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二)——视频点播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二)——视频点播

一、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二)——视频点播(论文文献综述)

宋昊[1](2018)在《基于IP技术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三网融合”概念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正在向系统管理综合化、增值业务多元化的方向转变。通过在数字电视前端引入IP技术,能够高效的实现这一转变。基于IP技术的系统设备集成度高,涵盖了信号的复用加扰、处理调度、备份保护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播出的性能,满足丰富节目内容和多业务信号调度需求。因此IP化升级改造是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电视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传统ASI架构与IP架构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构成,并对IP化升级改造后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所具备的优势进行了介绍。文中对涉及到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编码、复用、条件接收技术等,并对IP化升级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IP组播、TS Over IP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作者结合所学内容,针对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提出了IP化升级改造方案,按照功能将前端系统分为信源接收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播出传送系统及数字电视业务系统4个部分,针对前端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了架构设计。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业务类型提出了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要求进行了设备选型。对前端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及输出信号质量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符合数字电视前端安全播出的相关要求。

唐超[2](2013)在《基于IP的综合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IP技术、三网融合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正在向综合化、大容量、多业务方向迈进,新一代的数字电视复用设备集成了节目加扰、分析、调度、处理、保护等诸多功能,效率大大提高。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数字电视系统现状,规划和设计了适合常州市实际情况的基于IP的数字电视综合前端系统平台。该平台除满足传统数字前端基本功能外,同时还能提供电视播出、数据广播、电视精灵、NVOD、证券信息、VOD等多种类型业务。常州市数字电视综合平台在设计时,采用了IP技术,大量减少了系统之间的连线。提升了系统的可扩容性和灵活性,也带来了系统可靠性的提升。整个系统构成简洁,维护灵活快捷,在技术和成本上都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和实用性。通过在市级前端处理大部分信号后,经IP组播远程传输至县级平台,实现了常州与县区的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的内容统一、业务统一,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投入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常州广电未来的业务拓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柴罡[3](2011)在《数字电视VOD系统的RTSP网关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过电视进行视频点播节目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很多大城市已经有实验性的视频点播系统,但用于HFC(Hybrid Fiber Coaxial,有线电视网)网络的数字电视视频点播系统还是为数不多,发展空间很大,有着潜在的市场。本软件是建立在HFC网络上的VOD(Video On Demand,即时点播)系统项目中的一部分,通过RTSP(Real-time Stream Protocol,实时流协议)软件的交互功能为VOD系统交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实现有线电视上流媒体的互动点播服务。文中详细研究了设计背景和相关知识体系,对划分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使其能在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上上运行,全文思路如下:首先从VOD系统层次了解整个数字电视点播系统的构成,以及本软件在VOD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RTSP服务软件属于整个VOD系统的用户接入服务控制部分,需要其他服务的支持,比如数据库接入,节目单系统等。然后通过了解RTSP协议的方法结构来确定能够为本项目中VOD系统服务的可用方法及参数,选择合适的参数为本系统所用。最后对RTSP服务软件各个模块进行详细代码设计并实现,多线程的设计运用增强软件的扩展性,依据据模块的单元测试来调试错误,并搭建模拟真实环境来完成整个软件在系统中的集成测试。通过该软件的设计,实现了数字电视VOD系统主要的交互功能,在与机顶盒通信的同时也能对视频服务器的交互及时响应,达到即点即播,可随时快进,快退的效果。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对节目单进行检测是否存在以及通过网络对用户的合法身份认证,账户余额进行查询。

王佩莹[4](2010)在《基于DVB-C数字电视平台的增值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三网融合”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有线电视数字化从技术体系、业务形态到运营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三网融合的多业务运营,完成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这时候数字电视最大的亮点增值业务就孕育而生了。人们在传统看电视节目的同时,还可以享受数字电视增值业务提供的视频点播、网页浏览、股市行情等“用电视”服务,使有线电视真正成为了家庭多媒体信息平台。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DVB-C数字电视平台的增值业务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依次介绍了数字电视的概念、其增值业务技术的概念和它的业务平台实现的意义及其方案。重点提出了利用机顶盒内播放器软件设计方案,来完成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平台中的两个重要业务视频点播和视频点播中的广告插入业务的实现功能。其中,视频点播业务实完成了播放器与外部交互,即视频点播的播放、快进、快退、暂停、停止、心跳等功能;广告插入业务完成了在视频点播过程中实现广告在节目中间插播的功能。所以,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研究数字电视机顶盒中的增值业务系统平台的实现,并对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中的两个重要业务视频点播和视频点播中的广告插入业务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为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建设作用。

蔡磊[5](2008)在《视频点播系统的安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视频点播是一个伴随数字电视的大力发展而快速成熟起来的技术。视频点播作为数字电视的核心增值业务,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整体转换的背景下,行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大大增强。各地视频点播服务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根,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服务将步入每个用户的家庭。本文围绕视频点播的安全策略进行了一些研究。视频点播在中国内地商业运营地时间非常短,技术不够成熟,经验比较缺乏。对安全策略而言,基本还是延续了数字电视业务的传统安全模式。同时在版权保护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版权意识还比较薄弱,这些对视频点播的发展都构成了挑战。本文试图在安全策略方面,就自身工作中接触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新技术,提出来与大家分享。视频点播安全策略的现状,基本是使用“条件接收+智能卡”方式。条件接收技术出现早,成熟度高,成本合理,所以在各地数字电视运营中,针对电视频道的加扰加密,基本都采用这种策略。在视频点播、在线购物等增值业务出现以后,运营商通常也是依靠条件接收技术,再进行一些扩展接口开发,使用统一策略来保护视频点播业务。但是视频点播有其自身的特点,本身具有相当明显的数字版权性质,所以采用条件接收+智能卡方式,尚有明显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版权管理(DRM)的安全策略,比较而言更加适合视频点播的应用环境。视频点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存储、网络传输、身份验证、版权管理等多项安全挑战,在使用数字版权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更多与其他安全策略配合工作。希望数字版权管理能对视频点播相关的研究和运营提供一些思路,能够对版权保护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陈谦[6](2009)在《宁波数字电视DVB前端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广播电视数字化时代悄然来临。目前,我国有线电视正处于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关键时期,如何从技术层面上保障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顺利开展,则成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宁波广电集团作为宁波当地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推进宁波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从2002年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市区网络进行总体改造,并于2004年开始计划推广数字交互电视业务。本文主要内容是宁波有线电视网络数字交互电视DVB(Digitalvideo broadcasting)平台架构的设计。双向HFC网络设计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是规划数字交互电视结构的关键部分。本文先比较目前现有的几种数字交互电视模式,对基于双向HFC网络的交互电视、基于单向HFC网络+IP交换网络的交互电视、纯IP网络的交互电视进行了整体的比较。从其接入网模式、网络改造方案、用户需求等方面进行入手,结合宁波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适合宁波广电有线电视网络的DVB/IP系统传输结构。设计了从总前端到各个分前端的传输拓扑结构,侧重于数字视频广播前端系统平台设计,并进行相应的主要技术指标实地测试。

忻力[7](2008)在《有线交互数字电视系统设计与系统负载均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的解决方案和系统负载均衡。有线交互数字电视系统提供视频点播、时移电视、个人视频录像等交互电视业务,打造全新、主动、交互的电视观看方式。交互数字电视发展在我国刚刚起步,为了更好对现阶段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并对系统扩容与新系统建设提供指导,本文选择有线交互数字电视系统作为研究课题。首先,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交互电视业务的发展情况,并对视频点播技术的发展现状予以归纳,阐明了在这样背景下建设交互数字电视系统并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其次,本文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全面探讨了有线交互数字电视系统从服务前端到客户终端的整体方案。本文又对有线电视网络视频点播的工作原理、系统的应用软件开放式架构、视频服务器系统方案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然后,本文选择视频点播前端系统的负载均衡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从视频点播请求调度算法和节目副本放置算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在点播请求调度算法中,本文提出了按负载权值作为处理单元(播出卡)的实际负载,设计了基本负载优先算法和改进负载优先算法;在节目调度算法中,本文又借鉴Zipf定律,以“80/20规则”建立了节目访问模型,并提出以点播率权值反映节目点播访问率,设计了节目副本放置算法。最后,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模拟的方式对基本负载优先算法和改进负载优先算法进行比较,分别从遍历次数与播出卡数量关系、遍历次数与负载率关系、负载标准差与负载率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负载标准差,验证了两种算法都可以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其中改进负载优先算法的负载标准差略高于基本负载优先算法,但是它减少了遍历播出卡次数,提高了算法的性能。本文对节目副本放置算法也进行了理论推导。本文的意义在于,随着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数字电视平移不断深入,国内交互电视业务也不断发展,本文在总结现阶段交互电视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将为新建设的交互数字电视系统提供一定的指导。

杜庆[8](2008)在《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化革命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电视的发展也不例外。电视技术的数字化是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电视网络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它与传统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产生了质的飞跃。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摄制、编辑、发射、传输到信号接收、处理、显示完全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数字电视机顶盒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利用有线电视网的现有网络资源和宽频特性而设计出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终端接收设备。论文着重研究了数字机顶盒的相关技术以及重庆有线根据重庆市场特点对数字机顶盒的加入私有信息和功能。论文主要工作有:1.研究了数字视频技术、HFC(光纤/电缆混合网)原理与和特点、数字视频压缩及编解码技术,对数字视频信号的网络传输解决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论述传统的同轴有线电视网络和混合光纤同轴(HFC)有线电视系统区别。2.研究了数字电视的两大核心标准MPEG-2和DVB,重点研究了MPEG-2和DVB的复用机制和节目专用信息PSI/SI,详细分析了PSI各个表的功能和数据结构,对整个MPEG-2和DVB标准体系有了详细的理解。并且结合了重庆有线实际码流中的参数设置对TS码流进行了分析。3.研究了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结合对数字电视两大标准的研究对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对嵌入式DVB-C数字机顶盒进行了总体规划和描述。并研究了软件分层模型结合重庆有线实际使用的QAMi5516芯片对整个机顶盒平台设计进行了研究。4.研究了重庆有线电视网目前的数字电视机顶盒所使用的几大核心功能包括条件接收系统、Loader、EPG等三大核心功能的设计原理,并根据重庆网络状况提出了各大核心功能的解决方案。还对重庆有线的私有业务如节目分类、排序和隐藏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该方案所涉及的相关子系统进行说明。论文最后部分对未来多媒体终端的设计方案是笔者为重庆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对未来智能型家庭多媒体终端设计构想所作参考设计,设计充分考虑了重庆有线电视网络的需求以及未来家用多媒体终端德发展前景等相关特点。

张巍[9](2008)在《基于IPR的广电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大力推动广播影视数字化发展,各地也加快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今年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将全面开花。视频点播是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中最重要的增值服务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全国数字电视的推广先后涌现出“青岛模式”、“佛山经验”和“杭州做法”等,视频点播技术的各种探索和实践十分活跃。在数字化电视的大规模转换过程中,机顶盒占投入成本比例是最大的,目前运营商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的是性能配置较低的单向机顶盒,如何实现基于单向机顶盒的数字交互电视系统具有很急迫的需求。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特别是针对利用单向机顶盒实现交互式数字电视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优缺点。其次,针对广电网的现有基础条件,分析了交互式数字电视系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交互电视系统的总体方案,包括系统组成、视频服务器系统、管理系统、前端网络传输、内容分发和网络、交互信息回传系统等的总体结构方案。再次,提出了基于IPR的单向机顶盒VOD点播方案,提出了基于IPR的系统组成结构,研究了IPR与STB间的数据处理与接口技术,并开发出了IPR机顶盒交互信令转换模块。最后,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对系统进行了集成,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性能良好,稳定可靠。

胡杰[10](2007)在《基于Broadcom BCM7111的交互式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的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的桥梁,数字电视机顶盒通过将数字电视信号转换成模拟电视可以接收的信号,使得现有的模拟电视用户也可以享受到数字电视带来的好处。因而,对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完成基于Broadcom BCM7111的交互式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STB7111)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软件的系统设计和具体模块的实现,重点进行视频点播、有条件接收和证券行情分析功能模块的开发。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以及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分类和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结合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基本工作原理,给出了STB7111软硬件总体设计方案。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STB7111的软件架构及Linux软件开发调试环境的构建。第四部分对视频点播模块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网络通信和PAT、PMT表分析这两个核心子模块的实现方法,并对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第五部分阐述了有条件接收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数码视讯Stream Guard有条件接收系统及其在机顶盒中的移植。第六部分对证券行情分析系统数据播发部分使用的DVB数据广播标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详细说明了证券行情分析模块中行情数据接收和图形用户界面部分的实现原理,并对实际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七部分对本次项目开发作了全面地总结,提出了自己对数字电视机顶盒发展的构想。本文讨论的交互式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完全符合DVB-C标准,设计方法先进,经过严格测试后已达到批量生产要求。

二、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二)——视频点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二)——视频点播(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P技术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
    1.2 数字电视概述
        1.2.1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简介
        1.2.2 IP化升级改造后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优势
    1.3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发展进程
        1.3.1 国内外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背景
        1.3.2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发展进程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概述
    2.1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主要设备
    2.2 传统数字电视前端系统
    2.3 IP化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
        2.3.1 IP化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结构
        2.3.2 IP化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优势
    2.4 IP化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构建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IP化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3.1 数字电视编码技术
    3.2 数字电视复用技术
    3.3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技术
    3.4 CA系统的组成
    3.5 数字电视标准化系统构建
        3.5.1 DVB标准卫星传输系统DVB-S
        3.5.2 DVB标准有线传输系统DVB-C
    3.6 IP组播技术
        3.6.1 IP组播地址
        3.6.2 IP组播协议
    3.7 TS Over IP技术
        3.7.1 TCP和UDP协议
        3.7.2 RTP协议
        3.7.3 TS流的IP封装
    3.8 信号传输质量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IP化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
    4.1 项目背景
    4.2 前端系统功能要求
    4.3 前端系统设计方案综述
        4.3.1 系统设计原则
        4.3.2 系统处理能力
        4.3.3 系统安全播出
    4.4 前端系统架构设计
        4.4.1 信源系统
        4.4.2 信号处理系统
        4.4.3 信号播出传送系统
        4.4.4 数字电视业务系统
    4.5 多重备份保护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搭建实施方案
    5.1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实施方案
        5.1.1 央视标清、高清节目解决方案
        5.1.2 省台高标清节目、广播节目、台湾节目解决方案
        5.1.3 中数付费节目、境外节目解决方案
        5.1.4 自办节目及4K超高清节目解决方案
        5.1.5 EPG系统解决方案
        5.1.6 CA系统解决方案
        5.1.7 回看系统解决方案
    5.2 信号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5.2.1 卫星信号
        5.2.2 ASI信号
        5.2.3 IP组播信号
        5.2.4 SDI信号
        5.2.5 QAM信号
        5.2.6 节目监看系统
        5.2.7 网络管理系统
    5.3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配置方案
        5.3.1 卫星接收机
        5.3.2 编码器
        5.3.3 复用加扰器
        5.3.4 核心交换机
        5.3.5 IP-QAM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功能性测试
    6.1 功能性测试范围
    6.2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播出设备性能测试
        6.2.1 卫星接收机测试
        6.2.2 编码器测试
        6.2.3 复用加扰器测试
        6.2.4 核心交换机测试
    6.3 央视数字电视前端系统播出信号质量测试
        6.3.1 TS码流的标准符合性
        6.3.2 PCR指标实测
        6.3.3 PSI/SI表的语法、语义及发送间隔测试
        6.3.4 射频信号输出质量实测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IP的综合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数字化、IP化是有线电视发展的趋势
    1.3 有线电视前端简介
    1.4 传统的有线电视前端和IP有线电视前端的比较
    1.5 本文的写作背景
    1.6 常州市基于IP的一体化前端服务综合平台设计概述
    1.7 主要内容及篇章结构
2 IP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MPEG数字编码技术
    2.2 MPEG-2编码原理
        2.2.1 去除视频图像的空间冗余信息
        2.2.2 去除视频图像的时间冗余信息
    2.3 MPEG OVER IP技术
    2.4 MPEG-2中的PSI信息和SI信息
        2.4.1 MPEG-2中的PSI信息
        2.4.2 MPEG-2中的SI信息
    2.5 数字电视的复用技术
    2.6 数字电视的条件接收
        2.6.1 CAS系统工作原理
        2.6.2 同密和多密
        2.6.3 CAS系统关键技术
    2.7 用户管理系统
3 常州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总体设计
    3.1 总体技术要求
    3.2 设计原则
    3.3 业务需求和节目安排
    3.4 建设依据
    3.5 主要设备的选型要求
        3.5.1 卫星接收设备
        3.5.2 编码器
        3.5.3 接口适配器
        3.5.4 多路复用器
        3.5.5 加扰器
        3.5.6 CA系统
        3.5.7 QAM调制器
        3.5.8 ASI切换矩阵
    3.6 频道规划
    3.7 频道列表显示机制
4 常州数字电视前端设计方案
    4.1 常州数字电视前端各组成部分
        4.1.1 信号源部分
        4.1.2 信号处理部分
        4.1.3 信号输出部分
        4.1.4 县平台数字电视前端信号处理系统
    4.2 系统的备份设计
        4.2.1 核心设备冗余
        4.2.2 节目源备份及调度
    4.3 数字电视业务系统
        4.3.1 EPG部分
        4.3.2 CA系统部分
        4.3.3 数据广播部分
        4.3.4 NVOD系统部分
        4.3.5 用户管理系统部分
        4.3.6 LOADER系统部分
        4.3.7 DASS前端播发平系统部分
        4.3.8 CMIS系统部分
        4.3.9 互动电视系统
    4.4 网络安全
    4.5 时钟同步
5 前端安播系统的设计
    5.1 数字电视系统测量
        5.1.1 卫星信号指标
        5.1.2 TS码流指标
        5.1.3 DVB-C系统指标
        5.1.4 IP媒体传输质量指标
        5.1.5 数字电视图像内容的测量
    5.2 安播系统总体技术目标
    5.3 安播系统建设方案
    5.4 系统的功能分析
        5.4.1 安播系统功能概述
        5.4.2 卫星信号监测系统
        5.4.3 码流监测系统
        5.4.4 大网输出信号的QAM监测
        5.4.6 安播系统的设备监测
        5.4.7 安播系统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数字电视VOD系统的RTSP网关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有利的环境
        1.3.2 市场的需求
        1.3.3 暂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数字电视VOD 的概述
    2.1 VOD 简要介绍
    2.2 VOD 的分类
        2.2.1 TVOD 简介
        2.2.2 NVOD 简介
        2.2.3 PVOD 简介
        2.2.4 VOD 系统区别
    2.3 VOD 应用扩展前景
    2.4 VOD 系统的组成
    2.5 本文的 VOD 系统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TSP 协议的信令交互
    3.1 RTSP 协议的概述
    3.2 RTSP URL
    3.3 RTSP 消息结构
    3.4 RTSP 工作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撑环境的搭建和开发配置
    4.1 Linux 操作系统
    4.2 数据库 MySQL
    4.3 开发工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RTSP 服务程序的详细设计
    5.1 软件设计与传统结构的不同点
    5.2 RTSP 服务器功能模块分析
        5.2.1 功能模块的划分
        5.2.2 功能模块的用例分析
    5.3 软件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5.3.1 机顶盒通信处理模块
        5.3.2 视频服务器通信模块
        5.3.3 网络监控服务通信模块
        5.3.4 数据查询服务通信模块
    5.4 RTSP 服务程序设计与实现
        5.4.1 常用的数据结构
        5.4.2 主调度模块的实现
        5.4.3 协议解析和响应处理实现
        5.4.4 播放结束和心跳检测实现
        5.4.5 网络状态监控子模块的实现
        5.4.6 数据库查询节目信息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前期准备
        6.1.1 运行环境的搭建
        6.1.2 测试用例的设计
    6.2 机顶盒交互点播测试
        6.2.1 获取描述信息命令的解析
        6.2.2 会话传输模式命令的解析
        6.2.3 播放和暂停的解析
        6.2.4 快进和快退的解析
        6.2.5 机顶盒心跳解析
        6.2.6 退出处理的解析
    6.3 数据库连接测试
    6.4 视频播控端通信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项目总结与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DVB-C数字电视平台的增值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字电视的研究背景
        1.1.1 数字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1.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字电视关键技术介绍
    2.1 数字电视技术标准
    2.2 前端平台
    2.3 网络平台
    2.4 CA 条件接收系统平台
    2.5 数字电视终端接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电视之增值业务平台
    3.1 中国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平台
        3.1.1 数据广播
        3.1.2 数据广播的方式
        3.1.3 网络传输协议
    3.2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平台的定义和分类
    3.3 河南省有线增值业务之视频点播业务的业务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向电视业务与视频点播 VOD 系统
    4.1 双向电视业务与视频点播VOD 系统功能
    4.2 系统框图
    4.3 网络层次架构
        4.3.1 多业务门户子系统
        4.3.2 多业务引擎子系统
        4.3.3 内容管理子系统
        4.3.4 广告管理子系统
        4.3.5 认证服务器子系统
        4.3.6 BackOffice 子系统
        4.3.7 核心内容分发管理子系统
        4.3.8 视频服务器子系统
        4.3.9 实时内容注入子系统
        4.3.10 CMA 子系统
        4.3.11 IPQAM 子系统
        4.3.12 媒资系统
        4.3.13 BOSS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之视频点播系统设计方案
    5.1 视频点播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5.2 视频点播系统软件在机顶盒软件的位置
    5.3 视频点播系统之播放器软件的设计方案
        5.3.1 播放器整体设计框架
        5.3.2 播放器内核设计
        5.3.3 播放器中内核与业务层的信息交互
        5.3.4 视频点播系统之播放器内核接口库模块的设计方案
        5.3.5 多媒体业务逻辑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视频点播之广告插入业务的实现
    6.1 河南有线业务代码组织结构
    6.2 业务进程主流程
    6.3 视频点播之广告插入业务子类成员函数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视频点播系统之播放器与外部交互的实现
    7.1 RTSP 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7.2 RTSP 模块处理流程
    7.3 流控制方法
        7.3.1 开始播放
        7.3.2 PAUSE 暂停播放
        7.3.3 退出播放
        7.3.4 心跳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视频点播系统的安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课题
    1.3 论文结构与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视频点播系统介绍
    2.1 视频点播系统的构成组件
        2.1.1 视频点播服务器
        2.1.2 商业运营支撑系统
        2.1.3 有线电视传输网络
        2.1.4 用户端设备
    2.2 视频点播系统的工作流程
        2.2.1 视频流建立
        2.2.3 媒体内容上传
        2.2.4 视频流传输
        2.2.5 用户寻址和定位
    2.3 视频点播系统的发展方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视频点播系统的应用实例
    3.1 实例的总体方案
        3.1.1 系统能力
        3.1.2 系统方案设计
    3.2 服务器功能/性能介绍
        3.2.1 视频点播存储/播出服务器
        3.2.2 边缘调制设备IP-QAM
        3.2.3 视频点播运营管理中心
        3.2.4 视频点播的数据报表
        3.2.5 视频点播系统机架图
        3.2.6 视频点播系统拓扑图
    3.3 项目方案中的一些优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条件接收技术(CA)在视频点播中的应用
    4.1 条件接收技术概述
    4.2 条件接收系统的组成
    4.3 条件接收系统工作原理
    4.4 条件接收系统的安全性
    4.5 条件接收系统的加密策略
    4.6 条件接收系统的现状及展望
    4.7 条件接收在视频点播应用中的局限性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版权管理(DRM)在视频点播中的应用
    5.1 数字版权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5.2 数字版权管理的内容
    5.3 数字版权管理中的加密技术
        5.3.1 加密技术的基本介绍
        5.3.2 加密技术在视频内容的应用
        5.3.3 视频内容加密技术的比较
    5.4 数字版权管理中的数字水印技术
        5.4.1 数字水印的基本介绍
        5.4.2 数字水印的基本特征
        5.4.3 数字水印的典型应用
        5.4.4 视频数字水印的嵌入
        5.4.5 视频数字水印的提取
    5.5 数字版权管理中的身份认证技术
    5.6 视频点播的数字版权管理框架
    5.7 视频点播应用数字版权管理的工作流程
        5.7.1 内容预加密
        5.7.2 预加密密钥保存
        5.7.3 机顶盒的身份验证
        5.7.4 机顶盒购买节目
        5.7.5 机顶盒播放节目
        5.7.6 智能卡在认证服务器上注册
    5.8 数字水印的保护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版权管理的优势和展望
    6.1 数字版权管理和条件接收的对比
    6.2 数字版权管理的现状
    6.3 数字版权管理在视频点播应用中的展望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宁波数字电视DVB前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有线电视的发展背景
    1.2 数字电视的兴起
    1.3 宁波数字电视发展进程
    1.4 现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2章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
    2.1 数字电视概述
        2.1.1 发展数字电视的现实意义
        2.1.2 数字电视标准
        2.1.3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方式分类
        2.1.4 数字电视的优势
    2.2 数字电视采样信号的组成
    2.3 数字电视信号处理系统的构成
    2.4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标准DVB-C简介
        2.4.1 DVB-C系统结构
        2.4.2 DVB-C帧结构、扰码、FEC编码和外码交织
        2.4.3 DVB-C映射与调制
        2.4.4 DVB-C技术特点
    2.5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组成
    2.6 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系统
        2.6.1 信号源---信号输入部分
        2.6.2 信号处理部分
        2.6.3 信号输出部分
        2.6.4 系统管理部分
    2.7 有线数字电视的接收技术
        2.7.1 数字CA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7.2 CA系统的工作流程
第3章 数字交互式电视的传输模式
    3.1 数字交互式电视概述
    3.2 数字交互式电视的优势
    3.3 数字交互式电视系统结构
        3.3.1 电视节目采集系统
        3.3.2 节目存储和播送服务系统
        3.3.3 管理系统
        3.3.4 数字交互电视的承载与传输网络
        3.3.5 用户终端接收系统
    3.4 交互式电视三种宽带接入网方式简介
        3.4.1 基于双向HFC网络的交互电视
        3.4.2 基于单向HFC网络+IP交换网络的交互电视
        3.4.3 纯IP网络的交互电视
    3.5 当前流行的三种宽带接入网方式的比较
    3.6 有线数字交互式电视用户接入网的选择
        3.6.1 改造方案应该满足的要求
        3.6.2 Cable Modem的双向改造方案
        3.6.3 千兆以太网方案
        3.6.4 两种方案的比较
第4章 宁波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架构
    4.1 宁波HFC网络二级光纤传输系统
    4.2 宁波HFC网络频带分割
    4.3 数字交互电视平台实现的主要功能
    4.4 系统管理平台组成
    4.5 设计规范依据
    4.6 接入网基于DVB/IP的IP QAM方案实践
        4.6.1 IP QAM方案的具体操作
        4.6.2 IP QAM对其他压缩标准的支持的测试
        4.6.3 IP QAM方案的优势
        4.6.4 IP QAM实施方案规划
    4.7 承载网络结构
        4.7.1 IP组播和CDN/VDN技术原理
        4.7.2 网络承载结构的组成部分
        4.7.3 测试结果
第5章 宁波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平台架构
    5.1 宁波数字电视前端平台设计概述
        5.1.1 设计原则
        5.1.2 系统规模和业务功能
        5.1.3 主要设备选型
    5.2 宁波数字电视DVB前端各组成部分
        5.2.1 信号源部分
        5.2.2 信号处理部分
        5.2.3 信号输出部分
        5.2.4 EPG系统
        5.2.5 CAS系统
        5.2.6 前端平台的用户管理SMS系统
        5.2.7 应急信号系统
        5.2.8 数据广播系统
        5.2.9 监控监测部分
        5.2.10 网管系统
    5.3 宁波数字电视DVB前端性能测试
    5.4 宁波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优势特点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7)有线交互数字电视系统设计与系统负载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引言
    1.1 交互电视发展背景
    1.2 我国交互电视业务发展现状
    1.3 国外视频点播业务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视频点播技术现状
    2.1 视频点播技术研究现状
    2.2 有线交互电视与IPTV
    2.3 IPQAM方式视频点播技术的优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端到端方案
    3.1 业务数据分析
    3.2 系统组成
        3.2.1 前端系统
        3.2.2 网络传输系统
        3.2.3 用户终端系统
    3.3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3.4 交互电视系统一个实际案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互数字电视系统关键技术
    4.1 视频点播技术的工作原理
        4.1.1 MPEG-2 传输流
        4.1.2 复用与解复用原理与应用
        4.1.3 RTSP命令扩展
        4.1.4 视频点播工作流程
    4.2 前端系统应用软件开放式架构
        4.2.1 交互数字电视系统开放性
        4.2.2 关键业务流程分析
        4.2.3 应用软件平台模块框架图
        4.2.4 应用软件平台接口框架图
        4.2.5 交互数字电视系统开放架构的比较
    4.3 视频服务器方案
        4.3.1 存储技术
        4.3.2 基本SAN视频服务器系统
        4.3.3 镜像SAN视频服务器系统
        4.3.4 RAID平方视频服务系统
        4.3.5 系统有效存储空间计算
        4.3.6 系统容错性计算
        4.3.7 系统升级性分析
        4.3.8 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前端系统负载均衡设计
    5.1 视频点播前端系统结构
        5.1.1 系统结构图与组成
        5.1.2 视频点播请求流程
        5.1.3 点播调度策略对负载均衡的影响
        5.1.4 节目存储策略对负载均衡的影响
        5.1.5 小结
    5.2 点播请求调度算法
        5.2.1 设计目标
        5.2.2 负载信息获取机制
        5.2.3 负载因子选择
        5.2.4 几种调度算法案例
        5.2.5 调度算法中负载权值计算
        5.2.6 基本负载优先算法设计
        5.2.7 改进负载优先算法设计
        5.2.8 调度器上存储信息设计
    5.3 节目调度算法
        5.3.1 视频点播前端系统负载均衡形态
        5.3.2 节目放置策略的设计目标
        5.3.3 节目访问模型
        5.3.4 节目点播率权值的计算
        5.3.5 节目副本放置算法
        5.3.6 调度器上存储信息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算法性能分析
    6.1 遍历次数与播出卡数量关系
    6.2 遍历次数与负载率关系
    6.3 负载标准差与负载关系
    6.4 考虑节目副本放置的系统负载均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回顾
    7.2 成果及意义
    7.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数字电视的产生
        1.1.2 数字电视的分类
        1.1.3 数字电视的优点
    1.2 目前数字电视的发展概况
        1.2.1 目前国际上各国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1.2.2 目前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1.2.3 目前我市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1.3 数字电视机顶盒
        1.3.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概念
        1.3.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分类
        1.3.3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功能
    1.4 本文研究的重点及内容安排
2 有线电视HFC 网络基础
    2.1 数字视频基础
        2.1.1 数字电视概述
        2.1.2 数字视频的优点
        2.1.3 数字视频的压缩
        2.1.4 数字视频信号的传输
        2.1.5 我国数字电视状况
    2.2 CATV 网络的结构与特点
        2.2.1 传统的同轴有线电视网络
        2.2.2 混合光纤同轴(HFC)有线电视系统
        2.2.3 CATV 网络的特点
    2.3 本章小结
3 数字电视技术标准
    3.1 数字视频MPEG-2 标准
        3.1.1 MPEG-2 标准简介
        3.1.2 MPEG-2 的编码方式
        3.1.3 MPEG-2 传送流
    3.2 数字视频广播DVB 标准
        3.2.1 DVB 标准体系结构
        3.2.2 DVB 标与MPEG-2 的逻辑关系
    3.3 数字电视节目及业务信息
        3.3.1 节目特定信息(PSI)
        3.3.2 数字电视业务信息(SI)
    3.4 本章小结
4 DVB-C 机顶盒的原理及软硬件构架
    4.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相关概念
        4.1.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概念
        4.1.2 数字电视机顶盒提供的业务
    4.2 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的基本原理
    4.3 机顶盒设备硬件结构
    4.4 机顶盒的软件系统
        4.4.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软件层次
        4.4.2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软件模块
    4.5 重庆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平台简述
        4.5.1 目前重庆有线网络的状况
        4.5.2 重庆有线机顶盒平台介绍
        4.5.3 重庆有线机顶盒平台芯片介绍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应用设计实现
    5.1 条件接收
        5.1.1 条件接收原理
        5.1.2 DVB 标准对条件接收的支持
        5.1.3 加密节目的基本处理过程
        5.1.4 多个条件接收系统的协同工作模式
        5.1.5 重庆有线采用的条件接收系统
    5.2 LOADER
        5.2.1 Loader 系统的设计原则
        5.2.2 Loader 系统的下载协议设计
        5.2.3 重庆有线STB Loader 过程
    5.3 重庆有线EPG 实现方式
        5.3.1 EPG 数据接收分析
        5.3.2 EPG 数据接收流程
        5.3.3 EPG 数据
    5.4 重庆有线私有业务实现方式
        5.4.1 重庆有线节目分类实现方式
        5.4.2 重庆有线节目排序及隐藏的实现方式
        5.4.3 重庆有线节目列表及广告位更新的实现方式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未来的智能型家庭多媒体终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IPR的广电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字交互式电视系统技术背景分析
    2.1 交互数字电视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2.2 视频服务器总并发流输出能力需求分析
    2.3 存储容量及存储安全冗余需求分析
    2.4 机顶盒及客户端方式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PR的数字交互式电视系统设计构架
    3.1 系统组成
    3.2 视频服务器系统方案设计
    3.3 交互数字电视业务管理系统
    3.4 VOD视频流前端网络传输
    3.5 VOD系统内容分发和网络
    3.6 交互信息回传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IPR的单向机顶盒VOD中的技术分析
    4.1 基于IPR技术的解决方案
    4.2 IPR与STB间的数据处理与接口技术
    4.3 IPR机顶盒交互信令转换模块性能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交互式电视系统应用分析
    5.1 系统集成
    5.2 系统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Broadcom BCM7111的交互式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字电视简介
    1.2 数字电视机顶盒简介
    1.3 本文的工作内容
第二章 STB7111 总体设计
    2.1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基本工作原理
    2.2 STB7111 硬件设计
    2.3 STB7111 软件设计
第三章 STB7111 软件环境
    3.1 STB7111 软件结构
    3.2 嵌入式Linux 操作系统
    3.3 STB7111 软件开发调试环境
第四章 视频点播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视频点播技术
    4.2 视频点播模块简介
    4.3 网络通信
    4.4 点播流播放
    4.5 点播界面
第五章 有条件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
    5.1 有条件接收系统的基本原理
    5.2 MPEG-2 系统层对有条件接收的支持
    5.3 接收端解扰流程
    5.4 多密和同密
    5.5 Stream Guard 移植
第六章 证券行情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6.1 证券行情分析系统概述
    6.2 海特荣德证券行情分析系统移植
    6.3 用户权限检查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致 谢
详细摘要

四、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二)——视频点播(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P技术的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宋昊.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3)
  • [2]基于IP的综合数字电视前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唐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3]数字电视VOD系统的RTSP网关软件设计与实现[D]. 柴罡.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1)
  • [4]基于DVB-C数字电视平台的增值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佩莹.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5]视频点播系统的安全策略研究[D]. 蔡磊. 复旦大学, 2008(08)
  • [6]宁波数字电视DVB前端系统设计[D]. 陈谦.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6)
  • [7]有线交互数字电视系统设计与系统负载均衡研究[D]. 忻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08(S2)
  • [8]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杜庆. 重庆大学, 2008(06)
  • [9]基于IPR的广电交互数字电视系统研究[D]. 张巍. 复旦大学, 2008(03)
  • [10]基于Broadcom BCM7111的交互式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设计与实现[D]. 胡杰. 武汉科技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二)——视频点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