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持式单频GPS在测量调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琦[1](2020)在《基于三维激光要素提取与高精度地图制作》文中认为
邱淑豪[2](2020)在《基于非接触式多源点云采集技术的边坡形变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形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工边坡,随之而来的滑坡风险和隐患也在不断增加,这种隐患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的发挥。传统的边坡监测手段费时费力,测量精度受外界影响较大,如何快速、高精度、高效率地获取边坡表面特征信息对边坡进行形变监测,并降低生产周期与成本是目前该领域的关键问题。如今有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等非接触测量方式,以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和建模方式对物体进行三维模型重建,但单一技术的点云数据建模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复杂场景的建模要求。故开展多源点云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可弥补各自缺陷,实现更完整精确的三维模型重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出发,提出一套基于非接触式多源点云采集方式的边坡形变监测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多源点云数据融合建模的可行性以及边坡形变监测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从点云数据采集方式对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摄影测量两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归纳,总结了两项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分类并提出了一套规范化的工作流程。(2)针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将多种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相融合的三维模型重建技术并进行了精度分析。以学校某实验楼为例,将两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经过点云的粗配准、精配准等处理后,得到了实验楼完整精确的点云模型。运用了多源点云数据融合技术构建的三维点云场景更加完整,几何与纹理细节也更加丰富。实验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可在实际的项目生产中应用。(3)提出了三种基于点云分析的边坡形变监测方法,即基于监测点的形变计算方法、基于点云对点云的形变计算方法法和基于网格节点的形变计算方法,并对原理进行论述,分析了三种方法具有的优缺点。运用基于监测点的形变计算法分析边坡变形,使用两种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获取室内沙盘模型的两期点云并计算其变形量,结果与全站仪获取标靶的变形信息具有较好一致性。研究分析了非接触式点云采集方法在边坡形变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及无人机航拍获取的两期点云数据,运用基于点云对点云的形变计算Hausdorff距离点云比较法对边坡变形进行了分析。
廖癸秋[3](2019)在《多旋翼无人机导航控制系统可靠性增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空中机器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旋翼无人机作为一种高灵活性的空中机器人平台而越发受到关注,因而对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衡量旋翼无人机的飞行性能的最关键的指标有:一是飞行控制器的精度与稳定度,二是无人机的飞行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对于复杂环境下的旋翼飞行器而言,其飞行可靠性主要体现在无人机适应环境的能力。当无人机处于机动时,且存在不确定性风的干扰,若控制器的快速响应能力较差,势必造成控制器的发散。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无人机机动时,如何增强其可靠性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提高控制器快速响应性能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无人机导航传感器的性能分析。本文对不同导航传感器的特性进行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进而针对传感器的噪声特性以及适用的条件,对融合滤波器算法进行了建模。2)无人机飞控系统快速响应方法研究。首先针对六自由度运动估计存在低成本传感器融合时间及方向不对齐问题,分析了各个传感器时间异步误差对融合算法的影响,提出了基于EKF的时间对齐闭环滤波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时间对齐闭环反馈,能同时估计六自由度运动状态和GPS与AHRS之间时间同步误差,提高了滤波估计精度和响应速度。此外,为了提高该算法的收敛性,本文讨论了一种粗对准的校准方法。该融合算法可以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上实现,并不需要高性能的计算单元。3)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首先针对控制器可靠性提高方面,设计了无人机解耦控制器,将多个SISO控制器构成一个串并联的复合结构,且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黑箱系统辨识方法得到控制器参数到性能特性的映射,将机器学习的思路引入到控制器自动调参中,选择恰当的回归模型来反映控制参数与控制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构造优化代价函数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各个性能指标函数的物理意义,实现了自动调参,提高了控制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旋翼无人机飞行实验验证。研制了无人机控制系统,针无人机大机动条件下的导航和控制算法,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和野外真实飞行测试,由测试结果看出性能得到较大提升,满足工程中大机动应用要求。
林凡强[4](2017)在《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研发与采集研究》文中认为瞬变电磁法(TEM)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采用人工场源激发的时间域电磁探测方法,是以大地中岩矿石的导电性和导磁性为物性前提,通过不接地磁性源或接地电性源方式向地下发送脉冲信号,大地受激发产生瞬变电磁场,导电地质体受感应产生涡旋电流,产生二次场。TEM方法通过观测、分析二次磁场的过渡过程,进行地下地质异常体的探测。近年来,国内外对瞬变电磁法的仪器研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和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的需要,新型的多分量、多参数、大深度探测的瞬变电磁仪器进入电磁探测领域,从原有的单一垂直分量测量到电场和磁场同时测量的时频电磁法(TFEM)、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LOTEM)、以及多通道瞬变电磁法(MTEM)等。其中,发射方式从以磁性源方式居多,朝大功率、大电流发射的电性源方式过渡,发射波形从双极性信号往伪随机信号过渡,为瞬变电磁法在不同深度和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时间域瞬变电磁方法的发展和对仪器功能扩展的需求,设计研发了一种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系统,选用接地电性源方式发射,采用精准时钟同步和高精度GPS授时单元,设计六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可同步采集地面电磁五分量(Ex、Ey、Hx、Hy、Hz)和磁感应强度变化率(dB/dt)。该设计方案符合未来瞬变电磁观测系统的多分量、大深度探测和多参数解释的发展方向,可实现同步多通道、多分量张量灵活组合的测量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在电法勘探中电磁感应方法的理论指导下,以电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通过进一步研究瞬变电磁收发系统的特点、信息的采集方法和数据的处理技术,开发设计了低噪声电源电路板、采集与存储控制板,以及通道数可灵活组合的模拟信号采集板,可以实现两通道、四通道或六通道三种组合方式的新型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系统。按照预设的思路进行设计,该系统既可以作为电磁场信息的大地响应接收系统,也可以作为瞬变电磁发射系统的电流波形记录装置,具有灵活、多样、高效等特点。第二,在接收仪的程序设计中,采用跨时钟域同步技术,实现了高达128k采样速率的、多通道同步的数据采集及存储功能,还兼具控制器之间的信息同步传输和数据交换。研发设计过程中,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了一个28位的高精度计时器来配合GPS秒脉冲信号,使各接收采集单元与发射系统的电流波形高精度同步,实现了时间信息和采集数据共同存储;同时,为了对接收仪进行标定,设计了外置标定单元电路;此外,采用超低功耗器件设计了无线监测模块,实现了接收仪运行状态的远距离监测。第三,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能够同步接收磁感应强度变化率,还可以同步对两个方向的电场分量及三个方向的磁场分量进行观测。因此,该方法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大,空间覆盖广;随着接收仪器动态范围的扩大和采样率的提高,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记录更加丰富的有用信息。此外,该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兼容多种发射机,如加拿大CRONE公司的Digital PEM系统,凤凰公司T-4、TXU-30发射机,以及ZONGE公司的GDP-32电法仪等;接收传感器可使用空心线圈、不极化电极、磁探头等装置。第四,在实验室完成了直流信号输入时的性能测试,及交流信号输入时的测试实验;并进行了信号精度测量及信噪比计算分析,还开展了仪器的稳定性及道间一致性测试,验证了本接收仪在高速采样率下能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与存储,且可靠性很高。在不断完善电路和改进系统程序的过程中,完成了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的研制。为了进一步测试仪器的性能,还在空旷地区使用凤凰公司T-4发射机以接地电性源发射方式,开展仪器的功能及性能测试,完成了两条测线的同步接收与采集试验,形成了两条测线的剖面图;并将本接收仪与凤凰公司的V8系统同步采集的二次场单点数据进行了对比,两套系统生成的衰减曲线形态一致性良好。第五,为验证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的勘探实用性,在四川省乐山市某矿区开展了仪器对比测试,通过采集横跨矿脉测线的瞬变电磁数据,提取瞬变的二次场信息,之后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去噪,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在时间抽道后,对应高异常的采集点与矿脉的走向趋势一致,还与对应化探数据曲线中铜元素的高异常分布位置相吻合。在开展场地测试过程中,选取了一个采集点,将本接收仪与中科院电子研究所的采集站进行电场信息的并联同步采集,两个采集系统接收的电场波形一致。综上所述,本接收仪可通过程序灵活配置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变化率以及磁场强度信息的采集系统,可以实现一机发射,多机、多通道同步采集及发射电流记录于一体的观测系统。多通道主要表现为在同一偏移距上多个测点的信息同步采集和存储,采用接地电性源方式发射,接收电场及磁感应强度等信息,对同偏移距的信息处理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相似,通过共偏移距剖面图来推测地下某一深度目标的地电信息,是一套集采样通道多、动态范围宽、存储容量大及同步精度高等特点于一体的接收系统,在数据去噪方面还引入了深度学习方法。该仪器的设计研究对于开展深部矿体的精细探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能大幅度的提高勘探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姚文轩[5](2017)在《基于广域同步测量的电能质量参数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以及非线性负荷、新能源的广泛使用,电能的污染程度急剧上升,甚至超过允许的限度。高质量的电能是保证电网和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为改进和提高电能质量、系统地分析和研究电能质量问题,找出引起电能质量问题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对电能质量进行同步测量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传统的电能质量参数检测系统基本为单点局部测量,测量数据之间缺乏准确、共同的时间标记:测量结果仅在局部系统和局部时间内有效,难以用于大面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分析。广域测量系统是一种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以电力系统动态过程检测、分析和控制为目的电网监控系统。结合广域测量系统和电能质量参数测量思想实现广域同步下的电能质量测量,既可通过电能质量多参数测量了解配电系统电能的各种信息,又可通过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实现多点数据的同步,以便系统地掌握全网运行状态,实现对电网故障运行的实时监测与状态预测,为采用各种措施提高系统稳定性和优化系统运行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广域同步电能质量参数分析需求,本论文对同步采样方法、相量测量算法、谐波分析算法与电压闪变测量算法等进行深入研究,研制基于DSP+ARM的广域同步电能质量参数检测系统。主要研究和创新如下:(1)针对电力系统广域同步测量要求,提出基于GPS时钟信号的自适应同步采样方法。通过GPS提供的高精度秒脉冲触发模数转换器,实现同步采样。为消除晶振频率与理想采样频率非整除而引起的残余误差,提出可变采样间隔的采样方法,逼近理想采样率。利用高精度秒脉冲实时测量晶振频率,自适应调整采样控制参数,抑制由晶振频率偏移引起的残余误差,提高同步采样的抗扰性和稳定性。(2)为实现电力系统相量的快速准确测量,提出基于递归傅里叶的单相准正序相量测量算法。利用傅里叶变换递归公式简化运算量,并通过最小二乘估计法拟合相角计算系统频率。根据所得频率估计值,进行重采样修正原始采样点并迭代计算二次频率,提高频率的测量精度。利用准正序分量法提高在基波频率波动时的单相相角与幅值测量精度。所提算法不需要对信号施加特殊的窗函数,在高斯白噪声、谐波和闪变存在、频率偏移程度较大、非平稳信号的情况下,通过较少的计算量便可准确获取信号相量估计值,适用于电力系统相量的高精度快速测量。(3)研究影响FFT谐波分析准确度的关键因素。为抑制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提出性能优良的自适应Kaiser自卷积窗函数。针对传统FFT算法仅具有单一频域特性而不适于畸变谐波信号分析的限制,首先采用IIR-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分离,通过Teager能量算子获取畸变谐波信号的突变点,获取各次谐波信号的稳定区间,对各段稳定信号进行基于FFT的频域分析。在研究自适应Kaiser自卷积窗函数频谱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基于Kaiser自卷积窗的插值FFT谐波分析算法;利用基于最小二乘的多项式拟合方法,给出离散频谱插值多项式和谐波参数计算式。仿真研究验证基于自适应Kaiser自卷积窗的谐波分析方法在畸变谐波、谐波幅值微弱、白噪声干扰等情况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4)为实现电压闪变信号的快速、准确检测与分析,提出并建立基于快速S变换的电压闪变测量算法。根据信号离散S变换实现步骤,提出基于频谱能量阈值判断和频谱极大值点检测的快速S变换实现方法。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的电压闪变检测原理,由Teager能量算子实现电压闪变信号包络提取,对电压包络信号进行快速S变换,由快速S矩阵幅值曲线的平均值计算闪变值,通过对幅值曲线进行求导,求得幅值曲线的各拐点,得到各次闪变分量发生的起始时刻、结束和突变时刻。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闪变测量准确度,且能实现对闪变发生的起止时刻和持续时间的准确测量。(5)研制基于DSP+ARM的广域同步电能质量参数检测系统,给出系统构成和硬件设计。以同步相量测量为例,对相量测量算法的软件实现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详细分析。针对本文设计的系统进行测试试验和误差分析,阐述测试方法,给出测试结果。测量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所设计系统相量测量精度符合预定要求,能实现电网相量的高精度同步测量。
徐祥[6](2016)在《ADCP环境适应性处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测流设备,主要用来测量大范围海流的速度,在河流测量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系统基本原理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得到与发射信号对应的水流回波并对回波信号进行分层、计算,得到剖面流速信息。本文在对ADCP技术的基本理论和Matlab建模进行研究后,提出了环境适应思想并将其运用到ADCP系统当中。同时针对测量中出现的测速模糊和层间干扰这两个测量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完成了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和水上实验分析,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简述ADCP测流的基本原理。对多普勒效应、不同换能器的阵列形式、水流分层概念、底跟踪测量方法进行简要介绍,论证了回波信号与空间分层的对应关系,从盲区和旁瓣干扰两个角度探讨了ADCP测流的局限性。2.对基于复自相关理论的频率估计方法在ADCP测流中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测流方式的性能,包括窄带非相干测流、窄带相干测流和宽带测流,得出宽带测量通过编码改善了信号相关性,增大了时间带宽积,是对窄带非相干和窄带相关两种测流方式的优点结合的结论;通过改变发射信号参数,验证发射信号形式对测流性能的影响。3.针对ADCP测量中出现的测速模糊和层间干扰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延时变化的解模糊算法,同时针对解模糊范围、解模糊准确性和具体实现这三者之间的矛盾,通过组合判定对原有算法进行改进。对于测量时的层间干扰问题,提出使用滑动平均算法抑制层间干扰,通过精细化分层增加滑动平均算法的样本点,进一步抑制了层间干扰。通过Matlab验证了以上两种算法的可行性。4.完成了基于CCS的OMAPL138处理器的软件开发,在软件中实现上述两种算法。系统中加强了开发板与各模块之间的通信,信号和算法参数均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实时改变,为环境适应思想提供了软件支持。同时进行了场外水上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饶文治[7](2016)在《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的无模检验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精益造船对船体曲形外板加工成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船体曲形外板加工成形质量,现行研究的热点:一方面侧重于高端弯板装备和对应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则着眼于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新型检验装备和对应技术的研发。目前,在船体曲形外板加工成形检验方面,许多船厂仍主要使用样板或样箱对船体曲形外板进行实体靠模检验。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的探索和研究,相继出现了活络样板、活络样箱、数控样条、水火弯板智能机器人、船舶三维数控弯板机等新型检验装备和技术,促进了船体曲形外板加工成形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考虑到上述方法在使用和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适应造船绿色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亟需进一步研究新的船体曲形外板加工成形检验方法。本文基于现有的曲面检测技术和雷达图分析法,对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结合船厂的环境、船体曲形外板加工和检验的特点、新技术的应用性等具体情况,筛选出室内GPS(IGPS)法;其次,综合运用电磁波测距原理和超声波测距原理,对室内GPS(IGPS)法进行改进,从而提出新的检测方法——室内GPS多波检测法,即同时采用电磁波和超声波进行检测;最后,对室内GPS多波检测原理进行阐述和公式推导,并使用Proteus软件,对室内GPS多波检测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验证室内GPS多波检测法的理论可行性和现实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船体曲形外板加工成形检验特点和系统设计要求,本文对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无模检验系统进行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设计。硬件部分包括:手持式定位测量笔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信号接收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信号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软件部分包括:无模检测原理和检测步骤、误差分析原理、理论点数据获取方法、空间坐标变换原理、数据分析与处理优化方法,以及误差修正原理等。同时,使用CATIA V5R19软件,通过对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的无模检验方法进行虚拟情境,验证室内GPS多波检测原理、无模检验方法和无模检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原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叶江,王建,徐云峰[8](2013)在《矿山测量中高精度手持式GPS的定位模式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高精度手持式GPS野外采集数据快捷,观测方法简单,经过后处理差分改正点位精度可以达到分米级,在矿山测量工作中有广阔的应用价值。通过对高精度手持式GPS的定位模式及精度进行分析,研究了高精度手持式GPS在矿山地形图修测和工程点放样中的技术方法,并对成果精度进行了验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金雷鸣[9](2012)在《港口工程施工定位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海洋开发领域日益拓展,港口建设不断向大型化、深水化发展。在海上机场、核电、钢铁、重化等国家重大项目纷纷向沿海聚集的情况下,为满足沿海用地需要,不断出现大型围海造陆工程、离岸人工岛工程。施工规模及技术难度的不断增加,对施工定位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地满足工程建设的新要求,做到施工定位速度快、经济投入少、精度要求高,解决GPS测量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新问题,最大化地发挥GPS技术的优势是当今的一个热点。GPS—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技术是在GP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在基准站和流动站建立通讯的基础上,通过流动站实时采集三维坐标,并在一定的测区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的精度。GPS—RTK不受通视的影响,且作业范围广,使用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围海造地工程施工放样,地形测量,控制测量的作业效率。本文通过对GPS定位系统的原理、误差来源及精度分析,针对离岸人工岛建设中,岸上无法设立轴线、里程标志,海上设测量平台难度大,成本高,使用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等问题,采用GPS-RTK测量方法进行基床抛石定位、基床整平验收、沉箱安装等施工放样,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大型远海港口工程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许振辉,孙伟,刘晓东,李俊磊[10](2010)在《基于机载LiDAR的公路测量放线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介绍基于机载LiDAR技术实现公路测量放线工作的内、外业一体化系统。通过研究,对系统内业部分,在对机载LiDAR数据分析处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公路及周边环境的真三维模拟,生成DTM等模型;通过同步中心数据库建设,实现了各类数据高效共享;通过接口将系统内业设计的中线、边线等坐标导入外部便携设备,如PC、PDA、平板机等,实现了外业工作的简化、高效;通过标记、土方量计算、公路优化等功能使公路放线工作更加快速、省时、省力,使测量成果更加直观、精确。
二、手持式单频GPS在测量调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持式单频GPS在测量调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非接触式多源点云采集技术的边坡形变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
1.2.3 多源点云数据融合建模技术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点云数据采集方式研究 |
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2.1.1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
2.1.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工作流程 |
2.2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 |
2.2.1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及工作原理 |
2.2.2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工作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多源点云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
3.1 概述 |
3.2 多源点云数据采集 |
3.2.1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数据采集 |
3.2.2 无人机航摄影像数据釆集 |
3.3 激光扫描点云与无人机航摄影像的高精度配准 |
3.3.1 点云的粗配准 |
3.3.2 点云的精配准 |
3.4 多源点云数据融合试验 |
3.4.1 多源点云数据处理 |
3.4.2 多源点云数据融合建模 |
3.5 多源点云融合模型精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边坡形变监测分析方法 |
4.1 基于点云数据的形变监测技术 |
4.1.1 基于监测点的形变计算 |
4.1.2 基于点云对点云的形变计算 |
4.1.3 基于网格节点的形变计算 |
4.1.4 形变监测计算方法分析比较 |
4.2 室内沙盘试验及分析 |
4.2.1 室内沙盘模型制作过程 |
4.2.2 室内试验方案设计及操作 |
4.2.3 结果分析 |
4.3 室外工程边坡监测分析 |
4.3.1 现场概况 |
4.3.2 点云数据采集 |
4.3.3 11月10日监测结果分析 |
4.3.4 12月10日监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多旋翼无人机导航控制系统可靠性增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人机组合导航研究现状 |
1.3 旋翼飞行器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无人机导航传感器分析 |
2.1 引言 |
2.2 惯性导航传感器特性分析 |
2.2.1 惯性导航与航迹推算 |
2.2.2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
2.2.3 惯性传感器标定 |
2.3 GPS测量特性分析 |
2.4 气压计高度测量特性 |
2.5 磁力计测量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机快速响应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时间异步误差对EKF的影响 |
3.2.1 四元数的姿态状态量表示 |
3.2.2 扩展卡尔曼滤波6 自由度16 状态模型 |
3.2.3 时间误差对EKF状态估计结果的影响 |
3.3 基于EKF的时间对齐闭环滤波 |
3.3.1 基于EKF的反馈补偿滤波器 |
3.3.2 加速度相关运算 |
3.3.3 增益融合滤波 |
3.3.4 时间对齐误差的精确调节 |
3.4 异步时间融合算法仿真实验分析 |
3.4.1 与未消除时间误差的算法比较 |
3.4.2 与已有算法(Augmented EKF)比较 |
3.4 KF级联与新传感器数据的引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四旋翼飞行器建模 |
4.3 四旋翼飞行器控制器设计 |
4.3.1 旋翼飞行器6 自由度控制整体架构 |
4.3.2 姿态控制器 |
4.3.3 位置控制器 |
4.4 控制器自动调参算法 |
4.4.1 自动调参算法整体架构 |
4.4.2 神经网络黑箱系统辨识 |
4.4.3 自动调参飞行模式 |
4.4.4 渐进式回归优化调参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实现与飞行实验验证 |
5.1 旋翼飞行器实验平台的搭建 |
5.2飞行实验 |
5.2.1 6 DOF融合估计结果 |
5.2.3 高度融合精度的进一步提升 |
5.2.4 姿态控制器动态响应实验 |
5.2.5 自动调参算法实验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创新点与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研发与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接收仪的指标对比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测量原理及方法 |
2.1 瞬变电磁法介绍 |
2.1.1 瞬变电磁法的基本特点 |
2.1.2 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 |
2.1.3 瞬变电磁场的激发方式 |
2.1.4 瞬变电磁的分类方法 |
2.2 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基础 |
2.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2.2 瞬变电磁场的频谱特征 |
2.2.3 不同场源形式下瞬变电磁的响应 |
2.2.4 微弱信号检测 |
2.3 瞬变电磁发射源的波形及工作装置 |
2.3.1 瞬变电磁法常用的发射波形 |
2.3.2 瞬变电磁法的工作装置 |
2.3.3 瞬变电磁采集接收的分量 |
2.3.4 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技术特点 |
2.4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设计思路 |
2.4.1 接收仪的框架设计 |
2.4.2 接收仪的主要用途 |
2.4.3 接收仪的主要特点 |
2.4.4 接收仪的技术指标 |
2.5 深度学习去噪方法概述 |
2.5.1 去噪自编码器 |
2.5.2 去噪模型理论推导 |
2.6 小结 |
第3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硬件系统设计 |
3.1 接收仪硬件系统框架介绍 |
3.2 接收仪电源系统设计 |
3.3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1 信号调理 |
3.3.2 前置放大器设计 |
3.3.3 输入级保护 |
3.3.4 程控放大电路设计 |
3.4 自然电位补偿电路设计 |
3.5 滤波器设计 |
3.5.1 工频陷波器设计 |
3.5.2 低通滤波器 |
3.6 模数转换电路设计 |
3.6.1 模拟转换技术 |
3.6.2 模数转换器对比 |
3.6.3 模拟板电源电路 |
3.6.4 模数转换的特性分析 |
3.6.5 AD7767 电路设计 |
3.7 FPGA采集单元电路设计 |
3.7.1 FPGA采集单元概述 |
3.7.2 FPGA单元电源电路 |
3.7.3 外扩存储器SRAM |
3.7.4 配置电路 |
3.7.5 SD卡存储器电路 |
3.7.6 FPGA与 STM32 接口 |
3.7.7 FPGA与模拟板接口电路 |
3.8 STM32 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8.1 STM32 控制器单元概述 |
3.8.2 STM32F407 芯片概述 |
3.8.3 STM32与FPGA接口 |
3.8.4 LCD电路设计 |
3.8.5 GPS时间同步单元 |
3.8.6 键盘电路设计 |
3.8.7 模拟板DAC接口 |
3.9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监测模块 |
3.9.1 ZIGBEE技术简介 |
3.9.2 ZIGBEE无线收发模块 |
3.9.3 CC2530 状态监测电路设计 |
3.10 增益微调及标定单元设计 |
3.11 小结 |
第4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软件系统设计 |
4.1 接收仪软件系统框架设计 |
4.2 STM32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4.2.1 人机交互设计 |
4.2.2 DAC7714 补偿电压输出 |
4.2.3 STM32F407与XC6SLX9 通信接口 |
4.2.4 GPS信息接收 |
4.2.5 通道状态信息的传输 |
4.3 FPGA采集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4.3.1 FPGA顶层程序设计 |
4.3.2 FPGA接收STM32F407 参数流程 |
4.3.3 滤波器频率控制输出 |
4.3.4 多通道数据采集控制 |
4.3.5 SD卡及文件系统控制程序 |
4.3.6 FPGA与 STM32 通信接口 |
4.3.7 数据缓存单元 |
4.4 ZigBee无线监测模块 |
4.4.1 监测状态显示流程 |
4.4.2 ZigBee收发程序流程 |
4.5 小结 |
第5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性能测试 |
5.1 单元电路及程序功能调试 |
5.1.1 主要测试设备 |
5.1.2 硬件测试步骤及方法 |
5.1.3 程序代码调试 |
5.1.4 系统调试总结 |
5.2 采集试验及分析 |
5.2.1 电阻网络直流性能测试 |
5.2.2 系统稳定性测试 |
5.2.3 通道间一致性测试 |
5.2.4 交流输入性能测试 |
5.2.5 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
5.3 已存储数据处理 |
5.4 影响精度因素 |
5.4.1 ADC及动态范围 |
5.4.2 接地技术 |
5.4.3 各类噪声 |
5.5 小结 |
第6章 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采集试验研究 |
6.1 仪器采集测试试验 |
6.1.1 试验装置介绍 |
6.1.2 低采样率采集试验 |
6.2 场地数据采集试验 |
6.3 矿区测试试验 |
6.4 场地试验结果分析 |
6.5 瞬变电磁数据的去噪分析 |
6.5.1 数据集的获取 |
6.5.2 小波变换与卡尔曼滤波 |
6.5.3 堆叠式自编码器降噪滤波器 |
6.5.4 降噪效果分析与对比 |
6.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
(5)基于广域同步测量的电能质量参数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同步相量与电能质量定义 |
1.2.1 同步相量测量定义与标准 |
1.2.2 电能质量定义与标准 |
1.2.3 同步相量与电能质量区别与联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同步相量测量方法 |
1.3.2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研究现状 |
1.3.3 谐波分析方法 |
1.3.4 闪变测量方法 |
1.3.5 电能质量检测装置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广域同步电能质量参数检测的要求及难点 |
1.5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GPS时钟信号的自适应同步采样方法 |
2.1 基于GPS时钟信号的同步采样 |
2.1.1 GPS授时系统 |
2.1.2 基于GPS时钟信号的电力系统同步采样装置 |
2.2 同步采样误差及其影响 |
2.2.1 主控芯片定时器误差 |
2.2.2 晶振频率偏移 |
2.2.3 晶振频率偏移影响因素 |
2.2.4 晶振频率偏移引起的测量误差 |
2.3 自适应同步采样方法 |
2.3.1 可变采样间隔同步采样控制 |
2.3.2 晶振输出频率监测方法 |
2.3.3 自适应同步采样方法实现流程 |
2.4 自适应同步采样方法仿真与实验验证 |
2.4.1 固定间隔和变间隔采样方法比较 |
2.4.2 变间隔与自适应采样仿真比较 |
2.4.3 实验测试 |
2.4.4 稳定性实验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算法研究 |
3.1 基于RDFT频率测量算法 |
3.1.1 一维RDFT |
3.1.2 RDFT与DFT对比 |
3.1.3 频率测量算法 |
3.1.4 信号的重采样及频率再估计 |
3.1.5 基于RDFT的频率测量算法实现流程 |
3.2 准正序DFT幅值与相角修正算法 |
3.2.1 非同步采样下DFT算法 |
3.2.2 非同步采样下的相角误差 |
3.2.3 非同步采样下的幅值误差 |
3.2.4 三相正序分量的DFT |
3.2.5 准正序DFT算法 |
3.3 算法仿真分析 |
3.3.1 稳态正弦信号的相量测量 |
3.3.2 噪声影响下的相量测量 |
3.3.3 谐波影响下的相量测量 |
3.3.4 闪变影响下的频率测量 |
3.3.5 非平稳信号的相量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Kaiser自卷积窗的谐波分析算法 |
4.1 信号稳定区间分割 |
4.1.1 IIR滤波器组 |
4.1.2 Teager能量算子及稳定区间判断 |
4.2 Kaiser自卷积窗函数 |
4.2.1 Kaiser窗函数 |
4.2.2 卷积 |
4.2.3 Kaiser自卷积窗函数构建 |
4.2.4 Kaiser自卷积窗频域特性分析 |
4.2.5 基于Kaiser自卷积窗的频谱校正方法 |
4.3 基于自适应Kaiser自卷积窗谐波分析算法 |
4.3.1 自适应Kaiser自卷积窗 |
4.3.2 基于AKSCW的谐波分析算法流程 |
4.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4.4.1 Kaiser窗自卷积与经典窗函数对比 |
4.4.2 基波频率波动下Kaiser自卷积窗仿真实验 |
4.4.3 噪声影响下谐波分析结果 |
4.4.4 畸变谐波信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快速S变换的电压闪变检测算法研究 |
5.1 快速S变换基本原理 |
5.1.1 S变换原理 |
5.1.2 S变换性质 |
5.1.3 一维离散S变换及其矩阵表达形式 |
5.1.4 S变换的局限性与快速S变换需求 |
5.1.5 快速S变换原理与实现方法 |
5.1.6 快速S变换复杂度分析 |
5.2 基于快速S变换的电压闪变检测方法 |
5.2.1 基于快速S变换的电压闪变检测算法流程 |
5.2.2 Teager能量算子解调 |
5.2.3 闪变包络信号的快速S变换分析 |
5.2.4 闪变参数计算 |
5.3 算法仿真分析 |
5.3.1 单频恒定幅值调制电压闪变 |
5.3.2 单频幅值波动调制电压闪变 |
5.3.3 多频幅值时变调制电压闪变 |
5.3.4 闪变检测方法仿真实验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域同步电能质量参数检测系统研发 |
6.1 系统的硬件设计 |
6.1.1 系统的组成 |
6.1.2 信号采集单元 |
6.1.3 信号处理单元 |
6.1.4 信号管理单元 |
6.1.5 GPS信号接收单元 |
6.1.6 数据传输与服务器系统 |
6.2 系统的软件设计 |
6.2.1 信息处理单元软件设计 |
6.2.2 信息管理单元软件设计 |
6.3 广域同步电能质量参数检测系统的校正、测试与误差分析 |
6.3.1 参数校正 |
6.3.2 同步相量测试 |
6.3.3 误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6)ADCP环境适应性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ADCP的分类 |
1.3.1 船载式ADCP |
1.3.2 拖拽式ADCP |
1.3.3 座底式ADCP |
1.3.4 横向安装的ADCP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文章主要内容和结构 |
1.4.2 文章创新点 |
第二章 声学多普勒测流基本原理 |
2.1 多普勒效应 |
2.2 ADCP的换能器阵型 |
2.3 水流分层 |
2.4 底跟踪测量 |
2.5 ADCP测流的局限性 |
2.5.1 盲区 |
2.5.2 旁瓣干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速测量方式与性能比较 |
3.1 复自相关算法 |
3.1.1 频率估计算法 |
3.1.2 复自相关算法原理 |
3.1.3 复自相关算法的DSP实现 |
3.1.3.1 信号处理流程 |
3.1.3.2 算法的离散化 |
3.2 ADCP测流方式 |
3.2.1 窄带测流方式 |
3.2.1.1 单频脉冲信号 |
3.2.1.2 非相干测流方式 |
3.2.1.3 相干测流方式 |
3.2.2 宽带测流方式 |
3.2.2.1 二进制编码调相信号 |
3.2.2.2 宽带测流方式 |
3.3 测流性能分析 |
3.3.1 编码形式对测流性能的影响 |
3.3.2 码元宽度对测流性能的影响 |
3.3.3 编码重复次数对测流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境适应性误差修正 |
4.1 测速模糊及解决方案 |
4.1.1 测速模糊原理 |
4.1.2 基于脉冲延时变化的解模糊方法 |
4.1.3 组合判定下脉冲延时改变的解模糊方法 |
4.1.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 低空间分辨率下的层间干扰消除 |
4.2.1 基于滑动平均的层间干扰消除 |
4.2.1.1 滑动平均基本原理 |
4.2.1.2 滑动平均算法在ADCP中的应用 |
4.2.2 分层精细化处理 |
4.2.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适应性系统的实现及水上实验 |
5.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 软件设计模块 |
5.2.1 CCS开发环境 |
5.2.2 OMAPL138处理器的介绍 |
5.2.3 基于CCS5.4.0的OMAPL138的开发 |
5.3 软件实现部分 |
5.3.1 基于读写锁机制的双核通信 |
5.3.1.1 读写锁介绍 |
5.3.1.2 读写锁机制在OMAPL138处理器的应用 |
5.3.2 通信模块配置 |
5.3.3 环境适应性机制的实现 |
5.3.3.1 信号形式的改变 |
5.3.3.2 解模糊算法的实现 |
5.3.3.3 层间干扰消除的实现 |
5.4 水上实验 |
5.4.1 实验场景介绍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2.1 回波信号分析 |
5.4.2.2 层间干扰消除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和论文 |
(7)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的无模检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无模检测方法及择优 |
2.1 曲面检测技术 |
2.1.1 曲面测量方法 |
2.1.2 数据获取技术 |
2.1.3 曲面重构技术 |
2.1.4 误差评定技术 |
2.2 船体曲板无模检测方法及择优 |
2.2.1 典型曲面测量方法 |
2.2.2 无模检测方法的择优 |
2.3 室内GPS(IGPS)法的应用优化 |
2.3.1 室内GPS(IGPS)法应用的局限性分析 |
2.3.2 室内GPS(IGPS)法的优化途径 |
2.3.3 室内GPS多波检测法 |
第3章 室内GPS多波检测原理及电路仿真 |
3.1 室内GPS多波检测原理 |
3.1.1 室内GPS多波测距原理 |
3.1.2 室内GPS多波定位原理 |
3.2 基于PROTEUS的多波检测电路设计与仿真 |
3.2.1 Proteus简介 |
3.2.2 多波检测信号发射电路设计与仿真 |
3.2.3 多波检测信号接收电路设计与仿真 |
3.2.4 多波检测电路仿真总结 |
第4章 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无模检验系统设计 |
4.1 船体曲形外板加工成形检验要素分析 |
4.2 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无模检验系统设计要求 |
4.3 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无模检验系统设计 |
4.3.1 手持式定位测量笔 |
4.3.2 信号接收装置 |
4.3.3 信号数据处理装置 |
4.4 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无模检验过程 |
4.5 无模检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原理 |
4.5.1 船体曲形外板加工成形检验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
4.5.2 无模检验数据分析与处理原理 |
4.5.3 无模检验数据分析与处理算法框架与程序化 |
4.5.4 无模检验误差修正原理 |
第5章 无模检验虚拟情境 |
5.1 虚拟情境 |
5.2 基于CATIA的无模检验虚拟情境 |
5.2.1 无模检验系统建模及场景模拟 |
5.2.2 无模检验虚拟情境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8)矿山测量中高精度手持式GPS的定位模式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精度手持式GPS定位模式 |
1.1 单机码相位测量 |
1.2 码相位后处理差分测量 |
1.3 载波后处理差分测量 |
1.4 实时差分测量 |
2 各模式精度验证及应用范围 |
2.1 试验设计及结果 |
2.2 各模式精度分析及应用范围 |
3 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
3.1 GeoXT修测地形图流程 |
3.1.1 底图加载 |
3.1.2 数据采集及修测方法 |
3.1.3 数据差分及精度分析 |
3.2 GeoXT在矿山工程点放样中的应用 |
4 结论 |
(9)港口工程施工定位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2 港口工程测量定位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现代定位技术的研究状况 |
1.2.2 现代测量技术在港工测量的应用 |
1.2.3 现代港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GPS定位系统原理及精度分析 |
2.1 GPS定位系统基本概念 |
2.1.1 GPS系统的组成部分 |
2.1.2 GPS定位特点 |
2.1.3 GPS坐标系统 |
2.2 GPS定位原理 |
2.2.1 伪距测量的定位原理 |
2.2.2 载波相位测量定位原理 |
2.2.3 GPS观测值误差分析 |
2.3 GPS定位方法及后处理 |
2.3.1 GPS定位方法分类 |
2.3.2 GPS定位的后处理 |
2.4 GPS-RTK的误差来源和测量精度 |
2.4.1 GPS的观测方程 |
2.4.2 系统误差的特性分析 |
2.4.3 网络RTK差分观测方程 |
2.4.4 综合误差的介绍 |
2.5 网络RTK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2.5.1 网络RTK的作业条件 |
2.6 网络RTK流动站实验与分析 |
2.6.1 网络RTK精度评定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2.6.2 流动站实验与分析 |
第3章 案例研究 |
3.1 大连新机场填海造地工程概述 |
3.1.1 工程地理位置 |
3.1.2 码头建设规划 |
3.1.3 填海工程 |
3.1.4 施工中定位系统需求及难点 |
3.2 GPS实时动态(RTK)测量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 |
3.2.1 RTK测量的基本原理 |
3.2.2 GPS-RTK测量系统的构成及其作业精度的影响因素 |
3.2.3 RTK技术的特点 |
3.3 RTK测量系统作业模式 |
3.3.1 RTK作业的仪器配置 |
3.4 测量仪器的配置 |
3.5 GPSRTK在施工工序中的应用 |
3.5.1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建立施工控制网 |
3.5.2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平面及高程辅助基线点控制 |
3.5.3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潮位观测站、施工浮鼓标识的设置 |
3.5.4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水下抛石施工 |
3.5.5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基床抛石施工 |
3.5.6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基床整平 |
3.5.7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沉箱安装与复测 |
3.5.8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方块安装 |
3.5.9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施工区场地整平 |
3.5.10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水深测量 |
3.5.11 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施工期变形观测 |
3.5.12 工程船舶施工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3.6 GPS用于水上工程应注意问题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手持式单频GPS在测量调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维激光要素提取与高精度地图制作[D]. 谭琦.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2]基于非接触式多源点云采集技术的边坡形变监测研究[D]. 邱淑豪.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3)
- [3]多旋翼无人机导航控制系统可靠性增强研究[D]. 廖癸秋.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多通道瞬变电磁接收仪研发与采集研究[D]. 林凡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5]基于广域同步测量的电能质量参数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 姚文轩. 湖南大学, 2017(06)
- [6]ADCP环境适应性处理方法研究[D]. 徐祥. 东南大学, 2016(03)
- [7]船体曲形外板成形加工的无模检验方法研究[D]. 饶文治.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8]矿山测量中高精度手持式GPS的定位模式及应用[J]. 叶江,王建,徐云峰.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3(05)
- [9]港口工程施工定位技术应用研究[D]. 金雷鸣.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3)
- [10]基于机载LiDAR的公路测量放线系统研究[A]. 许振辉,孙伟,刘晓东,李俊磊. 第五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卷],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