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下脓疱性皮肤病

角膜下脓疱性皮肤病

一、角层下脓疱性皮病(论文文献综述)

赵妍,杨旭芳,邹先彪[1](2021)在《角层下脓疱病误诊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文中研究表明患者女,16岁,褶皱处反复脓疱、糜烂16年,双大腿红斑脓疱伴瘙痒1周。患者既往曾诊断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右大腿皮损组织病理:角质层下可见脓疱形成,棘层上方或角层下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层小血管周围水肿,淋巴细胞灶性浸润,符合脓疱病。右侧腋下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质层下见大疱形成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皮脚向下延伸呈网状,真皮层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标记:IgG、IgA、IgM、C3均为阴性。根据该患者临床表现,易误诊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结合病理及免疫荧光,最终诊断为角层下脓疱病。

刘洋爱,董正邦,王飞[2](2020)在《角层下脓疱性皮病合并结缔组织病二例》文中提出报道2例角层下脓疱性皮病,皮损均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脓疱,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角层下脓疱,直接免疫荧光阴性;脓疱疱液细菌培养阴性。患者1,女,53岁,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口服阿维A,糖皮质激素和羟氯喹治疗。患者2,女,69岁,合并干燥综合症及自身免疫性肝炎,予糖皮质激素及米诺环素治疗。2例患者均好转。

孟威威,林颖[3](2020)在《角层下脓疱性皮病1例》文中研究表明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躯干、四肢起红斑、脓疱1周。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双前臂开始出现散在红斑、脓疱,无痒痛等不适,遂至外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病毒性皮疹",给予盐酸泛昔洛韦片口服、炉甘石洗剂外搽等治疗,疗效欠佳,红斑、脓疱泛发至全身。遂至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门诊以"角层下脓疱病?IgA天疱疮?"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

王萍萍,孙扬,雷娜,于腾[4](2019)在《米诺环素治疗角层下脓疱病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报道米诺环素治疗角层下脓疱病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14岁,臀部、腹股沟、双下肢屈侧反复出现红斑、脓疱6年,加重半月。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角质层下脓疱,疱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示表皮细胞间及基底膜IgG、IgA、IgM、C3阴性。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角层下脓疱病。给予口服米诺环素,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1个月后皮损消退,维持治疗2个月,随访6个月,未复发。

骆彦霏,施仲香,周桂芝,刘华绪[5](2019)在《IgA天疱疮一例》文中提出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因全身反复红斑、脓疱伴瘙痒15年,加重3天,来我院就诊。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散在绿豆大脓疱,偶有瘙痒,脓疱破溃后自觉疼痛,皮损逐渐增多加重,来我院就诊。自诉组织病理示:角层下脓疱性皮病(未查见),门诊给予口服"氨苯砜100 mg日一次"治疗,患者自诉当时皮疹完全消退,后全身反复新发少许脓疱,部分皮

姜红浩,田黎明,邹亮,周小勇[6](2018)在《皮肤病住院患者568例M蛋白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M蛋白血症在皮肤病患者中的分布。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住院的568名皮肤病患者M蛋白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8例患者中,男性319例,女性249例,年龄192岁。送检M蛋白的皮肤病包括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皮肤血管炎、脂膜炎、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代谢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等。共检出M蛋白阳性患者23例,阳性率为4.05%,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4784岁。阳性患者主要分布于坏疽性脓皮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红皮病及角层下脓疱病中。M蛋白类型包括IgA、IgG、IgM及双克隆型,其中以IgA-λ型最常见。7例患者进一步行骨髓穿刺检查,其中2例M蛋白阳性患者并发恶性血液病(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并发B细胞淋巴瘤,1例带状疱疹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另5例患者均符合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结论:对于坏疽性脓皮病、角层下脓疱病等嗜中性皮病、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伴明显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皮炎湿疹类疾病可以检测M蛋白,以探讨其与这些疾病的相关性。

张力文,张勇,朱颜俊,瓦庆彪,涂媛[7](2017)在《角层下脓疱性皮病一例》文中研究指明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躯干、四肢反复红斑、丘疹、鳞屑,痒2年,脓疱4个月"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四肢开始出现散在小片红斑、丘疹、鳞屑,伴轻微瘙痒不适,皮疹逐渐增多,累及颈部、躯干及四肢。于外院就诊,诊断"银屑病",具体治疗不详,后皮疹部分消退,但易反复发作,无明显季节性。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上述皮疹再发、增多,且在上述皮疹基础上出现较多小脓疱,无发热、关节痛、口

吴曹英,邹云敏,吴秀娟,康晓静,普雄明[8](2017)在《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角层下脓疱病是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好发于中年妇女,临床上较少见,未成年人发病则罕见。本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点(躯干及褶皱部位细小脓疱)、病理检查提示角层下脓疱、免疫荧光阴性等可明确诊断。国内较早为陈汝庚[1]于1976年报道的两例儿童角层下脓疱病,近几十年陆续报道的未成年人发病病例不超过20例。现将我科近两年接诊的2例及文献报道的8例[1-8]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做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出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的特

王丽玮,徐浩翔,崔盘根[9](2016)在《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文中研究指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为急性全身性发疹样脓疱性皮肤病,临床特点为红斑基础上出现非毛囊性、无菌性脓疱;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药物是其最主要病因。文中对该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总结。

葛玲智[10](20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提高对两种疾病及其相关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两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关性。结果患者,女,62岁,反复出现面颈、背部疼痛性红色丘疹结节;双颊部水肿性红斑,伴有轻度脱屑;脱发,发质干枯、粗糙;多发口腔痛性溃疡;四肢关节肿胀,疼痛;辅助检查结果示:WBC2.81*10^9/L;血沉40mm/h(正常:0-20mm/h),补体C3<0.18(正常0.9-1.8g/L),补体C4<0.064g/L(正常:0.1-0.4g/L);抗核抗体1:100(+),抗dsDNA测定125.10IU/mL(正常:0-100IU/mL);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915.0mg/24h;谷丙转氨酶207.9U/L(正常:7-40U/L),谷草转氨酶198.1U/L(正常:13-35U/L)。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未见明显异常,真皮层散在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2.Sweet综合征。结论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嗜中性皮病并不少见,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鲜有分析报道,伴发时临床鉴别诊断困难,发病机制复杂。我们报道了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Sweet综合征,该患者Sweet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紊乱或日光暴露有关。综合分析我们认为Sweet综合征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不能完全排除独立发病的可能。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较好。希望更多的皮肤科医师关注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Sweet综合征。嗜中性皮病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二、角层下脓疱性皮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角层下脓疱性皮病(论文提纲范文)

(1)角层下脓疱病误诊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3)角层下脓疱性皮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4)米诺环素治疗角层下脓疱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
2 讨论

(6)皮肤病住院患者568例M蛋白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分布及阳性率
    2.2 送检M蛋白的患者皮肤病谱分布
    2.3 M蛋白阳性患者在皮肤病谱中的分布
    2.4 M蛋白测定结果
    2.5 部分M蛋白阳性患者的骨髓穿刺结果
3 讨论

(8)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1, 男, 12岁。
        1.1.2 病例2, 男, 14岁。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分析结果
3 讨论

(9)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2 病因
    2.1 药物
    2.2 感染
    2.3 其他
3 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辅助检查
    5.1 实验室检查
    5.2 药物斑贴试验 (DPTs) 、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 (IDT)
    5.3 针对AGEP的药物特异性体外免疫学试验
6 组织病理学
7 诊断
8 鉴别诊断
    8.1 感染性疾病
        8.1.1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SSS)
        8.1.2 细菌性毛囊炎
        8.1.3 皮肤癣菌病
        8.1.4 疥疮
        8.2.1 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 (GPP)
        8.2.2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SJS)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TEN)
        8.2.3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性症状的药物反应 (DRESS)
        8.2.4 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 (Sneddon-Wilkinson病)
        8.2.5 妊娠疱疹
9 治疗
    9.1 停用致病药物
    9.2 支持治疗
    9.3 外用药物治疗
    9.4 其他
1 0 结语

(10)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我院病例报道
    1.1 临床资料
2.病例讨论
    2.1 鉴别诊断
3.文献分析
    3.1 狼疮的皮肤表现
    3.2 狼疮相关的 Sweet 综合征
    3.3 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的嗜中性皮肤病
    3.4 发病机制
    3.5 治疗
4.总结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角层下脓疱性皮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角层下脓疱病误诊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J]. 赵妍,杨旭芳,邹先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05)
  • [2]角层下脓疱性皮病合并结缔组织病二例[J]. 刘洋爱,董正邦,王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10)
  • [3]角层下脓疱性皮病1例[J]. 孟威威,林颖.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01)
  • [4]米诺环素治疗角层下脓疱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 王萍萍,孙扬,雷娜,于腾.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09)
  • [5]IgA天疱疮一例[J]. 骆彦霏,施仲香,周桂芝,刘华绪.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01)
  • [6]皮肤病住院患者568例M蛋白检测结果分析[J]. 姜红浩,田黎明,邹亮,周小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10)
  • [7]角层下脓疱性皮病一例[J]. 张力文,张勇,朱颜俊,瓦庆彪,涂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12)
  • [8]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J]. 吴曹英,邹云敏,吴秀娟,康晓静,普雄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09)
  • [9]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J]. 王丽玮,徐浩翔,崔盘根.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06)
  • [10]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Sweet综合征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 葛玲智. 泰山医学院, 2016(06)

标签:;  ;  ;  ;  

角膜下脓疱性皮肤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