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颗粒组成的统计数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森[1](2021)在《基于EFF 3D打印技术的类岩石材料模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D打印技术是一种可以应用到岩土工程领域的先进岩石物理模拟技术,但是面临着打印材料与天然岩石相似性较差的难题。自由挤出成型技术(EFF)是一种以黏土材料为打印原料,通过挤压堆积分层打印,经高温烧结成型的3D打印技术。本文通过对EFF 3D打印试样开展系统的成型质量试验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测定了3D打印试样收缩率、均一性、密度、水理性、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等参数,分析了EFF 3D打印试样与天然岩石的相似性,研究了成型参数对试样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EFF 3D打印技术的类岩石材料模拟方法。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烧制温度800~1200℃条件下,EFF 3D打印试样的尺寸收缩率的变化范围为6%~21%,随着烧制温度的升高收缩率显着增大。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和T检验,试样的尺寸和质量符合正态性分布且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超声波声学信息也表明试样内部填充效果好不存在缺陷,试样的外部、内部符合均一性要求,可用于重复性的物理力学试验研究。在不同成型参数条件下,试样物理力学参数可变范围较大,密度1.61~2.63 g/cm3、饱和吸水率0.09%~22.82%、软化系数0.55~0.93、单轴抗压强度16.46~50.49 MPa、抗拉强度0.82~17.18 MPa。(2)EFF 3D打印材料以Si O2、Al2O3为主要化学成分,与沉积岩在组成材料的矿物成分和含量占比具有较高的相似性;3D打印试样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且经高温脱水成型,与沉积岩的成型过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以脆性指标σcσt/2、变形指标E/σc、强度指标σc/ρ、σt/ρ、强度软化指标η1/ws、η2/ws为评价依据,分析了EFF 3D打印试样和天然岩石在应力应变特征、破坏模式、强度、变形和脆性等各个方面相似关系,验证了EFF 3D打印试样均与天然岩石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特别是对砂岩和泥岩具有较为全面的模拟效果。(3)以喷嘴直径、打印层厚、烧制温度三个成型参数为控制变量,分析了EFF3D打印成型参数对试样物理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烧制温度是影响试样物理力学性质的最主要因素,烧制温度越高,成型试样密度越大、吸水率越小、强度越高。减小打印层厚和增大喷嘴直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试样密度、减小试样吸水率、提高试样强度。(4)通过对不同成型参数的试样物理力学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成型参数与物理力学参数之间定量的经验方程,计算了EFF 3D打印试样可模拟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的范围,提出了基于EFF 3D打印技术的类岩石材料模拟方法:1)参考本文所提出的EFF 3D打印试样物理力学参数表,根据所需模拟的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范围,通过插值法确定3D打印试样所需的烧制温度;2)根据多元线性回归的经验公式调整喷嘴直径和打印层厚,试凑计算3D打印试样的密度、水理参数、强度参数;3)选取能够满足相似要求的成型参数对目标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3D打印类岩石材料模拟。
李颖[2](2021)在《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文中提出钢铁冶金渣因受原料和冶炼工艺影响而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但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将各类钢渣混合堆放和处理,从而导致出现钢渣固废堆积和其大规模综合利用率低的迫切问题。针对此,本文以分类处理钢铁冶金渣的企业代表邯钢分类的粒化高炉矿渣、转炉渣和精炼渣三种钢铁冶金渣为处理对象,采用邯郸地区电厂脱硫石膏作为激发剂,从钢铁冶金渣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化机理入手,开辟多固废协同作用的新途径。具体研究了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多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及其可行性,基于此开发了两种性能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克服了现有的钢渣大掺量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邯钢精炼渣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4AH13、C3AH6、C-A-S-H凝胶和Al(OH)3凝胶,其中片状C4AH13晶体和凝胶组成的复合结构对水化硬化体强度起主要作用。精炼渣水化速率优于转炉渣,在水化28天时净浆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5MPa,水化速率随精炼渣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且早期净浆强度更高。微观分析表明比表面积的提高会促进水化中后期产物发生物相转变。(2)分别研究了精炼渣-石膏二元体系和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体系,精炼渣-石膏二元胶凝材料体系中水化产物主要是C3AH6和钙矾石;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这表明利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制备胶凝材料具有可行性。(3)按照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石膏15%)制备四元体系胶凝材料。当水胶比是0.32时,其净浆试块3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61%,7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86%,早强效果较好。微观分析表明其主要水化产物中,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对强度起主要贡献,四元体系中各原料之间的多固废协同作用和复盐效应是水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力。(4)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能够制备出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6.25%,转炉渣18.75%,精炼渣5%,脱硫石膏20%。混凝土的胶砂质量比是0.8,水胶比是0.2,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 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7%,28天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折强度大于25M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产物以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为主,二者对于水化硬化体的强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矿山废石和尾矿能够制备出符合C40强度等级的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脱硫石膏15%。在水胶比0.3,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砂率是0.55的条件下,制备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流动性能符合泵送要求,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5%。水化产物中由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的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使这种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特征和耐久性能。
牟林[3](2021)在《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动水条件巷道截流技术长期处于经验摸索层面,其内在力学机理与关键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开展该项研究对提高矿井水害灾后治理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室内注浆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现场工程应用等手段,研究了动水巷道骨料灌注及注浆加固机理,分析了阻水墙与围岩的作用规律,探索了阻水墙建造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考虑流速、骨料粒径、断面糙度、坡度、投料速度等因素,研发了动水巷道截流堵水可视化试验模拟系统,为动水条件下截流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2)通过相似模拟试验发现了骨料运移堆积规律,评价了主控因素对骨料灌注效果的影响机制,指出巷壁糙度对增加接顶概率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孔间距和钻孔数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正常灌注时从细到粗,接顶时粗细组合、上游下游搭配的投料原则。采用应力拱和管涌概念解释了堆积段的失稳溃坝机制。(3)建立了骨料中水泥浆液的运移方程,得出骨料粒径、浆液时变性及黏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室内测试发现了浆液运移存在空间分区效应,验证了水灰比0.7:1~1:1的浆液流动性和阻水性兼备适于大量灌注。(4)基于CFD-DEM耦合计算模型,模拟了骨料在水下运移堆积的一般过程,得出速度场和压力场的演化规律。建立了双巷截流模型,得出优先封堵其中一条巷道更具合理性。模拟了倾角对堆积规律的影响,结论与理论预测相符。(5)基于Mindlin模型建立了阻水墙应力状态方程,分析了水压力、围岩与墙体弹性模量比对墙体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结合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得出重点加固范围是上游距来水端较近的堆积区域。(6)基于堆积段水力学稳定性、浆液初凝时间和水流能量判据提出骨料堆积段长度的预测方法。根据截流过程中流量的空间分布,提出巷道未接顶区流速的估算方法。运用单孔灌注能力、预计截流时间与堆积长度相匹配的原理,提出钻孔数量的计算方法。(7)以石坝井煤矿截流堵水工程为例,对截流施工方案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预测,通过现场试验和技术优化验证了阻水墙建造技术体系的有效性。
李志平[4](2021)在《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优化设计及水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粗放型的水泥生产模式给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形成了高负荷。部分工业副材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可以实现部分替代水泥熟料,可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并能调控水泥熟料颗粒级配以及改善水泥基体系的性能。随着实际工程中水泥基胶凝体系的组分增多,掺量加大,而现有单掺或双掺复合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多元体系,导致多元体系性能发展规律并不明确,现有理论和试验研究已跟不上细掺料实际工程应用的步伐。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以多元复合胶凝材料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优化方法、室内试验、计算机仿真模拟等为研究手段,对多元体系-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水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1)采用统计学优化方法评估了3种活性和粒度差异较大的细掺料-水泥复合体系的性能发展规律,重点探讨了多组分-性能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各组分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流动性、流变参数、水化放热量、抗压强度、干燥收缩性能的回归模型拟合的响应曲面函数具备完全显着性,模型稳定性较好。两两组分之间对复合体系的性能发展规律明显,交互项均为不显着项。采用D-optimal优化方法寻找目标区域的最优解可信度较好,具备一定实际应用价值。(2)基于等温量热法测试了多粒级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放热特征值,并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水化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四元体系的整体水化放热速率较参照组明显降低,第二放热峰出现了明显延迟现象。掺入硅灰的二元组的诱导期早期放热速率曲线与参照组基本重叠,直至水化4小时后水化速率较参照组才逐渐增高。通过动力学函数拟合发现,多元体系的水化半衰期的时间均在11h~13h之间,拟合得到的累积放热总量与72h累积放热量相差10%以内,采用Krstulovic-Dabic模型模拟复合体系水化动力学的可靠度较高。(3)采用5种统计学方法分别研究了多元体系的早期水化放热特征和抗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Spearman方法拟合的相关系数整体最高,Pearson方法拟合的线性相关系数次之,Kendall方法拟合的相关系数整体最小。一重相关条件下,28d抗压强度与早期水化放热特征值的相关系数整体高于3d抗压强度,而多重相关条件下,水化放热特征与力学性能的相关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特别是四重相关条件下,3d抗压强度与早期水化放热特征值的相关系数整体高于28d抗压强度。(4)采用HYMOSTRUC3D模型模拟了多粒级复合体系的水化过程以及微结构发展规律,该模型能够直观呈现出多粒级复杂体系的细微观结构,并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随着水灰比的增加,体系水化度响应增加,水灰比越大,同等水化时间的水化度增量越小。在体系水化100h左右之前,水化度增长迅速并在150h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此后逐渐趋于稳定。随着水化程度的增加,不同体系的弹性模量均呈增大趋势。随着水化程度的增加,不同体系的孔隙率均呈减小趋势。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揭示了多粒级水泥基复合胶凝体系的性能发展规律,并厘清了多粒级复合体系早期水化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多元统计关系。研究成果能为一些活性较低的工业副材提供合理的使用方案,进一步提升工业副材的综合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熟料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经济意义和环保意义。
吴萌[5](2021)在《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水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水泥产量已长期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然而,水泥工业属于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传统工业,降低水泥工业的能耗和碳排放一直是水泥工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要问题。同时,我国作为工业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巨大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因此,提高固体废弃物在水泥工业的利用率,制备新型低碳胶凝材料是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在借鉴和结合复合胶凝材料、化学激发胶凝材料及古罗马混凝土的各自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以大掺量低钙粉煤灰和矿渣粉组成的活性混合材作为低碳胶凝材料主体,并采用少量的硅酸盐水泥(≤20%)和适量的石灰及石膏设计和制备了新型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lime-based low carbon cementitious materials,本文简称LCM),确定了LCM最优配比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LCM的宏观性能、蒸养制度、水化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能耗和碳排放值)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LCM的力学性能,采用化学激发剂和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对LCM进行改性研究,确定了改性LCM最优配比,并定量表征和分析了化学激发剂和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对LCM水化产物及微结构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探究了改性LCM的水化动力学。最后,考虑到LCM碱度较低,需要对其碳化性能给予关注,本文选取了LCM典型配比,研究了LCM的抗碳化性能并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和讨论了LCM硬化浆体微结构在碳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机理和原因。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矿渣粉和粉煤灰按合理比例复合组成混合材,以适量石灰,少量石膏及硅酸盐水泥作为混合材激发剂制备的LCM,既可以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也可以提高粉煤灰在混合材中的利用率。在混合材中加入适量石膏(5%-6%),可提高LCM中钙离子浓度,有效促进混合材的水化并生成大量钙矾石,显着提高LCM力学强度特别是早期力学强度。考虑到将部分未反应氢氧化钙作为碱储备是LCM水化产物稳定、抗碳化性能和护筋性能优良以及混合材继续水化的必要条件,基于水化反应理论,计算得到了不同条件下LCM中石灰最佳掺量范围。根据多个配比长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发现当硅酸盐水泥掺量为10%-15%时,石灰掺量为8%-12%,混合材掺量为75%-80%时,LCM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当水胶比为0.3时,LCM最优配比28d抗压强度可达50MPa,90d抗压强度可达60MPa,继续养护力学强度仍会有所提高。(2)提高LCM中硅酸盐水泥的细度,可提高LCM的早期强度,但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当提高混合材细度时,可提高LCM各龄期的强度。LCM中大量混合材的掺入导致其凝结时间增加,而石灰的存在则降低了LCM浆体的流动度。对LCM采用蒸汽养护可快速增加强度,蒸养静停时间可参考其水化诱导期时间,且不宜大于配比中硅酸盐水泥水化放热峰峰值出现的时间,其最佳蒸养制度为静停6小时,升温2小时并在60°C条件下蒸养12小时后自然降温。经过蒸养,LCM的抗压强度可达50MPa,且后期力学强度和标准养护LCM接近。LCM的主要水化产物为钙矾石和低钙硅比的C-(A)-S-H凝胶,且水化早期生成的钙矾石晶体穿插生长在C-(A)-S-H凝胶中,二者在LCM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和15%-20%。LCM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硅酸盐水泥及其他低碳胶凝材料,对于M5和M8配比(硅酸盐水泥掺量分别为10%和20%,石灰掺量均为10%),其单位千克的碳排放分别为0.21kg和0.30kg,而单位千克的能耗分别1.80MJ和2.26MJ。相比较而言,硅酸盐水泥的碳排放和能耗分别高达0.93kg和5.50MJ。(3)采用适量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作为化学激发剂进行改性,均可有效提高LCM的早期强度,但氢氧化钠及碳酸钠对LCM后期强度的改善并无明显作用,而硫酸钠可以稳定提高LCM后期强度。当采用少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组成的复合激发剂时,LCM早期水化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水化产物相U-phase,且在硬化浆体稳定存在,因此进一步提高了LCM力学性能。硅灰和偏高岭土作为高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掺入也有效提高了LCM的力学性能。LCM充分水化后生成的C-(A)-S-H凝胶钙硅比较低,其Ca/(Si+Al)值为1.21,采用化学激发剂改性后的LCM硬化浆体中的凝胶钙硅比值会有所降低,约为1.10。对于未改性LCM,其充分水化后生成的凝胶为直链状C-(A)-S-H凝胶,而对于激发剂改性LCM,其水化产物中的凝胶由直链状C-(A)-S-H凝胶和交联聚合双链状C-(N)-A-S-H凝胶共同组成,且后者比例明显较高。该复合凝胶微观结构上与Al-tobermorite更为接近并具有微弱的结晶度。水化90d后,LCM中C-(A)-S-H凝胶的MCL和Al[IV]/Si值分别为7.4和0.16,而化学激发剂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LCM水化产物凝胶的MCL和Al[IV]/Si值。(4)LCM砂浆试件加速碳化28天后碳化深度为4-6mm,同等强度条件下,硅酸盐水泥抗碳化性能要显着高于LCM。采用复合激发剂或硅灰改性LCM时,LCM的抗碳化性能被进一步被削弱。LCM中最先被碳化的主要是氢氧化钙,此时其余水化产物仍可保持相对稳定。当氢氧化钙被消耗完后,C-(A)-S-H凝胶,AFt及AFm的碳化反应开始加速。LCM抗碳化性能较差不仅是因为其硬化浆体中氢氧化钙含量较低,其硬化浆体中C-(A)-S-H凝胶含量较低且缺少未水化水泥颗粒,导致无法有效吸收固化CO2也是致使LCM抗碳化性能较差的重要原因。加速碳化90d后,LCM的抗压强度降低了15%-20%。碳化后,LCM硬化浆体中的钙矾石与CO2反应后生成无胶凝能力的铝胶、文石及石膏并失去骨架支撑作用,导致LCM完全碳化区域硬化浆体孔隙结构出现孔径粗化且总孔隙率增加。
曹瑞林[6](2021)在《含镍铁渣复合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反应机理与微观特性》文中研究指明采用镍铁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已被证明具有理论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但由于镍铁渣的反应活性较低且成分复杂,原材料性质波动较大,难以控制,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碱激发材料领域的应用。本文在研究镍铁渣原材料物化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镍铁渣在碱溶液中的溶出规律和结构演变特征来探究镍铁渣的反应活性,建立镍铁渣的物化性质与其反应活性之间的联系;系统地研究了镍铁渣掺量、激发剂种类和养护条件对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反应过程、力学性能发展、宏观收缩行为和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将为镍铁渣在碱激发材料中的科学高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镍铁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出动力学过程,分析了摩尔浓度、溶出时间、溶出温度和粒径对镍铁渣中各元素选择性溶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镍铁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出动力学过程可用表面产物层扩散行为控制的缩核模型来描述。Si和Al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出活化能分别为80.47kJ/mol和49.45kJ/mol。在碱溶液中,镍铁渣中溶解出来的Ca、Al和Si与Na形成N(C)-A-S-H凝胶相,Mg主要参与水滑石和N-A(M)-S-H凝胶相的形成。碱溶液摩尔浓度和溶出温度的提高有利于镍铁渣中Fe的溶出。Cr、Mn和Ni等重金属元素在碱溶液中无溶出现象,但是在酸性溶液中溶出明显。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价镍铁渣活性的方法,以镍铁渣在5 M氢氧化钠溶液、溶出温度60℃和溶出时间300min条件下Si和Al的溶出率为评价指标。(2)研究了镍铁渣掺量和激发剂种类对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力学强度和收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镍铁渣掺量低于20%时有利于提高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抗折强度,同时对抗压强度无明显影响。镍铁渣掺量达到60%时,碱激发复合体系的凝结时间显着延长但是力学性能明显降低。硅酸钠激发体系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均远高于氢氧化钠激发体系。随着镍铁渣的掺入,硅酸钠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体系的长龄期自收缩和长龄期干燥收缩显着增大,而早期自收缩降低;氢氧化钠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体系的长龄期自收缩、长龄期干燥收缩和早期自收缩均明显减小。(3)采用埋入式超声法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不同碱激发矿渣体系的早期反应过程和机理,采用水化热测试法研究了镍铁渣掺量、激发剂碱度和模数及养护温度对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体系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氢氧化钠激发矿渣体系存在三个反应阶段,即(Ⅰ)诱导期、(Ⅱ)加速期和(Ⅲ)减速期。硅酸钠激发矿渣体系存在五个反应阶段,即(Ⅰ)诱导期、(Ⅱ)第一加速期、(Ⅲ)第一减速期、(Ⅳ)第二加速期和(Ⅴ)第二减速期。其中,硅酸钠激发体系中的阶段Ⅱ和Ⅳ属于扩散控制阶段,阶段Ⅲ属于溶解控制阶段。硅酸钠激发剂中初始SiO44-含量的增加提高了诱导期和第一反应加速期内的反应程度,使第二个反应加速期提前,从而加速了硅酸钠激发体系的整体反应进程。总的来说,氢氧化钠激发矿渣体系的反应速率在反应初期要快于硅酸钠激发体系,氢氧化钠激发矿渣体系的反应程度在反应后期要明显低于硅酸钠激发体系。在25℃和碱度4%的条件下,镍铁渣的掺入会显着降低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体系的放热总量,对氢氧化钠激发复合体系的反应过程没有明显影响,但是会推迟硅酸钠激发复合体系的反应进程。在60℃或碱度6%的条件下,镍铁渣的活性得到有效激发,镍铁渣掺量低于20%时有利于提高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反应放热总量。较于常温环境,在60℃高温环境下镍铁渣的掺入对硅酸钠激发复合体系反应进程的推迟效应被弱化。(4)采用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和纳米压痕测试法研究了镍铁渣颗粒和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及微观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镍铁渣中存在FNSⅠ相(镁硅相)、FNSⅡ相(硅钙铝相)和FNSⅢ相(铬铁相)三种特征性物相,在镍铁渣中体积分数分别为79.92±4.24%、19.02±4.05%和1.06±0.38%。结合溶出结果,三物相在碱激发环境中的反应活性大小顺序为FNS Ⅰ相>FNSⅡ相>FNSⅢ相。FNSⅠ相、FNSⅡ相和矿渣颗粒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27.39±2.68GPa、145.77±4.79GPa和113.87±7.36GPa。碱激发镍铁渣体系中凝胶产物N-A-S-H相的弹性模量为16.99±1.89GPa,碱激发矿渣体系中反应产物C-A-S-H相和内部反应产物Ⅰp相的弹性模量分别为25.91±2.55GPa和35.09±6.40GPa。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体系中Ca/Si和Ca/(Al+Si)随着镍铁渣掺量的提高而不断降低。镍铁渣的掺量与氢氧化钠激发复合体系凝胶产物中的Na/Si和Na/(Si+Al)与无明显关系。镍铁渣的加入显着提高了硅酸钠激发复合体系反应后期凝胶产物中的Na/Si和Na/(Si+Al)。
刘富森[7](2020)在《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21世纪议程》方案里已经明确将回收废弃橡胶列入,将其筹划至可持续经济发展领域。橡胶颗粒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有更好的延性、抗渗性和抗裂性等优点。基于此,研究橡胶颗粒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大的环保意义和科学意义。本文通过试验,系统的研究了橡胶不同体积取代率和不同粒径对基准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力学性能影响,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细骨料率为0%、5%、10%、15%和20%,粒径分别是粉末状(0.18mm~0.25mm)和颗粒状(0.55mm~0.85mm和2mm~4mm)三种粒径橡胶;为了提升橡胶颗粒混凝土的性能,在橡胶颗粒混凝土中分别加入等体积取代水泥质量0.05%、0.1%、0.15%和0.2%的外掺缓凝剂作为强度补偿的方法,研究不同掺量缓凝剂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力学性能影响;为研究橡胶颗粒混凝土抗裂性能,采用外方内圆偏心约束法研究外掺缓凝剂对橡胶颗粒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的影响。分别对比普通混凝土、橡胶颗粒混凝土、掺缓凝剂混凝土和同时掺入橡胶颗粒与缓凝剂混凝土开裂情况;并研究其四种配比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如下:随着橡胶颗粒的粒径增大和掺量增多,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小;混凝土中掺入橡胶颗粒尺寸越小,掺量越多,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越显着;当粒径相同时,随着橡胶颗粒掺入的增加,抗折强度随之降低;当掺量相同时,粒径越大抗折强度越低。橡胶颗粒混凝土改性试验得出:外掺入缓凝剂后试块的力学性质呈现出随着缓凝剂掺量的增多,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在掺量为0.1%时,橡胶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6%和5%,且对混凝土初凝时间延长最为明显,即从力学角度得出此缓凝剂最佳掺量为0.1%;缓凝剂的掺加减小了混凝土的压折比,混凝土强度因橡胶颗粒的加入降低的部分得到了补充;在橡胶缓凝混凝土抗开裂试验中得出,混凝土中分别加入橡胶颗粒和缓凝剂能明显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开裂性能,其中同时掺入一定量的橡胶颗粒和缓凝剂效果最佳,优于单独加入橡胶颗粒混凝土、缓凝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
严宇[8](2020)在《水化温升抑制材料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控制温度开裂对于水泥用量大、结构复杂、耐久性要求高的现代混凝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原材料、改进施工工艺、调整结构设计等方案的单独或复合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应力场的变化,降低水化温升导致的开裂风险。化学外加剂也被应用于控制温度开裂,其中,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可以在较低掺量下有效降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早期放热峰,同时几乎不影响后期总放热量与强度发展,为有效控制现代混凝土的温度开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宏观与微观、实验与模拟、动力学与热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研究了一种淀粉基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简写为S-TRI)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构效关系,探讨其对水泥混凝土宏观性能和内部温度场变化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影响水泥水化行为的作用机理,为水泥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开发了一种山梨醇基液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简写为L-TRI),研究了其对水泥水化行为的影响并探明作用机理,探索了通过化学外加剂调控水泥水化的新机制与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探明了S-TRI的基本性能及其影响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规律。S-TRI在水泥浆体内的消耗是一个溶解-吸附过程,对比不同掺入方式S-TRI对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影响发现,S-TRI在水泥浆体内的可控溶解是实现水化温升抑制的前提条件。随着淀粉酸解程度的增加,S-TRI表现出更好的降峰性能。研究发现,溶解性能是影响S-TRI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聚合度是次要因素。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和最新的Needle model水化模型,揭示了S-TRI对水泥净浆前24h水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TRI在水泥浆体中有限但持续地抑制C-S-H凝胶的成核过程,减少水泥颗粒表面生成的C-S-H凝胶,抑制C3S的早期水化,从而降低水泥的早期水化放热速率。掺入方式和掺入时间的改变主要影响S-TRI抑制C-S-H成核的作用效率,作用时间与C-S-H成核窗口期的重合度越高,S-TRI产生的“有效抑制”作用越大。当S-TRI的掺量超过水泥用量0.1%时,一个持续时间更长、放热量更大的宽峰出现在水化放热峰之后,即第二水化放热峰。对比单矿体系与水泥体系下S-TRI对峰后水化行为的影响发现,C3S的二次水化是第二水化放热峰的主要热源,C3A的存在为C3S二次水化创造条件。结合原位XRD、SEM和热力学计算结果,提出了第二水化放热峰的形成机制:C3A水化生成的钙矾石持续消耗浆体中的S-TRI,C-S-H凝胶在S-TRI耗尽后再次成核生长,导致C3S的二次水化和第二水化放热峰的形成。S-TRI抑制水泥水化温升,延缓C3S的早期水化,导致浆体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降低。第二水化放热峰的出现保障了后期力学性能的快速发展。对比水泥种类、碱含量、石膏含量、温度及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S-TRI作用效果的影响发现,S-TRI的降峰性能有较强的鲁棒性,其影响峰后水化放热的作用效果对使用环境有一定的敏感性。混凝土绝热温升、半绝热温升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S-TRI对于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调控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峰值,有利于降低构件的温度开裂风险。为避免固体外加剂难以均匀分散的问题、扩展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的应用范围,以山梨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材料制备出液体型水化热调控材料(L-TRI)。L-TRI稳定存在于孔溶液中,通过络合作用改变孔溶液的离子平衡,持续抑制C-S-H凝胶的生长过程,从而改变水泥水化放热历程,实现了水化放热的可控释放和水化温升的有效抑制。对比S-TRI与L-TRI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机制发现,要实现水化温升抑制而非单纯的缓凝效果,需控制外加剂的作用窗口和作用强度与C-S-H凝胶的成核、生长过程相匹配。
赵秋月[9](2020)在《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快速评估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已经从局地、单一的城市空气污染向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转变,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公众健康等造成巨大影响,引起媒体及公众的普遍关注。随着“蓝天保卫战”、“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等一系列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制定,关注的重点围绕这些政策措施是否能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预期而开展,这也主要依赖于空气质量模型在建立合适的源排放-空气质量响应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但现有模型普遍存在运算周期长、拟合速度慢、排放清单模拟性能不高等问题,难以为管理者提供快速的决策响应支持;另一方面,如何避免“一刀切”,通过模型的改进建立起一套适用于多区域、差异化管控措施快速评估的技术方法,使政策措施的制定能够尽可能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也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大气环境管理决策开发快速响应支持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开发了基于多项式函数回归方法(pf-ERSM)的响应曲面模型,建立了污染物减排与PM2.5浓度的快速响应关系,基于该方法对江苏省不同减排措施下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进行了评估应用,探讨了使用响应曲面模型拟合臭氧浓度的可行性及控制策略,为提升大气环境管理决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1)构建并校验了大气污染防治曲面响应模型。提出利用多项式函数回归方法(pf-ERSM)建立污染物减排与浓度的响应关系,基于海量CMAQ仿真实验以及数理统计推演机制,搭建了快速响应曲面模型,与传统RSM相比,大幅降低了控制情景的数量,同时由于改进了拟合算法,使得拟合速度更快,并且考虑了PM2.5一次排放的线性贡献。外部验证情景的CMAQ模拟结果与RSM拟合结果的所有误差相关参数均在1%以下,整体拟合预测效果较好,表明RSM拟合结果与CMAQ模型直接模拟相近,响应曲面模型能够快速得到可靠的PM2.5减排方案管控效果,可满足快速模拟多个区域同时对SO2、NOX、NH3、VOCs、一次PM2.5等多种污染物实施不同程度减排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的预测要求。(2)阐明了在模型中纳入区域外源影响对于评估实际减排效果的意义。将基准情景中区域以外的所有区域排放控制“置零”进行CMAQ模式模拟、将区域内排放“置零”进行RSM模型拟合,发现采用“置零法”区分的内外源单独模拟结果之和(叠加法)与基准情景模拟结果符合较好;叠加外源影响后区域内PM2.5浓度有较大下降幅度,更符合实际减排预期。利用叠加法来整合外源和内源减排影响时误差较小,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3)剖析了优化提升排放清单分辨率对于提高模型模拟精度的重要性。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2017年江苏省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对排放清单VOCs物种谱进行了优化再分配,对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及移动源、面源排放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校正,使得模式模拟性能得到优化提升。利用CMAQ模型进行模拟验证也表明,该清单在4个典型月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日浓度的标准差与平均误差接近,表明日误差变动范围较小,模式模拟稳定,排放清单以及模拟系统可靠。(4)利用快速响应曲面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管控措施情景下的空气质量目标可达性。基于国家和江苏省“十三五”减排考核要求的基础控制情景下,模拟显示全省PM2.5年均浓度将下降11.1%,下降幅度最高的区域为无锡与常州12.1%,下降幅度最小的区域为连云港10%;各污染物均衡管控情景下,对所有研究区域的减排比例上浮5%、10%、20%后,全省平均PM2.5浓度下降幅度达到14.0%、16.8%和22.8%,两种情景均不能满足空气质量改善要求。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的模拟结果显示:在外源达标情景下,江苏省2020年PM2.5下降幅度相比2015年可达到28.9%,能够满足约束性考核目标要求,指导减排实践。
巫玉杞[10](2020)在《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建立与清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研究污染形成机制和空气质量管理的基础数据,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排放清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目前国内外尚未建立完善的排放清单质量评估体系,已有的清单评估方法研究都仅针对影响清单质量的某一种或几种因素进行分析,而无法全面评估排放清单质量。定量不确定性分析是清单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缺乏输入参数不确定性信息阻碍了定量分析的应用。为此,本研究在广泛文献调研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确定了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并结合专家判断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综合评价法的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了验证该评估体系的可行性,本研究将其应用到广东省2017年区域排放清单的质量评估中,从数据质量、排放总量、排放源贡献、空间分布、定量不确定性分析和清单校验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找到影响排放清单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排放清单未来的改进提出建议。此外,在广泛收集排放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源分类的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为清单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构建的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自上而下分为4个层级,涵盖数据来源及质量、清单精细程度、清单结果合理性和报告规范性4项评估内容,16项一级评估指标和35项二级评估指标。数据质量重点评估数据来源可靠性及数据代表性;精细程度重点评价估算方法、源分类、时空分辨率细化程度及点源化率等;清单结果的合理性主要从总量、源结构、时空特征及不确定性分析结果综合衡量;报告规范性则是对清单编制工作、报告组分完整性及文档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2)通过收集的35453个基于实际测试或其他权威来源的排放因子,构建了包含478条排放因子不确定性信息的数据集。总体上颗粒物和VOCs排放因子不确定性较大。非道路移动源、扬尘源和工艺过程源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溶剂使用源和工艺过程源的VOCs排放因子不确定性均较高。因此未来应针对颗粒物和VOCs排放,尤其是不确定性较大的排放源开展更多实测研究,以降低其排放因子不确定性。(3)基于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对区域清单进行定量不确定性分析,其SO2、NOx、CO、PM10、PM2.5、BC、OC、VOCs 和 NH3 的不确定性范围分别为-17%~20%、-25%~28%、-30%~39%、-45%~60%、-43%~62%、-53%~116%、-54%~160%、-34%~50%和-50%~86%。由于估算方法的优化及本地化参数的应用,清单不确定性与2012年的结果相比有所降低。利用敏感性分析法研究各排放源对污染物排放不确定性的影响,发现移动源、工艺过程源、溶剂使用源、扬尘源和生物质燃烧源等对排放清单整体不确定性影响较大。(4)利用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广东省2017年区域排放清单的评估得分为A=0.83,说明该排放清单整体质量良好,其编制工作过程较规范,数据来源较可靠,清单精细程度适中,其结果能够较为准确描述该区域污染物排放特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可优化。利用评估体系从上而下逐层分析发现主要是排放因子及相关参数的数据质量影响得分,因此建议未来应对企业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效率进行本地调研,同时制定相应的采样标准和测试规范,并量化实测排放因子不确定性,以提高排放因子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本研究构建国内首个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不仅成功实现对广东省区域排放清单质量的综合评估,同时也为排放清单质量综合评估提供了参考和思路。此外,构建的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不仅为定量不确定性分析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也指导了未来重点排放源测试。
二、水泥颗粒组成的统计数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颗粒组成的统计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FF 3D打印技术的类岩石材料模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类岩石材料模拟方法现状 |
1.2.2 3D打印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 |
1.2.3 EFF 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 |
2 EFF 3D打印试样的成型与物理力学试验研究 |
2.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2.1.1 3D打印设备 |
2.1.2 3D打印材料 |
2.2 试验目的 |
2.2.1 试样收缩率研究 |
2.2.2 试样均一性研究 |
2.2.3 试样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
2.3 试验设计 |
2.3.1 3D打印技术成型控制参数 |
2.3.2 均匀试验设计 |
2.4 EFF 3D打印试样成型过程 |
2.4.1 打印过程 |
2.4.2 烧制过程 |
2.5 EFF 3D打印试样收缩率试验 |
2.6 EFF 3D打印试样均一性试验 |
2.7 EFF 3D打印试样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7.1 试样密度试验 |
2.7.2 试样水理性质试验 |
2.7.3 试样单轴压缩试验 |
2.7.4 试样巴西劈裂试验 |
2.8 本章小结 |
3 EFF 3D打印试样与岩石相似性研究 |
3.1 材料相似性 |
3.1.1 沉积岩物质组成材料 |
3.1.2 试样物质组成材料 |
3.1.3 相似性分析 |
3.2 成型过程相似性 |
3.2.1 沉积岩成型过程 |
3.2.2 试样成型过程 |
3.2.3 相似性分析 |
3.3 物理力学性质相似性 |
3.3.1 试样与岩石的脆性相似性 |
3.3.2 试样与岩石的变形相似性 |
3.3.3 试样与岩石的强度相似性 |
3.3.4 试样与岩石的强度软化相似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EFF 3D打印技术的类岩石材料模拟方法研究 |
4.1 EFF 3D打印试样物理力学参数拟合分析 |
4.1.1 密度拟合 |
4.1.2 饱和吸水性与软化系数拟合 |
4.1.3 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拟合 |
4.1.4 抗拉强度拟合 |
4.2 类岩石材料模拟方法 |
4.2.1 类岩石材料模拟回归方程 |
4.2.2 EFF 3D打印试样物理力学参数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现状 |
2.1.1 粒化高炉矿渣的研究进展 |
2.1.2 转炉渣的研究进展 |
2.1.3 精炼渣的研究进展 |
2.2 绿色混凝土和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1 绿色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2 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3 多固废协同混凝土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思路、内容、原料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4 试验设备 |
3.3.5 参照标准 |
3.4 试验原料 |
3.4.1 矿渣 |
3.4.2 转炉渣 |
3.4.3 精炼渣 |
3.4.4 脱硫石膏 |
3.4.5 骨料 |
3.4.6 其他原料 |
4 多固废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4.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 |
4.1.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1.2 精炼渣的水化热分析 |
4.1.3 精炼渣的净浆强度分析 |
4.1.4 精炼渣水化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
4.1.5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热分析 |
4.1.6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4.1.7 精炼渣水化机理分析 |
4.2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 |
4.2.1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2.2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2.3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2.4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2.5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2.6 精炼渣-石膏体系复合水化机理分析 |
4.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3.1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3.2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3.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3.4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3.5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早期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4.1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4.2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4.3 精炼渣比表面积对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热的影响 |
4.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4.5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4.6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4.7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4.4.8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初步研究 |
5.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5.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5.1.2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1.3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5.2 水胶比、骨料种类和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2 骨料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3 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3 超高性能混凝土水化机理研究 |
5.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RD分析 |
5.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5.3.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研究 |
6.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6.1.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6.1.2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6.2 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分析 |
6.2.1 混凝土的制备及工作性能 |
6.2.2 力学性能分析 |
6.2.3 耐久性能分析 |
6.3 预拌泵送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 |
6.3.1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分析 |
6.3.2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SEM分析 |
6.3.3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PS分析 |
6.3.4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NMR分析 |
6.4 转炉渣颗粒替代尾矿砂制备道路混凝土探索研究 |
6.4.1 砂率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4.2 转炉渣细颗粒砂浆的收缩研究 |
6.4.3 道路混凝土的SEM-EDS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截流堵水技术 |
1.2.2 泥沙运动与物料输送 |
1.2.3 颗粒介质力学 |
1.2.4 砂土渗流理论 |
1.2.5 岩土注浆理论 |
1.2.6 固液两相流模拟 |
1.3 动水截流堵巷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动水巷道截流堵水可视化试验模拟系统 |
2.1 相似准则研究 |
2.1.1 相似条件分析 |
2.1.2 相似准则分析 |
2.1.3 相似参数分析 |
2.2 平台研究对象 |
2.3 平台参数设定 |
2.4 试验系统设计 |
2.4.1 主要功能 |
2.4.2 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动水环境骨料运移堆积理论与试验研究 |
3.1 骨料颗粒的受力状态分析 |
3.1.1 泥沙运动学相关概念 |
3.1.2 起动流速 |
3.1.3 动水休止角 |
3.1.4 沉降速度 |
3.2 骨料运移堆积的一般过程与规律 |
3.2.1 单孔灌注堆积体形态演化规律 |
3.2.2 多孔灌注堆积体形态演化规律 |
3.2.3 骨料灌注期间的几种典型现象 |
3.2.4 动水中骨料颗粒起动流速分析 |
3.3 动水中骨料灌注截流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正交试验原理 |
3.3.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3.3.3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3.3.4 初始流速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5 投料速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6 巷道坡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7 巷道糙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8 骨料粒径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4 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
3.4.1 孔间距及钻孔数量 |
3.4.2 投料次序 |
3.5 动水截流接顶-溃坝机制分析 |
3.5.1 截流各阶段的水力学状态 |
3.5.2 接顶溃坝过程的力学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动水环境骨料注浆加固理论与试验研究 |
4.1 浆液在骨料中运动的模型研究 |
4.1.1 骨料堆积形态及空间分区 |
4.1.2 水泥浆的颗粒性与流动性 |
4.1.3 堆积疏松区浆液运移特征 |
4.1.4 堆积密实区浆液运移特征 |
4.1.5 骨料中浆液的运移扩散方程 |
4.1.6 主要注浆阶段的灌浆量分布 |
4.2 水泥浆液性能测定 |
4.2.1 测试方法 |
4.2.2 测试结果 |
4.3 骨料中浆液可注性测试 |
4.3.1 静态测试 |
4.3.2 动态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骨料灌注截流过程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5.1 固-液两相流耦合方法原理 |
5.1.1 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 |
5.1.2 离散单元法原理 |
5.1.3 固-液两相流耦合原理 |
5.2 固-液两相流耦合模型的适应性验证 |
5.2.1 颗粒沉降特性的模拟验证 |
5.2.2 颗粒起动速度的模拟验证 |
5.2.3 堆积形态与流场的模拟验证 |
5.2.4 灌注速度与动水携砂能力模拟 |
5.2.5 阻水消压作用与流量分布规律模拟 |
5.3 骨料堆积一般过程模拟 |
5.3.1 骨料堆积的几个阶段 |
5.3.2 灌注过程中流速及压力演化 |
5.4 倾斜巷道中骨料堆积过程模拟 |
5.4.1 静水条件下的堆积 |
5.4.2 动水条件下的堆积 |
5.4.3 倾角对起动速度的影响 |
5.5 双巷条件下骨料堆积过程模拟 |
5.5.1 工况1 下双巷截流过程模拟 |
5.5.2 工况2 下双巷截流过程模拟 |
5.6 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
5.6.1 关于接顶过程 |
5.6.2 关于堆积长度 |
5.6.3 关于钻孔数量 |
5.7 本章小结 |
6 阻水墙与巷道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6.1 阻水墙与围岩相互作用的解析模型 |
6.1.1 Mindlin位移解简介 |
6.1.2 阻水墙应力分布的解析解 |
6.2 阻水墙的受状态分析及破坏判据 |
6.2.1 阻水墙轴向应力及剪力分布 |
6.2.2 阻水墙受力和来水压力的关系 |
6.2.3 弹性模量比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6.2.4 水压载荷对阻水墙的应力影响范围 |
6.2.5 阻水墙的强度破坏判据 |
6.3 阻水墙与围岩受力状态数值模拟 |
6.3.1 Flac3D软件简介及数值模型 |
6.3.2 堵水之前过水巷道的受力状态 |
6.3.3 注浆之后阻水墙的受力状态 |
6.4 本章小结 |
7 动水截流堵巷工程参数估算与技术优化 |
7.1 典型工程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阻水墙工程量预测方法研究 |
7.2.1 阻水墙堆积段长度的控制因素 |
7.2.2 基于施工过程的堆积段长度预测 |
7.2.3 基于数据分析的堆积段长度预测 |
7.3 灌注期间骨料粒径选择判据 |
7.4 钻孔数量与间距分析预测 |
7.5 阻水墙建造施工过程优化 |
7.5.1 技术体系建立 |
7.5.2 施工过程优化 |
7.6 本章小结 |
8 动水截流堵巷技术现场工程应用 |
8.1 项目背景 |
8.2 技术模型分析 |
8.3 截流方案设计 |
8.3.1 总体技术方案 |
8.3.2 骨料用量估计 |
8.3.3 钻孔数量预计 |
8.3.4 骨料粒径选取 |
8.3.5 钻探工程设计 |
8.4 截流堵水过程 |
8.4.1 骨料灌注 |
8.4.2 注浆加固 |
8.4.3 效果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似模拟、室内试验及现场工程应用照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优化设计及水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及评述 |
1.2.1 多元复合体系 |
1.2.2 颗粒级配效应 |
1.2.3 优化匹配设计 |
1.3 水泥基材料优化设计方法的综述 |
1.3.1 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概况 |
1.3.2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及细观模拟综述 |
1.4.1 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 |
1.4.2 水化性能的细观模拟 |
1.5 文献简析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多指标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2.1 原材料 |
2.2.2 基于Box-Behnken法的配合比设计 |
2.2.3 测试方法 |
2.3 胶凝材料的物化特征和级配分析 |
2.3.1 物化特征 |
2.3.2 级配分析 |
2.4 试验结果和统计分析 |
2.4.1 拟合模型与显着性检验 |
2.4.2 流动性试验结果分析 |
2.4.3 流变参数试验结果分析 |
2.4.4 水化放热试验结果分析 |
2.4.5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2.4.6 体积稳定性试验结果分析 |
2.5 试验结果的多指标优化与验证 |
2.5.1 D-optimal优化方法 |
2.5.2 多指标优化及最优值的确定 |
2.5.3 最优值的方法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早期水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 |
3.2.1 原材料 |
3.2.2 配合比设计 |
3.2.3 测试方法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基准水泥组水化放热特征 |
3.3.2 细粒级调控组水化放热特征 |
3.3.3 粗粒级调控组水化放热特征 |
3.3.4 标准粒级取代组水化放热特征 |
3.4 多元复合胶凝体系水化动力学过程分析 |
3.4.1 Knudsen外推方程 |
3.4.2 Krstulovic-Dabic模型 |
3.5 细掺料对水化放热的贡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泥基复合体系早期水化特征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案 |
4.2.1 原材料 |
4.2.2 配合比设计 |
4.2.3 测试方法 |
4.3 多元复合体系的抗压强度特征 |
4.3.1 颗粒粒级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2 不同掺量条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3 水胶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 力学性能与早期水化放热量的关系 |
4.4.1 Pearson相关性和热图分析 |
4.4.2 Spearman相关性和热图分析 |
4.4.3 Kendall相关性和热图分析 |
4.4.4 复相关性分析 |
4.4.5 多元回归分析 |
4.4.6 相关性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细观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复合胶凝体系水化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1 RRB粒度分布 |
5.2.2 比表面积 |
5.2.3 矿物成分 |
5.3 水泥体系的细观模拟及校准 |
5.3.1 基于HYMOSTRUC3D微结构模型建立 |
5.3.2 水泥体系的水化度 |
5.4 多粒级复合胶凝体系的细观模拟 |
5.4.1 水化反应速率控制方程 |
5.4.2 水化度的模拟 |
5.4.3 弹性模量的模拟 |
5.4.4 孔隙结构的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水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泥工业生产现状 |
1.1.2 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胶凝材料 |
1.2.2 化学激发胶凝材料 |
1.2.3 低温煅烧水泥 |
1.2.4 其他低碳胶凝材料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硅酸盐水泥 |
2.1.2 水泥混合材 |
2.1.3 其余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的制备和养护 |
2.2.2 力学性能 |
2.2.3 工作性能 |
2.2.4 干燥收缩与自收缩 |
2.2.5 水化热测试 |
2.2.6 样品的终止水化 |
2.2.7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2.8 热重分析(TGA) |
2.2.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10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NMR) |
2.2.11 压汞法(MIP) |
2.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SEM-EDS)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组成设计研究 |
3.1 引言 |
3.2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中的活性混合材组成设计 |
3.2.1 混合材的组成 |
3.2.2 混合材的配比设计 |
3.2.3 力学强度试验结果 |
3.2.4 胶空比分析 |
3.2.5 混合材的水化动力学 |
3.3 活性混合材中的石膏含量设计 |
3.3.1 石膏对石灰-混合材胶凝体系力学性能影响 |
3.3.2 石膏对石灰-混合材胶凝体系早期水化影响 |
3.4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中石灰含量设计 |
3.4.1 设计理论与方法 |
3.4.2 复合水泥中混合材反应程度与氢氧化钙含量 |
3.4.3 石灰胶凝体系中混合材的水化与氢氧化钙含量 |
3.4.4 LCM中石灰含量的设计与计算 |
3.5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配比设计 |
3.5.1 配比设计 |
3.5.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3.5.3 三元体系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宏观性能、水化特性及环境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 |
4.2.1 水胶比对LCM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硅酸盐水泥细度LCM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混合材细度对LCM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工作性能 |
4.3.1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流动度 |
4.3.2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凝结时间 |
4.4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收缩行为 |
4.4.1 干燥收缩 |
4.4.2 自收缩 |
4.5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蒸养制度 |
4.5.1 蒸养制度设计 |
4.5.2 静停时间和蒸养时间 |
4.5.3 蒸养温度和水胶比 |
4.6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 |
4.6.1 水化产物 |
4.6.2 水化微结构 |
4.6.3 水化动力学 |
4.7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
4.7.1 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 |
4.7.2 全寿命周期评估(LCA) |
4.8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化学激发剂及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对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改性LCM的力学性能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结果 |
5.3 改性LCM的工作性能 |
5.3.1 扩展度和流动度 |
5.3.2 凝结时间 |
5.4 改性LCM的收缩行为 |
5.4.1 自收缩 |
5.4.2 干燥收缩 |
5.5 改性LCM的水化产物 |
5.5.1 XRD |
5.5.2 TGA |
5.5.3 FTIR |
5.6 改性LCM的水化微结构 |
5.6.1 MIP |
5.6.2 SEM |
5.7 水化产物C-(A)-S-H凝胶的组成与结构 |
5.7.1 BSE-EDS |
5.7.2 MAS-NMR |
5.7.3 凝胶化学结构模型 |
5.8 改性LCM的水化动力学 |
5.8.1 早期改性LCM水化放热 |
5.8.2 化学激发剂对LCM水化的影响 |
5.9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抗碳化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计 |
6.3 碳化深度与力学性能 |
6.3.1 碳化深度 |
6.3.2 力学性能 |
6.4 碳化后物相演变 |
6.4.1 FTIR |
6.4.2 XRD |
6.4.3 TGA |
6.5 碳化后微结构演变 |
6.5.1 MIP |
6.5.2 SEM-EDS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6)含镍铁渣复合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反应机理与微观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镍铁渣概述 |
1.2.1 镍铁渣的来源与物化性质 |
1.2.2 镍铁渣的资源化应用现状 |
1.2.3 镍铁渣资源化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 |
1.3 碱激发胶凝材料概述 |
1.3.1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
1.3.2 碱激发镍铁渣基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3 碱激发镍铁渣基胶凝材料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胶凝材料 |
2.1.2 碱激发剂 |
2.1.3 其他材料 |
2.2 基本性能测试 |
2.2.1 凝结时间 |
2.2.2 力学性能 |
2.2.3 活性指数 |
2.2.4 放射性测试 |
2.3 微观性能测试 |
2.3.1 激光粒度分析 |
2.3.2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6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 |
2.3.7 电子能谱分析 |
2.3.8 氮气吸附法 |
2.3.9 压汞法 |
2.3.10 同步热分析法 |
2.3.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
2.3.12 纳米压痕法 |
2.3.13 碱激发试样终止水化方法 |
2.4 收缩性能测试 |
2.4.1 长龄期自收缩 |
2.4.2 早期自收缩 |
2.4.3 长龄期干燥收缩 |
2.5 反应过程研究 |
2.5.1 埋入式超声法 |
2.5.2 低场核磁共振法 |
2.5.3 等温传导量热法 |
第三章 镍铁渣的溶出特性及其安全性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用原材料 |
3.2.2 溶出试验 |
3.2.3 微观测试 |
3.3 镍铁渣的选择性溶出特性 |
3.3.1 摩尔浓度的影响 |
3.3.2 溶出时间的影响 |
3.3.3 溶出温度的影响 |
3.3.4 粒径的影响 |
3.3.5 溶出行为动力学公式拟合 |
3.4 镍铁渣的综合利用安全性评价 |
3.4.1 镍铁渣中Cr的选择性溶出行为 |
3.4.2 镍铁渣中元素的放射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基本性能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4.2.2 样品制备及测试 |
4.3 凝结时间 |
4.4 力学性能 |
4.4.1 力学强度 |
4.4.2 折压比 |
4.5 收缩特性 |
4.5.1 长龄期自收缩 |
4.5.2 早期自收缩 |
4.5.3 长龄期干燥收缩 |
4.6 孔结构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反应过程 |
5.1 引言 |
5.2 基于埋入式超声监测研究AAS的早期反应过程 |
5.2.1 引言 |
5.2.2 试验方法 |
5.2.3 UPV曲线分析 |
5.2.4 TG/DTG分析 |
5.2.5 XRD分析 |
5.2.6 FTIR分析 |
5.2.7 SEM分析 |
5.2.8 AAS早期反应机理 |
5.3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测试研究AAS的早期反应过程 |
5.3.1 引言 |
5.3.2 试验方法 |
5.3.3 T_2图谱分布 |
5.3.4 T_2的加权平均值 |
5.3.5 化学结合水含量 |
5.3.6 凝胶水和毛细水相对含量 |
5.3.7 孔结构 |
5.4 基于等温传导量热法研究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反应过程 |
5.4.1 引言 |
5.4.2 试验方法 |
5.4.3 镍铁渣掺量的影响 |
5.4.4 碱激发剂模数的影响 |
5.4.5 碱激发剂碱度的影响 |
5.4.6 养护温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微结构特征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法 |
6.2.1 试验用原材料 |
6.2.2 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法 |
6.2.3 微观力学性能测试 |
6.3 碱激发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元素组成 |
6.3.1 碱激发镍铁渣胶凝材料的微结构 |
6.3.2 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的微结构 |
6.3.3 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微结构 |
6.4 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胶凝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 |
6.4.1 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体系中各物相的定性区分 |
6.4.2 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体系中颗粒相的统计分析 |
6.4.3 碱激发镍铁渣/矿渣复合体系中凝胶相的统计分析 |
6.5 不同激发体系中凝胶产物、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关系 |
6.5.1 微观力学性能与宏观力学强度之间的关系 |
6.5.2 微观结构特性与凝胶产物组成之间的关系 |
6.5.3 微观力学性能与宏观收缩行为之间的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清单 |
致谢 |
(7)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橡胶颗粒混凝土坍落度及力学性能试验 |
2.1 前言 |
2.2 原材料及试验设计 |
2.2.1 试验目标 |
2.2.2 原材料特性 |
2.2.3 集料 |
2.2.4 试验配合比 |
2.2.5 试件成型与养护 |
2.3 坍落度试验 |
2.3.1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2.4 橡胶混凝土抗压性能研究 |
2.4.1 试验方案 |
2.4.2 试验结果 |
2.4.3 早期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2.4.4 不同掺加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4.5 不同粒径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5 橡胶混凝土抗折性能研究 |
2.5.1 试验方案 |
2.5.2 试验现象 |
2.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4 橡胶掺量对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 |
2.5.5 橡胶粒径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缓凝剂对橡胶颗粒混凝土的影响 |
3.1 缓凝剂对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 |
3.1.1 试验原材料 |
3.1.2 试验配合比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不同掺量的缓凝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橡胶缓凝混凝土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 |
4.1 橡胶缓凝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1 试验原材料 |
4.1.2 试验配合比 |
4.1.3 试验方法 |
4.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橡胶缓凝混凝土抗开裂性能研究 |
4.2.1 试验原材料 |
4.2.2 试验配合比 |
4.2.3 试验方法 |
4.2.4 试验步骤 |
4.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水化温升抑制材料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温度开裂 |
1.1.2 温度开裂的解决措施 |
1.1.3 水化温升抑制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矿的水化机理 |
1.2.2 水泥的水化机理 |
1.2.3 水泥微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
1.2.4 化学外加剂对水化的影响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1.1 化学外加剂 |
2.1.2 胶凝材料 |
2.1.3 其他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材料表征 |
2.2.2 样品制备 |
2.2.3 外加剂的吸附测试 |
2.2.4 宏观性能测试 |
2.2.5 水化动力学表征 |
2.2.6 微观测试 |
2.2.7 孔溶液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影响水泥水化放热的构效关系 |
3.1 S-TRI的基本性能 |
3.1.1 分子量分布 |
3.1.2 碱稳定性 |
3.1.3 结晶度 |
3.1.4 S-TRI的溶解 |
3.1.5 S-TRI的吸附 |
3.1.6 S-TRI在真实浆体中的消耗过程 |
3.2 S-TRI对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影响 |
3.3 S-TRI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构效关系 |
3.3.1 水化诱导期 |
3.3.2 水化放热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 |
4.1 S-TRI对水泥水化早期放热行为的影响 |
4.1.1 掺入方式 |
4.1.2 掺量 |
4.1.3 掺入时间 |
4.2 S-TRI对水泥水化早期相组成的影响 |
4.3 S-TRI对水泥水化早期C-S-H凝胶成核生长的影响 |
4.3.1 水化加速期 |
4.3.2 水化放热峰 |
4.4 S-TRI影响水泥浆体早期水化的数值模拟 |
4.4.1 水化模型的建立 |
4.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5 S-TRI影响水泥早期水化放热的作用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对水泥中后期水化的影响 |
5.1 S-TRI对水化中后期放热行为的影响 |
5.1.1 单矿体系 |
5.1.2 水泥体系 |
5.2 S-TRI对水化中后期相组成的影响 |
5.2.1 C_3S+石膏+C_3A单矿体系 |
5.2.2 水泥体系 |
5.3 S-TRI对水化中后期C-S-H凝胶生长的影响 |
5.3.1 C_3S+石膏+C_3A单矿体系 |
5.3.2 水泥体系 |
5.4 S-TRI对水化中后期孔溶液的影响 |
5.4.1 C_3S单矿体系 |
5.4.2 水泥体系 |
5.5 S-TRI影响中后期水化放热的作用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固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的应用 |
6.1 S-TRI对宏观性能的影响 |
6.1.1 S-TRI对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6.1.2 S-TRI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 S-TRI的适应性问题 |
6.2.1 水泥种类 |
6.2.2 碱含量 |
6.2.3 石膏含量 |
6.2.4 温度 |
6.2.5 矿物掺合料 |
6.3 S-TRI对混凝土水化温升的抑制效果 |
6.3.1 绝热温升 |
6.3.2 半绝热温升 |
6.3.3 实际工程中的温控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液体型水化温升抑制材料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
7.1 L-TRI对水泥水化放热行为的影响 |
7.1.1 掺量 |
7.1.2 掺入时间 |
7.2 L-TRI对水泥浆体相组成的影响 |
7.2.1 固相 |
7.2.2 液相 |
7.3 L-TRI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7.3.1 钙矾石 |
7.3.2 C-S-H凝胶 |
7.4 L-TRI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
7.5 L-TRI影响水泥水化放热的作用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清单 |
(9)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快速评估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空气质量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
1.2.3 大气污染控制政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气污染现状的模拟与验证 |
2.1 大气污染排放特征 |
2.1.1 工业点源清单建立方法 |
2.1.2 移动源清单建立方法 |
2.1.3 生活源及其他源计算方法 |
2.1.4 排放清单初步结果分析 |
2.2 排放清单模拟性能的优化提升 |
2.2.1 排放清单的VOCs物种分配 |
2.2.2 排放清单空间分布校正 |
2.3 源排放-空气质量响应关系模拟验证 |
2.3.1 空气质量模拟系统的设置 |
2.3.2 基于CMAQ模型的本地化清单模拟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气污染物浓度快速响应曲面模型构建 |
3.1 研究方法 |
3.1.1 控制因子设计 |
3.1.2 控制矩阵设计 |
3.1.3 建模方法 |
3.1.4 结果校验 |
3.2 江苏省大气污染快速响应曲面模型构建 |
3.2.1 响应曲面模型参数设计 |
3.2.2 pf-ERSM响应曲面本地化建模 |
3.2.3 响应曲面拟合结果验证 |
3.3 各类前体污染物减排对PM_(2.5)浓度的敏感性分析 |
3.4 内外源减排影响模拟研究 |
3.4.1 外源减排贡献 |
3.4.2 内源排放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响应曲面模型在江苏省大气污染减排措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4.1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情景与控制措施 |
4.1.1 管控措施设计 |
4.1.2 控制情景设计 |
4.1.3 控制情景减排量核算 |
4.2 响应曲面快速模拟预测结果 |
4.2.1 差异化控制措施的减排效果评估 |
4.2.2 其他管控情景的减排效果对比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响应曲面模拟的臭氧控制策略研究 |
5.1 研究区域臭氧污染现状 |
5.2 NO_x与 VOCs减排对臭氧浓度的敏感性分析 |
5.3 臭氧控制策略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建立与清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进展 |
1.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评估研究现状 |
1.2.3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4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校验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方法体系建立 |
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选取 |
2.1.1 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问题与原则 |
2.1.2 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方法建立 |
2.2.1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排放清单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
2.2.2 排放清单质量综合评估模型 |
2.2.4 排放清单质量等级评估与结果分析 |
2.3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合理性评估方法 |
2.3.1 排放清单不确定性分析 |
2.3.2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合理性其他评估方法 |
2.4 排放因子不确定性分析与数据集构建 |
2.4.1 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的构建原则 |
2.4.2 排放因子数据来源 |
2.4.3 排放因子数据预处理与分析 |
2.4.4 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源分类的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构建 |
3.1 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总体情况 |
3.2 固定燃烧源 |
3.2.1 电厂 |
3.2.2 工业燃烧源 |
3.2.3 民用源 |
3.3 道路移动源 |
3.4 非道路移动源 |
3.5 工艺过程源 |
3.6 溶剂使用源 |
3.7 扬尘源 |
3.8 生物质燃烧源 |
3.9 农业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排放清单不确定性量化与校验研究 |
4.1 区域人为源污染物排放清单概况 |
4.1.1 区域排放清单排放源分类分析 |
4.1.2 区域排放清单结果及排放源贡献结构分析 |
4.1.3 区域排放清单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区域排放清单点源化率分析 |
4.2 区域排放清单定量不确定性分析 |
4.3 排放清单关键不确定性源识别及分析 |
4.3.1 道路移动源 |
4.3.2 非道路移动源 |
4.3.3 工艺过程源 |
4.3.4 溶剂使用源 |
4.3.5 扬尘源 |
4.3.6 生物质燃烧源 |
4.4 区域排放清单校验 |
4.4.1 排放清单横向比较 |
4.4.2 排放清单趋势分析 |
4.4.3 空气质量监测浓度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质量评估体系应用研究 |
5.1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 |
5.1.1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的选择 |
5.1.2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的赋值 |
5.1.3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指标权重 |
5.1.4 区域排放清单质量评估结果量化 |
5.2 区域排放清单评估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及质量的评估指标及标准 |
附录2 清单精细程度的评估指标及标准 |
附录3 清单结果合理性的评估指标及标准 |
附录4 报告规范性的评估指标及标准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水泥颗粒组成的统计数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FF 3D打印技术的类岩石材料模拟方法研究[D]. 林森.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D]. 李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D]. 牟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4]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优化设计及水化性能研究[D]. 李志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水化机理研究[D]. 吴萌. 东南大学, 2021
- [6]含镍铁渣复合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反应机理与微观特性[D]. 曹瑞林. 东南大学, 2021
- [7]橡胶颗粒混凝土力学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 刘富森.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8]水化温升抑制材料调控水泥水化放热历程的作用机制[D]. 严宇. 东南大学, 2020
- [9]基于响应曲面模型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快速评估技术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赵秋月. 南京大学, 2020(09)
- [10]排放因子不确定性数据集建立与清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巫玉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