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

沙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

一、萨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曹伟佳[1](2017)在《孔南地区高凝油藏化学复合驱最佳流度界定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石油消费量增加和新增探明储量减少,石油公司开始重视高凝油藏开发工作。实践表明,流度控制作用对常规油藏开发十分重要,它对高凝油藏开发作用如何成为石油科技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大港油田孔南地区属于高温高盐高凝油藏,前期研究工作确定采用无碱聚/表二元复合驱作为提高采收率技术。本文以大港孔南地区储层地质和流体为模拟对象,开展了聚/表二元体系基本性能特征和驱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油藏注入水中钙镁离子浓度较高,它们对聚/表二元体系流度控制和洗油能力都存在不利影响。建议清除注入水中钙镁离子,这不仅可以提高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黏度,而且能够降低界面张力,增油降水效果十分明显。疏水缔合聚合物是通过聚合物分子链上疏水基团间缔合作用来形成网状分子聚集体,进而达到增加聚合物溶液黏度目的,但这也可能带来聚合物分子聚集体与岩石孔隙间匹配关系变差、增油效果降低的技术风险。在岩心渗透率变异系数Vk和原油黏度μo一定条件下,随聚/表二元体系与原油黏度比(μsp/μo)增大,驱油效果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在黏度比(μsp/μo)相同条件下,随渗透率变异系数Vk增加,采收率增幅增加,但最终采收率减小。在黏度比(μsp/μo)和渗透率变异系数Vk一定条件下,随岩心平均渗透率增加,驱油效果增加,但增幅呈现“先增后降”变化趋势。在黏度比(μsp/μo)和岩心参数(Kg和Vk)一定条件下,随原油黏度μo增加,水驱和化学驱增油效果变差。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目标油藏均质储层聚/表二元复合驱合理黏度比范围为0.51.0,非均质储层为12。与洗油能力相比较,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对化学驱采收率的贡献率较大,通常可以达到50%以上。因此,矿场在进行驱油剂组成设计时应首先确保其具有充足流度控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洗油能力发挥作用。

赵淑红[2](2014)在《涧峪岔油田低效循环通道识别与治理决策》文中认为世界范围的油田大多是注水开发油田。我国更是如此,超过90%的油田都采用水驱开发方式。我国部分水驱油田已经到了后期高含水甚至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结构由于被注入水长期冲刷而出现了一些变化,使油水井之间出现了储层低效循环通道,致使注入水某些储层内做低效循环,油井以及油田的产量都下降。为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水驱效率,必须对低效循环井层采取调剖、封堵等措施,而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有效识别低效循环井层。针对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结合油田生产资料和油藏工程方法,本文分析了示范区目前地质概况和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了涧峪岔油田示范区含水率的变化特点。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效循环通道的形成机理,确定了形成低效循环通道的原因以及其在油田生产中的表现特征。结合涧峪岔示范区的实际情况,综合采用压力指数(PI)决策技术和油藏工程(RE)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复合调堵井层决策技术分析,明确了低效循环通道的识别方法,确定了调堵井位和层位。通过分析高含水井的成因,明确了各成因类型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调堵措施,并编制了示范区整体调整方案。选择了低效循环严重的5口典型井作为首批井进行施工设计,并根据成因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调堵方案,通过计算确定了其施工参数,并预测了调堵效果。

郭言华[3](2009)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周期注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萨南开发区基础井网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现状,本文在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和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周期注水技术在该井网研究试验,探讨基础井网周期注水方法,优化了注水周期参数,制定实施了周期注水具体方案,达到了进一步挖掘厚油层潜力,控制井网含水上升速度,减少低效循环水,减缓产量递减,改善井网开发效果的目的。同时该试验所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在相邻区块井网实施后也取得了一定效果。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在南六-八区行列井网实施周期注水方案较好的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基础井网生产能力得到提高,有效地减缓了井网产量递减及含水上升速度,为行列井网高含水后期厚油层挖潜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2、为了达到最佳的周期注水效果,应根据不同的区块构造特点、沉积特征及井网布井方式,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结合区块动态变化规律,优选最佳的周期注水方式、半周期和注水强度等参数组合进行周期注水开发。3、目前使用的数值模拟技术由于纵向上模糊了层内非均质性,很难反映出周期注水的开发效果,可以根据区块历史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模型进行等效校正,使得数模可以有效的应用于周期注水方案的优化。4、周期注水产生的附加窜流能够起到调节层内层段间矛盾的作用,使层内水淹程度更加均匀,可以提高区块采收率0.2-0.5个百分点,但它改善井网开发效果的能力不是持续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差,根据数模预测结果行列井网周期注水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年左右。

毛伟华[4](2009)在《萨南开发区储层性质与微生物驱油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微生物采油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一些特性及其代谢产物,对地下原油进行降解、降粘,增加石油流动性、增加地层压力等,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分析了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机理,在岩心驱油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微生物驱油组分模型模拟器,优化了微生物改善水驱矿场试验方案。萨南东过渡带400米地区萨、葡油层属河流—三角洲内、外前缘相沉积。油层发育差,主要表现为河道砂、主体席状砂钻遇率降低,非主体席状砂及表外层发育差,各类砂体分布零散,砂体的连续性较差。具有渗透率低、厚度小、地层能量低、泥质含量高、粘土矿物含量高、含油饱和度低、物性差等特点。注采井距偏大,对薄差层及表外储层的适应性差,过渡带地区原油粘度大,薄油层和表外储层动用状况差,开发难度大,区块采油速度及采出程度偏低。针对萨南东过渡带400米地区储层特征及油田开发现状,筛选了适应油层条件的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菌和生物聚合物菌。以原油为碳源时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评价了菌株及代谢产物的性能。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二元体系驱油采收率比水驱提高10%以上。选取萨东过渡带400米井区2注8采试验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微生物驱油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27%,投入产出比为1:2.12。

姚为英[5](2007)在《高凝油油藏注普通冷水开采的可行性》文中提出分析油藏近井地带和井筒在开采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确定高凝油油藏开发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原油采收率.根据高凝油油藏流体性质,通过室内实验和分析沈84-安12块注冷水驱油效果,认为注冷水后一般会在井底5675 m半径内形成降温带,在不同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条件下温度下降一般小于30℃,即如果油层温度与高凝油析蜡温度的差值在30℃以上时,注普通冷水一般不会在油层造成蜡沉积.当析蜡温度接近地层温度时,会产生冷伤害,对其开发应采取相应措施使油层温度保持在原油析蜡温度以上.沈84-安12块开发实践表明,常温注水开发地层存在冷伤害.采用高压力梯度、大压差开采方式有利于改善高凝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张继成,尹旭东,董波,卢福生,杨晶[6](2002)在《萨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文中研究说明对萨东过渡带南 5 -2 -水 41井组进行了综合治理试验 ,并且对其做了全面评价 .结果表明 ,采用调剖、堵水、压裂等综合措施后 ,改善了南 5 -2 -水 41井组的注水结构 ,挖掘了差油层的潜力 ,减缓了含水上升速度及产量递减速度 ,截至含水 98%时 ,累计增油 1.663 5× 10 4 t ,提高采收率 0 .43 % ,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二、萨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萨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孔南地区高凝油藏化学复合驱最佳流度界定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1.2 高凝油藏开发技术现状
        1.2.1 高凝油分布概况
        1.2.2 高凝油开采方式的研究进展
    1.3 聚/表二元复合驱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1.3.1 聚/表二元体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聚/表二元体系应用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聚/表二元体系基本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4.2 聚/表二元体系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4.3 聚/表二元体系驱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4.4 聚/表二元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贡献率影响实验研究
第二章 聚/表二元体系基本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测试
    2.1 实验条件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方案设计
    2.2 结果分析
        2.2.1 水处理加药量
        2.2.2 聚合物溶液和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增黏性
        2.2.3 聚/表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
        2.2.4 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_h
        2.2.5 聚合物溶液传输运移能力
        2.2.6 聚合物溶液和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渗流特性
    2.3 小结
第三章 聚/表二元体系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1 实验条件
        3.1.1 药剂和油水
        3.1.2 岩心
        3.1.3 仪器设备
        3.1.4 方案设计
    3.2 结果分析
        3.2.1 黏度比(μ_(sp)/μ_o)对驱油效率的影响(μ_(sp)=50mPa·s)
        3.2.2 黏度比(μ_(sp)/μ_o)对驱油效率的影响(μ_o=50mPa·s)
    3.3 小结
第四章 聚/表二元体系驱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实验条件
        4.1.1 药剂和油水
        4.1.2 岩心
        4.1.3 仪器设备
        4.1.4 方案设计
    4.2 结果分析
        4.2.1 μ_(sp)/μ_o和V_k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2.2 μ_(sp)/μ_o和K_g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2.3 μ_(sp)/μ_o和 μ_o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聚/表二元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贡献率影响实验研究
    5.1 实验条件
        5.1.1 药剂和油水
        5.1.2 岩心
        5.1.3 仪器设备
        5.1.4 方案设计
    5.2 结果分析
        5.2.1 聚/表二元体系流度控制能力对采收率的贡献率
        5.2.2 药剂浓度对聚/表二元复合驱增油效果的影响
        5.2.3 溶剂水处理方式对聚/表二元复合驱增油效果的影响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2)涧峪岔油田低效循环通道识别与治理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一章 涧峪岔油田地质概况及开发状况
    1.1 涧峪岔油田地质概况
        1.1.1 构造特征
        1.1.2 沉积特征
        1.1.3 储层砂体展布特征
        1.1.4 储层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
        1.1.5 储层物性特征
        1.1.6 储层渗流特征
        1.1.7 油藏流体性质
        1.1.8 地层温度压力
        1.1.9 油藏类型
    1.2 示范区开发状况
        1.2.1 开发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2.2 含水变化特点
第二章 低效循环通道形成机理研究
    2.1 低效循环通道形成机理
        2.1.1 低效循环通道形成的地质原因
        2.1.2 低效循环通道形成的开发原因
    2.2 低效循环通道在开发中的表现特征
第三章 复合调堵试验优化决策技术研究
    3.1 压力指数(PI)决策技术
    3.2 油藏工程(RE)模糊综合评判法
        3.2.1 低效循环油水井模糊综合评判法
        3.2.2 低效循环层位判定方法研究
        3.2.3 涧峪岔油田长 2 油层调堵井层识别结果
第四章 示范区整体调整方案及典型井调堵方案
    4.1 成因类型
        4.1.1 纵向上储层非均质性强形成的高含水井
        4.1.2 平面上处于主要来水方向和裂缝发育方向上的高含水井
        4.1.3 单井控制储量低的低产低效高含水井
    4.2 典型井调堵方案
        4.2.1 8006-4 井和 8119-2 井调堵方案优化设计及效果预测
        4.2.2 8106-5 井、8108-2 井和 8120-8 井调堵方案优化设计及效果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3)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周期注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周期注水技术由来
    1.2 周期注水技术发展现状
        1.2.1 周期注水使垂向非均质油层高低渗透率层段间产生附加压力差
        1.2.2 毛管力窜流特性对其开发效果影响
        1.2.3 周期注水改善开发效果的力学机制
    1.3 目前国内应用情况分析
        1.3.1 南二区面积井网开发现状
        1.3.2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周期注水方案
        1.3.3 周期注水实施效果分析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南六区开发概况
    2.1 南六区开发概况
    2.2 储层沉积特征
第3章 区块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区块产液结构调整余地小
    3.2 基础井网改善开发效果难度大
    3.3 厚油层剩余储量未能得到充分挖掘
    3.4 薄差油层措施挖潜难度进一步加大
第4章 行列井网厚油层剩余油分析
    4.1 厚油层纵向上水淹程度不均匀
        4.1.1 厚油层纵向上以正韵律和复合韵律沉积为主
        4.1.2 厚油层层内水淹程度不均匀
        4.1.3 数模表明厚油层中上部有剩余油
        4.1.4 厚油层中纵向上中-未水淹厚度较大
    4.2 厚油层剩余油潜力分析
第5章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周期注水方案
    5.1 周期注水方法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5.2 根据目前开发情况确定周期注水井、层
    5.3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周期注水方案
        5.3.1 建立适用于该区块的周期注水的地质模型
        5.3.2 结合区域构造和行列井网布井特点,优化周期注水方式
        5.3.3 优化周期注水的半周期
        5.3.4 优化周期注水强度
        5.3.5 南六区行列井网周期注水方案的确定
第6章 周期注水效果分析
    6.1 井网产量递减减缓
        6.1.1 周期注水连通井区采油井第一半周期受效显着
        6.1.2 未钻停井区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变差
    6.2 通过实施周期注水,油层动用状况得到改善
        6.2.1 注水阶段厚油层动用厚度比例提高
        6.2.2 周期注水停注阶段,薄差层动用比例增加
    6.3 厚油层压力波动幅度大
    6.4 厚油层停注时间过长,井区开发效果差
    6.5 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6.6 存在问题及下步攻关方向
第7章 行列井网周期注水方法在南七-八区推广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4)萨南开发区储层性质与微生物驱油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生物采油技术概述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MEOR技术存在的问题
2 微生物采油的油藏条件及菌种筛选
    2.1 影响微生物活动的油藏条件
    2.2 油藏的筛选
    2.3 微生物采油矿场试验
3 萨南东过渡带400m井区地质特征研究
    3.1 萨南油田地质特征
    3.2 萨南东过渡带400m井区地质特征研究
4 微生物驱油室内评价
    4.1 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性能
    4.2 生物聚合物菌液性能
    4.3 微生物二元体系驱油实验
5 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及矿场应用效果预测
    5.1 模拟模型的建立
    5.2 试验区微生物驱油模拟分析
    5.3 微生物吞吐试验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高凝油油藏注普通冷水开采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藏流体性质
2 实验结果
    2.1 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2.2 流度与温度的关系
    2.3 温度与水驱油效率的关系
3 油藏温度与注冷水开发条件
4 开发效果
    4.1 地层温度的变化
    4.2 采收率的变化
5 结论

(6)萨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综合治理试验
    2.1 试验内容
    2.2 试验效果
        2.2.1 改善了井组注水结构
        2.2.2 增油降水效果
        2.2.3 数值模拟结果
3 结论

四、萨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孔南地区高凝油藏化学复合驱最佳流度界定实验研究[D]. 曹伟佳.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2]涧峪岔油田低效循环通道识别与治理决策[D]. 赵淑红.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3]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周期注水技术研究[D]. 郭言华.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4]萨南开发区储层性质与微生物驱油适应性研究[D]. 毛伟华. 浙江大学, 2009(S1)
  • [5]高凝油油藏注普通冷水开采的可行性[J]. 姚为英.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04)
  • [6]萨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J]. 张继成,尹旭东,董波,卢福生,杨晶.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2(04)

标签:;  ;  ;  

沙东过渡带南5-2-水41井组综合治理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