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2.5条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商治[1](2021)在《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广州白云区某工程项目为典型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该场地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差。在遵循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选用高压旋喷桩对场地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工程,通过地质勘查资料、现场检测、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引入理论计算、室内配合比试验、微观结构分析、土工试验以及稳定行分析等手段,建立了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应用框架。主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现场实地踏勘的基础上,考虑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复杂性,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依托工程39#地块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工程39#地块场地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小,但当挖填方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整体施工结束后的运营阶段,土洞和溶洞易使地面产生塌陷,对工程安全具有不利影响。(2)在土工试验结果以及高压旋喷桩设计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不同配比,两种养护条件下高压旋喷固结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原状土样和高压旋喷固结体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及场地地下水的影响,加固时水泥浆液可采用每延米35%胶凝材料用量配比设计。外部胶凝材料的加入使原状土结构的表面增加了很多细微的颗粒,这些细微的颗粒起着连结和胶结原状土体的作用,且这种连结和胶结作用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多而越发明显。(3)对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多种手段对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塔楼范围内土洞和溶洞经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均得以填充,土洞和溶洞填充物的密实度较高,无钻孔泥浆漏失问题的存在。高压旋喷桩处理过的地基关键区域取芯率明显提高,土洞及溶洞发育区域的取芯率均高于90%,证明经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后,地基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均得以显着提高。
谭明灿[2](2021)在《危岩稳定性评价与治理研究 ——以桂林市叠彩山危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危岩灾害是我国常见的岩溶地质灾害,由于岩溶区危岩形状不规则、分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危岩稳定性的预测一直是工程实践中难题。目前工程规范中的危岩稳定性理论计算公式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以室外落石试验、1:10室内比例模拟落石试验为基础,研究落石质量、形状、阻尼系数等基本参数对落石运动轨迹的影响,通过OBTE落石冲击力测试、摄像提取试验中落石的运动轨迹、冲击力、运动速度、弹跳高程等运动参数,推导落石轨迹运动方程。通过Rocfall数值模拟建模,验证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可取性和差异值,从而对桂林市叠彩山危岩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治理方案,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比室外落石试验和室内落石试验得出:落石运动模式均以滚动、弹跳及飞落为主,滑动模式极少出现;落石质量对落石偏移量有影响,但对落石偏移比影响较小;落石运动模式中,弹跳和滚动两种模式交替混合运动偏移量均比单项弹跳或滚动模式更大;大质量的落石对地表波动阻尼等影响因素的“抗地形干扰能力”越强。2.在Rocfall数值模拟中,模拟落石运动达到最远距离、弹跳次数均大于试验结果,弹跳高度大于试验结果的15~25%,落石冲击力产生的能量高于落石试验结果的25%~35%。这与Rocfall设定落石形状均为质点,在相同的条件下忽略形状和其他因素影响相关,说明在过去数值模拟中取值一般偏大于实际落石取值。3.通过对比室外落石试验和室内模拟落石试验与Rocfall软件数值模拟的落石运动路径比较,试验各项结果虽小于数值模拟,但对于实际工程而言,其误差在工程设计可接受范围内,因此采用Rocfall软件数值模拟对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研究意义。4.根据上述结论对桂林市叠彩山危岩进行研究,查明研究区内当前危岩工程地质发育所在区域的特殊地质环境和构造状况,采用赤平投影分析法对典型危岩单体的稳定性评价,推导出滑塌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坠落式危岩的不同荷载条件下损伤,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岩体所在边坡基本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之间。5.以研究区欠稳定状态危岩所在的剖面为计算剖面,运用Rockfall软件对其失稳后的落石运动轨迹进行数值模拟,确定落石最终停止运动点与水平运动距离的关系。选取自重+暴雨或连续降雨工况作为设计工况,探讨了合理选择最优边坡防护设施位置、最优防护标准高度、宽度等落石边坡防护防治方法,采用了“清除、锚固、主动网为主,被动网为辅”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周传[3](2020)在《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高速发展的城市规模和基础建设的迫切需求对设计施工的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地铁、管廊这一类大型基建的广泛上马,基坑建设由过往的深、大这两个特点变得更为复杂,对于经济性与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基坑变形稳定性分析中,抗隆起稳定性是影响基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在设计阶段需要严格验算的参数条件。然而,目前的设计方法过于保守,理论成型时间相对较早,对于日益精细化的设计施工来说并非十分合理,因此对基坑隆起变形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对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改进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依托南京市内某基坑工程,采用了文献调查、理论研究、现场数据分析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基坑隆起变形的机理、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因素、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改进和狭长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评价,这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的工作有:1)对案例基坑进行了全面的现场监测,以此分析总结了基坑隆起变形的特点;2)运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对案例基坑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了隆起变形和其他变形的发生规律及内在联系,且验证了使用该有限元软件进行基坑变形研究的可行性;3)对比分析了现行各规范中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结合案例基坑已有数据,对比分析了各个参数对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4)针对狭长基坑,建立了相同地层条件不同宽度基坑的有限元模型,直观的展示了狭长基坑隆起变形的“空间效应”,并在既有规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针对狭长基坑的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模型。本文对研究软土地区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同时对基坑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段伟[4](2020)在《基于多功能CPTU测试的无黏性土原位状态特性与液化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长期服役性能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化触发评估成为液化震害预防的首要任务,而无黏性土(砂土、粉土)的空间分布与原位状态是其非常重要的内容。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在天然位置对土体工程性质进行原位评价的一种新型测试技术,具有精度高、测试参数多元化等优点,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无黏性土的状态特性评价与液化判别。相比于相对密实度,状态参数能够表征无黏性土的密实度与应力水平的双重影响,其确定方法和相关应用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深入开展原位状态参数确定和液化地基设计水平应用等研究,为原位状态评价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为依托,针对饱和无黏性土状态参数评价难题,采用多功能CPTU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饱和无黏性土原位状态特性与液化评价理论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通过南京河砂标定罐CPT试验及数据处理群集(GMDH)智能算法对砂土状态参数确定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锥尖阻力存在明显的“临界深度”,并且其值随着相对密实度Dr的增加而增大,约在0.45-0.60m之间,在半对数坐标中,CPT参数与重度γ、Dr呈良好线性关系;CPT贯入砂土体时探头附近形成高应力区,并由中心沿着水平、竖向方向逐渐分散,CPT贯入机理作用范围会随着Dr的增加而相应地扩大,含水量变化也会影响CPT测试参数值。GMDH建立的ψ法不需要额外的附加参数如静止土压力系数K0、土体压缩指标k,m等,克服了现有一阶方法求解过程复杂且精度较低的问题;采用qt1N,σ′vo,土类指数Ic,BJ作为输入参数的模型为基于性能评价和便捷角度首选的模型;敏感性分析显示qt1N和Ic,BJ是获取ψ的关键参数;应用于标定罐南京河砂、唐山地震液化场地土体状态表征及液化评价,所给的ψ结果与已有经典方法基本一致,液化判别结果也是一致的。(2)通过对废黄河泛滥沉积针对江苏典型地质成因无黏性土,提出了基于电阻率CPTU测试的饱和无黏性土原位状态参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土类指数Ic是连接粉砂土状态性能和电学性能的有效指标之一,采用所提出的电阻率CPTU评价法与Plewes法,Been和Jefferies及Robertson法计算的状态参数沿深度变化趋势一致且数值接近;状态参数与相对密实度沿深度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线性相关性较好,可通过常用的相对密实度指标将状态参数量化;通过状态参数计算的循环阻力比CRR与国际通用NCEER法计算值基本一致;电学剪胀参数与归一化锥尖阻力、相对密实度呈现良好的幂函数相关关系,电阻率CPTU可作为一种现场原位状态评估及地基基础密实控制的强有力工具。(3)针对江苏典型地质成因无黏性土,提出了基于地震波CPTU测试的饱和无黏性土原位状态参数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Vs的原位状态参数评价方法与CPTU法更接近,一致性更好;现场应力条件下,Vs可表达为状态参数ψ、有效上覆应力?′v0和静止土压力系数K0的函数;绘制了江苏地区Vs-?′v0平面中状态参数剖面等值线图,给出了任意深度处无黏性土的状态(松散与密实)及液化敏感区域;Vs与归一化锥尖阻力qt1N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以此构建了Robertson的SBTn土分类图中剪切波速等值线图;联合锥尖阻力和状态参数可提供一个全面与统一的无黏性土Gmax预测新方法。(4)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含砂量的粉-砂混合物的液化动力特性及状态参数指标液化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砂质粉土液化和循环软化发生在超孔隙水压力比在0.75-0.85范围之间,累积剪切应变在5%左右,随后由大的剪切应变和超孔隙水压力比产生液化,在一定的孔隙比e下,粉土含量影响不明显,其影响被其他控制因素如相对密实度显着稀释,CRR与e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砂含量增加,粉土-砂混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固体颗粒接触特性发生了变化,砂质粉土的累积孔隙分布曲线具有良好的梯度、孔径分布曲线具有多峰特性;状态参数ψ与三轴循环阻力比CRR tx,15呈指数函数关系,CRR tx,15随着ψ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基于指标ψ提出了室内三轴CRRtx,15与现场CRR7.5之间的修正因子模型。(5)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核极限学习机(KELM)算法(PSO-KELM算法)建立了简化应力框架下CPTU液化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CPTU模型一个显着特点是适用于更广范围的土体,包括之前的认识“太黏不能液化”;对于粉质土,孔压参数Bq对CRR有一定的影响,并以图的形式给出呈现;所提CPTU模型进行液化判别及现场实际观察结果一致。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给出的基于Fs的PL计算模型,能够考虑模型固有的不确定性,最终形成基于CPTU简化应力模型液化势评价统一理论体系。(6)基于CPTU测试技术论证了液化地基状态与判别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了处理效果评价方法体系及CPTU多元液化判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CPTU能够直接测试现场土体内部孔压分布,可直接评价土的原位状态及力学性质,CPTU土分类图能够对液化与非液化土给出较为满意的划分结果,提出了联合归一化超孔压与状态参数差图表法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土体的原位状态及潜在的剪胀性行为评价;提出了液化地基处理致密化评价指标:相对增长指标、电阻率指标、小应变刚度、状态参数等指标。基于随机场理论,通过场地液化势区划图有效地评价液化地基处理效果,建立了可视化、定量且准确的抗液化地基处理评价体系。基于SPT与剪切波速联合测试评价理论,建立了无黏性土多元液化CPTU评价方法。
张塬[5](2020)在《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分区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震害表明,砂土液化是一种典型的地震地质灾害,是造成地基失效和工程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是地震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深入探索砂土液化研究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液化判别方法,对准确评价工程场地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以松原市规划区液化砂土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大陆地区已有的液化调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双曲线判别新公式。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松原地震液化调查数据的回判以及新疆巴楚地震、新西兰地震液化调查数据的预判分析,对本文提出的双曲线判别公式的适用性和判别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检验。采用四种判别方法对松原市规划区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讨论分析了不同判别方法导致分区不同的原因,其研究成果被松原市防震减灾规划所采用,也为砂土液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介绍了砂土液化机理和液化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砂土液化判别方法优缺点及其适用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2.收集分析了松原市规划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工程场地勘察报告等资料。开展了松原2018年5.7级地震砂土液化现场调查、钻探取样、现场测试等工作,得到了开展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研究的基础性资料。3.针对研究中发现的现有规范方法的不足,以唐山地震、通海地震、海城地震、松原地震等198组液化数据为基础,建立双曲线液化判别公式。通过采用巴楚地震、新西兰地震液化数据进行检验分析,证明该新公式可用于松原规划区砂土液化判别及液化分区工作中。4.采用规范法、剪切波速法、Seed-Idriss简化法及双曲线判别公式对松原市规划区砂土进行判别,并进行了液化分区,编制了松原市规划区不同烈度作用下的砂土液化分区图,并就不同判别方法的分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其产生的原因。
刘慧平[6](2019)在《吹填液化粉细砂振冲处理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无填料振冲法加固吹填粉细砂地基的实践工程应用很多,但与其相关的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方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探究无填料振冲法加固吹填粉细砂地基的内在机理日益重要,并且具有不容小觑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以Thevachandran Shenthan提出的能量衰减模型和孔隙水压力增长模型为基础,经过适当的假设与简化,推求出“能量—孔压—标贯”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最终求得四种标贯计算值,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的标贯实测值来验证理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能量耗散机制分析和解释了“振冲过程中”与“振冲结束后”两个阶段内吹填粉细砂地基土中孔压的变化规律。振冲过程中忽略固结作用引起的孔压变化,完全用累积能量耗散引起的孔压ug来表示振冲过程中总孔压ut,即ut≈ug,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这种理论简化的可行性。(2)将振冲过程中孔压变化与标贯联系在一起,采用四种半理论半经验标贯公式求得振冲前、后标贯的计算值,并与本文所依托实际工程中标贯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针对本文所依托的实际工程,Tokimatsu and Seed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和Meyerhof G G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均适用于计算粉砂层标贯值;而Cubrinovski M and Ishihara K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更适用于计算粉土层标贯值;祝龙根、刘利民和耿乃兴等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不适用于该工程地基土标贯值的计算。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文中对能量衰减模型简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通过对振冲前Tokimatsu and Seed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和Meyerhof G G提出的标贯计算公式求得的标贯值进行回归分析,率定参数,提出一个修正公式。对比这两个公式修正前、后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发现:修正后的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距更小,更吻合,这就印证了该修正公式的适用性。(4)分析振冲引起的能量在吹填粉细砂地基中传递影响因子衰减系数对振冲后标贯计算值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针对本文所依托的实际工程,粉砂层地基衰减系数宜取0.03 m-1;粉土层地基衰减系数宜取0.04 m-1;“下边界”位置衰减系数宜取大临界值0.05 m-1,这样可以提高相应位置的计算值,缩小其与实测值之间的差距;“上边界”位置能量球发生破碎,衰减系数宜取小临界值0.0165 m-1。
刘鹏程[7](2019)在《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多向加芯搅拌桩是一种新兴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当前应用不多,实际经验稍显不足,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对其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钢厂项目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在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多向加芯搅拌桩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检测,评价了其工程质量,利用ANSYS有限元进行数值模拟,评价了其关键技术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可能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丰南钢厂项目区分布有典型的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物理力学性质差等特点。多向加芯搅拌桩通过刚性内芯桩承担荷载,柔性外桩提供侧摩阻力,承载力高于柔性桩,成本低于刚性桩,在较小沉降时能提供足够高的承载力,又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的强度。丰南钢厂项目选择多向加芯搅拌桩作为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通过对多向加芯搅拌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性状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正常荷载情况下,桩侧侧摩阻力分担总荷载的90%以上:增加内外芯长度比,可以有效减小多向加芯撹拌桩的桩顶沉降量,最优内外芯长度比应为0.75;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桩顶沉降量可通过增加芯桩面积比来减少,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最优截面含芯率应为0.25:水泥掺入量宜为22%左右,为提高水泥土强度,可适当增大下部桩身掺灰量。群桩破坏模式由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决定分为群桩侧阻破坏和群桩端阻破坏;影响多向加芯搅拌桩群桩效应的主要因素是承台和桩距。承台会限制群桩基础上部土的相对位移,影响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从而使桩身上部的侧摩阻力值发挥不完善,桩侧摩阻力的最大值不同于单桩出现在桩身上部,而是出现在桩体的中下部。群桩基础中,在不考虑桩长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随着桩数的增加、桩距的减小,其桩侧摩阻力值发挥越小。当内外芯桩长比0.75,含芯率0.25,桩间距3m时,承载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
管夏[8](2019)在《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针对某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设计,对结构设计全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展开了探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阐述了超限高层建筑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和相关设计规范要点。2.从初步方案设计、结构分析、结构设计以及施工图绘制四个方面,对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般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对初步方案设计和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从弹塑性力学分析方法、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设计方法以及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验算方法等三个方面,对超限报告要点进行了深入讨论。3.根据某超限高层的建筑设计要求,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方法,建立了某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模型,通过力学分析,考察了该结构模型的合理性,对该结构进行了超限判别,并根据结构的超限程度,制定了相应的性能目标。针对不同水准的地震作用,验算了该结构的性能目标,对结构的薄弱部位提出了相应的超限处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该超限高层建筑进行了结构设计,绘制了结构施工图。
贾磊[9](2019)在《复杂条件盾构区间隧道扩挖力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地铁隧道建设中采用最多的施工方法是盾构掘进法,它具有掘进速度快、安全可靠、施工质量控制好等优点,但由于地铁车站、折返线、联络线隧道等特殊断面的存在,把盾构施工的区间分割的比较分散,造成非正常掘进时间过多、平均掘进速度下降,从而引起工期的延误、造价的提高。郑州地铁2号线紫-东区间左线与联络线接岔处,由于受到线路和周围建筑环境的影响,面临施工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等困难,且国内鲜有同类工程先例可以借鉴。为了有效地解决盾构区间施工与特殊隧道断面施工的矛盾,缩短施工工期,本文结合工程特点,尝试将“先隧后站”理念应用到区间隧道的扩挖中,即先用盾构直接通过特殊断面区段,再用矿山法反向边扩挖隧道、边拆除盾构管片,该方法不仅发挥了盾构机长距离掘进的效能,也将充分利用了矿山法施工的成熟经验。本文以此项目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复杂条件下盾构区间扩挖的力学特性,并对管片和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转换规律、施工风险、以及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地表位移、拱顶沉降和结构受力的变化特征,揭示了断面开挖顺序对偏心扩挖隧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工序1(开挖左上(1)部——开挖右上(2)部——开挖左下(3)部——开挖右下(4)部)的扩挖次序更为合理。(2)进行了盾构区间矿山法扩挖修建大断面隧道在不同围岩级别条件下的适应性分析。结论如下:扩挖上半部分隧道和拆除支撑对地层扰动尤为突出。在Ⅵ级围岩中,盾构扩挖造成的环境影响更强烈,故在Ⅵ级围岩中进行盾构扩挖施工,应采取必要的辅助施工措施,并加强数据信息的监测,才可进行扩挖施工。(3)进行了复杂条件下盾构区间扩挖在不同预加固措施下的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备选方案中,工法4(同时施作管棚和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最有利于盾构隧道的扩挖施工,加固效果最为理想,属于较安全的一种地层超前加固措施。(4)针对盾构扩挖施工的设计方案,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对隧道结构进行受力和变形分析,评判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管片、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的安全系数均满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6中结构强度安全的要求;管片和初期支护变形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911-2013的要求。说明结构处于安全状态,扩挖设计方案合理。(5)建立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盾构扩挖对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和倾斜、桩基础的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扩挖对周边环境影响明显,但现有施工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均在设计控制标准范围之内。(6)以现场监测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盾构扩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拱顶沉降、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围岩压力、混凝土应力以及钢拱架应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沉降已经趋于稳定,围岩变形趋于稳定,隧道扩挖设计方案合理。对比分析了实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结论表明:现场实测与数值分析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及结论的可靠性。(7)在实测数据基础上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沉降变形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横向地表沉降满足Peck公式高斯曲线规律,拟合分析得到地表沉降值范围在12.24~18.13mm。地表沉降随时间变化满足BiDoseResp曲线的变化规律。拱顶沉降满足Logistic曲线规律,拟合分析得到拱顶沉降值范围在16~26mm之间。
张文波[10](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二、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2.5条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2.5条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概况 |
1.2.1 岩溶地区空洞的发育机理 |
1.2.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的特点 |
1.2.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 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治理方法 |
1.4 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 |
1.4.2 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
2.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 |
2.1.1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1.2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2.2 广州某典型岩溶发育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
2.2.2 场地分析与评价 |
2.2.3 场地地基基础选型 |
2.3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
2.3.1 场地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
2.3.2 场地稳定性的半定量评价 |
2.4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2.4.2 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
3.1 原状土样土工试验 |
3.1.1 密度和含水率测试 |
3.1.2 液限和塑限测试 |
3.1.3 土的固结试验 |
3.1.4 土的直剪试验 |
3.2 原状土样微观结构分析 |
3.2.1 XRD射线物相分析 |
3.2.2 光学显微分析 |
3.2.3 电镜扫描分析 |
3.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 |
3.3.1 高压旋喷固结体配合比设计及制作养护 |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象 |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电镜扫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压旋喷桩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4.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方案设计 |
4.1.1 39#地块软弱地基状况 |
4.1.2 39#地块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
4.1.3 施工技术参数设计 |
4.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关键技术 |
4.2.1 准备工作 |
4.2.2 高压旋喷桩施工 |
4.2.3 引孔和旋喷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
4.2.4 高压旋喷桩施工应急预案 |
4.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
4.3.1 水泥浆液固结体检验 |
4.3.2 钻孔取芯检验 |
4.3.3 土常规试验检验 |
4.3.4 物探勘查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设计 |
5.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流程 |
5.1.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
5.1.2 旋喷浆液配比设计 |
5.1.3 施工关键技术 |
5.1.4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
5.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本人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2)危岩稳定性评价与治理研究 ——以桂林市叠彩山危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1.2 选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危岩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 |
1.2.2 危岩落石运动特征研究 |
1.2.3 落石防护措施研究 |
1.2.4 危岩稳定性研究方法 |
1.2.5 Rocfall在实际工程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室外落石试验及数值模拟 |
2.1 室外落石试验场地及环境条件 |
2.2 试验岩块特征 |
2.3 试验步骤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落石运动路径及落石能量计算 |
2.5.1 基本假设 |
2.5.2 落石飞落运动计算 |
2.5.3 落石碰撞运动计算 |
2.5.4 落石碰撞的后续运动情况 |
2.6 Rocfall数值模拟与现场落石运动轨迹对比分析 |
2.6.1 Rocfall数值模拟介绍 |
2.6.2 Rocfall数值模拟参数的选定 |
2.6.3 Rocfall数值模拟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危岩落石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 |
3.1 模型试验设计 |
3.2 模型试验条件 |
3.3 模型制作及试验落石选取 |
3.4 试验步骤 |
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落石室外运动与落石室内运动结果对比 |
3.7 落石室内运动结果与Rocfall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桂林市叠彩山地质环境、危岩体基本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
4.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4.2 工程地质条件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象、水文 |
4.2.3 地层岩性 |
4.2.4 地质构造 |
4.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4.2.6 水文地质条件 |
4.2.7 山体岩溶发育特征 |
4.3 危岩体基本特征 |
4.4 形成机制及主要影响因素 |
4.4.1 危岩(带)形成机制 |
4.4.2 危岩(带)影响因素 |
4.5 危岩稳定性评价 |
4.5.1 定性评价 |
4.5.2 定量评价 |
4.5.3 稳定性综合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防治设计 |
5.1 Rocfall数值模拟 |
5.1.1 参数选取 |
5.1.2 模拟结果分析 |
5.1.3 落石理论计算 |
5.2 防治工程 |
5.2.1 静态爆破清除 |
5.2.2 锚固+主动防护网 |
5.2.3 被动网拦截 |
5.2.4 支撑 |
5.2.5 危岩监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抗隆起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1.3 基坑隆起破坏的机理及性状 |
1.4 抗隆起稳定性评价的几类方法 |
1.4.1 极限平衡法 |
1.4.2 极限分析上限理论 |
1.4.3 有限元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实例中的基坑隆起变形规律 |
2.1 南京地区软土 |
2.1.1 形成与分布 |
2.1.2 构造特征 |
2.1.3 物理力学性质 |
2.2 案例工程概况 |
2.2.1 拟建场地概况 |
2.2.2 地层条件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支护设计土层参数 |
2.3 基坑支护方案 |
2.3.1 设计依据 |
2.3.2 设计思路 |
2.3.3 支护方案 |
2.3.4 土方开挖 |
2.4 基坑的监测 |
2.4.1 监测依据及内容 |
2.4.2 监测报警及频率 |
2.5 监测结果分析 |
2.5.1 监测结果总汇 |
2.5.2 坑底隆起监测 |
2.5.3 圈梁变形监测 |
2.5.4 墙后土体变形监测 |
2.5.5 隆起和墙土变形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分析 |
3.1 Midas/GTS NX软件介绍 |
3.2 土体本构的选择 |
3.2.1 硬化土体模型 |
3.2.2 摩尔库伦模型 |
3.3 基坑有限元分析建模 |
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4.1 围护结构整体变形 |
3.4.2 墙后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
3.4.3 坑内外土体竖向变形 |
3.5 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的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算参数对抗隆起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
4.1 常用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方法比较分析 |
4.1.1 汪夏法 |
4.1.2 住建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4.1.3 浙江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
4.1.4 上海市《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
4.1.5 四种圆弧滑动破坏模式对比 |
4.2 案例基坑的简化 |
4.3 土体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4.3.1 土的重度 |
4.3.2 内摩擦角 |
4.3.3 黏聚力 |
4.4 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4.4.1 围护结构插入比 |
4.4.2 最下道支撑位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狭长基坑的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
5.1 基坑宽度对隆起变形的影响 |
5.1.1 不同宽度基坑建模 |
5.1.2 基坑宽度对隆起变形的影响 |
5.2 以宽度为基准的基坑分类 |
5.3 考虑基坑宽度的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改进 |
5.3.1 方法一 |
5.3.2 方法二 |
5.3.3 宽度的影响 |
5.4 考虑基坑宽度的抗隆起稳定性分析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
6.1 结论 |
6.2 思考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多功能CPTU测试的无黏性土原位状态特性与液化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功能CPTU原位测试技术 |
1.2.2 基于原位测试参数及状态参数评估土体剪胀性 |
1.2.3 基于CPT/CPTU 无黏性土的物理状态理论 |
1.2.4 基于多功能CPTU的无黏性土液化评价应用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CPT砂土原位状态参数确定方法 |
2.1 砂土CPT标定罐试验 |
2.1.1 试验设备及方案 |
2.1.2 CPT测试参数结果及分析 |
2.1.3 CPT测试参数与状态指标相关性 |
2.1.4 CPT贯入土体的影响范围 |
2.1.5 不同含水量对CPT贯入土体的影响 |
2.2 基于智能算法的CPT状态参数确定方法 |
2.2.1 GMDH算法 |
2.2.2 数据库来源及编译 |
2.2.3 状态参数解译方法及液化应用 |
2.2.4 GMDH模型分类 |
2.2.5 GMDH模型结果 |
2.3 CPT状态参数的验证与应用 |
2.3.1 基于GMDH状态参数的状态特性评价验证 |
2.3.2 基于GMDH状态参数的液化判别工程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电阻率CPTU无黏性土原位状态参数确定方法 |
3.1 基于CPT/RCPTU状态特性评估理论 |
3.1.1 相对密实度 |
3.1.2 状态参数 |
3.1.3 剪胀指标 |
3.2 构思思路 |
3.3 试验概况 |
3.3.1 试验场地 |
3.3.2 试验设备及方案 |
3.4 基于电阻率模型的状态参数计算方法 |
3.4.1 电阻率与状态参数的相关性 |
3.4.2 联合土类指数和电阻率确定归一化锥尖阻力 |
3.4.3 联合土类指数和电阻率确定状态参数 |
3.5 状态参数液化评价应用 |
3.5.1 相对密实度与状态参数相关性 |
3.5.2 相对密实度与状态参数相关关系 |
3.5.3 周期阻力比与状态参数相关关系 |
3.5.4 液化判别结果 |
3.6 电阻率剪胀参数 |
3.6.1 归一化锥阻力与电阻率剪胀参数 |
3.6.2 相对密实度与电阻率剪胀参数 |
3.6.3 状态参数与电阻率剪胀参数 |
3.7 电阻率CPTU状态表征流程图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地震波CPTU无黏性土原位状态参数确定方法 |
4.1 基于SCPTU状态特性评估设计理论 |
4.1.1 基于原位剪切波速状态评估直接法 |
4.1.2 基于原位剪切波速状态评估间接法 |
4.1.3 基于室内剪切波速状态评估直接法 |
4.1.4 基于归一化小应变剪切模量状态评估直接法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验场地 |
4.2.2 试验设备及测试原理 |
4.2.3 试验结果 |
4.3 计算结果及比较 |
4.3.1 状态参数计算结果 |
4.3.2 基于归一化剪切波速的模型 |
4.3.3 基于归一化刚度G_o/q_c的计算模型 |
4.3.4 状态参数的液化判别应用 |
4.4 CPTU与剪切波速相关关系研究 |
4.4.1 CPTU与剪切波速相关关系 |
4.4.2 CPTU-V_s相关关系土分类图中应用 |
4.5 基于CPTU状态参数的土动力参数评价研究 |
4.5.1 SCPTU确定土动力参数的研究现状 |
4.5.2 宿迁场地典型试验结果 |
4.5.3 SCPTU资料与G_(max)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室内砂质粉土液化试验及状态指标液化研究 |
5.1 室内动三轴液化试验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5.1.4 微观分析 |
5.1.5 与已有研究比较 |
5.2 室内状态指标液化研究 |
5.2.1 数据库来源 |
5.2.2 非塑性细粒对CRR_(tx,15)-ψ相关关系的影响 |
5.2.3 评价调整后现场条件下的CRR_(tx,15)与状态参数相关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CPTU液化势评价统一理论体系 |
6.1 CPTU液化判别确定性模型 |
6.1.1 PSO-KELM基本理论 |
6.1.2 CPT/CPTU液化评估框架 |
6.1.3 CPTU数据库 |
6.1.4 基于PSO-KELM方法的液化判别模型的构建 |
6.1.5 基于PSO-KELM方法的液化阻力比确定 |
6.1.6 案例分析 |
6.2 CPTU液化判别概率性模型 |
6.2.1 概率模型理论框架 |
6.2.2 概率模型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多功能CPTU状态特性与液化评价应用 |
7.1 CPTU液化地基状态与判别工程实践 |
7.1.1 液化机理与CPTU测试参数关联性 |
7.1.2 CPTU状态特性参数 |
7.1.3 CPTU液化判别方法 |
7.1.4 CPTU液化地基判别工程应用 |
7.2 基于CPTU液化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
7.2.1 液化场地介绍 |
7.2.2 液化地基致密化CPTU评价指标 |
7.2.3 CPTU液化势评价指标 |
7.2.4 CPTU液化势区划图评价 |
7.2.5 液化地基处理效果CPTU评估 |
7.3 CPTU多元液化判别研究 |
7.3.1 CPTU与 SPT相关性液化判别应用 |
7.3.2 基于CPTU与 V_s联合测试下液化判别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主要符号说明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分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松原市规划区地震灾害概况 |
2.1 引言 |
2.2 松原市规划区地震灾害 |
2.3 松原5.7 级地震液化震害 |
2.4 场地勘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松原市规划区工程地质条件 |
3.1 引言 |
3.2 规划区区域概况 |
3.3 规划区工程地质条件 |
3.4 区域主要断裂带 |
3.5 规划区水文地质条件 |
3.6 规划区可液化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松原场地的液化判别新公式 |
4.1 引言 |
4.2 液化判别的新公式 |
4.3 新公式的可靠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分区与评价 |
5.1 引言 |
5.2 基于规范法的砂土液化判别 |
5.3 基于剪切波速测试的砂土液化判别 |
5.4 基于Seed-Idriss简化法的砂土液化判别 |
5.5 基于双曲线判别公式的砂土液化判别 |
5.6 不同判别方法砂土液化分区的差异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附录A 1980 年以后对规划区产生影响的地震统计 |
附录B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中172 组现场标贯点的测试数据判别情况 |
附录C 我国大陆地区松原地震中26 组现场标贯点的测试数据判别情况 |
附录D 巴楚地震数据库 |
附录E 新西兰地震数据库 |
附录F 采用规范法进行勘察报告验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吹填液化粉细砂振冲处理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吹填粉细砂地基 |
1.2.1 吹填的定义 |
1.2.2 粉细砂的定义 |
1.2.3 吹填粉细砂的特征 |
1.3 吹填粉细砂地基处理及振冲法介绍 |
1.3.1 振冲法分类 |
1.3.2 振冲法作用机制 |
1.3.3 振冲法加固的四大效应 |
1.4 振冲法应用于吹填粉细砂地基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振冲法原理简介 |
2.1 引言 |
2.2 标准贯入度的简介 |
2.2.1 标准贯入试验 |
2.2.2 标准贯入度的影响因素 |
2.2.3 标准贯入度的计算公式 |
2.2.4 不同国家标准贯入度的转换 |
2.3 振冲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振冲器型号 |
2.3.2 振冲工艺及参数 |
2.3.3 土质条件 |
2.3.4 振冲法的有效加固半径 |
2.4 振冲作用下土体中的能量耗散分析 |
2.4.1 能量耗散机制 |
2.4.2 能量耗散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冲孔隙水压力模型分析 |
3.1 引言 |
3.2 振冲过程中不同的孔压增长模型 |
3.2.1 Thevanayagam模型 |
3.2.2 FSKL模型 |
3.2.3 WTK模型 |
3.2.4 Hsu模型 |
3.2.5 曹亚林模型 |
3.2.6 DBI模型 |
3.2.7 N-NS模型 |
3.3 振冲结束后孔压消散模型 |
3.4 由孔压求解相对密实度的理论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冲法标贯值计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 |
4.3 振冲加固效果分析 |
4.3.1 标贯的检测依据 |
4.3.2 标贯的现场试验方法 |
4.3.3 标贯的检测结果 |
4.3.4 由标贯进行液化判别分析 |
4.4 标贯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4.1 修正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4.2 修正方法 |
4.4.3 修正后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粉砂层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2.1 对于N≤50 的粉砂层分析 |
50 的粉砂层分析'>5.2.2 对于N>50 的粉砂层分析 |
5.3 粉土层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4 检测孔最深处粉砂层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5 检测孔孔口检测点的衰减系数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A1区无填料振冲施工检测点布置图 |
附录B A1区振冲后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成果表 |
附录C A1区振冲前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图 |
附录D A1区振冲后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图 |
附录E B1区无填料振冲施工检测点布置图 |
附录F B1区振冲后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成果表 |
附录G B1区振冲前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图 |
附录H B1区振冲后标贯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图 |
附录I 衰减系数敏感度分析图 |
A2区BG1 检测孔 |
A2区BG2 检测孔 |
A2区BG3 检测孔 |
A2区BG4 检测孔 |
A2区BG5 检测孔 |
A2区BG6 检测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以及科研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实习 |
(7)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工程特性 |
1.2.2 软土地基与桩基技术 |
1.2.3 多向加芯搅拌桩 |
1.2.4 桩基承载变形机理 |
1.2.5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项目区较土工程特征及地基处理要求 |
2.1 项目区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下水 |
2.1.5 场地稳定性及地震效应 |
2.1.6 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 |
2.2 软土基本物理性质 |
2.3 软土变形及强度特性 |
2.4 项目区地基处理要求 |
3 项目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
3.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
3.2 高压旋喷桩法 |
3.3 水泥土搅拌桩 |
3.4 预应力管桩 |
3.5 多向加芯搅拌桩 |
3.6 丰南钢厂软土地基最佳处理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4 多向加芯搅拌桩设计与工程质量 |
4.1 单桩设计 |
4.2 承载力计算 |
4.3 群桩设计 |
4.4 施工工艺 |
4.4.1 施工设备 |
4.4.2 芯桩预制 |
4.4.3 工艺流程 |
4.4.4 操作要点 |
4.5 工程质量检测 |
4.5.1 低应变动力检测 |
4.5.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
4.6 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 |
4.6.1 水泥土外桩施工 |
4.6.2 混凝土内芯插入 |
4.7 本章小结 |
5 单桩工程性状分析及技术参数优化 |
5.1 有限元模型概述 |
5.2 单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 |
5.3 桩身内外芯及桩周土荷载的数值模拟 |
5.4 单桩沉降影响因素 |
5.5 承载力组成 |
5.6 关键技术参数的优化 |
5.6.1 内外芯长比 |
5.6.2 截面含芯率 |
5.6.3 桩身掺灰量 |
5.7 本章小结 |
6 群桩破坏模式与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
6.1 群桩破坏模式 |
6.1.1 群桩侧阻破坏模式 |
6.1.2 群桩端阻破坏模式 |
6.2 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
6.2.1 桩距影响 |
6.2.2 承台影响 |
6.3 群桩基础有限元模型 |
6.4 数值模拟结果 |
6.4.1 桩距影响 |
6.4.2 承台荷载分析 |
6.4.3 桩长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限高层建筑概述 |
1.3 性能化设计方法概述 |
1.4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及设计要点 |
1.4.1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研究现状 |
1.4.2 我国超限审查工作的发展 |
1.4.3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点 |
1.5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讨论 |
2.1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流程 |
2.2 高层建筑结构初步方案设计 |
2.2.1 结构选型 |
2.2.2 结构布置 |
2.2.3 构件尺寸估算 |
2.2.4 计算机建模 |
2.3 高层建筑的结构分析 |
2.3.1 结构的力学模型 |
2.3.2 结构分析方法 |
2.3.3 超限判别与结构合理性判断 |
2.3.4 性能化目标的确定及验算 |
2.4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2.4.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
2.4.2 结构构件设计 |
2.5 结构设计成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超限报告要点 |
3.1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审查及内容 |
3.2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3.2.1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力学模型 |
3.2.2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恢复力模型 |
3.2.3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动力方程建立 |
3.2.4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动力方程求解 |
3.2.5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地震波选用要点 |
3.3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设计方法 |
3.3.1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设计方法要点 |
3.3.2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水准 |
3.3.3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目标 |
3.3.4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目标验算 |
3.3.5 超限高层建筑性能目标选用相关建议 |
3.4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算 |
3.4.1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算 |
3.4.2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算 |
3.4.3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验算 |
3.4.4 结构专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工程实例结构设计 |
4.1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条件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建筑图纸 |
4.1.3 主要设计参数 |
4.1.4 材料选用 |
4.1.5 荷载取值 |
4.1.6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及安全等级 |
4.2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初步方案设计 |
4.2.1 某超限高层建筑竖向承重结构 |
4.2.2 某超限高层建筑水平承重结构 |
4.2.3 某超限高层建筑计算机建模 |
4.3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 |
4.3.1 超限判别与性能目标确定 |
4.3.2 多遇地震作用下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
4.3.3 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时程分析 |
4.3.4 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验算 |
4.3.5 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抗震性能验算 |
4.3.6 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分析 |
4.3.7 楼板详细分析 |
4.3.8 风振舒适度计算 |
4.3.9 超限处理的主要措施 |
4.4 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
4.5 结构设计成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某商业综合体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书 |
(9)复杂条件盾构区间隧道扩挖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盾构隧道扩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盾构隧道扩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工程概况及扩挖方案 |
2.1 工程背景 |
2.2 周边建筑物情况 |
2.3 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工程地质条件 |
2.3.2 水文地质条件 |
2.3.3 场地的不良地质作用 |
2.4 扩挖方案概述 |
2.5 变形控制标准 |
2.5.1 Peck公式 |
2.5.2 地下管线沉降量的近似计算 |
2.5.3 本工程的沉降控制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3 扩挖施工对隧道力学性态的影响规律研究 |
3.1 数值模型建立 |
3.1.1 围岩的本构模型 |
3.1.2 计算边界 |
3.1.3 初始应力场 |
3.1.4 释放荷载的计算 |
3.1.5 模型及计算参数 |
3.2 扩挖断面的施工顺序对隧道的影响 |
3.2.1 扩挖顺序对地层位移的影响规律 |
3.2.2 扩挖顺序对拱顶沉降的影响规律 |
3.2.3 扩挖顺序对初支结构受力的影响 |
3.2.4 小结 |
3.3 围岩等级对盾构扩挖的影响研究 |
3.3.1 围岩等级对扩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的影响 |
3.3.2 围岩等级对扩挖引起拱顶沉降的影响 |
3.3.3 不同围岩中扩挖对初支结构的影响 |
3.3.4 小结 |
3.4 围岩预加固措施对盾构扩挖的影响 |
3.4.1 围岩预加固对盾构扩挖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 |
3.4.2 围岩预加固对盾构扩挖引起拱顶沉降的影响 |
3.4.3 围岩预加固对盾构扩挖引起初支受力状态的影响 |
3.4.4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扩挖盾构区间对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影响研究 |
4.1 扩挖施工方案 |
4.1.1 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
4.1.2 扩挖段的施工流程 |
4.2 三维数值模型 |
4.2.1 模型概况 |
4.2.2 计算参数 |
4.2.3 监测面布置 |
4.3 受力计算结果分析 |
4.3.1 盾构管片受力状态 |
4.3.2 初期支护的受力状态 |
4.3.3 临时支撑受力状态 |
4.4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
4.4.1 盾构管片位移 |
4.4.2 初期支护位移 |
4.5 本章小结 |
5 盾构隧道扩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
5.1 地表沉降 |
5.2 管线的沉降 |
5.3 建筑物变形分析 |
5.3.1 建筑物沉降 |
5.3.2 建筑物倾斜 |
5.4 桩基础变形 |
5.5 本章小结 |
6 现场监测结果及分析 |
6.1 地表沉降监测 |
6.1.1 地表沉降监测点布置 |
6.1.2 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
6.1.3 地表沉降实测数据拟合分析 |
6.2 初期支护结构变形监测 |
6.2.1 初期支护监测点布置 |
6.2.2 拱顶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
6.2.3 拱顶沉降实测数据拟合分析 |
6.2.4 净空收敛监测结果及分析 |
6.3 管线的沉降监测 |
6.4 建筑物沉降监测 |
6.5 初期支护受力监测 |
6.5.1 围岩压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
6.5.2 混凝土应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
6.5.3 钢拱架应力监测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2.5条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商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危岩稳定性评价与治理研究 ——以桂林市叠彩山危岩为例[D]. 谭明灿.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研究[D]. 周传. 东南大学, 2020
- [4]基于多功能CPTU测试的无黏性土原位状态特性与液化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D]. 段伟. 东南大学, 2020
- [5]松原市规划区砂土液化分区与评价[D]. 张塬.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6]吹填液化粉细砂振冲处理的模拟研究[D]. 刘慧平.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7]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刘鹏程.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D]. 管夏. 湘潭大学, 2019(02)
- [9]复杂条件盾构区间隧道扩挖力学行为研究[D]. 贾磊.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10]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标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论文; 高压旋喷桩论文; 基坑围护结构论文; 基坑支护论文; 地基沉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