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沥青的数码显微照相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鄢伯祥[1](2020)在《沥青及其混合料中胶浆区的微观形态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沥青混合料是复杂的多相非均质分布材料,其空间结构复杂且对沥青路面服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细观层次明确沥青混合料内部形态结构,对于提升沥青路面服役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已有诸如纳米CT等先进技术被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微观结构研究,推动了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和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对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的研究非常有限,亟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方法和分析广度。本研究设计并建立了显微薄片技术制备沥青混合料薄片,完整保留了混合料的原始空间结构及其微观形态。同时,借助荧光显微及图像分析方法对SBS改性剂在沥青及其混合料中的显微形态、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混溶胶浆显微形态等进行细观形态量化表征研究。首先,提出了SBS改性剂在沥青及其混合料中微观形态分布的量化表征方法,并建立了基于微观形态参数预测沥青粘弹性能的预估模型:采用显微薄片技术制备了SBS沥青薄片、SBS沥青混合料薄片及热再生混合料薄片,并借助荧光显微系统获取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显微形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较为精确地分割SBS沥青混合料图像中各个组分。通过面积比、盒维数、平均颗粒面积、面积变异系数、面积加权平均长短轴比、长短轴比变异系数六种参数表征SBS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显微形态,分析了SBS掺量、剪切温度、剪切速率对SBS显微形态的影响机理,并研究了改性沥青中SBS显微形态参数与其流变性能的关系。通过分析SBS改性剂在沥青和混合料沥青砂浆中的显微形态差异,提出在混合料制备的过程中,SBS颗粒显微形态受到二次溶胀、矿粉填充和摩擦、大尺寸填料挤压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其次,提出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混溶状态的细观显微形态分析方法,明确了新旧沥青混溶的影响机制:使用热再生混合料新旧沥青界面的灰度变异系数评价不同工艺参数下新旧沥青的融合状态。研究工艺参数对热再生混合料的新旧沥青融合状态以及宏观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新旧沥青融合状态与热再生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开裂性能之间的关联性。借助荧光显微系统获取了热再生混合料以及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半圆弯曲试件开裂的显微形态图像。通过对比两种混合料的裂纹显微形态,分析新旧沥青界面的三种开裂方式对其结构的作用,从微观上解释热再生混合料的新旧沥青融合状态对其低温抗开裂性能的影响机理。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借助沥青混合料显微薄片制备技术,开展沥青混合料中胶浆区的微观形态结构分析是可行的。在经典模型基础上建立的两种数学模型在一定范围内能根据SBS显微形态参数较好地预估69℃车辙因子,热再生混合料的新旧沥青界面灰度与其低温性能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沥青混合料微尺度行为研究、微损伤机制研究和再生混合料性能提升技术研究等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参考及推广价值。
陈彦榜[2](2018)在《用于水包油型乳状液破乳的生物破乳菌特性及破乳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各种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使采油废水形成了更为复杂的油水乳状液;对油田乳状液的破乳脱水处理是采油废水处理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现有的破乳方法对油水乳状液的处理难以达到高效、安全、环保,尤其是通过化学药剂破乳,残留的化学药剂可能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开展微生物破乳处理技术研究,对于解决油田增产、降本、环保三大难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排油圈法结合破乳实验的方法从混合菌落里筛选出破乳菌,用稀释涂布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6S rDNA鉴定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判定筛选出来的破乳菌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苏云金杆菌,分别命名为CY-1和CY-2。对CY-1破乳菌和CY-2破乳菌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破乳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CY-1破乳菌和CY-2破乳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为:培养时间为24 h,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40 rpm,培养基pH值为6.5,不添加外加碳源。CY-1、CY-2破乳菌全培养液实现完全破乳的时间分别为56h、32h,5 mL油水乳状液中的最佳破乳剂投加量都为3 mL。对CY-1破乳菌和CY-2破乳菌的有效破乳成分进行分析发现,CY-1破乳菌的菌悬液、CY-2破乳菌全培养液对乳状液的破乳率都达到100%;表明CY-1破乳菌是细菌细胞破乳,CY-2破乳菌是细菌细胞和代谢产物协同破乳。CY-2破乳菌清液中的多糖类物质、蛋白类物质具有破乳能力。热稳定分析结果表明,CY-1破乳菌和CY-2破乳菌菌体含有蛋白类物质、糖类物质、脂类物质;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峰在1729 cm-1处,证明为C=O伸缩振动峰,属于蛋白类物质的基团;同时,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在275 nm处发生了蛋白类物质特征吸收。从破乳过程、Zeta电位与乳状液的稳定性、油水界面张力与破乳效果三方面对乳状液的破乳机制进行了分析。乳状液的Zeta电位与生物破乳剂投加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规律性;界面张力随着生物破乳剂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形成的界面膜强度低于原先的界面膜强度,使得界面膜受到破坏,包裹的油被释放出来,油水两相分离实现破乳。
严秋荣,王建壮,孔令云[3](2015)在《改性沥青微观结构与储存稳定性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荧光显微照相原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分析、改性沥青的混合原理等,对不同型号的SBS改性剂与同一基质沥青配制改性沥青过程中的样品进行显微观测,同时对其不同时段的相态结构进行照片拍摄,并结合微观观测结果与改性沥青离析试验结果,对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与其存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分析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聚合物改性剂的存在相态,可为改性沥青制备温度、时间等提供依据;聚合物改性剂在沥青中越容易混合、粒径越小,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越好,软化点的提高越显着;对同一基质沥青,嵌段比大的SBS改性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好,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稳定性更好。
陈峰[4](2012)在《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SBS改性沥青因其优良的路用性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沥青路面进入养护维修期,原有的沥青路面由于沥青胶结料老化带来的路面损害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对于改性沥青性能的评价多基于原样状态,或仅涉及短期老化后的性能变化,对于沥青长期老化后的性能关注较少。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办法,主要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本文选择SK70#基质沥青和两种SBS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通过测试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常规性能指标,对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分析;通过荧光显微分析,以微观相态结构作为指标并结合老化前后的性能,综合评价了两种改性剂的改性效果;采用热重(TGA)法对SBS改性剂和两种改性沥青进行热分析研究,观察并分析SBS改性剂和改性沥青在升温过程中的质量的变化情况,评价改性沥青的热性能;最后,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论文研究成果对以后的沥青路面设计和沥青混合料再生具有指导性意义。
邱玉锐[5](2011)在《聚苯胺类材料的合成及电流变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流变流体是一种流变行为可由外加电场控制的智能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本论文对电流变流体的组成、历史起源、分类及电流变效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了邻甲苯胺和中性红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作为分散相材料的电流变流体在电场下的流变行为,主要内容如下:采用溶液氧化聚合与乳液聚合的方法分别合成了六个聚苯胺类共轭聚合物:聚邻甲苯胺(POT)、聚中性红(PNR)、邻甲苯胺与中性红的共聚物(POT/NR),对甲苯磺酸掺杂的聚邻甲苯胺(TSA-POT)、对甲苯磺酸掺杂的聚中性红(TSA-PNR)及对甲苯磺酸掺杂的邻甲苯胺与中性红的共聚物(TSA-POT/NR);对聚合物粒子的化学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及粒子的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各聚合物在不同反掺杂条件下所得粒子的硅油悬浮体系的电流变效应。结果表明各聚合物的硅油体系均体现出正的电流变效应,体系的剪切应力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电致屈服应力及电致增稠;聚合物的反掺杂条件影响着聚合物流体体系的电流变效应;TSA-POT, TSA-POT/NR体系的屈服应力与电场强度的平方具有线性关系;由于共聚物中p-π共轭及极性的磺酸基团与聚合物主链的结合,使得TSA-POT/NR及TSA-POT粒子具有较好的容纳电荷的能力,表现出较大的介电常数,由此导致TSA-POT/NR及TSA-POT硅油体系良好的电流变性能。所研究的聚苯胺共轭聚合物体系的电流变效应的强弱由聚合物粒子的介电常数而非电导率决定。
张榆[6](2011)在《SBS改性沥青掺量测试及加工质量评价》文中提出现代公路交通量大,轴载重,普通沥青常难以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要求,必须对其加以处理以提高沥青的路用性能。SBS改性沥青由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因此,在我国高速公路的使用日益广泛。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量及加工质量对改性沥青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办法,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等常规技术性能指标测试,对SBS改性沥青中SBS掺量与三大指标相关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测定改性沥青粘温特性,采用Saal公式发现,线型SBS改性沥青的lglgη值和lg(T+273.15)的线性相关性显着;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SBS中反式丁二烯可以做为测定SBS掺量的依据;最终,基于荧光显微及图像处理技术,以微观相态结构作为指标并结合短、长期老化后的性能衰变,综合评价了SBS改性沥青的加工质量。通过上述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论文总结出了SBS改性沥青掺量测试及加工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对于管理和控制SBS改性沥青的生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闫青玮[7](2011)在《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参数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公路工程中,设计是施工的重要前提,路面材料的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强度指标是路面结构设计的核心参数,这些参数的合理取值是决定公路质量和建设经济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采用沥青混凝土15℃时和20℃时抗压回弹模量、15℃时劈裂强度作为路面面层材料的设计参数,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提出了不同路面材料的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的取值范围。目前,橡胶沥青路面在我国及我省越来越普及。由这种新型材料所组成的AC-10、AC-13 AC-16等不同型号的橡胶沥青混凝土有着各自的特性和路用性能。对于这种新型沥青路面结构,在设计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可以参照,只能笼统的依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进行。已有的研究结果已表明,新型沥青路面面层材料的设计参数,与现行规范的推荐值有很大的差异。如果设计时不考虑这种材料的实际情况,就会造成巨大浪费,或造成设计安全隐患。而目前这种新型材料专门的设计参数还没有,有必要结合辽宁省地区普通公路实际情况,对该地区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设计参数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论文首先对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的应用和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调查研究了大量的资料。然后基于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基本理论,研究了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及其应用技术指标,确定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路用性能验证方法。接下来,结合实际材料情况选用适当的级配,确定其对应的最佳油石比,并制成试件,运用沥青混合料的单轴压缩试验实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运用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试验实测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并分析设计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得到典型橡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设计参数代表值。最后对橡胶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对路面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做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环境及经济技术分析。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橡胶沥青混合料来说,由于其断级配设计的特点,其抗压回弹模量处于沥青混合料的模量范围的低限水平,模量较低,路面设计时使用的参数过高的估计了橡胶沥青路面材料的回弹模量值,单纯从结构设计角度说明面层设计厚度较薄,不利于承受行车荷载破坏作用;而其劈裂强度处于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范围的高限水平,劈裂强度略有提高,进行路面设计时验算层底拉应力更加容易满足要求。土基模量对路表弯沉的影响远远大于橡胶沥青面层对弯沉值的影响效果,面层的厚度对路表弯沉的影响要比面层模量的影响大;面层的模量对基层层底拉应力影响最大,远远大于土基模量和面层厚度对其的影响;土基模量对底基层层底拉应力的影响最大,面层厚度的影响其次,面层厚度的影响略大于面层模量的影响。
张晓林[8](2007)在《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在于对负极材料的探索和研究,而真正应用于生产中的负极材料还是以碳质材料为主。直接预处理中间相沥青所得炭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国内外对此仍研究很少。本文研究了中间相沥青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为了改善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不足,还研究了沥青包覆天然石墨及酚醛树脂包覆微晶石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石油系中间相沥青经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后,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经溶剂萃取、氧化、炭化、石墨化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仅经氧化、炭化、石墨化处理,电化学性能要好,首次充电容量为422mAh·g-1,首次效率为91%,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为375mAh·g-1。将天然鳞片石墨与煤沥青以一定比例混合研磨,压力成型并粉碎后对其进行炭化、石墨化处理,所得样品分别进行XRD、SEM测试,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装配电池后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在石墨表面包覆了一层沥青,电化学性能提高,石墨化后的包覆石墨放电容量及首次效率分别为383mAh·g-1和87.6%,比天然石墨提高了16mAh·g-1和11%,稳定后放电容量为380mAh·g-1,效率为99.6%。采用浸渍-固化-炭化的方法在微晶石墨上沉积一层酚醛树脂热解炭,得到包覆石墨,进行XRD、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包覆石墨放电容量及首次效率分别为313mAh·g-1和74.5%,首次效率比包覆前提高了12.8%,不可逆容量降低了65.5mAh·g-1。
付岗,赖传雅,袁高庆[9](2005)在《一种简便快捷的生物数码显微照相技术》文中认为利用数码相机和普通生物显微镜组合进行显微拍照相对于传统方法更易于掌握,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和充分利用资源。此项技术对于某些不具备显微照相条件的教学、科研和科技推广部门,尤其适用。
赵战利[10](2005)在《基于分形方法的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路面行车安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路面抗滑性能,减少交通事故,成为近年来沥青路面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分形是研究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统计自相似特征的新的理论工具,在描述和评价一些具有层次连续性、不规则性或随机性等特征的现象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功能。沥青路面从原材料选择、级配设计直至成型,在诸多体积和性能形态方面都表现出统计自相似性,传统的经验指标很难准确的描述和评价,因此可以借助于分形理论进行定量分析。本文从提高抗滑性能的三个层次—原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入手,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对粗集料形状、级配特征以及路面构造具有的分形特征进行挖掘,发现不同的分维值对路面抗滑混合料所具有的不同作用,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料级配的分形评价模式、路面构造的分形插值模拟方法和路面抗滑性能的分形评价指标,并探讨了抗滑性能衰减过程中构造分维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分形特征混合料的强度变化规律等。 抗滑型沥青混合料不但要求竣工后具有良好的构造特征,以提供优良的抗滑能力,并保证这些初始的抗滑性能在使用过程中不致衰减太快,而且还要在抗滑与其它性能之间保持协调,其中级配的走向和稳定性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沥青路面抗滑模拟机对不同粗集料、不同级配、不同规格的几种典型混合料进行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研究,在进行各种衰减规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抗滑性能衰减的通用数学模型,模型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求取简单。此外,在矿料级配走向特征和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基于分形特征的矿料级配选取方法、矿料级配稳定性的SGC评价方法;从保持各项性能均衡的目的出发,抗滑混合料可采用嵌挤密实结构,并在有约束均匀设计和CBR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嵌挤密实型抗滑混合料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流程图。 文中所得研究结论对沥青路面抗滑技术和混合料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改性沥青的数码显微照相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沥青的数码显微照相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沥青及其混合料中胶浆区的微观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荧光显微分析技术的应用 |
1.2.2 沥青混合料显微样品制备技术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SBS沥青 |
2.1.3 热拌沥青再生剂 |
2.1.4 沥青混合料 |
2.1.5 热再生混合料 |
2.2 显微薄片制备方法 |
2.2.1 SBS沥青样品的制备 |
2.2.2 沥青混合料薄片的制备 |
2.3 荧光显微分析技术 |
2.3.1 SBS沥青显微形态分析 |
2.3.2 沥青混合料中SBS显微形态分析 |
2.3.3 热再生混合料混溶区显微形态分析 |
2.4 基本路用性能 |
2.4.1 SBS沥青流变性能 |
2.4.2 热再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
2.4.3 热再生混合料车辙试验 |
2.4.4 热再生混合料三点弯曲试验 |
第三章 SBS改性剂在沥青及混合料中的显微形态特征 |
3.1 掺量对SBS改性剂显微形态的影响 |
3.1.1 在沥青中的显微形态 |
3.1.2 在混合料中的显微形态 |
3.1.3 SBS沥青流变性能 |
3.2 剪切温度对SBS改性剂显微形态的影响 |
3.2.1 在沥青中的显微形态 |
3.2.2 在混合料中的显微形态 |
3.2.3 SBS沥青流变性能 |
3.3 剪切速率对SBS改性剂显微形态的影响 |
3.3.1 在沥青中的显微形态 |
3.3.2 在混合料中的显微形态 |
3.3.3 SBS沥青流变性能 |
3.4 SBS显微形态与流变性能的相关性 |
3.5 SBS改性剂在沥青及混合料中显微形态的相关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旧集料间的显微形态分析 |
4.1 热再生混合料显微形态 |
4.1.1 老化程度对显微形态的影响 |
4.1.2 拌和温度对显微形态的影响 |
4.1.3 拌和时间对显微形态的影响 |
4.1.4 再生剂掺量对显微形态的影响 |
4.2 热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 |
4.2.1 老化程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拌和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拌和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4 再生剂掺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显微形态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
(2)用于水包油型乳状液破乳的生物破乳菌特性及破乳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乳状液的简要概述 |
1.1.1 乳状液 |
1.1.2 油田乳状液的形成与危害 |
1.2 破乳方法的简要概述 |
1.2.1 物理破乳法 |
1.2.2 化学破乳法 |
1.2.3 生物破乳剂及其优势 |
1.3 生物破乳法的国内外研究 |
1.3.1 破乳剂产生菌的分离 |
1.3.2 生物破乳剂的性能研究现状 |
1.3.3 生物破乳剂的有效成分 |
1.3.4 生物破乳剂破乳机理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常用仪器设备 |
2.2 菌种的分离、筛选及鉴定试验方法 |
2.2.1 培养基配方 |
2.2.2 排油圈法 |
2.2.3 16S rDNA鉴定 |
2.2.4 稀释涂布法 |
2.2.5 平板菌落特征鉴定方法 |
2.3 破乳试验方法 |
2.3.1 O/W型模型乳状液的配制 |
2.3.2 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2.3.3 破乳率的测定方法 |
2.4 破乳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鉴定方法 |
2.4.1 糖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2.4.2 脂肽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2.4.3 脂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2.4.4 蛋白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2.4.5 热稳定性分析 |
2.4.6 红外光谱分析 |
2.4.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5 界面化学性质 |
2.5.1 Zeta电位测定 |
2.5.2 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 |
第3章 破乳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3.1 破乳菌的筛选 |
3.1.1 破乳菌的来源 |
3.1.2 混合破乳菌的筛选 |
3.1.3 单一破乳菌的筛选 |
3.2 破乳菌的鉴定 |
3.2.1 16S rDNA鉴定 |
3.2.2 破乳菌的微观形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破乳菌对破乳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破乳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4.1.1 破乳菌的生长曲线 |
4.1.2 培养基pH |
4.1.3 培养温度 |
4.1.4 摇床转速 |
4.1.5 碳源 |
4.2 环境因素对破乳效能的影响 |
4.2.1 破乳时间 |
4.2.2 全培养液的投加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破乳有效成分及破乳机制分析 |
5.1 破乳有效成分的分布分析 |
5.2 破乳有效成分的提取及鉴定 |
5.2.1 破乳有效成分的提取 |
5.2.2 破乳有效成分的鉴定 |
5.3 破乳机制分析 |
5.3.1 生物破乳剂的破乳过程分析 |
5.3.2 Zeta电位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 |
5.3.3 油水界面张力对破乳效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改性沥青微观结构与储存稳定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荧光显微照相原理 |
2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分析 |
3 改性沥青混合原理与方法 |
3.1 混合原理 |
3.2 改性沥青混合方法 |
3.2.1 静置 |
3.2.2 低速剪切搅拌 |
3.2.3 高速剪切搅拌 |
3.3 混合时间影响 |
3.4 混合温度影响 |
4 研究照片及其分析 |
4.1 411X 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照片及分析 |
4.2 YH-898 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照片及分析 |
5 显微结构与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关系 |
6 结论 |
(4)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公路发展现状与趋势[1] |
1.1.1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
1.1.2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1.2 国内外沥青老化研究现状[2] |
1.2.1 物理性能衰变规律 |
1.2.2 组分变化规律 |
1.2.3 分子结构变化 |
1.2.4 改性沥青老化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SBS 聚合物改性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SBS 改性沥青的制备 |
2.2.2 沥青及改性沥青常规指标测试 |
2.2.3 沥青流变性质试验(动态剪切流变仪法)[42] |
2.2.4 压力老化容器加速沥青老化试验(PAV)[42] |
2.2.5 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42] |
2.2.6 热重分析法(TGA) |
2.2.7 红外光谱 |
2.2.8 荧光显微分析 |
第三章 SK70#SBS 改性沥青老化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性能测试及分析 |
3.1.1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常规性能指标试验 |
3.1.2 沥青老化前后的高温性能分析 |
3.2 荧光显微图像分析 |
3.2.1 SBS 改性沥青相态结构的研究 |
3.2.2 SBS 改性沥青微观结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3 荧光显微量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老化微观结构变化分析与老化机理研究 |
4.1 石油沥青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组分[44] |
4.2 热重分析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 红外光谱分析 |
4.3.1 两种不同类型 SBS 聚合物改性剂红外光谱分析 |
4.3.2 SK70#基质沥青老化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4.3.3 星型 4303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4.3.4 线型 501 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4.4 沥青老化机理分析 |
4.4.1 基质沥青老化机理 |
4.4.2 改性沥青老化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进一步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和发表专利情况 |
致谢 |
(5)聚苯胺类材料的合成及电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流变效应的历史起源 |
1.3 电流变流体的组成和分类 |
1.3.1 电流变流体的组成 |
1.3.2 电流变流体的分类 |
1.4 电流变效应的流变学表征 |
1.5 电流变效应的机理 |
1.6 影响电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 |
1.6.1 分散相的影响 |
1.6.2 分散介质的影响 |
1.6.3 电场强度的影响 |
1.6.4 剪切速率的影响 |
1.6.5 温度的影响 |
1.7 电流变技术的应用前景 |
1.8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合成及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1.1 聚邻甲苯胺及聚中性红的的分子结构 |
2.1.2 聚苯胺的聚合方法 |
2.1.3 聚苯胺掺杂机理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电流变材料的制备 |
2.2.4 电流变材料的去掺杂处理 |
2.3 表征与测试 |
2.3.1 测试仪器 |
2.3.2 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方法的讨论 |
2.4.2 聚合物结构表征 |
第3章 电流变性能 |
3.1 引言 |
3.2 电流变流体制备及测试 |
3.2.1 电流变流体的制备 |
3.2.2 电流变流体稳定性测试 |
3.2.3 电流变流体的电流变效应的显微照相测试 |
3.2.4 电流变行为的主要仪器及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流变流体的稳定性 |
3.3.2 电流变效应的显微镜图分析 |
3.3.3 电流变性能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目录) |
(6)SBS改性沥青掺量测试及加工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公路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 聚合物改性沥青 |
1.2.1 聚合物改性沥青发展简史 |
1.2.2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分类 |
1.2.3 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评价方法 |
1.3 SBS改性沥青 |
1.3.1 SBS的结构 |
1.3.2 SBS改性沥青的性能优点 |
1.3.3 聚合物改性沥青改性效果对比分析 |
1.3.4 现有研究成果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2.1.1 技术路线 |
2.1.2 研究方案 |
2.2 试验方法 |
2.2.1 SBS改性沥青的制备 |
2.2.2 沥青及改性沥青常规技术指标试验方法 |
2.2.3 红外光谱法 |
2.2.4 荧光显微镜照相实验 |
第三章 SBS掺量测试方法研究 |
3.1 SBS掺量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
3.1.1 SBS掺量对针入度的影响 |
3.1.2 SBS掺量对软化点的影响 |
3.1.3 SBS掺量对延度的影响 |
3.2 SBS掺量对粘度的影响 |
3.3 红外光谱测试SBS掺量的研究 |
3.3.1 红外光谱 |
3.3.2 试样制备 |
3.3.3 基质沥青测试与分析 |
3.3.4 不同SBS掺量的改性沥青红外测试与分析 |
3.3.5 工程实例测试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BS改性沥青加工质量研究 |
4.1 SBS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 |
4.1.1 样品代表性判断 |
4.1.2 SBS改性沥青相态结构基本类型 |
4.2 SBS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改性剂掺量对相态结构的影响 |
4.2.2 改性剂掺量与分散相面积的关系 |
4.3 SBS改性沥青相容性研究 |
4.4 工程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参数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橡胶沥青基本性能技术指标分析研究 |
2.1 沥青的组成及结构 |
2.1.1 沥青的组成分析 |
2.1.2 沥青的四组分分析 |
2.1.3 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
2.2 橡胶粉的结构组成分析 |
2.3 橡胶沥青的四组分分析 |
2.4 橡胶沥青的物理细观结构模型 |
2.5 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 |
2.6 橡胶沥青的应用技术指标 |
2.6.1 针入度 |
2.6.2 软化点 |
2.6.3 弹性恢复 |
2.6.4 延度 |
2.6.5 黏度指标 |
2.6.6 老化性能分析 |
2.6.7 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分析研究 |
3.1 橡胶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 |
3.1.1 橡胶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类型 |
3.1.2 橡胶沥青混合料骨架型结构判据 |
3.2 矿料级配曲线设计 |
3.2.1 级配理论的发展 |
3.2.2 SAC 级配设计介绍 |
3.3 理论配合比设计 |
3.4 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 |
3.4.1 高温性能 |
3.4.2 低温性能 |
3.4.3 水稳性性 |
3.4.4 抗疲劳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研究 |
4.1 试验用材料及采用的级配 |
4.1.1 橡胶沥青 |
4.1.2 混合料级配 |
4.1.3 确定的最佳油石比及验证 |
4.2 橡胶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4.3 橡胶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试验 |
4.4 回弹模量与劈裂强度对应关系研究 |
4.5 橡胶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 |
4.5.1 分析方法的确定 |
4.5.2 力学指标的确定 |
4.5.3 正交方法模拟设计 |
4.5.4 正交模拟结果数据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环境及经济技术分析 |
5.1 橡胶沥青路面的环境影响分析 |
5.1.1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分析 |
5.1.2 橡胶粉沥青路面的再生问题 |
5.2 橡胶沥青路面的全寿命技术经济分析 |
5.2.1 材料成本测算 |
5.2.2 橡胶沥青路面结构造价分析 |
5.2.3 橡胶沥青路面寿命周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
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1.3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
1.4 石墨类炭材料的储锂机理 |
1.4.1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的储锂机理 |
1.4.2 纳米孔储锂机理 |
1.5 不可逆容量的产生机理 |
1.6 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 |
1.6.1 石墨类炭材料 |
1.6.2 易石墨化炭 |
1.6.3 难石墨化炭 |
1.7 炭材料的结构及缺陷 |
1.7.1 炭材料的结构 |
1.7.2 炭材料的结构缺陷 |
1.8 炭材料的改性 |
1.8.1 氧化 |
1.8.2 氟化 |
1.8.3 包覆 |
1.8.4 还原 |
1.8.5 物理方法 |
1.9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及表征方法 |
2.1 原料 |
2.2 所用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1 所需化学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结构表征手段 |
2.3.1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 |
2.3.2 族组成测试 |
2.3.3 软化点测试 |
2.3.4 热失重测试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2.3.6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 二次锂离子实验电池的组装与电化学测试 |
2.4.1 电极的制备和实验电池的组装 |
2.4.2 实验电池的电化学测试 |
第三章 中间相沥青基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3.1 中间相沥青的制备 |
3.2 中间相沥青的后处理 |
3.2.1 溶剂萃取 |
3.2.2 氧化 |
3.2.3 炭化 |
3.2.4 石墨化 |
3.3 中间相沥青的表征结果分析 |
3.3.1 偏光显微照片分析 |
3.3.2 族组成和软化点测试结果 |
3.3.3 热失重曲线分析 |
3.4 中间相沥青基炭材料的表征结果分析 |
3.4.1 XRD 结果分析 |
3.4.2 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沥青包覆天然鳞片石墨研究 |
4.1 样品制备 |
4.2 XRD 和SEM 测试分析 |
4.2.1 XRD 测试分析 |
4.2.2 SEM 测试分析 |
4.3 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酚醛树脂包覆微晶石墨的研究 |
5.1 树脂/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 样品炭化 |
5.3 原料酚醛树脂的TGA 分析 |
5.4 XRD 和 SEM 测试分析 |
5.4.1 XRD 结果分析 |
5.4.2 SEM 结果分析 |
5.5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6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一种简便快捷的生物数码显微照相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器材和标本 |
1.1 显微镜 |
1.2 照相设备 |
1.3 病菌标本 |
2 拍摄方法 |
2.1 显微镜调节 |
2.2 拍摄步骤 |
2.3 拍摄后处理 |
3 拍摄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10)基于分形方法的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研究历程 |
1.2.2 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研究 |
1.2.3 提高沥青路面抗滑能力的主要措施 |
1.3 我国沥青路面抗滑表层发展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分形特征研究 |
2.1 分形理论概述 |
2.1.1 分形体的特征及判别 |
2.1.2 分形维数 |
2.1.3 基于分形插值函数的不规则曲线模拟技术 |
2.1.4 基于分形插值函数的不规则曲面模拟技术 |
2.2 分形理论在路面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 |
2.3 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分形特征研究 |
2.3.1 粗集料颗粒形状的分形描述及评价 |
2.3.2 矿料级配的分形描述及评价 |
2.3.3 路面断面构造的分形评价及模拟 |
2.3.4 基于ENVI方法的路表构造的分形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沥青路面抗滑机理分析及分形评价研究 |
3.1 不同状态路面抗滑模型 |
3.1.1 干燥状态路面抗滑模型 |
3.1.2 潮湿状态路面抗滑模型 |
3.2 沥青路面抗滑测试评价现状 |
3.2.1 抗滑性能测试现状 |
3.2.2 抗滑性能评价现状 |
3.3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形评价方法研究 |
3.3.1 影响抗滑性能的构造尺度分析 |
3.3.2 特征断面构造与抗滑值的关系 |
3.3.3 基于特征构造断面的抗滑性能分形评价 |
3.3.4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分形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研究 |
4.1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研究现状 |
4.1.1 野外调查法 |
4.1.2 室内模拟法 |
4.1.3 野外调查法与室内模拟法的比较 |
4.2 沥青路面抗滑模拟试验机的研制 |
4.2.1 抗滑模拟试验机研制的必要性 |
4.2.2 抗滑模拟试验机研制思路 |
4.2.3 抗滑模拟试验机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 |
4.2.4 抗滑模拟试验机操作方法 |
4.3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研究 |
4.3.1 抗滑性能衰减试验概述 |
4.3.2 抗滑性能衰减模型研究 |
4.3.3 不同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研究 |
4.3.4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衰减的分形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uperpave级配走向的分形特征研究 |
5.1 概述 |
5.2 Superpave级配研究现状 |
5.3 Superpave级配走向的分形分析 |
5.3.1 试验级配的确定 |
5.3.2 Superpave级配走向的分形分析 |
5.4 不同走向Superpave级配的马歇尔试验 |
5.4.1 马歇尔试验结果 |
5.4.2 级配走向的分形特征和马歇尔指标的一致性分析 |
5.5 基于Superpave级配分维特征的级配走向选取原则 |
5.5.1 根据Superpave走向选择级配的合理性 |
5.5.2 根据级配分维数选取级配的初步原则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级配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2 不同Superpave级配混合料抗剪参数分析 |
6.2.1 混合料抗剪参数计算原理 |
6.2.2 不同Superpave级配混合料抗剪参数及分析 |
6.2.3 抗剪强度与级配分维数的关系 |
6.3 不同矿料级配在SGC压实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 |
6.3.1 SGC工作原理 |
6.3.2 试验条件和试样准备 |
6.3.3 矿料级配压实曲线分析 |
6.4 级配稳定性评价研究 |
6.4.1 级配稳定性评价方法 |
6.4.2 级配稳定性评价指标 |
6.4.3 SGC临界压实功W_(cr)的确定方法 |
6.4.4 不同级配的稳定性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基于抗滑性能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7.1 概况 |
7.2 抗滑性能对原材料的要求 |
7.2.1 粗集料 |
7.2.2 细集料 |
7.2.3 矿粉 |
7.2.4 沥青结合料 |
7.3 嵌挤密实型抗滑级配的设计方法研究 |
7.3.1 抗滑级配结构类型的选择 |
7.3.2 不同嵌挤密实级配设计方法的比较 |
7.3.3 嵌挤密实级配设计方法研究 |
7.4 嵌挤密实型抗滑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
7.4.1 嵌挤密实型抗滑混合料配合比体积法设计 |
7.4.2 预设参数变化对体积法设计的敏感性分析 |
7.5 嵌挤密实型抗滑混合料设计方法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改性沥青的数码显微照相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沥青及其混合料中胶浆区的微观形态特征研究[D]. 鄢伯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2]用于水包油型乳状液破乳的生物破乳菌特性及破乳效能研究[D]. 陈彦榜.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3]改性沥青微观结构与储存稳定性的关系[J]. 严秋荣,王建壮,孔令云. 公路交通技术, 2015(03)
- [4]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老化行为与机理研究[D]. 陈峰. 长安大学, 2012(08)
- [5]聚苯胺类材料的合成及电流变性能研究[D]. 邱玉锐. 湘潭大学, 2011(05)
- [6]SBS改性沥青掺量测试及加工质量评价[D]. 张榆. 长安大学, 2011(01)
- [7]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参数的试验研究[D]. 闫青玮. 沈阳建筑大学, 2011(07)
- [8]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晓林. 天津大学, 2007(04)
- [9]一种简便快捷的生物数码显微照相技术[J]. 付岗,赖传雅,袁高庆. 植物保护, 2005(04)
- [10]基于分形方法的沥青路面抗滑技术研究[D]. 赵战利. 长安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