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枝花市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陶琼[1](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旅游新时代,一次性、表面性和程式化的观光型旅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于人们的需求,人们更青睐于身心的放松和愉悦,更希望在休闲度假型旅游中满足个性化、多元化、深层次的需求,逐渐从身体的旅行转向身心的放松[1],正是基于此,涵盖了养生、养老、医疗、文化、体育、互联网、教育等多样化业态发展的康养旅游应运而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产业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同时报告中还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康养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符合了人们健康、愉快、长寿的普遍价值追求,满足了人们多元深层次的旅游需求,从健康和旅游两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文化、物产等旅游资源。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为对象,以米易县为研究区域,对米易县康养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级评价,对米易县康养旅游市场前景进行评价。通过对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条件进行SWOT分析、PEST分析,结合康养旅游常见发展模式及案例分析,提出构建“全域规划、全景建设、全时康养、全业联动、全面营销、全民共享”的“全域康养旅游”发展模式,全面引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期为其康养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李昕[2](2020)在《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指出,需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该产业的发展速度,使其能够给国家经济做出更大贡献。由于产业集聚可以有效提升本地区产业和经济竞争力,而服务业也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提出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可以说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必然跟政府职能履行密不可分,因而政府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实施什么政策、达到什么目的、政府职能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优化等,都是十分值得探究的问题。本论文首先在阐述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就政府职能、政府与市场关系和新公共服务等进行了理论分析,本论文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政府的职能履行用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政府职能履行进行优化。其次,通过对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行管理模式、服务业规划引导、服务业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发展服务业人才、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等这六个方面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实际发展情况、开展的相关工作等分析攀枝花市东区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情况。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其政府履行职能过程中存在统筹规划不到位、协调机制不完善、政策扶持明显滞后、统计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欠缺等问题,并找出政府职能缺位、越位现象依然存在、决策层对政府职能履行的影响、环境等因素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等相关成因。同时,借鉴部分国内外政府在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的相关经验,比如用美国的匹兹堡市作为借鉴主要是由于它跟攀枝花市都属于钢铁城市转型发展,而上海市是作为全国首个提出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城市,武汉的江汉区和淄博的张店区也是根据类似的区情对其经验进行参考和学习,得出政府要做好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发展人才等要素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要保障的经验启示。最后,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如何优化提出对策建议,即政府应该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明确职能定位,科学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健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创造可持续发展环境等。以期进一步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
唐天娇[3](2020)在《攀枝花市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土地理知识大多具有生动有趣、真实及时和易理解等诸多特点,将其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往往能够给地理课堂带来活力,能营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乡土地理知识作为初中学生身边的地理常识,因为取材源自生活,所以丰富多样、易获得而具有广阔的实践意义,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结合攀枝花本地实际来看,乡土地理教学的开展在各学校开展得参差不齐,虽然把乡土地理知识纳入到地理结业考试的必考范围,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老师和学生对乡土地理的重视程度,但日常的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并未完全渗透进课堂,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必然不能起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目标。本文就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从一名初中地理教师的角度出发,探究当前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的情况,结合乡土地理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新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再综合国内外关于乡土地理教学的先进理论和优秀经验,逐步摸索出一种适合攀枝花市的乡土地理教学模式。首先,本文从国内外对乡土地理的研究入手,阐述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并论述了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再联系攀枝花市本地区的实际地理概况,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开发研究,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展开:一是通过本地素材的收集和整理,课堂挖掘渗透,地理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学习等方式来开发利用这些乡土地理资源。二是提出切实可行的初中地理教学渗透乡土地理知识教学案例和方法参考,让学生能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真正的了解身边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的本质。三是进行相对应的具体的乡土地理课堂案例设计,突出攀枝花市的区域特色,在地理教学中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为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提供广泛的教学素材。最后,为进一步找出攀枝花市初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现状,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全市三所初中,获悉乡土地理教学在本市开展的情况和学生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认识,通过此次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通过研究国内外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情况和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开展的现状,进一步明确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二是通过调查研究攀枝花市地区的地理概况总结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方向和开发原则,总结出大量与初中地理教材相融合的乡土地理知识。三是笔者通过搜集所在的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具体教学案例展示经验方法。四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攀枝花市初中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笔者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积累,通过实地走访拍摄了大量照片,也通过收集资料法收集了大量乡土地理素材,采访和调查了熟悉本地历史发展的老人,在梳理和总结攀枝花市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同时,对初中地理实际教学中如何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总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力求对未来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麦思超[4](2019)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根本矛盾的转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应提出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征程、新要求。绿色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是基于我国长期发展道路的历史性经验与教训的深刻认识,是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综合判断,是开启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必然抉择。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全面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定位的背景下,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论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和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内在机理,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体现新时代特征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立足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及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等多空间尺度,采用基于CRITIC法赋权的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时空尺度下2005年至2016年间的绿色发展水平及其构成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并利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定量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和空间关联性,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指标层存在的障碍因子作出判断,同时选取多种因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等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依据我国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定位,明确界定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与绿色发展“五位一体”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对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夯实与拓展;二是构建了既体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定位,又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且所选用的指标大部分为相对强度指标和结构指标,进而更加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价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三是对长江经济带开展了省域和市域等多空间尺度的研究,通过更小的地域单元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明确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城市在影响因素上的区域差异,丰富了绿色发展研究的空间层次;四是依托时间跨度大且详实的数据资料,采用障碍度模型对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内的指标层进行了分析,以揭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并从指标体系外部选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等5个维度共6个因素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东中西部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为不同因素在绿色发展中的影响程度大小与方向提供了新的论据和事实。根据本文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2005年至2016年间,得益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省市间或城市间差距不大,且差距呈缩小态势,在空间上呈现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和城市高、西部地区省份和城市增速快”的特征。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917至0.5281之间,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24:1缩小至1.14:1;市域层面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值基本维持在0.3098至0.5919,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值从1.66:1缩小至1.49:1。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无论是省域层面还是市域层面的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生态、绿色政治、绿色文化大致也呈波动提升态势,且基本保持绿色经济和绿色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中等或较高、绿色政治发展水平中等、绿色文化发展水平最低的格局,并在空间上呈现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相似的“东高西快”的特征。仅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西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地区增速相对较快的局面。五大构成要素空间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仅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距,其他差距较小。3.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其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和绿色文化的支撑,但绿色生态和绿色政治两大构成要素并不具备优势。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及五大构成要素在各自空间中排名较前,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水平、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绿色社会发展水平和绿色文化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同时,中心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对相邻城市的绿色发展产生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在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效应。4.2005年至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省域层面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包括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绿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废水排放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共11种障碍因子。市域层面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人均工业SO2排放量等两大障碍因子,但具体到各省各市略有差异。5.2005年至2016年间,工业化推进和教育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显着为负,其他影响因素的表现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产业高级化、工业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发展、工业化、国际合作、金融支持是影响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工业化、产业高级化和教育发展是影响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因素。
张红伟[5](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王维[6](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李馨[7](2019)在《攀枝花市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区域要发展产业是关键。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对于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有着重大作用。攀枝花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然而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攀枝花市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找准产业定位,发展优势产业,保证经济的稳步上升。本文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框架下,结合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优势产业选择内涵及方法进行梳理,分析优势产业选择的原则,确定优势产业选择指标;运用区位商、显性优势指数法对攀枝花市第一、二、三产业进行分析,选择出了适合攀枝市发展的优势产业,提出了攀枝花市优势产业发展建议。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根据优势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外部因素的制约,立足区域实际情况,从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优势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为:(1)市场优势指标:市场占有率;(2)区位优势指标:区位商;(3)生产要素优势指标:就业吸纳率、资本产出率;(4)经济效益优势指标:产业利润率。(2)提炼了攀枝花市优势产业。在攀枝花市第一产业中优势产业为农业和渔业,区位商分别为1.09和2.22,并且农业中的水果、蔬菜行业发展较好;第二产业中除去亏损行业优势选择指数前五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采矿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五个行业具有一定优势,优势选择指数分别为6.1850、1.6958、1.6816、0.8540、0.8517;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优势最突出,2016年旅游收入在第三产业总值中占比87.38%。(3)提出了攀枝花市优势产业发展建议。针对攀枝花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工业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农业产业、壮大工业产业、全力发展旅游业的建议,推进优势产业协调发展,为攀枝花经济提升助力。
吴俊[8](2019)在《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攀枝花市红格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具有众多的小城镇,探讨其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小城镇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小城镇建设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容量条件,选择产业形态、美丽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要素价值、影响力及附加值、游客容量、环境容量等作为评价要素,初步构建了符合我国小城镇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尝试构建符合小城镇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通过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在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34个具体评价指标和因子权重。同时,研究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确定了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标准和模糊评价标准,并以全国首批特色小城镇——红格镇为例,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评价层中,位次第一的生态旅游资源条件所占权重值最高,小城镇建设条件位次第二,生态环境条件所占权重值第三,而旅游容量条件所占权重值最低。(2)要素评价层中,资源影响力所占权重值最大,其次为生态环境质量,而体制机制所占的权重值最小。(3)因子评价层中,知名度和影响力权重值最多,成为小城镇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点。(4)通过构建的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红格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红格镇的生态旅游资源级别为4级,表明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品质优良、品位突出,资源实体完整,观赏游憩使用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结合实际情况,该评价结果较为合理,表明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性和普适性。红格镇城镇建设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可进入性良好,具备发展生态旅游及申报国家级旅游景区的资源条件,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本研究将红格镇生态旅游空间结构布局为“一核两点”的发展形态,对红格镇生态旅游市场和形象定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及国际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并提出对红格镇生态旅游者、旅游开发者、经营管理者、目的地居民、政府部门等四大主体进行科学管理,为红格镇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策略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和实证研究,以期望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研究,推动小城镇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卓百会[9](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张肖肖[10](2019)在《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适宜性,是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国域辽阔,因此不同地区有着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及资源环境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统筹和协调城市发展与有限土地供应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正是当前发展的核心问题,科学有效的国土空间规划将有力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本文以攀枝花市为研究区,以攀枝花市各区县为评价单元,借鉴二级综合评价模型,从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水平和未来开发潜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国土空间开发研究现状,分析了攀枝花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然后参照《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点》(国土资厅函[2017]1282号),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合理选取了18项评价指标,构建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强度以及未来开发潜力三个维度得分值并将其动态加权,得到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值。最后利用ArcGIS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现有开发水平、未来开发潜力以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二级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动态加权求和算法可以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结果;(2)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西区>东区;现有开发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未来开发潜力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3)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攀枝花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其中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三者占土地总面积的87.55%。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度偏低,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191.70 m2,超过《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2)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值介于0.0005-0.2665之间;现有开发水平值介于0.0055-0.3475之间;未来开发潜力值介于0.0554-0.2605之间。(3)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值介于0.3274-0.6085之间,开发适宜性程度分为三级,适宜性一级为东区,适宜性二级包括西区和仁和区,适宜性三级包括米易县和盐边县。
二、攀枝花市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攀枝花市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康养旅游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康养旅游概念 |
2.1.1 康养 |
2.1.2 康养旅游及其产业 |
2.2 旅游发展模式 |
2.2.1 模式 |
2.2.2 旅游发展模式 |
2.2.3 康养旅游发展模式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旅游需求理论 |
第三章 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 |
3.1 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
3.1.1 发展现状 |
3.1.2 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
3.2 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条件 |
3.2.1 区位 |
3.2.2 自然环境 |
3.2.3 社会经济发展 |
3.2.4 康养旅游资源 |
3.2.5 旅游资源分级评价 |
3.2.6 康养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
3.2.7 康养旅游市场分析 |
3.2.8 康养旅游开发前景分析 |
3.3 PEST分析 |
3.3.1 政治环境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3 社会环境分析 |
3.3.4 技术环境分析 |
3.3.5 PEST分析小结 |
3.4 SWOT分析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4.3 机遇 |
3.4.4 威胁 |
3.4.5 SWOT矩阵及小结 |
第四章 康养旅游常见发展模式及案例分析 |
4.1 “林旅融合”的森林康养模式 |
4.2 “农旅融合”的农业康养模式 |
4.3 “体旅融合”的运动康养模式 |
4.4 “医旅融合”的医疗康养模式 |
4.5 “文旅融合”的文化康养模式 |
4.6 代表案例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米易县康养旅游模式构建 |
5.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 |
5.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契机 |
5.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康养旅游发展带动作用 |
5.1.3 基于STP分析的市场定位 |
5.2 米易县“全域康养旅游”模式构建 |
5.2.1 “全域康养旅游”模式概念 |
5.2.2 县域康养的全领域规划 |
5.2.3 要素经济的全景区建设 |
5.2.4 旅游季节的全时域打造 |
5.2.5 产业体系的全行业联动 |
5.2.6 产品组合的全方位营销 |
5.2.7 发展成果的全社会共享 |
5.3 模式构建的难点和重点 |
5.3.1 模式构建的难点 |
5.3.2 旅游城镇分类及发展重点 |
5.3.3 旅游村庄分类及发展重点 |
第六章 米易县构建“全域康养旅游”模式的保障措施 |
6.1 公共服务方面 |
6.1.1 完善公共信息服务 |
6.1.2 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
6.1.3 完善旅游交通便捷服务 |
6.1.4 完善便民服务 |
6.1.5 强化行政服务功能 |
6.2 线路设计方面 |
6.2.1 康养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
6.2.2 米易县重点康养线路 |
6.3 政策支撑保障 |
6.3.1 健全组织管理 |
6.3.2 拓宽投融资渠道 |
6.3.3 做好旅游市场培育 |
6.3.4 加快旅游人才培养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 |
2.1.2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攀枝花市东区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分析 |
3.1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和目标 |
3.2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具备的优势 |
3.2.2 存在的问题 |
3.3 攀枝花市东区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分析 |
3.3.1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行管理模式 |
3.3.2 服务业规划引导 |
3.3.3 服务业政策扶持 |
3.3.4 完善基础设施 |
3.3.5 培育发展服务业人才 |
3.3.6 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 |
3.4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问题 |
3.4.1 统筹规划不到位 |
3.4.2 协调机制不完善 |
3.4.3 政策扶持明显滞后 |
3.4.4 统计体系不健全 |
3.4.5 公共服务职能发挥欠缺 |
3.5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政府职能缺位、越位现象依然存在 |
3.5.2 决策层对政府职能履行的影响 |
3.5.4 环境等因素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
第四章 国内外政府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
4.1 国外政府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
4.1.1 美国匹兹堡市政府经验做法 |
4.2 国内部分城市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经验做法 |
4.2.1 上海市政府经验做法 |
4.2.2 武汉市江汉区政府经验做法 |
4.2.3 淄博市张店区政府经验做法 |
4.3 国内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经验总结 |
4.3.1 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
4.3.2 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 |
4.3.3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4.3.4 人才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要保障 |
第五章 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对策建议 |
5.1 明确政府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的职能定位 |
5.2 科学规划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
5.2.1 明确发展战略方向 |
5.2.2 优化功能布局 |
5.2.3 集聚特色产业 |
5.2.4 明确重点行业 |
5.3 健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机制 |
5.3.1 建立市区两级新的管理体制 |
5.3.2 强化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各相关部门协同机制 |
5.3.3 完善服务业工作考核制度 |
5.3.4 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和监测 |
5.4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
5.4.1 制定方向明确的扶持政策 |
5.4.2 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 |
5.4.3 优化招商引资政策 |
5.5 创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
5.5.1 优化发展环境 |
5.5.2 注重人才培育和引进 |
5.5.3 发展第三方社会组织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攀枝花市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概况 |
1.1.2 国内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概况 |
1.2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2.1 符合初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
1.2.2 符合现代地理学科的要求 |
1.2.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
1.3.1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
1.3.2 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事物具体化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理解 |
1.3.3 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 |
1.3.4 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科学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土地理 |
2.1.2 地理课程资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情境认知理论 |
2.2.3 人本主义教育观 |
2.2.4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3.攀枝花市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 |
3.1 攀枝花市乡土地理的发展现状 |
3.2 攀枝花市地理概况及开发方向 |
3.2.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
3.2.2 钒钛之都 |
3.2.3 阳光花城 |
3.3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的原则 |
3.3.1 因地制宜原则 |
3.3.2 可比性原则 |
3.3.3 实践性原则 |
3.4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的方法 |
3.4.1 类比法 |
3.4.2 观察法 |
3.4.3 调查法 |
3.4.4 文献阅读法和资料收集法 |
4.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途径及效果 |
4.1 实施途径 |
4.1.1 融入地理课堂 |
4.1.2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
4.1.3 设置专门的乡土地理课程,建立乡土地理知识库 |
4.1.4 利用社会公共资源 |
4.2 实施效果 |
5.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
5.1 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现状调查 |
5.2 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 |
5.2.1 学生乡土地理学习的时间不足 |
5.2.2 教师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
5.2.3 学校对乡土地理教学开发能力欠缺 |
5.2.4 开展乡土地理实践经费不足 |
5.3 解决攀枝花市乡土地理教学问题的对策 |
5.3.1 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弥补课时不足 |
5.3.2 提升教师个人素质,更新教育理念 |
5.3.3 学校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5.3.4 加强社会各界合作,加大对乡土地理教学的经费投入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
2.1 绿色发展理念的演变背景 |
2.1.1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际背景 |
2.1.2 绿色发展理念演变的国内背景 |
2.2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机理 |
3.1 国内外对绿色发展内涵的界定 |
3.2 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背景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
3.3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3.3.1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内涵 |
3.3.2 新时代绿色发展的五大特征 |
3.4 新时代绿色发展“五位一体”内在机理 |
3.4.1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 |
3.4.2 绿色社会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3.4.3 绿色生态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前提条件 |
3.4.4 绿色政治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 |
3.4.5 绿色文化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灵魂 |
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
4.1 国内外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方法 |
4.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1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和时空分析方法 |
4.3.1 绿色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4.3.2 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析方法 |
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
5.1 数据来源说明 |
5.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2.1 省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2.2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轨迹 |
5.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3.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3.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演化轨迹 |
5.4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
5.4.1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
5.4.2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演变 |
5.5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 |
6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1.1 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
6.1.2 省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1.3 市域尺度绿色发展水平的障碍因子分析 |
6.2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
6.2.1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模型的确立 |
6.2.2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
6.2.3 变量统计性描述与检验 |
6.3 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
6.3.1 市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2 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3 中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6.3.4 西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结果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
2.1.2 土地集约利用 |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5 生态文明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区位条件 |
3.2.2 自然地理条件 |
3.2.3 自然资源概况 |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方法选择 |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5.1 影响机制分析 |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攀枝花市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1.2 区域分工理论 |
2.1.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优势产业内涵及特征 |
2.2.1 优势产业的内涵 |
2.2.2 优势产业的特征 |
2.2.3 发展优势产业的必要性 |
第3章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方法 |
3.1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原则 |
3.2 优势产业评价指标选择 |
3.2.1 优势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3.2.2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3.2.3 评价指标选取 |
3.3 优势产业评价方法选择分析 |
3.3.1 常用优势产业评价方法 |
3.3.2 优势产业评价方法确定 |
3.4 建立优势产业评价模型 |
第4章 攀枝花市优势产业选择分析 |
4.1 区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特征 |
4.1.2 经济发展概况 |
4.2 产业发展现状 |
4.2.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4.2.2 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4.2.3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4.3 现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产业之间缺乏协调性,产业结构不均衡 |
4.3.2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不完善 |
4.3.3 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
4.4 优势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
4.4.1 第一产业中优势产业评价 |
4.4.2 第二产业中优势产业评价 |
4.4.3 第三产业中优势产业评价 |
4.4.4 结果分析 |
第5章 攀枝花市优势产业发展建议 |
5.1 优化农业优势产业 |
5.1.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5.1.2 延伸农业产业链 |
5.2 壮大工业优势产业 |
5.2.1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
5.2.2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5.3 全力发展旅游业 |
5.3.1 深化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
5.3.2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
5.4 推进优势产业协调发展 |
5.4.1 农业+工业 |
5.4.2 旅游+农业 |
5.4.3 工业+旅游 |
5.5 优势产业县域布局建议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第二产业优势产业计算基础数据 |
(8)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攀枝花市红格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2 资料来源 |
3.3 指标体系构建 |
3.4 评价标准确定 |
第四章 攀枝花市红格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五章 红格镇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策略研究 |
5.1 指导思想 |
5.2 红格镇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
5.3 红格镇生态旅游管理策略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
2.2 棕地的定义 |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
2.3 棕地的类型 |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
2.4.1 本体特征 |
2.4.2 空间特征 |
2.4.3 情感特征 |
2.4.4 美学特征 |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
3.4.1 石油:大庆市 |
3.4.2 煤炭:大同市 |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
3.4.4 铜矿:铜陵市 |
3.4.5 钢铁:攀枝花市 |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
3.5.1 土地利用问题 |
3.5.2 生态安全问题 |
3.5.3 资源保护问题 |
3.5.4 材料循环问题 |
3.5.5 空间阻隔问题 |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
4.2.1 艺术学 |
4.2.2 生态学 |
4.2.3 建筑学 |
4.2.4 环境工程学 |
4.2.5 城乡规划学 |
4.2.6 风景园林学 |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
4.3.1 城市环境类 |
4.3.2 郊区环境类 |
4.3.3 自然环境类 |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
4.5.1 生态类功能 |
4.5.2 文化类功能 |
4.5.3 教育类功能 |
4.5.4 休闲类功能 |
4.5.5 体育类功能 |
4.5.6 集散类功能 |
4.5.7 生产类功能 |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
5.2 宏观策略:“系统” |
5.2.1 “灰色系统”规划 |
5.2.2 “棕色系统”规划 |
5.2.3 “绿色系统”规划 |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
5.3 中观策略:“模式” |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
5.4 微观策略:“母题” |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6.2.1 古铜矿遗址 |
6.2.2 老工业基地 |
6.2.3 矿产资源地 |
6.2.4 码头工业镇 |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
6.6.1 舾装码头设计 |
6.6.2 车间仓库设计 |
6.6.3 钢板堆场设计 |
6.6.4 露天船台设计 |
6.6.5 车间庭园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
7.2.1 系统性 |
7.2.2 过程性 |
7.2.3 复杂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土空间 |
2.1.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地域分异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人地协调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条件 |
3.1.3 自然条件 |
3.1.4 自然资源 |
3.2 社会经济现状 |
3.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3.2.2 经济发展水平 |
3.2.3 道路交通状况 |
3.3 土地利用现状 |
3.3.1 土地利用结构 |
3.3.2 土地利用特点 |
3.3.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
4.1 评价思路 |
4.2 国土空间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开发约束条件 |
4.2.2 现有开发水平 |
4.2.3 未来开发潜力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3.2 指标的选择与体系的构建 |
4.4 评价模型与计算方法 |
4.4.1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
4.4.2 熵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
4.4.3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
第5章 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5.1 评价对象和评价单元 |
5.2 评价指标数据来源 |
5.2.1 空间类型数据 |
5.2.2 统计类型数据 |
5.3 评价结果 |
5.3.1 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
5.3.2 参评指标数据权重计算结果 |
5.3.3 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 |
5.4 结果分析 |
5.4.1 国土空间开发约束条件 |
5.4.2 国土空间现有开发水平 |
5.4.3 国土空间未来开发潜力 |
5.4.4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
5.5 国土空间开发方向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攀枝花市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米易县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 陶琼.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攀枝花市东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 李昕.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攀枝花市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唐天娇. 西南大学, 2020(01)
- [4]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因素研究[D]. 麦思超.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5]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攀枝花市优势产业选择与发展研究[D]. 李馨.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小城镇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攀枝花市红格镇为例[D]. 吴俊.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9]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10]攀枝花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D]. 张肖肖.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