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indows Media的流媒体格式ASF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高潮[1](2011)在《C/S流媒体传输机制研究与仿真》文中认为当前,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流媒体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新闻出版、证券、娱乐、电子商务、远程培训、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但是,近几年基于P2P架构的流媒体大量涌现,诸如PPLIVE、UUSEE等等;Flash Player全面支持视频流。由于这些新的技术元素的出现,传统的C/S流媒体系统正在淡出互联网应用领域。Apple的QuickTime是最早流行的流媒体系统;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是应用最广泛之一的流媒体系统。以上两种流媒体系统典型地代表了C/S流媒体系统,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两种流媒体系统的通信机制,主要是它们的通信过程及其使用的流媒体文件格式。本文的目标之一是仿真C/S流媒体系统的传输机制,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仿真平台,在此选择的仿真软件是OPNET。接着介绍了仿真的整体架构,着重介绍OPENT仿真模型部分,如处理模块和队列模块等,随后详细介绍了仿真在OPNET上的实现,包括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对两种流媒体系统的通信机制进行了仿真。最后对仿真平台进行了修改,添加了基于流的优先级轮转调度,再次对两种流媒体系统的通信机制进行了仿真,对比前后两次仿真结果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在本文的前面还介绍了流媒体的基础知识,仿真、网络仿真以及主流的仿真软件,其中着重介绍了具有强大功能的网络仿真软件OPNET——OPNET是一款强大的网络仿真软件,其丰富的模型库为建立网络模型提供了便利,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所需的模型。现在,网络上的流媒体业务日益增多,网络带宽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流媒体业务的发展。用户对于在线流媒体业务的需要也大大增加,流媒体业务会更加深入地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流媒体技术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李庆杰[2](2010)在《流媒体文件压缩方法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流媒体的概述以及这些年来的发展,结合高校图书馆现有的硬件环境,探讨将流媒体应用于高校图书馆所适用的压缩方法。首先对Windows Media、RealMedia以及QuickTime三种压缩软件做了简要的阐述,然后从各个方面对这三种软件进行比较,最后依据高校图书馆现今的网络状况及其特点,得出Windows Media更适合应用于高校图书馆。
林于桁[3](2010)在《面向3G应用的移动网络流媒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流媒体系统不断涌现。而3G网络拥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业务支撑能力,3G运营商不仅可以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业务,还能够提供高速率的流媒体业务。因此3G网络能为移动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网络支撑。本文首先探讨移动流媒体系统的发展现状,介绍目前数款国内外流行的移动流媒体系统的特点,总结目前移动流媒体业务发展所面临的三个问题:技术成熟性问题、流媒体节目内容问题和运营模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针对移动流媒体系统的架构,设计出一款面向3G应用的移动流媒体系统。该系统运行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上,主要基于3G无线通信技术,并辅以应用越来越广泛的WiFi技术,除提供视频的直播、点播功能外,还在移动流媒体系统上实现了较具特色的时移电视功能和录像订制、播放功能。接着本文对所提出的移动流媒体系统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流媒体编码、流媒体服务器、流媒体录制和存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本文随后提出具有一定创新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在阐述系统的业务逻辑架构、网络拓扑结构、总体技术架构后,本文以模块为单位对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重点描述了系统的主要部分:手机客户端中直播、点播、时移电视、录像订制模块,以及服务器端中录像订制、广告插播/管理、负载均衡模块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细节。最后,本文对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流媒体发布服务器以及负载均衡模块进行测试。本文结尾对研究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蒋良军,李太君[4](2009)在《Windows Media流媒体格式ASF的研究》文中指出ASF文件是Microsoft公司Windows Media Technology信息流式播放方案的核心,也是远程教育中使用较多的多媒体格式,ASF文件在逻辑上由头对象,数据对象和索引对象构成。文章详细分析了ASF文件格式,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了ASF文件的解析流程和ASF格式数据传输方式,实现了基于WindowsMedia流媒体实时传输系统,并给出了ASF流格式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实现方法。
谢晓东[5](2009)在《面向武警部队电视流媒体应用编码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完成培养适应现代化战争的人才是我军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计算机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网络覆盖范围已经到了基层连队,完全具备了开展网络教育的条件。在全球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直播和视频点播等数字音视频技术在武警部队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流媒体”使部队官兵在很低的带宽到较高的带宽环境下都可以在线学习到音视频节目。流媒体的开放标准及相关协议的制定,说明流媒体技术正迈向成熟。目前能够通过音视频采集卡捕获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文件的成熟产品是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 Media Encoder 9.0。虽然该编码软件可以实现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等多项功能,但针对电视台的应用,尚有部分功能不能满足要求,包括通过串口监控编码主机,分时段进行编码操作等。因此选择需要开发满足条件的编码系统。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节目录制的特点设计适合电视台的编码系统。该系统要求能够把通过音视频采集卡捕获的电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文件,并且能够满足在不同时间段自动完成编码的同时,保存成不同文件名的编码文件进行实时广播,由于采用流式传输,因此节目不可下载,保证不会被非法传播,维护管理方便。由于编码器系统在编码过程中对本地系统资源的要求很高,因此使用另一PC机通过COM端口监控编码主机,不仅可提高编码效率,同时也尽量使主机不受网络的影响。系统基于Windows Media Encoder 9.0编码技术,结合了DirectShow 9.0、Windows Media Format SDK 9.0等开发工具。通过Windows Media Format SDK 9.0进行Media 9格式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保存,数字文件存档,同时进行实时广播。作者做了以下工作:分析了武警部队电视台对流媒体编码器的特殊要求。提出了武警部队电视流媒体的功能需求和体系结构,对P2P传输体系和流媒体编码解码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了Windows Media Format SDK(WMFS)底层工作原理;叙述了WMFS对于读写ASF文件的具体处理过程;ASF数据流的配置文件的相关讨论以及WMFS接收器的重要作用等。深入剖析DirectShow的系统应用构架,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同时也讲述了DirectShow为了提高Filter运行性能,提出的四大机制:事件机制、质量机制、时钟机制以及线程机制,探讨如何把四大机制运用到系统中,提高系统效率。本系统介绍了VDCP协议。该协议是广电领域中权威的自动化控制协议,把对系统采集端的控制定义在VDCP协议规范中。结合了以上多种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DirectShow和电视台应用的Media 9编码器的系统。开发系统过程中还涉及到XML技术、管道技术、多线程技术、COM串口通信技术、COM组件技术等。本文最后还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包括压力测试、强度测试、网络影响以及报警测试等多种测试。
张雪[6](2008)在《多媒体课件实时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多媒体课件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从而推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本文对国内外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设计并开发了一个低成本且实用性强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在文中,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开发本系统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比如流媒体技术、Windows Media Service、ASF文件结构等;然后根据系统的主要功能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并进行总体设计和界面设计;最后详细介绍了本系统具体实现过程,包括音视频的采集和压缩、白板功能的实现、音视频与电子讲稿的同步实现、音视频与讲稿的整合等,特别是白板功能,增加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其中,多媒体文件之间的同步工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中就同步实现的细节作了详细描述,并给出了具体地实现流程。经过反复测试,本系统实现了最初的预期效果,为课件制作者提供一个操作简单的课件制作平台,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广大授课教师。本系统具有开发成本低、兼容性高和易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晔[7](2008)在《基于Intel PXA270的嵌入式流媒体系统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互联网、流媒体和嵌入式应用这三种技术的结合为背景,在研究这三者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嵌入式流媒体系统解决方案。论文首先概述性地介绍了流媒体背景知识,然后重点讨论了流媒体传输的相关问题,包括传输的原理、实现方法及流媒体文件格式等。针对实时流媒体传输,重点研究了实时传输协议RTP以及RTP传输的控制RTCP协议。从本论文工作需要使用的操作系统出发,重点分析了系统软件平台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研究了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的引导程序及其一般开发方法,讨论了论文工作中用到的嵌入式硬件平台Intel PXA270评估板的结构和该硬件系统的应用。本论文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重点研究了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的构建过程。在应用程序开发方面,利用嵌入式的软硬件平台,使用微软的Windows media技术,设计了基于该技术的嵌入式流媒体系统,在嵌入式开发平台上实现了在线音视频播放功能。针对实时A/V流传输,按照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利用软件开发相关工具,研究设计了基于RTP/RTCP的嵌入式流媒体传输方案。
刘爱宁[8](2008)在《基于校园网环境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简称流式教学系统,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重要实施方式。本文在对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流式教学系统的组成特点和发展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根据教学构件划分的思想,设计出一个能够在现有低成本条件下使用的流式教学系统。该系统使用纯软件实现方式,以WINDOWS MEDIA流媒体技术为支撑,由各个教学子系统向用户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构件重用的需求,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WEB服务的流式教学系统改进方案。文章对该方案的设计思想和逻辑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流式教学点播子系统的构建为例,详细阐述了WEB服务开发和调用的方法,并对多个流同步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实现了一个视频-音频-PPT流协调同步的实例。该方案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WEB服务的流式教学系统,为多媒体网络教学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赵志敏[9](2007)在《ASF流媒体课件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崛起,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地向前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全国已有67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累计开发的流媒体课件及WEB课件达到了3万多件,积累了丰富的网上教学材料、作业及习题、辅导答疑等教学资源,但各院校基本上都是各自为阵地进行课件等资源建设,导致资源建设存在良莠不齐、重复建设和不能共享等诸多问题。流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技术,把连续的音视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后,发布到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上,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而不需要等待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就可以即时观看。流媒体技术的目的在于缩短客户对多媒体数据回放的等待时间,并且具有较好的服务质量,有效地解决了网络带宽局限的问题。本文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CNGI远程教学公用通信平台系统”为背景,结合ASF说明书的规定,对ASF流媒体课件的编辑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流媒体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理论的介绍;第二部分是ASF流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设计、实现等问题的论述和总结。对ASF流媒体课件的编辑处理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实现对AVI、MPG等非ASF流媒体格式的媒体文件到ASF流媒体格式的切割并转换;另一部份是实现对ASF文件的切割与合并。在实现对ASF文件的切割和合并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Profile信息的获取、判断是否受DRM保护、绕开读取器和生成器的自动编解码功能和元数据信息的修改,但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必须分别加以实现。本文首先对ASF文件格式和ASF文件的系统特性进行了研究,以了解ASF文件结构。然后对切割并转换处理和流媒体编辑处理需要使用的技术分别进行研究,并在第四章中对该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最后采用Visual C++实现了该课件编辑工具。目前该软件已经通过了重庆市软件评测中心的测试,在系统安装和卸载、软件的功能实现、运行的稳定性、界面的完整性等方面均已顺利通过,达到了软件产品等级测试规范的要求,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周慧珺[10](2007)在《流媒体技术在公共广播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楼宇的公共广播包括背景音乐、业务和事故紧急广播等。通常来说,公共广播终端(即扬声器)往往较远和分散,且伴有不同的播放方式,如连续播放,紧急插播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公共广播要考虑它的传输方式、功能要求和可靠性。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化公共广播系统逐渐成为众多厂商追逐的研究热点。所谓网络化的公共广播系统,就是利用网络及其相关设备(硬件和软件)传输、处理和控制在扩声和公共广播系统中的数字声频信号。整个系统经过完全的数字化处理,能解决模拟信号传输方式下,声频工程管线多、施工成本高、信号衰减等缺点。本文就智能楼宇的网络声频技术,提出了一套网络化公共广播系统的方案。用服务器,网线、数字喇叭取代原有的主控设备,声频电缆、模拟喇叭,从而使传统广播系统的工作模式由模拟的方式转变为数字化的工作模式,为广播系统的性能及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基于多媒体技术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网络公共广播平台。流媒体技术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网络媒体技术,是在Internet和Intranet中采用媒体数据流式传输的新技术,实现了通过网络对多媒体数据进行连续实时的播放。采用流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网络化公共广播系统中数字喇叭存储容量有限的问题,并可实时播放服务器端发送的多媒体数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就是要设计这样一个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公共广播服务器系统。本论文对以下研究内容进行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探讨:(1)讨论了网络化公共广播系统总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着重介绍了流媒体服务器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2)阐述了流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如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文件格式,相关的网络协议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开发流媒体应用系统所需要的两种主要开发技术,DirectShow和Windows Media技术。(3)将具备语音广播功能作为一个服务器最小系统,讨论了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对最小系统的采集模块和发布模块作了详细的介绍。对最小系统的运行调试做了说明与结果分析。(4)在最小系统的基础上,对广播系统进行了功能的扩展,对广播背景音乐功能,常用语录制功能,远程控制功能等都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并对各功能实现方案的不足提出了简要的改善方法。本课题在上述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数字平台的网络公共广播服务器系统方案。
二、Windows Media的流媒体格式ASF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indows Media的流媒体格式ASF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C/S流媒体传输机制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论文的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网络仿真及相关主流软件介绍 |
2.1 网络仿真简介 |
2.1.1 仿真的基本概念 |
2.1.2 仿真的分类 |
2.1.3 网络仿真的产生背景及意义 |
2.2 主流仿真软件介绍 |
2.3 OPNET 详细介绍 |
2.3.1 OPNET Modeler 的特点 |
2.3.2 OPNET 仿真模型库 |
2.3.3 OPNET Modeler 仿真机制 |
2.3.4 OPNET Modeler 应用于仿真的主要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QuickTime 流媒体和Media 流媒体通信机制 |
3.1 通信中会使用的高层协议介绍 |
3.2 QuickTime 流媒体通信机制 |
3.2.1 QuickTime 流媒体系统架构 |
3.2.2 QuickTime 文件格式 |
3.2.3 QuickTime 通信过程 |
3.3 Media 流媒体通信机制 |
3.3.1 Media 流媒体系统架构 |
3.3.2 Advanced Systems Format(ASF) |
3.3.3 Windows Media 通信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OPNET 的 C/S 流媒体通信仿真系统架构设计 |
4.1 框架的整体设计 |
4.2 读取模块 |
4.3 处理模块(一)——没有调度功能 |
4.4 处理模块(二)——具有调度功能 |
4.5 输出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QuickTime 和Media 两种流媒体在OPNET 上的仿真实现 |
5.1 数据 |
5.1.1 数据源 |
5.1.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5.2 OPNET 设置和代码说明 |
5.2.1 数据包格式和链路格式 |
5.2.1.1 数据包格式 |
5.2.1.2 链路格式 |
5.2.2 代码说明 |
5.2.2.1 输入模块说明 |
5.2.2.2 处理模块说明(一)——共有功能 |
5.2.2.3 处理模块说明(二)——具有调度功能 |
5.2.2.4 输出模块说明 |
5.3 结果输出及检验 |
5.3.1 测试环境和说明 |
5.3.2 对比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面向3G应用的移动网络流媒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网络流媒体系统的发展现状 |
1.1.1 移动网络流媒体概述 |
1.1.2 移动网络流媒体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 |
2.1 流媒体编码技术 |
2.1.1 流媒体编码概述 |
2.1.2 Windows Media Video 格式 |
2.1.3 3GP 格式 |
2.2 流媒体服务器 |
2.2.1 流媒体服务器概述 |
2.2.2 Windows Media Services 流媒体服务器 |
2.2.3 Helix Server 流媒体服务器 |
2.3 流媒体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
2.4 流媒体的录制和存储 |
2.5 .NET Compact Framework 框架 |
2.5.1 .NET Compact Framework 概述 |
2.5.2 .NET Compact Framework 体系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
3.1 系统特性和设计原则 |
3.1.1 系统特性 |
3.1.2 系统设计原则 |
3.2 系统架构的分析与设计 |
3.2.1 系统的业务逻辑架构 |
3.2.2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
3.2.3 系统的总体技术架构 |
3.3 系统的详细设计 |
3.3.1 系统功能模块图 |
3.3.2 系统应用结构设计图 |
3.3.3 系统数据库详细设计 |
3.3.4 手机客户端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3.3.4.1 手机客户端开发环境 |
3.3.4.2 视频直播模块 |
3.3.4.3 节目点播模块 |
3.3.4.4 时移电视模块 |
3.3.4.5 录像订制模块 |
3.3.4.6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 |
3.3.4.7 我的订制模块 |
3.3.4.8 无线/WiFi 切换模块 |
3.3.4.9 计费模块 |
3.3.5 服务器端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3.3.5.1 服务器端开发环境 |
3.3.5.2 直播发布/管理模块 |
3.3.5.3 点播发布/管理模块 |
3.3.5.4 时移发布/管理模块 |
3.3.5.5 录像订制模块 |
3.3.5.6 广告插播/管理模块 |
3.3.5.7 系统监控模块 |
3.3.5.8 负载均衡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手机客户端的实现 |
4.1.1 客户端登陆 |
4.1.2 视频直播和录像订制/播放 |
4.1.3 视频点播 |
4.1.4 时移电视 |
4.2 服务器端的实现 |
4.2.1 客户端状态监控 |
4.2.2 服务器状态监控 |
4.2.3 直播管理 |
4.2.4 点播管理 |
4.2.5 广告插播管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方案 |
5.1.1 Windows Media Load Simulator 简介 |
5.1.2 系统测试目的和方法 |
5.1.3 测试硬件配置 |
5.2 系统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
5.2.1 发布频道数与系统负载的测试 |
5.2.1.1 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
5.2.1.2 测试结果分析 |
5.2.2 负载均衡测试 |
5.2.2.1 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
5.2.2.2 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Windows Media流媒体格式ASF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ASF文件格式 |
1.1 ASF对象定义 |
1.2 高层文件结构 |
1.3 ASF头对象 |
1.4 ASF数据对象 |
1.5 ASF索引对象 |
2 ASF文件解析流程 |
3 ASF格式数据传输方式 |
4 流媒体服务系统的实现 |
4.1 系统的构成 |
4.2 流媒体服务器 |
4.3 媒体文件制作工具 |
4.4 客户端 |
5 结语 |
(5)面向武警部队电视流媒体应用编码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流媒体基本概念 |
1.2.2 编码器系统的编码技术选定 |
1.3 本文的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应用需求和系统设计 |
2.1 电视流媒体系统需求 |
2.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3 流媒体传输体系结构 |
2.4 流媒体编码解码 |
2.5 基于P2P 的武警部队电视流媒体系统 |
2.5.1 P2P 流媒体网络电视概括 |
2.5.2 P2P 电视流媒体的平台架构 |
2.5.3 武警部队P2P 电视流媒体的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编码器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3.1 编码系统核心技术——Windows Media |
3.1.1 Windows Media9 的主要工具和组件 |
3.1.2 Windows Media 9 SDK 组件 |
3.1.3 Windows Media Format SDK (WMFS) |
3.2 编码器系统的框架基础—DirectShow 技术分析 |
3.2.1 概述 |
3.2.2 DirectShow 架构 |
3.2.3 DirectShow 工作原理 |
3.2.4 DirectShow 核心部件—Filter Graph 管理器 |
3.2.5 DirectShow 的系统服务 |
3.2.6 DirectShow 9.0 中Windows Media 应用 |
3.3 编码器系统的控制协议—VDCP |
3.3.1 VDCP 的定义 |
3.3.2 VDCP 的特性 |
3.3.3 VDCP 的语法 |
3.3.4 VDCP 的指令 |
第四章 编码器系统的设计 |
4.1 编码器系统分析 |
4.2 编码器系统的系统结构 |
4.3 编码器系统的框架设计 |
4.4 编码器系统的详细设计 |
4.4.1 模块设计 |
4.4.2 界面设计 |
4.4.3 网络控制 |
4.5 编码器系统开发配置说明 |
4.5.1 硬件说明 |
4.5.2 软件说明 |
第五章 编码器系统的实现 |
5.1 编码文件格式的选定 |
5.2 WMFS 的引入 |
5.3 WMFS 与DirectShow 的结合 |
5.4 文件的读入 |
5.4.1 引入XML |
5.4.2 引入INI 文件 |
5.5 多线程技术 |
5.6 利用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 |
5.7 编码器的具体实现 |
5.7.1 主程序界面显示 |
5.7.2 编码模块 |
5.7.3 Com 通讯模块 |
5.7.4 数据结构设计 |
5.8 系统使用简介 |
5.8.1 简介 |
5.8.2 详细介绍 |
5.8.3 控制端界面 |
5.9 系统特点 |
第六章 编码器系统测试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多媒体课件实时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 预期效果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理论依据 |
2.1 教学指导依据 |
2.1.1 混合式学习模式-生动课堂教学 |
2.1.2 教育心理学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1.3 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
2.1.4 沉浸理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情景 |
2.2 开发工具指导 |
第3章 流媒体技术 |
3.1 流媒体技术概述 |
3.1.1 流媒体的三大主流技术 |
3.1.2 流媒体的文件格式 |
3.1.3 流媒体的播放方式 |
3.1.4 流媒体的传输协议 |
3.1.5 流媒体视频技术压缩标准 |
3.1.6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
3.2 WINDOWS MEDIA SERVICE简介 |
3.2.1 Windows Media Tools |
3.2.2 Windows Media Server |
3.2.3 Windows Media Player |
3.3 ASF 文件结构 |
3.3.1 头对象 |
3.3.2 数据对象 |
3.3.3 索引对象 |
第4章 系统分析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系统功能设计及概述 |
4.2.1 系统总体流程设计 |
4.2.2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4.3 系统界面设计 |
4.3.1 界面设计原则 |
4.3.2 运行界面设计 |
第5章 多媒体课件实时生成系统的实现 |
5.1 WEB 页中嵌入WINDOWS MEDIA PLAYER |
5.2 流文件的配置 |
5.2.1 Windows Media 编解码器总述 |
5.2.2 编解码基本概念 |
5.2.2.1 CBR 编码 |
5.2.2.2 VBR 编码 |
5.2.3 Manage profile 配置 |
5.3 音视频的采集、压缩 |
5.4 白板的设计与实现 |
5.4.1 白板的设计思路 |
5.4.2 白板的实现 |
5.5 音视频与电子讲稿的同步实现 |
5.5.1 创建同步标记 |
5.5.2 播放同步的实现 |
5.6 课件的广播实现 |
5.7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与评价 |
5.7.1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
5.7.2 系统评价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及应用意义 |
6.2 改进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基于Intel PXA270的嵌入式流媒体系统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流媒体的传输及相关网络协议 |
2.1 流媒体传输 |
2.1.1 流媒体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式 |
2.1.2 流媒体文件格式 |
2.2 流媒体网络传输协议 |
2.2.1 实时传输协议RTP |
2.2.2 RTP传输的控制RTCP协议 |
2.3 相关的其他传输协议 |
第三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硬件平台 |
3.1 嵌入式操作系统 |
3.2 嵌入式Windows CE操作系统 |
3.2.1 Windows CE操作系统简介 |
3.2.2 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开发 |
3.2.3 Windows CE操作系统分析 |
3.2.4 Windows CE应用程序开发 |
3.3 基于Intel Xscale PXA270 平台的BootLoader研究 |
3.3.1 BootLoader简介 |
3.3.2 BootLoader的启动部分 |
3.3.3 BootLoader的主控部分 |
3.3.4 BootLoader的编译及下载部分 |
3.4 硬件开发平台 |
第四章 基于Windows media技术的流媒体系统设计及实现 |
4.1 流媒体系统设计思路 |
4.2 Windows Media技术介绍 |
4.2.1 Windows Media Format |
4.2.2 Windows Media媒体格式ASF |
4.2.3 Windows Media媒体传输协议MMS |
4.3 嵌入式流媒体系统设计 |
4.3.1 服务器端视频发送模块设计 |
4.3.2 开发板端视频接收模块设计 |
第五章 流媒体传输的嵌入式软件实现 |
5.1 软件设计思路 |
5.2 软件开发相关工具 |
5.2.1 VC及EVC简介 |
5.2.2 JRTPLIB库简介 |
5.3 软件开发过程 |
5.3.1 在VC中实现流媒体传输 |
5.3.2 程序在EVC上的移植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8)基于校园网环境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1.2 现代远程教学系统的技术特点 |
1.2 论文研究选题的原因和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 |
1.2.1 论文研究选题的原因 |
1.2.2 主要研究工作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组织框架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规划 |
2.1.1 需求分析 |
2.1.2 系统设计目标 |
2.1.3 设计思路 |
2.1.4 几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2.2 系统结构设计 |
2.2.1 系统结构 |
2.2.2 功能模块 |
2.3 小结 |
3. 流媒体技术及流媒体服务器的建立 |
3.1 流媒体技术 |
3.1.1 流媒体技术简介 |
3.1.2 流媒体概念 |
3.1.3 流媒体的应用 |
3.2 流媒体系统组成 |
3.3 流媒体传输原理 |
3.4 流媒体传输协议 |
3.5 流媒体文件格式 |
3.5.1 RealMedia文件格式 |
3.5.2 Movie文件格式 |
3.5.3 高级流格式ASF |
3.6 流媒体的传输模式 |
3.6.1 单播与广播 |
3.7 流媒体服务器选取和建立 |
3.7.1 需求分析 |
3.7.2 流媒体服务器的构建 |
3.7.3 教学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3.7.4 服务器系统平台 |
3.7.5 流媒体服务器具体实现方案 |
3.7.6 系统的客户端实现 |
3.8 网络传输质量分析 |
3.8.1 流媒体传输中的质量分析 |
3.8.2 同步 |
3.9 小结 |
4. IP组播网络的实现 |
4.1 组播技术 |
4.1.1 组播地址 |
4.1.2 组播协议 |
4.1.3 组播的实现 |
4.1.4 单播、广播与组播 |
4.1.5 组播算法 |
4.2 校园网组播设计与部署 |
4.2.1 组播部署 |
4.2.2 内外网连接 |
4.2.3 网络代理 |
4.2.4 流量分析 |
4.2.5 IP组播网络的实现 |
4.3 组播管理与优化 |
4.4 小结 |
5. 视频教学点播和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视频教学点播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1 VOD系统结构 |
5.1.2 点播子系统流程 |
5.1.3 创建和设置点播发布点 |
5.1.4 Web页面点播方式实现 |
5.1.5 获取素材 |
5.2 直播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5.2.1 系统原理和结构 |
5.2.2 系统设计与配置 |
5.2.3 网络组播 |
5.2.4 直播服务器配置 |
5.3 同步流设计与实现 |
5.3.1 问题提出 |
5.3.2 设计思路 |
5.3.3 核心程序、流程图 |
5.4 小结 |
6. 直播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直播测试 |
6.3 小结 |
7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ASF流媒体课件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流媒体技术概述 |
2.1 流媒体技术简介 |
2.2 流媒体文件格式 |
2.3 流媒体关键技术 |
2.3.1 流媒体传输协议 |
2.3.2 流媒体编解码技术 |
2.3.3 流媒体同步控制 |
2.4 流媒体传输方式 |
2.4.1 单播和点播 |
2.4.2 组播 |
2.4.3 广播 |
2.5 流媒体应用 |
2.5.1 远程教育和移动学习 |
2.5.2 视频点播 |
2.5.3 实时LIVE |
2.5.4 视频会议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编辑处理的ASF 流媒体技术研究 |
3.1 ASF 文件格式介绍 |
3.1.1 头对象 |
3.1.2 数据对象 |
3.1.3 索引对象 |
3.2 ASF 系统特性 |
3.3 切割并转换技术研究 |
3.3.1 CBR、VBR 编码 |
3.3.2 格式转换和插件安装 |
3.3.3 性能和效率 |
3.4 ASF 流媒体编辑技术研究 |
3.4.1 PROFILE 信息的获取 |
3.4.2 头对象信息的处理 |
3.4.3 不同格式的媒体文件的合并 |
3.4.4 批量分割与合并 |
3.4.5 读取器和生成器的自动编码 |
3.5 本章小结 |
4 ASF 流媒体课件编辑技术的总体设计 |
4.1 切割方式的选择 |
4.2 课件编辑技术的基本功能 |
4.3 课件编辑技术的总体设计 |
4.4 主要功能模块 |
4.4.1 切割并转换处理模块 |
4.4.2 ASF 编辑技术模块 |
4.5 应用系统开发平台 |
4.5.1 WMF SDK 简介 |
4.5.2 DIRECTSHOW简介 |
4.6 本章小结 |
5 ASF 流媒体编辑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5.1 FILTER GRAPH 的设计 |
5.2 切割并转换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5.2.1 接口函数介绍 |
5.2.2 实现步骤 |
5.3 ASF 流媒体编辑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5.3.1 接口函数介绍 |
5.3.2 理解系统组件 |
5.3.3 ASF 切割技术的关键步骤 |
5.3.4 ASF 合并技术的关键步骤 |
5.4 执行效果介绍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基于ASF 流媒体编辑技术的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流媒体技术在公共广播系统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公共广播系统的由来、发展及研究的意义 |
1.2.1 公共广播系统的由来与发展 |
1.2.2 公共广播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
1.2.4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公共广播平台的研究意义 |
1.3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流媒体的公共广播系统 |
2.1 引言 |
2.2 网络化公共广播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 公共广播服务器子系统的设计 |
2.3.1 服务器子系统的网络结构 |
2.3.2 主控服务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
2.4 公共广播终端系统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媒体通信中的相关技术 |
3.1 流媒体技术 |
3.1.1 流媒体的定义 |
3.1.2 流式系统的基本结构 |
3.1.3 流媒体文件格式 |
3.1.4 支持流式传输的相关网络协议 |
3.2 微软的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 |
3.2.1 DirectShow技术简介 |
3.2.2 DirectShow系统 |
3.2.3 Filter原理 |
3.2.4 Window Media技术 |
3.2.5 Window Media Format SDK |
3.2.6 ASF文件格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媒体服务器最小系统的设计及其实现 |
4.1 DirectShow与Windows Media的关系 |
4.2 Filter项目功能分析 |
4.3 最小系统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4.4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技术实现 |
4.4.1 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4.2 流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5 最小系统的运行、调试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媒体服务器的功能扩展 |
5.1 背景音乐功能 |
5.1.1 背景音乐功能的实现流程 |
5.1.2 读取器的设计 |
5.2 常用语的录制存储与播放 |
5.2.1 录制功能的实现流程 |
5.2.2 录音部分的设计方案 |
5.3 远程控制功能 |
5.3.1 远程控制的概念及其原理 |
5.3.2 远程控制在广播服务器系统上的实现方案 |
5.4 公共广播系统的不足及其改善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程序清单 |
四、Windows Media的流媒体格式ASF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S流媒体传输机制研究与仿真[D]. 高潮.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1)
- [2]流媒体文件压缩方法的评价[A]. 李庆杰. 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 2010
- [3]面向3G应用的移动网络流媒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林于桁.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4]Windows Media流媒体格式ASF的研究[J]. 蒋良军,李太君. 微型电脑应用, 2009(09)
- [5]面向武警部队电视流媒体应用编码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谢晓东.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S2)
- [6]多媒体课件实时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雪. 四川师范大学, 2008(01)
- [7]基于Intel PXA270的嵌入式流媒体系统的设计研究[D]. 王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7)
- [8]基于校园网环境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爱宁.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9]ASF流媒体课件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赵志敏. 重庆大学, 2007(05)
- [10]流媒体技术在公共广播系统的应用与研究[D]. 周慧珺. 广东工业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