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预报 :生态学的一个前沿领域(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元[1](2021)在《砒砂岩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人工林格局优化》文中提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裸露砒砂岩区位于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水力、重力、冻融等多类型侵蚀交替发生导致侵蚀类型多样复合,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类型单一且配置模式相对简单,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流域内的侵蚀情况不尽相同,治理需求和土地可利用价值也有所差别,研究该区人工林体系空间配置优化对于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裸露砒砂岩区的圪秋沟流域为研究区,对小流域内近30a内土地利用转移特征、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依据对流域内侵蚀状况进行估算,分析侵蚀变化规律,研究人工林空间布局中的不合理之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人工林的合理比例,判断并选择出生态功能较强的林、树种组合比例,提出以侵蚀防控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小流域水土保持植被空间格局。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圪秋沟流域内现阶段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且利用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耕地广泛分布于河谷川滩地带,但是效益不高,单位面积产值较低,林地虽广泛分布,但是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较低,裸地零星分布于整个流域内,治理难度极大,圪秋沟流域内优势景观为草地,占流域总面积的59.46%,其次是林地,占流域总面积24.43%,裸地面积为21.11km2,占流域面积的9.35%,而水域、建设用地的面积之和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不到2.77%,1990~2018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为耕地减少14.16km2,主要向林地和草地转化,林地增加34.2km2、草地减少12.17km2、裸地减少8.13km2,由于大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裸地向草地和林地转化。(2)流域内水力侵蚀的强度主要决定于降雨、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近30年内圪秋沟流域内土壤侵蚀的程度有所缓解,各部位侵蚀强度均以微轻度侵蚀为主,地表覆被逐渐恢复,到2018年流域内微轻度侵蚀面积占比达到74.09%,但是流域内地形破碎,沟壑密布,中强度侵蚀分散镶嵌在大面积的微轻度侵蚀中,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侵蚀主要集中在流域内坡面的坡中部与沟道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在近30年内表现不同,裸地的土壤侵蚀强度最大,其次为草地和耕地,林地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最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平衡。(3)通过衡量人工植被恢复适宜与否,确定该区未来的林业建设的极限森林覆盖率为47.37%,基于研究流域的侵蚀防控和经济生态需求可以确立砒砂岩区典型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植被的林业配置模式包含陡坡防护林、沟缘防护林、沟底防护林、缓坡经济林和缓坡放牧林。砒砂岩区典型小流域人工林结构调整仍然是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在流域生态环境好转的基础上植被配置的目标开始向提升经济和生态效益方向侧重,本次人工林结构调整后的经济效益占据了仅次于侵蚀防控的地位。最终人工林结构,林种结构依次为,陡坡防护林(0.24464)、沟缘防护林(0.28697)、沟底防护林(0.21660)、缓坡经济林(0.14349)、缓坡放牧林(0.10830)。树种结构权重次序为,柠条(0.27945)>沙棘(0.25461)>山杏(0.16495)>油松×沙棘(0.12085)>油松×山杏(0.10615)>油松(0.07399)。
何维灿[2](2016)在《基于地貌类型单元的山西省土地利用变化与适宜性分析》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其时空变化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的反映,已成为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地貌直接影响土地覆被状态和土地承载力,明显控制着水热资源和光照的再分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的状态和发展方向。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土地利用过度,土壤侵蚀严重,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使境内土地利用格局发生较剧烈的变化,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土地利用适宜性,对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合理进行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区,运用遥感和GIS技术,首先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形因子和地貌类型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不同地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然后,估算山西省土壤侵蚀量,分析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探讨不同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和草地)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关系;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分析土地利用适宜性。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山西省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面积总和占到省域面积的95%以上。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耕地和草地的缩减,林地和建设用地的持续增加。地貌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分布随着起伏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林地分布比例随着起伏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从面积来看,耕地、林地和草地变化量,主要位于中起伏山地;水域变化主要集中在大起伏山地;建设用地变化主要分布于平原和台地;未利用地变化主要在小起伏山地。从动态度来看,耕地、草地和水域在大起伏山地地区动态度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地貌;林地动态度在平原区最大;建设用地的动态度最大位于丘陵;未利用地在小起伏山地地区最大。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在地貌上也存着差异:平原地区林地增加主要由草地转化而来。台地和丘陵地区3个主要转化类型相似。在小起伏山地地区,主要是草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但草地转化为林地的面积较林地向草地的转化多。中起伏和大起伏山地地区主要以草地和耕地向林地的转化为主。育林和退耕还林主要发生在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区,而毁林主要发生在地形平缓地区。(2)山西省年侵蚀总量达到3.58×108 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287t/(km2?a),土壤侵蚀面积占全省面积的47.7%。①耕地在平原区的总面积最大,但在轻度及以上的各等级侵蚀强度所占的比例和面积均小于台地、丘陵和山地等其他地貌类型。②林地在平原和台地分布少,侵蚀强度基本为微度和轻度;在丘陵较少,在山地的分布广泛而且集中,土壤侵蚀强度几乎全部在轻度以下。③耕地和林地在不同地貌类型内的各级土壤侵蚀所占比例都是逐步降低,而草地不同,其比例在丘陵和山地(主要为小起伏山地)都是先增高并且在中度侵蚀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步降低。(3)选取基本地貌类型、坡度、坡向、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为评价因子,按农林牧优先原则,将山西省土地利用适宜性划分为5类,高度宜农占21.6%,中度宜农占13.6%,高度宜林占12.1%,中度宜林占15.6%,宜草占37.1%。平原和台地适合作为耕地,丘陵和小起伏山地适合作为林地,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小起伏山地也适合作为草地,发展牧业,中起伏和大起伏山地以草地最为适宜。
王仁卿,杜宁,郭卫华,张淑萍,戴九兰,刘建,王玉志,王玉涛[3](2011)在《走向国际化的生态学——山东大学生态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大学生态学科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几代生态学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学科立足于暖温带植被研究,不断开拓创新。现在,生态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植被生态和暖温带植被优势物种的生理生态、植物遗传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和土壤环境污染、生态补偿机制和生物入侵、动物生态学、产业生态与生态健康等几个特色明显、具有优势和国际化特色研究方向和领域,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今后,生态学科将加大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力度,协同创新,继续推进"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策略,突出自己的研究特色,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贡献力和国际化水平。
倪国江[4](2010)在《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地球陆地资源的渐趋减少,拥有丰富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海洋,在承载和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主角地位日益彰显。作为海洋开发的基本手段和支撑力量,海洋科技也因而成为最具创新活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和国家竞争的焦点。但传统的仅追求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得海洋资源过度消耗,海洋生态恶化,海洋环境污染急剧,海洋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危机。海洋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价值及其资源、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海洋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海洋开发最为耀眼的主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要求人们在发展和应用海洋科技谋求海洋利益的同时,必须对海洋科技创新进行生态和伦理视角的系统思考,通过海洋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变革,激励和引导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以充分强化海洋科技的积极作用,弱化或规避其负面效应,支撑和推动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能源的“瓶颈”约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对于破解沉重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奠定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能否建成“海洋强国”以及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是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应海洋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大潮流,论文以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为基点,将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目的在于通过明确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基础,从服务和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研究提出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以及优化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策略,以引导催生特色鲜明、优势显着的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体系,支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事业。论文的基本思路是试图勾勒形成以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为支撑、以生态化为方向的海洋科技战略创新模式。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在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针对海洋科技创新双重性特征,提出了生态化创新的观点,尝试建立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支撑——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其次,围绕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对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翔实客观的总结分析,研究提出了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总结分析了中国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等海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及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等技术开发领域的创新进展及问题,研究分析了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现状与不足。第四,以推动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需要为目标,以培育和建立生态化海洋科技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主线,研究提出了中国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任务和重点。第五,围绕构建完善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科技体制、法规政策、创新平台、科技合作、人才队伍、社会创新意识、战略评估机制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成果可能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辨析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框架下,提出了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生态化转向的观点,初步构建了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材料及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对国际海洋科技领域创新进展与发展前景及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客观的比较分析研究;三是研究提出了涉及科技体制、法制环境、创新平台、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社会科技意识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期对构建完善的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有所裨益。
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5](2009)在《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是在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形成的。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和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对自然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需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生物多样性计划以及地球系统科学联盟中的许多领域包含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我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计划等也提出了一系列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若干自然地理学的新方法和技术已被应用于数据采集、模型模拟、实验室分析、自然地理过程研究、环境变化研究、全球自然地理学研究。本文概括了所有这些前沿领域和论题。
王朗,徐延达,傅伯杰,吕一河[6](2009)在《半干旱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景观格局和生态水文过程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半干旱地区这种联系尤为显着,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尺度效应在两者关系中起重要作用,不同尺度下两者相互作用机制有很大差异。归纳总结了半干旱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二者相互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干扰、尤其是人为干扰对这种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模型模拟等。以尺度为线索,在斑块、坡面和流域尺度进行展开。最后,提出了半干旱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热点和趋势,包括物理机制、干扰后的恢复机制、模型发展、流域尺度集成及尺度转换。
韩天放[7](2010)在《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认为辽宁省是我国21世纪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的主要地区。十一五规划后,“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更使得辽宁省沿海经济跃上了一个更快、更强、更和谐的的新高度。但脆弱的土地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建立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辽宁省开展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对准确地、科学地选择辽宁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策略,对政府部门把握生态安全的变化并及时做出控制和治理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确保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的实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生态效益服务功能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指数评价法和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首次对辽宁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预警与预测研究工作,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分析辽宁省开展土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与预警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对生态安全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为今后开展土地系统安全评价和预警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际指导作用。2.从生态安全、生态安全评价和生态安全预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的基本理论。针对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内涵、特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生态安全评价的定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生态安全预警概念、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详细论述。3.从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利用Constanza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模型进行了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辽宁省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估算研究。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辽宁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89198.82*105元、99422.82*105元、113012.4*105元和117746*105元。4.建立了辽宁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进行辽宁省土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研究,得出辽宁省土地生态系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的生态安全度分别为:0.53、0.50、0.57和0.48,表明研究期辽宁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状态为敏感级。另外,对辽宁省14个县市级行政区进行分区生态安全度计算,并根据生态安全度计算结果将各行政区按生态安全度从大到小排序,排序结果为:1980年依次为:大连、沈阳、本溪、葫芦岛、盘锦、鞍山、锦州、营口、辽阳、抚顺、阜新、丹东、朝阳、铁岭;1990年依次为:大连、本溪、沈阳、锦州、盘锦、葫芦岛、鞍山、营口、抚顺、丹东、阜新、朝阳、辽阳、铁岭;2000年依次为:大连、沈阳、营口、葫芦岛、本溪、鞍山、阜新、盘锦、丹东、锦州、辽阳、抚顺、朝阳、铁岭;2007年依次为:大连、沈阳、葫芦岛、盘锦、鞍山、本溪、营口、朝阳、抚顺、锦州、辽阳、阜新、丹东、铁岭。5.对辽宁省土地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研究,进行了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和预警度划分,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综合指数模型分别进行辽宁省土地生态系统安全预警度计算,得出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生态安全预警度。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期预警值分别为0.59204、0.58991、0.59341和0.58923;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研究期预警值分别为0.44664、0.43104、0.62369和0.43474。两种模型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研究期辽宁省土地生态系统安全预警级别为中警状态。6.针对标准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利用本文研究获得的辽宁省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土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度和预警度的计算结果,首次运用改进BP神经网络对辽宁省2008-2020年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度和预警度进行中短期预测,得出辽宁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度和预警度在2008-2020年呈现上升趋势,到2014年生态安全水平将达到轻安全级和轻警状态。最后针对辽宁省土地生态安全提出调控政策:(1)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土地资源协调发展;(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土地资源压力;(3)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
秦伟[8](2009)在《北洛河上游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植被重建的响应》文中提出土壤侵蚀是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林业生态工程。尤其是20世纪末开始大规模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研究该区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植被重建的响应,能够为黄土高原林业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本文以黄土高原腹地和林业生态工程的典型示范区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数字流域技术、水文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多年水文气象观测数据、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资料,分析了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建立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和水流路径的沟缘线提取方法,据此探讨了流域地貌特征,进行了面向地貌特征的侵蚀风险评估;在研究流域径流、输沙变化趋势、特征时段及变化驱动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植被重建对流域水沙的调控效应;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坡面浅沟及其地形参数,分析了浅沟侵蚀的地形临界特征;在划分流域地貌单元、改进坡长因子算法、改造次降雨沟坡侵蚀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沟坡侵蚀模型和泥沙输移分布模型(SEDD),评估了不同特征时段坡面与沟坡的侵蚀强度;通过集总侵蚀评估结果、模拟流域产沙,研究了不同地貌部位的侵蚀、产沙对植被重建的响应,建立了流域侵蚀空间分布模型,确定了不同环境因素在植被重建前后对侵蚀空间分异的相对贡献。主要获得如下结论:(1)北洛河上游年降雨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但空间差异不显着。近十余年来,降雨量略有增加,干旱年份和极端降雨天气的发生机率略有减少。以1999年大规模开展植被重建为界,年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提高5.07%和8.64%,植被重建后气候背景具有增加径流、输沙的潜在条件。(2)研究区河网临界支撑面积介于0.5~1.0 km2,不同级别的沟谷密度均大于0.91 km/km2,沟间地和沟谷地分别占该区总面积的68.29%和31.7l%,表现出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貌特征。流域88.05%的区域存在中度以上的侵蚀风险,大部分地方具备发生较强土壤侵蚀的地形条件。(3)1986-2004间,流域植被覆盖率由56.74%提高为76.76%。其中,林地增加趋势最为明显,变化速率较快、变化程度较剧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高覆盖度草地的重心向东南转移,农地和中、低覆盖度草地的重心向西北转移。景观格局呈现斑块数量增加、镶嵌度提高、同类斑块联通性下降,从而造成景观多样性显着增加、破碎度明显增大的变化特征。(4)1980-2004年间,流域径流、输沙变化分为3个阶段。其中,2001-2004年为植被重建的水沙调控效应期。4年共减少径流13 808.0万m3、输沙14 250.8万t。单位面积新增林地年均理水、减少能力分别达2.67万m3/km2和2.75万t/km2。(5)浅沟侵蚀主要受坡面坡度、长度、坡向和上坡长度等地形因素影响,其上限与下限临界坡度分别介于26~27°和15~20°,临界坡长介于50~80 m。(6)植被重建后,流域侵蚀强度由12 652.06 t/(km2·a)下降为6 036.72 t/(km2·a);产沙强度由3 896.99万t/a减少为1 795.50万t/a。其中,坡面侵蚀、产沙强度分别由5 770.46 t/(km2·a)和1 308.81万t/a减少为1 437.93 t/(km2·a)和322.46万t/a;沟坡侵蚀、产沙强度分别由28 093.92 t/(km2·a)和2588.18万t/a减少为16 196.91 t/(km2·a)和1473.04万t/a。坡面内,单位面积新增林地年均减少侵蚀11 752.10 t/(km2·a)、产沙1.14万t/a。沟坡产沙比例由66.41%提高为82.04%,成为目前流域内最主要的侵蚀、产沙源。(7)植被重建前,地形、植被和降雨对流域侵蚀强度空间分异的相对贡献分别为17.30%、20.79%和61.91%;植被重建后,各类侵蚀影响因素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5.73%、57.67%和26.60%。植被重建使得植被对流域侵蚀强度空间分异的相对贡献提高36.88%,从影响最小的因素转变为影响最大的因素。
盛炜彤,何英[9](2009)在《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文中认为一、引言本报告是在综合林业科学学科主要二级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差距、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对策与建议。所论述的林业科学学科主要学科(领域)包括森林生态学、森林土壤学、森林植物学、林木育种学、林木遗传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其他学科、森林培育学、经济林
石洪华[10](2008)在《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生态风险是指一种或多种应力(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应力等)作用而导致生态系统某些负面生态效应发生的可能性。生态风险评价是对生态风险引起的负面生态效应发生概率进行评价,并实施风险管理、防止或降低风险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风险评价,为风险对策提供科学的信息,以便使污染或其它的一些生态环境损害降到最低程度。早期的生态风险评价,绝大多数是针对于人类(或人类环境)所受的风险进行的。直到最近几年,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针对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才得到逐渐的重视。作为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城市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应成为生态风险研究的主要对象。城市生态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因素,如全球变化、地壳运动等;更主要的是人类自身生产、生活过程中造成的干扰。城市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然而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胁迫,同时也伴随着生态风险的产生,评价城市化过程中诱发的生态风险,并找出各种生态风险变化的规律性,对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污染、气候变化(如洪涝灾害等)等生态风险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当前关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生态系统,对于城市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典型滨海城市——青岛市崂山区作为研究区域,系统剖析该区域典型生态风险,研究这些风险的特征及变化趋势,根据可靠性数学理论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指标及其计量模型,对典型滨海城市空气污染、气温改变、降水量变化等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深刻剖析了其生态风险特征,进行评价,并根据均生函数、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数学工具开展预测研究。在国际流行风险管理模型VaR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的EVR模型,并开展了应用研究。考虑到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人类对生态系统变化(风险)的响应,作者基于滨海城市这一人类生态系统的特征,构建了城市生态适宜度的数学模型,评价了研究区的生态适宜度及其演变趋势。最后,作者开发了滨海城市生态风险评估的决策支持系统软件,作为滨海城市生态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可靠性数学思想,用风险度、可靠性指数、风险指数、系统持续稳定性指数、系统恢复性指数、整体损失度等指标构建了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指标意义明确、计算便捷、针对性强等特点,并在崂山区开展了应用研究。(2)根据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青岛市崂山区2001-2005年空气污染生态风险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001-2005年间,多项风险评价指标均未见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区空气污染的恢复性指标明显提高。从2001年的45%,2002年的40%上升至2004年的60%、2005年的50%。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区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大;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增强,治理污染速度加快。同时,该区中度以上污染事故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这是该区生态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整体损失度也呈下降趋势,2004年降为6.44%。冬春两季仍是空气污染事故的高发期。5年来,冬季空气质量状况并未好转,反略有进一步滑坡的趋势。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3)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崂山区近50年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用极值估算、均生函数等方法建立了降水预测模型。对崂山区2005-2010年的年降水、各季节降水、旱涝等级、夏季暴雨频数等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2006年的实况基本吻合。研究发现:崂山区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两季降水明显偏少。年降水量的变化近20年来有趋稳定的势头,但夏秋两季有逐年下降的风险。(4)研究了崂山区50年来气温变化趋势,发现该区发现,该区的气温升高主要发生在近20年间。1954-1975年共20年时间,未见明显的气温升高证据。而在1 981-2004年均升高气温最低在0.035℃,最高达到0.092℃,24年间平均每年升高0.052℃。这明显高于东南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作者还建立了多输出的2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未来10年温度变化趋势。(5)青岛市崂山区生态适宜度调控对策研究计算结果表明,1996-2004年,青岛市崂山区人类生态适宜度平均为57.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同时,我们注意到,该区的人类生态适宜度在经历了一个短期回落以后,已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特别是近3年来,崂山区的生态适宜度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显示了该区强劲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6)构建了生态系统风险管理的EVR模型,并基于Monte Carlo方法,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开展了空气污染状况案例研究。(7)开发了“青岛崂山生态风险决策支持系统”。作者认为在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中,应要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建议按照驱动力(D)-压力(P)-状态(S)-响应(R)-调控(C)的系统工程框架,开展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该框架是对当前广为使用的压力(P)-状态(S)-响应(R)框架的扩充。以人口迁移为主要指标,根据人口迁移的动力学机制,构建了人口迁移势、生态适宜度模型,通过分析区域人口迁移的特征,巧妙地利用少量的数据研究了崂山区生态适宜度变化趋势。另外,本文构建的生态风险管理模型EVR充分借鉴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最新理念,对于区域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生态预报 :生态学的一个前沿领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预报 :生态学的一个前沿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砒砂岩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人工林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
1.3.2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
1.3.3 小流域尺度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社会经济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遥感数据 |
3.2.2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3.2.3 土壤侵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3.2.4 基于人工林修复适宜性评价的人工林 空间格局优化 |
3.3 技术路线 |
4 圪秋沟流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 圪秋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4.1.1 圪秋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4.1.2 圪秋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转移分析 |
4.1.3 圪秋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
4.2 圪秋沟流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1 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 |
4.2.2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 |
4.3 小结 |
5 圪秋沟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异规律研究 |
5.1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构建 |
5.1.1 降雨侵蚀力R |
5.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
5.1.3 地形因子LS |
5.1.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 |
5.1.5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因子P |
5.1.6 土壤侵蚀等级划分 |
5.1.7 模型精度验证 |
5.2 圪秋沟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土壤侵蚀年际变化特征 |
5.2.2 不同坡度分级下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
5.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特征 |
5.4 小结 |
6 基于植被修复适宜性评价的人工林空间配置优化 |
6.1 圪秋沟流域人工林类型特征分析 |
6.2 圪秋沟流域人工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
6.2.1 评价单元确定 |
6.2.2 评价因子 |
6.2.3 评价因子关联系数 |
6.2.4 圪秋沟流域人工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 |
6.3 圪秋沟流域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配置 |
6.3.1 圪秋沟流域防护林类型配置模式 |
6.3.2 圪秋沟流域立地类型划分 |
6.3.3 圪秋沟流域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原则 |
6.3.4 圪秋沟流域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配置 |
6.3.5 评价权重确定 |
6.3.6 人工林结构调整 |
6.4 圪秋沟流域植被配置模式 |
6.4.1 梁峁顶部植被类型结构的空间配置 |
6.4.2 沟坡植被类型结构的空间配置 |
6.4.3 斜缓坡植被类型结构的空间配置 |
6.4.4 陡坡植被类型结构的空间配置 |
6.5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基于地貌类型单元的山西省土地利用变化与适宜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
1.2.2 山西省LUCC研究 |
1.2.3 土壤侵蚀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 |
1.2.4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山西省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源 |
2.2.1 山西省政区 |
2.2.2 ASTER DEM数据 |
2.2.3 土地利用数据 |
2.2.4 地貌数据 |
2.2.5 气象数据 |
2.2.6 土壤类型数据 |
2.2.7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 |
第三章 山西省地形地貌特征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 山西省地形地貌特征 |
3.1.1 基于ASTER GDEM的海拔分级特征 |
3.1.2 基于ASTER GDEM的坡度分级特征 |
3.1.3 基于ASTER GDEM的坡向分级特征 |
3.1.4 基于ASTER GDEM的起伏度分级特征 |
3.1.5 山西省地貌类型特征分析 |
3.2 山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分析 |
3.2.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与转换分析 |
3.3 基于地貌类型单元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3.1 不同地貌类型单元土地利用分布 |
3.3.2 不同地貌类型单元土地利用动态 |
3.3.3 不同地貌类型单元土地利用类型转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不同地貌类型单元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分析 |
4.1 土壤侵蚀定量计算 |
4.1.1 土壤侵蚀因子的确定 |
4.1.2 土壤侵蚀强度分析 |
4.2 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关系分析 |
4.2.1 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侵蚀关系分析 |
4.2.2 不同地貌类型单元耕地与土壤侵蚀关系分析 |
4.2.3 不同地貌类型单元林地与土壤侵蚀关系分析 |
4.2.4 不同地貌类型单元草地与土壤侵蚀关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省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
5.1 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2 评价单元的确定和指标分级量化 |
5.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4 土地利用适宜性确定 |
5.5 土地利用适宜性结果分析 |
5.5.1 宜农适宜性分析 |
5.5.2 宜林适宜性分析 |
5.5.3 宜草适宜性分析 |
5.6 土地适宜性综合分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4)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成果 |
1.2.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应用价值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 |
1.5.1 论文的贡献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
2.1 基础理论综述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1.3 技术创新生态化理论 |
2.2 海洋科技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成 |
2.2.1 海洋科学 |
2.2.2 海洋技术 |
2.3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方式及特点 |
2.3.1 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 |
2.3.2 海洋科技创新的基本方式 |
2.3.3 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
2.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2.4.1 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 |
2.4.2 海洋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及制约因素 |
2.4.3 海洋科技创新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
2.4.4 海洋可持续发展为海洋科技创新营造了广阔空间 |
2.5 海洋可持续发展要求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 |
2.5.1 海洋科技创新的双重作用 |
2.5.2 海洋科技创新范式的生态化转向 |
2.5.3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2.5.4 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6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的基础保障 |
2.6.1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 |
2.6.2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
2.6.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的基本功能 |
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
3.1 主要国家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3.2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进展状况 |
3.2.1 海洋科学 |
3.2.2 海洋技术 |
3.3 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前景展望 |
3.3.1 海洋科学 |
3.3.2 海洋技术 |
3.4 创新系统:国际海洋科技加速创新的动力源 |
3.4.1 重视海洋科学技术创新战略规划 |
3.4.2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3.4.3 海洋科技创新投入巨大渠道广泛 |
3.4.4 国家科技创新法规保障体系完善 |
3.4.5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
3.4.6 海洋科技国际合作深入全面 |
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问题分析 |
4.1 中国海洋科技战略规划的发展演变 |
4.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
4.2.1 海洋科学 |
4.2.2 海洋技术 |
4.3 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建设状况及问题 |
4.3.1 建设状况 |
4.3.2 存在的问题 |
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设想 |
5.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1.1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
5.1.2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3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5.2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 |
5.2.1 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生态化科技创新引领海洋可持续发展 |
5.2.2 紧密衔接"海洋强国"和"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
5.2.3 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 |
5.3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 |
5.3.1 总体目标 |
5.3.2 阶段目标 |
5.4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 |
5.4.1 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 |
5.4.2 凸显"创新型"国家中海洋科技的重要地位 |
5.4.3 突破"纲要"确立的海洋科技发展重点领域 |
5.5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
5.5.1 海洋科学 |
5.5.2 海洋技术 |
6 对策建议 |
6.1 构建高效海洋科技创新体制 |
6.1.1 成立"海洋强国"建设科技创新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统筹 |
6.1.2 调整全国海洋科技研究力量布局 |
6.2 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 |
6.3 加速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平台建设 |
6.3.1 推进国家海洋科学创新平台建设 |
6.3.2 强化建设以海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平台 |
6.3.3 强力提升科技创新中介平台服务能力 |
6.4 深入实施"人才强海"战略 |
6.4.1 塑造海洋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和优秀团队 |
6.4.2 强化建设海洋高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
6.4.3 大力培养海洋产业高技能人才 |
6.4.4 培育优秀涉海企业家和海洋科技管理人才 |
6.5 完善多元化融投资体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1 不断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国家投入 |
6.5.2 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 |
6.5.3 激励引导海洋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 |
6.5.4 拓展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社会化渠道 |
6.6 广泛开展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
6.6.1 积极拓展海洋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空间 |
6.6.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国内合作与交流 |
6.7 重视发展海洋人文社科研究 |
6.8 塑造海洋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科技创新社会人文氛围 |
6.8.1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海洋科普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 |
6.8.2 提高社会公众海洋科技素养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 |
6.8.3 培育良好的海洋科技创新学术风气 |
6.9 建立海洋科技生态化创新战略实施效果动态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对自然地理学的需求 |
1.1 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 |
1.2 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 |
2 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及其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1 地球系统科学国际重大计划及其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1.1 地球系统科学国际重大计划概况 |
2.1.2 地球系统科学国际重大计划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2 IGBP及其核心计划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2.1 IGBP概况 |
2.2.2 IGBP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2.3 IGBP新阶段 |
2.3 IHDP及其核心计划 |
2.3.1 IHDP概况 |
2.3.2 IHDP新阶段 |
2.4 DIVERSITAS与ESSP及其核心计划 |
2.4.1 DIVERSITAS |
2.4.2 ESSP |
3 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
3.1“973计划” |
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优先领域 |
3.2.1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
3.2.2 陆地表层系统变化过程与机理 |
3.2.3 水循环与水资源 |
3.2.4 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调控原理 |
3.2.5 海洋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 |
3.3 科技支撑计划 |
4 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前沿 |
4.1 数据采集技术 |
4.2 模型与数学方法 |
4.3 自然地理过程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
4.4 环境变化研究方法和技术 |
4.5 全球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
4.6 自然灾害研究方法和技术 |
5 结语 |
(6)半干旱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
2 斑块、坡面和流域尺度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
2.1 斑块尺度景观格局和生态水文过程 |
2.2 坡面尺度景观格局和生态水文过程 |
2.3 流域尺度景观格局和生态水文过程 |
3 问题与展望 |
(7)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生态安全 |
2.1.1 生态安全的内涵和特征 |
2.1.2 生态安全的研究内容 |
2.1.3 生态安全的研究意义 |
2.2 生态安全评价 |
2.2.1 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 |
2.2.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2.2.3 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方向 |
2.3 生态安全预警 |
2.3.1 生态安全预警的方法 |
2.3.2 生态安全预警的内容 |
2.3.3 生态安全预警的基本原则 |
2.3.4 生态安全预警的类型 |
第3章 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效益研究 |
3.1 辽宁省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 |
3.1.2 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
3.1.3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
3.2 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3.2.1 影响土地利用自然驱动力分析 |
3.2.2 影响土地利用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
3.2.3 影响土地利用政策驱动力分析 |
3.3 辽宁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辽宁省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2 产生问题的原因 |
3.4 辽宁省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辽宁省土地利用卫片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
第4章 辽宁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4.1 辽宁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目标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4.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
4.1.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 |
4.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2.3 群组判断的综合方法 |
4.2.4 专家咨询过程 |
4.2.5 咨询结果 |
4.3 数据处理 |
4.4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1 生态安全子系统评价模型 |
4.4.2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
4.5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1 评价结果 |
4.5.2 结果分析 |
第5章 辽宁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
5.1 辽宁生态安全预警 |
5.1.1 生态安全预警的指标体系 |
5.1.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5.1.3 预警度划分 |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度研究 |
5.2.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5.2.2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的论域U和预警线V |
5.2.3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 |
5.2.4 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R |
5.2.5 模糊综合评判 |
5.3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土地生态安全预警度研究 |
5.3.1 综合指数模型的构建 |
5.3.2 预警结果 |
5.4 结果分析 |
第6章 基于ANN的生态安全度及预警预测 |
6.1 人工神经网络 |
6.1.1 神经网络模型的完备描述 |
6.1.2 BP神经网络 |
6.2 BP神经网络的改进 |
6.2.1 BP神经网络的主要缺陷 |
6.2.2 BP神经网络的改进 |
6.2.3 改进的BP神经网络步骤 |
6.2.4 改进的BP神经网络与标准BP神经网络的性能分析 |
6.3 BP神经网络在MATLAB中的实现 |
6.3.1 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及其相关函数简介 |
6.3.2 程序设计 |
6.4 辽宁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度及预警预测 |
6.4.1 训练样本集数据选取预处理 |
6.4.2 数据预处理 |
6.4.3 预测结果 |
6.5 土地生态安全调控对策 |
6.5.1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土地资源协调发展 |
6.5.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土地资源压力 |
6.5.3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作用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主要论文情况 |
(8)北洛河上游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植被重建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植被重建的响应研究进展 |
1.1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1.1 降雨与侵蚀 |
1.1.2 地形与侵蚀 |
1.1.3 土壤与侵蚀 |
1.1.4 植被与侵蚀 |
1.2 土壤侵蚀定量评估研究进展 |
1.2.1 试验观测研究 |
1.2.2 元素示踪研究 |
1.2.3 侵蚀模型研究 |
1.3 土壤侵蚀对植被重建的响应研究进展 |
1.4 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吴起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 |
2.1.7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定边县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气候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2.6 水文 |
2.2.7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流域概况 |
2.3.1 地理位置 |
2.3.2 地质地貌 |
2.3.3 气候 |
2.3.4 土壤 |
2.3.5 植被 |
2.3.6 水文 |
2.3.7 生态建设概况 |
2.3.8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基础资料收集 |
3.2.2 GIS数据库构建 |
3.2.3 降雨时空特征研究方法 |
3.2.4 地貌特征及侵蚀风险研究方法 |
3.2.5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演变研究方法 |
3.2.6 径流和输沙变化特征研究方法 |
3.2.7 坡面浅沟侵蚀特征研究方法 |
3.2.8 坡面侵蚀特征研究方法 |
3.2.9 沟坡侵蚀特征研究方法 |
3.2.10 侵蚀与产沙模拟及其对生态建设的响应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流域降雨时空特征研究 |
4.1 流域降雨空间特征分析 |
4.1.1 年降雨量确定 |
4.1.2 降雨空间插值 |
4.1.3 降雨空间不均匀性分析 |
4.1.4 流域把口站年降雨量代表性分析 |
4.2 流域降雨时间特征分析 |
4.2.1 降雨年际变化分析 |
4.2.2 降雨年内分布分析 |
4.2.3 侵蚀性降雨分析 |
4.3 小结 |
5 流域地貌特征及侵蚀风险研究 |
5.1 基于DEM的流域分割 |
5.1.1 DEM的生成 |
5.1.2 河网提取 |
5.1.3 流域分割 |
5.2 沟谷特征分析 |
5.3 基于DEM的坡面沟缘线提取 |
5.3.1 沟缘线提取算法及其实现 |
5.3.2 基于沟缘线的沟坡特征分析 |
5.4 坡度特征分析 |
5.5 坡向特征分析 |
5.6 基于地貌特征的侵蚀风险研究 |
5.6.1 侵蚀地貌单元划分及其特征值提取 |
5.6.2 侵蚀风险度评估 |
5.7 小结 |
6 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6.1 土地利用/覆盖动态演变分析 |
6.1.1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 |
6.1.2 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 |
6.1.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速率分析 |
6.1.4 土地利用/覆盖程度变化分析 |
6.1.5 土地利用/覆盖重心变化分析 |
6.1.6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分析 |
6.2 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6.2.1 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提取 |
6.2.2 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6.3 土地利用/覆盖动态演变驱动力分析 |
6.3.1 自然因素 |
6.3.2 人口因素 |
6.3.3 政策因素 |
6.3.4 经济因素 |
6.4 小结 |
7 流域径流和输沙变化特征研究 |
7.1 流域生态建设概况 |
7.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处理 |
7.3 径流和输沙变化时段确定 |
7.4 径流和输沙变化量确定 |
7.5 径流和输沙沙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7.6 生态建设水沙调控效应分析 |
7.6.1 减水和减沙效应计算 |
7.6.2 减水和减沙效应分析 |
7.7 小结 |
8 流域坡面浅沟侵蚀特征研究 |
8.1 浅沟及其地形特征值监测方法 |
8.1.1 遥感数据信息及处理 |
8.1.2 数据覆盖区概况 |
8.1.3 浅沟采集及其地形参数提取 |
8.2 浅沟及其地形特征值分析 |
8.2.1 浅沟分布特征 |
8.2.2 浅沟地形参数特征 |
8.2.3 浅沟侵蚀坡长特征 |
8.2.4 浅沟侵蚀坡度特征 |
8.2.5 浅沟侵蚀汇流面积特征 |
8.2.6 浅沟侵蚀坡向特征 |
8.3 小结 |
9 流域坡面侵蚀特征研究 |
9.1 坡面侵蚀地貌单元划分 |
9.2 模型因子算法修正与选定 |
9.2.1 R因子估算 |
9.2.2 K因子估算 |
9.2.3 S因子估算 |
9.2.4 L因子估算 |
9.2.5 C因子估算 |
9.2.6 P因子估算 |
9.2.7 坡面侵蚀强度评估 |
9.3 坡面土壤侵蚀特征及空间分析 |
9.3.1 不同坡度的坡面侵蚀 |
9.3.2 不同坡向的坡面侵蚀 |
9.3.3 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的坡面侵蚀 |
9.4 小结 |
10 流域沟坡侵蚀特征研究 |
10.1 模型改造及可行性分析 |
10.1.1 模型改造 |
10.1.2 可行性分析 |
10.2 流域泥沙输移比厘定 |
10.3 流域沟坡侵蚀强度评估 |
10.3.1 沟坡侵蚀地貌单元划分 |
10.3.2 沟坡侵蚀模型参数厘定 |
10.3.3 沟坡侵蚀强度评估 |
10.4 小结 |
11 流域侵蚀与产沙模拟及其对植被重建的响应 |
11.1 流域产沙模拟与检验 |
11.1.1 特征时段流域产沙模拟与检验 |
11.1.2 逐年流域产沙模拟与检验 |
11.2 流域侵蚀与产沙对植被重建的响应 |
11.2.1 流域侵蚀与产沙强度对植被重建的响应 |
11.2.2 流域侵蚀与产沙分布对植被重建的响应 |
11.3 小结 |
12 结论与建议 |
12.1 结论 |
12.1.1 降雨时空特征 |
12.1.2 地貌特征及侵蚀风险特征 |
12.1.3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演变特征 |
12.1.4 径流和输沙变化特征 |
12.1.5 浅沟侵蚀特征 |
12.1.6 坡面侵蚀特征 |
12.1.7 沟坡侵蚀特征 |
12.1.8 流域侵蚀与产沙特征及其对植被重建的响应 |
1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10)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 |
1.1 风险的定义 |
1.2 生态风险的内涵及特点 |
1.3 生态风险评价 |
1.4 生态风险评价框架体系 |
1.5 生态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2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城市生态学理论基础 |
2.2 论文基本构想与思路 |
2.3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的D-P-S-R-C模式 |
2.4 城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及计量模型 |
3 青岛市崂山区空气污染生态风险评价与调控对策 |
3.1 城市空气污染与及其危害 |
3.2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
3.3 青岛市崂山区空气质量的总体状况分析 |
3.4 2005年空气污染现状分析 |
3.5 崂山区2001~2005年空气污染的变化趋势分析 |
3.6 崂山区空气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
3.7 生态系统风险管理的EVR模型及其在空气污染中的应用 |
4 青岛市崂山区降水量变化生态风险评价与调控对策 |
4.1 水旱灾害生态风险及其危害 |
4.2 崂山区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
4.3 崂山区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
4.4 崂山区暴雨的发生特征、演变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 |
4.5 崂山区旱涝的发生特征、演变规律 |
4.6 汛期旱涝特征 |
4.7 崂山区暴雨、降水量及旱涝的预报 |
4.8 崂山区50A来降水量变化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与调控对策 |
附件A:崂山区历年降水年度、季节异常年份 |
附件B:崂山区年、季、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拟合与预测结果 |
5 青岛市崂山区气温变化生态风险评价与调控对策 |
5.1 气温变化的影响 |
5.2 青岛市崂山区近50A来气温变化的趋势分析 |
5.3 青岛市崂山区近50A来气温变化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与调控对策 |
5.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气温预测研究 |
6 青岛市崂山区生态适宜度与调控对策 |
6.1 崂山区自然与社会发展概况 |
6.2 青岛市崂山区景观格局分析 |
6.3 人类生态适宜度的内涵及度量模型构建 |
6.4 青岛市崂山区人类生态适宜度评价与对策研究 |
7 青岛市崂山区生态风险决策支持系统 |
7.1 青岛崂山区生态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安装操作说明 |
7.2 青岛崂山生态风险决策支持系统LAOSHAN_ERA用户操作使用说明 |
8 结论与讨论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
四、生态预报 :生态学的一个前沿领域(论文参考文献)
- [1]砒砂岩区典型流域土壤侵蚀演变过程及人工林格局优化[D]. 王嘉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基于地貌类型单元的山西省土地利用变化与适宜性分析[D]. 何维灿.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3]走向国际化的生态学——山东大学生态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王仁卿,杜宁,郭卫华,张淑萍,戴九兰,刘建,王玉志,王玉涛.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10)
- [4]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5]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J]. 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 地理学报, 2009(11)
- [6]半干旱区景观格局与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J]. 王朗,徐延达,傅伯杰,吕一河. 地球科学进展, 2009(11)
- [7]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D]. 韩天放. 东北大学, 2010(06)
- [8]北洛河上游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植被重建的响应[D]. 秦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9]林业科学学科的研究与展望[A]. 盛炜彤,何英. 2008-2009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9
- [10]典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 石洪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