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葡甘聚糖寡糖的制备与分析

魔芋葡甘聚糖寡糖的制备与分析

一、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仝泽方,李利军,卢美欢,马英辉,吴文朋[1](2021)在《葡甘聚糖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进一步开发魔芋精粉的功能价值,通过利用葡甘聚糖酶,对水解魔芋胶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设计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底物浓度、酶添加量、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酶解工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0 g/L,酶添加量80 U/g,反应时间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还原糖转化率为93.21%。通过酶解魔芋葡甘聚糖的工艺改良,为其增加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价值。

李煜[2](2021)在《魔芋葡甘聚糖的微波和酶法降解制备及其益生元活性》文中研究指明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是魔芋块茎中的主要成分,能够被肠道微生物发酵利用,从而调节宿主肠道菌群和促进肠道免疫健康,在改善葡萄糖代谢、降血脂、抗炎、预防便秘以及减肥方面也表现出不俗的潜力。本研究首先采用β-甘露聚糖酶酶解和微波裂解两种方法对纯化后的KGM进行降解,获得系列梯度分子量KGM。然后分别对其分子量和溶解度进行测定,再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镜分析初步鉴定其结构特征变化,并结合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结合光散射技术测定不同分子量KGM低聚糖的构象参数。随后将不同分子量KGM替代碳源,接种人体粪便菌液并对其进行体外厌氧发酵培养。通过测定不同分子量KGM在肠道菌群作用下的p H值、产气量、糖含量和有机酸产量变化来描述其体外酵解行为。同时结合高通量测序进一步研究酵解前后菌群的变化,建立不同分子量KGM的发酵行为与微生物群组成的联系。最后,将低分子量KGM添加到压片糖果中,通过干燥温度、硬脂酸镁添加量、微晶纤维素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以及柠檬酸添加量等多个单因素实验来优化魔芋葡甘露低聚糖压片糖果的制作工艺,并进行相应的感官评价分析。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KGM为研究对象,探究β-甘露聚糖酶酶解和微波裂解两种方法对KGM分子量的影响。微波加热能够对KGM产生有效的降解,随着微波功率和微波裂解时间的增加,KGM的分子量有显着下降,且KGM分子量下降的程度与功率、时间呈正相关;依赖于多糖链之间的高速往返运动和KGM极强的成胶能力,微波裂解得到的分子量随着KGM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回升。KGM能够被β-甘露聚糖酶特异性水解,其分子量随着酶总活力、酶解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分子量分布也变窄;随着KGM浓度的提高,酶解不充分,分子量也随之增加。对酶解和微波裂解的各单因素制备得到的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KGM进行筛选,得到分子量分别为1235、2537、9141、22703和80155 Da的酶解KGM,依次命名为EL-1、EL-2、EL-3、EL-4和EL-5;得到分子量分别1235、2792、9227、27837和71311 Da的微波裂解KGM,依次命名为MP-1、MP-2、MP-3、MP-4和MP-5。(2)对不同分子量KGM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溶液构象进行研究。随着KGM分子量的增加,溶解度呈下降趋势。降低KGM分子量会导致其稳定性下降,在较低分子质量区域这一趋势较为明显,此外,分子量的降低也造成KGM中部分规则的结晶结构遭到破坏,结晶区消失。微波裂解和酶解前后KGM的特征化学基团无明显变化。电镜结果显示发现随着降解程度的增加,KGM的线性结构遭到破坏,球状结构慢慢消失,片状结构逐渐增多。EL-1、MP-1和MP-2主要由碎片化的片状和碎屑状结构组成。溶液构象研究推测EL-1、EL-2、EL-3、EL-4、MP-2、MP-3以及MP-4的小分子区域多糖链构象为棒状结构,而在MP-4的少量高分子KGM的小分子区域,多糖分子为无规线团构象。EL-5、MP-5和KGM的少量高分子区域多糖链在溶液中的构象为球状结构。(3)基于酵解液p H值、糖含量、产气量、OD600值、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和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分析不同分子量KGM酵解特性差异。体外酵解结果表明,分子量越低的KGM能够更迅速的被肠道微生物所利用,产气量、OD600值、糖含量和p H等指标在较短时间内趋于平衡。酵解过程中有机酸总量随酵解时间的增加而体现为持续上升;除MP-1和菊粉组的产乙酸量随酵解时间增加而增加,其余样品在酵解过程中的乙酸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和单糖组相比,发酵终点处不同分子量KGM和菊粉组的产丁酸量和产戊酸量均有显着的提高,其中戊酸含量增加与巨球形菌属Megasphaera的异常增多有关。此外,随着KGM低聚糖分子量的增加,菌群α多样性逐渐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菌群结构间有显着差异,不同分子量KGM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在以不同分子量KGM代替碳源的酵解体系内,双歧杆菌属无明显变化,而乳杆菌属显着增加,分子量越低的KGM低聚糖促进乳杆菌属增殖的效果越好。(4)对魔芋葡甘露低聚糖压片糖果的工艺进行优化发现:干燥温度的升高能够减少物料的含水量,进而降低产品的硬度;硬脂酸镁和微晶纤维素的增加,对产品的硬度也有显着的降低效果。感官评价结果显示,样品光滑度随硬脂酸镁的添加而提高;木糖醇和柠檬酸的添加量比值为18.75左右时,产品酸甜度最适;干燥温度60℃,硬脂酸镁和微晶纤维素的添加量分别为2 g和10 g时,压片糖果咀嚼性最佳。

张东霞[3](2020)在《魔芋葡甘聚糖及其低聚糖的肠道益生性和改善乳糖不耐受症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糖不耐受症(Lactose intolerance,LI)是指与乳糖不完全消化相关的胃肠道症状,即由于小肠乳糖酶缺乏,牛奶中的乳糖不能被完全分解吸收,从而进入结肠,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和氢气,造成渗透压升高,使肠腔内的水分增多,引起腹鸣、肠鸣、腹绞痛以及腹泻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症的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一些研究表明,结肠发酵可能在乳糖不耐受症中起作用,因此,改变结肠细菌以有效代谢乳糖是一种新颖且可能有用的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的方法。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多糖,是魔芋块茎中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萄糖和甘露聚糖聚合物。KGM经半干法酶解制备得到甘露二糖到甘露十糖的魔芋葡甘低聚糖(konjac oligoglucomannan,KOGM),避免了KGM相对分子量大、黏度高、溶解度小等缺陷。KGM和KOGM作为天然安全的食材,能够广泛的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发挥其独特的保健功能作用。临床研究表明,KGM具有缓解便秘,降低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体重,防止糖尿病,降低癌症风险等生理功效,食用KGM对健康有益,是一种优质的益生元。同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有研究表明低聚糖的益生元作用,美国等已有KOGM食品以及功能食品上市。此外,KGM和KOGM可以选择性刺激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并促进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的产生。双歧杆菌可促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增生,分泌乳糖酶,肠道内形成“乳糖酶-低聚半乳糖-双歧杆菌”的微生态循环平衡体系,三者具有相互协同作用,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因此适量的补充双歧杆菌可以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的发生。本文初步探讨了益生元对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的作用,以KGM和KOGM为原料,研究其在不同人群粪便菌群中的体外发酵特性,初步验证其对乳糖不耐受症人群的益生作用;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观察KGM和KOGM在小鼠体内的代谢特征及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最后,利用小鼠粪便进行体外发酵实验,反映KGM和KOGM对乳糖体发酵降解特性的影响,来判断KGM和KOGM作为益生元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1)结肠发酵对乳糖不耐受症的作用的研究表明:在同一发酵时间段内,健康组和乳糖不耐受组中空白组的发酵液pH值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发酵第5 h时,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浓度在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在发酵的1-3 h之间,健康组和乳糖不耐受组的空白组之间乳酸浓度差异不显着(p>0.05),第3 h后,健康组中空白组乳酸含量较之不耐受组明显增加。培养期间,健康组发酵液中乳酸的产生率高于乳糖不耐受组,而且健康组产生的乳酸含量显着多于乳糖不耐受组(p<0.05)。(2)KGM和KOGM在不同受试者粪便菌群中的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KGM和KOGM的添加可有效降低健康组和乳糖不耐受症组发酵液的pH值(p<0.05),促进发酵液中SCFA的产生,并且与健康组人群粪便体外发酵结果相比,KGM和KOGM能促进乳糖不耐受症组人群粪便发酵产生更多的乙酸和丁酸。由此可见,KGM和KOGM对乳糖不耐受症受试者同样具有益生作用。(3)通过测定不同周龄小鼠的小肠乳糖酶活性,选用5周龄雄性KM小鼠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是合适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灌胃KGM和KOGM对小鼠的体重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且在短时间内(4周)也不会明显提高小鼠小肠乳糖酶活性。但是,小鼠小肠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KGM和KOGM的摄入使小鼠回肠组织变得更完整和健康,显着增加了其绒毛高度和肠壁厚度(p<0.05),同时降低其隐窝深度(p<0.05)。小鼠摄入KGM和KOGM 4周后,脏器指数显着增加(p<0.05),血清和肝脏的总肝固醇(T-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同时免疫球蛋白G(lgG)值、免疫球蛋白A(lgA)值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值明显提高(p<0.05)。(4)通过对小鼠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了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药物、KGM和KOGM的摄入显着改善了小鼠结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比例,说明KGM和KOGM能够通过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改善结肠发酵从而对乳糖不耐受症症状产生影响,对机体起到有益作用。在门水平,所有样本中优势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分别在每个样本中的比例之和大于80%。在属水平,KGM和KOGM显着提高了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丰度(p<0.05),同时降低了Bacteroides和Akkermansia丰度(p<0.05)。(5)实验4周后,KGM和KOGM的摄入显着降低了小鼠粪便的pH值(p<0.05),同时提高了小鼠粪便含水量(p<0.05)和粪便SCFA的产量(p<0.05),尤其是乙酸和丁酸。这说明KGM和KOGM对促进肠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选用空白组小鼠结肠内容物进行体外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在乳糖中加入KGM和KOGM加速了发酵液pH值降低的速率,且pH值最低,同时,显着提高了发酵液中SCFA的产量和乳糖酶活性(p<0.05)。简言之,KGM和KOGM可以为机体提供良好的肠道环境,有效改善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生SCFA,促进结肠发酵和乳糖酶活性的增加,在改善乳糖不耐受症的益生元制品开发中具有应用潜力。

侯嘉慧,吕硕,马卓云[4](2019)在《三法联用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紫外辐照、超声处理及酶处理联用提取魔芋精粉中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工艺。方法:先进行紫外、超声、酶处理单因素实验,再研究紫外、酶法、超声联用对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影响。结果: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最优的处理方法为紫外处理60 min、超声处理90 min、固液比为1.00 g·L-1、酶处理的最佳条件pH值5.0、反应温度45℃、纤维素酶的添加量1 000 U·g-1,将魔芋精粉先进行紫外辐照和超声提取,最后用纤维素酶进行处理,可以使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提取率达到90%。结论:紫外、超声及酶处理联用可以使魔芋精粉中葡甘低聚糖的提取效果大幅提高。

赵誉焜[5](2019)在《多糖衍生物合成及在水产品保水保鲜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产品在冷冻过程中易发生干耗,影响其质构特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水处理。而在冷藏时水产品易产生腐败变质,导致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降低,需要进行保鲜处理。磷酸盐保水剂和化学防腐剂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一种绿色高效且兼具保水和保鲜作用的水产品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魔芋低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oligosaccharide,KGO)、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等天然糖类具有多羟基亲水基团,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从而有效保持水产品肌肉组织中的水分,但抑菌或抗氧化活性较低。通过对糖类进行改性,增强其抑菌或抗氧化能力,并以糖类衍生物为主要原料进行复配,发挥协同作用,从而开发绿色、高效兼具保水和保鲜双功能的水产品添加剂。本论文分别对魔芋低聚糖和壳寡糖改性,并对衍生物进行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以及保水、抑菌、抗氧化活性和在水产品应用中的保水保鲜性能等测定,主要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1)通过烷基化反应,在魔芋低聚糖分子链中引入曲酸(kojic acid,KA),得到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konjac glucomannan oligosaccharide-kojic acid derivative,KGOK)。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在81%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43%RH和干燥硅胶(RH≤20%)条件下的保水率分别为292.46%、101.13%和70.96%,表明其具有优良的保水性能。同时,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败希瓦氏菌和肠道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 mg/mL,大肠埃希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0 mg/mL。(2)通过固相和水相法制备了壳寡糖和Nisin的羰氨反应产物,以产物的紫外-可见光的特征吸收为指标,通过温度和时间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固相和水相反应条件:固相条件为壳寡糖和Nisin按照质量比1:1在90℃下反应6 h;水相条件为终浓度均为25.0 mg/mL的壳寡糖和Nisin在90℃下反应4 h。固相羰氨反应的效率比水相高,且其产物的抗氧化性更好:抗氧化性实验表明,0.25 mg/mL的固相和水相羰氨产物的DPPH清除率分别为91.50±2.59%和81.97±3.62%。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壳寡糖-Nisin固相羰氨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1.0和0.5 mg/mL。对大肠埃希氏菌、肠道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活性与壳寡糖相比也有所提高,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0、4.0和3.0 mg/mL。(3)将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壳寡糖-Nisin羰氨产物及其复配物作为保水保鲜剂在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贮藏中应用,测定了其对虾仁的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等保水指标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菌落总数等保鲜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和壳寡糖-Nisin羰氨产物对南美白对虾具有良好的保水保鲜性,且两者对虾仁的保水保鲜性具有协同作用。复配组虾仁的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分别降至5.82±0.42%和18.84±0.53%,表明复配组可以有效降低虾仁的失水率;6 d时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由对照组的28 mg/100 g降低至14 mg/100 g,表明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和壳寡糖-Nisin羰氨产物可以协同抑制蛋白质的腐败。因此,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和壳寡糖-Nisin羰氨产物在水产品保水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王艳妮[6](2019)在《魔芋全粉酶解方法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唯一能大量提供魔芋葡甘聚糖(KGM)的农作物。KGM在食品、医药、化学等领域均有应用,但KGM因其相对分子质量太高、水溶液粘度大、性能不稳等特点而使其在食药行业的应用大大受限,因此食药行业通常采用酶解法、化学法、物理法等方式将KGM降解为魔芋葡甘低聚糖之后再加以使用。其中酶解法因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较小、能耗低等优点已成为降解KGM为魔芋葡甘低聚糖的主流方法。魔芋葡甘低聚糖无毒无害、性能稳定、具有调节血糖、血脂、保护肝脏、保护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理功能,因此在食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魔芋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魔芋精粉、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魔芋葡甘低聚糖之上,关于酶解魔芋粉的研究鲜有报道。鉴于此,本研究以会同县魔芋全粉为原料,探究了不同因素对魔芋全粉溶胀系数的影响并优化了魔芋全粉溶胀工艺条件。选择β-甘露聚糖酶为分解酶,运用半干法酶解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探究了不同因素对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了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半干法制备得到的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水溶解性、乙醇溶解性、乙醚溶解性、吸湿性、保湿性等基本性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确定了魔芋葡甘低聚糖混合物的组成种类,除此之外,本研究还以酶解魔芋粉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了酶解魔芋粉促进肠道益生菌群定殖作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魔芋全粉最佳溶胀工艺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魔芋全粉最佳溶胀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 g/mL、粒度20目、溶胀时间8 h、溶胀温度37℃,在此条件下进行魔芋全粉溶胀,得到魔芋全粉溶胀系数为18.34%。2.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基于半干法酶解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最佳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半干法酶解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pH 6.00、酶解时间4.0 h、酶解温度55℃、加酶量1500 U/g。利用优化后的制备条件再次试验,测得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得率达到40.98%,相比优化之前的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38.79%)提高了5.65%。3.制备得到的魔芋葡甘低聚糖易溶于水,难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乙醚,样品呈弱酸性,pH值为6.76,比重为0.70 g/mL。其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处于相对湿度为97%的环境中,吸湿率最高达到了64%。保湿性一般,处于硅胶干燥剂的环境中,保湿率为6%。魔芋葡甘低聚糖水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而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4.通过分析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液相色谱图推断出本研究利用半干法酶解魔芋粉制得的魔芋葡甘低聚糖可能为5种魔芋葡甘低聚糖的混合物。5.酶解魔芋粉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作用试验表明酶解魔芋粉对肠道益生菌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与酶解魔芋粉的添加量呈正相关。6.酶解魔芋粉的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酶解魔芋粉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等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且消除作用随着酶解魔芋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浓度为25 mg/mL的酶解魔芋粉溶液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DPPH的消除率分别为40.3%、18.3%、48.23%。

计艳艳[7](2018)在《魔芋甘露低聚糖的制备与抗氧化性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低聚糖类功能食品对于这些由于膳食不均衡导致的疾病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葡甘露聚糖是魔芋块茎的主要成分,具有分子量大、粘度高、性质不稳定等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将其水解为分子量较小的低聚糖,粘度大幅度降低,更易应用于食品生产中。本文以魔芋粉为原料,优化了魔芋葡甘露聚糖的纯化工艺并研究了魔芋甘露低聚糖的酶解制备工艺,同时对水解程度不同的魔芋甘露低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探讨,研制了一款魔芋甘露低聚糖复合果蔬饮料。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沉淀法纯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最优工艺参数:乙醇浓度82%、超声温度51℃、超声时间60min,超声功率180W。魔芋葡甘露聚糖含量的模型预测值为98.55%,在此工艺参数下的实际测定值为98.18%,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此纯化工艺不引入杂质,不引起葡甘露聚糖分子结构的破坏,成本低廉,得到的产品纯度达到98%以上。(2)植物复合酶对于魔芋葡甘露聚糖的降解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且降解过程可控,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严格控制时间能够实现特定水解率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制备。当工艺参数:酶解温度55℃、酶的添加量174U/g、pH为自然pH条件下,通过严格控制酶解反应时间得到水解率分别为13.9%、22.4%、30.6%、37.9%、48.0%的魔芋甘露低聚糖。(3)不同水解率的魔芋甘露低聚糖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性。在水解率为13.9%-48%的范围内,魔芋甘露低聚糖对于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清除能力,其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呈正相关,魔芋甘露低聚糖对于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4)研制了一款魔芋甘露低聚糖复合果蔬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魔芋甘露低聚糖复合果蔬饮料加工工艺的最优参数:猕猴桃汁与黄瓜汁配比为3:2,魔芋甘露低聚糖6.5%,柠檬酸0.10%,黄原胶0.15%。产品质地均匀无沉淀、呈现淡绿色、酸甜适中、气味协调、具有猕猴桃和黄瓜的香气。该复合果蔬饮料具有口感清爽,营养丰富的特点,不仅可以解渴生津,为人体提供身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与矿物质,而且富含魔芋甘露低聚糖,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有益于身体健康。

张迅[8](2018)在《珠芽魔芋葡甘低聚糖制备、性质及对AFB1吸附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Bulbifer)作为魔芋新品种,因具有繁殖系数大、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体现出明显的种植及栽培优势。目前对珠芽魔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物学特性、引种和驯化、组织培养和繁育栽培等方面,对其含有的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的性质和深度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少,关于珠芽魔芋葡甘低聚糖(Bulbifer oligo-glucomannan,BOGM)性质的研究报道却没有。霉菌毒素对作物饲料的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毒素的脱毒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法,其中使用最多、最成熟的是物理吸附法。本文以珠芽魔芋粉为材料,采用半干酶解法制备BOGM,研究并优化了半干酶法制备BOGM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所得BOGM的低聚糖组成,并对BOGM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体外吸附实验以及动物实验,研究BOGM是否可作为吸附AFB1的吸附剂,对比KGM、酵母细胞壁提取物(Yeast Cell Wall Extract),得出对AFB1吸附能力的大小,提供一种无毒无害的AFB1吸附剂。本论文研究的结果如下:1.BOGM制备工艺研究以珠芽魔芋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BOGM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酶添加量1614 U/g,酶解时间为3.19 h,固液比为1:1.73,酶解温度55℃,缓冲液pH为6.0,此时珠芽魔芋粉水解率为50%,BOGM得率为39.96%。利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采用Box-Behnken设计原理,得出珠芽魔芋粉水解率的回归方程(Y=53.57+3.58A+1.28B+2.62C-0.69AC-1.39A2-0.97C2)。通过响应分析图得出各因素对珠芽魔芋粉水解率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β-甘露聚糖酶添加量>固液比>酶解时间,根据方差分析以及响应分析图,得出β-甘露聚糖酶添加量与固液比对珠芽魔芋粉水解率影响的交互作用明显,酶添加量与酶解时间、固液比与酶解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珠芽魔芋粉水解率随β-甘露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酶解时间的增加、固液比的减小而升高。2.BOGM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研究BOGM溶于水、不溶于体积浓度在60%以上的乙醇溶液,且在20%、40%体积浓度的乙醇溶液中的溶解度(25℃)分别为41.33%、22.63%。BOGM的白度比珠芽魔芋粉、酵母细胞壁提取物高,样品呈弱酸性,比重为0.80 g/mL,具有很强的吸湿性。不同浓度的BOGM的水溶液,其粘度都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不同的pH条件下,BOGM的美拉德反应程度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加深,与pH=4.5时相比,在pH=6.5时,BOGM的美拉德反应的着色度更深,且不同pH条件的着色度均比白糖的着色度深。在抑制淀粉的老化实验中,BOGM对淀粉老化的抑制程度随其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大。制备的BOGM时间飞行质谱分析表明,从相对分子为381.1到1515.5包含29糖,其中4、5、6糖的含量较高(4糖含量最多),2、3、7、8、9糖含量较少(9糖含量最少)。经红外光谱分析,与珠芽魔芋粉相比,BOGM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通过分析低聚糖的相应特征峰,推测其为吡喃型低聚糖。3.对AFB1的吸附能力1)体外吸附:对AFB1的体外吸附实验表明,在不同的pH(pH=3.0、pH=6.5)条件下,BOGM、KGM、酵母细胞壁提取物(三种吸附剂的添加量均为0.2%)对AFB1的吸附能力不同,pH在6.5时,不同的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能力更大。在相同的pH条件下,不同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能力的大小依次为BOGM>酵母细胞壁提取物>KGM。其中在pH=6.5时,BOGM对AFB1的吸附能力最强,达到81.50%。2)动物实验:以BOGM、KGM以及酵母细胞壁提取物作为毒素吸附剂,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只喂养基础饲料,K组),阳性对照组(基础饲料中添加AFB1,AFB1组),实验组:BOGM的低、中、高剂量组(基础饲料中添加AFB1并分别添加0.1%、0.2%、0.3%的BOGM,分别记为B1组,B2组,B3组),KGM组(基础饲料中添加AFB1以及0.2%的KGM,KGM组),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组(基础饲料中添加AFB1以及0.2%的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组,J组)。喂养结束后,AFB1组雌雄鼠的肝脏、肾脏、脾脏以及胸腺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在实验组的饲料中添加吸附剂后,减轻了小鼠器官的肿胀情况,缓解了毒素对器官的损伤。在对小鼠血清的检测中,AFB1组的小鼠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含量较空白组均显着性降低(P<0.05),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较空白组均显着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空白组显着性减小、丙二醛(MDA)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说明小鼠已受到AFB1的毒害。实验组小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较AFB1组显着升高,LDH、ALT、AST的活性较AFB1组显着降低,SOD活性较AFB1组显着升高,MDA含量较AFB1组显着降低,表明毒素吸附剂能显着缓解AFB1对小鼠的损害。随着小鼠饲料中BOGM含量的增大,缓解AFB1对小鼠的损害作用的效果就越明显,B2组与J组效果相仿,表明BOGM对AFB1的吸附效果较好。所有实验组中,B3组的效果最佳,与K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BOGM可作为吸附AFB1的吸附剂,且吸附能力较好。

王敏[9](2017)在《魔芋葡甘低聚糖/透明质酸凝胶对带鱼铁肽的控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魔芋葡甘低聚糖(KMOS)作为功能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医药价值和保健功能,在食品、医药等方面被广泛应用。KMOS一般由魔芋葡甘聚糖(KGM)分解得到,针对目前KMOS制备流程仍有待优化的问题,本课题利用酶解-超声相结合的方法以及BBD响应面优化法对其制备流程进行优化,并以KMOS、透明质酸(HA)为主要原料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凝胶,并对其进行冷冻干燥后进行结构表征和功能探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KMOS制备流程的优化。通过酶解与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制备KMOS,以KMOS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BD响应面优化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得到的预测最优条件为:KGM初始浓度为5.89%,β-甘露聚糖酶添加量为118.53 U/g KGM,水解温度为52.49℃,水解时间为7.11 h,超声功率为80 W,超声时间为30 min,可达到的KMOS得率为56.97%。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经水解KGM后制备的KMOS表面光滑度降低并分布着许多致密的小孔,这种表面的结构变化可能是导致KMOS具备诸多特殊活性尤其是吸附性能的原因。(2)KMOS/HA凝胶的制备及冷冻干燥。以KMOS、HA为主要原料,利用复配、共混、溶胀和真空冷冻干燥等一系列技术方法,以通孔率、孔径大小以及降解率为检测指标,釆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凝胶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结果为:在KMOS浓度为0.5%、反应温度为50℃、KMOS与HA的配比为1:3、反应时间为1.5h条件下冷冻干燥后的凝胶综合性能最佳。(3)经冷冻干燥后的KMOS/HA凝胶综合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冷冻干燥后的KMOS/HA凝胶通孔率在74.4%~80.7%之间,孔径大小在50~250 μm之间的孔所占的比例在76.2%~85.2%之间,模拟胃液中的降解率在16.7%~22.7%之间,模拟肠液中的降解率在56%~69.7%之间。(4)经冷冻干燥后的KMOS/HA凝胶的表征。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经复合后的凝胶孔隙间距更紧密有序,结晶度明显增加;热分析表明HA的加入提高了凝胶的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干燥凝胶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干燥凝胶内部表面光滑度提高,孔径较均匀,且内部有一定连通性,而外部孔径则较大,连通性也较好,有利于营养物质以及药物的储存与释放。(5)KMOS/HA凝胶对带鱼铁肽的保护控释作用研究。将带鱼铁肽装载于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凝胶并进行冷冻干燥,进行功能铁肽的模拟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KMOS/HA凝胶作为带鱼铁肽的载体,可以减缓其在胃中的释放速率,降低损失,增加带鱼铁肽在肠道中的累积释放量,提高有效吸收利用率,为其他功能因子的控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尧咏[10](2016)在《魔芋低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初探及免疫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魔芋低聚糖是魔芋葡甘露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益生元等活性。为了研究魔芋低聚糖的免疫活性,本文对魔芋低聚糖粗品采用柱分离技术进行了纯化,通过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并配合气相(GC)、液质(LC-ESI-MS)、红外(IR)等方法对魔芋低聚糖的单糖组成、糖苷键连接方式等结构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此外,为了评价其免疫活性,本文采用了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和体外魔芋低聚糖诱导RAW264.7细胞免疫调节实验,对其免疫活性进行了系统考察。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魔芋低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初探采用DEAE52离子交换柱对魔芋低聚糖进行了初步分离,得到3个洗脱组分KOS-A、KOS-B和KOS-C;采用Sephadex G-15凝胶柱,对收集的主要组分KOS-A(占多糖总量的83.7%)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一个单一组分KOS1,采用紫外全波段光谱扫描和Sephadex G-15凝胶柱层析对KOS1进行纯化鉴定,结果表明KOS1为均一度较高的低聚糖。气相色谱结果表明KOS1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两种单糖,且两者摩尔比为1.6:1;红外光谱图显示KOS1有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且含有吡喃糖苷和α-D-甘露糖;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分析表明:KOS1中存在1→3、1→4、1→2、1→6键型,平均每4.3个糖残基有一个非还原末端1→或1→6糖苷键,平均每1.4个糖残基有一个1→2或1→4糖苷键;LC-ESI-MS/MS解析出魔芋低聚糖KOS1中主要由聚合度为2-5的寡糖组成。2、魔芋低聚糖的体内免疫活性研究KOS1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有拮抗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KOS1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1000 mg/(kg.bw)KOS1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KOS1呈剂量效应地提高细胞因子IFN-γ、IL-4、IL-2的分泌量;并能协同ConA和LPS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同时还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1000 mg/(kg.bw)的KOS1可以显着地提高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P<0.05);250-1000 mg/(kg.bw)的KOS1可以极显着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水平(P<0.01),并可以将血清溶血素的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KOS1各剂量组均能极显着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1),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3、魔芋低聚糖对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采用RAW264.7巨噬细胞作为细胞模型,评估KOS1的体外免疫活性。KOS1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且对HepG-2细胞没有直接的杀伤作用;被KOS1激活后的RAW264.7细胞上清液和RAW264.7细胞均可以显着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ELISA实验结果表明,KOS1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NO、IL-1β、IL-6的分泌量(P<0.05);RT-PCR结果显示KOS1可以上调iNOS、IL-1β、IL-6的mRNA表达,该结果与细胞因子结果相一致;NF-κB P65基因的表达也明显提高,推测KOS1的免疫活性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二、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葡甘聚糖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及设备
    1.3 葡甘聚糖酶的制备
    1.4 试验方法
        1.4.1 酶活力测定
        1.4.2 葡甘露低聚糖的制备
        1.4.3 单因素试验
        1.4.4 正交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魔芋胶酶解条件单因素试验
        2.1.1 酶添加量的影响
        2.1.2 底物魔芋粉浓度的影响
        2.1.3 酶解pH的影响
        2.1.4 酶解温度的影响
        2.1.5 酶解时间的影响
    2.2 魔芋胶酶解条件正交试验
    2.3 讨论

(2)魔芋葡甘聚糖的微波和酶法降解制备及其益生元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魔芋葡甘聚糖研究概况
        1.1.1 魔芋葡甘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1.1.2 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研究
        1.1.3 魔芋葡甘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1.1.4 魔芋葡甘聚糖的应用
    1.2 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
        1.2.1 化学改性
        1.2.2 物理改性
        1.2.3 酶法改性
    1.3 多糖分子量对活性的影响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选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微波和酶法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理化性质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魔芋葡甘聚糖的纯化
        2.3.2 微波裂解制备不同分子量的魔芋葡甘聚糖
        2.3.3 酶解制备不同分子量的魔芋葡甘聚糖
        2.3.4 分子量测定
        2.3.5 溶解度测定
        2.3.6 热重分析
        2.3.7 X射线衍射分析
        2.3.8 扫描电镜观察
        2.3.9 HPSEC-MALLS分析
        2.3.10 傅里叶红外分析
        2.3.11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微波裂解对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量的影响
        2.4.2 酶解对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量的影响
        2.4.3 不同分子量KGM的溶解度
        2.4.4 热重分析
        2.4.5 X射线衍射分析
        2.4.6 傅里叶红外光谱
        2.4.7 表面形态
        2.4.8 溶液构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波和酶法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体外酵解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分子量魔芋葡甘聚糖的体外模拟酵解
        3.3.2 酵解过程中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3.3.3 酵解产物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测定
        3.3.4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酵解过程中产气值变化
        3.4.2 酵解过程中OD600 值变化
        3.4.3 酵解过程中糖含量变化
        3.4.4 酵解过程中菌液pH值变化
        3.4.5 酵解过程中有机酸的释放情况
        3.4.6 酵解前后菌群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魔芋葡甘露低聚糖压片糖果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制备工艺流程
        4.3.2 不同原料的添加量对压片糖果质量的影响
        4.3.3 魔芋葡甘露低聚糖压片糖果的质量评价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压片糖果含水量
        4.4.2 压片糖果硬度
        4.4.3 压片糖果感官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魔芋葡甘聚糖及其低聚糖的肠道益生性和改善乳糖不耐受症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乳糖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和不耐受症概述
    1.2 乳糖不耐受症的概述
        1.2.1 乳糖不耐受症的发生机制
        1.2.2 乳糖不耐受症的类型
        1.2.3 乳糖不耐受症的治疗进展
    1.3 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魔芋葡甘低聚糖(KOGM)的概述
        1.3.1 KGM和 KOGM简介
        1.3.2 KGM和魔KOGM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1.3.3 KGM和 KOGM与乳糖不耐症
    1.4 乳糖不耐受症与结肠代谢
        1.4.1 结肠菌群的组成与代谢活性
        1.4.2 乳糖酶缺乏患者的结肠代谢
        1.4.3 乳糖不耐症与结肠代谢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1.6 立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低聚糖在人体粪便菌群中的体外模拟酵解研究
    前言部分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2.1.1 主要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魔芋葡甘低聚糖(KOGM)的制备
        2.2.2 粪便样本的收集和处理
        2.2.3 体外发酵实验溶液的制备和样品分组
        2.2.4 结肠发酵可能在人类乳糖消化不良中的作用[10]
        2.2.5 KGM和 KOGM在人体粪便菌群中体外酵解代谢特征
        2.2.6 发酵液中pH值的测定
        2.2.7 发酵液中短链脂肪酸(SCFA)的测定
        2.2.8 乳酸含量的测定
        2.2.9 乳糖酶活性的测定
        2.2.10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结肠发酵在人类乳糖消化不良中的作用
        2.3.2 KGM和 KOGM在人体粪便菌群中的体外模拟酵解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低聚糖在小鼠体内的代谢特征
    前言部分
    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试验小鼠的选择
        3.2.2 动物试验
        3.2.3 体征观察
        3.2.4 小鼠小肠乳糖酶的测定
        3.2.5 脏器指数测定
        3.2.6 小鼠血清及肝脏指标的测定
        3.2.7 小鼠小肠指标的测定
        3.2.8 小鼠结肠SCFA的测定
        3.2.9 小鼠结肠微生物多样性测定
        3.2.10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试验小鼠的选择
        3.3.2 魔芋葡甘低聚糖及其低聚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3.3 小鼠小肠乳糖酶活性的测定
        3.3.4 脏器指数
        3.3.5 小鼠血清及肝脏指标
        3.3.6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低聚糖对小鼠回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3.3.7 结肠SCFA含量的测定
        3.3.8 小鼠结肠肠道菌群测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低聚糖对乳糖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前言部分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动物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动物试验
        4.2.2 粪便的收集及测定
        4.2.3 KGM和 KOGM对乳糖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鼠粪便含水量的测定
        4.3.2 粪便pH测定
        4.3.3 KGM及 KOGM对小鼠粪便SCFA含量的影响
        4.3.4 发酵液pH测定
        4.3.5 发酵液SCFA测定
        4.3.6 发酵液乳糖酶活性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1.1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低聚糖在人体粪便菌群中的体外模拟酵解研究
        5.1.2 动物试验
        5.1.3 KGM和 KOGM对乳糖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三法联用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魔芋精粉纯化
    1.3 魔芋葡甘聚糖降解
        1.3.1 紫外辐照处理
        1.3.2 超声处理
        1.3.3 纤维素酶处理
        1.3.4 联用降解
    1.4 相对黏度的测定
    1.5 联用降解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外辐照降解
    2.2 超声降解
        2.2.1 超声时间的影响
        2.2.2 固液比的影响
    2.3 纤维素酶降解
        2.3.1 酶解温度的影响
        2.3.2 酶解pH的影响
        2.3.3 酶量的影响
    2.4 紫外、超声和酶联用降解
3 讨论与结论

(5)多糖衍生物合成及在水产品保水保鲜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魔芋葡甘聚糖/魔芋低聚糖研究进展
        1.2.1 魔芋葡甘聚糖/魔芋低聚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2.2 魔芋葡甘聚糖/魔芋低聚糖的化学改性
        1.2.3 魔芋葡甘聚糖/魔芋低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1.3 壳聚糖/壳寡糖研究进展
        1.3.1 壳聚糖/壳寡糖的理化性质
        1.3.2 壳聚糖/壳寡糖的化学改性
        1.3.3 壳聚糖/壳寡糖的抑菌机理
    1.4 水产品保水保鲜剂的研究进展
        1.4.1 水产品失水及腐败机制
        1.4.2 水产品保水保鲜剂的开发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的合成、保水性及抑菌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的合成
        2.3.2 魔芋低聚糖-曲酸衍生物的表征
        2.3.3 抑菌活性的测定
        2.3.4 吸水性和保水性的测定
        2.3.5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产物的合成条件和得率
        2.4.2 热重分析
        2.4.3 X射线衍射
        2.4.4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2.4.5 红外光谱
        2.4.6 核磁共振氢谱
        2.4.7 抑菌作用
        2.4.8 吸水率和保水率的变化情况
    2.5 小结
3 壳寡糖-Nisin羰氨反应产物的制备、抗氧化性及抑菌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壳寡糖-Nisin羰氨产物的制备
        3.3.2 纯化及表征
        3.3.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3.3.4 抑菌活性的测定
        3.3.5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反应时间与温度的影响
        3.4.2 凝胶色谱
        3.4.3 红外谱图
        3.4.4 抗氧化功能
        3.4.5 抑菌作用
    3.5 小结
4 保水保鲜剂在南美白对虾贮藏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的前处理
        4.3.2 感官评定
        4.3.3 质构特性
        4.3.4 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
        4.3.5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4.3.6 硫代巴比妥酸的测定
        4.3.7 菌落总数的测定
        4.3.8 电子鼻的测定
        4.3.9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感官评定的分数变化情况
        4.4.2 硬度和弹性的变化情况
        4.4.3 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的变化情况
        4.4.4 挥发性盐基氮的变化情况
        4.4.5 硫代巴比妥酸的变化情况
        4.4.6 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
        4.4.7 电子鼻及主成分分析
    4.5 小结
结论
    全文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魔芋全粉酶解方法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魔芋简介
    1.2 魔芋葡甘低聚糖及其应用现状
        1.2.1 魔芋葡甘低聚糖
        1.2.2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应用现状
    1.3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1.3.1 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
        1.3.2 抗龋齿作用
        1.3.3 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抑制病原菌生长
        1.3.4 保护肝脏的作用
        1.3.5 排毒功能
        1.3.6 提高免疫力
        1.3.7 其他功能
    1.4 魔芋葡甘低聚糖制备研究进展
        1.4.1 物理法
        1.4.2 化学法
        1.4.3 酶解法
        1.4.4 联合法
    1.5 肠道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1.6 研究背景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魔芋全粉溶胀工艺条件
    2.1 材料
    2.2 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溶胀工艺单因素试验
        2.3.2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魔芋全粉的溶胀工艺
        2.3.3 溶胀系数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魔芋全粉溶胀工艺条件优化
        2.4.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魔芋全粉溶胀工艺条件
        2.4.3 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分析
        2.4.4 响应面分析
        2.4.5 溶胀工艺条件的优化与验证结果
    2.5 本章小结
    2.6 讨论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条件
    3.1 材料与试剂
        3.1.1 材料
        3.1.2 试剂
    3.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魔芋全粉总糖含量测定
        3.3.2 酶解魔芋粉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3.3.3 酶解魔芋粉的制备
        3.3.4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
        3.3.5 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的测定
        3.3.6 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条件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响应面法优化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条件
        3.4.2 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分析
        3.4.3 响应面分析
        3.4.4 制备条件的优化与验证结果
    3.5 本章小结
    3.6 讨论
第四章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分离、鉴别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4.1 材料与试剂
        4.1.1 材料
        4.1.2 试剂
    4.2 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溶解性测定
        4.3.2 比重的测定
        4.3.3 pH值的测定
        4.3.4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吸湿性的测定
        4.3.5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保湿性的测定
        4.3.6 魔芋葡甘低聚糖水溶液粘度的测定
        4.3.7 魔芋葡甘低聚糖成分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基本性质
        4.4.2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吸湿性
        4.4.3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保湿性
        4.4.4 魔芋葡甘低聚糖水溶液的粘度
        4.4.5 魔芋葡甘低聚糖色谱图分析
    4.5 本章小结
    4.6 讨论
第五章 酶解魔芋粉的生理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试剂
        5.1.1 材料
        5.1.2 试剂
    5.2 仪器
    5.3 方法
        5.3.1 酶解魔芋粉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3.2 酶解魔芋粉促肠道益生菌生长活性测定
    5.4 结果分析
        5.4.1 抗氧化活性分析
        5.4.2 酶解魔芋粉促肠道益生菌生长活性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5.6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魔芋甘露低聚糖的制备与抗氧化性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魔芋葡甘露聚糖研究进展
        1.2.1 魔芋葡甘露聚糖简介
        1.2.2 魔芋葡甘露聚糖结构
        1.2.3 魔芋葡甘露聚糖纯化工艺
        1.2.4 魔芋葡甘露聚糖功能作用
    1.3 魔芋甘露低聚糖研究进展
        1.3.1 魔芋甘露低聚糖制备工艺
        1.3.2 魔芋甘露低聚糖功能作用
        1.3.3 魔芋甘露低聚糖的应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2.1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工艺流程
        2.2.2 指标检测方法
        2.2.3 单因素试验设计
        2.2.4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葡萄糖标准曲线
        2.3.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2.3.3 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魔芋甘露低聚糖的酶解制备及抗氧化性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魔芋甘露低聚糖的制备
        3.2.2 指标检测方法
        3.2.3 试验设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底物浓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3.3.2 酶的添加量对水解率的影响
        3.3.3 酶解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
        3.3.4 酶解pH对水解率的影响
        3.3.5 酶解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
        3.3.6 酶解时间对粘度的影响
        3.3.7 制备特定水解率的魔芋甘露低聚糖
        3.3.8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3.3.9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3.3.11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魔芋甘露低聚糖复合果蔬饮料的研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加工工艺
        4.2.2 指标检测方法
        4.2.3 单因素试验设计
        4.2.4 正交试验设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因素试验
        4.3.2 正交试验
        4.3.3 质量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珠芽魔芋葡甘低聚糖制备、性质及对AFB1吸附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黄曲霉毒素
        1.1.1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结构
        1.1.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1.1.3 脱毒方法
        1.1.4 霉菌毒素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1.2 魔芋概述
        1.2.1 魔芋简介
        1.2.2 珠芽魔芋简介
        1.2.3 魔芋葡甘聚糖简介
    1.3 低聚糖
        1.3.1 低聚糖简述
        1.3.2 低聚糖的理化性质
        1.3.3 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1.3.4 魔芋葡甘低聚糖制备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珠芽魔芋葡甘低聚糖制备的工艺研究
    前言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珠芽魔芋粉总糖含量测定
        2.2.2 珠芽魔芋粉中游离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2.2.3 BOGM的制备
        2.2.4 BOGM粗品中还原糖量的测定
        2.2.5 珠芽魔芋粉水解率的测定
        2.2.6 BOGM得率的测定
        2.2.7 乙醇沉淀法分离纯化BOGM
        2.2.8 数据处理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2.3.2 响应面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珠芽魔芋葡甘低聚糖性质、结构研究
    前言部分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溶解性
        3.2.2 白度的测定
        3.2.3 比重的测定
        3.2.4 pH值的测定
        3.2.5 BOGM在不同浓度乙醉溶液中的溶解度
        3.2.6 BOGM吸湿性与保湿性的测定[108,109]
        3.2.7 BOGM水溶液粘度的测定
        3.2.8 BOGM的美拉德褐变实验
        3.2.9 BOGM抑制淀粉回生实验
        3.2.10 红外光谱分析
        3.2.11 BOGM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分析
        3.2.12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本性质
        3.3.2 BOGM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溶解度
        3.3.3 BOGM的吸湿性与保湿性
        3.3.4 BOGM粘度的测定
        3.3.5 BOGM的美拉德褐变实验
        3.3.6 BOGM抑制淀粉回生实验
        3.3.8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3.3.9 BOGM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珠芽魔芋葡甘低聚糖对AFB1吸附能力的研究
    前言部分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对AFB1的体外吸附实验
        4.2.2 动物实验
        4.2.3 数据处理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AFB1标准曲线的制作
        4.3.2 体外吸附实验结果
        4.3.3 小鼠器官指数的测定结果
        4.3.4 小鼠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
        4.3.5 小鼠血清中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4.3.6 小鼠血清中抗氧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魔芋葡甘低聚糖/透明质酸凝胶对带鱼铁肽的控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进展
        1.1.1 魔芋葡甘聚糖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1.1.2 低聚糖简述
        1.1.3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结构及生理功能
        1.1.4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研究进展
        1.1.5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应用现状
    1.2 多糖多孔材料在食品功能因子控释的研究进展
        1.2.1 多孔材料概述
        1.2.2 天然多糖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1.2.3 多糖多孔材料在食品功能因子控释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
    1.3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1.3.1 生物活性肽概述
        1.3.2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1.3.3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4.2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1.4.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DNS法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3.2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
        2.3.3 魔芋葡甘聚糖水解率的测定
        2.3.4 魔芋葡甘低聚糖得率的测定
        2.3.5 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设计
        2.3.6 KMOS的微观形貌观察
    2.4 结果与分析
        2.4.1 KGM初始浓度对低聚糖得率的影响
        2.4.2 β-甘露聚糖酶添加量对低聚糖得率的影响
        2.4.3 水解温度对低聚糖得率的影响
        2.4.4 水解时间对低聚糖得率的影响
        2.4.5 超声功率对低聚糖得率的影响
        2.4.6 BBD响应面法优化KMOS制备工艺
        2.4.7 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微观形貌分析
    2.5 本章小结
        2.5.1 讨论
        2.5.2 结论
第三章 魔芋葡甘低聚糖/透明质酸凝胶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魔芋葡甘低聚糖/透明质酸凝胶的制备
        3.3.2 魔芋葡甘低聚糖/透明质酸凝胶的干燥
        3.3.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3.5 热重分析(TGA)
        3.3.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3.7 凝胶综合性能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凝胶综合性能分析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3.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4.4 热重分析(TGA)
        3.4.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5 本章小结
        3.5.1 讨论
        3.5.2 结论
第四章 魔芋葡甘低聚糖/透明质酸凝胶对带鱼铁肽的控释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铁含量的测定
        4.3.2 多肽含量的测定
        4.3.3 带鱼铁肽的制备
        4.3.4 KMOS/HA凝胶-带鱼铁肽的制备
        4.3.5 KMOS/HA凝胶-带鱼铁肽在模拟胃肠道环境的释放行为
        4.3.6 KMOS/HA凝胶-带鱼铁肽体外释放动力学
    4.4 结果与分析
        4.4.1 KMOS/HA凝胶-带鱼铁肽体外释放行为
        4.4.2 KMOS/HA凝胶-带鱼铁肽体外释放动力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4.5.1 讨论
        4.5.2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语
    5.2 本论文的不足
    5.3 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魔芋低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初探及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
        1.1.1 功能性低聚糖的定义、组成及种类
        1.1.2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研究
        1.1.2.1 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1.1.2.2 促进矿物质的吸收
        1.1.2.3 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作用
        1.1.2.4 调节血脂代谢、降血糖和胆固醇
        1.1.3 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发展状况
        1.1.3.1 国外功能性低聚糖的发展
        1.1.3.2 国内功能性低聚糖的发展概况
    1.2 魔芋低聚糖的研究
        1.2.1 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制备
        1.2.1.1 酶解法
        1.2.1.2 物理法
        1.2.1.3 酸解法
        1.2.2 魔芋低聚糖的生理活性研究
        1.2.2.1 抗氧化
        1.2.2.2 防治糖尿病
        1.2.2.3 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1.2.2.4 益生元作用
        1.2.2.5 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
        1.2.3 魔芋低聚糖的分离纯化
        1.2.3.1 柱层析法
        1.2.3.2 超滤
        1.2.3.3 酶法
        1.2.3.4 微生物发酵法
        1.2.4 魔芋低聚糖结构的测定
        1.2.4.1 化学法
        1.2.4.2 色谱法
        1.2.4.3 酶法
        1.2.5 魔芋低聚糖的研究发展状况
        1.2.6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魔芋低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初探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方法
        2.1.4.1 魔芋低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2.1.4.2 魔芋低聚糖的结构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魔芋低聚糖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2.2.2 魔芋低聚糖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2.2.3 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
        2.2.4 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2.2.5 纯度鉴定
        2.2.5.1 全波段光谱扫描
        2.2.5.2 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
        2.2.6 单糖组成分析
        2.2.7 红外光谱
        2.2.8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2.2.8.1 高碘酸氧化
        2.2.8.2 Smith降解分析
        2.2.9 LC-ESI-MS/MS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魔芋低聚糖的体内免疫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及细胞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3 方法
        3.1.3.1 动物分组、建模及给药
        3.1.3.2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3.1.3.3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3.1.3.4 KOS1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3.1.3.5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功能的影响
        3.1.3.6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碳廓清实验)
        3.1.3.7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3.1.3.8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
        3.1.3.9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体重的影响
        3.2.2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2.3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3.2.4 KOS1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3.2.5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功能的影响
        3.2.6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3.2.7 KOS1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
        3.2.8 KOS1对脾脏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魔芋低聚糖KOS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及细胞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方法
        4.1.4.1 细胞培养
        4.1.4.2 细胞增殖实验
        4.1.4.3 KOS1激活巨噬细胞上清液KOS1-M-CM对HepG2的影响
        4.1.4.4 KOS1诱导的RAW264.7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检测
        4.1.4.5 KOS1对RAW264.7细胞形态的影响
        4.1.4.6 KOS1对RAW264.7细胞分泌NO的影响
        4.1.4.7 KOS1对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4.1.4.8 KOS1对RAW264.7细胞iNOS、IL-6、IL-1β和NF-κB P65基因表达的影响
        4.1.4.9 统计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KOS1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作用
        4.2.1.1 时效关系
        4.2.1.2 量效关系
        4.2.2 KOS1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
        4.2.3 KOS1诱导RAW264.7细胞的上清液(KOS1-M-CM)对HepG-2增殖的影响
        4.2.4 KOS1激活的RAW264.7细胞对HepG-2的毒性作用
        4.2.5 KOS1对RAW264.7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4.2.6 KOS1对RAW264.7细胞分泌NO的影响
        4.2.7 KOS1对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4.2.8 KOS1对iNOS和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4.2.8.1 KOS1对iNOS mRNA表达的影响
        4.2.8.2 KOS1对IL-1β、IL-6mRNA表达的影响
        4.2.9 KOS1对NF-κB P65 mRNA表达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魔芋葡甘低聚糖的制备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葡甘聚糖酶制备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工艺研究[J]. 仝泽方,李利军,卢美欢,马英辉,吴文朋. 中国调味品, 2021(07)
  • [2]魔芋葡甘聚糖的微波和酶法降解制备及其益生元活性[D]. 李煜. 南昌大学, 2021
  • [3]魔芋葡甘聚糖及其低聚糖的肠道益生性和改善乳糖不耐受症作用的初步研究[D]. 张东霞. 西南大学, 2020(01)
  • [4]三法联用制备魔芋葡甘低聚糖的研究[J]. 侯嘉慧,吕硕,马卓云. 现代食品, 2019(24)
  • [5]多糖衍生物合成及在水产品保水保鲜应用[D]. 赵誉焜.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1)
  • [6]魔芋全粉酶解方法及其特性研究[D]. 王艳妮.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魔芋甘露低聚糖的制备与抗氧化性研究及应用[D]. 计艳艳. 吉林大学, 2018(04)
  • [8]珠芽魔芋葡甘低聚糖制备、性质及对AFB1吸附能力的研究[D]. 张迅. 西南大学, 2018(01)
  • [9]魔芋葡甘低聚糖/透明质酸凝胶对带鱼铁肽的控释研究[D]. 王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10]魔芋低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初探及免疫活性研究[D]. 尧咏.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魔芋葡甘聚糖寡糖的制备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