成绩较理想。蔺**则在最后用力第一阶段缓冲用力较大以至于在第二次激活发力时波峰小于第一次,因而从整体上抵消部分动量,所以蔺**在缓冲阶段时要注意动作的连续及力量与速度的有效转换,其动作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2.最后用力阶段左脚动力学分析中,周**左脚前后方向用力比蔺**的稍大,周**为1978.05N,蔺**为1805.74N。更明显的是周**的发力时间要短于蔺**,周**达到峰值的时间是0.5OS而蔺**则用了0.46S,说明蔺**左脚支撑用力较为被动,周**则显得较为积极;3.在整个最后用力阶段对周**左右脚受力比较分析发现,周**在前后方向受力中左脚的峰值为1978.05N比右脚的1132.87N大很多,在最后用力阶段整个过程中左脚出现峰值时刻也就是“满弓”形成后的出手时刻,此时刻左脚达到峰值且作用力较大,说明周**在最后用力阶段中力量的衔接与过渡较为合理。
肖丽娟[10](2011)在《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文中认为掷标枪运动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以良好的速度力量结合为关键的田赛项目,是投掷项目中唯一一个不采用旋转来加速的项目,加速阶段由周期性向非周期性动作转换的项目。最后用力是掷标枪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整个掷标枪过程中的灵魂与核心,正确认识和了解最后用力过程,对完善掷标枪技术非常重要。对于标枪这一项目的研究领域中,交叉步结束后投掷侧与非投掷侧上肢的用力顺序、相关时相的角度,下肢的支撑动作与制动腿制动发力及用力形式顺序等相关的技术研究,都是国内众多体育科研工作者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是为我国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技术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并通过和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技术指标参数对比,找出其运动员在技术上的不足和差距,并寻求解决和改进的方法,使我国男子标枪运动技术水平得以提高;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决赛前八名运动员,整体水平较高,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男子标枪运动项目的最高水平,研究分析得出的运动学参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够为不同水平的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训练提供训练指导。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身体上、下肢各环节的速度、角度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标枪决赛的八名运动员在投掷步阶段下肢动作的时间变化节奏有三种不同模式;在标枪出手瞬间身体各环节的技术参数指标变化基本相同;标枪出手瞬间所获得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标枪的出手角度、初始攻角和初始偏航角度普遍偏大;在最后出手阶段,制动腿膝关节都在逐渐伸展,在出手瞬间的制动腿膝关节伸展角度大于最后用力阶段中的膝关节最大角度;在T1-2阶段的肩轴与髋轴变化情况各不相同。同时,加速距离主要取决于试图达到最佳投掷效果的许多动作。
二、掷标枪最后用力的动力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掷标枪最后用力的动力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多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对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的界定 |
1.3.2 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3 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上肢超等长训练的研究 |
1.3.4 橡皮带在标枪运动员训练中的运用现状 |
1.3.5 文献评述 |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指标的选取 |
3.1.1 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指标的选取 |
3.1.2 实验自变量的选取 |
3.1.3 实验因变量的选取 |
3.2 实验前运动员基础指标差异分析 |
3.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身体形态差异分析 |
3.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
3.3 实验前后运动员因变量指标差异分析 |
3.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投掷成绩差异分析 |
3.3.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技评成绩差异分析 |
3.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投掷成绩差异分析 |
3.3.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技评成绩差异分析 |
3.3.5 实验前后对照组运动员投掷、技评成绩差异分析 |
3.3.6 实验前后实验组运动员投掷成绩差异分析 |
3.3.7 实验前后实验组运动员技评成绩差异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多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与标枪最后用力技术效果关联度的访谈调查谈话提纲 |
附件2 橡皮带超等长训练的角度与评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效果的筛选表 |
附件3 标枪技术评定表 |
(3)中外优秀大学生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与成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投掷标枪的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
2.2 国内投掷标枪技术中持枪助跑技术的研究现状 |
2.3 投掷步躯干后倾角的研究现状 |
2.4 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技术的研究现状 |
2.5 掷标枪技术运动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2.6 国外对掷标枪技术的运动学分析研究现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影像测量法 |
3.2.3 影像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专家访谈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结果与分析 |
4.1 中外优秀大学生标枪运动员交叉步中的技术特征的分析 |
4.1.1 中外优秀大学生运动员交叉步中的步长、步速及步时的技术分析 |
4.1.2 中外优秀大学生运动员交叉步中的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及水平速度的分析 |
4.1.3 中外优秀大学生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膝与踝关节的运动轨迹分析 |
4.1.4 中外优秀大学生运动员投掷过程中最后用力技术瞬间的特征分析 |
4.2 关于标枪出手角的分析 |
4.3 关于出枪的高度 |
4.4 出手速度分析 |
4.5 关于国内外训练理论研究分析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致谢 |
7.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掷标枪技术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掷标枪投掷步技术的概述 |
2.1.2 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概述 |
2.2 关于掷标枪投掷步技术的研究情况 |
2.3 关于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研究情况 |
2.4 关于掷标枪运动学测试方法的研究情况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测试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投掷步技术特征分析 |
4.1.1 投掷步步长的分析 |
4.1.2 投掷步步时的分析 |
4.1.3 投掷步步频变化分析 |
4.1.4 投掷步重心高度的分析 |
4.1.5 投掷步躯干后倾角度的分析 |
4.2 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特征的分析 |
4.2.1 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技术的分析 |
4.2.2 最后用力阶段标枪初始条件下的分析 |
4.3 技术现状的原因与改进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针对学生身体素质采用分类补缺教学的实验研究 ——以西安体院掷标枪普修课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掷标枪技术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的发展 |
1.1.3 身体素质对掷标枪成绩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分类教学 |
2.1.2 分类补缺教学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掷标枪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 |
2.2.2 分类补缺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3 分类补缺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结果与分析 |
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1 实验前后对照组身体素质测试对比分析 |
4.2.2 实验前后实验组身体素质测试对比分析 |
4.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测试对比分析 |
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掷标枪达标成绩、技评成绩分析 |
4.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掷标枪达标情况对比分析 |
4.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评定情况对比分析 |
4.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总成绩分析 |
4.4 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与掷标枪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6)我国高水平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标枪运动及其项目发展 |
1.1.1 标枪运动发展史概述 |
1.1.2 标枪运动的技术特点阐释 |
1.1.3 标枪竞赛成绩和训练手段的演进 |
1.2 我国女子标枪运动的体育竞技价值 |
1.3 支撑技术在标枪投掷环节中的重要性 |
2 文献综述 |
2.1 女子标枪及其技术研究进展 |
2.1.1 我国女子标枪的发展 |
2.1.2 标枪运动学测试方法的研究 |
2.1.3 对最后出手环节技术的研究 |
2.1.4 对掷标枪最后用力技术的研究 |
3 研究思路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调查法 |
4.2.2 三维录像解析法 |
4.2.3 数理统计法 |
4.3 有关运动学参数说明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单、双支撑阶段膝关节角度变化分析 |
5.1.1 单支撑阶段右膝关节角度变化分析 |
5.1.2 双支撑阶段左膝关节角度变化分析 |
5.2 最后发力阶段躯干后倾角变化分析 |
5.3 单、双支撑阶段枪臂角角度变化分析 |
5.4 最后发力阶段右肩、肘关节角度变化分析 |
5.4.1 拉引角角度变化分析 |
5.4.2 右肘关节角度变化分析 |
5.5 最后用力阶段身体重心变化分析 |
5.6 最后用力阶段出手参数的对比分析 |
5.6.1 最后用力阶段出手速度的分析 |
5.6.2 最后用力阶段出手角度的分析 |
5.6.3 最后用力阶段出手高度的分析 |
5.7 单、双支撑时间和运动技术的关系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世界女子标枪项目发展 |
1.1.2 中国女子标枪项目发展 |
1.2 选题依据 |
1.2.1 标枪技术是运动员竞技表现的重要组成 |
1.2.2 运动学手段的支撑有助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突破 |
1.2.3 标枪技术评价与诊断是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手段 |
1.2.4 标枪技术评价与诊断是训练实践的迫切需求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技术评价与诊断基本概念 |
2.1.1 运动技术评价基本概念 |
2.1.2 运动技术诊断基本概念 |
2.2 运动技术评价与诊断的基本过程 |
2.2.1 运动信息的采集 |
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3 综合决策与反馈 |
2.3 标枪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标枪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标枪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跟踪调查法 |
3.2.3 三维录像拍摄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问卷调查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步骤和工作计划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标枪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理论基础 |
4.1.1 影响标枪运动成绩论述 |
4.1.2 标枪技术概论 |
4.1.3 标枪项目特征 |
4.1.4 标枪运动员技术运动学评价与诊断范围及阶段确定 |
4.1.5 小结 |
4.2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指标筛选基本原则 |
4.2.2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
4.2.3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指标筛选 |
4.2.4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
4.2.5 小结 |
4.3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 |
4.3.1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评价的基本步骤 |
4.3.2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标准 |
4.3.3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分结果 |
4.4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诊断 |
4.4.1 诊断的功能 |
4.4.2 技术的运动学诊断方法确定 |
4.4.3 运动技术诊断应用 |
4.4.4 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两弓用力”特征的三维运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外标枪弓形技术研究现状 |
1.4.1.1 两弓形用力技术的界定 |
1.4.1.2 两弓形用力技术的研究 |
1.4.1.3 两弓形用力技术和超越器械的关系 |
1.4.1.4 两弓形用力技术和交叉步的关系 |
1.4.1.5 两弓形用力技术与掷标枪技术的关系 |
1.4.2 三维运动学分析在体育运动技术中的运用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近景定机的三维摄像测量法 |
2.2.2.1 采集图像法 |
2.2.2.2 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对横弓形和反弓形技术的原理多视角分析 |
3.1.1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两弓形技术 |
3.1.2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两弓形技术 |
3.1.3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两弓形用力技术 |
3.1.3.1 两弓形用力对肌肉的初长度的影响 |
3.1.3.2 两弓形用力与肌肉弹性成分的作用 |
3.1.3.3 两弓形用力与牵张反射 |
3.1.4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两弓形用力 |
3.1.5 从转动力学原理上分析两弓形用力 |
3.2 横弓形和反弓形用力时相划分 |
3.3 完成最后用力各个阶段所需时间的分析 |
3.3.1 完成最后用力阶段的时间、步长和标枪工作距离的分析 |
3.3.2 完成横弓所需时间的分析 |
3.3.3 完成反弓和放弓鞭打所需时间的分析 |
3.3.4 横弓阶段和反弓、放弓鞭打阶段所需时间的比例分析 |
3.4 横弓阶段有关参数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
3.4.1 横弓阶段右脚着地时的分析 |
3.4.2 横弓阶段躯干及右肘角度特征的分析 |
3.4.2.1 对躯干后倾角和右肘角的分析 |
3.4.2.2 对躯干扭转角和横弓角的分析 |
3.5 反弓和放弓阶段有关参数的三维运动分析 |
3.5.1 左膝角与身体重心速度特征的分析 |
3.5.2 对反弓阶段躯干后倾角和右肘角特征的分析 |
3.5.3 对右肩角特征的分析 |
3.5.4 最后出手状况的分析 |
3.6 最后用力中“两弓”用力速度特征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
3.6.1 对运动员躯干速度变化的分析 |
3.6.1.1 对运动员右髋速度的分析 |
3.6.1.2 对身体重心、右髋、右肩速度的变化分析 |
3.6.2 运动员上肢环节和标枪速度的分析 |
3.6.2.1 各环节速度的变化 |
3.6.2.2 各环节峰值出现时机 |
3.6.2.3 各环节达到峰值时其他环节的速度 |
3.6.2.4 上肢环节相对于重心的最高速度 |
3.6.3 右肩及右肘的角速度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致谢 |
7 附件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9)陕西省高校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最后用力阶段的划分 |
1.2.2 生物力学测量方法的成果 |
1.2.3 运动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
1.2.4 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
1.2.5 高速摄像与遥测肌电、三维测力台同步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表面肌电测量法 |
2.2.3 三维测力台测量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高速摄像与解析法 |
2.3 测试步骤 |
2.4 测试仪器同步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最后用力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
3.1.1 最后用力缓冲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
3.1.2 最后用力蹬伸、支撑形成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
3.1.3 “满弓”与最后出手状态形成阶段的运动学分析 |
3.1.4 交叉步结束到出手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
3.2 最后用力阶段的肌肉力学分析 |
3.2.1 最后用力缓冲阶段的肌肉力学分析 |
3.2.2 最后用力蹬伸、支撑形成阶段的肌肉力学分析 |
3.2.3 “满弓”与出手阶段的肌肉力学分析 |
3.2.4 最后用力阶段的肌肉力学分析 |
3.3 最后用力阶段的动力学分析 |
3.3.1 最后用力阶段(右脚)的动力学分析 |
3.3.2 最后用力阶段(左脚)的动力学分析 |
3.3.3 最后用力阶段过程中周**的左右脚动力学比较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4.1 运动学 |
4.2 肌肉力学 |
4.3 动力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附录A 测试的部分肌肉及表面电极的处理 |
附录B 测试设备及测试现场 |
附录C 阶段划分示意图 |
(10)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标枪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1.2.1 标枪运动的起源 |
1.2.2 标枪运动的发展阶段 |
1.3 中国标枪运动的发展 |
1.4 标枪运动技术 |
1.4.1 标枪的握法 |
1.4.2 标枪的持法 |
1.4.3 标枪的助跑 |
1.4.4 标枪的最后用力 |
1.4.5 标枪出手后的身体平衡 |
1.4.6 标枪的飞行 |
2 文献综述 |
2.1 掷标枪运动的理论进展 |
2.2 投掷标枪上、下肢技术的研究 |
2.2.1 对投掷标枪上肢技术的研究 |
2.2.2 对投掷标枪下肢技术的分析 |
2.3 标枪投掷步技术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资料法 |
4.2 影片拍摄法 |
4.3 图象解析法 |
4.4 数理统计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运动时相划分 |
5.2 动作时间变化 |
5.3 速度变化 |
5.3.1 出手速度 |
5.3.2 出手情况 |
5.4 制动腿与支撑腿的膝关节角度(最后出手阶段T2-T3) |
5.5 肩轴与髋轴的变化 |
5.6 投掷臂肘关节的角度 |
5.7 加速距离 |
6 结论 |
7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掷标枪最后用力的动力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摆转训练”对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快速力量的影响研究[D]. 靳成涛.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2]多角度橡皮带超等长训练对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效果的影响[D]. 闫英磊.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3]中外优秀大学生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与成绩比较研究[D]. 余健.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4]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及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汪瑞瑞. 西安体育学院, 2019(12)
- [5]针对学生身体素质采用分类补缺教学的实验研究 ——以西安体院掷标枪普修课教学为例[D]. 王敏. 西安体育学院, 2019(12)
- [6]我国高水平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学分析[D]. 马国才.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的运动学评价与诊断研究[D]. 王立冬.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8]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两弓用力”特征的三维运动学研究[D]. 文晓叶. 首都体育学院, 2014(07)
- [9]陕西省高校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D]. 任祥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10]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D]. 肖丽娟. 山西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