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在京理事及部分估价机构新春联谊会在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郑红彬[1](2014)在《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的近代化历程属于后发外生型,因此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离不开对外来影响的关注,尤其是来自近代在华外国建筑师的影响。英国建筑师到华时间早、在华时间长、分布空间广、群体数量大、建筑活动多,所以其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本文以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为研究对象,第二至五章分析英国建筑师在近代中国出现的历史背景,描绘英国建筑师在中国近代主要城市的发展,对该群体之数量、时空分布、群体构成以及其流动性进行分析,按其任职单位不同将其划分为军队建筑师、政府建筑师、私人建筑师、商业建筑师和教会建筑师五类,分别对其在华的专业活动进行总结分析;第六至八章分别对其参与的建筑设计竞赛、其与行业组织以及建筑师行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对行业竞争的规避、行业收入以及行业出版物三个方面;第九章从建筑风格、建筑技术、建筑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分析在华英国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在1840-1949年间,先后有不少于五百位英国建筑师在中国活动过。虽然他们主观上是英国殖民主义的“帮凶”,但客观上也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其运作机制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建筑师职业的诞生以及相关职业组织架构、行业标准及法律规范等的西方化进程,传播了大量的西方现代建筑知识并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现代专业人才。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成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首次对整个英国来华建筑师群体进行全面分析,描绘出这一群体较为清晰的轮廓和较为详尽的发展过程;以建筑师为线索厘清了近代英国在华建造活动的生产运作机制及其主要建筑成果;依靠当今的科技发展,充分利用了数据库等资源发现了一些新的史料,利用这些史料述及了前辈学者未曾述及之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之建筑竞赛、建筑行业组织、对行业竞争之规避等内容;改变传统的以城市或建筑视角的近代建筑史研究,以建筑师为线索梳理中国近代建筑史进程中的英国影响,使其变得清晰,可以推及其他国家对中国近代建筑影响之研究。
宋春华[2](2005)在《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文中提出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大家好!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今天开幕了,我代表第一届理事会向各位代表作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估价行业随之相继发展,1993年我国建立了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1994年8月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成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为适应房地产市场迅速发育和交易日趋活跃的需要,2004年7
杨晓光[3](2005)在《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2005年新春座谈会在京召开》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1月17日,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在北京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在京理事和部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机构新春座谈会。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常务副会长宋春华,建设部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刘宝英、副司长范勇,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副司长沈建忠,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陆克华,
赵富林[4](2002)在《陆克华说,房地产业大发展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心、两手抓之要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陆克华副司长在2002年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在京理事及部分估价机构新春联谊会上指出,2002年2月4日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住宅与房地产工作会议”的精神是,贯彻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住房发展目标和政策重点,应当定位在中低收入居民,以体现最广大人民群
常青[5](2001)在《针对性是房地产估价师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文中研究表明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本文在简要分析我国房地产估价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无论从行业组织责任和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房地产估价师队伍的客观实际及房地产估价师的主观要求来看,针对性是房地产估价师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
孙玉芳[6](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勐[7](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徐军[8](2014)在《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专门研究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的博士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及附件。在绪论中,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思路,重点是明晰了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辨析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由职业者、党外知识分子的关系,政治参与的内在构成要素及与“参政议政”的关系,确定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在非公有制领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群体,其政治参与是指对政治系统的决策和行为施加影响,及实际参与政治生活的活动与行为;另对相关理论——党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知识分子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和政治参与理论作了介绍。正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包括其产生、发展历程、时代背景、主要构成、特点、属性及作用。在历程部分,对改革开放前中国自由职业者状况作了回顾,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历程分为孕育、产生、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四个时期。在构成部分,分别介绍了五个主要群体——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中介行业的专业人员、自雇知识分子、民办社会组织的管理和专业人员的群体界定、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在特性部分,归纳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十个主要特点,并分别从与阶级、阶层、中间阶层、精英群体、利益集团角度进一步认证了其属性,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其地位和作用。正文第二部分是论述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包括历程及动因、途径及内容、成效与不足、对策与趋势及相关比较研究、评价体系。在历程及动因部分,回顾政治参与历程,认为应分孕育、启动和发展三个时期,分析了其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归纳了四个方面的主观原因和四个方面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为本行业发展争取支持、营造环境;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拓展个人社会活动空间,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客观原因是:国家治理的需要、统战工作的需要、社会建设的需要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途径与内容部分,从制度、政党、政府、团体、行业、媒体及其他七个途径论述了其政治参与的方式与内容。在成效与不足部分,从个人及单位、行业与群体、地方与社会、国家与政党四个层面总结了成效;从主体、途径、内容、标准四个方面,指出了不足。在对策与趋势部分,提出了加强主体建设、完善参与途径、提升参与质量、明确评价标准的对策,认为会出现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与加强的发展趋势;在比较部分,分别进行了群体比较与历史比较,群体比较是将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了比较,历史比较是与历史上自由职业者进行了比较,每个比较都包括了参与主体、背景、途径、作用四个方面。在评价体系方面,从政治参与途径入手,以具体参与方式为载体,按照政治参与的广度(反映参与广泛程度)、强度(反映参与深入程度)、效度(反映参与实际效果)三个纬度,先把每个参与途径下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提练出来,然后汇总三个纬度的指标项目,形成总体评价体系。本文还包括了两个附件:一是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二是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李晶[9](2011)在《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税收的发展是矛盾和冲突的产物。房地产税收制度是在解决矛盾过程中不断的变化、改革和进步的。在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决各种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产生了,在不断的矛盾调整中,房地产税收制度走向和谐与完整。时至今日,中国房地产税收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将房地产税收改革推向风口浪尖:第一,走过极贫极弱的发展历史,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探索着富国富民的道路,集30年的经验,走出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伴随着农村改革、工业改革、商业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等改革进程,各个行业在进行着改革,各个部门在进行着改革。房地产既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重要的生活资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房地产行业也开始改革,以土地使用有偿化为核心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住宅自有化住房制度改革在中国开始广泛实施并全面推广。由于原房地产税收制度是基于土地无偿使用而设置的,因此,房地产业的改革成为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动因。第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房地产业和原有税收制度的冲突,这种冲突迫使政府必须改革原房地产税收制度,以适应房地产业的发展需求。第三,房地产业的发展引发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在总量上的矛盾激化,结构上的矛盾亦格外突出。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整个购房者作为主体,其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经济的发展是消费者至上,消费者利益受损必然导致房地产业畸形发展。为了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和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均衡,需要对原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第四,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生产过程中,中国社会财富占有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财富差距不仅表现在流量上,而且表现在存量上。为了缩小财富的差距,需要对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进行调整。调整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整流量即调整收入的差距,一是调整存量即调整财产的差距。正是在如此巨大的改革压力下,对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考变得紧迫而意义非凡。论文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收的社会经济基础,总结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从与房地产的影响关系与影响程度的角度,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密切影响因素和一般影响因素;沿着历史的脉搏,探索房地产税收发展的历史轨迹,归纳现代房地产税收的改革历程,从税收要素的角度介绍房地产财产税、房地产商品税、房地产所得税和房地产其他税等房地产税种设置。之后,论文进行现行房地产税收的政治经济分析,分析房地产行业现行地租、税收、收费的状况及税费比重;分析现行房地产企业直接承担和间接承担的税收负担水平;指出在现行房地产税收体系中存在着房地产税种安排略多、房地产重复征税略重以及房地产取得环节、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税种设置欠妥等问题:在房地产财产税中存在着的城乡之间土地与房屋存在法律差异、个人拥有不同房产之间存在法律差异、计税依据设计不够公平、个人拥有经营性住房税收流失严重等问题;在房地产商品税中存在着商品税体制滞后、商品税附加制度陈旧等问题;在房地产得税中存在着级差利润调整作用微弱、环保节能导向作用较弱、调节社会财富存量功能较弱和实现社会正义功能尚未得以发挥等问题;最后,对中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进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现行房地产税收的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与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税收制度的整体框架内,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应当是:确立房地产税在房地产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确立分类课征的房地产税收基本模式;建立房地产税收体系;建立城乡企业与居民普遍征收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建立房地产估价制度。在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从房地产税收政治学、房地产税收社会学、房地产税收伦理学、房地产税收经济学、房地产税收法学等角度,论述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在基本架构部分,主要确立租、利、税、费并存的财政收入体制;确立房地产税收在税收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房地产税收体系的结构;确立房地产税收的基本模式:建立城乡企业与居民普遍征收的房地产税收制度;在相关制度部分,主要论证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所必需建立房地产估价制度。房地产按照评估价值计税的必要基础在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重复征税的变革、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增长和国际房地产税制的发展趋势。最后,论文提出现行房地产税收的制度创新的改革进程。根据房地产税收的改革目标,按照改革任务的逻辑关系,考虑各级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和企业与居民对于税制改革的承受能力,房地产税收体系创新应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2011-2015年,与“十二五”规划同期,形成房地产税收制度近期目标;2016-2020年,与“十三五”规划同期,形成房地产税收制度中期目标;2021-2025年,与“十四五”规划同期,形成房地产税收制度远期目标。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的近期方案,提供对于城市居民住房普遍征收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用地普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房地产财产税改进方案,改进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房地产商品税改进方案,在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方面、提供在建筑节能方面、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及使用方面和减排与循环经济方面的房地产所得税改进方案;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的中期方案,提供将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到农村的房地产财产税改进方案,对建筑业、销售不动产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的房地产商品税改进方案,将土地增值税并入企业所得税、试点混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房地产所得税改进方案;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的远期方案,提供推广混合个人所得税制度、新设遗产税与赠与税的房地产所得税改进方案。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在交易环节征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在保有环节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在遗赠环节征收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的房地产税收体系,实现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目标。
孔祥增[10](2011)在《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文中指出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的创办,是其党务经费体制变革的产物。训政时期,国民党实行“以国养党”之制。党费取自国库,是“以党治国、党国一体”训政体制下诸多国民党人的主观期许,也是“党费自给”的目标在巨额经费需求面前流于空言的一种现实选择。战后,国民政府由训政向宪政过渡,“以国养党”失去合法性基础,国民党党费自筹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渴求。征收党费与捐款等传统党费自给之途,早为事实证明是无法实现的奢望。故而筹办党营经济事业,以党企盈余作为党务经费的来源,遂成为全党共识。党营经济事业的战后兴办,是国民党党费自筹的历史选择与因应宪政体制下党务经费体制变革的现实需求。1945年,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事业养党”的方针。由国民党主导的敌伪资产的战后大接收,为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缘。国民党以敌伪产业拨补抗战损失为名,通过转账拨付的形式,价购了一批规模宏大、实力雄厚的敌伪产业,基本确立了党营经济事业的规模。在中央财务委员会的积极筹组下,党营经济事业由中央至地方,从工厂实业到商贸金融,逐步建立来。同时,各地方党部亦因利乘便,陆续建立各地党营经济事业。由此,依托组织的力量,国民党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庞大的党营事业体系。在中央财务委员会的经营擘划下,党营经济事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各党营事业公司的年度盈余决算及逐月提拨的利润分成,成为党务经费的重要来源,“事业养党”得到一定程度地实现。党营经济事业甫经建立,根基未固,其总体规模与实力难以维持浩大的党务经费开支,“事业养党”的真正实现尚需时日。随着国内经济条件的日趋恶化与战局的巨大逆转,党营经济事业逐步陷入经营困境,并伴随国民党政权多次播迁直至宣告在大陆的终结。党营经济事业以一般企业的姿态出现,实施企业化经营。透过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央财务委员会对党营事业公司从组织、人事、财务等诸多层面加以管控,是整个党营事业的最高管理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行使对党营经济事业的稽核监察权。党营事业公司既受中央财务委员会的最高控制,又受中央监察委员会的监察督导,由此形成党营经济事业的双重管理体制。中国国民党通过一系列较为周密的制度设计,基本实现了对党营经济事业的控制。党营经济事业融企业经营与政党行为于一体,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实践方式,是介乎于国营与民营之间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党营经济事业在战后初创,尚处于奠基时期,其总体规模和实力尚难以与发展已久的民营与国营企业相比。然而各党营事业公司于所在区域和行业,多为规模宏大、实力雄厚之业界翘楚,加之党营事业本身是一整体完备的事业体系,并具有强势的政治背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党营经济事业利用执政党的优势地位,在贷款申请、原料采购、成品销售等诸多方面得到政府的庇护,表现出“以政利党”的特色;同时又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法令,成为政府以资利用的重要力量,对维系国民党政权有着重要的政治功用,从而展现出“以党利政”的一面。各党营事业公司多注重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希求树立党营事业的良好形象。但作为国民党“化国家之财为一党之私”的产物,党营经济事业依恃特权庇护,自然备受时人的诟病和责难。
二、2002年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在京理事及部分估价机构新春联谊会在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在京理事及部分估价机构新春联谊会在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凡例 |
1 关于外国译名问题 |
第1章 绪论 |
1.1 学科背景 |
1.1.1 欧洲的“欧洲殖民建筑”研究 |
1.1.2 日本的“亚洲近代建筑”研究 |
1.1.3 中国的“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3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4 国内外对近代中国建筑师和其它国家建筑师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文献阅读 |
1.4.2 网络数据库检索 |
1.4.3 档案研究 |
1.4.4 统计分析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英国建筑师在近代中国出现的背景 |
2.1 1840 年以前中英交流背景 |
2.1.1 以利为先——贸易、外交与战争 |
2.1.2 中华归主——宗教传播 |
2.2 英、中建筑师职业发展背景 |
2.2.1 英国建筑师职业的发展概述 |
2.2.2 中国建筑师职业的发展概述 |
2.3 近代外国建筑师来华的整体背景 |
2.3.1 中国近代建筑史与外来影响 |
2.3.2 外国建筑师来华的整体背景 |
2.4 英国在近代中国之建造活动 |
2.4.1 官方建造活动 |
2.4.2 洋行建造活动 |
2.4.3 教会建造活动 |
2.5 近代早期没有建筑师参与的英国建筑活动 |
2.5.1 英国商人指导中国工匠建造 |
2.5.2 英国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建造 |
2.5.3 在华英国工匠建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国建筑师群体在中国近代主要城市的发展 |
3.1 香港 |
3.1.1 1841-1902 年香港英国建筑师 |
3.1.2 1903-1941 年香港的英国建筑师 |
3.1.3 1841-1941 年香港“非居住”英国建筑师 |
3.2 上海 |
3.2.1 私人建筑师 |
3.2.2 政府建筑师 |
3.2.3 1841-1949 年上海“非居住”英国建筑师 |
3.3 广州 |
3.4 天津 |
3.4.1 军队建筑师 |
3.4.2 私人建筑师 |
3.4.3 政府建筑师 |
3.5 武汉 |
3.6 北京 |
3.7 其他城市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透视 |
4.1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群体数量与分布 |
4.1.1 数量 |
4.1.2 地域分布 |
4.1.3 时间分布 |
4.2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群体构成 |
4.2.1 专业组织 |
4.2.2 教育背景 |
4.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的阶段性特征 |
4.3.1 阶段划分 |
4.3.2 各阶段特点 |
4.4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群体的流动性 |
4.4.1 人员流入 |
4.4.2 人员流出 |
4.4.3 内部流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1 军队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1.1 英国军事机构建筑(工程)部门概况 |
5.1.2 英国军队建筑师的职责及专业成果 |
5.2 政府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2.1 为上海公共(英)租界公众建造——上海市政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2.2 为英国在远东建造外交、司法和领事建筑——上海大英工部总署远东分部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2.3 为中国海关建造灯塔及办公建筑——中国海关营造处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3 私人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3.1 概况 |
5.3.2 职责及专业成果 |
5.4 商业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4.1 概况 |
5.4.2 职责及专业成果 |
5.5 教会建筑师的专业活动 |
5.5.1 概况 |
5.5.2 职责及专业成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建筑竞赛活动 |
6.1 近代在华建筑设计竞赛概况 |
6.1.1 综述 |
6.1.2 形式 |
6.1.3 运作详细 |
6.2 案例一:上海工部局大楼第一次建筑设计竞赛(1871-1873) |
6.2.1 缘起 |
6.2.2 竞赛设想、细则及相关问题讨论 |
6.2.3 参赛情况及评审结果 |
6.3 案例二:上海工部局建筑第二次竞赛设想及其两次论争(1910-1913) |
6.3.1 缘起 |
6.3.2 第一届特别委员会报告及第一次争论 |
6.3.3 第二届特别委员会报告及第二次争论 |
6.3.4 结果 |
6.4 案例三:1896 年香港政府办公楼建筑竞赛设想 |
6.4.1 缘起 |
6.4.2 竞赛细则和条件 |
6.4.3 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行业组织 |
7.1 上海工程师和建筑师学会 |
7.1.1 缘起 |
7.1.2 协会的章程和规定 |
7.1.3 沿革、组织架构及主要活动 |
7.1.4 会员分析 |
7.1.5 历年会议中有关建筑的文章及相关议题 |
7.2 在华建筑师学会 |
7.2.1 缘起 |
7.2.2 成立 |
7.2.3 活动 |
7.2.4 在华建筑师学会与建筑师注册问题 |
7.2.5 在华建筑师学会与 RIBA 的联合问题 |
7.2.6 结局 |
7.3 上海地产估价师及测绘师学会 |
7.3.1 缘起 |
7.3.2 成立 |
7.3.3 组织机构及历届负责人 |
7.3.4 活动 |
7.3.5 协会对职业行为的规范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行业研究 |
8.1 对行业竞争的规避 |
8.1.1 案例一:Scott & Carter vs. S. J. Halse,1906 |
8.1.2 案例二:Puenell & Pagett vs. Ernest James Berkeley,1907 |
8.1.3 案例三:Messrs. Atkinson & Dallas vs. H. G. Harmer,1909 |
8.2 行业收入 |
8.2.1 私人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收费 |
8.2.2 私人建筑师的测绘估价收费 |
8.2.3 政府建筑师的收入——以上海工部局建筑师为例 |
8.3 行业出版活动 |
8.3.1 《中国建筑师和建造者汇编》 |
8.3.2 《中国建造者》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
9.1 建筑风格样式方面 |
9.1.1 西式建筑风格的移植 |
9.1.2 英中式(Anglo-Chinese)风格建筑的探索 |
9.1.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近代建筑风格演进 |
9.2 建筑技术方面 |
9.2.1 建筑基础 |
9.2.2 建筑结构 |
9.2.3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发展 |
9.3 建筑人才培养方面 |
9.3.1 中、高等建筑教育 |
9.3.2 技术夜校 |
9.3.3 学徒 |
9.3.4 施工现场指导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语 |
10.1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与中国建筑的近代化 |
10.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成果 |
10.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图目录 |
附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A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大事记(1840-1949) |
附录B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名录 |
附录C 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事务所及其主要作品一览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研究的创新性 |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
0.3.2 相关概念解释 |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
1.2.1 传统商业街市 |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
2.2.4 小结 |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
2.3.7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
4.3.1“日人街”的划定 |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
(三) 认识和启示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8)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0.2 相关范畴的界定 |
0.2.1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2 政治参与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3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0.3.1 研究概况 |
0.3.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
0.3.3 存在的问题 |
0.3.4 下一步研究建议 |
0.4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0.4.1 相关理论 |
0.4.2 研究方法 |
0.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重点、难点 |
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 |
1.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
1.1.1 建国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 |
1.1.2 建国后至1978年前的中国自由职业者 |
1.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产生的时代背景 |
1.2.1 经济背景 |
1.2.2 政治背景 |
1.2.3 文化背景 |
1.2.4 社会背景 |
1.2.5 国际背景 |
1.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孕育期 |
1.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产生期 |
1.5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初步发展期 |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期 |
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群体 |
2.1 外企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 |
2.1.1 群体界定 |
2.1.2 现实状况 |
2.1.3 发展趁势 |
2.2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和技术人员 |
2.2.1 群体界定 |
2.2.2 现实状况 |
2.2.3 发展趋势 |
2.3 民营中介行业中的专业人员 |
2.3.1 群体界定 |
2.3.2 现实状况 |
2.3.3 发展趋势 |
2.4 自雇知识分子 |
2.4.1 群体界定 |
2.4.2 现实状况 |
2.4.3 发展趋势 |
2.5 民办社会组织中的管理和专业人员 |
2.5.1 群体界定 |
2.5.2 现实状况 |
2.5.3 发展趋势 |
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属性及作用 |
3.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 |
3.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属性 |
3.2.1 它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吗? |
3.2.2 它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吗? |
3.2.3 它属于中间阶层吗? |
3.2.4 它是精英群体吗? |
3.2.5 它形成了利益集团吗? |
3.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
3.3.1 经济:投资、就业、消费的重要促进者、科研的创新者和财富的创造者 |
3.3.2 政治:政治参与新的主体、政党党员新的来源 |
3.3.3 社会:建设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 |
3.3.4 文化:文化产业的主要推动者、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贡献者 |
3.3.5 生态:产业升级的推动者、民间环保的生力军 |
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及原因考察 |
4.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历程 |
4.1.1 孕育期(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 |
4.1.2 启动期(2000-2006年) |
4.1.3 发展期(2006年以后) |
4.2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对于政治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
4.3 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观原因 |
4.3.1 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 |
4.3.2 代表行业利益、反映行业诉求,为本行业发展争取支持、营造环境 |
4.3.3 参与国家政治运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
4.3.4 拓展个人社会活动空间,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支持个人事业发展 |
4.4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客观原因 |
4.4.1 国家治理的需要 |
4.4.2 统战工作的需要 |
4.4.3 社会建设的需要 |
4.4.4 行业发展的需要 |
5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内容 |
5.1 人大政协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 |
5.1.1 参加人大选举 |
5.1.2 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5.1.3 在人大、政协相关会议及活动上建言 |
5.1.4 提出议提案并监督办理情况 |
5.1.5 反映社情民意 |
5.1.6 参与立法或执法监督工作 |
5.2 政党途径及有关方式、内容 |
5.2.1 加入政党并担任一定职务 |
5.2.2 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
5.2.3 通过党的会议、活动来反映利益诉求 |
5.2.4 运用党际协商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
5.3 政府、法院、检察院(简称“一府两院”)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3.1 在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
5.3.2 在一府两院一些监督性、咨询性、荣誉性机构任职 |
5.3.3 与一府两院的对口联系 |
5.3.4 一府两院召开的听证会、专题座谈会 |
5.3.5 参与政府信访接待 |
5.4 团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4.1 成为社会团体的成员,争取担任一定职务 |
5.4.2 支持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工青妇等组织 |
5.4.3 在工青妇等组织中积极建言、发挥作用 |
5.5 行业途径及相关方式 |
5.5.1 参加和参与组织行业协会、商会 |
5.5.2 通过行业协会反映利益诉求 |
5.5.3 谋求在行业协会内的影响和控制力 |
5.6 媒体途径及相关方式、内容 |
5.6.1 在媒体上开辟专栏 |
5.6.2 与媒体联合成立公益服务机构 |
5.6.3 不时在媒体上就社会热点问题发出声音 |
5.6.4 借助媒体开展公益、评选活动 |
5.7 其他途径 |
5.7.1 参与“同心”主题实践活动(综合途径) |
5.7.2 个人接触(个人途径) |
5.7.3 基层途径 |
6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与不足 |
6.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成效 |
6.1.1 个人及单位层面 |
6.1.2 行业与群体层面 |
6.1.3 地方与社会层面 |
6.1.4 国家与政党层面 |
6.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不足 |
6.2.1 主体方面的不足 |
6.2.2 途径方面的不足 |
6.2.3 内容方面的不足 |
6.2.4 标准方面的不足 |
7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特点、对策与趋势 |
7.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 |
7.2 扩大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
7.2.1 加强主体建设 |
7.2.2 完善参与途径 |
7.2.3 提升参与质量 |
7.2.4 明确评价标准 |
7.3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
7.3.1 主体会进一步加强与均衡 |
7.3.2 途径会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
7.3.3 质量会进一步提升与显着 |
8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 |
8.1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群体比较 |
8.1.1 参与背景的比较 |
8.1.2 参与主体的比较 |
8.1.3 参与途径的比较 |
8.1.4 参与作用的比较 |
8.2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历史比较 |
8.2.1 参与背景的比较 |
8.2.2 参与主体的比较 |
8.2.3 参与途径的比较 |
8.2.4 参与作用的比较 |
9 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评价体系 |
9.1 参与途径下的指标项目及数值标准设定 |
9.1.1 人大政协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2 政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3 政府(一府两院)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4 团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5 行业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6 媒体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1.7 其他途径下的指标项目 |
9.2 三个纬度下的指标项目归纳和权重设定 |
9.2.1 政治参与广度指标 |
9.2.2 政治参与强度指标 |
9.2.3 政治参与效度指标 |
9.3 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及标准设定 |
附件1:中介行业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与政治参与调查问卷汇总说明 |
附件2: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状况调查问卷汇总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与撰写的着作 |
后记 |
(9)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房地产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问题 |
1.1.2 房地产业积累了突出的发展矛盾 |
1.1.3 房地产业肩负着更多的发展责任 |
1.1.4 房地产税收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
1.1.5 房地产税收改革进程滞后 |
1.1.6 房地产税收改革压力巨大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 |
1.3 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 |
1.3.1 篇章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2 房地产相关概念、种类与属性 |
2.1 房地产相关概念 |
2.1.1 土地与地产 |
2.1.2 房屋与房产 |
2.1.3 建筑物与构筑物 |
2.1.4 房地产与不动产 |
2.1.5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 |
2.1.6 房地产税与财产税 |
2.2 房地产种类 |
2.3 房地产属性 |
2.3.1 房地产的自然属性 |
2.3.2 房地产的经济属性 |
2.3.3 房地产的社会属性 |
2.3.4 房地产的政治属性 |
3 房地产税收的社会经济基础 |
3.1 房地产体制 |
3.1.1 房地产的产权关系 |
3.1.2 房地产的所有制关系 |
3.2 房地产业发展 |
3.2.1 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 |
3.2.2 房地产业的发展状态 |
3.3 房地产价格表现形式与影响因素 |
3.3.1 房地产价格表现形式 |
3.3.2 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 |
4 房地产税收的形成与发展 |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房地产税收 |
4.1.1 土地与房屋交易课税 |
4.1.2 土地使用课税 |
4.1.3 房屋使用课税 |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房地产税收 |
4.2.1 土地与房屋交易课税 |
4.2.2 土地与房屋使用课税 |
4.2.3 现代房地产税收改革历程 |
4.3 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 |
4.3.1 房地产税收体系 |
4.3.2 房地产税种设置 |
4.4 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 |
4.4.1 2003~2008 年的房地产税收政策 |
4.4.2 2008~2009 年的房地产税收政策 |
4.4.3 2009年以来的房地产税收政策 |
5 现行房地产税收的经济分析 |
5.1 房地产租、税、费关系分析 |
5.1.1 房地产租金与税收 |
5.1.2 房地产收费与税收 |
5.2 房地产税收水平分析 |
5.2.1 房地产税收绝对水平:从税收角度的观察 |
5.2.2 房地产税收相对水平:从地租和收纳角度的观察 |
5.3 房地产税收体系分析 |
5.3.1 房地产税种安排略多 |
5.3.2 房地产重复征税略重 |
5.3.3 房地产各环节税种设置欠妥 |
5.4 房地产财产税分析 |
5.4.1 城乡之间的土地与房屋存在法律差异 |
5.4.2 个人拥有不同房产之间存在法律差异 |
5.4.3 计税依据设计不够公平 |
5.4.4 个人拥有的经营性住房税收流失严重 |
5.5 房地产商品税分析 |
5.5.1 商品税体制滞后 |
5.5.2 商品税附加制度陈旧 |
5.6 房地产所得税分析 |
5.6.1 级差利润调整作用微弱 |
5.6.2 环保节能导向作用不足 |
5.6.3 调节社会存量财富功能较弱 |
5.6.4 社会正义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
5.7 总结 |
5.7.1 房地产税收职能:有作用但不可无限放大 |
5.7.2 房地产税收制度:有缺陷且不可被忽视 |
6 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目标模式 |
6.1 理论基础 |
6.1.1 房地产税收社会学 |
6.1.2 房地产税收政治学 |
6.1.3 房地产税收伦理学 |
6.1.4 房地产税收经济学 |
6.1.5 房地产税收法学 |
6.2 基本架构 |
6.2.1 租利税费并存的财政收入体制 |
6.2.2 房地产税收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 |
6.2.3 房地产税收体系 |
6.2.4 房地产税收基本模式:确立分类房地产税模式 |
6.2.5 房地产税收目标模式:建立城乡企业与居民普遍征收的房地产税制度 |
6.3 房地产估价制度 |
7 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改革进程 |
7.1 近期方案 |
7.1.1 改进房地产财产税 |
7.1.2 改进房地产商品税 |
7.1.3 改进房地产所得税 |
7.2 中期方案 |
7.2.1 改进房地产财产税 |
7.2.2 改进房地产商品税 |
7.2.3 改进房地产所得税 |
7.3 远期方案 |
7.3.1 推广混合个人所得税制度 |
7.3.2 新设遗产税与赠与税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10)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分析 |
三、国民党党营事业概说 |
四、研究主题的界定与解析 |
五、研究的基础与创新点 |
六、论文的基本架构 |
第一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缘起 |
第一节 从国民党党务经费问题谈起 |
一、政党经费概说 |
二、国民党党务经费的基本范畴及支用原则 |
三、国民党党务经费的来源 |
第二节 “以国养党” |
一、“以国养党”的政治基础——以党治国的训政体制 |
二、“以国养党”的心理写照 |
三、“以国养党”的具体实践 |
第三节 从“党员养党”到“事业养党” |
一、“党员养党”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方式 |
二、对重塑革命精神的期许与党外批评的因应 |
三、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
四、宪政实施与党务财政体制变革 |
五、宪政实施前景下“事业养党”方针的逐步确立 |
第二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筹组兴办 |
第一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萌生 |
一、革命党人利用党营经济事业的最初设想与实践 |
二、“大家都成资本家”——鼓励党员个体经营经济事业 |
三、各级党部经营党营经济事业的实践 |
第二节 组织调整与基金筹募 |
一、党营事业的组织管理者 |
二、党费基金的筹募 |
第三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一)——国民党的审慎投资与党营经济事业的创办 |
一、移花接木——巧夺民营银行为党的金融机构 |
二、国民党的贸易公司——树华公司的建立 |
三、由地方党营事业而来的安徽农产公司 |
四、中统局的党营事业 |
第四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兴办(二)——价购敌伪资产与中央党营经济事业的大规模兴办 |
一、战后接收与资金瓶颈的突破 |
二、齐鲁公司暨兴济公司的成立 |
三、恒大公司的筹组成立 |
四、益华公司及兴台公司的成立 |
第三章 党营经济事业的发展与落幕 |
第一节 党营事业体系的有机协调 |
一、党营事业体系的建立 |
二、党营事业间的协作配合 |
第二节 党营事业的经营境况 |
一、经营的艰难困境与应对 |
二、一定时期内的发展 |
三、经营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党营事业的经营模式与市场营销——以齐鲁公司与恒大公司为主体的探讨 |
一、产销结合的经营模式 |
二、业务推展与市场分析 |
三、营销方式的探析 |
第四节 党营经济事业的衰败与落幕 |
一、金圆券改革的失败与党营经济事业走向衰落 |
二、战局的根本逆转与党营事业公司的应变 |
三、大陆时期党营经济事业的终结 |
第四章 党营公司的内部管理 |
第一节 股权与经营决策权的探析 |
一、股东与股东会 |
二、董事与董事会 |
第二节 公司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一、公司的组织体系 |
二、党营企业的当家人——董事长 |
三、专门人才的支撑——党营企业的经理人 |
第三节 党营企业职工管理探析 |
一、党营企业的职员管理 |
二、党营企业对工人的控制与管理 |
第五章 党营公司的“党有、党治与党享” |
第一节 党营事业公司的所有权 |
一、党营事业公司的实际出资人 |
二、中央所有与地方所有间的冲突 |
三、团营经济 |
第二节 党营经济事业与国民党派系关系的探讨 |
一、党营经济事业与CC豪门资本的交织 |
二、党营事业与国民党的派系纷争 |
第三节、国民党对党营事业的控制体系 |
一、组织人事与经营决策权的控制 |
二、财务的控制与监督 |
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对党营事业的监察权 |
第四节 党企盈余与党务经费供给 |
一、党营事业对党务经费的有限反哺 |
二、变相的党库通国库 |
结语:党营经济事业的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事业养党”的探析 |
第二节 介乎于国营与民营之间——企业形态与经济地位的考察 |
一、民生主义的实践方式 |
二、以民营企业的姿态出现,又具国营企业同样的官方色彩 |
三、党企经营及其地位评析 |
第三节 以政利党与以党利政——党企与党、政府、社会关系的探讨 |
一、党营事业的特权庇护 |
二、对国民党政权的维系功能 |
三、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期许与社会舆论对“党僚资本”的批判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02年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在京理事及部分估价机构新春联谊会在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在华英国建筑师研究(1840-1949)[D]. 郑红彬. 清华大学, 2014(09)
- [2]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A]. 宋春华.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5年第3期(总第52期), 2005(总第52期)
- [3]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2005年新春座谈会在京召开[A]. 杨晓光.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5年第1期(总第50期), 2005(总第50期)
- [4]陆克华说,房地产业大发展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心、两手抓之要策[J]. 赵富林. 中国房地信息, 2002(04)
- [5]针对性是房地产估价师继续教育的必然要求[A]. 常青.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2001年第3期(总第28期), 2001(总第28期)
- [6]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7]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8]当代中国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及其政治参与研究[D]. 徐军. 武汉大学, 2014(06)
- [9]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 李晶.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10]中国国民党党营经济事业研究(1945-1949)[D]. 孔祥增. 南京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