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拍摄事故现场痕迹(论文文献综述)
张烁[1](2021)在《人车碰撞中行人避撞姿态对头部损伤影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在交通事故中,行人作为弱势群体,死亡率高达25%。由统计数据得出,大约62%的行人会在人车碰撞时采取一定的避撞措施,因此对于行人不同避撞姿态下头部损伤影响规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缺陷管理中心资助项目“基于车辆事故深度调查的车辆缺陷分析判定技术应用研究”,后文简称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在此项目中采集事故数据,通过对相应事故进行查勘与统计,得出人车碰撞过程中行人避撞姿态与头部损伤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首先,简单介绍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方法,通过对哈尔滨地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263起交通事故进行梳理统计,并对收集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在面临危险时有一部分行人会采取转向、半蹲、行走、奔跑的避撞姿态。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理论与MADYMO软件,对三起不同车型的人车碰撞事故进行还原及仿真工作,还原碰撞过程,利用行人一次碰撞头部损伤HIC值验证模型准确性与可行性。然后,依据统计出的结果总结归纳我国人车碰撞事故特点,设计出6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采用极差分析方法,把行人一次碰撞头部HIC值作为评价指标,发现碰撞速度、车型、制动减速度对行人头部损伤影响较大,从而针对性分析以上三个因素在行人不同避撞姿态下对行人头部损伤影响规律。最终得出:当碰撞车速较小时,车辆与行走姿态行人碰撞时产生了最严重的行人头部损伤,而车辆与奔跑姿态行人碰撞时行人头部损伤相对最轻;碰撞车速超过50km/h时,车辆与半蹲姿态行人碰撞时产生的头部损伤最严重,转向次之,奔跑姿态最轻;行人与SUV、Sedan和MPV发生碰撞时,行人与车辆产生的头部伤害最重的是行走姿态;相同制动减速度下,行人与车辆产生的头部伤害最重的是行走姿态,行人与车辆产生的头部伤害最轻的为奔跑姿态。行人与地面产生的头部伤害最重的是半蹲姿态,行人与地面产生的头部伤害最轻的为奔跑姿态。
许文煜[2](2020)在《桥梁事故现场取证及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外桥梁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分析桥梁事故原因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桥梁事故分析往往集中在桥梁结构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模拟上,缺少对桥梁事故现场一手信息的利用。本文提出综合考虑现场残骸照片、视频和施工图纸,或在缺少部分一手现场资料情况下,通过多个不同层面数据补充,分析桥梁的破坏模式,构建符合实际的有限元模型,为科学合理的分析桥梁事故,还原事故原因提供系统化思路和解决方案。广东河源东江大桥事故资料相对完整,包含残骸照片、两个不同角度的视频和施工图纸。基于现场监控视频记录下的广东东江大桥桥跨方向倒塌过程,并结合事故现场行车记录仪的分析横向倒塌过程,分别还原出桥梁破坏起点、塑性铰形成和发展的结构强度破坏过程,初步确定桥墩的横向偏位是引发桥梁发生倒塌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施工图纸,构建悬砌拱有限元模型,进一步模拟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温度效应对结构发生倒塌的贡献较小。某轻轨桥则包含现场残骸照片和视频,而施工图纸未公开报道。基于此,本文运用摄影测量技术,通过残骸照片还原了结构外部轮廓信息,并与相同跨径桥梁类比,初步确定了结构的几何和材料信息。通过照片初步确定了施工过程中的T构两侧不平衡荷载导致结构发生刚体转动是该桥的破坏模式。由于配筋对刚体转动影响较小,在综合考虑结构的几何信息、容重、配重以及合拢段强度等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倒塌过程的控制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利用现场残骸照片及视频,发掘现场蕴含的可用于桥梁事故分析的多源信息耦合,在定性确定桥梁破坏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各种工程信息,可以构建相对精细化的有限元模型,进而实现科学的分析事故原因。
师甜[3](2020)在《基于车身变形的汽车二维碰撞速度计算与仿真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导致道路事故的发生率迅速增长,更多的人开始把视线放在交通安全等问题上。调查研究显示,在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中,有3/5以上是车辆的碰撞事故,因此,在交通安全方面,最为迫切的需求和共同愿望就是快速、准确的分析交通事故。而在事故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对碰撞车速进行计算,如何进行车速计算则成为了事故鉴定中最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根据Crash准则所提出的六点测量法,对六个特征点C1~C6的变形量进行测量,计算出在碰撞过程中事故车辆发生的变形量。以碰撞车辆所发生的残余变形为依据,利用变形与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对车辆在发生碰撞过程中所损失的塑性变形能进行求解。运用动量守恒原理,将恢复系数对模拟分析的影响考虑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建立所需的小型轿车碰撞二维模型。提出了对所建模型中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车辆的碰撞及碰撞后运动状态,构建出相应的碰撞仿真模型,利用反推法对车辆的碰撞前速度等参数进行计算。最后依据Matlab GUI仿真工具编制出一套简洁的小型轿车碰撞模拟仿真系统,并将一起实际的轿车正面碰撞案例在本文所建立的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分析,模拟碰撞后车辆的运动轨迹,对比实际的运动轨迹,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使得碰撞事故的图形再现尽可能接近于事实。将其事故再现的最终结果与PC-Crash软件中的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利用PC-Crash软件对本文所设计的仿真系统进行验证分析,证实了所编制仿真系统的准确性,为有关部门对小型轿车发生正面碰撞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及依据。
向怀坤,陈淑仪[4](2020)在《超低空无人机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建模勘测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针对传统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测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等诸多不足,本文利用超低空无人机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多角度信息采集的优势,设计了基于超低空无人机航拍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建模勘测系统,对所涉及的三维建模方法、交通事故现场勘测成图方法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论述,最后以模拟交通事故场景下的无人机航拍图像,对所设计的道路交通事故三维建模勘测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方案可行。
王冠[5](2019)在《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文中研究表明摩托车载人现象极为普遍且事故频发。本文旨在探索载人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及运动学响应的差异,并在为降低骑乘人员损伤的前提下研究车头相关参数对两者损伤的影响及其敏感性问题。为探索摩托车事故发生的一般特征,为后续试验设计及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本文首先基于互联网从中搜索下载249起汽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的视频,并对其发生的一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故事中摩托车类型大多是普通跨骑摩托车,与之碰撞的汽车类型主要为轿车;碰撞时汽车的速度集中在30-60km/h之间,而摩托车的速度大多为10-30km/h;两车的碰撞形态主要有侧面碰撞、正面碰撞及追尾碰撞等。为验证仿真软件PC-Crash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的可靠性,本文简要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再现的相关概念及常用方法,并对本文用到的基于冲量/动量方法的相关理论作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两起真实案例演示了基于PC-Crash进行事故再现的一般流程,与此同时分析验证了基于该软件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所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软件基础。为探索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的损伤差异,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通过PC-Crash建立仿真平台,以车型、碰撞车速及碰撞形态为试验变量设计并进行294组汽车碰撞载人摩托车的仿真试验,最后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碰撞条件下,骑乘人员头部及胸部损伤具有显着性差异,对于撞击侧下肢损伤而言,骑车人一般远高于后座乘员且两者具有极显着性差异;不同碰撞车速下,骑车人头、胸部及撞击侧下肢损伤参数的均值均高于后座乘员;此外,当碰撞车速分别为45km/h和50km/h时,骑车人和后座乘员的头、胸部损伤均超过其安全界限。基于上述试验所得数据及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的运动学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碰撞形态和车型下,摩托车骑车人和后座乘员的抛距、头部碰撞时间、头部(相对)碰撞速度和头部碰撞角度具有显着性差异,且在少数情况下两者具有极显着性差异,在不同碰撞车速下,骑车人的平均抛距、头部(相对)碰撞速度和头部碰撞角度一般高于后座乘员,而后座乘员的平均头部碰撞时间则较骑车人更长。最后,本文在为降低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的前提下,通过设计并开展正交试验研究车头相关参数对骑乘人员损伤的影响规律及其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车头参数对骑车人和后座乘员身体的同一部位和不同部位损伤的影响及敏感程度均有所差异。研究成果在摩托车事故中驾乘关系鉴定、设计和优化车辆前端结构及针对性地保护骑乘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李华[6](2019)在《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方法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文中认为我国交通事故次数及死、伤人数等统计数据均呈下降趋势,但行人在交通事故中依然占有较高的伤亡率,行人碰撞损伤研究及损伤防护已经成为了汽车被动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真实车人碰撞事故数据,将围绕事故再现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开展研究,研究了车人碰撞事故再现技术、区间痕迹下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技术、面向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中的试验设计方法,最后分析讨论人体损伤来源、影响因素及提出一种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通过采集多例真实的车头参数,统计后获得了 PC-Crash中8个车头参数的取值范围及相关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车头参数的敏感性,在加强对车头参数敏感性的认识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体损伤的车人碰撞事故车速预估模型。基于区间理论、子区间摄动法及泰勒展开式,提出了子区间摄动算法,能够高精度地获得二元区间痕迹下的事故再现结果区间,解决了区间扩张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二元与三元区间理论的相关算法,有效解决了三元区间及混合区间输入下的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分析问题。进一步的,通过引入子区间方法,提出了一种分析事故车辆超速概率的方法。基于证据理论提出面向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通过众多数值案例及一例真实案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只需输入不确定的痕迹和选定的事故再现模型便可计算事故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用于仿真试验的基本试验设计方法,结合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实际需要,对相关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分别提出了基于正交设计的改进试验设计方法和多响应曲面均匀设计法。通过PC-Crash平台开展试验并探究了不同车型车人碰撞事故中人体损伤来源;借助MADYMO平台开展仿真试验,分别分析人体头部与车体首次接触时间及人体相互作用时间与人体损伤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事故后人体动力学响应的相关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制动控制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以降低车人碰撞事故中的人体损伤。
王立业[7](2019)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片在事故处理中起着固定证据的重要作用,还可为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提供重要参考。从交通参与者、事故车辆、地面痕迹、事故现场痕迹等方面对现场勘验照片进行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这些照片的价值,为分析交通事故原因、确定交通事故事实、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提供帮助。
张凯[8](2019)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事故现场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也不断攀升,但交通事故发生数一直居高不下,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目前我国仍采用人工测量方法,该方法测量时间长、效率低,同时还可能发生二次事故。因此,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本文基于事故现场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并开发了一个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系统和可视化展示平台,该系统可以将静态交通事故现场还原成三维模型,并存档到事故现场可视化平台,节约现场测量时间,以供交警和路政人员提取其中的信息,来辅助他们进一步的进行事故分析,同时对于存在异议的部分随时进行复核。同时通过可视化平台中的分布图和热力图直观的看出事故多发点,为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事故黑点治理时提供支持。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基于运动恢复结构法的事故现场三维稀疏重建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了几种三维重建算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本文选取了运动恢复结构法(SFM)作为本文三维稀疏重建的方法。首先研究了交通事故图像的特征点检测以及匹配的原理,然后使用三角点位法求得特征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接着使用增量式重建方法进行三维稀疏点云重建,最后进行捆绑调整获得精确的三维稀疏点云。结果表明三维稀疏重建结果只能够大概的描述出场景的轮廓,表面细节较为粗糙,且存在空洞,不能直接用于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的测量,需要对生成的三维稀疏点云进一步优化。(2)事故现场三维稠密重建和纹理重建。针对事故现场三维稀疏重建结果点云太过稀疏,本文在三维稀疏重建的基础上,采用PMVS法对生成的三维稀疏点云进行了进一步的稠密重建,然后对稠密重建结果进行网格化,最后完成了场景表面纹理映射。结果表明表面纹理重建结果表面纹理细节丰富,能够较好的重现事故现场的三维场景。(3)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系统设计开发。针对本文研究的三维重建算法,设计并开发了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系统的桌面程序,同时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网页形式的可视化平台用于结果展示。(4)实验案例验证。结合本文开发的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系统,通过实验测试提出了效率较高的交通事故现场拍摄方案。同时通过实验完整的演示了如何使用该系统进行事故现场快速测量,结果表明该系统重建结果可以达到97.98%,同时能够大大缩减在事故现场勘测的时间,从而尽快地恢复道路交通运行,保障事故现场勘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黎晓龙,张建伟,许博,白光太[9](2019)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与重建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与重建技术,以几起典型交通事故案件为例,进行重建,介绍了无人机、3D扫描仪、CDR等软硬件设备获取现场重要数据信息的方法,对PC-CRASH数据导入、运动学倒行跟踪、EBS、碰撞优化等功能进行阐述,最后展示了现场勘查与重建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效果,指出了不同软硬件设备的适用条件。
张诗波[10](2019)在《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逐渐规范,专业化的事故分析需求正在显着增加。事故再现是事故分析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基于事故发生后的各种信息,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事故发生过程和碰撞状态进行解释说明和重现。人车碰撞类事故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对这类事故的再现一直缺乏系统的方法体系,本文主要针对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论文整体上提出并构建了人车碰撞事故再现的方法体系,包括五大关键技术问题,分别为:事故深度调查方法、事故仿真建模方法、行人被抛运动规律分析、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事故再现优化方法。论文第2章以自2011年以来参与的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的构建与数据采集为背景,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面向事故再现的人车事故深度调查工作体系;设计了事故现场勘查无人机系统及其图像矫正程序,构建了基于照片还原事故现场的方法,探讨了检测道路线形、路面附着系数、人与路面摩擦系数的方法;阐述了四种相对直接的车辆碰撞速度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视频的方法、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运动学解析法和基于EDR的方法;对NAIS数据库中20112016年度181例人车事故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到了致命级人车碰撞事故的特征和致因机理。论文第3章研究了两种面向运动学事故再现的人车事故仿真建模方法,分别为单刚体建模方法和多刚体建模方法;探讨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核心算法和建模方式;结合一真实人车事故案例,分别利用ARAS和PC-Crash实现了事故碰撞的单刚体和多刚体仿真建模。论文第4章针对中国道路上人车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的矮长头车、高长头车和面包车等三种车型,通过大量仿真试验,研究探讨了在20 km/h110km/h车辆碰撞速度下,三种车型与行人标准碰撞中行人抛射角度、抛射高度、第一落点距离以及总抛距等方面的形态规律,阐述了卷绕型、顶推型、拱推型三种碰撞形态,构建了新的抛距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了接触位置、车型参数、行人速度、行人碰撞姿态等参数对行人被抛运动形态的影响;结合295例NAIS事故深度数据(含91例有监控视频的案例)和108例澳大利亚CASR事故深度数据验证了新提出的抛距公式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抛距模型进行了对比。论文第5章在对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进行界定描述的基础上,研究了可用于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的上下界法、差分法、不确定度评价法等三种常规方法和蒙特卡洛法;提出了适用于事故仿真条件下人车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的隐式仿真-蒙特卡洛法(ISMC法),给出了ISMC法的实现步骤,进行了实际的案例应用;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验证了以上五种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比了其适用范围、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论文第6章在对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问题进行界定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仿真试验条件下人车事故再现人工调整优化的黄金分割搜索法、复合形法和随机试验法等三种方法,研究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迭代步骤和流程,并以实际的案例应用加以了验证。
二、如何拍摄事故现场痕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拍摄事故现场痕迹(论文提纲范文)
(1)人车碰撞中行人避撞姿态对头部损伤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人车碰撞事故调查与统计分析 |
2.1 交通事故深度调查 |
2.1.1 交通事故调查基本流程 |
2.1.2 交通事故数据采集 |
2.1.3 交通事故数据分析 |
2.1.4 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 |
2.2 人车碰撞事故统计分析 |
2.2.1 车辆信息统计分析 |
2.2.2 人员信息统计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及行人损伤评价 |
3.1 多刚体运动学理论 |
3.1.1 参考坐标系 |
3.1.2 多体系统 |
3.1.3 刚体的运动学 |
3.2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
3.2.1 刚体的动能 |
3.2.2 角动量 |
3.2.3 多刚体动力学方程 |
3.3 假人模型 |
3.4 行人头部损伤评价方法 |
3.4.1 头部创伤分级标准AIS |
3.4.2 头部损伤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车碰撞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4.1 MADYMO软件介绍 |
4.2 Sedan与行人碰撞案例 |
4.2.1 案例详情 |
4.2.2 基于MADYMO建立碰撞模型 |
4.2.3 事故再现分析及模型验证 |
4.3 SUV与行人碰撞案例 |
4.3.1 案例详情 |
4.3.2 基于MADYMO建立碰撞模型 |
4.3.3 事故再现分析及模型验证 |
4.4 MPV与行人碰撞案例 |
4.4.1 案例详情 |
4.4.2 基于MADYMO建立碰撞模型 |
4.4.3 事故再现分析及模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避撞姿态下行人头部损伤分析 |
5.1 正交试验方法与相关理论 |
5.2 设计正交试验 |
5.2.1 参数选择及试验过程 |
5.2.2 试验结果 |
5.3 相关因素对行人头部损伤影响 |
5.3.1 碰撞速度对避撞姿态下行人头部损伤影响 |
5.3.2 车型对避撞姿态下行人头部损伤影响 |
5.3.3 制动减速度对避撞姿态下行人头部损伤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桥梁事故现场取证及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事故分析偏重数值模拟,缺少事故现场信息的取证利用 |
1.2.2 事故现场视频及痕迹取证分析 |
1.2.3 桥梁倒塌过程可视化仿真模拟技术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桥梁事故现场取证及数值分析方法 |
2.1 事故相关照片获取桥梁事故信息 |
2.1.1 获取事故桥梁的基本信息 |
2.1.2 获取事故残骸痕迹信息 |
2.2 基于现场视频对桥梁事故分析 |
2.1.1 模糊视频的简单处理 |
2.1.2 视频内容分析 |
2.3 有限元建模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河源东江大桥倒塌原因分析 |
3.1 事故桥概况 |
3.2 基于现场视频及照片取证分析桥梁破坏模式 |
3.3 有限元模拟分析及验证 |
3.3.1 有限元静力分析 |
3.3.2 有限元倒塌过程的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轻轨桥事故原因分析 |
4.1 事故概况 |
4.2 基于残骸照片的桥梁尺寸信息获取 |
4.3 多跨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方案 |
4.4 基于视频及照片取证分析桥梁破坏模式 |
4.4.1 中跨跨中配重 |
4.4.2 桥墩临时固结 |
4.4.3 施工合龙顺序 |
4.5 有限元模拟及验证 |
4.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5.2 桥梁质心位置偏移的模拟结果分析 |
4.6 类似事故分析借鉴 |
4.6.1 事故发生经过 |
4.6.2 事故原因分析 |
4.6.3 两起事故分析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车身变形的汽车二维碰撞速度计算与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关键技术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变形量的测量方法研究 |
2.1 变形量的测量方法 |
2.1.1 手工测量法 |
2.1.2 全站仪测量法 |
2.1.3 摄影测量法 |
2.2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
2.3 摄影测量的坐标系 |
2.4 车身变形的测量准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身变形用于车辆碰撞事故再现 |
3.1 车身残余变形求车辆变形能 |
3.1.1 理论假设 |
3.1.2 基于变形/能量的事故分析 |
3.1.3 刚度系数的确定 |
3.2 基于变形量的汽车碰撞模型 |
3.2.1 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假设 |
3.2.2 构建碰撞动力学模型 |
3.2.3 恢复系数的选取 |
3.3 构建碰撞后动力学模型 |
3.3.1 模型假设 |
3.3.2 碰撞后动学模型的建立 |
3.4 车辆相关参数的确定 |
3.4.1 碰撞中心 |
3.4.2 质心位置 |
3.4.3 转动惯量 |
3.4.4 坐标系的选取与变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碰撞仿真分析 |
4.1 基于Matlab GUI开发交通事故再现仿真平台 |
4.1.1 仿真思路及流程 |
4.1.2 仿真界面设计 |
4.2 基于PC-Crash软件的车辆碰撞模拟仿真分析 |
4.2.1 PC-Crash仿真软件 |
4.2.2 碰撞车辆模型参数的确定 |
4.2.3 碰撞车辆运动轨迹的优化 |
4.2.4 模拟仿真的结果及报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研究与分析验证 |
5.1 案例分析 |
5.2 车辆变形能计算 |
5.3 事故再现分析 |
5.3.1 Matlab GUI分析 |
5.3.2 PC-Crash仿真验证 |
5.4 仿真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超低空无人机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建模勘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 |
1.1 三维建模原理 |
1.2 三维建模软件对比 |
2 面向三维建模的无人机航拍需求 |
3 基于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测系统设计 |
3.1 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测系?统结构 |
3.2 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测系统功能 |
4 基于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的交通事故现场勘测系统开发测试 |
4.1 交通事故情景构建 |
4.2 交通事故三维重建 |
4.3 交通事故三维勘测 |
5 结论 |
(5)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视频信息的摩托车事故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碰撞车速估算 |
2.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事故车辆信息的统计分析 |
2.3.2 骑乘人员信息的统计分析 |
2.3.3 事故环境信息的统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事故再现基本理论及PC-Crash软件 |
3.1 引言 |
3.2 道路交通事故再现基本理论 |
3.2.1 事故再现技术简介 |
3.2.2 基于冲量/动力方法的再现事故理论 |
3.3 基于PC-Crash的事故再现技术 |
3.3.1 PC-Crash仿真软件简介 |
3.3.2 基于PC-Crash事故再现的一般步骤 |
3.3.3 案例演示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损伤差异对比研究 |
4.1 引言 |
4.2 PC-Crash再现载人摩托车事故的有效性分析 |
4.2.1 事故简介 |
4.2.2 事故再现主要步骤及所得结果 |
4.2.3 结果的有效性分析及验证 |
4.3 试验方案 |
4.3.1 汽车及摩托车-骑乘人员模型 |
4.3.2 仿真参数设计及碰撞形态 |
4.3.3 统计方法 |
4.4 人体损伤评价指标及耐受极限 |
4.4.1 头部损伤评价指标及耐受极限 |
4.4.2 胸部损伤标准及耐受极限 |
4.4.3 下肢损伤标准与耐受极限 |
4.5 结果及分析 |
4.5.1 不同碰撞形态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
4.5.2 不同车型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
4.5.3 不同车速下骑乘人员各主要部位损伤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对比研究 |
5.1 引言 |
5.2 运动学响应参数 |
5.3 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对比分析 |
5.3.1 不同碰撞形态下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
5.3.2 不同车型下骑乘人员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
5.3.3 不同车速下骑乘人员主要运动学响应参数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对骑乘人员损伤防护的车头参数敏感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正交试验基础理论 |
6.3 试验方案 |
6.3.1 相关参数确定及分析指标 |
6.3.2 分析方法 |
6.4 结果及分析 |
6.4.1 车头参数对骑车人损伤的影响分析 |
6.4.2 车头参数对后座乘员损伤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正交试验结果 |
(6)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方法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技术 |
2.1 车人碰撞事故中的可用痕迹分析 |
2.2 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事故车辆车速计算 |
2.3 基于行人抛距的事故车辆车速计算 |
2.4 基于监控视频的事故车辆车速计算 |
2.5 基于Pc-Crash仿真的事故再现技术 |
2.5.1 Pc-Crash简介 |
2.5.2 基于Pc-Crash的事故再现基本流程 |
2.5.3 基于Pc-Crash的真实事故案例及碰撞试验再现 |
2.6 基于损伤的事故车辆车速计算 |
2.6.1 车人碰撞事故中车头参数敏感性分析 |
2.6.2 基于损伤的人车碰撞事故中事故车辆车速预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间痕迹下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3.1 二元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3.1.1 问题描述 |
3.1.2 子区间摄动法 |
3.1.3 三个简单的数值算例 |
3.2 三元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3.3 混合区间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3.3.1 解决方案 |
3.3.2 数值算例分析 |
3.4 区间痕迹下车速大于事故路段限速值的概率的蒙特卡罗计算方法 |
3.4.1 问题描述 |
3.4.2 车速大于事故路段限速值的概率的计算步骤 |
3.5 一种分析事故车辆超速概率的子区间法 |
3.5.1 数值算例验证 |
3.6 案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面向案例方法简介 |
4.2.1 证据理论 |
4.2.2 面向案例方法简介 |
4.3 面向区间痕迹的交通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3.1 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方法步骤 |
4.3.2 步骤2的解决方案 |
4.3.3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方法步骤 |
4.3.4 案例分析-数值案例1 |
4.4 面向概率痕迹的交通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4.1 方法步骤 |
4.4.2 两个数值算例 |
4.5 面向概率和区间混合痕迹的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5.1 方法步骤 |
4.5.2 两数值算例 |
4.6 讨论 |
4.7 真实的汽车碰撞事故案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事故再现结果不确定性分析中的试验设计方法 |
5.1 问题描述 |
5.2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 |
5.2.1 均匀设计 |
5.2.2 拉丁超立方抽样设计 |
5.2.3 正交试验设计 |
5.2.4 基于正交设计的改进试验设计方法 |
5.2.5 多响应曲面均匀设计 |
5.2.6 数值案例比较分析 |
5.3 讨论 |
5.3.1 从不同DOEs中得到的结果 |
5.3.2 不同DOEs所需试验次数比较 |
5.4 一例真实的车辆-行人碰撞事故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体损伤来源、影响因素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 |
6.1 行人与不同车型车碰撞事故中头部损伤来源 |
6.1.1 仿真试验设计及试验数据验证 |
6.1.2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结论 |
6.2 基于真实事故调查的行人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事故数据及分析方法 |
6.2.2 相关性分析结果 |
6.2.3 人体损伤与FIT及IT之间的回归关系分析 |
6.3 一种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策略 |
6.3.1 研究方法 |
6.3.2 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结果 |
6.3.3 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策略结果分析 |
6.3.4 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策略的不足 |
6.3.5 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车辆制动控制策略的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车头参数及试验设计表 |
附录B 试验结果 |
附录C 真实事故案例再现数据 |
表1、车速及运动学响应数据 |
表2、损伤数据 |
表3、车头数据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研究项目与研究成果 |
(7)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交通参与者的分析 |
(一)交通参与者参与交通方式辨别 |
1. 汽车驾驶人与乘员 |
2. 摩托车驾驶人与乘员 |
3. 骑车人与推车人 |
(二)人体与车辆接触部位分析 |
二、对事故车辆的分析 |
(一)车辆的基本信息 |
(二)车体痕迹分析 |
三、对地面痕迹的分析 |
(一)寻找碰撞点 |
(二)分析碰撞前的运行状态 |
(三)地面其他痕迹照片的分析 |
四、对事故现场环境的分析 |
(一)现场环境分析 |
(二)道路基础设施分析 |
五、对交通事故现场拍照的建议 |
(8)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事故现场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维重建基础理论和事故现场勘查内容 |
2.1 相机模型 |
2.1.1 坐标系 |
2.1.2 针孔成像模型 |
2.2 计算机视觉的对极几何 |
2.2.1 基础矩阵 |
2.2.2 本质矩阵 |
2.3 摄像机标定 |
2.3.1 张正友棋盘平面标定法 |
2.3.2 标定过程及结果 |
2.4 三维重建方法 |
2.4.1 运动结构恢复法 |
2.4.2 三维重建多种方法分析比较 |
2.5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 |
2.5.1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勘验 |
2.5.2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测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FM法的事故现场三维稀疏重建 |
3.1 特征提取及匹配 |
3.1.1 SIFT算法基本原理 |
3.1.2 尺度空间构建 |
3.1.3 DoG空间极值检测 |
3.1.4 特征描述生成 |
3.1.5 特征点匹配 |
3.1.6 特征点检测及匹配结果 |
3.2 多视图几何约束关系计算 |
3.2.1 基础矩阵求解 |
3.2.2 本质矩阵求解 |
3.3 稀疏点云重建 |
3.3.1 基于摄像机拓扑结构的世界坐标系设置 |
3.3.2 增量重建点云 |
3.3.3 捆绑调整 |
3.4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事故现场三维稠密重建和表面纹理重建 |
4.1 基于PMVS法的稠密重建基本概念 |
4.1.1 面片模型(patch) |
4.1.2 图像模型 |
4.1.3 光照一致性 |
4.1.4 可视化一致性 |
4.2 PMVS算法研究 |
4.2.1 特征匹配 |
4.2.2 扩展 |
4.2.3 滤波 |
4.3 稠密重建实验结果 |
4.4 表面纹理重建 |
4.4.1 模型网格化处理 |
4.4.2 纹理映射 |
4.5 表面纹理重建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系统设计 |
5.1 系统概况 |
5.2 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系统 |
5.2.1 特征点检测模块 |
5.2.2 特征点匹配模块 |
5.2.3 稀疏点云重建模块 |
5.2.4 捆绑调整模块 |
5.2.5 稠密点云重建模块 |
5.2.6 表面纹理重建模块 |
5.2.7 系统界面设计 |
5.3 交通事故可视化平台 |
5.3.1 交通事故分布模块 |
5.3.2 交通事故热力图模块 |
5.3.3 事故现场三维模型展示模块 |
5.4 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系统使用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系统测试与分析 |
6.1 交通事故现场摄影测量方案 |
6.1.1 现场标志物的选择及布置 |
6.1.2 摄影方式 |
6.2 事故现场三维重建实验分析 |
6.2.1 两车相撞实验介绍 |
6.2.2 两车相撞事故现场三维重建 |
6.2.3 两车相撞实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与重建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设备的应用 |
1.1 无人机现场勘查设备的应用 |
1.2 3D扫描现场勘查技术的应用 |
1.3 EDR数据读取技术的应用 |
1.3.1 碰撞前数据。 |
1.3.2 碰撞后数据。 |
1.3.3 其他信息。 |
2 基于PC-CRASH的交通事故重建技术应用 |
2.1 现场勘查数据导入 |
2.1.1 无人机勘查位图导入。 |
2.1.2 3D扫描点云导入。 |
2.2 CRASH3 EBS计算 (车辆碰撞固定物的有效碰撞速度计算) |
2.3 运动学倒行跟踪路径计算 |
2.4 碰撞优化 |
3 现场勘查与重建技术的应用 |
3.1 碰撞行人事故重建 (重建场景为无人机拍摄) |
3.2 多车多次碰撞事故重建 |
3.3 3D扫描现场事故重建 |
4 小结 |
(10)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事故再现研究方法的研究 |
1.2.2 事故深度调查的研究 |
1.2.3 车速估算方法的研究 |
1.2.4 仿真建模方法的研究 |
1.2.5 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
1.2.6 事故再现优化问题的研究 |
1.2.7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方法研究 |
2.1 深度调查工作体系 |
2.1.1 调查内容 |
2.1.2 工作流程 |
2.1.3 深度调查装备 |
2.1.4 数据库设计 |
2.2 事故信息采集方法 |
2.2.1 现场标记与照相方法 |
2.2.2 基于照片还原事故现场的方法 |
2.2.3 事故现场勘查无人机系统设计 |
2.2.4 道路状况检测方法 |
2.3 车辆碰撞速度分析方法 |
2.3.1 基于视频的方法 |
2.3.2 基于车辆制动距离的方法 |
2.3.3 运动学解析法 |
2.3.4 基于EDR的方法 |
2.4 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实践 |
2.4.1 NAIS概况 |
2.4.2 人车事故特征 |
2.4.3 事故致因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
3.1 单刚体建模方法 |
3.1.1 单刚体模型描述 |
3.1.2 单刚体碰撞动力学模型 |
3.1.3 车辆单刚体模型 |
3.1.4 行人单刚体模型 |
3.2 多刚体建模方法 |
3.2.1 多刚体模型描述 |
3.2.2 多刚体接触算法 |
3.2.3 车辆多刚体模型 |
3.2.4 行人多刚体模型 |
3.3 人车碰撞事故仿真建模案例 |
3.3.1 案例案情介绍 |
3.3.2 ARAS单刚体仿真 |
3.3.3 PC-Crash多刚体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车碰撞行人被抛运动规律研究 |
4.1 试验设计 |
4.2 标准碰撞规律 |
4.2.1 矮长头车碰撞 |
4.2.2 高长头车碰撞 |
4.2.3 面包车碰撞 |
4.3 其他因素的影响 |
4.3.1 接触位置的影响 |
4.3.2 车型参数的影响 |
4.3.3 行人速度的影响 |
4.3.4 行人碰撞姿势的影响 |
4.4 对比验证 |
4.4.1 基于事故视频验证 |
4.4.2 基于NAIS和CASR真实事故数据验证 |
4.4.3 与现有抛距模型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
5.1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不确定性问题描述 |
5.2 常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5.2.1 上下界法 |
5.2.2 差分法 |
5.2.3 不确定度评价法 |
5.3 蒙特卡洛法 |
5.3.1 蒙特卡洛法基本原理 |
5.3.2 蒙特卡洛试验数生成及其检验 |
5.3.3 蒙特卡洛不确定性表达 |
5.4 隐式仿真-蒙特卡洛法(ISMC法) |
5.4.1 ISMC新方法的提出 |
5.4.2 ISMC法实现步骤 |
5.4.3 ISMC法应用案例 |
5.5 算例及方法比较 |
5.5.1 算例 |
5.5.2 各方法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方法研究 |
6.1 人车碰撞事故再现优化问题描述 |
6.2 黄金分割搜索法 |
6.2.1 基本原理 |
6.2.2 算法步骤 |
6.2.3 应用案例 |
6.3 复合形法 |
6.3.1 基本原理 |
6.3.2 算法步骤 |
6.3.3 应用案例 |
6.4 随机试验法 |
6.4.1 基本原理 |
6.4.2 算法步骤 |
6.4.3 应用案例 |
6.5 各方法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附表1~附表1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如何拍摄事故现场痕迹(论文参考文献)
- [1]人车碰撞中行人避撞姿态对头部损伤影响规律研究[D]. 张烁.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2]桥梁事故现场取证及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 许文煜.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基于车身变形的汽车二维碰撞速度计算与仿真分析研究[D]. 师甜. 长安大学, 2020(06)
- [4]超低空无人机交通事故现场三维建模勘测系统设计[J]. 向怀坤,陈淑仪.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5]摩托车事故中骑乘人员响应差异及损伤防护[D]. 王冠.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6]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再现方法及人地碰撞损伤防护策略[D]. 李华. 长沙理工大学, 2019
- [7]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照片分析[J]. 王立业.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9(03)
- [8]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事故现场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 张凯.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与重建技术的应用研究[J]. 黎晓龙,张建伟,许博,白光太.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05)
- [10]道路交通人车碰撞事故再现关键技术研究[D]. 张诗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论文; 碰撞理论论文; 碰撞实验论文; 交通论文; 摩托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