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导论

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导论

一、《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赵红卫,徐瑚珊,肖国青,夏佳文,杨建成,周小红,许怒,何源,马新文,杨磊,陈旭荣,唐晓东,赵永涛,孙志宇,王志光,胡正国,张军辉,马力祯,原有进,詹文龙[1](2020)在《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概述了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研究主要的前沿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分析了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 HIAF)和"加速器驱动的嬗变研究装置"(China Initiative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 CiADS)正在广东惠州建设.以HIAF和CiADS为基础,本文提出建设用于核物理及其交叉前沿研究的大型带电粒子加速器集群装置——高亮度电子-离子研究装置(Bright Electron and Ion Research Facility, BEIF).依托BEIF装置拟开展的核物理前沿研究方向包括原子核结构、核天体物理、核子结构、夸克物质相结构,以及基础物理若干重要前沿与核物理的交叉,如高离化态原子物理、重离子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等. BEIF是由多台超导直线加速器、同步加速器、储存环、反应堆和各类大型实验探测器及实验终端等组成的大科学装置集群.BEIF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建成后的装置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核物理和核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张岳[2](2020)在《激光等离子环境下氘氘聚变反应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等离子物理与核物理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激光核物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超强超短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会产生高温、高密和高压的极端等离子环境,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诱发核反应是研究天体核反应过程绝佳的场所。由于电子屏蔽效应,传统加速器束靶实验测量截面需要修正后才能用于核天体物理反应网络计算,但修正的不确定性很大。在天体核反应研究过程中,利用激光产生等离子环境诱发核反应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氘氘聚变反应不仅是大爆炸原初核合成过程中重要反应,也是受控核聚变反应堆中重要反应。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强激光装置产生的等离子环境中诱导氘氘聚变反应和激光等离子体实验产物测量的新方法。在激光核物理实验中,CR-39探测器是一种常用探测器,CR-39的径迹与粒子的种类和能量以及蚀刻条件相关。本论文使用加速器和放射源产生的粒子(质子、α粒子和碳离子)研究了 CR-39对它们的响应,标定了粒子能量与径迹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α粒子和碳离子更适合使用98℃,6.25 mol/1 NaOH条件进行化学蚀刻,优点是可以显着缩短蚀刻时间。对于α粒子,当能量大于2 MeV时,在98℃下蚀刻相比70℃蚀刻,其各能量粒子之间径迹直径相差更大,有利于利用径迹直径测量α粒子能量;对于碳离子,在10 MeV到30 MeV能量区间内,两种化学蚀刻条件下,其径迹直径都与能量不相关;对于质子,由于6 MeV和8 MeV质子径迹在98℃下蚀刻时径迹不能显现,而在70℃蚀刻时两者都能被蚀刻出来,所以能量高于6 MeV质子径迹更加适合在70℃条件下蚀刻;比较两种蚀刻条件下三种粒子径迹直径,发现在98℃蚀刻条件下通过控制蚀刻时间能够区分质子与α粒子和碳离子径迹。2.测量了 CR-39在98℃的体蚀刻速率,结合其他温度下的体蚀刻速率,拟合得到体蚀刻速率与温度关系曲线,显示体蚀刻速率随温度上升指数增加。针对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实验研制了一款4H-SiC探测器,具有耐辐照、耐高温和响应快的优点。使用它测量靶后鞘层加速(TNSA)产生的离子飞行时间信号,测量到了激光与靶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脉冲信号(EMP)和质子飞行时间信号。其中激光电磁脉冲信号是离子起飞时间信号,离子到达探测器时间为终止时间信号,得到了 TNSA加速的最大质子能量约为30 MeV。然而,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方法能够把飞行时间信号解析出准确的质子能谱,另外实验中没有采用在线粒子分离方法,导致简单的飞行时间探测器无法鉴别粒子和分析能谱。为此,设计了一款阵列金刚石位置灵敏探测器结合汤姆逊谱仪(TPS),期待未来实验中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在神光-II高功率激光升级装置(SG-Ⅱ-Up)上,利用八束纳秒激光直接对称烧蚀厚度为几十到几百微米的氘代聚乙烯靶(CD2),在完全等离子环境下实现了氘氘聚变反应。这部分重要的实验结论有:1.针对氘氘聚变反应产物的特征,实验设计了两片CR-39和铝膜组合成射程过滤探测器(RFS)方案,实现了铝膜后的第一片CR-39用于测量初级DD质子,第二片CR-39用于测量次级D3He质子,同时使用3 MeV质子刻度包裹同样厚度铝膜的CR-39,获得其径迹直径分布数据。2.利用射程过滤探测器测量的径迹结果,分析了初级DD反应产生的3 MeV质子,得到每发次106-107量级的产额。与此同时,利用闪烁体探测器,通过飞行时间法测量到了初级DD反应产生的2.45 MeV中子和次级DT反应中子,其中2.45 MeV中子产额为107左右,与初级3 MeV质子产额的结果相一致,与国际上同类型激光装置的中子产额结果一致。

粟春梅[3](2020)在《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重离子加速器以及核探测器的快速发展,核反应实验在研究原子核结构、核反应机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加丰富的核反应实验现象可以被观察到。但是对核反应的研究还不全面,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在对原子核的实验研究中,对相关探测装置的刻度是数据处理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能量刻度问题深受人们的关注,它直接决定着核反应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大量的核实验数据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在传统的刻度方法,特别是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进行刻度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实验结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实验用到的多块(本次实验用的是64块)Cs I(Tl)晶体中处于大角度位置的探测单元未能探测到粒子或是探测的粒子未能达到统计要求的情况。这就为后续数据处理,即CsI(Tl)探测器的刻度,沉积能的计算以及粒子径迹重构带来困难。再者,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刻度非常复杂,不像半导体探测器的刻度可以找出相应的较为简单的线性关系。Cs I(Tl)晶体的光输出与粒子的原子质量数A以及核电荷数Z都紧密相关,这又使得对其进行刻度的难度增加。所以不管是从实验数据处理的本身要求上还是刻度方法的突破上,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都是原子核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重中之重。因此,迫切需要我们为解决这些问题寻找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研究,针对于上述问题,我们找到了一种对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能量进行刻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刻度大角度范围的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能量。该方法主要通过归一化将阵列中所有晶体获取的能谱幅度统一到相同的幅度值,然后以中心某一块能较为清晰的分辨出所有所测粒子的能损-能量二维谱的探测器单元为基准,对所测得的每一核素进行能量刻度。这样可以使相应的粒子达到一定的统计范围,减小刻度误差。并可以将该刻度系数合理外推到所有探测器单元对应的核素上。从而解决了原来大角度探测单元因为测量到的粒子数少无法进行刻度的矛盾,实现了对探测器阵列中所有单元的能量刻度。对核反应研究中大角度的角分布测量、后续粒子径迹重构及关联事件的挑选等物理过程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实验数据得到有效利用,解决了边角位置的CsI(Tl)闪烁晶体能量由于统计不足而无法进行刻度的难题,有利于后续相似实验的能量刻度,为此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

乔琛凯[4](2020)在《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相关的原子物理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暗物质问题是当今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天文学证据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不发光的暗物质。因此,对暗物质进行直接探测,是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的事。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主要是通过收集暗物质粒子与探测器原子散射之后产生的电离、闪烁光、热信号等,来探测暗物质粒子。在探测实验中所采用的探测器处在原子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子物理过程。在暗物质探测实验中,了解探测器中的原子物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子物理过程不仅仅对暗物质探测实验的本底分析十分关键,它们还能开辟新的实验探测通道,来探测未知的暗物质粒子。因而,研究这些原子物理过程对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的影响,十分必要。在这篇学位论文中,根据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的需求,选取两个典型的原子物理过程进行研究,它们是原子康普顿散射过程以及微小电荷粒子对原子的电离过程。其中,原子康普顿散射是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重要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本底,研究原子康普顿散射可以有助于分析暗物质探测实验的本底过程。微小电荷粒子是超越标准模型理论中预言出的一类亚原子新粒子,带有非常微小的电荷。微小电荷粒子对原子的电离过程,是实验上探测微小电荷粒子的通道,研究这一过程,可以有助于从实验上来寻找微小电荷粒子,并限制其物理参数。在原子康普顿散射的研究中,本文利用相对论冲量近似方法,研究了 Si、Ge、Ar、Xe等原子的康普顿散射过程,这些元素构成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的探测器材料。本文计算并分析了原子康普顿散射的散射函数,并研究了康普顿散射过程的微分截面以及康普顿散射能谱。在计算中,为了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影响,本文用全相对论的Dirac-Fock理论以及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来得到原子的基态波函数。这些理论计算结果显示,对低能量转移或低动量转移的康普顿散射过程,原子多体效应对康普顿散射有较大影响。未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计算结果。除此之外,在原子康普顿散射的研究中,本文还对相对论冲量近似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与之前的相对论冲量近似标准算法进行了对比。利用改进的相对论冲量近似算法,可以从数值上对Roland Ribberfors等人的相对论冲量近似标准处理方法中采用的某些简化近似进行检验。理论计算结果显示:当末态光子能量靠近“康普顿峰”区域时,Roland Ribberfors等人采取的近似才是合理的;当末态光子能量远离“康普顿峰”时,Roland Ribberfors等人的某些近似不再成立。通过与散射矩阵方法的结果以及实验测量对比,表明在远离“康普顿峰”区域,改进的相对论冲量近似算法仍然不够精确。这是由冲量近似方法本身的局限所导致的:冲量近似中,量子多体效应仅仅表现在电子运动学上,在散射的动力学过程中考虑得不充分。未来,将开发更新的方法,对康普顿散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微小电荷粒子的研究中,本文成功地将计算原子康普顿散射的相对论冲量近似方法,应用于微小电荷粒子对原子电离过程中。本文推导了理论公式并进行数值计算,并将结果与自由电子近似、等效光子近似等方法进行了对比。具体地,本文计算了微小电荷粒子对Ge、Xe原子电离的微分截面,还对进入探测器中该反应的事例数进行了估计。根据对探测器中反应事例数的估算,可以预言:在未来的探测实验中,假定探测器能量阈值可以达到100 eV,探测器本底水平可以达到0.1 count/kg·keV·day,可以将暗物质粒子微小电荷的探测灵敏度提高到δχ~10-8量级,并将中微子微小电荷的探测灵敏度提高到δv~10-12量级。

唐靖宇,安琪,白怀勇,鲍杰,曹平,陈琪萍,陈永浩,程品晶,崔增琪,樊瑞睿,封常青,顾旻皓,郭凤琴,韩长材,韩子杰,贺国珠,何泳成,何越峰,黄翰雄,黄蔚玲,黄锡汝,季筱璐,吉旭阳,江浩雨,蒋伟,敬罕涛,康玲,康明涛,李波,李论,李强,李晓,李洋,李样,刘荣,刘树彬,刘星言,栾广源,马应林,宁常军,齐斌斌,任杰,阮锡超,宋朝晖,孙虹,孙晓阳,孙志嘉,谭志新,唐洪庆,王鹏程,王琦,王涛峰,王艳凤,王朝辉,王征,文杰,温中伟,吴青彪,吴晓光,吴煊,解立坤,羊奕伟,易晗,于莉,余滔,于永积,张国辉,张旌,张林浩,张利英,张清民,张奇玮,张显鹏,张玉亮,张志永,赵映潭,周良,周祖英,朱丹阳,朱科军,朱鹏[5](2019)在《中国第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建设的我国第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源(Back-n)是国际上综合性能最好的白光中子源之一,能区范围覆盖meV~百MeV,飞行时间测量分辨率可在全能区达到1%以内,中子注量率国际领先。自2018年3月建成以来,Back-n已开展了一系列的核数据测量实验、探测器标定实验、中子辐射效应实验和中子照相研究,科研产出效率非常高,实验数据质量达到了研究要求,为我国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本文对该白光中子源的性能特点、已投入运行和规划中的核数据测量实验谱仪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主要应用方向。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王志[7](2019)在《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原子核内核子的短程关联及高动量分布》文中研究说明原子核内核子之间的短程关联及其对核子动量分布的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传统的壳模型认为原子核内的每个核子都处在一个与其他所有核子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平均场中做近似独立粒子运动,因而核子的动量不能超过费米动量(k<kF)。然而随后的质子敲出实验却指出只有60-70%的核子满足这种独立粒子运动,这显然有悖于壳模型图像。近年来进行的高能电子散射实验则进一步指出,原子核中普遍存在着同位旋依赖的核子-核子短程关联对,即质子-中子关联、质子-质子关联及中子-中子关联,其中质子-中子关联对占主导地位(np-dominance),这种由张量力导致的关联核子对之间具有大的相对动量和小的质心动量,使得一部分低动量核子(k<kF)获得更高的动量(k>kF),从而在核子动量分布中产生一个高动量尾巴。短程关联及其导致的高动量尾巴对核结构与核天体物理中的许多问题,如核物质对称能、中子星的结构及状态方程等都会造成显着影响,这方面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茶的进行。基于目前实验和理论上的一些进展,本文我们将在同位旋依赖的Boltzmann-Uehling-Uhlenbeck(IBUU)模型的框架下,利用重离子反应来研究核子之间短程关联及高动量尾巴。通过比较和分析在考虑与未考虑高动量尾巴效应下的模型计算结果,进而去寻找实验上敏感于高动量尾巴的观测量。首先第二章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描述中能重离子碰撞的微观输运模型。在第三章,根据一些实验事实及理论研究,如由于质子-中子短程关联对的主导地位,在丰中子核内质子拥有高动量(k>kF)的几率大于中子;理论和实验指出,高动量尾巴的分布形式为~1/k4;微观计算显示同位旋不对称度δ与动量分布的高动量组分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我们获得了考虑核子-核子短程关联效应之后,核物质核子动量分布的参数化形式n(k)。进一步结合局域密度近似,得到了有限核的核子动量分布,并在IBUU输运模型中加入了这种高动量的核子动量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当考虑短程关联后,核子动量分布中明显出现一个高动量尾巴。第四章基于合并了高动量尾巴效应的IBUU输运模型,我们模拟了束流能量为50 MeV/nucleon及140 MeV/nucleon的对称核系统12C+12C和非对称核系统124Srn+124Sn的碰撞反应,计算表明高动量尾巴效应能明显增加高能自由质子和自由中子的产出几率,并且高能核子的出射几率会随着束流能量的提高而增加,但是高动量尾巴在高能核子排放中的效应却有所减弱,这是由于越高的反应能量,会导致短程关联的作用在核子碰撞过程中相比其他作用影响越低。对于高动量尾巴效应对核反应中的韧致辐射光子产出的影响,我们也模拟计算了 112Sn+112Sn,124Sn+124Sn和197Au+197Au三个体系的碰撞反应。结果表明反应产出的质子-中子韧致辐射光子非常敏感于原子核动量分布中的高动量成分,核子动量分布中的高动量尾巴可以导致丰中子核中高能韧致辐射光子产出量的显着增长。对于不同的平均场势,反应中硬光子的产出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光子发射的高动量尾巴效应却都很明显。不同平均场下光子产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韧致辐射光子来自于核子之间的散射,不同的平均场导致核子受到的力不同,因而会直接影响到核子的散射过程,最终影响到反应中光子的产额。为了减小反应模拟中的不确定性,如光子产出几率和核子散射截面以及系统误差,同一反应体系在不同束能下的双微分光子产出几率之比Rp及不同反应体系在同一束能下的双微分光子产出几率比Rp’被提出作为潜在的敏感探针来研究核子之间的短程关联及其导致的高动量尾巴。核物质对称能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在重离子核反应动力学、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等方面以及天体物理领域中的核素合成和中子星的结构与演化等方面具有的重要影响。在考虑了高动量尾巴效应的IBUU模型的基础上,我们也讨论和分析了利用质子-中子韧致辐射光子作为对称能敏感探针的可能性。第五章模拟了束流能量为50 MeV/nucleon的132Sn+124Sn和40Ca+40Ca两个系统的反应,讨论了在考虑与不考虑高动量尾巴两种动量分布情况下,质子-中子韧致辐射光子的产出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核对称能的敏感性。通过对不同的对称能下光子的产额及其能量的几率分布可知,无论有没有考虑短程关联效应,韧致辐射光子的产出都不敏感于对称能。然而两个不同系统的光子产出比R,不仅敏感于原子核的高动量尾巴,同时也敏感于核对称能,甚至在考虑高动量尾巴效应后,核对称能对硬光子产出比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大,这可能是由于比值降低了光子产出的介质效应的影响以及光子产出几率模型所导致的差异,从而使得光子产出的对称能效应显现出来。另外,相比于不考虑高动量尾巴的情况,在考虑短程关联导致的高动量成分后,光子产出比有所降低,这是由于核子动量分布中的高动量组分主要由质子-中子关联导致,因而高动量尾巴效应对光子产出的影响会随着同位旋不确定度占的增加而减弱。最后,在第六章中,我们对本文涉及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宋一丹[8](2019)在《中高能PF反应中近质子滴线核素截面及结合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质子滴线附近核素的奇异性,如质子皮和质子晕,壳演化,质子发射等,一直是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丰质子核素的性质不仅对极端条件下核模型的检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核天体物理中的核合成过程也至关重要。利用放射性离子束装置研究丰质子核素的产生截面()和实验结合能(B)是探究丰质子核素奇异性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近质子滴线核素具有极短的寿命和极低的产额等性质,目前实验上很难对其截面和结合能进行精确测量。因此发展可以精确预言近质子滴线核素截面和结合能的模型或参数化公式,为之后的实验设计和理论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对于未来核物理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三种经验方法对丰质子核素截面或结合能进行预言,其分别为:(1)基于丰中子同位素的截面分布与结合能之间存在的指数关联,成功的验证了截面分布与结合能的指数关联在丰质子同位素中依然成立。并且利用该指数关联对极度丰质子核素的截面和结合能的进行精确预言;(2)通过从费米能量到相对论能量范围内发生的炮弹碎裂反应的余核产物截面的分析,提出了具有标度性质的平方截面SCS,探索了标度规律关系,并探讨了平方截面公式对余核截面的预言能力;(3)改进FRACS参数化公式中对极度丰质子核素的描述项,形成了FRACS-C参数化公式,提高了对丰质子核素产生截面的预言精度。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丰质子核素截面或结合能准确预言的经验方法。这不仅可以为之后的实验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建议,对于质子滴线附近核素结构和性质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文[9](2019)在《基于光子晶体技术的无机闪烁体表面光增强提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闪烁探测系统是由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及电子信号放大仪器等主要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闪烁体与射线或入射粒子相互作用,产生可见或近紫外的闪烁光,然后经过光电探测器实现对射线或粒子的探测。其中,闪烁体是闪烁探测系统中的核心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高能物理实验、核物理实验及天体物理等领域。界面光提取效率大小是表征闪烁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探测系统粒子探测效率及其灵敏度性能,最终会对空间分辨、能量分辨、时间分辨和粒子甄别等四个探测指标产生影响。由于无机闪烁体折射率(1.82.6)与空气折射率(1)相差很大,闪烁光容易在闪烁体内部发生全反射,使大部分闪烁光限制在闪烁体内部而无法出射到自由空间中,只有少部分闪烁光被光电探测器吸收,从而导致探测效率低下。本文采用在闪烁体晶体表面引入二维光子晶体方式来提高闪烁光的提取效率,基于自组装及电子束光刻技术两种方法在闪烁体表面制备二维周期阵列结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基于单个介质球回音廊模式和周期阵列的衍射效应,分别在BGO(Bi4Ge3O12)闪烁体和LYSO((Lu,Y)2SiO5:Ce3+)闪烁体表面通过液面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单层SiO2微球周期阵列,当SiO2微球直径分别为360 nm和300 nm时,BGO和LYSO闪烁体光提取效率分别提高了53%和120%。其次,模拟计算可知,高折射率GaN微纳周期结构更容易提高闪烁体出光效率。在单层SiO2微球周期阵列的基础上,再引入高折射GaN共形层可进一步提高闪烁体光提取效率,当GaN厚度为70 nm时,BGO闪烁体光提取效率提高了158%。最后,通过电子束光刻技术在LYSO闪烁体表面上制备了TiO2纳米周期阵列,理论优化计算正方构型与三角构型两种周期阵列结构,当正方构型和三角构型的周期、直径、深度分别为450 nm、300 nm、152 nm和410 nm、320 nm、112 nm时,LYSO闪烁体光提取效率分别提高了80%。高折射率周期阵列结构与闪烁体相互作用,可更多的闪烁光模式进入到纳米周期结构中,这些模式与周期性结构相互耦合,由于周期结构的衍射效应,这些被激发的模式最终会衍射出去,从而使闪烁体的光提取效率提高。

鲍杰,陈永浩,张显鹏,栾广源,任杰,王琦,阮锡超,张凯,安琪,白怀勇,曹平,陈琪萍,程品晶,崔增琪,樊瑞睿,封常青,顾旻皓,郭凤琴,韩长材,韩子杰,贺国珠,何泳成,何越峰,黄翰雄,黄蔚玲,黄锡汝,季筱路,吉旭阳,江浩雨,蒋伟,敬罕涛,康玲,康明涛,兰长林,李波,李论,李强,李晓,李阳,李样,刘荣,刘树彬,刘星言,马应林,宁常军,聂阳波,齐斌斌,宋朝晖,孙虹,孙晓阳,孙志嘉,谭志新,唐洪庆,唐靖宇,王鹏程,王涛峰,王艳凤,王朝辉,王征,文杰,温中伟,吴青彪,吴晓光,吴煊,解立坤,羊奕伟,杨毅,易晗,于莉,余滔,于永积,张国辉,张旌,张林浩,张利英,张清民,张奇伟,张玉亮,张志永,赵映潭,周良,周祖英,朱丹阳,朱科军,朱鹏[10](2019)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流参数的初步测量全文替换》文中指出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已于2018年5月建设完工,随后进行了试运行.其中的反角白光中子束线(Back-n)可用于中子核数据测量、中子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等多方面的实验.本文报道对该中子束的品质参数测量实验过程以及最终实验结果.实验主要采用中子飞行时间法,利用235U,238U裂变室和6Li-Si探测器测量了中子能谱和中子注量率,又利用闪烁体-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系统测量了中子束斑的剖面,得到了该束线的初步实验测量结果.其中白光中子的全能谱测量范围eV—100 MeV,给出了不确定度分析;给出了中子注量率两个实验厅位置的满功率值;给出了白光中子在直径60 mm情况下的全能区束斑.通过与模拟结果的比较探讨了以上结果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改进计划.这些实验结果为以后该束线的核数据测量和探测器标定实验奠定了基础.

二、《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于粒子加速器的核物理及其前沿交叉研究方向和主要科学问题
    2.1 原子核结构和核天体物理
    2.2 强子物理、核子结构和缪子物理
    2.3 夸克物质相结构
    2.4 高离化态原子物理
    2.5 重离子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
3 用于核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发展现状和态势
    3.1 用于传统核物理研究的离子加速器装置发展现状
    3.2 用于强子物理研究的加速器装置发展现状
    3.3 用于核物理研究的加速器装置未来发展态势
4 惠州大型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初步规划
    4.1 总体布局和初步规划
    4.2 BEIF装置第一期:HIAF和Ci ADS
    4.3 BEIF装置第二期:HIAF升级工程(HIAF-U)
    4.4 BEIF装置第三期:在HIAF的基础上增建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ic C)
5 总结与展望

(2)激光等离子环境下氘氘聚变反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强超短激光与核天体物理
    1.2 超强超短激光的发展和应用
        1.2.1 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激光加速机制
        1.2.3 激光诱导核反应
    1.3 基于激光等离子体环境的核天体物理研究
        1.3.1 研究现状
    1.4 基于超强超短激光的其他核物理研究
        1.4.1 核激发
        1.4.2 聚变-裂变反应
        1.4.3 新型强激光驱动中子源
        1.4.4 激光康普顿伽玛源
    1.5 论文结构和内容提要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天体物理反应率
        2.1.2 伽莫夫窗口
        2.1.3 电子屏蔽效应
        2.1.4 原初核合成
        2.1.5 重要的核聚变反应
    2.2 激光等离子体实验离子诊断
        2.2.1 离子记录介质
        2.2.2 CR-39探测器
        2.2.3 汤姆逊谱仪
        2.2.4 碳化硅探测器
    2.3 激光等离子体实验中子测量
        2.3.1 闪烁体探测器
        2.3.2 飞行时间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的研究
    3.1 CR-39辐照损伤特性
    3.2 CR-39带电粒子刻度实验
        3.2.1 带电粒子辐照CR-39
        3.2.2 径迹数据分析
    3.3 CR-39核径迹研究
        3.3.1 体蚀刻速率
        3.3.2 质子径迹刻度
        3.3.3 α粒子径迹刻度
        3.3.4 碳离子径迹刻度
        3.3.5 粒子径迹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化硅探测器在激光离子体加速中的研究与应用
    4.1 4H-SiC探测器
    4.2 激光离子加速实验设置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质子和碳离子飞行时间谱
        4.3.2 SiC测量飞行时间信号
        4.3.3 飞行时间信号解谱
    4.4 汤姆逊谱仪结合金刚石探测器设计
        4.4.1 工作原理
        4.4.2 设计参数
        4.4.3 设计优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环境下氘氘聚变反应
    5.1 激光诱导氘氘聚变反应方程式
    5.2 激光诱导氘氘聚变实验设置
        5.2.1 实验装置
        5.2.2 射程过滤探测器
        5.2.3 飞行时间法测量中子
    5.3 实验结果讨论
        5.3.1 DD质子和D3He质子产物的确定
        5.3.2 DD中子和DT中子产物的确定
        5.3.3 其他聚变反应产物
        5.3.4 其他探测器测量结果
        5.3.5 在天体核反应研究和聚变物理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汤姆逊谱仪结合金刚石探测器公式推导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核探测器的发展简况
    1.2 核探测器的物理基础
    1.3 核探测器的分类
    1.4 本论文的内容
第2章 闪烁探测器
    2.1 闪烁探测器的结构和探测原理
    2.2 闪烁体
        2.2.1 闪烁体的特性
        2.2.2 闪烁体的分类
    2.3 光电倍增管
        2.3.1 基本结构与原理
        2.3.2 光电倍增管(PMT)的特性
    2.4 光收集系统
    2.5 闪烁探测器的优势与应用
        2.5.1 闪烁探测器的优点
        2.5.2 闪烁探测器的应用
第3章 原子核内结团现象与实验方法
    3.1 原子核的结团现象
    3.2 研究结团现象的实验方法
        3.2.1 弹性散射与非弹性散射
        3.2.2 转移反应
        3.2.3 碎裂反应
    3.3 粒子鉴别方法
        3.3.1 飞行时间法
        3.3.2 ΔE-E望远镜法
        3.3.3 磁分析法
        3.3.4 联合鉴别法
    3.4 实验装置与布局
    3.5 数据获取与电子学信号
第4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4.1 ROOT简介
    4.2 TOF、PPAC、DSSD相关刻度简介
    4.3 CsI(Tl)阵列探测器传统能量刻度
    4.4 CsI(Tl)阵列探测器归一化的能量刻度
        4.4.1 归一化方法
        4.4.2 能量刻度处理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硕士研究工作

(4)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相关的原子物理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略词表
常用符号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与暗物质探测的意义
    1.2 暗物质的候选者
    1.3 暗物质探测方法
    1.4 暗物质直接探测现状
    1.5 中国暗物质探测实验(CDEX)
    1.6 另一条途径——修改引力假设
    1.7 课题意义和内容
        1.7.1 原子康普顿散射
        1.7.2 微小电荷粒子对原子的电离
    1.8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的原子物理以及量子多体方法
    2.1 多体物理的重要性
    2.2 原子轨道介绍
    2.3 自洽场方法:Hartree-Fock理论以及Dirac-Fock理论
    2.4 多组态Dirac-Fock理论(MCDF)
第三章 原子康普顿散射的研究
    3.1 原子康普顿散射的计算方法
        3.1.1 自由电子近似(Free Electron Approximation)
        3.1.2 相对论冲量近似(Relativistic Impulse Approximation)
        3.1.3 来自原子体系的修正:康普顿轮廓及散射函数
    3.2 康普顿散射函数以及康普顿散射对末态光子立体角微分截面的研究
        3.2.1 原子散射函数的计算
        3.2.2 原子散射函数差异的原因分析
        3.2.3 原子各电子亚层对应的散射函数的贡献
        3.2.4 一点补充:康普顿散射总截面的计算
        3.2.5 小结
    3.3 康普顿散射能谱的研究
        3.3.1 两个简单例子
        3.3.2 散射能谱中极大值与极小值的高度比
        3.3.3 能谱的线性拟合及各壳层“平台”的斜率
        3.3.4 各电子亚层“平台”的相对高度比
        3.3.5 理论计算与模特卡罗模拟的比较
        3.3.6 一点补充,特定角度范围散射的康普顿散射能谱
        3.3.7 小结
    3.4 相关的实验设计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原子康普顿散射中相对论冲量近似的改进
    4.1 对相对论冲量近似改进的基本思路
    4.2 相对论冲量近似改进方法中对康普顿散射双重微分截面的计算
        4.2.1 康普顿散射双重微分截面计算的最简单情形
        4.2.2 对康普顿散射双重微分截面其它的等效计算
    4.3 改进的相对论冲量近似方法的数值结果
        4.3.1 对康普顿散射双重微分截面的数值结果
        4.3.2 Roland Ribberfors等人近似X(K_i,K_f)≈X_(KN)和近似X(K_i,K_f)≈X(K_i (p_z),K_f(p_z))的正确性
        4.3.3 等效康普顿轮廓(Effective Compton Profile)
        4.3.4 更多关于等效康普顿轮廓的讨论
        4.3.5 数值方法的误差估计
    4.4 冲量近似的局限性
    4.5 改进的相对论冲量近似方法、散射矩阵方法和实验测量的对比
    4.6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微小电荷粒子对原子电离过程的研究
    5.1 微小电荷粒子概述
    5.2 微小电荷粒子的起源机制
    5.3 微小电荷粒子对原子电离过程的计算方法
        5.3.1 自由电子近似
        5.3.2 等效光子近似
        5.3.3 多组态混相近似(MCRRPA)
    5.4 将相对论冲量近似方法应用于微小电荷粒子对原子的电离过程
    5.5 微小电荷暗物质粒子的研究
        5.5.1 微小电荷暗物质粒子对原子电离过程的能谱
        5.5.2 探测器内反应事例数的估算
        5.5.3 未来实验对暗物质粒子微小电荷探测灵敏度的估计
    5.6 微小电荷中微子的研究
        5.6.1 太阳中微子的通量
        5.6.2 微小电荷中微子对原子电离过程的能谱
        5.6.3 探测器内反应事例数的估算
    5.7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原子康普顿散射的研究总结
        6.1.2 微小电荷粒子对原子电离过程的研究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原子单位制简介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彩蛋

(5)中国第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Back-n白光中子束线
2 Back-n上开展核数据测量研究的实验谱仪
    2.1 中子俘获截面测量谱仪
    2.2 裂变截面测量谱仪
    2.3 全截面测量谱仪
    2.4 带电粒子出射测量谱仪
    2.5 规划谱仪
        1) FINDA谱仪
        2) GAEA谱仪
    2.6 共用电子学和数据获取系统
3 Back-n上开展的其他研究
4 Back-n初步运行
5 总结和展望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原子核内核子的短程关联及高动量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重离子碰撞简介
    1.2 原子核内核子的独立粒子运动
        1.2.1 费米气体模型
        1.2.2 原子核壳模型
    1.3 短程关联与高动量尾巴
    1.4 核物质对称能
        1.4.1 核物质对称能的研究现状
        1.4.2 利用重离子反应研究核物质的对称能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输运模型介绍
    2.1 同位旋相关的BUU模型(IBUU模型)
        2.1.1 BUU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2.1.2 模型的计算模拟过程
    2.2 同位旋相关的分子动力学模型(IQMD)
        2.2.1 IQMD模型的输运方程
        2.2.2 模型初始化与碰撞过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初始化与核子动量分布
    3.1 平均场及核子散射截面
    3.2 韧致光子产出几率公式
    3.3 对称核体系与非对称核体系的核子动量分布
第四章 核子动量分布中高动量尾巴的敏感探针研究
    4.1 利用自由核子探测高动量尾巴
    4.2 利用韧致辐射光子探测高动量尾巴
    4.3 高动量尾巴其他可能的敏感观测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短程关联效应对核对称能敏感探针的影响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中高能PF反应中近质子滴线核素截面及结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炮弹碎裂反应简介
    1.2 质子滴线附近核素的性质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现有的模型和方法简介
    2.1 EPAX3 参数化公式
    2.2 FRACS参数化公式
    2.3 统计擦碎模型(SAA)
    2.4 巨正则系综下的经验公式
        2.4.1 基于巨正则系综的产额经验公式
        2.4.2 基于巨正则系综的截面与结合能之间的指数关联
        2.4.3 基于巨正则系综的标度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极度丰质子核素截面和结合能的预言
    3.1 丰质子核素中截面与结合能之间的指数关联
        3.1.1 丰质子核素中截面与结合能之间的指数关联
        3.1.2 丰质子核素中截面与结合能之间的指数关联的预言结果
    3.2 平方截面经验公式
        3.2.1 平方截面经验公式
        3.2.2 平方截面标度规律
        3.2.3 平方截面公式的预言结果
    3.3 FRACS-C参数化公式
        3.3.1 FRACS-C参数化公式
        3.3.2 FRACS-C参数化公式的预言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基于光子晶体技术的无机闪烁体表面光增强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闪烁体
        1.2.1 无机闪烁体探测原理
        1.2.2 无机闪烁体基本性能
        1.2.3 无机闪烁体发展与应用
        1.2.4 无机闪烁体光输出限制因素
    1.3 光子晶体技术
        1.3.1 光子晶体结构的光调控原理
        1.3.2 闪烁体表面二维光子晶体的光提取机理
    1.4 闪烁体表面人工微结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LYSO、BGO无机闪烁晶体表面二维光子晶体结构设计
    2.1 数值模拟
        2.1.1 严格耦合波理论
        2.1.2 模型构建
    2.2 LYSO、BGO无机闪烁体表面光子晶体结构的优化设计
        2.2.1 自组装法的LYSO、BGO闪烁体表面单层SiO_2周期阵列优化设计
        2.2.2 电子束光刻的BGO闪烁体表面TiO_2纳米周期阵列结构优化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自组装方法的LYSO、BGO无机闪烁体表面光增强提取研究
    3.1 基于自组装法的无机闪烁体表面单层SiO_2周期光子晶体制备
        3.1.1 微球自组装方法
        3.1.2 液面自组装制备单层SiO_2微球周期阵列
    3.2 样品测试与分析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电子束光刻技术的BGO无机闪烁体表面光增强提取研究
    4.1 基于电子束光刻技术的TiO_2纳米周期阵列的制备
        4.1.1 电子束光刻
        4.1.2 TiO_2 纳米周期阵列的制备
    4.2 样品测试与分析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惠州加速器集群装置及其未来发展[J]. 赵红卫,徐瑚珊,肖国青,夏佳文,杨建成,周小红,许怒,何源,马新文,杨磊,陈旭荣,唐晓东,赵永涛,孙志宇,王志光,胡正国,张军辉,马力祯,原有进,詹文龙.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20(11)
  • [2]激光等离子环境下氘氘聚变反应实验研究[D]. 张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3]对CsI(Tl)闪烁晶体阵列探测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的研究[D]. 粟春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4]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中相关的原子物理过程研究[D]. 乔琛凯. 四川大学, 2020(11)
  • [5]中国第一台高性能白光中子源——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及其应用[J]. 唐靖宇,安琪,白怀勇,鲍杰,曹平,陈琪萍,陈永浩,程品晶,崔增琪,樊瑞睿,封常青,顾旻皓,郭凤琴,韩长材,韩子杰,贺国珠,何泳成,何越峰,黄翰雄,黄蔚玲,黄锡汝,季筱璐,吉旭阳,江浩雨,蒋伟,敬罕涛,康玲,康明涛,李波,李论,李强,李晓,李洋,李样,刘荣,刘树彬,刘星言,栾广源,马应林,宁常军,齐斌斌,任杰,阮锡超,宋朝晖,孙虹,孙晓阳,孙志嘉,谭志新,唐洪庆,王鹏程,王琦,王涛峰,王艳凤,王朝辉,王征,文杰,温中伟,吴青彪,吴晓光,吴煊,解立坤,羊奕伟,易晗,于莉,余滔,于永积,张国辉,张旌,张林浩,张利英,张清民,张奇玮,张显鹏,张玉亮,张志永,赵映潭,周良,周祖英,朱丹阳,朱科军,朱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10)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原子核内核子的短程关联及高动量分布[D]. 王志. 南京大学, 2019(01)
  • [8]中高能PF反应中近质子滴线核素截面及结合能的研究[D]. 宋一丹.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9]基于光子晶体技术的无机闪烁体表面光增强提取研究[D]. 唐文. 湘潭大学, 2019
  • [10]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流参数的初步测量全文替换[J]. 鲍杰,陈永浩,张显鹏,栾广源,任杰,王琦,阮锡超,张凯,安琪,白怀勇,曹平,陈琪萍,程品晶,崔增琪,樊瑞睿,封常青,顾旻皓,郭凤琴,韩长材,韩子杰,贺国珠,何泳成,何越峰,黄翰雄,黄蔚玲,黄锡汝,季筱路,吉旭阳,江浩雨,蒋伟,敬罕涛,康玲,康明涛,兰长林,李波,李论,李强,李晓,李阳,李样,刘荣,刘树彬,刘星言,马应林,宁常军,聂阳波,齐斌斌,宋朝晖,孙虹,孙晓阳,孙志嘉,谭志新,唐洪庆,唐靖宇,王鹏程,王涛峰,王艳凤,王朝辉,王征,文杰,温中伟,吴青彪,吴晓光,吴煊,解立坤,羊奕伟,杨毅,易晗,于莉,余滔,于永积,张国辉,张旌,张林浩,张利英,张清民,张奇伟,张玉亮,张志永,赵映潭,周良,周祖英,朱丹阳,朱科军,朱鹏. 物理学报, 2019(08)

标签:;  ;  ;  ;  ;  

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