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一、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严佳瑜[1](2020)在《上海浦东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组成、动态及其性状解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上海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已造成耕地地力下降、农业面源污染扩大、杂草抗药性增强等农田生态环境问题。尽管杂草是影响水稻丰产增收、保持品质的重要因素,但它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化土壤养分、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有特殊的生态价值。杂草土壤种子库作为潜在的杂草发生库,是维持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键;研究其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是合理制定草害防治措施和多样性保育措施的基础。目前上海稻区积极推动“三三制”计划,减少稻-麦轮作面积,推广夏熟茬口绿肥种植、休耕田深翻。基于此,本研究以上海浦东稻田为对象,针对绿肥-水稻、休耕-水稻和小麦-水稻3种轮作模式及浅耕和深耕2种耕作深度,连续两年分两季开展土壤种子库镜检和萌发实验,分析不同农艺措施下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及动态差异,并结合植物性状(最大高度、比叶面积和种子重量)对其进行解释。研究结果有助于筛选有针对性的农艺措施,为“三三制”下的杂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镜检共检出杂草种子14科32种,萌发实验共萌生杂草幼苗12科31种,以禾本科(11种)和莎草科(6种)为主,与地上群落的Sorensen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4和0.69;杂草土壤种子库以冬季一年生杂草(84%)、阔叶草(58%)为主要杂草类型,优势种为碎米荠(30%)、硬草(21%)、荠(11%)和蚊母草(10%),合计占种子库总数的72%。物种组成的聚类结果把绿肥+浅耕和休耕+浅耕处理归为同一类群;在NMDS分析中,两者距离较近,相似性程度高。(2)土壤种子库密度在各实验阶段和不同农艺措施间差异显着。实验第二年(2018年)镜检密度显着低于第一年(2017年);而萌发密度则存在季节差异,秋季高于春季。相较于原小麦+浅耕模式,夏熟茬口种植绿肥或休耕使得实验第一年土壤种子库镜检密度大幅增加,但采用深耕的田块其增幅(1.9倍)远比浅耕的田块小(3.7倍),实验第二年浅耕田块的镜检密度仍高于深耕,但差异不大(2.0倍、1.7倍);萌发密度在不同农艺措施间无显着差异。(3)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随实验进展,其镜检结果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13种降至10种;而萌发物种丰富度先增后减,其中2017年秋季最高,为7种。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在不同农艺措施间无显着差异,相对而言,绿肥-水稻和休耕-水稻模式在深耕下的萌发物种丰富度高于浅耕。(4)农艺措施可以较好的解释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其对各实验阶段镜检和萌发结果的解释率均在50%以上;若夏熟茬口由小麦转为绿肥或休耕,日本看麦娘、看麦娘的数量增多,而蚊母草的数量减少。轮作模式和植物性状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库物种组成无强烈影响;而耕作深度和种子重量的交互作用对种子库物种组成有强烈影响;与深耕相比,浅耕下种子重量大的杂草数量更多。综上,上海实施“三三制”时,建议对绿肥-水稻和休耕-水稻模式采取深耕处理,降低杂草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同时不会影响其物种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稻田杂草群落的生态平衡。

张钰薇,何宏斌,程俊康,贾戊禹,杨衡荣,辛国荣[2](2019)在《不同施肥管理对“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杂草防控效应的影响》文中提出为解决我国南方冬季稻田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杂草丛生问题,在湖南湘西地区引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水稻(OryzasativaL.)"轮作(IRR)系统,探讨冬种黑麦草施肥管理对农田杂草的影响。黑麦草季设置不同施肥量和肥料种类处理:种草无肥(NF)、种草施复合肥(F1、F2、F3)、种草施尿素(N1、N2、N3),并设置冬闲田为对照(CK)。黑麦草生长期间对农田杂草进行了跟踪调查,同时采用镜检法对不同处理的表层土壤(0-20 cm)杂草种子进行鉴定与计数;后作水稻生长期间,调查了不同处理的杂草种类与密度。结果表明:冬种黑麦草期间施用复合肥1 500kg·hm-2(F2处理),黑麦草干草产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达12.93 t·hm-2(鲜草达80.21 t·hm-2));前作黑麦草期间,种草处理组的杂草密度相比于CK最多降低了81.94%(P<0.05),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降低了65.49%(P<0.05),后作水稻杂草密度降低了58.14%(P>0.05);而单施尿素超过540 kg·hm-2有增加杂草种子库的趋势,并显着增加了后作水稻的杂草发生。黑麦草生长期间的土壤肥力与杂草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施肥措施引起土壤全K含量的差异是影响冬季杂草群落的主要因素,与杂草总密度呈正相关;而土壤P、N含量差异是影响土壤杂草种子库的主要因素,两者呈正相关。可见,冬种黑麦草可在冬季提供青饲料的同时,有效控制农田杂草,且平衡施用NPK对IRR系统中的黑麦草产量和杂草防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庄家文[3](2019)在《苏皖麦田杂草群落调查研究、抗性菵草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文中指出江苏和安徽地处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田间轮作模式以“水稻-小麦”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杂草是小麦田最具威胁的有害生物之一,其发生和危害严重影响着小麦产量与质量,研究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特点,对于杂草的高效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江苏省和安徽省小麦产区的249个样点的麦田杂草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气候环境条件对杂草群落的发生与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和安徽小麦田间主要杂草共有50种,分属19科,杂草发生量最多的为禾本科,共有10种,其次为菊科,共有8种,其他还有茜草科、石竹科、玄参科、十字花科、蓼科、唇形科、牻牛儿苗科、伞形科、豆科、大麻科、藜科、旋花科、报春花科、紫草科、蔷薇科、苋科和毛茛科。其中,最主要杂草为猪殃殃、菵草、日本看麦娘、野燕麦、救荒野豌豆。结合温度季节性差异、降雨季节性差异、最冷季度均温、年均降雨量和最冷季度降雨量分别对杂草群落进行典范对应(CCA)分析,可将杂草群落分为四大类,分别为皖北、苏北及苏北皖北交界带、苏东、苏皖沿江杂草群落。本次麦田杂草群落调查结果对上世纪末的资料进行了一次补充,对于制定高效的杂草防除措施具有指导性意义。菵草是长江中下游流域江苏和安徽小麦田主要杂草之一,已有相关研究证明其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及抗性机理,但是其在长江流域沿岸地区整体的抗性现状分布却少有研究。本试验选取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四个省共计139个样点菵草种群进行整株测试法测定其抗药性,再选取不同地区、不同抗性水平的39个菵草种群进行了 ACCase CT功能编码区域的扩增测序。结果显示,共有85个菵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抗药性或耐药性,其中江苏和安徽省菵草高抗性群落数量最多,均为7个。进行ACCase CT功能区域基因片段测序的种群中,发现江苏泗阳菵草种群发生Ile-1781-Leu氨基酸替代,江苏邗江和淮安市盱眙县菵草种群发生Ile-2041-Asn氨基酸替代导致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靶标抗性,而其他种群可能为非靶标抗性。将采样区分段进行抗性统计显示,长江流域江苏段及安徽段稻麦连作田菵草抗性最强,有可能与其随水传播特性相关。鉴于菵草等麦田杂草对多种除草剂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改变依赖化学除草剂防除以菵草为主的麦田杂草的防控策略。本研究针对以菵草为主的多种杂草具有随水传播的特性,通过“网捞”、“截流”、“竭库”等生态控草方法阻断稻麦连作田内杂草种子的传播和土壤种子库种子量,为防除杂草提供了新的思路。试验结果显示,生态控草措施可有效减少田间杂草种子库含量,3个试验点稻季土壤种子库含量平均降低13.87%,其中宿迁土壤种子库含量降低13.92%,淮安地下种子库含量降低18.76%,昆山土壤种子库含量降低10.72%。通过生态控草技术减少了种子库含量后,地上部分杂草萌发量逐步降低,最终能在田间产生危害并结实的杂草也随之减少,宿迁、淮安和昆山最终在成熟期的稻田中杂草发生量分别降低了 19.96%、12.51%和19.23%,而主要稻田主要危害杂草稗草等发生量降低了 20%左右。在成熟期原杂草发生量较大的宿迁和昆山的麦田中杂草发生量分别降低了 24.84%和18.32%,原杂草发生量较低的淮安,杂草发生量也控制在了较低水平,并在原有基础降低了 2.2%,对小麦产量已不造成损害。通过此控草方法后在杂草发生量较大时可达到20%的控草效果,而当如淮安地区的麦田杂草发身量较低时,此方法可以将杂草发生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土壤种子库含量降低后导致的杂草发生量降低,而杂草发生量降低后,杂草结实后落入土壤种子中的种子量也会降低,形成除草的良性循环,即连续实施生态控草技术后,可实现持续的控草效果。

冯冬艳[4](2017)在《不同覆盖方式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措施对陕西关中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潜性性杂草群落的影响,在连续3a的定点试验田中,分别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和不同施肥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田显性杂草群落的种类、数量、多样性、物种重要值及潜性杂草群落的密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冬小麦田共出现11科,21属,21种杂草。其中,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ex.Roxb.)、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 L.)只出现在非灌溉条件下,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L.)只出现在灌溉条件下。Perm 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2种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群落、不同灌溉条件下2个生育期间的杂草群落、不同覆盖处理下的白膜与黑膜、平作与垄作、半覆盖与全覆盖(仅灌溉条件下)间的杂草群落及9种覆盖处理之间的杂草群落差异显着。2种灌溉条件下,黑色全膜平作以及白色半膜垄作+沟覆秸秆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的杂草总密度均较低、杂草种类最少(25种)、标准化后的生物多样性均值最小,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相反,半膜垄作的杂草发生严重。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优势种为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灌溉条件下的优势种为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inn.var.tenerum(Gren.et Godr.)Rchb.)。通过镜检法观察到2种灌溉条件下的种子库中共有14科,20属,21种杂草(11种杂草待鉴定)。黑色全膜平作在耕层(015cm)的种子库密度较高,且不同土层的种子库大小不同,从上到下表现为依次递减的趋势(并非所有)且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不同。灌溉条件下的耕层种子库密度显着低于非灌溉条件下的。在无机肥处理和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冬小麦田,共出现14科,20属,20种杂草。其中,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ex.Roxb.)、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L.)Cronq.)、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Trev.)Benth.ex Baker et Moore)只出现在无机肥施肥处理中,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齿果酸模(Rumex dentatus L.)、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和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只出现在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中。Perm 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杂草群落在拔节期和成熟期(仅无机肥处理)差异显着。在整个生育期内,2种施肥模式下的杂草总密度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且施肥提高了杂草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无机肥处理下的优势种为泽漆,无机有机配施处理下的优势种为荠菜。种子库中共观察到12科,19属,20种杂草(11种待鉴定)。在无机肥处理下,不施肥处理的耕层种子库密度最高(25874.0粒·m-2),而在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基肥+小麦秸秆的耕层种子库密度最高(26043.9粒·m-2),且不同土层的种子库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夏玉米田的杂草群落与冬小麦田的杂草群落差异显着(p<0.01)。在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中共出现10科,16属,16种杂草,其中,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ex.Roxb.)、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马泡瓜(Cucumis melo L.var agrestis Naud.)、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只出现在非灌溉条件下。Perm 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2种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群落差异不显着,不同灌溉条件下2个生育期之间及每个生育期中半覆盖与全覆盖之间的差异显着,9种覆盖处理之间的杂草群落差异也显着。整个生育期内,薄膜全覆盖处理在2种灌溉条件的杂草总密度及杂草种类显着低于其余处理。2种灌溉条件下的优势种均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在非灌溉条件下,薄膜全覆盖处理的标准化后的多样性均值较低,而秸秆覆盖和白色半膜垄作的较高。在灌溉条件下,黑色全膜平作及黑色半膜平作的标准化后的多样性均值较低,而秸秆覆盖和黑色半膜垄作的较高。2种灌溉条件下的土壤种子库中共观察到15科,21属,22种杂草(5种待鉴定),且种子库密度相当(21118.222250.5粒·m-2),不同土层的种子库大小不同,生物多样性不同。在无机肥处理和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夏玉米田,共出现10科,14属,14种杂草。其中,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只出现在无机肥处理中,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和马泡瓜(Cucumis melo L.var agrestis Naud.)只出现在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中。不同施肥处理下,乳熟期的杂草总密度显着高于拔节期,且总密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erm 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2种施肥模式下的杂草群落无显着性差异。马唐为所有施肥处理的优势种。在无机肥处理下,0.5倍氮素处理(N1)的的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最高,而在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较大。2种施肥模式下的种子库中共有14科,18属,19种杂草(5种无法辨别)。不同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种子库大小无显着性差异(24232.129950.5粒·m-2),但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差异显着。

黄春艳,郭玉莲,王宇,黄元炬,朴德万,苏保华,徐充[5](2016)在《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研究翻耕和免耕模式下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将05、510、1015、1520、2025、2530 cm 6个不同土层的土壤样本分别装盆,在自然条件下生长60 d后调查杂草种类和数量,计算种子库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结果]翻耕玉米田共有杂草15科24种,免耕玉米田有15科23种,其中19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玉米田均有分布,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藜、铁苋菜、龙葵和马唐,杂草类型上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玉米田杂草种子库总密度为4 292.4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玉米田总密度为3 337.0粒/m2,主要分布在1520、2025 cm土层,其中藜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的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较大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2530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05 cm土层;藜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cm土层,而在翻耕田各土层呈较均匀分布。[结论]明确了不同耕作模式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组成和特征,为农田杂草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郭玉莲,黄春艳,王宇,黄元炬,朴德万[6](2016)在《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方法]采用杂草种子萌发法,调查玉米大豆轮作区翻耕和免耕2种耕作模式下大豆田030 cm土层土壤杂草种子库组成及特征。[结果]2013—2015年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翻耕大豆田杂草共有16科28种,免耕大豆田杂草共有15科26种,有22种杂草在翻耕和免耕大豆田均有分布。翻耕田主要优势杂草为稗草、铁苋菜、龙葵、藜和委陵菜,免耕田主要优势杂草为龙葵、铁苋菜、稗草、藜和马唐,杂草类型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较少。翻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为3 248.2粒/m2,主要分布在05、1520、2025 cm土层,其中稗草的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免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为3 181.5粒/m2,主要分布在05、2025、2530 cm土层,其中龙葵密度和相对优势度最高。不同耕作模式优势杂草在土层中的分布有一定差别,稗草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05、1015、2025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 cm土层;龙葵在翻耕田主要分布于510、2025 cm土层,而在免耕田主要分布于2025 cm土层。[结论]免耕和翻耕对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影响不大,不同耕作模式对杂草相对优势度和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有一定影响。

唐杉,王允青,张智,吴立蒙,黄俊,曹卫东[7](2016)在《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多年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连续7年紫云英-双季稻轮作后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并探讨了稻田土壤主要杂草种子群落与土壤主要肥力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多年紫云英还田可显着减少稻田杂草种子库子密度(P<0.05),稻槎菜(Lapsana apogonoides)及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等主要种类种子密度显着性降低(P<0.05);020cm土层中,各处理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均为翻压紫云英、纯化肥、不施肥处理,紫云英还田显着提高了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P<0.05);多年紫云英还田及化肥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产生显着影响(P<0.05),土壤pH的降低(P<0.05),土壤全氮的提高(P<0.01)显着提高了杂草种子库多样性,土壤碱解氮的提高对种子库多样性的提高也有一定影响(P<0.1)。

刘庆虎[8](2016)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田杂草种子库及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种子库是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来源。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直播稻田为对象,比较研究了水直播、旱直播、机插秧等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田杂草种子库组成,明确了直播稻田杂草种子库特征,探讨了杂草种子库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农田杂草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千金子在直播稻田发生危害日益严重,本文调查了千金子在直播稻田的分布情况,研究了千金子萌发出苗的物侯关系及其生物量积累情况,分析并明确了千金子大田防控的适宜时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千金子的轻简农艺防控措施、绿色防控措施以及化学防控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关于直播稻田种子库研究,以机插秧稻田杂草种子库作为对照,采用水洗计数法对江苏地区12个旱直播稻田样点、8个水直播稻田样点进行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水稻田杂草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依次为旱直播、水直播、机插秧,旱直播稻田种子库在0-20cm耕层内共检出16科37种水稻伴生杂草,平均杂草种子密度为1.413×105粒/m2,其中优势杂草物种有异型莎草、丁香蓼、陌上菜、千金子、两歧飘拂草、鸭舌草、水苋菜、马唐等。水直播稻田种子库在0-20cm耕层内共检出13科30种水稻伴生杂草,平均杂草种子密度为1.182×105粒/m2,其中优势杂草物种依次为通泉草、异型莎草、千金子、水苋菜、陌上菜、鸭舌草、碎米莎草等。机插秧稻田种子库在0-20cm耕层内共检出11科33种水稻伴生杂草,平均杂草种子密度为1.063×105粒/m2,其中优势杂草物种依次为千金子、异型莎草、通泉草、鸭舌草、两歧飘拂草、水苋菜、陌上菜、节节菜、丁香寥、稗草等。水稻田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种子数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杂草种子主要分布在0-10cm的浅土层,其中旱直播田杂草种子库总量的81.77%、水直播田杂草种子库总量的74.56%、机插秧田杂草种子库总量的81.48%分布在此土层中,这些杂草种子将成为来年作物田地上部杂草发生的主要来源。关于直播稻田千金子分布情况及防控适宜期研究,采用双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调查了长江中下游7县市区不同类型水稻田千金子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水稻田中千金子的发生量存在差异,其中旱直播>机插秧>水直播,免耕>浅耕>深耕,无秸秆还田>有秸秆还田,前茬油菜>前茬小麦>前茬空茬。利用田间定点的方法调查了直播稻田千金子萌发出苗的物候关系及其生物量积累,表明旱直播稻田在水稻播后5d内是防除千金子土壤处理的适宜期,播后15-20天是茎叶处理的适宜期。水直播稻田在水稻播后5天之内是防除千金子土壤处理的适宜期,播后20天左右是茎叶处理的适宜期。6月-7月是直播稻田防除千金子的关键时期,在8月份之后新出的千金子在水稻成熟前基本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对水稻危害不大。关于千金子的轻简农艺防控措施研究,采用琼脂迟播共培法对江苏地区主要种植的12种水稻品种的抑制千金子的作用进行评价,发现扬粳糯1号、武运粳27和扬稻6号对千金子的萌发生长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通过水稻播后建立水层深度及建立水层时间对千金子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水直播稻田实际生产操作中,在水稻播后6d左右建立不超过水稻心叶的浅水层可以有效抑制千金子的萌发及出苗。通过在水稻播前施撒不同品种肥料研究对千金子的影响发现,水稻播前施基肥不能有效的控制直播稻田千金子的发生,但在水稻播后30d之前适时早施分蘖肥则有利于提高直播稻田内水稻对千金子的竞争力,进而防除千金子。关于千金子的绿色防控措施研究,采用滤纸培养皿法研究了江苏地区主要种植的5种油菜和5种小麦秸秆残茎根对千金子的化感抑草作用,并采用模拟大田环境的盆钵法对化感抑草作用较强的品种进行残茎根覆盖试验,发现油菜史力丰、小麦郑麦9023对千金子的萌发和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小麦郑麦9023及油菜史立丰残茎根量达到260kg/亩时对千金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千金子根长抑制率分别为88.97%、88.03%,而对芽长抑制率分别为89.87%、86.94%。水直播稻田可利用前茬作物残茎根浸出的化感物质来控制千金子,旱直播田可将前茬小麦及油菜残茎根高茬覆盖还田抑制千金子。通过对15种药剂进行室内活性筛选,其中茎叶处理剂恶唑酰草胺、氰氟草酯、高杀草丹、双草醚、精恶唑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禾草敌以及土壤处理剂氟酮磺草胺、丙草胺、恶嗪草酮、二甲戊灵、恶草酮等对千金子均有较高的活性,且ED90值均低于田间推荐剂量。为拓宽杀草谱、提高防除效果、降低用药成本,本研究对直播稻田常用药剂氰氟草酯、双草醚、吡嘧磺隆进行复配试验,发现其最佳配比为10:4:1。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用药,施用低剂量时对总草鲜重防效最低达到94.87%,对粳稻的安全选择指数为4.83、对籼稻的安全指数为10.82,复配剂对水稻具有较理想的安全性。

赵玉信,杨惠敏[9](2015)在《作物格局、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对农田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文中认为农田杂草的危害是阻碍农业生产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田杂草的发生受到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工措施的调控,而作物格局、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是除施用除草剂外最基本的人工干扰措施。本文综述了作物种类和时空格局对杂草的影响,阐述了主要的作物种植模式防治杂草的效果,并比较了不同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措施下杂草群落的变化,重点剖析了杂草发生的调控机制,探讨了通过作物与杂草的资源竞争、作物的他感作用及土壤种子库的变化来调控杂草发生的可能机理。综合相关研究发现,合理的轮作和间混套作表现出对田间杂草明显的抑制作用;免耕可以增加杂草的群落多样性,秸秆覆盖能降低杂草密度和生物量;施肥对杂草的影响因作物种类、施肥量和肥料类型等不同而不同,长期均衡施肥能降低杂草密度,增加杂草群落多样性;灌溉和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能抑制旱地杂草,特定时间进行深水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某些水田杂草。最后,针对目前研究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展望了未来一段时间杂草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孙改格[10](2014)在《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田杂草种群与杂草种子库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在长沙市望城县一持续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调查9种施肥方式对水稻田间杂草种群和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早稻的生育期内发现的杂草有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ensis)、萤蔺(Scirpus juncoides)、浮萍(Lemna minor L)、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节节菜(Rotala indica (Willd) Koehne)、水廖(Polygonum hydropiper)、共15种。其中浮萍、牛毛毡、萤蔺、矮慈姑、异型莎草这5种杂草是早稻的各生育期都共有的杂草种类,且是优势杂草(其中,稗草、鸭舌草、矮慈姑和双穗雀稗是抽穗期的优势种)。不施肥处理(CK)的Shannon均匀度指数(E)、Shannon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MG)在早稻整个生育期一直是最高。在早稻生长早期,杂草的总密度受早稻冠层光照透过率的影响较小,在生长后期,杂草的总密度与早稻冠层光照透过率成正比。2.晚稻的生长发育时期发现的杂草有浮萍、陌上菜、牛毛毡、异型莎草、萤蔺、水虱草、双穗雀稗、稗草、水虱草、香附子、千金子、鸭舌草、节节菜(Rotala indica (Willd) Koehne)共13种。浮萍、牛毛毡、水虱草和双穗雀稗这四种杂草是望城晚稻的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都共有的杂草种类,且是优势杂草(双穗雀稗、稗草和水虱草是晚稻抽穗期的优势杂草)。不施肥处理的Shannon均匀度指数(E)、Shannon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MG)在晚稻的整个生长发育时期一直也是最高,在晚稻生长中期,杂草总密度受光照影响较大,成正相关;但在晚稻生长前期和后期,杂草总密度与晚稻冠层光照透过率成负相关。3.春季稻田杂草有看麦娘、繁缕(Stellaria media (L.) Cyr.)、通泉草(Mazus japonicus)和蔺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共4种,其中看麦娘占绝对优势。冬季稻田杂草种类数与春季相同,也有4种,分别为碎米荠(Cardamine flexuosa)、看麦娘、牛毛毡和繁缕。春季和冬季稻田的杂草中均有看麦娘和繁缕。4.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中杂草的种类数有12种,分别为看麦娘、通泉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陌上菜、稗草、千金子、水蓼、水虱草、碎米荠、萤蔺和繁缕,优势种较为稳定。PK施肥处理区杂草种子库总密度最大,NPK+Ca处理区的杂草总密度最小。

二、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浦东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组成、动态及其性状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群落
        1.2.2 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构成与动态
        1.2.3 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因素
        1.2.4 群落物种组成的植物性状解释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地上杂草群落调查与样品采集
        2.2.3 杂草土壤种子库的检测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
    3.2 土壤种子库的动态变化
        3.2.1 个体密度
        3.2.2 物种丰富度
        3.2.3 物种组成
    3.3 不同农艺措施土壤种子库的差异
        3.3.1 个体密度
        3.3.2 物种丰富度
        3.3.3 物种组成
    3.4 植物性状与土壤种子库种类组成的关联
        3.4.1 丰度对农艺措施的响应
        3.4.2 植物性状与农艺措施的交互关系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组成与动态
        4.1.2 不同农艺措施对杂草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4.1.3 植物性状对不同农艺措施土壤种子库组成的解释
    4.2 结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2)不同施肥管理对“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杂草防控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1.2.1 杂草的调查方法
        1.2.2 土壤杂草种子库的调查方法
        1.2.3 黑麦草的产量调查
        1.2.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麦草的产量
    2.2 杂草群落组成与密度
    2.3 杂草种子库组成与密度
    2.4 冬种黑麦草期间杂草密度、杂草种子库密度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2.5 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杂草的影响
    2.6 水稻期间杂草密度与冬季杂草密度、杂草种子库密度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3)苏皖麦田杂草群落调查研究、抗性菵草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生产现状
    2 全国小麦杂草种类及分布
        2.1 主要麦田杂草分布
        2.2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油)连作田麦田杂草
    3 小麦田杂草的危害
    4 麦田杂草的抗药性现状
    5 我国抗精恶唑禾草灵菵草的研究
        5.1 菵草的生物学特性
        5.2 菵草的发生和分布
        5.3 菵草等禾本科杂草对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
    6 抗药性杂草的传播
    7 抗药性杂草的检测方法
        7.1 整株水平的测定法
        7.1.1 整株植物的测定法
        7.1.2 幼苗检测法
        7.2 器官和组织水平的测定方法
        7.2.1 培养皿种子检测法
        7.2.2 分蘖检测法
        7.2.3 花粉粒萌发法
        7.2.4 叶圆片浸渍技术测定法
        7.3 细胞或细胞器水平的抗性检测
        7.3.1 叶片内叶绿素荧光测定法
        7.3.2 离体叶绿体测定技术
        7.3.3 光合速率测定法
        7.4 分子水平的检测方法
        7.4.1 酶联免疫法
        7.4.2 DNA(或RNA)分析法
    8 国内外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8.1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8.1.1 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
        8.1.2 交替使用除草剂
        8.1.3 混合使用除草剂
        8.2 农业措施
        8.2.1 合理的轮作与耕作
        8.2.2 覆盖作物和间作
        8.3 生物防治
        8.3.1 草食性生物杂草防治
        8.3.2 微生物杂草防治
    9 基于杂草种子库原理的杂草防治方法
        9.1 杂草种子库
        9.2 不同田间管理方式对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9.2.1 耕作方式对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9.2.2 轮作方式对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9.3 杂草种子库治理措施
第二章 苏皖麦田杂草群落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与地点
        1.2 调查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田主要杂草与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2.2 调查样点与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3 结论和讨论
第三章 长江中下游流域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菵草材料采集
        1.1.2 供试菵草的培育
        1.2 整株测定法供试除草剂与用药方法
        1.3 ACCase CT区域编码基因的差异
        1.3.1 供试材料
        1.3.2 供试试剂
        1.3.3 试验器材
        1.3.4 菵草DNA提取
        1.3.5 CT功能区域编码基因的克隆
        1.3.6 PCR产物目的条带的切胶回收
        1.3.7 目的DNA片段的链接、转化及测序比对
    2 试验结果
        2.1 菵草种群的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及其发生规律
        2.2 靶标基因ACCase的CT区域编码基因的比较检测
    3 结果分析和讨论
第四章 稻麦连作田杂草的综合防控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样地情况
        1.2 生态控草措施实施
        1.3 调查及取样
        1.3.1 杂草发生量调查
        1.3.2 杂草种子库取样测定
        1.3.3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土壤杂草种子库变化
        2.1.1 土壤种子库构成
        2.1.2 生态控草技术对种子库的耗竭
        2.2 生态控草技术对杂草种子库多样性的影响
        2.2.1 生态控草措施对种子库中不同作物季杂草的影响
        2.2.2 生态控草措施对种子库中不同类型杂草的影响
    3 生态控草措施对地上杂草群落的影响
        3.1 对水稻田地上杂草的影响
        3.1.1 稻田苗期杂草苗期发生量的影响
        3.1.2 稻田成熟期杂草发生量的影响
        3.2 对小麦田地表杂草的影响
        3.2.1 麦田苗期杂草发生量的影响
        3.2.2 麦田成熟期杂草发生量的影响
    4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不同覆盖方式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显性杂草
        1.1.1 农田杂草防除的历史与发展
        1.1.2 我国麦田显性杂草群落研究进展
        1.1.3 我国玉米田显性杂草群落研究进展
        1.1.4 陕西关中的冬小麦、夏玉米生产及田间杂草情况
        1.1.5 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小麦、玉米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1.2 潜性杂草
        1.2.1 农田杂草种子库的定义
        1.2.2 农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研究的沿革
        1.2.3 农田杂草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分布及种子寿命
        1.2.4 农田杂草种子库的研究方法
        1.2.5 农田杂草管理模式与杂草种子库动态
        1.2.6 农田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群落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0 试验地概况
    2.1 试验设计
    2.2 调查方法
        2.2.1 显性杂草群落的调查
        2.2.2 潜性杂草群落的调查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小麦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3.1 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田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3.1.1 灌溉条件与非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群落组成
        3.1.2 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总密度
        3.1.3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3.1.4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类以及各杂草种密度
        3.1.5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3.1.5.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杂草干鲜生物量
        3.1.5.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杂草干鲜生物量
        3.1.6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3.1.6.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3.1.6.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3.1.7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多样性
        3.1.7.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多样性
        3.1.7.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多样性
    3.2 不同覆盖处理对冬小麦田潜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3.2.1 灌溉条件与非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种子库种类
        3.2.2 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3.2.3 杂草种子库的生物多样性
        3.2.3.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
        3.2.3.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4.1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田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4.1.1 无机肥与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群落组成
        4.1.2 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杂草总密度
        4.1.3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3.1 无机肥处理在拔节期中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3.2 无机肥处理在成熟期中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4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4.1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在拔节期中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4.2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在成熟期中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4.1.5 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4.1.5.1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4.1.5.2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4.1.6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4.1.7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4.1.8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群落多样性
        4.1.9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群落多样性
    4.2 不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田潜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4.2.1 无机肥与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种子库种类
        4.2.2 无机肥处理下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4.2.3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4.2.4 无机肥处理下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4.2.5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4.3 讨论
第五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5.1 不同覆盖处理对夏玉米田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5.1.1 灌溉条件与非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群落组成
        5.1.2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总密度
        5.1.3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5.1.4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5.1.5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5.1.5.1 非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5.1.5.2 灌溉条件下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5.1.6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5.1.7 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杂草多样性
    5.2 不同覆盖处理对夏玉米田潜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5.2.1 灌溉条件与非灌溉条件下的杂草种子库种类
        5.2.2 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5.2.3 杂草种子库的生物多样性
    5.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6.1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6.1.1 无机肥与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群落组成
        6.1.2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杂草总密度
        6.1.3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6.1.4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模式下的杂草种类及各杂草密度
        6.1.5 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6.1.5.1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6.1.5.2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干鲜生物量
        6.1.6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6.1.7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重要值
        6.1.8 无机肥处理下的杂草群落多样性
        6.1.9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群落多样性
    6.2 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田潜性杂草群落的影响
        6.2.1 无机肥与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的杂草种子库种类
        6.2.2 无机肥处理下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6.2.3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区不同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密度
        6.2.4 无机肥处理下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6.2.5 无机有机肥配施处理下杂草种子库的多样性
    6.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本论文中涉及到的杂草种类
附录2 部分农田杂草图片
致谢
作者简介

(5)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方法
        1.2.1 土样采集。
        1.2.2 样本处理。
        1.2.3 调查项目。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模式下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
    2.2 不同耕作模式下杂草种子库密度及物种相对优势度
        2.2.1 翻耕玉米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物种相对优势度。
        2.2.2 免耕玉米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物种相对优势度。
    2.3 不同耕作模式玉米田优势杂草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垂直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6)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样地概况
    1.2 方法
        1.2.1 田间土样采集。
        1.2.2 样本处理。
        1.2.3 调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模式下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
    2.2 不同耕作模式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物种相对优势度
        2.2.1 翻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物种相对优势度。
        2.2.2 免耕大豆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物种相对优势度。
    2.3 不同耕作模式大豆田优势杂草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垂直分布
3 结论与讨论

(7)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1.3.1 样品采样时间及方法
        1.3.2 杂草种子库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杂草种子库主要物种及组成特征
    2.2 不同冬季处理稻田杂草种子库种群多样性
    2.3 不同冬季处理稻田杂草种子库种群多样性
3 讨论
    3.1 农田杂草种子库的意义
    3.2 土壤养分状态对杂草种子库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3.3 杂草种子库种群多样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与探讨

(8)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田杂草种子库及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杂草种子库研究概况
        1 土壤种子库的类型及其动态变化
        1.1 土壤种子库的类型
        1.2 杂草种子库动态
        2 杂草种子库物种组成特征及垂直分布格局
        2.1 杂草种子库的大小
        2.2 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
        2.3 杂草种子库的空间分布格局
        3 杂草种子库的影响因素
        3.1 耕作方式对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3.2 轮作制度对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3.3 施肥模式对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3.4 田间管理对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4 基于杂草种子库理论的杂草综合治理
    第二节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分布及防除概况
        1 直播稻生产概况
        2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特点
        2.1 水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特点
        2.2 旱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种类及特点
        3 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概况
        3.1 农艺防除
        3.2 绿色防除
        3.3 化学防控
    第三节 直播稻田千金子危害及防除概况
        1 直播稻田千金子的发生特点及危害
        2 直播稻田千金子的综合防控策略
        2.1 农业防除
        2.2 绿色防控
        2.3 化学防除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田杂草种子库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取土样地点概况
        1.2 种子库取样及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田杂草种子库物种组成
        2.1.1 旱直播田杂草种子库物种组成
        2.1.2 水直播田杂草种子库物种组成
        2.1.3 机插秧田杂草种子库物种组成
        2.2 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田杂草种子库垂直分布特征
        2.2.1 旱直播稻田杂草种子库垂直分布特征
        2.2.2 水直播稻田杂草种子库垂直分布特征
        2.2.3 机插秧稻田杂草种子库垂直分布特征
        2.3 水稻田杂草种子库主要杂草分布特征
        2.3.1 水稻田杂草种子库主要杂草在不同栽培方式稻田分布特征
        2.3.2 水稻田杂草种子库主要杂草垂直分布特征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直播稻田千金子防控技术研究
    第一节 直播稻田影响千金子发生的因素及防控适宜时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制度、栽培方式下水稻田千金子发生危害调查
        2.2 直播稻田千金子的防控适宜时期研究
        2.3 直播稻田千金子的物候关系研究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直播稻田千金子轻简农艺控草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种及播种量对千金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肥料种类对千金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水层深度及建立水层时间对千金子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节 直播稻田千金子绿色控草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与油菜残茎根浸泡对千金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2.2 小麦与油菜残茎根覆盖对千金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节 直播稻田千金子化学控草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千金子对15种化学药剂的敏感性
        2.2 不同生育期的千金子对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
        2.3 直播稻田防除以千金子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新配方配比
        3 讨论与结论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作物格局、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对农田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物格局对杂草发生的影响
    1.1 作物种类对杂草发生的影响
    1.2 作物时空格局对杂草的影响
2 耕作措施对杂草的影响
3 水肥管理对杂草的影响
    3.1 水分管理对杂草的影响
    3.2 施肥对杂草的影响
4 杂草发生的调控机制
    4.1 作物与杂草的资源竞争
    4.2 作物通过化感作用影响杂草
    4.3 土壤的杂草种子库变化
5 展望
    5.1 杂草的季相和年际特征研究
    5.2 生态控草的可行性探究
    5.3 作物化感潜力的挖掘与应用
    5.4 杂草资源的合理利用

(10)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田杂草种群与杂草种子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田杂草的分类和种类组成
        1.2.2 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因素
        1.2.3 杂草种子库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1.3.2 长期不同施肥对春秋农闲稻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1.3.3 长期不同施肥对稻田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不同肥料长期配施下稻田杂草种群组成的调查
        2.1.1 试验方案
        2.1.2 取样及测定项目
        2.1.3 测定方法
    2.2 土壤中杂草种子库的变化研究
        2.2.1 取样及测定项目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长期不同施肥对早稻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3.1 长期施肥后的土壤养分状况
    3.2 长期不同施肥对早稻分蘖期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3.3 长期不同施肥对早稻孕穗期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3.4 长期不同施肥对早稻抽穗期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3.5 长期不同施肥对早稻灌浆期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长期不同施肥对晚稻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4.1 长期不同施肥对晚稻分蘖期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4.2 长期不同施肥对晚稻孕穗期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4.3 长期不同施肥对晚稻抽穗期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4.4 长期不同施肥对晚稻灌浆期稻田杂草种群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田冬春杂草种群的影响
    5.1 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田春季杂草种群的影响
    5.2 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田冬季杂草种群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田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6.1 长期不同施肥对稻田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6.2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浦东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组成、动态及其性状解释[D]. 严佳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2]不同施肥管理对“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杂草防控效应的影响[J]. 张钰薇,何宏斌,程俊康,贾戊禹,杨衡荣,辛国荣.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9)
  • [3]苏皖麦田杂草群落调查研究、抗性菵草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D]. 庄家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不同覆盖方式和施肥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田潜显性杂草群落的影响[D]. 冯冬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5]不同耕作模式对玉米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J]. 黄春艳,郭玉莲,王宇,黄元炬,朴德万,苏保华,徐充.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2)
  • [6]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J]. 郭玉莲,黄春艳,王宇,黄元炬,朴德万.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1)
  • [7]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J]. 唐杉,王允青,张智,吴立蒙,黄俊,曹卫东. 生态学杂志, 2016(07)
  • [8]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稻田杂草种子库及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防控技术研究[D]. 刘庆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9]作物格局、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对农田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J]. 赵玉信,杨惠敏. 草业学报, 2015(08)
  • [10]长期不同施肥对双季稻田杂草种群与杂草种子库的影响[D]. 孙改格.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