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汕头:机关办公用房重新“洗牌”(论文文献综述)
郑莉[1](2018)在《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发展史研究。它以近代汕头城市为对象,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演变的研究,讨论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30年代末,近代汕头城市在不同发展时期,城市格局所受的结构性要素影响;通过城市建设的动力和实施的研究,讨论近代汕头城市里三种不同的运转机制,对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推进,对城市肌理和空间的影响。讨论以近代汕头为代表的自发建设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地方性道路。选择这一研究课题,源于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特殊历史。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远洋贸易兴起,汕头从近海沙洲、渔盐本港逐渐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商贸价值的近代城市,并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为代表的社会政治文化精英影响下,和商会、华侨华人的投资参与下,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实行系统和自主城市管理、市政改良的先锋,在港口、车站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建筑等社会性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类似汕头的约开商埠城市,既不是国家的政治性城市,也不是典型的开埠商业城市,它以显着的自组织贸易特征,在中国近代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类型价值,对研究中国近代城市现代化的地方性道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在中国近代城市史和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综述,提出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厘清论文研究框架和创新性。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梳理近代汕头城市发展的地理和历史沿革,详述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结构化过程。其中第二章,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建制管理三方面分析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历史背景。第三章,通过分析近代汕头城市变迁影响因素,阐述城市结构原点及其动态的空间结构化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从近代汕头的三种特征角度去阐述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第四章,从汕头是没有租界的近代开埠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汕头在开埠后的城市港岸扩张动力,通过多个历史事件分析汕头这个开埠城市建设的多方能量角力。第五章,从汕头是都市计划引导的近代商港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汕头在市政厅出台的都市计划的先进性,探讨近代汕头商港城市建设的实验性特征。第六章,从汕头是自发建设促成的近代商贸城市这一特征角度分析近代汕头具有地方性的自内而外的建设动力机制,解析近代汕头较早的民间自发开埠所自带的契约/半契约的管理模式,及其对城市的经济空间、政治空间,到城市实体空间的分布和发展的深远影响。第四部分:全文总结。在前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对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的特征、经验和智慧进行理论总结,为汕头城市未来发展和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曹家铭[2](2018)在《南京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保护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是南京近代史上重要的商业街市,它伴随下关地区开埠而建设兴盛,随后又因日军占据、长江航运萧条、商业功能迁移而衰落。至今,在大马路西段内,留存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和下关候船厅旧址等历史建筑,建筑文化遗产和长江航运办公建筑并置,原有场所风貌无存。今天的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已成为南京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的一部分,值此契机,该地段将进行保护性规划设计,重拾地区特色。本文依托于南京下关大马路西段保护性设计这一实际工程实践,总结大马路地段历史和城市发展脉络。并以对大马路西段的历史研究、现状调研和规划分析为基础,以地段内城市空间和建筑风貌的保护性利用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大马路西段进行保护性设计,探索设计方法。本文主要分成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论文选题、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下关大马路地段历史沿革和空间演进;第三章,分析兴盛期大马路地段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单体建筑特征;第四章,利用城市分析方法对现状和规划的基地条件进行分析,并判断地段价值。第五章,结合历史研究和城市分析对下关大马路西段提出设计策略,并从与城市连接、地段空间结构、街巷风貌以及单体建筑四个方面探讨设计方法。第六章,反思设计,认识不足提出展望。本文通过大量史料搜集、现状建筑测绘调研,呈现百年来下关大马路地段建设兴替的场景。对马路西段进行保护性设计,强化城市文脉,发挥地段价值。
宋贺[3](2017)在《南方航空H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家空域改革的不断推进,民用航空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不断引进飞机壮大规模,开辟国际航线,发展国内支线航空;民营航空公司在海南航空、春秋航空等的带领下同样异军突起,凭借各自特色抢占市场。当前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市场呈现的是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但是民航业历来都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垄断竞争行业,不同企业的同质化竞争现象非常严重,致使目前的市场竞争多以价格战为主,各航企盈利情况极不稳定,常常受制于油价和国家经济形势等外在因素。但是随着民航发展经验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重视营销工作,对营销策略的研究不断深入。H公司是一家立足于海南省民航运输市场的国有航空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稳步发展,逐渐壮大,至2016年末,是海南省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航空公司。但是在近年来的市场竞争中,随着竞争对手数量的不断增加,H公司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同海航系的竞争也稍显颓势,客户资源有所流失,引起了公司的重视。H公司决定以此为契机,创新营销工作,提升营销品质,通过营销策略的优化重新掌控市场话语权。论文首先着重分析研究H公司在海南省民航运输市场所处的环境,包括外在政治、经济和行业环境,以及内部运营环境,从宏观层面对H公司的现有条件做出准确研判;其次深入研究H公司的营销现状,有针对性的探讨H公司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者借助以上分析为H公司明确市场定位,结合其经营现状,利用营销组合理论和网络营销理论,为H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升级;最后论文还将为H公司营销策略的优化构想保障方案,确保研究实效、可行。
徐吉洪[4](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宋驰[5](2016)在《供应链合作关系下公办高校的代建项目管理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文中认为公办高校基建项目以财政性资金为主建设,基于其公有属性,受到法律法规以及有关部门的约束,自由裁量权相比民办高校小很多。高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基建任务繁重,又经常遇到基建效率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反应工程项目的三个要素:质量、工期、投资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有时蛮干冒进,思想上放松警惕,还会出现违纪违规和滋生腐败问题。这些问题除了顶层制度的弊端外,与管理也有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将原有的基建、后勤等与主营业务无关的附属配套进行剥离,不再包办。按照基建后勤管理市场化的办法,引进服务外包,探索新型的购买服务模式,减轻企业负担。但是,高校与企业不同,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教书育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外,还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必须亲自介入到管理中。现阶段如果完全放开市场,一旦失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联系高校实际,又要依靠市场,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的基建管理发展模式。该文从公办高校基建项目管理入手,主要结合已有经验和市场规律,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管理代建项目。代建单位与公办高校制定共同的管理目标,消除上下级的被动关系,建立互利的共生关系,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共生生态系统,共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代建单位参与到高校基建项目管理过程,对原有高校的基建部门的内部职能进行社会化分工,“花小钱、办大事”,建立起共生经济下的互利合作关系。这样既解决了管理效率问题,也适应了公办高校基建改革的发展方向。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意义,详细列举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文献、代建制管理的研究文献,以及共生理论的研究文献。为后面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阐述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特色。第二章从公办高校的职能及建设标准,提出高校基本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建设的同时,出现管理上的问题,由自建方式的弊端和引入代建单位的不足,全面剖析公办高校基建项目建设及代建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基于供应链合作关系视角、共生理论关系、代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等,对合理引入代建单位参与管理,进行科学理论研究。第四章是实例分析,以福建某公办高校基建处及项目为例,按照第三章建立的优化方案,对症下药,对号入座,合理化解各种弊端,建立起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下的共生关系,共同把高校基建的事情办好。
何凌崴[6](2013)在《CCIC广东仪器校准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各领域的逐步对外开放,中国检验认证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检验认证行业中的“旗舰”企业,CCIC将如何秉承科学发展观,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继续打造CCIC成为民族品牌的检验认证航空母舰,参与国际竞争;如何把CCIC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检验认证机构,是摆在CCIC人面前切实的问题。而校准行业正是我们公司在这个战略方针下的突破口。 CCIC广东仪器校准项目团队深知蕴藏于校准行业的巨大市场机会,决定投资该项目,定位为仪器校准行业专家,专注于全面提供仪器校准的服务和技术咨询。基于此,形成了本商业计划书。从整体架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先是阐述了此商业计划出现的环境与价值,之后借助战略管理相关知识从其内外生态两个层面对其可操作性给予研究。在研究内部环境时,从竞争核心力、服务及技术的角度对其存在的资源、发展水平及优势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起外在环境时,运用宏观视角对整个校准业给予整体阐述,分析其潜藏的发展机遇,借助“五力”分析模式全方位的研究了其所处的市场环境;之后运用SWOT方式对项目具有的优缺点及外在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从而形成项目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初步形成之后,对今后项目运作监管进行计划,借助市场营销相关领域知识明确对象,细化市场,并科学确定项目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形成具体的市场推广方案;之后借助财务相关内容形成融资方案,并对项目获利方式与资金回收情况进行探究;最后借助风险监管知识对项目运作阶段会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给予详细介绍,并给出若干对风险进行监控的措施,提供最终成果,方便投资方在制定决定时使用。
陈从华[7](2012)在《成都某写字楼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总量屡创历史新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短缺经济时代已成为过去。各行各业市场竞争加剧,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发生了逆转,市场营销也由原始的市场推销进入到全面营销时代。房地产业,尤其是国家近年实施的严厉调控政策以来,住宅、商业地产等的销售都面临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考验。成都某写字楼项目(以下简称HZ中心),位于成都市南一环,衣冠庙片区。本文运用市场营销STP理论,通过宏观和区域市场研究,对全国和成都地区写字楼的发展历史、现状进行了比较,对写字楼需求密切相关的企业发展规模进行了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从消费者和产品角度进行了市场细分,选择了目标市场,确定了其地标性商务写字楼的市场定位。通过SWOT理论分析方法,充分对比了本楼盘和竞争性楼盘的优劣势差异,分析了项目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构成要素。在营销战略制定方面,运用全面营销理论,因地制宜从产品、价格、渠道、广告宣传、公关等方面确定了本楼盘的营销策略方案。本文的营销策略重点在于回归到营销的核心使命,即吸引和保留客户,树立以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社会责任营销为主题的“全面营销”理念。在以竞争和顾客为导向之间寻求平衡的前提下,通过竞争调研、产品调研、价格调研,如何开展具体的房地产营销策划推广,以期能为类似房地产项目营销提供参考意见。
周建[8](2011)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策略研究 ——以HD地产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呈现不健康发展的态势,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房地产行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本文站在学术公正的立场上,着眼于研究企业职能和企业行为,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探讨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适宜的竞争策略,旨在给房地产企业制定竞争策略以参考。在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应采取怎样的竞争策略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首先把近年来我国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按照调控层面、调控对象、调控手段三个角度进行归类,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其次,论文通过供求分析指出房地产业卖方市场下的突出问题,通过矛盾分析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为强劲的住房需求与有限的房屋供给之间的矛盾,再引出政府出台的针对性调控手段;再次,论文探讨房地产企业在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竞争策略选择,包括规划现有业务组合、谋划新业务、选择适宜的一般性竞争战略以及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策略;然后,本文根据从某知名房地产企业获取的资料,进行案例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佐证;最后,论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了创新点,并对未来该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文献研究、描述性研究、定量分析、跨学科研究、案例分析等。创新之处在于应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新的研究视角进行研究,包括对房地产政策进行新的归类、应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等。
孙浩[9](2011)在《农村公共文化物品有效供给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将公共文化归入公共物品范畴,并将公共文化物品的供给视为政府重要的公共服务职能。全文以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借鉴和吸收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消费理论的观点,将供给效率和质量作为分析的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与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从理念认识、体制、机制和政策维度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低效的原因。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原则的确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和配置各类文化资源,为制定满足农民公共文化需求和文化权利的对策提供指导。总体而言,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项目和内容的数量上,更体现为文化物品供给质量的提升,城乡均衡供给制度环境的优化,供给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民和社会主体参与供给活力的激发。本文论证的核心在于,现实管制型或管理型的文化体制以及不彻底的财政分权体制是造成农村公共文化物品非均等化和低效供给的根本性制约因素。以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和官员绩效考核体制进一步固化了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式改革思路,它使农村公共文化物品的供给不是从农民的文化需要出发,而是从地方经济增长和官员晋升的政绩出发。由于公共文化物品具有正外部性,潜在的隐性收益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在有限的政治任命周期内,各级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物品是以可观测结果的“送文化”为主,忽视了对农民和社会主体的培育,农村公共文化物品的供求长期处于紧张的失衡状态之中。论文整体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构建,主要是阐明和梳理了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沿循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式分析思路,分析了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现状、影响有效供给的制约性因素、有效供给的原则和对策思路,包括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文章导论部分对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从公共物品供给的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文献资料,并对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做了简要的归纳。第二章对公共文化物品的概念进行了厘清,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基础,重点讨论了公共物品供给中需求偏好显示的难题和解决机制。这是因为需求是供给的起点,也是衡量供给绩效的根本标准。而集体消费理论认为解决集体消费品供给不足的关键在于从现有社会化模式转化为私人化模式,这为优化供给体制,形成多元供给模式提供了借鉴。第三章对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现状的实然分析建立在各类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它一方面肯定了当前政府在文化惠民工程投入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但也用详实的数据指出了公共文化物品在供给投入规模、结构、方向、效率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问题。在第四章中,文章首先就指明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低效滞后的原因来自于人们对公共文化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上的认识偏差。供给缺乏的关键还在于现行文化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的阻滞。现有文化体制价值的逆向性、结构的无序性、设计的非论证性以及压力型财政体制下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非对等结构设计安排,使得体制的运转与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之间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的缺失、文化物品供给决策机制的错位、供给生产机制的僵化、激励考核机制的扭曲以及自治机制运转的失效,使得供给生产的各环节之间不能有序衔接,各主体的功能不能得以有效发挥,严重影响了供给效率和质量。此外,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也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持与保障。考虑到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及政府财力支付范围,农村公共文化物品的有效供给必须遵循公益性、政府主导、需求导向、公平性、基本性和便捷性的原则。文章的第五章对这些原则确立的依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六章的对策分析与上述的原因分析紧密相扣,明确提出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的转变与构建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物品有效供给的制度保证。服务型体制不仅是公民文化权利的内在要求,更是政府角色与职能转变的根本方向,它的实现与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密切相关。科学的划分各级政府在文化物品供给方面的事权和财权,政府的责任和支出范围才会合理的界定,中央政府的文化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自主的财政汲取能力才会构成农村公共文化物品有力供给的支撑。多元供给模式的确立一方面适应了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又有赖于多元并存竞争性的所有权制度安排,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主体或供给方式能解决所有农村公共文化物品的供给问题。多元并存的竞争格局会产生“梯布效应”和“标尺竞争效应”,让不同所有权安排的供给主体处于一种潜在竞争的关系和格局之中,它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促使农民的文化需求在不同主体的相互竞争中体现出来。公共文化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能够很好的反映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效率和水平。农民的有效参与和文化需求顺畅有力的表达,要求评估指标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它不仅包括经济效率价值取向的指标,更应包括质量价值、农民满意价值和公平价值取向在内的指标。文章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文化绩效评估指标的基础上,以农民文化需求满意度为核心,有机整合了政府技术理性评价和农民参与评价的指标,构建了农村公共文化用户满意度指标体系,体现了对农村文化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文章最后的结束语部分站在农村文化自觉和发展的角度,指出农民在进入城市时会面临各种体制和制度障碍,“低消费、高福利”目标实现有赖于政府站在农民文化需求的角度,重构农民的生活方式,给予市场、社会和其他非政府主体更多的参与机会,给予农民更多的文化选择,不断增加农民的公共文化福利。此外,本部分还简要分析了文章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后续研究做出展望。
吴旭敏[10](2010)在《LBJ公司人造板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LBJ公司准备新建的人造板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LBJ公司内外部行业环境分析,根据公司的愿景和发展目标,设计出其人造板项目2010-2014年发展的商业计划,即建设年产10万m3多层实木复合地板、22万m3中(高)密度纤维板和20万m3的刨花板的现代化人造板厂。本文通过人造板项目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分析,确立项目的可行性;利用营销战略,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目标顾客群,进行市场定位。运用工商管理理论,找准企业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制定出相应独特的产品策略及价格策略,走总成本领先、高科技、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再配合有效的渠道策略和丰富多彩的促销策略,将其生产的人造板成功推向市场。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配设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选择风险与回报的平衡点,通过产业规模和打造品牌,实现市场占有率;通过签订长期购销合约,保证购销价格稳定;采取现代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使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二、汕头:机关办公用房重新“洗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汕头:机关办公用房重新“洗牌”(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对象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关于近代汕头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建设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类型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4.1 创新点1:对近代汕头城市发展从结构研究转向动态的结构化研究 |
1.4.2 创新点2:探寻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中所表现的先进性和实验性 |
1.4.3 创新点3:为近代中国城市研究的地方性类型作有效补充 |
第二章 汕头的地理历史沿革 |
2.1 自然地理 |
2.1.1 沙垅丘陵 |
2.1.2 天然良港 |
2.2 社会经济 |
2.2.1 小江盐场 |
2.2.2 近代港口市场 |
2.2.3 近代工商业 |
2.2.4 南北行贸易 |
2.2.5 “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
2.2.6 港口经济 |
2.3 建制管理 |
2.3.1 汕头口 |
2.3.2 汕头埠 |
2.3.3 汕头市 |
2.4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结构化过程 |
3.1 农业时代的城市雏形(1530-1859) |
3.1.1 结构原点 |
3.1.2 三个要素 |
3.2 开埠后的博弈与突破(1860-1904) |
3.2.1 四向发展 |
3.2.2 海港两岸 |
3.3 全面开启的城市建设(1905-1938) |
3.3.1 东拓北进 |
3.3.2 道路规划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没有租界的近代开埠城市港岸扩张 |
4.1 潮海关和领事署迁移的因素 |
4.1.1 逐步北迁的潮海关和领事署 |
4.1.2 洋人屋宇的选址 |
4.2 政治经济条件下的港岸空间秩序 |
4.2.1 国内官员入汕 |
4.2.2 港岸空间秩序 |
4.2.3 港岸扩张与城市环境 |
4.3 官商洋三者博弈下的城市建设格局 |
4.3.1 指向码头的放射状街巷 |
4.3.2 被打破的红线与环状街区 |
4.3.3 地价分级指引的空间布局 |
4.4 生产性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 |
4.4.1 海港 |
4.4.2 河港 |
4.4.3 港岸设施与城市空间 |
4.5 社会配套建设的雏形 |
4.5.1 市政建设 |
4.5.2 公共建设 |
4.5.3 住房建设 |
4.6 小结 |
第五章 都市计划引导的近代商港城市建设 |
5.1 都市计划引导的建设 |
5.1.1 近代市制的建立 |
5.1.2 都市计划的制订 |
5.1.3 都市计划的先进性—“花园城”思想 |
5.2 城市结构支点—现代化生产性基础设施 |
5.2.1 水运 |
5.2.2 陆运 |
5.2.3 空运 |
5.3 市政建设骨架—城市街道 |
5.3.1 道路地面设计 |
5.3.2 道路地下设计 |
5.3.3 道路建设推动城市进步 |
5.4 意识形态的空间载体—公共空间 |
5.4.1 公共空间的建设缘起及其时间表 |
5.4.2 空地 |
5.4.3 选址和开发 |
5.4.4 大规模建设 |
5.4.5 集体意识和公共空间 |
5.5 社会福利建设—平民新村 |
5.5.1 平民新村的缘起 |
5.5.2 建设障碍与平民自治 |
5.5.3 作为半制度的模范住宅区 |
5.6 城市的意义—公共服务工程 |
5.7 物质空间主体—城市建筑 |
5.7.1 公共建筑 |
5.7.2 居住建筑 |
5.7.3 商住混合建筑 |
5.7.4 城市房屋与城市形象 |
5.8 小结 |
第六章 自发建设促成的近代商贸城市 |
6.1 近代商贸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 |
6.1.1 民间自发开埠 |
6.1.2 契约/半契约管理模式的导入 |
6.1.3 土地使用和城市特征 |
6.2 商贸城市管理的自组织 |
6.2.1 商会与城市建设 |
6.2.2 华侨与城市建设 |
6.2.3 市民社会 |
6.3 商办基础设施的自组织 |
6.3.1 水运交通建设 |
6.3.2 陆运交通建设 |
6.3.3 供水供电建设 |
6.3.4 公共空间建设 |
6.3.5 商办基础建设与汕头的城市化进程 |
6.4 商贸城市空间的自组织 |
6.4.1 商贸城市基层建设组织—筑路委员会 |
6.4.2 商贸城市前台形象—骑楼建筑 |
6.4.3 商贸城市幕后形象—内街建筑 |
6.5 平行发展和城市结构 |
6.6 小结 |
结论 |
近代汕头城市格局的结构化 |
近代汕头都市计划的先进性和城市建设的实验性 |
近代汕头城市建设的地方性 |
参考文献 |
历代文献 |
学术着作 |
论文集文献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报纸文章 |
电子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建制大事记 |
附录2 :1921年-1949年汕头历任市长 |
附录3 :近代汕头饮食服务业布局 |
附录4 :1860—1931年汕头口岸进出口船舶艘次及吨位统计表 |
附录5 :近代汕头重要地图 |
附录6 :汕头历史建筑测绘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南京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保护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实践项目文本图件 |
下篇:工程设计研究报告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1.1 选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相关着作 |
1.2.2 学术论文 |
1.2.3 学位论文 |
1.2.4 综述总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及档案查阅 |
1.4.2 实地测绘 |
1.4.3 设计研究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下关大马路地段历史沿革与空间演变 |
2.1 下关大马路历史沿革 |
2.1.1 下关大马路形成初期(1895-1907 年) |
2.1.2 下关大马路的发展期(1907-1929 年) |
2.1.3 下关大马路的兴盛期(1929-1937 年) |
2.1.4 下关大马路的衰落期(1937-1949 年) |
2.1.5 下关大马路的转型期(1949 年至今) |
2.2 下关大马路空间演变 |
2.2.1 大马路地段路网形态发展 |
2.2.2 大马路地段街区形态演变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下关大马路地段兴盛期城市空间与单体建筑研究 |
3.1 大马路西段城市建设研究 |
3.2 大马路西段空间特征与风貌 |
3.2.1 大马路西段主要街道 |
3.2.2 大马路西段空间节点 |
3.2.3 大马路西段街区肌理 |
3.2.4 大马路历史地段建筑尺度 |
3.3 大马路西段重要建筑研究 |
3.3.1 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 |
3.3.2 江苏省邮政管理局旧址 |
3.3.3 金陵关旧址(已毁) |
3.3.4 金陵大旅社(已毁) |
3.3.5 江口车站(已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现状与规划研究 |
4.1 大马路西段现状空间环境研究 |
4.1.1 大马路西段城市区位分析 |
4.1.2 大马路历史地段现状交通分析 |
4.1.3 大马路历史地段现状建筑分析 |
4.1.3.1 历史建筑遗存 |
4.1.3.2 现状建筑分析 |
4.2 大马路西段周边区域规划研究 |
4.2.1 大马路西段规划布局 |
4.2.2 大马路西段区域交通规划 |
4.2.3 大马路西段区域功能规划 |
4.2.4 城市环境与景观格局分析 |
4.2.5 场地用地限制 |
4.3 大马路西段SWOT分析 |
4.4 大马路西段资源价值评估 |
4.4.1 历史价值 |
4.4.2 城市空间价值 |
4.4.3 建筑价值 |
4.4.4 经济价值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保护性设计研究 |
5.1 大马路西段保护性设计目标与原则 |
5.1.1 大马路西段城市设计目标 |
5.1.2 大马路西段城市设计原则 |
5.2 大马路西段保护性设计策略 |
5.2.1 系统保护现有历史建筑及城市遗存 |
5.2.2 恢复城市肌理与尺度 |
5.2.3 修复和设计重要的历史建筑和场景 |
5.2.4 保护性设计的技术与手段 |
5.2.5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 |
5.3 大马路西段与城市环境连接性研究 |
5.3.1 与城市交通网络连接 |
5.3.2 与既有城市功能连接 |
5.3.3 与城市景观环境的融合 |
5.4 大马路西段城市空间结构保护性设计研究 |
5.4.1 空间结构形态的建立 |
5.4.2 功能空间流线组织 |
5.4.3 公共开放空间序列构建 |
5.5 大马路西段街巷景观风貌保护性设计研究 |
5.5.1 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西段街巷景观风貌设计策略 |
5.5.2 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西段街巷空间设计研究 |
5.6 大马路西段建筑单体保护性设计研究 |
5.6.1 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西段建筑单体设计策略 |
5.6.2 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西段新建筑单体设计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设计反思 |
6.1.1 保护性设计中的保护与利用 |
6.1.2 大马路历史地段保护性设计与区域提升的关系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下关大马路地段城市空间演进 |
附录二:金陵关产权书 |
附录三:招商局老图纸国营招商局下关办公厅基泰工程公司设计绘图 |
作者简介 |
(3)南方航空H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3 南方航空H公司环境分析 |
3.1 公司基本概况 |
3.1.1 公司的创建与发展 |
3.1.2 公司特色 |
3.2 外部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行业环境分析 |
3.3 内部环境分析 |
3.3.1 企业资源分析 |
3.3.2 企业能力分析 |
3.3.3 企业文化分析 |
4 南方航空H公司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营销现状分析 |
4.1.1 产品现状 |
4.1.2 价格现状 |
4.1.3 渠道现状 |
4.1.4 促销和网络营销现状 |
4.1.5 客户资源现状 |
4.1.6 服务现状 |
4.2 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4.2.1 航线网络不完善,产品线单一 |
4.2.2 价格控制保守,丧失定价主导权 |
4.2.3 直销比例低,渠道管理薄弱 |
4.2.4 促销效果差,网络营销缺乏创新 |
4.2.5 开发客户能力较弱 |
4.2.6 服务水平仍需提升 |
5 南方航空H公司营销策略的优化建议 |
5.1 营销市场的细分、选择和定位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市场调查问卷 |
5.3 营销组合策略 |
5.3.1 产品策略 |
5.3.2 价格策略 |
5.3.3 渠道策略 |
5.3.4 促销策略 |
5.4 服务营销策略 |
5.4.1 人员策略 |
5.4.2 有形展示策略 |
5.4.3 过程策略 |
5.5 网络营销策略 |
5.5.1 构建网络中心平台 |
5.5.2 建立移动端优势 |
5.5.3 做好大数据营销 |
5.5.4 合理运用社交媒体 |
6 南方航空H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企业发展战略 |
6.1.1 品牌战略 |
6.1.2 联盟战略 |
6.1.3 全方位营销 |
6.2 企业管理控制 |
6.2.1 加强制度建设 |
6.2.2 实施目标管控 |
6.2.3 细化人力资源 |
6.2.4 加快设施更新 |
6.2.5 扶植企业文化 |
6.2.6 重视宣传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
附表二 |
后记 |
(4)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政策过程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教育政策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三、省部共建 |
四、政策运行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
(5)供应链合作关系下公办高校的代建项目管理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研究文献 |
1.3.2 代建制管理优化的研究文献 |
1.3.3 共生理论的研究文献 |
1.3.4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文献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特色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公办高校代建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2.1 公办高校职能及其建设标准 |
2.1.1 公办高校职能 |
2.1.2 公办高校基本建设标准 |
2.2 公办高校基本建设及代建项目管理的现状 |
2.2.1 公办高校基本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2 公办高校代建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
2.3 公办高校代建项目管理呼唤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供应链合作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生理论视角下公办高校基于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代建项目管理 |
3.1 高校代建项目管理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重要意义 |
3.2 高校代建项目管理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 |
3.3 高校代建管理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 |
3.3.1 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类型及选择因素 |
3.3.2 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方法及步骤 |
3.4 高校代建项目在供应链合作关系下面临的问题 |
3.5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公办高校代建项目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高校代建项目管理的实例分析 |
4.1 福建某公办高校基建管理方式及项目简介 |
4.2 福建某公办高校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下的代建项目管理 |
4.3 福建某公办高校基于共生理论做好代建项目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CCIC广东仪器校准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计量校准行业概况 |
1.2.2 计量校准行业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CCIC 广东校准业务项目基本情况 |
2.1 CCIC 广东公司介绍 |
2.2 项目介绍 |
第三章 计量校验行业与市场分析 |
3.1 校准市场情况介绍 |
3.2 校准服务市场准入条件 |
3.3 仪器校准行业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
3.3.1 仪器校准行业的产生 |
3.3.2 我国校准行业的发展趋势 |
3.4 计量校准行业环境分析 |
3.4.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4.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4.3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4.4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4.5 替代品的威胁 |
3.5 SWOT 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营销策略 |
4.1 CCIC 校验业务营销 |
4.2 STP 营销 |
4.2.1 市场细分 |
4.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4.2.3 市场定位 |
4.3 营销组合策略 |
4.3.1 产品策略 |
4.3.2 定价策略 |
4.3.3 渠道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运作的管理 |
5.1 项目管理团队及项目介绍 |
5.2 项目组织结构 |
5.3 项目运营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务分析及风险对策 |
6.1 资金使用计划 |
6.2 项目经营预测 |
6.2.1 项目收入预算 |
6.2.2 项目成本费用支出预算 |
6.2.3 现金流量预测 |
6.3 项目投资的价值分析 |
6.3.1 投资回收期 |
6.3.2 投资净现值计算(NPV) |
6.3.3 内部收益率 |
6.3.4 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 |
6.4 风险识别及策略 |
6.4.1 外部风险及策略 |
6.4.2 内部的风险和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成都某写字楼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写字楼相关概念及其营销理论概述 |
1.2.1 写字楼概念 |
1.2.2 写字楼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
1.2.3 写字楼的分类 |
1.2.4 写字楼的发展趋势 |
1.2.5 相关营销理论概述 |
1.2.6 写字楼营销策划流程 |
第2章 项目概述 |
2.1 项目描述 |
2.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3 项目开发思路 |
第3章 市场环境分析 |
3.1 全国经济及写字楼市场分析 |
3.1.1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3.1.2 全国写字楼市场分析 |
3.2 2010年以前成都市写字楼市场分析 |
3.3 2011年以来成都市写字楼市场分析 |
3.4 项目区域环境分析 |
3.4.1 项目区域发展概况 |
3.4.2 成都市社会及经济环境 |
3.4.3 成都市未来发展规划简述 |
3.4.4 项目周边情况描述 |
3.4.5 项目所在区域写字楼市场分析 |
3.5 项目SWOT分析 |
3.6 项目竞争分析 |
第4章 市场定位分析 |
4.1 市场细分 |
4.2 目标市场 |
4.3 市场定位分析 |
第5章 营销策略研究 |
5.1 项目产品策略 |
5.2 项目价格策略 |
5.3 项目推广策略 |
5.3.1 销售档期及各阶段推广策略 |
5.3.2 项目前期营销渠道执行 |
5.3.3 品牌推广 |
5.3.4 楼盘品质塑造 |
5.3.5 网络营销 |
5.4 项目广告策略 |
5.4.1 卖点梳理 |
5.4.2 媒体组合运用与费用计划 |
5.5 项目公关策略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策略研究 ——以HD地产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对房地产产品的研究 |
2.2 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的研究 |
2.3 对房地产企业竞争策略的研究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供求矛盾下的突出问题与调控政策 |
3.1 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结构 |
3.2 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 |
3.3 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下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
3.4 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 |
3.5 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3.6 我国当前的主要房地产调控手段 |
第四章 房地产商的竞争策略选择 |
4.1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格局 |
4.2 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的商业机会 |
4.3 当前房地产商的竞争策略选择 |
第五章 实例分析:HD 地产集团的竞争策略选择 |
5.1 HD 地产集团概况 |
5.2 HD 地产集团的竞争策略选择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农村公共文化物品有效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
二、国内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
三、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研究综述 |
四、国内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研究评述 |
第二章 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
二、农村公共物品 |
三、公共文化物品 |
四、农村公共文化物品 |
第二节 公共物品理论 |
一、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 |
二、林达尔均衡与"搭便车"理论 |
三、地方性公共物品理论 |
四、城乡公共物品供给模型 |
五、波斯纳期货合同理论 |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 |
一、基本理论要点 |
二、政府失败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物品供给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公共消费理论 |
一、公共消费类型 |
二、西方公共消费理论 |
三、国内公共消费学说 |
第三章 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实然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投入与建设现状 |
一、"十一五"期间农村文化事业费投入整体情况 |
二、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惠民工程 |
第二节 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投入不足 |
二、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结构不合理 |
三、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中的民众需求表达不足 |
四、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效率低下 |
五、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缺乏有效的主体和队伍支撑 |
第四章 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低效: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理念认识方面的偏差 |
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 |
二、重"送文化"轻"种文化" |
三、重经济政治权利,轻文化权利 |
第二节 体制方面的障碍 |
一、文化体制障碍 |
二、财政体制障碍 |
第三节 机制运行方面的冲突 |
一、文化需求表达机制运转失灵 |
二、决策机制运转错位 |
三、供给机制运转僵化 |
四、激励机制运转扭曲 |
五、村庄自治机制运转失效 |
第四节 政策效力保障方面的缺失 |
一、政策法规刚性支撑的缺失 |
二、政策体系支撑的缺失 |
第五章 农村公共文化物品有效供给的原则 |
一、公益性原则 |
二、政府主导原则 |
三、需求导向原则 |
四、公平原则 |
五、基本性原则 |
六、便捷性原则 |
第六章 农村公共文化物品有效供给:对策分析 |
第一节 构建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 |
一、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确立的依据 |
二、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的内涵 |
第二节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财政投入力度 |
一、文化整体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的确定 |
二、农村文化整体投入规模的确定 |
三、文化投入转移支付比例的确定 |
第三节 增强农民公共文化物品的需求表达 |
一、农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的可选渠道 |
二、农村现有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的困境 |
三、农村公共文化物品需求表达的重构 |
四、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偏好显示机制的设计 |
第四节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体制 |
一、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权划分 |
三、优化政府间文化转移支付的结构和机制 |
四、建立公共文化财政资金的科学管理机制 |
第五节 优化农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模式 |
一、公共文化物品供给的所有权安排——多元并存竞争 |
二、农村公共文化物品的多元供给模式 |
第六节 构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体系 |
一、绩效评估科学有效的基础——公众参与 |
二、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模式的选择 |
三、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评估的多元主体构建 |
四、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10)LBJ公司人造板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人造板发展的回顾 |
1.2.2 我国人造板发展高速之下不乏顽疾 |
1.2.3 金融危机后人造板企业发展趋势 |
1.2.4 林板一体化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二章 LBJ 公司人造板项目概况 |
2.1 LBJ 公司简介 |
2.2 人造板项目的基本情况介绍 |
2.2.1 本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
2.2.2 项目建设进度 |
2.2.3 本项目产品简介 |
2.2.4 本项目选址 |
2.2.5 项目建设功能分区 |
2.2.6 项目建设目标 |
2.2.7 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 |
3.3 市场环境 |
3.3.1 实木复合地板市场分析 |
3.3.2 中高密度纤维板市场分析 |
3.3.3 刨花板市场分析 |
3.4 SWOT 分析 |
3.4.1 优势(Strengths) |
3.4.2 劣势(Weaknesses) |
3.4.3 机会(Opportunities) |
3.4.4 威胁(Threats) |
3.4.5 经营战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造板项目运营策略 |
4.1 项目的建设与经营目标 |
4.1.1 项目的选址与建设 |
4.1.2 项目的经营目标 |
4.2 项目的营销战略 |
4.2.1 细分市场 |
4.2.2 目标市场 |
4.2.3 市场定位 |
4.3 项目的营销组合策略 |
4.3.1 产品策略 |
4.3.2 定价策略 |
4.3.3 渠道策略 |
4.3.4 促销策略 |
4.4 项目的实施与控制 |
4.4.1 项目的实施 |
4.4.2 项目的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造板项目的组织架构与人员配备 |
5.1 项目的组织架构 |
5.2 项目的人员配备 |
5.3 人员培训与激励机制 |
5.3.1 职工来源 |
5.3.2 人员培训 |
5.3.3 薪酬方法 |
5.3.4 绩效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造板项目的财务分析 |
6.1 项目的投资计划 |
6.1.1 投资估算 |
6.1.2 编制依据 |
6.1.3 资金来源与筹措 |
6.1.4 生产成本与费用 |
6.2 项目的收益分析 |
6.2.1 销售收入及现金流量 |
6.2.2 利润总额及分配 |
6.2.3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
6.2.4 盈亏平衡点分析 |
6.2.5 敏感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造板项目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
7.1 项目风险分析 |
7.1.1 政治(政策)风险 |
7.1.2 环境风险 |
7.1.3 技术风险 |
7.1.4 资金风险 |
7.1.5 市场风险 |
7.2 项目风险控制 |
7.2.1 政治(政策)风险对策 |
7.2.2 环境风险对策 |
7.2.3 技术风险对策 |
7.2.4 资金风险对策 |
7.2.5 市场风险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汕头:机关办公用房重新“洗牌”(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汕头城市建设发展史研究[D]. 郑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南京下关大马路历史地段保护性设计研究[D]. 曹家铭. 东南大学, 2018(05)
- [3]南方航空H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宋贺. 海南大学, 2017(12)
- [4]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5]供应链合作关系下公办高校的代建项目管理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D]. 宋驰. 福州大学, 2016(04)
- [6]CCIC广东仪器校准项目商业计划书[D]. 何凌崴.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7]成都某写字楼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陈从华.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 [8]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策略研究 ——以HD地产集团为例[D]. 周建. 天津大学, 2011(05)
- [9]农村公共文化物品有效供给研究[D]. 孙浩. 武汉大学, 2011(05)
- [10]LBJ公司人造板项目商业计划书[D]. 吴旭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2)
标签:城市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