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现代工程培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加入WTO后现代工程培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加入WTO对现代工程训练的挑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李肖婧[2](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张权[3](2019)在《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试图从福柯提出的治理术的角度分析现代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治意义。不同于通常选取近代铁路为研究对象,本文重点讨论20世纪初期新式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该时期的筑路动机联结了传统的典范与现代的需求,筑路规模自通商巨埠兴起后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作为一种布局灵活的交通基础设施,道路同城市规划、领土整合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规范关系密切。筑路的主题可以视为分析华界与租界、国家和社会、中央和地方之间互动的缩影,这使得道路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更适合采用治理术的思维方式。本文指出,道路交通建设在“装置”的意义上与近代中国治理的目标与特征相契合。从“交通救国论”的剖析可见,交通的概念同时兼有“位移—运动”与“联结—关系”这两种属性,二者通过“血脉”与“经络”两种有机体论的比喻把治病与治国联系起来,呼应了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思潮对“使动”与“促群”两大治理目标的追求。而作为筑路理念的发起者与筑路实践的推动者,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组织运作,既反映了道路建设问题介于本土与国际、政府与民间、技术与政治之间复杂的构成性,又体现出路政治理得以跨领域提取合法性与执行力的公共特征。借用成语“纳民轨物”的涵义,治理路政的具体任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纳”的目的是创造治理权力运行的物理空间与政治空间,而“轨”更侧重于合理地配置交通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具体来说,“纳”的部分以路政与市政的内在关联为中心,讨论道路建筑与管理的措施如何“关涉”空间治理所需要的“知识-权力”。以拆城筑路与环租界筑路为例,这对在策略上相互补充的政治实践显现出治理理念在固定与流通之间的交锋。借助墙与路这两种影响交通的建筑元素,这种交锋不仅揭示出治权与主权在租界中的内在关联,也引出了空间治理无法回避的“界”与“域”等问题。“轨”的部分则重点考察各种治理要素的关联组合及其优化配置,探讨治理活动在“规制”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利民行”、“货畅其流”、“四境纵横”三个主题,关系到与路政治理相关的人、物、地三要素的规范、理性与标准,分别涉及对民众劳动力与行为的提取与教育,对流通效率和秩序的促进与管控,以及对交通范围与交通权的扩张与集中。治理术在意图上兼有充分利用资源与维持秩序的目的。路政治理首先是对交通现象中内生出的流通力量的承认问题,然后是利用与规范这种力量的问题。“纳”启发了现代治理概念的基本要素和空间基础,而“轨”更加关注具体措施中的细节与原则。在“纳轨并行”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所提出的“流通治理术”,应当被理解为围绕着流通现象而产生出的治理知识与治理技术的总合,它被用来汇聚一切可以使用的元素,施加对流通的刺激、规范与引导。民国时期借从道路交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流通治理术”,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当时“统而不治”危机的政治回应。该概念强调了政治权力对交通现象的提取与管控,展现出治理术与空间关系、位移运动、经济理性的内在关联。正是这些元素的综合,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远远超越了纯粹的工程领域,成为理解现代国家建设的关键。2011年出版。

赵哲[4](2019)在《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认为当前,辽宁高等工程教育资源基础雄厚,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先天条件优越,拥有数量众多的省属本科高校和大批工程类专业,培养规模庞大的高等工程人才。本研究立足于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存量与增量并驾齐驱的现实局面和战略情势,围绕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主旨问题,基于战略管理的研究视角,把教育学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与管理学领域的“战略管理问题”两个原本割裂的学术版块进行充分匹配,将“质量问题”升华为“战略管理问题”,理性建立了一种质量与战略及战略管理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构建了指向明确、特色鲜明和思路清晰的质量战略及其战略管理的逻辑体系与框架结构,重点提出了战略管理要解决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等基本内容。阐述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基本内涵。首先对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概念定义和嫁接应用进行详细论述。其次对“质量论”进行概念演进解读和拓展应用,其中,“质量论”经历了“客观质量—主观质量—动态质量—全面质量—标准质量”的持续演变,战略管理的应用基础是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范式的集合定义和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多维度推论,而“工程性”、“创新性”和“国际性”作为质量特性共同组成战略管理的发生机制。随后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生成进行理性分析,其中,质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表现为必然性和紧凑性,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具有结构性、建构性、全面性、差异性和接续性等五类显着特征。最后从战略环境、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及保障三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管理之间的要素契合关系。分析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环境和战略基础。引入PEST经典模型分析了影响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四类外部环境。通过定量研究全面掌握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基础情况,即对省内18所省属高校的31种工程类专业的260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针对省内5所省属高校和5家企业的136人运用半结构化方式的深度访谈,最终为战略制定提供定性的问题探查与分析判断。明确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战略愿景在于将工程导向作为始终标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关键支点,将国际化培养作为长效动能;重点路径在于从高校主体维度出发,围绕“工程性”、“创新性”和“国际性”的始终质量特性诉求,提出专业、课程、教师、载体和模式等方面的针对性与合理性的战略重点选择。阐述了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实施及保障。战略实施的高校内部具体发力点在于战略领导、战略执行、战略目标、战略组织和战略资源等“五力”的持续共同作用,即增强高校战略领导的领航控制力,加强高校战略主体的联合执行力,提高高校战略目标的标靶向导力,提升高校战略组织的结构调适力,确保高校战略资源的持续配置力。战略保障的主要途径是立足政府和社会双重视角的完善政府外部治理体系与建构社会长效驱动系统。

缪宪文,姚燕升[5](2019)在《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文中指出针对国际、国内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及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围绕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为指导,以卓越人才的能力要求培养为目标,课题组就实践教学的定位、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校企合作培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林健,郑丽娜[6](2018)在《从大国迈向强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程教育》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程教育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恢复调整、调整发展、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四个阶段,这不仅使中国工程教育规模跃居世界首位,而且使我国在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于丰富详实的文献数据,本文分别从上述四个阶段梳理不同发展时期中国工程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成效和改革重点,在此基础上总结40年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指出我国工程教育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洪侠[7](2016)在《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代工程师培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现代工业对工程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为我国输送高质量现代工程师的重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以及培养现代工程师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项为指导,探索适合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趋势的现代工程师培养对策,这是现阶段我国工程教育的重点工作。近年来,面对全球工业发展的新境遇,世界各国逐步在工程教育领域做进一步的调整与部署,尤其是德国工业4.0的高科技战略、英国工业2050战略以及美国的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等,这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工作,为培养高质量的现代工程师指明了方向,为我国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供了思路。该论文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及现代工程师等概念做以界定,同时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涉及该研究方向的文献进行梳理,以利于对本研究脉络的把握。本文对美国的ABET、德国的ASIIN、日本的JABEE、法国的CTI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设立的认证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指出了国外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代工程师的培养路径,总结出这些国家现代工程师的培养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以及我国现代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该篇论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七项标准为切入点,提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项为指导的现代工程师培养对策。

马世洪[8](2015)在《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支撑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智力基础,科学诠释不同类型工科硕士人力资本的能力结构要素,深层次解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术型)能力结构的共性与差异性,是有效指导和深化我国工科类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工科硕士的要素构成,将有助于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团队明晰培养目标,有助于进行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改革,也将推进全日制工程硕士人力资本增殖,切实发挥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在国家高层次应用型人力资本储备中的主体作用。本文基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术型)能力结构差异性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综合评价等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职业胜任力理论以及高等工程教育理论为基础,结合新型工业化时期对工程技术人力资本的需求特征,重点辨析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术型)在培养模式上的共性与差异性。其次,基于实证调研设计和构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工学硕士(学术型)能力结构评价标准,具体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权重。再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水平展开实证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能力结构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一方面,工程硕士整体能力结构要素评价分值处在中位状态,意味着我国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实际测评的工程硕士能力结构分值与指标体系中能力结构的权重存在差别,由此验证了在高校工程硕士的教学过程中偏离了预定的培养目标,易导致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术型)之间能力结构的同质性。最后,基于对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内在原因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如何确立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培养的发展目标,如何建立适合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专有培养模式,如何强化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的指标体系导向功能等有效路径。

吴婧姗[9](2014)在《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生活在变化显着、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和技术迅速更迭,驱使工程活动的范畴被重新定义,工程人才的职能不断演化、持续拓展。然而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脱离工程活动的发展轨迹、甚至愈演愈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表现为过度的理论化、专门化和陈旧化,导致培养的工程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前景堪忧,更难以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工程基础、深厚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工程拔尖人才。在此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新旧交替、范式转移的革命风暴,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本文并不志在开辟又一个创新模式,而是旨在研究这些模式所蕴含的集成规律、要素框架和内在逻辑,取其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之说,以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系统指引。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系统构建并长效运行以集成为特征的工程教育模式,从而适应现代工程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由此展开涉及到3个环环相扣的子议题,具体而言:(1)要素识别——工程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程度如何?(2)模式构建——应该集成哪些要素以及怎样集成这些要素?(3)模式运行——针对我国实际,需要为集成模式提供哪些政策保障?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充分论述教育模式的概念及模式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以集成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较为充分的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和因子分析、契合度比较等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工程教育模式是一个多级层次、多重范畴的概念;不论是风靡全球的PBL、CDIO或是其他优秀的教改实践,这些工程教育模式都剑指一个共同的问题——“去工程化”,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集成”。本研究通过梳理不同视角下的模式学说,澄清了教育模式的要义但不受困于具体定义。根据系统的观点,界定模式内涵所指的三个层次——理念层、体制层、操作层,以及模式运行的三重范畴——教育及其环境全系统、教育系统、教学系统。研究还从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工程教育创新案例中选取了来自美、俄、英、澳等四国的优秀实践。这些院校改革时间有先有后、变革程度有渐进兼容有彻底推翻重来,它们从不同的路径指着同一个方向:通过整合课程体系、综合教学资源与手段,使得工程教育重新回归“工程”,集成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其次,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由人才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等四大模块搭建,由9个公因子及其42个要素组成。本研究首先综述有关文献,识别并剖析了教育模式的四大模块、从中汲取出47个基本要素。然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同行研讨,调整部分要素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面向工程大四学生和毕业人士(3年内)发放问卷。接着对433份数据进行处理,经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从42个要素中提炼出9个公因子并赋予涵义,由此修正集成模式的要素框架并构建结构模型。再次,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与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显着差异。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比较各要素在重要程度与实际受重视程度评分的差距,为集成模式构建的资源倾斜之处提供理据。总体而言,课程体系契合度较好,但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落差较大,尤其是与非STEM、工程实践与应用、跨学科和创新有关的要素在契合度比较上问题明显。最后,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其整体架构包括: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以及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本文还进一步深入挖掘集成的内在机理——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关系。同时强调,所谓集成模式不是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就集成模式的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其一,基于系统论、集成观和大E工程理念,提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视角;其二,基于文献、案例与实证研究,识别并剖析模式的要素内涵与结构框架,从而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内容;其三,深入研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要义,挖掘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的内在动力机制,此乃新思路。本文的研究对工程教育系统构建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赵金华[10](2014)在《基于科技创新的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文中认为1989年北京国际教育会议上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称为21世纪教育的三张通行证。此后,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其中,理工院校由于数量多、理工专业特色明显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其所开展的创业教育逐渐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凸显出来,对它的研究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业型人才迫切需求,理工院校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明创造、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密切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将基于科技创新而开展,并藉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在理工院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需要辩证看待教育、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依托科技创新的前提下,为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找寻适合路径。论文首先通过介绍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背景、意义、内容及现状,提出理工院校创业教育是高校创业教育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论文对理工院校的内涵、创业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理工专业的创业者进行分析,认为理工院校的特点决定其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要求理工院校的创业教育不能忽视其专业背景因素,并应在充分发挥这个优势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教育,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理工专业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之中包含着个性化发展的因素。再次,论文对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出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经验,并通过分析国外与理工院校创业教育有关活动对我国的启示,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状况,为梳理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归纳出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观念、模式、课程及实践四个方面。最后,论文针对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即:树立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教育观念、构建起创业教育的“混合型”模式、加强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及打造创业教育实践的“循环圈”。其中,关于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观念”、“模式”和“实践”,既是研究的重点所在,也是论文的创新思考,是通过明确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特征、选择适合理工专业背景的创业教育运行方式和解决当中的突出问题来系统地推进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尝试。论文还对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加入WTO对现代工程训练的挑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对现代工程训练的挑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1.2 理论背景
    1.3 问题提出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章节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2.1.5 本节述评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2.2.5 本节述评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2.3.4 本节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3.3 本章小结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1.1 案例研究目的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4.2.1 背景简介
        4.2.2 教育愿景
        4.2.3 教育过程
        4.2.4 支撑条件
        4.2.5 个案小结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4.3.1 背景简介
        4.3.2 教育愿景
        4.3.3 教育过程
        4.3.4 支撑条件
        4.3.5 个案小结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4.4.1 背景简介
        4.4.2 教育愿景
        4.4.3 教育过程
        4.4.4 支撑条件
        4.4.5 个案小结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4.5.1 背景简介
        4.5.2 教育愿景
        4.5.3 教育过程
        4.5.4 支撑条件
        4.5.5 个案小结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4.6.1 背景简介
        4.6.2 教育愿景
        4.6.3 教育过程
        4.6.4 支撑条件
        4.6.5 个案小结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5.1.1 构成要素框架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5.2.2 数据收集
        5.2.3 统计方法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基本信息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4.1 信度分析
        5.4.2 效度分析
    5.5 回归分析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6.3 本章小结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作者简介

(3)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3 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近代中国政治呈现出的治理特征
    2.1 治理术的含义及其方法论启示
        2.1.1 福柯思想中的“治理”概念
        2.1.2 治理术与国家理性的关联
        2.1.3 治理术视角对政治学研究的启发
    2.2 治理术在近代中国的目标与属性
        2.2.1 救亡图存思潮下的“使动”与“促群”
        2.2.2 现代国家建设中政治与经济的交融
第三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近代治理理性的契合
    3.1 “交通救国论”的合理性剖析
        3.1.1 救国思潮的动机:“有为而治”
        3.1.2 交通救国的两个比喻:“血脉”与“经络”
        3.1.3 现代交通的含义与“道路救国论”
    3.2 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的角色分析
        3.2.1 道路协会的成立、组织与事务
        3.2.2 道路建设的国际视野与国族立场
        3.2.3 混合民间与政府的协会发展策略
        3.2.4 知识技术团体的政治参与逻辑
第四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空间的生产
    4.1 越界性质的拆城筑路
        4.1.1 拆城与保城的交锋
        4.1.2 拆城筑路运动的革命化
        4.1.3 筑路与市政权力空间的崛起
        4.1.4 乡村的城市化与国家的城市化
        4.1.5 小结
    4.2 设界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4.2.1 筑路与租界权力的扩张
        4.2.2 越界筑路的支持与反对
        4.2.3 抗争性质的环租界筑路
        4.2.4 道路治权与领土主权的关联
        4.2.5 小结
第五章 道路交通建设与治理规则的配置
    5.1 “以利民行”:规范主体的生产
        5.1.1 总理学说与“民行”概念的提出
        5.1.2 筑路运动中的“行”的提取
        5.1.3 新生活运动中的“行”的教育
        5.1.4 小结
    5.2 “货畅其流”:交通活动的整理
        5.2.1 作为经济和政治政策的“畅货流”
        5.2.2 “畅流”蕴含的合理性原则:效率与秩序
        5.2.3 工程、经营与管治的合理化技术
        5.2.4 小结
    5.3 “四境纵横”:交通权的统制
        5.3.1 “四境纵横”与国家统一
        5.3.2 国道网络的横向扩展
        5.3.3 交通管理的纵向集中
        5.3.4 小结
第六章 “纳轨并行”的“流通治理术”
    6.1 作为关涉的“纳”
    6.2 作为规制的“轨”
    6.3 “流通治理术”
    6.4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师: 实用知识的驾驭者与工业革命的先驱者
        1.1.2 工程人力资源: 国家经济赶超与持续竞争力获取的战略要素
        1.1.3 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辽宁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长期战略诉求
        1.1.4 围绕质量的战略管理: 辽宁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思维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研究总体评述
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内涵解析
    2.1 理论基础: 战略管理的诠释与定义
        2.1.1 战略—战略规划—战略管理: 从组织管理的样态变迁谈起
        2.1.2 环境、资源、要素: 战略管理的整合逻辑
        2.1.3 知识多样性: 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充实和拓展
        2.1.4 战略管理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质量论”的解读及拓展应用
        2.2.1 何为质量: 概念演进与认知深化
        2.2.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战略管理的应用基础
        2.2.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特性: 战略管理的发生机制
    2.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生成分析
        2.3.1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理解
        2.3.2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特征归纳
    2.4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要素契合
        2.4.1 对质量与战略分析的系统说明
        2.4.2 对质量与战略选择的机理论述
        2.4.3 对质量与战略实施及保障的主体认知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分析
    3.1 战略环境: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PEST分析
        3.1.1 政治: 质量行动规约的根本保证
        3.1.2 经济: 质量发生及发展的恒久基础
        3.1.3 社会: 质量意识唤醒与变化的常态变量
        3.1.4 技术: 质量加速进化的驱动工具
    3.2 战略基础: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状况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访谈过程
        3.2.3 统计分析
        3.2.4 结果诊断及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
    4.1 专注质量的战略愿景厘定
        4.1.1 坚守工程导向: 追求质量卓越的动力引擎
        4.1.2 升级创新创业教育范式: 达到质量平衡的关键支点
        4.1.3 增添国际化措施: 促进质量提升的长效动能
    4.2 高校工程专业任务调整战略
        4.2.1 回归工程专业的市场导向设置逻辑
        4.2.2 转变工程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向
        4.2.3 提升工程专业的国际化实质等效水平
    4.3 高校工程课程体系优化战略
        4.3.1 综合设计极具活力的工程专业课程
        4.3.2 搭配类型丰富的工程创新创业课程单元
        4.3.3 推动工程课程要素的国际化渐进变革
    4.4 高校工程教师素质提升战略
        4.4.1 运用“刚性”制度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4.2 应用“柔性”机制释放创新创业教师的质量进阶动力
        4.4.3 通过“内外”发力加快教师的国际化建设步伐
    4.5 高校工程教育载体实效强化战略
        4.5.1 打造产学相互支撑的实践基地动态发展格局
        4.5.2 建立实虚并存的创新创业多种服务平台
        4.5.3 提供多样的工程人才国际化培养机会
    4.6 高校工程教育行动模式拓展战略
        4.6.1 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契合的“大工程”机动培养模式
        4.6.2 营建文化、改革与管理联合推动的创新创业素质养成模式
        4.6.3 建立研究与规划并驾齐驱的国际化提质增效支撑模式
    4.7 本章小结
5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实施及保障
    5.1 政府外部治理体系的全方位完善
        5.1.1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的完备性和落实性
        5.1.2 突出制度供给体系的选择性和调控性
        5.1.3 营造生态环境体系的协调性和优质性
    5.2 高校内部关键要素的活力激发
        5.2.1 增强高校战略领导的领航控制力
        5.2.2 加强高校战略主体的联合执行力
        5.2.3 凝聚高校战略目标的标靶向导力
        5.2.4 提升高校战略组织的有效调适力
        5.2.5 确保高校战略资源的持续配置力
    5.3 社会长效驱动系统的理性建构
        5.3.1 建构企业的身份认同及全程化参与机制
        5.3.2 健全社会组织机构的评估制度和监测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的结论与贡献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状况的访谈方案
附录B: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面向专业认证的工程训练
三、更新教学观念, 创新工程训练教学模式
    1. 以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 重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 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 以大工程观为指导, 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实践平台。
四、加强教师的工程经历,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五、集约校外优质资源, 加强同企业的深度合作
    1. 开发工程训练合作项目, 实行校企联合培养。
    2. 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3. 聘请企业专家来校指导毕业生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的题目是企业生产实际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六、结束语

(6)从大国迈向强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程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恢复调整时期 (1978-1987)
    1. 工程教育规模的恢复与发展
    2. 四层次工程教育结构的形成
    3. 专业设置和科类结构调整
    4. 探索建立高等工程教育评估制度
    5. 继续工程教育受到重视
    6. 国际工程教育动向
二、调整发展时期 (1988-1997)
    1. 工程教育发展概况
    2. 专业设置和增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3. 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及合并重组
    4.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综合改革
    5. 课程建设与基地建设
    6. 国际工程教育动向
三、规模扩张时期 (1998-2007)
    1. 工程教育发展概况
    2. 理工院校发展和专业设置
    3. 工程硕士培养日臻完善
    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完善
    5. 精品课程与教学名师
    6. 工程教育重视国际化
    7. 推进工程教育改革
    8. 国际工程教育动向
四、提升质量时期 (2008-2017)
    1. 工程教育发展概况
    2. 专业设置和工科专业点减少
    3. 开展CDIO试点工作
    4.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
    5. 增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
    6. 加入《华盛顿协议》并成为正式成员
    7.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8.“一带一路”建设与工程教育国际化 (1)
    9. 新工科建设
    1 0. 国际工程教育动向
五、40年工程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 工程教育规模持续扩张
    2. 我国在21世纪初已成为工程教育大国
    3. 工程教育结构不断完善
    4. 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 工程教育加速面向世界
    6. 工程教育研究广泛开展

(7)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代工程师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专业认证
        2.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1.3 现代工程师
    2.2 理论基础
        2.2.1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2.2 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国内外现代工程师培养现状
    3.1 国外现代工程师的培养现状
        3.1.1 美国现代工程师的培养
        3.1.2 德国现代工程师的培养
        3.1.3 日本现代工程师的培养
        3.1.4 法国现代工程师的培养
    3.2 我国现代工程师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3.2.1 我国现代工程师的培养现状
        3.2.2 我国现代工程师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3.3 国外现代工程师的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3.3.1 完善工程教育认证制度
        3.3.2 制定多样化的现代工程师培养方案
        3.3.3 密切工科院校与企业的联系
        3.3.4 注重工程师人文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提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指导的现代工程师培养的实施对策
    4.1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现代工程师的培养
        4.1.1 坚持OBE理念
        4.1.2 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4.2 优化现代工程师的培养方案
        4.2.1 明确培养目标定位
        4.2.2 制定特色化的培养目标实施方案
        4.2.3 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参与
    4.3 搭建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平台
        4.3.1 融合传统课程与前沿课程
        4.3.2 实现课程内容的分块整合
        4.3.3 注重实践课程环节的设置
    4.4 提高毕业要求的有效标准
        4.4.1 拓宽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维度
        4.4.2 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4.3 实现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4.4.4 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4.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5.1 配置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
        4.5.2 完善教师选聘机制
        4.5.3 加大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力度
        4.5.4 探索校内外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4.6 建立健全持续改进的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
        4.6.1 优化质量持续改进的基本环节
        4.6.2 建立健全教学环节的内部监控体系
        4.6.3 改进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4.6.4 落实持续改进机制的实施效果
    4.7 改善办学支持条件
        4.7.1 引进先进的教学硬件设备
        4.7.2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4.7.3 加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
        4.7.4 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与使用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研究
        1.3.2 硕士研究生能力结构及评价研究
        1.3.3 工程技术人才能力标准研究
        1.3.4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1.3.5 对已有研究观点的评价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能力
        2.1.2 能力结构
        2.1.3 工程硕士能力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职业胜任力理论
        2.2.3 高等工程教育理论
3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培养现状分析
    3.1 新时期对工程技术人力资本的需求特征
        3.1.1 工程技术人力资本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3.1.2 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
        3.1.3 科技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对工程能力需求的转变
    3.2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3.2.1 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
        3.2.2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规模发展态势
    3.3 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术型)培养比较辨析
        3.3.1 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术型)的共性特征
        3.3.2 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学术型)的个性差异
        3.3.3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
4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与问卷量表的编制
        4.1.1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指标的建构
        4.1.2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指标确定
        4.1.3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及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4.2 问卷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4.2.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4.2.2 问卷量表效度检验
        4.2.3 问卷量表信度检验
    4.3 指标与问卷的重构
        4.3.1 “工程职业素养”指标重构
        4.3.2 “工程实践能力”指标重构
        4.3.3 “就业创业能力”指标重构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4.4.1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4.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量化模型评价
    5.1 能力结构模糊综合评价
        5.1.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5.1.2 能力结构模糊综合评价
        5.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2 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2.1 理论假设
        5.2.2 回归模型构建
    5.3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5.3.1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5.3.2 对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6 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培养的路径
    6.1 充分认识和确立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办学定位
        6.1.1 转变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理念
        6.1.2 实施差异化培养策略
        6.1.3 基于能力结构的培养需求分析
    6.2 基于能力结构培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
        6.2.1 基于能力结构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6.2.2 基于能力结构培养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6.2.3 基于能力结构培养的教学组织及师资保障
    6.3 强化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指标体系的导向功能
        6.3.1 以指标体系为导向推进评价方式改革
        6.3.2 以指标体系为基础开展全方位评价
        6.3.3 切实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7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集等)
    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
    政策法规
附录A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录B 量表效度检测过程
附录C 三级指标比较矩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活动范畴的重新定义
        1.1.2 工程人才职能的持续拓展
        1.1.3 工程教育供需的缺口与缺位
    1.2 研究议题与意义
        1.2.1 研究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1.4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及相关议题综述
    2.1 教育模式概念及其理论
        2.1.1 模式的界定
        2.1.2 教育模式的类型与要件
        2.1.3 模式建构理论
        2.1.4 评论
    2.2 工程教育系统论
        2.2.1 教育系统及其结构
        2.2.2 教育系统工程
        2.2.3 研究工程教育的系统方式
        2.2.4 评论
    2.3 工程教育集成观
        2.3.1 集成的内涵
        2.3.2 集成创新理论
        2.3.3 工程教育创新的集成思想
        2.3.4 评论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教育的要素识别
    3.1 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
    3.2 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
    3.3 工程教育的方法创新
    3.4 工程教育的条件支撑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工程教育模式的案例分析
    4.1 美国欧林工学院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4.1.1 背景简介
        4.1.2 教育愿景
        4.1.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1.4 改革实施与成效
        4.1.5 个案小结
    4.2 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的三螺旋模式
        4.2.1 背景简介
        4.2.2 教育愿景
        4.2.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2.4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4.2.5 个案小结
    4.3 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主动学习模式
        4.3.1 背景简介
        4.3.2 教育愿景
        4.3.3 课程体系及方法
        4.3.4 改革实施与展望
        4.3.5 个案小结
    4.4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系的PCC模式
        4.4.1 背景简介
        4.4.2 教育愿景
        4.4.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4.4 改革实施及未来展望
        4.4.5 个案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实证研究
    5.1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5.1.1 目标的甄选
        5.1.2 课程的甄选
        5.1.3 方法的甄选
        5.1.4 条件的甄选
        5.1.5 概念模型构建结果
    5.2 问卷设计
        5.2.1 问卷内容
        5.2.2 样本选取
        5.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5.2.4 数据处理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的专业分布
        5.3.2 样本的身份类型
        5.3.3 工程教育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5.4.1 信度检验
        5.4.2 因子分析
        5.4.3 概念模型修正
    5.5 现状调查与比较
        5.5.1 样本T检验
        5.5.2 公因子比较分析
    5.6 现场访谈与讨论
        5.6.1 访谈设计
        5.6.2 结果与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
    6.1 综合化人才目标
        6.1.1 “知”:STEM与非STEM知识
        6.1.2 “会”:知识应用
        6.1.3 “是”:职业素养
        6.1.4 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
    6.2 一体化课程体系
        6.2.1 分析性基础课程
        6.2.2 综合性专业课程
        6.2.3 通识类课程与其他
        6.2.4 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6.3 多元化教学方法
        6.3.1 通用教学方法
        6.3.2 新兴教学方法
        6.3.3 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
    6.4 协同化支撑条件
        6.4.1 共享与整合的资源
        6.4.2 创新的组织与文化
        6.4.3 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
    6.5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与内在机理
        6.5.1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
        6.5.2 内在机理一: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6.5.3 内在机理二:分析与综合的平衡
        6.5.4 内在机理三: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6.6 本章小结
7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运行对策
    7.1 促进理念转型,鼓励工程教育实践与研究创新
    7.2 强化师资建设,培育多元化、高质素教师队伍
    7.3 整合学科平台,打造特色专业一体化培养通道
    7.4 集成产学资源,落实面向产业的教学活动开展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现场访谈记录(摘要)

(10)基于科技创新的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二、我国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工院校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 理工院校的含义及特征
        一、理工院校的基本含义
        二、理工院校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创业教育及其相关概念
        一、创业教育
        二、创新、科技创新
        三、创业、科技创业
        四、科技型企业
        五、知识经济
    第三节 理工院校与创业教育的契合
        一、理工院校全面发展目标与创业教育的契合
        二、理工专业优势与创业教育的契合
        三、以理工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与创业教育的契合
第二章 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第二节 个性化教育理论
    第三节 两个理论与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联系
第三章 理工专业创业者对创业教育的意义
    第一节 理工专业创业者及其兴起的背景
        一、理工专业创业者的含义
        二、理工专业创业者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理工专业创业者兴起对创业教育的推动
        一、对创业教育观念的影响
        二、对创业教育内容的影响
第四章 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回顾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的相关情况
        一、美国:知识创业教育成为主流
        二、其它国家:普遍关注创新创业教育
        三、国外相关经验的启示
    第二节 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状况
        一、创业教育的初期
        二、理工院校参加创业教育试点
        三、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加快发展
    第三节 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创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三、借鉴成功经验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第五章 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关于理工院校创业教育问题的调查
        一、对调查的基本思考及统计结果
        二、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第二节 创业教育观念问题分析
        一、创业教育观念及相关介绍
        二、理工院校创业教育观念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创业教育模式问题分析
        一、创业教育模式及相关介绍
        二、理工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创业教育课程问题分析
        一、相关课程状况介绍
        二、理工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创业教育实践问题分析
        一、相关实践形式介绍
        二、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关于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建议的调查
        一、有关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二、对统计结果的分析
    第二节 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教育观念及其形成
        一、创业教育观念形成的理论前提
        二、理工院校职能对创业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
        三、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
        四、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教育观念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混合型”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
        一、“混合型”创业教育模式及构建意义
        二、“混合型”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
        三、“混合型”创业教育模式的实现途径
        四、“混合型”创业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理工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建议
        一、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路和依据
        二、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和保障
    第五节 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创新思考
        一、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实践设计的目标
        二、理工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循环圈”设想
    第六节 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的的发展趋势
        一、锲入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二、更加关注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教育
        三、更加重视创业教育的跨校及跨专业合作
        四、进一步影响理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五、深度介入产学研合作活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加入WTO对现代工程训练的挑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3]纳民轨物:治理术视角下的民国道路交通建设(1912-1937)[D]. 张权. 南京大学, 2019(01)
  • [4]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管理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赵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5]面向“工程认证”的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 缪宪文,姚燕升. 教育教学论坛, 2019(05)
  • [6]从大国迈向强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程教育[J]. 林健,郑丽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02)
  • [7]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代工程师培养对策研究[D]. 李洪侠.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03)
  • [8]全日制工程硕士能力结构评价研究[D]. 马世洪.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
  • [9]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 吴婧姗. 浙江大学, 2014(05)
  • [10]基于科技创新的我国理工院校创业教育[D]. 赵金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加入WTO后现代工程培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