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TERLEAVING SCHEME FOR MULTICARRIER CDMA SYSTEM(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阳[1](2021)在《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射频通信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容量需求,下一代移动通信面临着频谱资源短缺的巨大挑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一种以可见光为信息载体的光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宽频谱、大容量、广覆盖、高安全和低能耗等优势,有潜力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架构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和传统无线通信技术一样,多用户接入带来的多址干扰和同步问题会直接影响VLC系统的性能和实用化进程。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术通过在码域对用户进行区分,能有效减少多址干扰,也可以通过增加扩频码集零相关区长度增强对用户信号同步的容忍度,是多用户接入应用的绝佳选择。此外,针对VLC系统兼容照明的情形,在考虑通信性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照明性能、传输效率、复杂度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减少多址干扰,同时满足其它各种系统性能需求,是VLC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理想同步、准同步和多速率的多用户VLC系统的性能提升,探索了多种新型CDMA扩频码集,并成功进行系统验证和应用拓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概括如下:(1)针对多用户系统通信和照明复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面向VLC系统的调光控制CDMA方案,并进行了系统验证。该方案通过引入映射模块和调光模块对传统的CDMA方案进行改进,在保证系统传输效率的同时,实现调光控制。基于该CDMA方案,本文进一步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搭建了实时多用户VLC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以低复杂度实现多用户传输,并使系统具有较优的照明性能。(2)针对多用户系统多径效应引起的同步破坏问题,本文构造了两种适用于准同步(Quasi-synchronous,QS)CDMA-VLC系统的新型扩频码集,并进行了系统验证。两种新型码集分别为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Optical Zero Correlation Zone)码集和基于迭代扩展的OZCZ码集,它们在零相关区内保持良好的相关特性,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不同极性的码集进行扩频和解扩。结合新构造的码集,本文进一步搭建了单通道和双通道QS-CDMA-VLC系统,结果表明,系统在调光值、总比特率、传输时延容忍度和误码性能方面均能得到较大提升。(3)针对多用户系统中多样化流量需求的问题,本文首次建立了多速率QS-CDMA-VLC系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系统模型的OVSF-OZCZ(Orthogonal Variable Spreading Factor OZCZ)码集。该码集具有可变扩频因子和零相关区特性,可同时满足多用户传输的多速率和准同步需求。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新构造的码集可作为多速率QS-CDMA-VLC系统的候选码集,支持未来大规模异构设备的多业务需求。(4)本文进一步采用ARM和FPGA一体化开发平台,实现了基于CDMA技术的可见光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照明、通信和定位功能。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码集,系统在减少多址干扰、提升定位精度、保证照明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卞鑫[2](2020)在《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将会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密集的连接设备数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多样。为满足5G对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的需求,学术界和工业界纷纷研究并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其中,波形调制和多址接入技术均是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一方面,OFDM技术虽然在现有的许多通信系统中被广泛采用,然而其本身固有的高带外泄露(Out-of-Band Emission,OOBE)、对时频偏较敏感等不足制约了其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另一方面,在海量机器类场景(massive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 MTC)中若仍然采用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的方式,由于系统可同时连接的用户数目将会严格受限于分配的正交信道数目,那么海量、零星小数据包业务在有限时频资源上的竞争传输将会带来“信令风暴”问题以及因用户碰撞概率急剧增大而导致大量数据重传带来的时延增大问题,这将使得系统容量和传输效率大为降低。因此,研究基于滤波或加窗的非正交波形调制(Non-Orthogonal Waveform Modulation,NOWM)技术以及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面向5G的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在基于非正交波形调制的多址接入技术方案及其低复杂度收发机设计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为了同时利用NOMA和NOWM的优势,研究了基于非正交波形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问题。具体来说,研究的是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广义多载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Generalized Multi-Carrier,DFT-S-GMC)调制的图样分割多址(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上行传输问题。首先,分别给出了基于DFT-S-GMC的PDMA上行传输方案的时频域实现方案;其次,推导了两种实现方案中的等效信道响应矩阵和等效噪声的表达式;接着,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所提结合方案DFT-S-GMC-PDMA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复杂度、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下的多址干扰(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MAI)及峰均比(Peak-to-Average Ratio,PAPR)等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FT-S-GMC-PDMA可取得与DFT-S-OFDM-PDMA相比拟的性能,而复杂度仅仅增加不到3%。对不同均衡器、不同PDMA图样下的系统性能也进行了评估,几乎没有性能损失。由于对CFO的鲁棒性,与DFT-S-OFDM-PDMA相比,所提出的DFT-S-GMC-PDMA的MAI性能要好约0.5d B,即相比正交调制下的PDMA,DFT-S-GMC-PDMA方案在抗CFO方面表现更优。所提出的DFT-S-GMC-PDMA方案在系统性能和复杂度方面可取得较好的折中,更适合窄带m MTC上行传输场景中。为了解决5G异构网络中灵活多址接入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调制的可支持多种多址方案的统一多址传输结构。首先,通过利用滤波器组收发机的高效实现结构和可扩展矩阵变换(Scalable Matrix Transform,SMT)模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BMC调制的统一多址结构——FBMC-SMT,可实现3G CDMA和4G FDMA传输的灵活复用,从而提高系统性能。作为FBMC-SMT的一个特例,评估了FBMC-CDMA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分配的码道数大于5时,16子带的FBMC-CDMA系统性能要优于传统单载波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其次,分析了FBMC-SMT系统的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理论性能曲线与仿真结果匹配良好。因此,所提FBMC-SMT可作为一种统一多址结构,用以灵活聚合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进而满足5G及以后异构无线网络中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为解决基于NOWM的多用户上行传输的接收机复杂度高的问题,研究了用于多用户过采样滤波器组块传输的上行链路低复杂度接收算法。通过利用DFT的特性,得到了调制矩阵的频域子带稀疏性质以及经匹配滤波后的格雷姆矩阵的块循环特性。利用上述特性,提出了一种用于衰落信道上行多用户接入中过采样滤波器组块传输的低复杂度迫零(Zero-Forcing,ZF)接收算法。在所提算法中,将原来的大维度多用户等效信道矩阵的求逆运算分解为多个DFT运算和更小尺寸的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迫零接收机,计算复杂度有显着降低,同时系统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性能几乎与传统的多用户ZF接收机相同。
刘涛[3](2020)在《具有良好集间相关性的序列集与高斯整数序列研究》文中指出具有良好相关性能的序列在无线通信、雷达、密码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往往采用序列来做为导频信号或扩频码,序列相关函数值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系统干扰水平的高低,因而序列相关性能的好坏影响着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针对几类具有良好相关性的序列设计方法展开研究。首先,研究了具有集间零相关区的二元ZCZ序列集构造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基于互补序列的ZCZ序列集构造框架,通过构造具有良好集间互相关性的二元互补序列集,从而对应得到具有良好集间互相关性能的二元ZCZ序列集。具体的,一方面利用二元正交矩阵构造了集合数目大于2的多个二元互补序列集,不同集合间具有正交性,进而利用ZCZ序列集的构造框架得到了集合数目大于2的具有集间正交性的二元ZCZ序列集。另一方面通过构造具有集间零相关区的二元互补序列集,进而构造了具有集间零相关区的二元ZCZ序列集。每个ZCZ序列集参数都是最优的,集间零相关区长度仅比理论最大值小1。其次,研究了具有集间低相关性的多相ZCZ序列集构造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基于DFT矩阵的多相ZCZ序列集构造框架,通过推导得到影响ZCZ序列集集间互相关函数值大小的关键因素,即集间互相关函数幅度值与映射函数的汉明相关性有关。通过利用跳频序列集构造了4类映射函数,进而对应构造出4类具有集间低相关性的多相ZCZ序列集,每个ZCZ序列集参数都是最优的。该构造方法可以进行推广,只要构造出其他满足条件的映射函数,就可以利用本方法得到新的具有集间低相关性的ZCZ序列集。再次,研究了具有低相关性的准互补序列集构造方法。一方面,基于有限域GF(p)上的映射函数构造了一类具有多子集结构的互补序列集。不同子集间具有低相关性质,将多个子集合并则可以得到一个参数达到渐进最优的非周期低相关互补序列集。另一方面,基于二元正交矩阵,提出了一类二元非周期低相关区互补序列集构造方法,得到的序列集参数也是达到渐进最优的。与多相序列相比,二元序列具有方便应用的优点,因而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应用价值更大。最后,研究了高斯整数集上的序列构造方法。基本思想是利用序列与组合设计之间的联系,利用差集、差族等集合定义高斯整数序列、高斯整数互补序列,进而利用组合设计理论推导出完备高斯整数序列、高斯整数互补序列的存在条件,最终通过寻找满足条件的高斯整数来赋值得到相应的完备高斯整数序列和高斯整数互补序列。具体的,利用差集构造了三类具有不同参数的完备高斯整数序列。基于差族构造了周期性高斯整数互补序列。
周杲[4](2018)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与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和多址接入(MA)是无线通信中常用的资源分配方案,也是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常用的资源分配方案包括正交和非正交分配方案。前者如时分(TD)和频分(FD);后者包括如码分(CD),均可实现良好的信号传输。然而,无线通信恶劣的信道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方案理论上所能达到的通信效果。要抵抗信道的影响,一般总包括两种思路:一是设计更适应恶劣信道条件下的正交方案,如向量正交频分复用(V-OFDM);另一种采用非正交多址结合更为复杂的迭代接收机设计,例如turbo译码器,由此派生出的交织多址(IDMA)。本文即是从改善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减少高速移动下信道条件对系统的影响,以及提高系统容量的角度,对上述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果,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论文首先从改进向量正交频分复用(V-OFDM)性能着手,对其系统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引入傅里叶变换并加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扩展的加扰向量频分复用技术(DFT-SV-OFDM),并给出了该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由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用方案解决了 V-OFDM峰平比高,接收机计算复杂度大的缺点,同时拥有优良的抗信道衰落的特性。其次,针对DFT-SV-OFDM的特性,结合差分编码,提出了基于频移加扰差分反馈检测与均衡的DFT-SV-OFDM系统,揭示了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出现信道估计误差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更进一步,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快时变信道,提出了联合时频域双差分检测均衡技术的DFT-SV-OFDM解决方案,以减小快速信道条件下的信道估计误差对均衡的影响。两种方案都给出了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案在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都优于V-OFDM和DFT-SV-OFDM方案。然后,在所提出的DFT-SV-OFDM基础上,给出了两种多址接入方案。一种将不同的子载波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实现多址,即基于傅里叶扩展的加扰向量频分多址(DFT-SV-OFDMA)。另一种是基于码分复用的自适应多速率DFT加扰矢量多载波码分多址接入(AMR-DFT-VMC-CDMA)系统,即结合码分多址技术,将信号用不同扩频码扩频后送入子载波发射,并设置自适应参数调整算法以确保足够长的传输帧长。仿真结果表明DFT-SV-OFDMA性能优于DFT-S-OFDMA系统,而AMR-DFT-VMC-CDMA系统性能优于MC-DS-CDMA系统,且通过调整参数,既满足了一定信道利用率下对帧长的要求,保证了频谱效率提高,又可以灵活完成多速率多用户的信息传输。最后,论文研究了交织多址技术。通过分析交织多址信号的构成,以及码片级迭代解码器对该信号的解码过程,从扩频通信的角度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未编码的单载波交织多址系统在高斯信道条件下,在满足一定信噪比要求时,所能达到的用户容量界。通过理论推导,揭示了该系统平均信噪比、用户个数、扩频长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交织多址虽然用交织来区分用户,但其性能仍然符合扩频通信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交织多址接入和码分多址接入的高容量混合码分/交织多址接入系统。由于两种系统都是扩频系统,因此通过在两组扩频用户间分别采用解码器和码片级交织迭代解码器,可以使得新系统在高用户负载时性能远优于CDMA系统,而在接收复杂度上远优于IDMA。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适合高负载通信的需求。
骆忠强[5](2012)在《基于交织多址的混合多址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OFDM技术以其突出的优势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主要候选传输技术。但OFDM系统具有较高峰均值比(Peak-to-AveragePower Ratio,PAPR)和频偏敏感性两大技术难题。近年来,针对PAPR问题提出了SC-FDMA技术,此技术利用了多载波通信的优点,既具有单载波调制结构又具有较低的PAPR。目前对OFDM频偏克服技术的研究较多,而鲜有对OFDM相关演变技术的频偏研究。再加之OFDM载波同步算法一般不具通用性,针对每一个OFDM相关的新技术就需要特定的同步方案,因此将面临着新的载波同步问题。论文针对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与CDMA技术的结合方案之一OFDM-CDMA的PAPR问题,研究用SC-FDMA技术替代OFDM技术与CDMA结合,称为SC-FDMA-CDMA技术。SC-FDMA-CDMA技术方案不仅具有优于OFDM-CDMA的PAPR性能,同时具有与OFDM-CDMA多载波系统相当的误码率性能。此外该技术还可实现混合的资源调度,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以上结论。基于OFDM和IDMA技术的无线通信新方案OFDM-IDMA,是针对OFDM-CDMA技术存在的缺点和技术困难提出的。本文以下主要针对OFDM-IDMA系统关于多载波技术方案的两个技术难题展开研究。针对OFDM-IDMA多载波传输方案,遭受PAPR问题的影响。论文研究了一种适合LTE上行链路传输的混合多址方案,该技术方案用SC-FDMA调制技术替代OFDM调制技术与IDMA技术相结合,称为SC-FDMA-IDMA。此技术方案继承了SC-FDMA技术与IDMA技术的优良性能,通过建立SC-FDMA-IDMA系统模型以及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LTE上行链路,SC-FDMA-IDMA具有优于OFDM-IDMA的PAPR性能,此外在误码率性能方面,SC-FDMA-IDMA性能接近OFDM-IDMA性能。针对多载波系统中存在的载波频偏会给OFDM-IDMA系统带来子载波之间的干扰,从而造成多用户之间的干扰,破坏逐码片迭代检测机制,进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论文通过建立OFDM-IDMA存在频偏时的系统模型,研究了频偏对OFDM-IDMA系统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各用户具有相同频偏下的联合逐码片(CBC)迭代检测的载波同步方法,该方法利用迭代检测中的外信息重构的信号作为虚拟的训练序列进行频域频偏估计,同时进行相应的时域频偏补偿。理论分析及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小频偏时,OFDM-IDMA系统具有纠小频偏的性能,能基本保持无频偏时的性能;在OFDM-IDMA系统存在较大频偏时,基于逐码片迭代检测的OFDM-IDMA系统的频偏估计和补偿方法,能够使系统性能接近无频偏时的性能。
涂宜锋[6](2010)在《广义正交互补序列设计、分析与应用》文中认为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扩频序列的自相关函数(ACF)和互相关函数(CCF)(包括周期/非周期相关特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多径干扰(MI)、多址接入干扰(MAI)和邻区干扰(ACI)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着系统性能优劣和容量大小。扩频序列的研究主要包含扩频序列设计与扩频序列应用两个方面。本文研究了具有零相关区(ZCZ)的序列和阵列,也称广义正交(GO)序列和阵列。构造了一批具有优良相关性能的序列和阵列,并探讨了这些序列在多载波码分多址(CDMA)系统,红外系统以及多入多出(MIMO)信道估计中的应用。此外,论文还研究了格雷序列和完备正交序列的逻辑函数表示。基于ZCZ思想在互补序列中的扩展,论文讨论了Z非周期互补序列(ZACS)和Z周期互补序列(ZPCS)及其伴集的常用构造方法。通过移位算子作用于周期互补序列(PCS),得到一种构造最优ZPCS的方法,所生成的ZPCS不仅在ZCZ内有完美的相关特性,而且在ZCZ外也有不错的相关特性。通过PCS和移位序列集的结合,使用交织技术构造了广义正交组间互补周期序列集,该序列集可以分成若干组,组内序列具有普通ZCZ互相关特性,而组间具有完美的互相关特性。基于完美阵列和移位序列集,使用交织技术得到了最优或接近最优的ZCZ阵列集。此方法不仅能得到具有新的参数组合的ZCZ阵列集,在参数的选择上也更趋灵活。同时,采用的交织操作可以逐行进行也可以逐列进行;相应地,所生成的ZCZ阵列集的矩形ZCZ窗可以在行方向或列方向上达到最大值。阵列数目和矩形ZCZ窗大小作为折衷的两个参数存在,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对参数的具体要求。基于ZCZ思想在互补阵列中的扩展,提出了一种广义正交互补阵列新概念,使得传统互补阵列和ZCZ阵列成为它的特殊情况。此扩展丰富了阵列的存在形式,不仅给适合阵列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为今后在统一架构下研究阵列作了铺垫。随后,论文分别给出了三种构造广义正交互补阵列的方法,第一种方法使用非周期互补阵列作为初始阵列,通过正交扩展得到广义正交非周期互补阵列;第二种方法使用ZCZ阵列作为初始阵列,通过正交扩展得到广义正交周期互补阵列;第三种方法使用ZCZ阵列作为初始阵列,通过比特交织递归得到广义正交周期互补阵列。三种方法得到的阵列集都具有两类矩形ZCZ窗,一类是普通的矩阵ZCZ窗,一类是完美的矩形ZCZ窗。三种方法得到的两类矩形ZCZ窗的划分,分别由初始阵列、正交扩展和比特交织迭代决定。基于简单的与、或、非逻辑通过数学归纳法得到了两类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格雷序列和完备正交序列的逻辑函数表示。序列的逻辑函数表示不仅可以使序列的工程产生更加方便,同时也有利于观察该类序列的特性,为序列构造提供新的思路。论文还分析了广义正交互补序列的三种可能的应用。第一种应用是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在最大多径时延以及多用户时延落在零相关区内的时候,采用广义正交非周期互补序列的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可以完全消除MI和MAI。第二种应用是室内无线红外通信系统,通过对传统互补序列键控(CSK)进行改进,避免了传统互补序列键控中由二进制互补序列(BCP)对的两个子序列的互相关引入的干扰并简化了BCP的选择。第三种应用是多入多出(MIMO)系统信道估计,基于时域分析的研究表明,广义正交周期互补序列是最优训练序列集。
张振宇[7](2009)在《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抑制干扰的序列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序列设计是多载波CDMA通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为该系统提供多址和复用方式。序列的相关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的大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和传输速率。序列的数目关系到系统所能容纳的用户数目,只有拥有大量的序列,系统才能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工作。因此,设计具有优良相关性能和大容量的序列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多载波CDMA通信系统,本文重点研究了两宽度和多宽度零互相关区Z互补序列、分组互补序列以及交替零值周期相关特性单一序列的构造问题,讨论了所构造序列的序列数目,分析了周期和非周期相关性能,并按照序列设计的理论界限获得了这些序列集合达到最佳的条件。本文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正交矩阵扩展,提出了一种具有两宽度零互相关区的Z互补序列的构造方法。该方法以单一序列集合作为核序列集合,通过与正交矩阵进行Kronecker积操作,可以分别在序列组内部和序列组之间获得两种不同宽度的零互相关区,并且能够达到Z互补序列设计的理论界限。同其它基于正交矩阵的构造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可以在保证同样相关性能的前提下更加灵活地选择集合中的序列数目和子序列数目。(2)基于交织迭代扩展,提出了另一种构造两宽度零互相关区Z互补序列的方法。所产生的序列集合的零自相关区和组内零互相关区都可以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展宽,同时组间互相关性能是理想的。当核序列集合为最佳时,该类序列也可以达到Z互补序列设计的理论界限。(3)提出了多宽度零互相关区的概念,并构造了一类多宽度零互相关区互补(MWZC)序列集合。该类序列集合可以包括单一宽度零互相关区序列集合和两宽度零互相关区序列集合作为其特定序列子集的合并集合,因此在零互相关区宽度以及序列数目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满足更加多样性的应用需求。对于所获得的多个不同宽度的零互相关区,每一个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MWZC序列集合或者是该集合的特定子集组成的合并集合。而且,无论是MWZC序列集合还是它的特定子集组成的合并集合都可以达到理论界限,从而在给定相关性能和序列长度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最大的序列数目。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具有组内理想相关性能的MWZC序列集合中的每个序列组都是一个完备互补序列集合,如果选择子序列长度为1的完备互补序列集合作为核序列集合,则所构造的具有组内理想相关性能的MWZC序列集合以及它的特定子集组成的合并集合也都可以达到Z互补序列设计的理论界限。(4)提出了一类分组互补(GC)序列集合的构造方法。该类集合拥有庞大数量的互补序列,在相同的处理增益下,其序列数目远远大于传统互补序列集合以及具有零相关区的互补序列集合的序列数目。该类GC序列也具有优异的相关性能,每个序列组内都具有理想的周期和非周期相关性能。同时,不同的序列组之间具有近似理想的相关性能,仅仅不同的序列组中的某些序列之间在位移为零时存在非零相关值,而该非零值可以通过选取适当的完美序列集合将其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当GC序列集合用于多载波CDMA系统时,可以有效解决用户数量以及用户间的干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序列组的数目,既可以满足大用户数量的要求,也可以保证系统获得良好的BER性能。(5)利用DFT矩阵序列的周期相关特性,构造了一类具有交替零值周期相关特性的序列。所产生的序列的周期自相关函数和组内周期互相关函数在占总数3/4或1/2的位移上均为零值,同时在序列组之间保持了DFT矩阵序列的理想的周期互相关性能。(6)基于移位的完美序列集合,构造了另一类具有交替零值周期相关特性的序列,即周期奇偶移正交(POESO)序列。所构造的POESO序列集合可以包括多个序列子集,序列的周期自相关和子集内部的组内周期互相关都具有奇移正交特性,而子集内部的组间周期互相关都具有偶移正交特性,同时子集之间的周期相关性能非常接近子集内部的性能,仅在个别情况中零位移上为非零值,该非零值可以通过使用较长的完美序列从而将其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通过构造多个序列子集,该类POESO序列集合可以获得庞大的序列数目。
张琛[8](2006)在《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载波技术以其潜在的多径对抗能力、高的频谱效率、简单的信道均衡和可灵活地结合其它技术形成衍生系统的能力成为高速数据传输的有效解决方案。目前,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为代表的多载波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字音频广播、数字视频广播、数字用户线、无线接入网、卫星通信、电力线通信等领域,并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多载波通信系统存在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较高的缺点,高PAPR容易导致信号失真、频谱扩展、系统性能下降。论文重点研究如何有效抑制多载波通信系统的高PAPR。首先,论文建立了PAPR抑制问题的理论基础。通过推导OFDM信号的包络变化、自相关和瞬时功率特性,分析了高PAPR产生的原因;从证明OFDM复信号在子载波数增大时依分布收敛于复平稳Gaussian随机过程出发,引入此条件下描述PAPR特性的统计分布函数,研究了衡量PAPR抑制效果的度量;基于高功率放大器(HPA)的模型,讨论了HPA非线性特性对OFDM信号带来的带内失真和带外噪声,阐述了高PAPR对系统的影响。其次,论文研究了基于加扰技术的PAPR抑制方法。在对基于加扰技术的PAPR抑制方法进行总结归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脉冲成形技术和虚拟子载波技术用于PAPR抑制,提出了基于Nyquist脉冲成形和高频虚载波技术的PAPR抑制方法。前者的研究完善了脉冲成形技术抑制PAPR的原理论证,构造了实用的成形脉冲集合,揭示了PAPR抑制性能与成形脉冲抗码间干扰(ISI)特性间的关系。后者巧妙利用了最小化多载波强度调制光信号最大平均功率的方法,证明了降低离散多音频(DMT)信号峰值功率的下界,给出了求解最优高频虚载波信号的算法。然后,论文研究了基于编码技术的PAPR抑制方法。鉴于多进制调制多载波传输能实现有限带宽内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重点讨论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OFDM信号PAPR抑制的Golay互补序列(GCS)映射方法和格状成形技术,比较了利用M进制相移键控(MPSK)互补序列合成低PAPR的MQAM序列的各算法性能,提出了部分格状成形技术。部分格状成形技术减小了格状成形技术的计算量,可采用序列译码堆栈算法的成形准则,可结合纠错编码使算法适于对误码率性能要求较高的通信系统。针对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应用背景,构建了基于部分格状成形技术的OFDM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模型,推导了MQAM-OFDM系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对数正态/莱斯衰落卫星信道的误比特率性能,为多载波技术应用于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最后,论文研究了基于优选扩频码的PAPR抑制方法。以多载波CDMA(MC-CDMA)系统为对象,立足MC-CDMA信号特点设计具有优良PAPR特性的扩频码。从MC-CDMA信号PAPR与扩频码特性之间的关系式入手,提出了衡量扩频码抑制MC-CDMA信号PAPR性能的两个度量,推导了基于正交互补码的MC-CDMA信号PAPR上界,提出了三类PAPR特性良好的正交互补码作为多用户MC-CDMA系统可用扩频码,采用所提度量对仿真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说明。同时,利用雷达脉冲压缩相位编码信号中的多相序列设计了多相脉压扩频码集合,证明了多相脉压扩频码的性质,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相脉压扩频码不失为MC-CDMA系统扩频码的一个很好选择。
郝敬涛[9](2006)在《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应该能够支持更高的峰值信息传输速率,具有更灵活地支持可变速率、支持更丰富的业务和适应更恶劣的环境的能力。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代表的多载波技术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占主导地位的码分多址技术正成为这一领域中具有竞争力的备选方案。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调制技术,该技术和不同的多址接入技术结合,能够为多个用户同时提供接入服务。多址技术将基站的全部可用资源(包括频率、时间、码字、空间等)划分为单独的部分,供用户使用,在多用户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载波CDMA系统将OFDM技术和CDMA技术相结合,继承了两种技术的诸多优点,由于多载波技术对于频率选择性衰落导致的多径干扰和符号间串绕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从而避免了码分多址系统容量受限于多址干扰和频率选择性衰落引入的干扰的问题。因此,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既对多径效应引起的符号间串扰有很强的抵抗力,也具有码分多址系统高用户容量的优点。本文从分析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的理论、现有算法及相关技术入手,重点研究了功率控制算法、同步技术和系统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反向预测功率控制算法。多载波DS-CDMA系统中,数据是通过不同的子载波发射的,每个子载波的频率不同,信道条件不同,信号的衰落也就不同,因此需要对每个子载波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提出的这个预测功率控制算法,能够预测出每个子载波信道下信号经历的衰落并进行补偿,以此来减小基站接收功率的变化,改善系统的BER性能,进而提高系统的容量。仿真表明该算法能预测出信号经历的衰落并进行补偿,因此减小了基站接收SNR的变化,即减小基站接收功率的变化,在BER性能相同时,采用本算法的系统能容纳更多的用户。2、提出了一种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在该算法的实现结构中,设计了新的捕获结构VCC环路,该环路用于更新辅助序列信号的相位使之与接收到的PN序列相位对准。另外,进行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新捕获结构的平均捕获时间的分析;新算法在较恶劣信噪比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而且大大缩短了同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载波码分多址时频联合分集系统,改进后的多载波系统通过对用户的PN码进行正交化处理,使接收端通过时频联合分集,获得时域分集和频偏分集的双重效果。这种多载波系统可与灵活选择串并转换支路数和相同比特支路数,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时频联合分集技术,MC-DS-CDMA系统的BER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综上所述,论文对于多载波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同步技术和系统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算法,仿真实验证实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获得好的效果。
王鹏[10](2005)在《MC-CDMA迭代检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中科院在传感网络方向上的码分多址(CDMA)无线传感网预研项目,为满足CDMA无线传感网对高数据速率和同时支持较多用户通信即大系统负载通信的需求,研究了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中联合译码的多用户检测即迭代检测技术。本文从迭代检测的均衡、反馈、信道估计和密度演进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本文在以MC-CDMA上行同步链路并行干扰消除(PIC)为例的迭代检测中,分析了几种均衡合并的性能。最小均方差合并性能最好但计算复杂度也最高,最大比合并由于性能好计算复杂度低的特点最具实际应用前景。 本文比较了迭代检测中的几种反馈技术,分析表明软反馈、部分硬反馈和部分硬反馈这几种改进的反馈方式的性能都优于硬反馈的性能。接着讨论了后验信息反馈和外信息反馈对干扰消除器输出的偏差、方差和信干比的影响。通过讨论认为,在单用户匹配滤波迭代检测、大系统负载条件下,外信息反馈因为偏差小而使得的迭代检测性能较好;在小系统负载条件下和最小均方差滤波的迭代检测中,后验信息反馈方差小而使得系统的性能更好。 研究了MC-CDMA系统迭代检测信道估计技术。相同条件下,时域信道参数信道估计中待估计变量较少于频域参数信道估计,所以估计结果也更精确。文中推导了在MC-CDMA系统应用期望最大算法的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与时域参数最小二乘法实质相同,但给出了一种简化计算量的表示方法。 最后,本文采用改进的高斯近似密度演进方法分析上行链路随机相位单径DS-CDMA系统和多径Rayleigh信道的MC-CDMA系统的迭代检测性能。并且用密度演进方法分析了联合译码的迭代检测在大系统负载条件下相对没有译码的多用户检测的性能改善。 通过本文的研究,认为MC-CDMA迭代检测技术能够比较好的支持大系统负载和高数据速率通信,能够满足CDMA无线传感网在这两个方面的需求。
二、INTERLEAVING SCHEME FOR MULTICARRIER CDMA SYSTE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TERLEAVING SCHEME FOR MULTICARRIER CDMA SYSTEM(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见光通信发展概述 |
1.3 可见光通信中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
2 可见光通信及CDMA技术基本原理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构成 |
2.2 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 |
2.2.1 多址接入技术 |
2.2.2 调制技术 |
2.2.3 调光控制技术 |
2.3 基于CDMA的多址接入技术 |
2.3.1 CDMA基本原理 |
2.3.2 扩频码集在VLC中的应用 |
2.3.3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 |
2.4 针对CDMA-VLC系统的研究点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VLC系统的调光控制CDMA方案及其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调光控制CDMA-VLC方案 |
3.2.1 方案原理 |
3.2.2 方案示例 |
3.3 仿真系统实现和性能分析 |
3.4 基于FPGA的实时系统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4 面向QS-CDMA-VLC系统的新型码集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OZCZ码集构造基础 |
4.3 基于交织迭代的OZCZ码集构造 |
4.3.1 构造方法 |
4.3.2 特性分析 |
4.3.3 构造示例 |
4.4 单通道QS-CDMA-VLC系统模型和性能分析 |
4.4.1 系统模型 |
4.4.2 系统性能仿真和实验分析 |
4.5 基于迭代扩展的OZCZ码集构造 |
4.5.1 构造方法 |
4.5.2 特性分析 |
4.5.3 构造示例 |
4.6 双通道QS-CDMA-VLC系统模型和性能分析 |
4.6.1 系统模型 |
4.6.2 系统性能实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面向多速率QS-CDMA-VLC系统的码集构造及其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速率QS-CDMA-VLC系统建模 |
5.3 OVSF-OZCZ码集构造 |
5.3.1 构造基础 |
5.3.2 构造方法 |
5.3.3 特性分析 |
5.3.4 构造示例 |
5.4 多速率QS-CDMA-VLC系统性能分析 |
5.4.1 性能分析 |
5.4.2 数值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CDMA技术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实现 |
6.1 引言 |
6.2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 |
6.2.1 系统模型 |
6.2.2 基于CDMA的可见光通定一体化方案 |
6.3 可见光通定一体化系统性能分析 |
6.4 可见光通定一体化实时系统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列表 |
算子对照表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面向5G网络及以后的挑战 |
1.1.2 新波形调制和多址传输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
1.2 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波形调制技术 |
1.2.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1.3 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的标准化历程 |
1.3.1 波形调制技术 |
1.3.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波形调制和多址接入理论基础 |
2.1 波形调制 |
2.1.1 多载波传输系统 |
2.1.2 符号、滤波器和和栅格 |
2.1.3 正交与非正交的分类 |
2.2 非正交多址技术 |
2.2.1 容量界分析 |
2.2.2 MMSE-SIC算法 |
2.2.3 MPA接收机算法 |
第3章 基于DFT-S-GMC调制的PDMA上行传输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DFT-S-OFDM的 PDMA上行链路模型 |
3.3 基于DFT-S-GMC时域实现的PDMA上行链路模型 |
3.3.1 发射机时域实现 |
3.3.2 接收机时域实现 |
3.3.3 等效信道响应矩阵和等效噪声分析 |
3.4 基于DFT-S-GMC频域实现的PDMA上行链路模型 |
3.4.1 发射机频域实现 |
3.4.2 接收机频域实现 |
3.4.3 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分析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仿真参数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3.7 附录 |
3.7.1 时域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方差的推导 |
3.7.2 频域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方差的推导 |
第4章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FBMC调制的统一多址研究 |
4.1 引言 |
4.2 滤波器组多载波系统的高效实现 |
4.2.1 FBMC系统的一般模型 |
4.2.2 FBMC系统的高效实现 |
4.3 FBMC-SMT:可扩展矩阵变换的滤波器组多载波 |
4.3.1 FBMC-SMT结构 |
4.3.2 FBMC-SMT结构与3G和4G多址方案的关系 |
4.4 FBMC-SMT的 SINR分析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1 仿真参数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用户CB-OSFB上行传输中低复杂度ZF接收机研究 |
5.1 引言 |
5.2 CB-OSFB调制系统模型 |
5.2.1 CS-OSFB上行传输模型 |
5.2.2 传统的ZF接收机 |
5.3 低复杂度的ZF接收机设计 |
5.3.1 调制矩阵的频域结构 |
5.3.2 接收机设计流程 |
5.3.3 复杂度分析 |
5.4 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5.6 附录:性能损失的证明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提案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具有良好集间相关性的序列集与高斯整数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序列设计与码分多址(CDMA)通信系统 |
1.1.2 序列设计与多载波通信系统 |
1.1.3 星座图上的序列设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零相关区序列设计 |
1.2.2 互补序列设计 |
1.2.3 高斯整数序列设计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序列设计基础知识 |
2.1 序列的概念 |
2.1.1 零相关区序列集 |
2.1.2 零相关区序列集参数理论界 |
2.1.3 互补序列与准互补序列 |
2.1.4 准互补序列参数理论界 |
2.1.5 高斯整数序列 |
2.2 相关数学理论 |
2.2.1 有限域 |
2.2.2 差集与差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集间零相关区的二元ZCZ序列集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互补序列的二元ZCZ序列构造框架 |
3.3 具有集间正交性的二元ZCZ序列集构造法 |
3.3.1 具有集间正交性的互补序列集的构造 |
3.3.2 具有集间正交性的ZCZ序列集的构造 |
3.3.3 参数对比分析与构造实例 |
3.4 具有集间零相关区的二元ZCZ序列集构造法 |
3.4.1 具有集间零相关区的互补序列集的构造 |
3.4.2 具有集间零相关区的ZCZ序列集的构造 |
3.4.3 ZCZ序列集参数分析与构造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集间低相关性的ZCZ序列集设计 |
4.1 引言 |
4.2 基于DFT矩阵的多相ZCZ序列集构造框架 |
4.2.1 基本概念与结论 |
4.2.2 多相ZCZ序列集构造方法 |
4.3 具有集间低相关性的ZCZ序列集的构造 |
4.3.1 构造法1 |
4.3.2 构造法2 |
4.3.3 构造法3 |
4.3.4 构造法4 |
4.3.5 参数分析与构造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准互补序列集设计 |
5.1 引言 |
5.2 集间低相关性的互补序列集的构造 |
5.2.1 构造方法 |
5.2.2 构造实例与分析 |
5.3 二元低相关区互补序列集的构造 |
5.3.1 基于Hadamard矩阵构造二元LCZ互补序列集 |
5.3.2 参数分析与构造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斯整数序列设计 |
6.1 引言 |
6.2 基于差集构造完备高斯整数序列 |
6.2.1 基于差集的高斯整数序列构造框架 |
6.2.2 构造法1 |
6.2.3 构造法2 |
6.2.4 构造法3 |
6.2.5 完备高斯整数序列参数分析 |
6.3 基于差族构造高斯整数周期互补序列 |
6.3.1 阶数为2 的高斯整数周期互补序列构造法 |
6.3.2 阶数为4 的高斯整数周期互补序列构造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与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多址技术概述 |
1.2 CDMA系统简介 |
1.2.1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
1.2.2 跳频扩频系统 |
1.3 正交频分复用与正交频分多址 |
1.3.1 正交频分复用 |
1.3.2 正交频分多址 |
1.3.3 多载波扩频系统 |
1.4 交织多址接入技术概述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主要贡献和章节组织 |
第2章 DFT-SV-OFDM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 |
2.1 OFDM与V-OFDM系统概述 |
2.1.1 OFDM系统模型 |
2.1.2 V-OFDM系统模型 |
2.2 DFT-SV-OFDM系统模型 |
2.2.1 系统模型 |
2.2.2 均衡器设计 |
2.2.3 与OFDM、V-OFDM系统性能比较 |
2.3 衰落信道条件下的性能分析 |
2.3.1 条件SINR与BER近似分析 |
2.3.2 系统参数分析 |
2.3.3 仿真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移动条件下DFT-SV-OFDM系统设计 |
3.1 高速移动条件下信道特点与信道估计技术介绍 |
3.2 基于频域差分加扰反馈检测与均衡的DFT-SV-OFDM系统 |
3.2.1 系统模型 |
3.2.2 系统检测机制 |
3.2.3 系统性能分析 |
3.2.4 系统仿真分析 |
3.3 基于时频域双差分编码的DFT-SV-OFDM系统设计 |
3.3.1 系统模型 |
3.3.2 均衡器设计 |
3.3.3 系统性能分析 |
3.3.4 系统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FT-SV-OFDM的多址接入技术 |
4.1 基于频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的多址接入技术介绍 |
4.1.1 DFT-S-OFDM与OFDMA系统 |
4.1.2 MC-CDMA与MC-DS-CDMA系统 |
4.2 DFT-SV-OFDMA多址接入设计 |
4.3 DFT-VMC-CDMA多址接入系统 |
4.3.1 系统模型 |
4.3.2 和MC-CDMA与MC-DS-CDMA的性能比较 |
4.3.3 仿真分析 |
4.4 自适应多速率DFT-VMC-CDMA系统设计 |
4.4.1 系统模型 |
4.4.2 信道利用率与帧长和误码率的关系 |
4.4.3 自适应调整算法 |
4.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织多址接入的性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
5.1 交织多址接入系统模型 |
5.1.1 发射机模型 |
5.1.2 接收机模型 |
5.1.3 基于码片的多用户检测算法 |
5.2 交织多址接入系统性能分析 |
5.3 交织多址接入系统容量分析 |
5.3.1 IDMA系统BER表达式 |
5.3.2 IDMA系统用户容量 |
5.4 高容量混合码分/交织多址接入方案 |
5.4.1 发射机模型 |
5.4.2 接收机模型 |
5.4.3 系统性能分析 |
5.4.4 系统仿真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专利 |
(5)基于交织多址的混合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贡献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载波技术与多址技术 |
2.1 单载波频分复用技术 |
2.1.1 OFDM 基本原理 |
2.1.2 OFDM 技术的优点及两大技术难题 |
2.1.3 SC-FDMA 技术概述 |
2.1.4 SC-FDMA 原理 |
2.2 交织多址技术 |
2.2.1 扩频技术介绍 |
2.2.2 CDMA 技术 |
2.2.3 IDMA 技术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码分多址的混合多址技术 |
3.1 引言 |
3.2 OFDM-CDMA 技术 |
3.3 SC-FDMA-CDMA 技术 |
3.3.1 SC-FDMA-CDMA 系统模型 |
3.3.2 基于码分多址的混合多址技术比较 |
3.4 实验仿真及其说明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交织多址的混合多址技术 |
4.1 OFDM-IDMA 系统 |
4.1.1 引言 |
4.1.2 OFDM-IDMA 原理 |
4.2 SC-FDMA-IDMA 系统 |
4.2.1 SC-FDMA-IDMA 系统概述 |
4.2.2 SC-FDMA-IDMA 系统模型 |
4.2.3 实验仿真及其说明 |
4.3 基于交织多址的混合多址系统频偏分析 |
4.3.1 OFDM 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偏移分析 |
4.3.2 OFDM-IDMA 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偏移分析 |
4.3.3 SC-FDMA-IDMA 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偏移分析 |
4.4 基于逐码片检测的频偏估计与补偿 |
4.4.1 迭代频偏估计及补偿 |
4.4.2 性能及算法分析 |
4.4.3 实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广义正交互补序列设计、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符号和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扩频通信与码分多址技术 |
1.2 同步、准同步与异步CDMA系统 |
1.3 扩频序列在CDMA系统研究中的意义 |
1.4 扩频序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主要贡献和章节组织 |
第2章 广义正交互补序列设计 |
2.1 相关函数 |
2.2 广义正交序列及其理论界 |
2.3 广义正交互补序列及其理论界 |
2.4 广义正交非周期互补序列构造 |
2.5 广义正交非周期互补序列伴集构造 |
2.6 广义正交周期互补序列构造 |
2.7 广义正交周期互补序列伴集构造 |
2.8 基于移位算子的最优广义正交周期互补序列设计 |
2.9 基于交织技术的组间周期互补序列设计 |
2.9.1 组间周期互补序列的定义 |
2.9.2 组间周期互补序列的交织构造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维广义正交序列设计 |
3.1 二维广义正交序列的定义 |
3.2 移位序列的构造 |
3.3 二维广义正交序列的交织构造 |
3.4 二维广义正交序列交织构造的参数讨论 |
3.5 二维广义正交序列构造方法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维广义正交互补序列设计 |
4.1 二维广义正交互补序列的定义 |
4.2 二维广义正交互补序列的正交扩展法设计 |
4.2.1 二维广义正交非周期互补序列的正交扩展法 |
4.2.2 二维广义正交周期互补序列的正交扩展法 |
4.3 二维广义正交周期互补序列的比特交织递归构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补序列的逻辑函数表示 |
5.1 逻辑函数与序列的逻辑表示 |
5.2 格雷序列的逻辑函数表示 |
5.2.1 格雷序列的基本概念 |
5.2.2 格雷序列的逻辑函数表示 |
5.3 Hadamard矩阵的逻辑函数表示 |
5.4 完备互补序列的逻辑函数表示 |
5.4.1 完备互补序列的构造 |
5.4.2 完备互补序列的逻辑函数表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义正交周期及非周期互补序列应用 |
6.1 多载波CDMA系统中的应用 |
6.1.1 发射机模型 |
6.1.2 接收机模型 |
6.1.3 系统干扰及性能分析 |
6.1.4 系统仿真 |
6.2 红外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6.2.1 系统模型 |
6.2.2 系统干扰及性能分析 |
6.2.3 二进制互补对的选择 |
6.2.4 性能分析与仿真 |
6.3 MIMO信道估计中的应用 |
6.3.1 MIMO-STBC系统模型 |
6.3.2 LS信道估计 |
6.3.3 最优序列选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和完成的论文 |
(7)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抑制干扰的序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多载波调制和码分多址通信 |
1.1.1 传统的多载波码分多址方式 |
1.1.2 基于互补序列的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 |
1.1.3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
1.2 序列设计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序列设计的准则和理论界限 |
2.1 相关函数 |
2.2 序列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
2.3 序列设计的理论界限 |
2.4 几类重要的序列 |
2.5 本章小结 |
3 具有两宽度零互相关区的Z 互补序列集合 |
3.1 Z 互补序列的基本概念 |
3.2 Z 互补序列设计的理论界限 |
3.3 基于正交矩阵扩展的两宽度零互相关区Z 互补序列的构造 |
3.3.1 正交矩阵扩展构造方法 |
3.3.2 序列的相关性能 |
3.3.3 序列集合中的序列数目 |
3.3.4 构造举例 |
3.4 基于交织迭代扩展的两宽度零互相关区Z 互补序列的构造 |
3.4.1 交织迭代扩展构造方法 |
3.4.2 所构造序列的相关性能 |
3.4.3 所构造序列集合的序列数目 |
3.4.4 构造举例 |
3.5 两宽度零互相关区Z 互补序列的应用 |
3.6 具有两宽度周期零互相关区的互补序列构造 |
3.7 本章小结 |
4 多宽度ZCCZ 互补序列的设计 |
4.1 多宽度零互相关区互补序列的定义 |
4.2 MWZC 序列的构造 |
4.3 MWZC 序列构造中系数矩阵的选择 |
4.4 MWZC 序列集中多个不同宽度的零互相关区的分布 |
4.5 MWZC 序列集中特定子集的合并集合 |
4.6 MWZC 序列集及其特定子集合并集合的序列数目 |
4.7 具有组内理想相关性能的MWZC 序列集合 |
4.8 本章小结 |
5 具有大序列数目和近似理想相关性能的分组互补序列 |
5.1 扩展传统互补序列集合中序列数目的方法 |
5.2 分组互补序列的构造 |
5.3 GC 序列集合的性能 |
5.3.1 GC 序列集合的近似理想的相关性能 |
5.3.2 基于具有最佳互相关性能的完美序列集合的GC 序列 |
5.3.3 GC 序列集合的序列数目 |
5.3.4 GC 序列构造举例 |
5.4 GC 序列在多载波CDMA 系统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周期奇/偶移正交序列设计 |
6.1 具有交替零值相关特性的序列 |
6.2 基于DFT 矩阵序列的周期奇移正交序列设计 |
6.2.1 DFT 矩阵序列的周期自相关特性 |
6.2.2 周期奇移正交序列的构造 |
6.2.3 周期奇移正交序列的相关性能 |
6.2.4 零相关区序列的扩展 |
6.3 基于完美序列的周期奇/偶移正交序列设计 |
6.3.1 POESO 序列的构造 |
6.3.2 POESO 序列的相关性能 |
6.3.3 POESO 序列的零相关区特性 |
6.3.4 POESO 序列集合中序列数目的扩展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的总结 |
7.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8)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多载波技术概述 |
1.2.1 多载波技术的发展 |
1.2.2 多载波技术的子载波设置方案 |
1.2.3 常用多载波通信系统 |
1.3 多载波通信系统的PAPR 问题 |
1.3.1 PAPR 问题的提出 |
1.3.2 PAPR 的研究方向 |
1.3.3 PAPR 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OFDM 信号及其PAPR 特性 |
2.1 引言 |
2.2 OFDM 信号特性 |
2.2.1 包络变化特性 |
2.2.2 自相关特性 |
2.2.3 瞬时功率特性 |
2.3 PAPR 统计特性 |
2.3.1 OFDM 复信号依分布收敛于复平稳Gaussian 随机过程 |
2.3.2 PAPR 及其分布函数 |
2.3.3 离散过采样信号的PAPR 分布 |
2.4 非线性HPA 和高PAPR 对系统的影响 |
2.4.1 非线性HPA 的模型 |
2.4.2 非线性HPA 的影响 |
2.4.3 高PAPR 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加扰技术的PAPR 抑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加扰技术PAPR 抑制算法介绍 |
3.2.1 MSR 技术 |
3.2.2 子载波优化技术 |
3.2.3 矩阵变换技术 |
3.2.4 虚拟子载波技术 |
3.2.5 其它技术 |
3.3 基于Nyquist 脉冲成形技术的PAPR 抑制方法 |
3.3.1 系统模型 |
3.3.2 PAPR 抑制原理 |
3.3.3 Nyquist 脉冲成形 |
3.3.4 仿真实验结果 |
3.4 基于高频虚载波技术的PAPR 抑制方法 |
3.4.1 抑制PAPR 问题建模 |
3.4.2 抑制峰值功率下界 |
3.4.3 Nehari 问题的解 |
3.4.4 仿真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编码技术的PAPR 抑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GCS 的MPSK-OFDM 信号PAPR 抑制方法 |
4.2.1 GCS 抑制PAPR 的原理 |
4.2.2 GCS 的性质 |
4.2.3 基于RM 码的编、译码算法 |
4.3 基于GCS 的MQAM-OFDM 信号PAPR 抑制方法 |
4.3.1 GCS 构造低PAPR 的MQAM 序列 |
4.3.2 GCS 构造低PAPR 的MQAM 互补序列 |
4.3.3 GCS 构造低PAPR 的MQAM 超互补序列 |
4.3.4 方法的分析比较 |
4.4 基于星座成形技术的PAPR 抑制方法 |
4.4.1 ACE 技术 |
4.4.2 整数星座成形技术 |
4.4.3 格状成形技术 |
4.5 基于部分格状成形技术的PAPR 抑制方法 |
4.5.1 PT 成形技术 |
4.5.2 PT 成形的Viterbi 算法 |
4.5.3 PT 成形的堆栈算法 |
4.5.4 仿真实验结果 |
4.6 基于PT 成形技术的OFDM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
4.6.1 系统模型 |
4.6.2 卫星信道 |
4.6.3 误比特率性能 |
4.6.4 仿真实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优选扩频码的PAPR 抑制方法 |
5.1 引言 |
5.2 MC-CDMA 系统模型和信号PAPR |
5.2.1 MC-CDMA 系统模型 |
5.2.2 MC-CDMA 信号PAPR |
5.3 MC-CDMA 系统扩频码 |
5.3.1 非正交扩频码 |
5.3.2 正交扩频码 |
5.3.3 扩频码相关特性与PAPR 性能 |
5.4 MC-CDMA 系统中的正交互补扩频码方案 |
5.4.1 互补序列集合及PAPR 特性 |
5.4.2 正交互补扩频码 |
5.4.3 仿真实验结果 |
5.5 基于正交多相脉压扩频码的MC-CDMA 系统 |
5.5.1 多相脉压序列 |
5.5.2 正交多相脉压扩频码 |
5.5.3 仿真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移动通信发展简介 |
1.3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1 多载波CDMA功率控制研究现状 |
1.3.2 多载波CDMA同步研究现状 |
1.3.3 多载波CDMA系统研究现状 |
1.4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
2.1 引言 |
2.2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
2.2.1 基本原理 |
2.2.2 系统模型 |
2.2.3 技术特点 |
2.3 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
2.3.1 MC-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2 MC-DS-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3 MT-CDMA通信系统模型 |
2.3.4 三种方案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C-DS-CDMA中反向预测功率控制 |
3.1 引言 |
3.2 CDMA中功率控制方面主要的算法 |
3.2.1 OPCS(Optimum Transmitter Power Control Scheme) |
3.2.2 SORA(Stepwise Optimal Removal Algorithm) |
3.2.3 基于自适应SIR门限值的最佳功率控制 |
3.2.4 基于博弈论的功率控制算法 |
3.3 所提出的预测功率控制算法 |
3.3.1 CDMA系统中的反向预测功率控制算法 |
3.3.2 MC-DS-CDMA系统中的反向预测功率控制 |
3.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C-DS-CDMA中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 |
4.1 引言 |
4.1.1 多载波同步 |
4.1.2 辅助序列信号 |
4.2 传统码捕获算法及其改进 |
4.2.1 传统码捕获算法 |
4.2.2 传统码捕获算法的改进 |
4.3 快速变步长码捕获算法 |
4.3.1 快速变步长码捕获新算法 |
4.3.2 新捕获算法捕获时间估计 |
4.3.3 新捕获算法可靠性性能分析 |
4.3.4 噪声影响下的跟踪模块的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 |
4.4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MC-DS-CDMA中时频联合分集技术 |
5.1 引言 |
5.1.1 数学模型 |
5.1.2 频率分集技术 |
5.2 RAKE接收机 |
5.3 频域扩频的多载波技术 |
5.4 所提出的改进MC-DS-CDMA系统结构 |
5.4.1 发射模型 |
5.4.2 信道模型 |
5.4.3 接收机 |
5.5 实验仿真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MC-CDMA迭代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感器网络 |
1.1.1 民用领域的传感器网络 |
1.1.2 军事领域的传感器网络 |
1.1.3 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 CDMA无线传感网 |
1.3 论题由来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工程工作简介 |
2.1 基带功能概述 |
2.2 基带功能实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C-CDMA基本原理与系统模型 |
3.1 多载波CDMA综述 |
3.1.1 CDMA技术 |
3.1.2 OFDM技术 |
3.1.3 多载波CDMA |
3.2 OFDM的系统模型 |
3.2.1 无线移动多径信道的频域模型 |
3.2.2 OFDM基本原理和频域模型 |
3.2.3 OFDM的系统性能 |
3.3 MC-CDMA系统模型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MC-CDMA迭代检测 |
4.1 多用户检测 |
4.1.1 系统模型 |
4.1.2 传统检测器 |
4.1.3 最优多用户检测器 |
4.1.4 线性多用户检测 |
4.1.5 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 |
4.2 Turbo码及其原理 |
4.2.1 Turbo码的介绍 |
4.2.2 Turbo码编码器 |
4.2.3 Turbo码译码器 |
4.2.4 Turbo码MAP译码算法 |
4.3 CDMA迭代检测 |
4.3.1 系统描述 |
4.3.2 SISO信道译码 |
4.3.3 SISO多用户检测 |
4.4 MC-CDMA迭代检测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MC-CDMA迭代检测中的均衡和反馈技术 |
5.1 MC-CDMA迭代检测中的均衡 |
5.1.1 均衡和码片合并技术 |
5.1.2 计算机仿真分析 |
5.2 MC-CDMA迭代检测中的几种反馈方式 |
5.3 迭代检测中的外信息反馈和后验信息反馈 |
5.3.1 DS-CDMA迭代检测中外信息反馈和后验信息反馈 |
5.3.2 MC-CDMA迭代检测中外信息反馈和后验信息反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C-CDMA迭代检测中的信道估计 |
6.1 频域参数和时域参数信道估计 |
6.1.1 信道估计的数学表述 |
6.1.2 计算机仿真分析 |
6.2 基于期望最大(EM)的信道估计 |
6.2.1 EM算法 |
6.2.2 信道估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迭代检测的因子图表示和密度演进分析 |
7.1 因子图简介 |
7.2 CDMA迭代检测的因子图与和积算法表述 |
7.2.1 因子图表示 |
7.2.2 和积算法 |
7.2.3 降低复杂度的近似——干扰消除 |
7.3 CDMA迭代检测的密度演进分析 |
7.4 计算机仿真分析 |
7.5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INTERLEAVING SCHEME FOR MULTICARRIER CDMA SYSTEM(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可见光通信的CDMA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陈丹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卞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3]具有良好集间相关性的序列集与高斯整数序列研究[D]. 刘涛. 燕山大学, 2020
- [4]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与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周杲.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5]基于交织多址的混合多址技术研究[D]. 骆忠强. 四川理工学院, 2012(09)
- [6]广义正交互补序列设计、分析与应用[D]. 涂宜锋.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4)
- [7]多载波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抑制干扰的序列设计[D]. 张振宇. 重庆大学, 2009(10)
- [8]多载波通信系统中的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技术研究[D]. 张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05)
- [9]无线通信中多载波码分多址技术研究[D]. 郝敬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04)
- [10]MC-CDMA迭代检测研究[D]. 王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