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M大喜大悲一年间(论文文献综述)
潘彦竹[1](2021)在《郑怀兴剧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郑怀兴是当代中国戏曲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自1980年从事戏曲创作以来,郑怀兴进入戏曲界已有四十一载。在这四十一年间,郑怀兴先后创作了《新亭泪》《傅山进京》《赵武灵王》《鸭子丑小传》等四十余部作品。作为中国当代戏曲编剧中的佼佼者,郑怀兴以一曲《新亭泪》成功叩开了国内戏曲市场的大门,并凭借着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彩绘和丰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戏曲编剧界的翘楚。他的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往往崇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气节和尊严,以嬉笑怒骂的方式痛斥小人的卑鄙和无耻,具有浓厚的知识分子气息,尽管个别作品与普通观众的观剧心理有些“隔膜”,但却征服了戏曲业内人士。国内对于郑怀兴作品的关注由来已久,但研究者通常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主题思想、审美倾向的层面。对郑怀兴剧作手法层面的研究却远远不够。个别学者对郑怀兴的剧作虽有青睐,但却大多以剧评的形式对其进行肢解式分析,并未从整体上、从叙事手法上把握郑怀兴剧作的艺术特色。在研究成果尚且有限、未形成系统的前提下,对郑怀兴的剧作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是尤为重要的。首先,本文拟从郑怀兴所处的时代环境、文化熏陶和家庭背景出发,了解其创作倾向与创作理念的形成。其次,从郑怀兴的叙事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重点研究其作品的情节内容划分、情节叙事安排,总结其笔下的人物类型。最后则对郑怀兴所表达的独特的叙事空间、叙事时间以及舞台叙事方法进行重点论述。笔者通过细读郑怀兴作品的文本、观摩其舞台演出,运用戏剧叙事学、比较学的研究方法,对其别具一格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把握郑怀兴作品内在的叙事逻辑和哲学内涵。通过对郑怀兴剧作的分析,笔者发现郑怀兴戏曲在叙事结构方面存在着一个较为固定的共性模式,即“人物从不利的初始状态挣脱,经历波折,最后以乐观结局告终,或者即使结局是悲剧,也是正义战胜邪恶、智慧战胜愚钝为结局的升华”,这一模式呈现出郑怀兴戏曲敢于直面生活黑暗面,并善于用智慧去战胜困难的主题色彩。在叙事时空方面,郑怀兴戏曲作品的叙事速度往往随着创作时间的后移而减速,从开始着重叙事到后来着重于抒发强烈的情感。在空间上,郑怀兴的戏曲善于打破空间界限,其所创造的情境富有流动性和想象空间的延展性。在舞台叙事层面,郑怀兴注重发挥剧种特长,因人设戏,并时常活跃于排练现场与导演、舞美等工种进行交流切磋,共同努力将剧本更完美地立在舞台上。另外,郑怀兴善于发现观众的兴趣点,关注观众与剧场相互依存的观演规律,与观众始终保持审美交流。总而言之,郑怀兴的戏曲作品善用充满神秘、象征色彩的叙事手段来切入哲学层面的思考,使其作品更高于生活真实、历史真实。综上,对郑怀兴作品的研究不仅能让观众更进一步理解郑怀兴其人独特的想象世界和生命智慧,也能够总结出郑怀兴在戏曲文学方面的创作规律。毋庸置疑,郑怀兴是一名兼具想象力、创造性、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反思精神的当代戏曲作家。郑怀兴戏剧的精彩之处,便是对当下的戏曲表达手段进行了实验性的创新与改良,以此对戏剧人物内心的隐秘开展透视和捕捉。在他的个性化创作中,当代戏曲的叙事方式得到了丰富,其剧作也可谓是融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
陈思娴[2](2020)在《袁枚随园栖居范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乾嘉时期是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社会审美文化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随园栖居范式的形成确立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与历史必然性,袁枚优游林泉、回归田园、从事商业活动、着述收徒的生活侧面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在时代浪潮和人生境遇的推动下,袁枚取法高贤,挂冠归园。区别于清高、简朴的传统隐士,袁枚选择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人生道路,正所谓“所见隐士,百千万余。如先生者,与人人殊”。居住环境上,袁枚依凭个性喜好与生活需求营建随园,使“园中有我”,日常在充满闲情逸致的世俗化居游活动中获得心灵自由。随园同时被赋予开放性,成为内外沟通的“入世”之所;文学创作上,袁枚在随园潜心着述,广收弟子,交游文人,成立性灵派,实现文学理想;日常生活上,在尊重人欲的性灵观指导下,袁枚纵情声色,“红粉青山”,精致饮食,奢靡富足;为规避风险、支撑随园,袁枚践行独特的经营之道,不仅成为职业文人,“以文营商”,更广结人脉,在各式文化活动中树立起社会声誉,最后达到财名兼收、性灵思想也得以广泛传播的理想生活状态。袁枚与众不同的文人精神状态与生活模式,体现出江南文人的诗性智慧,最终形成了将实用与审美、世俗与诗性、节约与丰腴、严肃与闲情融为一体的随园栖居范式,不仅大大拓宽了中古文人精神与现实生活的空间,更对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赵雅茹[3](2020)在《唐英任职九江期间诗歌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英以陶瓷大家的身份活跃于清代历史舞台,但他作为诗人在清代诗歌史上的面貌并没有被研究者充分地认识与发掘。唐英在九江任职期间,政事之余投身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诗文作品。同时他“寄情山水,四方往来唱酬无虚日”,广交当地文人名士,频频组织诗歌酬唱活动,这段时期正是唐英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通过对此阶段唐英组织的诗歌酬唱活动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对他的诗人角色有更加充分而全面的认知。本文于引言外,共三章。第一章以九江名地琵琶亭为切入点,通过了解唐英重修琵琶亭的过程,以及解读他主持编选的诗集《辑刻琵琶亭诗》,发现他在重修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景点琵琶亭的同时,将自己和唐代的名流白居易联系到一起,同时也加强了自身与当地文人的交流,建立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宦游诗人群。这个群体频频在琵琶亭处进行诗歌酬唱活动,唤醒并延续了琵琶亭诗歌主题在清代的发展,同时也参与到当地的文化建设中。以此为依据笔者总结了唐英在九江文坛中的地位以及对九江地区文化做出的贡献。同时笔者发现学界对于唐英手稿的研究目前并不全面,因而第二章以唐英手稿为核心,笔者进行了两方面的探究:其一整理归纳出其手稿内容,借此以了解唐英生活的真实状态,丰富对其性格的认知;其二通过将手稿中记载的诗歌与其正式出版的诗文集进行内容比对,发现并整理出十几首被删掉的诗歌,进而对这些被“遗忘”的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被删节原因。通过这些原因以探索唐英任职九江时的真实心态,以及了解当时的诗歌创作环境。第三章以唐英的诗文集《陶人心语》为核心,笔者阅读分析后发现唐英实际上以陶渊明为范式进行诗歌创作,在诗歌主题与诗歌风格上都向陶诗靠拢。同时笔者发现在学陶之余,唐英亦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同时也存在“失之浅易”等不足。
吉俊虎[4](2019)在《刘恒影视文学研究》文中认为百余年来的电影史实说明,文学是“电影的素材基地”,中国电影一直与文学保持着亲密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前期,我国影坛出现一次艺术高峰,电影导演“第五代”崛起,确立了中国电影的世界形象,为电影史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这批作品中,在影视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刘恒的身影。之后,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迎来了新时期的第二个高峰,如在“新写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从现实真实状态中发掘人的生存状态,用更贴近生活的笔法呈现现实的作品,其中也有刘恒的身影。不论从投身影视创作的时长、创作作品的数量,还是从其艺术成就、商业口碑等角度看,刘恒都堪为一典型代表。他的创作实践及作品值得深入研究。文乃言之载体,言为心声,刘恒的内在品格和创作理念是支撑他影视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他性格谦和温厚,人生阅历丰富,文学修养厚重,又能坚守社会使命感进行创作,将文字融汇进生命,不断在剧本创作中表达深刻的思考。首先,他认为写小说和写剧本是一样的性质,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哪一种方式都是有意义的。其次,他能正确理解影视艺术创作的综合性,影视文学仅是要素之一,所以应在这一环节中追寻意义。第三,刘恒对投拍后适当改动剧本表示理解,但出于对作品的责任感,不会放任他人修改,而是在“妥协”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另外,他对改编、作品结构与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等问题都有自己明确的理念。刘恒是在内、外因合力作用下走上影视文学创作之路的,文革结束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思潮,给中国文学和电影创作带来了又一个“蜜月期”是外因;刘恒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他作为新写实小说创作主将,在故事的构思、主题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及语言的驾驭方面的优势是内因。刘恒影视实践早期,主要是对自创小说的改编,之后,他将改编的笔端转移到对他人小说的改编上,扩大了改编对象的选择范围,在影视文学质量与数量方面有了突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改编理念与创作原则,进而进入了直接创作影视文学阶段。角色意识确立,创作日趋成熟。刘恒影视文学的主题内涵丰富,主要有:直面“食”“色”本性;从人物的行为表现和命运结局等呈现的宿命观;将目光放在社会底层普通老百姓身上,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对战争与人性之间关系的阐释,战争是冷酷无情的暴力手段,而人性是柔软的温情寓所,战争最终以它的残酷打败温情、泯灭人性了吗?刘恒在作品中给出了他的思考;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云水谣》《集结号》等集中体现了新主旋律的特点。他的创作始终跟随时代,且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文学细腻地感受关照着人的改变,描述出在外在环境的冲击下,信仰、勇气、毅力、真诚、美好等珍贵品格的价值所在。刘恒把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放在首位。他的作品总的主旨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揭示生存的本相,以此探寻人生命的哲学意义,这一探讨自然离不开“人与生活”的纠葛故事。总体来看,刘恒用“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和挣扎在生活中的“小人物”、英雄主义男性、各色次要人物、及人物群像等一系列符合大众审美况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关于英雄人物的定位,刘恒向来坚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人物更接地气,能够真实地触动大众,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刘恒影视文学情节结构丰富多样,多见的是戏剧式情节,这是对我国叙事传统与民族性的坚持。此类情节采用渐入式的开端,在镜头缓缓的移动中,拉开故事的序幕,人物渐次登场,人物关系也不急于揭示,而是在对话中逐渐清晰起来,让观众随着眼前生活图卷的展开,渐渐走入剧中人物的情境中。矛盾冲突与结构方面,多样而复杂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多重人物关系相互连结,使剧情朝着看似合理却又无可奈何的方向发展刘恒的影视文学“不甘平凡”,情节的安排在震慑人的情感传达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刘恒将自己的小说作品影视化,台词口语化与方言使用是最突出的变化,他刻意通过“蒙太奇思维”手法,将电影化的想象意识投射到文字中,特别是心理蒙太奇的运用,将主客观、幻觉与现实进行交叉表现,将人物的意识通过潜意识里思绪的无序切换,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转换成视觉呈现。刘恒常常通过人物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控制节奏,在情感发展大趋势的牵引下使局势有张有弛,调控着剧情的节奏。在表达人物内心时,常以“通感”的艺术手段来使抽象的情感外化。刘恒试图借鉴“色彩视像化”手段,通过对色彩和声音的营造,选择合适的意象,调节自身的语言模式与表达方式,借象征内涵丰富情节意蕴。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着力最多的人物塑造方面,他的影视文学常常从平民视角展开叙事,关注小人物、“多余”人,对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多面向呈现,描述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揭示精神方面的困境。使刘恒的影视作品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层次。其次,他的影视作品以零度视角审视故事情节,隐没宏大的时代背景等体现出新写实主义的风格,第三,为调适审美大众化需求,刘恒影视作品内容方面符合大众审美心理,乡音的使用、简单有力的对话个性化对白凸显人物,另外在戏剧性叙事、平民色彩方面都聚力于大众化传达。总之,刘恒对电影市场的认知与众不同,他从不把自己拘囿于作家“套子”,总是灵敏地审度时势,市场潮流的需要、大众审美的趋向,都在刘恒创作的考虑因素中。他像水一样自如地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照着社会的变化,用一如既往真挚的笔锋、变化多端的题材来反映时代和处于时代中的人群。刘恒的创作经历值得总结,他在文学性、故事戏、电影性、思想性方面的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盛翔[5](2018)在《李先芳诗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先芳是明代嘉靖中后期的重要文人,也是嘉靖“广五子”之一,他的交游遍布“后七子派”及众多的羽翼人物,并缔结了李攀龙和王世贞的交好。虽然以李攀龙和王世贞为领袖的“后七子派”诗社曾经与李先芳就诗社地位发生过冲突和摩擦,但彼此依然交往密切。李先芳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泛的交游。李先芳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读诗私记》、《拟古乐府序》和各类序文书信体散文当中,其论诗不专主一家,他的复古诗学亦有别于“后七子派”,重视诗歌的言情达意于格调之上,在序文书信体散文中对诗坛的现象和“前七子派”亦有着相对客观地评价。李先芳的诗集主要为《东岱山房诗录》十三卷。他的诗歌创作体裁形式既有侧重点又不失多样,比例最多为五言律诗,内容包括交游唱和、山水纪游、记事感怀三大主题,并具有晓畅清新的语言、清浅率意的意境氛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的整体特色。李先芳的散文收录在《李氏山房集》四卷中,共182篇文章。分量最重的当属序类与传记类散文,序类散文能让我们对李先芳的文学立场有所了解。李先芳的传记类散文给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化史料。总体来说,李先芳的诗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值得关注。
胡振梅[6](2016)在《论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维度》文中指出迟子建是一个具有鲜明的民间立场和民间情怀的作家。她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始终保持着独立的姿态,在她的整个文学世界中,有一种稳定的精神哲学和文学情感,有某种统一的主题和气质,那就是她对民间大地的一往情深,对民间百姓的深情理解,对民间精神资源的开掘升华。迟子建以忠于文学忠于内心的写作态度书写了独特的民间情怀,她对普通民众物质生存和精神世界的关注,她所热心营造的和谐人际关系和天人关系,她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倡导在今天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民间”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同时借鉴了相关的民俗学理论和叙事学理论,主要从民间立场、民间生活样式和民间叙事三个方面探讨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维度。第一,迟子建的民间立场是关注底层。与知识分子启蒙立场比较,民间立场是与民间底层民众亲近,认知上,对底层民众有认同感;情感上,给予底层民众以理解;行动上,给底层民众以赞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立场相比较,民间立场与政治意识形态疏离,表现为把沉重的历史融入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把残酷的政治运动消解在浓厚的亲情里,把底层政权的污浊腐败涤荡于清新的大自然中。第二,在民间的生存空间中,民间生命形态最重要的特质是关心生存。物质生活上,家庭生活生产资料、饮食和本欲构成了生存最基本的要素;人际关系上,亲邻之间、陌生人之间及两性之间的和谐互动是人们直面生存困境并支撑人们走出生存苦难的力量;道德信仰上,罪恶与正义交锋,舆论与亲情博弈,死亡与生存对峙,爱与恨交织,在选择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上彰显民间精神传统的自由自在。第三,关照朴素的民间叙事。叙事时间上遵循了传统小说创作的线性连贯叙事。叙事语言口语化,修辞化语言则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民间色彩。在叙事视角上选择被边缘化的智障视角、女性视角和动物视角,用容易被忽略的叙事话语揭露生存的真相。
陶短房[7](2013)在《不会有“第二个穆巴拉克时代”》文中认为尽管"清场"后在全国实行的紧急状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穆巴拉克时代,但迅速推出的宪法草案,和随后塞西宣布不会参选总统,再次证明埃及军方不会长久停留在前台。可以想象,任何一个在去年夏天为埃及后穆巴拉克时代首次普选政府成立而欢呼的人,哪怕是上台执政的兄弟会的政敌,也并不愿看到1年后的7月3日,这个政权被由各派反兄弟会政治势力恭请重新出山的埃及军方推翻;可以想象,习惯于扮演"幕后操盘手"、愿捞实利而不愿担虚名、尤其不愿承担与虚名相伴的责任的军方,也不愿让局势走到"8·14"清场这一步。然而"7·3"事变终究发生了,"8·14"清场也依然出现了,即便按照官方
周仲谋[8](2013)在《中国早期电影的重要—翼 ——艺华影业公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华影业公司是众多中国早期电影公司中值得关注和重视的一家民营电影公司,在其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艺华公司摄制出品了大量影片,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从最初作为左翼电影的阵地,到成为“软性电影”的大本营,再到后来“孤岛”时期的娱乐电影重镇,艺华公司见证并体现了中国早期电影发展的多样形态和复杂局面。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电影史观的局限,也由于胶片资料大量湮灭所造成的研究资料的匮乏,对艺华公司的研究相对薄弱,迄今尚未见到专门的研究着作,只有一些中国电影史着作中的部分章节涉及到艺华公司的相关情况。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角度对艺华公司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相关史料特别是大量纸质报刊材料的搜集整理和深入发掘,重回历史现场,细致描绘艺华公司的发展过程、经营特点和影片生产、发行、放映情况;对艺华公司影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以艺华公司为个案,透视和还原1932—1942年间中国电影的多样形态、复杂格局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关系;并将艺华公司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环境中,重新定位该公司及其经营者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历史地位,探寻艺华公司对中国当下电影业发展的可资借鉴之处。论文由绪论、正文六章、结语及附录几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论文选题的价值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正文第一、二章从电影工业层面对艺华公司进行考察。第一章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详细描述艺华公司从草创到正式成立、再到宣告结束的整个发展过程。按照影片生产情况,将艺华公司的发展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发生的主要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述。第二章重点考察艺华公司的产业经营特点,包括公司的资金形态和组织结构,影片生产、发行、放映情况,以及在管理上的利弊得失。第三章至第五章,从电影美学层面考察艺华公司影片的美学风格和类型探索。第三章勾勒了艺华公司左翼电影的创作概况,并以田汉、阳翰笙、史东山的创作为范例,通过具体影片的分析,探讨他们各自富有独特个性的创作手法,由此把握艺华公司左翼电影的艺术特色。第四章试图对艺华公司的“软性电影”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从有声歌舞片、喜剧片、侦探片、爱情片和伦理片角度,考察“软性电影”在商业类型片探索上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第五章对艺华公司“孤岛”时期的电影创作情况进行全面介绍,通过对一些代表性影片的分析评价,揭示这些影片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观众接受心理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期呈现以往被主流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话语所遮蔽的混沌之域。第六章对艺华公司进行文化层面的考察和分析,揭示艺华公司被压抑的文化理想和斑驳、混杂的文化特质,深入剖析艺华公司影片中呈现的复杂文化色彩,借此透视1932—1942年间中国电影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结语部分将艺华公司放置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界的历史现场中加以观照,通过与明星、联华、天一、新华等公司的比较,试图对艺华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既指出艺华公司在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也不回避其经营者曾经附逆的人格污点,并分析了艺华公司经验教训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意义。附录部分包括:艺华公司大事记、艺华公司摄制影片一览、艺华公司影片在上海各影院放映情况。
张怡文[9](2012)在《由乾道八年说起——论陆游蜀中词风转变轨迹》文中研究说明蜀中九年生活,陆游的词风发生巨大转变。乾道八年(1172),陆游的处境更是发生巨大转折。这年中长达9个月的南郑边塞生活,开阔了陆游的视野境界,也开拓了词风,更是陆游一生最引以为怀念的纵情岁月。本文试图从乾道八年陆游的经历及词的创作入手,结合陆游深入边境最终黯然离去的史实,分析这一年间陆游词风的转变历程。
吴海燕[10](2012)在《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电视剧是处于特定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环境中的艺术产物,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与艺术影响力。自1990年《渴望》播出以来,家庭伦理电视剧作为一种最具本土化特色的电视剧类型,在二十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其多样化的主题表现和深刻的文化意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与喜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收视热点。对家庭伦理电视剧而言,家庭中所形成的特殊人伦关系是其主要的表现对象,是构成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活的灵魂”。所以,针对家庭中人伦关系形成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家庭伦理电视剧分为两大主题:一类是依靠血缘与收养关系所建立起来的以“父子之伦”、“兄弟之伦”为主的亲情伦理剧;一类是依据婚姻关系为纽带所建立起来的以“夫妻之伦”、“婆媳之伦”为主的婚恋伦理剧。在理论界对家庭伦理电视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主题入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父母子女间的代际情感、兄弟姐妹间的手足之情两个方面来分析家庭伦理电视剧中“亲情”这一大主题;第二部分则以男女两性间的夫妻关系、因姻亲关系所组建的婆媳之伦为切入点,对家庭伦理电视剧中“婚姻”这一大主题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则从文化的角度,探析家庭伦理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在大众文化烛照下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并进一步指出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家庭伦理电视剧放在20世纪90年代后这一历史语境下,对研究对象的伦理价值、叙事特征、审美特色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表现,探究了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主题的流变与创新,从而进一步挖掘了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文化蕴含与精神导向。
二、.COM大喜大悲一年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大喜大悲一年间(论文提纲范文)
(1)郑怀兴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郑怀兴戏曲作品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戏曲背景下的郑怀兴创作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发展钩沉 |
第二节 历史、文化、社会格局下的郑怀兴创作 |
第三节 民族集体记忆建构 |
一、同时期创作者的本土化创作 |
二、郑怀兴叙事理念的形成 |
第二章 郑怀兴戏曲创作的叙事内容 |
第一节 “虚”与“实”的事件铺陈方式 |
一、叙事题材的选择——“出之贵实” |
二、叙事手法的选择——“用之贵虚” |
第二节 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三章 郑怀兴戏曲作品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郑怀兴戏曲作品的叙事结构 |
一、戏曲中“结构”的词源辨析 |
二、郑怀兴戏曲作品结构类型划分 |
第二节 郑怀兴戏曲的叙事媒介——舞台叙事 |
一、表演叙事 |
二、观众的叙事接受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郑怀兴创作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及创作成果 |
致谢 |
(2)袁枚随园栖居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选择随园:“仓生如予何?大笑东山东” |
第一节 传统“非仕观”的影响 |
一、高蹈远遁,性爱丘山 |
二、劳动耕读,田园之乐 |
三、弃官从商,隐于市肆 |
四、乡居着述,设帐教学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园隐”之风 |
一、“园隐”观念的成熟 |
二、多元“治生”选择 |
第三节 “舍官而取园” |
一、人生境遇 |
二、出处之思 |
三、人称于地 |
第二章 打造随园:“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
第一节 私人空间 |
一、个性建构 |
二、闲情审美 |
第二节 公共空间 |
一、活动中心 |
二、内外沟通 |
第三章 立性灵派:“提笔先需问性灵,风裁休划宋元明” |
第一节 随园诗兴 |
一、性灵缘起 |
二、性灵之声 |
三、艺术特征 |
第二节 主盟文坛 |
一、文人交游 |
二、广招女弟子 |
第四章 日常园居:“人欲当处,即是天理” |
第一节 食撰之乐 |
一、适口为珍 |
二、饮食之道 |
第二节 风流本色 |
一、狎妓蓄优 |
二、品色护花 |
第三节 江山之助 |
一、游山玩水 |
二、模山范水 |
第五章 经营之道:“人言君达人,胡为治区区?” |
第一节 山中事业 |
一、多重身份 |
二、文化产业 |
第二节 身份经营 |
一、社交网络 |
二、文化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唐英任职九江期间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辑刻琵琶亭诗》与琵琶亭诗歌酬唱活动 |
(一)唐英及参加诗歌酬唱人物考 |
1.唐英生平概述 |
2.参加诗歌酬唱活动的主要诗人 |
(二)诗歌酬唱活动的地点、原因、时间 |
1.诗歌酬唱地点与原因 |
2.诗歌酬唱时间 |
(三)诗集抒发的主旨与情感 |
1.吊古抒怀 |
2.登亭赏景 |
3.送友抒怀 |
4.思乡愁绪 |
(四)唐英通过酬唱活动塑造区域文化的可能性 |
二、唐英手稿和刻本《陶人心语》的对比研究 |
(一)唐英手稿文本形态概论 |
1.文学创作 |
2.杂记 |
(二)手稿中未刊录的诗歌辑录及删减原因 |
1.被删节诗歌辑录 |
2.删节诗歌的原因 |
三、唐英学陶及其诗歌风格形成 |
(一)诗歌主题与陶渊明的相似性 |
1.山水田园 |
2.友情亲情 |
3.咏史怀古 |
4.抒怀言志 |
(二)诗歌风格与陶渊明的相似 |
1.语言质朴 |
2.善用白描 |
3.偏于写意 |
(三)唐英学陶渊明的得与失 |
1.学陶之得 |
2.学陶之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刘恒影视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几点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刘恒人格理想与影视文学创作观念 |
第一节 刘恒的人格理想 |
第二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观念 |
第二章 刘恒影视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刘恒从小说到影视创作转型的内、外因 |
第二节 刘恒对自创小说的影视改编 |
第三节 刘恒对他作的影视改编 |
第四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创作 |
第三章 刘恒影视剧主题研究 |
第一节 直面“食”“色”本性 |
第二节 宿命主题 |
第三节 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 |
第四节 对战争与人性的重新审视 |
第五节 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 |
第四章 刘恒影视剧人物的独特书写 |
第一节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小人物 |
第三节 男性主人公英雄形象的重构 |
第四节 次要人物 |
第五节 人物群像 |
第五章 刘恒影视文学情节、冲突与结构 |
第一节 戏剧式情节 |
第二节 冲突与结构的个案分析:以《菊豆》为例 |
第六章 刘恒文学语言与影像语言的转译 |
第一节 台词与人物行动语言 |
第二节 编剧技巧:陌生化手法构建生活隐喻 |
第三节 时空与节奏 |
第四节 制造画面感 |
第七章 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 |
第一节 对人物的冷峻描摹 |
第二节 “新写实”创作风格 |
第三节 大众化的审美追求 |
结语 |
附录一:刘恒作品年表 |
附录二:刘恒影视文学主要作品剧情梗概 |
附录三:刘恒受访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李先芳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李先芳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李先芳的家世、生平略论 |
第一节 李先芳的家世 |
第二节 李先芳的生平 |
一、少有才名,专攻举业(1511-1546) |
二、仕途经济,宦海浮沉(1547-1566) |
三、罢官归隐,着书立言(1567-1594) |
第二章 李先芳的交游探究 |
第一节 与“后七子派”成员的交游 |
一、李攀龙 |
二、王世贞 |
三、谢榛 |
四、徐中行 |
五、宗臣 |
六、吴国伦 |
第二节 与“广五子”成员的交游 |
一、吴维岳 |
二、欧大任 |
第三节 与“后五子”成员的交游 |
一、张佳胤 |
二、张九一 |
三、余曰德 |
四、魏裳 |
第四节 与其他重要文人的交游 |
一、殷士儋、于慎行、邢侗 |
二、苏佑、龚秉德 |
第三章 李先芳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李先芳的《读诗私记》 |
一、《读诗私记》的内容 |
二、《读诗私记》的诗学观 |
第二节 李先芳的复古诗学 |
一、李先芳的《拟古乐府序》及其复古诗论 |
二、李先芳的其他诗论论评 |
第四章 李先芳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李先芳诗歌创作考述 |
一、李先芳诗集版本概述 |
二、李先芳诗歌创作概述 |
第二节 李先芳诗歌的内容分类 |
一、交游诗 |
二、山水诗 |
三、感怀诗 |
第三节 李先芳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质朴清新的语言 |
二、清浅率意的意境塑造 |
三、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
第五章 李先芳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 李先芳散文概貌 |
一、书启类 |
二、序跋类 |
三、传记类 |
第二节 李先芳散文的艺术特色 |
一、求实晓畅的叙事 |
二、自然本色的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论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间立场:关注底层民众 |
第一节 与民间底层民众亲近 |
一、对底层民众的认知:有活力 |
二、对底层民众的情感:常理解 |
三、对底层民众的行为:给赞美 |
第二节 与主流意识形态疏离 |
一、历史:关涉日常生活 |
二、文革:突显亲情伦理 |
三、底层政权:勾勒自然风光 |
第三节 于民间书写民间 |
一、童年经验提供书写源泉 |
二、民间故事滋养艺术灵感 |
三、世俗生活添加民间滋味 |
第二章 民间生活样式:关心底层生存 |
第一节 物质生活 |
一、家畜:特殊的生产资料 |
二、饮食:变动的幸福指数 |
三、本欲:自然的人之本性 |
第二节 人际关系 |
一、亲邻“人道亲亲” |
二、陌生人“侠骨柔肠” |
三、两性“琴瑟和鸣” |
第三节 道德信仰 |
一、“弑父”:罪恶与正义的交锋 |
二、“弑母”:舆论与亲情的博弈 |
三、“灭子”:生与灭的对峙 |
四、“除爱”:爱与恨的交织 |
第三章 民间叙事:关照底层话语 |
第一节 叙事时间 |
一、故事时间 |
二、心理时间 |
第二节 叙事语言 |
一、叙事语言日常化 |
二、叙事语言修辞化 |
三、叙事语言生态化 |
第三节 叙事视角 |
一、“她”视角下的女性生存 |
二、“智障”视角下的自由心灵 |
三、“它”视角下的世态人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不会有“第二个穆巴拉克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军方和兄弟会难妥协 |
“第二个穆巴拉克时代”? |
兄弟会:白道还是黑道? |
未来向何处去 |
(8)中国早期电影的重要—翼 ——艺华影业公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述评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主要方法 |
三、论文创新之处及篇章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艺华公司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在艰难与波折中诞生 |
第二节 从“左”到“右”的转变 |
第三节 “孤岛”时期的坚守与沦落 |
注释 |
第二章 艺华公司的产业经营 |
第一节 灵活多变的制片策略 |
第二节 多样化的宣传策略 |
第三节 多渠道的发行放映 |
第四节 有利有弊的管理特点 |
注释 |
第三章 艺华公司的左翼电影(1932.10—1935.12) |
第一节 田汉:革命激情的浪漫式书写 |
第二节 阳翰笙:底层苦难的写实性呈现 |
第三节 史东山:社会问题的伦理化表达 |
第四节 艺华公司的其他左翼影片 |
注释 |
第四章 艺华公司的“软性电影”(1935.12-1937.8) |
第一节 但杜宇与有声歌舞片的尝试 |
第二节 逐渐成熟的喜剧片 |
第三节 走向本土化的侦探片 |
第四节 缠绵悱恻的爱情片 |
第五节 关注女性命运的伦理片 |
注释 |
第五章 艺华公司的“孤岛”娱乐片(1938.5—1942.4) |
第一节 “软性电影”的延续 |
第二节 古装片的民族意识与商业诉求 |
第三节 时装片:在文艺和娱乐之间徘徊 |
注释 |
第六章 艺华公司的文化性质 |
第一节 备受压抑的文化理想 |
第二节 斑驳复杂的文化色彩 |
注释 |
结语:艺华公司的电影史地位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艺华公司大事记 |
附录二:艺华公司摄制影片一览 |
附录三:艺华公司影片在上海各影院放映情况 |
后记 |
(9)由乾道八年说起——论陆游蜀中词风转变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一、乾道八年前陆游蜀中词创作状况 |
二、乾道八年的词风辗转变化 |
1. 趋向豪放壮阔 |
2. 急转直下的悲凉词风 |
(10)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界定 |
2、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发展脉络 |
3、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研究现状 |
第1章 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亲情主题 |
1.1 父母子女间的代际情感 |
1.1.1 父亲人伦权威的削弱与重构 |
1.1.2 母爱的彰显与母性的厚积薄发 |
1.1.3 代际关系的新型人伦特征 |
1.2 兄弟姐妹间的手足之情 |
1.2.1 “大哥”、“大姐”平民化的真情实感 |
1.2.2 游离于家庭之外的弟妹形象 |
1.2.3 对幸福生活的自由选择 |
第2章 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婚恋主题 |
2.1 两性婚姻生活的现代审视 |
2.1.1 结婚——情感的磕磕碰碰 |
2.1.2 离婚——婚外情诱发的情感破裂 |
2.1.3 再婚、复婚——情感的重新定位 |
2.2 姻亲关系下的婆媳人伦 |
2.2.1 文化差异下的传统与现代之争 |
2.2.2 血缘亲情与伦理爱情的争夺 |
2.2.3 “女婿”形象的日益凸显 |
第3章 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主题的文化解读 |
3.1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3.1.1 传统文化的情感诉求 |
3.1.2 现代家庭伦理观念的变迁 |
3.2 大众文化烛照下的家庭伦理电视剧 |
3.2.1 大众文化消费下的电视传媒 |
3.2.2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人文关怀 |
3.3 家庭伦理电视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COM大喜大悲一年间(论文参考文献)
- [1]郑怀兴剧作研究[D]. 潘彦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袁枚随园栖居范式研究[D]. 陈思娴.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唐英任职九江期间诗歌创作研究[D]. 赵雅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刘恒影视文学研究[D]. 吉俊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5]李先芳诗文研究[D]. 盛翔. 暨南大学, 2018(01)
- [6]论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维度[D]. 胡振梅. 淮北师范大学, 2016(02)
- [7]不会有“第二个穆巴拉克时代”[J]. 陶短房. 南风窗, 2013(18)
- [8]中国早期电影的重要—翼 ——艺华影业公司研究[D]. 周仲谋. 复旦大学, 2013(03)
- [9]由乾道八年说起——论陆游蜀中词风转变轨迹[J]. 张怡文. 文教资料, 2012(26)
- [10]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主题研究[D]. 吴海燕. 河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