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S与遥感结合实现虚拟现实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浩,薛梅[1](2021)在《虚拟地理环境下的地理空间认知初步探索》文中指出地理空间认知是人类获取地理空间知识、认知地理环境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虚拟地理环境VGEs(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s)作为继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之后的新一代地理分析工具,在地理空间认知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但目前相关研究尚处于概念探讨和框架搭建阶段,缺乏对地理空间认知内涵及相关技术方法的论述和研究。本文以经典的地理学6问题求解为导向,从地理本体认知、地理过程认知和地理行为认知3个层次,阐述了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内涵和基本内容;进一步重点探讨了实现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相关技术方法,包括城市空间表达与城市计算、多模式人机交互、地理知识图谱与空间推理、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行为模式识别与情感计算等方面。以重庆为例开展了应用案例实践,展示了如何利用相关技术方法实现对地理环境和地理空间对象的认知和理解。本文提出的总体框架和技术体系为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深入开展和技术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将该项工作从理论探讨阶段推向技术实现阶段。
于翔[2](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提出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黄琳[3](2021)在《虚拟人群疏散标志感知与群组行为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内人群应急疏散模拟是室内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地理环境、计算机人群模拟等的研究前沿,是室内建筑规划、应急疏散演练、消防安全评估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热点。针对灾害事件中人群疏散行为数据获取困难、经典社会力模型难以模拟复杂场景中群组感知疏散行为等问题,本文结合虚拟地理实验和人群疏散建模理论,提出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理论和方法。采用虚拟现实和眼动追踪等前沿技术,主要从标志感知和群组行为两个方面,开展复杂场景中群组感知行为建模和模拟研究。最后以北京市某地铁站为实验区,结合标志感知疏散模型、群组疏散模型和复杂场景疏散模型,开展地铁站内人群疏散过程模拟实验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从虚拟地理实验的角度梳理虚拟人群地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实验工具,构建了虚拟人群地理实验框架。面向人群应急疏散应用,提出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主要包括现实演练人群实验、物理还原人群实验、真人参与虚拟人群实验和数字模拟人群实验。(2)提出了局部信息感知和路径规划的改进社会力人群疏散模型。针对经典社会力模型难以模拟复杂场景(多出口、多通道、多路口等)的问题,本文首先以某一室内场景为研究区开展虚拟人群标志感知疏散实验,基于实验数据提取标志感知时间、距离、角度等重要参数,并对研究区内的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系统进行优化。然后结合标志搜索算法、路口搜索算法和期望速度更新算法,形成了支持场景局部信息感知和路径规划的人群疏散模型,并利用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模型模拟结果评估标志系统优化前后的疏散效率,两个初始位置的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标志系统分别可以提升37%和28%的疏散效率。(3)提出了考虑群组避让和次群组协调行为的改进社会力群组疏散模型。针对微观人群疏散模拟中缺乏考虑群组行为影响的问题,开展虚拟群组疏散实验。基于实验数据和人群视频数据,提出了考虑群组间的避让行为模型,包括群组间的同向和相向避让行为。同时提出了考虑次群组间协调行为模型,包括次群组内对齐和保持间距的行为。对比模拟结果与视频数据验证了群组疏散模型的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开展群组在单出口场景、双出口场景、狭窄通道等典型场景中不同出口大小、不同期望速度等参数下的疏散过程模拟实验。结果表现出了较强的群组避让行为和次群组协调行为,此外还出现了“出口拱形”、“快即是慢”等经典人群疏散现象。(4)针对现有人群疏散模型缺乏考虑复杂动态场景的问题,结合场景对象空间索引、群组随机算法,提出了适应复杂动态场景的人群疏散模型。以北京市某地铁站为例,构建场景内的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通过模拟复杂地铁站内不同期望速度下的人群疏散过程,证明了疏散人群中群组的存在,增加了疏散时间,降低了疏散效率,且群组的影响作用随期望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蔡艳潇[4](2020)在《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创建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频发的各类自然灾害对道路交通的破坏非常巨大,建立完备的道路交通救援体系是挽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应急救援系统重在演练,但是在真实的演练环境不易搭建或代价巨大的条件下,通过创建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来演练救援队伍则势在必行。本文从三维场景的实际应用出发,结合虚拟现实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创建了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实现了灾害条件下对道路应急抢通装备以及道路应急抢通场景模拟,进而为实际救援抢通提供演示环境。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获取创建地形所需的基础地理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数据的方法,分别基于Unity3D和Arc Scene创建了三维虚拟地形。(2)分别基于OpenGL和3ds Max实现了道路应急抢通装备的建模,将常用的装备模型转换为Multi Patch数据格式导入Arc GIS。研究了三维地形与三维地物模型的匹配问题,实现了三维地形场景和装备模型的合理叠加。(3)研究了地震、火灾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三维虚拟环境的创建方法,利用有源淹没分析算法实现了洪水淹没场景的过程的动态模拟。(4)完成了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的构建,实现了三维模型编辑、多视角三维环境漫游、灾害环境模拟及抢通过程动态演示等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安卓系统的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手机端APP。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创建软件的开发,能够为灾害场景演示和灾害预测系统的研发奠定基础,对提高救援人员的救援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可为灾害应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任君宇[5](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王山岭[6](2020)在《基于VR-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电网提出大力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战略,电力光缆通信凭借其容量大、低损耗、高速率等优点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将起着信息交换枢纽的作用。由于电力光缆通信承载着极大的信息量且检修光缆故障点困难,如果光缆线路发生故障,将会给电力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现有的光缆监测方式利用OTDR对故障光缆线路进行检测,只能得到光缆故障点位置与检测点位置之间的光缆直线距离,并不具有地理位置属性;由于光缆敷设的方式、光缆走线、光缆预留等现实工程问题,导致光缆故障直线距离并不能与光缆故障点的实际地理位置相匹配;如何有效地监测光缆线路工作状态、实现对光缆故障点定位并利用VR-GIS精确显示其所在的实际地理位置、缩短光缆故障历时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VR-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针对电力光缆故障实际地理位置精确定位问题,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基于OTDR曲线分析的光缆线路故障模式识别方法。OTDR作为监测光缆线路的主要器件,其检测曲线得到的光缆故障点到监测点之间的距离的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基于VR-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定位到光缆故障实际地理位置的精度。本文通过小波包对OTDR曲线进行时频域分解,提取归一化的小波包能量作为光缆故障模式的特征向量,最后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特征向量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故障模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光缆故障事件的正确分辨率为98.89%。与传统支持向量机方法相比,准确率提高32.22%,与RBF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准确率提高0.56%。(2)构建基于VR-GIS的虚拟电力光缆线路信息。基于VR-GIS的虚拟电力光缆线路信息的构建是实现电力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的基础;虚拟电力光缆线路信息包含了被测光缆线路的实际地理位置信息,借助于VR-GIS强大的数据分析和空间定位的能力实现对光缆故障实际地理位置的计算和显示。针对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地区某光缆线路,通过利用3DMax与Super Map.Net软件构建基于VR-GIS的虚拟电力光缆线路信息;再利用Super Map.Net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将多元数据融合在三维虚拟光缆线路中,使其具有被测光缆线路的位置信息;最后通过Super Map object.Net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实现对Super Map的二次开发,实现基于VR-GIS的虚拟电力光缆线路信息的构建。(3)基于VR-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该方法是在基于VR-GIS的虚拟电力光缆线路信息构建和基于OTDR曲线分析的光缆故障模式识别方法的前提下实现的。该方法通过将被测光缆线路中的各个特殊位置点的信息存入VR-GIS数据库中,将实际测得的距离与存入数据库中的特殊点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不断迭代分析故障点的实际地理位置范围,最终获取故障点实际地理位置的经纬度,VR-GIS根据故障点实际地理位置的经纬度显示出故障点的实际地理位置信息。实验证明该方法定位光缆故障实际地理位置的精度能控制在15m的范围内,定位速度只需要5.9秒,提高了光缆维护人员确定光缆故障实际地理位置的速度和光缆运维的可视化程度。
肖建敏[7](2020)在《矿区景观格局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高强度的铁矿区资源开发利用过程,长期过度开采过程会造成矿区土地受损和矿区景观破坏,这种变化是矿区资源的开采过程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反映。为了更加直观地反应矿区景观及生态变化,可以通过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对矿区景观规划结果进行预览,对矿区景观格局进行二维规划及三维场景搭建,构建矿区景观格局模拟系统,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设计了景观生态等级评价体系,确定影响矿区景观生态等级的影响因子,并划定六个矿区等级,提出了景观生态等级评定方法,并最终实现评价体系的完整构建。2)研究景观规划分析、景观生态等级评价体系与GIS系统的结合方式,研究在GIS系统下实现景观规划分析的方法以及景观生态等级自评价。3)设计了景观格局模拟原型系统。系统以C#作为开发语言,ArcEngine作为GIS功能核心开发库,以SceneControl作为三维景观展示库,在Visual Studio平台开发实现C/S架构系统。系统除了具备基础的GIS数据管理功能外,实现了景观分析、景观格局生态等级自评价,并实现了三维景观在系统中的展示。最终以唐山某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上进行模拟,分析得到2000~2015年景观各要素相转移轨迹特征及景观类型变化情况,并通过景观生态等级评价模块评定矿区等级为VI级,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并利用该系统对研究矿区进行了二维景观规划,实现景观方案在三维场景生成与模拟。图50幅;表8个;参90篇。
秦昆,林珲,胡迪,许刚,张晓祥,卢宾宾,叶信岳[8](2020)在《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地理信息科学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进行了全面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学者积极拓展研究领域,为人文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提供空间化、可视化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人文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积极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研究中积极引入空间思维和空间可视化方法。同时,一些适用于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开放平台、代码和工具不断涌现。本文在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最新进展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空间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并分别对该框架各分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包括:历史GIS,文学GIS,语言学GIS,GIS与哲学、人类动力学、人文地理学等;以及GIS与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GIS与管理学、空间计量经济学、社会地理计算、空间社会网络与空间交互网络、犯罪地理学、健康地理与公共卫生学等。接着,本文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包括:空间思维与空间计量、认知心理学与空间认知、空间可视化与虚拟地理分析、平台研发等。最后,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邵美玲[9](2020)在《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后,包括区域认知等在内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然而,现实中区域认知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使用地图实时性有待提高、缺乏三维动态地图等。新课标倡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3D GIS发展迅速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它能够三维立体、形象逼真地显示区域,在区域认知培养方面有较大潜力。将3D GIS用于区域认知的培养,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是区域认知教学的需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教材分析法、模式建构法、对比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和直观性教学原则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总结了当前区域认知研究现状及其与3D GIS结合的现状。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得出区域认知的培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区域认知培养3D GIS结合的研究较少的结论。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平台60份抽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总结我国区域认知培养存在的问题:地图视角和尺度单一、地图缺乏灵活性和三维性、地图时效性欠缺、较少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2)将区域认知素养划分为五种核心能力,即区域定位能力、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区域发展现状分析评价能力、区域对比分析能力和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分别将这五种能力与3D GIS映射,并以此进行区域认知的教材分析。(3)构建了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学模式,即基于3D GIS的区域定位能力教学模式、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教学模式、区域分析评价能力教学模式、区域对比分析能力教学模式和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的教学模式。提出了3D GIS处理素材的方法,研发了3D GIS区域认知平台。设计了应用路径: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实施教学,3D GIS应用于地理教学;反思教学,改善3D GIS的具体应用。(4)设计了教学案例并进行了对比实验。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为例,设计了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水平、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水平及区域分析评价能力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水平,3D GIS区域认知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区域认的培养。
骆燕文[10](2019)在《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是政府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层次和最主要依据,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合理地编制控规是创造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课题。控规是以控制指标作为主要规划管理依据,控制指标有着很强的三维属性,在三维空间划分了开发边界,规定城市开发与建设应该在该三维空间内进行。从城市物理环境来说,特别是城市的风环境和热环境,其形成受到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影响,因此与控规有密切联系。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控规在编制过程中往往是以二维平面的形式进行表达,虽然配以城市设计做三维引导,但缺少真正意义上与三维空间的结合,且目前我国控规在编制过程中极少将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作为考虑要素。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用于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的规则建模方法,实现控规方案三维模型与控制指标联动变化,同时利用该建模方法和三维模型辅助分析控规方案的风环境和热环境,确保控规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分析方法非常直观,也符合规划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为实现以上目的,针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1)探讨控规阶段三维城市模型的属性。结合控规三维模型的价值取向,对控规阶段三维模型做了定义,提出控规三维模型是依据控规方案建立的一种城市基本三维形态模型。归纳控规三维模型具有以城市整体布局表现为重点,微观层面表现为配合;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和重复性;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引导性的特征。提出控规三维模型的要素内容包含五个方面:地形模型、道路模型、地块模型、建筑模型和植被模型。提出控规方案三维城市模型的细节层次以LOD1和LOD2为主。(2)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通过控规三维模型属性研究可知规则建模方法非常适用于控规阶段的三维建模,然而具体建模步骤和方法仍需要进一步讨论。因此本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三维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控规三维模型的属性研究,归纳和分类得到规则构建该模型应表达的控制指标和模型细节层次。采用CE(City Engine)规则建模方法,提出CE批量建模性质可与控规的低精度建模性质结合,规则语言描述特性可与控规控制指标结合。归纳CE规则建模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的主要步骤为(1)数据收集与处理、(2)建立地形模型、(3)CE规则程序编写和(4)模型生成与输出。并最终完成了控规道路模型、地块模型、建筑模型和植被模型的CE规则文件的程序编写,该规则文件可应用于其他控规建模场景。(3)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分析控规风环境。采用基于城市围合度的城市通风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构筑物对城市通风的阻碍能力,可较为快速地评价城市构筑物对城市通风的影响程度,适用于控规阶段的通风分析。然而该方法需要城市三维模型作为数据提取的基础。本研究提出将规则建模方法与城市围合度通风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规则建模方法高效构建控规方案的三维基础模型,为提取城市不同方向的剖面数据提供基础模型,以此分析城市和不同片区的城市围合度和各方位通风情况。分析步骤为选取影响城市通风的控规控制指标,利用规则建模法高效建立控规建筑三维体块,在构建的三维模型基础上划分整个城市和各个分区的垂直剖面,提取剖面面积数据,并绘制城市围合度图。最后将城市围合度图与城市风玫瑰图叠加。围合度图与风玫瑰重合的面积越多,通风环境越差,反之,通风环境越好。用此叠加图分析整个城市和各个分区的通风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4)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控规热环境分析。已有研究提出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有一定的定量关系,然而还没有研究对控规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的定量关系进行较为完善的总结。本研究提出对控规指标与热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的规则建模方法,实现构建控规三维模型的同时评价热环境。为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研究将控规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评价指标—城市潜在热岛强度日累计值的定量关系作为评价热环境的依据。通过采用单元地块设计、热环境数值模拟、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到控规指标与城市热岛潜在强度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CE规则建模语言对获得的热环境数学模型进行编辑,实现根据地块的控制指标获得地块的热岛潜在强度日累计值,并对地块的热环境等级进行评价。本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法高效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分析控规风环境进行了探索,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所提出的风环境分析方法的有用性。总结了控制指标与潜在热岛强度日累计值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在此基础上利用规则建模方法可有效地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的热环境。研究成果为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三维模型,辅助分析控规方案可能形成的风热环境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为保证控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GIS与遥感结合实现虚拟现实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S与遥感结合实现虚拟现实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地理环境下的地理空间认知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于VGEs的地理空间认知 |
2.1 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特点 |
2.1.1 VGEs可实现身临其境的感知 |
2.1.2 VGEs可实现超越现实的理解 |
2.2 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基本内容 |
2.2.1 地理本体认知 |
2.2.2 地理过程认知 |
2.2.3 地理行为认知 |
2.3 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技术方法 |
2.3.1 城市模型与城市计算 |
2.3.2 多通道感知与人机交互 |
2.3.3 地理知识图谱与地理空间推理 |
2.3.4 地理过程模拟与仿真 |
2.3.5 行为模式识别与情感计算 |
3 VGEs地理空间认知实践 |
3.1 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技术实现 |
3.2 VGEs地理空间认知的实践效果 |
4 结语 |
(2)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虚拟人群疏散标志感知与群组行为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室内地理信息系统前沿发展 |
1.1.2 人群模拟研究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地理环境与人群疏散研究 |
1.2.2 场景感知与人群疏散研究 |
1.2.3 群体行为与人群疏散研究 |
1.2.4 复杂场景中的人群疏散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理论框架 |
2.1 虚拟地理实验 |
2.1.1 虚拟地理实验概念 |
2.1.2 虚拟地理实验研究体系 |
2.1.3 虚拟地理实验基本理论 |
2.1.4 虚拟地理实验分类 |
2.2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 |
2.2.1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框架 |
2.2.2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基本理论 |
2.2.3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基本原则 |
2.2.4 虚拟人群地理实验工具 |
2.3 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 |
2.3.1 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研究 |
2.3.2 虚拟人群疏散地理实验分类 |
2.3.3 虚拟地理环境团队研究发展梳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疏散标志感知的人群疏散行为建模 |
3.1 概述 |
3.2 人群感知疏散实验 |
3.2.1 实验环境 |
3.2.2 实验设计 |
3.3 感知疏散实验数据与分析 |
3.3.1 应急疏散标志感知 |
3.3.2 应急疏散标志系统优化 |
3.3.3 问卷调查数据 |
3.3.4 实验结果与现有研究对比分析 |
3.4 人群感知疏散建模 |
3.4.1 社会力模型及其优缺点 |
3.4.2 人群感知疏散模型 |
3.5 人群感知疏散模拟 |
3.5.1 标志系统评估和优化框架 |
3.5.2 个体标志感知疏散模拟 |
3.5.3 多人标志感知疏散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群组的人群疏散行为建模 |
4.1 概述 |
4.2 人群群组疏散实验 |
4.2.1 实验环境 |
4.2.2 实验设计 |
4.3 群组疏散实验数据与分析 |
4.3.1 群组空间结构特征 |
4.3.2 群组成员间夹角特征 |
4.3.3 群组成员间距离特征 |
4.3.4 群组信息扩散特征 |
4.4 群组行为视频数据与分析 |
4.4.1 商场群组视频 |
4.4.2 办公园区群组视频 |
4.5 群组行为建模 |
4.5.1 改进的群组行为模型 |
4.5.2 群组间避让行为建模 |
4.5.3 次群组内协调行为建模 |
4.5.4 群组信息扩散建模 |
4.6 群组疏散模拟与分析 |
4.6.1 不同场景下的群组避让行为模拟 |
4.6.2 次群组对齐和保持最优间距模拟 |
4.6.3 出口场景群组疏散模拟 |
4.6.4 疏散模拟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杂场景中的人群疏散行为建模 |
5.1 概述 |
5.2 复杂场景感知疏散实验 |
5.2.1 实验场景 |
5.2.2 实验设备 |
5.3 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指示标志系统 |
5.3.1 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疏散标志系统 |
5.3.2 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出口导向系统 |
5.3.3 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功能指示标志 |
5.4 复杂场景感知疏散实验数据与分析 |
5.4.1 群组疏散轨迹数据分析 |
5.4.2 群组疏散眼动数据分析 |
5.4.3 地铁指示标志感知分析 |
5.5 复杂地铁站疏散场景建模 |
5.5.1 地铁站结构及特征 |
5.5.2 地铁站静态场景元素 |
5.5.3 地铁站动态场景元素 |
5.6 复杂场景疏散过程建模 |
5.6.1 复杂环境对象空间索引 |
5.6.2 复杂环境中的群组随机算法 |
5.7 地铁站个体疏散模拟与分析 |
5.7.1 局部场景疏散模拟 |
5.7.2 整体场景个体疏散模拟 |
5.7.3 个体模拟数据与分析 |
5.8 地铁站群组疏散模拟与分析 |
5.8.1 局部场景疏散模拟 |
5.8.2 整体场景群组疏散模拟 |
5.8.3 群组模拟数据与分析 |
5.9 个体与群组疏散模拟对比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成果总结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讨论与展望 |
6.3.1 本文实验和模型的可推广性 |
6.3.2 未来的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创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三维灾害虚拟场景研究现状 |
1.2.2 三维GIS研究现状 |
1.2.3 道路应急抢通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地形创建 |
2.1 灾害模拟 |
2.1.1 地震灾害模拟 |
2.1.2 火灾模拟 |
2.1.3 洪水淹没灾害模拟算法及实现 |
2.2 三维地形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 |
2.2.1 三维地形设计要求 |
2.2.2 GIS技术 |
2.2.2.1 GIS技术的应用 |
2.2.2.2 GIS关键技术 |
2.2.3 数字高程模型 |
2.2.3.1 DEM的数据来源 |
2.2.3.2 DEM的表示模型 |
2.3 三维地形的构建与实现 |
2.3.1 三维地形研究方向 |
2.3.2 三维地形建模方法 |
2.3.2.1 规则格网地形建模 |
2.3.2.2 不规则三角网(TIN)地形建模 |
2.3.2.3 地形建模方法比较 |
2.4 基于Unity3D的三维地形创建 |
2.4.1 开发环境配置 |
2.4.2 Unity3D开发原理 |
2.4.3 World Creator插件 |
2.4.4 效果展示 |
2.4.5 HTC VIVE接入 |
2.5 基于Arc Scene的三维地形创建 |
2.5.1 开发环境配置 |
2.5.2 ArcGIS三维场景平台 |
2.5.3 三维可视化技术 |
2.5.4 效果展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道路应急抢通装备建模及导入 |
3.1 装备建模设计要求及相关技术 |
3.1.1 装备建模设计要求 |
3.1.2 虚拟现实技术 |
3.1.2.1 虚拟现实技术特征 |
3.1.2.2 虚拟现实关键技术 |
3.2 三维建模工具 |
3.3 装备建模方法 |
3.3.1 OpenGL建模方法 |
3.3.2 3ds Max建模方法 |
3.4 基于OpenGL的三维建模 |
3.4.1 开发环境配置 |
3.4.2 OpenGL基本原理 |
3.4.3 OpenGL编程方法 |
3.4.4 效果展示 |
3.5 基于3ds Max的三维建模 |
3.5.1 开发环境配置 |
3.5.2 3ds Max建模思想 |
3.5.3 效果展示 |
3.6 装备模型导入方式 |
3.6.1 Multipatch三维模型 |
3.6.2 常见装备模型导入方法及效果展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构建 |
4.1 开发环境配置 |
4.2 三维虚拟场景构建 |
4.3 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功能实现 |
4.3.1 道路抢通装备三维模型编辑 |
4.3.2 多视角地形场景漫游 |
4.3.3 道路抢通装备内部场景漫游 |
4.3.4 灾害环境模拟 |
4.3.5 三维虚拟环境的动态演示 |
4.3.5.1 动画制作方法 |
4.3.5.2 编辑和管理动画属性 |
4.3.5.3 保存动画 |
4.3.5.4 效果展示 |
4.3.6 三维虚拟场景的手机端APP开发 |
4.3.6.1 手机端APP介绍 |
4.3.6.2 软件流程 |
4.3.6.3 三维虚拟场景浏览界面 |
4.3.6.4 电脑端与手机端指挥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5)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
2.1.2.2 研究机构 |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
3.1.2 中俄贸易 |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
3.2.2 官马大道 |
3.2.3 张库商道 |
3.2.4 张库公路 |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
4.1.1 地形与水文 |
4.1.2 气候 |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
4.2.1 文献资料 |
4.2.1.1 官马大道 |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
4.2.2 地图资料 |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
6.2.1 伊林驿站 |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
6.3.2.1 水资源分析 |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VR-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电力光缆线路故障精确定位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VR-GIS技术的应用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力光缆故障点定位原理及VR-GIS概述 |
2.1 电力光缆线路故障点定位原理 |
2.1.1 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原理 |
2.1.2 OTDR原理及其测试曲线 |
2.1.3 传统的OTDR曲线分析方法 |
2.1.4 OTDR曲线分析相关算法 |
2.2 VR-GIS概述 |
2.2.1 VR-GIS的概念 |
2.2.2 VR-GIS关键技术 |
2.2.3 VR-GIS相关软件应用与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OTDR曲线分析的光缆故障模式识别方法 |
3.1 基于OTDR曲线分析的光缆故障模式识别方法介绍 |
3.2 算法实例分析 |
3.2.1 数据采集 |
3.2.2 OTDR数据处理 |
3.2.3 算法实现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VR-GIS的虚拟光缆线路信息构建 |
4.1 虚拟光缆线路相关模型构建 |
4.1.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1.2 三维模型构建 |
4.1.3 纹理映射 |
4.2 虚拟光缆线路场景搭建 |
4.2.1 模型入库 |
4.2.2 场景制作 |
4.2.3 多元数据融合 |
4.3 基于VR-GIS的虚拟光缆线路信息功能实现 |
4.3.1 基于VR-GIS的数据管理 |
4.3.2 基于VR-GIS的三维场景漫游 |
4.3.3 基于VR-GIS的光缆故障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VR-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 |
5.1 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 |
5.2 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流程 |
5.3 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实现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矿区景观格局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现状 |
1.2.2 矿区景观重构研究现状 |
1.2.3 矿区景观生态格局评价与构建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矿区景观格局模拟系统实现的关键步骤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准备 |
2.3 遥感数据处理 |
2.4 景观生态等级评价 |
2.4.1 等级评价体系的确立 |
2.4.2 指标评定依据 |
2.4.3 加权平均值评价法 |
2.4.4 基于AHP改良的加权平均值评价法 |
2.5 基于Scene Control库的三维可视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矿区景观格局模拟系统设计 |
3.1 核心技术介绍 |
3.1.1 Arc Engine介绍 |
3.1.2 虚拟仿真技术 |
3.1.3 虚拟仿真建模软件-Sketch Up |
3.2 总体设计目标 |
3.3 系统需求分析 |
3.3.1 系统服务对象分析 |
3.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3 系统性能需求 |
3.3.4 系统运行需求 |
3.4 总体设计 |
3.4.1 系统架构设计 |
3.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3 系统技术路线 |
3.4.4 系统主要界面布局设计 |
3.5 数据库设计 |
3.5.1 空间数据库 |
3.5.2 业务数据库 |
3.5.3 GIS分层数据流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区景观格局模拟系统实现 |
4.1 系统界面及GIS功能实现 |
4.1.1 用户登录注册模块 |
4.1.2 信息管理模块 |
4.1.3 数据查询模块 |
4.1.4 图形管理模块 |
4.1.5 其他功能 |
4.2 系统评价体系功能实现 |
4.2.1 景观分析模块 |
4.2.2 景观生态等级评价模块 |
4.3 系统三维模拟仿真实现 |
4.3.1 矿区地表模型形成 |
4.3.2 矿区景观重构三维场景模拟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框架 |
3 空间综合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3.1 历史GIS |
3.2 文学GIS |
3.3 语言学GIS |
3.4 GIS与哲学 |
3.5 GIS与人类动力学 |
3.6 GIS与人文地理学 |
4 空间综合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展 |
4.1 GIS与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 |
4.2 GIS与管理学 |
4.3 空间计量经济学及遥感经济学 |
4.4 社会地理计算 |
4.5 空间社会网络与空间交互网络 |
4.6 犯罪地理学 |
4.7 健康地理与公共卫生学 |
5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
5.1 空间思维与空间计量分析 |
5.2 认知心理学与空间认知 |
5.3 空间可视化与虚拟地理分析 |
5.4 空间综合人文与社会分析平台研发 |
6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十个研究问题 |
7 总结与展望 |
(9)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区域认知研究综述 |
二、3D GIS与区域认知结合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3D GIS概念及相关工具简介 |
二、区域认知素养概念 |
第二节 3D GIS应用到区域认知培养方面的理论依据 |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与3D GIS |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3D GIS |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3D GIS |
第三章 基于区域认知的教材分析及其与3D GIS映射 |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II区域认知素养分析 |
一、新课标对区域地理区域认知的要求 |
二、区域认知核心能力的划分及其对应知识点 |
三、区域地理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 |
第二节 3D GIS与区域认知核心能力的映射 |
第三节 我国区域认知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3D GIS在区域认知培养中的优势 |
一、多尺度、多视角显示功能有利于区域定位能力的培养 |
二、三维可视化功能有利于区域归纳总结与对比分析评价能力的培养 |
三、三维演示功能有利于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的培养 |
第四章 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学模式构建 |
第一节 3D GIS区域认知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一、基于3D GIS的区域定位能力教学模式 |
二、基于3D GIS的区域特征归纳总结能力教学模式 |
三、基于3D GIS的区域发展分析评价能力教学模式 |
四、基于3D GIS的区域对比分析能力教学模式 |
五、基于3D GIS区域演化发展预测能力教学模式 |
第二节 教学素材处理及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一、教学素材的处理 |
二、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三节 基于3D GIS教学模式的教师应用路径 |
一、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要求 |
二、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 |
三、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 |
四、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 |
五、实施教学,3D GIS应用于地理教学 |
六、反思教学,改善3D GIS的具体应用 |
第五章 3D GIS区域认知教学应用案例 |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设计 |
一、解读课标,明确地理课标的具体要求 |
二、分析教材,确定3D GIS的教学模式 |
三、紧扣素养,定位与3D GIS的结合点 |
四、搜集资料,用3D GIS制作教学素材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的开展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西北地区区域认知水平检测题 |
致谢 |
(10)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控规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
1.1.2 控规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1.1.3 控规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
1.1.4 构建控规三维模型的迫切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本研究方案 |
本章导读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控规三维建模研究现状 |
2.1.2 规则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2.1.3 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研究现状 |
2.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本研究方案设计 |
2.2.1 研究思路 |
2.2.2 本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2.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属性研究 |
本章导读 |
3.1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定义及建模特征 |
3.1.1 控规三维模型定义 |
3.1.2 控规三维模型特征 |
3.2 控规方案三维建模控制指标选取 |
3.3 控规方案三维建模要素及细节层次 |
3.3.1 建模要素 |
3.3.2 建模细节层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方法 |
本章导读 |
4.1 规则建模技术及其优势 |
4.1.1 规则建模原理 |
4.1.2 规则建模关键技术 |
4.1.3 规则建模优势 |
4.2 规则建模与控规的结合 |
4.2.1 与控规模型精度的结合 |
4.2.2 与控规控制指标的结合 |
4.3 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步骤与方法 |
4.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2 地形模型构建 |
4.3.3 建模要素规则语言编写 |
4.3.4 三维模型生成与输出 |
4.4 案例研究 |
4.4.1 区域和控规方案概述 |
4.4.2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则建模辅助分析控规方案风环境 |
本章导读 |
5.1 基于城市围合度的风环境分析方法 |
5.1.1 城市围合度与城市风环境 |
5.1.2 控规风环境评价思路与方法 |
5.2 风环境分析三维模型要求及控制指标选取 |
5.2.1 控规三维模型要求 |
5.2.2 控规控制指标选取 |
5.3 规则建模构建 |
5.3.1 研究对象介绍 |
5.3.2 构建地形模型 |
5.3.3 构建建筑模型 |
5.4 控规方案风环境分析及优化建议 |
5.4.1 绘制围合度图 |
5.4.2 风环境分析 |
5.4.3 控规优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热环境 |
本章导读 |
6.1 基于要素叠加的热环境评价方法 |
6.1.1 城市要素的叠加性 |
6.1.2 热岛潜在强度(HIP)的叠加性 |
6.1.3 控规热环境评价思路与方法 |
6.2 单元地块设计及热环境数值模拟条件设置 |
6.2.1 实体均质要素单元地块设计 |
6.2.2 建筑单元地块设计 |
6.2.3 热环境模拟条件设置 |
6.3 控规热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
6.3.1 实体均质要素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6.3.2 建筑用地热环境模拟结果 |
6.3.3 控规热环境评价数学模型构建 |
6.4 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热环境 |
6.4.1 地块HIP日累计值计算 |
6.4.2 地块热环境等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适用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主要参加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四、GIS与遥感结合实现虚拟现实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地理环境下的地理空间认知初步探索[J]. 刘浩,薛梅. 遥感学报, 2021(10)
- [2]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虚拟人群疏散标志感知与群组行为建模研究[D]. 黄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4]灾害条件下道路应急抢通三维虚拟场景创建技术[D]. 蔡艳潇. 东南大学, 2020(01)
- [5]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基于VR-GIS的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法研究[D]. 王山岭.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7]矿区景观格局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D]. 肖建敏.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综述[J]. 秦昆,林珲,胡迪,许刚,张晓祥,卢宾宾,叶信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05)
- [9]基于3D GIS的区域认知教材分析及教学模式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为例[D]. 邵美玲.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10]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D]. 骆燕文. 广西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