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杠杆 支持粮油工业崛起 实现银企双赢(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1](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认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杨乔溪[2](2019)在《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看,国际政局动荡多变,全球经济缓慢恢复增长动力,“逆全球化”浪潮涌动,汇率波动明显,国际贸易走势不确定性增多。在对外经济环境影响下,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但“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进一步市场化,正在推动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对外贸易前景更加广阔。银行国际业务以它低成本高收益的优势,逐渐成为银行激烈争夺的业务领域。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对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研究农发行甘肃分行如何根据政策性银行自身实际,结合发展战略目标,找准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通过制定国际业务营销策略,来加快扩张国际业务市场规模的发展步伐,提高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次研究中,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和汇总,根据国际业务发展及营销现状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内外部营销环境,运用SWOT模型总结出国际业务营销的优劣势和挑战机遇;最后运用STP营销定位确定目标市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制定差异化服务手段,同时制定出基于4P营销理论,即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优化定价策略、完善渠道体系建设、制定多样化促销活动的营销策略,并辅以配套保障措施。本文以农发行甘肃分行为研究对象,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国际业务营销策略方案,以期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破内外部业务发展瓶颈,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薛涵予[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刘新霞[4](2019)在《农发行常德市分行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新征程赋予农发行新使命新任务,如何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上发挥主体和骨干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长期项目贷款作为农发行支农的重要金融产品,以其突出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支持地方经济及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优势,中长期项目贷款业务主要聚焦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上,大力支持扶贫、农业、农村生态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农发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农发行内部自上而下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防控信贷风险的制度和办法,并且不断加大考核力度,但贷款形成不良的风险却在不断加大。本文选取二级分行——常德市分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问题根源,设计优化方式,落实保障措施,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新常态下履行好信贷支农职责,对全行项目贷款扶贫工作筑牢风险防控堤坝。文章首先在整理归纳国内外关于项目贷款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外部监管、同业竞争以及自身的内在管理水平出发,从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分析了中长期项目贷款面临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优化措施以及实施与保障。从贷前政府购买服务无法继续、项目发展后劲不足、贷中缺乏对资金本到位的真实判断、信贷审批极端化、贷后资金支付不合规、还款来源无法覆盖项目本息以及信贷人员能力不够等问题,指出造成该问题的内外部成因,进而提出如何从贷前调查、贷中审批、贷后尽职三个方面对风险管理进行优化,其中贷前调查主要是如何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营销政府主导项目,创造性扩宽项目支持范围。贷中审批主要是如何判断项目资本金真实到位,落实好贷前条件。贷后管理主要是如何支付合规、落实项目还款来源及提升人员操作风险。最后文章提出优化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保障措施,确保优化方案落到实处。通过研究农发行常德市分行的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的优化方案,有助于推动农发行更好的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提高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为全行业务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高质量的创新发展业务,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供服务,同时,也对各市分行改善项目贷款的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薛欣榆[5](2018)在《政府干预对银企参与环境金融行为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经逐步成为全球所关注的经济、政治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达成普遍共识。我国高速发展的背后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雾霾现象、水体污染、土地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环境金融是金融业和环境产业的枢纽,推进和发展环境金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变得尤为迫切,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环境金融是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金融变革,其建设是我国绿色发展关键的切入点。本文先就环境金融核心概念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就环境金融业务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和经验,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发展的机遇和所遇到的问题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环境金融资金需求巨大,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作用下,通过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更多社会资金的引入来满足。环境金融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激励性机制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运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在政府的参与之下,商业银行和企业对于环境金融业务的参与行为,分析其纳什均衡的形成和变化,指出政府的干预措施对银行和企业的参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从政府、银行和企业自身的角度提出提高商业银行和企业参与程度的政策建议。然后更进一步,在不确定情况下,运用数理模型的方法具体地分析了政府干预的不同措施对商业银行和企业环境金融参与行为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在提高银企环境金融参与程度方面,同时进行补贴和惩罚措施优于单独实行补贴措施或者惩罚措施的结论。最后本文结合现实及模型推导的主要结论,提出相应的提高银企环境金融参与意愿和程度的政策建议。
李虹[6](2016)在《基于碳信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超800万家,在国民经济和发展中已经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由于其所具有高风险性、高成本信贷特征,资金问题一直以来是其发展壮大的瓶颈。而且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在追求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融资的困难,更面临着碳减排的工作压力。碳信贷作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我国如何利用碳信贷手段进一步完善碳减排举措、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迫在眉睫。基于以上内容,本文对基于碳信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探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和国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碳信贷融资模式。从政策角度阐述我国及不同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扶持力度,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融资特点,以天津市为例由点及面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以欧洲、美洲和亚洲地域诸多国家的银行,从自身碳减排及对碳信贷的推行力度和成果,及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践应用经验进行全面的梳理,给我国的商业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借鉴的思路。(2)分析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融资机理。构建了适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模式;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规模和技术资本三个维度分析了碳信贷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因果关系;从产业集群的角度验证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融资业务可以有效实施;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全面地、系统地归纳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影响因素指标,指出了基于银行,政府和企业三方下碳信贷融资的推行路径。(3)建立适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的融资体系。基于碳信贷融资视角,选取了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潜在影响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得到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业务的信用评级体系。最后,通过引入碳指标建立了适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融资的针对性信用评级指标体系。(4)从政府、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公众四个角度为碳信贷融资机制的完善提供对策,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赵羽[7](2015)在《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部门间的相互博弈日趋明显,越是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越容易陷入金融抑制和经济停滞的泥潭,而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发展落后、“三农”问题突出、资本资源配置效率低、融资制度安排不合理,更为农村金融抑制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金融抑制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辩证关系,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更应优先发展金融业,通过实现农村落后地区资本的合理配置来打破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怪圈,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供给先行的原则保证涉农贷款需求,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三农”发展的资本积累,农村金融机构也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快自身改革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本研究是基于对内蒙古农牧区的调查展开的,欠发达的北疆区域正处在城镇化转型时期,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既有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资金需求量的增加会更加明显,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也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贫血”问题依然突出,农村有效需求难以甄别,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要求农村金融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城镇化转型所需资金配置的功能。当前,内蒙古农牧区金融面临着来自于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了抑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改革与深化,一方面加强政策性支农力度的提升,另一方面放宽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实施县域金融机构可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农村金融市场活力,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局面。但是,这种改革的效果很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问题丛丛,例如:农村金融组织吸收的储蓄存款“偏农离农”现象依然严峻,抽水机式的将资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造成农户和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金融市场的供给不畅迫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流产;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性,金融产品较为单一,农村金融信贷技术的缺乏等等。本文研究发现转型期的农牧民金融需求具有小额性、分层性、零散性、多样性、民生性和非农产业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正好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客户选择标准是相悖的,严格的客户甄别使低质的农牧户需求受到正规金融的排挤,另外,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和农村主体有效需求乏力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在面临制度或经济转型的良好发展机遇时,要深入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因地制宜地搭建适合于区域特征的农村金融架构的建议,针对我区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并且要加快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化进程,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与正规金融一道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张婷[8](2015)在《中小钢铁企业信贷配给仓单质押融资途径研究》文中指出信贷配给是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之一。银行在面对信贷市场上的超额贷款需求时,基于对风险和利润的考虑,在信贷过程中附加各种条件,通过资金配给的方式来满足部分借款人的资金需求,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全面崛起,现代物流企业与大宗商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相结合,解决了大宗商品销售过程中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接受融资企业利用可质押的新仓单作为有效抵押物申请贷款,不仅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也拓宽了银行信贷配给的选项渠道,实现了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结合。本文对信贷配给理论在现代物流企业监管新仓单能够质押的经济活动予以实证研究,选择工业中的钢铁行业作为仓单质押模式的实证对象,在现代物流企业的参与下,将钢铁生产企业与钢铁流通企业的库存变为除不动产之外的新的融资抵押物—仓单,从而获得新的融资渠道,并从不同参与方的角度详细探讨融资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问题。论文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信贷配给的实质是银行在特定条件下对放贷对象的选择。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环境中,银行认可的主要抵押物均为不动产,但大部分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导致银行选择放贷对象的范围变窄,限制了银行可创造的放贷数量,运行良好的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缺口也无法得到满足。在不断对信贷配给寻求突破的过程中,现代物流产业的崛起架起了银行和融资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桥梁。本文通过构建信贷配给条件下的企业可质押新仓单信用度模型,银行依据企业提供的可质押新仓单的信用度作为选择放贷对象的标准,同时现代物流企业与大宗商品流通企业相结合,掌握了市场最前沿的销售信息,解决了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实现了信贷配给理论在经济实践运行中的新突破。2、在物流企业的参与下,对传统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模式进行创新,将大宗商品生产企业的库存变为银行认可的有效动产抵押物,并以报童模型为基础建立受资金约束的企业库存管理决策模型,求解其库存临界点,解决了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利用合理比例的库存进行融资,在风险可控的同时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从而使企业以动产抵押获得期望贷款。3、从企业实战出发,构建资金约束条件下的大宗商品流通企业的EOQ模型,通过计算其库存临界点,求解大宗商品流通企业的最优订货决策,在保证企业正常销售的情况下,将待售的库存和物流企业相结合形成新的动产抵押物,达到风险可控,从而使企业以动产抵押获得期望贷款。4、在现代物流企业的介入下,银行接受企业利用库存作为质押物申请贷款,质押物市场价格的随机波动增加了银行融资风险,并且和不动产抵押贷款相比,质押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基于以上考虑,在质押物期末价格的随机波动的情况下,以最新的市场销售信息作为依据构建下侧风险规避的银行定价模型,求解最优质押率和贷款利率,将银行的融资风险控制为最小,同时对模型进行了扩展,探讨了质押物的期末价格服从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情况下的银行定价决策。5、在物流企业为大宗商品生产及流通企业库存出具仓单证明使之成为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生产及流通企业获得贷款,同时物流企业成为此贷款的连带风险责任人,并以补偿交易的形式实现利益共享。本文构建质押物市场需求随机波动情况下融资企业质押量决策模型,求解最优质押量,在保证合理库存比例的同时融资风险最小,并探讨了融资周期、质押率和贷款利率如何影响最优质押量,以及最优质押量和企业违约概率之间的关系,实现大宗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物流企业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达到共赢的目标。
杨艳[9](2015)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以芷江侗族自治县为例》文中认为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户分散经营和逐步扩大的市场之间矛盾的根本出路,对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产生极强的效果。而在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概述了国外、国内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评述,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在阐明交易费用等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微观与宏观、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客观的调研结果,分析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现状,揭示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如:支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条件较差,农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金融生存、发展空间不大,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互补性较差,功能匹配欠协调,金融服务缺位,大量农村资金外流,外流资金非农化使用十分严重;同时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存在固定资产总量不高,抵押、担保物品不足;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大、且季节性强;收购旺季资金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此外,还有以下外部环境与政策因素:财政资金短缺导致农业产业和投入小、缺乏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信用评价和担保体系不健全完善。借鉴国外及国内其他农业产业化高度发展的地区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政策建议,如: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财税支持补贴制度;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建立并完善融资体系、引入直接融资方式;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农业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户与龙头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许黎惠[10](2013)在《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金融是金融业应对环境保护需要而产生的创新性金融模式,是金融业发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作用的途径。环境金融依托于环境经济学和金融创新的基本理论,强调市场化宏观金融市场化管理和对微观金融创新的激励。为应对尖锐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增长,就有必要大力推动环境金融创新发展。为此,我国也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主要运用行政方法到综合运用经济市场方法转变的改革目标。在此背景下,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对环境金融创新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我国的发展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提出市场导向型的环境金融创新的研究思路,探讨基于市场的环境金融管理政策工具创新,以及金融机构基于风险和收益平衡下的主动性环境金融创新。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环境金融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综述,指出本文针对有效利用市场化机制推动环境金融创新的研究意义和切入点,提出立足于市场导向的环境金融创新的研究意义,并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为本文的分析框架提供支撑。论文在理论部分首先归纳了环境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金融理论、金融创新等基础理论进行了综述,并依据政府与市场关系、政策性金融功能等对政策性环境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综述,从金融功能观、企业社会责任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在理论综述基础上,论文对环境金融及环境金融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分类进行了探讨,指出基于市场的政策性环境金融管理创新和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分类,提出由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创新和主动型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所组成的“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的概念,指出环境金融创新的市场导向发展趋势。借鉴金融创新基本理论,对环境金融创新的动因进行分析。在政策性环境金融对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中,论文对政策性环境金融的资金支持机制及对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额外性及杠杆放大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低碳环保项目在可融资能力和技术发展周期中死亡谷瓶颈提出了政策性环境金融撬动商业性环境金融的途径。在国际经验分析部分,论文对政策性和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国际实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整体而言欧美国家的银行业主动性环境金融发展已有较好规模,社会责任投资在欧美资本市场已进入主流,其经验其有借鉴意义。论文对国际政策性金融机构运用市场化环境金融管理工具改变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收益状况,从而激励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产生和扩散的经验也进行了分析归纳。论文在对我国环境金融现状的分析中,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执行现状的评价和绩效实证研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环境金融创新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主动性创新不足。资本市场环境类社会责任投资产品创新也很缓慢,而且通过对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和社会责任指数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兼顾环境责任的资本市场投资绩效并不低于传统的投资方式,所以对SRI未能形成主流投资形式的原因需要探讨。由于我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背景和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现状,我国政策性环境金融在运用市场化管理手段引导商业银行环境金融创新的功能方面还比较缺乏。论文最后结合我国环境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国际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外部环境、创新市场型政策性金融管理工具、激励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主动性环境金融创新的建议措施。
二、运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杠杆 支持粮油工业崛起 实现银企双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杠杆 支持粮油工业崛起 实现银企双赢(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2)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工具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银行国际业务概述 |
2.1.1 银行国际业务的定义 |
2.1.2 国际业务产品 |
2.2 营销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市场营销理论 |
2.2.2 4Ps营销策略 |
2.2.3 STP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三章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现状及问题 |
3.1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发展概况 |
3.1.1 农发行甘肃分行简介 |
3.1.2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概况 |
3.2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现状 |
3.2.1 国际业务产品及定价 |
3.2.2 国际业务客户群 |
3.2.3 国际业务人员队伍 |
3.2.4 国际业务营销渠道 |
3.3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模式单一 |
3.3.2 定价优惠门槛较高 |
3.3.3 营销渠道不畅通 |
3.3.4 营销手段落后 |
3.3.5 营销服务意识淡薄 |
3.3.6 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
第四章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买方的议价能力 |
4.2.2 供方的议价能力 |
4.2.3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
4.2.4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能力 |
4.2.5 替代品的威胁 |
4.3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的内部环境分析 |
4.3.1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
4.3.2 企业能力 |
4.3.3 人力资源建设 |
4.3.4 企业文化 |
4.4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SWOT分析 |
4.4.1 内部优势 |
4.4.2 内部劣势 |
4.4.3 外部机遇 |
4.4.4 外部威胁 |
4.4.5 构建SWOT分析模型 |
第五章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策略制定 |
5.1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市场定位-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 |
5.1.3 市场定位 |
5.2 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策略制定-4P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第六章 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6.1.1 建立人才储备库 |
6.1.2 强化人员培训 |
6.2 资源配置保障措施 |
6.2.1 争取信贷资源向国际业务倾斜 |
6.2.2 建立国际业务考核激励机制 |
6.3 风险管理保障措施 |
6.3.1 加强汇率风险、国别风险、洗钱风险防控 |
6.3.2 严格监管政策执行,防控政策风险和洗钱风险 |
6.3.3 加强人员操作风险的防控 |
6.4 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
6.4.1 加快国际业务信息化建设 |
6.4.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
一、货币基础理论 |
二、信用理论 |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
四、货币均衡论 |
五、货币政策理论 |
六、开放金融理论 |
七、金融危机理论 |
八、金融创新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农发行常德市分行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发行常德市分行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2.1 农发行常德市分行中长期项目贷款概况 |
2.1.1 农发行常德市分行简介 |
2.1.2 农发行常德市分行中长期项目贷款基本情况 |
2.2 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制度流程 |
2.3 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
2.3.1 贷前调查存在的问题 |
2.3.2 贷中审批存在的问题 |
2.3.3 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
2.4 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2.4.1 国家政策因素 |
2.4.2 资金来源因素 |
2.4.3 外部监管及同业竞争因素 |
2.4.4 内部操作因素 |
第3章 农发行常德市分行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优化对策方案设计 |
3.1 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优化方案设计思路 |
3.1.1 指导思想 |
3.1.2 主要原则 |
3.1.3 主要目标 |
3.2 贷前调查风险管理优化 |
3.2.1 积极协助政府防范化解地方债务 |
3.2.2 营销政府主导的发展性项目 |
3.2.3 创造性扩宽项目业务支持范围 |
3.3 贷中审批风险管理优化 |
3.3.1 核实项目资金本来源 |
3.3.2 落实项目贷前条件 |
3.4 贷后管理风险管理优化 |
3.4.1 合规使用信贷资金 |
3.4.2 补齐还款来源的短板 |
3.4.3 提升员工队伍操作水平 |
第4章 农发行常德市分行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实施与保障 |
4.1 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实施步骤 |
4.1.1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
4.1.2 实施过程中风险监控 |
4.1.3 实施后反馈与控制 |
4.2 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的保障措施 |
4.2.1 人力资源保障 |
4.2.2 制度合规保障 |
4.2.3 信息技术保障 |
4.3 预期效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政府干预对银企参与环境金融行为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环境金融核心概念 |
1.2.1 环境金融的概念 |
1.2.2 环境金融发展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环境金融概念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
1.3.2 环境金融发展的必要性研究 |
1.3.3 环境金融和环境治理中政府干预的相关研究 |
1.3.4 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2 环境金融国内外发展状况 |
2.1 国外发展状况与经验 |
2.1.1 赤道原则 |
2.1.2 国外环境金融的具体实践及经验 |
2.2 国内环境金融的发展 |
2.2.1 我国环境金融的发展现状 |
2.2.2 我国环境金融发展的机遇 |
2.2.3 我国环境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
3 商业银行和企业参与环境金融业务博弈分析 |
3.1 环保企业参与环境金融业务博弈分析 |
3.2 污染企业参与环境金融业务博弈分析 |
3.3 小结及政策建议 |
3.3.1 小结 |
3.3.2 政策建议 |
4 政府干预措施的影响分析 |
4.1 政府干预措施对商业银行参与的影响分析 |
4.2 政府干预措施对企业参与的影响分析 |
4.3 案例:从“衢州元素”迈向“衢州模式”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强化政府的政策激励 |
5.2.2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
5.2.3 完善环境金融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碳信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 |
1.2.2 绿色信贷 |
1.2.3 碳金融与碳信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公共物品理论 |
2.1.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1.4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
2.1.5 金融发展与行业成长关系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碳信贷融资研究综述 |
2.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研究综述 |
2.2.3 信用风险与融资信用评级 |
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规范与融资现状研究 |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制度规范研究 |
3.1.1 国家关于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
3.1.2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制度规范的比较与分析 |
3.1.3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3.2.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融资现状分析 |
3.2.2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说明 |
3.2.3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原因分析 |
3.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弱点 |
3.3.2 政策性融资限制条件较高 |
3.3.3 银企信息不对称 |
3.3.4 正规针对性金融机构较少 |
3.3.5 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
第四章 全球主要商业银行低碳实践应用 |
4.1 碳信贷的国际标准 |
4.2 欧洲地区商业银行低碳实践 |
4.2.1 德国商业银行低碳实践 |
4.2.2 英国商业银行低碳实践 |
4.3 美洲地区商业银行低碳实践 |
4.3.1 美国花旗银行低碳实践 |
4.3.2 加拿大皇家银行低碳实践 |
4.4 亚洲地区商业银行低碳实践 |
4.4.1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低碳实践 |
4.4.2 韩国国民银行低碳实践 |
4.4.3 中国香港恒生银行低碳实践 |
4.4.4 中国大陆商业银行低碳实践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碳信贷融资可行性研究 |
5.1 企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
5.1.1 企业碳排放情况分析 |
5.1.2 企业碳减排未来趋势分析 |
5.2 碳信贷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
5.2.1 碳信贷融资与节能减排的关系 |
5.2.2 碳信贷融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发展的关系 |
5.2.3 小结 |
5.3 碳信贷方式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可行性分析 |
5.3.1 碳信贷应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动力分析 |
5.3.2 碳信贷融资的推行路径分析 |
第六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 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融资的风险特征 |
6.1.1 碳信贷融资风险特点 |
6.1.2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特点 |
6.2 信用评级法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
6.2.1 信用评级的分类 |
6.2.2 信用评级的方法归纳 |
6.2.3 银行碳信贷融资业务体系 |
6.2.4 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5 基于碳信贷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构建 |
6.2.6 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
第七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融资机制的对策分析 |
7.1 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的政策支持 |
7.1.1 法律法规支持 |
7.1.2 税收政策支持 |
7.1.3 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
7.1.4 积极发展天使投资 |
7.2 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的支持 |
7.2.1 发展关系型融资 |
7.2.2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
7.2.3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
7.3 科技型中小企业碳信贷的机制构建 |
7.3.1 碳排放核算与披露机制 |
7.3.2 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优化 |
7.3.3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 |
7.3.4 引入MFCA控制环境影响 |
7.4 环境主体的职能转变 |
7.4.1 低碳信贷发展的公众参与 |
7.4.2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能转变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附录 1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农村金融问题:理论进展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
3.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经验 |
3.3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章 城镇化转型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要求 |
4.1 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
4.2 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领域 |
4.3 城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 |
4.4 内蒙古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第五章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从需求角度分析 |
5.1 农牧民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5.2 农牧民金融需求的特征分析 |
5.3 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成因分析 |
5.4 正规金融机构服务与农牧户借贷需求的错配分析 |
5.5 农村市场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性分析 |
第六章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从供给角度分析 |
6.1 “粮食银行”功能:支农作用甚微 |
6.2 商业化倾向:直接减少农村金融供给 |
6.3 非农化: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 |
6.4 “抽水机”式服务:只吸不贷加速农村资金外流 |
6.5 农业保险“缺位”:加剧农村资金紧张局面 |
6.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缺乏稳定性 |
第七章 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抑制的解除 |
7.1 合作金融的改革路径 |
7.2 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的提升 |
7.3 非正规金融的规范与合法地位的确认 |
7.4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7.5 加快农业保险的全面铺开 |
7.6 激活农村金融需求的政策调整与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中小钢铁企业信贷配给仓单质押融资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信贷配给理论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研究 |
1.2.3 现有研究成果评价 |
1.3 仓单质押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银行信贷配给研究 |
2.1 我国银行信贷配给特征 |
2.2 我国银行信贷配给成因 |
2.2.1 企业信用既缺失又难以考量 |
2.2.2 银行运营“安全第一” |
2.2.3 政府金融干预 |
2.3 信贷配给条件下的信用度模型 |
第三章 行业信贷配给新路径比较分析 |
3.1 我国采矿业信贷配给新路径分析 |
3.1.1 我国采矿业信贷融资状况 |
3.1.2 我国采矿业与钢铁行业信贷配给新路径比较分析 |
3.2 我国煤炭业信贷配给新路径分析 |
3.2.1 我国煤炭行业特点 |
3.2.2 我国煤炭行业融资现状 |
3.2.3 我国煤炭行业信贷配给新路径与钢铁行业比较分析 |
3.3 我国林业信贷配给新路径分析 |
3.3.1 我国林业企业融资现状 |
3.3.2 我国林业企业融资存在问题 |
3.3.3 我国林业与钢铁行业信贷配给新路径比较分析 |
3.4 信贷配给新路径典型行业—钢铁 |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
4.1 中小型企业融资环境恶化 |
4.2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 |
4.2.1 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对融资的影响 |
4.2.2 银行信贷取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4.2.3 政策障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4.2.4 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4.2.5 居高不下的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4.3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成因剖析 |
4.4 信贷配给条件下的银企关系 |
4.4.1 数量配给下的银企关系 |
4.4.2 规模配给条件下的银企关系 |
4.4.3 信贷配给条件下银企动态博弈 |
第五章 钢铁行业信贷配给新路径基本分析 |
5.1 钢铁行业供应链管理 |
5.1.1 钢铁行业供应链简述 |
5.1.2 钢铁行业供应链的演化 |
5.1.3 钢铁行业供应链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机理分析 |
5.2 钢铁供应链融资 |
5.2.1 钢铁供应链融资简述 |
5.2.2 钢铁供应链融资的参与方解析 |
5.2.3 钢铁供应链融资模式比较 |
5.3 仓单质押典型行业—钢铁 |
第六章 信贷配给仓单质押相关分析 |
6.1 仓单质押融资概述 |
6.1.1 仓单质押融资的内涵及分类 |
6.1.2 仓单质押融资的流程分析 |
6.1.3 仓单质押融资利弊分析 |
6.1.4 仓单质押融资风险分析 |
6.2 信贷配给与仓单质押 |
第七章 信贷配给仓单质押风险管理研究 |
7.1 信贷配给仓单质押的钢铁生产企业风险管理分析 |
7.1.1 问题描述及模型概述 |
7.1.2 钢铁企业库存仓单决策分析 |
7.2 信贷配给仓单质押的钢铁流通企业风险管理分析 |
7.2.1 钢铁流通企业订货策略选择 |
7.2.2 钢铁流通企业最优订货策略分析 |
7.3 银行仓单质押风险管理分析 |
7.3.1 问题描述及模型概述 |
7.3.2 银行融资决策模型构建与分析 |
7.3.3 质押融资末期质押物价格服从某些特殊分布时银行的决策分析 |
7.4 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共有仓单质押风险管理分析 |
7.4.1 背景描述及符号定义 |
7.4.2 最优质押量决策及违约风险分析 |
7.4.3 算例分析 |
第八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9)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以芷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与边界 |
二、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定义与内涵 |
第二节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
一、金融发展理论 |
二、金融约束理论 |
三、农业融资理论 |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 |
第三章 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现状 |
第一节 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一、芷江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二、农产品商品化基地建设 |
第二节 芷江县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及供给现状 |
一、芷江县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现状 |
二、芷江县农业产业化资金供给现状 |
第三节 芷江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基础薄弱,财税补贴等政策滞后 |
二、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金融体系不健全 |
第四章 深化芷江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建议 |
第一节 落实民族地区财税补贴政策,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 |
一、落实民族地区财税补贴政策 |
二、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 |
第二节 拓宽农业产业化融资渠道 |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二、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
三、融资方式多样化 |
第三节 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 |
一、支农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 |
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 |
第四节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健全、完善支农金融体系 |
一、普及、强化金融知识教育 |
二、高度重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三、完善社会征信管理体系 |
四、健全信贷风险防范体系 |
五、健全、发展各类支农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体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调查问卷统计表 |
(10)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环境金融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环境金融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环境金融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环境金融创新的基础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可持续金融理论 |
2.1.3 金融创新理论 |
2.2 政策性环境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 |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 |
2.2.3 政策性金融功能观 |
2.3 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相关理论 |
2.3.1 微观金融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
2.3.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金融创新界定及市场导向趋势与动因分析 |
3.1 环境金融创新基本范畴 |
3.1.1 环境金融创新界定 |
3.1.2 政策性环境金融及商业性环境金融 |
3.2 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分类及趋势 |
3.2.1 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创新 |
3.2.2 主动型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 |
3.2.3 环境金融创新的市场导向发展趋势 |
3.3 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的动因 |
3.3.1 环境金融创新动因分析概述 |
3.3.2 主动型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动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市场的政策性环境金融作用于商业性环境金融的机理 |
4.1 政策性环境金融对商业性环境金融的引导与扩张 |
4.1.1 政策性环境金融对商业性环境金融的间接引导 |
4.1.2 政策性环境金融对商业性环境金融的引导及扩张过程 |
4.1.3 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撬动商业性金融的杠杆放大效应 |
4.2 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撬动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途径 |
4.2.1 政策性环境金融撬动商业性环境金融的必要性 |
4.2.2 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撬动商业性环境金融的途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市场的环境金融创新国际实践及经验分析 |
5.1 商业银行环境金融创新实践 |
5.1.1 商业银行环境金融创新发展概况 |
5.1.2 商业银行环境金融创新典型产品 |
5.1.3 商业银行主动型环境金融创新的经验总结 |
5.2 资本市场环境金融创新实践 |
5.2.1 证券交易所环境金融创新 |
5.2.2 环境类社会责任投资创新 |
5.2.3 欧美市场社会责任投资主流发展的启示 |
5.3 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运作的国际经验 |
5.3.1 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工具的创新 |
5.3.2 突破低碳技术发展死亡谷的政策性融资支持 |
5.3.3 基于市场导向的国际政策性金融机构运作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环境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商业银行环境金融创新的现状 |
6.1.1 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解读和绿色信贷评价 |
6.1.2 我国环境金融领先银行的市场化环境金融创新 |
6.1.3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表现与经营绩效的关系 |
6.1.4 我国商业银行主动型环境金融创新不足的原因 |
6.2 我国资本市场环境金融创新现状 |
6.2.1 我国资本市场环境责任投资发展 |
6.2.2 我国资本市场环境及社会责任投资绩效 |
6.2.3 我国资本市场环境金融发展迟缓的原因 |
6.3 我国政策性环境金融的现状 |
6.3.1 我国环境金融管理法规及政策性银行环境金融实践 |
6.3.2 我国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的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发展的对策 |
7.1 完善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
7.2 市场型政策性环境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 |
7.3 推进主动型商业性环境金融创新的措施 |
7.3.1 激励商业银行主动型环境金融创新的对策 |
7.3.2 促进资本市场环境金融主流发展的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运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杠杆 支持粮油工业崛起 实现银企双赢(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2]农发行甘肃分行国际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杨乔溪. 兰州大学, 2019(02)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4]农发行常德市分行中长期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 刘新霞. 湖南大学, 2019(06)
- [5]政府干预对银企参与环境金融行为的影响分析[D]. 薛欣榆.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7)
- [6]基于碳信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与对策研究[D]. 李虹. 天津大学, 2016(11)
- [7]需求抑制、供给抑制:转型期的农村金融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D]. 赵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8]中小钢铁企业信贷配给仓单质押融资途径研究[D]. 张婷. 天津大学, 2015(08)
- [9]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以芷江侗族自治县为例[D]. 杨艳. 吉首大学, 2015(06)
- [10]市场导向型环境金融创新研究[D]. 许黎惠.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