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压电器业商标最高荣誉──“正泰”荣称中国驰名商标(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华[1](2016)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动力机制及其路径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问题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研究性质,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经济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都从自身的角度,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展开研究。论文以要素禀赋和社会要素为二维视角,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划分为内生传统、外生传统、内生高科技、外生高科技四种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论文建立要素禀赋、社会要素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三者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其中要素禀赋结构是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社会要素“嵌入”适宜度是影响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在转型升级中,要素禀赋结构会针对经济环境的改变迅速做出适应性调整,而社会要素的改变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渐近性和长期性。论文以社会要素滞后于要素禀赋变化为理论假设,认为不同集群和集群的不同阶段,都应该选择转型升级的适配性路径。在不同集群及各自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人力资本类型。转型升级需要扬弃粘性过强的社会资本对专业人力资本的“屏蔽”,以开放性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创新创业。在金融体制不成熟时,社会资本能起到对软性基础设施(例如法律和信用体系)的部分替代作用。但是社会资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当产业集群发展到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的阶段,需要借助多元化的金融结构,例如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以支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身处转型期的产业集群,以“关系”为基础的嵌入过程与以“契约”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将产生协同效应,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封闭的社会网络和人格化的交易机制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成长初期(初级集群阶段)起着正向作用。但是,对于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或高级集群来说,开放的、非人格化的、全球化的网络和治理机制将变得必不可少。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时代,社会资本的载体和形态将发生变化,人际信任转化为制度信任,关系型社会资本转化为制度型社会资本,封闭或半封闭的社会网络可以延伸为开放的虚拟网络(互联网),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并助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实现。内生型产业集群由于社会资本变化的滞后性和渐进性,基于本地化的改良式转型升级是其路径选择;外生型产业集群需要通过提升根植性、产业转移和人为复制产业社区,破解“业缘”社会关系的专用性,实现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集群可借助全球化的高端要素的“嵌入”实现转型升级;高科技产业集群需要在开放、创新的氛围和本地化进行协同,采取“激进式创新”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互联网+”下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新旧业态的融合、提升和改造的过程。
王丽丹[2](2013)在《中小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机理与创建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实证》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资源流动的日趋频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培育及发展企业集群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地区提高竞争力,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企业集群的持续增长,不仅需要众多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更需要一个能代表其整体形象的集群品牌。一方面,集群品牌所产生的优良品牌效应能提高集群竞争力,促进集群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集群品牌能够反哺集群内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建设,推进企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目前各个国家、政府都致力于打造具有高知名度及美誉度的集群品牌。然而我国集群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与世界级的集群品牌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近年来集群品牌己逐渐成为集群经济发展的热点,但该方面的相关理论成果仍十分有限。本文首先对企业集群和集群品牌的概念、特征及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归纳了集群品牌的表现形式,分析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集群品牌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对浙江省集群品牌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分析及浙江集群品牌形成典型案例的研究,探究集群品牌形成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者们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结,得到集群品牌的形成要素,构建集群品牌形成的理论模型,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定性及定量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验证该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集群品牌的创建过程、演化路径进行分析,探究集群品牌创建的行为主体与支撑体系,在总结相关观点的前提下,得到集群品牌创建的两种不同路径,比较分析基于不同创建路径的典型案例,探究集群品牌创建的规律。最后,总结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并对我国集群品牌的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江军民[3](2012)在《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主导下的国际分工已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到同一产品不同工序之间的分工。产业集群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有效结合点,是区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载体。在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的情况下,研究探索从跨国外包的角度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机理和升级路径,对于我国产业集群的成长、创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跨国外包和产业集群升级的研究成果,对产业集群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特征和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在此基础上,从微观和中观层面探讨了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升级协同机理。最后,实证研究了典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案例,得出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升级的启示。本文核心研究内容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揭示了跨国外包体系中的产业集群本土代工企业基于能力提升的升级机理。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跨国代工模式的形成,论证了OEM生产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基于价格、成本和规模经济的集群本土代工企业当前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得出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优势在于价格、成本和集群规模。详细地阐述了集群本土代工企业基于NVC、组织学习和自主品牌等相关因子促使企业制造能力、研发设计能力、渠道能力和品牌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从而促进集群本土企业升级。(2)阐述了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整体升级机理。通过对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内涵、要素剖析的基础上,不难得出,集群升级与三大关键要素,即集群创新网络、集群知识创新和集群品牌密不可分。从集群升级的内涵分析,创新网络是集群升级的组织层面要素、知识创新是集群升级的动态要素而集群品牌则更多是集群升级的价值层面要素(静态要素)。从集群升级机理分析,创新网络结构调整、更替、重组、升级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创新是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而知识创新和创新网络变化导致的集群品牌的形成、固化与提升则更多是集群升级的表征要素。因此,集群升级可以外在地表现为集群创新网络升级、知识创新能力升级与品牌升级等三种升级实现方式。模型中各要素的构成以及与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对集群升级的影响,揭示了模型要素互相作用、共同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知识创新运行机制、集群品牌运行机制等既单独发挥作用,又相互配合,实现集群创新网络升级、知识创新能力升级和品牌升级,从而促进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3)分析了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的协同机理。在分析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协同升级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的协同机理模型。分析了企业和集群升级的路径协同模式,以及外源型产业集群和内源型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要素协同主要是NVC和集群创新网络协同、企业组织学习和集群知识创新协同和品牌协同;策略协同主要是企业及集群进行转型升级所采用的具体操作策略协同,以达到集群及其本土同时升级。本文紧密结合典型产业集群升级实践,分别从产业集群本土企业升级、集群整体升级及其协同方面,尝试性地提出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机理,为推进我国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思路。
吴家舟[4](2011)在《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其中,家族企业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截止到2010年6月,沪深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家族企业共有305家,占民营上市企业总数的36.2%,上市家族企业的总市值为14.657亿元,约占沪深上市企业总值的7%。2009年,它们的平均利润为1.69亿元。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家族企业正从创业的初期阶段,逐步转向规模化的发展阶段,能否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已经成为掌握家族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尽管中国大多数中小型家族企业都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是两权的分离又是企业规模扩大以及可持续经营的必由之路,所以,关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探讨是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中的重中之重。论文分作七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就论文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方法做出阐述。第二部分是关于家族企业的定义、国内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理论的文献综述,为下文的开展铺垫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国外家族企业及其治理结构的发展概况以及特点,重点以美国、欧洲、亚洲家族企业为例。第四部分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概况及其治理结构演变的论述,揭示了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发展遇到的瓶颈。第五部分是对于中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一般比较,重点对股权、董事会、控制力三方面进行了对比。第六部分是本文的案例分析,具体分析了正泰集团在各个阶段治理结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为中国的其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以及展望。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全面了解以及各个阶段的分析,在重点研究了所有权和经营权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目前我国中小型家族企业的家族式治理结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大中型家族企业若着眼于长远发展,股权结构必须进行改革,经营权必须下放。
王瑞斌[5](2010)在《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浙江省乐清市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事业在中国从无到有,再发展到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质的飞跃,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论从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来看,还是从政府对其的重视度、社会的关注度与市民的密切度来看,其高度都是绝无仅有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层次逐渐由原先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多的关注产品内在质量安全。然而近几年来,“苏丹红工业添加剂”、“三鹿奶粉”等一系列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以及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和国家形象,成为一个阻碍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社会性问题,从中折射出当前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着困境。因此,如何健全完善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防止和杜绝类似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的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切实提高中国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市场失灵论、政府管制论及质量管理学等理论为指导,分析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及困境,通过对浙江省乐清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证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并提出健全完善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路。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阐明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国内外产品质量监管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行概念界定,阐述有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政府管制论以及质量管理理论等;第三章通过分析中国产品质量总体状况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揭示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困境;第四章通过对浙江省乐清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实证研究,介绍乐清市在健全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过程中的具体尝试和做法,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供启发和借鉴;第五章从建立统一高效监管机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监管三大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抽查制度、健全市场质量诚信体系、提高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提出健全完善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路。第六章综述了全文结论,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本文研究成果,将为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同时为中国质监部门特别是各基层局提供一定启发和经验借鉴。
卢友中[6](2008)在《新时代造就的创富英雄——温州民营企业家群体浅析》文中研究指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温州市的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主体。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有的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有的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为温州赢得了荣誉。这些民营企业家,不愧为温州发展史中的功臣,是新时代的创富英雄。
熊爱华[7](2007)在《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但是近几年集群发展遇到瓶颈,技术含量低、创新动力不足、品牌支撑缺乏等原因使得许多集群竞争力衰退甚至萎缩。因此,创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实现由成本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是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创建区域品牌需要依托产业集群,将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理论与品牌理论结合起来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本论文选题来源是我国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实工作需要。论文研究既注重汲取最新前沿理论,又立足于区域品牌建设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为产业集群理论和品牌管理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论文第二章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明确了二者之间相互促动关系。第三章以论述浙江和广东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为基础,提出区域品牌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界定了培植区域品牌的主体职能。第四章运用博弈论对区域品牌形成和管理过程中企业、政府和协会各主体之间的竞合协同行为进行模型分析。第五章在对我国五个典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成实例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地方人文资源型、市场集散扩张型、外资资本带动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和技术创新推动型五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揭示了区域品牌形成的内在条件和规律,说明了区域品牌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第六章分析了“浏阳花炮”和“嵊州领带”两个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从实践角度对区域品牌培育理论进行了丰富和验证。本文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是:用物理学的磁场效应说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二者成为区域产业磁场中的两个磁极,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系统深入地分析总结了几个典型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提出了区域品牌培植机理中存在的“磁场”效应,说明通过区域产业核心要素作用可以形成以集群和区域品牌为两极的产业磁场,在政府、企业等创建区域品牌的磁力线作用下,产业磁场引力不断增强,强大的磁场效应又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进一步聚集;用博弈论揭示了培植区域品牌过程中政府、企业、中介协会与客户之间的竞合协同关系,明确了培植区域品牌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何显明[8](2007)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 ——基于浙江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行为模式为什么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并给地方工业化、市场化的路径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主题,为什么长期滞后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本文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在制度环境的深刻变迁过程中,地方政府无论是职能履行还是政策执行都存在着一种“选择性”机制,地方政府能够根据自身的效用偏好,有选择性地履行职能和执行中央政策,其行为选择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弹性空间。从地方政府演变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的那一天开始,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认知或公共财力问题,而更主要的是一个政府效用目标的选择,一个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问题。论文以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扩张为基本视角,立足于浙江区域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互动关系的个案分析,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变轨迹,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区域市场化进程中的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制度环境的深刻演变,使地方政府在整个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地方政府从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中央指令的执行者,演变成了有着自身特殊利益结构和效用目标的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一系列放权改革,重构了政府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动力机制,地方政府的自主意识迅速觉醒,并逐步形成了最大限度地扩张权限,不断尝试突破中央政策底线,以实现其特定的效用目标的内在冲动。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没有能够建立起刚性化的权限、职责分工体系,中央政府缺乏监督控制地方政府行为的有效机制。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推动体制改革的积极性,中央政府持续性地推行了权力下放的行政体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也越来越偏重于地方经济发展绩效所显示的政绩。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由此越来越具有了政治总承包的意味,即只要下级政府能够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出良好的政绩,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指标,上级政府通常很少干预下级政府的具体行为选择。地方政府以完成上级政府规定的刚性任务为前提,获取了在辖区内“说了算”的自主行为空间。制度环境变迁过程中约束条件与动力机制的演变,既为地方政府扩张行为自主性构建了强大的内在诱因,也为这种扩张提供了极富弹性的可能性空间。所谓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The 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Action),指的是拥有相对独立的利益结构的地方政府,摆脱上级政府和地方各种具有行政影响力的社会力量的控制,按照自己的意志实现其行政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上级政府和地方公众意愿的行为逻辑。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不同于中央下放的自主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是一个充满弹性的可能性空间。通过规避法律、政策的限制,地方政府可以成倍地放大中央政府下放的自主权,甚至获取中央政府根本就没有下放的权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执行上级政府制定的政策,还是追求地方政府自身的行政目标,地方政府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选择余地。地方政府不仅能够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性地执行中央的政策,履行自己的职能,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效用目标来配置其拥有的越来越丰富的公共资源,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凭借自己同上级政府的博弈经验或者地方的经济实力,超越自身权限,突破政策界线,自主地把握政府行为的边界。地方政府行为自主的扩张,意味着地方政府权力、职责及行为边界的模糊化,意味着地方政府角色行为潜在的多元化的可能性,它使得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呈现出了越来越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进而导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个性化”。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扩张,合乎逻辑地产生了地方政府行为绩效的不确定性,以及区域市场体系发育的路径选择及其绩效的不确定性。从“温州模式”到“浙江现象”,浙江的实践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性是区域市场体系发育的关键变量。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性构成了地方民众推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与中央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中间环节,是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体制改革创新活力的关键性因素。另一方面,利益驱动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往往表现为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性地介入微观经济过程,人为阻碍要素流动和区域市场体系的发育,甚至可能出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自主性为地方行政长官追求政绩最大化的冲动所左右,为地方资本力量所摆布的局面。换言之,地方政府既可能通过扩张其行为自主性,创造性地利用政策机遇,积极推进区域市场体系的发育;也可能通过扩张行为自主性,最大限度汲取地方资源实现政绩最大化,成为区域市场体系发育的阻碍力量。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日益膨胀,表明地方政府行为既在一定程度失去了中央政府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也没有能够在地方政治与行政体制的框架内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地方政府行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失范境地。因此,建立健全法律化、规范化的政府间职责、权限分工体系,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间博弈的制度空间;积极推进政治分权改革,探索在各级公共权威层面建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横向权力制衡机制,从而最终建立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有效控制机制,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现实课题。
张聪群[9](2007)在《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组织,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具有网络化特征的空间产业组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聚集,而是来自于聚集于特定地域的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和集群内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地理上的聚集为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环境和条件。产业集群的互动机理是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对于揭示产业集群内在运作规律,整合产业集群内外部的各种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的合力与集体效率,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产业集群视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以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首先对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结构、分类、形成与演进机制进行了分析,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从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互动的基础,着重对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之间、集群内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以及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互动机理展开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互动机理的产业集群治理与发展模式。论文最后以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对产业集群的互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二章,产业集群及其形成与演进机制。本章是全文研究的理论铺垫。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个多维度(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复合体,正确认识产业集群的本质应从产业关联、地理集中、互动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产业集群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在某一领域,基于精细分工和专业化的产业链在特定地域的集聚及其所形成的互动关系。集群内各主体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联系是柔性的,合作与竞争是动态的。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经济外部性、网络化四个特征,其结构是由核心网络层、辅助网络层和外部网络层组成的网络结构。本文无意对产业集群提出新的分类体系,而是通过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分类的研究透视产业集群内部的互动关系,印证了本文对产业集群本质的认识。本文将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概括为种子条件和环境条件,并从网络外部性的视角揭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机制。在网络外部性的视角下,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是“种子企业”在特定环境下的“繁衍”过程,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变化,使产业集群经历了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演进。第三章,产业集群互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基础。本章从经济属性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对产业集群互动的基础进行分析,揭示产业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产业关联性、地理邻近性、企业的共生性是产业集群互动的经济基础,产业集群中的社会网络和根植性是产业集群互动的社会文化基础。第四章,产业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集群这种网络结构的内生机理,本章对集群核心网络层和辅助网络层的各主体之间互动机理进行研究。在集群的核心网络层,企业之间的联系区分为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企业之间的互动形式表现为垂直互动和水平互动,具体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合作与竞争。合作性互动将扩展企业资源利用的边界,激励共同利益的形成,减少企业间的协调成本,发挥集群的协同效应。竞争性互动具有双重性,如果理性竞争,将有利于企业创新和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果恶性竞争,将给企业和集群带来灾难。合作与竞争是各主体之间进行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的过程。这一博弈过程将减少交易中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行业协会、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位于产业集群的辅助网络层,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通过其职能的发挥与集群内企业及其他相关主体之间发生互动关系,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高校、科研院所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知识、技术供求关系基础之上,二者之间是以技术为纽带的合作关系。第五章,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内外互动机理。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即集群所在区域以外的国内外相关企业、高校及研究院所、中介机构、集群、专业市场等,构成了集群的外部网络。本章以浙江省的典型产业集群为例证,从集群的开放性、集群内的龙头企业和全球价值链三个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内外互动机理进行了分析。集群的开放性是产业集群内外互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产业集群获取外部技术、信息等资源及获得外部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支持的重要条件。龙头企业以其自身的优势架起了集群网络与外部网络互动的桥梁。在全球化时期,产业集群通过与区域外经济主体的灵活互动,嵌入全球价值链某个或某几个“战略性环节”,通过调整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的位置和组织方式,实现集群的升级。第六章,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互动机理。技术创新优势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本章从集群内部主体之间互动的视角揭示集群技术创新优势的形成、知识溢出所产生的双重影响及集群内企业技术行为的选择。首先从创新灵感、创新动力、创新资源、创新范式四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作了分析。知识溢出是集群内各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是相互的,知识溢出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知识本身的性质,隐含知识溢出的主要渠道是人际之间的接触、交流和人员的流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维护创新者的利益,才能实现对创新者创新行为的激励。群内企业的技术行为主要可以区分为自主创新、技术模仿和守成三种。群内企业技术行为的选择是在特定集群内外环境下,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群内企业与群外相关组织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第七章,基于互动机理的产业集群治理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构成集群的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然而,产业集群并非天然的具备产生协同效应的能力。集群治理是实现集群协同效应、规避集群风险、预防集群衰退的主要举措。本章将产业集群视作网络组织研究其治理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治理是以产业关联和社会关系为联结,以集群成员之间的信任为基础,以保证集群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寻求集群成员合作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集群内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的共同治理。产业集群治理从本质上来讲,属于集群的内部治理。集群成员间的关系、互动与协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的治理逻辑。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主要有社会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社会机制是产业集群的自我调节机制,主要有信任、声誉、宏观文化、联合制裁。激励约束机制是产业集群治理的微观机制,是以集群剩余为核心的制衡机制。集群政策是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治理的主要方式,这种治理方式通过政府的职能而实现。由于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因此,地方政府通过集群政策对集群实施治理是一种正式制度安排。通过对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政策的梳理,本文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和为提高产业集群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拟采取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依赖于集群治理的自主发展模式和依赖于集群政策的外部引导模式。第八章,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互动机理的实证分析。浙江大唐袜业集群将不起眼的小产品做大做强,是成功产业集群的典范之一。本章以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在对大唐袜业集群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唐袜业集群互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基础、互动机制、大唐袜业集群互动与技术创新、地方政府治理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分析。
宋丽平[10](2006)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党中央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以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采取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使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了新的强劲的发展动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从“一五”开始,国家就高度重视对国有企业的投入和建设,使国有经济在全省全部经济成份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97年以来,由于大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人员分流和产品结构调整,使得国有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为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黑龙江省委提出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提出将在今后“通过多方途径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继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为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本文研究,对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体制改革,改变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现状,提升民营经济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贡献的份额,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我国非公有制及民营的内涵,“非公有制经济”是同传统的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民营”一词所依据的不仅仅是所有制,也包括经营方式,引入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概念,较非公有制经济制定政策措施也更有针对性。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本文着重评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比较优势,黑龙江省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应重视地方政府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地域和资源特点,要开拓新思路。本文还总结了建国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又一次崭新的贡献,是对马列主义的重要发展。 通过对黑龙江省413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及分析,得出“政策支持”、“环境宽松”、“资金支持”、“技术”、“市场”和“人才”等因素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都要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及“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分析比较,找出黑龙江省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思想解放程度、政策扶持力度、市场竞争能力、环境创建水平等方面都落后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为黑龙江省今后的经济工作指出了方向。全省上下应营造一个宽松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构建一个信息、融资、人才、中介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利用国有企业改制等有利契机,迅速打造一批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民营企业:利用地缘优势打通国际通道,引导黑龙江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二、低压电器业商标最高荣誉──“正泰”荣称中国驰名商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压电器业商标最高荣誉──“正泰”荣称中国驰名商标(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动力机制及其路径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脉络、经济社会因素和分类研究 |
2.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 |
2.3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研究 |
2.4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新经济社会学视角研究 |
3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类型、机理、动力机制和路径分析 |
3.1 产业集群类型 |
3.2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经济和社会机理 |
3.3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
3.4 基于要素禀赋和社会属性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4 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4.1 典型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
4.2 四种典型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要素分析 |
4.3 四种典型产业集群的区域社会要素分析 |
5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 |
5.1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产业集群的作用机制 |
5.2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
5.3 区域人力资本的动态比较—以深圳、东莞、苏州和温州为例 |
5.4 企业家人力资本、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温商为例 |
6 金融发展、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 |
6.1 金融发展、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和地区实践 |
6.2 社会资本支撑金融发展的浙江案例—从支撑产业成长的民间金融到担保链风波 |
6.3 信息技术推动金融发展的广东案例—移民城市深圳的手机产业的供应链金融 |
6.4 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路径 |
7 技术创新、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 |
7.1 社会网络与技术创新 |
7.2 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 |
7.3 网络关系嵌入、区域制度环境与技术创新 |
8 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模式比较—基于三对典型案例的分析 |
8.1 本土和外生传统产业集群—以温州电气产业集群和东莞电子产业集群为例 |
8.2 传统产业集群和高科技产业集群—以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和深圳手机产业集群为例 |
8.3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研究—以揭阳军埔和温州西岙两个“淘宝村”为例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问卷和插图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课题 |
后记 |
(2)中小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机理与创建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集群理论综述 |
2.1.1 国外企业集群理论综述 |
2.1.2 国内企业集群理论综述 |
2.2 集群品牌理论综述 |
2.2.1 品牌及相关概念 |
2.2.2 集群品牌及相关概念 |
2.2.3 集群品牌理论的发展 |
2.2.4 集群品牌的特性 |
2.2.5 集群品牌的表现形式 |
3. 浙江省集群品牌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概况 |
3.1.1 集群的发展历程 |
3.1.2 集群的产业规模 |
3.1.3 集群的产业特点 |
3.2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品牌发展现状 |
3.2.1 集群品牌的发展概况 |
3.2.2 集群品牌的发展历程 |
3.3 集群品牌形成典型案例研究 |
3.3.1 东南沿海——温州鞋业企业集群 |
3.3.2 浙中及西南内陆——永康五金企业集群 |
3.3.3 浙东北环杭州湾——诸暨大唐袜业企业集群 |
4 集群品牌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 |
4.1 集群品牌的构成维度 |
4.1.1 集群产业优势 |
4.1.2 集群环境优势 |
4.1.3 名牌群落效应 |
4.2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3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品牌形成的实证研究 |
4.3.1 样本选取 |
4.3.2 数据收集 |
4.3.3 实证分析 |
5 集群品牌创建路径研究 |
5.1 集群品牌创建路径的决定因素 |
5.1.1 品牌创建的行为主体:地方政府与龙头企业 |
5.1.2 品牌创建的支撑体系:多元环境与市场规制 |
5.2 集群品牌创建路径分析 |
5.2.1 路径一:基于龙头企业的集群品牌创建路径 |
5.2.2 路径二:基于地方政府的集群品牌创建路径 |
5.3 对比研究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与建议 |
6.3 本文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基本理论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2 外包及代工理论 |
2.3 产业集群及其协同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及其升级压力 |
3.1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的类型与特征 |
3.2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发展演变 |
3.3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面临的升级压力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的本土企业升级机理 |
4.1 外包与集群本土企业代工模式的形成 |
4.2 集群本土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
4.3 集群本土企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及相关因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集群整体升级机理 |
5.1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模型 |
5.2 产业集群升级的要素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
5.3 产业集群升级的实现方式 |
5.4 产业集群升级的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的协同机理 |
6.1 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协同升级的困境 |
6.2 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的协同模型 |
6.3 产业集群及其本土企业升级的协同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案例研究 |
7.1 浙江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升级 |
7.2 广东东莞IT产业集群升级 |
7.3 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 |
7.4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升级比较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东莞IT集群及本土企业调查问卷 |
(4)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家族企业的概念 |
2.1.2 家族企业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
2.2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境外家族企业概况以及治理结构研究 |
3.1 境外家族企业的历史变革 |
3.2 境外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 |
3.2.1 美国家族企业发展现状 |
3.2.2 欧洲家族企业发展现状 |
3.2.3 亚洲家族企业发展现状 |
3.3 境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
3.3.1 美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及其特点 |
3.3.2 欧洲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及其特点 |
3.3.3 亚洲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及其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及治理结构的演变 |
4.1 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阶段 |
4.2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发展阶段 |
4.2.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4.2.2 盖尔西克的治理结构演变研究 |
4.2.3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发展阶段 |
4.3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所有权过度集中 |
4.3.2 管理权难以下放 |
4.3.3 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
4.3.4 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三者合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一般比较 |
5.1 股权结构比较 |
5.1.1 股权结构和经营激励 |
5.1.2 股权结构和收购兼并 |
5.1.3 股权结构和监督机制 |
5.2 董事会比较 |
5.2.1 董事会的结构比较 |
5.2.2 家族介入董事会之比较 |
5.3 控制权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案例分析——正泰集团的启示 |
6.1 正泰集团介绍 |
6.2 正泰集团的发展历程与治理结构变迁 |
6.2.1 乐清县求精开关厂 |
6.2.2 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 |
6.2.3 正泰集团公司 |
6.2.4 正泰集团股改 |
6.3 案例总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结论展望 |
7.1 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完善的政策建议 |
7.1.1 家族治理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
7.1.2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5)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浙江省乐清市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五节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概述及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概述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第三章 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产品质量总体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
第三节 当前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面临的困境 |
第四章 浙江省乐清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乐清市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乐清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
第三节 乐清市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具体做法和尝试 |
第五章 健全完善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策与研究(出路) |
第一节 建立高效统一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
第二节 健全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三节 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
第四节 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
第五节 健全市场质量诚信体系 |
第六节 努力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
第七节 其他政策措施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论文总结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新时代造就的创富英雄——温州民营企业家群体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和演变 |
二、民营企业家的创富奥秘 |
(一) 不怕吃苦。 |
(二) 善捕商机。 |
(三) 巧用人才。 |
(四) 勇于创新。 |
三、民营企业家的财富品质 |
(一) 以德为先。 |
(二) 以人为本。 |
(三) 以文为魂。 |
(四) 以责为荣。 |
四、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原因和未来展望 |
(一) 正确的政策引导。 |
(二) 有力的法律保障。 |
(三) 领导的大力支持。 |
(四) 各界的热情呵护。 |
(7)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
2.2 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分析 |
2.3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
2.4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分析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战略的实施 |
3.1 我国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品牌与地方经济的发展 |
3.2 浙江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
3.3 广东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的发展 |
3.4 我国产业集群实施区域品牌战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5 创建基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必然趋势 |
3.6 区域品牌的形成机理分析 |
3.7 构建区域品牌的主体及其职能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分析 |
4.1 区域品牌创建中的“囚徒困境”难题 |
4.2 区域品牌创建中集群企业的协同竞争模型 |
4.3 区域品牌形成中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 |
4.4 区域品牌形成中企业与客户的博弈模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 |
5.1 地方人文资源型——温州鞋业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2 市场集散扩张型——“绍兴-中国轻纺城”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3 外资资本带动型——嘉善木业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4 名牌企业配套型---青岛家电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5 技术创新推动型——“武汉·中国光谷”区域品牌培植模式 |
5.6 五种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比较总结 |
5.7 基于产业集群培植区域品牌的对策措施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产业集群培植区域品牌的实证分析 |
6.1 浏阳花炮区域品牌的实证分析 |
6.2 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形成实证研究 |
6.3 浏阳花炮和嵊州领带区域品牌培植模式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 ——基于浙江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及其面临的挑战 |
(二) 本文的选题与基本理论假设 |
二、文献综述:制度变迁与地方政府行为逻辑 |
(一) 地方政府行为研究的多元分析模式 |
1、地方法团主义分析模式 |
2、政府制度创新角色分析模式 |
3、政府间竞争分析模式 |
4、政府间委托—代理分析模式 |
(二) 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自主性空间:相关研究成果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观点 |
(一) 概念的界定 |
1、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两个维度 |
2、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与国家自主性及官僚自主性 |
3、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与地方自治权及地方自主权 |
(二) 主要观点与基本思路 |
1、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 |
2、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演变轨迹 |
3、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弹性空间 |
4、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地方政府行为悖论与区域市场体系的发育 |
四、研究方法 |
(一) 制度——行为分析的理论谱系 |
(二) 制度——行为分析的基本框架 |
(三) 研究资料 |
(四)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地方政府自主性扩张的制度环境 |
一、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制度环境 |
二、意识形态:一个核心的政治变量 |
(一) 意识形态及其功能 |
(二) 意识形态:一种特殊的政治约束 |
(三) 市场化进程中政治意识形态的演进 |
三、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及其演变 |
(一) 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法理依据 |
(二) 行政性放权改革与地方政府自主权的扩大 |
(三) 地方政府权限的弹性空间 |
四、渐进性改革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扩张 |
(一) 渐进性改革的“试错性”逻辑 |
(二) 权力中心对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扩张的默认 |
第二章 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扩张的内在诱因 |
一、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变迁 |
(一) 分权改革与地方政府自利性的凸现 |
1、政府行为公共性与自利性 |
2、财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自利性的显性化 |
3、财政联邦化与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性的扩张 |
4、“下管一级”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利益 |
(二)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代言人角色的强化 |
(三) 地方政府的效用目标及其行为选择 |
二、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与压力机制 |
(一) 压力型体制下的委托代理机制 |
1、压力型体制的由来及其功能 |
2、高度集权的干部体制对压力型体制的支撑作用 |
3、政治—行政承包机制与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提升 |
(二) 政绩至上的考核机制与自主性扩张的内在冲动 |
三、政府间竞争的挤压效应 |
(一) 政府间竞争的动力机制 |
(二) 政府间竞争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
第三章 区域市场经济体系演进逻辑:以浙江为个案 |
一、从“温州模式”到“浙江现象” |
(一) 民营化: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
(二) 市场化:制度创新的根本导向 |
(三) 集群化:区域经济扩张的群体优势 |
二、市场主体的成长与多元竞争格局的形成 |
三、市场体系的发育与市场秩序的扩展 |
第四章 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 |
一、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境遇 |
(一) 制度创新主体之间的多元博弈 |
(二) 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的特殊角色 |
二、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与政府行为模式的差异 |
(一) 政府行为模式的区域间差异 |
(二) 政府行为模式的区域内部差异 |
(三) 政府行为模式的层级间差异 |
1、地方政府效用偏好及约束条件的层级间差异 |
2、市场经济认知信念自下而上的同化过程 |
3、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的县级政府行为自主性 |
三、区域市场体系发育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演变 |
(一) 市场体系发育初期地方政府的理性“无为” |
(二) 市场体系发育中期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演变 |
(三) 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适应性调整 |
第五章 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扩张的路径选择 |
一、理性无为:特定约束条件下的行政不作为 |
(一) 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优势 |
(二) 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的合谋机制 |
(三) 理性无为与区域市场体系的发育 |
二、象征性合作:政策执行中的自主性选择 |
(一) 政策意图在执行过程的变异 |
(二) 变通:地方政府象征性合作的博弈策略 |
1、意识形态压力与市场化改革的变通机制 |
2、股份合作制:“创造性的骗术” |
(三) 用足政策:政策空间的自主拓展 |
三、权威扩散:地方政府的自我赋权 |
(一) 权威扩散的动力机制 |
(二) 权威扩散的表现形式 |
(三) 政府间关系的博弈化 |
第六章 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变异 |
一、横向集权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 |
(一) 行政性放权与地方权力结构的演变 |
(二) 体制内横向集权现象的加剧 |
(三) “一把手”负责制与行政长官权力的扩张 |
二、政绩最大化驱动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 |
(一) 政府职能的选择性履行 |
(二) 政府角色的企业化与政府行为的经营化 |
(三) 短期政绩最大化与政府行为短期化 |
(四) 行政干预泛化与政治动员机制的滥用 |
三、地方政府行为的利益倾斜机制 |
(一) 用脚投票: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压力机制 |
(二) 集体行动:作为一种压力集团的私营企业主群体 |
(三) 进入体制: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 |
四、地方政府行为的公正性缺失效应 |
(一) 政策博弈与利益非均衡 |
(二) 非制度性利益表达与地方政府行为 |
结论 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悖论 |
一、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与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 |
二、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与区域市场体系的发育 |
(一) 地方政府角色:区域市场体系的培育者与压制者 |
(二) 地方政府能力:强政府和弱政府的市场增进效应 |
(三) 地方政府行为方式:政府与微观主体的互动关系及其效应 |
三、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控制机制的建构(上) |
四、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控制机制的建构(下)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 行政学与政治学文献 |
(二) 经济学文献 |
(三) 温州模式与浙江现象研究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后记 |
指导小组成员 |
(9)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及其形成与演进机制 |
2.1 产业集群的本质及其特征 |
2.1.1 产业集群的本质 |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 产业集群的结构及其分类 |
2.2.1 产业集群的结构 |
2.2.2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机制 |
2.3.1 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
2.3.2 网络外部性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机制 |
第三章 产业集群互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基础 |
3.1 产业集群互动的经济基础 |
3.1.1 分工协作与产业集群互动 |
3.1.2 产业关联性与产业集群互动 |
3.1.3 地理邻近性与产业集群互动 |
3.1.4 企业的共生性与产业集群互动 |
3.2 产业集群互动的社会文化基础 |
3.2.1 产业集群中的社会网络与产业集群互动 |
3.2.2 产业集群的根植性与产业集群互动 |
第四章 产业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 |
4.1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互动机理 |
4.1.1 垂直互动 |
4.1.2 水平互动 |
4.2 行业协会与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的互动机理 |
4.2.1 行业自律与监督机制 |
4.2.2 利益保护机制 |
4.2.3 利益协调机制 |
4.2.4 信息传导机制 |
4.3 地方政府与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的互动机理 |
4.3.1 地方政府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互动的经济基础 |
4.3.2 地方政府与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互动方式 |
4.4 高校、科研院所与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的互动机理 |
4.4.1 直接合作 |
4.4.2 间接合作 |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内外互动机理 |
5.1 集群的开放性与产业集群内外互动 |
5.1.1 集群的结构决定了其开放性 |
5.1.2 集群产品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 |
5.1.3 集群内外技术、信息、人员的流动性 |
5.1.4 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开放性及其内外互动的实证分析 |
5.2 集群内的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内外互动 |
5.2.1 龙头企业架起集群网络与外部网络互动的桥梁 |
5.2.2 德力西集团与乐清电器产业集群内外互动的实证分析 |
5.3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内外互动 |
5.3.1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 |
5.3.2 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
5.3.3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产业集群内外互动面临的障碍 |
5.3.4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宁波服装产业集群 |
5.3.5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实现我国产业集群内外互动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互动机理 |
6.1 产业集群互动与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
6.1.1 创新灵感与集群内部创新机会的发掘 |
6.1.2 创新动力与集群内部激烈的竞争 |
6.1.3 创新资源与集群内部资源的可获性和共享性 |
6.1.4 创新范式与集群内部的合作 |
6.2 产业集群互动与知识溢出 |
6.2.1 知识溢出及其特点 |
6.2.2 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双重影响 |
6.2.3 知识溢出与创新激励 |
6.3 产业集群互动与群内企业技术行为选择 |
6.3.1 集群内主体互动与企业技术行为 |
6.3.2 集群内外互动与群内企业的外部技术模仿行为 |
第七章 基于互动机理的产业集群治理与发展模式 |
7.1 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
7.1.1 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 |
7.1.2 产业集群治理的特征 |
7.2 产业集群治理的逻辑模型 |
7.2.1 JM 模型的扩展 |
7.2.2 产业集群治理的三维逻辑分析 |
7.3 产业集群的治理机制 |
7.3.1 社会机制 |
7.3.2 激励约束机制 |
7.4 产业集群政策与集群治理 |
7.4.1 集群政策的含义与目标 |
7.4.2 集群政策的国际借鉴 |
7.4.3 我国集群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
7.5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7.5.1 依赖于集群治理的自主发展模式 |
7.5.2 依赖于集群政策的外部引导模式 |
第八章 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互动机理的实证分析 |
8.1 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
8.1.1 大唐袜业集群的总体规模与技术装备 |
8.1.2 大唐袜业集群的产业链 |
8.1.3 大唐袜业集群的品牌与市场集散优势 |
8.2 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互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基础 |
8.2.1 大唐袜业集群互动的经济基础 |
8.2.2 大唐袜业集群互动的社会文化基础 |
8.3 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互动机制分析 |
8.3.1 大唐袜业集群内部的互动方式 |
8.3.2 大唐袜业集群内部主体之间合作的问卷调查分析 |
8.3.3 大唐袜业集群与集群外部企业互动分析 |
8.4 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互动与技术创新 |
8.4.1 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互动与合作创新 |
8.4.2 浙江大唐袜业集群互动与知识溢出 |
8.5 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治理模式——地方政府治理 |
8.5.1 搭建产业平台 |
8.5.2 实施品牌战略 |
8.5.3 促进产业升级 |
8.5.4 扶持骨干企业 |
8.5.5 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的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2 国外研究状况及评述 |
1.3 国内研究状况及评述 |
1.3.1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的研究状况 |
1.3.2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的研究状况 |
1.3.3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民营经济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状况 |
2.1 “非公有制”与“民营”的基本范畴 |
2.1.1 非公有制经济 |
2.1.2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 |
2.2 民营经济基本理论及其发展与创新 |
2.2.1 民营经济的基本理论 |
2.2.2 民营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
2.3 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
2.3.1 民营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
2.3.2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
2.3.3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新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及分析 |
3.1 问卷调查内容 |
3.1.1 问卷调查设计目的及思路 |
3.1.2 问卷设计内容 |
3.2 问卷调查结果 |
3.2.1 问卷调查项目的被选频次 |
3.2.2 各项因素选择频次位次排序 |
3.3 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与经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4.1 苏南模式分析 |
4.1.1 苏南模式出现的历史原由 |
4.1.2 苏南模式的特征和它的历史功绩 |
4.1.3 苏南模式的矛盾和弊端 |
4.1.4 苏南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
4.2 温州模式分析 |
4.2.1 温州模式的起源 |
4.2.2 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 |
4.2.3 温州模式的未来发展的趋向 |
4.3 珠江三角洲模式分析 |
4.3.1 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成因 |
4.3.2 转轨时期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 |
4.4 综合评述及差距分析 |
4.4.1 综合评述 |
4.4.2 黑龙江省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的主要差距 |
4.5 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总体思路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借鉴 |
5.1 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
5.1.1 设立专门管理服务机构 |
5.1.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5.1.3 技术创新政策支持 |
5.1.4 中小企业国标化发展的支持 |
5.2 日本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5.2.1 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 |
5.2.2 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5.2.3 中小企业改善结构的政策体系 |
5.2.4 日本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5.3 德国中小企业促进体制基本框架及实施措施 |
5.3.1 欧盟的区域性经济扶持政策框架与德国的政策措施 |
5.3.2 德国联邦各州政府的经济扶持计划的实施形式 |
5.4 国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
5.4.1 制定法规保护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
5.4.2 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
5.4.3 税收优惠减免企业财务负担 |
5.4.4 技术服务搭建企业创新平台 |
5.4.5 体系保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战略构想 |
6.1 树立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出发的基本理念 |
6.1.1 大力倡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 |
6.1.2 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
6.1.3 营造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的法制环境 |
6.1.4 为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
6.1.5 为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的培养巨人企业 |
6.1.6 发展黑龙江省特色产品及特色经济 |
6.1.7 为推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打造国际通道 |
6.2 市场竞争的体制框架的构建 |
6.2.1 “对内放开”清除市场准入障碍 |
6.2.2 抑制行政性垄断对市场的“条块”分割 |
6.2.3 加快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 |
6.2.4 完善市场竞争的具体实施建议 |
6.3 信贷融资渠道的拓展 |
6.3.1 建立与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服务体系 |
6.3.2 建立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6.4 政府职能的转变及社会服务系统的健全 |
6.4.1 政府的扶持及政策的调整 |
6.4.2 培育、规范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 |
6.4.3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造的对策研究 |
7.1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是搞活国有经济和壮大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 |
7.1.1 有助于民企低成本扩张和国企作强作大 |
7.1.2 有利于防止黑龙江省国有资产逐年缩水的颓势 |
7.1.3 有助于降低国有企业居高不下的改制成本 |
7.2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取得成果 |
7.3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7.4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新思路 |
7.4.1 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法律保障 |
7.4.2 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7.4.3 拓宽资金渠道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 |
7.5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成功经验介绍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发展民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对策研究 |
8.1 农产品深加工现状 |
8.1.1 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内涵 |
8.1.2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现状 |
8.1.3 黑龙江省民营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
8.2 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
8.3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民营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对策研究 |
9.1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对俄经贸合作的现状 |
9.2 民营企业对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
9.3 民营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
9.3.1 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 |
9.3.2 提高民营生产企业在对俄经贸合作上整体竞争力 |
9.3.3 找准中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的突破口 |
9.3.4 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对俄经贸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
9.3.5 为民营企业创造对俄经贸合作的良好环境 |
9.4 案例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10 黑龙江吸引民营资本投资特色旅游的对策研究 |
10.1 黑龙江省特色资源及发展情况 |
10.2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旅游业状况 |
10.3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开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0.4 典型案例 |
10.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受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低压电器业商标最高荣誉──“正泰”荣称中国驰名商标(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动力机制及其路径的比较研究[D]. 周建华. 暨南大学, 2016(11)
- [2]中小企业集群品牌的形成机理与创建路径研究 ——基于浙江实证[D]. 王丽丹.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6)
- [3]嵌入跨国外包体系的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D]. 江军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4]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比较分析[D]. 吴家舟. 西南大学, 2011(11)
- [5]中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浙江省乐清市实证研究[D]. 王瑞斌. 复旦大学, 2010(03)
- [6]新时代造就的创富英雄——温州民营企业家群体浅析[J]. 卢友中. 经济, 2008(10)
- [7]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区域品牌培植模式比较研究[D]. 熊爱华. 天津大学, 2007(04)
- [8]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 ——基于浙江的个案分析[D]. 何显明. 复旦大学, 2007(06)
- [9]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D]. 张聪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宋丽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