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FⅡ与中美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雨舟[1](2021)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法律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金龙[2](2020)在《投资者V形处置效应与资产定价》文中指出传统金融学理论基于理性人假说和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投资者的交易决策取决于预期投资带来的总财富期望效用水平,即行为应该向“前”(未来)看。但现实中,投资者的行为却会向“回”(过去)看,最典型的就是投资者在出售时,更倾向于卖出已经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已经亏损的股票,即处置效应(Shefrin&Statman,1985)。处置效应广泛存在于金融市场中,被认为是“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最稳健的特征之一(Barberis&Xiong,2009)”和“最显着的交易异象(Ben-David&Hirshleifer,2012)”。处置效应会对股票的成交量和价格产生系统性影响,造成动量效应(Grinblatt&Han,2005;Li&Yang,2013;Shumway&Wu,2005)和盈余公告后漂移(Frazzini,2006)等异象。David&Hirshleifer(2012)发现美国个人投资者具有V形处置效应,即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概率随着盈利或亏损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盈利时出售概率增加得更快。虽然处置效应是投资者交易行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但对其研究并不算充分,因为该领域研究必须依赖投资者的账户数据。本文使用国内某大型券商提供的2011~2017年间随机抽取的50万名个人投资者和全部公募基金的日度A股成交与持仓数据来研究A股投资者是否具有V形处置效应及其对A股价格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发现投资者交易行为的特征事实,为研究投资者交易行为的理论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有助于厘清处置效应的来源,探究投资者偏好在处置效应形成中的作用。V形处置效应为理解投资者行为如何影响股价提供了新视角,盈利或亏损规模较大的股票会面临较高的卖出压力而被暂时低估,从而未来股价回复的过程中会产生更高的收益,这有助于加深对资产价格形成机理的理解,V形处置效应对股价的影响尚未得到广泛验证,也需要来自更多样本实证结果的支持。长期以来,A股市场一直呈现个人投资者主导的投资者结构,个人投资者数量众多且交易活跃,行为偏差的表现更明显,这为本文提供了合适的研究环境。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A股个人投资者处置行为的理解,对投资者能否以及怎样才能实现收益有启发,也有助于加深对A股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解。本文按照如下研究思路展开。第一步,分别对个人投资者和公募基金进行V形处置效应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投资者是否具有“扳本”偏好,即持股收益由负变正时,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概率是否会陡增;(2)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概率与持股收益大小间的关系是否呈现V形,即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概率是否分别随着持股盈利规模和亏损规模的增加而增加,在持股收益为零时最低;同时检验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概率对盈利的敏感性是否大于对亏损的敏感性,即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概率随盈利规模扩大而增加的速度是否比随亏损规模扩大而增加的速度更快。第二步,研究V形处置效应对A股定价的影响。投资者不仅倾向于出售持股盈利较大的股票,同时喜欢出售持股亏损较大的股票,这会使得这类具有极端损益的股票当前因承受较大的卖出压力而被低估,从而在未来股价回复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收益。本文通过构造反映股票当前盈亏程度的指标VNSP来度量股票当前承受的卖出压力,进而考察VNSP指标对股票未来一个月收益了是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于个人投资者,本文研究发现:首先,证实了处置效应的存在性及与持股时间的关系,发现A股个人投资者90%的情况下持股时长不超过20个交易日;持股时长越短,处置效应越明显。其次,发现A股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具有特殊的形状:(1)当持股收益由负变正时,股票卖出概率向上跳跃,存在“扳本”偏好;(2)卖出股票的概率对盈利和亏损敏感性的差异更大(V形不对称更严重):盈利每增加1%,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概率大约增加1.17个百分点;亏损每增加1%,投资者出售挂票的概率增加约0.44个百分点,股票卖出概率对盈利的敏感性是亏损的2.64倍,美国只有1.05倍。再次,发现凸显性(salience)理论、资本利得税以及持股时长的差异可以解释中美个人投资者处置效应形状的差异。最后,发现了V形处置效应在不同投资者群体中的差异性。不同理性程度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强度应该不同,因为处置效应的差异主要来源于股票卖出对盈亏敏感性的差异,所以理性程度更低的投资者的卖出对盈利更敏感,对亏损更不敏。按照投资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划分子样本进行检验后,发现女性、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的投资者卖出决策对盈利更敏感,对亏损更不敏感。对于公募基金,本文研究发现:首先,公募基金的个股持股时长绝大部分情况下不超过120个交易日(半年),占比为92.91%;约有一半的情况下持股时长不超过20个交易日(一个月),占比53.91%。其次,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公募基金具有比个人投资者更好的盈利能力,持股期间52%的情况下处于盈利状态。再次,公募基金出售盈利股票的概率并没有系统性高于出售亏损股票股票的概率,公募基金出售股票的概率在持股收益为零附近不存在向上的跳跃,即不存在明显的“扳本”偏好。最后,公募基金出售股票的概率与持股收益间表现出V形,V形关系具有不对称性:股票出售概率对盈利的敏感性为对亏损敏感性的50%。公募基金对盈利的敏感性只有个人投资者的21%。中国公募基金整体上不存在处置效应。A股投资者的V形处置效应可以显着影响股票未来收益。本文通过构造反映股票当前盈亏程度的指标VNSP来度量股票当前承受的卖出压力,进而考察VNSP指标对股票未来一个月收益了是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首先,基于VNSP指标进行了投资组合分析。发现VNSP指标可以显着预测A股未来1个月的股票收益。买入VNSP大的股票、卖空VNSP小的股票的对冲投资组合可以获得经FamaFrench三因子调整后的0.88%~1.16%的月度,在分别控制了股票规模、账面市值比、收益反转、特质波动率、换手率和流动性的影响后,该对冲组合依然可以获得0.74~1.21%的月度。此外,该策略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多头仓位即买入VNSP大的股票部分。然后,在股票层面进行Fama-Macbeth回归同时控制多个影响因素后,发现VNSP可以显着预测未来股票收益,VNSP每增加1%可以带来约0.14%的月超额收益。在控制了流动性、计算VNSP所使用的数据频率等市场微观结构因素和改变计算VNSP时交易数据的时间跨度后,VNSP对未来股票收益的预测作用依然显着存在。最后,证实VNSP指标对未来股价的预测作用来源于投机性交易动机。投机性交易特征越明显的股票样本,VNSP对未来股票收益的预测作用越强。本文发现在规模更小、机构持股比例更低、分析师跟踪数量更少、换手率更高、特质波动率和股价波动更大等投机特征更明显的股票样本中,VNSP的预测作用更强。以机构持股比例为例,在低机构持股比例股票组中,VNSP每变动1%可以带来近0.15%月超额收益,而在高机构持股比例股票组中这一数值只有0.10%。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一)本文发现了中国A股投资者交易行为的特征事实,丰富了关于处置效应的研究。通过使用大样本数据系统刻画中国个人投资者和公募基金的的股票出售行为,发现总体上,个人投资者存在一种新型出售行为特征——V形处置效应:在极端盈利和亏损处,出售倾向都加大,且极端盈利处的出售倾向比亏损处更高。而且,A股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比美国个人投资者更明显,主要是因为A股个人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扳本”偏好以及卖出决策对盈利敏感性与对亏损的敏感性的差异更大。以往关于处置效应的研究尤其是国内相关研究往往关注处置效应的存在性和影响因素,而且对于持股收益只区分是否盈利,本文关于处置效应形状的研究同时考察了持股收益的符号和大小对投资者卖出决策的影响。此外,本文发现我国公募基金不存在处置效应。(二)本文发现投资者这种V形处置效应会影响资产定价。A股个人投资者数量众多且交易活跃,市场投机氛围较重,这为检验投资者行为偏误对股价的影响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但目前鲜有论文研究处置效应对A股定价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净卖出压力指标VNSP,证实了盈利或亏损规模较大的股票因面临较高的卖出压力而被暂时低估,从而在未来股价回复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高的收益,导致股票收益的可预测性。这进一步丰富了关于处置效应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A股股价形成机理的理解,同时对投资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三)本文证实投资者的“实现偏好(realization preference)”至少可以部分解释处置效应的形成。Ben-David&Hirshleifer(2012)对投资者偏好能否解释处置效应提出了质疑,指出直接考察股票出售决策与持股收益大小的关系无法区分对持股盈亏偏好和对未来股价的认知的影响。已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Weisbrod(2019)通过选取股票盈余公告发布这一事件来控制投资者对未来股价的认知,由于存在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盈余公告发布后对投资者未来股价的认知应该是明确的,但该研究发现,在盈余公告发布窗口期内,依然存在处置效应,说明投资者对于盈亏的不同偏好可以解释处置效应。本文则通过证实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概率在持股收益由负转正时出现陡增,即存在“扳本偏好”来说明投资者对盈亏的偏好可以解释处置效应,且“扳本偏好”可以解释处置效应的13%。(四)本文丰富了投机性交易对股价影响的研究。本文从股票持有者出售股票的角度研究投机性交易对股价的影响,发现投机性交易叠加处置效应会造成股价低估。以往研究往往从股票购买者出于投机动机买入股票的角度展开研究,更关注投机性交易对股价高估的影响。本文和已有研究分别关注了投机性交易影响股价的不同阶段。(五)本文使用独特的投资者账户数据展开研究。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内某大型券商提供的2011年至2017年间随机抽取的50万名个人投资者和全部公募基金的日度A股交易与持仓数据,数据来源权威,时间跨度较长并且时效性很强,结论具有代表性。
李彩霞[3](2020)在《QFII持股对A股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先后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来,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比较频繁的大幅波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会产生不利的冲击和影响。2002年我国引入了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目的就在于吸引更多的境外价值投资者和境外长期资金进入股市,并通过QFII的持股行为引导我国投资者形成较为成熟的价值投资理念,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并促使我国股市能够平稳地对外开放。2019年9月,我国宣布取消了QFII投资额度的限制,进一步促进QFII在A股市场中的投资,随着QFII持股规模的增加,其是否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目的,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有多大,对于此类问题,近年来相关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通过最新的A股市场数据研究QFII持股与股市波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QFII与股市波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根据梳理的文献及理论从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及投资者角度分析了QFII持股影响股市波动的机理,再对我国QFII与A股市场波动的现状进行了考察,然后从市场整体和个股层面实证分析QFII持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市场层面,选取沪深300指数为市场整体的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总体分析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第三季度QFII持股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不同投资额度的两个阶段来考察其是否存在差异;个股层面,选取被QFII持有的191只股票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首先研究了2005年-2019年第三季度的总体情况,再区分不同市场行情以观察QFII持股影响的差异,最后分样本来看不同扩容期间及不同持股时长的QFII持股对个股波动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QFII持股对A股市场整体波动及个股波动均有负向影响,能够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2)在不同股市行情中QFII持股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完全不同。下跌行情中QFII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但股市上涨行情中QFII持股并不能稳定市场,反而引起股价比较大的波动性。(3)QFII持股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QFII投资额度的增加,QFII持股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市场整体及个股的波动性。QFII在前期投资额度较小,对QFII的限制较多,QFII持股规模不大以致难以发挥其作用,而随着QFII投资额度限制的放开,QFII持股对降低股市波动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4)QFII的短期持股行为不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其波动性,而QFII的中长期持股反映了比较理性的价值投资理念,能够显着地降低个股的波动,因此如何规范QFII的持股行为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1)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更多QFII持股。要倡导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和绩效,提升公司质量,以赢得更多QFII的青睐。(2)完善QFII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监管机构要加强对QFII信息披露的管理,提高股市信息透明度。(3)积极培育国内机构投资者,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发挥QFII改善投资者理念的作用,积极引导国内投资者形成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从而减少股市中的非理性投机行为。(4)完善风险对冲机制,加强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使市场有足够的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风险,并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的预警和响应机制,切实防范其流动风险。
刘雨[4](2020)在《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结构及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各行业掀起了“互联网+”的产业转型热潮。互联网给货币基金市场带来了庞大的流量效应。互联网货币基金应运而生,其凭借着低门槛、投资风险较低、流动性较高、收益相对稳定等特点,使得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为构建我国新金融生态体系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互联网货币基金规模扩张的一个后果就是市场结构的变化。从货币基金市场治理风险的角度来说,探究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集中度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影响风险承担的因素,优化市场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集中度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以及目前我国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结构现状,采用HHI指数法和CRn指数法测度目前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市场集中度。构建了市场集中度与互联网货币基金风险承担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引入中介变量市场绩效,进一步探究市场集中度对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本文选取102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为样本,分系别进行细化讨论,最后在总样本的基础上探讨中介效用。结果表明:①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集中度对其风险承担有显着负向影响,随着市场规模的集聚,互联网货币基金风险承担会降低,其中基金系的影响程度最明显。②在探究市场集中度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时,发现股票型、指数型等其他类型的基金发展、宏观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存在一定的影响,互联网货币基金自身规模的变化也会引起其风险承担的变化。③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集中度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是通过市场绩效的中介效用产生的,市场绩效对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承担存在部分中介效用,市场集中度对风险承担有直接效用。最后,本文进一步总结研究结论,并针对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对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承担的研究提出几点展望。
陈雨蒙[5](2018)在《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的协调研究》文中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制度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始终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面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为同时实现“稳增长”和“控风险”双重目标,央行应如何推进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合理引导外汇市场预期,从而保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当前美元处于升值周期、人民币具有一定贬值压力的情况下,央行应以怎样的方式管理资本账户和跨境资本流动,从而维护金融环境安全?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问题并非各自独立存在,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对当前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之间的协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含资本账户管理情况下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通过建立包含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两政策DSGE模型,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的中央银行福利效应。研究发现不论中央银行选择怎样的政策目标或规则,中间汇率制度均优于两极化的汇率制度。随后本文采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汇率制度稳定性对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负相关会随着经济金融水平的提升而明显减弱。其后,本文在两政策模型中引入第三个政策即资本账户管理,通过建立同时包含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与资本账户管理政策的三政策DSGE模型,比较不同偏好类型的中央银行制度组合及相应福利损失,从而考察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二者之间的协调问题。研究发现,相比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资本流动进行管理有利于央行降低福利损失,因此中央银行应同时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资本账户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组合。最后,由于现阶段多数学者对于资本账户开放的定量研究仍集中于以法规法测度的资本管制水平,因此本文构建了基于事实法测度的审慎型资本流动管理指标,并采用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强度测算及分析,研究发现,审慎型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可以较为有效地调控短期资本流动,但在突发事件冲击下,仍需要增加资本账户管理强度以遏制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1)在汇率制度选择方面,以管理浮动汇率制为代表的中间汇率制度优于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因此无需实现汇率制度的清洁浮动;(2)虽然保持汇率制度的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先增强后减弱的非线性关系,且更为发达的经济金融水平有助于削弱二者之间的冲突;(3)考虑资本账户管理时,应采用管理浮动汇率制与资本账户管理相结合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而无需追求过高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4)在资本流动管理方面,需要保持对资本流动的审慎管理以实现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引导和调节,从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董丽娃[6](2017)在《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按照GDP总量衡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人均GDP衡量,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储蓄存款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70%。在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和现金占比达到75%,而证券、基金等理财产品占比还不到25%。大力发展财富管理行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的需要,也是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作为财富管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业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自从1997年底到1998年初中国基金业从老基金转变为新基金之后,基金业的发展速度是金融部门中最快的。基金的运作和管理通常采取"投资决策委员领导下的基金经理负责制",投资者在投资购买基金的时候通常也会考虑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那么,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是否会影响基金绩效?哪些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采用了历史分析法、逻辑归纳法和计量实证法等研究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从股东性质、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三大方面描述基金管理公司的总体特征,从生理特征、学历特征、从业资质和从业经验四个方面描述基金经理总体特征,表明不同基金所属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存在差别;其次选择了中国140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样本,采用2004年7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的数据,计算了其绩效;再次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十个假说;然后,实证检验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假说;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与启示等。第一,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各异,并且差别较大。从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性质、股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股东性质多元化,从原来只有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才能够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和主要股东,到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都可以,并且外资、实业公司等都可以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2)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各异,并且不断变化,表现为绝对控股型为主,相对控股型其次,分散持股型占比很少,还不到10%;(3)内部治理结构多样化,基本框架基本相同,都拥有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督察长等,但是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及其占比等存在差别。从性别、年龄、学历及其毕业院校和从业经验等方面考察基金经理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总体上男性基金经理多于女性,同时女性基金经理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基金经理相对都比较年轻;(3)基金经历的学历都相对比较高,而且名校毕业的占比绝大多数;(4)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普遍不长,特别是在职的基金经理。第二,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等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1)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占比和监事会规模对基金收益和绩效具有显着的影响,是否合资、董事会规模和总经理是否董事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监事会规模对基金风险的影响显着,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总经理是否董事对基金风险的影响不显着;(2)第一大股东性质会影响基金收益、绩效和风险,相对于第一人股东不是证券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证券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低收益、低绩效、低风险;相对于第一大股东不是信托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信托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高收益、高绩效、高风险;相对于第一大股东不是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低收益、低绩效、高风险;(3)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具有显着更高的总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4)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基金收益和绩效负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基金收益和基金绩效越低;(5)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占比与基金收益正相关;(6)基金管理公司的监事会规模与基金收益、绩效和风险之间负相关。第三,基金经理性别、学历和从业经验等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1)在单独考察基金经理特征的影响时,基金经理性别和从业经验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不显着;基金经理的学历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显着;基金经理的性别、学历和从业经验对基金风险有显着影响,但不是对总风险、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都有显着影响;在同时考察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的影响时,基金经理的性别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显着,男性基金经理具有更高的基金绩效;(2)男性基金经理相对于女性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具有更低的系统性风险;(3)具有博士学位的基金经理相对于硕士及以下学历的基金经理具有更低的收益、绩效和非系统性风险;(4)基金经理经验与基金风险负相关,表明基金经理的经验对控制基金风险有作用。通过对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及其与基金绩效影响关系的分析和实证检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得出对基金业监管部门、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投资者的若干政策含义和启示。第一,对基金业监管部门的政策建议。一是必须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特别是对基金管理公司与股东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等进行监管;二是要逐渐放松对基金业发展的管制,特别是进入管制;三是进一步探索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相关、激励相容的基金运行模式,提高基金收益和绩效,可以探索基金管理公司员工——包括高管、董事、基金经理等——成为所管理基金的份额持有人模式,可以探索基金管理费的计提与单位基金份额净值直接相关而不是只与基金净值相关的模式。第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启示。一是从收益、绩效和风险的角度看,基金管理公司未必要引进外资组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二是从收益和绩效的角度看,基金管理公司要降低股权集中度;三是从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看,提高独立董事占比,降低监事会规模;四是基金管理公司对基金经理的选择应该重视学历和从业经验,从控制风险的角度看选择更高学历者和更长工作经验者。第三,对基金投资者的启示。一是要重点考虑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占比和监事会规模等因素,董事会规模和总经理是否董事等因素不重要;第二,从收益和绩效的角度看应该主要考虑基金经理的性别和学历,不要太在乎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但是从风险的角度看,基金经理的三个方面的个人特征都应该考虑。本文的创新大体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放在一起共同考察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分别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很少有文献将二者放在一起共同考察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在分别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基础上,将二者共同作为解释变量,考察它们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二是全面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在已有文献中,虽然也考察基金管理公司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但是主要考察证券公司作为股东对基金绩效的影响,要么是采用虚拟变量要么是采用证券公司持有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比例作为解释变量。本文设定了四个模型分别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证券公司与非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与非信托公司、银行与非银行、其他类公司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并且以这四个模型为基准,逐渐增加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合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等变量以全面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三是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监事会规模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已有研究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影响基金绩效的文献主要是研究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总经理是否为董事等的影响,还没有文献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监事会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在内部治理结构变量中,采用监事会规模作为解释变量研究监事会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李溪林[7](2016)在《基于DEA方法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绩效评估》文中提出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收入的提高为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各类理财产品也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自2005年光大阳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推出以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日益发展成熟并且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认可,尤其是近几年,券商集合理财业务发展迅猛,成为理财产品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券商集合理财业务即券商将客户的资金集合进行管理的一种理财服务。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具有投资范围广且仓位灵活、定位中高端客户、有充分的激励机制等特点。2005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数量只有12只,发行份额仅为139.5亿,由于审批严格等原因,在随后的几年中,集合理财业务在牛市行情中依然发展缓慢。直到2008年和2009年利好政策出台才使得集合理财业务的发展出现了转折。2012年开始证监会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和规范集合理财业务的开展,此后集合理财业务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经历了这十年的发展和飞跃,截止2015年底,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已经累计达到10221只,发行份额累计达到10606.08亿。对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进行绩效评价,能为投资者选择、甄别集合理财产品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可以使集合理财产品管理人发现产品运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助其调整策略提高绩效,并为券商资管业务的发展指引方向;还能帮助监督管理者了解集合理财业务的发展态势,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我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绩效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内容按照以下框架展开:第一章主要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等方面做了阐述。第二章介绍了我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基本概念和集合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基本概念方面,首先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定义,然后简单介绍了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型、股票型、QDII六种不同的产品类型,并对集合理财产品的特点进行了介绍。集合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方面,主要从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叙述。第三章为文献综述,介绍了集合理财产品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由于国内外投资组合业绩评价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基金的,而关于集合理财产品的并不多,因此这一章除了梳理出集合理财业绩评价的研究成果外,还较多的介绍了基金业绩评价体系,以对集合理财业绩评价作参考。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即对集合理财产品的绩效进行评估与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样本及评价期间的选择、无风险利率选取、市场基准组合的构建。本文选取了2012年1月1日前成立并且至少存续至2015年6月30日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以及股票资产占比高于50%的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集合理财产品作为样本,评价期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市场基准组合由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申万全市场A股股价指数、中债财富指数组成。然后基于夏普指数、M2值和信息比率三个指标对98只集合理财产品样本做了业绩测度和排名,从风险收益的角度评价了集合理财产品的绩效水平。DEA方法可以衡量多个因素后得出一个综合的结果,且不需要选取市场基准组合,这一方法可以把原本不可衡量的参数纳入指标体系中且不影响结果的有效性,还可以计算求解出相对有效的投入或产出理想值。因此本文主要基于DEA方法对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进行评估。运用DEA方法首先要构建输入和输出指标,本文选择的输入指标是单位管理费、单位托管费和收益率标准差,输出指标是复权净值增长率。指标构建完成后运用Deap2.1程序计算出产品的效率值,然后分析了集合理财产品整体的效率情况,找出了相对有效和效率低下的产品,并且对产品的绩效进行了持续性检验。随后根据松弛变量值找出影响绩效的因素,计算了影响程度的大小,并观察分析了券商资管业务发展情况对旗下集合理财产品绩效是否存在影响。根据前面的效率值和松弛变量值计算出了输入指标的理想值,提出了输入指标的改进幅度。考虑到以上仅仅是对集合理财产品内部进行的比较,因此采用DEA方法将集合理财产品与基金的业绩进行对比,以求更全面地反映集合理财产品的绩效水平。最后一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根据前文中的实证结果指出了集合理财产品目前存在的两点局限,并进行了展望。通过风险收益指标和DEA方法对集合理财产品进行绩效评估,得到了以下结果。使用夏普指数、M2值和信息比率得到的结果是:(1)98只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都超过了无风险收益率,但有部分产品的业绩不及市场基准组合。(2)三个指标一致评价出齐鲁金泰山2号、东方红6号、长城1号、华泰紫金新兴产业的业绩不佳,东兴2号、中金安心回报、宏源红利成长、光大阳光、东方红4号、中山金汇1号、中金股票策略的业绩表现良好。运用DEA方法得到的结果有:(1)效率的平均值在各时期始终处于0.6至0.8的范围内,并不算高,近两年的整体效率值有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中投汇盈核心优选、东方红4号、申银万国宝鼎1期、东方红5号、中投汇盈产业优选5只产品在评价期间内一直保持着相对有效。东方红先锋3号、东方红7号、广发理财6号、德邦心连心1号、东海东风9号、东方红8号的效率排名始终靠后,是效率相对低下的产品。(2)2012年至2014年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但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集合理财产品业绩的持续性不明显。(3)单位管理费在评价期间内一直是影响集合理财产品相对绩效的重要因素,单位托管费在2015年上半年对产品绩效起到了较重要的影响,收益率标准差是影响产品2012年绩效的重要因素,是影响产品2014年绩效的较重要因素。券商的资管业务发展情况与旗下集合理财产品的绩效没有明显的关系。(4)总体来看基金与集合理财产品的绩效水平不相伯仲,但是集合理财产品中实现了相对有效的比例更高,从这一点来看,集合理财产品更胜一筹。本文相较其它同类型的文章有以下优势:本文选取的集合理财产品样本数量为98只,评价期间为三年半,比以往的研究样本数量大,时间跨度长。本文不仅运用了传统的风险收益指标来度量集合理财产品的绩效,还重点采用了DEA方法对产品的绩效进行评价。使用DEA方法时无需考虑市场是否有效,通过DEA方法得出可以得到集合理财产品的相对效率值,并且可以找出每一时期影响绩效的因素,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多大,还可以得到实现相对有效时输入指标的理想值大小。本文还运用了DEA方法将集合理财产品和基金的效率进行比较,全方位的反映了集合理财产品的绩效情况。这相较以往的研究更加全面。本文也有以下不足之处:设定不同的市场基准组合或设定市场组合时采用不同的指标,设定不同的输入、输出变量都会得到不尽相同的评价结果。当有更合适的指标出现时,评价结果会发生改变。单位管理费、单位托管费、收益率标准差、复权净值增长率这几个输入和输出变量不能涵盖所有影响产品绩效的因素,因此难免会造成评价结果不精确。在将券商资管业务利润情况与其旗下集合理财产品绩效进行观察分析时,由于数据缺失和获取困难,只使用了部分券商的数据,数据量太小。而且资管业务利润情况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券商对集合理财业务的重视程度和发展力度。因此这部分的分析并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本文的样本只涉及了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的集合理财产品,未对债券型、货币型等其他类型做研究,若需要全面了解整个集合理财产品市场的效率情况,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何正全[8](2016)在《美元霸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元对国际货币霸权地位的争夺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美元与英镑为了世界储备货币展开激烈之争。二战结束后,1944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元霸权发挥了积极作用。1971年美国取消了金本位制度,放开了美元发行的限制,美元的唯一支柱就是国家信用,美元霸权的负面效应开始逐渐体现。1973-1982年发达国家经历长达10年的滞涨,而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形势恶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现行以美元霸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开始酝酿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本文首先界定了美元霸权,并对货币霸权、美元霸权、金融霸权等概念进行辨析;其次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形成和运作机制,尤其是美元霸权的实施途径和循环机制;再其次分析并计算了美元霸权的收益,同时分析了美国为取得和维持美元霸权的代价,并以此判断美元霸权地位发生动摇;紧接着重点研究美元霸权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政策建议。在重点研究美元霸权的影响方面。一是研究了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有利的影响是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利的影响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不断发生。二是研究了美元霸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美元霸权导致中国陷入美元陷阱与高储蓄两难问题,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美国量化宽松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关系,构建VAR模型研究美元霸权逼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分析在美元霸权背景下中国很可能陷入“斯蒂格利茨三步骤”。研究表明:美国极力维护美元霸权的地位为美国不断地攫取利益;美元霸权的消极影响在金融危机后表现明显,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利己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元不断发生周期性变化,美元作为世界唯一主导性货币,美元持续贬值或急剧升值对世界各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危害极大;美元霸权的地位在短期内不可能动摇,甚至未来很长时间国际货币体系还是表现为美元霸权特征。基于研究结论所得的重要启示,提出了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政策建议: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协调;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
姜楠[9](2014)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对A股收益波动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于2003年正式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作为人民币资本账户未开放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目前为止,已有挪威中央银行、摩根史坦利、东方汇理银行、淡马锡投资集团、花旗中国投资和高盛等258家境外知名投资机构获得批准,进入我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投入我国证券市场资金达514.18亿美元。随着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投资的份额越来越大,参与我国证券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研究境外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A股收益率波动性的影响,正是本文的目的。本文首先将我国大陆QFⅡ制度与台湾地区QFⅡ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对QFⅡ制度在我国大陆证券市场产生的正面效应,对QFⅡ的投资行为进行总结。通过统计QFⅡ重仓股的季度报告中十大流通股东信息,计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整理2006年第3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以QFⅡ重仓股的流通市值、上一季度收益率以及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益波动率作为控制变量,区分牛熊市,考察QFⅡ持股的投资行为对上市公司收益波动性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即在考虑上市公司收益波动存在惯性的情况下,QFⅡ参与上市公司持股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收益的波动性,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让更多的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和稳健投资的正确理念。QFⅡ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将重视上市公司分红、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和理性的投资理念带给我国广大的投资者。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四点建议,即坚持继续推进QFⅡ制度、完善QFⅡ投资动态的信息披露、积极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和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使我国证券市场真正成长为一个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标的、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健康平台。
王海燕[10](2013)在《QFII持股与股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文中指出我国为了能够吸引中长期投资者,期望借助外来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引导我国投资者、壮大我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数量,于是在借鉴了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巴西、韩国、中国台湾QFⅡ发展经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①颁布,声明我国QFⅡ制度于2012年12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到目前为止,QFⅡ在我国发展了近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较平稳,发展过程当中主要经历了四次审批额度的较大变化:2002年11月我国QFⅡ制度进入试点期间,累计投资额度上限为40亿美元;2005年7月QFⅡ总额度新增加60亿美元,累计审批额度上调为100亿美元;截止2007年2月,我国QFⅡ累计审批额度为99.95亿美元;2007年5月,中美战略经济达成共识,并于2007年12月QFⅡ投资额度扩大至300亿美元。从2011年第2季度开始,我国对QFⅡ的审批进度明显加快,审批额度也明显加大,直至2012年4月3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声明,将额度由300亿美元提高至800亿美元,同时将进一步加快QFⅡ的审批进度,预示着QFⅡ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将进入另外一个崭新的阶段。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3月23日,我国QFⅡ机构的总投资额度为2655亿元,其中股票市值为1979亿元,占整个资产组合中的74.5%,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占我国整个A股流通市值的1.09%,成为了我国机构投资者中位列第三的机构投资者。随着我国对QFⅡ发展政策上的倾向性,以及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趋势QFⅡ对我国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将随着审批额度的增大不断增加。为了能够考察QFⅡ对我国股市的影响,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通过直接考察QFⅡ持股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率的影响,来检验QFⅡ是否在稳定我国股市方面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从微观角度入手,综合考虑其他可能影响公司股价波动的因素,在控制了可能影响股价波动的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直观的考察QFⅡ持股行为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相比前人通过GARCH模型,引入虚拟变量的研究更为直观和具体。(2)在传统截面回归的基础上,通过引入QFⅡ持股变动比例,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体、公司规模、行业等多角度动态的考察了QFⅡ持股的变动对公司股价波动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3)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简单考察了QFⅡ对公司股价波动的偏好,简单分析了公司股价波动对QFⅡ持股变动的影响。本文大致框架如下:第一部分简单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创新点及可能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总结了国内外关于QFⅡ以及机构投资者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研究;第三部分在总结了QFⅡ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双缺口模型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及资产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QF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审批情况、在A股的交易情况以及资产配置情况;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QFⅡ持股可能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存在影响的三个效应,QFⅡ的羊群效应、行业投资效应以及市场联动效应;第五部分实证研究部分,首先采用传统截面回归的方法基础上,通过引入了QFⅡ持股比例的变化这一动态的变量,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QFⅡ持股变化对股价波动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在这基础上简单的考察了公司股价波动可能对QFⅡ持股变化造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传统截面回归及动态面板数据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三季度,QFⅡ每个季度末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与QFⅡ持股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QFⅡ持股比例与公司股价波动的关系受季度影响因素较大,其对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很大,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并且通过动态面板数据回归,发现持股变动比例变动与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率成正相关关系,QFⅡ的持股行为总体上加剧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按公司规模分组的动态面板回归结果显示来看,QFⅡ整体上加剧了小盘股的股价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盘股的股价波动,但是影响不大,而与大盘股的股价波动的相关性较弱,存在的原因有可能是QFⅡ持有的量相比大盘股的整体规模仍然占比较小,因此对其影响总体来说不大。按行业分类的进行动态面板回归的结果显示,QFⅡ持股稳定了交通运输、仓储业以及水电、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两个行业;对农、林、牧、渔业、信息技术业以及采掘业这三个行业有一定程度加剧,但是影响不显着;显着的加剧了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这四个行业的股价波动,对制造业股价波动造成加剧的原因可能是由于QFⅡ对制造业涉猎较多,交易较为频繁造成,对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这三个行业可能属于周期性较强的行业,是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性,另外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都较为复杂,因此可能导致QFⅡ的持股变动较为频繁,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最后考察了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可能对QFⅡ持股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QFⅡ持股行为基本不受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相反QFⅡ比较看重上市公司上一期的股票收益率,与上市公司上一期的股票收益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QFⅡ在选股标准上面非常注重公司的股票收益率,而对公司的股价波动关注较少,因其存在的逐利性,其在挑选股票的时候关注股票收益率的程度远远大于关注风险的程度。通过上文的研究发现,QFⅡ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的影响,尽管分类研究显示出了不同的结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QFⅡ加剧了我国公司的股价波动,其稳定我国股市的作用并没有凸显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股票市场投机现象严重,QFⅡ作为外来的投资者,以追逐利益为重,而且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等进行操作,也非常有可能利用其资金的优势进行股市的操作,因此其难免不在我国进行投机操作。尽管QFⅡ为我国资本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但其对我国股市存在的潜在风险我们不得不防。因此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了防止QFⅡ可能对我国股市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我国政策制定者可以适当完善QFⅡ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QFⅡ的监管;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引导QFⅡ进行分散投资;同时加强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丰富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交易品种,为我国投资者提供风险防范措施,减小由QFⅡ交易可能带来的羊群效应。同时,真正能够借助QFⅡ成熟的投资理念,改善我国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利用QFⅡ的的资金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活跃我国的证券市场,使双方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由于我国QFⅡ的交易信息披露较为严格,相关的持股数据只能够从一些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或者季报等信息当中进行整理,而且只有进入到十大流通股东的QFⅡ持有的数据才会得以披露,因此造成信息披露不够及时也不够完善,数据收集起来也较为困难。同时,基于影响公司股价波动的因素太多,无法一一将所有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可能会造成结果的可靠性有所降低;同时由于本文在整理数据过程当中,QFⅡ连续持股期较长的样本较少,因此假定QFⅡ连续持有3期以上的公司为样本公司,在进行动态面板进行回归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样本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可能会造成结果的可靠性有所降低。同时,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非常有限,可能造成在采用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成为一家之言,还请各位专家及学者予以批评和指正。
二、QFⅡ与中美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FⅡ与中美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投资者V形处置效应与资产定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处置效应的经验证据 |
一、处置效应的提出 |
二、个人投资者处置效应 |
三、机构投资者处置效应 |
四、处置效应的检验方法 |
五、V形处置效应的提出 |
第二节 处置效应的影响 |
一、对股票成交量的影响 |
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
三、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
第三节 处置效应产生的原因 |
一、Shefrin& Statman(1985)的理论框架 |
二、实现偏好理论 |
三、投机性交易动机 |
第三章 个人投资者V形处置效应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 |
一、个人投资者交易特征 |
二、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机构投资者V形处置效应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
第四节 实证结果 |
一、机构投资者交易特征 |
二、回归分析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V形处置效应对A股定价的影响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样本与变量 |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二、变量定义 |
第三节 V形处置效应与A股定价 |
一、股票净卖出压力VNSP的计算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投资组合分析 |
四、横截面回归检验 |
五、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进一步分析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个人投资者V形处置效应 |
二、机构投资者V形处置效应 |
三、V形处置效应对A股定价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VNSP的计算 |
附录 B 我国基金行业发展历程 |
附录 C A股投资者数量 |
附录 D 个人投资者持股和交易占比 |
附录 E 持股时长的计算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QFII持股对A股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境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机构投资者 |
2.1.2 QFII |
2.1.3 股市波动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2.2.2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
2.2.3 有效市场假说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5 行为金融学理论 |
第3章 QFII持股对股市波动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基于股票市场角度的机理分析 |
3.1.1 国内外股市的溢出效应 |
3.1.2 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
3.1.3 市场监管的视角 |
3.2 基于上市公司角度的机理分析 |
3.2.1 改善公司治理的视角 |
3.2.2 提高股价信息含量的视角 |
3.3 基于投资者角度的机理分析 |
3.3.1 改善投资者理念的视角 |
3.3.2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视角 |
第4章 我国QFII及A股市场波动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QFII的发展现状 |
4.1.1 我国QFII的发展历程 |
4.1.2 QFII的投资范围及投资方式 |
4.1.3 QFII在我国股市的总体投资情况 |
4.1.4 QFII的持股特征分析 |
4.2 我国A股市场的波动现状 |
4.2.1 A股市场波动的整体状况 |
4.2.2 QFII股与普通股的波动特征 |
4.3 QFII持股与股市波动的关联分析 |
第5章 QFII持股影响A股市场整体波动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5.3 平稳性检验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全样本的实证分析 |
5.4.2 分样本的实证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QFII持股影响个股波动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3 平稳性检验与估计方法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估计方法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全样本的实证分析 |
6.4.2 分样本的实证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更多QFII持股 |
7.2.2 完善QFII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力度 |
7.2.3 积极培育国内机构投资者,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
7.2.4 完善风险对冲机制,加强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结构及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3 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结构现状 |
2.4 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集中度的测算 |
2.5 市场集中度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 |
3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假设与数据来源 |
3.2 指标度量 |
3.3 模型构建 |
4 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承担直接效用研究 |
4.1 风险承担的主成分分析 |
4.2 描述性分析 |
4.3 数据的相关检验 |
4.4 直接效用实证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5 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集中度与风险承担中介效用研究 |
5.1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绩效评价 |
5.2 统计分析及相关检验 |
5.3 中介效用实证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实证结果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的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 |
1.3.2 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汇率制度选择相关研究 |
2.1.1 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议回顾 |
2.1.2 基于三元悖论的汇率制度研究 |
2.1.3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研究 |
2.2 资本账户管理相关研究 |
2.2.1 资本管制强度测算 |
2.2.2 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分析 |
2.2.3 资本审慎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资本自由流动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构建 |
3.2.1 家庭部门 |
3.2.2 厂商部门 |
3.2.3 对外贸易 |
3.2.4 政府部门 |
3.2.5 外生冲击设定 |
3.3 数据描述 |
3.3.1 参数校准 |
3.3.2 贝叶斯估计 |
3.4 汇率制度选择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
3.4.1 福利比较分析 |
3.4.2 动态响应分析 |
3.4.3 内在机制分析 |
3.5 稳健性检验 |
3.5.1 改变目标函数后的稳健性检验 |
3.5.2 改变政策规则后的稳健性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汇率制度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汇率制度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非线性关系 |
4.3 汇率制度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非对称性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的组合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 |
5.2.1 家庭部门 |
5.2.2 政府部门 |
5.3 数据描述 |
5.4 福利比较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变系数模型的审慎型资本账户管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强度测算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居民债券组合调整成本测算 |
6.3 短期资本流动与资本流动审慎管理的关系研究 |
6.3.1 短期资本流动月度数据估算 |
6.3.2 模型设定与数据描述 |
6.3.3 实证分析 |
6.4 回归利率平价的资本流动管理有效性分析 |
6.4.1 利率平价偏离值的平稳性检验 |
6.4.2 资本流动管理的有效性变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附录 |
附录A 第三章附录 |
A.1 辅助方程及其参数设定 |
A.2 完整的非线性系统 |
A.3 稳态均衡 |
A.4 稳态下的辅助函数参数求解 |
附录B 第五章附录 |
B.1 辅助方程参数设定及其稳态求解 |
B.2 完整的非线性系统 |
B.3 稳态均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 |
1.2.2 基金与基金管理公司 |
1.2.3 基金收益、基金绩效与基金管理公司的收益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1.5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 |
2.1.1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2.1.2 对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 |
2.2 对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影响基金绩效的研究 |
2.2.1 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研究 |
2.2.2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研究 |
2.2.3 基金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研究 |
2.3 简要评述与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特征的总体描述 |
3.1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特征的总体描述 |
3.1.1 基金管理公司总体特征的描述 |
3.1.2 基金管理公司的个体特征:以"老十家"为例 |
3.2 中国基金经理特征的总体描述 |
3.2.1 中国基金经理总体特征的描述 |
3.2.2 中国基金经理的特征:以"老十家"为例 |
3.3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四章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价:指标选择、样本选择与实证 |
4.1 基金绩效衡量的指标与模型选择 |
4.1.1 基金绩效评价的指标 |
4.1.2 基金绩效的评价模型 |
4.1.3 对基金绩效评价指标和模型的选择 |
4.2 中国基金绩效衡量的样本选择和区间选择 |
4.2.1 样本的选取 |
4.2.2 样本区间的设定 |
4.3 基金绩效的计算:以景顺长城优选基金为例 |
4.3.1 变量的选取与计算 |
4.3.2 指标的计算:一个半年度的计算过程 |
4.3.3 全部区间绩效计算结果的汇报:景顺长城优选基金为例 |
4.3.4 全部样本基金一期绩效的计算结果:以2015年下半年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机理和假说 |
5.1 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机理和假说 |
5.1.1 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
5.1.2 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合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
5.1.3 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
5.1.4 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
5.2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机理和假说 |
5.2.1 基金经理性别与基金绩效 |
5.2.2 基金经理学历与基金绩效 |
5.2.3 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与基金绩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6.1.1 数据来源 |
6.1.2 被解释变量选取及处理 |
6.1.3 控制变量选取及处理 |
6.1.4 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2 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
6.2.1 解释变量的选取、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
6.2.2 实证模型与估计方法 |
6.2.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2.4 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合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
6.3 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
6.3.1 解释变量的选取、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
6.3.2 模型和估计方法 |
6.3.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7.1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
7.1.1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及其处理和描述性统计 |
7.1.2 模型与估计方法 |
7.1.3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7.2 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风险影响的实证检验 |
7.2.1 模型与估计方法 |
7.2.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7.3 稳健性检验 |
7.3.1 模型与估计方法 |
7.3.2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与启示 |
8.2.1 对基金业监管部门的政策建议 |
8.2.2 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启示 |
8.2.3 对基金投资者的启示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样本基金名称及所属公司 |
附录2: 样本基金管理公司中样本基金的数量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DEA方法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绩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集合理财产品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2.1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基本概念 |
2.1.1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定义 |
2.1.2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分类 |
2.1.3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特点 |
2.2 我国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展状况 |
2.2.1 发展历史 |
2.2.2 发展现状 |
2.2.3 发展趋势 |
3. 集合理财产品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3.1 国外相关研究 |
3.1.1 三大经典指标 |
3.1.2 其他风险调整收益指标 |
3.1.3 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评价模型 |
3.1.4 多因素模型 |
3.1.5 DEA方法 |
3.1.6 持续性研究 |
3.2 国内相关研究 |
4. 集合理财产品绩效评估与分析 |
4.1 样本选择 |
4.2 相关变量数据选取 |
4.3 基于经典指标的分析 |
4.3.1 夏普比率 |
4.3.2 M2指数 |
4.3.3 信息比率 |
4.4 基于DEA方法的分析 |
4.4.1 选择DEA方法的原因 |
4.4.2 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选择 |
4.4.3 结果分析 |
4.4.4 业绩持续性检验 |
4.4.5 影响集合理财产品效率值的因素 |
4.4.6 输入指标的理想值 |
4.4.7 集合理财产品与基金业绩比较 |
5.结论及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集合理财产品的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8)美元霸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一) 国内文献回顾 |
(二) 国外文献回顾 |
(三) 文献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一) 论文的结构 |
(二) 主要内容 |
五、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可能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货币霸权及其衡量体系 |
一、霸权及货币霸权 |
二、货币霸权的属性 |
三、货币霸权的产生原因 |
四、货币霸权的衡量体系 |
第二节 金融霸权、货币霸权和美元霸权 |
一、金融霸权 |
二、货币霸权 |
三、美元霸权 |
第三节 相关的主要理论 |
一、霸权稳定论 |
二、特里芬两难 |
三、国际货币竞争理论 |
第二章 美元霸权的形成和运作机制 |
第一节 美元霸权的形成 |
一、美元霸权形成的过程 |
二、美元霸权形成的原因 |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
第二节 美元霸权的实施途径 |
一、美元发行 |
二、美国操纵汇率 |
三、行使国际金融话语权 |
四、军事打击 |
第三节 美元循环模式 |
一、美元--国债循环 |
二、美元--全球资源循环 |
三、美元--非美货币循环 |
第三章 美元霸权的收益与代价 |
第一节 美元霸权的收益 |
一、狭义铸币税 |
二、广义铸币税 |
三、利用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获取利差 |
四、利用美元和美元资产贬值减轻外债 |
五、其他收益 |
第二节 美元霸权的代价 |
一、美元取得霸权地位的代价 |
二、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代价 |
三、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应承担的责任 |
第三节 美元霸权地位的动摇 |
一、美国经济衰退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影响 |
二、欧元对美元霸权的现实挑战 |
三、人民币对美元霸权的潜在挑战 |
第四章 美元霸权对世界经济影响 |
第一节 美元霸权对全球经济影响 |
一、美元霸权与全球经济失衡 |
二、美元霸权与全球金融危机 |
第二节 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影响 |
一、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的有利影响 |
二、美元霸权对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 |
第三节 美元霸权对发展中国家影响 |
一、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 |
二、物价不稳及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
三、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
第五章 美元霸权对中国经济影响 |
第一节 美元陷阱与中国高储蓄两难 |
一、美元陷阱 |
二、中国高储蓄两难问题 |
三、中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和效率损失 |
第二节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中国通货膨胀 |
一、金融危机以来我国CPI走势 |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霸权特征 |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中国通货膨胀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美元霸权与人民币升值 |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走势 |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影响 |
三、人民币升值与资产价格 |
第四节 美元霸权与中国金融开放 |
一、金融开放步骤 |
二、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
三、中国资本项目开放 |
第五节 美元霸权与“斯蒂格利茨三步骤” |
一、利用市场化在中国进行投机 |
二、制造中国的通货膨胀 |
三、低价收购中国的核心资产 |
第六章 中国应对美元霸权的策略 |
第一节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
一、大量进口以减少贸易顺差 |
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
三、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
第二节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
一、尽量使用人民币进行定价 |
二、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 |
三、加强人民币国际储备功能 |
第三节 优化国际储备结构 |
一、大力增加欧元的储备 |
二、积极增加黄金的储备 |
三、择机进行战略资源的储备 |
第四节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协调 |
一、建立或加入区域金融机构 |
二、加强人民币货币互换 |
三、开展人民币直接交易 |
第五节 提升国际金融话语权 |
一、增加在IMF和世界银行中的话语权 |
二、参与黄金和大宗商品定价 |
三、积极展开金融外交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对A股收益波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及文章框架 |
1.3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国内国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总结 |
第3章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的理论分析 |
3.1 我国股票市场所处现状 |
3.2 QFII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3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QFII制度比较 |
3.4 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收益波动性影响的效应分析 |
第4章 QFII在我国的投资行为分析 |
4.1 QFII在我国的投资现状 |
4.2 QFII的投资行为特点 |
第5章 QFII对我国A股收益波动性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选股范围 |
5.2 不区分牛熊市的实证分析 |
5.3 区分牛熊市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QFII持股与股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逻辑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创新及不足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QFⅡ与股市波动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QFⅡ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3.1 QFⅡ制度的理论基础 |
3.1.1 双缺口模型理论 |
3.1.2 金融深化理论 |
3.1.3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3.1.4 资产组合投资理论 |
3.2 QFⅡ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3.2.1 QFⅡ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
3.2.2 QFⅡ在我国A股的交易情况 |
3.2.3 QFⅡ在我国的资产配置情况 |
4. QFⅡ影响股价波动的潜在途径 |
4.1 QFⅡ投资行为引发的羊群效应 |
4.2 QFⅡ行业投资效应 |
4.3 QFⅡ市场联动效应 |
5. QFⅡ持股与股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 QFⅡ持股对股价波动影响的截面模型分析 |
5.1.1 模型设计 |
5.1.2 数据说明 |
5.1.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2 QFⅡ持股对股价波动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5.2.1 模型设计 |
5.2.2 数据说明 |
5.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 股价波动对QFⅡ持股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5.3.1 模型设计 |
5.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QFⅡ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QFⅡ的监管 |
6.2.2 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引导QFⅡ分散投资 |
6.2.3 加强金融创新,丰富我国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QFⅡ与中美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法律结构研究[D]. 陈雨舟.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投资者V形处置效应与资产定价[D]. 李金龙.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3]QFII持股对A股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D]. 李彩霞. 西南大学, 2020(01)
- [4]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结构及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D]. 刘雨.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我国汇率制度选择与资本账户管理的协调研究[D]. 陈雨蒙. 厦门大学, 2018(07)
- [6]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D]. 董丽娃. 山东大学, 2017(08)
- [7]基于DEA方法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绩效评估[D]. 李溪林.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8]美元霸权问题研究[D]. 何正全. 南京大学, 2016(06)
- [9]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对A股收益波动性的影响[D]. 姜楠. 山东大学, 2014(01)
- [10]QFII持股与股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 王海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