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音乐版权保护有新举措(论文文献综述)
卢旸[1](2021)在《短视频音乐背后的维权困境》文中认为今年9月,由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网络直播领域音乐正版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探讨新《着作权法》颁布后,网络直播领域音乐版权保护的新举措;10月,杭州市版权局主办的“短视频版权保护与创新”在杭州举办,探索短视频新业态的健康发展……音乐版权向来是音乐产业各大论坛的热门议
江鑫[2](2021)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推动我国音乐产业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亚妮[3](2021)在《我国数字音乐着作权许可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赛男[4](2021)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内容产业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之一,兼具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附加值、强意识形态、高知识密度等特征,在全球疫情的催化下其战略意义愈发重要,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也成为国内各省市的重点发展领域。随着各地区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差距的逐渐显现,优势地区产业集聚现象初现端倪,而对于去中心化特征明显的数字内容产业而言,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发展集聚尚且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PEST分析框架对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宏观研究,同时以游戏、数字音乐以及数字阅读三个典型数字内容行业细分产业为例从中微观角度来展现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并构建了集聚指标来刻画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空间分布。随后本文通过传统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与数字内容产业的对比,从理论上简单论述了数字内容产业的行业特征以及由此导致的发展集聚驱动力的异同。最后本文利用2015-2018年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的统计数据,对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集聚影响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数量、政府补助、创业风险资本以及创新成果是推动各地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集聚的重要因素,但对于发展比较成熟的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动漫行业以及数字内容产业长期发展来说,产业发展集聚对创业风险资本的依赖性会显着降低。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视角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
李菁文[5](2021)在《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平台上传播的数字化音乐作品,受着作权保护,侵权必担责。经过自2015年以来的6次“剑网行动”整治,我国迎来了网络音乐作品的付费时代。这并不意味着网络音乐的着作权侵权从此不复存在,只不过是告别过去堂而皇之的直接盗版,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变革引发的多元侵权。相较于CD磁带等有形介质传播下的音乐作品,通过无线网络传播的数字化音乐作品涉及的法律关系更复杂,侵权认定更困难。究竟如何认定网络平台在音乐传播中的侵权责任,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分歧无疑加大了音乐作品的着作权侵权治理难度,因而,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当前,我国《民法典》的出台及《着作权法》的修订,对侵权责任规则作了相应调整。在此之下,如何解决该难题尤为迫切。基于此,本课题将从立法考察、归责规则、侵权行为、侵权损害与因果关系、责任承担等角度入手研究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以期有益于该责任的认定,有助于版权的治理。全文包括绪论与结语共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出发,说明研究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问题的缘起;其次梳理述评相关文献,清楚研究的基础、方向以及重点;最后,总结本课题的研究创新与不足。此部分为后文研究的展开作准备。第二部分,考察国内外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立法。一是从侵权归责原则观察以美国、欧盟为代表国家与组织立法遏制网络侵权的趋向;二是纵观网络版权从免费时代到付费时代,从行政法规到《侵权责任法》再到《民法典》,厘清我国立法遏制侵权的源与流,清楚了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的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此为后文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三部分,探析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归责原则。首先阐述网络侵权一元归责与二元归责的理论分歧,进而对《民法典》的相关条文进行分析,明确网络平台着作权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第四部分,探讨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行为。无行为即无责任,侵权行为是设置侵权责任的重要依据。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理论问题不利于网络音乐作品着作权的维护,《民法典》共同侵权制度则能应对和化解,在此之下,讨论侵权行为样态。第五部分,分析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损害与因果关系。侵权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也是设置侵权责任的直接依据,因此应清晰界定网络音乐作品着作权侵权损害的边界,并在单独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划分基础上明晰侵权行为与侵权损害之间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第六部分,讨论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的过错认定。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的过错认定,应依据《民法典》确立的过错责任原则,具体根据不同的情形,分别适用红旗规则、通知规则和必要措施规则来认定平台过错。第七部分,明晰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承担。一是廓清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的着作权侵权责任主体;二是划清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的着作权侵权责任形态。第八部分,作结全文。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以《民法典》为依归,侵权责任的分配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注意国内的流变。各主体在其主观过错支配下的侵权行为致音乐作品着作权受到侵犯,根据单独侵权与共同侵权的不同情形承担相应的责任。
陈秋红[6](2020)在《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繁荣我国文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音乐产业新的商业模式基本形成,音乐产业的传播模式、产业结构和商业生态布局都日益复杂起来。通过对自组织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与理解,将自组织理论与音乐产业的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我国音乐产业自组织发展过程的梳理,探寻我国音乐产业创新发展的特点,发现他组织在我国音乐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自组织理论可以为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解析,并找出影响音乐产业发展的关键序参量,发现音乐产业自组织发展存在的局限,为政府如何发挥他组织在产业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自组织理论为研究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我国音乐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产业发展规律,以推进音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深入学习以及对音乐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音乐产业发展至今整体符合学界对于自组织发展的分类标准,即自创生、自发展、自放大和自适应四个阶段。通过对音乐产业进行阶段性分析,找寻我国音乐产业从传统音乐产业时期发展到数字音乐产业时期的共性以及个性特点,对音乐产业链进行研究整理,找到音乐产业链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另外,还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典型的音乐平台进行研究,探寻典型音乐平台在生态构建上的优势和特征,找到音乐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最终再将音乐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分析音乐产业系统自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政府在音乐产业自组织发展中作为他组织如何对音乐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作为他组织的作用。通过我国音乐产业发展历程来看,政府与音乐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政府需要尊重音乐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音乐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规划与调控,对于音乐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兴问题给出具有预判性和前瞻性的指导意见,为音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第一章主要是对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的分析;第二章通过对我国音乐产业自创生、自发展、自成长、自适应阶段的分析,总结我国音乐产业发展规律;第三章主要通过对典型音乐平台进行研究发现互联网音乐平台自组织发展的特性,找寻影响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第四章是对音乐产业自组织发展以及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音乐产业系统自组织发展的局限性以及政府作为他组织进行调控的正当性;第五章对于音乐产业自组织发展中系统主体不可调控的局限性,通过作为他组织的政府进行调控,找出推动音乐产业自组织发展的路径。
杨婧[7](2020)在《粉丝经济背景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与计算机相伴相生,改变了许多行业的传统运营模式,也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文化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生产方式、存储载体、传播模式等也因数字化而产生变革,数字音乐便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从最初的磁带到CD、DVD,再到现在的数字音乐,音乐创作、存储、传播的载体形式越来越简单、便捷,数字化推动了我国音乐市场从实体唱片向数字音乐市场的转变。2015年前后,国家开展一系列大力打击盗版的行动,为数字音乐正版化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各大音乐网站的积极响应,我国数字音乐结束了免费收听的时代,开启了音乐付费的正版化进程,促使我国数字音乐产业链快速发展。2000年后,随着我国选秀节目的兴起,短信投票的方式让普通观众拥有了造星的权利,掀起了全民选秀的热潮,粉丝这一群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从乐迷、歌迷到狂热的粉丝,粉丝对音乐产品的热情只增不减,随着我国流行音乐从实体唱片到数字音乐的转变,粉丝成为了数字音乐产业中最忠实的消费者,开创了粉丝经济的时代。本文以粉丝经济为背景,数字音乐产业为分析对象,对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平台运营模式进行分析,结合粉丝经济在数字音乐中的体现与影响,利用SWOT分析,从政府、粉丝、艺人、行业四个角度提出粉丝经济盛行的大环境下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策略,旨在利用粉丝经济促进数字音乐产业健康持久发展。研究分析结果对数字音乐行业合理利用粉丝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沈聪[8](2020)在《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的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互联网逐渐占领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互联网环境复杂,侵权形式多样。导致我们国家在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障碍,侵权行为日益猖獗的现在我们的保护意识应放至前线,明确一些基本理念。尽管数字音乐发展使得我们获取音乐的途径更加便捷,但是不能不将焦点亦着眼于音乐本身的保护。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对数字音乐作品的着作权保护,据此分析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我国数字音乐作品如何才能健康的发展,旨在使着作权人以及广大群众都能从其中受益。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解释数字音乐着作权理论保护基本理论概述以及研究背景和意义,此章节主要介绍数字音乐作品的基本理论概念,为后续的保护研究做下铺垫。第二部分通过对法国、日本、美国立法的历程进行分析,总结了对于我们国家完善数字音乐着作权保护至关重要的几个要点。第三部分通过对比分析,引出了我国数字音乐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和其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对国外立法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前文对我国经验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笔者对于数字音乐着作权保护的一些建议。
谢海潮[9](2019)在《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生态特征及现象分析》文中指出信息科技的发展引领着人类的进步,数字化时代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模式,信息知识和科学技术逐步取代了以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人类思想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媒介的演进和变革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化时代,传播手段不断更新换代,流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信息传播的一扇新的大门,将传播方式再次升级,“流”技术开始广泛应用,音乐的传播紧随科技的脚步。流媒体音乐平台为音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传播途径,它的出现使音乐的欣赏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流媒体已成为现在音乐传播的主要途径,流媒体音乐播放器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平台。在世界唱片协会联合会(IFPI)公布的《2018全球音乐报告》中,2017年度全球音乐市场中流媒体收入增长41.1%,占全球录制音乐总收入的38%,中国地区总体收入增长35.3%,其中流媒体就占据增长的26.5%。数据可以看出,流媒体近些年来在音乐传播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流媒体音乐传播的特点,从文化学和传播学两个视角对流媒体音乐传播方式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埃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分析流媒体音乐平台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并举例分析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传播特征;通过生态学的理论解读了两大流媒体音乐平台的生态结构,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网易云音乐的传播思路;从文化角度对流媒体平台中中国化音乐现象进行分析。
刘京华[10](2019)在《版权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策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知识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随着各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依赖版权保护及其经济属性而生存、发展的版权产业,也构成了当今全球知识经济的强大动力。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产权为载体的版权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英美等发达国家普遍以版权产业为抓手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学者对本国版权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指导下对本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贡献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这为开展国际比较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版权产业的概念界定,本文从英国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版权法《安妮女王法令》入手,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理论基础的梳理,总结出版权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此后,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版权产业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比较研究,首先从版权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比较各国版权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分析国外版权产业的发端以及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进程,由此从纵向分析的视角得出版权产业发展的历史规律。此后,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版权产业所界定的统一概念框架下,对世界各国版权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制度安排进行横向比较,主要比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版权产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产业竞争力、版权保护政策和版权产业促进政策等几个方面。此后,通过跨国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对版权产业发展驱动机制做实证检验,探究影响版权产业发展水平的各类影响因素,特别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版权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版权产业发展的路径。在全方位的国际比较及实证检验之后,结合中国版权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态势,从政府管理困境、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人才缺乏、资金不足以及国际竞争力比较弱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现实问题出发,提出我国版权产业科学发展的总体策略及具体对策建议。本文所提出的主要对策建议包括:要采取守正创新、双效合一,社会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的原则;走双线并进、内外结合的总体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版权产业的发展,构建我国版权产业“走出去”新格局。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我们应该着力构建更高效的版权产业管理体系,推进版权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版权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拓宽版权企业融资渠道,全方位提升版权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网络音乐版权保护有新举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音乐版权保护有新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1)短视频音乐背后的维权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直播、短视频成侵权重灾区 |
维权困难重重,赔偿少得可怜 |
管理体系健全,侵权才能迎刃而解 |
(4)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字内容产业定义 |
2.2 数字内容产业分类 |
2.3 数字内容产业的竞争力 |
2.4 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集聚 |
2.5 其他相关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环境 |
3.1.1 政策背景 |
3.1.2 经济基础 |
3.1.3 科技支撑 |
3.1.4 社会习惯 |
3.1.5 小结 |
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
3.2.1 游戏行业 |
3.2.2 数字音乐行业 |
3.2.3 数字阅读 |
3.2.4 小结 |
3.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集聚现状 |
4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集聚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1 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集聚机理 |
4.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集聚机理 |
4.3 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集聚机理 |
4.3.1 成本驱动 |
4.3.2 市场驱动 |
4.3.3 创新驱动 |
4.3.4 人才驱动 |
5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 |
5.4 内生性问题 |
5.5 异质性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政府角度 |
6.2.2 行业角度 |
6.2.3 企业角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立法考察 |
(一)国外立法遏制侵权的趋向 |
(二)国内立法遏制侵权的源流 |
二、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归责原则 |
(一)网络平台归责原则的理论分歧 |
(二)《民法典》确立过错责任原则 |
三、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行为 |
(一)理论困境: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划分带来的问题 |
(二)立法回应:《民法典》共同侵权制度的应对及问题消解 |
(三)行为样态:单独侵权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判定 |
四、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损害与因果关系 |
(一)侵权损害 |
(二)因果关系 |
五、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的过错认定 |
(一)红旗规则:知而不为的过错认定 |
(二)通知规则:怠于履责的过错认定 |
(三)必要措施规则:措施不当的过错认定 |
六、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的责任承担 |
(一)侵权责任主体 |
(二)侵权责任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支持音乐产业发展 |
二、自组织创新对于企业产业生态布局的重要性凸显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自组织理论 |
二、产业生态理论 |
三、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 |
四、产业自组织创新中政府存在的必要性 |
五、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理论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自组织理论与音乐产业 |
第一节 自组织理论 |
一、复杂系统论与自组织理论 |
二、自组织“创新”的内涵 |
三、自组织与他组织 |
第二节 基于自组织理论我国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形成机理 |
一、音乐产业系统复杂性分析 |
二、音乐产业系统自组织特点分析 |
第二章 我国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的过程 |
第一节 我国音乐产业自创生阶段 |
一、传统音乐产业发展历程 |
二、我国传统音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我国音乐产业自成长阶段 |
一、我国数字音乐产业探索阶段 |
二、我国数字音乐产业成长阶段 |
三、我国数字音乐产业链分析 |
四、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特点 |
第三节 我国音乐产业自放大阶段 |
一、我国音乐产业生态格局的形成 |
二、我国音乐产业内容的扩充 |
三、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特点 |
第四节 我国音乐产业自适应阶段 |
一、我国音乐产业的自适应发展 |
二、数字音乐产业自适应阶段发展特点 |
第三章 典型音乐平台自组织创新研究 |
第一节 腾讯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 |
一、腾讯音乐产业市场布局 |
二、腾讯音乐自组织构建产业生态的表现 |
第二节 网易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 |
一、网易音乐市场布局 |
二、网易云音乐自组织构建产业生态的表现 |
第三节 阿里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发展 |
一、阿里音乐市场布局 |
二、阿里音乐自组织构建产业生态的表现 |
第四节 百度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发展 |
一、百度音乐产业市场布局 |
二、百度音乐自组织构建产业生态的表现 |
第五节 我国典型音乐平台自组织创新规律分析 |
一、我国典型音乐平台自组织创新共性分析 |
二、我国典型音乐平台自组织创新个性分析 |
第六节 我国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发展变量因素分析 |
一、他组织影响变量 |
二、音乐产业自组织影响变量 |
第四章 我国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控正当性 |
第一节 我国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一、音乐产业自组织主体演化的利益驱动 |
二、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的负外部性 |
三、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关键影响变量的不确定性 |
第二节 政府对我国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的影响 |
一、他组织对于自组织创新的作用 |
二、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中政府调控的正当性 |
第五章 政府对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的调控 |
第一节 政府对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调控的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系统调控 |
第二节 我国音乐产业系统优化对策 |
一、基于系统复杂性,找准音乐产业自组织发展的关键变量 |
二、基于系统动力来源,发挥他组织在音乐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
三、基于系统之间的共生性,降低音乐产业发展的负外部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粉丝经济背景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音乐产业的蓬勃发展 |
1.1.2 粉丝经济模式的兴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音乐的研究 |
1.2.2 粉丝经济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相关概念描述 |
2.1 粉丝经济 |
2.1.1 概念 |
2.1.2 核心 |
2.2 数字音乐产业 |
2.3 粉丝经济与数字音乐产业 |
3 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分析 |
3.1 数字音乐发展背景 |
3.1.1 政策利好支持 |
3.1.2 版权付费意识的提高 |
3.1.3 音乐流媒体时代的到来 |
3.2 数字音乐产业市场现状 |
3.2.1 用户付费规模 |
3.2.2 国内外数字音乐用户付费率 |
3.2.3 版权归属问题 |
3.3 数字音乐平台运营模式 |
3.3.1 会员制 |
3.3.2 数字音乐售卖 |
3.3.3 广告营收 |
3.3.4 周边商城 |
4 粉丝经济在数字音乐产业中的影响 |
4.1 音乐平台与粉丝消费 |
4.1.1 前期宣传 |
4.1.2 粉丝打榜 |
4.1.3 任务解锁 |
4.2 音乐版权付费与开发 |
4.3 数字音乐产业链优化 |
5 粉丝经济背景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策略 |
5.1 粉丝经济SWOT分析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1.3 机会 |
5.1.4 威胁 |
5.2 发展策略 |
5.2.1 政府角度 |
5.2.2 粉丝角度 |
5.2.3 艺人角度 |
5.2.4 行业角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的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基本理论 |
2.1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的概念及特征 |
2.1.1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的概念 |
2.1.2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与传统音乐作品的异同 |
2.1.2.1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与传统音乐作品的相同之处 |
2.1.2.2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与传统音乐作品的不同之处 |
2.2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法律关系的要素 |
2.2.1 主体 |
2.2.2 客体 |
2.2.3 内容 |
2.3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
2.3.1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目的 |
2.3.2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作用 |
2.3.2.1 应对MP3技术对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 |
2.3.2.2 应对P2P技术对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 |
2.3.2.3 应对互联网云存储对我国数字音乐着作权带来的挑战 |
2.3.2.4 应对流媒体技术对数字音乐着作权带来的挑战 |
第3章 我国对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相关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对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
3.1.1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复制权的相关规定 |
3.1.2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相关规定 |
3.1.3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集体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
3.1.4 我国数字音乐着作权权利救济的相关规定 |
3.1.5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的收费机制的相关规定 |
3.2 我国对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3.2.1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复制权存在的问题 |
3.2.2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存在的问题 |
3.2.3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集体管理制度规定存在的问题 |
3.2.4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权利救济存在的问题 |
3.2.5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收费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国外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借鉴 |
4.1 法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借鉴 |
4.1.1 法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
4.1.2 法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借鉴 |
4.2 美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借鉴 |
4.2.1 美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
4.2.2 美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借鉴 |
4.3 日本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借鉴 |
4.3.1 日本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
4.3.2 日本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的借鉴 |
第5章 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保护完善的建议 |
5.1 适度扩张及合理限制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
5.1.1 适度扩张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
5.1.2 合理限制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
5.1.2.1 合理使用 |
5.1.2.2 法定许可 |
5.2 健全我国数字音乐作品的集体管理制度 |
5.3 完善我国数字音乐作品权利救济的相关制度 |
5.3.1 完善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界定 |
5.3.2 完善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界定 |
5.3.3 完善网络平台服务者提供者的责任界定 |
5.3.4 完善终端消费者的责任界定 |
5.4 完善数字音乐作品的收费机制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9)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生态特征及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流媒体与流行音乐 |
第一节 简述流媒体 |
一、流媒体的定义 |
二、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流行音乐的定义及特性 |
一、流行音乐的定义 |
二、流行音乐的大众性 |
三、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参与性 |
四、流行音乐的商品性属性 |
第三节 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回顾 |
一、留声机和唱片、磁带、CD唱片 |
二、广播和电视、新媒体传播 |
第二章 流媒体音乐平台及音乐传播特征 |
第一节 流媒体音乐平台出现的原因 |
一、文化需求 |
二、创新扩散 |
第二节 流媒体音乐平台的功能意义 |
一、分散权力 |
二、全球化 |
三、追求融合 |
四、赋予权力 |
第三节 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传播特征 |
一、即时性 |
二、泛空间性 |
三、广泛性 |
四、交互性 |
五、开放性 |
第三章 流媒体环境下音乐平台的生态结构 |
第一节 生态学相关理论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信息生态学 |
第二节 流媒体音乐平台的生态结构——以TME音乐与网易云音乐为例 |
一、TME音乐——泛娱乐生态 |
二、网易云音乐——原创音乐人生态 |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解读网易云音乐的“发现与分享” |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网易云音乐的“发现”和“分享” |
第四章 我国流媒体音乐平台中“中国化”音乐现象分析 |
第一节 文化的趋同与离异 |
一、文化趋同 |
二、文化离异 |
第二节 我国流媒体音乐平台中流行音乐“中国特色”现象 |
一、中国元素与文化自觉 |
二、方言歌曲与寻根意识 |
三、歌词的委婉表达 |
四、老歌新唱与怀旧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版权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策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版权产业经济贡献的有关研究 |
二、中外版权产业发展史视角的研究 |
三、法律经济学视角下版权制度问题研究 |
四、有关版权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相关文献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版权 |
二、版权产业 |
三、版权产业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经济理论 |
一、精神劳动及精神生产理论 |
二、产业资本循环理论 |
三、国际产品价值理论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 |
一、经济增长理论 |
二、产业融合理论 |
三、产业生态圈理论 |
第四节 理论评述和理论模型构建 |
一、理论评述 |
二、理论模型构建思路 |
三、理论模型的作用机理 |
第二章 版权产业的历史溯源及发展历程比较 |
第一节 版权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制度演变 |
一、国外版权思想的缘起及制度演变 |
二、中国古代版权思想的溯源 |
三、中国近现代版权意识的勃兴及其实践 |
第二节 各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发达国家版权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版权产业发展历程的评述 |
一、技术革新及版权立法推动了版权产业的发展 |
二、版权保护水平应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 |
第三章 版权产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基于经济贡献视角的发展水平比较 |
一、美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 |
二、英加澳等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 |
三、中国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 |
四、各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比较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竞争力视角的发展水平比较 |
一、版权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
二、版权产业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 |
第三节 发展水平国际比较的评述 |
一、我国版权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
二、我国版权产业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 |
第四章 版权产业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产业规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
一、产业规制概述 |
二、发达国家对版权市场主体的产业规制模式 |
三、中国对版权市场主体的产业规制模式 |
第二节 版权保护政策措施的国际比较 |
一、发达国家的版权保护政策措施 |
二、中国的版权保护政策措施 |
第三节 版权产业促进政策的国际比较 |
一、发达国家的版权产业促进政策 |
二、中国的版权产业促进政策 |
第四节 版权产业制度安排国际比较的评述 |
一、版权产业规制国际比较的评述 |
二、版权保护政策国际比较的评述 |
三、版权产业促进政策国际比较的评述 |
第五章 版权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第三节 跨国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一、计量模型与研究假设 |
二、实证检验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计量模型的结论分析 |
一、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二、模型的研究结论评述 |
第六章 中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机遇、态势及问题 |
第一节 当前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机遇 |
一、版权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带来红利 |
三、中国版权产业发展已经具备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
四、“一带一路”为版权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第二节 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态势 |
一、中国版权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
二、网络版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
三、版权保护水平提升助力版权产业良性发展 |
四、经营模式向正版化运营转变 |
第三节 我国版权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一、版权产业正面临管理困境 |
二、版权产业在供给侧存在结构性问题 |
三、版权产业高素质人才缺乏 |
四、版权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瓶颈 |
五、版权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七章 促进我国版权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一节 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选择 |
一、守正创新、双效合一的发展原则 |
二、双线并进、内外结合的总体路径 |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动版权产业发展 |
第二节 我国版权产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
一、构建更高效的版权产业管理体系 |
二、推进版权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加快版权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
四、多渠道拓宽版权企业融资渠道 |
五、全方位提升版权产业国际竞争力 |
结论 |
附录1 :十八大以来我国版权产业相关产业政策汇总 |
附录2 :各国版权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产业) |
附录3 :各国版权产业对促进就业的贡献(分产业) |
附录4 :WIPO协调下的版权相关法规及国际公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四、网络音乐版权保护有新举措(论文参考文献)
- [1]短视频音乐背后的维权困境[N]. 卢旸. 音乐周报, 2021
- [2]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推动我国音乐产业新发展研究[D]. 江鑫. 山东艺术学院, 2021
- [3]我国数字音乐着作权许可制度研究[D]. 王亚妮.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4]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D]. 吴赛男. 浙江大学, 2021(10)
- [5]网络平台音乐传播着作权侵权责任研究[D]. 李菁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音乐产业自组织创新与调控研究[D]. 陈秋红.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7]粉丝经济背景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研究[D]. 杨婧. 海南大学, 2020(07)
- [8]数字音乐作品着作权的保护研究[D]. 沈聪.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6)
- [9]流媒体环境下流行音乐的生态特征及现象分析[D]. 谢海潮. 深圳大学, 2019(11)
- [10]版权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中国策略选择[D]. 刘京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