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镜诊断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2例(论文文献综述)
冯奇[1](2020)在《53例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与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肝硬化、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炎是腹水形成的常见病因,此外,其他原因如心源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一些少见病如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等也可导致腹水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53例腹水病因的归纳与分析,以期为临床上腹水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临床思路。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以“腹水原因待查”的入院病例,共560例患者。剔除肝硬化、常见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炎,收集到符合本研究项目的其他病因腹水患者共53例,按照不同病因将这53例患者分成非癌性腹水组和癌性腹水组2组。非癌性腹水组(31例)病因包括:布加综合征(1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8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限制性心肌病(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1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POEMS综合征(1例);癌性腹水组(22例)病因包括:原发性腹膜癌(8例)、腹膜恶性间皮瘤(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5例)、病因不明(2例)、壶腹癌(1例)。收集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腹水常规及生化,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消化内镜、腹腔镜探查及组织病理等各项检查结果。通过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剔除肝硬化、常见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炎,腹水病因复杂多样。非癌性腹水的疾病种类呈多样化趋势,以布加综合征(41.9%)及门静脉血栓形成(25.8%)常见,还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3.2%)、肝窦阻塞综合征(3.2%)等少见病因;癌性腹水中少见部位的恶性肿瘤以原发性腹膜癌(36.4%)、腹膜恶性间皮瘤(27.3%)、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2.7%)为主,其中2例病因不明病例,腹水呈乳白色。2.腹水LDH、CEA、CA199在癌性腹水组与非癌性腹水组间差异显着(P<0.05)。癌性腹水组中腹水LDH是非癌性腹水组的5倍,腹水CEA是非癌性腹水组的89倍,腹水CA199是非癌性腹水组的2倍。本研究中16例癌性腹水病例行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有10例腹水中找到肿瘤细胞。3.53例患者通过各种影像学检查均提示了腹水的存在。经B超检查发现布加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各1例;经CT检查发现布加综合征12例、门静脉血栓形成8例、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原发性腹膜癌8例、腹膜恶性间皮瘤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例;经MRI检查发现限制性心肌病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例;经PET/CT检查发现原发性腹膜癌、腹膜恶性间皮瘤各1例。4.本研究中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行胃镜检查,有4例镜下直接诊断为十二指肠癌。2例患者行腹腔镜探查,经组织病理确诊,1例为原发性腹膜癌,1例为腹膜恶性间皮瘤。结论1.剔除肝硬化、常见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炎,其他病因腹水复杂多样。非癌性腹水中以布加综合征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常见,此外,尚应警惕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肝窦阻塞综合征等少见病因;癌性腹水中以原发性腹膜癌、腹膜恶性间皮瘤、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等少见部位的肿瘤为主;乳糜性腹水临床罕见,且病因诊断困难。2.腹水多指标联合检测、脱落细胞学检查并结合消化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MRI、PET/CT等有助于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3.对经多种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的疑难腹水,应尽早行腹腔镜探查及镜下活检。
赵丹[2](2020)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由于食物通过小肠速度快,小肠分泌多种酶类及大量Ig A,且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小肠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国外报道显示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1975年美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1.1/10万人,而到2018年升至2.4/10万人,增加了118%。目前我国缺少小肠恶性肿瘤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部分单中心调查报道显示我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小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突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小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陆续开展,大大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临床中仍存在对小肠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入、诊疗不及时等情况,时有误诊、漏诊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目的:通过分析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病灶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病理确诊。按有无原发病灶,分为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和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组、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 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SI-NENs)组、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组、小肠黑色素瘤(Small intestine melanoma,SIM)组、小肠平滑肌肉瘤(Small intestine leiomyosarcoma,SIL)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肿瘤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的差异。结果:1.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例,男:女=1.3:1,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1.6±11.3)岁。(2)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者最多见,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次之,部分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体征以黄疸者多见,其次为腹部包块、腹膜炎、贫血。(3)实验室检查: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Hb下降者占比57.9%(88/152),CEA升高者占比19.9%(27/136),CA19-9升高者占比39.7%(54/136),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者占比50.0%(16/32)。(4)辅助检查:小肠X线钡剂造影、腹部彩超检出率分别占80.0%(12/15)、67.9%(19/28)。腹部CT、MRI检出率分别为88.0%(88/100)和95.8%(46/48),PET-CT检出率占100.0%(8/8),内镜检出率占96.3%(79/82)。(5)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62.5%(95/152),其次为空肠占17.8%(27/152),回肠13.8%(21/152),空回肠不明者占5.9%(9/152)。(6)病理类型:腺癌占66.4%(101/152),间质瘤占23.0%(35/152),淋巴瘤占3.3%(5/152),神经内分泌肿瘤占2.6%(4/152),鳞癌占2.6%(4/152),平滑肌肉瘤占0.7%(1/152),黑色素瘤占1.3%(2/152)。(7)治疗方案:小肠恶性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占69.7%(106/152),部分患者行单纯化疗2.6%(4/152)、手术联合化疗占9.2%(14/152)、介入治疗7.9%(12/152)、对症支持治疗10.5%(16/152)。2.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临床特征比较(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32例,占86.8%,男:女=1.3:1,平均年龄61.1±11.2岁,小肠继发恶性肿瘤20例,占13.2%,男:女=1.5:1,平均年龄65.5±11.1岁。(2)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Hb下降者占100.0%(20/20)高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51.5%(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66.7%(88/132),高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各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中均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各治疗方案实施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各病理类型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1)SBA组86例,男:女=1.15:1,平均年龄62.5±10.8岁;SISTs组35例,男:女=1.7:1,平均年龄58.3±12.2岁;PSIL组5例,平均年龄60.0±9.3岁;SI-NENs组4例,平均年龄57.3±12.1岁;SIM、SIL各1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岁和61岁。(2)SBA组中出现黄疸者占40.7%(35/86)、发热者占12.8%(11/86)高于SISTs组,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占7.0%(6/86)、腹膜炎者占1.2%(1/86)、腹部包块者占2.3%(2/86)明显低于SIS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BA组中病灶以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88.4%(76/86),而SISTs组中病灶以位于空肠37.1%(13/35)及回肠28.6%(10/35)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BA组中CEA和CA19-9升高者比例分为20.5%(16/78)和61.0%(47/77),明显高于SIS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Ts组中CT检出率100.0%(26/26)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ISTs组中手术治疗者占比为100.0%(35/35)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均以中老年多见,好发于男性。2、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类型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3、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好发部位不同。4、便潜血阳性、贫血患者除外胃、结肠疾病时,要注意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5、CT和MRI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小肠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PET-CT检查可准确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并能判断远处转移病灶,值得推广应用。6、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适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腹腔镜有助于发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能发现的小肠病变,且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7、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介入支架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梗阻性黄疸;小肠继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手术、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江泠泠[3](2019)在《胃腔液体充盈超声对比胃镜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对比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与胃镜对同一疾病的诊断,探讨胃腔液体充盈超声诊断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9年1月因上腹不适等症状就诊于我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以及身体健康检查者293人,患者同期完成胃镜及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就两种检查对常见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情况对比分析。对于可疑胃癌及癌前疾病患者156例,两种检查分别与病理结果金标准对比分析,计算其诊断符合率,并计算两种检查诊断相应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于经病理确诊的良、恶性疾病,统计分析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诊断的血流分级是否能有效区别疾病良、恶性程度。结果:1.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对293人中胃食管反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胃反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炎的疾病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9.11%、92.83%、5.46%、12.68%、11.95%、7.50%、21.50%、5.12%、15.36%,而胃镜对以上人群的疾病相同疾病的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5.02%、96.23%、14.67%、16.38%、13.99%、8.19%、17.04%、9.21%、19.80%。对比各个疾病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疾病阳性率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可疑胃癌及癌前疾病患者以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1.57%、96.61%、75.00%、81.43%;诊断胃息肉分别为71.74%、96.36%、89.19%、89.08%;诊断胃溃疡分别为72.09%、96.46%、88.57%、90.08%;诊断胃癌分别为86.36%、97.76%、86.36%、97.76%。而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100%、95.76%、88.37%、100%;诊断胃息肉分别为100.00%、98.18%、95.83%、100.00%;诊断胃溃疡分别为93.02%、99.11%、97.56%、97.39%;诊断胃癌分别为90.91%、97.01%、83.33%、98.48%;3.胃腔液体充盈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95例,其诊断符合率为60.89%,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144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2.31%,对比胃腔液体充盈超声及胃镜的诊断符合率,运用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4.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5例,进展期胃癌17例;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出早期胃癌与病理检查相符者3例,进展期胃癌与病理检查相符14例。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对早期胃癌其诊断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82.35%;对进展期胃癌其诊断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60%;5.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疾病血流进行分度,良性病变的血流信号较少分级多为0Ⅰ级,恶性病变的血流信号丰富多为ⅡⅢ级。癌前疾病指有可能发展为癌的良性病变,选取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与病理相符的95例患者的血流信号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前疾病与癌变的血流信号分级不同。结论:1.对于反流情况,胃腔液体充盈超声可实时观察助显剂的反流状态,能避免胃镜检查下的假阴性结果;2.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病灶浸润、淋巴结及腹腔脏器转移,为患者的围手术期诊疗提供较为可靠的指导意见;3.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查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可以较有效的区别胃良、恶性病变;4.对于非反流情况的其他疾病,胃腔液体充盈超声检逊色于胃镜检查,仍需联合胃镜共同诊断,作为胃镜的有效补充。
王福江,李增军,林爱德[4](1998)在《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2例诊治分析》文中提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2例诊治分析王福江李增军林爱德(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临沂市276001)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转移;诊断;手术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和十二指肠转移癌均少见[1~3]。我们通过22例分析重点讨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方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杨怀玺[5](2021)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在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1月至2020年6月在我中心诊断并定期随访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胃肠间质瘤患者101例,患者均接受起始剂量为400mg/d的伊马替尼口服治疗,口服时间大于6个月。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原发可切除组和复发、转移及原发不可切除组,按Choi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2.安全性分析: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中心坚持随访口服伊马替尼的GIST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每3个月至少1次的随访,包括常规的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胸部及腹部CT等检查,通过门诊复查或微信等方式,观察和统计服药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归纳、分类、分析及总结。3.选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且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检验,用平均数表示。分类变量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校正,计数资料以例(百分比)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在四格表中当n<40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进行相关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相关单因素的差异分析,COX回归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日期为2021年1月31日。结果:1.临床疗效101例患者评估临床疗效,其中在原发可切除组:65例无复发,11例复发转移,3例死亡;复发、转移及原发不可切除组:1例CR,4例PR,6例SD,3例PD,8例死亡,RR为22.7%,DCR为50.0%。全组患者的m PFS为28个月(95%CI:8~58个月),原发可切除组:1、3及5年OS分别为98.7%、98.7%、89.8%;复发、转移及原发不可切除组:1、3及5年OS分别为95.2%、67.3%、35.9%。肿瘤原发部位、核分裂像、肿瘤直径、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肿瘤直径、亚组及客观疗效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2.安全性分析: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患者共108例,存在药物不良反应91例,整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25%。其中水肿72例,乏力34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48例,肌痉挛25例,皮疹23例,贫血31例,血小板减少2例,结膜充血10例,恶心、呕吐19例,腹泻9例,间质性肺炎2例。得出性别、年龄、肿瘤原发位置、肿瘤直径、危险度、服药时间等因素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1.临床疗效的结论:(1).肿瘤原发位置、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为影响无复发(进展)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基因突变类型与RFS(PFS)无明显相关性。(2).经过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年龄、肿瘤直径、亚组及客观疗效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2.安全性分析的结论:(1).通过对性别、年龄、肿瘤原发位置、肿瘤直径、危险度、服药时间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上述因素对于有药物不良反应组与无药物不良反应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2).性别、年龄、肿瘤原发位置、肿瘤直径、危险度、服药时间等因素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关。(3).药物不良反应一般在用药1周-1个月左右出现。(4).一般不良反应轻,大部分为1-2级不良反应,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6.59%,患者对伊马替尼的整体耐受性良好。
蒋斌[6](2021)在《磁控胶囊内镜优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控胶囊内镜(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psule Endoscopy,MCE)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效能与传统上消化道内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相当,且具有无痛无创、安全舒适等特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通过实践发现,MCE在上消化道与小肠检查中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特别是食管与十二指肠黏膜的完整观察。其主要原因是存在以下两方面局限:一是光电技术,胶囊内镜的拍摄频率、视场角、分辨率、电池寿命等性能参数有所不足,与理想还存在差距;二是控制技术,胶囊内镜在食管与十二指肠等管道结构中通过时间较快且不可控,难以进行主动有效观察。针对上述局限,我们团队通过医工结合分别对光电技术与控制技术进行了优化,在第一代磁控胶囊内镜(First-Generation MCE,MCE-1)的基础上推出新一代高清高频磁控胶囊内镜(Second-Generation MCE,MCE-2),同时使用新型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Detachable String MCE,DS-MCE)并改进原有检查方法,进一步优化MCE对食管、胃、十二指肠与小肠的完整观察,为实现消化道一站式全面检查奠定基础。第一部分新一代高清高频磁控胶囊内镜的初步临床研究: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目的:MCE-2在拍摄频率、图像分辨率、视场角、电池续航时间等光电技术方面有大幅提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对比两代产品来评估MCE-2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拟行MCE检查的门诊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按标准操作流程分别进行MCE-1与MCE-2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各项检查结果,包括上消化道黏膜的可视化水平、消化道各部位检查时间、总运行时间、操控性能、图像质量、病变检出情况以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1)自2019年5月至2019年6月,成功入组我院共80例受试者,每组40例,总体平均年龄48.5±13.8岁(24-78岁),均顺利完成了MCE-1或MCE-2检查,两组受试者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既往史以及检查适应证等基线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2)相比MCE-1组,MCE-2组的贲门齿状线捕获帧数[0(0-2.75)vs.2.0(0-13.00),P=0.028]与食管黏膜捕获帧数[97.00(42.00-160.25)vs.171.00(81.25-409.25),P=0.002]均有显着增加,且对贲门齿状线的观察更全面(P=0.035);两组均实现了对胃部各解剖结构的满意观察,MCE-2组对贲门齿状线(42.6%vs.60.0%,P=0.117)和十二指肠乳头(7.5%vs.15.0%,P=0.479)的检出率有一定提高。(3)相比MCE-1组,MCE-2组的胃部检查时间明显缩短(7.78±0.97 vs.5.27±0.74 min,P<0.001),胶囊内镜总运行时间显着延长[702.83(648.47-856.10)vs.1001.99(774.42-1207.38)min,P<0.001],两组间食管通过时间、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4)相比MCE-1组,MCE-2组的图像质量更佳(7.90±0.61 vs.8.63±0.57,P<0.001),且检查时的流畅度、舒适度与稳定度等操控体验有显着改善(10.05±1.04vs.13.28±0.90,P<0.001)。(5)两组对消化道病变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MCE-2组发现了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6)两组在检查及随访期内均未出现胶囊误吸、滞留等不良事件。研究结论:MCE-2进一步优化了临床应用,可提高上消化道检查的完整性与胃部检查效率,改善图像质量与操控体验,续航时间更长,为实现上消化道黏膜的全面有效观察奠定基础,更好地为医生与患者服务。第二部分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完整检查上消化道与小肠的初步临床研究:一项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胶囊内镜对上消化道的全面观察,本研究使用一种新型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系统(DS-MCE)与改良后的新方法进行检查,旨在评估其完整观察上消化道与小肠黏膜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研究方法:前瞻性招募拟行上消化道检查的受试者,在1周内完成DS-MCE新方法与EGD检查,DS-MCE在系线与磁场的共同控制下完成上消化道检查。观察并记录DS-MCE新方法检查的技术成功率(食管与十二指肠反复检查、胃部完整检查以及系线与胶囊分离的成功率)、上消化道黏膜可视化水平、诊断准确度、检查相关时间与操控表现、小肠检查完成率、舒适度与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1)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共成功纳入30例受试者完成检查(平均30.6岁,范围19-65岁,20例男性,10例女性),其中18例有明显上消化道不适症状,22例进行上消化道与小肠检查。(2)DS-MCE新方法在所有30例受试者(100%)中均实现了对食管与十二指肠的反复检查以及胃部的完整观察,但有1例在完成上消化道检查后胶囊与系线分离失败,故该检查方法总体的技术成功率为96.7%(29/30)。(3)DS-MCE对食管贲门齿状线的检出率为100%,分别在20例(66.7%)、25例(83.3%)、28例(93.3%)受试者中可观察到四个象限、大于三个象限与大于两个象限;DS-MCE实现了胃的完整检查,各解剖标志的黏膜观察评价均为良好;DSMCE对十二指肠乳头的检出率为80%(24/30),在17例(56.7%)受试者中观察到了乳头全貌;DS-MCE在26例(86.7%)受试者的十二指肠球部成功反拍幽门,其中20例(66.7%)显示了幽门反面的四个象限;上消化道各部位总体清洁度较好。(4)在额外行小肠检查的22例受试者中,21例(95.5%)完成了整体小肠检查,1例在工作时间内未进入结肠。(5)DS-MCE的吞咽时间为9.5 s(IQR,6.0-19.25 s),食管检查时间为2.42 min(IQR,1.95-3.00 min),胃部检查时间为6.24±0.98 min,十二指肠检查时间为12.06±4.71 min,幽门通过时间为44.50 min(IQR,11.11-82.96 min),小肠通过时间为297.04±68.86 min,其操控表现评价较好。(6)DS-MCE的各个检查过程中,80%(24/30)以上的受试者无明显不适或有轻度不适(0分或1分),不适感主要发生在上下牵拉系线检查与从口中拉出系线的过程中。相比EGD检查的最大不适(10分),DS-MCE整体检查过程的不适评分平均为1.37分(0-3分)。(7)以EGD检查结果为金标准,DS-MCE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准确度分别为100%、96.7%与86.7%,有4例受试者存在EGD或DS-MCE单独检出的病变,DS-MCE还检出了11例小肠黏膜改变。(8)所有检查过程均未出现系线断裂、过敏损伤与胶囊滞留等不良事件,也未发生EGD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研究结论:DS-MCE检查新方法安全可行,可有效优化食管、胃与十二指肠黏膜的完整观察,并能近距反拍幽门,具有良好的患者耐受性与疾病诊断价值,为胶囊内镜对上消化道与小肠的一站式全面检查提供了技术基础与新的选择。
王孟可[7](2021)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原发性胃DLBCL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原发性胃DLBCL病例(共纳入61例),全部患者均由病理明确诊断。统计患者的性别、确诊的年龄等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等资料,并通过患者门诊复查、电话随访和信函调查等方式获得随访资料,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共计纳入61位患者,中位年龄62岁(37岁-78岁),男女比例为男(36例):女(25例):1.44: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47例)占77.0%,腹痛(42例)占68.9%,纳差(13例)占21.3%,呕血(5例)占8.2%,黑便(4例)占6.6%,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可合并多个主诉。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内镜、消化内镜和CT检查和X线消化道造影,其阳性确诊率分别为100%(4/4),72.1%(44/61),24.6%(15/61),15.0%(3/20)。免疫组化显示Ki-67阳性指数为40%-90%,有31例>50%,Bcl-2的阳性表达率为52.5%。61例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肿瘤平均直径为7.26cm,其中<5cm者、≥5cm者各为15例、46例。病灶浸润粘膜层23例,肌层16例,全层或浆膜外22例。共39例诊断为IE期+IIE期,共22诊断例IIIE期+IVE期。61例原发性胃DLBCL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是(55.65±2.7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是(63.00±0.879)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6.4%、82.0%和65.4%。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白蛋白水平影响患者预后(p<0.05),且白蛋白水平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胃DLBCL是一种特殊类型胃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但发病率和确诊率逐年上升,多见于老年男性,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原发性胃DLBC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亚型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白蛋白水平影响原发性胃DLBCL患者预后;白蛋白水平是影响原发性胃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张琼侠[8](2021)在《205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严重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Acut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LGIB)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LGIB 80-85%的患者可自愈,但病情危重时可出现严重贫血、低血容量休克甚至死亡,且一年内再出血风险较高,即使接受了内科或外科治疗,急性LGIB的死亡率可以达到2-4%。因此,早期筛选出危重患者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者预后非常重要。Das提出了与严重LGIB相关的八个风险因素,因涉及Charlson加权评分,使用起来较为繁琐;Oakland评分系统对于住院期间再出血、是否需要输血治疗以及控制出血的能力有较好的预测,但对于初发出血的评估能力欠佳;Kollef开发的“BLEED”标准认为再出血是病情不稳定的标志,是转入ICU的指征,但缺乏具体评估指标;国内目前尚无相关指南用于评估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本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LGIB病例,分析其病因并筛选出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较高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1-2020.5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05例,所有患者通过直肠指检、结肠镜、实验室检查明确发病原因,采用Strate严重LGIB的定义筛选出急性严重下消化道出血与轻症下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比较两者患者的年龄,性别,服药史,发病时间,晕厥史,发热,腹痛,排便习惯,体重变化,生命体征(血压,心率,体温和呼吸频率)等临床资料,了解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筛选出急性严重下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本文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6个变量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消化道严重出血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总共收集下消化道出血1021例,排除慢性下消化道出血后共纳入205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89例;老年患者134例,非老年患者71例;轻症患者161例,严重出血患者44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原因包括痔疮、憩室出血、结肠溃疡、肿瘤、肛裂、结肠息肉术后、缺血性肠炎等,其中轻症出血以缺血性肠炎、肿瘤和痔疮多见,分别占轻症出血患者的38.5%、10.56%、10.56%;严重出血常见于肿瘤病人,约占严重出血患者的70.45%,其次为憩室出血,约占9.1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阿司匹林服用史、腹痛、晕厥表现、血红蛋白<100g/L、白蛋白<38g/L是严重下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6个变量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消化道严重出血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阿司匹林,有晕厥表现,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白蛋白低于38g/L是严重下消化道出血的四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因,以缺血性肠炎、肿瘤和痔疮多见,其中重症出血常见于肿瘤病人。服用阿司匹林,有晕厥表现,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白蛋白低于38g/L可能是严重下消化道出血的四个独立危险因素。
徐广东[9](2020)在《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观察,明确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收集的148例符合脾胃虚寒证的Hp相关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4例。2组在根除幽门螺杆菌14天疗程的基础上,对照组序贯使用雷贝拉唑,治疗组使用雷贝拉唑加香砂理中汤,疗程均为4周,停药1个月之后复查。观察电子胃镜下溃疡愈合质量、Hp根除率、中医症候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使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148例患者,治疗组74例,脱落2例(其中1例失访,1例自行中止),最终病例为72例;对照组74例,剔除1例,脱落1例,最终病例为72例。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改善胃脘疼痛、四肢无力、胃寒怕冷、口吐清涎、食欲减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大便稀溏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症候总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84.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72例,Hp转阴69例,根除率为95.83%;对照组72例,Hp转阴65例,根除率为90.28%。在Hp根除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72例,治愈31例,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8.61%;对照组72例,治愈23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有效率81.94%。治疗组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不良反应比较:治疗过程中,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对照组共出现7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恶心,1例腹痛,2例腹胀,2例腹泻,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2%。治疗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比对照组更少(P<0.05)。6.安全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说明两组治疗均安全。结论: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确切,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溃疡愈合,改善中医症候,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司海兵[10](2020)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解剖位置及大小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不同解剖位置及大小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腹腔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住院期间经病理分析确诊的不同解剖位置及大小的胃GIST患者的临床电子病历资料,依据排除纳入标准筛选后,共86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腹腔镜组,另一组为开腹组,两组人数均为43例。观察资料包括:(1)一般资料:两组的年龄、性别、BMI指数、肿瘤大小(以最大径为准)、肿瘤生长方式、肿瘤部位、WIC评分、危险程度分级。(2)术中术后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外周血第一天、第三天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值(CRP)等资料。(3)随访相关数据:5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等,经分析亚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解剖位置及大小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指数、肿瘤大小、肿瘤生长方式、肿瘤部位、WIC评分、危险程度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外周血第一天、第三天白细胞计数及CRP这些资料上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有利部位GIST,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外周血第一天、第三天白细胞计数及CRP这些资料上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不利部位GIST,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外周血第一天、第三天白细胞计数及CRP这些资料上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腔镜组患者中,不同解剖位置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有利部位组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外周血第一天、第三天白细胞计数及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5cm和≥5cm患者中,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外周血第一天、第三天白细胞计数及CRP这些资料相比,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组并发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5年无复发生存率与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解剖位置及大小胃间质瘤具有较多优点,是中小型胃GIST手术首选,同时对于不利位置及大于等于5cm以上胃GIST有良好的短期疗效,对患者远期预后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图2幅;表12个;参128篇。
二、胃镜诊断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镜诊断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2例(论文提纲范文)
(1)53例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入选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癌性腹水诊断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腹水的病因及性别、年龄 |
2.临床表现 |
3.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
4.腹水的实验室指标检测 |
4.1 腹水常规及生化指标的检测 |
4.2 腹水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
4.3 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 |
5.影像学和消化内镜检查 |
6.腹腔镜探查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水病因分析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2)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肠恶性肿瘤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胃腔液体充盈超声对比胃镜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实验对象来源 |
2.1.2 入选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实验对象 |
2.2 实验方法 |
2.2.1 胃腔液体充盈超声疾病检查与诊断标准 |
2.2.2 胃镜疾病检查与诊断标准 |
2.2.3 分析指标 |
2.2.4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胃腔液体充盈超声与胃镜对疾病检出情况 |
3.2 胃腔充盈超声对癌前疾病、胃癌与病理诊断比对情况 |
3.3 胃镜诊断胃癌前疾病、胃癌与病理诊断的比对情况 |
3.4 胃腔液体充盈超声、胃镜诊断符合率比较 |
3.5 胃腔液体充盈超声对于胃癌分期与病理诊断的比较 |
3.6 癌前疾病及癌变的血流分级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
2.1 GIST的基本特征 |
2.1.1 GIST的流行病及临床表现 |
2.1.2 诊断及鉴别诊断(CT 及活检、分子诊断及基因测序) |
2.1.3 治疗 |
2.2 伊马替尼治疗GIST相关研究 |
2.2.1 伊马替尼的出现 |
2.2.2 伊马替尼治疗GIST临床疗效 |
2.2.3 伊马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 |
2.3 小结 |
第3章 临床疗效的资料和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治疗方法 |
3.3 随访 |
3.4 客观疗效评价 |
3.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章 临床疗效的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性别及年龄 |
4.1.2 肿瘤原发位置 |
4.2 GIST临床病理特征 |
4.2.1 肿瘤直径 |
4.2.2 核分裂象 |
4.2.3 Ki-67 指数 |
4.2.4 组织形态 |
4.2.5 免疫组化 |
4.3 GIST基因突变类型 |
4.4 GIST危险度分级 |
4.5 复发转移情况 |
4.6 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 |
4.7 生存情况 |
4.8 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4.8.1 影响RFS(PFS)的单因素分析 |
4.8.2 影响OS的单因素分析 |
4.8.3 影响RFS(PFS)的多因素分析 |
4.8.4 影响OS的多因素分析 |
4.9 临床疗效的讨论 |
4.10 临床疗效的结论 |
第5章 安全性分析的资料和方法 |
5.1 一般资料 |
5.1.1 纳入标准 |
5.1.2 排除标准 |
5.2 观察及随访 |
5.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6章 安全性分析的结果 |
6.1 一般结果 |
6.2 GIST患者口服伊马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 |
6.3 安全性分析的讨论 |
6.4 安全性分析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磁控胶囊内镜优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一代高清高频磁控胶囊内镜的初步临床研究: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可分离式系线磁控胶囊内镜完整检查上消化道与小肠的初步临床研究:一项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控胶囊内镜及其优化技术在消化道检查中的应用现况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7)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8)205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严重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基本资料 |
3.2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
3.3 单因素分析急性严重下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
3.4 多因素分析急性严重下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下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9)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或脱落标准 |
2 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 |
3.2 治疗后结果比较 |
3.3 不良反应比较 |
3.4 安全性比较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Hp相关性溃疡的认识 |
4.2 祖国医学对Hp相关性溃疡的认识 |
4.3 导师对胃脘痛(Hp相关性溃疡)的认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病例报告表 |
附录 B:PU中医症状评分表 |
附录 C: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解剖位置及大小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临床表现 |
1.1.3 辅助检查 |
1.1.4 合并症 |
1.1.5 术后病理 |
1.2 研究方法 |
1.2.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2 手术方式 |
1.2.3 亚组分析依据 |
1.2.4 观察指标 |
1.2.5 术后随访 |
1.2.6 统计学方法 |
1.3 结果 |
1.3.1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1.3.2 有利部位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1.3.3 不利部位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1.3.4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
1.3.5 有利部位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
1.3.6 不利部位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
1.3.7 腹腔镜组有利部位与不利部位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
1.3.9 肿瘤大小≥5cm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
1.3.10 术后随访结果 |
1.4 讨论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特征及病程发展 |
2.2 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标记特征 |
2.3 影像学及生物学诊断 |
2.4 手术及药物治疗 |
2.4.1 手术治疗 |
2.4.2 药物标靶治疗 |
2.5 手术及药物治疗预后及复发风险 |
2.5.1 手术治疗预后及风险 |
2.5.2 标靶药物治疗预后及风险 |
2.6 腹腔镜在GIST中的应用 |
2.6.1 腹腔镜在GIST中应用概述 |
2.6.2 肿瘤位置对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
2.6.3 肿瘤大小对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
2.7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胃镜诊断原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53例腹水病因的鉴别诊断与临床分析[D]. 冯奇.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2]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3]胃腔液体充盈超声对比胃镜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D]. 江泠泠. 南华大学, 2019(01)
- [4]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2例诊治分析[J]. 王福江,李增军,林爱德. 华夏医学, 1998(06)
- [5]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分析[D]. 杨怀玺. 吉林大学, 2021(01)
- [6]磁控胶囊内镜优化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索性研究[D]. 蒋斌.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7]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疗研究[D]. 王孟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205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征及严重危险因素分析[D]. 张琼侠.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香砂理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溃疡(脾胃虚寒型)的疗效观察[D]. 徐广东.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解剖位置及大小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D]. 司海兵.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肿瘤论文; 十二指肠论文; 小肠论文; 病理报告论文; 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