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轴汽车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关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雪[1](2021)在《液压互联悬架半挂汽车列车侧倾稳定性仿真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挂汽车列车因载重量大、运输效率高等优点,近几年在运输行业的应用比例不断增大。然而,半挂汽车列车因车身较长、质心较高,容易出现侧倾失稳现象,严重时发生侧翻事故。为了防止半挂汽车列车发生侧翻,车身侧倾控制研究尤为重要,其中改善悬架性能是提高车辆侧倾稳定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半挂汽车列车多数使用板簧悬架吸收振动冲击,效果一般且自身重量较大,而空气弹簧悬架尽管降低了自身重量但刚度方面改善有限,两者都无法同时满足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需求。近年来,新兴的液压互联悬架在单体车辆领域的研究应用得到广泛关注,它能提供与空气悬架基本相当的减振性能的同时,可提供较大的侧倾刚度,具有传统板簧和空气悬架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半挂汽车列车抗侧倾稳定性研究现状和液压互联悬架的研究现状,选择六轴半挂汽车列车和抗侧倾液压互联悬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液压互联悬架车辆的耦合模型,提出了液压互联悬架车辆的匹配方案技术及模糊控制方法,对耦合悬架车辆侧翻状态参数进行优选与辨识,进行了实车稳态回转工况的道路试验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液压互联悬架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建模仿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四自由度的半挂车机械悬架动力学模型,采用液压阻抗法推导液压互联系统的传递矩阵,以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作用的边界条件为基础,建立液压互联悬架的机-液耦合模型且进行验证;建立传统的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方程,通过液压互联悬架等效侧倾刚度方法,推导耦合液压悬架车辆模型并求解模型的状态空间表达;通过改变鞍座的侧倾刚度参数、扭转刚度参数和牵引点到半挂车的质心距离参数,对车辆的抗侧倾性能进行仿真分析。2)半挂车/牵引车液压互联悬架建模仿真与方案优选搭建Amesim、Trucksim和Matlab/Simulink软件的联合仿真平台并设计液压互联悬架的半挂车匹配方案;在Trucksim中建立车辆模型,在Amesim中建立液压系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设计单轴液压互联悬架、双轴液压互联悬架和三轴液压互联悬架耦合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优选出半挂车最优匹配策略并对牵引车执行液压互联悬架布置进行仿真。3)液压互联悬架车辆并联/串联式模糊控制研究针对液压悬架半挂车第一轴和第三轴侧倾刚度不足的问题,在第二轴上设计模糊控制器,进行双移线工况和阶跃转向工况的仿真;在第一轴和第三轴上设计模糊控制器,进行相同工况下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糊控制策略均能提高液压互联悬架车辆的抗侧倾稳定性,且并联式模糊控制策略效果比串联式模糊控制策略效果更为显着。4)液压互联悬架车辆侧翻状态参数优选与辨识分别建立阶跃转向工况和鱼钩工况,辨识牵引车和半挂车的侧翻风险轴,以此作为出现侧翻风险时刻的评判标准;模拟变车速、变半径的转弯工况,分别分析牵引车和半挂车的动态响应,辨识侧翻表征参数和侧翻阈值;在发生侧翻危险时刻和完全翻倒时刻下,研究液压悬架参数对车辆侧翻阈值的影响。5)液压互联悬架车辆道路试验验证及侧翻阈值预测以半挂车三根轴都安装液压悬架的半挂汽车列车为试验对象,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低速稳态回转的抗侧倾性能测试;针对带有野值噪声的试验数据,研究鲁棒卡尔曼滤波算法,并与标准卡尔曼滤波、无际卡尔曼滤波和粒子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比,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且对滤波的试验结果进行抗侧倾性能分析;设计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高速转弯工况下的车辆侧翻阈值进行预测。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安装液压互联悬架半挂汽车列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拓展了液压互联悬架技术的应用,对预估车辆性能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李伟康[2](2021)在《载人月球车可折展悬架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载人月球车的悬架与月球车的动态特性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包括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以及越障性能,它起到在月球车车轮与车体之间传递动力,减缓振动冲击的作用,是月球车移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而月球与地球在地形条件及重力环境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地面车辆悬架的设计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于月球车悬架系统的设计,且火箭的运载空间有限,为了便于对载人月球车进行运输,需要针对月球车的悬架进行专门的设计,来使悬架具有折展功能,并保证月球车可以在月面正常工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行驶平顺性以及操纵稳定性。首先,本文在对比已有的月球车及地面越野车辆的悬架形式后确定了可折展悬架的方案,根据此方案确定了悬架的主要参数,完成了悬架导向机构及折展机构的设计。其次,完成了月球车悬架系统的运动学分析,计算出了悬架各杆件关键点在运动任意时刻的位置关系。使用可视化仿真软件创建了1/4悬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观察悬架在外界阶跃信号输入下的时域及频域的动态响应情况,并对不同的悬架参数与月球车行驶平顺性等动态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使用ADAMS/View模块对导入的载人月球车1/4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完成了越障工况下的仿真,通过改变系统的悬架刚度及阻尼比,来观察各项悬架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得到一组较为合理的悬架系统参数。同时使用ANSYS软件对悬架各杆件关键点完成了强度校核和模态分析,校验了结构的可靠性,确定了实际工作中可用的频率区间。
刘业刚[3](2021)在《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平顺性仿真分析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道路路况越来越好,对于商用车尤其是长途运输卡车来说,对驾乘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驾驶室悬置的隔振性能的优劣对于驾驶员的驾乘感受至关重要。对于卡车驾驶室悬置的开发,传统模式是根据理论计算匹配橡胶空气弹簧、减振器的参数,制作样件,装车后进行隔振率测试,如果效果不理想,再进行匹配计算、调教,制作样件,再装车测试,开发周期长,而且往往也不一定找到最优解。本论文主要应用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进行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的平顺性仿真分析,建立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ADAMS仿真分析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橡胶空气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参数,然后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寻找最优参数,并制作样件,进行实车测试,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整车平顺性。针对国内某款重卡驾驶室的驾驶室悬置,终端用户反馈其隔振性能不好,比较颠簸,通过对原车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的橡胶空气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进行实验室测试,并装车对原车原状态进行平顺性测试,然后采用ADAMS仿真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优化橡胶空气弹簧和减振器的参数,寻找最优参数,最后按照优化后的参数进行样件制作,再安装到实车上,进行了平顺性测试,通过测试,实车测试值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且平顺性有了较大提高,解决了客户的问题。
纪晓宇[4](2021)在《光伏清洁机器人主动悬挂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形式,在中国已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光伏发电场处于多风多沙的偏远地区,对光伏发电的运维提出了极大挑战。自行走式光伏清洁机器人作为一体化除尘解决方案的作业系统,必须适应现场恶劣的地面条件,保障机器人行驶的平顺性和清扫装置工作的安全性。本文结合新型光伏清洁机器人工作的工况需求,提出一种可适应复杂地形条件的前轮履带式、后轮轮式的三点独立支撑式液压主动悬挂系统。依据三点调平原理,合理分配各悬挂缸的伸缩行程,利用电液比例调节技术,适应性地调节机器人车身左右侧倾和前后俯仰的角度,对机器人车身进行实时、快速地主动调平,进而保障光伏清洁机器人工作时行走姿态的稳定。首先,依据现场复杂的地面条件和光伏清洁机器人的工作姿态,分析了光伏清洁机器人对悬挂的要求,确定了光伏清洁机器人底盘的支撑点数、接地形式和支撑条件。提出了前轮履带式、后轮轮式的三点独立支撑式液压主动悬挂系统方案,设计了悬挂系统的独立支撑机构,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分析比较了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调平策略,结合光伏清洁机器人对悬挂的要求,提出了左右联动、前后独立的调平策略。其次,依据各悬架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悬挂系统所承受的负载特性,确定了主动悬挂系统液压系统原理,对关键元件和关键回路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各悬挂缸的伸出和缩回特性。建立了前置和后置阀控柱塞缸的传递函数,加入常规PID和模糊PID控制方法,对阀控柱塞缸的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在现场进行光伏清洁机器人自行走自动调平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可知:采用前轮履带式、后轮轮式的三点独立支撑式液压主动悬挂系统的光伏清洁机器人行走平稳,调平迅速。试验数据显示:在同等路面条件下,无主动调平时车身侧倾角变化范围为[-3°,4°],有主动调平时车身侧倾角变化范围为[-1.1°,0.9°]。实验结果表明:该主动悬挂系统方案可以很好的保持光伏清洁机器人工作时车身姿态的稳定。
张鑫[5](2021)在《基于传递特性的悬架上支座衬套有限元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NVH性能的要求逐渐提高。悬架作为汽车车身(或车架)与车轮之间传递力和转矩的装置,起着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的作用。本文基于橡胶材料的拉伸试验,以某乘用车为研究对象,围绕其振动传递特性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以汽车悬架衬套橡胶常用的几种硬度作为基础,根据国标制作试样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将试验结果作为数据源进行本构模型的仿真分析,对比试验与仿真结果,研究橡胶硬度对其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几种常用本构模型对单轴拉伸试验结果描述的准确性。然后,在确定的本构模型基础上,对悬架上支座衬套进行静、动刚度仿真计算,分析橡胶硬度对悬架上支座衬套静、动刚度的影响。其次,将包含所有橡胶衬套的前后悬架等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处理。搭建路面不平度SIMULINK模型,将得到的路面高度不平度作为输入载荷,分别对前后悬架进行动态仿真计算得到振动加速度值,转换到频域后,分析不同橡胶硬度的上支座衬套对麦弗逊悬架和多连杆悬架性能指标参数的影响。最后,将所有橡胶衬套简化为弹簧单元,对整车进行有限元处理。计算其白车身模态频率、模态振型以及整车的振动传递特性,结合白车身模态以及不同橡胶硬度的悬架上支座衬套,研究橡胶硬度和白车身模态对整车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由仿真结果可知,降低悬架上支座衬套的橡胶硬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整车的平顺性。本文以悬架上支座衬套为出发点,对橡胶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并以此数据为参考对本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悬架上支座衬套的静、动刚度,结合不同硬度的橡胶试验数据分析其对刚度值的影响,最后计算了悬架总成及整车的振动加速度,分析橡胶硬度对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能够在汽车研发前期没有实车的情况下,利用仿真得到该车型的振动传递情况,并通过直接修改悬架上支座衬套的橡胶材料来小幅度改善整车的平顺性。
周军超[6](2020)在《单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摆振控制》文中提出跨座式单轨车辆有两种结构形式,分别是双轴式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和单轴式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以下简称单轴转向架车辆)。单轴转向架车辆与双轴转向架车辆相比,具有车辆行驶阻力小、转弯半径小、通过性能强、轻量化等特点,但行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摆振现象。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对车辆运行平稳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结构疲劳寿命将产生重大影响,亦将影响单轴转向架车辆系统安全服役状态和使用寿命。如何有效控制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论文围绕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控制问题,基于多刚体动力学和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从转向架构型及优化、车辆系统参数协调匹配以及基于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摆振控制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单轴转向架空间杆系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基于摆振控制的单轴转向架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就杆系参数对车辆摆振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构建了基于空间杆系构型参数的车辆摆振优化控制模型,并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多刚体动力学环境下的基于空间杆系构型参数优化的车辆摆振控制研究。2.利用有限元方法将单轴转向架空间杆系中容易变形的纵向牵引杆、抗点头扭杆、横向稳定杆等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了空间杆系的弹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单轴转向架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为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仿真分析、影响分析及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3.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转向架杆系刚度参数、悬挂参数、轮胎参数、转向架主要轮系几何参数对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的影响分析和灵敏度分析,揭示了杆系刚度以及动力学参数对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杆系刚度参数的车辆摆振优化模型和基于动力学参数的车辆摆振优化模型,开展了基于参数协调匹配的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控制研究。通过动力学参数协调匹配与优化,横摆角加速度均方根下降了24.16%,横向加速度均方根降低了22.85%,横向平稳性提高了15.25%。4.集成磁流变阻尼器现象模型,设计了融合磁流变阻尼器的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半主动控制方案,建立了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单轴转向架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自适应控制策略进行了单轴转向架车辆半主动控制成效分析。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控制后的单轴转向架车辆的状态参数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半主动控制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半主动控制,横向加速度均方根降低了84.33%,横摆角加速度均方根降低了78.15%,横向平稳性提高了26.21%,对车体的低频摆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单轴转向架车辆运行横向稳定性得到提升。
霍雷刚[7](2020)在《电动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认为汽车悬架是连接车身与轮胎的主要部件,其设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整车操纵稳定性、驾驶平顺性以及行驶安全性。本文以某款电动汽车的实车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悬架各子系统的模型,对前、后悬架结构进行仿真试验和优化设计;然后利用优化后的各个子系统组建整车模型,通过整车振动分析和整车操作稳定性分析两个常用的整车仿真试验对整车的操稳性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优化后的悬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GB/T5902-86《汽车操稳性行驶试验方法》,从而得出本文的结论。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对目前电动汽车的优势及现状,国内外对悬架系统仿真分析及优化的研究现状做了讲解,然后介绍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悬架系统分析、优化的方法。还对利用硬点数据在仿真软件ADAMS/Car中,建立前后悬架子系统,轮胎和转向子系统的过程做了介绍。(2)在仿真软件中利用悬架试验台,通过仿真试验对悬架在随车轮上下运动过程中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由于试验对象车型的参数是需要改进完善的数据,所以需要通过试验找出电动汽车前、后悬架系统在随车轮跳动过程中变化不合理的定位参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只针对车轮定位参数、轮距变化以及弹簧刚度,不对悬架阻尼及受力情况进行分析。(3)根据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对转向轮定位参数和弹簧刚度进行了优化分析。为了避免后面数据优化对前面已经优化完成的数据产生影响,采用了先优化弹簧刚度,后优化车轮定位参数的顺序。经过优化后,在保证转向轮定位参数的轮跳变化量尽量小的前提下,同时能够保证整车存在转向不足的趋势,这样既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轮胎的磨损量,又可以保证轮胎有足够的抓地性能;另外,悬架优化后还降低了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度,对于整车操稳性、保持直线行驶性能以及转向轻便等方面都产生了有利影响。(4)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对优化后的整车模型做了仿真试验,用来分析整车在操稳性方面的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对优化后的电动汽车性能进行评价,得出其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的结论。本研究对该电动汽车的前、后悬架系统进行仿真模型分析后,成功筛选得到了我们认为合理的悬架系统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该电动汽车研发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研发该车经济成本,并且对电动汽车的设计以及性能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试验和技术基础。
洪德凯[8](2020)在《轻型载货汽车振动分析与减振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轻型载货汽车的平顺性不仅决定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性,还对货车结构的可靠性和运载货物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某公司生产的几款相近车型的轻型载货汽车都出现了类似的异常振动情况:货车在较差路面上行驶时振感相对不强,而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存在明显的低频周期性垂向异常振动,而且在某特定车速范围内振动现象异常显着。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实车振动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振源和传递路径,基于复模态理论对车辆进行了悬架参数优化,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减振设计取得显着效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有限元复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研究了轻型货车的振动特性。在总结分析轻型货车异常振动表现形式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提供的货车各项参数,建立了货车的整车有限元模型,对整车模型进行了约束复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得到了货车的低阶垂向固有振动特性参数,探究了货车驾驶室位置在车轮自身径向跳动激励作用下的垂向振动响应情况,总结以上分析结果基本确定了轻型货车异常振动问题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了悬架刚度与阻尼参数对货车振动特性的影响情况。(2)基于实车振动试验对轻型货车异常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诊断。为了保证轻型货车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企业合作设计并进行了实车道路行驶振动试验与后轮自由跌落试验。通过对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确定了轻型货车异常振动的实际表现形式与特点,识别到了该货车的各项振动特性参数,进一步确定了轻型货车异常振动问题的原因,验证了轻型货车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3)建立了轻型货车的悬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减振设计。结合前期有限元分析与振动试验分析的结果,建立了半车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采用正弦扫频位移激励模拟车轮径向跳动激励输入的方式,以驾驶员座椅处的加权加速度均方值与货箱中心处加速度均方值为货车平顺性评价指标,以货车装载能力、装配条件与其基本振动特性参数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悬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模型。最后对货车实例进行了悬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对比优化前后该轻型货车各项振动特性参数,结果表明本文优化方法可有效解决轻型货车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在特定车速下存在的异常垂向周期性振动的问题,改善了轻型货车的行驶平顺性。
张艺腾[9](2020)在《商用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驾驶平顺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商用车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人体长期暴露在恶劣的振动环境中会影响身心健康。为了提高商用车整车平顺性、应对电动化浪潮,基于某商用车驾驶室悬置供应商开发半主动悬置系统的项目确定本课题,建立半主动悬置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优化。首先,本文从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悬置系统的研究现状等内容入手,确定研究内容,介绍研究所需的理论,并根据汽车平顺性的试验标准,对搭载该被动悬置系统的商用车进行平顺性试验和平顺性评价。采集悬置系统上下两端以及驾驶室内部三点的垂向加速度信号,作为后续建模的数据基础。接着,从整车中隔离出驾驶室悬置系统,针对悬置系统进行结构分析,通过ADAMS软件搭建其多体动力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振动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采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与实际悬置系统有相同振动特性的模型,而后将ADAMS模型导出为MATLAB格式。使用隔离出的悬置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在整车参数不足的情况下提高研究精度。以导出的被动悬置系统的ADAMS模型作为半主动悬置系统的结构基础,用以提供固定阻尼力。在Simulink中搭建PID控制器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模型,用以提供主动阻尼力。将两部分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得到完整的半主动悬置系统模型,并对联合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半主动悬置系统的控制效果优于被动悬置系统,其中使用模糊PID控制器的悬置系统控制效果最佳。最后,针对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依赖专家经验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联合仿真模型,通过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的方法,以模糊控制器隶属函数的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联合仿真模型输出的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和控制器输入偏差的ITAE积分值作为目标函数,使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半主动悬置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并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悬置系统的驾驶室地板处垂向加速度、质心处垂向加速度和俯仰角加速度均方根值均降低10%左右,ITAE积分值降低10.516%,优化后控制器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动态品质,有效抑制了驾驶室垂向和俯仰两个方向的运动,验证了优化方法可行,得到具有最佳隶属函数的模糊PID控制器。
叶展盛[10](2019)在《高重心双轴载货汽车侧翻危险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货运交通覆盖面日益广泛,高重心商用车的数量也飞速增长。但高重心载货车辆也极易发生侧翻,此类事故一旦发生,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将面临巨大的威胁。在阶跃转向工况和蛇形工况等情形下,尽管车辆的稳态预测结果是安全的,但是在振荡过程中,其横向载荷转移率(LTR)峰值有可能会超过临界点。与此同时,车身簧载质量的侧倾共振频率也会对车辆的侧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目前的研究人员基本都忽略了这两个重要因素对车辆侧翻的影响。为了确定车辆的侧倾共振频率及LTR峰值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二自由度转向模型和单轴侧倾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求解出在特定车速下,方向盘角输入与LTR输出之间的二阶传递函数,以此确定车身的侧倾共振频率。同时模拟驾驶员在阶跃转向工况及蛇形工况下的方向盘输入,通过傅里叶变换求解出不同输入条件下的横向加速度频谱和自功率谱,对比车身的共振频率分析出特定角输入的潜在危险。最终通过傅里叶逆变换求解出车身侧倾角及LTR在时域的变化,进而确定LTR的峰值。为了验证LTR峰值预测及侧倾共振频率的精准性,本文进行了临界工况下的仿真实验。同时还建立了比例模型车,介绍了比例模型车的相关参数测定过程和舵机、无刷电机的控制方法,并用白金汉定理验证了模型的相似性,最后进行了模型车实验。仿真实验和模型车实验都证明,该预测系统能根据驾驶员的输入,准确地估算出车辆的LTR峰值,判断车辆的轮胎是否离地,同时还证明了车辆的侧倾共振频率对车辆的侧翻有决定性影响。据此可以为驾驶员提供驾驶建议,也可以为侧翻控制系统提供判断依据。
二、双轴汽车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关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轴汽车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液压互联悬架半挂汽车列车侧倾稳定性仿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半挂汽车列车侧倾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液压互联悬架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存在问题分析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液压互联悬架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建模仿真 |
2.1 液压互联悬架动力学建模 |
2.1.1 机械悬架系统建模 |
2.1.2 液压元件模型的建立 |
2.1.3 液压系统阻抗传递矩阵的推导 |
2.1.4 耦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2 液压互联悬架半挂汽车列车的动力学建模 |
2.2.1 参考坐标系与模型简化 |
2.2.2 半挂汽车列车方程组建立 |
2.2.3 耦合液压悬架车辆模型 |
2.2.4 模型运算的状态空间表达 |
2.3 液压互联悬架车辆鞍座参数的仿真分析 |
2.3.1 侧倾刚度参数的影响分析 |
2.3.2 扭转刚度参数的影响分析 |
2.3.3 牵引点到半挂车质心距离的影响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半挂车/牵引车液压互联悬架建模仿真与方案优选 |
3.1 半挂车悬架布置方案分析 |
3.1.1 联合仿真平台搭建 |
3.1.2 优化布置方案及流程 |
3.2 半挂车优化匹配方案建模 |
3.2.1 车辆动力学建模 |
3.2.2 液压悬架建模 |
3.2.3 液压悬架的整车建模 |
3.3 半挂车悬架方案仿真优选 |
3.3.1 液压悬架模型的验证 |
3.3.2 匹配策略的仿真优选 |
3.3.3 基于优化方案的仿真分析 |
3.4 牵引车/半挂车双液压悬架布置仿真分析 |
3.4.1 双液压互联悬架车辆的建模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液压互联悬架车辆并联/串联式模糊控制研究 |
4.1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4.1.1 论域的确定 |
4.1.2 模糊语言和隶属度函数 |
4.1.3 模糊规则和推理 |
4.2 并联式模糊控制液压悬架策略 |
4.2.1 确定模糊控制策略 |
4.2.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4.2.3 双移线/角阶跃工况结果 |
4.3 串联式模糊控制液压悬架策略 |
4.3.1 确定模糊控制策略 |
4.3.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4.3.3 双移线/角阶跃工况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液压互联悬架车辆侧翻状态参数优选与辨识 |
5.1 侧翻危险辨识的仿真分析 |
5.1.1 侧翻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 |
5.1.2 角阶跃工况结果 |
5.1.3 鱼钩工况结果 |
5.2 侧翻表征参数优选及阈值辨识仿真研究 |
5.2.1 牵引车侧翻随车速变化分析 |
5.2.2 半挂车侧翻随车速变化分析 |
5.2.3 牵引车侧翻随半径变化分析 |
5.2.4 半挂车侧翻随半径变化分析 |
5.3 液压悬架对车辆侧翻阈值的影响 |
5.3.1 发生侧翻危险时刻的仿真研究 |
5.3.2 完全翻倒时刻的仿真研究 |
5.4 小结 |
第6章 液压互联悬架车辆道路试验验证及侧翻阈值预测 |
6.1 低速稳态回转试验测试 |
6.1.1 试验车辆及设备 |
6.1.2 试验方案 |
6.1.3 试验结果分析 |
6.2 数据滤波处理 |
6.2.1 抗野值的鲁棒卡尔曼滤波研究 |
6.2.2 算法验证 |
6.2.3 滤波结果分析 |
6.3 高速侧翻阈值预测 |
6.3.1 BP神经网络的分析 |
6.3.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 |
6.3.3 高速侧翻工况阈值的预测 |
6.4 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性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载人月球车可折展悬架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月球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月球车悬架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载人月球车可折展悬架方案分析 |
2.1 引言 |
2.2 可折展悬架方案分析 |
2.2.1 悬架类型的选择 |
2.2.2 麦弗逊及其演化型悬架机构分析 |
2.2.3 面向折展功能的悬架机构异化方法 |
2.3 可折展麦弗逊悬架方案设计 |
2.3.1 麦弗逊悬架异化方案 |
2.3.2 双轴麦弗逊悬架异化方案 |
2.3.3 双球铰麦弗逊悬架异化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载人月球车可折展悬架设计与计算 |
3.1 引言 |
3.2 载人月球车悬架设计要求分析 |
3.3 悬架参数设计 |
3.3.1 悬架偏频与刚度 |
3.3.2 悬架静挠度与动挠度 |
3.4 悬架几何设计 |
3.4.1 悬架几何设计方案分析 |
3.4.2 悬架侧倾中心与侧倾刚度 |
3.4.3 导向机构布置方案 |
3.5 悬架结构件设计 |
3.5.1 导向机构设计 |
3.5.2 减震器的选取 |
3.5.3 折展机构设计 |
3.5.4 可折展悬架总体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人月球车悬架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悬架运动学分析 |
4.2.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2 导向机构各点坐标计算 |
4.3 悬架动态性能评价指标 |
4.4 悬架动力学分析 |
4.4.1 1/4 悬架系统振动模型建立 |
4.4.2 1/4 悬架系统振动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人月球车悬架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 |
5.2.1 仿真模型建立 |
5.2.2 悬架系统参数对越障动态性能的影响 |
5.3 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 |
5.3.1 载荷提取 |
5.3.2 强度分析 |
5.3.3 模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平顺性仿真分析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驾驶室悬置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驾驶室悬置平顺性仿真分析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2 卡车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结构及平顺性仿真概述 |
2.1 卡车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结构 |
2.1.1 卡车概述 |
2.1.2 驾驶室悬置介绍 |
2.1.3 本文研究的驾驶室悬置结构 |
2.2 橡胶空气弹簧结构 |
2.2.1 橡胶空气弹簧概述 |
2.2.2 本文研究的橡胶空气弹簧结构 |
2.3 汽车平顺性概述 |
2.3.1 汽车行驶平顺性概述 |
2.4 ADAMS动力学仿真理论 |
2.4.1 动力学仿真分析概述 |
2.4.2 ADAMS概述 |
2.4.3 驾驶室悬置仿真分析思路及流程 |
2.4.4 驾驶室悬置振动模态分析 |
3 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零部件及整车性能测试 |
3.1 橡胶空气弹簧测试 |
3.1.1 测试仪器 |
3.1.2 测试条件 |
3.1.3 测试方法 |
3.1.4 测试结果 |
3.2 减振器测试 |
3.2.1 测试仪器 |
3.2.2 测试条件 |
3.2.3 测试方法 |
3.2.4 测试结果 |
3.3 衬套测试 |
3.3.1 测试仪器 |
3.3.2 测试条件 |
3.3.3 测试方法 |
3.3.4 测试结果 |
3.4 驾驶室悬置隔振率测试 |
3.4.1 测试车辆 |
3.4.2 测试场地 |
3.4.3 测试仪器 |
3.4.4 测试条件 |
3.4.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3.4.6 实车平顺性测试 |
3.4.7 测试结果 |
3.4.8 测试结果分析 |
4 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仿真分析 |
4.1 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三维模型建立 |
4.1.1 建立CATIA驾驶室悬置三维模型 |
4.2 ADAMS仿真模型建立 |
4.2.1 三维模型导入ADAMS |
4.2.2 模型合并简化处理 |
4.2.3 建立连接副 |
4.2.4 建立柔性连接 |
4.2.5 建立柔性体 |
4.2.6 赋予模型质量 |
4.2.7 激励的输入及响应的提取 |
4.3 仿真分析 |
4.3.1 仿真与测试结果对比 |
4.4 驾驶室悬置参数理论匹配设计 |
4.4.1 刚度、阻尼的匹配计算原理 |
4.4.2 本文研究驾驶室悬置刚度、阻尼的计算 |
4.5 优化参数隔振率分析及优化 |
4.5.1 工况设定 |
4.5.2 参数设定 |
4.5.3 不同参数仿真分析 |
4.5.4 确定最优参数 |
5 优化样件制作及测试对比 |
5.1 优化样件制作 |
5.2 优化样件参数测试 |
5.3 实车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对比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授权专利情况 |
(4)光伏清洁机器人主动悬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悬挂概述 |
1.1.1 悬挂的分类 |
1.1.2 悬挂的发展 |
1.2 主动悬挂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动悬挂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主动悬挂的研究现状 |
1.3 光伏清洁机器人对悬挂的要求 |
1.3.1 光伏清洁机器人作业的边界条件 |
1.3.2 光伏清洁机器人的组成及对悬挂的要求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主动独立悬挂系统结构设计 |
2.1 支撑点选取 |
2.2 接地形式 |
2.2.1 前置具有柔性接地面的三角履带轮 |
2.2.2 后置浮动轮胎 |
2.3 悬挂形式 |
2.3.1 前置悬挂机构 |
2.3.2 后置悬挂机构 |
2.4 运动学分析 |
2.4.1 前置悬挂机构运动学分析 |
2.4.2 后置悬挂机构运动学分析 |
2.5 调平策略 |
2.5.1 位置误差调平法 |
2.5.2 角度误差调平法 |
2.5.3 左右联动前后独立的调平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主动悬挂系统分析 |
3.1 负载特性分析 |
3.1.1 静态特性分析 |
3.1.2 动态特性分析 |
3.2 液压主动悬挂的系统原理 |
3.3 关键回路与元件分析 |
3.3.1 阀后补偿LUDV回路 |
3.3.2 负载敏感泵 |
3.3.3 电磁比例阀 |
3.3.4 柱塞式液压缸 |
3.4 悬挂缸特性分析 |
3.4.1 悬挂缸伸出特性分析 |
3.4.2 悬挂缸缩回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研究 |
4.1 传递函数 |
4.2 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
4.2.1 经典PID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
4.2.2 模糊PID控制基本理论 |
4.2.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2.4 阀控柱塞缸控制系统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动悬挂系统调平作业实验研究 |
5.1 光伏清洁机器人实验平台 |
5.2 光伏清洁机器人主动悬挂系统实验平台 |
5.3 实验研究 |
5.3.1 主动悬挂系统初步调试 |
5.3.2 主动悬挂系统调平作业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传递特性的悬架上支座衬套有限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车悬架橡胶衬套研究现状 |
1.2.2 橡胶衬套对整车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橡胶材料本构模型的确定 |
2.1 橡胶试样的单轴拉伸试验 |
2.2 超弹性本构参数的拟合与模型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3 悬架上支座衬套静动特性分析 |
3.1 有限元分析概述 |
3.2 悬架上支座衬套静特性分析 |
3.2.1 前悬架上支座衬套静特性分析 |
3.2.2 后悬架上支座衬套静特性分析 |
3.3 悬架上支座衬套动特性分析 |
3.3.1 前悬架上支座衬套动特性分析 |
3.3.2 后悬架上支座衬套动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衬套的悬架总成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
4.1 道路随机不平度时域模型的建立 |
4.2 前悬架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
4.2.1 前悬架结构简述 |
4.2.2 前悬架CAE模型处理 |
4.2.3 前悬架振动传递特性仿真分析 |
4.3 后悬架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
4.3.1 后悬架结构简述 |
4.3.2 后悬架CAE模型处理 |
4.3.3 后悬架振动传递特性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考虑衬套的整车振动传递分析 |
5.1 车身有限元分析 |
5.1.1 模态理论简介 |
5.1.2 白车身模态仿真分析 |
5.2 整车CAE模型的建立 |
5.2.1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2 悬架橡胶衬套的简化 |
5.3 整车不同响应点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
5.3.1 方向盘加速度响应仿真结果 |
5.3.2 驾驶座安装点加速度响应仿真结果 |
5.3.3 驾驶座地板加速度响应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单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摆振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道车辆横向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跨座式单轨车辆横向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磁流变半主动控制研究现状 |
1.2.4 跨座式单轨车辆摆振评价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以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刚体环境下的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分析及优化 |
2.1 单轴转向架结构 |
2.2 空间杆系运动学分析 |
2.3 单轴转向架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 |
2.3.1 车辆拓扑模型 |
2.3.2 车辆多刚体动力学模型 |
2.4 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仿真分析 |
2.5 空间杆系灵敏度分析 |
2.6 空间杆系构型优化分析 |
2.6.1 优化模型 |
2.6.2 优化方法 |
2.6.3 优化后的车辆摆振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轴转向架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
3.1 转向架模型 |
3.1.1 柔性体理论 |
3.1.2 转向架动力学方程 |
3.2 .车体模型 |
3.3 轨道梁模型 |
3.4 轮胎模型 |
3.4.1 轮胎力学模型 |
3.4.2 胎轨接触模型 |
3.5 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验证 |
3.5.1 仿真模型及分析 |
3.5.2 刚柔耦合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柔耦合模型参数对车辆摆振的影响分析 |
4.1 转向架杆系刚度参数对摆振的影响分析 |
4.2 悬挂参数对摆振的影响分析 |
4.3 轮胎参数对摆振的影响分析 |
4.4 转向架主要轮系几何参数对摆振的影响分析 |
4.5 整车系统模态及振型对摆振的影响分析 |
4.5.1 整车系统模态及振型 |
4.5.2 车速对摆振的仿真分析 |
4.6 灵敏度分析 |
4.6.1 灵敏度理论 |
4.6.2 杆系刚度参数灵敏度分析 |
4.6.3 动力学参数灵敏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车辆摆振优化 |
5.1 代理模型 |
5.1.1 实验点设计 |
5.1.2 响应面模型 |
5.2 杆系刚度参数优化 |
5.2.1 优化模型 |
5.2.2 优化结果分析 |
5.3 车辆动力学参数协调匹配分析 |
5.3.1 优化模型 |
5.3.2 优化策略 |
5.3.3 优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单轴转向架车辆摆振半主动控制 |
6.1 .磁流变阻尼器 |
6.1.1 磁流变阻尼器特性及类型 |
6.1.2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概述 |
6.2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摆振半主动控制模型 |
6.2.1 控制方案 |
6.2.2 车辆半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 |
6.3 半主动控制方法 |
6.4 摆振半主动控制及成效分析 |
6.5 有效性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主持和主研的科研项目 |
(7)电动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1.3 汽车悬架系统研究概况 |
1.3.1 汽车悬架分类 |
1.3.2 悬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
1.3.3 国内外对悬架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悬架理论设计分析 |
2.1 悬架设计概述 |
2.1.1 悬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
2.1.2 悬架主要设计参数与分析 |
2.2 基于ADAMS的坐标定义 |
2.3 车轮定位参数的重要性 |
2.4 车轮定位参数的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DAMS/CAR的建模与验证过程 |
3.1 虚拟样机技术简介 |
3.2 ADAMS简介 |
3.3 电动汽车的结构分析 |
3.4 在软件中建立悬架系统模型 |
3.4.1 前悬架模型的建立 |
3.4.2 质量特性参数测量 |
3.4.3 轮胎子系统的建立 |
3.4.4 力学特性参数测量与计算 |
3.4.5 建立前悬架防侧倾杆 |
3.4.6 后悬架模型的建立 |
3.5 车身模型的建立 |
3.6 转向系统模型的建立 |
3.7 轮胎模型的建立 |
3.8 电机模型的建立 |
3.9 整车虚拟样机的建立 |
3.10 虚拟样机模型的验证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动汽车悬架性能仿真分析及优化 |
4.1 悬架性能分析流程 |
4.2 前悬架仿真结果分析及优化 |
4.2.1 前悬架仿真分析 |
4.2.2 前悬架结构优化设计 |
4.2.3 悬架定位参数优化前后比较 |
4.3 后悬架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整车仿真分析 |
5.1 整车振动分析 |
5.1.1 整车振动模型建立 |
5.1.2 实验中输出通道选取与建立 |
5.1.3 汽车悬架振动仿真与分析 |
5.2 整车操作稳定性分析 |
5.2.1 电动汽车整车操纵稳定性模型的建立 |
5.2.2 电动汽车转向与驱动设置 |
5.2.3 稳态回转仿真试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轻型载货汽车振动分析与减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轻型载货汽车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 |
2.1 整车约束复模态分析 |
2.1.1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2 整车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
2.1.3 整车约束复模态分析结果 |
2.1.4 整车约束复模态计算结果分析 |
2.2 整车谐响应分析 |
2.2.1 谐响应分析前处理 |
2.2.2 空载工况 |
2.2.3 满载工况 |
2.3 悬架参数对响应特性的影响 |
2.3.1 刚度参数对整车振动特性的影响 |
2.3.2 阻尼系数对整车振动特性的影响 |
2.3.3 分析结果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轻型载货汽车振动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对象与设备的简单介绍 |
3.3 试验方法 |
3.3.1 设计试验方案 |
3.3.2 试验步骤 |
3.4 试验数据分析 |
3.4.1 时域数据分析 |
3.4.2 频域数据分析 |
3.4.3 问题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型载货汽车动力学模型与悬架参数优化 |
4.1 半车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
4.1.1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
4.1.2 驾驶员座椅处振动传递特性 |
4.1.3 乘坐舒适性评价指标 |
4.2 针对驾驶员座椅处的振动响应优化 |
4.2.1 优化设计变量 |
4.2.2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
4.2.3 约束条件 |
4.2.4 优化数学模型 |
4.2.5 实车悬架参数优化 |
4.3 综合考虑货箱中心与座椅处振动响应优化 |
4.3.1 货箱中心处振动传递特性 |
4.3.2 货车平顺性评价指标 |
4.3.3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
4.3.4 优化数学模型 |
4.3.5 实车悬架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5.1.2 主要创新点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商用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概述 |
1.2.1 悬置系统的分类 |
1.2.2 半主动悬置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
1.3 驾驶室悬置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驾驶室悬置系统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悬置系统振动与平顺性分析相关理论 |
2.1 驾驶室悬置系统振动原理 |
2.1.1 单质量振动系统振动原理 |
2.1.2 驾驶室悬置系统双轴振动原理 |
2.2 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 |
2.2.1 多体动力学概述 |
2.2.2 多体动力学的建模理论及求解 |
2.3 商用车平顺性评价标准相关理论 |
2.3.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基本评价方法 |
2.3.2 商用车平顺性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驾驶室悬置平顺性试验 |
3.1 试验目的与对象 |
3.2 实车平顺性试验 |
3.2.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3.2.2 试验设备 |
3.2.3 数据采集 |
3.3 数据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悬置系统结构分析及建模仿真 |
4.1 悬置系统结构与参数 |
4.1.1 悬置系统结构分析 |
4.1.2 悬置系统参数 |
4.2 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搭建 |
4.2.1 建模预处理 |
4.2.2 模型的搭建 |
4.3 模型振动仿真验证与模型导出 |
4.3.1 模型静态验证 |
4.3.2 振动仿真 |
4.3.3 仿真结果分析与模型精度验证 |
4.4 联合仿真模型导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半主动悬置系统控制器设计 |
5.1 半主动悬置系统概述 |
5.2 PID控制器设计 |
5.2.1 PID控制原理 |
5.2.2 PID控制器设计 |
5.2.3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 |
5.3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5.3.1 模糊控制原理 |
5.3.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 |
5.4 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半主动悬置系统多目标优化 |
6.1 半主动悬置系统优化方法概述 |
6.2 半主动悬置系统多目标优化问题描述 |
6.3 差分进化算法优化 |
6.3.1 差分进化算法原理 |
6.3.2 优化设置 |
6.4 优化效果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本文差分进化算法MATLAB主程序 |
(10)高重心双轴载货汽车侧翻危险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侧翻指标、预警算法及车身参数识别研究现状 |
1.3 侧倾及侧翻控制研究现状 |
1.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本文研究内容简介 |
第二章 高重心车辆建模及横向加速度求解 |
2.1 引言 |
2.2 二自由度转向模型和单轴侧倾模型 |
2.3 实时横向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TR峰值及侧倾共振频率 |
3.1 引言 |
3.2 非簧载部分受力分析 |
3.3 传递函数及共振频率 |
3.4 横向加速度及其频谱 |
3.5 LTR峰值 |
3.6 基于输入量频谱的危险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翻仿真实验验证 |
4.1 引言 |
4.2 TruckSim简介以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 LTR峰值预测程序和临界侧翻曲线 |
4.4 临界侧翻曲线的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比例模型车的搭建 |
5.1 引言 |
5.2 模型车主要结构介绍 |
5.3 模型车主要参数测定 |
5.4 白金汉定理及模型放缩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型车实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控制程序和数据采集程序简介 |
6.3 实验设计及思路 |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及主要工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双轴汽车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关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液压互联悬架半挂汽车列车侧倾稳定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 李洪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2]载人月球车可折展悬架设计及性能研究[D]. 李伟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橡胶空气弹簧驾驶室悬置平顺性仿真分析优化设计[D]. 刘业刚.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4]光伏清洁机器人主动悬挂系统研究[D]. 纪晓宇. 燕山大学, 2021(01)
- [5]基于传递特性的悬架上支座衬套有限元分析研究[D]. 张鑫.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6]单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摆振控制[D]. 周军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电动汽车悬架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D]. 霍雷刚.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8]轻型载货汽车振动分析与减振设计[D]. 洪德凯.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9]商用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 张艺腾.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10]高重心双轴载货汽车侧翻危险度研究[D]. 叶展盛.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