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裕家庭学生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舒婷婷[2](2020)在《心理韧性对职高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应对方式与自我评价的作用》文中认为学习倦怠是一种负性心理。职高生作为国家要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他们的学习倦怠问题得到改善,对其身心健康和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都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心理韧性、积极应对方式与积极自我评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所以,期望通过对职高生学习倦怠、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自我评价的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提升职高生的心理韧性与自我评价水平,增加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促使其学习倦怠得到预防与缓解,并为职高生的相关积极心理培育和构建提供一定建议。研究采用问卷法,应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自我评价问卷,对方便抽取的四川省蓬安县、泸县和浙江省新昌县3所职业高中的1087名职高生进行调查。其中,四川地区728名、浙江地区359名;职高一年级398名、职高二年级341名、职高三年级348名;平均年龄为16.69±1.06。研究结论如下:1.职高生的学习倦怠严重。不同地区、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是否留守职高生在学习倦怠及其身心耗竭等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2.职高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地区、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亲文化程度,是否留守职高生在心理韧性及其积极认知等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3.职高生的积极应对处于中等水平,略高于消极应对。不同地区、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母亲文化程度,是否留守职高生在积极应对上存在显着差异;男女职高生在消极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职高生的自我评价水平偏低。不同地区、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母亲文化程度,是否留守职高生在自我评价上存在显着差异。5.心理韧性显着负向预测职高生的学习倦怠。其中,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情绪控制。6.心理韧性与自我评价显着正相关,自我评价在心理韧性与职高生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7.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评价在心理韧性影响职高生学习倦怠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评价在心理韧性影响职高生学习倦怠中不起链式中介作用,但是心理韧性会通过消极应对方式或自我评价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
周维[3](2020)在《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广西多所高校的共1429名本科大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被试,主要考察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以及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之间生命价值观的差异,在此之后对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以求为高校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一些合理依据。根据文章的调查分析和探讨,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一是大学生自尊以及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不同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二是大学生自尊水平对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水平、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水平正向预测作用显着,大学生自尊水平对大学生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水平、偏执功利的生命价值观水平的负向预测作用显着。最后,文章根据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综合讨论后,从提升大学生自尊水平的角度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求为高校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方法。
罗仲民[4](2020)在《小学生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小学生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为通过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环境和调整核心自我评价来缓解小学生社交焦虑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方法是采用《我的班级》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与《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1247名小学生方便样本进行测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统计学人口变量上:小学生性别对社交焦虑水平的影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对班级环境及其各维度、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班级环境及各个维度、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在家庭结构(是否单亲)的影响上均无显着性差异;在不同年级变量上,对小学生班级环境的知觉、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的影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2.班级环境与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3.班级环境对核心自我评价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4.在核心自我评价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后,班级环境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直接效应不显着;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许萍[5](2020)在《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大学生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少部分人存在精神贫困现象。这种由物质条件不足延伸到精神领域的自卑、焦虑、过分敏感、自我封闭等和物质条件相对较好但过分追求享乐及道德缺失等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深入探究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是高校思想教育战线应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本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工作的现实感受及经验出发聚焦问题,通过细致观察、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象和行为特征进行了初浅的梳理,对个别贫困大学生过度的学业焦虑、人际焦虑、就业焦虑及少数家境富裕与家境一般的大学生学生过分拜金、畸形消费等现象进行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借助要素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诸多表现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归纳和概括。通过辩证分析、类比分析及溯源分析,对造成部分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消极影响及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从大学生自身认知障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教育针对性不强、西方不良思潮影响等四方面查找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借助矛盾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深入探讨了消除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对策和措施,明确提出要全面改进和调整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注重营造家庭健康积极的心理及精神环境,重视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发和健康性、现实性引导;同时要进一步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日常思想教育的现实性、启发性,使各类教育均贴近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实际,坚持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着力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做到自强自立,奋发上进;另外,家庭、学校、社会要注意加强沟通,密切协作,适度改进对学生的物质支持和救助方式,尽量做到扶困扶志相结合,以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学生成人成才教育,以综合性力量和措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俞晨蕾[6](2020)在《浙江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因此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成了教育界迫切关注的问题。侨乡留守儿童面临亲子分离的特殊处境,成长过程中各种困境的存在使自我教育的作用愈加凸显,引导他们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能从源头上帮助他们应对各种困境,实现健康发展。为了了解浙江侨乡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本研究采取质的研究方法深入到浙江省Q县的侨乡留守儿童群体中,从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调控以及自我评价四个方面设计访谈提纲,并对Q县的19名儿童展开调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再现了研究对象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教育经历,并概括了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特征,也对他们面临的成长困境、应对的策略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浙江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情况不佳,呈现出自我认识徘徊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自我要求上自主性和自立性有所欠缺,自我调控能力不强、易受不良情绪影响,自我评价呈现积极和消极两面性等特征。他们面临的成长困境主要是学习上的“压力”与“成绩”、父母角色缺位带来的亲子关系疏离、祖辈“宠爱”式养育和“棍棒”式教育、同伴交往中的融入困难和欺凌、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他们主要采取的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点:设定目标、积极弥补;宣泄情绪、调试心理;感激懂事、体谅长辈;依靠自己、选择性求助;逃避现实、自我否定。
董柯[7](2020)在《高校支持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全国12所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归属感研究的受重视程度正在与日俱增。高位的归属感会提升高校声誉、提高学生综合质量,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而低位的归属感则会阻碍高校声誉的提升、影响学生综合质量,使学校发展受阻。在当前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深入研究,已然成为学校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积极寻求进取的现实博弈。在学生与高校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学生个体内在的专业认同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会影响高校支持和学生归属感之间的关系。厘清高校支持、学生归属感、专业认同、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其作用机制,有助于高校管理者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整合校内有限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助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融入学校,提升学校的归属感,从而实现学校的长期发展。基于此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高校支持、学生归属感、专业认同、自我管理能力之间的作用机制,首先,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基于相关模型提出自己的研究框架;其次,对不同高校师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根据访谈结果对研究框架进行完善,提出研究假设;再次;采用原始问卷进行预调研,依据数据分析结果修订原始问卷,形成最终调查问卷;最终采用问卷开展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发现:(1)高校支持对学生学校归属感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2)专业认同在高校支持与学生学校归属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自我管理在高校支持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显着调节作用,在专业认同和学校归属感之间起显着调节作用;(4)专业认同和自我管理在高校支持与学校归属感之间构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从树立“人性化”育人理念、完善高校支持、提升专业认同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有助于提升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建议。
常丽娜[8](2020)在《山区寄宿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在教育领域大力提倡让学生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对于山区寄宿制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远离父母在学校学习与生活,独自面对青春期以及升学压力等一系列问题,与走读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学生幸福感是寄宿制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山区寄宿制学生的学习状况堪忧,如何在学习中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体验则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考虑到山区寄宿制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特殊性,鉴于以往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而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均能预测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因此本研究对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探讨,为教育工作者改善山区寄宿制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幸福感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本文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初中学习主观幸福感问卷》对某山区寄宿制中学的4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朋友支持维度上,初二年级显着高于初一年级但与初三年级不显着,一般家庭的学生显着高于贫困家庭者;其他支持维度上,女生显着高于男生;家庭支持维度上,成绩差的学生显着高于成绩中等的学生。2、初中生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初二、初三学生显着高于初一;成绩优、良、中的学生显着高于成绩差者;富裕家庭的学生显着高于贫困家庭者。3、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女生显着高于男生;成绩优、良的学生显着高于成绩中、差者。4、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现有成绩感受维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习主观幸福感总分上,女生显着高于男生;成绩优、良的学生显着高于成绩中差的学生。5、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6、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学习主观幸福感,也可以通过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路径分别影响学习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共同作用影响学习主观幸福感。
王江波[9](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任小琴[10](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二、富裕家庭学生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富裕家庭学生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心理韧性对职高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应对方式与自我评价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学习倦怠相关概述 |
1.2 心理韧性相关概述 |
1.3 应对方式相关概述 |
1.4 自我评价相关概述 |
1.5 心理韧性、应对方式、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1.5.1 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1.5.2 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1.5.3 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1.6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7 问题提出 |
1.8 研究假设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调查程序 |
2.4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2 职高生学习倦怠、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自我评价的现状 |
3.3 学习倦怠、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自我评价的相关关系 |
3.4 心理韧性对职高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
3.5 应对方式与自我评价在心理韧性影响职高生学习倦怠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
3.5.1 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评价在心理韧性影响职高生学习倦怠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
3.5.2 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评价在心理韧性影响职高生学习倦怠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
4 讨论 |
4.1 职高生学习倦怠、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自我评价的现状分析 |
4.2 职高生心理韧性、应对方式、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改善职高生学习倦怠的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关于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综述 |
(一)大学生自尊的研究综述 |
1. 自尊的含义 |
2. 大学生自尊的测量与结构 |
3. 大学生自尊的研究现状 |
4.大学生自尊的总体研究概述 |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综述 |
1. 生命价值观的含义 |
2. 生命价值观的测量与结构 |
3. 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
4. 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研究概述 |
(三)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案 |
(一)研究主题及假设 |
1.研究主题 |
2.研究假设 |
(二)研究流程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及工具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工具 |
(五)数据统计及分析 |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大学生自尊的结果与分析 |
1.大学生自尊的总体状况 |
2.大学生自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结果与分析 |
1.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状况 |
2.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三)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
(四)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
1.大学生自尊与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
2.大学生自尊与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
3.大学生自尊与偏执功利的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
4.大学生自尊与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
四、综合讨论 |
(一)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状况讨论 |
1.大学生自尊的总体状况讨论 |
2.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状况讨论 |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影响讨论 |
1. 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性别上的差异讨论 |
2.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讨论 |
3.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年级上的差异讨论 |
4.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生源地上的差异讨论 |
5.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讨论 |
6. 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讨论 |
(三)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讨论 |
五、研究结论 |
六、对策 |
(一)积极宣传自尊自爱精神,挖掘生命的潜能 |
1.发挥大众传媒优势,积极传播社会社会正能量 |
2.发挥校园平台优势,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
(二)通过创新自尊教育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
1.以入学教育为起点,使学生明确自我概念,学会珍惜生命 |
2.在高校课堂贯穿爱的教育,给予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 |
3.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
(三)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尊水平,感受不一样的生命历程 |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 |
2.开展围绕学生实际需要的主题活动,从行动中感受自我价值 |
(四)降低家庭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学生的健康心态保驾护航 |
1.客观认识家庭现实情况,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
2.优化家庭教养方式,从根源上净化低自尊体验 |
(五)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尊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
1.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为提升自尊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
2.增强个体的生命责任意识,为树立积极正面的生命价值观奠定基础 |
七、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自尊量表 |
(二)生命价值观量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小学生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社交焦虑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现状 |
2.1.3 班级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与学生社交焦虑两两之间的关系研究 |
2.2.1 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
2.2.2 班级环境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 |
2.2.3 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
2.3 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与学生社交焦虑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
2.4 问题的提出 |
2.5 研究假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程序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结果 |
4.1.1 基本状况 |
4.1.2 核心自我评价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 |
4.1.3 小学生核心我自评价单因素方差结果 |
4.2 小学生班级环境的研究结果 |
4.2.1 基本状况 |
4.2.2 小学生班级环境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4.2.3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4.3 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结果 |
4.3.1 基本状况 |
4.3.2 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4 小学生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的关系 |
4.4.1 小学生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结果 |
4.5 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的回归研究 |
4.5.1 社交焦虑对班级环境的回归 |
4.5.2 社交焦虑对班级环境各维度的回归 |
4.5.3 核心自我评价对班级环境的回归 |
4.5.4 核心自我评价对班级环境各维度的回归 |
4.5.5 社交焦虑对核心自我评价的回归 |
4.5.6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7 结构模型分析进一步检验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社交焦虑的现状分析 |
5.1.1 小学生班级环境的现状分析 |
5.1.2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现状分析 |
5.1.3 小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 |
5.2 小学生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讨论 |
5.2.1 小学生班级环境在性别、年级、家庭结构、居住地上的差异讨论 |
5.2.2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性别、年级、家庭结构、居住地上的差异讨论 |
5.2.3 小学生社交焦虑在性别、年级、家庭结构、居住地上的差异讨论 |
5.3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讨论 |
5.3.1 小学生班级环境与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分析 |
5.3.2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 |
5.3.3 小学生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讨论 |
5.3.4 小学生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相关关系讨论 |
5.4 小学生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的多元回归讨论 |
5.4.1 小学生班级环境对社交焦虑的回归讨论 |
5.4.2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回归讨论 |
5.4.3 小学生班级环境、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回归讨论 |
5.4.4 小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讨论 |
5.4.5 结构模型分析进一步验证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
三、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概念界定及表现 |
一、 精神贫困的概念界定 |
二、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 |
(一) 较强的自卑感 |
(二) 焦虑心理较为严重 |
(三) 享乐主义现象 |
(四) 环境变化不适应现象 |
第三章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消极影响及原因 |
一、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消极影响 |
(一) 大学生精神贫困对大学生人格及人际产生消极影响 |
(二) 大学生精神贫困对校园环境及思政目标产生消极影响 |
(三) 大学生精神贫困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
二、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原因 |
(一)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自身因素 |
(二)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家庭因素 |
(三)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高校因素 |
(四)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社会因素 |
第四章 引导大学生精神脱贫的对策 |
一、 调动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
(一) 大学生要学会自我教育与调节 |
(二) 贫困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贫困以及消除依赖心理 |
(三) 大学生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二、 加强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
(一) 父母发挥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二)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三) 加强高校与家庭间的联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三、 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作用 |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
(二) 完善高校考核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作用 |
四、 加强社会各界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帮扶作用 |
(一) 加强资助公开透明力度,各项补助落实到学生手中 |
(二) 完善精神教育资助体系,促使精神教育资助制度顺利进行 |
(三) 进一步优化社会大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浙江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1.侨乡留守儿童群体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
2.自我教育在侨乡留守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 |
3.自身经历对侨乡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倍感兴趣 |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
1.研究目的 |
2.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 |
2.关于自我教育的研究 |
3.文献述评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留守儿童 |
2.侨乡留守儿童 |
3.自我教育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访谈法 |
3.参与式观察法 |
(七)研究设计 |
1.选择质的研究方法的理由 |
2.研究对象的选择 |
3.资料的收集 |
4.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5.研究者道德立场 |
一、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经历呈现 |
(一)成熟的小大人——小杰 |
1.“时间要利用好” |
2.“我自己想学好” |
3.“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
4.从伤感、怨恨到心疼 |
(二)突然安静的小女孩——慧慧 |
1.弟弟是冲突的导火线 |
2.“最低沉的日子” |
3.“像阳光一样” |
4.“压力太大了” |
(三)率真的小女孩——程程 |
1.“妈妈以为我恨她” |
2.“我被排挤了” |
3.截然不同的英语老师 |
二、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特征 |
(一)徘徊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
1.“我是什么样的人” |
2.“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二)自主性和自立性有所欠缺 |
1.若有若无的学习目标 |
2.不积极、不主动、会捣蛋的课堂表现 |
3.爱拖拉、会抄袭的作业习惯 |
4.生活自理和依赖并存 |
(三)自控力不强,易受不良情绪侵扰 |
1.易受外界影响 |
2.需要他人监督 |
3.不良情绪伴随着成长 |
(四)评价呈现积极和消极两面性 |
1.积极的评价从发现自己好的变化开始 |
2.不合适的评价标准影响自己的判断 |
三、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策略 |
(一)不可避免的成长困境 |
1.“压力”和“成绩”是学习上的两座大山 |
2.父母角色缺位导致亲子关系疏离 |
3.祖辈简单直接的教养方式 |
4.同伴交往中的融入困难与欺凌 |
5.猝不及防的意外事故 |
(二)自我教育下的应对策略 |
1.设定目标,积极弥补 |
2.宣泄情绪,调试心理 |
3.感激懂事,体谅祖辈 |
4.依靠自己,选择性求助 |
5.逃避现实,自我否定 |
四、讨论与结论 |
(一)讨论 |
1.关于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讨论 |
2.关于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理论反思 |
(二)结论 |
五、建议与反思 |
(一)建议 |
1.帮助儿童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更好地认识自我 |
2.增强侨乡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我要求 |
3.加强自我意识的引导,提高儿童行为、情绪的调控能力 |
4.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儿童,帮助他们客观评价自我 |
(二)收获与反思 |
1.我的收获 |
2.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被访者基本信息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校支持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全国12所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要层次理论 |
2.1.2 个体-环境拟合理论 |
2.1.3 认同-参与模型理论 |
2.1.4 院校行动模型 |
2.1.5 SSLD模型 |
2.2 高校支持文献综述 |
2.2.1 高校支持的含义 |
2.2.2 高校支持的类型 |
2.2.3 高校支持的研究 |
2.3 学校归属感的文献综述 |
2.3.1 学校归属感的含义 |
2.3.2 学校归属感的测量 |
2.3.3 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
2.4 专业认同的文献综述 |
2.4.1 专业认同的概念 |
2.4.2 专业认同的现状研究 |
2.4.3 专业认同的测量 |
2.4.4 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2.4.5 专业认同的结果变量 |
2.5 自我管理文献综述 |
2.5.1 自我管理的概念 |
2.5.2 大学生自我管理 |
2.5.3 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
2.5.4 自我管理的测量 |
2.6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
3.1 模型构建 |
3.2 访谈的流程、对象与结果 |
3.2.1 访谈流程 |
3.2.2 访谈对象 |
3.2.3 访谈结果与模型修正 |
3.3 研究假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和预调研 |
4.1 问卷设计及实施 |
4.2 研究工具 |
4.3 预调研样本描述 |
4.4 预调研结果反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支持对归属感的影响研究 |
5.1 正式调研 |
5.1.1 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
5.1.2 调查方法 |
5.1.3 问卷回收与汇总 |
5.2 被试的人口学特征 |
5.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4 描述性统计及差异分析 |
5.4.1 高校支持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 |
5.4.2 专业认同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 |
5.4.3 自我管理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 |
5.4.4 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 |
5.4.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5 相关分析及共线性诊断 |
5.6 高校支持对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主效应检验 |
5.7 专业认同的中介效应分析 |
5.7.1 高校支持对专业认同的影响 |
5.7.2 专业认同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
5.7.3 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5.8 自我管理的调节效应分析 |
5.8.1 自我管理在高校支持与学校归属感间的调节作用 |
5.8.2 自我管理在高校支持与专业认同间的调节作用 |
5.8.3 自我管理在专业认同与学校归属感间的调节作用 |
5.8.4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管理启示与建议 |
6.1 研究讨论 |
6.1.1 高校支持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
6.1.2 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6.1.3 自我管理的调节作用 |
6.2 高校管理建议 |
6.2.1 树立“人性化”育人理念,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
6.2.2 完善高校支持,提供成长服务 |
6.2.3 提升专业认同,促进学习投入 |
6.2.4 培育管理氛围,引导自我管理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2.1 量化高校支持的指标,构建高校支持的指标体系 |
7.2.2 构建高校支持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机理模型 |
7.2.3 融合多学科变量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个案访谈提纲 |
附录2: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山区寄宿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领悟社会支持 |
1.1.1 领悟社会支持的定义 |
1.1.2 领悟社会支持的测量 |
1.1.3 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1.2 自尊 |
1.2.1 自尊的定义 |
1.2.2 自尊的测量 |
1.2.3 自尊的研究现状 |
1.3 学业自我效能感 |
1.3.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
1.3.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
1.3.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
1.4 学习主观幸福感 |
1.4.1 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
1.4.2 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
1.4.3 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1.5 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1.5.1 领悟社会支持和学习主观幸福感 |
1.5.2 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 |
1.5.3 领悟社会支持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
1.5.4 自尊和学习主观幸福感 |
1.5.5 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主观幸福感 |
1.5.6 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工具 |
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4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基本现状 |
4.1.1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描述性统计 |
4.1.2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年级上的差异 |
4.1.3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性别上的差异 |
4.1.4 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初中生在领悟社会支持上的差异 |
4.1.5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务工情况上的差异 |
4.1.6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月收入情况上的差异 |
4.2 初中生自尊的基本现状 |
4.2.1 初中生自尊的描述性统计 |
4.2.2 初中生自尊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 |
4.2.3 初中生自尊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 |
4.2.4 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初中生在自尊水平上的差异 |
4.2.5 初中生自尊水平在父母务工情况上的差异 |
4.2.6 初中生自尊水平在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 |
4.3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现状 |
4.3.1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描述统计 |
4.3.2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
4.3.3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
4.3.4 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初中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 |
4.3.5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父母务工情况上的差异 |
4.3.6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 |
4.4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现状 |
4.4.1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 |
4.4.2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
4.4.3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
4.4.4 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初中生在学习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 |
4.4.5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在父母务工情况上的差异 |
4.4.6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在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异 |
4.5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4.6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4.7 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5.1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 |
5.2 初中生自尊的总体状况 |
5.3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 |
5.4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
5.5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讨论 |
5.6 教育启示与建议 |
5.7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
1.4.1 模式依据 |
1.4.2 模式设计 |
1.4.3 模式验证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厘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
2.2.1 幸福观的结构 |
2.2.2 幸福观的特征 |
2.2.3 幸福观的功能 |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
3.1 时代背景 |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
3.2 历史考察 |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3 现实状况 |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1.1 应然要求 |
4.1.2 实然状况 |
4.1.3 问题原因 |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2.1 应然要求 |
4.2.2 实然状况 |
4.2.3 问题原因 |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3.1 应然要求 |
4.3.2 实然状况 |
4.3.3 问题原因 |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4.1 应然要求 |
4.4.2 实然状况 |
4.4.3 问题原因 |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4.5.1 应然要求 |
4.5.2 实然状况 |
4.5.3 问题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1 基本举措 |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2 主要特点 |
5.2.1 广泛渗透性 |
5.2.2 目标淡化性 |
5.2.3 科际整合性 |
5.2.4 价值选择性 |
5.2.5 交流对话性 |
5.2.6 现实实用性 |
5.3 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
7.1.1 五元各司其职 |
7.1.2 五元内外结合 |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
7.2.1 五元互相渗透 |
7.2.2 五元互利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富裕家庭学生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心理韧性对职高生学习倦怠的影响 ——应对方式与自我评价的作用[D]. 舒婷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 周维.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小学生班级环境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D]. 罗仲民.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大学生精神贫困的表现及对策研究[D]. 许萍.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浙江侨乡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个案研究[D]. 俞晨蕾.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高校支持对大学生归属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全国12所高校的调查[D]. 董柯. 广西大学, 2020(07)
- [8]山区寄宿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D]. 常丽娜. 河北大学, 2020(08)
- [9]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10]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标签:自我评价论文; 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