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缆沟内低压电缆全部烧毁的教训(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1](2018)在《由一起泵站电气事故带来的反思》文中研究指明1现场情况2016年4月的一个中午,某农田灌溉水泵站突然发生火灾。当时,一农户通过该泵站的一水泵在距离泵站3 km处浇灌农田。午休时间,泵站无人值守,火灾使水泵停电。该农户前往泵站察看情况时,已有明显的火势。等到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扑灭火势,供配电系统的电气元件已严重损坏。泵站的低压供配电接线如图1所示。
朱斌华[2](2015)在《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电气安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气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更高的人员伤亡和更大的经济损失。电气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断更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使得企业越来越注重电气安全管理。电气安全评价作为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电气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为改变传统安全管理的这种被动“凭经验管理,事后再处理”管理模式,企业通过安全评价使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性。因此,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辨识系统中电气安全相关部分的危险性,从而全面的评价并提升企业的电气安全水平。本文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角度,以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为研究对象,论述电气安全评价的流程,辨识与分析出该机械公司电气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国内现阶段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及目前国内电气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电气安全技术及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对触电防护、电气线路安全、电气设备安全、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及预防、雷电灾害事故及预防、静电危害事故及预防、电磁辐射事故及预防等七个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最后,结合专家对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评,对公司的变配电系统、临时低压电气线路、配电箱等进行危险性辨识和评价,提出了提升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电气安全水平的建议。
周学民[3](2013)在《广东某沿海岛屿风电场一次系统设计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阐述对象为广东某沿海岛屿风力发电场,通过对风力发电场的电气一次设计过程的阐述,详细说明了风电场电力一次系统的设计过程、设计特点和技术关键点。同时通过风电场设备带电运行3年时间的实际运行效果反馈,对风电场一次设计中容易产生故障和技术关键点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阐述,重点阐述了对应相关电气一次设备的技术设计要点。本论文是根据项目设计程序由粗到细分别进行阐述,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部分。首先叙述了现时国际和国内风力发电的发展,技术发展成果和趋势,本风电场电气一次设计的相关的技术前期准备工作情况。然后叙述了风机选择部分,主要阐述本海岛风电场的风机选型,分析了定浆式风电机组和变桨式风电机组的特点、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和永磁式发电机的发电原理和技术特点,VESTAS850/52的技术参数和特点,本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再者叙述了35kV集电线路设计。重点叙述了采用电缆铺设和架空线铺设的技术特点和比较。针对本风电场的实际,详细叙述了本风电场的35kV集电线路的设计方案和特点。然后叙述了风电场升压站电力系统一次设计及主要设备选型。重点升压站35kV一次系统设计,110kV一次系统设计。阐述了主要设备参数,包括110kVGIS封闭式开关设备选型;110kV/35kV50MVA升压变压器设备选型;35kV高压开关柜;35kV/690V风机配套变压器等设备选型参数。继续论述和分析了风电场对南方电网110kV局域电网影响分析。针对风电场运行3年后的回顾,针对海岛风电场可能出现的电气一次故障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低电压穿越能力和SVG无功补偿设备的设备设计原理分析。为以后的相应的海岛风电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通过对本风电场电气一次系统设计,对相关设计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对未来的海岛和海上风电的建设进行展望和评价。
孙晏[4](2012)在《10KV配电线路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配电线路是直接承担向客户供电的重要任务,其分布广,运行环境非常复杂,容易受到损坏等事故成因复杂多变,使配电线路的事故率居高不下,预防配电网络事故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应该通过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产生配电线路事故的内外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是确保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会对配电线路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这些事故原因的预防措施。及近几年来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事故发生次数对比的结果验证。通过事故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如:外破原因造成的事故、季节性原因造成的事故、用户产权设备原因造成的事故、配电设备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事故等等。再通过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找出预防事故发生的预防性措施,如:针对外力破坏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针对季节性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针对用户设备原因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针对线路自身原因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性等等。但事故的发生又是不可避免,其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等多变。这就要求我们运维人员要仔细总结以往事故处理经验,还要结合理论知识,做到应对事故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理、迅速恢复送电,如:架空线路事故后的处理措施、电缆事故的处理措施。最后本文中描述了本人在甘井子供电分公司期间,事故发生的统计,事故处理的经验总结,特别是针对电缆事故的查找、处理的归纳,对上文提出的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处理措施进行验证,特别是引进了今年国网公司新开发的GIS系统进行验证。
刘继永[5](2011)在《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前一直受国家计划控制的中国铁路系统也正经历着一场巨变,整个铁路系统越来越市场化、商业化。因为未来五年国家将投资3万亿进行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的改造,电化率将达到80%以上。随着铁路电化率的提升,以及铁路建设的发展,也必然使得牵引供电设备运行管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神华集团公司控股,铁道部、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参股的合资铁路公司,主要承担着神东矿区的煤炭外运任务,是我国继大秦铁路之后的第二大能源通道。自2009年3月起,又开展反向运输业务,把天津港、黄骅港的矿石矿粉运至山西、河北。公司本着“绿色、高效、数字化”铁路的建设理念,在搞好公司运营的基础上,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路地和谐共同发展。论文运用PDCA循环理论和SWOT分析方法,从公司的机制、供电的管理情况、人力劳动组织和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改进,主要研究结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就公司的外部环境而言,随着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和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才竞争将成为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目前的劳务技术力量会逐步撤离或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提高。解决的办法是提前培养和储备自管员工,规避智力风险。第二,就公司的内部环境而言,虽然公司体制机制新、用人精干、劳动效率高,但部分管理人员仍不能树立少用人的思路,劳动组织仍可进一步优化,部分设备已经跟不上了运量的发展需升级改造,干部管理需进一步科学化等问题仍很突出。第三,公司的愿景定位于:最终实现在行业内用人最少,效率最高,效益最好,把公司建设成为国有企业的示范点,为企业创造高价值、为股东提供高回报、为员工创造高收入。供电专业实现的目标是:为铁路运输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供电。第四,为了保证发展目标的实现,公司持续不断地开展贯标和流程再造活动,供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更是不断地从管理理念、维修思路和方法、设备升级改造、劳动组织优化、干部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改进。
张爽[6](2010)在《地下高压输电的技术与经济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用电负荷量也逐年攀升。为满足城市中心的供电需求,将高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建设在市区的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使得城市中高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的架设并不具可行性,必须考虑通过地下电缆的形式向城市中心输送电能。高压输电线路在电网构架中的重要性和高压电缆的特点,对电缆的敷设和运行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地下输电技术特别是高电压等级的地下输电技术是目前亟需完善与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都已先后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跨地区或跨国家性质的电网,例如法国的EDF、日本的TEPCO、美国的TVA等,这些电网在地下输电技术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本文将对国内外地下输电工程技术及设备发展进行介绍,讨论和研究电力电缆、电缆隧道、地下输电系统故障诊断、海底电缆、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环节。
谢颖捷,金啸虎,潘武略[7](2009)在《500kV河姆变所用电全失事故处理与分析》文中提出变电站所用电系统全停故障将对变电所主变冷却器、保护、通讯、自动化等设备产生严重影响。结合浙江电网500 kV河姆变所用电全失的事故,对事故的现象和处理方法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电网事故处理及分析具有借鉴作用。
王晓京,甘羽[8](2009)在《500kV河姆变电站站用电缆火灾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文中指出2008年7月22日浙江宁波地区500kV河姆变电站发生了站用电低压电缆着火事故,由于事故发生在"奥运保电"期间,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视,因各方及时应对处理得当,事故损失限制在了最小范围内。文章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提出变电站低压配电设计应注意的细节,总结了设计、运行、施工、建设管理工作中应汲取的经验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左利[9](2008)在《营子区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项目研究》文中指出供电系统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供电的中断,不但会引起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向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是电力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履行服务承诺制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介绍承德市营子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常见问题和原因,并据此对营子区的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实行供电可靠性提升项目的方法和措施,并且制定了相应措施以提高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周海鹏[10](2003)在《电缆防火分析及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电缆火灾事故严重影响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通过对电缆火灾的成因及消除方法分析 ,采用合理有效的防火技术和防火材料 ,可以有效地预防电缆火灾的发生 ,从而保证发、供电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二、电缆沟内低压电缆全部烧毁的教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缆沟内低压电缆全部烧毁的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1)由一起泵站电气事故带来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 现场情况 |
2 原因分析 |
2.1 过负荷 |
2.2 漏电 |
2.3 接触电阻过大 |
2.4 短路 |
2.5 故障电弧 |
3 火灾给我们带来的反思 |
3.1 要搞清现场的保护需求 |
3.2 要了解保护元件的保护特性 |
3.3 选用时要重视设备的匹配问题[6] |
3.4 要严格依照标准及规范要求执行 |
4 措施 |
5 结语 |
(2)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电气安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首航电气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危险性辨识 |
2.1 电气安全评价的内涵与内容 |
2.1.1 电气安全评价的内涵 |
2.1.2 电气安全评价的内容 |
2.2 首航电气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 |
2.2.1 首航电气安全评价概况 |
2.2.2 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 |
2.2.3 安全资料存在的问题 |
2.2.4 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 |
2.3 首航电气安全危险性辨识 |
2.3.1 触电防护 |
2.3.2 电气线路安全 |
2.3.3 电气设备安全 |
2.3.4 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及预防 |
2.3.5 雷电灾害事故及防护 |
2.3.6 静电危害事故及防护 |
2.3.7 电磁辐射事故及防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首航电气安全评价方法的建立 |
3.1 首航电气安全评价的程序 |
3.2 首航电气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
3.2.1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的比较 |
3.2.2 首航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
3.3 首航电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3.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3.3.2 电气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 首航电气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4.1 因素集的建立 |
3.4.2 权重集的建立 |
3.4.3 评判集的建立 |
3.4.4 单因素模糊评判 |
3.4.5 模糊综合评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首航电气安全评价方法的应用 |
4.1 首航电气安全考评和危险辨识 |
4.1.1 电气安全考评 |
4.1.2 电气危险辨识 |
4.1.3 电气安全隐患分析 |
4.2 评价过程 |
4.2.1 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
4.2.2 因素权重值 |
4.2.3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提升首航电气安全水平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电气安全标准考核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广东某沿海岛屿风电场一次系统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代风电场建设和技术发展现状 |
1.1.1 世界风力发展现状和趋势 |
1.1.2 中国风力发展现状 |
1.1.3 全球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简介 |
1.2 本项目海岛风电场情况简介 |
1.3 本风电场项目前期基础数据准备情况 |
1.3.1 工程地质 |
1.3.2 项目测风情况 |
1.3.3 风电场区域地形图测绘 |
1.3.4 风机微观选址 |
1.3.5 升压站选址和布局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风机选型 |
2.1 国际目前几种主要成熟机型的特性介绍 |
2.1.1 定浆定速型风力发电机、变桨变速型风力发电机情况介绍及比较 |
2.1.2 双馈式异步风力发电机、永磁直驱式同步风机情况介绍情况介绍及比较 |
2.2 本项目风机选择 |
2.3 VESTAS V52-850 风机技术参数及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5kV集电线路设计 |
3.1 架空接线和电缆铺设方式的比较 |
3.2 线路主要技术参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升压站电力系统一次设计 |
4.1 风电场一次系统主接线 |
4.1.1 110kV配电装置接线 |
4.1.2 35kV配电装置接线 |
4.1.3 风机及配套 35kV箱变装置接线 |
4.2 风电场一次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
4.3 风电场对区域电网影响评估 |
4.3.1 电网电能质量考核点 |
4.3.2 系统潮流和无功电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电站电力系统设备选型 |
5.1 主变及中性点接地设备选型 |
5.1.1 主变系统设备选择环境要求 |
5.1.2 主变系统设备选型工程技术条件 |
5.1.3 变压器基本技术参数 |
5.1.4 变压器中性点单级隔离开关选型 |
5.1.5 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选型 |
5.2 110kV封闭式组合电器(GIS)设备选型 |
5.2.1 基本设计要求 |
5.2.2 基本额定参数 |
5.2.3 GIS断路器型式与额定参数 |
5.2.4 GIS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型式与额定参数 |
5.2.5 GIS检修接地开关额定参数 |
5.2.6 GIS 快速接地开关额定参数 |
5.2.7 GIS 母线筒额定参数 |
5.2.8 GIS 电流互感器额定参数 |
5.2.9 GIS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参数 |
5.2.10 GIS 氧化锌避雷器额定参数 |
5.2.11 GIS 出线套管额定参数 |
5.3 35kV高压开关柜设备选型 |
5.3.1 基本设计要求 |
5.3.2 主要参数及技术要求 |
5.3.3 真空断路器参数及技术要求 |
5.3.4 35k V高压柜主母线及分支母线主要参数及技术要求 |
5.3.5 35k V高压柜电流互感器主要参数及技术要求 |
5.3.6 35k V高压柜电压互感器主要参数及技术要求 |
5.3.7 35k V高压柜氧化锌避雷器主要参数及技术要求 |
5.3.8 35k V高压柜技术要求 |
5.4 0.4kV低压配电柜设备选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电场电气一次重点技术 |
6.1 风电场电气一次系统几类重点技术简介 |
6.2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功能及处理 |
6.2.1 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的概况 |
6.2.2 目前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改造的方式 |
6.2.3 本风电场采用IGBT crowbar低电压穿越形式效果 |
6.3 海岛风电场 35kV无功功率补偿SVG系统改造工作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4)10KV配电线路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配电线路网络现状介绍 |
1.1 国内外配电线路发展状况 |
1.2 2011年甘井子地区配电线路及事故介绍 |
1.2.1 配电线路事故的基本分类 |
1.2.2 2011年配电线路事故统计分析 |
2 配电线路事故原因分析 |
2.1 外破原因造成的事故 |
2.2 季节性原因造成的事故 |
2.2.1 春季大连地区风大 |
2.2.2 夏季7-8月降雨集中 |
2.2.3 雷雨季节 |
2.2.4 冬季天气寒冷 |
2.2.5 气温变化产生的影响 |
2.3 用户产权设备原因造成的事故 |
2.4 配电设备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
2.5 环境影响原因造成的事故 |
2.6 配电线路施工技术与质量原因造成的事故 |
2.7 管理方面原因造成的事故 |
2.8 线路事故原因不清的事故 |
2.9 电缆原因造成的事故 |
3 配电线路事故预防性措施 |
3.1 针对外力破坏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
3.2 针对季节性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
3.2.1 预防春季风力过大造成的事故的措施 |
3.2.2 预防雨季性事故的措施 |
3.2.3 预防雷击事故措的措施 |
3.2.4 预防冬季寒冷、风力因素事故的措施 |
3.2.5 预防冬季寒冷、风力因素事故的措施 |
3.3 针对用户设备原因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
3.4 针对线路自身原因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性 |
3.5 针对环境因素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
3.6 针对因施工技术质量原因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
3.7 针对配电线路的管理因素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
3.8 针对电缆本体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
3.8.1 预防因造价成本因素事故的措施 |
3.8.2 预防电缆施工因素事故的措施 |
3.8.3 预防电缆接头因素事故的措施 |
4 事故发生后最佳处理措施的分析 |
4.1 架空线路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
4.1.1 线路跳闸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
4.1.2 系统接地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
4.2 电缆事故的处理措施 |
4.2.1 电力电缆的种类分析 |
4.2.2 电缆事故的基本原理和事故性质分类分析 |
4.2.3 电缆事故判定分析 |
5 提出观点的验证 |
5.1 针对外力破坏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效果验证 |
5.2 针对线路自身改造的效果验证 |
5.3 针对配电管理工作因素整改后的效果验证 |
5.4 针对加装相关电气设备后的效果验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章 肃宁分公司基本概况与战略定位 |
2.1 朔黄铁路整体情况分析 |
2.1.1 基本概况 |
2.1.2 发展模式 |
2.1.3 组织结构 |
2.2 肃宁分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2.2.1 基本概况 |
2.2.2 供电专业概况 |
2.3 肃宁分公司供电专业的战略定位 |
2.3.1 SWOT矩阵总结 |
2.3.2 肃宁分公司供电专业的战略定位 |
2.3.3 肃宁分公司供电专业发展方向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肃宁分公司供电设备维护思路与方法 |
3.1 总体的维护思路与方法 |
3.2 具体的维护思路与方法 |
3.2.1 供电专业技术人员分配 |
3.2.2 接触网设备运行维护 |
3.2.3 变配电设备运行维护 |
3.2.4 电力设备运行维护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状况的检查和验证 |
4.1 PDCA管理方法 |
4.2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供电运行管理现状的分析探讨 |
4.3 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的优化和提高 |
4.3.1 树立正确的用人思想 |
4.3.2 优化检修模式和劳动组织 |
4.3.3 转变管理思维,并加强与相关专业的协调与沟通 |
4.3.4 改造供电设备,提高供电设备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 |
4.3.5 完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
4.3.6 加强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
4.3.7 完善和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干部考核档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5.2.1 创新点 |
5.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地下高压输电的技术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下输电技术的背景及意义 |
1.2. 地下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地下输电工程调研 |
2.1. 日本地下输电技术调研 |
2.1.1. 日本电网概况 |
2.1.2. 日本电缆技术 |
2.2. 德国及法国地下输电技术调研 |
2.2.1. 德国VATTENFALL电力公司地下输电工程调研 |
2.2.2. 法国加莱耐克森高压电缆研究中心地下输电技术调研 |
2.2.3. 法国ERDF电力输送及燃气公司地下输电技术调研 |
2.2.4. 德国与法国地下输电技术对国内相关领域的启发 |
2.3. 上海地下输电技术调研 |
2.3.1. 上海调研情况 |
第三章 高压电缆技术 |
3.1. 概述 |
3.2. 交联聚氯乙烯电缆(XLPE电缆) |
3.2.1.X LPE电缆技术的发展 |
3.2.2. 三芯XLPE电缆 |
3.2.3. 直流XLPE电缆 |
3.2.4.X LPE电缆接头 |
3.2.5.X LPE电缆终端 |
3.2.6. 超高压XLPE电缆及附件 |
3.3. 高温超导电缆(HTS电缆) |
3.3.1.H TS电缆技术的发展 |
3.3.2.H TS电缆的基本结构 |
3.3.3.H TS电缆的传输效率 |
3.3.4.H TS电缆技术的应用领域与发展方向 |
3.4. 电力电缆的生产工艺与专用设备 |
3.4.1. 铜、铝杆生产新工艺、新设备 |
3.4.2. 铜、铝单线生产新工艺、新设备 |
3.4.3. 无退扭绞制新工艺、新设备 |
3.4.4. 交联生产新工艺 |
3.4.5. 通用盘绞式成缆新工艺及设备 |
3.4.6. 金属护套新工艺及设备 |
3.4.7. 催化燃烧热风循环漆包机和拉丝—漆包生产线 |
3.4.8. 在线检测装置得到广泛应用 |
3.4.9. 电缆生产设备的自动化 |
3.5. 城市内地下电缆输电与架空输电的技术经济分析 |
3.5.1. 技术分析与比较 |
3.5.2. 经济分析与比较 |
第四章 电缆隧道技术 |
4.1. 概述 |
4.2. 国内外城市电缆隧道应用 |
4.2.1. 国内各主要城市电缆隧道的应用情况 |
4.2.2. 国外电缆隧道的应用情况 |
4.3. 隧道内敷设电缆相关技术 |
4.3.1. 隧道内灭火系统 |
4.3.2. 隧道内照明系统 |
4.3.3. 隧道内计算机监控系统 |
4.3.4. 隧道防水措施 |
4.3.5. 隧道通风措施 |
4.3.6. 智能化电缆隧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3.7. 某公共隧道内敷设高压电缆的可行性研究 |
第五章 地下输电系统故障诊断 |
5.1. 概述 |
5.2. 电缆故障的原因 |
5.3. 电缆故障的分类 |
5.4. 电缆故障诊断方法 |
5.4.1. 传统电缆故障探测方法 |
5.4.2. 精确测距 |
5.4.3. 智能化电缆故障探测的发展方向 |
5.4.4. 当前发展的在线监测(小波变换,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
5.4.5. 当前针对相应故障的硬件设备的情况介绍 |
5.5. 电缆故障测试应用的总结 |
第六章 柔性直流输电与海底电缆技术的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述 |
6.2. 海缆联网系统方案 |
6.2.1. 交流海缆输电方式 |
6.2.2. 柔性直流海缆输电方式 |
6.3. 方案比较与推荐方案 |
6.3.1. 方案比较 |
6.3.2.推荐方案 |
6.4. 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介绍 |
6.4.1. 换流站接线及设备 |
6.4.2.换流站布置方式 |
6.4.3. 换流站损耗及可听噪声 |
6.5. 海缆生产、施工及工程实例 |
6.5.1. 海缆生产制造 |
6.5.2. 海缆敷设施工 |
6.6. 海缆安全及可靠性措施 |
6.6.1. 海缆选型 |
6.6.2. 系统设计 |
6.6.3. 敷设施工 |
6.6.4. 运行维护 |
6.6.5. 事故抢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500kV河姆变所用电全失事故处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事故的发生和影响 |
2 调度处理过程 |
2.1 第一阶段控制主变负荷 |
2.2 第二阶段配合华东网调拉停河姆变4号主变 |
2.3 第三阶段站内保护通信自动化应对措施 |
2.4 第四阶段制定站内直流失去的处理预案 |
2.5 第五阶段恢复过程 |
3 事故后分析总结 |
3.1 主变冷却器全停对主变的影响 |
3.2 站内所用电全失对变电站保护的影响 |
3.3 留有足够的旋转备用很重要 |
3.4 应急预案有待完善 |
(8)500kV河姆变电站站用电缆火灾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事故前运行情况 |
2 事故损失情况 |
3 事故起因分析 |
4 问题及整改措施 |
4.1 站用变压器保护方式不可靠 |
4.1.1 方案1 |
4.1.2 方案2 |
4.1.3 方案3 |
4.2 站用变低压电缆选型问题 |
4.3 电缆敷设问题 |
4.4 消防设备配置问题 |
(9)营子区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电力市场需求与电网供电能力 |
1.1.1 我国电力市场需求 |
1.1.2 营子区电网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
1.2 营子区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项目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供电系统运作过程、特点及其发展现状与趋势 |
2.1 供电系统的构成 |
2.2 供电系统运作过程与特点 |
2.2.1 供电系统的运作过程 |
2.2.2 供电系统的运作特点 |
2.3 我国供电系统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2.3.1 我国供电系统发展现状 |
2.3.2 发展趋势 |
第三章 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基本理论及其提升方法 |
3.1 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涵义、作用与方法 |
3.1.1 供电系统可靠性的涵义 |
3.1.2 供电系统可靠性的作用 |
3.1.3 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项目实施的方法 |
3.2 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项目分析的内容 |
3.2.1 电源可靠供电提升项目分析 |
3.2.2 输变电系统的可靠供电提升项目分析 |
3.2.3 配电系统可靠供电提升项目分析 |
3.2.4 电气主接线可靠供电提升项目分析 |
第四章 营子区供电系统可靠性存在问题的分析 |
4.1 我国供电系统可靠性现状 |
4.2 承德市营子区供电可靠性现状 |
4.3 影响供电系统可靠性的若干问题 |
4.3.1 线路 |
4.3.2 供电系统配电设备 |
4.3.3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 |
4.3.4 鸟害 |
4.3.5 系统和设备的计划性检修 |
4.3.6 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单一 |
4.3.7 电源的供电能力 |
4.4 承德市营子区供电网存在的问题 |
4.4.1 电网结构薄弱 |
4.4.2 电能质量低,线损率高 |
4.4.3 电价水平偏高 |
4.4.4 农村电气化水平仍然较低 |
4.4.5 农电市场的开拓还没有得到普遍关注 |
4.4.6 使用的裸导线绝缘化水平较低 |
4.5 城农网改造后营子区中低压配电网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营子区实施供电可靠提升项目的对策与措施 |
5.1 承德市营子区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 |
5.1.1 向营子区供电的变电站 |
5.1.2 向营子区供电的10KV 中压线路 |
5.1.3 营子区10KV 中压线路的配变装见情况 |
5.1.4 无功补偿设备装设情况 |
5.2 承德市营子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技术原则 |
5.2.1 分区和改造技术原则 |
5.2.2 配网规划原则 |
5.3 承德市营子区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 |
5.3.1 营子区新增中压配电网出线安排 |
5.3.2 营子区中压线路改造规划 |
5.3.3 配变容量与台数规模估算 |
5.3.4 中压开关数估算(分段和联络开关) |
5.3.5 低压线路长度估算 |
5.3.6 中低压配电网工程计划及分区规划汇总 |
5.4 改进营子区供电系统管理工作的建议 |
5.4.1 改进供电系统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能 |
5.4.2 对配电系统可靠供电实行目标管理 |
5.4.3 开展设备和生产管理安全评价 |
5.4.4 加强对用户用电的监察 |
5.4.5 注重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
5.4.6 利用电价杠杆调节供需矛盾 |
5.5 开发供电系统可靠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
5.5.1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开发原则 |
5.5.2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层分布式结构及优点 |
5.5.3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存储策略 |
5.5.4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注册 |
5.5.5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数据 |
5.5.6 指标计算和分析功能增强 |
5.5.7 供电系统可靠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
5.6 开发供电系统综合计算软件(PSASP) |
5.6.1 自1973 年开始的长期开发应用历史 |
5.6.2 基于公用数据和模型的三层体系结构 |
5.6.3 电网基础数据库是支持PSASP各种计算的公用数据 |
5.6.4 直观方便、功能强大的用户自定义模型方法 |
5.7 营子区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电缆防火分析及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缆火灾事故及其原因 |
2 电缆燃烧的特性及危害 |
3 国内外电缆防火阻燃措施 |
4 评估电缆防火阻燃的方法 |
(1) 材料的氧指数法 |
(2) 单根电缆不延燃性标准试验法 |
(3) 成束电缆的耐燃性标准试验法 |
(4) 电缆贯穿孔洞阻燃性考核标准试验法 |
5 电缆防火的主要措施 |
6 结 论 |
四、电缆沟内低压电缆全部烧毁的教训(论文参考文献)
- [1]由一起泵站电气事故带来的反思[J]. 王平. 电世界, 2018(01)
- [2]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电气安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 朱斌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 [3]广东某沿海岛屿风电场一次系统设计及分析[D]. 周学民.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4]10KV配电线路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D]. 孙晏.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
- [5]朔黄铁路肃宁分公司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研究[D]. 刘继永.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09)
- [6]地下高压输电的技术与经济分析[D]. 张爽.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
- [7]500kV河姆变所用电全失事故处理与分析[J]. 谢颖捷,金啸虎,潘武略. 浙江电力, 2009(04)
- [8]500kV河姆变电站站用电缆火灾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J]. 王晓京,甘羽. 电力建设, 2009(03)
- [9]营子区供电系统可靠性提升项目研究[D]. 左利.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11)
- [10]电缆防火分析及措施[J]. 周海鹏. 西北水电,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