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水土保持》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娅[1](2020)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密度建设、历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城区,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显,绿色空间作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抓手被高度重视。生态系统服务作为研究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概念被广泛认知,风景园林学科不断拓宽的研究领域为解决生态问题供了新的途径,如何通过风景园林的途径解决北京市中心城区的生态问题,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出了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通过对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通过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分析绿色空间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征,总结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问题。研究进而结合生态系统服务的系统综合性、不可替代性和人为主导性的特点,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要素配置、网络结构和功能引导措施三方面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评价,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终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出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其次,通过景观格局的研究发现,不同绿色空间类型之间的要素数量结构有明显差异,以灌草地为主要覆被类型;通过移动窗口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方向的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发现在一道绿隔以内、东北、西北、南部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越往边缘区推进,绿色空间类型越丰富,数量越大,分布越连续。第三,借助生态绿当量的概念,分析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数量特征,结果显示,全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满足要求,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和西城区不满足要求;研究进而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结合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约束条件对城市绿色空间的要素数量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寻求生态优先前下综合效益最大时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适合比例,并针对不同情况出内部升和外部整合的优化建议。第四,研究基于图论理论和最小费用模型模拟构建了研究区内具有生态含义的功能性连接网络,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结构问题,并从斑块、路径、网络和结构等方面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网络的连接和强化、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优化途径。结合重要性计算和生态学原理,总结了三种重要斑块类型,分别为具有重要能量保持功能的“主导型斑块”,处于关键衔接位置的“枢纽型斑块”和连接较多路径的“过渡型斑块”;三种重要路径类型,分别承载了自然要素之间的连接、重要斑块之间的连接、网络结构中的唯一连接;“三步走”网络优化策略,即先进行整体改善网络的组分间连接,再进行稳固加强的组分内连接,最后构建完善功能的局部小网络;三级结构整合建议,连接自然要素的一级网络,人工构建的贯穿全区的二级网络,加密结构的三级网络。此外,通过对全区、中心地区-核心区、核心区这三个圈层功能性连接网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研究单元,形成了不同的距离阈值,为进一步深化网络结构供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六个行政区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结构模式,包括点状辐射结构、枝状连接结构和网状复合结构,为不同模式下网络优化供了方向。最后,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明确各片区的服务特征:一道绿隔以内是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为主导的区域,西北部地区是综合调节、支持和社会与文化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地区,东北区域和南部区域均以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为主导类型。由此明确各分区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来保证绿色空间主导服务的高效发挥。因此本文从研究视角、维度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总结出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校发挥的重要方式,为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优化供了方向。
李晨露[2](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的精华,为了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出台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一系列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但是当前对于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同程度的非农建设占用、撂荒和非粮化,景观破碎化严重等。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进行有效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永农保护存在的问题,对于落实优质耕地的永久性保护、维持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谷歌公司推出了可以快速处理大量遥感影像的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GEE由于其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集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农田、森林和水体等自然资源的长时序动态变化监测。因此,本文借助GEE平台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现状的动态性监测,掌握永久基本农田的利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永农保护问题,提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本文选取快速城镇化地区杭州市作为研究区,基于GEE平台,采用1114景Landsat 5 TM、Landsat 7 ETM+和Landsat 8 OLI影像,分别构建目标年份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份的影像堆栈,利用随机森林法生成了杭州市三期土地利用分类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分析永久基本农田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在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基础上,结合谷歌影像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情况,评价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以期为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的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如下:(1)在GEE海量数据库和强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持下,本文利用了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Landsat系列数据,在分类过程中考虑了物候因素,在去云处理后创建了包含光谱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多维数据集,并运用机器学习分类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出了总体精度90%左右的2000、2010和2018年杭州市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2018年永久基本农田耕地面积和2017年永农划定成果中耕地面积相对误差13%左右。(2)通过对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和其耕地动态变化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较为稳定,其中耕地占比保持在70%以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态势,水体和林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在向林地和水体流出的同时,大量水体流入为耕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萧山大江东、余杭区、富春江沿岸等地区。但是耕地整体稳定性较高,三期都保持不变的耕地面积占永农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数量减少的耕地分布靠近东北平原地区,而数量小幅增加的则主要靠近山地丘陵,前者连续性较优于后者,潜在反映了耕地占补空间和质量不平衡问题。由于东北部平原水网地区如萧山区和余杭区的耕地连片度高,耕地重心偏东,总体呈“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格局。尽管近二十年来,永农中耕地整体平整度提高,但是细碎耕地破碎化程度加重。对于萧山区、余杭区等平原地区的优质连片耕地要重点改善空间形态和规整程度,利用耕地整理、提质改造等手段提高耕地连片程度和生产能力,而杭州市外围区县通过工程提升耕地规整程度的潜力较大。(3)在GEE和谷歌历史影像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发现了杭州市永农保护现实性问题:1)存在农业结构调整利用耕地,包括坑塘养殖和苗木种植;2)生产条件、耕地质量和地理位置良好的农田存在闲置、撂荒现象,造成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3)建设占用耕地,包括非农建设和设施农用地等占用耕地。针对监测结果,为了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管控,落实永农空间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提出了3点建议:1)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破坏耕地质量的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管控和刚性管控;2)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和监管政策;3)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倪楠[3](2020)在《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指标之一,也是水循环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受大气环流、纬度、海拔、地形等众多因素影响,其变化规律十分复杂。降水在空间维度的分布不均匀和在时间维度的分布多变性是导致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对于降水的观测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可以为旱涝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对于工农业生产稳定运行、粮食安全、水利开发、江河防洪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也有助于降低灾害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我国夏季和秋季(6-11月)降水相对于冬季、春季更加丰沛,夏秋两季的降水总量对于全年降水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756个国家基本、基准气象站和自动站1954-2017年逐日降水量数据,对各地区夏季和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展开研究。本文针对不同的样本数据类型,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使估计结果准确可靠。首先分别对各地区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降水强度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滑动t检验,确定其变化趋势的方向、显着性和突变点。对存在极端降水的序列,采用泰尔森斜率法对趋势的变化速率进行鲁棒估计,排除了异常值的影响。然后根据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Consecutive Dry Days,CDD)指标服从离散型偏态分布且过度离势的特点,采用(拟)泊松回归模型对其进行趋势分析,揭示了各地区夏秋两季极端干旱情况的变化特征。接着基于CDD的定义,提出可衡量地区总体干旱状况的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Average Consecutive Dry Days,ACDD)指标,同时根据其服从连续型偏态分布的特征,引入随机序理论和非参数El Barmi-McKeague检验,在概率分布意义下对各地区1960-1965年、1985-1990年、2010-2015年3个时段的ACDD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多种降水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地区降水模式的变化。然后分别对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及降水强度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法和克里金法进行空间插值,基于交叉验证比较各方法的估计精度,分析夏秋两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对各地区历年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进行分层聚类和k-means聚类,基于最优聚类结果形成降水区划,分析不同子区域的降水特征,并比较各地区60、70、80、90和00年代的降水区划结果,建立降水区划的年代际动态演变和各地区降水量的年代际波动情况的内在联系。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1954-2017年夏季总降水量呈显着递增趋势的有江西、青海、上海、新疆和浙江5个地区,发生突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且均为增加突变;呈显着递减趋势的有北京、河北和天津3个地区,没有发生突变。夏季降水强度呈显着变化趋势的有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黑龙江、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青海、陕西、山东、上海、新疆、云南和浙江18个地区,且均呈递增趋势,突变主要发生于2000年以前。安徽、北京、河北、辽宁、宁夏、陕西、山西和天津8个地区的夏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呈显着的递增趋势,总体位于我国北部,而呈显着递减趋势的地区有福建、贵州、四川、云南和浙江5个地区,全部位于我国南部,表明我国南北地区夏季极端干旱的情况总体呈反向变化的特征。2.历年秋季总降水量呈显着递增趋势的只有新疆,于1980年发生了增加突变;呈显着递减趋势的有吉林和辽宁2个地区,没有发生突变;秋季降水强度呈显着变化趋势的有安徽、北京、重庆、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青海、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西藏、云南和浙江23个地区,且均呈递增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黑龙江、江苏、吉林、辽宁、上海、天津和西藏7个地区的秋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呈显着递增趋势,而甘肃、内蒙古和四川3个地区呈显着递减趋势。3.对我国各地区1960-1965年、1985-1990年和2010-2015年3个时段夏季ACD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湖南、新疆和浙江以外,其他地区的夏季ACDD均依随机序从时段1到时段2或3或者从时段2到时段3有明显增加,表明我国夏季干旱的平均持续时间有所延长。此外,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江苏、江西、青海、上海9个地区的夏季降水模式发生了改变,降水日和无降水日均倾向于连续出现,使得旱涝灾害的发生率均有所增加,从ACDD的角度揭示了总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日数以及CDD等指标所不能反映的降水变化规律。4.克里金法对我国各地区1954-2017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的插值精度最高。插值图像表明,云南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广东省南部和海南省的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较大,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青海省西北部、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则较小。对夏季降水强度的插值分析中,同样是克里金法的精度最高。图像表明,在云南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中部、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东南部的降水强度较大,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西藏自治区西北部和青海省西北部地区的降水强度较弱。辽宁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南部的局部地区降水强度较省内其他地区偏高。克里金法对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总降水量的插值精度最高。图像表明,与夏季相比,秋季云南省西南部、重庆市和浙江省东南沿海等总降水量较大的地区范围扩大,而四川省中部、安徽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广东省南部等降水量较大的地区范围缩小;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青海省北部和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等较为干旱的地区范围有所扩大。对秋季降水强度的插值分析中,同样是克里金法的精度最高。图像表明,与夏季相比,秋季云南省西南部、重庆市、湖南省中部和浙江省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等降水强度较大的地区范围扩大,而安徽省南部、四川省中部、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和广东省等降水强度较大的地区范围缩小;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河北省、东北地区西部、山西省北部和西藏自治区中西部等降水强度较小的地区范围有所扩大。5.我国各地区1954-2017年夏季降水区划聚类结果中共包含4类,由类1至类4分别大致代表西北、东北及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华南4个区域,且夏季总降水量依次上升;秋季降水区划结果中共包含5类,由类1至类5分别大致代表西北、东北及华北、华中、西南华南及华东、海南省5个区域,且秋季总降水量水平依次上升。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历年夏季和秋季总降水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我国60、70、80、90和00年代的降水区域划分存在显着差异,年代间由聚类结果中的低雨量类别转至高雨量类别的地区总降水量普遍发生了增加,而由高雨量类别转至低雨量类别的地区总降水量普遍发生了减少。
孙显慧[4](2020)在《落叶经济林地(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板栗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丘陵坡面。受板栗栽培农事操作的影响,在降雨时,板栗林坡面易形成地表径流,导致土壤和养分随地表径流进入附近水体,引发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针对板栗林的这些问题,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大多都集中于水土流失的防治方面,针对氮磷流失的研究较少。面源污染治理模式是水土流失和氮磷流失控制的综合工程。因此,研究板栗林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治理模式对于农村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安吉县杭垓镇板栗林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了解板栗林面源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治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综合治理模式。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板栗属于落叶经济作物,多种植于丘陵坡面,在板栗培育中,栗农连年使用除草剂清除地表植被,导致土地裸露、土壤结构破坏,引起水土和氮磷流失,造成面源污染。研究表明,降雨量和地表植被破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其中降雨量与径流量和泥砂流失量存在极显着线性正相关。相比较而言落叶后郁闭度降低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面源污染防控主要时段应在降雨量较大的4-9月份。2、不同地表植被清除方式对地植被有很大影响,连年使用除草剂与人工割除或禁施除草剂相比,其地表生物量、土壤含水量、有效养分及酶活差异很大。禁施除草剂显着地提高了地表植被的生物量,从而有效地遏制了水土和氮磷流失。研究表明,禁使除草剂5年以上,地表的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可以减少23%和82%。总氮、氨氮、总磷的流失量可减少56%、69%、73%。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封山育林措施是防治板栗林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3、改变施肥方式有利于坡地经济林面源污染的控制,本课题组发明的“竹筒施肥”可明显降低径流中的氨氮、总氮、总磷浓度和流失量,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研究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竹筒施肥”对氨氮、总氮、总磷流失量的削减率分别为29%、43%和46%。4、工程技术是减少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覆盖、截流沟、拦砂栅、人工湿地等可显着减少径流中泥砂、总氮、氨氮、总磷等含量。其中,“拦砂栅”对泥沙、总氮、氨氮、总磷流失量的削减率可达69%、51%、23%、52%。5、本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结合板栗林坡地农耕特征和农民可接受程度,提出“控制源增绿—截流消能—湿地吸纳”的综合防控模式,为进一步治理板栗林地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亢小语[5](2019)在《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径流组分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昕水河流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该流域的地表径流和基流发生显着变化,因此,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昕水河流域基流和地表径流变化的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十分必要。本文以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4类8种自动基流分割方法对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基流进行分割,优选适合该流域的基流分割方法,对昕水河流域1955-2015年的基流和地表径流进行分割,分别应用趋势性分析、突变性分析、周期性分析、不均匀系数等方法计算该流域基流和地表径流的年内和年际变化情况,分析昕水河流域径流组分在时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利用双累积曲线、线性拟合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基流和地表径流对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植被因素和其他因素)的水文响应情况,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昕水河流域径流组分对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的响应机制,总结该流域径流组分变化规律,以期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措施建设以及水资源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应用DF one(0.925,3次)对昕水河流域基流进行分割是一种比较稳定可靠的方法;(2)昕水河流域多年平均基流深为11.29mm,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为19.40mm,基流和地表径流年内各月和各季节分配不均匀。在多年平均尺度上,昕水河流域年内基流分配较为均匀,地表径流分配极其不均匀。年内基流和地表径流不同年代集中期表现一致;(3)昕水河流域1955-2015年基流和地表径流均呈显着下降趋势,突变点均出现在1985年,未来有进一步减少趋势。基流和地表径流均呈现以27年为中心的周期变化。在不同季节尺度上,呈现较为明显的趋势性、突变性、周期性和持续性变化特征;(4)基准期降水是影响基流和地表径流的主要因素,干扰期非气象因素是影响基流和地表径流的主要因素。进入21世纪,其他因素成为影响基流和地表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干扰期气象因素、植被因素和其他因素对基流影响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6.7%、3.3%和80.0%,对地表径流影响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9.2%、4.0%和 76.8%。
路伟伟[6](2019)在《基于树轮碳稳定同位素的林木长期水碳耦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中大气与植被界面的水、碳过程是系统内主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组成部分,水、碳过程之间存在着明确的耦合关系,其耦合机制的研究,对制定森林水碳权衡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叶片尺度的瞬时水碳耦合关系,对于树木长期水碳耦合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的阶段,成为阻碍森林水文学和植物生态学过程定量化研究的关键节点。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和树木年代学原理,以华北地区典型树种侧柏、油松、栓皮栎、刺槐和小叶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推算年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值iWUE,掌握iWUE的变化特征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退化程度的树木生长历程、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关系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性,揭示树木生长过程与气候动态互馈关系;构建了水碳耦合模型,进而定量表达林木蒸腾量与固碳量之间的耦合特性;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生长状况的树木光合-气孔导度耦合的响应、预测及提升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均表现为高密度林分树轮纤维素δ13C高于低密度林分,林龄较大的林分δ13C高于小林龄林分,陡坡林分δ13C高于缓坡林分,阳坡林分δ13C高于阴坡林分。不同类型林分树轮纤维素δ13C平均值大小排序为:侧柏>油松>栓皮栎>刺槐。四个树种年均iWUE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针叶树种iWUE显着大于阔叶树种。iWUE与年降水量之间呈弱负相关关系,与年均RH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与年均气温、大气CO2浓度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2)随着退化程度的加深,树轮纤维素δ13C逐渐增大,△逐渐降低;正常生长的小叶杨和退化的小叶杨iWUE均呈现极显着上升趋势,退化的小叶杨iWUE高于正常生长的小叶杨。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树轮纤维素δ13C、△、Ci和iWUE均存在极显着差异。降水量和RH不是影响小叶杨发生退化的主要因素;正常生长、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小叶杨iWUE均随年均气温升高而增加,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iWUE存在保守性和变异性,随着环境阻力的加大,水碳耦合关系会出现“脱耦”现象,即发生树木退化或死亡。(3)通过构建的水碳耦合模型对侧柏长期年固碳量和年蒸腾量进行估算,1880年至2016年期间,侧柏年固碳量呈现极显着二次曲线的增长趋势,且斜率不断增大,年蒸腾量呈现极显着二次曲线的增长趋势,斜率逐渐减小。侧柏长期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着增长趋势。在气候变化和大气CO2显着升高的背景下,侧柏水碳耦合关系随之变化,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升高。(4)2010至2100年期间,侧柏、油松、刺槐和栓皮栎iWUE预测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iWUE排序为:侧柏>油松>栓皮栎>刺槐。正常生长的侧柏、油松、刺槐和栓皮栎达到iWUE最高值时的树龄分别为220a、200a、134a、150a,iWUE最高值排序为侧柏>油松>栓皮栎>刺槐。
陈丽萍[7](2019)在《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法取代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通过景观分析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碳储量/碳密度、土壤侵蚀功能等进行动态分析评价,从而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防治、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规划等提供依据。以将乐县1997年、2007年与2017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为基础,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及精度验证。根据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对其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与预测。提取包括波段、植被指数、地形因子、主成份、缨帽变换因子与纹理指数等数据;与地面调查样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显着相关的因子并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模反演得到研究区碳密度分布。根据研究区月降雨、土壤类型、地形、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结果分别计算得到相应的土壤侵蚀因子,结合ArcGIS10.3计算得到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并对其在海拔、坡度上的分布进行分析。使用Fragstats4.2分别计算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土壤侵蚀与碳密度的各类景观指数,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碳密度与土壤侵蚀之间关系。主要结论:1)多端元光谱分解效果优于约束性最小二乘法分解,植被丰度与土壤丰度构建得到衍生的植被-土壤指数能够扩大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差异。结合可见光波段、植被丰度、植被-土壤指数与NDVI可实现2007年与2017年林地内不同森林类型的划分。第一层1997年、2007年与2017年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90.40%、91.90%及88.01%,其相应的kappa系数值分别为0.85、0.88与0.83;第二层林地区域2007年与2017年总体精度分别为85.17%与86.62%,kappa指数分别为0.80与0.82。根据分类结果,水域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建筑与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与裸地面积持续减小。裸地变化最剧烈,主要受城市扩张、林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次为耕地或建筑,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减少与建筑面积的增加,其中建筑面积主要来源于耕地。林地变化面积最大,变化率最小,主要与耕地进行转换。预测得到2017年土地利用/覆盖结果与实际结果的kappa值为0.81,说明CA-Markov模型的适立性,基于此对202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情况进行预测。2)经Pearson相关分析,选择了波段2与6的倒数、波段2与5在5×5窗门下的均值纹理作为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变量;经模拟训练得到决定系数为0.66,均方根误差为5.81 t/ha,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72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模型反演得到研究区林地碳密度分布,统计得到其均值为95.58 t/ha,标准差为56.47 t/ha,林地总碳储量为1.92X 107t。根据森林类型统计结果,不同类型平均碳密度排序为混交林>马尾松纯林>阔叶纯林>杉木纯林,值分别为 103.76 t/ha、98.19 t/ha、95.43 t/ha 与 90.90 t/ha。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阔叶纯林与混交林总碳储量分别为7.07X 107t、6.14X 107t、4.26 X 107t 与 1.72 X 107t。3)2007年与2017年将乐县土壤侵蚀面积分别为991.02 km2与1001.12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508.96t/(km2·a)、522.82t/(km2·a),土壤侵蚀总量为 114.62 万 t/a、117.57万t/a;土壤侵蚀主要为微度与轻度侵蚀强度。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随海拔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坡度增加而增加。在0°-15°坡度级,以微度侵蚀为主;在15°以上坡度区域以轻度侵蚀强度为主。200-800 m区域侵蚀量占比分别达到80.56%与82.48%,15°-25°区域侵蚀量占比分别达到72.68%与72.52%。说明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发生区域集中200-800 m海拔级、15°-25°坡度级的区域,主要是因为在该区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皆伐等经营措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措施的时候更应考虑该区域。4)1997-2017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景观破碎度下降,形状趋向于规则化且景观之间的连通度增加,主要原因是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建筑用地对原本细碎的未利用地景观的大量吞并,使零散斑块减少,从而增加其景观的聚集度。森林碳密度斑块面积较小、类型多样、分布均衡且斑块总体较为破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以平均碳密度为中心的Leve14(66.21 t/ha-122.69 t/ha)碳密度级,代表将乐大部分林地的实际碳密度景观分布状态,说明将乐县林地质量较好,且具有较高的连通性。土壤侵蚀斑块数量大、斑块平均面积小,说明研究区不存在大面积同一类型的侵蚀情况,但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应防止其连接成片。土壤侵蚀斑块数量随碳密度级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侵蚀斑块分布较为分散,林地上受其碳密度分布影响较大。侵蚀主要集中在Leve13、Leve14、Leve15三个级别内,中度以上侵蚀斑块数与斑块面积小,其中强度与极强度侵蚀面积主要在一个像元之内。总体上,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盖、土壤侵蚀与森林碳密度具有重要影响,主要驱动力为城市化扩张、森林经营、退耕还林工程等政策的实施。
吴凌志[8](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研究指明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王琴[9](2019)在《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和药物类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造成了优质饲料的缺乏以及动物体的抗药性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为了使养殖业健康发展,寻求新的优质饲料原料,并建立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尤为重要。苎麻嫩茎叶营养丰富,并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抗癌等功效,可以作为优质饲料原料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填补我国饲料缺口、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而且能增强畜禽的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添加,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长久以来,苎麻饲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饲喂效果方面,苎麻饲用高产优质栽培与收获技术和苎麻抑菌抗病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产量与品质筛选了苎麻优异饲用资源、分析了叶片醇提取物的酚类物质组分与抗氧化活性和抗炎特性,开展了苎麻施肥与收获高度试验,并利用转录组学探讨了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分子机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苎麻饲用资源筛选及优异种质饲用价值评定根据粗蛋白质含量从134份苎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47份高蛋白种质资源,又根据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和磷含量对47份高蛋白种质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选出潜江线麻、芦竹青、鲁班蔸、都昌河麻、兴文小麻、临水苎麻、大竹红麻、大竹黄白麻和荔波大蔸麻9份优异苎麻饲用资源。以中饲苎1号为对照,对筛选的9份优异苎麻资源进行饲用价值评定。采用茎尖扦插水培生根扩繁,在温室培养6个月移栽至大田,大田生长1年后进行饲用产量与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都昌河麻、大竹红麻、荔波大蔸麻和大竹黄白麻4个品种的饲用产量与品质等综合表现优于中饲苎1号。2.苎麻叶酚类物质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对10个苎麻品种(选出的9份优异苎麻饲用资源和中饲苎1号)的叶片醇提取物的酚类物质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芦竹青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荔波大蔸麻和大竹红麻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各品种总酚含量在0.52-2.41 mg/g干重(DW)之间,总黄酮含量在0.43-2.50 mg/g干重(DW)之间。通过UPLC-MS法在苎麻叶中鉴定出15种酚类化合物,主要为绿原酸、芦丁、对香豆酰苹果酸、咖啡酰苹果酸、阿魏酰奎宁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芦竹青的绿原酸、芦丁、对香豆酰苹果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39.49μg/g DW、339.97μg/g DW和345.93μg/g DW。不同品种苎麻叶片醇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芦竹青和潜江线麻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荔波大蔸麻和大竹红麻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低,其他6个品种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居中。利用脂多糖(LPS)激发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制备炎症细胞模型,探讨了不同苎麻品种叶片醇提取物对细胞NO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叶片醇提取物对于LPS刺激状态下巨噬细胞NO的产生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苎麻叶片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施肥与收割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4种施肥模式H: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高化肥(N 300 kg/hm2,P 150 kg/hm2,K 300 kg/hm2);O: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L:低化肥(N 150kg/hm2,P 75 kg/hm2,K 150 kg/hm2);CK:不施任何肥料和6个收获高度(30 cm、40 cm、50 cm、60 cm、70 cm和80 cm)的2因素裂区试验,对华苎5号(5年生)的饲用产量与品质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华苎5号最佳饲用收获高度为50-70 cm,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高化肥(N 300 kg/hm2,P 150 kg/hm2,K 300 kg/hm2)施肥模式最优。4.利用转录组学研究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分子机制的影响对30 cm(收获10次)和70 cm(收获8次)刈割收获1年后的苎麻萝卜根进行RNA提取,并利用Illumina HiSeq TM 2000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2个,下调基因166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来自bHLH、EFR、Zinc finger、MYB、NAC和WRKY等基因家族。分析了刈割收获1年后苎麻萝卜根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增加刈割次数显着增加了苎麻根系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利用UPLC-ESI-QTOF-MS法在苎麻萝卜根中鉴定出绿原酸、原花青素二聚体、表儿茶素、原天竺葵素二聚体和原花青素三聚体等5种酚类物质,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多而升高。
林峰[10](2019)在《基于SWAT模型的森林分布不连续流域水源涵养量多时间尺度分析》文中认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水源涵养量的定量计算是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估的主要内容。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加剧,频繁改变了流域下垫面的空间分布,森林植被空间分布不连续,差异性较大。如何从流域水循环过程的模拟,揭示森林在水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定量计算森林分布不连续流域森林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对于进一步完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在分析该模型日径流模拟精度与目标函数——Nash效率系数(简称“Ens”)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反映流域森林斑块空间分布的流域日径流SWAT模型的构建方法;根据模型水循环过程的模拟结果,建立了不同时间尺度(年、月、日)森林空间分布不连续流域森林水源涵养量及其对森林面积空间变化响应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森林水源涵养系数的概念,即以森林水源涵养量与相应降水量的比值来反映流域森林水源涵养能力。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森林分布不连续特征明显的东南沿海晋江流域为例,应用1985年和2006年的土地利用,构建了反映两种森林条件的流域日径流模型,分别计算2002-2010年气象条件下的年、月、日的森林水源涵养量及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日尺度SWAT模型的Ens判别标准与年、月尺度有不同,当效率系数达到0.7左右时,模型模拟精度可以满足实际的要求,且Ens对洪水径流比较敏感,对枯水径流不敏感。2)通过把土地利用、土壤、坡度等面积阈值设定为0,可以实现含森林水文响应单元(HRU)与实际森林斑块空间分布上的匹配,使得相应的SWAT模型可以合理模拟森林在流域水循环中的作用。3)不同时间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差异明显。森林水源年涵养量都为正值,多年平均森林水源涵养系数为0.243,且年际差异小。森林水源月涵养量大部分为正值,部分月份森林水源涵养量为负值,月涵养量的正负变化反映了丰水月份与枯水月份之间的森林蓄丰补枯作用。洪水期森林水源涵养量都为正值,枯水期是森林水源涵养量都为负值,森林蓄丰补枯作用明显。森林水源涵养量与降雨量密切相关,总体表现为年尺度相关系数最大,月尺度次之,日尺度最小。森林的空间分布是影响森林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4)森林面积变化是各类土地利用转移的结果,相应的,森林面积变化导致的森林水源涵养量变化需考虑各类土地利用水源涵养的相对变化。森林面积减小导致森林水源涵养量变小。森林面积空间变化条件下,森林水源月涵养变化量与月降雨量相关关系较强,降雨量大的月份,森林水源月涵养变化量大。变化面积大小是影响森林水源涵养变化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5)本研究提出的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进行森林分布不连续流域水源涵养量及其森林面积空间变化响应的计算方法,为流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二、《福建水土保持》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水土保持》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现状: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
1.1.2 国家政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
1.1.3 城市发展需要:响应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升首都功能 |
1.1.4 学科融合必然:交叉融合的多学科为城市环境问题供出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研究框架 |
1.2.2 探索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和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 |
1.2.3 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功能引导策略 |
1.2.4 推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工作的开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绿色空间的综合研究 |
1.3.2 生态系统服务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范围和对象 |
1.4.1 研究范围—北京市中心城区 |
1.4.2 空间尺度—分片区分圈层 |
1.4.3 用地类型—城市建设用地以内绿地和非建设用地内绿色空间 |
1.4.4 功能价值—生态打底综合发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城市绿色空间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
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本体认知 |
2.1.1 构成要素 |
2.1.2 结构布局 |
2.1.3 功能价值 |
2.1.4 城市绿色空间的特性 |
2.2 城市绿色空间生态系统服务的解读 |
2.2.1 概念内涵 |
2.2.2 服务特点 |
2.3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优化的分析框架 |
2.3.1 理论依据 |
2.3.2 优化思路 |
2.4 小结 |
3 北京市概况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发展历程概述 |
3.1 北京城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北京市自然生态格局 |
3.2.1 绿色空间基底 |
3.2.2 自然山水结构 |
3.2.3 小结 |
3.3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发展历程 |
3.3.1 建国前绿色空间的发展 |
3.3.2 建国后绿色空间的发展 |
3.3.3 北京市绿色空间的演变特点 |
3.4 小结 |
4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分析 |
4.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2 景观格局指数 |
4.1.3 移动窗口法 |
4.2 各区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分析 |
4.2.1 全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2 各圈层的景观格局分析 |
4.2.3 各行政区的景观格局分析 |
4.3 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分析 |
4.3.1 斑块密度(PD) |
4.3.2 最大斑块指数(LPI) |
4.3.3 边缘密度(ED) |
4.3.4 景观分离度(DIVISION) |
4.4 小结: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和问题总结 |
4.4.1 景观格局特征 |
4.4.2 现状问题总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
5.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配置的现状评价 |
5.1.1 评价方法 |
5.1.2 评价结果 |
5.1.3 要素配置的问题总结 |
5.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要素配置的优化研究 |
5.2.1 优化方法 |
5.2.2 优化结果 |
5.2.3 优化建议 |
5.3 小结 |
6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1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研究方法 |
6.1.1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网络构建方法 |
6.1.2 网络评价方法 |
6.2 全区范围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2.1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模拟构建 |
6.2.2 功能性连接网络的现状分析 |
6.2.3 网络结构的问题总结 |
6.2.4 网络结构的优化途径 |
6.3 各圈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3.1 中心地区-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3.2 核心区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3.3 各圈层之间的比较研究 |
6.4 各行政区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研究 |
6.4.1 东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2 西城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3 海淀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4 朝阳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5 丰台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6 石景山区网络结构的现状及优化研究 |
6.4.7 各行政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
6.5 小结 |
6.5.1 现状特征 |
6.5.2 优化途径 |
6.5.3 优化建议 |
7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功能引导策略研究 |
7.1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布特征 |
7.1.1 调节服务分布特征 |
7.1.2 支持服务分布特征 |
7.1.3 社会与文化服务分布特征 |
7.1.4 各功能区的主导服务类型 |
7.2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的功能引导策略 |
7.2.1 以社会与文化服务保护控制为主的区域 |
7.2.2 以综合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的区域 |
7.2.3 以调节和支持服务保障升为主的区域 |
7.3 小结 |
8 结论和余论 |
8.1 结论 |
8.1.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优化思路 |
8.1.2 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具有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梯度分异特点 |
8.1.3 合理调整要素数量结构是高绿色空间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 |
8.1.4 构建功能性连接网络是保护生态安全维持系统稳定的有效途径 |
8.1.5 制定功能引导策略是保证主导服务高效发挥的重要方式 |
8.2 创新点 |
8.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Google Earth Engine |
2.1.2 永久基本农田 |
2.1.3 耕地 |
2.2 Google Earth Engine应用研究 |
2.2.1 平台简介 |
2.2.2 平台应用 |
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2.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3.2 遥感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上的应用 |
2.4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
2.4.1 国内外有关制度政策研究概况 |
2.4.2 3S技术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
2.5 研究评述 |
3.研究区概况与遥感数据处理 |
3.1 杭州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土地利用概况 |
3.2 永久基本农田概况 |
3.2.1 数量和构成概况 |
3.2.2 坡形结构概况 |
3.2.3 破碎程度概况 |
3.3 研究数据及处理 |
3.3.1 数据来源及介绍 |
3.3.2 数据预处理 |
3.3.3 数据处理平台 |
4.基于GEE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检测 |
4.1 思路和技术路线 |
4.2 训练和验证数据集 |
4.3 随机森林分类器 |
4.4 分类结果与精度验证 |
4.4.1 精度验证 |
4.4.2 分类结果 |
4.5 变化检测分析与结果讨论 |
4.5.1 年际变化检测结果 |
4.5.2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时空演变分析 |
5.1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 |
5.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组成变化 |
5.1.2 土地利用类型流入流出分析 |
5.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5.2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内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
5.2.1 基于网格样方法的耕地变化动态度分析 |
5.2.2 耕地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2.3 耕地集中连片水平和集约化利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监测研究 |
6.1 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分布情况 |
6.1.1 坡度情况分析 |
6.1.2 交通情况分析 |
6.1.3 质量等级情况分析 |
6.2 “增加”耕地后续耕种情况监测 |
6.3 “减少”耕地利用情况监测 |
6.3.1 耕地撂荒情况分析 |
6.3.2 农业结构调整为苗木种植情况分析 |
6.3.3 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分析 |
6.4 保护有效性监测评价和建议 |
6.4.1 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和刚性管控 |
6.4.2 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政策 |
6.4.3 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取得新进展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时空分布不平衡加剧 |
1.1.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旱涝灾害频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
2.1.1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趋势 |
2.1.2 降水强度与降水日数的时间变化趋势 |
2.1.3 极端降水的时间变化趋势 |
2.2 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
2.2.1 空间插值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
2.2.2 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
2.3 有关降水变化特征的其他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各地区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Mann-Kendall趋势及突变检验法(M-K Test) |
3.2.2 滑动t检验法(Moving t-test Technique) |
3.2.3 泰尔森估计法(Theil-Sen Estimation) |
3.2.4 泊松回归模型(Poisson Regression Model) |
3.3 各地区历年夏季总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3.1 夏季总降水量对比 |
3.3.2 夏季总降水量占全年总量比重对比 |
3.3.3 夏季总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 |
3.3.4 夏季总降水量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
3.3.5 夏季总降水量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
3.4 各地区历年夏季降水强度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3.4.1 降水强度的定义 |
3.4.2 夏季降水强度对比 |
3.4.3 夏季降水强度线性变化趋势 |
3.4.4 夏季降水强度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
3.4.5 夏季降水强度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
3.5 各地区历年夏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分析 |
3.5.1 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定义 |
3.5.2 泊松回归模型构建 |
3.5.3 过度离势检验 |
3.5.4 模型结果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各地区秋季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各地区历年秋季总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1 秋季总降水量对比 |
4.2.2 秋季总降水量占全年总量比重对比 |
4.2.3 秋季总降水量线性变化趋势 |
4.2.4 秋季总降水量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
4.2.5 秋季总降水量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
4.3 各地区历年秋季降水强度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4.3.1 秋季降水强度对比 |
4.3.2 秋季降水强度线性变化趋势 |
4.3.3 秋季降水强度的趋势显着性及突变检验 |
4.3.4 秋季降水强度变化速率的鲁棒估计 |
4.4 各地区历年秋季最大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趋势分析 |
4.4.1 泊松回归模型构建及过度离势检验 |
4.4.2 模型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随机序的平均连续无降水日数变化特征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随机序(Stochastic Ordering) |
5.2.2 El Barmi-Mc Keague非参数检验 |
5.3 实证分析 |
5.3.1 问题描述 |
5.3.2 模型构建 |
5.3.3 实证结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各地区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
6.1 引言 |
6.2 气象站点分布 |
6.3 研究方法 |
6.3.1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Interpolation) |
6.3.2 克里金法(Kriging) |
6.3.3 径向基函数法(Radial Basis Functions) |
6.4 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总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6.5 各地区历年平均夏季降水强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6.6 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总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6.7 各地区历年平均秋季降水强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6.8 讨论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降水区划及其变化特征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2.1 分层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
7.2.2 k-均值聚类法(k-means) |
7.3 各地区历年夏季总降水量区划 |
7.4 各地区夏季总降水量区划的年代际变化 |
7.5 各地区历年秋季总降水量区划 |
7.6 各地区秋季总降水量区划的年代际变化 |
7.7 讨论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 |
8.1 主要贡献 |
8.2 研究结论 |
8.3 政策建议 |
8.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落叶经济林地(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 |
1.3 经济林面源污染研究概况 |
1.4 板栗林面源污染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板栗林面源污染问题分析 |
2.1 引言 |
2.2 板栗林面源污染问题调研分析 |
2.2.1 调研方法 |
2.2.2 调研区基本情况 |
2.2.3 调研结果分析 |
2.3 板栗林水土与氮磷流失因素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样品采集与贮存 |
3.2.3 分析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地表植被清除方式面源污染控制效果 |
3.3.2 竹筒施肥装置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
3.3.3 工程措施研究 |
3.3.4 人工湿地削减水土与氮磷流失效果初探 |
3.4 综合防控模式探讨 |
第四章 结论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点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径流组分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基流分割方法 |
1.2.2 影响径流组分演变特征的因素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流域概况及数据收集 |
2.1 流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和水文特征 |
2.1.3 植被和土壤特征 |
2.1.4 地质和地貌特征 |
2.1.5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象及水文数据 |
2.2.2 植被指数数据 |
2.2.3 水土保持措施数据 |
2.2.4 土地利用数据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方法 |
3.1 基流分割 |
3.1.1 基流分割方法 |
3.1.2 基流分割判别方法 |
3.2 径流组分年际演变特征分析方法 |
3.2.1 趋势性分析方法 |
3.2.2 突变性分析方法 |
3.2.3 周期性分析方法 |
3.2.4 持续性分析方法 |
3.3 径流组分年内演变特征分析指标 |
3.3.1 不均匀性 |
3.3.2 集中程度 |
3.3.3 变化幅度 |
3.4 定量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对流域径流组分的影响 |
3.5 定量植被因素和其他因素对流域径流组分的影响 |
4 昕水河流域河川基流分割方法比较 |
4.1 基流分割 |
4.1.1 PART法 |
4.1.2 时间步长法(HYSEP) |
4.1.3 基流指数法(BFI) |
4.1.4 数字滤波法(DF) |
4.2 流量过程线分析 |
4.3 基流指数特征值和稳定性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昕水河流域径流组分分配特征 |
5.1 昕水河流域径流组分年内分配特征 |
5.1.1 径流组分年内分配情况 |
5.1.2 径流组分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
5.2 昕水河流域径流组分年际演变特征 |
5.2.1 基流 |
5.2.2 地表径流 |
5.3 小结 |
6 径流组分对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的响应 |
6.1 流域气象因素和非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 |
6.1.1 气象因素 |
6.1.2 非气象因素 |
6.2 基流对不同因素的响应 |
6.2.1 基流对气象因素与非气象因素的响应 |
6.2.2 基流对植被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响应 |
6.3 地表径流对不同因素的响应 |
6.3.1 地表径流对气象因素与非气象因素的响应 |
6.3.2 地表径流对植被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响应 |
6.4 不同因素对径流组分变化影响的贡献率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2016-2019) |
致谢 |
(6)基于树轮碳稳定同位素的林木长期水碳耦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林木水碳耦合研究 |
1.1.1 水碳耦合 |
1.1.2 水分利用效率 |
1.1.3 冠层气孔导度 |
1.2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林木水碳耦合中的应用 |
1.2.1 碳同位素效应 |
1.2.2 树轮碳稳定同位素 |
1.3 水碳耦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3.1 未来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
1.3.2 iWUE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1.4 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1.4.1 存在问题 |
1.4.2 发展方向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北京山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特征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森林植被 |
2.2 张北研究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气候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2.6 森林资源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原理及方法 |
3.3.1 实验设计原理 |
3.3.2 研究方法 |
4 树轮纤维素δ~(13)C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各树种不同类型林分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特征 |
4.1.1 树轮样本基本信息 |
4.1.2 侧柏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年表特征 |
4.1.3 油松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年表特征 |
4.1.4 刺槐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年表特征 |
4.1.5 栓皮栎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年表特征 |
4.2 树种间树轮纤维素δ~(13)C差异 |
4.2.1 不同树种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差异 |
4.2.2 林分因子对不同树种树轮纤维素δ~(13)C的影响 |
4.2.3 立地因子对不同树种树轮纤维素δ~(13)C的影响 |
4.3 树轮纤维素δ~(13)C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4.3.1 树轮纤维素δ~(13)C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
4.3.2 树轮纤维素δ~(13)C对年均气温变化的响应 |
4.3.3 树轮纤维素δ~(13)C对大气相对湿度变化的响应 |
4.3.4 树轮纤维素δ~(13)C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 |
4.4 小结 |
5 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变化特征及对气象因子响应 |
5.1 光合及气孔导度相关参数长期变化特征 |
5.2 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变化特征 |
5.2.1 不同密度林分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变化特征 |
5.2.2 不同林龄林分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变化特征 |
5.2.3 不同坡度林分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变化特征 |
5.2.4 不同坡向林分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变化特征 |
5.3 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5.3.1 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
5.3.2 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对年均气温变化的响应 |
5.3.3 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对大气相对湿度变化的响应 |
5.3.4 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 |
5.4 小结 |
6 不同退化程度树木碳同位素及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变化特征 |
6.1 树轮宽度和断面积增量 |
6.2 树轮纤维素δ~(13)C及相关参数变化特征 |
6.3 不同退化程度树木iWUE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6.4 小结 |
7 基于光合-气孔导度耦合关系的林木水碳耦合模型 |
7.1 水碳耦合模型构建 |
7.1.1 冠层水汽气孔导度G_s的计算 |
7.1.2 水碳耦合关系定量表达 |
7.2 基于树干液流和光合-气孔导度耦合的年固碳量估算 |
7.2.1 冠层年气孔导度分析 |
7.2.2 年固碳量估算 |
7.2.3 年固碳量验证 |
7.3 基于固碳量和光合-气孔导度耦合的年蒸腾量估算 |
7.3.1 年蒸腾量估算 |
7.3.2 年蒸腾量验证 |
7.4 小结 |
8 林木长期水碳过程变化特征与机制 |
8.1 年固碳量长期变化 |
8.1.1 树轮宽度及断面积增量 |
8.1.2 年固碳量的估算及验证 |
8.2 年蒸腾量长期变化 |
8.3 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
8.3.1 树轮δ~(13)C序列及iWUE |
8.3.2 长期水分利用效率 |
8.4 小结 |
9 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碳耦合的响应及预测 |
9.1 基于区域气候变化模式对华北地区降水量及气温变化的模拟 |
9.1.1 对年降水量的模拟 |
9.1.2 对年均气温的模拟 |
9.2 iWUE与环境因子多元回归分析 |
9.3 iWUE预测及权衡分析 |
9.4 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森林碳储量研究现状 |
1.1.1 国外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
1.1.2 国内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
1.1.3 森林碳储量空间格局研究 |
1.1.4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
1.2 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
1.2.3 土壤侵蚀估算模型 |
1.2.4 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1.3 景观格局分析现状 |
1.3.1 景观指数 |
1.3.2 景观指数选择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水文 |
2.1.3 地质地貌 |
2.1.4 植被概况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1.6 森林资源概况 |
2.2 数据收集 |
2.2.1 地面调查数据 |
2.2.2 空间数据 |
2.2.3 气象数据 |
2.2.4 土壤类型数据 |
3 研究方法 |
3.1 影像预处理 |
3.1.1 大气校正 |
3.1.2 几何校正 |
3.1.3 地形校正 |
3.2 研究模型与方法 |
3.2.1 生物量估算模型 |
3.2.2 RUSLE模型 |
3.2.3 景观指数 |
3.3 混合像元分解 |
3.3.1 混合像元分解模型 |
3.3.2 线性混合模型 |
3.3.3 端元模型选择方法 |
3.3.4 混合像元分解的应用 |
3.4 影像特征变量 |
3.4.1 影像波段值 |
3.4.2 植被指数 |
3.4.3 KT变换 |
3.4.4 地形因子 |
3.4.5 影像纹理 |
3.4.6 样地数据提取 |
4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与分析 |
4.1 影像分类方法 |
4.1.1 样本选取 |
4.1.2 特征指数计算 |
4.1.3 植被、阴影及土壤分量的提取 |
4.1.4 分类特征值选择 |
4.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与预测方法 |
4.2.1 马尔可夫模型 |
4.2.2 元胞自动机模型 |
4.2.3 CA-Markov模型 |
4.2.4 适宜性图集制定 |
4.2.5 LULC变化预测 |
4.2.6 预测结果的验证方法 |
4.3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结果 |
4.3.2 林地分类结果 |
4.3.3 分类精度检验 |
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
4.4.1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4.4.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4.4.3 土地利用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森林碳储量反演 |
5.1 地面调查样地碳储量结果 |
5.2 特征值提取与相关性分析 |
5.3 反演模型与评价指标 |
5.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3.2 评价指标 |
5.4 碳储量反演结果 |
5.4.1 模型与检验 |
5.4.2 碳储量反演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土壤侵蚀结果与分析 |
6.1 侵蚀因子计算结果 |
6.1.1 降雨侵蚀因子 |
6.1.2 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
6.1.3 坡度坡长因子 |
6.1.4 植被覆盖因子 |
6.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6.2 土壤侵蚀分析 |
6.2.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6.2.2 土壤侵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森林多功能景观指数分析 |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1.1 景观水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1.2 斑块类型水平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2 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2.1 景观水平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2.2 斑块类型水平碳密度景观格局分析 |
7.3 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3.1 景观水平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3.2 斑块类型水平土壤侵蚀景观格局演变与分析 |
7.4 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4.1 景观水平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4.2 斑块类型水平不同碳密度水平的土壤侵蚀格局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9)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苎麻起源及用途 |
1.1 苎麻是优质的纤维作物 |
1.2 苎麻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 |
1.3 苎麻对土壤的修复作用 |
1.4 苎麻副产物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 |
1.5 苎麻是重要的植物蛋白饲料来源 |
1.6 苎麻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
2 栽培措施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1 施肥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2 收获高度与次数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3 施肥与刈割互作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 苎麻饲用研究进展 |
3.1 苎麻饲用品种选育 |
3.2 苎麻饲用栽培技术 |
3.3 苎麻饲用产量 |
3.4 苎麻饲用品质 |
3.5 苎麻饲喂动物效果研究 |
4 苎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4.1 苎麻酚类物质的研究概况 |
4.2 抗氧化活性 |
4.3 抗炎、抗癌及其他活性 |
5 苎麻转录组研究进展 |
6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6.2 目的意义 |
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苎麻种质资源筛选及优异种质饲用价值评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幼苗培养 |
1.3 筛选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10个品种产量与品质比较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质资源的粗蛋白质含量 |
2.2 47份优异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结果 |
2.3 10个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2.4 10个品种的品质性状比较 |
2.5 产量与品质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
2.6 产量与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饲用资源筛选试验 |
3.2 10品种饲用产量和品质比较试验 |
第三章 苎麻叶酚类物质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样品粗提液制备 |
1.3 总酚和总黄酮的测定 |
1.4 UPLC和 UPLC-MS分析测定酚类化合物 |
1.5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1.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 |
1.7 抗炎活性的测定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
2.2 酚类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 |
2.3 抗氧化活性 |
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2.5 相关性分析 |
2.6 主成分分析 |
2.7 抗炎活性分析 |
3 讨论 |
3.1 苎麻叶酚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 |
3.2 苎麻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3.3 苎麻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抗炎活性 |
4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与收割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的影响 |
2.2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叶茎比的影响 |
2.3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粗蛋白产量的影响 |
2.4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NDF、ADF和 RFV的影响 |
2.5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粗灰分的影响 |
2.6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钙含量、磷含量和钙磷比的影响 |
2.7 相关性分析 |
2.8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施肥与苎麻饲用产量、品质 |
3.2 收获高度与苎麻饲用产量、品质 |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苎麻根系响应刈割强度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可溶性糖的测定 |
1.3 酚类物质的测定 |
1.4 RNA的提取及c DNA文库构建、测序和组装 |
1.5 功能注释 |
1.6 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 |
1.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收获高度对苎麻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 |
2.2 收获高度对苎麻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3 收获高度对苎麻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苎麻根转录组数据组装 |
2.5 功能注释与分类 |
2.6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可溶性糖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 响应不同刈割强度的转录因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SWAT模型的森林分布不连续流域水源涵养量多时间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研究现状 |
1.2.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
1.2.2 空间尺度研究 |
1.2.3 时间尺度研究 |
1.2.4 流域模型的应用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森林水源涵养量模拟计算 |
2.1 SWAT模型及其径流模拟精度与Nash效率系数关系分析 |
2.1.1 研究区概况与SWAT模型简介 |
2.1.2 SWAT模型径流模拟精度与E_(ns)关系分析 |
2.2 反映森林斑块分布特征的SWAT模型构建 |
2.2.1 晋江流域森林斑块分布特征 |
2.2.2 子流域的划分 |
2.2.3 水文响应单元(HRU)的生成 |
2.2.4 森林HRU特征分析 |
2.2.5 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
2.3 基于SWAT模型的森林水源涵养量计算方法 |
2.3.1 水源涵养量 |
2.3.2 水源涵养系数 |
2.3.3 不同时间尺度特征值选取 |
2.4 小结 |
第三章 晋江流域森林水源涵养时空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
3.1 森林水源涵养量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
3.1.1 森林水源年涵养量 |
3.1.2 森林水源月涵养量 |
3.1.3 森林水源日涵养量 |
3.1.4 森林水源涵养量的时间尺度差异 |
3.2 森林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
3.2.1 森林水源年涵养量空间差异 |
3.2.2 森林水源月涵养量空间差异 |
3.2.3 森林水源日涵养量空间差异 |
3.3 小结 |
第四章 森林面积空间变化对森林水源涵养影响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
4.1 晋江流域森林变化特征 |
4.1.1 晋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
4.1.2 晋江流域森林面积空间变化特征 |
4.2 森林面积空间变化条件下的水源涵养量计算方法 |
4.2.1 森林水文响应单元(HRU)的变化模式 |
4.2.2 森林面积空间变化水源涵养响应的计算方法 |
4.3 森林面积空间变化对森林水源涵养量的影响 |
4.3.1 森林水源年涵养变化量分析 |
4.3.2 森林水源月涵养变化量分析 |
4.3.3 森林水源日涵养变化量分析 |
4.4 森林面积空间变化对森林水源涵养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4.4.1 森林水源年涵养变化量空间差异 |
4.4.2 森林水源月涵养变化量空间差异 |
4.4.3 森林水源日涵养变化量空间差异 |
4.5 森林面积空间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森林水源涵养响应差异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福建水土保持》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系统服务导向下北京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的现状及优化研究[D]. 王博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D]. 李晨露. 浙江大学, 2020(02)
- [3]中国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倪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4]落叶经济林地(板栗林)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D]. 孙显慧. 浙江大学, 2020(02)
- [5]黄土高原昕水河流域径流组分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 亢小语.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基于树轮碳稳定同位素的林木长期水碳耦合机制研究[D]. 路伟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基于Landsat数据的森林碳储量与土壤侵蚀功能研究[D]. 陈丽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8]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D]. 王琴.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10]基于SWAT模型的森林分布不连续流域水源涵养量多时间尺度分析[D]. 林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