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转型期图书馆的剪报信息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魏哲[1](2019)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稿本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文本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以文本研究的视角阐释和丰富这一种理论价值已然成为当下经典文本研究的一种广泛思路。《人间词话》在众多国学经典之中又因其厚重的历史代入感和丰富的文本特色而具有文学文本的研究代表性。这种丰富的文本特色在其研究的维度上首先表现为三种稿本形成的流变历史,正是经作者本人不同人生阶段操刀而成的文本内在衍生形态变化,使得单一文本概念下具有了特定的比较可能。探索这一《人间词话》潜在的文本价值,不失为当前研究独辟蹊径的一种研究理路。本研究在既往《人间词话》丰富研究的基础上,以比较思维切入文本研究,以历史文化变迁审视三种稿本的演变,以作者思想历程关照文本底蕴。本文绪论部分对《人间词话》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特别是文本研究和文本比较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引论部分对《人间词话》的稿本形成与演变进行了历史性梳理;主论部分通过结构编排、条目增删、字句校改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交互比较分析;余论部分对王国维自身生命体悟的文本关照进行了初步阐释。本研究从文献学的角度,以《人间词话》三种稿本为研究对象,通过交互比较分析的思路,在对比三种稿本相互依存和演变的关系中,进一步探索了《人间词话》三种稿本各自的文本特点,进一步梳理了《人间词话》三种稿本的演变内因、衍生特征的关照价值,进一步考察了王国维的词学思想及其治学理念。经过述论,为《人间词话》的深入研究以及近代历史文化变迁与文本反映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些微思考。
丁祖峰[2](2016)在《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政府智库建设需要,公共图书馆要明确在政府智库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服务关系;顺应数字化趋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资源库;改变服务模式并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提高专业队伍的服务水平;构建多馆合作、共建共享的服务机制。
胡洪彬[3](2013)在《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符合社会管理的理论逻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及公共图书馆自身特性的内在逻辑。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可以通过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合作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模式来加以实现。当前,我国应当积极通过完善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供给机制、内外管理机制、社会服务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途径,为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坚实根基。
王懂[4](2012)在《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改进研究 ——以泊头市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图书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不仅有传统的信息服务内容,也有目前以网络为技术支撑的服务模式。中小企业作为特别的企业类型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和环境影响,在信息获取方面存在不同的需求特点和需求障碍。本文通过对特定区域的公共图书馆进行企业信息服务内容的调查分析,并对中小企业用户信息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结合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特征和获取困境,提出了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内容的改进措施。文章分别从中小企业用户的信息意识、企业信息保障情况和信息需求设计调查问卷,总结中小企业信息获取特点和障碍。建议公共图书馆从服务内容、资源建设、宣传方式和收费问题四个方面完善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最后,阐明了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具有广阔前景,它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新兴[5](2012)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世纪之交,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复兴与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日臻完善,共同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和发展。继“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十二五”规划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发展目标,预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各自为政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涉及到经费来源、人事安排、业务规范,以及信息资源产权、整合、物流等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以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为依据,提炼出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系统探讨了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展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已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主,但已开始向农村延伸;按照服务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的规模;地方政府主导与图书馆自发推动两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启动模式并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变革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改进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第2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集群理论、长尾理论、劳动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全局导向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各尽所能原则、用户参建原则应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坚持的指导原则。第3章,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完善的理事会制度和图书馆协会标准条例的规范。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全面的用户需求调查,严格的评估制度,详细的发展规划,细致的建设标准为特征。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共同以实物或经费划拨的方式,州立图书馆以配置图书或参与书目加工等方式支持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但各州的具体实施方式又不尽相同。第4章,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被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信息资源实行分层收藏;建立中央备用书库作为贮存图书馆;通过专业公司和审计署等第三方组织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严格审计。澳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分工收藏文献,通过法定收藏制度全面收藏本地出版物,注重馆藏资源保护与特藏开发。台湾总分馆体系由总馆承担信息资源建设业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为分馆配置馆藏。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的信息资源建设有专门的法规保障,并且非常强调馆藏统计工作。第5章,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其模式。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主体,多样化的资源采编方式,因地制宜的文献物流方案等。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可以把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划分为统一建设模式、委托建设模式、联合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从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来源、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归纳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条件等方面对各种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6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按照覆盖的行政区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服务体系。不同等级的服务体系适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同一等级,不同面积和结构的行政区的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各不相同。在省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和面积较小的省级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地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混合型和单一型地级行政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县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县、县级市、市辖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以山西省为例,在细致分析了各个行政区的面积、经济状况、政府财政能力、图书馆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地适合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第7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合作构建跨系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将与其他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融合,从而转变为更高层级的跨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混合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实现模式转变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持。第8章,结语。系统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罗博,赵蕊菡[6](2012)在《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文中提出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网融合为图书馆拓展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创造了机遇。文章在国内外图书馆实践与用户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程,增进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的主动性;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的针对性;挖掘整合信息,提升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的深度;结合本地实际,促进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特色化;设置专门岗位,加强政府数字信息利用的指导等对策建议。
窦建爽[7](2011)在《论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建设》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各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公共图书馆体系的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体系下一种特殊的类型,开发区及企业的发展都对工业园区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园区图书馆不仅承担着公共图书馆的职责,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本文旨在对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概括,梳理工业园区图书馆理论及实践等基础内容,分析工业园区图书馆在管理及服务等方面的现状,并针对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特征对其管理及服务进行论述,提出相应措施。由于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发展时间还较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工业园区图书馆建设的研究不仅对工业园区图书馆进一步的系统性发展有帮助,同时对公共图书馆体系的研究也是一种丰富和完善,有其特定的意义及价值。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研究背景、发展及研究现状等相关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与工业园区图书馆发展相关的一些实践背景及理论基础包括对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定义及特征等问题的论述。第三部分主要对工业园区图书馆建设主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工业园区图书馆构建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办馆模式。第四部分则是对工业园区图书馆资金、馆藏、人员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第五部分则是对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第六部分则是对本文的总结及展望。本文是立足于之前的研究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些许创新。第一,对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定义和性质上进行了界定及描述。第二,在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办馆模式上提出实施多层次的建设主体,“一馆两制”的总分馆制。第三,在管理模式上提出在科学合理的管理过程监控下,建立起由有保障的资金支持、特色的馆藏资源及专业的学科馆员队伍形成的“三足鼎立”基础支撑的策略。
尹翔宇[8](2011)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与日俱增。由于知识贫困,信息缺乏,致使外来务工人员沦为“信息穷人”成为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为社会全体公众实施知识公平分配的责任,信息咨询是改变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信息穷人”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运行机制课题也随之提出,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运用问卷调查、比较借鉴、文献阅读、个别访谈等方法,对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上海、南京等地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和利用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情况,得出其信息需求的特点,为图书馆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实践基础。然后,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和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馆员保障机制,对咨询馆员的素质、设置及培训等进行分析,实现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人员保障。在上述基础上,设计了图书馆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信息咨询服务工作机制,主要从服务模式、网站建设、质量监督控制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王茂林[9](2010)在《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及信息平台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是其整合资源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推动企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为发挥信息服务优势,高校图书馆推出迎合企业信息需求特点的信息服务。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手段和模式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决策、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竞争对手分析必不可少的依据和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部分。然而,企业管理信息资源面临很多困难,比如信息意识不足、缺乏信息资源开发经验和缺少专业人才等,迫使企业急切的向外界寻求帮助,继而产生了大量信息服务需求,这就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提供了机会。但是,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模式在新形势下,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企业需求。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转变观念,把信息服务模式的优势和信息服务内容有效集成,建设面向企业的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和知识服务平台。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面向企业的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现状,尤其是对比了国内和国外在信息服务的差距,总结出国内信息服务模式和国外信息服务内容的特点;其次是对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内涵、要素、目标、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策略、原则、信息服务类型,提出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实现的三种平台: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和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服务平台,并指出其特征和措施;最后通过对重庆大学图书馆开展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的实践案例来进一步说明高校图书馆推广面向企业的三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发展。
魏崇[10](2009)在《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挑战与选择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社会转型期新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形势下,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其中既包括了外部环境的新的发展,也包括了图书馆自身管理体制在转型期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都使得今天的图书馆的服务不同于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本文主要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为例,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政府责任、市场机制、事业单位治理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国家图书馆的功能(公共性的中央图书馆)的讨论,以及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界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图书馆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需要面临几个重要的问题:“公平性”也称均衡性,指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的公平分配问题,就图书馆公共服务而言,普遍均等、无差别、无歧视的公共服务理念是基本要求;“公益性”问题,重点探讨“收费”与“免费”服务引起的广泛争议;以及“基本性”问题,即界定图书馆服务中哪些是政府要保障的基本文化需求,与“适度原则”相对应。图书馆服务的整体商品属性是准公共物品,但具体到图书馆的具体服务产品则又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通过界定图书馆服务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明确了哪些服务属于增值服务的部分,是可以收费的物品,对于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公益性保障,对于可收费物品则应当主要利用市场机制的手段来解决。图书馆服务的公共物品属性上,政府的责任不能缺失,但同时政府作为责任者,实施者可以多元化,服务外包和公共服务市场化也可以引入图书馆服务领域。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图书馆进行借鉴,提出了对策建议是:国家图书馆要成为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主节点;参与世界范围的共享合作,推进国际化;引入新技术推进现代业务的全面开展,推进现代化。
二、略论转型期图书馆的剪报信息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转型期图书馆的剪报信息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王国维《人间词话》稿本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间词话》稿本形成考述 |
第一节 《人间词话》题名索解 |
一、初号“人间”的文献踪迹 |
二、静观“人间”的意涵根柢 |
第二节 《人间词话》稿本回溯 |
一、125则手稿本 |
二、64则初刊本 |
三、31则再刊本 |
第三节 《人间词话》撰作考略 |
一、《人间词话》的初撰历程 |
二、《人间词话》的脱稿辨疑 |
第二章 《人间词话》三种稿本结构编排比较 |
第一节 手稿本:形式舒散的结构形态 |
一、次序编排错落 |
二、数则连缀集评 |
三、论说方式贯通 |
四、理论间杂补充 |
五、审美取向统一 |
第二节 初刊本:整饬精当的话语形态 |
一、基本理论的总述 |
二、批评实践的展开 |
三、宏观余论的归结 |
第三节 再刊本:同中求异的自觉形态 |
一、整体上文体演变的首尾强化 |
二、具体到词史梳理的完整简明 |
小结 |
第三章 《人间词话》三种稿本未刊条目比较 |
第一节 从初刊本的未刊条目观其对手稿本的整合性理论精裁 |
一、50 则未刊稿对12 则初删条目词论取向的承继 |
二、50 则未刊稿于初删条目以外的自有特征 |
第二节 从再刊本未刊条目观其对初刊本的学理性自我扬弃 |
一、学术考辩深化后的理论重审 |
二、研究视域扩大后的接受改观 |
三、西学理念重整后的本体回归 |
小结 |
第四章 《人间词话》三种稿本字句校改比较 |
第一节 三种稿本表述性改动的浅层细腻润饰 |
一、着意个别字词的调整 |
二、为求精准简练的推敲 |
第二节 三种稿本审辨性改动的深层意义关涉 |
一、史实考订之更正 |
二、宏旨阐发之完备 |
小结 |
第五章 从三种稿本变化观照王国维个体生命境界 |
第一节 文化嬗变进程下稿本的时代因应 |
第二节 人生治学历程中思想的渐次进深 |
第三节 生命体验本相里境界的三重观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国维词之“人间”统计表 |
附录二 《人间词话》三种稿本条目次序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政府智库理念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
1.1 为政府智库建设服务促使公共图书馆服务转型 |
1.2 用户需求对公共图书馆提出更高的要求 |
1.3 新技术的发展为提升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可能 |
2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决策服务存在的问题 |
2.1 公共图书馆对政府决策需求把握不准确 |
2.2 公共图书馆对政府决策服务模式过于传统单一 |
2.3 从事信息服务人员的研究分析水平不高 |
2.4 公共图书馆缺少与其它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 |
3 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智库建设与服务的思考 |
3.1 明确公共图书馆的角色和服务定位 |
3.2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长期服务关系 |
3.3 顺应数字化趋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资源库 |
3.4 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功能 |
3.5 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提高专业队伍的服务能力 |
3.6 强强联合,构建多馆合作的服务机制 |
4 结语 |
(3)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1.1 从社会管理的理论逻辑视角探析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可行性 |
1.2 从我国转型期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视角探析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可行性 |
1.3 从公共图书馆自身特性的内在逻辑视角探析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可行性 |
2 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 |
2.1 参与公共决策 |
2.2 参与合作治理 |
2.3 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
3 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创建 |
3.1 建构资源供给机制, 为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奠定坚实根基。 |
3.2 完善内外管理机制, 凝聚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坚实力量。 |
3.3 优化社会服务机制, 拓展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广度与深度。 |
3.4 建构绩效评估机制, 完善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指标体系。 |
4 结语 |
(4)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改进研究 ——以泊头市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工作现状 |
1.2.3 国外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
1.2.4 国外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工作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理论概述与调查 |
2.1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 |
2.1.1 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新老五定律 |
2.1.2 图书馆服务新五律 |
2.2 图书馆信息服务概述 |
2.2.1 信息资源 |
2.2.2 信息服务 |
2.3 代表性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调查 |
2.3.1 调查对象、方法与步骤 |
2.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章 以泊头市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为例 |
3.1 工业园区企业情况概述 |
3.2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3.3 工业园区汽车模具产业中小企业基本信息统计 |
3.3.1 被调查企业的性质和规模 |
3.3.2 被调查企业的研发人员情况 |
3.4 汽车模具中小企业信息资源保障情况统计 |
3.4.1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保障现状 |
3.4.2 汽车模具中小企业信息需求外部保障状况 |
3.5 汽车模具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状况统计 |
3.5.1 企业信息需求类型调查统计 |
3.5.2 企业希望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类型 |
3.5.3 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目的 |
3.6 汽车模具行业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主要障碍 |
3.6.1 行业信息需求障碍 |
3.6.2 企业获取不便利的信息类型 |
第4章 中小企业用户信息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
4.1 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统计内容分析 |
4.1.1 企业信息资源保障状况分析 |
4.1.2 企业信息需求状况分析 |
4.1.3 企业信息需求障碍分析 |
4.2 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特点分析 |
4.2.1 企业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性 |
4.2.2 企业用户信息需求的专业化 |
4.2.3 企业用户信息需求的效用性 |
4.3 影响中小企业信息需求的因素分析 |
4.3.1 企业用户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 |
4.3.2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
4.3.3 图书馆因素的影响 |
第5章 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改进建议 |
5.1 服务内容改进措施 |
5.1.1 传统信息服务的改进 |
5.1.2 市场信息服务的改进 |
5.1.3 金融信息服务的改进 |
5.1.4 人才信息服务的改进 |
5.1.5 行业信息服务的改进 |
5.2 资源建设改进措施 |
5.3 宣传方式改进措施 |
5.4 收费问题改进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外研究进展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评析 |
0.3 国内研究进展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评析 |
0.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5.1 研究难点 |
0.5.2 主要创新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 |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与发展 |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涵 |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
1.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
1.2.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1.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 |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变革 |
1.3.1 改变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 |
1.3.2 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
1.3.3 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 |
1.3.4 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 |
2.1 理论基础 |
2.1.1 集群理论 |
2.1.2 长尾理论 |
2.1.3 劳动分工理论 |
2.1.4 资源配置理论 |
2.2 指导原则 |
2.2.1 全局导向原则 |
2.2.2 协同合作原则 |
2.2.3 各尽所能原则 |
2.2.4 用户参建原则 3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3.1 美国 |
3.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表现形式 |
3.1.2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1.3 地区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2 英国 |
3.2.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
3.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2.3 特点分析 |
3.3 澳大利亚 |
3.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 |
3.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3.3 特点分析 4 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4.1 香港 |
4.1.1 组织架构 |
4.1.2 信息资源建设 |
4.1.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2 澳门 |
4.2.1 组织架构 |
4.2.2 信息资源建设 |
4.2.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3 台湾 |
4.3.1 总分馆体系 |
4.3.2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5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模式 |
5.1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 |
5.1.1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
5.1.2 特点分析 |
5.2 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划分 |
5.2.1 统一建设模式 |
5.2.2 委托建设模式 |
5.2.3 联合建设模式 |
5.2.4 自主建设模式 |
5.3 统一建设模式 |
5.3.1 典型案例 |
5.3.2 特点分析 |
5.3.3 适用性分析 |
5.4 委托建设模式 |
5.4.1 典型案例 |
5.4.2 特点分析 |
5.4.3 适用性分析 |
5.5 联合建设模式 |
5.5.1 典型案例 |
5.5.2 特点分析 |
5.5.3 适用性分析 |
5.6 自主建设模式 |
5.6.1 典型案例 |
5.6.2 特征分析 |
5.6.3 适用性分析 6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 |
6.1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1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
6.1.2 成员图书馆的原有基础 |
6.1.3 图书馆领导的思想观念 |
6.1.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模 |
6.1.5 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
6.1.6 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 |
6.2 各级行政区适用的模式 |
6.2.1 省级行政区 |
6.2.2 地级行政区 |
6.2.3 县级行政区 |
6.3 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
6.3.1 省级行政区 |
6.3.2 地级行政区 |
6.3.3 县级行政区 7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
7.1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
7.1.1 单一系统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存在封闭性 |
7.1.2 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具有互补性 |
7.2 实现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条件 |
7.2.1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 |
7.2.2 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 |
7.2.3 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 |
7.3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
7.3.1 协作网的组织运行机制 |
7.3.2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内容 |
7.3.3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成效 |
7.3.4 特点及启示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
(6)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过程与方法 |
2 关于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文献综述 |
3 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能力调查 |
3.1 公共图书馆政府数字资源建设 |
3.2 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方式 |
4 三网融合环境下提高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能力的对策 |
4.2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的针对性 |
4.3 挖掘整合信息, 提升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的深度 |
4.4 结合本地实际, 促进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特色化 |
4.5 设置专门岗位, 加强政府数字信息利用的指导 |
(7)论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工业园区图书馆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
1.2.2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工业园区图书馆发展的实践背景及理论基础 |
2.1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实践背景 |
2.1.1 工业园区的发展 |
2.3.2 企业图书馆的发展 |
2.2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概念 |
2.2.1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定义 |
2.2.2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特征 |
2.3 工业园区图书馆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图书馆概念的拓展 |
2.3.2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3.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
2.3.4 系统论 |
第3章 工业园区图书馆建设主体及办馆模式 |
3.1 工业园区图书馆建设主体现状 |
3.2 基于建设主体的办馆模式划分 |
3.2.1 独立办馆模式 |
3.2.2 总分馆制模式 |
3.2.3 其他改造模式 |
3.2.4 三种办馆模式的对比分析 |
3.3 构建适合工业园区图书馆发展的办馆模式 |
3.3.1 多层次的建设主体 |
3.3.2 完善“一馆两制”的总分馆制模式 |
第4章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管理 |
4.1 工业园区图书馆资金管理现状 |
4.1.1 经费来源 |
4.1.2 经费支出 |
4.1.3 经费不足 |
4.2 工业园区图书馆馆藏资源现状 |
4.2.1 数字资源比例增大 |
4.2.2 馆藏偏向于科技型文献资源 |
4.2.3 特色馆藏不完善 |
4.3 工业园区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 |
4.3.1 偏向企业化管理模式 |
4.3.2 人员结构趋于平衡 |
4.3.3 缺乏专业学科馆员 |
4.4 工业园区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策略 |
4.4.1 建立有保障的资金支撑 |
4.4.2 发展特色的馆藏资源 |
4.3.3 培养一支专业的学科馆员队伍 |
4.3.4 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过程 |
第5章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
5.1 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特点 |
5.1.1 工业园区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 |
5.1.2 工业园区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
5.1.3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
5.2 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的现状 |
5.2.1 基础信息服务 |
5.2.2 科技查新服务 |
5.2.3 定题服务 |
5.2.4 企业竞争情报服务 |
5.2.5 拓展型服务 |
5.3 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现状 |
5.3.1 即时通讯服务 |
5.3.2 上门服务 |
5.3.3 网络服务 |
5.3.4 新媒介服务 |
5.4 完善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策略 |
5.4.1 加强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
5.4.2 创建品牌型信息服务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实践现状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实践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公共图书馆 |
二、图书馆信息咨询 |
三、弱势群体 |
四、外来务工人员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图书馆学五定律 |
二、用户权益理论 |
三、图书馆工作理论 |
四、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五、信息咨询理论 |
第三章 外来务工人员信息咨询主体研究 |
第一节 外来务工人员的形成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情况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情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馆员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咨询馆员的角色和任务 |
一、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馆员的角色定位 |
二、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馆员的任务 |
第二节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馆员的素质要求 |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馆员的设置 |
第四节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馆员的培训 |
一、培训原则 |
二、培训方式 |
三、培训内容 |
第五节 图书馆信息馆员的激励 |
第五章 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工作机制 |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运作现状 |
第二节 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运作体系设计 |
一、设计的原则 |
二、设计的思路 |
三、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运作体系的框架 |
第三节 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建设 |
一、网站的设计 |
二、关键技术支撑 |
三、网站的宣传 |
四、电子参考源的建设 |
五、数据库的建设 |
第四节 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 |
一、流动咨询服务台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 |
二、项目管理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 |
三、网络课堂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 |
第五节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工作质量监督控制 |
第六节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的外部环境支持 |
一、政府的角色 |
二、公共图书馆法的确立 |
三、相关图书馆的领导支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及信息平台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本文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研究方法 |
1.2.3 本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面向企业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
2.1 国内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
2.1.2 其他研究者的主要观点 |
2.2 国外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
2.2.1 美国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
2.2.2 其他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
2.3 国内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不足 |
2.3.1 国内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主要类型 |
2.3.2 国内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不足 |
3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
3.1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内涵 |
3.1.1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概念 |
3.1.2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目标 |
3.1.3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结构 |
3.2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和层次 |
3.2.1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 |
3.2.2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层次 |
3.3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特征 |
3.3.1 信息服务应用性强 |
3.3.2 信息服务风险性高 |
3.3.3 信息服务技术性强 |
3.3.4 信息服务主动性高 |
3.4 企业信息需求 |
3.4.1 国家或地区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
3.4.2 竞争情报 |
3.4.3 行业动态信息 |
3.4.4 金融信息 |
3.4.5 专利信息 |
4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4.1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开放式文献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4.1.1 面向企业的开放式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特点 |
4.1.2 面向企业的开放式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保障措施 |
4.1.3 面向企业的开放式文献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4.2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4.2.1 面向企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的特点 |
4.2.2 面向企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措施 |
4.2.3 面向企业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4.3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4.3.1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服务内涵 |
4.3.2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特点 |
4.3.3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实施措施 |
4.3.4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
4.4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策略 |
4.4.1 层级逐级推进策略 |
4.4.2 循序渐进过程策略 |
4.5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
4.5.1 网络资源挖掘技术 |
4.5.2 全文检索技术 |
4.5.3 Push技术 |
4.5.4 数据库技术 |
4.5.5 智能代理技术 |
4.5.6 知识仓库技术 |
5 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实践 |
5.1 重庆大学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优势 |
5.1.1 馆藏资源优势 |
5.1.2 信誉优势 |
5.1.3 人力资源优势 |
5.1.4 技术优势 |
5.2 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研究背景 |
5.2.1 企业简介 |
5.2.2 企业个性化信息需求调研 |
5.2.3 企业个性化信息需求分析 |
5.3 企业情报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
5.3.1 企业情报管理现状 |
5.3.2 企业情报管理存在的问题 |
5.4 企业个性化情报服务平台设计 |
5.4.1 企业个性化情报服务平台设计原则 |
5.4.2 企业个性化情报服务平台建设目标设计 |
5.4.3 企业个性化情报服务管理平台设计 |
5.4.4 企业个性化情报服务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
5.4.5 企业情报服务平台主要涉及技术 |
5.5 企业个性化情报服务平台实施措施 |
5.5.1 企业情报组织模式 |
5.5.2 企业情报安全保护措施 |
5.5.3 企业人员培训 |
5.5.4 加强企业领导情报管理职责 |
5.5.5 重视企业人际网络 |
5.6 企业情报服务平台利用现状统计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挑战与选择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 |
1.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济和社会背景 |
1.2 图书馆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 |
1.2.1 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变化 |
1.2.2 传统的“出版——阅读”产业链延伸带来的挑战 |
1.2.3 国民阅读率的变化和阅读习惯的变化 |
1.2.4 信息时代巨大变革给图书馆的生存环境带来冲击 |
1.3 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
1.3.1 图书馆公共服务公益性的挑战 |
1.3.2 图书馆服务多元化的发展瓶颈 |
1.3.3 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不均衡 |
1.3.4 公共图书馆资源整体仍较匮乏 |
1.4 研究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文献综述 |
1.4.2 研究问题及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界定 |
2.1 公共服务的涵盖 |
2.1.1 公共服务的认识过程 |
2.1.2 公共服务的定义 |
2.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涵盖 |
2.2.1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要求与基本途径 |
2.2.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 |
2.2.3 图书馆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 |
2.2.4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 |
2.3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政府的责任与定位 |
2.3.1 公共服务的政府责任 |
2.3.2 公共服务提供中政府的角色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家图书馆公共服务的特点 |
3.1 国家图书馆的功能、属性和定位 |
3.1.1 “国家图书馆”的职能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职能 |
3.1.2 国家图书馆不是公共图书馆,但有公共服务职能 |
3.1.3 其他主要国家的国家图书馆的公共性借鉴 |
3.2 国家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投入与产出 |
3.2.1 国家图书馆近年以来的经费情况 |
3.2.2 国家图书馆用有限的经费提供了世界级规模的公共服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商品属性分析 |
4.1 公共物品的界定 |
4.1.1 公共物品的分类源流 |
4.1.2 公共物品的一般特点 |
4.1.3 国内学界对公共服务属性的研究 |
4.2 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商品属性 |
4.2.1 一般意义上的图书馆服务从整体商品属性上属于准公共产品 |
4.2.2 图书馆具体服务产品的商品属性的研究 |
4.2.3 政府的责任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书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问题分析 |
5.1 图书馆服务的“公平性”问题 |
5.1.1 普遍均等的理念 |
5.1.2 普遍服务 |
5.1.3 均等服务 |
5.1.4 效率与公平的博弈 |
5.1.5 分层服务与平等服务的辩论 |
5.2 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公益性”问题 |
5.2.1 公益性原则 |
5.2.2 公益服务与收费服务的思辨 |
5.3 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基本性”问题 |
5.3.1 图书馆公共服务应当适度,应当首先以满足基本公共服务为主 |
5.3.2 基本公共服务之外,图书馆可以开展增值服务 |
5.4 图书馆服务的实施主体多元化问题 |
5.4.1 服务外包是公共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重要趋势 |
5.4.2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界定 |
5.4.3 “公共服务市场化”与“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区别 |
5.4.4 图书馆业务外包的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家图书馆在新世纪的使命变革:对策与政策建议 |
6.1 从“文献孤岛”到“信息节点”:国家图书馆应当成为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主节点 |
6.1.1 建立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
6.1.2 资源门户与知识导航 |
6.1.3 文献提供服务 |
6.2 “国际化”的进程:参与、融入世界范围的共享与合作,从共享者、跟随者成为领导者 |
6.2.1 国外图书馆的在资源共享上的实践 |
6.2.2 国家图书馆的实践 |
6.3 “现代化”的进程:运用技术推动服务发展 |
6.3.1 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组织:图书馆针对信息疾病有可能的作为 |
6.3.2 依托数字平台的现代图书馆服务 |
6.4 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对策:资源与服务共享 |
6.4.1 引导需求,推送服务 |
6.4.2 国家图书馆的实践 |
6.5 开发图书馆核心价值与核心竞争力 |
6.5.1 图书馆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 |
6.5.2 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 |
6.5.3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核心价值 |
6.6 图书馆资源的变革对策:开放资源,创新资源 |
6.6.1 广义的公共图书馆的理念:拓展公共开放的图书馆体系 |
6.6.2 在新的资源体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
6.7 图书馆资金筹集与使用的变革 |
6.7.1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财政资金拨付使用效率问题 |
6.7.2 扩大筹集资金体系,引入社会捐助资金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7.2 本文探索的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
7.3 不足和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略论转型期图书馆的剪报信息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王国维《人间词话》稿本比较研究[D]. 魏哲.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2]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J]. 丁祖峰. 新世纪图书馆, 2016(12)
- [3]公共图书馆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与机制研究[J]. 胡洪彬. 图书馆建设, 2013(02)
- [4]公共图书馆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改进研究 ——以泊头市工业园区中小企业为例[D]. 王懂. 河北大学, 2012(08)
- [5]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 张新兴. 武汉大学, 2012(06)
- [6]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J]. 罗博,赵蕊菡. 图书与情报, 2012(02)
- [7]论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建设[D]. 窦建爽. 河北大学, 2011(11)
- [8]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研究[D]. 尹翔宇. 广西民族大学, 2011(01)
- [9]面向企业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及信息平台实践研究[D]. 王茂林. 重庆大学, 2010(03)
- [10]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挑战与选择 ——以国家图书馆为例[D]. 魏崇. 清华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